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418518472.html,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作者:黄正林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6年第02期

摘要 2014年5月26日在大竹县城西乡茶园村7组首次发现稻水象甲虫害,并已呈扩展蔓延之势。在各级农业局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住了稻水象甲。为了减缓稻水象甲的扩散蔓延速度并对其进行有效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稻生产损失,总结稻水象甲防治工作的一些经验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稻水象甲;发生规律;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毁灭性水稻害虫之一,为中国二类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食物复杂,寄主范围非常广泛,最重要的寄主植物是水稻,其次是禾本科、泽泻科、鸭跖草科、莎草科、灯心草科杂草。该虫适生范围广、危害时间长、繁殖能力强,可进行孤雌生殖,防控难度大,危害重。

1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

稻水象甲的远距离移带主要是靠货物的移带,因为它可以存在稻谷或在稻草,或在以稻草这一类作为包装物的情况下面,它是存在包装物里面,然后随着海运或者空运,依靠搭便车的方式,稻水象甲完成了远距离的传播,从国外入侵到了中国,到了中国以后,它又用其他方式完成了大规模的扩散。稻水象甲还有一个能力,是自己的扩散能力,它自己能飞行,可以随水漂流,因为它能在水里面成活很长时间;此外,它既可以存水,也可以移带,这个是在相对比较近的距离。

通过观察,在非常严重的田块里稻水象甲的密度达60头/m2,667 m2就有3万头之多,

这样的密度,几乎可以在一夜之间,让667 m2的水稻秧苗全部受害。它的每一只雌虫可以不经过交配,产生100~200粒的卵,这些卵正常条件下,它都可以孵化,产生下一代的幼虫蛹,又产生一代雌虫,这样的话,就有一只雌虫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建立一个种群。

稻水象甲具有假死性,这也是它的一个生存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它并不展示这一功能,当遇到天敌,生命受到威胁时,稻水象甲就会假死。稻水象甲在水稻的尖部,或者其他植物的尖部取食时,如果遇到天敌,它会很快掉到地面假死,这个过程可以达到从几十秒到几分钟,这是一种很强的逃避天敌捕食的一个特性,这就是它的假死现象。利用这个障眼法,稻水象甲可以逃脱掉天敌,在一个新的环境下迅速繁殖,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此外,稻水象甲还具有趋嫩性,当水稻插秧的时候,它的成虫开始出来活动,这个时候的水稻秧苗比较嫩,它们就吃水稻的叶尖或者沿着叶脉方向吃嫩叶的叶肉,当水稻秧苗长得健壮了,叶子老了,稻水象

南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年)

南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年)总体要求:根据国家、省市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坚持水域陆域、城镇乡村、地表地下统筹,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综合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工作,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着力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切实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南通而奋斗。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资源超采和污染得到有效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1.4%。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8%。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地下水、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到2030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5%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 一、实施产业绿色转型,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结合水质改善及转型升级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江苏省落后产能淘汰要求。根据我市实际,制定实施行业范围更广、要求更严的地方性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鼓励企业主动提高标准,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和核准除减排治污、生态保护类新(改、扩)建项目。 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重点开展小型化工、印染、造纸、电镀、农药等“十小”行业取缔整治工作,制定取缔项目清单。2016年底前全面依法取缔到位。 严格环境准入。根据流域水质目标、主体功能区划、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分区域、分流域研究并组织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及《南通市化学品生产负面清单与控制对策(第一期试行)》(通政发〔2014〕10号)。提高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准入门槛。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按要求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并选择部分行业的新建项目在同行业内替代。沿江地区严格限制新建中重度化工项目,淮河流域限制发展高耗水型产业,沿海地区严格控制新建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项目。 建立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到2020年,完成市、县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加快监测评价体系建设。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要制定并实施水污染物削减实施方案,加快调整

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毁灭性水稻害虫之一,是一种国际性的植物检疫害虫,在我国为二类检疫性害虫。原发生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国,1987年在朝鲜半岛迅速蔓延。1988年首次在中国发现。 稻水象甲为害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作物,成虫食叶,幼虫食根,以幼虫为害为主。成虫在细嫩水稻叶片上取食上表皮,留下下表皮,随着叶表面的生长留下一纵形条斑痕;幼虫在水稻根内和根上取食,1-3龄幼虫蛀食根部,4龄后爬出稻根直接咬食根系。幼虫密集根部,根系被取食,刮风时植株倾倒,甚至被拔起浮在水面上,根系受害后还常变黑并腐烂,由于水稻根系造成损坏,使植株生长受阻,变得矮小,分蘖率降低,成穗株率和每穗粒数明显减少,抽穗和成熟期显着推迟,最终导致严重减产,一般地块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70%。各水稻生产区为有效地防治稻水象甲,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加强检疫检验 加强对水稻产品检疫,禁止从疫区调运稻谷、秧苗、稻草及其制品,凡用寄主植物做填充材料的,应彻底销毁。加强对从疫区进来的车辆、货物及包装物、填充物检疫,对通往疫区外道路两侧及周围水田、草丛定期进行检疫调查,建立常年监测网点,进行疫情监测。对划定疫区范围内进行封锁、防治,加强哨卡管理,严格执行调运检疫操作规程,防止随寄主植物及交通工具等传出疫区。

