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

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

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
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15(3):101-107Journal o f China A g ricultur al U niv ersity

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

李涛 孔祥斌* 梁颖 秦静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摘 要 研究农户决策行为与耕地质量评价和保护之间的规律,提出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和耕地质量保护对策势在必行。在对国内外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耕地质量评价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是未来耕地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为此从耕地质量评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相关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方面,重点研究农户耕地利用目标差异性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分析农户在不同耕地利用强度下的耕地质量影响过程及其效应,分析这种影响效应的自然过程与农户耕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和复合关系。在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要构建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并从农户对于耕地质量评价要素的影响关系出发,构建合适的耕地质量评价要素的分值体系,以分析由于农户决策行为差异性造成耕地质量空间变异性的特征规律。在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方法方面,不仅要借助传统的学科方法,还要引进遥感信息识别技术、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尺度分析技术,以提升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水平。关键词 农户;决策行为;耕地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S 159 文章编号 1007-4333(2010)03-0101-07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2009-11-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73111;40871254)

第一作者:李涛,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评价研究,E -mail:litao 261@https://www.sodocs.net/doc/9f5204022.html,

通讯作者:孔祥斌,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管理研究,E -mail:kx b@https://www.sodocs.net/doc/9f5204022.html,

Found the research frame on the arable land evaluation based

on household decision behavior

LI Tao,KON G Xiang -bin *,LIANG Ying,QIN Jing

(College of R es 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Agri cultural Univers ity,Beijing 100193,China)

Abstract The re sea rch on the arable la nd eva lua tio n ba sed on the house hold decisio n is v ery importa nt,e specia lly fo r the arable land quality improv ement in China.We propos ed tha t the house hold behav ior and the la nd use intensification should be introduce d into the rese arch o n the arable la nd e va https://www.sodocs.net/doc/9f5204022.html, w fo r a ra ble land intensifica tio n change w ith differe nt sc ale due to the different household land use objec ts,and the driving fo rce of the chang e in la nd us e is the key to the ara ble land e va luation,and the rese arch should be improve d.The arable la nd quality sho uld no t only lie in the natural facto rs,but also in the ho useho ld land use ty pe and the land use intensifica tio n.The ara ble land e va luation indic ator base on the land use e ffe cts at the ho useho ld sc ale sho uld be e sta blished.As to the re sea rc h method,the la nd re sourc es s cience,3S te chnique and the dev elo pment eco nomics should be introduce d tog ether.O nly provide d that there is a disting uished the ara ble land qua lity,ca n w e es ta blish a n applic able la nd us e po licy to improv e the arable la nd quality.

Key words ho useho ld;de cision behavio r;a rable la nd;e va luatio n

耕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1-2]。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关注于

耕地资源质量的利用与管理。因此正确评价耕地资源质量,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基础[3]。耕地质量的变化不仅能反映出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还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5卷

以帮助摈弃引起负效应的耕地利用方式,把握可持续利用的正效应[4-5]。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已经成为广大农村投资、经营与生产等经济活动的主体,是耕地资源利用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对于耕地质量影响显著,作为耕地资源利用的直接参与者,农户在耕地利用方式的选择、耕地管理措施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产出差异都会导致耕地养分失衡而引起耕地质量的变化[6]。同时,由于区域经济水平和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耕地资源质量的强烈变化[7-11]。如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农户耕地利用不合理造成耕地质量退化、沙化严重[12];在东北的黑土区,由于农户耕地利用粗放,投入少造成耕地质量明显下降[13];而在中部地区,由于农户施肥过量,虽然耕地中有机质含量明显上升,但土壤污染日趋严重[14-16]。

笔者在对耕地质量评价历史、农户耕地利用行为以及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出发,基于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相关耕地质量评价的理论、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提出了系统地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并对这个新的研究领域进行了系统论述。

