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韩国和朝鲜的发展程度为什么相差这么大

韩国和朝鲜的发展程度为什么相差这么大

韩国和朝鲜的发展程度为什么相差这么大
韩国和朝鲜的发展程度为什么相差这么大

韩国和朝鲜的发展程度为什么相差这么大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07-2-22 12:51

提问者:玉脂窟- 一级

网友推荐答案

战后朝鲜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先盛后衰的发展历程。朝鲜在80年代之前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中国和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也不低于韩国。1960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仅是朝鲜的40%和55%,1975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朝鲜的90%和84%。直到1980年韩国才刚刚赶上朝鲜。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603亿美元和1589美元,朝鲜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13亿美元和1161美元。此后韩国则快速发展,把朝鲜远远抛在了后面。90年代后朝鲜经济发展则每况愈下。自1990年开始直到1998年连续9年负增长。它们分别是-3.7、-5.2、-7.6、-4.3、-1.7、-4.5、-3.0、-6.8、-1.1。直到1999年才开始出现出正增长6.2。

90年代后,随着苏东剧变,朝鲜的贸易环境日益恶化,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原料、燃料和原油的进口激减,从而导致冶金、煤炭、电力生产大幅度下降,整个工业生产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1990年至1998年,煤炭产量由3 315万吨减少到1 860万吨;发电量由227亿千瓦减少到170亿千瓦;钢铁产量由336万吨减少到94.5万吨;原油进口量由252万吨减少到50万吨。由于原料、燃料、电力的严重不足,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设备运转率仅达到20%。进入1999年后,朝鲜工业生产开始呈现好转的迹象。据朝鲜内阁外务相白南舜说,朝鲜经济已全面出现转机,全国数千个工厂企业实现了生产正常化,1999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有资料表明,朝鲜2000年年电力生产同比增长了140%,煤炭生产同比增长了113%,有2500多个工厂企业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的生产计划。

60年代时,朝鲜粮食生产曾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1964年朝鲜产粮500万吨,那时仅1200万人口,既能让国民过得舒服,还有余粮可供出口,被国际舆论称为“经济奇迹”。70年代中后期,朝鲜年产粮食超过700万吨,80年代前半叶曾超过800万吨,1984年甚至达到1000万吨。但是,90年代以来直到2000年,朝鲜自产粮食每年平均在400万吨左右。2000年朝鲜的粮食总产量约为359万吨,比1999年(422万吨)减产约15%。其中1999年大米的产量为163万吨,2000年减至142万吨,玉米从192万吨减到144万吨,大豆从13万吨减到12万吨,只有红薯从31万吨增至39万吨,增产约25.8%。朝鲜目前的全国总人口为2400万左右。按平均每人每天460克粮食消费计算,朝鲜全年粮食需求量最低应为400万吨上下。朝鲜全年正常粮食需求量为746万吨左右,其中口粮480万吨,工业用粮120万吨,饲料用140万吨。可见朝鲜每年缺粮大约250-300万吨。自1991年以来每年进口80-160万吨粮食左右。

进入90年代后,随时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朝鲜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的冲击。苏联一直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1990年朝苏贸易额为25.6亿美元,占朝鲜贸易总额的54.2%。苏联解体后,1991年朝俄贸易额急剧减少到4.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80%以上。此后贸易额逐年减少,1995午朝俄贸易额只有2.3亿美元,在朝鲜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下降到11%,5年间朝俄贸易规模缩减了50%以上,因此造成朝鲜对外贸易严重滑坡,贸易条件

日趋恶化,进出口贸易急剧下降。1991年贸易总额由1990年的47.8亿美元下降到27.2亿美元,1992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6.6亿美元,1993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6.4亿美元,1994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1.1亿美元,1995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0.5亿美元、1998年进一步下滑至14.42亿美元。1998年朝鲜对外贸易额为14.42亿美元,同比减少33.7%,其中进口额为8.8亿美元,同比减少30.6%;出口额为5.59亿美元,同比减少38.2%。这是90年代以来,朝鲜贸易额首次低于15亿美元。1999年为14.79亿美元。2000年略有回升(19.7亿美元),2001上半年骤增八成。其中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长241%,从中国进口矿物性燃料和谷物分别增长112%和89%。

朝鲜从2000年以来已把强国战略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然而,由于半岛目前的不战不和的态势,朝鲜又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用于经济建设。在今后一个时间内,沉重的军费负担仍将继续拖累朝鲜国民经济的发展,朝鲜只能继续采取“建设与军事并举”的方针。朝鲜自60年代起就一直保持对与军事工业直接相关的重工业的高投入,结果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而军工生产却发展迅速,消耗了巨大的国民财富,不仅直接排挤了农业和轻工业,也排挤了民用生产资料的生产。目前,朝鲜人口总数为2300多万,朝鲜拥有现役正规军105.5万,准军事部队18.9万,预备役470万。其兵力占世界第五位。据外电报道,近年来朝鲜每年的军费支出约占其GNP的20—25%左右,1994年其军费支出为56.6亿美元,占GNP的26.7%。这种巨额的军费不能不严重阻碍并延缓朝鲜现代化的正常进程。

东欧剧变和苏联崩溃,使朝鲜失去了原来与这些国家协作保有的战略物资来源和主要的商品出口市场。这些国家停止与朝鲜进行易货贸易后,朝鲜又没有足够的外汇继续进口石油、棉花、焦炭等战略物资;而这些国家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又使许多朝鲜商品失去了竞争力。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封锁和制裁,进一步缩小了朝鲜的国际经济空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朝鲜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封锁和制裁。东欧剧变后,在美国要求停止与朝鲜进行贸易,否则西方国家不提供贷款的压力下,东欧等国家都停止了与朝鲜的正常贸易,导致出现了朝鲜有竞争力的商品也无处输出的局面。1995~1997年连年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给朝鲜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能源、原材料的短缺和工业生产的瘫痪,使朝鲜不仅难以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而且不得不砍伐森林作为工业和民用能源,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恶性循环。与美国进行的核对峙,使安全问题陡升为最紧迫的课题,致使朝鲜无法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地调整经济结构,结果更加恶化了经济困境,逐渐降低了国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

解决方法和越南一样:加快市场经济改革步伐,国家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例如---裁军放权,改变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模式,逐步将经济管理权下放,采取按劳分配制度,提高国民劳动生产积极性,鼓励发展个体和私人经济,扩大市场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

韩国经济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荡与恢复阶段(1945年~1961年)。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动荡。1948年成立的政府为恢复生产、抑制通货膨胀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使其生产设施几近毁灭。1953

年停战后,在美国及联合国的经济援助下,经过近三年的恢复,于1956年在很大程度上完

成重建工作,控制了恶性通货膨胀。尽管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是韩国经济停滞的时期,但是,1954年韩国政府实施的“有偿征用”和“有偿分配”的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即政府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购买土地分配给实际耕作的农民,结果一种佃农耕作制度取代了传统的收益分成佃农耕作制度,使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得到提高。事实上,在这个时期政府实施的几个重要政策目标,成为60年代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1953年至1962年,韩国经济年均增长3.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0.7%。