二、做好监测及预测预报 做好春季稻水象甲越冬代基数调查,5月下旬到6月初对越冬代成虫进行调查监测,及时发出预测预报,进行有效防治。 三、农业防治 1、合理施肥。施肥多的稻田幼虫量大,呈直线增长,所以选好施肥时期,合理施肥,可降低虫口密度。 2、清除杂草。春季越冬成虫未向稻田转移前及秋冬季节,清除和烧毁四周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 3、稻水象甲疫情临界区重点隔离,实施水改早,或改种其它非寄主作物,建立安全缓冲隔离带。 4、通过秋翻地、春翻等农事操作来消灭越冬代成虫。 四、物理防治 利用稻水象甲具有趋光性的特征,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也可设置诱杀田,夜间点灯诱集成虫产卵,然后集中消灭。 五、生物防治 现已发现稻水象甲的寄主真菌有三种,白僵菌,绿僵菌及Hirsutella jonesii。古巴和巴西应用于田间防治成虫,有良好效果。 六、化学防治 目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稻乐丰乳油、维稻乳油、象虫净、杀虫单、杀虫双以及菊酯类药剂。 1、成虫防治:就我市情况看,防治越冬代成虫在6月中旬盛发期进行;药剂可选用28%高渗稻乐丰乳油,每公顷680毫升,

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西咸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试行) 水环境质量好坏,事关百姓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改善我区水环境质量,保障渭河、沣河和新河水生态安全,维护水生态系统功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部署要求,突出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源头控制、科学治理”为原则,保障水环境安全和健康为目标,分区域、分阶段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以持续改善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水环境、水生态、水陆生态综合治理,全面推进依法治水、系统治水、创新治水、全民治水,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让我区水更清。 工作目标 - 1 -

现状年:2015年,所有现状数据以2015年统计数据为准。 到2020年,全区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 主要指标: ——控制指标 到2020年,渭河流域西咸段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稳步提升地下水环境质量。 ——流域指标 到2020年,渭河干流断面保持Ⅳ类水体功能区要求,主要支流沣河达到或优于Ⅳ类水质,新河水质达到省考目标。 一、系统治理,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一)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行动。 认真组织实施省政府印发的《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和《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按照环保部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要求,组织编制西咸新区水污染防治相关专项方案。(建设环保局牵头、经济发展局、财政局配合、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 (二)狠抓工业污染防治。 取缔重污染“10+3”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2016年底前,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 -

玉米的需水规律及灌溉

玉米的需水规律及灌溉 摘要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而且水的生产效率比较高。玉米生长期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可以说与雨热同步,有利于玉米作物的生长。正因为如此有些地方往往忽视对玉米的适时适量灌溉,易造成减产,或有的地方盲目浇水造成水量浪费和损失。 关键词玉米;需水规律;灌溉 1 玉米需水规律 玉米整个生育期间,植株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所消耗的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的总量,称玉米田间耗水量,亦称需水量。玉米一生耗水总量,春玉米为每亩170m~400m ,夏玉米为124m~296m。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干物质所消耗的水量称为蒸腾系数,一般在240~368之间,每生产1千克籽粒约耗水600kg。 1.1 玉米需水量的变化 1)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苗期需水量较小。套种玉米的苗期一般处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一年中土壤最为干旱的时期。玉米产量水平不同,苗期需水量不同。玉米苗期需水量和日需水强度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但产量水平较高时,差距缩小。产量为296kg/亩时,需水量为77.2mm,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40.5%,日需水量为2.0mm;产量提高到448kg/亩时,需水量增加到88.9mm,占全生育期的31.9%,日需水量为2.3mm~2.5mm;产量提高到552kg/亩时,需水量增加到100.8mm,占全生育期的23.7%,日需水量为2.7mm~2.9mm;当产量提高到616kg/亩时,需水量增加到110.6mm,占全生育期的24.4%,日需水量为2.9mm。 穗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也是灌溉的关键时期。夏玉米各生育阶段需水量以穗期最多,但不同产量水平地块差别较大,每亩产量由2 296kg提高到616kg 时,需水量由55.5mm增加到165.5mm,苗期低、中、高产田的需水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32.2%、36.7%和42.3%。其中,抽雄~抽丝期,尽管历时短暂,需水绝对量小,但日需水强度为一生之最大,低产、中产、高产田的日需水量分别为2.0mm~2.5mm、3.0mm~4.8mm和6.1mm~8.6mm。在三个生育阶段中,需水量是最多的。 玉米开花散粉后,生殖生长旺盛,需水量较多,以后随着植株衰老,需水量逐渐减少。低产、中产、高产田花后的需水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27.4%、32.5%~37.4%和33.3%~34.0%,日需水量分别为1.2mm~1.9mm、1.9mm~5.5mm和3.2mm~5.8mm。在三个生育阶段中,需水量亦居中。生产上需注意后期灌溉,防止干旱减产。 2)需水量的日变化:一天内玉米需水量的变化,主要受日照强度、温度高