1国内外研究及其评述

1.1耕地质量评价重视自然质量评价,缺乏耕地利

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

耕地质量评价向来是土地科学中最为活跃和前沿性的重要领域。早期的耕地评价主要是为地租或土地税标准提供参考,侧重进行耕地自然质量的差异评价。如1886年俄国的道库恰耶夫的5尼日格勒州土地的鉴定材料6、1934年德国财政部的5农用地评价条例6和1937年美国的斯托利指数分级,都是以赋税为目的[3]。我国耕地质量评价历史悠久,禹贡将土地分为9等,战国时的5管子#地员篇6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人民评价耕地资源的经验,按土色、质地、结构、空隙、有机质、盐碱等因素,并结合地形、水文等条件,对土地生产力进行分等定级,将九州的土地分为18类,按其性质对于农林生产的差别依次排序,分为上土、中土和下土3等。新中国成立以后财政部在1951年组织了查田定产工作,原国家土地局进行农用地分等工作最初的研究目标也是为了合理确定耕地税赋服务,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服务税赋的需求已经让位于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需要。

基于耕地资源适宜性和限制性的评价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基于土地利用不合理导致环境退化的原因,提出了土地潜力分类系统,分为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3级。此后,英国、加拿大和荷兰等国家参照美国的做法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系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6年颁布了5土地评价纲要6,该体系反映了土地的适宜程度及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和改良管理措施。前苏联也于1976年正式颁布了用于地籍工作的/全苏土地评价方法0。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以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的土地评价有了较快发展,产生了2个评价体系:一个是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中的土壤生产力分级,另一个是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1B100万土地资源图分类系统[21],但是在评价过程中忽视土地的区位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耕地质量的影响,也未涉及要素投入和经营状况的差异对耕地质量造成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土资源部在进行大量试点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5农用地分等规程6,并以此规程为依据,于2009年全面完成了我国分省农用地调查与评价工作。国土资源部的农用地评价中强调了土地利用条件和土地投入产出差异对耕地质量的影响,但是在耕地利用评价中也存在着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确定较为简单的问题。

在我国耕地资源紧缺的条件下,耕地资源利用中既存在利用过度,也存在撂荒闲置的问题。在我国的东部发达区域,是优质耕地集中区,但是粮食产量不高;而在中部区域,耕地质量中等,粮食产量却很高。这种现象表明在耕地资源评价中,不仅要重视耕地自然质量和适宜性的研究,更要进行耕地利用评价研究。适合耕地资源保护的耕地质量评价,不仅要重视自然条件和作物生产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还要从影响耕地质量的土地制度、耕地保护政策、区域耕地基础设施条件差异和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行为入手,对耕地利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耕地质量利用评价研究,要重视农户耕地利用强度及其变化的效应研究,建立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要素的互动关系理

102

第3期李涛等: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

论研究体系。

1.2耕地质量评价缺乏将/农户-农地0相互关系

确定为耕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核心

1995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署及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启动了一项以土壤质量为核心的研究/土地质量指标0(Land Quality Indicato rs)的国际合作课题。该课题提出了一个/压力-状态-响应0(Pressure-state-response,即PSR)的土地质量指标的概念性框架[22]。土地质量的PSR框架,提供了把土地质量与政策和管理联系起来的手段,因而成为建立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或考虑的出发点。Pieri等总结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23],Dumanski建立了土地质量指标的核心指标(Core LQIs),并将其分为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2类:短期指标是指通过短时间研究就可识别判断的指标,包括养分平衡、经济增长潜力、土地利用强度和多样性以及土地覆盖;长期指标是指需通过较长时间研究才能识别的指标,即土壤质量、土地退化和农业生物多样性[24]。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一些学者在土地质量评价过程中,也对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郭旭东等以陕西省安寨县为例,建立了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赵春雨等提出了由耕地生态功能指标和耕地现实生产力指标组成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6]。葛向东等以锡山市为研究案例提出了/压力-状态-响应0模型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