(二)高速增长阶段(1962年~1992年)。1961年5月,朴正熙军事政变上台后,开始以政府主导、出口导向和不均衡发展等战略,推进了韩国经济的有计划开发。1962年开始连续实施了6个五年经济开发计划。

这一阶段又细分为三个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可谓外向型经济形成时期。“一五”期间作为振兴出口、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的步骤之一,1965年韩国和日本实现了邦交正常化。60年代,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都达到7.6%。1962年至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由23亿美元增至81亿美元,增加2.5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87美元增至252美元。“二五”计划结束时的1971年,出口额由1962年的5480万美元增至10.68亿美元。

70年代是韩国实施第三、第四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继续推进自立经济建设、解决发展不均衡时期,也是重化工业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针对韩国国内外经济条件的变化,提出“各地区均衡发展”、“划时代地扩大出口”、加紧“重化工业建设”等目标,改善了地区间、产业间的不平衡发展。为了继续扩大出口,1973年制定了重化工业发展计划,将造船、汽车、钢铁、石化及有色金属等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对重化工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在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2%,创造了该时期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最高纪录。同时,产业结构向工业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1976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31%超过了第一产业的比重24.8%。“四五”计划期间(1977年~1981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仅为5.8%。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朴正熙总统遇刺,1980年光州事件及粮食的大幅度减产,重化工业投资失控,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尽管如此,应该说整个七十年代韩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政府对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重化学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在“新村运动”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由于当局在宏观调控上的失误,出现了工业投资过猛,工业设备运转率过低等问题。1971年至1979年,国民生产总值由95亿美元增至614亿美元,增加5.5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288美元增至1662美元;出口由10.68亿美元猛增至150.6亿美元,年均增长39.7%。

进入80年代,韩国政府针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内经济波动的新形势,提出“稳定、效率、均衡”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改革,在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中求发展。“五五”计划(1982年~1986年)和“六五”计划(1987年~1991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2%和9.3%。八十年代上半期,韩国出口增长率超过进口,贸易赤字逐渐减少,1986年终于出现盈余。1984年~1985年韩国同其出口市场的发达国家产生贸易摩擦,使得出口增长速度放慢。但是,1986年以后,进入低汇率、低油价、低国际利率的所谓“三低”时期,使出口连续几年大幅度增加(1986年增加14%,1987年36%,1988年28%),经济增长率连续三年达到11%,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757美元

(三)调整改革发展阶段(1993年7月至今)。1992年开始实施第七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可是,1992年12月当选的韩国历史上第一位文人民选总统金泳三,1993年2月上台后提出了“新经济五年计划(1993年~1998年)”。在此计划中提出行政改革、产业结构和金融体制改革。1992年与中国建交。由于韩国具有的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和对日本出口大幅度增加、设备投资增加等因素,1994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6%;1995年也保持了这种良好势头,增长甚至超过1994年,达8.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一万美元大关(10037美元)。1996年由于日元升值导致韩国出口下降和设备投资减少,经济增长率回落为7.1%,可是,在这一年韩国成为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这标志着韩国基本上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然而,1997年10月开始韩货价值暴跌,被卷入亚洲金融危机漩涡之中。97年11月末,韩国可用外汇储备降至73亿美元,陷入无法支付外债之困境。韩国政府不得不于当年11月21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金融救助,并于12月1日与IMF签订了金融救济协议。55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救助计划实施后,不稳定的外汇状况随着1998年1月韩国政府同国外债券组织签订短期外债向中长期转换的协定后开始趋于稳定。以IMF的金融救济为契机,韩国摆脱了全国范围的危机。而受到金融危机洗礼的韩国经济,九十年代末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调整改革中的韩国经济,于2000年显示出有力的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增长3.8%。2002年新当选的卢武玄总统提出了四大方面的经济施政纲领。2002年经济年均增长7.0%。而2003年仅增长3.1%,国内生产总值为6012亿美元,人均为12646美元。

纵观韩国经济的发展,“根据霍利斯·钱纳里(H.B.Chenery)的研究,韩国经济的主要转换增长时期(transitional growth)为1963年~1983年。1963年随着第一次经济五年计划的制定实施,工业化正式启动。1970年韩国成为了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ation country)。1983年韩国经历了1979年的第二次能源危机,1980年负增长后经济得以恢复,并在经济稳定基础上促进自律化、开放化。”而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发展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挫折之后,韩国经济正在进行全面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韩国不同历史时期促进经济发展战略及其评价

通过韩国经济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促成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发展宏观角度来讲,韩国处于后发展国家可以利用更发达国家技术革新成果,“浓缩”工业化进程之优势地位;以及超越传统贸易理论所指出的一个出口国需先在本国国内市场上充分收集消费者偏好使其成熟后再向国外市场扩张的漫长过程;还有对像韩国这样资源匮乏国家,战后节约资源型技术得到的快速发展,使其经济发展中资源匮乏束缚得到大大缓解;亚当·斯密的贸易理论,即“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富国与穷国之间的贸易将使双方受益,而后者比前者受益更多”又一次得到部分验证。而从韩国本身来讲,政府实施的以下几种经济增长战略不能不为其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的“定向”和“导向”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起作用。对韩国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简单概括为:政府规划、指导、管理和调控经济。其主要手段是:首先,运用经济开发战略,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向。韩国政府60年代中期提出了“出口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经济活动重点由国内市场转向国外。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重点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提出“重化工业化”经济开发战略,80年代以

后,又提出“技术立国”等。其次,根据经济发展远景目标,制定五年经济开发计划,以自由与计划相结合为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政府主导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开发计划。第三,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法规及措施并加以执行。第四,韩国政府首脑亲自干预经济。由于政府将干预经济活动视为其重点职能之一,所以,政府最高层直接干预经济、直接处理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