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控措施

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控措施 由于稻水象甲通过水、陆空均可扩散传播。所以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都知道,稻水象甲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且水陆空均能传播蔓延,防控上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农业防治 ①、施肥多的稻田,幼虫量大,所以选好施肥时期,合理施肥,可降低虫口密度。 ②、春季越冬成虫未向稻田转移前、秋冬季节,清除和烧毁四周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 ③、通过秋翻地、春翻等农事操作来消灭越冬代成虫。 2、物理防治 利用稻水象甲具有趋光性的特征,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也可设置诱杀田,夜间点灯诱集成虫产卵,然后集中消灭。 3、生物防治 稻田养鸭不仅使稻水象甲的为害明显下降,而且能疏松土壤,有消防除杂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4、化学防治 抓住稻水象甲生活史的薄弱环节,对越冬代成虫和新一代成虫进行重点防治。打药时连稻池边2米内及稻田内都一起打药,防治效果好。 防治越冬代成虫时期为6月上旬(成虫盛发期),防治幼虫为7月中、下旬(幼虫盛发期),防治新一代成虫,应该在8月20日左右进

行。 5、防治药剂 ①、28%高渗稻乐丰乳油,每公顷680毫升,兑水750公斤喷施。 ②、象甲净乳油,每公顷450毫升,兑水450公斤,喷施。 ③、5%杀虫丹颗粒剂每亩1000克撒施。 ④、象甲快杀乳油,每公顷550毫升,兑水稀释1500倍液喷雾。 ⑤、36.8%维稻乳油,每公顷750-900毫升,兑水450公斤喷施,或每公顷1800毫升拌土撒施,施药最佳时间是晚间。 稻水象甲的检验:禁止从疫区调运秧苗、稻草、稻谷和其他寄主植物及其制品,防止用寄主植物做填充材料。严格检疫检验,通过对其适生区、适生场所、嗜好寄主植物,采样检验,开展普查、监测,力求做到早发现。

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X〕17号)和《X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X政〔X〕100号)精神,进一步改善X市辖区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辖区水环境安全,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水环境改善工作目标任务及《X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X 政〔X〕161号)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全省水污染防治的部署要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标本兼顾,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大力实施重点水污染防治工程和项目,确保到年底全市X干、支流水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和阶段性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X流域(X段)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主要目标:X市境内X干流X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平;X 桥断面水质稳定保持X年水平,达到水质Ⅲ类功能目标;出境X桥断面基本上达到Ⅳ类水质目标要求。重点支流X河X、X桥断面稳定保持在Ⅱ类水平;X桥、X桥水质稳定保持X年水平,并有所改善。重点支流X河X、X(X桥)断面稳定保持在Ⅲ类水平;X入X断面稳定保持X年水平,Ⅳ类水质目标,并进一步提高和改善;X支流入X断面较X年有所改善,稳定达到Ⅳ类水质目标;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稳定达到50%以

上;县级及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Ⅲ类以上比例稳定保持在100%;全市建成区内完全消除黑臭水体并持续巩固和保持,达到“长治久清”目标;全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水质逐步改善,控制在良好目标范围以内。 二、工作任务 (一)重点涉水工业企业污染防治 1.专项整治涉水重点行业企业。在X年前完成焦化、氮肥和印染行业清洁化改造基础上,持续推进全市PVC、有色金属冶炼、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电镀等其他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工作。新建、改建、扩建上述重点涉水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均实行企业申购规定。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相关企业 配合单位:市经信委 2.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废水污染。加快各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设备调试和试运行,尽快达到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要求;推进X县X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X年启动建设,X年8月底前建成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各园区和工业集聚区内工业废水必须达到预处理纳管要求和标准后,方可进入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统一处理,并进一步加大工业废水排放监管和处理回用力度。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必须同步规划建设污(废)水、工业废渣、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新建、改建、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最新)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X发〔X〕17号),《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方案》(X 发〔X〕3号)精神,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持和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生态安全,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X和XX、X、X全会和省委X六次全会、市委X 五次全会精神,把坚持绿色发展、改善总体环境质量作为着力点,全力开展水污染防治,以保持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推进、坚持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与。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对江、河、湖、库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形成“政府统领、部门协同、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不断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环境和谐共赢。 (二)工作目标 到X年,列入国家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的3个断面,在扣除天然背景值影响情况下,呼兰河双河渠首断面达到Ⅲ类水体、X的友好断面达到Ⅳ类水体、X干流的嘉荫断面达到Ⅳ类水体,确保晨明出境断面达到Ⅳ类水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Ⅲ类。到X

年,全市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饮用水安全有效保障,地下水质量保持稳定,水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主要江河湖库生态水量得到基本保证。到X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1.控制用水总量 强化用水监督管理。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制定完善主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严格取水许可审批、严格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其建设项目的新增取水许可。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新、改、扩建项目用水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要求。到X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5.86亿立方米以内。(市水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委、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参与,各级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级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严控地下水超采。在X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严审批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开展已建机井排查登记,逐步关闭

