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eviews6实用教程

eviews6实用教程

eviews6实用教程
eviews6实用教程

EViews 6 实用教程

攸频 张晓峒 著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008年3月

前言

EViews(Econometric Views)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统计分析、模型估计、预测、作图、模拟及数据管理工具。EViews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具有现代Windows软件可视化的特点,可以在菜单式、窗口命令式和程序文件编程等多种方式下运行,每个操作既可以直接使用鼠标完成,也可以交互式地使用命令方式,或者使用程序文件进行编程处理。EViews功能强大,操作灵活,简便易用的特点,使其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计量经济学软件之一。

EViews能够提供统计分析(各种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回归建模分析(包括单方程线性、非线性模型,联立方程模型、离散选择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分布滞后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ARCH模型、GARCH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预测、作图、模型的求解和模拟、数据库管理等强大功能,在系统数据分析与评价、金融分析、经济模型的估计和仿真、宏观经济预测、成本分析和销售预测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EViews由QMS (Quantitative Micro Software) 公司推出,其前身是Micro TSP (Time Series Processor),1994年QMS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EViews并投入使用,至2007年已逐步升级到EViews 6版本。

最新版本EViews 6在统计分析、经济计量分析等各个方面与旧版本相比都做了重大改进和提高。其运行速度之快已今非昔比,尤其是非线性估计,模型求解,以及其他包含数列表达式的运算等方面,由于EViews 6将表达式直接编译至源代码,使其运算速度有了明显提升。EViews 6增强了统计分析的协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功能,还新增了一些因子分析对象。EViews 6进一步完善了经济计量分析功能,在回归分析中新增了分位数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并能够估计多元GARCH模型以及单整的GARCH模型;在检验方法中扩展了异方差检验;新增了Quandt-Andrews突变点检验、面板协整性检验等。EViews 6的绘图工具有了彻底革新,不仅新添了一些绘图功能,在图形定制方面也更加专业化和人性化,使用户能够更好地控制数据的展示。EViews 6新增了存储池(Spool)对象,使其输出管理功能得以扩展。EViews 6的模型求解比EViews 5.1速度快30倍。此外,EViews 6还新增加了100多个数列表达式函数。

本书的介绍和演示都基于EViews 6版本,共分12章。第1章介绍EViews 6的主要功能和常用的基本对象。第2~8章介绍单方程模型的估计,预测,数据处理,图形绘制,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克服、虚拟变量设定与模型估计等内容。第9章给出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与预测方法。第10章介绍模型的诊断与检验,包括系数检验、残差检验和稳定性检验。第11~12章为时间序列

分析部分,包括ARIMA模型的识别、估计、诊断与检验、预测以及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除第1章外,其余每章都结合案例分析,循序渐进地介绍EViews 的具体操作方法。

本书可以作为张晓峒教授主编的《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的配套教材,第2~12章的构架与其完全一致,其中除第4章和第9章案例选自张晓峒教授的讲义,其他各章案例均选自《计量经济学基础》相应章节或练习。相关数据可以从如下网址免费下载:http://202.113.23.180:7050

本书受到南开大学校级示范精品课程项目资助。南开大学2005级经管法实验班的王钰、刘建明、陈正元、吕越、贺兰和李昌桀等同学参加了对本书的校对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定有不少错误和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攸频张晓峒 2008年3月

电子邮箱:nkeconometrics@https://www.sodocs.net/doc/9414625739.html,

第1章 EViews 6 软件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EViews 6 软件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安装、启动和关闭EViews...............................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EViews 6窗口及主菜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EViews 6的新增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对象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对象的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对象中的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对象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对象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 对象的基本操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EViews的基本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工作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数列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组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方程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5)

2.1 案例说明 (5)

2.2 工作文件的基本操作 (6)

2.2.1 创建工作文件 (6)

2.2.2 保存工作文件 (6)

2.2.3 加载和激活工作文件 (7)

2.3 基本数据的处理 (8)

2.3.1 创建组对象和数列对象 (8)

2.3.2 数列对象的窗口 (10)

2.3.3 输入数据 (10)

2.3.4 编辑数据的基本操作 (12)

2.3.5 数据的输出 (13)

2.4 作散点图 (14)

2.5 回归模型的估计 (15)

2.5.1 估计方程的设定 (15)

2.5.2 方程输出结果 (16)

2.5.3 方程的相关操作 (18)

2.5.4 其他输出结果 (18)

2.6 残差图 (19)

第3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案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建立回归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建立工作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作散点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回归模型的估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残差图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样本内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样本外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预测的评价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案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散点图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数列表达式的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生成新数列........................................................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自动数列............................................................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模型的估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拟合曲线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 带有拟合曲线的散点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 拟合数列和原数列的散点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异方差.........................................................................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案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EViews 6的异方差检验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 BGP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Harvey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 Glejser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 ARCH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5.2.5 White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对模型的异方差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 图示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 White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异方差的克服..............................................................错误!未定义书签。

5.4.1 WLS估计的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5.4.2 克服异方差........................................................错误!未定义书签。

5.4.3 异方差的再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自相关.........................................................................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案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自相关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 图示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6.2.2 DW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6.2.3 LM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自相关的克服..............................................................错误!未定义书签。

6.3.1 GLS估计的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6.3.2 克服自相关........................................................错误!未定义书签。

6.3.3 自相关的再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组合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6.4.1 组合模型的建立................................................错误!未定义书签。

6.4.2 组合模型的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6.4.3 组合模型的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多重共线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案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 初步建立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多重共线性的克服......................................................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 多重共线性的克服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 利用逐步回归法克服多重共线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EViews 6新增的逐步回归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7.4.1 逐步回归法的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7.4.2 逐步回归法的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8章虚拟变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案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虚拟变量的设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8.2.1 虚拟变量设定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8.2.2 生成虚拟变量数列............................................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测量截距变动的虚拟变量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8.3.1 散点图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8.3.2 构造虚拟变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8.3.3 估计虚拟变量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8.3.4 虚拟变量模型拟合效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测量斜率变动的虚拟变量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8.4.1 散点图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8.4.2 构造虚拟变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8.4.3 估计虚拟变量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8.4.4 虚拟变量模型拟合效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8.5 利用自动分类虚拟变量建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8.5.1 自动分类虚拟变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8.5.2 自动分类虚拟变量建模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第9章联立方程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9.1 案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9.2 联立方程系统的估计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9.3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9.3.1 系统对象的创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9.3.2 系统的估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9.4 联立方程模型的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9.4.1 模型对象的创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9.4.2 模型的求解........................................................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0章模型的诊断与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 案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 系数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1 置信椭圆..........................................................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2 Wald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3 遗漏变量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4 冗余变量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5 因子突变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 残差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 稳定性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1 Chow突变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2 Quandt-Andrews突变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3 Chow预测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4 RESET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5 递归最小二乘法..............................................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1章平稳时间序列建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案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模型的识别................................................................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1 ARIMA模型的类别........................................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2 相关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3 识别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模型的估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1 ARMA模型估计方程的设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2 ARMA模型的估计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3 ARMA模型估计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 模型的诊断与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1 特征根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2 残差序列的自相关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 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1 静态预测与动态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2 点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2章非平稳经济变量与协整...........................................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案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单位根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1 ADF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2 PP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3 DF-GLS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4 KPSS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5 ERS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6 NP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协整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上一章围绕EViews的软件基础和常见对象的基本操作展开了系统性介绍,从本章开始将结合案例,详细说明建模过程中相应的EViews操作方法。

EViews提供了现代的图形用户界面以及有特色的命令和编程界面。每个操作都可以直接使用鼠标完成,或者在命令窗口中写入命令,然后按回车来快速有效地执行命令(如果输入的是不完整的命令,EViews会弹出信息提示框)。命令窗口的尺寸可被修改,可重复利用历史信息,并支持标准Windows编辑(复制和粘贴),不区分大小写。学会交互式地灵活使用EViews命令将极大地提高运行效率。因此,本书在说明菜单式操作的同时,适当地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命令方式。

