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休谟 人性论

休谟 人性论

休谟 人性论
休谟 人性论

休谟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知性、情感和道德学(至于这个分类原则的标准何在,昨晚我舍友问到这个问题,我无言以对,今日看重新看书,休谟提到“知性和情感这两篇是单独构成一系列完整的推理连锁的;我欣然利用这种自然的划分来试一试一般读者的趣味”[见原书第一、二卷前面的通告])。休谟的人性论是建立在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的,因此他首先是从分解人性组成部分开始----这也是本书难读之处,中国论述人性大多直接提出观点,然后寻找论据,而缺少系统分析,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中国至今没有自己的人性论而仅仅拥有人性观(中国人的研究思维模式大多是从现象中寻找经验概括,后产生理论,再用理论来解释现象;西方人的思维大多从理论出发提出假设,然后通过观察现象来检验理论),而休谟也没有具体的给出人性的确切定义。知性成为休谟考察的起点。

一、知性

因为时间与精力的关系,对于知性部分的阅读并不完全,也因为我所要研读的主要部分在于情感和道德学,所以对于第一卷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观念的起源于时间与空间观念上。

知觉(perceptuns)是第一个概念,其中包括印象(impressions)和观念(idea)。这两个概念贯穿于整个人性论始终,并且人性中的其他概念都基于此。印象:初次出现于灵魂中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向。印象和观念都可以分为简单与复合,“一切简单观念和印象都是互相类似的;而复合观念和印象既然由简单观念和印象形成,我们就可以概括的断言,这两类知觉是精确的相应的----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的复现”(p15)。

在印象中,又可以分为感觉(sensation)印象和反省(reflection)印象,前者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后者大部分由我们的观念得来,即由我们反思而得来。是我们对外界可感知的性质(p403)。“反省印象只是在它们相应的观念之前产生,但却出现在感觉印象之后,而且是由感觉印象得来得(p19)”。

观念则可分为记忆(memory)观念和想象(imagination)观念,前者复现于一个印象和一个观念之间,后者复现时完全失去活泼性,成为一个纯粹的观念。想象,这个概念在下面的情感篇里也将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通过想象我们的“同情”才能够产生,因而出现骄傲、谦卑等情感。“记忆的主要作用不在于保存简单的观念,而在于保存它们的次序和位置;想象可以自由的移置和该变它的观念(p20)”观念是我们对物质的广袤和填充性(p403)。因此,观念之间的推移可以有三种方式:类似、时空接近和因果关系。其中因果关系被休谟看作是我们进行逻辑思维,以及情感推移的最基本的方式,是进行推断的唯一可能。

构成我们思想和推理的共同题材一般是产生于我们简单观念之间的某种结合原则的那些复合观念,复合观念有三种表现方式:关系(relation)、样态、实体(substance)。

关系,把两个观念在想象中联系起来,并且比较之,即是这两个关系只是在任意的想象中结合起来的。休谟将所有的关系分为7大类:类似关系(resemblance)、同一关系(identity)、空间和时间关系、数量和数目的比较关系、轻重关系、相反关系(contrariety)、相对关系(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中,由观念所完全决定的关系有类似关系、相反关系、轻重关系(性质的程度)、数量或数的比例;不由观念所决定的关系有同一关系、时空中间的位置、因果关系。

所谓实体,只是一些特殊性质的集合体的观念。样态则是由一些分散在不同主体中的简单观念所构成,它们所表象的性质不是被接近关系和因果关系所结合的,即是接合在一起,也不能被认为是复合观念的基础。(概念的)变与不变是区分样态与实体观念的标准。

休谟所提到的空间观念是广袤,我们的观念是广袤的最小部分的妥当表象,因为我们的最小观念限制了我们对空间的再分割,而广袤的无限性表现在于无限的扩张性,并非可分割的无限性(从巴别塔的启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追求无限的扩张时,注定会回到原点)。休谟进一步指出,两个物体间的距离概念,即广袤,是由我们的视觉得来的感觉,或是由这些感觉产生的某种内在印象。空间的基本单位是数学点。时间具有连续性,两部分之间不可再分,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刹那。在空间与时间之中填充着真实的对象或存在。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来看,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是接近关系,因为必须先确立时间上因先于果,并且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因果关系才能成立。

以上是对知性部分的理解,对于概然推断的缺失,十分遗憾,但时间有限,留待以后再读。

二、情感

休谟在论述情感的过程中,仍然首先关注到印象,将感觉印象解释为原始印象,由苦、乐等感官印象组成;将反省印象解释为次生印象,由情感和类似情感的情绪组成。情感的对象是自我,例如骄傲(pride)对于自我便产生优越的情感,谦卑(humility)便产生不够优越的情感。休谟在谈论情感的时候很注重“同情”的作用,并且通过想象而产生我们的其他情感和情感间的推移。

在休谟看来,情感存在于两个观念之间,即“呈现于心灵的第一个观念”(表象着情感的原因)和“自我”观念(表象着情感的对象)。在原因当中又可区分出发生作用的性质和那种性质所寓存的主体(如,美的性质和美的所有者)(p313),骄傲和谦卑是根据自然的原则而产生的,并且每个不同的原因并不是借一个不同的原则适合于其情感的。“骄傲和谦卑的每一个原因,并不是借着一种各别的、原始的性质适合于这些情感,而一定有或多或少的条件是这些情感所共有的,并且是它们的效能所依据的”(p316)。

要探究那些原因中的共同成分,休谟提出了三种对于知性和情感有巨大影响的特性:1.观念的联结(当一个观念呈现于想象中时,其他相关观念也就随之进入心灵);2.印象的联结(印象间也有和观念一样的联结,与观念的联结不同,只存在类似关系);3.以上两种联结关系是十分互相协助、互相促进的,当会合于同一对象上,推移过程更容易完成。以上是休谟对于情感的发生机制的一个描述。紧接着,休谟提出,情感的两个特性:1.对象----自我;2.苦乐感觉。因此情感的原因也有两种假设的特性:1.它们对自我的关系;2.它们产生独立于情感之外的痛苦或快乐的倾向。休谟推理出自然对某些印象和观念赋予某种吸引作用,并且一经出现就自然的引起它的相关的印象或观念来。因此,他断言,凡与我们自己关联着的一切愉快的对象都借观念和印象的联结而产生骄傲,而反之则都产生谦卑(p325)。同时他提出了5种限制,即1.凡与我们有关而产生苦乐的每样事物,也同样都产生骄傲和谦卑;2.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对象,不但要与我们自己有密切关系,而且要为我们所特有,或者至少是我们少数人所共有的;3.令人愉快或令人痛苦的对象,必须不但对我们,并且对其他人也都显而易见;4.根据这些情感的原因的变化无常,以及这种原因和我们自己联系的时期的短暂得来的;5.通则不但在其他一切情感上有极大的影响,就是对骄傲与谦卑也有极大影响。

