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三年级下册教材简析和教学建议

柳州市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研究中心组韦立明

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三年级学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第一,学习的独立性提高了,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经验。第二,从成绩来看,部分孩子走入低谷,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成绩呈马鞍状。第三,从语文教学来说,三年级是承前启后的一个阶段。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中年级的重点要逐步向阅读感悟转移;低年级让学生学习写话,中年级过渡到指导学生习作。

今天分三个部分和老师们交流:

习惯、阅读、习作

第一部分习惯

■编排情况:

1、自主预习复习。

2、认真完成作业。

三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一是能够自主预习复习,二是能够认真完成作业。

■“习惯篇”的教学建议:

交给学习方法、进行检查评比、培养习惯贯穿全程。

1、交给方法。

如:教给学生预习新课的方法:

读准生字读音——读几遍课后的会认字和会写字(生字表),在生字表中标出每个生字的音序和部首,以便查字典。每个生字组词两个。

读通课文——自读课文,要读正确,不读错字,不会读的字、易读错的字通过查课后生字表、字典、工具书在课文中注音。在课文中画出生字词。

查字典理解字词——不懂的词通过查字、词典、教辅书理解,标注在课文中。(在本册练习3、4中就要学生使用字、词典。

边读边想——在疑问处打上问号。

2、检查评比。

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跟进和监控。我们可以课堂布置,学生现场进行预习、复习、作业比赛,评比小结,让优胜者说说自己预习复习的方法。展出质量高的作业,大家观摩、评议,总结值得学习的地方。

3、贯穿全程。

培养学习习惯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始终,这样,养成习惯的目标才能落实。

第二部分:阅读

第六册的课文编排分8个单元,我排在黑板上。

■编排情况:

1、祖国河山

2、美好心灵

3、名人故事

4、自然颂歌

5、童话故事

6、人与自然

7、穿越时空

8、学问故事

■我们要重视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年段目标。

中年级阅读教学有三个侧重点:读书能力、理解能力和拓展积累。它们所对应的课标年段目标如下:

1.读书能力:在坚持抓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默读、学习略读,诵读优秀诗文50篇;

2.理解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3.拓展积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拓展阅读范围,拓宽阅读视野,加速有效积累。

在三年级上册做好了低中年段的衔接后,三年级下学期要加强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巩固:继续重视积累拓展,着重训练理解词句,初步把握文章,学会默读。

我们先看第一个侧重点:读书能力,在这里重点和大家交流一下默读部分。

一、读书能力(只讲默读)

课标要求: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会默读”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与朗读相比,默读具有以下优点:

1、加快速度:默读的速度比朗读快,比朗读省力。

2、提取重点:默读有助于理解,静心来细想,可以有选择地直奔重点细看阅读内容理解得更深入。

3、思考批注,综合概括:默读适合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寻找答案时可以边默读、边思考、边批画。需要深刻理解和综合概括的时候也可采用默读形式。

培养默读能力要注意几点:

一是培养默读习惯。专注认真。

二是培养学生默读时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是检查学生的默读效果。让学生带问题默读,检查学生的批注是否结合课文的重难点、疑难点。进行检查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默读效果。

在课后练习中,出现了以下默读要求:

默读第4段,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我和雪儿告别的情景《雪儿》(体

会人与动物的感情)

默读课文,说说气象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跟踪台风的卫星》(概括)

默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日月潭的故事》(复述)

从这些课后练习可以看出,三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能通过默读体会感情、想象拓展、概括大意、复述课文,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或要求默读,想象体验、勾画批注,抓住重点。默读要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始终。

接下来和大家交流阅读教学的第二个侧重点:理解能力

二、理解能力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对理解词句的要求,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有所差别:

第一学段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了解和理解的差异:了解是明白即可,理解是不仅要明白,而且要懂得明白的方法。

我们三年级要重视的是:

1、教给理解词句的方法。

(1)直观理解①看图、视频体会②感官、动作体验

(2)辩析理解

①借助字典词典,结合语境选择义项。

●例五:

“神”字的不同含义:

1、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

2.不可思议的,特别稀奇的

3.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

4.心思,心力,注意力

5.表情

6.精神

以下几个词语就要通过查字典选择义项:

神勇无比——8《李广射虎》3

入神、聚精会神——19《放飞蜻蜓》25《争论的故事》4

神秘——练习4学习查词典、20《恐龙》2

鬼斧神工——练习4读读背背1

②近义词比较辨析

●例二:《李广射虎》

“神勇无比”能不能替代力大无比,为什么?分析“神、勇”二字来体会:前者褒义较强。更能表现李广镇守边境、不畏敌军猛兽的英雄形象)

(3)语境理解

①联系上下文②创设情境③联系生活体验④联想、想象

⑤借助课后思考题⑥补充资料理解⑦片断练习帮助理解

方法很多,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有选择性的运用以上的方法。例如下面的教学:理解词语是调动平时的阅读积累和想象完成的。

例三:

一位老师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是这样理解“沙漠”的:

师:你们见过沙漠吗?你想象中的沙漠是什么样的?