本章围绕如何建立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说明工作文件的基本操作,数据的处理,包括输入、编辑、输出数据的各种方法,散点图的绘制,回归方程的设定和回归结果的分析,最后专门介绍模型的残差图。

2.1 案例说明

例2.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模型

已知某市(1980~1998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X与年人均消费性支出Y的数据资料,如表2-1所示。试建立人均消费支出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模型。

表2-1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Y的数据(单位:元)

年份X Y 年份X Y

1980 526.92 474.72 1990 884.21 767.16

1981 532.72 479.94 1991 903.66 759.49

1982 566.81 488.1 1992 984.09 820.25

1983 591.18 509.58 1993 1035.26 849.78

1984 699.96 576.35 1994 1200.9 974.7

1985 744.06 654.73 1995 1289.77 1040.98

1986 851.2 755.56 1996 1432.93

1099.27 1987 884.4 798.63 1997 1538.97

1186.11 1988 847.26 815.4 1998 1663.63 1252.53

1989 820.99 718.37

资料来源: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第3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表2.4。

2.2 工作文件的基本操作

2.2.1 创建工作文件

启动EViews 软件之后,在主菜单上依次选择File/New/Workfile,工作文件结构类型默认设置为具有固定频率的时间序列数据(Date-regular frequency),时间频率默认设置为年度(Annual),符合本例的数据类型特征。在空白文本框中分别输入工作文件起止范围1980,1998。下面的Names文本框属于可选项,本例输入的工作文件名称为chapter02,工作文件页名称为page1,如图2-1。

创建工作文件的命令方式为:

Wfcreate(wf=chapter02, page=page1) A 1980 1998

其中,若Names空缺则会生成一个未命名UNTITLED的工作文件,命令简化为:Creat A 1980 1998

注:建立工作文件的命令格式为:

Wfcreate(选项)时间频率选项起始日期终止日期

其中,时间频率选项包括A/S/Q/M/W/D/7/U,A表示年度数据;S表示半年度数据;Q表示季度数据;M表示月度数据;W表示周数据;D表示每周5天的日度数据;7表示每周7天的日度数据;U表示截面数据,此时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需要用观测值个数来替代。

创建的工作文件如图2-2所示,工作文件目录中自动包含两个对象,分别为系数向量对象C(存储方程的系数)和数列对象resid(存储方程的残差),它们当前的取值分别是0 和NA(空值)。

图2-1 创建工作文件对话框图2-2 工作文件窗口

2.2.2 保存工作文件

保存工作文件,可以在当前工作文件工具条中选择Save功能键,或者从EViews 主菜单中选择File/Save(或Save as),在弹出的标准Windows保存文件对话框中指定存贮路径和文件名,点击确定后,EViews 6将弹出工作文件保存对话框,如图2-3所示,这个对话框显示储存在工作文件中当前数据的所有默认

选项,可以根据需要决定利用单精度(Single precison)还是双精度(Double precision)来保存数据,若希望以压缩形式来保存数据,可以选择Use compression 复选框(需要注意到是压缩文件与EViews 5.0以前的版本不兼容)。此外,该对话框最后一个复选框为Prompt on each Save,在默认状态下,每次保存工作文件时,都会显示这个对话框。如果取消该选项,则以后每次保存操作中将隐藏此对话框。

当重写工作文件时,EViews通常会保留重写文件的备份。备份文件名和原文件名相同,但扩展名的第一个字母变为“~”。是否创建备份文件,可以通过选择Options/Workfile Storage Defaults进行设置。

图2-3 保存工作文件对话框

保存工作文件的命令方式为:

Wfsave e: /eviews6/chapter02

注:保存工作文件的命令格式:

Wfsave 存盘路径/工作文件名称

关闭已存在的工作文件命令格式:

Close 工作文件名称

2.2.3 加载和激活工作文件

在EViews 主窗口的工具栏上选择File/Open/Workfil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取要加载的工作文件,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注意EViews 6在File菜单底部保存最近使用的10个工作文件,如其保存路径未发生改变,单击所要加载的文件名,即可立即打开。

加载工作文件的命令格式为:

Wfload 路径/工作文件名称

如果有多个工作文件被同时打开,那么所有的操作只对处于激活状态的文件起作用。激活某个工作文件,可以选择Eviews主菜单上的Windows子菜单中最下面部分列出的相应文件名即可进行切换。

激活工作文件的命令格式为:

Wfselect 工作文件名称

2.3 基本数据的处理

2.3.1 创建组对象和数列对象

创建组对象和数列对象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先建立组,后建立数列

此方法指首先创建组,然后在组窗口中输入多个数列。在此过程中工作文件目录会自动添加各个数列和组。

(1)选择主菜单中的Quick/Empty Group(或选择Object/New Objec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Group),这时打开一个空白表格。如图2-4所示。

图2-4 空白组窗口

(2)用鼠标选中首行首列空白表格,然后拖动鼠标上移一格后松开左键,此时表格中第一行便会自动显示出obs对应的空白行。在第一列输入数列名x,然后回车,会弹出如图2-5所示对话框。对话框默认值为Numeric series,确认后得到数列x,默认取值全部为NA(空值)。此时数列x已自动添加到工作文件目录中。同样的方式,在组窗口表格首行第二列输入y,确认后得到数列y。点击当前组窗口工具栏上的Name,弹出的对话框如图2-6所示。

图2-5 创建数列类型对话框图2-6 组对象命名对话框

其中,在Name to identify object下面的文本框中可以自行命名,默认组名称为group01。点击OK键,将得到如图2-7所示的组窗口。

关闭组对象窗口后,组group01也添加到工作文件目录中,如图2-8所示。

图2-7 组对象窗口图2-8 工作文件窗口

2.先建立数列,后建立组

此方法指首先依次创建各个数列,然后根据已有数列创建组。

首先,选择主菜单中的Object/New Objec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Series,在Name for Object中键入数列名称x,单击OK即可创建数列x。

创建数列x的命令方式为:

Series x

注:建立新数列的命令格式为:

Series 数列名

同样的方式创建数列y。利用已有的数列x和y创建命名为group01的组,方法为在工作文件目录中单击数列x的图标,按住Ctrl 键不放,继续用鼠标选择数列y,然后双击所选中的数列名称,在出现的子菜单中选择Open Group,如图2-9。也可以右击所选数列名称,选择Open/as Group,如图2-10。

图2-9 由多个数列建立组图2-10 由多个数列建立组

输入相应数据并关闭组后,工作文件目录会自动添加组group01、数列x和数列y。

由选定数列建立组的命令方式为:

Group group01 x y

注:利用已有数列建立组的命令格式为:

组名称数列1 数列2 ……

Group

在使用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组是对象的集合,组中只包含数列的标识符,不包含这些数列中的数据。所以如果数列中的数据发生了变化,组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第二,如果从工作文件中删除了一个数列,组中相应的数列对象也会消失。如果这个组只包含这一个被删除的数列,则组也会被删除;第三,如果被包含的数列更改了名称,则在组中的这个数列的名字也会随之改变。

2.3.2 数列对象的窗口

双击工作文件目录中的某一个数列名时,会打开数列窗口。第一次打开时,数列对象窗口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显示。如图2-11所示。通过数列对象窗口工具栏可以对数列进行多种变换。

图2-11数列对象的窗口

(1)View(视图):具有显示数据的各种图形和描述统计量的值等功能。

(2)Proc(过程):用来生成新数列、做季节调整和指数平滑。

(3)Object(对象):可对数列进行存储、命名、删除、另存为等操作。

(4)Print(打印):将数列表格进行打印。

(5)Name(命名):用于给数列命名或更名。

(6)Freeze(冻结):将数据表变成冻结的表格对象,使其不受以后数据变化的影响。

(7)Edit+/-(编辑):可以打开或关闭编辑功能。当初次打开数列窗口时,此功能是关闭的,通过单击此键可使数据表格处于可编辑状态,此时可以对数列进行输入、修改、删除、复制等编辑工作。