关于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其经济发展初期是比较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韩国当时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是旨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由政府充当其经济活动的总指挥。政府主导经济的主要手段为宏观经济决策、计划指导、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干预,经济立法和行政手段等。然而,这种依靠政府主导,30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自有其弊端。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制度演进存在路径依赖。由于政府主导的企业制度、金融支持政策的安排,造成了企业对政府的强力依赖。韩国大企业集团为了获得更多的政府优惠,竞相不计后果地扩张,沿着规模扩张的路径走下去。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大企业集团没有适时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技术创新;企业的高负债、财务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集团的制度缺陷,终使企业管理失控。到1997年金融危机时,大企业集团纷纷倒闭也就不难理解了。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的另一弊端在金融体制上表现显著。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金融系统是一个金融市场,根据市场信号运用市场运行规律,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相关部门中去,推动社会生产的正常发展。可是在韩国,其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使然,金融业的职能仅是行使政府指令、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政府决定利率、存贷、投资等,使金融机构丧失了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动因,大量的呆账成为其沉重的负担,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金融扭曲与滞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将其所有弊端都展现给国人,使其始于90年代初但又未能痛下决心的改革调整不得不真正使上轨道。政府由此转向旨在减少干预、建立自由公正的市场秩序、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上。政府这种由主导经济向重点规划经济的角色转变,使如三星电子这样的大企业集团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韩国现任总统卢武玄当政之初提出的四大经济施政纲领,并非言之无物。首先提出确立自由公正的社会秩序,具体包括建造易于创业的环境、构筑透明公正的竞争机制、构筑先进的金融基础系统和进行财政税收改革。在建设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中,提出要用东北亚时代的视野,构筑以物流中心基地与国际化金融为两翼、围绕信息高新技术产业的商务中心。而建设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社会和面向广阔未来的农渔村社会都有具体内容及实施方案。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基本完成其使命,成为其历史的一部分。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六十年代初韩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两种选择,其一,继续发展以进口替代产业为主的内向型经济,建立独立的、完整的民族经济体系,社会生产和人民所需要的产品尽量不进口或少进口;其二,面向世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以出口产业为中心的外向型经济,通过广泛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选择后者,使韩国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充分发挥了韩国当时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有效地弥补了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资本积累不足等方面的劣势,为韩国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相对来讲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源于其采取的正确方针和措施。概括起来韩国实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有以下特点,其一,以比较优势为其出发点。针对缺

乏原材料、资金不足但劳动力丰富的现状,韩国决定了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其二,适时地进行结构调整。保持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能够适时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其三,实行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出口。尽管这些优惠政策,如直接补贴,随着外部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减少,但在出口企业的发展初期,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不平衡增长战略。韩国在增长方式的选择上,理论上受经济学家哈士曼

(A.D.Hirschmann)的“不平衡发展论”的影响,认为在短时间内可以牺牲部分产业和工业部门而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业,通过发展重点产业来积累资金,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在财力、物力和技术积累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同时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均衡发展,因此,选择“倾斜式”的重点投资,“不平衡中求平衡”发展,采取“先工后农”,“先出口后内需”,“先轻后重”,“先大后小”,“先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后一般产业”,“先增长后稳定”,“先速度效益后技术效益”,“先内涵后外延”,“先效率后公平”以及“先增长后发展”等一系列经济不平衡增长战略。

对于韩国所推行的这种不平衡增长战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962年至1971年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韩国重点发展投资省、见效快的轻纺工业,增加出口创汇,以此增加对基础工业设备投资和扩大生产能力资金的积蓄,取得显著成效。而70年代初期起,由于重点转向重化工业过程的过急过猛,出现了对重化工业的重复、过剩投资,降低了经济效益。再则,效率与公平上的不平衡,出现经济增长之同时工潮迭起等并非完美之现象。但从本质上看,应该说不平衡增长实际上是一种交错的平衡增长。

(四)与国际经济变动协调的产业政策与国际化发展战略。韩国在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基础、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及时捕捉和积极利用各个时期国际上产业结构变动的有利机遇,以其协调的产业政策来调整其产业结构。80年代开始,韩国开始推行国际化,力图把其企业全面推向国际市场,按照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冷战结束后,随着愈来愈多的国家重视发展经济,韩国更加强调其经济的国际化、世界化发展,同样,这符合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潮流。

(五)高科技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及其人力资源要素的支撑。韩国历来重视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而此战略得到产业界的普遍赞同,认识到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的素质。韩国的大企业大都创办了职工业余学校、职工训练所、人力开发院等职工培训机构。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现任总统卢武玄提出的“构筑技术中心的社会”经济施政纲领,体现了韩国在经济日趋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中,以高尖端科学技术立国的志向。

回答者:zytcqdx - 二级2007-2-22 13:55

其他回答共3 条

开放程度不一样.受援助的程度也不一样.

回答者:__0880_ - 四级2007-2-22 13:59

高丽和朝鲜韩国的真实关系 高句丽与高丽的区别

高丽和朝鲜韩国的真实关系高句丽与高丽的区别高句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朝鲜半岛没有像样的政权,战国的燕长城是穿过鸭绿江,箕子朝鲜是周朝的地方诸侯,进入汉代之后为卫氏朝鲜取代,但依然是汉朝的藩属。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汉灭卫氏朝鲜设置乐浪等四郡,在包括朝鲜半岛中部以北地区实行了和中原地区相同的统治方式。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后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五女山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境内),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此时整个北朝鲜和韩国西部是唐朝的,为安东护府,此时的吉林和黑龙江为靺羯部落,新罗土地仅仅为韩国的东部。 高丽 唐朝东北一带,自高句丽、百济灭亡后,新罗亦渐衰。唐末,复分为高丽、后百济及新罗三国,新罗末年,朝政腐败,土地兼并盛行,农民起义连绵不断。892年梁吉领导的江原道起义,规模较大。901年,新罗王族出身的弓裔篡夺起义军领导权称王,国号摩寰,后改泰封。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杀裔称王,定都开城(松岳),改国号高丽,建立高丽王朝(918—1392年)。936年,重新统一朝鲜半岛。 高句丽与高丽的区别 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出现了一个名为“高丽”的政权,因其统治者姓王,故学界以“王氏高丽”称之。尽管王氏高丽袭用了高句丽的称号,但二者没有直接继承关系。

首先是两个政权建立的时间悬殊、历史发展归属不同。高句丽建立于公元前37年,最初为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管辖,后逐渐强盛,但并没有断绝和中央王朝的臣属关系。进入隋唐时期,高句丽奉行扩张政策,并阻塞朝鲜半岛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导致了隋唐两朝的征讨。公元668年,高句丽终于为唐朝统一。高句丽的辖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东都护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辖,几十年后有一部分辖境为我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占据,一部分划归了兴起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政权,一部分仍然由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族则绝大部分被唐朝迁徙到了内地,后与汉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围各族之中,后其王族也绝嗣,立国7个世纪之久的高句丽最终消失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王氏高丽立国于高句丽灭亡250多年之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鲜半岛的另一个政权新罗,翌年又灭亡了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即我国明清时期的朝鲜国。 其次是辖境内居民构成不同。高句丽辖境内的居民以高句丽族为主。高句丽族的族源是我国上古时期古老民族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东秽等,后又融合了卫氏朝鲜遗民的后裔、汉人、鲜卑人等。这些来自于不同民族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一体,史书和学界一般以高句丽族称之。王氏高丽辖境内的居民以新罗人为主。王氏高丽兼并新罗和后百济之后,新罗人和百济人成为了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新罗人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辰韩和弁韩人,高句丽灭亡后虽然有一部分高句丽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罗人的主源。百济则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人。 也就是说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以来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人为主,大量的史书记载也表明,王氏高丽人和我国古人是把王氏高丽看作“三韩之旧”的。在王氏高丽数百年