国土资源部颁布的5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6中,从耕地生产能力出发,构建了基于耕地生产能力的全国统一可以比较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分等评价依据AEZ评价方法,耕地质量包括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别。由于区域农户土地利用目标不同,农户土地利用强度也产生了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用地利用等和经济等的确定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葛向东等提出了构建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6],并以大兴区为案例区进行了研究,解释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兴区耕地质量的演变规律及其耕地质量空间变化的规律。

在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仅要重视耕地自然评价指标的选择,还要重视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重视基于土壤和耕地利用过程中的压力、状态和效应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在体系构建中,依然缺乏从农户对于耕地利用的需求差异角度构建适合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此,迫切需要从农户土地决策行为出发,构建基于农户决策行为差异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更好的指导耕地质量评价的实践。

1.3耕地质量评价缺乏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行为时

空差异规律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在耕地利用效应研究中,都重视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驱动机制及其效应研究。国外的相关学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对耕地质量的影响[27-29]。Gideon采用Bio-econom ic models模型,将区域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政策、土地利用投入行为与种植行为和技术选择有机的结合起来,模拟了农户在作物种植和技术选择时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分配行为[30]。Ruerd根据更为精确的Bio-economic mo dels模型,模拟在自由生产条件下,在资本、劳动力和畜力限制下,一个典型农户的农业收入和土壤养分平衡之间的关系[31]。Shepherd则采用农户模型,评价了土壤管理措施对农场产量、利润和持续性的影响[32]。

国内学者主要是基于农户调查从不同角度研究农户经济行为对土地(土壤)质量的影响[33-35]。诸培新[33]认为农户决策分为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生产多少3个阶段,并从这3个阶段分别考虑农户行为与耕地质量的关系;张晓平认为农户行为是农村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因,刘彦随等对陕北长城沿线的典型农户行为调查表明,粗放的农牧经营方式对局部耕地沙漠化产生直接影响;欧阳进良强调农户行为在耕地质量评价方面的重要性,张衍毓应用参与性农村调查与评估方法(PRA),对陕西省衡山县的107个农户进行了典型调查,构建了长城沿线风沙区黄土高原交错地带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框架;孔祥斌提出将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和土地利用驱动机制联系起来,认为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分为追求粮食产量最大化、产量和利润最佳化和利润最大化3个阶段[34]。

10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规程,200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5卷

国内外众多学者都重视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纳入到土地利用变化的创新之中。在研究中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提出了耕地利用的驱动机制,建立了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模型,并选择了生态脆弱区、集约化农区和发达区域,进行农户土地利用差异对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和生态效应的研究。而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不仅在数量保护上存在巨大挑战,在质量保护上面临更大压力。基于中国目前国情,农户是现在也是未来耕地利用的主体,要实现国家的耕地质量保护目标,就必须从农户角度,研究农户决策行为和耕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我国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行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演替规律,以及耕地利用决策行为在我国区域之间的差异规律,研究我国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行为在时空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农户在不同的利用目标决策下的耕地利用方式、耕地投入强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并分析耕地利用方式、强度时空差异对耕地质量的演化的正向和反向作用。进行基于农户利用决策行为的相关耕地利用的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才能提出符合我国区域特点的耕地质量利用与保护的相关政策体系。因此,从农户利用决策行为出发,进行基于农户利用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是未来耕地质量评价的重要方向。

2 基于农户利用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

研究框架

2.1 基于农户决策目标差异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目标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尺度和不同条件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特征,建立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型,分析区域农户土地利用强度差异及其效应特征。在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农户土地利用强度和耕地质量效应内在关系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2.2 基于农户利用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的相

关理论研究

传统的耕地质量评价侧重耕地的自然条件对耕地质量影响的研究,比如国土资源部的农用地分等研究中,综合研究了区域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差异对于耕地质量的影响。但是基于农户利用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首先需要进行以耕地利用为核心的耕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图1)、耕地利用变化过程、耕地利用变化效应的全国尺度和区域尺度的相关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农户行为学、发展经济学、