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制度

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制度 2.1作物需水量 2.1.1农田水分消耗途径 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植株蒸腾、棵间蒸发和深层渗漏。 (一)植株蒸腾 植株蒸腾是指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试验证明,植株蒸腾要消耗大量水分,作物根系吸入体内的水分有99%以上消耗于蒸腾,只有不足1%的水量留在植物体内,成为植物体的组成部分。 植株蒸腾过程是由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作物体内的大量热量,从而降低了作物的体温,以免作物在炎热的夏季被太阳光所灼伤。蒸腾作用还可以增强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促进作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转。所以,作 物蒸腾是作物的正常活动,这部分水分消耗是必需的和有益的,对作物生长有重要意义。(二)棵间蒸发 棵间蒸发是指植株间土壤或水面的水分蒸发。棵间蒸发和植株蒸腾都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但蒸腾因植株的繁茂而增加,棵间蒸发因植株造成的地面覆盖率加大而减小,所以蒸腾与棵间蒸发二者互为消长。一般作物生育初期植株小,地面裸露大,以棵间蒸发为主;随着植株增大,叶面覆盖率增大,植株蒸腾逐渐大于棵间蒸发;到作物生育后期,作物生理活动减弱,蒸腾耗水又逐渐减小,棵间蒸发又相对增加。棵间蒸发虽然能增加近地面的空气湿度,对作物的生长环境产生有利影响,但大部分水分消耗与作物的生长发育没有直接关系。因此, 应采取措施,减少棵间蒸发,如农田覆盖、中耕松土、改进灌水技术等。 (三)深层渗漏 深层渗漏是指旱田中由于降雨量或灌溉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率,向根系活动层以下的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深层渗漏对旱作物来说是无益的,且会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合理的灌溉应尽可能地避免深层渗漏。由于水稻田经常保持一定的水层,所以深层渗漏是不可避免的,适当的渗漏,可以促进土壤通气,改善还原条件,消除有毒物质,有利于作物生长。但是渗漏量过大,会造成水量和肥料的流失,与开展节水灌溉有一定矛盾。 在上述几项水量消耗中,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合称为腾发,两者消耗的水量合称为腾发量(Evapotranspiration),通常又把腾发量称为作物需水量(Water Requirement of Crops)。腾发量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主要决定于气象条件、作物特性、土壤性质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渗漏量的大小主要与土壤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它和腾发量的性质完全不同,一般将蒸发蒸腾量与渗漏量分别进行计算。旱作物在正常灌溉情况下,不允许发生深层渗漏,因此,旱作物需水量即为腾发量。对稻田来说适宜的渗漏是有益的,通常把水稻腾发量与稻田渗漏量之和称为水稻的田间耗水量。 就某一地区而言,具体条件下作物获得一定产量时实际所消耗的水量为作物田间耗水量,简称耗水量。所以需水量是一个理论值,又称为潜在蒸散量(或潜在腾发量),而耗水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418518472.html,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作者:黄正林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6年第02期 摘要 2014年5月26日在大竹县城西乡茶园村7组首次发现稻水象甲虫害,并已呈扩展蔓延之势。在各级农业局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住了稻水象甲。为了减缓稻水象甲的扩散蔓延速度并对其进行有效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稻生产损失,总结稻水象甲防治工作的一些经验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稻水象甲;发生规律;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毁灭性水稻害虫之一,为中国二类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食物复杂,寄主范围非常广泛,最重要的寄主植物是水稻,其次是禾本科、泽泻科、鸭跖草科、莎草科、灯心草科杂草。该虫适生范围广、危害时间长、繁殖能力强,可进行孤雌生殖,防控难度大,危害重。 1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 稻水象甲的远距离移带主要是靠货物的移带,因为它可以存在稻谷或在稻草,或在以稻草这一类作为包装物的情况下面,它是存在包装物里面,然后随着海运或者空运,依靠搭便车的方式,稻水象甲完成了远距离的传播,从国外入侵到了中国,到了中国以后,它又用其他方式完成了大规模的扩散。稻水象甲还有一个能力,是自己的扩散能力,它自己能飞行,可以随水漂流,因为它能在水里面成活很长时间;此外,它既可以存水,也可以移带,这个是在相对比较近的距离。 通过观察,在非常严重的田块里稻水象甲的密度达60头/m2,667 m2就有3万头之多, 这样的密度,几乎可以在一夜之间,让667 m2的水稻秧苗全部受害。它的每一只雌虫可以不经过交配,产生100~200粒的卵,这些卵正常条件下,它都可以孵化,产生下一代的幼虫蛹,又产生一代雌虫,这样的话,就有一只雌虫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建立一个种群。 稻水象甲具有假死性,这也是它的一个生存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它并不展示这一功能,当遇到天敌,生命受到威胁时,稻水象甲就会假死。稻水象甲在水稻的尖部,或者其他植物的尖部取食时,如果遇到天敌,它会很快掉到地面假死,这个过程可以达到从几十秒到几分钟,这是一种很强的逃避天敌捕食的一个特性,这就是它的假死现象。利用这个障眼法,稻水象甲可以逃脱掉天敌,在一个新的环境下迅速繁殖,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此外,稻水象甲还具有趋嫩性,当水稻插秧的时候,它的成虫开始出来活动,这个时候的水稻秧苗比较嫩,它们就吃水稻的叶尖或者沿着叶脉方向吃嫩叶的叶肉,当水稻秧苗长得健壮了,叶子老了,稻水象