南朝鲜和韩国有什么区别

南朝鲜和韩国有什么区别 朝鲜分为北朝鲜和韩国,为什么韩国不叫南朝鲜呢?南朝鲜和韩国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是分享的南朝鲜和韩国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南朝鲜和韩国的区别朝鲜半岛有两个国家,北部朝鲜半岛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朝鲜半岛是大韩民国。在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里,就存在“朝鲜”和“韩国”这两个称呼的区分,而在英语国家以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则没有这样的区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公元918年,泰封国大将王建推翻国王弓裔,自立为王,改国号为高丽,并定都于开京(今朝鲜开城),后来高丽国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成为朝鲜半岛新王朝的称呼,阿拉伯商人当时往返于东西方之间,遂把“高丽”这一称呼带向了欧洲国家,于是欧洲国家便称呼朝鲜半岛为高丽,高丽既是地名,也是国名。 (高丽十道图) 公元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废黜高丽恭让王,自立为王,李成桂选了两个国号,一个是“朝鲜”,一个“和宁”,上书明太祖,要求明廷裁定,朱元璋认为朝鲜这个国号比较好,于是李成桂新建立的政权就正式称为朝鲜国。 (朝鲜八道地图) 明清时期,中国的官方文书,一直称呼李氏朝鲜为朝鲜国,民间

在非正式的场合有时候也称朝鲜半岛为高丽。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国家则一直称呼朝鲜半岛为高丽,并延续到今天。 既然西方国家的语言中称朝鲜为“高丽”,那么自然而然,南北朝鲜分治以后,朝鲜就被称为“北高丽”,韩国就被称为“南高丽”,比如英语中朝鲜就是“North Korea”,直译就是北高丽;韩国就是“South Korea”,直译为南高丽。反正用的都是“高丽”,既没有用“韩”这个国号,也没有用“朝鲜”这个国号,那么就不存在南朝鲜还是北朝鲜,南韩还是北韩的区分。 (朝韩军事分界线) 在汉字文化圈内的国家,是存在“朝鲜”和“韩国”这两个国号的区分的,在日语中称朝鲜为“北朝鲜”,韩国则称为“韩国”。 中国在1992年中韩建交以前,是不承认韩国的,一直认为朝鲜是朝鲜半岛唯一的合法政权,于是就称朝鲜为“朝鲜”,韩国为“南朝鲜”。 (韩国地形图) 现在我们称朝鲜为“朝鲜”,韩国为“韩国”,实际上是按朝鲜和韩国各自的自称直译的,这体现了对双方的尊重。韩国自认为自己是朝鲜半岛唯一的合法政权,自称“韩国”,而将朝鲜称之为“北韩”(??),民间有一部人称之为“金氏朝鲜”,甚至蔑称为“北傀”,傀就是傀儡的意思。 那么自然而然,朝鲜也自认为自己是朝鲜半岛唯一的合法政权,自称“朝鲜”,而将韩国称之为“南朝鲜”,甚至蔑称韩国为“南朝鲜

朝鲜族民俗文化

Music Main article: Music of Korea Pansori Traditional Korean music is characterized by improvisation and the lack of breaks between movements. A pansori performance can last for over eight hours during which a single singer performs continuously. 清唱 朝鲜族传统音乐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和不间断的演唱,一个歌手可以连续清唱八个小时。Rather than contrasting different speeds as it is common in Western music, most traditional Korean music begins with the slowest movement and then accelerates as the performance continues. 与西方音乐中常见的节奏不同,传统朝鲜族音乐开始时节奏很慢,之后不断加速 Korean court music, called jeongak,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terate upper-class, and has a strong intellectual emphasis. Jeongak is played at a very slow pace, with single beats taking as long as three seconds. The beat matches the speed of breathing rather than the heartbeat as in most Western music, and feels static and meditative. 朝鲜族宫廷音乐,称为jeongak,与有文化的上层阶级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知识。Jeongak 发挥在一个非常缓慢的步伐,只要三秒钟的单节拍。和大多数西方音乐节拍不同,传统朝鲜族音乐节拍与呼吸速度相匹配,而不是心跳,给人感觉静态和冥想。 The tone of Jeongak is soft and tranquil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are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s. String instruments have strings made of silk rather than wire. Almost all wind instruments are made of bamboo. 演奏Jeongak的乐器的声音是软的,安静的,因为是传统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工具。弦乐器的琴弦是丝绸,而不是电线。几乎所有管乐器都由竹子制成的。 Pungmul is Korea's folk music and is full of expressions and emotions. This kind of traditional music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ves of common people. As with the Jeongak, improvisation is common in Minsogak. Pungmul是朝鲜族的民间音乐,充满感情和情绪。这种传统音乐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与Jeongak一样,以即兴表演为主 [edit] Dance Main article: Korean dance There is a distinction between court dances and folk dances. Common court dances are jeongjaemu performed at banquets, and ilmu, performed at Confucian rituals. Jeongjaemu is divided into native dances (hyangakjeongjae) and forms imported from China (dangakjeongjae). Ilmu are divided into civil dance (munmu) and military dance (mumu). 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之间是有区别的。常见的宫廷舞蹈进行于jeongjaemu宴会,以儒家礼仪进行的。分为本土舞蹈(hyangakjeongjae)和从中国传来的舞蹈(dangakjeongjae)。Ilmu 分为民间舞蹈(文武)和军事舞蹈(MUMU )。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 韩 文 化 差 异 对 比 学生:卢柔柔 学号:G1121091 班级:营销1104 老师:戴明丽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景。 一、语言文字的差异 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没有文化,语言也就不可能存在,语言受人类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语言使用主体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中都会有所反应,同时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语言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或者说通过语言可以透视出民族文化。(一)在文字方面差异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 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 1.元音 (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朝鲜饮食文化起源]朝鲜起源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理解,下面整理了以供大家阅读。 朝鲜族饮食文化习俗 朝鲜族喜欢食米饭,擅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做米饭用的铁锅,底深、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儿,做出的米饭颗粒松软,饭味纯正。一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 朝鲜族日常菜肴常见的是“八珍菜”和“酱木儿”(大酱菜汤)等。“八珍菜”是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八种原料,经炖、拌、炒、煎制成的菜肴。大酱菜汤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兴菜、海菜(带)等以酱代盐,加水焯熟即可食用。 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是入冬后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备菜肴。泡菜味道的好坏,也是主妇烹调手艺高低的标志。朝鲜族菜肴食用后大都有一定的滋补和医疗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参芪补身汤”、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汤”、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汤等。 朝鲜族节日菜肴品种繁多,并备时令名菜。朝鲜族名菜名点很多,主要有神仙炉、补身炉(又称补身汤、狗肉火锅)、冷面、打糕、朝鲜泡菜等。另外还有酱牛肉萝卜块;铁锅里脊;生拌鱼等朝鲜族风味菜肴。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朝鲜族喜食狗肉,但婚丧与佳节不杀狗、不食狗肉。朝鲜族人非常尊重老人,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忌讳人称“鲜族”。 朝鲜饮食文化习惯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饮食习惯,而朝鲜人的饮食习惯的确独具特色。这种鲜明的特点体现在副食方面,大概可用腌、生、烤、辣四个字来概括。 腌用盐或酱来腌制泡菜。在以勤劳智慧而著称于世的朝鲜民族妇女的手中,几乎所有蔬菜都可以腌吃,如腌白菜、腌萝卜、腌桔梗、腌黄瓜、腌小青椒、腌紫苏叶、腌沙参等。经过科学配方精心腌制的菜,味不很咸,辣而微酸。朝鲜半岛海产品资源丰富,人们把鱼类、贝壳类也用盐和辣酱腌了吃。朝鲜人较为常吃的鱼贝类腌制品有腌明太鱼、腌鱿鱼、腌虾等。自古以来,朝鲜人每顿饭几乎都少不了腌菜。