生1:无花无草。

生2:悲凉的。

生3:无边无际、无山无水。

生4:荒无人烟。

生5:一片不毛之地。

师:沙漠给我们的印象是无边无际,生存还境非常恶劣的。

教到这里,学生理解“沙漠”的特点了:生存环境很恶劣。教师就继续下一环节教学了。我建议老师在这里不要急着往下教,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的现实环境中没有沙漠,大多学生应该是调动了自己平时的阅读、视听积累进行描述。

生1:我是看课外书上写的。

生2:我是看电视懂的。

生3:我是听妈妈说的。

老师对理解词语的方法进行归纳:弄懂词语的意思,可以看课外书、电影电视、和别人谈话,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从理解词语进入到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联系上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

例四:21《槐乡五月》课后第4题: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课文的关键句就是这句。“孩子的季节”意味着什么呢?教学时可以结合上文第三段描写小姑娘“飘”的句子来理解,通过揣摩“飘”背后的心情,体会什么叫“孩子的季节”。

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请看周婷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槐乡的小女孩真好玩,他们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飘”呢,老爷爷、老奶奶走路会飘吗?

生:太老了,手里拿着拐杖飘不起来。小女孩步伐轻快,所以能飘起来。

师:你看到什么会飘起来?

生:国旗会飘,树叶会飘,晒的衣服会飘……(联系生活理解什么事物可以用“飘”形容动态)

以上教学是对“飘”的字面理解,但是,教师的指导不止于此,而是更进一步理解“飘”字表达的人物情感。

师:小姑娘怎么会飘起来呢?

生:她身上别着槐花,头上戴着槐花,是香味在飘。

生:她们像仙女一样飘起来了。

师:这叫做飘飘欲仙,怎么会飘飘欲仙呢,孩子们,如果我们平时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拿着试卷往家走的时候,会飘起来吗?

生:不会,因为心情不好,还担心爸妈责备。

师:也就是心情愉快的时候会飘。

生:是的,考试100分,心情很高兴,会飘飘欲仙。(联系生活体会人在什么心情时可以用“飘”)

师:对,一个飘字写出了飘逸的身姿,飘散的花香,飘飞的心情。所以说,五月是——

生:槐乡孩子的季节。

在这里,老师依据课后问题,抓住“飘”字和孩子们对话,体验孩子之“乐”,深入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样,我们就揣摩出了“孩子的季节”,背后的含义是:孩子们快乐无比。

除了联系上文和生活,还可以通过想象、片断练习来帮助理解重点句。

●例五: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加入想象,进行总分式句子和段练习,理解关键句)通过片断教学,学生对这个中心句就有深入的理解。想象、练笔的过程,既是深入理解关键词的过程,也是进行中年段句段训练的过程。

在更多的情况下,老师在教学中是把多种方法综合在一起使用,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

此外,中年段还要求能“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不仅要弄明白词句的字面意思,还要结合课文懂得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词句内涵——表达情意的作用。

课标要求: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例二:第5课《雪儿》课后练习要求读句子,说感受。

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师:一件事一片情。我们更要从“我”为雪儿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感受到“我”对雪儿的一片深情。你会一个人去看蓝天白云吗?会天天去看吗?而作者却和雪儿天天去看蓝天白云,他又有什么样的独特的感受呢?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自由读书品味)

生:我一个人看蓝天白云是很孤单的,而和雪儿一起看就不孤单了。

师:有伙伴了!

生:我的腿受了伤,雪儿的翅膀也受了伤,两个都只能去看蓝天白云了。

师:同病相怜啊!

生:我和雪儿一起去看白云,心情是很愉快的,不再是忧伤的。雪儿也是很愉快的。

生:我和雪儿都向往外面美好的春光。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时,抓住“一起、天天”让学生体会词句背后的情意,学生感受到作者和雪儿在一块不再孤单,心情很愉快。到这里,似乎教学的任务已经完成,但薛老师但还没有完,对词语的揣摩更进一步,我们再往下看: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你们再留意一下,作者不写去看蓝天、白云,而要写成“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这里面又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我觉得“飘飘悠悠的白云”是动的,看起来很美,很好看。

师:是变化的,飘动的!

生: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许多多的白云的样子,看也看不完,看也看不厌。

师:你能注意省略号中蕴涵的内容,了不起!

生:看“飘飘悠悠的白云”,心情是很舒畅的、轻松的。

生:看这样的白云蓝天,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伤痛和忧愁。

生:这样“飘飘悠悠的白云”似乎带走了我们所有的烦恼,心情也和白云一样“飘飘悠悠”了!

师:真是诗一样的语言、诗人一样的心灵!是啊,正是作者和雪儿在一起时的心情是美丽的,那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才显得那么美丽、舒服!是心情改变了蓝天白云,而又是谁改变了我的心情?

生:雪儿!是雪儿的到来使我的心情变得开朗、美丽了。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的感受会和刚才不一样。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我们就这样去读课文,就能读出课文中丰富的情感,就会发现别人读不到的东西。

这一段教学,让学生体会“飘飘悠悠”和省略号背后作者的心情——作者能写下诗一般的语言,是因为看到了美丽的景物。能看到美丽的景物,是因为作者的心情变得美好。语言背后隐藏的感情色彩,就这样体会出来。老师还让学生意识到了“白云”和“飘飘悠悠的白云、、、、、、”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人不同的感受。具有浓浓的语文味。

这样的句子在文章中还有很多:

例三:第7课《菩萨兵》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例四:第23课《日月潭的传说》体会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教学这样的句子,老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仔细品读:

《菩萨兵》中,红军为藏民播下的是不仅是粮食的种子。还有红军对老百姓的爱,才能理解下文藏胞的话:“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日月潭的传说》这一句,体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排除万难,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和低年段相比,中年段加强了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的要求。要求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怀。

课标要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课文大意。

实际是培养概括和复述能力。两者的区别在于:概括要求尽量简洁、准确、突出重点。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概括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复述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

1、交给概括方法:

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段落概括句、过渡句、转折句、关键词,串起来形成一段通顺的话。