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用水量

第三章、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用水量 §3—1 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包括对土壤水分、养分充分供应)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或接近达到该作物品种的最高产量水平所消耗的水量。 作物需水量的作用: 1、是农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消耗水分的最主要部分。 2、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的必备资料,也是灌排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依据。 3、作物需水量在农业用水和国民经济用水中的比例 4、作物需水量是农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物需水量以水汽形式散入大气,无法再利用 一、作物田间水分的消耗 (三种途径:叶面蒸腾、棵间蒸发和深层渗漏) 叶面蒸腾:作物植株内水分通过叶面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现象; 棵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水面(水稻田)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率而向根系以下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 解释:棵间蒸发能增加地面附近空气的湿度,对作物生长环境有利,但大部分是无益的消耗,因此在缺水地区或干旱季节应尽量采取措施,减少棵间蒸发(如滴灌<局部灌溉>、水田不建立水层)和地面覆盖等措施。 深层渗漏对旱田是无益的,会浪费水源,流失养分,地下水含盐较多的地区,易形成次生盐碱化。但对水稻来说,适当的深层渗漏是有益的,可增加根部氧分,消除有毒物质,促进根系生长,常熟、沙河、涟水等灌溉试验站结果都表明:有渗漏的水稻产量比无渗漏的水稻产量高3.9% ~ 26.5%。 叶面蒸滕量+棵间蒸发量=腾发量=作物田间需水量 水田:田间需水量+渗漏量=田间耗水量 由于水田不同土壤渗漏量大小差别很大,为了使不同土质田块水稻需水具有可比性,因此水稻的田间需水量不包括渗漏量,如计入渗漏量,则称为田间耗水量。 二、作物需水规律 (一)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 1、气象条件主要因素,气温高、日照时间长、空气湿度低、风速大、气压低等使需水量增加; 2、土壤条件含水量大,砂性大,则需水量大(棵间蒸发大) 3、作物条件水稻需水量较大,麦类、棉花需水量中等,高粱、薯类需水量较少; 4、农业技术措施地面覆盖、采用滴灌、水稻控灌等能减少作物需水量。

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完整版

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毁灭性水稻害虫之一,是一种国际性的植物检疫害虫,在我国为二类检疫性害虫。原发生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国,1987年在朝鲜半岛迅速蔓延。1988年首次在中国唐山市唐海县发现。 稻水象甲为害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作物,成虫食叶,幼虫食根,以幼虫为害为主。成虫在细嫩水稻叶片上取食上表皮,留下下表皮,随着叶表面的生长留下一纵形条斑痕;幼虫在水稻根内和根上取食,1-3龄幼虫蛀食根部,4龄后爬出稻根直接咬食根系。幼虫密集根部,根系被取食,刮风时植株倾倒,甚至被拔起浮在水面上,根系受害后还常变黑并腐烂,由于水稻根系造成损坏,使植株生长受阻,变得矮小,分蘖率降低,成穗株率和每穗粒数明显减少,抽穗和成熟期显着推迟,最终导致严重减产,一般地块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70%。各水稻生产区为有效地防治稻水象甲,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加强检疫检验 加强对水稻产品检疫,禁止从疫区调运稻谷、秧苗、稻草及其制品,凡用寄主植物做填充材料的,应彻底销毁。加强对从疫区进来的车辆、货物及包装物、填充物检疫,对通往疫区外道路两侧及周围水田、草丛定期进行检疫调查,建立常年监测网点,进行疫情监测。对划定疫区范围内进行封锁、防治,加强哨卡管理,严格执行调运检疫操作规程,防止随寄主植物及交通工具等传出疫区。 二、做好监测及预测预报

做好春季稻水象甲越冬代基数调查,5月下旬到6月初对越冬代成虫进行调查监测,及时发出预测预报,进行有效防治。 三、农业防治 1、合理施肥。施肥多的稻田幼虫量大,呈直线增长,所以选好施肥时期,合理施肥,可降低虫口密度。 2、清除杂草。春季越冬成虫未向稻田转移前及秋冬季节,清除和烧毁四周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 3、稻水象甲疫情临界区重点隔离,实施水改早,或改种其它非寄主作物,建立安全缓冲隔离带。 4、通过秋翻地、春翻等农事操作来消灭越冬代成虫。 四、物理防治 利用稻水象甲具有趋光性的特征,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也可设置诱杀田,夜间点灯诱集成虫产卵,然后集中消灭。 五、生物防治 现已发现稻水象甲的寄主真菌有三种,白僵菌,绿僵菌及Hirsutella jonesii。古巴和巴西应用于田间防治成虫,有良好效果。 六、化学防治