(8)Smpl+/-(样本显示):可以选择数据表格显示的数据是否受当前设定的样本范围的限制。刚打开数列窗口时,此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即显示所有的观测值,单击该功能则仅显示当前样本范围内的观测值。

(9)Label+/-(标签):是否显示数列的标签(位于数列名称下方所显示的数列最近更新等信息)。

(10)Wide+/-(表格宽度):使数据在单列显示和多列(5列)显示方式之间进行切换。默认选项为单列显示方式。

(11)Title(标题):可以改变数据表格的标题,默认标题为数列名称。

(12)Sampe(样本):可以改变工作文件的样本范围。

(13)Genr(生成数列):由公式生成新数列。

注意,当对数列对象进行操作时,随着激活窗口形式的不同,其工具栏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2.3.3 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可通过直接输入或者调用数据文件(包括调用其它格式数据文件和

调用数据库文件)的方法实现,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1.直接输入数据

数据的信息是存储于数列对象中的,而组对象则可以引用其自身包含的数列对象中的数据。所以,可以在数列或者组中输入数据,而直接在组中输入和编辑的数据也会同时保存在相应的数列中。

首先,打开数列或组,在该窗口的工具栏点击Edit+/-功能键,进入可编辑状态。这时,我们可以按照Excel的输入习惯来直接输入数据,也可以从Excel文件或文本文件中将数据Copy(可利用快捷方式Ctrl+C),通过主菜单中的Edit/Paste功能(或利用快捷方式Ctrl+V)粘贴数据,注意粘贴数据的样本区间应与表格中的区间保持一致。

2.调用其它格式数据文件

表 2-2 Excel文件中的原始数据

若在工作文件中调用Excel 文件(本例Excel文件中原始数据格式如表2-2所示)。点击EViews主菜单中的File/Import/Read Text-Lotus-Excel或工作文件工具条中的Proc/Import/Read Text-Lotus-Excel,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取要调用的Excel 文件(此时必须保证该文件处于未打开状态),双击文件名称或者点击对话框的打开按钮后,在弹出的Excel Spreadsheet Import对话框中。输入与Excel 文件的列顺序相应的数列名,本例为时间序列x、y,如图2-12所示。注意Upper-left data cell指调用数据的起始单元,本例中为B2,即从第二行第二列开始调用数据。

调用Excel数据文件的命令方式为:

Read(t=xls,s=sheet1,b2,name) "e:/eviews6/chapter02.xls" x y

注:调用Excel数据文件的命令格式为:

Read(选项)路径/文件名数列1 数列2……

其中,对于Excel文件,“选项”包括:t=xls(读取excel/xls格式文件),s=表格页名称,name=文件中的数列名。本例中的B2表示从第二行第二列开始调用数据,引号中的内容代表路径,最后的x y 表示将从B2开始的两列数据分别读入EViews工作文件中的x和y数列(当源文件中有数列名时,如果读入的数列直

接以源文件的数列名命名,则可以直接用整数n来表示需要读入的数列的个数,如本例中后面的x y可以用2来取代)。

图2-12 调用Excel文件对话框图2-13 调用文本文件对话框

若在工作文件中调用文本文件,情况比较复杂,因为文本文件没有固定的格式。本例为单独调用以列形式排列的原始数据。点击EViews 菜单栏中的File/Import/Read Text-Lotus-Excel,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取要调用的文本文件,确认后弹出ASCII Text Import窗口,在第一个文本框(Name for series or Number if file names in file)中输入要调用的序列x,如图2-13所示。其中的in columns 表示按列调用数据,in rows 表示按行调用数据。点击OK 即可将文本文件中的原始数据调用到EViews工作文件的序列x中。

2.3.4 编辑数据的基本操作

1.显示对象

双击对象名称或利用工作文件窗口工具条上的Show可以显示选定对象。

显示对象的命令格式为:

Show 对象名称

注:如果对象名称列出的是各个数列的名称,则这些数列将依据列出的先后顺序在同一个未命名窗口中打开。

2.编辑数据

打开数列或组后,点击Edit+/-功能键,可切换编辑状态。当处于可编辑状态时,可修改数据。

3.改变数据显示格式

数列中默认以列的方式显示数列数据,点击Wide+/-功能键,可切换表格显示状态。

组中显示数据的默认方式也是列方式,点击Transpose,可以切换为以行方式显示数列数据。

4.改变工作范围和样本区间

双击工作文件窗口的Range或Sample,可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修改工作范围或样本区间。如果只对工作文件中的部分数列的样本范围进行修改,可以利用每个数列窗口或由这些数列组成的组窗口工具条上的Smaple功能键进行修改。点击Smpl+/-按钮,可以在当前样本区间或工作范围显示的数据之间直接进行切换。

修改工作文件结构的命令格式为:

Pagestruct(选项)

其中,选项包括修改时间频率(freq)、起始日期(start)和终止日期(end)等。

改变时间序列样本区间的命令格式为:

Sample 序列名起始日期终止日期

5.删除或重命名对象

右键点击选中的对象,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Delete或Rename即可删除对象或对其重新命名。

删除对象的命令格式为:

Delete

对象名

重命名对象的命令格式为:

Rename 当前对象名对象新名称

2.3.5 数据的输出

若需要输出工作文件中的数据,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即直接输出和文件输出。

1.直接输出数据

通过EViews主菜单中的Edit/Copy(或快捷键Ctrl+C)和Edit/Paste(或快捷键Ctrl+V),可以对不同工作文件窗口中的数据进行复制和粘贴。注意复制数据的区间应该与粘贴数据的区间相对应。

2.文件输出

EViews中的数据可以直接输出为文本文件或Excel文件等数据文件类型。在工作文件窗口目录选定要保存的一个或多个变量,通过点击EViews 主窗口菜单栏中的File/Export/Write Text-Lotus-Excel或工作文件工具条上的Proc/Export/Write Text-Lotus-Excel,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指定存储路径和存储的文件格式,默认存储格式为文本文件(Text-ASCII)格式,若存储成Excel 文件则选择Excel.xls,再点击保存按钮,弹出ASCII Text Export(Excel Export)窗口后,点击OK 按钮即可。

将序列x和y中的数据存储到Excel文件chapter02data.xls中的命令方式为:Write(t=xls,b2,names,dates) "e:/eviews6/chapter02data.xls" x y

Dates表示带有日期,如不需带有日期,则用nodates代替。

注:将数列对象中的数据存储到Excel数据文件中的命令格式为:

Write(选项)路径/文件名数列1 数列2……

2.4 作散点图

借助图形分析可以直观地观察变量的变动规律和相互关系,以便合理地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通过散点图可以观察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同时还可以观察变量之间的相关类型,即是线性相关还是曲线相关,曲线相关时大致是哪种类型的曲线。

用EViews作散点图可以通过3种方法来实现。

1.生成图形对象的方式

在EViews 主窗口中点击Quick/Graph或在工作文件工具条Object/New Object中选择Graph,这时会弹出对话框如图2-14所示,在文本框中输入x y 或包含x和y序列的组Group01,注意程序默认第一个变量为横轴变量,其余变量为纵轴变量。确认后弹出图形选项对话框(Graph Option)如图2-15所示,从Type选项中选择Scatter,便可以得到如图2-16所示的散点图。

注意,双击图形内任何一点都可以得到如图2-15所示的图形选项对话框,从而实现各种编辑和修饰等功能。如需保存图形,选择图形窗口工具条上的Name 可以进行命名保存,默认名称为graph01,这时工作文件目录中会自动添加graph01图形。

2.显示图形的方式

通过组对象的视图功能可以显示各种图形。打开组文件,选择View/Graph,这时会弹出如图2-15所示的图形选项对话框。在Type选项中选择Scatter,便可以得到图2-16所示的散点图。但这种方法与第一种不同,此时的图形只是组的一种视图形式,并未真正生成新的图形对象。下次再打开该组,仍为图形视图,如要恢复表格视图形式,选择View/Spreadsheet即可。