●概括段意:借助板书形式,把关键词句串起来。

例四 20《恐龙》

抓住本段总起句和板书中的关键词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解答课后第4题:第二自然段写了哪几种恐龙,在它们的名称下面画上横线,并说说各自的特点。

板书:

雷龙庞然大物比六头大象重

恐龙梁龙象吊桥二十多米长

(种类多,形态千奇百怪)剑龙两排剑板四支尾刺

三角龙三只大角一米长

通过一目了然的板书关键词,让学生自己串成通顺的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恐龙类型和特点。进行总分段式的训练。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例五:22课《海底世界》

解答课后第4题: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1、概括各段的段意:借助填空形式,串起关键词句。

(1)宁静的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2)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每小时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乌贼和章鱼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贝类巴在(轮船底下长途旅行)。

(3)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形态(各不相同),海藻就有(八千多种)。

(4)海底还富含(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蕴藏(稀有金属)

(5)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学生自己选择可以填空的句子进行口头填空。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全部口头填空。同座相互检查。

2、串起各段关键句,概括全文内容。

宁静的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它们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形态(各不相同)。海底还富含(矿物),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学生练习。

2、交给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抓住文章的反复句段、抒情处,朗读想象,体会思想感情。

抓住文章的思想升华处,概括处,联系生活深入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抓住文题,结合课文设计情境,丰富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1)抓住文章的反复部分、抒情处,指导朗读、想象、感悟,体会思想感情。

例:

(1)第1课《长城和运河》每一节的开头一句和最后两句重复: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指导反复朗读,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祖先的颂扬和自豪之情。作用是直接赞美和强调。

(2)第21课《槐乡五月》第一、三段开头反复出现:

五月,洋槐开花了。

反复以此句引领读者进入槐花的世界,槐乡孩子的世界。抒情与叙事相糅合,这是诗化语言,给读者美的享受。让读者在纯净恬淡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喜悦。

(3)11课《赶海》

开头和结尾歌词的反复出现:“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体现了对大海的热爱,首尾照应。

(4)12课《荷花》第三段是文章的抒情处。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抓住这段抒情文字,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想象,让语言文字变得立体、丰富,体会文章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抓住文章的思想升华处,概括处,联系生活分析深刻含义,体会思想感情。

例:14课《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最后一段: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这一段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小骆驼悟出的道理,“呀”和“感叹号”充分体现了小骆驼从“委屈”到“自豪”的兴奋之情。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如猫头鹰能吃老鼠,美不美?妈妈的高跟鞋和自己的球鞋,哪个美?从而领悟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美最好的。

(3)抓住文题深入理解,体会思想感情,有些课文题目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显露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只要我们围绕课文题目进行分析、揣摩,就能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4《微笑着承受一切》,结合课文,从“微笑、承受、一切”中揣摩,“承受一切”

指承受什么痛苦和困难?这样的困难是普通人能承受的吗?从桑兰“微笑着承受”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体会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10《大作家的小老师》结合题目思考:小姑娘给萧伯纳什么教育?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永远谦虚,平等相待。学会做人。

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题目就包含了深刻的道德法则:严于律已,遵守公德。可以设置语言情境,在一次次孩子的矛盾心情中朗读题目,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4课《寓言两则》的两个小题目《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本身就有深刻的含义,结合课文理解就能体会思想感情。

(三)复述

本册教材课后练习中,复述课文或说故事的要求共有8处。课标中明确提出:能复述叙事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对复述的教学,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准确传达课文的语言风格;课文很文雅,不能复述得粗俗。

第二,恰当地引用原文,突出课文情节的主要线索;

第三,在复述中,适度增加自己的评论或补充。

第二点的举例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钓鱼一段时,薛法根老师出示一组词:

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划破水面沉入水中觉察动静

一阵惊喜小心翼翼拖出水面泛起涟漪恢复平静

请学生用“我”的身份说说自己钓鲈鱼的过程,把上面的词用上。一个学生是这么说的:

“我来到湖边,先把鱼竿放下,把鱼饵套上鱼钩,然后拿起鱼竿抛向远处。鱼饵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湖面泛起涟漪,慢慢地又恢复了平静。过了一会,我觉察到水面有了动静,我先是小心翼翼地拿起鱼竿,然后猛地一拉,就把沉甸甸的鲈鱼拖出了水面。

这种复述的方法,把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文章语言和自己的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三年级中,我们着重教给孩子串词联句的复述方法。再循序渐进,在此基本上进行段与篇章的复述。

三、拓展积累

本册教材中要求进行语言积累的练习共有46处。内容包括词、句、段,形式包括读、背、抄、仿写。可见中年段要继续重视积累语言。

课标要求: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学生语文学习经验还不足,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组织学生画一画值得积累的词句,课后要求分类学生摘抄下来,并进行简单批阅。积累内容如:

1、成语、古诗文中的名句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表示时间短的词语:霎时间刹那间一瞬间转眼间一眨眼转瞬间

3、表示声音的词语:丁当、哗啦、咕嘟、吱啦、叭嗒、淙淙、滴嗒、噼哩啪啦、咕咚、呱呱、叽叽喳喳、啁啾、丁零、咣啷、咕噜、淅沥、当啷

4、修饰性词组(像“高兴地说、生气地说、微笑着说、低着头说、难为情地说;像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海、辽阔的草原”等等)

5、特殊句式(像“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感叹句、排比句”)

6、描写景色的词句。(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第21课《槐乡五月》)

7、描写人物的外貌及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的词句。

8、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可是那一晚的情景却一直铭记得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第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三、习作

■编排情况:

1、多幅图想象作文。

2、画像写人作文。

3、写自己的新发现,

4、单幅图想象作文。

5、收集选择材料,写介绍端午节的短文。

6、对周围的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7、选择一件有意思的事,写一篇日记。8、看图编童话故事,让小朋友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

习作训练有两个侧重点:

(一)围绕主题、观察画面、联系生活进行想象、表达(1、4、8)

从多幅图习作到单幅图写对话,再到看图编一个主题童话,可以感觉到习作要求由浅入深,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

(二)筛选主题,观察生活中的人、景、物(静态和动态),体验思考,表达感想(2、3、5、7)

还有一个习作是围绕主题筛选、整理资料,组合语言。(5)

■第二学段习作的重点要求:

1、乐于习作,增强信心;

2、留心观察,写出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来说,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习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习作。

■习作教学建议:

1、激发兴趣,乐于习作。

(1)利用活动激发兴趣

①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柳侯祠、制作花草树叶标本,深入社会,

②表演活动。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如表演课本剧、根据习作要求创编情节等。

③游戏活动。

玩是孩子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习作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习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春游,进行接力赛,歌咏比赛,智力竞赛,诗歌朗读比赛,硬笔书法比赛,习作比赛等等,让学生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更多的吸收感性信息,丰富习作素材。

(2)利用评价,激发兴趣

①旁批和评语。老师鼓励。写评语时抓住学生习作特点,给予鼓励。这里还要注意一点,一定要让学生有读评语的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读后更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学生通过旁批知道了自己的优点,与同学分享时,其他同学也知道了这样写的好处。可谓“一箭双雕”。

②范读和展示。寻找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如: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好段,一个精彩的题目,……每次范读学生习作亮点,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兴趣。

③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发其他同学向榜样学习。如自己喜欢的作家:杨红缨、郑渊洁等等。从而激发习作兴趣。

2、指导观察。三年级的孩子不太善于细节描写,对事物的叙述往往流于粗略,那是因为他们不善观察。老师要指导孩子观察,交给观察的方法。

(1)按一定顺序观察。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或者倒过来。让观察的顺序与思维、习作的顺序一致。

(2)多种感官感知事物。在观察中,不仅要求学生用眼睛看,用耳听声响,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摸质地,用嘴尝味道,同时还要求用心想。

(3)放大镜头,定格瞬间(静态)。很多孩子观察得粗略,是因为没有用心把眼中的景物,象摄影一样放大、定格,再留神观察细节,如果把平凡之物,哪怕是一只甲虫,用心放大定格,专注观察,也会发现与众不同的美。例如习作3就要求写自己的发现,特别是对生活中细节的发现。

(4)放慢镜头,分解动作(动态)放慢镜头、分解动作,可以抓住生活中细微的美,把动态的景物、人物写活。像影视中的慢镜头,一步一步地展现人物动作的具体过程。这样一来,就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了。

例:我校三(2)班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断(第一次写)《雨后的小叶榕》

雨渐渐小了,大家举着伞在小叶榕的“巨伞”下玩耍。如果你从高处看就像一朵朵花儿,风一吹,小叶榕就唱起了歌。

雨停了,我到下面去看小叶榕。在它那又是碧绿又是金黄的“鸡蛋叶”上,点缀着一颗颗小露珠,象一颗颗钻石。蚂蚁从湿润的泥士里露出脑袋,正在向伙伴们招手,象在说咱们要去寻找食物啦。

小作者的心思很细腻,写得也很美。但对小叶榕观察太少,整篇文章中,紧扣课题描写雨后小叶榕的句子只有划线的一句。在教师指导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放大镜头,定格瞬间”“放慢镜头,分解动作”的方法观察后,学生修改了作文:

看,那些浓密油亮的枝叶,沐浴了春雨后显得更绿更亮了。透亮的小雨滴还静静地躺在叶片上做着美梦。

树干看起来很干,可是,你一摸上去,非常冰凉。湿漉漉的。树干上长着一些不知句的菌类,有红、白、还有绿、、、、、、远看这些菌类像木耳,近看像小磨菇。

细长的气根垂吊在湿淋淋的树干上,像公主的一丝丝长头发。顽皮的小雨点儿在公主的长发上滑滑梯呢。风一吹,小雨点儿就荡起了秋千。

这次修改后可以看出观察和写作的顺序是自上而下,由静到动。用到了眼看和手摸两种感官。写出了雨点和榕树气根的动态美。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得很好。

3、交给写句、段的方法。

句: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用说明方法写句子。

段:写段时,教学生通过围绕重点词句把内容写具体。

(1)记事的段落,写出时间、地点、人、事;

(2)写人的段落,写出人物、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特点;

(3)写景状物的段落,写出是什么景或物、形态、颜色、气味或者触感、光泽有什么特点?

4、读写结合,加强片断练习

我们常常抱怨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空洞,不能把内容写具体生动,其实,这与中年级“段落”训练不过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中年级的“段落”训练是链接低年级字词句训练与高年级篇章训练的“桥梁”。

(1)范例引导。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前面所说的《海底世界》一课的总分段式练习。此外还可以因课设练,练写承接段式、并列段式。

(2)概括文章。如前所述,借助板书和填空形式来帮助学生概括段落、篇章。

(3)想象补白。如第5课《雪儿》课后第四题要求: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我”和雪儿告别时的情景。

(4)拓展主题。

发散思维让学生对文本主题进行提炼和发展。如第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可以进行拓展主题的训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2009年11月22日15:48:01 来源:上林县乔贤镇中心学校【字体:大中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下册介绍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原义务教材在六年制七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在义务教材修订时,没有安排“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这一次根据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小数”,在实验教材的第六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 2.数的运算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五册。 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算的内容。 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