朝鲜根韩国的区别

朝鲜根韩国的区别 韩国,朝鲜,两国之国土距离之近,相信大家都知道。两者之间的不同在哪里呢?下面就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朝鲜半岛上曾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朝鲜。20世纪初,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0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后,由于政治的原因,朝鲜被人为地分成两部分: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其间是著名的军事分界线;;“三八线”(北纬38。线)。朝鲜位于亚洲东北朝鲜半岛北部。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韩国则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的南半部,东濒日本海并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西面与中国山东省隔海相望。 朝鲜与韩国部位于朝鲜半岛上。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半岛北部和中国大陆相连的部分最宽,东西直线距离约360千米;半岛南北间最长的直线距离达840千米,因而有“三千里锦绣江山”之称。这里的山地是亚洲大陆上的山系从北向南的延伸,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其间比较著名的有朝鲜境内、『立于半岛东部的金刚山,韩国南部的汉拿山等,水利资源也非常丰富,有著名的图们江、鸭绿江等大河,以及众多的湖泊。这里的河流水量大而清澈,水质较好,为水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那道有名的“三八线”虽然可以将原本统一的国度一分为二,坦朝鲜半岛的完整是人力无法改变的,也并不能影响朝鲜半岛上山咏的起伏绵延和河流的曲折贯

通,三千里的锦绣江山依然美丽而富饶。 朝鲜和韩国境内的居民绝大多数为朝鲜族人。朝鲜民族是一个相当古老而历史悠久的民族。大约从60万年~40万年前开始,就有原始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在朝鲜半岛的土地上。相传在公元前1世纪中期,在朝鲜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奴隶制国家一一古朝鲜和辰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朝鲜民族逐渐形成了坚忍不拔、刻苦耐劳、能歌善舞、讲究礼貌、热情好客的品德。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朝鲜人民也非常注重礼节,在语言习惯上,同辈之间、对长辈、对晚辈的用语都有严格的区别。而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衣着、缤纷的民族体育活动、可口的风俗饮食、精巧的民间技艺等各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则为这个纯朴而多情的民族添加了数不尽的吸引世人目光的亮点。 朝鲜与韩国的首都分别是平壤与汉城。平壤市依山傍水,地势起伏,气象万千,自古以来就以美丽富饶而著称。平壤是朝鲜最古老的城市,悠久的历史给平壤留下了许多古迹,如3世纪~5世纪修筑的高句丽山城、安鹤宫遗迹、高句丽东明王陵等。平壤是古都,但并没有像古都那样狭窄的街道和杂乱的小巷。宽阔的街道、广场,规划整齐的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具有民族风格的雕塑、壁画,加之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使得今日的平壤,处处都充满了现代化大都市的青春风貌。汉城不仅是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同时也是朝鲜半岛上最大的城市。它地势险要,陆运交通枢纽、国际航空站,韩国政府机关及金融、企业、文教事业和宣传机构均云集于此。汉城众多的名性古迹和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体育设施和公园,具有极大的魅

中韩两国流行文化发展的差异

中韩两国流行文化发展的差异 姓名:2011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社会学2班米欣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探究近20年中韩两国流行文化发展的差异,通过从网上查阅资料,以及对自己多年来对“韩流”文化的关注得出了一些零星想法。可以看出20年来在中韩流行文化的交流中,韩国流行文化史远远占据了上风,在中国,“韩流”成为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浪潮,这也确实成为了中国流行圈里的一道“寒流”。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两国领导人的提倡,中韩流行文化不断密切,“汉风”逐渐兴起,但是内容仍局限在传统文化上,也就是中国的流行文化并没有对韩国有很深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韩流汉风流行文化韩剧文化交流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韩国明星及韩国流行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大举登陆中国大陆,韩国文化风行一时,,“韩流”一词应运而生。 "韩流”是社会学家对韩国文化风靡,流行的一种统称,就是浸透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掀起的新的流行风潮。很多中国青少年炮制并演绎着这一轮新的文化潮流,并出现了“哈韩族”这一毁誉参半的特殊群体。 当然在“韩流”在中国大陆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也乐观的看到了韩国社会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汉风”(又称“中国热”)。主要表现在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建设唐人街、赴中国旅游、吃中国料理、开办中文媒体等方面。近几年来,中国文化在韩国的传播逐渐扩大,学习汉语的韩国人迅速增加,到中国旅游、学习的韩国人与日俱增。为了满足韩国社会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迫切需要,韩国主要媒体相继开通了中文网站或电视频道。 “韩流”和“汉风”现象的出现,标志着中韩文化交流已普及于整个中韩社会,并形成了互动的态势。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就现阶段来说,“韩流”在中国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汉风”在韩国的影响。那么,中韩流行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为何“韩流”在中国如此强势?我们又该如何继续推广汉风以促进两国流行文化合理发 展呢?

朝鲜族文明礼仪

篇一:朝鲜族的日常礼仪 朝鲜族的日常礼仪 朝鲜族的日常礼仪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吉林省延边称之为朝鲜族自治州。2008年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州户籍总人口为218.7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80.6万人,占总人口的36.8%.这几年来人口数是逐渐减少。 朝鲜族通用语言为朝鲜语,一般认为属阿尔泰语系。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着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 日常礼仪 说话礼仪:朝鲜族讲究夫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人们非常鄙视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在与人交往时,特别注意用语。朝鲜语有三种阶称,即“尊敬阶”、“对等阶”、“谦卑阶”,以不同的语法格式,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对长辈一定要操“尊敬阶”,妻子对丈夫一般也用尊称,兄弟姐妹之间,弟弟妹妹对兄姊也要用敬称,而不能直呼名字。平辈之间初见,也要用敬语,并说些客气话,以示文雅、有礼;否则就是失礼,被视为无教养,家长也会受到非议。 走路礼仪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如果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需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必须恭顺地敬礼、问安,并且让路以至目送 用餐礼仪朝鲜族的老人地位很高,生活在朝鲜族当中,处处都能体现对长辈的尊重。如平日饮食,老年人不同晚辈同席,而要在单独房间的小方桌上进食。 晚辈若被允许同长辈同席,也不能当着长辈面饮酒;若要饮酒,也须转过身去饮用。在酒席上,要按年龄辈分依次就座、斟酒。只有长者举杯后,其余人才可以依次举杯。 晚辈不得在长辈面前吸烟,不准向长辈借火,更不能同长辈对火。老人或长者外出,全家要鞠躬礼送;老人在吃饭时未归,全家要等老人归来方能进餐;遇有佳味,亦须在老人尝用过后,家人才可享用。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 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篇二:浅谈朝鲜族饮食文化与礼仪 浅谈朝鲜族饮食文化与礼仪