3.命令方式

画散图的命令方式为:

Scat X Y 或Scat Group01

图2-14 画图变量设定对话框

图2-15 画图对话框

图2-16 X-Y散点图

2.5 回归模型的估计

2.5.1 估计方程的设定

从主菜单中选择Quick/Estmate Equation或Object/New Object/Equation,在弹出的方程估计对话框设定模型的形式,用列表法输入(如图2-17):

Y C X

或用公式法输入:

Y = C(1) + C(2) * X

方程默认的估计方法为OLS,样本区间为1980~1998年。

方程OLS估计的命令方式为:

LS Y C X

注:显示方程OLS估计的命令格式为:

LS 被解释变量 C 解释变量

图2-17 方程估计对话框

2.5.2 方程输出结果

设定估计方程后,点击确定,EViews 会显示方程输出结果,如图2-18所示。下面对这些输出结果加以解释说明。

(1)Dependent Variable (被解释变量):估计方程中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数列名称。

(2)Method (估计方法):使用的估计方法。

(3)Data,Time (日期和时间):输出结果时的日期和时间。

(4)Sample (样本):估计时所使用的样本区间。

(5)Included observations (包含观测值):估计方程所使用的样本数,即样本容量。

(6)Coefficient (回归系数):系数估计值。最小二乘估计的系数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1?()X X X Y β

?′′= (7)Std.Error (标准差):估计系数的标准差。估计系数的协方差矩阵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 s 21()X Var (X ??/()T K ?′ 其中,s 2 =ε

ε′?,?ε=Y X ?β?,可以通过选择View/Covariance Matrix 选项来查看整个协方差矩阵。

(8)t -Statistics (t -统计量):由系数估计值和其标准差之间的比率计算得到,用来检验系数为零的原假设。

(9)Prob (概率):实际显著性水平(双侧检验),即t 检验的p 值。当p 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时,拒绝原假设。

(10)R-squared (R 2统计量):衡量回归模型对观测数据的拟合优度。EViews 计算R 2的公式为:

R 2 = ∑∑?2(y y t ?2?(y y

t

(11)Adjusted R-squared (调整的R 2):使用R 2作为衡量工具存在一个问题,即随着方程中增加新的解释变量,不会减少R 2的数值。调整后的R 2通常用2R 表示,它可以消除R 2对增解释变量个数的依赖性。计算方法如下:

2R =1-(1- R 2) 1T T k

?? (12)S.E. of regression (回归标准差):计算方法如下:

..s e =,?ε=?Y X β?

(13)Sum squared resid (残差平方和),计算公式为:

21???'(t

i i i y X )εεβ==?∑ (14)Log likelihood (对数似然函数值),对数似然函数值计算如下:

??[1log(2)log('/)]2T l T πεε=?++ (15)F-Statistics (F 统计量),用于检验方程的显著性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22/(1)(1)/()

R k F R T k ?=?? (16)Prob (F-statistic ):F 检验的实际显著性水平,即F 检验的p 值。 (17)Mean dependent var (被解释变量均值):y 的均值。计算公式为:

1/T

i i y y T ==∑

(18)S.D. dependent var (被解释变量的标准差):y 的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y S =(19)Akaike info criterion (赤池准则):是一个选择变量最优滞后期的统计量。计算公式如下:

AIC =-2l /T +2k /T

其中l 为对数似然函数值,T 为样本容量,k 为系数个数。

(20)Schwarz criterion (施瓦茨准则):是一个选择变量最优滞后期的统计量。计算公式为:

SC =-2l /T +(klogT )/T

其中l 为对数似然函数值,T 为样本容量,k 为系数个数。

(21)Hannan (汉南准则):是一个选择变量最优滞后期的统计量。计算公式如下:

HQ =-2(l/T )+2k log[log(T )]/T

其中l 为对数似然函数值,T 为样本容量,k 为系数个数。

(22)Durbin-Watson (DW 统计量):用于判定残差序列是否存在一阶自

数字逻辑知识点总结

1、三极管的截止条件是V BE <0.5V ,截止的特点是I b =I c ≈0;饱和条件是 I b ≥(E C -Vces )/(β·R C ),饱和的特点是V BE ≈0.7V ,V CE =V CES ≤0.3V 。 2、逻辑常量运算公式 3、逻辑变量、常量运算公式 4、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根据逻辑变量和逻辑运算的基本定义,可得出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①互非定律: A+A = l ,A ? A = 0 ;1=+A A ,0=?A A ; ②重叠定律(同一定律):A ? A=A , A+A=A ; ③反演定律(摩根定律):A ? B=A+B 9 A+B=A ? B B A B A ?=+,B A B A +=?; ④还原定律: A A = ch2. 1、三种基本逻辑是与、或、非。 2、三态输出门的输出端可以出现高电平、底电平和高阻三种状态。

1、组合电路的特点:电路任意时刻输出状态只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状态,而与该时刻前的电路状态无关。 2、编码器:实现编码的数字电路 3、译码器:实现译码的逻辑电路 4、数据分配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将某一路数据分配到不同的数据通道上。 5、数据选择器:逻辑功能是在地址选择信号的控制下,从多路数据中选择一路数据作为输出信号。 6、半加器:只考虑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而不考虑低位进位的运算电路。 7、全加器:实现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的同时,再加上来自低位的进位信号。 8、在数字设备中,数据的传输是大量的,且传输的数据都是由若干位二进制代码0和1组合而成的。 9、奇偶校验电路:能自动检验数据信息传送过程中是否出现误传的逻辑电路。 10、竞争:逻辑门的两个输入信号从不同电平同时向相反电平跳变的现象。 11、公式简化时常用的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有(要记住): 1)()()C A B A BC A ++=+ 2)B A AB += B A B A +=+ (德.摩根定律) 3)B A B A A +=+ 4)B A AB BC B A AB +=++ 5)AB B A B A B A +=+ B A B A AB B A +=+ 12、逻辑代数的四种表示方法是真值表、函数表达式、卡诺图和逻辑图。 ch4. 1、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的基本逻辑单元。 2、触发器能接收、保存和输出数码0,1。各类触发器都可以由门电路组成。 3、基本触发器特点 1)有两个稳定状态和两个互补的输出。 2)在输入信号驱动下,能可靠地确定其中任一种状态。 4、基本RS 触发器特性表 -R -S Q -Q 说明 0 1 0 1 置0 1 0 1 0 置1 1 1 0或1 1或0 保持原来状态 0 0 1 1 不正常状态,0信号消失后,触发器状态不定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数字时钟课程设计数电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自从它被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讲 究效率的年代,时钟更是在人类生产、生活、学习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时 间的推移,人们不仅对于时钟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于时钟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时钟已不仅仅是一种用来显示时间的工具,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它还需要能够实现更多其它的