土地产权理论和耕地生

图1 农户-耕地利用研究框图

Fig.1 Ex planat ion framew or k o f arable land use change fr om the per spectiv e o f farm household

104

第3期李涛等: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产能力相关理论,进行基于农户利用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相关理论研究。2.3 应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

1)农户耕地利用目标决策模型的建立。对农户偏好、劳动力市场完备性和土地产权进行适当的假设,建立农户土地利用目标模型,并进行相关定量化研究,建立农户耕地利用目标决策模型。

2)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行为的时间空间演替规律研究。农户的耕地利用决策行为与所处的区域条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家庭的自身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农户的耕地利用决策行为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时间上呈现与经济发展水平变化之间的演替规律;由于农户处在具体的空间区域,因此,农户的耕地利用决策行为也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异性;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存在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特征在空间呈现出扩散的趋势。因此,只有进行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行为的时间空间演替规律研究,才能解释出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行为在时间、空间上表现出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特征,才能为深入研究农户耕地利用方式、强度的时间空间差异提供研究支撑。

3)农户耕地利用方式、利用强度时空演替规律研究。在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行为时间空间差异规律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农户在不同决策行为下产生耕地利用方式和耕地利用强度存在的差异;将农户耕地利用行为与农户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资源状况约束结合起来,研究耕地利用方式、强度在农

户个体、农户群体以及乡镇、区县和省级尺度以及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差异,从而可以揭示农户在不同尺度下的耕地利用方式、利用强度的时空演替规律。

4)农户耕地利用方式差异对耕地质量影响规律的研究。农户耕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千差万别,比如在黄淮海平原,耕地利用方式包括了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棉花,蔬菜等多种利用方式,在相同的利用方式下也存在利用强度的差异。因此,农户的耕地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差异必然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研究农户耕地利用方式差异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才能解释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行为与耕地质量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建立适合不同尺度下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5)农户利用行为决策与耕地质量变化关系研究。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行为差异与耕地质量变化的互动机制,并分析农户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耕地利用目标下的耕地方式与耕地质量的变化的关系。

6)基于农户耕地利用利用行为的耕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依据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特点,通过分析引起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变化的压力、农户耕地利用的状态以及农户不同耕地利用行为产生的耕地利用效应,以及针对这些变化政府所做出的响应,构建基于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差异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图2)

图2 基于农户行为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0框架

F ig.2 /P ressur e -Stat e -Effect -Response 0framew or k based o n househo ld behav ior

105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5卷

7)不同区域耕地质量变化规律及区域对比研究。研究我国不同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的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特征,建立区域农用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耕地质量评价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区域耕地质量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区域差异对比研究。

2.4研究方法

1)农户调查的方法。从农户角度进行研究耕地质量评价,不仅涉及到土壤学、地理学知识,还要涉及到农户行为学的知识。通过对农户有关土地投入、土地收益、土地种植结构和农户收入等方面的调查,可以为深入分析农户行为及其对耕地利用方式变化和耕地质量变化的影响提供丰富的数据。

2)农户行为学与土地利用理论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方法。以农户行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在理论上揭示农户耕地利用目标、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差异,分析耕地利用行为与耕地质量变化的关系。

3)基于3S技术方法。基于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差异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不仅要依据传统的土地评价学方法,还要采用GPS技术获取有关农户耕地利用的空间信息,采用遥感信息技术获取农户微观的耕地利用信息,以GIS软件作为最基本的技术支撑手段,建立基于GIS软件支持的区域土地的空间属性与数据属性库,研究区域耕地集约利用及其对于耕地质量要素的影响差异,并采用合理的方法评价耕地质量变化。

4)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要选择不同尺度下的农户耕地利用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在收集研究区域现有图件、数据和文字等资料的基础上,获取土壤、区位、交通和耕地利用等基础数据,并在野外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获取土壤养分数据、农用地投入产出及家庭种植业收入比例等数据,对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变化规律及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规律进行实证分析。