与骄傲与谦卑不同,爱与恨的对象是我们意识不到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某一个起他的人,刺激起爱与恨情感的原因是复合原因,因此这个对象并不是这些情感的原因,并且单独也不足以刺激起这些情感。我们知道想象很容易由远及近,但不容易有近及远(比如,我们的想象可以很容易的由较小的对象转移到较大的对象---妻子、母亲转移到丈夫、父亲,但是反之则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休谟认为爱与恨这类较“远”的情感转移到骄傲与谦卑这类较“近”的情感是比较容易的,反之则困难。通过这种想象,我们可以对我们对于富人的尊视做出解释----同情(一种心理上的分享),这与富人所拥有的所有物和我们希望沾到礼仪的心理,共同构成了其原因。想象和同情是人类感情产生和转移的重要概念。

爱与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灵魂中纯粹的情绪,即骄傲与谦卑;其二是爱与恨不自足欲望的产物(有一个努力求达到的目的p404),即慈善与愤怒(通过心灵的原始结构与爱和恨结合)。灵魂的原始性质分为:任何程度的完善性,即尊重;达不到完善的,残缺、拙劣的情感,即恶意(使我们在不受他人侮辱或侵害时,对于他人的苦难或不幸发生一种喜悦)。在考察别人的品质和境况时,我们若是考察它们本来真实的样子,就产生爱和恨;把它们与我们自己的品质和境况相比,则产生谦卑和骄傲。这两种考虑结合起来便产生尊重和鄙视。

在论述完骄傲与谦卑、爱与恨之后,休谟开始阐述意志与直接情感。休谟将直接情感定义为:直接由祸、福、苦、乐所发生的印象。属于这一类的有欲望和厌恶,悲伤和喜悦,希望和恐惧。意志(will)便是苦乐的直接结果。“意志只是指我们自觉地发动自己身体的任何一种新的运动、或自己心灵的任何一个新的知觉时、所感觉到和所意识到得那个内在印象”(p437)。考察意志,便自然的考察到自由(liberty)和必然(necessity)的问题。必然性的要素有恒常的结合和心灵的推断,前者可以根据性别、年龄、政府、生活状况和教育方法来考虑(一致性);后者表示心灵由恒常的结合形成原因和结果的观念,并借这个观念的影响感觉到必然性。“物质的活动应当被认为是必然的活动的例子,并且一切在此方面与物质处于同一地位的东西,都必须被承认是必然的”(p438)。必然性被看作是构成因果关系的一个必要部分。

主导情感往往会吞噬微弱的情感,而习惯则是增加情感的手段。情感和感官对于时空点的报导产生了想象,远隔的效果空间比时间小得多。直接感情与间接感情的作用顺序如下:美的概念产生快乐的情感,从而产生直接感情、意志和欲望的印象;又因美的寓存主体属于自己,因此产生骄傲的间接情感,回归到快乐,成为增强直接感情新的力量。

三、道德学

“理性没有主动力,不能制止或产生任何行为或情感”(p497)。休谟在这本著作中致力于为情感申辩,而将理性对于道德的作用最小化。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伪(p498),真、伪在于对观念的实在关系或实际存在和事实的符合或不符合,而情感、意志和行为是原始的事实或实在,本身圆满自足,并不参照其他的情感、意志或行为,因此是无法断定真、伪的。休谟推断出,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p510),因而与理性无关,而道德的性质在于内心(动机),以外界行为作为标志。“发生德的感觉只是由于思维一个品格,感觉一种特殊的快乐。正是那种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赞美或敬羡”(p511)。但是休谟又将道德的根源与自然联系起来,爱是最根本的动机,称为自然的动机,特别指出动机并非因德的需要而生,而来自某种自然的动机或原则。

在休谟的道德学里,正义与非义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我们的道德感可以分为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类,正义便是前一种的,是“由于应付人类的环境和需要所采用的人为措施或设计”(p515),对所有物的占有情况成为正义与非义观念发生的条件。“在人们缔结了戒取他人所有物的协议,并且每个人都获得乐所有物的稳定(约束私欲的规则)以后,这时立刻就发生了正义和非义的观念,也发生了财产权、权利和义务的观念”(p531),“正义只是起源于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以及自然为满足人类需要所准备的稀少的供应”(p536)。

正是因为自私,才成就了正义,自私因此是建立正义的原始动机(此动机受到政治家人为措施的促进)。“道德的善恶的感觉就随着正义和非义而发生……这种感觉虽然是由思维他人的行为得来的,可是我们也总是把它甚至于扩展到我们自己的行为上”(p540)。因此对于公益的同情,让人们对正义的德产生道德赞许。正义永远是和对财产权的维护联系在一起的,而财产权必然成立于对象的某种关系(p567)。财产权产生的条件:现实占有(效用不超出社会最初形成时期)、占领、时效(prescription)、添附(accession)、继承(succession)。这些条件的中介便是所有者的“同意”,“除了所有主同意将所有物和财产给予另外一个之外,财物和财产永远应当是稳定的”(p554)。进一步,休谟提出了人类社会和平与稳定的三条基本自然法则:稳定财物占有法则;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的法则;履行许诺的法则。因此,休谟在这里指出,如果我们的财产权(正义)依靠的道德依靠于自然(情感和行为),那么我们世界的次序便会因为偏私的道德体系而破坏,所以正义必然是一种人为的措施。区别正义与非义有两个基础,利益和道德。

我们人性中的缺憾让我们通过许诺的方式产生了政府,而政府的出现又使我们产生了忠顺的义务。虽然这种义务最初是建立在许诺的义务之上,但很快就自己扎根,并且有一种不依靠任何契约的原始的约束力和权威。公益感被看作是忠顺的限度,权利基础原则被休谟视为忠顺的对象:长期占有,一脉相传的体系;没有长期占有的政府形式,现实占有便出现了;征服权;继承权;成文法。

