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资质认证程序文件

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资质认证程序文件

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资质认证程序文件
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资质认证程序文件

受控状态:程序文件

版次:(第1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时间: 2018年08月08日

实施时间: 2018年08月08日

文件编号:XXXX/CX/2018

x x x x x x x x

颁发令

为了保证xxx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质量活动的法律效力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公正性,依据RB/T 214-2017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质量手册》要求,编制了《程序文件》(2018第1版)。

《程序文件》阐述了公司进行质量活动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和控制过程,规定了质量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的目的、目标、范围、职责、程序和支撑性记录表格,是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的规范性文件。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

xxxxxxxx有限公司

董事长:

年月日

为规范公司的人事管理,满足公司当前和战略目标的需求。

2 使用范围

适用公司全体员工。

3 职责

综合部主要负责人员的招聘,考核与相关人事制度的制定。

4 程序

4.1 入职资格审查

根据本公司工作需要(部门提出用人申请,董事长批准),凡具有与本公司业务相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专以上全日制学历,身体健康,有志从事本公司工作的应聘人员,提供本人身份证、学历证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工作简历,公司综合部对应聘人员的资历情况进行审核,符合公司要求的人员,经考核合格均可录用。

4.2 考勤管理

4.2.1公司员工上、下班、因私外出及早退时需按公司规定进行考勤打卡。

4.2.2上班打卡时间为早上8:00之前,下班打卡时间为17:00之后。员工上下班打卡时请连续打卡两次,确认打卡机上显示自己名字再将手拿开,凡是出现以忘记打卡或未打上卡为理由的《未打卡申请》,仍将处以20元/次的罚款。钉钉提交《未打卡申请》时无需部门长及办公室审批,因软件设置必须有审批流程,所以《未打卡申请》的审批人为申请人本人,在提交《未打卡申请》后再自己审批一下即可提交至后台。

4.2.3早上直接去客户处,必须提前一天钉钉提交《未打卡申请》,详细说明地点及事由,在到达客户处时,进行钉钉签到(签到为到达客户时与离开客户时2次签到,1次签到视为无效签到),并备注事由。下班前在客户处或离公司较远无法赶回公司,请在离开客户处时进行钉钉签到(签到为到达客户时与离开客户时2次签到,1次签到视为无效签到),并备注事由,钉钉签到后提交《未打卡申请》。在审核《未打卡申请》时将依据钉钉签到进行审批,凡是仅有《未打卡申请》,无钉钉签到记录的将不予审批,并按照迟到、早退或旷工进行处理,最低20元/次。无考勤打卡记录也无《未打卡申请》的将按照旷工处理。

任签核后连同《请假申请》、《未打卡申请》和《加班申请》交给财务进行结算工资。

①办公室每月月初对上个月考勤进行汇总,每月3号提交《考勤汇总表》、《考勤扣款汇总表》,每月4号员工核对《考勤汇总表》、《考勤扣款汇总表》并确认签字。②每月5号提交《考勤汇总表》、《考勤扣款汇总表》至综合部。

4.2.5迟到:

上班时间后1-30分钟内(含30分钟)打卡到岗者视为迟到,超过30分钟打卡到岗者按旷工处理。

4.2.6早退:

下班时间前1-30分钟内(含30分钟)下班者视为早退,早退时间超过30分钟下班者按旷工处理。

4.3 员工业绩考核

4.3.1员工录用后需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业绩考核,学习考证,取得资格证书,公司予以报销学习的全部费用。

4.3.2自费学习取得专业证书者,公司如果需要会协商持证人,付给个人一定费用。4.3.3证件是公司考虑人员薪酬标准的一个条件。

4.4 员工离职管理

4.4.1劳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双方决定是否续签劳动合同,如公司或员工任何一方不愿续签劳动合同,双方劳动关系到期自然终止。

4.4.2劳动合同期内,员工因自身原因可提前一个月向公司提出终止劳动合同请求。4.4.3无论何种原因双方终止劳动关系,需至少保证30个自然日的工作交接时间,认真详细地将工作完整的进行交接,接交人在确认工作完整交接并能很好地延续下去后进行确认签字。

4.4.4离职人员的离职手续经部门领导同意并签字后,到综合部确认是否有应收、应付款项,并由综合部部长签字后附上有接交人签字的工作交接单,一并交至办公室。

4.4.5提出离职申请员工在工作交接期间不得休假,尽早完成工作交接,特殊情况报总经理批准。

时间或未进行完整的工作交接,公司将扣发当月工资。

5 相关文件

《人员培训控制程序》 XXXX-CX-04

1 目的

为了保证本公司客户的所有资料(包括记录样品商务信息等)的机密及所有权不受到侵害(特殊情况除外,如法律禁止),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切与检测室和客户有关的机密性资料,如记录、样品、商务信息等。