变化:改变⑴口算乘法的编排;根据课标安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加强估算。 3.常见的量 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 空间与图形 1.测量。 第六单元:面积。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七册。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统计 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八册。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解读理解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解读感悟 李鹏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八个单元,新教材的编排也增强了单元整合,注重落实课程目标。采用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每单元包含:导语,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等。 教材加强了阅读与表达方法的迁移和应用,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横向联系,促进读写结合,体现由读到写的编排原则。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指向阅读的,另一个是指向习作的。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从本册教材单元编排的结构来看,主要是采用了双线结构。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是“学校生活”,语文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然后指向应用,单元习作是体会习作的快乐,把本单元学习的“有新鲜感的句子”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第二个单元,人文主题是,“金秋时节”,语文要素是,“应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习作的应用主题是“学习写日记”。其实本单元读写结合点是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写下来,也是一个运用的延伸。 第三个单元安排了“童话世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丰富的想象。”应用主题是“编童话”,接着安排了“故事猜想和预测”,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猜想,预测故事情节”,学习一些预测的方法,尝试着编故事。极大的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第五组课文安排了“观察与表达”小眼睛大世界。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本单元主要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并且对观察的内涵进行理解,观察不只是用眼睛看,还要用心去想、用五官去感受。本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指向表达的交流平台,观察后初试身。运用前面学到的观察方法,并把观察所得记下来。激发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习惯。 表达的过程,本单元也有详细的说明。本单元是一个完全指向习作表达的习作单元,条理清楚便于老师教学。第六单元安排了“祖国山河”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安排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古诗词三首》,第二篇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篇是《海滨小城》第四篇是《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单元的主要的语文要素是,学习能够围绕一个意思采用总分的方式,写一个自己观察过的美景。紧接着安排了一个单元,是“人与自然”感受体会课文的生动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应用表达主题就是观察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另一个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的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应用的主题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本单元的八篇课文来看,语文要素可以理解为一般有两个目标构成,一个是指向阅读的,另一个是指向表达的。我们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2020年春季学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利米小学三年级 2020年春季学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这册教材保持和发扬了前五册教材的特色,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厚的人文底蕴,新颖活泼的呈现方式,富有新意的导学和练习设计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内容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组成。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从全册看,教材编排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分别安排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 等8个主题单元,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从各主题单元的构成看,能围绕一个主题,从多方面选材,充实和丰富主题。如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结构是这样安排的,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课文从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组的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等都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与延伸。再如本册的第二组教材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从本册书的内容结构来看呢,后六个单元和前两个单元的内容结构是一样的。 本册教材就好像一闪一闪的窗户,窗户外面呢,是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也是学生们更广阔的发展天地。作为教师呢,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学生带到这一扇一扇的窗子前面,并且帮他们推开这一扇一扇的窗户。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该教材在求实与创新方面的特点更加鲜明:实,实实在在,扎扎实实;新,推陈出新,耳目一新。 1、求实 (1).在语言积累上求实。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语言对于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等都有重要意义。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加强积累的思想。比如:在课后练习中通过朗读背诵,加强段落、篇章的积累,通过读读抄抄加强词、句、段的积累,在语文园地中通过"读读背背"加强古诗、谚语、成语等传统语言文化的积累,在教材后面通过词语表加强词语的积累。(2).在技能训练上求实。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重视语文基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分析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一、教材的教学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 1、本套教材编写的总思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编写体系为: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教材设计基础是话题。如果把一个单元比喻成一篇文章,“话题”就是文章的题目、单元的主线。在进入一个新单元的学习时,可以利用主情景图,翻开主情景图,不了解设计意图,老师们会觉得挺有趣,挺热闹,看看就翻过去了,但了解了它的设计意图,就不肯放过,因为主情景图展示了本单元的词汇和主要语言,教学目标在主情景图上一目了然。再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这个单元的话题。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当然也可以在上完一个单元后回过头来用本单元所学句型编故事,总结话题。 2、语言教学的基础是功能——结构。以功能为目标,结构为手段。这种教学主张“把语言形式的教学纳入交际语言教学的大框架之中,将语言形式的教学通过以内容为中心的交际活动进行。”这样,也可以把“功能”理解为“中心教学内容”,而“结构”则是为“功能”服务的具体教学课程安排。这里的结构不仅包括语言结构本身,同时也包括人的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掌握语言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每一种智力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所以在强调语言结构的同时也应尊重人的认知结构。有了这一理论基础,语言学习不再是呈现表态的“语音+语法+词汇”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言语行为,具有三维和动态的语言功能,即发出符号,说出有意义的话,达到某个目的。所以在本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实现语言的交际。如:第二单元实现的语言交际功能是能介绍自己的家庭,并能用所学的语言了解别人的家庭成员,语言结构主要是这些典型句型: who’sthis/thatman/woman/girl/boy?he’s…she’s…及这些句型中涉及到的一些家庭成员的单词。 3、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础是任务。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强调从运用语言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为了完成一项真实的任务而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最终完成这项任务,使学生为了运用而学习,学了就用,学了就能用,从而直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第三单元的任务是用英语询问东西物品的数量,howmany---doyouhave/canyousee?并将新学的语言知识纳入已有的语言结构中去,能在适当的场合恰当地运用。 二、教材的重难点 教材的重点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成员词汇。即a、b部分的 let’slearn\let’stalk的内容。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滚动,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复式统计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16个减少为9个)。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4)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体会估算的作用,等等。 (5)更突出地体现了: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计算的意义,形成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发展起良好的数感;而且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计算教学的每一例题都有现实的问题情境,大都展示了多种计算方法;在“整理和复习”中则更为明确地设计为:让学生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