朝鲜半岛历史与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与文化 一、朝鲜半岛大事记: 1945年8月15日,朝鲜人民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同时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半部、南半部。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1948年8月15日,半岛南半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 1948年9月9日,半岛北半部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朝鲜半岛以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为界继续处于分裂状态。 1971年8月6日,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表示,愿意在任何时候同包括南方的民主共和党在内的所有政党、社会团体和个别人士进行接触。8月20日,朝鲜和韩国红十字会人员在板门店举行了首次会晤,商讨离散家属团聚问题。 1972年7月4日,朝韩双方发表《南北联合声明》,确认了祖国统一的三项原则。 1980年1月12日,朝鲜总理李钟玉致函韩国总理申铉石高,建议举行北南总理会谈。24日,申铉石高复信同意举行双方总理会谈。其后,双方就总理会谈举行了多次预备会谈,但未达成协议。 1984年9月29日-10月4日,朝鲜红十字会通过板门店、仁川港和北平港向韩国红十字会运送了救济物资。 1984年11月15日,朝韩双方举行了首次经济会谈。 1990年9月5-7日,朝鲜总理延亨默与韩国总理姜英勋在汉城举行第一次总理会谈。 1991年12月11日—13日,第5次总理会谈在汉城举行,朝鲜总理延享默和韩国总理郑元植签署了《北南和解互不侵略和合作交流协议书》。1991年12月31日,朝韩双方代表在板门店草签《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1994年6月28日,双方代表在板门店接触,确定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和韩国总统金泳三于当年7月25日至27日在平壤会晤。 1994年7月8日,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逝世,朝韩首脑会晤因此未能举行。 1998年2月25日,韩国总统金大中宣誓就职。金大中建议南北方互派特使和举行南北首脑会晤。 2000年4月10日,朝韩双方同时宣布,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将于6月12日至14日在平壤会晤。后因技术原因,会晤推迟一天举行。 2006年6月15日,朝鲜、韩国以及海外民间代表团在平壤举行朝韩首脑会晤5周年的纪念活动,宣布将6月15日定为“民族之日”,并呼吁开展广泛的统一爱国运动,消除战争危险。 2007年8月8日,朝鲜和韩国同时宣布,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统卢武铉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后因朝鲜遭受严重洪灾,首脑会晤推迟至10月2日至4日举行。 2008年2月,李明博政府上台后推行“对朝政策三原则”,将朝鲜弃核和实行改革开放作为韩国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和发展南北关系的前提,放弃了前两任总统的“阳光政策”,从而导致朝韩关系不断恶化。朝鲜方面不仅停止了双方红十字会的联系和离散家属会面,还从2008年12月1日起采取包括驱逐朝鲜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区的部分韩方人士、中

南韩和北朝鲜的分界线是什么

南韩和北朝鲜的分界线是什么 1945年2月,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分别由美苏分区占领。下面是分享的南北朝鲜的划分界限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南北朝鲜的划分界限南北朝鲜的划分界限主要是北纬三八度线。这条长约190英里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它根本役有考虑政治上的界限和地理上的特点以及水路与陆路贸易需要。“三八线’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了高高的山脉,穿过181条小路、104条多村土路、15条道际垒天候公路、8条高级公路和6条南北铁路线。事实上,这是一条不顾实际情况臆造出来的分界线。 “三八线”以南的美国区域面积为3.7万平方英l,约有2100万人口。“三八线4以北的苏联区域共有4.8万平方英里•约900万人口。在朝鲜20个主要城市中,12个位于美国区域,其中包括最大的城市汉城,它有近200万人口。美国区域包括朝鲜垒部13个道的6Al,其中有两个道的大部分和一个道的小部分在南朝鲜。 朝鲜南北两个地区在工农业上相辅相成。南朝鲜咀农此为主,2/3的人日从事耕作。它的可灌溉稻田面积是北方的三倍,它向北方提供食品。而北朝鲜则向南方的稻田提供化肥,兴南拥有远东最大的氮肥厂。北方农作物的产量虽然也很高,但它却缺少许多种农作物。这样

的分界翁双方都带来十分不利的后果。 1940年,南朝鲜生产整个朝鲜74“的消费品耜加工品,其工qk是由几个大型T厂和许多小工厂组成,生产纺织、橡胶、五金和陶器制品。许多工厂是加工从北朝鲜米的原料。 北朝鲜大部分是多山地区,拥有大量有价值的矿藏,持别是煤矿尤为丰富。在日本统治的最后10年中建造的一些大型水电站,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因为其丰富的动力资源,所以北朝鲜从西点军校毕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很快被擢升为准将,在战斗中表现得十分勇敢。他后来担任过军校校长、陆军奎谍长、菲律宾军事顾问,并在1936年成为菲律宾的嫱军元帅。壹克阿瑟自1937年从美国陆军中退役后,1941年7月叉被新起用担任重要使命,领导丁同盟国军从在西北太平洋上击败了日本人,计划并指挥丁一系列辉煌战役。 麦克阿瑟在一开始,很少得到荧于处理朝鲜问题的指导意见。他指振霍奇指挥的lS24军去朝鲜受降,井为美国的利益占领并统治南朝鲜。1945年8月27日,霍奇成为荑国驻朝部队司令。 正象上面所指出的,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总统和斯大林元帅讨论了四国托管朝鲜Of lbl题,1945年5月,斯大林向霍普盘斯表示同意四国托管朝鲜。6月,中国政府也表示赞同,而gi嘲CkH:f虽然得知托管计划,却未表示意见。 出于对占领朝鲜的计划缺少特别的考虑,使A#J认为只要与英因苏联和中国蒋介石政府密切合作,就会轻而易举地解决朝鲜l甸题。但是华盛顿和远东军在执行美国在南朝鲜的计灿时,都未刷密地研究