3 职责

本检测室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检测室任何人应对一切记录(包括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样品信息和资料保密,并由专人保管。对于主要的机密资料和信息的传发、接收、存储和调阅应由本检测室专人专管,样品的保密工作应由样品管理员来负责。

4 工作程序

4.1 客户的机密保护

4.1.1 客户的机密信息的传发和接收都不得有无关人员在场,并由负责此项工作的相关人员与客户协商,双方定时、定点接收/传发相关的信息。

4.1.2 客户为检测所提供的所有图样及标准、说明等由相关各科室负责保管和存放,只有检测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调阅,必要时,检验室应与客户签订协议。

4.1.3 客户的所有权应受到合理保护,本公司任何人不得肆意侵犯。

4.1.4 当客户要求用电话、电传、图文传真或其他电子和电磁设备传送结果时,本公司规定经检测室主任批准后,由检测室负责传送。

4.1.5除非法律法规有特殊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向第三方透露相关信息时,应征得客户同意。

4.2 记录的保密工作

4.2.1 质量记录的保密

质量记录包括来自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报告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记录,这些记

录在形成后,质量负责人应即时跟催,并应根据档案存储规定和办法来存放和保存在具

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的环境设施中。

4.2.2 实验记录包括表格、合同、工作单、工作手册、检查表、控制图、外部和内部的检测报告及校准证书、客户信函、文件和反馈等。这些记录的保密管理工作由检测室负责,详见《记录控制程序》。

4.2.3 本公司所有计算机都应设定相应的开机密码或权限密码。

4.2.4 所有记录(包括设备、人员、供应商等记录)、证书和报告都应安全贮存,妥善保管并为涉及方保密。

4.2.5 本公司食品检测使用的LIMS系统,使用人员应设定相应的登陆密码,保证系统中信息的完整和保密。

4.2.6 实验室应对LIMS与相关认可要求的符合性和适宜性进行完整的确认,并保留确认记录。

4.3 在确保其安全(必要时,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允许客户到本公司参观或监视与其工作有关的操作。

4.4 保密管理其它措施

4.4.1 所有员工进出微生物无菌室或有其他要求的检测室时都应做好出入登记记录,该记录应保管二年后经检测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销毁。

4.4.2 复印机应由综合部专人管理,需复印的资料经负责人签名同意后,方可复印发放并记录入《发放回收文件登记表》。凡已盖了「受控」字样的文件,其他部门人员不得善自复印,一经发现复印,视为泄密处理,记过一次,如再次发现立即辞退。

4.4.3 凡涉及检测室内部报废的保密文件资料,必须使用碎纸机,切碎后方可作废品处理。

4.4.4 本检测室员工未经检测室主任批准不得擅自携带相机、录音器或其它摄像器具进入检测室,进行拍摄活动。

4.4.5 本检测室全体员工自觉遵守保密基本准则,做到: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含超越自己职责、业务范围的文件、资料电脑复软件)。

4.4.6 对泄密或者非法获取检测室秘密的行为及时检举、投诉的,按照有关规定

给予奖励。对员工因不遵守检测室规定,造成泄密事件,依照有关法规及检测室的奖惩

规定,给予纪律处分、解雇,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5 相关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XXXX-CX-21

《样品管理控制程序》 XXXX-CX-30

《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XXXX-CX-27

为保证和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满足检测工作和公司发展的需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考核等活动。

3 职责

3.1董事长批准管理体系培训计划;

3.2质量负责人负责公司管理体系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3.3检测室主任负责检测室人员培训计划的审批;

3.4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和人员的资格确认;

3.5监督员负责检测室雇佣或合同人员、使用的在培人员以及外部技术及关键支持人员的监督。

4 程序

4.1 培训分类:

4.1.1 按其内容分为文化基础、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等。

检测室应确定人员培训需求,并制定人员培训的程序和计划,人员培训的内容应与其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检测室还应对所做的这些培训的、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可以通过对人员能力的监督评价来实施,如通过能力验证,人员比对、操作观察、内部或外部审核来证明人员能力,进而证明人员培训的有效性。

A 文化基础是指提升学历的教育培训,如正规教育、证书班教育等。

B 专业基础培训是指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如专业基础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专业外语及计算机知识、普及新知识等。

C 岗位技能培训是指以达到胜任本岗位工作为目的所进行的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新技术新方法等技能培训。