的有效策略,进一步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等等。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传统的小学几何教学侧重于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和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而这些内容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无论在学习素材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这些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编排,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一方面获得丰富的有关空间方位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面积”的编排,与传统教学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在前几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学习了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等。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建立统计观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的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三年级下册教材简析和教学建议 柳州市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研究中心组韦立明 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三年级学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第一,学习的独立性提高了,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经验。第二,从成绩来看,部分孩子走入低谷,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成绩呈马鞍状。第三,从语文教学来说,三年级是承前启后的一个阶段。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中年级的重点要逐步向阅读感悟转移;低年级让学生学习写话,中年级过渡到指导学生习作。 今天分三个部分和老师们交流: 习惯、阅读、习作 第一部分习惯 ■编排情况: 1、自主预习复习。 2、认真完成作业。 三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一是能够自主预习复习,二是能够认真完成作业。 ■“习惯篇”的教学建议: 交给学习方法、进行检查评比、培养习惯贯穿全程。 1、交给方法。 如:教给学生预习新课的方法: 读准生字读音——读几遍课后的会认字和会写字(生字表),在生字表中标出每个生字的音序和部首,以便查字典。每个生字组词两个。 读通课文——自读课文,要读正确,不读错字,不会读的字、易读错的字通过查课后生字表、字典、工具书在课文中注音。在课文中画出生字词。 查字典理解字词——不懂的词通过查字、词典、教辅书理解,标注在课文中。(在本册练习3、4中就要学生使用字、词典。 边读边想——在疑问处打上问号。 2、检查评比。 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跟进和监控。我们可以课堂布置,学生现场进行预习、复习、作业比赛,评比小结,让优胜者说说自己预习复习的方法。展出质量高的作业,大家观摩、评议,总结值得学习的地方。 3、贯穿全程。 培养学习习惯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始终,这样,养成习惯的目标才能落实。 第二部分:阅读 第六册的课文编排分8个单元,我排在黑板上。 ■编排情况: 1、祖国河山 2、美好心灵 3、名人故事 4、自然颂歌 5、童话故事 6、人与自然 7、穿越时空 8、学问故事

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验算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千克和克的认识,相关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综合实践周长是多少、多彩的“分数条” 二、教材简析: 教科书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既注意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更关注中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努力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把便教利学落到实处。 穿插安排口算估算和笔算,使各种计算方式有机结合、相互支持。 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适当整合,凸显乘、除法运算的基本原则。 结合基础知识的教学,相机安排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 以周长的基本含义为主线,安排简单平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教学。 在编写方面力求为学生提供现实生动的学习素材,提供清晰的,便于操作的活动线索,提供丰富有启发性和层次性的数学问题,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开展数学学习。同时,也十分重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基本的思路和合适的空间,以利于教师在深入理解相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教材编写有如下特点:精心设计知识展开的基本线索。努力启迪不同层次的数学思考。务实安排多样的数学练习。突出体现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掌握两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估计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小学音乐三年级教材分析

小学音乐三年级第6册教材分析 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由我来作一下小学音乐教材第6册的教材分析,和大家共同研讨。 一、教材内容方面 本册教材共10个单元,19首演唱歌曲,24首欣赏作品每单元均有编创活动 本学期实际有效的教学时间有16周,因此,教学内容各位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学节奏,作适当的删减,以保证完成好本册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的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每个单元的知识点,确立好各单元的教学目标。目标应确立的切实可行有效,不能大而空,落实不下去。 2、认真解读单元教学问题设计的用意,这些问题往往就是需要老师们在单元中要解决的重难点和知识点。 3、要紧紧围绕单元的音乐要素,开展唱歌,表演和技能活动的训练。 4、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把握好学生的活动,注意发挥好活动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动静有机结合。 5、教材研读,教案的准备把握好几个原则: ⑴以审美为核心 ⑵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 ⑶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性发展 ⑷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与创造 ⑸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 ⑹提倡学科综合,改善评价机制 具体教学时,各位老师主要要参见教师用书的使用说明,把握好教案设计的

方向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段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 四、教材分析: 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绐终。 五、教学目的要求: 1、会用优美、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能准确地表现歌曲中的情绪。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听辨音的高低并会模唱,能进行即兴表演。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歌(乐)曲的特点,能通过欣赏,编故事,编舞蹈,发展想象力。唱准音高及音的长短。 3、通过演唱体现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画图形谱,会编新歌词。 4、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5、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从演唱作品中体现。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学习休止符,会做音乐情境表演。 6、感受并体验不同歌(乐)曲的不同表现风格,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会进行歌曲轮唱。 8、通过演唱,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情趣,发展联想。 下面具体来说下每个单元的教学要求重难点及相应的教学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单元春天之歌 本单元紧紧围绕“春天”的主题,通过聆听歌曲,即兴创作等活动内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悟。 目标和重难点要抓住以下几点来设计: 1、认真聆听,感受音乐是怎样表达描绘春天的 2、在聆听的基础上,用声响效果这种较简单直接的方式即兴创作,这种创作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给学生充分活动时间,体现即兴。 3、演唱歌曲要设计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4、在演唱中感知认识后十六分音符是值得长短,并与原来的四分、八分、二分音符进行比较。 教学上应注意的问题: ⑴在欣赏中,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乐曲演奏的主要乐器,并用动作模仿。