功能。诸如闹钟功能、日历显示功能、温度测量功能、湿度测量功能、电压测量功能、频率测量功能、过欠压报警功能等。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可以说,设计多功能数字时钟的意义已不只在于数字时钟本身,更大的意义在于多功能数字时钟在许多实时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在很多实际应 用中,只要对数字时钟的程序和硬件电路加以一定的修改,便可以得到实时控制的实用系统, 从而应用到实际工作与生产中去。因此,研究数字时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目前,数字钟的功能越来越强,并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 前言 (2) 目录 (2) 题目 (2) 摘要 (2) 关键字 (3) 设计要求 (3) 正文 (3) 1电路结构与原理图 (3) 2数码显示器 (3) 60进制计数和24进制计数 (4) 校时 (7) 振荡器 (8) 3.计算、仿真的过程和结果 (9) 鸣谢 (11) 元器件清单 (11) 参考文献 (11) 总结与体会 (11) 教师评语 (12) 数字时钟的课程设计 摘要: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 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目前, 数字钟的功能越来越强,并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本设计采用74LS290. 74LS47.BCD七段数码管和适当的门电路构成,可实现对时、分、秒等时间信息的采集和较时 功能地实现?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一、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活动——《中国名牌》杂志社的公关创意《中国名牌》杂志社会组织策划了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活动,产生了深刻的政治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创意如下:一、背景:项目调查1、历史:香港问题是英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2、立场: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属于“殖民地”范畴。邓小平同志明确地表示1997年要收回香港。 3、结论: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回归,使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一个民族的沧桑荣辱将在这时刻凝聚升华。二、项目策划1、目的:高扬爱国主义旗帜。2、切入点:倒计时(让它分分秒秒叩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弦)。3、规模:每字高度不小于1米,总面积150平方米,可视距离1000米以上。 4、焦点:倒计时牌建在祖国心脏——首都北京。具体建在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正中。 5、层次:报呈新华社领导、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澳办,直到中央领导。 6、时间:启动在199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10周年)至1997年7月1日,运行925天。三、项目实施1、高层公关:中央支持;2、政府各职能部门公关:热情赞许;3、横向公关:全国人导振奋。四、项目评估1、中央领导高度评价;2、925天中,参观率最高,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世界之最:面积、时间、目睹、参与人数、新闻报道。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此案例主要体现了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个知识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形成特定的公共关系状态,而自觉、科学的公共关系活动又必须在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指导下进行。 1、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动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这一公关活动就通过项目调查、项目策划和项目实施等公共关系操作实务,紧紧围绕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这一主题策划并实施了这次公共关系活动,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中国名牌》杂志社的这一公关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从1994年12月19至1997年7月1日这925天中,倒计时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创造了数项世界之最。公众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引导、规范组织行为不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此次活动的策划人员正是通过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和服务观念,策划并实施了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二、1036——传情五环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员工为台庆五周年设计了一个方案:立足将城市之声5周年台庆与申办奥运活动相结合,通过电子传播媒介,传达“城市人盼奥运”的城市之声电台的时代强

数字逻辑实验报告。编码器

数字逻辑实验实验报告 脚分配、1)分析输入、输出,列出方程。根据方程和IP 核库判断需要使用的门电路以及个数。 2)创建新的工程,加载需要使用的IP 核。 3)创建BD 设计文件,添加你所需要的IP 核,进行端口设置和连线操作。 4)完成原理图设计后,生成顶层文件(Generate Output Products)和HDL 代码文件(Create HDL Wrapper)。 5)配置管脚约束(I/O PLANNING),为输入指定相应的拨码开关,为输出指定相应的led 灯显示。

6)综合、实现、生成bitstream。 7)仿真验证,依据真值表,在实验板验证试验结果。

实验报告说明 数字逻辑课程组 实验名称列入实验指导书相应的实验题目。 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可参考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在理论上,验证所学章节相关的真值表、逻辑表达式或逻辑图的实际应用,以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软件平台及设计的技能技巧。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实验环境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 实验内容(含电路原理图/Verilog程序、管脚分配、仿真结果等;扩展内容也列入本栏)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这部分要写明经过哪几个步骤。可画出流程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实验结果分析数字逻辑的设计与实验结果的显示是否吻合,如出现异常,如何修正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实验方案的缺陷及改进意见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个人对问题的改进意见。 心得体会、问题讨论对本次实验的体会、思考和建议。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多功能数字钟 班级: 学号: 课程设计人: 指导老师: 课题: 完成时间:

一、设计目的: 学会应用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进行电路设计,熟练地运用汇编语言。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记时、记分、记秒 2.校时、校分、秒清0 3.整点报时 4.时间正常显示 5.闹时功能 三、设计思路: 将整个闹钟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中都有详细的各部分的设计思路,源代码及仿真图像,生成的器件。 1.计时模块 计小时:24进制计数器 计分、计秒:60进制计数器 计时间过程: 计秒:1HZ计数脉冲,0~59循环计数,计数至59时产生进位信号。 计分:以秒计数器进位信号作为分计数脉冲,0~59循环计数,59时产生进位。 计时:以分计数器进位信号作为时计数脉冲,0~23循环计数,23时清0。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代码: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cnt24 is port (clk:in std_logic; qh,ql: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end cnt24; architecture behave of cnt24 is signal q1,q0: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egin process(clk) begin if(clk'event and clk='1')then if(q1="0010" and q0="0011")then q1<="0000";q0<="0000"; elsif(q0="1001")then q0<="0000";q1<=q1+'1'; else q0<=q0+'1'; end if; end if; qh<=q1; ql<=q0;

公共关系学经典案例分析

广州有家五羊城酒店,店内设施属于中档,收费又不高,但服务水平却达到上乘,他们热情为顾客服务,让顾客来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同此,这家酒店受到了顾客高度赞扬。 这家酒店是如何做好服务工作的呢?他们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处理好同顾客的关系,为顾客着想,提供服务要热情、周到,富有人情味。他们是这样做的,如只要顾客来投宿,不管当时是否已经客满,都尽量安排居住。顾客住下后,服务员马上递上一块香巾让顾客净面,沏上一杯热茶让顾客解渴去乏。服务员每天都认真打扫房间,让顾客生活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顾客离店时,服务员则帮助提着行李送到门口…… 一次,湖南湘潭市3位女同志深夜来到五羊城酒店投宿。当时已经客满,值班服务员马上把会议室整理出来安排她们居住,并说明可以降低收费标准。部门领导也来到临时客房,亲切的问候。服务员又立即递上香巾,沏上热茶,让她们好好休息。她们住了几天后,临走时,服务员帮助提行李到门口,表现出恋恋不舍之情。她们很受感动,—齐说道:“我们下次来广州,一定再住你们店!” 凡是在这里住过的顾客,都对五羊城酒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温州个体户中跑广州做生意的比较多。许多温州个体户,每次来广州都喜欢投宿五羊城酒店,因为这里的服务周到、热情。于是,在五羊城酒店的客人中,“回头客”占很大的比重,而这批老顾客又常常带来许多新顾客,使该酒店客源不断。 ?问:1、指出本案例的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形象要素、传播媒介要素、环境要素。 ?2、本案例体现出哪些现代公共关系观念? 要点:1、本案例的主体要素是五羊城酒店;本案例的客体要素是湖南湘潭市3位女同志;本案例的形象要素是凡是在这里住过的顾客,都对五羊城酒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每一位员工都处理好同顾客的关系,为顾客着想,提供服务要热情、周到,富有人情味;本案例的传播媒介要素是如只要顾客来投宿,不管当时是否已经客满,都尽量安排居住。顾客住下后,服务员马上递上一块香巾让顾客净面,沏上一杯热茶让顾客解渴去乏。服务员每天都认真打扫房间,让顾客生活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顾客离店时,服务员则帮助提着行李送到门口……;本案例的环境要素是广州五羊城酒店,店内设施属于中档,收费又不高,但服务水平却达到上乘,他们热情为顾客服务,让顾客来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同此,这家酒店受到了顾客高度赞扬。2、本案例体现出的现代公共关系观念有塑造形象的观念,提高信誉的观念,服务公众的观念,互惠互利的观念,沟通协调的观念,全员公关的观念,立足长远的观念,注重效益的概念。 ?中外管理》1998年第1期载文《3517厂常盛不衰的奥秘》,奥秘之一是访问用户活动。厂供销处在接待来厂客户中,不仅如实地介绍产品,而且对客户的意见一丝不苟。1996年元月,厂办收到湖南连源县朱梅乡水竹村一位姓蒋的农民来信,说他买的一双3517牌解放鞋,穿了不久就脱胶。对于这件事工厂领导十分重视,立即派人寻找写信人,几经周折找到水竹村,可是这位写信人到镇上打工去了,在一位热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在工地上找到老蒋,当即将一双崭新的防滑解放胶鞋送到他手中。经验证老蒋买的那双鞋是山东邻城一家乡镇企业出产的冒牌产品。千里换鞋这件事,很快在工地民工们中传扬开了,从此工地上工人们都成了3517厂的“铁客户”。 ?问题:1.请结合案例,阐述在沟通顾客关系中树立“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要点: ?首先,“服务意识”是处理顾客关系必须具备的公关意识,它是指企业组织及其成员为公众服务的态度和观念。3517厂的销售人员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时时刻刻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绝对重要的位置上,“千里换鞋”,以优质的服务树立和推广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在公众中的美誉度。 ?第二,“信誉第一、顾客至上”是沟通顾客关系中强化“服务意识”的重要体现,树立“服务意识”必须把“信誉第一、顾客至上”贯穿于企业营销的全过程。在处理与顾客的纠纷时,一定要