4.1.2按其方式分为公司内培训和外培训。

4.2 培训计划与实施

4.2.1 技术负责人根据下一年度工作和部门人员情况,提出人员培训计划(包括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由质量负责人汇总后

交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最后经检测室主任批准方可实施。

4.2.2 董事长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制定的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结合检测工作要求和需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审核和批准计划。

4.2.3 检测室有临时培训任务,应上报临时《培训计划》,董事长审批后执行。

4.2.4 相关科室执行年度《培训计划》时,填写《培训计划执行记录》等,培训相关资料交文档管理员留存。

4.2.5 综合部及相关科室按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将所有培训资料存档,个人资料存入人员档案。督促和检查计划的实施过程。

4.2.6 新参加工作人员,质量负责人、综合部及相关科室负责组织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公司情况介绍、规章制度宣贯、管理体系要求、工作岗位要求及工作程序、安全防护知识和公正性要求等。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2.7 因工作需要变换岗位人员,由接纳部门负责组织新岗位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考试(核)合格后,由董事长组织进行能力确认签发上岗证。

4.2.8 对新配备的仪器设备的操作,操作者应到厂家或专业技术部门培训,由部门考试(核)合格后报董事长批准并签发上岗证后,持证上岗。

4.2.9 外出学习(培训)人员学习结束后,学习(培训)资料交综合部登记保管,学习(培训)证书复印件存入人员业绩档案。

4.2.10 检测室主任定期组织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签发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填写《人员岗位能力确认表》,确认合格者颁发上岗证。

4.2.11 检测室门监督员对本部门使用的合同制人员、外聘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等进行相应的监督,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并对记录予以保存。制定《监督员监督计划》和填写《监督检查记录表》。

4.3 培训记录

4.3.1 所有培训和考核记录,由各承办部门的具体承办人按照公司统一要求整理汇总,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档管理员归档保存。

5

《培训计划》 XXXX-CX-14-01 《培训计划执行记录》 XXXX-CX-14-02 《人员岗位能力确认表》 XXXX-CX-14-04 《监督员监督计划》 XXXX-CX-14-05 《监督检查记录表》 XXXX-CX-14-06 《培训实施和有效性评价记录》 XXXX-CX-14-07

1 目的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本程序对检测工作环境和设施实施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工作(包括抽、采样)所需环境和设施条件的控制。

3 职责

3.1检测室识别和确定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并对配备的设施和环境进行日常维护、监控和记录。

3.2 综合部负责对检测室的环境控制设备进行配备,并负责各类环境控制设备的及时检修;负责房屋、水、电等的维护和管理;负责实验室环境安全的监督管理。质量负责人负责对其日常维护状况及环境条件监控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4 工作程序

4.工作程序

4.1 实验室环境要求

4.1.1 检测室应识别和确定检测(包括抽、采样)环境的技术要求,包括:

a)抽样方法中明示的对环境的要求;

b)检测依据中明示的对检测环境的要求;

c)抽样或检测中所用设备对贮存及运行工作环境的要求;

d)为保持检测样品有效性而对检测样品贮存及制备环境的要求;

e)对于相应的标准、方法、程序中虽未明确要求,但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实验室安全及环保等因素,检测室应能识别,并在检测细则等作业指导书中加以明确。

4.1.2 检测室应布局合理,便于操作人员操作。相邻区域内的工作互不相容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4.1.3 对于要求在无尘、无菌等特殊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均应在能充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室内进行。对从事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活动的区域,实验室的设施条件应至少达到相应生物安全等级要求。

果和测量精度有影响,需要配备相应的监控与记录设备。

4.1.5 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消耗性材料和物质的贮存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也应予以满足,并由检测室负责保管。

4.1.6 对于贮存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样品,由检测室及时从样品库领出,并负责样品在贮存、检测过程中不致损坏、变质,同时对环境做好监控记录。

4.1.7 在实验室固定场所以外进行的抽样和检测,其环境条件应符合要求,并按《抽样控制程序》和《现场检测管理程序》的规定进行控制。

4.1.8 当预知停水、停电时,综合部应提前通知相关检测室,并做好应对措施。

4.1.9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环境要求:

1)对实验室设施的要求以能获得可靠的生物检测结果为重要依据。实验室总体布局和各部位的安排应减少潜在的对样本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

2)对有无菌(净化)条件要求的工作区域,应予以明确标识,并能有效地控制、监测和记录。

3)注意实验室间的有效隔离,有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4)实验室对进入无菌或净化等特定区域的人员进行有效控制.