正义与非义来自人类的一种契约行为,不属于自然的德和恶。完全自然的,而不依靠于人为措施和设计的德和恶可分为善良的心理性质,产生爱和骄傲;恶劣的心理性质,产生恨和谦卑。同情的性质和力量可以看作是心灵在其感觉和作用方面的例证。同情来源于产生情感、情绪的原因或结果,成为我们对一切人为的德表示尊重的根源(p620),作为人性中一个强有力的原则而产生对美的鉴别力的强大作用,同时也通过同情产生一切人为道德的道德感。所以同情可以看作是一个中介,联结自然和人为的中介。到这里,休谟概括出了自然的德与正义(人为的契约)之间的唯一差别(p621):前者所得来的福利,是由每一个单独的行为发生的,并且是某种自然情感的对象;正义则是针对社会而言,单独的正义行为往往可以是违反公益的,只有人们在一个总的行为体系或制度中的协作才是有利的。

读书报告——休谟的《人性论》

“启蒙哲学”第二次作业 书目:《人性论》 作者:(英)休谟,关文运译 出处:北大图书馆 休谟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知性、情感和道德学 知觉是知性的一个概念,包括印象和观念。这两个概念贯穿于整个人性论始终,认为人的一切知识源于知觉,并且人性中的其它概念都基于此。印象:初次出现于灵魂中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向。印象与观念又可以分为简单和复合。在印象中,又可以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前者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后者大部分由我们的观念得来,即由我们反思而得来,是我们对外界可感知的性质。观念则可分为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前者复现于一个印象和一个观念之间,后者复现时完全失去活泼性,成为一个纯粹的观念。 论述情感的过程中,仍然首先关注到印象,将感觉印象解释为原始印象,由苦、乐等感官印象组成;将反省印象解释为次生印象,由情感和类似情感的情绪组成。情感的对象是自我,例如骄傲对于自我便产生优越的情感,谦卑便产生不够优越的情感。休谟在谈论情感的时候很注重“同情”的作用,并且通过想象而产生我们的其他情感和情感间的推移。 休谟在这本著作中致力于为情感申辩,而将理性对于道德的作用最小化。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伪,真、伪在于对观念的实在关系或实际存在和事实的符合或不符合,而情感、意志和行为是原始的事实或实在,本身圆满自足,并不参照其他的情感、意志或行为,因此是无法断定真、伪的。在休谟的道德学里,正义与非义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我们的道德感可以分为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类,正义便是前一种的,对所有物的占有情况成为正义与非义观念发生的条件。休谟推断出,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因而与理性无关,而道德的性质在于内心(动机),以外界行为作为标志。

休谟

休谟 休谟 概述 休谟,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的哲学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 休谟 外文名: David Hume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苏格兰爱丁堡 出生日期: 1711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 1776年8月25日 职业: 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 主要成就: 首倡近代不可知论 提出著名的―休谟机制‖ 最先讨论到了伦理学 目录[隐藏] 简历 哲学思想 学术思想 著作 历史地位和影响 大卫·休谟 David Hume 休谟(David Hume 、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经常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 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弗朗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 [编辑本段] 简历 1711年4月26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卒于1776年8月25日。12岁进爱丁堡大学。1729年起专攻哲学。1732年刚满21岁就开始撰写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1734年去法国自修,继续哲学著述。17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年回家乡,潜心著述。1751年移居爱丁堡市。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 [编辑本段] 哲学思想 虽然休谟属于18世纪的哲学家,他的著作中讨论到的题材大多与现代哲学界的主要争论有密切关系,这与其它同时代的哲学家相较是相当罕见的。一些休谟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点: 因果问题 休谟主张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反驳了这个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依据他怀疑论的知识论,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休谟主张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象中归类。‖也因此我们不能说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关连。休谟在这里提出了―经常连结‖(constant conjunction)这个词,经常连结代表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一件事物总是与另一件事物―经常连结‖。因此,我们并没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确造成另一件事物,两件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

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

人性论-休谟

人性论 休谟 副标题:在精神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 从知性、情感、道德三个方面讨论人性的原理 知性:印象和观念,印象包括单线的生动活泼的感觉和反应,是最初呈现于人心中的意识。这种原始印象是一切思想、一切观念的来源,观念则是这些印象的黯淡的复本。印象先于观念,一切的观念都来于印象,这是他的任性科学的“第一原则”。 人的知识不仅源于经验(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而且限于经验。我们不仅不能知道在我们之外的事物是什么样子的,而且根本就无法知道我们之外是否存在任何事物。怀疑论 观念并不是完全松散而无联系的,有一种联系的纽带,可使一个观念自然引起另一个观念,这就是观念的联系或联想。这种联想的原则有三种:类似、时空接近和因果关系(自然关系)。休谟认为,观念之间还有由人心所进行比较而非由联想产生的关系:类似关系、同一关系、时空关系、数量比例、性质程度、相反关系、时空关系和因果关系(哲学关系)。另外,将(类似、相反、数量比例和性质程度)&(同一关系、时空关系、因果关系)按是否需要经验验证区分两类。 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又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 第一卷论知性 第一章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 第一节论人类观念的起源 怎么说呢,观念和印象一定相辅相成的,每一个简单观念都有和它类似的简单印象,每一个简单印象都有一个和它相应的观念。我们在暗中所形成的那个“红”的观念和在日光之下刺激我们眼睛的那个印象,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没有性质上的区别。 命题: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 由恒常的经验发现,简单印象总是先于它的相应的观念出现,而从来不曾以相反的次序出现。我们教孩子红黄蓝绿或者酸甜苦辣这些观念的时候,必须先给他以相对应的印象。另外科学研究的概念,也可以用来证明印象和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另外的证明:盲人等。 第二节题目的划分 印象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你想哦,冬天的雪花,寒冷刺骨,讨厌寒冷,希望温暖。这个过程就表现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的概念。感觉印象:冬天的雪花导致的感觉,观念:冷,反省印象:讨厌、希望 新的观念。 第三节论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 记忆观念是很生动强烈,想象观念已经抽象为纯粹的观念(社会、国家、量子、光子等)。当我们回忆起过去的任何事件时,那个事件的观念以一种强烈的方式进入心中;而在