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修订版

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毁灭性水稻害虫之一,是一种国际性的植物检疫害虫,在我国为二类检疫性害虫。原发生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国,1987年在朝鲜半岛迅速蔓延。1988年首次在中国发现。 稻水象甲为害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作物,成虫食叶,幼虫食根,以幼虫为害为主。成虫在细嫩水稻叶片上取食上表皮,留下下表皮,随着叶表面的生长留下一纵形条斑痕;幼虫在水稻根内和根上取食,1-3龄幼虫蛀食根部,4龄后爬出稻根直接咬食根系。幼虫密集根部,根系被取食,刮风时植株倾倒,甚至被拔起浮在水面上,根系受害后还常变黑并腐烂,由于水稻根系造成损坏,使植株生长受阻,变得矮小,分蘖率降低,成穗株率和每穗粒数明显减少,抽穗和成熟期显着推迟,最终导致严重减产,一般地块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70%。各水稻生产区为有效地防治稻水象甲,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加强检疫检验 加强对水稻产品检疫,禁止从疫区调运稻谷、秧苗、稻草及其制品,凡用寄主植物做填充材料的,应彻底销毁。加强对从疫区进来的车辆、货物及包装物、填充物检疫,对通往疫区外道路两侧及周围水田、草丛定期进行检疫调查,建立常年监测网点,进行疫情监测。对划定疫区范围内进行封锁、防治,加强哨卡管理,严格执行调运检疫操作规程,防止随寄主植物及交通工具等传出疫区。 二、做好监测及预测预报

做好春季稻水象甲越冬代基数调查,5月下旬到6月初对越冬代成虫进行调查监测,及时发出预测预报,进行有效防治。 三、农业防治 1、合理施肥。施肥多的稻田幼虫量大,呈直线增长,所以选好施肥时期,合理施肥,可降低虫口密度。 2、清除杂草。春季越冬成虫未向稻田转移前及秋冬季节,清除和烧毁四周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 3、稻水象甲疫情临界区重点隔离,实施水改早,或改种其它非寄主作物,建立安全缓冲隔离带。 4、通过秋翻地、春翻等农事操作来消灭越冬代成虫。 四、物理防治 利用稻水象甲具有趋光性的特征,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也可设置诱杀田,夜间点灯诱集成虫产卵,然后集中消灭。 五、生物防治 现已发现稻水象甲的寄主真菌有三种,白僵菌,绿僵菌及 Hirsutella jonesii。古巴和巴西应用于田间防治成虫,有良好效果。 六、化学防治 目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稻乐丰乳油、维稻乳油、象虫净、杀虫单、杀虫双以及菊酯类药剂。 1、成虫防治:就我市情况看,防治越冬代成虫在6月中旬盛发期进行;药剂可选用28%高渗稻乐丰乳油,每公顷680毫升,兑水750公斤喷施;36.8%维稻乳油每公顷750~900毫升,兑水450公斤喷施,或每公

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13年3月) 一、充分认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紧迫性 (一)华北平原范围。根据国土部门地下水资源调查和分区,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全部平原及河南、山东二省的黄河以北平原,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共涉及21市207县(市、区),分为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中部冲积湖积平原、东部冲积海积滨海平原。山西省作为华北平原地下水重要补给区涉及8市48县(市、区)。 (二)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状况。初步调查表明,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主要污染指标为汞、铬、镉、铅等,主要分布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以及山东省德州等城市周边及工矿企业周围;局部地区地下水有机物污染较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南部郊区,河北省石家庄、邢台、邯郸城市周边,山东省济南地区-德州东部,河南省豫北平原等地区。 (三)地下水污染主要成因。海河流域受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2010年,该流域废水排放量高达49.73亿吨,未达标的断面比例为60.6%,污染严重河流渠道、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及不达标的再生水灌溉区等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显著。重点污染源排放也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华北平原石油化工行业(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矿山开采及加工、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和填埋场、高尔夫球场等重点污染源对地下水产生点状、线状污染,部分中小型企业产生的废水未加处理通过渗井、渗坑违法向地下排放直接污染地下水。此外,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低下、监测网络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直接影响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四)地下水污染防治形势。华北平原位于重要的经济战略发展区域,地下水是华北平原重要饮用水源和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和工业企业周边地下水污染呈恶化趋势,严重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地下水污染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形势严峻。着力开展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和紧迫。 二、明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指导思想和目标 (五)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有关要求,坚持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相结合,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责任和完善环境监管相结合,保护地下水资源和防治地下水污染相结合,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修复示范相结合。优先解决华北平原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华北平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示范。 (六)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协同控制。加强地下水污染源环境监管,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重点地下水污染源地面防渗,以预防为主;充分结合海河和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要求,建立地下水与地表水协同控制的水污染防治格局,加大土壤污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一、目标 示范区总体防控效果达8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将防控关口迁移,空出预防性。优先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养活病虫害发生基数,突出种子处理、带药移栽、破口抽穗期保护等预防性措施,协调应用高效、环保药剂防治技术。保障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 三、主要技术措施 (一)防控重点 重点预防稻瘟病、稻曲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纹枯病,注意防治粘虫。 (二)非药剂预防技术 1、农艺措施。(1)选用抗(耐)病虫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2)健身栽培。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3)清洁田园。在秧田期以前彻底处理田间及周边的病稻草,不能用病稻草做盖种、催芽、保温的覆盖物,养活病原菌。 2、生态调控。采用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提高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发挥自然控制作用。(1)示范区田边和田埂不使用除草剂,也不进行人工除草,保留禾本科杂草和显花植物,为天敌提供过渡寄主和栖息地,可以显著提高寄生蜂等天敌的控害能力。(2)示范区田埂种植万寿菊、凤仙花、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和提高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的控害能力。(3)示范区田边种植诱集植物香根草,间隔3-4米种植1丛,诱集二化螟和大螟产卵,在香