中韩差异

我眼中的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两国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韩国历史的源头却与中国纠缠难分,在文化上受到中国的强烈辐射。同质的社会、一样的文化,两国的民族性当然会有太多的共同点。然而在诸多相同之下,却隐藏着一些我们不易体会到的微妙不同。 其中的一个差异就是对平等思想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中韩两国都深受儒学影响,过去的历史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令我震惊的是,与韩国“家长制”的“大男子主义”迥然不同,中国则更类似于“大女子主义”。韩国人认为,隐身于男人背后,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因此韩国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权利。但中国男人却和妻子共同分担家务活,而且几乎所有中国女性都和男性一样,是上班族。中国女性普遍都有“我能行”的自立与自主精神。 中国人还赋予颜色特殊含义。在韩国,出去散步的时候,总是不时的看到几个年轻人戴着绿帽子走在大街上,给我的第一感觉那真是哭笑不得.在中国,如果你戴着一顶绿帽子走在路上,那你一定会成为焦点人物,吸引路上大多数人的目光."戴绿帽子",在中国是形容自己的妻子有了外遇,所以,走在街上,你不仅看不到绿帽子,而且在商店里也极难买到. 自古以来,韩国极重礼仪,在语言方面,年幼者必须对长辈使用敬语,至于饮食方面,上菜或盛饭时,亦要先递给长辈,甚至要特设单人桌,由女儿或媳妇恭敬地端到他们面前,等待老人家举箸后,家中其他成员方可就餐。至于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龄大小顺序,由长至幼,当长辈举杯之后,年幼者才可以饮酒。另外,还有一个传统习惯,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孩子到了七岁之后就不与任何男子(包括父亲和兄弟)在同一房间同席。不过,这种习俗在大城市已渐渐破除,偶尔在乡间仍然可见。。现代的韩国人用餐习惯已有很大变化,不少是使用食品盘,每人的一份饭菜装在盘中,也有些更加摩登的家庭已不用食品盘,而是用碗盛饭了.虽然不端碗,但是你的左手绝不能放置于台面上。 韩国的烟文化和酒文化与中国也有很大的差异.在韩国,如果你给长辈敬酒,一定要用双手斟酒,表示你对长辈的尊敬;喝酒的时候,一定要避开长辈的目光,转身后方可饮酒.抽烟时也一样,路上碰见了长辈,一定要把烟藏在身后(其实长辈可能早已经发现,不过也只会一笑了之).在中国,给朋友让烟的时候,大老远的扔就可以了,但是在韩国,这却是绝对不允许的,韩国人会认为这是一种侮辱. 当然,以上的这些仅仅是目前我所了解的中韩文化,相信在今后的韩国留学生活中,我还将经历更多有趣的事.不过,丰富自己的出国阅历,那也是一件满有挑战的事情啊. 多元文化与单一文化 许教授说:“儒道融合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特色,而在古代的韩国,儒教的神圣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韩国是一个单一文化的国家,现今韩国只崇尚基督教。”

中国朝鲜族文化价值意识的变迁

中国朝鲜族文化价值意识的变迁 /****************************************************************************/ 亲爱的朋友,您好,此文档为我站的宣传信息,若需查看部分资料或者购买此套资料,请联系我们的客服或登陆我们的网站--3A学习网万分感谢您对我站的关注与支持!!! /****************************************************************************/ 政治腐败,财政枯竭, 社会秩序紊乱,人民遭受涂炭。特别是朝鲜北部连年发生前所未有的大水灾、旱灾和虫灾,民不聊生。由于朝鲜封建统治集团的暴政,遭受连续不断的自然 灾害,清朝戌边力量的薄弱等原因,濒于死亡线上的朝鲜边民为谋求生路,“不惜冒犯重禁,渡江越境’,。[a1因此加剧了朝鲜北部边民越境的浪潮。 2. 1. 2移民实边时期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清朝政府逐渐缓和对东北地区的封禁,开始采取开 发东北的放荒政策,不仅废除“封禁令”以外,到19世纪80年代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由此以来,朝鲜族的移民行为呈现急邃增加之势。清朝政府的这种变 化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原地区的人口急逮增加,社会动乱因此时而发生。在明朝,中国 的人口只有六七千万。到了清朝,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便随之减少,并出现了粮食不足的现象。151 第二,为了摆脱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而导致的经济危机。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需赔款2.3亿万两纹银,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财政收入的两倍。之 外,清朝政府由于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而借的外债达12亿两纹银。国家的财政,此时到了这种程度,可以说已经枯竭。[61 第三,为了抵制俄国的南下政策和沿海的殖民开拓。因为,根据1E6。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朝与俄国的国境己确定为从瑚布图河口沿浑春河到图 们江人口处。延边地区,因而成了清、朝、俄三国的接壤地区。然而,俄国却经常派军队在图们江河口地区挑衅,不断制造国境纠纷 清廷认识到国境问题的深刻性之后,于1881年,清廷将挥春协领升级为副都统,同时完全废除了对延边地区〔南荒围场)的封禁,决定依照《盛京东边 间旷地开垦条例》,全面开放延边地区。由此可见,当时清廷想通过对延边地区的移民实边,既防范俄国的南下,又开拓边境地区,以期达到一石二鸟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政府一开始在延边地区实行的“以汉实边”政策, 141吴禄贞,《延吉边务报告》第4章,奉天学务公所.1907年版(151马汝沂、马正大,《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P658e 161何清涟,要清末中国的大量外债及其分析》,《财政研究》1998年第12期,P26 由于交通条件恶劣和汉族老百姓的不适应而无法如愿以偿与此相反,在这一时期仍被作为禁越对象的朝鲜垦民从i9世纪\n价值内容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这种价值意识又

浅谈韩国和朝鲜之间的国际私法问题

浅谈韩国和朝鲜之间的国际私法问题 韩国和朝鲜是独立的国家,还是一个国家两个体制,还是互相未征服的两个政府,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国际私法的问题(很可能是宪法问题),而且想要用国际法来解决问题也找不到有关资料,但是可以从国家认定问题来推定。从这一角度看,韩国和朝鲜是两个独立的国家,从而因此作为两个国家,自然而然地发生国际私法的问题。1991年9月17日韩朝同时加入了UN,从而不得不互相认同是两个独立的国家。但这仅仅是从国际社会的角度上判断出来的结论,韩国与朝鲜保持着不同的看法。1992年2月18日通过数年的努力韩朝基本合意书终于有了效力。虽然有很多地方还未彻底的解决,但这一合意书在之前的两国的法律规定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下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一下韩国语朝鲜之间的关系: (一)韩国大法院的看法 韩国大法院根据《宪法》第三条规定判定为:”韩国的领土包括韩半岛和附属岛屿,所以朝鲜仅仅是反国家团体。”从这一规定看,韩国不将朝鲜视为国家。但在间谍罪的适用上,韩国将朝鲜视为准国家处理。 韩国和朝鲜之间的国际私法的问题从未被大法院审理过,所以我们只能参考其他领域的判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韩国的《着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该法规定为:”着作权的效力涉及到朝鲜,因此对投靠朝鲜的韩国着作权所有者的着作权应当予以保护......为了借用该着作权,应该得到其继承人的同意。”。 不管是宪法还是其他法令,其效力都及于朝鲜。从此我们可以推定为韩国与朝鲜的司法问题也适用韩国的法率。再进一步说,两国之间没有出现涉外法律关系的余地。 但是,在宪法上,明文规定为韩朝是”一个国家”。因此,韩朝两国之间的关系不等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一合意书仅仅是两个公法团体之间的特殊概念,从这一个意义上两国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为特殊关系。韩国的《宪法》列举了需要国会批准同意的条约,其中有”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关于制约主权的条约”。基本合意书既是有关领土的条约,也是韩朝两国之间的和谐与不可侵以及交流的条约,所以从前者的角度看这是”关于制约主权的条约”(因为韩国一直不承认朝鲜的国家地位),从后者的角度看”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该条约是通过国会的批注同意才生效的。但是,韩国国会没有批准和同意该