读《人性论》有感

闲来无事,看了一下休谟的《人性论》,心里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想,只有人能决定人性,所谓救赎不是天生而来的,却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的,因为错误的事情时刻都在发生,思考也应该不断进行。 我们大多能背出“人之初,性本善。”这句古语,这是孟子主张的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但我国也存在一种完全不同的声音,就是荀子的性恶论,他认为由于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先不管其他哲人对人性有着各种各样像无善无恶论和有善有恶论这样的其他的论断。就孟子和荀子的思路往下走,我更加偏向孟子一侧。看看那些新生儿的眼神,都是清澈无邪的,身体里怎么会装着耶稣所说的“原罪”?我对荀子人生需要救赎的观点赞同得不能再赞同了,只是我认为救赎存在于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停犯错,不停走向歧路,所以才需要自我救赎,以避免一颗纯洁的心灵在生老病死的路上沾染污垢。若是生下来便是带着“恶”的,那小孩一个个天真的念头、无辜的表情从何解释?恶,不应该是藏在灵魂中某个部位暗暗作恶的东西,而是已经化作人手中利器,冲撞世界,给世界带来伤痛和悲哀的东西。我们只是走在一条救赎的路上,人性被沿途的各种欲望引诱着,我们若是被其牵引,那才是一条需要救赎的道路。柴静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它,然后抑制它。我们抑制就是对自我的救赎。 我相信人性是一件暴露在外的东西,所以我们会因为一个人的气质而喜欢或讨厌一个人,我们会因为一个人的动作欣赏或不屑一个人,我们会因为一个人的眼神谈吐而追随或远离一个人。但它又过于复杂,导致我们往往只看到它的一部分,当我们与一个人深交,开始了解一个人,我们也许会发现,水之深,已经不是我们所能探寻,从而我们又会自然地分分合合,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是因为人性存在弱点,所以并不是人人都是圣人,有的想要变成圣人,他就愈发远离那些世间的恶,但是远离世间的恶没有用,让人更招架不住的是心底的恶,一旦我们被欲望所控制,我们就只能感叹,为什么不是我控制我的人性,而变成人性控制我。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宿命的世界,但是我从小接触的教育告诉我,放眼当下,便是好的,且不管人性的善恶,我们只需要抓住内心的底线,现实的以后一泓清泉就好。 事实上,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真正地说出人性是什么样的东西,就算休谟写出了一整本的《人性论》,人性依然有他看不到的地方,他只是想让人更加了解我们自己,未来的路不会因此明朗,但是了解自己过后,人心会变得明朗。

《人性论》读后感

读书笔记-------《人性论》 轻化工程102班傅丹娜为了拓宽自己人文类方面的知识,通过网络搜索,我找到了休谟的这本著作《人性论》。虽然,我大致阅读了这本书,也许是阅历和思想的局限,我对它的理解只是皮。但通过这本书,我对西方哲学家休谟产生了兴趣。 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了解到:大卫·休谟,苏格兰哲学家,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贵族家庭,曾经学过法律,并从事过商业活动。1734年,休谟第一次到法国,在法国他开始研究哲学,并从事著述活动。1763年,休谟又去法国,担任英国驻法国使馆的秘书,代理过公使。1752年至1761年,休谟曾进行过英国史的编撰工作。休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1739——1740)、《人类理解研究》(1748)、《道德原则研究》(1752)和《宗教的自然史》(1757)等。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可见,休谟对英国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 休谟的《人性论》是他在人性伦理方面的著作。读完这本书,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休谟的研究完全是根基于经验主义之上,他并没有试图告诉读者道德应该是要怎么样,而是告诉读者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么进行道德判断的。休谟在《人性论》中认为,人的感觉是人的思想、认识观念的唯一来源,因此,人的认识对象只能限定在感觉经验的范围内。只有人感觉到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物质世界”是无法感觉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 休谟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知性、情感和道德学。其中,知性方面主要内容是:知觉(perceptuns)是第一个概念,其中包括印象(impressions)和观念(idea)。这两个概念贯穿于整个人性论始终,并且人性中的其他概念都基于此。在印象中,又可以分为感觉(sensation)印象和反省(reflection)印象;观念则可分为记忆(memory)观念和想象(imagination)观念。休谟在谈论情感的时候很注重“同情”的作用,并且通过想象而产生我们的其他情感和情感间的推移。在休谟看来,情感存在于两个观念之间,即“呈现于心灵的第一个观念”(表象着情感的原因)和“自我”观念(表象着情感的对象)。在休谟的道德学里,正义与非义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正义与非义来自人类的一种契约行为,不属于自然的德和恶。

《人性论》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人性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人性论》读后感一 对于哲学的书,我一直是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虽然我喜欢看书,也明白有很多哲学书确实是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很好的启发,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哲学书一般都很枯燥、抽象、深奥。简单来说就是很难真正的读懂它,明白它深刻的内涵或者是它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最近,因为青共校的读书小组活动,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组成了一队,出乎意料的选择了经典哲学书籍《人性论》。《人性论》全书分三卷,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引论”,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一卷“论知性”的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 第一卷是《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础,包含了休谟对哲学的主要贡献。第二卷“论情感”是第一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三卷“论道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其中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属于伦理学的内容;第二章讨论“人为的德”——既是伦理学的内容,也是政治学的内容;第三章讨论的是“自然的德”。《人

性论》是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对于人类思想史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休谟思想中最重要的方面都在这本书中进行了阐述,如关于人性的三个假设,有关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关社会秩序和制度正义的看法等等。这本书,说实话内容并不是很吸引我,它没有情节,看起来有点枯燥,可是我还是看下去了。 因着自己最近的心境,感触最大的地方,还是第二卷的论情感部分,其中第二章第一节,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我印象深刻。休谟说,骄傲和谦卑的直接对象是自我,或是我们亲切地意识到它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那个同一的人格;而爱和恨的对象则是我们意识不到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某一个其他的人。这一点在经验中就表现得充分地明显。我们的爱和恨永远指向我们以外的某一个有情的存在者。当我们谈及自爱时,那不是就爱的本义而言,而且自爱所产生的感觉和一个朋友或情人所刺激起的柔情也并无共同之点。憎恨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因为我们自己的过失和愚蠢而感到耻愧;但是只有由于他人所加的侵害才会感到愤怒或憎恨。爱和恨的对象显然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而前一种情感的感觉永远是愉快的,后一种情感的感觉则永远是不快的。 我们还可以大概地假设说,这两种情感的原因永远是和一个有思想的存在者相关的,而且前者的原因产生一种独立的快乐,而后者的原因则产生一种独立的不快。凡对自己的性格、天才、财富感到满意的人,很少有不想在世人面前显露自己,并取得人们的爱和赞美的。 显而易见,成为骄傲或自负的原因的那些性质和条件,也就是虚荣心或名誉