3结论

国内外研究进展表明,我国以农户为主体的耕地利用方式将长期存在。因此,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耕地质量评价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区域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探讨我国耕地质量变化规律,并从农户角度出发,提出耕地质量提升策略,是耕地质量评价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需要利用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型对农户土地利用效应进行研究,并基于长期的监测数据,建立农户土地利用强度与耕地质量影响要素的内在关系模型以分析这种影响强度与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

基于农户利用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需要综合应用农户行为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土地资源学,将农户作为影响耕地质量要素的重要方面,并从农户耕地利用时间空间变化入手,分析农户耕地利用的尺度特征以及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对于耕地质量影响的内生机理和外部因素。

参考文献

[1]林培.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1:25-65

[2]陈百明,周小萍.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

力的变化态势[J].资源科学,2004,26(5):38-45

[3]傅伯杰.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

1990(3):1-7

[4]T ur ner M G.T he effect of pattern o n pr ocess:A nnual

review of ecolog y and sy stematics[J].L andscape Eco-l

o gy,1989,20:171-197

[5]张凤荣,孔祥斌,徐艳.开展农地利用方式变化规律研

究,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4(3):18-22

[6]谭水德,金继运,黄绍文,等.不同种植制度下长期施钾

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33-139

[7]刘彦随.苏南现代化进程中的耕地问题及对策[J].地

理科学进展,1999,15(2):51-57

[8]除多,张镱锂,郑度.拉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J].地理

学报,2006,61(10):1075-1083

[9]秦明周,陈云增.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对土壤

质量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2(2):120-

124

[10]龙健,黄昌勇,李娟.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

质量演变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1):76-

79

[11]何格,欧名豪.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的区域耕地数量

安全:以青岛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

(3):132-137

[12]朱震达,刘恕,杨有林.试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

沙漠化土地整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J].地理科学,

1984,4(3):197-206

[13]周道纬,卢文喜,夏丽华,等.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草

106

第3期李涛等: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

地退化与水土流失[J].资源科学,1999,21(5):57-61 [14]冷家锋,李东海,王泽俊,等.济南市蔬菜中硝酸盐污

染现状评价[J].山东环境,1997,16(5):33-35 [15]陆正松,赵玲,张硕,等.土壤污染、施肥对稻米和蔬菜

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1,13(4):13-16 [16]马立珊,钱敏仁.太湖流域水环境硝态氮和亚硝态氮

污染的研究[J].环境科学,1987,8(2):60-65

[21]徐盛荣.土地资源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85-105

[22]冷疏影,李秀彬.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国际研究的新的

进展[J].地理学报,1999,54(2):177-185

[23]P ier i C,Dumanski J,Hamblin A,et al.L and qualit y

indicato rs[C].W 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no.

315).Washingto n DC:Wo rld Bank,1995

[24]D umanski J P.L and quality indicato rs:Research plan

[J].Ag ricultur e.Ecosy stems and Env iro nment,2000,

81:93-102

[25]赵春雨,朱永恒.耕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资源

开发与市场,2006,22(3):224~227

[26]葛向东,彭补拙,濮励杰,等.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质

量变化的初步研究:以锡山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

与环境,2002,11(1):47-51

[27]W illiam K Y P.F arm-level models of spatial patter ns

o f land use and land co ver dynamics in the Ecuado rian

A mazon[J].Ag r iculture,Ecosy stems and Env iro n-

ment,2004,101:117-134

[28]Sidibe A.Far m-level ado ption o f so il and w at er co n-

serv ation techniques in no rthern Burkina Faso[J].