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材解读

PEP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材分析 ——准确把握教材成功驾驭课堂 董玉萍 解读流程 .《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 .修订后的英语教材主要变化 .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 一、《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学生应达到一级的综合能力语言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情感。 1、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 2、说简单的英语歌谣。 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二、修订后的三年级英语教材主要变化 1、在教学内容方面,优选教学内容,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充分利用插图创设新语言语境。 2、在教材编排方面,调整知识呈现系统,重视循序渐进;调整单元顺序,重视基础知识的复现;调整单元内部结构,强调语言学习的系统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调整单元板块内容,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 3、在教材难点方面,修订后教材难度的降低主要体现在功能句的减少、词汇量的减少以及核心句型的重新安排等方面。 4、教材具有如下特色:活动设计有层次之分,教材具有弹性特征;强化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内容的选择具有双向性;丰富了评价内容和形式,改进了评价的手段。 总之,三年级下册在这一整套教材中是基础:培养兴趣,适应英语学习模式;奠定读音,书写和语感基础。 三、教材分析 1、课本内容安排 2、单元内容安排

四、教学建议 .目标定位 .方法与建议 单词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1、能听、说、认读所学单词。 2、能用所学词汇或短语表达情景、图片、实物中的一些信息。 3、能听懂、理解核心句,并初步能在情景、实物、图片的帮助下运 用句型表达相关信息。 对话教学目标的定位: 1、能在图片或动画的帮助下理解对话。 2、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 (正确的语音、语调、停顿、连读、爆破等) 3、能模拟情景对话,角色扮演。 4、能大胆、乐于用英语表达生活中与课本相关话题的人或事物。词汇教学建议: 1、把握不同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2、巧用实物、头饰和卡片引入,操练。 3、融词汇于会话教学中,词不离句。 4、注意示范教学,读准单词的发音。 5、充分发挥TPR活动的优势。 6、在生活中教,促进记忆。 会话教学建议: 1、分角色朗读调动读书积极性。 2、在自然情景中学说,在交际游戏中强化。 3、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语言的巩固性表演、语言的示范性表演、发展语言技能的创造性表演。 start to read教学建议: 1、看图片、读句子,选正确匹配句。 2、听录音,跟读。 3、说说自己或朋友的信息

最新2019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二街中心小学张顺文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分为位置与方向(一)、除数就是一位数得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制作活动日历)、小数得初步认识、数学广角——搭配(二)、(设计校园)、总复习九个单元得教学内容。其中实验版教材中得“解决问题”单元在本册教材中融入各个单元之中,没有形成独立单元;“制作活动年历”与“我们得校园”作为综合与实践活动出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得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得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数就是一位数得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就是本次教材得重点教学内容。 对于本册内容首先从下四个领域进行分类: (一)数与计算 本册安排了除数就是一位数得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得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就是小学生应该掌握与形成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就是进一步学习计算得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得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得有关小数得知识与问题,这部分知识得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得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得小数进行表达与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空间与图形 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一)与面积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为发展学生得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得素材。通过这些内容得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

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得方向得能力等。通过现实得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得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得面积单位得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得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得发展。 (三)量得计算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得范围,除了面积单位得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得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得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得空间观念与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与时间长短得意识与能力。 (四)统计知识 安排了复式统计表,让学生在认识复式统计表得学习中,初步学会会数据得简单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信息得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得作用。 数学广角——搭配(二),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得排列数与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得能力,并继续培养她们探索数学问题得兴趣与发现、欣赏数学美得意识。 二、各单元分析 (一)位置与方向(一) 本单元分4个例题进行教学、 例1:出示校园平面图,要求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得东、南、西、北中得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得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得方向。可以让孩子们亲身到操场上感受面朝东方,辨认其她得三个方向。 例1得“做一做”。教科书呈现了小组合作指方向得活动情境,使学生知道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进一步了解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间得关系。 例2:出示平面图,让学生学习瞧懂简单得平面图,了解平面图就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得方向绘制。 “做一做”要求根据已知物体得方位绘制平面图。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一、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本课讲述了大青树下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重点是能够抓住关键句子,产生民族团结的自豪感。 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 《花的学校》本课以诗歌的语言描述了雨中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 1).多元认字。 2).能够借助图片、关键句、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 3 * 《不懂就要问》本文讲了孙中山对待学问不懂就问,不怕挨打。重点是按照“阅读提示

三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三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作者:万宏伟 教学目的: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二〉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三〉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重难点: 1、教学内容 a、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 b、游戏; c、韵律活动和舞蹈; d、田径; e、体操; f、小球类; g、第九套广播体操。 2、重难点 在以上七点内容当上,a、d、g为重点内容,其中d、g为难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建立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体育课的理论教学主要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述,使学生懂得粗浅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常识。而第九套广播体操学生都还不会做,应作为重点内容,组织好课堂教学,争取一个月内教会。 教学措施: 1、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逐步提高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2、运用体育对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4、特别加强对广播体操的教学。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三年级上册 教材解读