休谟《人性论》读书摘抄及感想

休谟《人性论》读书摘抄及感想 通常讲大道理的书都不是那么有趣的,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懂得,而且其中的道理就算不懂也不会影响到吃饭睡觉,但一旦明白后它就是我们的财富。也许我们会在今后某个时候发现它的用处,这时我们就高人一等了。 最近看了休谟的《人性论》,刚开始觉得看这么空的东西还不如看化学书,但我看了序言之后意识到看化学书之前必须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它很好地回答了我对“人”这种奇怪生物的很多问题,以下是我的摘抄及感想。 “在休谟看来,哲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因为人性乃是一切科学的‘首都或心脏’,所有的科学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性有关,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人,因而‘在我们没有熟悉这门科学之前,任何问题都不能得到确实的解决。’” 在看到这句话之前我一直觉得科学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它可不会因为人的心情而改变,它只是等着人去探索和了解。但我发现我错了,科学的的确确是建立在人之上的,它是以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我们拿什么保证人眼中的事实就是真相?红绿色盲的人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不同,有什么可以证明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世界就是真正的世界? “所有一般观念都只是附加在一些特殊名词上的特殊观念,

这些名词赋予那些特殊观念一种更为广泛的意义,使它们在需要时召唤起那些别的与它们相似的观念。” 比方我说人,我们在脑海中形成的是特定的某些人,而绝不是无穷尽的个体,我们也很清楚这某些个别的人不能代表所有人,人是更为广泛的一个概念。 “心灵绝不会想到在被赋予形状的物体中去区分一个形状。” 就像刚看到圆形时我们永远不会觉得它有特别之处,只是接收了这种印象,直到我们看到了方形,我们才逐渐发现两者的区别,并形成了形状的观念。 有比较才会有发现,要多观察事物进行比较。 “在形而上学中有一个基本原理:凡是心灵能够清楚构想的东西,都包含可能存在的观念,换句话说,凡是我们能够想象的东西都是绝对可能的。我们能够形成一座金色山峦的观念,因此据此可以推断这样一座山峦是可能存在的。我们不能形成没有山谷的山的观念,因此就把它看作是不可能的。” 在这里我不想讨论观念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既然我们能想象的东西都是绝对可能的,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变为现实?既然我们已经能在脑中形成完整的概念,我们只要努力可能就会成为现实,何乐而不为?

《人性论》读后感

A:我们小组读的书是休谟的《人性论》——爱与恨。在读《人性论》爱与恨这一章之前,我一直没有对其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认为爱就是爱、恨就是恨,为什么要思考那么多,简直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想法? 齐:有。 A:但是,通过阅读,深入其境的感受到了休谟的思想,一开始感觉晦涩难懂,渐渐地就会感受到哲学的伟大,就会从书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由于这一章比较难懂,我组精选了《傲慢与偏见》中的两个场景,先请大家欣赏一下。(以下伊丽莎白——梅艳婷饰、达西——窦敦静饰、本内特夫人——李潮饰、凯瑟琳夫人——A饰) 视频part1:求婚 (敲门声,伊一惊,开门,达西上) 伊:达西先生?!(冷冷地)您请进,请坐。 达西(关切地):伊丽莎白小姐,您身体好些了吗?我十分担心您的健康。 伊(冷淡而有礼):谢谢您的关心,我已经没事了。 (沉默5秒后,达西站起身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显得焦急激动,5秒后转过身面对伊) 达西(激动地):我再也忍不住了!忍也无益!!我的感情已无法克制!亲爱的伊丽莎白小姐,你一定得听我说,我有多喜欢你!! (伊吃惊地看向达西,没有说话) 达西(激动地、得意地):亲爱的伊丽莎白小姐,你一定不敢相信我有多爱你,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虽然你家境贫寒,还有你的母亲及妹妹们有时表现出来的不知体统,这些都成为我向你求婚的阻碍,也曾一度折磨我那颗爱你的心,但是,今天,我不愿再去想那么多,你优雅、迷人的风度帮助我战胜了心头的矛盾,我爱你,宁愿放低身份与你共同生活。你要知道,我们是多么地门户不对,虽然与你生活顺了我的心愿,却违背了常理,但是,我作出了牺牲,你能嫁给我是多么幸福!!亲爱的伊丽莎白小姐,我很担心也很焦虑你是否能答应嫁给我,(喜气洋洋,志在必得地)我的爱太强烈了,希望你马上能带给我满意的答案! 伊(非常生气地,反感地):遇上这种事,我本应该对您说声谢谢。但实际上我却不能。我从没想过要得到你的什么好感,而你说出的好话也是完全言不由衷,我不愿意引起任何人不快,然而现在是迫不得已。现在您的情分已经表达,请您割断那些情分离开吧!!!! 达西(意外、愤怒,努力克制地喘着气,捏紧拳头,沉默5秒后):我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来一个这样的回答!恕我冒昧,我可以问问为什么会吃这样的闭门羹吗?不过,不知道也无关紧要。 伊(生气地):您对我说,您喜欢我一违背自己的意愿,二失去应有的理智,三甚至有损身价,说这种话明明会伤害我的自尊,对我是一种蓄意侮辱,那么,我可以问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如果我的拒绝太不客气,你的这种做法难道不使我的不客气情有可源吗? 达西(边走边嚷):你竟然这样看我!!把话说得这样痛快淋漓,难得,难得!(停住脚步,转身看向伊)看来我错就错在太过诚实,把久久下不了决心的顾虑和盘托出,伤了你的自尊。如果我多一分心计,把内心世界掩盖起来,奉承一番,让你相信我完全出于真情实意,出于理智的选择,海誓山盟,好话说尽,你大概