A gr icultural Water M anag ement,2005,71:211-224

[29]Q u Y.T he farm househo ld.s choice o f land use t ype

and its effectiveness o n land quality and envir onment

in H uang-Hua-i H ai Plain[J].Jo ur nal of Natur al Re-

so ur ces(in Chinese),2004,19(1):1-11

[30]G ideon K r useman J B.Ag rar ian po licies for sustain-

able land use:bio-economic modelling to assess the ef-

fectiveness of po licy instr uments[J].Ag r icultural

Systems,1998,58(3):465-481

[31]Ruerd Ruben A R.T echnical coefficients fo r bio-eco-

no mic farm househo ld mo dels:a met a-modeling ap-

pr oach with applications fo r Southern M ali[J].Eco-

log ical Eco no mics,2001,35:427-441

[32]Shepher d K D.So il fert ility manag ement in w est

Kenya:Dy nam ic simulation of pro ductiv ity,prof it-

abilit y and sust ainabilit y at different r eso ur ce endow-

ment lev els[J].A g riculture,Eco systems and Envir on-

ment,1998,71:131-145

[33]诸培新,曲福田.农户层次土壤侵蚀成本理论分析

[J].生态农业研究,1999,7(2):9-13

[34]孔祥斌,张凤荣,徐艳,等.集约化农区近50年耕地数

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自然

资源学报,2004,19(1):12-20

[35]Q in Jing,K ong Xiang-Bin,Z hang Feng-Ro ng,et al.

Change of soil o rg anic ca rbon as affect ed by ho use-

ho ld objectiv es in urban fr ing e o f N or th China[J].

N ew Zealand Jo urnal o f A g ricultur al Resear ch,2007,

50(5):1093-1102

107

哈工大研究生 决策理论与方法习题

<决策理论和方法>习题 第一章概论 一、什么是决策? 什么是决策分析? 决策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决策问题有哪些要素? 二、用决策树表示下列问题: 1. 火灾保险 2. 易腐品进货问题 3. 油井钻探问题: 某公司拥有一块可能有油的土地, 该公司可以自己钻井,也可 以出租给其它公司开采; 若出租土地,租约有两种形式,①无条件出租,租金45万元②有条件出租,租金依产量而定: 产量在20万桶或以上时,每桶提成5元; 产量不足20万桶时不收租金. 设钻井费用为75万元,有油时需另加采油设备费25万元,油价为15元/桶.(为了简化,可以将油井产量离散化,分为4种状态: 无油,产油5万桶, 产油20万桶, 产油50万桶) 三、* 设油井钻探问题如下: 每次钻井费用10万元,有油时售油收入100万元,有油 的概率为0.2, 无油的概率为0.8.问无油时该继续钻井否? 若该, 钻几次仍无油时停止钻井?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Subjective Probability & Prior Distribution) 一、为什么要引入主观概率? 试比较主、客观概率的异同. 如何设定先验分布? 二、1. 阅读<决策分析> §6.3.4 2. 两人一组,一人充当决策人, 一人充当决策分析人, 就来年国民经济增长率 的先验分布进行对话,并画出对话所得的图形曲线. 互换角色, 就就来年通 涨率的先验分布进行对话. 三、设某个决策人认为产品售出400件的可能性是售出800件的可能性的1/3, 是售 出1200件的可能性的1/2, 与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相同, 售出800件的可能性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的两倍, 是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的3倍; 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比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的大2倍. 求该决策人关于产品销售量的主观概

决策理论和方法培训文件

决策理论和方法(讲稿) Decis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0-0 引言: 1.讲义: 陈先生编著: 决策分析科学出版社 2.要紧参考书: (1) 参考文献中 书 * 56 60 68 111 112 118 120 论文 70 72 86 87 94 107 119

152 154 159 (2) Hwang,C.L. Group Decision under Multi-Criterion.(1987) (3) Howard Raiffa The arts and science of Negotiation(1982) 中译本: 谈判的艺术与科学湖北科技出版社,1986 以及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4) 决策科学手册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89 (5) Ralph https://www.sodocs.net/doc/9f5204022.html,es 主编 Systems Concepts—Lecture on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Systems 中译本: 系统思想:当代系统方法讲座走向以后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 (6) S ang M.Lee著宣家冀卢开译决策分析的目标规划清 华大学出版社