一、内容框架

二、各单元分析及教学建议、注意事项 1、一单元混合运算 (1)结合生活中实际的例子理解、认同法则。一方面通过丰富的情境为载体,让学生理解混合算式意义,掌握运算顺序——让混合运算变得有生命力,让运算顺序的学习变规定学习为理解认同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综合算式在情境中表示的含义,然后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自然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这些理解了的算式中总结运算顺序: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混合运算“从哪里来”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寻找算数在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理解运算中表示的数量关系,体会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同时增强应用意识。 (2)运用画图策略,理解题目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本册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信息,理清数量关系,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通过画图方式呈现、筛选有用信息,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观察、解释和比较中了解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一单元第一课第一个问题就呈现了这一策略,无论是把画图直接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或手段,还是把画图作为描述数学问题、理解数量关系的工具或手段,学生在一开始接触此法时,不用在画图的精确性上纠结,只要他有画图的意识,能感觉画图带来的思维的清晰性,能利用自己的画图解释并解决问题就可以。简而言之,此处不要怕浪费时间,能画图的尽量给学生画图的时间跟展示、解释图示的机会,并引导学生画图的简单、直观和直击问题分析。注:让学生上台讲题,此时为了让别人明白自己的表达,配上图解是最直观、易懂的,多几次这样的经历,学生自然会觉得画图是清晰思维的好方法,并且愿意在之后的分析、解决问题中使用画图策略。 (3)注意脱式计算的正确书写格式的教授。本册的混合运算步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二阶段,两大特点:一是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第一点建议已说);二是解题时要算出每步计算的结果,也就是脱式计算。如何书写在第一课时就得慢下来,讲清讲明,并在之后的练习中严格要求书写规范。 2、三单元加与减 (1)计算能力的训练与培养:A、克服心理障碍(方法的多样性、多练习)B、注意总结计算时的易错点(比如进位、借位、运算顺序)C、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及时验算、试着估算——这是一种培养学生数感的好途径) (2)运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如果第一单元是开始尝试借助画图策略分析、解决问题,那这个单元就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通过画各种示意图来理解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节余多少钱”——条形图,“里程表”——线段图,要重视学生读图和画图的能力培养,给时间画,给时间交流,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相对较难的数量关系,进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深刻感受借助画图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3)里程表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如果一开始以此为例,理解上会出现困难。可以借助生活中学生更能理解的类似情景为例(累计计数的例子),比如学生学习积分的算法。Eg.每人有一个基础分100,周一结束时,AA的得分为115分;周二放学时,得分变成了135分···以这个学生身边的例子引入,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每天的得分=当天总分—前一天总分”。 (4)根据学生对知识实际的接收情况灵活调整课时。比如里程表一和二,就是建议课时数内无法完成的,尤其是要给足时间给学生去看图、标注、画图的情况下,无法1课时完成,但是宁愿慢一点,也不要赶进度。一方面避免夹生,另一方面避免错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

(完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三年级数学组教材解读(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由我代表三年级数学组解读教材。本学期教材内容安排如下:有八个单元。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实践这三个板块。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单元整体介绍、单元编排特点、重点课节介绍。 第一板块: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本单元三节课的编排体例基本相同,都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重点问题一:本单元“混合运算”是如何做到计算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的?本单元第一节课的问题一体现了一题多解;问题二体现“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问题三着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运算顺序。书上两个练习题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借助试一试中的两个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理解每个算式意义和运算顺序。 重点问题二:教科书为什么重视画图策略,在本单元是如何体现的?本套教科书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将相对抽象的思考对象“图形化”,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尽量把概念、运算意义、解决问题的理解过程变得直观,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本单元中可以把画直观图直接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或手段,也可以把画图作为描述数学问题,理解数量关系的工具或手段。课标解读中指出:教学时,能画图时尽量画。在教学中,运用画直观图策略注意以下四点:充足的时间、画图不要求统一、学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会画会表达即可。 重点问题三:本单元多次出现了形如:“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目的何在?主要是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本套教材设计了“寻找生活中原型”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算式说现实中的“数学故事”, 不仅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即“从哪里来”,还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到哪里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实际含义,促进数学理解,增强应用意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找原型的形式也不断丰富。本单元在前几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内容,创设了形如:①给出算式,到指定的情境中找原型。②给出两个例子引导学生继续寻找算式在生活中的原型。这样的活动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不失时机地重复出现。本单元三个“试一试”中最后一个问题都安排了这个活动,每个练一练也有相应的练习,以此来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根据课程标准,在引导学生寻找生活原型、“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要在认真倾听,切忌用统一的方式评价学生,课标要求评价学生方式多元化,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算式的含义表述的完整清晰就可以。 第三单元:加与减 本单元主要讲解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其应用。重点讲解《里程表》(一)和(二) 重点问题四:《里程表》(一)、(二)中,其数据的计算、数量关系都不是新的知识,为什么用两个课时来学习?针对这一状况,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方式呈现图中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理解题意,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该课中有三个重要问题,引领学生在画图中展开探究,掌握方法,发展思维,逐步会读图、会画图、会用图。 第四单元:乘与除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分析

一、各单元内容安排 单元题目话题 Unit l Welcome back to school Classmates Unit2 My family Family members Unit 3 How many? Numbers Recycle l Unit4 Do you like pears? Fruits Unit 5 Where is my ruler? Location Unit6 At the zoo Animals Recycle 2 二、内容与目标 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50个单词和听、说、读、写26个字母(包括同学、家庭成员、数字、水果、方位、动物等6个话题),并能简单地运用。 3.能听、做6个“TPR”活动。 4.能学会2个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听、说、唱7首歌谣。 7.能完成8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三、重点与难点 ?教材重点:能听、说、读、写英语字母Aa--Zz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教材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三、教学方法建议 (一)会话教学(Let's talk / Let's play) 本教材的会话部分设计了各种真实自然的情景,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其目的在于分散教学难点,循序渐进,便于表演。三年级儿童的特征就是爱玩,好表现自己。因此,用表演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最恰当的。在会话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Let's talk),让学生在表演中练,在交际活动中用,而不要将会话教学变成跟老师念,跟录音读,集体、小组、个人读的枯燥无味的形式。在会话表演中,教师的角色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表演可分以下几种形式: 1)语言的示范性表演 教师的示范表演可以用自制的木偶配以不同的声音进行,也可以在课

三年级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学段目标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