人性论读后感

读大卫.休谟的《人性论》后感 人性(human nature)问题是人生诸问题的核心,既是人们伦理道德生活的依据,又是实施政治主张的基础。著名社会学家雷蒙.阿隆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人性的发展和成长过程”①因此千百年来,各个学派的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性问题进行反复深入的思考、探索,提出各自的人性主张。大卫.休谟建立了以道德为核心、以情感原则为根本依据的人性科学体系,开启西方传统哲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向,实现了思维范式的深刻变革。休谟的《人性论》因此在众多的关于人性的论述中脱颖而出,吸引了我的眼球。 我的后感内容有三部分,一是关于休谟的生平,二是我自己对休谟的《人性论》这本著作及书中的一些观点的看法,三是我在阅读此著作过程中的一些摘抄。 先来认识作者。 大卫·休姆(后来改名为休谟)在1711年4月26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座公寓里,父亲是在宁威尔区(Ninewells)担任律师的约瑟夫·休姆、母亲是法尔科内夫人。休谟在长大后偶尔也会回到宁威尔区的老家居住,他在1734年将名字从休姆改为休谟,因为英国人很难以苏格兰的方式正确念出休姆这个名字。休谟在年仅12岁时就被家里送到爱丁堡大学就读(当时正常的入学年龄是14岁)。最初休谟打算从事法律职业,但不久后他发现自己有了“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当我的家人想象我正在阅读屋埃特和维尼阿斯(两位当时著名的法学家)时,我实际上却是在阅读西塞罗和维吉尔的著作。 在十八岁时休谟的哲学研究获得了重大突破,使他得以让自己彻底面对这个“全新的思考领域”,也使他下定决心“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上。”休谟并没有说明这个重大突破为何,但一般推测很可能是他在因果上的理论—亦即我们对于世上因果关系的认知是取决于我们的情绪、习俗、和习惯,而不是取决于理性、也不是取决于抽象、永恒的自然定律。 在那个时代,一个贫穷的苏格兰人能选择的生涯途径相当少,休谟面对的是成为家庭教师或是成为商人的职员这两个选项,他最后选择了后者。1734年,在于布里斯托经商数个月之后,休谟前往了法国安茹的拉弗莱舍旅游,在那里休谟经常与来自Prytanée军事学校的耶稣会学生进行哲学讨论,勒奈·笛卡尔也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在那里定居的四年中休谟替自己订下了生涯计划,决心要“过著极其简朴的生活以应付我那有限的财产,以此确保我的独立自主性,并且不用考虑任何除了增进我的文学天分以外的事物。”在法国定居时休谟也完成了《人性论》一书,当时他年仅26岁。虽然现代的学者们大多将《人性论》一书视为是休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也是哲学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书刚出版时并没有获得多少重视。休谟在记载到当时自己缺乏大众重视时这样写道:“媒体对这本书的反应是一片死寂,甚至连对那些狂热的读者群都没有半点交代。不过我本来就养成乐观而开朗的个性,很快就从这样的挫折里站了起来,并继续在乡下

人性论读后感

浅析休谟“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 摘要:本文根据休谟《人性论》第二卷“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的有关论述,梳理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产生尊重的三个原因:一是归之于他们所有的财物,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令人愉快的,所以在每一个考虑或观察它们的人的心中必然产生一种快乐的情绪。二是归之于希望分享富贵的人的财物而沾到利益的心理。三是归之于同情,这种心理使我们分享每一个和我们接近的人的快乐。最后分析得出,同情是我们尊重富人与权贵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财富尊重原因同情 休谟在《人性论》第二卷中写到“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这一内容。在文章开篇,休谟直接指出,一个人的权利和财富比任何东西都更容易使我们对他的尊重。相对的,一个人的贫贱也比任何东西更容易引起我们对他的鄙视。既然存在这种现象,休谟就打算在此文中对此现象进行说明。 我们之所以对财富所有者产生尊重,休谟总结了三个原因:一是归之于他们所有的财物,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令人愉快的,所以在每一个考虑或观察它们的人的心中必然产生一种快乐的情绪。二是归之于希望分享富贵的人的财物而沾到利益的心理。三是归之于同情,这种心理使我们分享每一个和我们接近的人的快乐。在这三个原因中,哪个是起主要作用的呢? 休谟举了诗人以苹果酒为诗的题目的例子,说明富有才智的人们总是把谈话转向使想象感到愉快的题目上。由此我们知道,凡使感官感到愉快的东西,也总是在相当程度上对想象是愉快的,并且以它在实际接触于人体器官时所产生的那种快乐的意象传给思想。但是,还有其他许多理由,可以阻止我们把第一个原因认为是惟一的或主要的原因。因为快乐这个观念既然只是借助于那种使它接近于印象的活跃性,才能发生影响,所以那些有最多的条件加以促进、并且有变为强烈而生动的自然倾向的观念,就极其自然地要发生那种影响。我们很容易相信,对于富人所享受的美酒、音乐或花园的概念,我们的想象总不