数字逻辑感想

数字逻辑实验感想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数字逻辑实验课,在实验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不到的东西。为期六周的的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回顾这六周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数字逻辑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首先,在对所学的理论课而言,实验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很好的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能力,提高了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和掌握。其次,对于个人能力而言,实验很好的解决了我们实践能力不足且得不到很好锻炼机会的矛盾,通过实验,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实验很好解决自己对于理论的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知识盲点。 回顾六个实验的过程,总的来说收获还是很多的。最直接的收获是提高了实验中的基本操作能力,并对EDA仪器有了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操作。但感到更重要的收获是培养了自己对实验的兴趣。还有,就是切身的体验到了严谨的实验态度是何等的重要。 不过说实话,在做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验一样,操作应该不会很难,做完实验之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直到做完几次实验后,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己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实验,事实证明我错了。在最后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

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习不单单要将理论知识学扎实了,更重要的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完了课本知识,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大的提高,但是在随后的实验过程中我真的感觉学会了很多,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实践中更加理解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经典所在以及这门学科的意义和用处!真心希望以后的课程都能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串联书本的知识,让理论化为实践的力量!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数字时钟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数字钟 姓名桂大有 班级网络工程103班 学号109074360 指导教师陆勤 完成日期2012年5月21日

数字钟的设计 1.数字钟的功能描述 (1)计时和显示功能 采用24小时计时并以十进制数字显示时、分、秒(时从00-23,分、秒从00-59)。 (2)校对动能 当数字时钟走的有偏差时,应能够手动校时。 2.数字钟的设计思路 根据功能要求,整个数字时钟分为计时和校时两大部分。 计时部分秒计时电路接收1Hz时基信号,进行60进制计数,计满后秒值归0,并产生1/60Hz时钟信号;分钟计时电路接受1/60Hz时钟信号,进行60进制计数,计满后分钟值归0,并产生1/3600Hz时钟信号,小时计时电路接收1/3600Hz时钟信号,进行24小时计数,计满后小时、分、秒皆归0,如此循环往复。 校时部分,采用两个瞬态按键配合实现,1号键产生单脉冲,控制数字钟在计时/校时/校分/校秒四种状态间切换,2号键通过控制计数使能端让时/分/秒计数器发生状态翻转以达到指定的数值。 3.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Ⅰ.模块一:数字钟总体原理电路。 其中包含:(1)分钟、秒计时电路(2)小时计时电路(3)计时/校时的切换

Ⅱ.采用原理图和HDL混合设计方式实现数字钟 ①分钟、秒计时电路 分钟、秒计时需要60进制计数,其电路图如下所示: 该电路图用两片74160采用同步连接构成60进制计数器,通过译码电路识别稳态“59”,输出低电平使计数器置数为0。整个技术循环为00—>01—>02—>…—>58—>59—>00—>…,共有60个稳定状态。计数值采用BCD码形式,Q7~Q4表示分钟或秒的十位,Q3~Q0表示分钟或秒的各位。EN输入端当正常计数状态时接收分钟计时电路的进位输出,,而在校时状态时接收校时脉冲用于控制小时值的翻转。计满进位输出端CO用于触发高一级计数器的技术动作。 ②小时计时电路(采用24时制,电路图如下所示)

公共关系经典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蒙牛—超女”与“闪亮—快男” “超女”、“快男”的推出是的原本火爆的湖南卫视收视率再创新高,尤其是“第二节超级女声”大赛成为2005年中国演出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现象,甚至到达了轰动全国的地步。而07年的“快男”也在短短3 个月时间内打了一场高效漂亮的闪电战。“超女”、“快男”何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让那么多中国家庭的电视机同时集中到一个电视台,让那么多媒体跟踪报道,成为全国成像那么多百姓的街头巷议论轮的话题,这和他们所从事的公共关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促销活动。它的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出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者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涵义是指这种管理职能: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公共关系包括组织、公众和传播三要素,接下来我将从这三方面对“蒙牛—超女”和“闪亮—快男”的成功进行分析。 首先,从组织上讲,社会学家认为,“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①,“超女”、“快男”这个组织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从海选到预赛、复赛,层层淘汰,又层层设立复活机制,有决出的各赛区冠亚季军参加在星城长沙举行的决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可以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对选手进行包装。另外,组织作为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存、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构成了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组织是社会的一种器官,只有能为外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算有所成就”,“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

公共关系学实用教程-习题标准答案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3.简答题:(1) 公共关系的定义包含几层含义?(P6) 答:公共关系至少包含以下三层意思:第一,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其中社会组织是主体,公众是客体。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组织的行为。第二,公共关系是传播活动,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由于主、客体联系的纽带是传播,因而它是对传播的应用。第三,公共关系具有管理职能。作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是一个控制系统。它能根据信息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及其规范,以利于与公众的交流与合作。它所追求的目标是组织与公众双方的利益得以实现。公共关系通过控制、传播、反馈、调整等一系列的工作实行管理,它使公众的抵制被取消。 (2)公众具有哪些含义?(P14) 答:公众是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这一概念涵盖了公共关系工作的所有对象,凡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都可称之为公众。 公众具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公众是公共关系主体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第二,公众是相对特定组织而存在的,离开了特定的社会组织,公众是不存在的。第三,公众是因共同的利益、问题等联结起来并与特定组织发生联系或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第四,公众是客观存在的。公众作为主体的作用对象,与主体存在着客观的联系,是不依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 (3) 信息传播有哪几种形态?(P16) 答:传播的形态多种多样,从参加者的数量来看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自己对自己的对话也称为自我传播;二是在少数人中间的直接相互交流,称为人际传播;三是组织和其成员、组织与所处环境之间的沟通交流被称为组织传播;四是职业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将大量复制的信息传递给分散的众多的人,称为大众传播。 4.论述题:(1)试述传播与公共关系的关系。(P19) ①公共关系与传播都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学科的发展进程中两者应该是互相影响、交叉推进的。一方面传播学理论推动着公共关系向科学化、理论化发展,另一方面公共关系又为传播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素养。但是公共关系所用的“传播”一词是传播学中的特定概念,指的是所有信息交流行为,而绝非简单地等同于有人所说的公关仅仅是为了宣传。 ②首先,传播学是公关学的基础学科,传播是公共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次,传播是公共关系的手段,是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联系组织和公众即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 (2)试述公关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的联系: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均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公共关系关注于一个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市场营销关注于一个社会组织的产品生命与市场拓展。 公共关系学与市场营销学的区别:1核心概念不同2.关注点不同 3.对组织的影响不同 ①营销是一种物质交换关系,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来换取利润,追求直接的经济效益。营销推销的是产品和服务。②公关是一种情感交流关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反馈,加强相互间的了解,赢得公众的理解和好感,注重长远的社会效益。公关推销的就是组织形象。 (3)对于“光说不做是伪公关,光做不说是非公关”这句话,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5.案例分析题:请结合以上案例,谈谈研究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3.简答题:(1) 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P33-36) 答:①民主政治取代封建专制政治是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前提; ②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 ③传播技术的进步是公共关系兴起的物质基础; ④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文化基础

数字逻辑心得体会(多篇范文)