朝鲜和韩国什么时候分开的

朝鲜和韩国什么时候分开的 朝鲜和韩国的关系怎么样?在历史上这两国本属于一个国家,由于二战原因及历史渊源才分裂成了两个国家。下面是分享的朝鲜和韩国什么时候分开的,一起来看看吧。 说完了朝鲜和韩国的关系,很多对这段历史不了解的人会问,朝鲜和韩国究竟是什么时候分开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朝鲜和韩国都是在1948年成立的,相差不到一个月。这里需要提到一件决定两国独立命运的历史事件:二战取得胜利后,根据美苏双方之前签订的雅尔塔协议(仅有美英苏参加的雅尔塔会议,被认为是决定世界格局的一场会谈),朝鲜半岛被分成了两个势力,北方由苏联支持,南方由美国支持,最终以三八线为边界成立了两个国家。 朝鲜和韩国的关系的走向至今仍像是如履薄冰,前景非常不明朗。两国建国这么多年来,上空始终弥漫着股一触即发的火药味,但由于双方的极大克制和国际社会的调解,并没有爆发重大冲突。至于未来两国是否有建交或是其他的可能,仍将考验着两国领导人的外交智慧。 朝鲜韩国分开的原因是美苏较量的产物,二战末期苏联按美国的要求向日本宣战,并对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在苏军凌厉的攻势下,关东军全线溃败。苏军很快进抵中朝边境,并向驻扎在朝鲜半岛的日军发起进攻。这是美军大惊失色,邀请苏联参与对日战争史为了减少

美军在太平洋上正面战场上的压力,减少伤亡。但是现在苏联大有独吞整个朝鲜的架势,美军许多高级将领要求美国政府干预一下,美国至少要在朝鲜半岛上保留一个港口(有将领提出要保留釜山港,这个港在之后的朝鲜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美军将领的战略眼光由此可见一般。)美政府和苏联进行了谈判,并达成协议:美苏两国以北纬38°线为分界线受降,北方由苏联受降,南方由美军受降,这样朝鲜分裂。二战后,南韩李承晚在1948年8月宣布建立大韩民国,9月北朝鲜建立朝鲜民族主义共和国,朝鲜正式分裂。再后来经历朝鲜战争,军事分解线有所变动(是当时双方军队的实际接触线),但是朝鲜分裂就成为了定局,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朝鲜和韩国的关系朝鲜和韩国以三八线为界,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两国之间的差距天壤地别。韩国早已步入世界经济强国行列,而朝鲜却连温饱都没有解决。两国至今仍未建立外交关系,也相互不承认对方的主权,都宣称对方是自己国家的一部分,两国的地图上也都包含了对方的领土。不仅仅是主权上的对立,双方在边界还摩擦不断,时有擦枪走火的事件发生。 说到朝鲜和韩国的关系,不得不提到两国形成之前的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上,朝鲜(未分立之前统称)本属于清朝的附属国,甲午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取得了对朝鲜的控制权。1897年,朝鲜高宗在俄方的支持下摆脱日本,成立韩国(只是换了国号)。1905年,日本重新控制了韩国,并对韩国实行了殖民政策,全盘日化。不难发现,现在韩国人生活中出现的跪坐、榻榻米、男权主义都是日治的结果。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现代文化 一、中韩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 (一)语言属系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 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 1.元音 (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 (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 (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无复合元音;汉语有。如“买” 4.音节构造 (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 6.声调 (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2)韩国语的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和音节之间。因此,有些词虽然发音相同,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7.语调 (1)句法语调 一般表现在句末,用于区别不同的语气意义。

朝鲜(韩国)人的姓氏和本贯

朝鲜(韩国)人的姓氏和本贯 姓氏和名字,对一个人来说本来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只不过是为了区别这个人与那个人而设定的一种人为的代号 而已。但她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繁衍历史和沿革。 但是,朝鲜人又与别的民族还有相异之点。这就是,从祖先开始沿袭下来的习惯——“本贯”。所谓 “本贯”,就是本家族认定和公认的祖先曾居住过的地方。就是说,通过本贯能反映出一个家族其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繁衍下来的血统关系。一个家庭在生活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居住,但经过查家谱或本贯,就能清楚地了解是否同属一个祖宗的血缘亲属关系。在本贯形成、演变过程中,有的姓氏只有一个本贯,而有的姓氏则多达上百个本贯,而且依据这个本贯所形成的民间风俗习惯,有的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朝鲜人仍沿用的本贯,除个别姓氏的家庭沿用中国地名外,绝大部分姓氏沿用的本贯都是朝鲜地名。这是在长时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从历史上看,朝鲜族的姓氏和本贯的形成和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朝鲜人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可见,朝鲜人的姓氏和本

贯的产生和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是主流。 2.从历史上看,有的家庭收受国王所赏赐的姓名或本贯,这个家庭就感到无尚的光荣,就抛弃原来已有的姓氏和本贯,开始采用国王所赐给的姓氏和本贯,以此炫耀本家庭的社会地位。这类情况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在疆场上为国出力,立下战功,受到国王的重用和赏赐。据传,新罗时期,李瑗的三个儿子李枝春、李叶春、李花春都是新罗将领。他们因率军在抵御倭寇战斗中都立下了战功,新罗景文王以赐姓名的形式奖励这三位有贡献的将领。对这三人都赐“安”姓。新罗王还下诏改李枝春为安邦俊、李叶春为安邦杰、李花春为安杰侠,并封安邦俊为竹山君、封安邦杰为广州君。从此,这两个人就成了后来竹山安氏、广州(注:朝鲜百济南汉山城)安氏的始祖。又传,青海李氏的始祖之兰,本来姓名是佟豆兰。他在高丽公珉王朝廷做官过程中被封为青海君。便遵照高丽王所赐,把自己的姓名改为李之兰。佟豆兰为永怀国王所赐的这一荣誉,宣布自己的子孙后代都是青海李氏。这样,佟豆兰也就成为青海李氏的始祖。 又如,安东权氏的始祖权幸,本来原名叫金幸。金幸于高丽敬顺王二年任古昌郡守时,与金宣平、张贞弼等人在瓶山大破后百济王甄英,为高丽统一朝鲜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国王赐给金幸于权氏,并把古昌郡改为安东府。金幸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