浅读《人性论》 “实验推理”出的人性哲学 原典读书笔记

“实验推理”出的人性哲学 摘要:《人性论》一书从知性、情感、道德三个方面讨论人性的原理,“论知性”阐述了休谟的经验论和怀疑论的认识论,并大篇幅的讨论因果性的问题。“论情感”围绕着情感的本质、来源、起因和结果展开讨论。“论道德”不仅讨论道德问题,还包括社会政治方向的论述。休谟哲学对西方哲学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因果论怀疑论人性哲学 大卫·休谟(David.Hume)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洛克、贝克莱等人的思想,将英国经验论哲学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他总结了自笛卡尔以来近代西方哲学的成果,为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做了准备。《人性论》是休谟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全书分为三卷,分别为“论知识”,“论情感”,“论道德”。该书有一个副标题:“在精神科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是因为休谟受牛顿“实验推理方法”的启发,打算在人类精神的研究中发展一门“人的科学”,并表明了休谟力图把近代实验科学的成果与哲学研究结合起来的意向。 下面我来分段简要理解一下《人性论》一书所表达的思想: 引论 “任何重要问题的解决关键,无不包括在关于人的科学中间;在我们没有熟悉这门科学之前,任何问题都不能得到确实的解决。因此,在试图说明人性的原理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是在提出一个建立在几乎是全新的基础上的完整的科学体系,而这个基础也正是一切科学惟一稳固的基础。”i从这番话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休谟认为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的牢固的基础,而人的科学也是研究人性的原理的必备基础。 第一卷论知识 这一卷主要考察知识的起源、分类和性质,也就是印象和观念的分类,实体不可知论,因果关系,怀疑论等认识论问题。 印象和观念 休谟首先根据强烈和生动程度的不同将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类,印象最先产生,在心中留下一个复本,印象停止后,复本仍然存在即观念,也就是说观念就是印象消失后内心摹本的再现。前者是强烈生动的,后者是微弱模糊的。对印象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印象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反省由感觉得来,所以,一切观念或思想最终来源于印象即感觉经验。休谟认为我们对于所得到的观念有两种能力:记忆和想象。记忆以精确次序保存观念,想象则进行自由安排,将各简单观念联结成复合观念,而复合观念又分为关系、样态和实体。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读休谟人性论有感读后感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读休谟人性论有感读 后感 印象又可分为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说到感觉印象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反省印象则即情感、欲望和情绪,大多数是由观念得来的。我产生了这样的迷惑其中的所不知的原因的得出又是什么原因呢?即为什么我们不知道? 关于印象在心中的复现的官能,休谟把它分成了两种。一种保持原有的活泼程度即记忆,另一种则完全失掉那种活泼性,变成一个纯粹的观念即想象。通过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两者的不同,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会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呢? 现在大脑的研究还不能解释关于想象和记忆这两者之间在生物水平上是否存在关于印象有着交错的联系,更不知道相关的活动机理,在休谟那个时代科技更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假若这一分类在生物

学方面不符合,是否就得推翻?或者通过修改词意来补救?这纯属我的胡思乱想,恐怕贻笑大方了。 字数和体会都很有限。对休谟《人性论》的学习还在初步阶段,学习到了休谟哲学的深刻迷人之处,也被他严密的逻辑推理所折服。学习过程中总是有许多不解、怀疑和矛盾的地方,看来哲学这门学科实在是博大精深,实在得下一番苦功钻研。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三】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C 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

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 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 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

浅谈休谟论因果关系中的习惯

浅谈休谟论因果关系中的习惯 【摘要】大卫.休谟(1711—1776),英国著名哲学家,生于苏格兰。他的朋友亚当。斯密曾评价他说:“总之,无论在休谟生前或死后,我始终认为,他在人类的天性的弱点所允许的范围内,接近了一个理想的、全智全德的人。”1[1]如此优良德行的休谟在他的《人性论》一书中将全部哲学关系的根源归为七类关系,即相似关系、同一关系、空间和时间关系、度量或计数的比较关系、性质差异程度的比较关系、相反关系、因果关系。本文重在研究七大关系中的关于因果关系的论述。因果关系问题在西方哲学中有着深厚的根源。正如休谟本人所说,“由因果推理获得的知识构成了人类生活所依赖的绝大部分知识,而他对这类知识的研究是独一无二的。”2[2]独一无二是由于他认为人类的认识是依据感觉而来,是经验的,而人的感觉则是不确定、不清晰的。因此我们的认识是需要建立在因果联系中的。因果联系只是一种习惯性的联系,是一种基于经验但是不具备必然的联系。由此观点,可以得知因果关系是一种经验关系,按照相近、接续、恒常结合在一起的原则出现。便可由一个推到那一个,我们就将一个称之为原因,另一个称为结果。然而这种根据经验而来的推论完全是由于习惯而产生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所以根据休谟的观点可以理解为习惯在因果关系中有着“纽带”的作用。虽然这种因果关系理论在我们现实社会生活的检验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但是绝不影响我们从知觉出发,将习惯作为指导,根据经验论证我们的因果关系;并且这一切可以有益于我们从事实出发,探求真知,以真知作为我们人生前进的风向标。 【关键词】因果关系;习惯;经验;恒常结合;心灵 一、关于因果关系的推理 休谟认为“两种因素构成了有关因果的所有推理,一个是感官印象或者记忆印象,另外一个是形成印象的对象,或者是由这个对象所带来的那个存在的观念。因此,在这里就有三件事情需要说明:首先是有关原始的印象。第二是对相关的 1[1]大卫.休谟《人性论》(上)第1页 2[2]大卫.休谟《人性论》(上)第4页

读后感(《人性论》)

读休谟《道德学》有感 我于本学期选择阅读了休谟的《人性论》。一方面原因是老师上课经常提到休谟,这激起了我了解休谟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也想感受一下这位英国著名哲学家的思想。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把重点放在了《人性论》的第三章《道德学》上。 在阅读这一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相当的大的困难。其一是因为前两章所讲的关于“知性”和“情感”的论述我没有阅读,所以在遇到这些前面的词汇时,我很难琢磨。其二,是因为我觉得在阅读翻译的中文版本时,一些译文很不符合中文的习惯性表达。再者,有时候遇到一个包含几层限定的名词的时候,实在需求细细分析。 根据我自身的阅读能够理解的部分,我将在下文中着重关注休谟“道德的区别并非来自理性”以及“由道德感得来道德的区别”这两个话题。 首先,在“道德的区别并非来自理性”这一节,休谟先强调了研究道德学的重要性。然后,他从阐述心灵中的知觉这一角度入手,开始讨论是借助观念还是印象来区分德与恶,并断定哪种行为是应该被指责或是被赞美的。接着,他把问题聚焦,着重论证道德是否来自理性,得出了道德规则并非来自理性的结论。接着阐述了“理性是完全没有主动力的,而且永远无法产生或组织任何行为或者感情”这一论点,并重复了其中的一个论证并说明了这个论证的优越性。接着,休谟开始用很多例子反驳很多其他人可能提出的观点。在这一节的结尾,他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附论,即命题中“是”与“不是”到“应该”与“不应该”的这一变化。 这一部分最有趣的就是最后的“是”和“应该是”的问题了。步入大学之前,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发现真的很值得思考。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上中学的时候,虽然我在成绩上不能算拔尖的学生,不过因为我学习踏实老师们一直把我当成一个好学生。可是,我有时候都可能犯错,尤其因为我是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更为普遍。每当此时,老师总会说“你怎么搞的,好学生怎么烦这样的错误”这类的话。很明显,他们把“我是好学生”和“好学生应该怎么做联