数字逻辑心得体会 数字逻辑与系统课程在工科类学科属于普遍的基础性课程,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及其机电类专业都涉及该课程的学习。此次课程培训是以数字逻辑为基础,系统分析为桥梁,系统综合为目的,全面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综合方法和实际应用,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1.介绍如何整理、设计电子教案; 2.如何讲好本门课程; 3.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体现; 4.综合设计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5.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 在解决如何讲好本门课程环节,侯教授提出了“厚理博术、知行相成”的理念,使我对该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我院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少,实验的课时被大量压缩,侯教授关于课程实验的处理方式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方案。侯教授课件中很多flash 动画的灵活应用,也较好的解决了那些用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问题的讲解。 研究性教学和双语教学对年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刚走上讲台不久,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讲授为主,实验为辅,案例教学基本没有。平铺直叙和填鸭式教学早被学生所厌倦。刘颖教授的研究性教学极好的调动

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刘颖教授的报告,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字逻辑与系统课程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实用课程。研究性教学方式的提出也给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研究性教学虽然给年轻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较大的压力,但是也是一种努力工作的动力,促进年轻教师的不断成长。同时,娄淑琴教授关于双语教学的报告,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自己深深感受到责任的重大,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也激发自己努力的激情与信心。研究性教学和双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年轻教师的科研、应用水平和外语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进一步促进教师阅读国外科技文献、追踪行业发展新动向,保持教师敏锐的学习能力,利于形成新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此次培训,也感受到了师德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体会。侯教授及其团队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教学作用。在培训中,很多参加培训的老师被侯教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所鼓舞,这一点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并发(请你支持)扬光大。当崇高的师德与高超的教学技术融于一身时,这个才是大师。 在此次培训中,我积极与各院校教师交流,共同探讨该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交流大家认为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字逻辑课程没用,学习不主动,没有创新意识。并从其它老师处学习到了解决诸如分析键盘译码电路、奇偶检验电路、计算机i/o接口地址译码电路,设计火灾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钟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第四个实验数字电子钟院系:计算机科学系 班级:计算计科学与技术1班学号: 学生姓名: 队员姓名: 指导教师:

《数字逻辑》综合实验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 目的 1.1综合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综合实验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1.2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1.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工作能力。 1.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2.要求 2.1 能够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2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要求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综合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2.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

使用方法。利用“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5学会撰写综合实验总结报告。 2.6通过综合实验,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出发,力争少损坏元件。 2.7在综合实验过程中,要做到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注意安全。 二、主要内容 数字电子钟 设计一台能显示时﹑分、秒的数字电子钟,要求如下: 1)秒﹑分为00—59六十进制计数器,时为00—23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2)可手动校正:可分别对秒﹑分﹑时进行手动脉冲输入调整或连续脉冲输入校正,(校正时不能输出进位)。 元器件选择 74LS162:4块与非门74LS00:2块共阳数码管LED 74LS161:2块GAL16V8:2块晶体振荡器:1MHZ GAL20V8:1块TDS-4实验箱 导线若干 所需要器件的图片如下

数电学习数字电路学习心得体会

数电学习数字电路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数字电路之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中,本学期数字电路的学习就要结束了,现在回想一下, 到底学了哪些东西呢?如果不看书的话,真有点记不住学习内容的先 后顺序了,看了目录以后,就明白到底学了什么东西了,最开始学的内容还比较简单,而后面的内容就学得糊里糊涂了,似懂非懂,按老师的说法,就是前面的东西只有十几度的水温,而到了后面,温度就骤升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 其实吧,总的来说,学习的思路还是很清楚的,最开始学的是数制与码制,特别是二进制的一些东西,主要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因为对于数字电路来说,输入就是0和1,输出也是这样,可以说,明白二进制是后面学习最基础的要求。到第二章,又学了一些逻辑代数方面的基本知识,首先就有很多的逻辑代数的公式,然后就是逻辑函数了,我感觉这里的函数和原来学的其实都差不多,只不过这里是逻辑函数,每一个变量的取值只有0和1罢了,然后就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逻辑函数,学了很多方法,有逻辑图,波形图等等,过后又学了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最小项之和和最大项之积,还有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之后还有一些无关项和任意项的知识。总而言之,前两章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没有多大的难度,学习起来也相对轻松。

第三章老师没有讲,是关于门电路的知识,我认为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数字电路的构成就是一系列的门电路的组合,以此来完成一定的功能。第四章讲的是组合电路,说白了,就是组合门电路来实现 特定的功能,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此时的输出只与此时的输入有关,并且电路中不含记忆原件。首先,学习组合电路,我们要知道如何去分析,确定输入与输出,写出各输出的逻辑表达式并且化简,然后就可以列出真值表了,那么,这个电路的功能也就一目了然了,而关于组合电路的设计,其实就是组合电路分析方法的逆运算,设计思路很简单,只要按着步骤来,一般没什么问题,在数电实验课上,就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需要我们自己去设计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组合电路,还是挺有趣的。过后还学了一些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比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等等,我感觉这些电路都挺复杂的,分析起来都很麻烦,更别说设计了,我要做的就是明白它的工作原理,知道它的设计思想就行了。最后了解了一下组合逻辑电路中存在的竞争冒险现象。 我觉得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比较难的,第五章讲的是触发器,就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电路,我感觉这一章是学得比较乱的,首先,触发器的种类有点多,有SR锁存器,D触发器,JK触发器,每种触发器有不同的功能,其次,触发器还有不同的触发方式,很容易弄混淆,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设计数字钟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数字钟 姓名: 学号: 班级:物联网工程131班 学院:计算机学院 2015年10月10日

一、任务与要求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具有整点报时功能的数字钟 要求: 1、显示时、分、秒的十进制数字显示,采用24小时制。 2、校时功能。 3、整点报时。 功能: 1、计时功能: 要求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小时的计时要求为“12翻1”。 2、校时功能: 当数字钟接通电源或者计时出现误差时,需要校正时间(简称校时)。校时是数字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一般电子手表都具有时、分、秒等校时功能。为使电路简单,这里只进行分和小时的校时。对校时电路的要求是:在小时校正时不影响分和秒的正常计数;在分校正时不影响秒和小时的正常计数。校时方式有“快校时”和“慢校时”两种。“快校时”是通过开关控制,使计数器对1Hz的校时脉冲计数。“慢校时”是用手动产生单脉冲作校时脉冲。 3、整点报时: 每当数字钟计时快要到整点时发出声响;通常按照4低音1高音的顺序发出间断声响;以最后一声高音结束的时刻为整点时刻。 二、设计方案 电路组成框图: 主体电路 扩 展 电 路时显示器 时译码器 时计数器 分显示器 分译码器 分计数器 校时电路 秒显示器 秒译码器 秒计数器 定时控制 仿电台报时 报整点时数