5)实验室应有妥善处理废弃样品和有害废弃物的设施和制度,注意生物安全。

4.1.10 化学检测实验室环境要求:

1) 从事痕量分析的实验室应确认检测设施和环境不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内务管理,最大程度减少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例如:痕量金属元素分析需要关注环境中存在的灰尘,应尽可能采用措施避免灰

尘进入;农药残留分析应注意环境中存在的有机物质,应避免外来污染;在样品制备和分析的全过程中,实验室墙壁涂料、排烟罩及其它固定设施所用的材料不应通过产生空气携带微粒的途径对检测样品、标准物质和其它试剂造成污染。

2) 实验室应制定并实施有关实验室安全和保证人员健康的程序。实验室应有与检测范围相适应并便于使用的安全防护装备及设施,如个人防护装备、烟雾报警器、洗眼及紧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定期检查其功能的有效性。

处置记录。

4.2 环境设施的配备

4.2.1 检测室根据检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向综合部提出环境条件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噪声、电压、振动、生物灭菌、防尘、排除有毒气体等。由综合部根据要求确定配置相应的设施或提供相应的服务。服务及供应品采购按《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验收控制程序》及《设备管理程序》进行。

4.2.2 检测室按《量值溯源管理程序》的规定做好环境监控设备量值溯源及状态标识管理工作。

4.2.3 检测室按《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的相关要求做好各种设施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好性和环境条件的符合性,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或损坏,应及时检查、修复。

4.3 环境条件的监控

4.3.1 当检测对环境条件有明确要求时(包括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检测样品的预处理对环境要求),检测人员应在检测原始记录中详细记录检测场所的实际环境条件。必要时并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随时监测环境条件的变化,记录在“环境设施监控记录”中。环境监控记录的时机根据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特性而定。若对环境条件(如温度等)有连续性或稳定性明确要求的,应对环境条件进行连续监控和记录。

4.3.2 抽样或检测人员一旦发现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按《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4.3.3 对在本公司固定场所以外进行的对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抽样和检测,应予特别注意:

a)在实施抽样和检测前应确保提供场所的单位具备保证环境条件满足工作要求的能力;b)抽样和检测人员在现场开展抽样和检测前,须对环境条件进行验证,在证明环境条件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方能开展工作。

c)在抽样和检测过程中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并做好记录。如发现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按《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规定进行。

4.4 记录归档

4.4.1 环境条件验证记录、监控记录由质量技术部年底收集、保管、归档。

4.4.2 保存期限为六年。

5 相关文件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XXXX-CX-19

《抽样控制程序》 XXXX-CX-29

6 记录

《环境监控记录》 XXXX-JL-17-01

1 目的

为了使检测室保持检测工作开展所需的优良环境,制订本程序规范检测室内务管理。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检测室的内务管理和部门间的事务交接管理。

3 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内务管理。

3.2 综合部负责全公司的安全保卫、劳动纪律等管理和检查,环境卫生等管理和检查。

4 程序

4.1 检测室的安全

4.1.1检测室主任应负责组织建立检测室活动中对人员、设备设施和样品的各项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应考虑以下各项因素:

1)用水用电的控制2)用火的控制3)样品防丢失的措施4)易燃、易爆品的控制5)毒品和腐蚀品的控制6)搬运吊装运输的控制7)其他因素4.1.2 安全措施应规定出使用程序、操作步骤、监控手段、施救措施。安全措施应由检测室主任制定后组织实施。现场安全措施应用“警示”标识予以表示。

4.1.3 各部门监督员,负责日常活动的安全监督。

4.1.4 监督员负责维护责任区内安全设施的完好性,必要时应对各种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向技术负责人报告。监督员有权中止一切违反安全的作业活动。

4.1.5 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和维护检测室的安全制度与设施,在遇到或发现险情后有责任实施救助。

4.1.6 仪器设备管理员应按照《仪器设备控制程序》对安全监控设施和监控器具实施管理。

4.2 环境保护与员工健康

4.2.1检测室负责人应对有可能构成环境污染和影响员工健康与安全作业的检测室的废水、废物、废气、射线、噪声等进行排放和控制,对有可能危害员工作业安全的应建立员工安全防护措施。

4.2.2检测室负责人应督促员工佩带和实施防护设施,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停止作业,并对报警器、洗眼及紧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定期检查其功能的有效性。

4.2.3 监督员应对安全防护要求的实施进行监督。

4.3 检测室的内务卫生

4.3.1 检测室主任应负责建立试验室的内务卫生管理制度;

4.3.2 各部门负责人应做好本部门所辖范围内的内务卫生管理;

4.3.3 在遇到各种危害后,应采取积极的救助措施,善后工作应执行《改进、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 相关程序文件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控制程序》 XXXX-CX-09

《改进、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XXXX-CX-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