《人性论浅析》

读《人性论》札记 什么是人性?有两个解释,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或者为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简言之,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为什么要讲求人性?人类的本性、天性是人之为人的基础,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出于众多的原因,人类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漠视人性,甚至是摧残人性的。西方的“原罪说”所催生的对儿童的严酷体罚以及中国古代对妇女欲求的苛责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随着文明的进步,人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性越来越得到尊重,人不在被有意无意地看做是一个工具,而是自身天性的自然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为何鲜花芳草不生长在沙漠?为何苍蝇要长那样的眼睛?为何“兔子不吃窝边草”?为何狐狸要吃鸡、老虎要吃人?为何……穷究而论,全在于它们要求生存。这就是“求我生存”的物性;人是从物进化人来,人性必然和物性有相通之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不仅具有种属性还具有类属性,换言之就是人不仅具有动物性,更具有社会性。举个例子:你让猪吃饱喝足了它就睡觉,人呢?你让人吃饱喝足了他就去“老老实实”地睡觉吗?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太过强调人的社会性而漠视了人的动物性。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就是基本需要没满足就要求我们必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休谟说:我们一旦知道了某种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欲望本身就会立即消失。我们当今的社会给我们强加了太多了欲望,而又剥夺了我们实现欲望的能力,没有能力去实现的欲望本该立即消失,但这个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社会却又动用它全部的功力让这些欲望悬挂在我们头顶,任人摆布的我们的人性变得乖张,暴戾。挥向孩子的利刃、吃进肚子里的毒药、娱乐至上的癫狂等等,一切都得从人性谈起。网上有句话说得好:“在我们这个信仰匮乏的国度里,家庭一直扮演着宗教的角色,而爱情几乎是个体生命唯一的心灵慰藉,家庭伦理的失范和爱情信仰的消解,必然导致这一代人的肆无忌惮和无所敬畏。无所敬畏的同时,伴生着无所皈依,无所依恋,已经无所依恋的人,往往容易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戕害他人,抑或自憎、自残。”

休谟 人性论

休谟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知性、情感和道德学(至于这个分类原则的标准何在,昨晚我舍友问到这个问题,我无言以对,今日看重新看书,休谟提到“知性和情感这两篇是单独构成一系列完整的推理连锁的;我欣然利用这种自然的划分来试一试一般读者的趣味”[见原书第一、二卷前面的通告])。休谟的人性论是建立在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的,因此他首先是从分解人性组成部分开始----这也是本书难读之处,中国论述人性大多直接提出观点,然后寻找论据,而缺少系统分析,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中国至今没有自己的人性论而仅仅拥有人性观(中国人的研究思维模式大多是从现象中寻找经验概括,后产生理论,再用理论来解释现象;西方人的思维大多从理论出发提出假设,然后通过观察现象来检验理论),而休谟也没有具体的给出人性的确切定义。知性成为休谟考察的起点。 一、知性 因为时间与精力的关系,对于知性部分的阅读并不完全,也因为我所要研读的主要部分在于情感和道德学,所以对于第一卷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观念的起源于时间与空间观念上。 知觉(perceptuns)是第一个概念,其中包括印象(impressions)和观念(idea)。这两个概念贯穿于整个人性论始终,并且人性中的其他概念都基于此。印象:初次出现于灵魂中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向。印象和观念都可以分为简单与复合,“一切简单观念和印象都是互相类似的;而复合观念和印象既然由简单观念和印象形成,我们就可以概括的断言,这两类知觉是精确的相应的----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的复现”(p15)。 在印象中,又可以分为感觉(sensation)印象和反省(reflection)印象,前者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后者大部分由我们的观念得来,即由我们反思而得来。是我们对外界可感知的性质(p403)。“反省印象只是在它们相应的观念之前产生,但却出现在感觉印象之后,而且是由感觉印象得来得(p19)”。 观念则可分为记忆(memory)观念和想象(imagination)观念,前者复现于一个印象和一个观念之间,后者复现时完全失去活泼性,成为一个纯粹的观念。想象,这个概念在下面的情感篇里也将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通过想象我们的“同情”才能够产生,因而出现骄傲、谦卑等情感。“记忆的主要作用不在于保存简单的观念,而在于保存它们的次序和位置;想象可以自由的移置和该变它的观念(p20)”观念是我们对物质的广袤和填充性(p403)。因此,观念之间的推移可以有三种方式:类似、时空接近和因果关系。其中因果关系被休谟看作是我们进行逻辑思维,以及情感推移的最基本的方式,是进行推断的唯一可能。 构成我们思想和推理的共同题材一般是产生于我们简单观念之间的某种结合原则的那些复合观念,复合观念有三种表现方式:关系(relation)、样态、实体(substance)。 关系,把两个观念在想象中联系起来,并且比较之,即是这两个关系只是在任意的想象中结合起来的。休谟将所有的关系分为7大类:类似关系(resemblance)、同一关系(identity)、空间和时间关系、数量和数目的比较关系、轻重关系、相反关系(contrariety)、相对关系(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中,由观念所完全决定的关系有类似关系、相反关系、轻重关系(性质的程度)、数量或数的比例;不由观念所决定的关系有同一关系、时空中间的位置、因果关系。 所谓实体,只是一些特殊性质的集合体的观念。样态则是由一些分散在不同主体中的简单观念所构成,它们所表象的性质不是被接近关系和因果关系所结合的,即是接合在一起,也不能被认为是复合观念的基础。(概念的)变与不变是区分样态与实体观念的标准。 休谟所提到的空间观念是广袤,我们的观念是广袤的最小部分的妥当表象,因为我们的最小观念限制了我们对空间的再分割,而广袤的无限性表现在于无限的扩张性,并非可分割的无限性(从巴别塔的启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追求无限的扩张时,注定会回到原点)。休谟进一步指出,两个物体间的距离概念,即广袤,是由我们的视觉得来的感觉,或是由这些感觉产生的某种内在印象。空间的基本单位是数学点。时间具有连续性,两部分之间不可再分,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刹那。在空间与时间之中填充着真实的对象或存在。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来看,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是接近关系,因为必须先确立时间上因先于果,并且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因果关系才能成立。 以上是对知性部分的理解,对于概然推断的缺失,十分遗憾,但时间有限,留待以后再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