根草上的卵可以孵化,但不能完成幼虫历期,这样可逐步减少螟虫的种群基数。 3、生物防治。因地制宜。选择稻蛙共生、稻鸭共育、稻鱼共生、人工释放天敌等生物防治技术。 (1)稻蛙共生。建立稻蛙共生生态系统,稻田为蛙提供生存场所,蛙通过捕食水稻害虫减少虫口基数,通过活动实现抑草控草,改善稻田小气候,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形成食物链的良性循环。①蛙苗投放时间及数量:选择在插秧结束秧苗返青成活后进行。放养密度10000只/亩左右;②蛙池建设:蛙池根据稻田的形状来建设,宽80-100厘米,深20-50厘米,安好围网、天网、进出水管,注意防范蛇、鼠、鸟的攻击,勤换水,保持蛙池水清洁;③食堂建设:食台要高于稻田10-20厘米,食盘上有变质的饲料要及时处理,围网和天网有破损的立即修复,食盘要定位,不能随意变动,冬季要注意防冻,加盖稻草;④定时投料:定时早晚投料。 (2)稻鸭共育。水稻分蘖初期,将15-20天的雏鸭放入稻田,每亩放鸭10-30只,水稻齐穗时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病虫草的发生为害。 (3)稻鱼共生。按照当地习惯进行,养鱼稻田早放水、早整地、旱插秧、早放苗种,在插秧后3-5天,即水稻插秧苗开始返青时放鱼即可。 4、理化诱控。(1)性信息素诱杀。从稻纵卷叶螟迁入代蛾始见期开始,示范区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来控制害虫基数。选用干式飞蛾诱捕器和持效期2个月以上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芯,平均每亩放置1个,放置高度以水稻分蘖期距地面50cm、穗期高于植株顶端10cm为宜。(2)害虫诱捕器、杀虫灯诱控鳞翅目害虫。 (三)药剂防治技术 首先必须明确,化学防治是基于上述非化学技术仍难以控制病虫发生为害时采取的最终措施,而不应在病虫发生的初期就喷药。药剂防治遵循四个原则:一是普及种子处理技术。二是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生态友好型药剂,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

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拉丁文名: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但未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 [1]鉴别特征:成虫长2.6~3.8mm。喙与前胸背板几等长,稍弯,扁圆筒形。前胸背板宽。鞘翅侧缘平行,比前胸背板宽,肩斜,鞘翅端半部行间上有瘤突。雌虫后足胫节有前锐突和锐突,锐突长而尖,雄虫仅具短粗的两叉形锐突。蛹长约3mm,白色。幼虫体白色,头黄褐色。卵圆柱形,两端圆。 生物学特性:半水生昆虫,成虫在地面枯草上越冬,3月下旬交配产卵。卵多产于浸水的叶鞘内。初孵幼虫仅在叶鞘内取食,后进入根部取食。羽化成虫从附着在根部上面的蛹室爬出,取食稻叶或杂草的叶片。成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可达156天。危害时虫口密度可达每平方米200头以上。 原产地:美国东部、古巴等地。 中国分布现状:已分布在十余个省市。估计其分布区更大,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外都可能有分布。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稻秧、稻谷、稻草及其制品、其他寄主植物、交通工具等传播。1976年进入日本,1988年扩散到朝鲜半岛。1988年首次发现于河北省唐山市,1990年在北京清河发现。到1997年,它已在8省(直辖市)54个县、市出现,破坏了310 000hm2农田。飞翔的成虫可借气流迁移10000米以上。此外,还可随水流传播。寄主种类多,危害面广。成虫蚕食叶片,幼虫危害水稻根部。危害秧苗时,可将稻秧根部吃光。 控制方法:稻田秋耕灭茬可大大降低田间越冬成虫的成活率。结合积肥和田间管理,清除杂草,以消灭越冬成虫。水稻收获后要及时翻耕土地,可降低其越冬存活率。保护青蛙、蟾蜍、蜘蛛、蚂蚁、鱼类等天敌。应用白僵菌和线虫对其成虫防治有效。施药品种以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宜。严禁从疫区调运可携带传播该虫的物品。对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包装填充材料应严格检查,必要时做灭虫处理。 编辑本段分布地区