数字钟电路是一个典型的数字电路系统,其由时、分、秒计数器以及校时和显示电路组成。其主要功能为计时、校时和报时。利用60进制和12进制递增计数器子电路构成数字钟系统,由2个60进制同步递增计数器完成秒、分计数,由12进制同步递增计数器完成小时计数。秒、分、时之间采用同步级联的方式。开关S1和S2分别是控制分和时的校时。报时功能在此简化为小灯的闪烁,分别在59分51秒、53秒、55秒、57秒及59秒时闪烁,持续的时间为1秒。 三、设计和实现过程 1.各元件功能 74LS160:可预置BCD异步清除器,具有清零与置数功能的十进制递增计数器。 74LS00: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74LS04:六反相器 74LS08:二输入端四与门 74LS20:四输入端双与非门 2.各部分电路的设计过程 (1)时分秒计数器的设计 时间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及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电路构成,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而根据设计要求,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为12进制计数器。 秒/分钟显示电路:由于秒钟与分钟的都是为60进制的,所以它们的电路大体上是一样的,都是由一个10进制计数器和一个6进制计数器组成;有所不同的是分钟显示电路中的10进制计数器的ENP和ENT引脚是由秒钟显示电路的进位信号控制的。 分和秒计数器都是模M=60的计数器,其计数规律为00—01—…—58—59—00…。可选两片74LS160设计较为简单。 时计数器是一个“12翻1”的特殊进制计数器,即当数字钟运行到12时59分59秒时,秒的个位计数器再输入一个秒脉冲时,数字钟应自动显示为01时00分00秒,实现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计时规律。可选两片74LS160设计。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题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广州本田自我“曝光” 2007年3月19日起,50 余万辆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将被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实施召回。本次召回包括2003年1月7日到2006年12月21日期间生产的各款雅阁轿车共419613 辆。召回范围内车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助力转向油管可能会出现渗漏。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转向操纵力增加,方向盘转动沉重。本次召回还包括2005年2月22日到2007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奥德赛轿车共68993辆,2005年8月1日到2005年9月30日期间生产的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共39800 辆。 案例分析: 1.公共关系是坚持以“美誉为目标”的,广州本田自揭“家丑”的行 为和公共关系的原则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2.公共关系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创新原则;互 利互惠原则;全员公关原则 3.坦诚原则就是告诉公众事件真相, 争取公众的同情,减少危机的损 失,使公众理解真实情况。 4.人道主义原则也就是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危机在不少情况 下会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舆论界对造成危及人的生命的事故或事件尤为重 视,甚至加以渲染。 5.企业要讲信用,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危机的发生必然会 给企业信誉带来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故而维护信誉原则是企业处 理危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 6.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态度决定命运。对危机事件来说,这句话再 也贴切不过了。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上,态度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态度过 关,方法就算有所欠缺也会挽回损失;而态度不好,再好的方法也会无济 于事。因此,笔者希望,在此“危机四伏”的年代,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秉 承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理念,并保持良好而诚恳的态度将理念落实到实 处,无论遇到什么事件,都要把“诚实”、“负责”的态度放在首位, 真正经得起社会公众的考验,变“危机”为“机会,进而赢得消费者更高 的忠诚。 2.假如你是该厂的公关部经理,针对这一事故进行一次公关活动策划。 公关目标:让有关公众尽快得到该事件的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迅速平息流言,稳定企业 的正常生产秩序,尽可能减少事件对企业生产及在社会的公众形象的不利影响。 一、前期准备工作

数字逻辑心得体会

数字逻辑心得体会 数字逻辑心得体会 数字逻辑心得体会 数字逻辑与系统课程在工科类学科属于普遍的基础性课程,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及其机电类专业都涉及该课程的学习。此次课程培训是以数字逻辑为基础,系统分析为桥梁,系统综合为目的,全面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综合方法和实际应用,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1.介绍如何整理、设计电子教案; 2.如何讲好本门课程; 3.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体现; 4.综合设计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5.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 在解决如何讲好本门课程环节,侯教授提出了厚理博术、知行相成的理念,使我对该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我院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少,实验的课时被大量压缩,侯教授关于课程实验的处理方式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方案。侯教授课件中很多flash动画的灵活应用,也较好的解决了那些用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问题的讲解。研究性教学和双语教学对年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刚走上讲台不久,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教

学方法,即以讲授为主,实验为辅,案例教学基本没有。平铺直叙和填鸭式教学早被学生所厌倦。刘颖教授的研究性教学极好的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刘颖教授的报告,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字逻辑与系统课程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实用课程。研究性教学方式的提出也给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研究性教学虽然给年轻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较大的压力,但是也是一种努力工作的动力,促进年轻教师的不断成长。同时,娄淑琴教授关于双语教学的报告,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自己深深感受到责任的重大,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也激发自己努力的激情与信心。研究性教学和双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年轻教师的科研、应用水平和外语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进一步促进教师阅读国外科技文献、追踪行业发展新动向,保持教师敏锐的学习能力,利于形成新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此次培训,也感受到了师德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体会。侯教授及其团队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教学作用。在培训中,很多参加培训的老师被侯教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所鼓舞,这一点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并发扬光大。当崇高的师德与高超的教学技术融于一身时,这个才是大师。 在此次培训中,我积极与各院校教师交流,共同探讨该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交流大家认为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字逻辑课程没用,学习不主动,没有创新意识。并从其它老师处学习到了解决诸如分析键盘译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钟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题目:第四个实验数字电子钟院系:计算机科学系 班级:计算计科学与技术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队员姓名: 指导教师:

《数字逻辑》综合实验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 目的 综合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综合实验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工作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2.要求 能够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要求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综合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利用“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学会撰写综合实验总结报告。 通过综合实验,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出发,力争少损坏元件。 在综合实验过程中,要做到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注意安全。 二、主要内容 数字电子钟 设计一台能显示时﹑分、秒的数字电子钟,要求如下: 1)秒﹑分为00—59六十进制计数器,时为00—23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2)可手动校正:可分别对秒﹑分﹑时进行手动脉冲输入调整或连续脉冲输入校正,(校正时不能输出进位)。 元器件选择 74LS162:4块与非门74LS00:2块共阳数码管LED 74LS161:2块GAL16V8:2块晶体振荡器:1MHZ GAL20V8:1块TDS-4实验箱 导线若干 所需要器件的图片如下 1同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162 3输入正与非门74LS00

公共关系学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老字号新辉煌 ——全聚德135周年店庆大型活动公关案例 “全聚德”作为我国餐饮业驰名中外的老字号企业,自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创立至今已有135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全聚德”形成了以烤鸭为代表的系列美食精品和独特的饮食文化。集团公司决定以1999年全聚德建店135周年为契机,全年推出多层次、一系列的企业形象公关活动。 一、公关目标 发扬“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企业精神,(对外)弘扬全聚德民族品牌,树立全聚德老字号的崭新形象,以店庆造市场,以文化兴市场;(对内)强化全聚德烤鸭美食精品意识,丰富全聚德企业文化内涵,激励全聚德集团的全体员工以百倍的信心迎接新世纪的 挑战。 二、公关策略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准备举办“全聚德杯”有奖征集对联、全聚德烤鸭美食文化节、全聚德品牌战略研讨三项大的活动。这些公关活动在媒体选择上主要以报纸为主,兼有电视台、电台,并辅以本公司宣传刊物。 三、具体计划 全年系列公关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从序曲到高潮: 第一阶段:在含有元旦、寒假、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的第一季度与《北京晚报》、北京楹联研究会联合举办“全聚德杯”新春有奖征集对联活动(以下简称征联);面向全社会(包括集团员工)开展(我与全聚德)征文,征集店史文物活动;着手整理资料,编辑、出版《全聚德今昔》一书。 第二阶段:在农历六月初六,即全聚德创建日的7月18日举办“全聚德建店135周年店庆首届全聚德烤鸭食文化节开幕式”。 第三阶段:在金秋的10月份,借新中国五十华诞举办全聚德品牌战略研讨会。 四、项目实施 年初,集团公司在工作会上针对全年公关系列活动进行动员。针对每一活动分别成立了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牵头的、由不同业务部室有关人员组成的专门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一)序曲:"全聚德杯"(1998年12月—1999年3月) 下面是此次活动期间《北京晚报》宣传报道: 1、1998年12月22日刊登“本报副刊中心、全聚德集团、北京楹联研究会联合举办‘全聚德’杯新春有奖征联活动”通知,这个通知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注意。 2、1999年1月10日“‘全聚德’杯新春有奖征联评委会名单”,这个报道是为了突出权威性,以引起读者重视并参与。 3、1999年1月16日、1月22日、1月26日,分别选登了作品。目的在于提示公众征联活动正在进行中,并提示截稿日期。 4、1999年2月15日(农历除夕)公布获奖作品及名单,选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公布,一来读者比平时多,二来也算给广大读者送上新春文化礼物,以示祝福。 5、刊登领奖会消息,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6、1999年3月16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企业文化》栏目播放“全聚德”杯新春有奖征联颁奖会记者现场采访录音。 第一阶段征联活动结束后,为更好地开展第二阶段店庆活动,集团公司及时进行总结,并于1999年3月30日以书面行式正式下发《关于庆祝全聚德建店135周年系列活动的安排》的通知,将每项活动进一步分解落实。向全社会开展《我与全聚德》征文,征集店史文物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