稻水象甲防控技术要点

稻水象甲防控技术要点 船山区西宁乡农业服务中心……彭岚稻水象甲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的害虫,严重时甚至绝收。该虫孤雌生殖,体长2.6~3.8mm,宽1.15~1.75mm。表皮黄褐色(新羽化时)、褐色至黑褐色。前胸背板有明显的广口瓶状黑色大斑。两鞘翅合缝处有椭圆形底部尖突的黑色大斑。 稻水象甲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食稻根。成虫多在叶尖、叶缘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等的长条白斑,长度一般不超过3cm。幼虫蛀食(低龄时)稻根或咬食(高龄时)稻根。水稻根系被害后,造成断根,常腐烂变黑,极易形成浮秧。 调查分析稻水象甲各虫期为:迁入危害期:越冬成虫约在4月中旬(日均温稳定通过15℃)开始陆续迁入稻田危害产卵,成虫高峰在5月下旬,到5月底成虫基本结束;卵期:稻水象甲卵期仅7-10天,但由于越冬成虫产卵期长,所以卵期约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危害期:据调查分析幼虫危害期约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蛹期:田间6月上旬开始发现土茧,根据前几个阶段发育情况分析,蛹期约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羽化期: 6月中旬后期,开始发现羽化成虫,预计羽化期约为6月中旬后期至7月中旬为羽化期。 一、稻水象甲防控方法: 1.严格检疫。严禁未经检疫从发生区调运稻种、秧苗、稻草

及其制品。禁止使用发生区稻草作运输垫铺材料和包装材料。 2.农业防治。积极推行旱地育秧;调整种植期,适期晚插秧;加强水、肥管理,适当浅水栽培;水稻收割后,稻草实行灭虫处理,铲除稻田周边杂草。 3. 化学防治。坚持“狠治越冬代成虫,兼治第一代幼虫,挑治第一代成虫”的防控策略。(1)成虫防治。一是越冬场所成虫防治。防治适期为水稻收获后或水稻育秧前的时期。二是秧田期成虫防治。秧苗揭膜后至移栽前,通常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发现秧苗受害立即喷药防治越冬代成虫。三是大田前期成虫防治。插秧后4-7天至分蘖期,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发现成虫为害状,立即进行越冬代成虫防治,兼治一代螟虫。四是第一代成虫防治。6月中旬至7月中旬结合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代螟虫等进行兼治。推荐使用药剂:吡虫啉、丁硫克百威、三唑磷、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等单剂,并做到科学合理轮换使用。(2)幼虫防治。水稻移栽后7-10天至孕穗期,通常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后3-8天,发现水稻出现明显的叶片发黄、弱苗、僵苗、烂根等(类似“坐兜”)现象,拔出根部见幼虫,应立即施药防治。推荐使用药剂:噻虫嗪或吡虫啉与三唑磷的复配剂等。 4. 物理防治。可在田间设置黑光灯等诱杀成虫。 5. 生物防治。利用蜘蛛等天敌捕食稻水象甲。 2019年6月24日

【环保方案】蔚县水污染防治综合整治排查工作方案

【环保方案】蔚县水污染防治综合整治排查工作方案蔚县水污染防治综合整治排查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冀发〔2015〕28号)和《中共张家口市委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张家口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张发〔2016〕4号)部署的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确保完成我县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制定如下排查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全县重点河流断面上下游水质影响因素的全面排查,以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张家口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的排查,找差距、补短板、弥不足,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彻底消除水环境安全隐患,全面推进全县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水质改善。 二、排查范围 全县国控、省控河流断面周边、村镇重要生态功能区考核断面及上游河道环境整治情况;全县出入境河流水质情况;重点湖泊、水库水质情况;全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涉水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达标运行情况;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项目取缔情况;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情况以及禁养区内规模化养殖场搬迁关停情况;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情况;加油站地下油罐双层罐改造情况等。 三、排查内容及职责分工

(一)河流考核断面环境整治情况。对列入省考核范围的河流监测断面、周边以及上游河道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非法河道采砂、非法入河排污口、河道垃圾、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口,以及非法倾倒违法行为,逐项提出整改措施,确保目前达标水体不退化,未达标水体年底实现达标。县水务局牵头,有关乡镇政府配合。 (二)河流考核断面水质监测情况。对县外入境河流进行全面排查,目前尚未设定水质监测断面的,按照设定规范确定监测断面。自2018年1月起,对所有入境河流实施水质监测。县环保局牵头。 (三)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情况。对涉水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排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尤其是对于不能入网直排外环境或直接排河的工业企业作为重中之重,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对超标排放、偷排偷放、故意停运污染治理设施、数据作假的企业,一经查实,一律从严处罚,涉及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部门实施严惩。县环保局牵头。 (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重点排查县工业园区内企业废水预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废水收集管网规范化建设情况、废水预处理达标情况;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查处理能力、工艺和升级改造情况,未完成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的查明原因;在线监控装置运行和与环保部门联网情况、在线监控系统运维记录情况。县环保局牵头,经济开发区配合。 (五)城镇污水处理厂规范运营情况。对全县城镇污水处理厂逐个进行排查。采取明察暗访形式,加大对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检查力度。利用已安装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远程自动抽样执法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