(7) 贵州人民出版社决策科学丛书 (8) S imon,H. 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 (9) S imon,H. 治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 3.讲课方式与复习 △讲课内容差不多概念的建立和难点: 多举例 希望:课堂内随时提问,多讨论,有意见及时反映 适当预习,扩大阅读范围,扩大知识面 作业请自觉完成(注意课内外学时之比1:2)△目录中带*的能够跃过 △考试与成绩评定:考试占70%~80% 平常作业20%,做即可得50% 4.各章节间关系

决策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决策理论与方法 战略决策是指组织机构为了自身与变化的环境适应和谋求发展的决策。这种决策是为了解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程序化决策(也称为结构化决策):是指那些常规的反复出现的决策,这类决策一般都有明确的决策目标和决策准则,而且可以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无论是领导者或办事员都可按此程序加以解决。这类决策在中层和基层居多。 非程序化决策(也称非结构化决策):是指不经常出现的、复杂的、特殊的决策。 序贯决策(动态决策):一系列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决策,这些决策相互关联,前一个决策直接影响后一项决策。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冒一定风险。 追踪决策是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主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或决策方案存在重大事务时所进行的一种补救性的新决策 层次分析方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是对其决策单元(同类型的企业或部门)的投入规模、技术有效性作出评价,即对各同类型的企业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后,其产出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一个相对有效性评价 马尔可夫预测技术是研究系统的状态和状态的转移,它不需要连续不断的大量历史资料,只需要近期的动态资料就可以预测。 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方案,自然状态,决策结果,决策准则。决策分析的基本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决策过程必须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发现与分析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各种可行的备择方案;分析、比较各备择方案,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决策的执行、反馈与调整等。 层次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一、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二、构造判断矩阵。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四、层次总排序。五、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保本点不变时,销售量超过保本点一个单位就可取得一个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越大,赢利越多

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金融学理论 :对冲行为,是通过在各种范围内发现可利用的低效率的公司与市场来优化资 源的配置,从而获得利润的主要手段。而量化技术,则是这一目标达成的最有 效手段。 传统金融理论在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为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它承袭了经济学“理性范式”的研究思路,取得了重大成功。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悖论,如“股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阿莱斯悖论”等。传统的“理性人”假定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人的经济生活与行为,预期效用理论也遭到怀疑。虽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理论的悄然兴起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供学习和交流之用。 第一部分,现代经典金融学的缺陷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从现代经典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入手,介绍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经验检验。现代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和有效市场基础上的,本节主要从有效市场假说分析了现代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基础。根据心理学分支的划分,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为后续理论与模型奠定基础。第三部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核心—期望理论。行为金融学发展至今,其中最有影响为学术界所公认的理论就是期望理论了,期望理论研究的主要是金融理论的模块之一的“偏好与决策问题”,但是它是目前应用于经济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决策理论之一。本节在回顾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研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理论基础:有限套利和投资者心态分析。有限套利解释了套利对于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水平的作用是有限的,从而市场是处于一种非有效状态。但是它无法告诉我们这种非有效性到底采取哪种具体形式,为此,需要建立行为金融的第二个理论基础:即投资者心态分析。该部分主要通过对经典模型的介绍来阐明这两大基础。第五部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交易策略,这些策略,从主流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非理性的,而行为金融给出了相应的解释。第六部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1994)构筑了BAPM (behaviroral asset pricing model)作为主流金融学中CAPM 的对应物,将 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以及两者在市场上的交互作用同时纳入资产定价框架,提出了行为贝塔的概念。BAPM一方面从无法战胜市场的意义上接受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从理性主意出发拒绝市场有效性,这对金融研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第七部分,行为组合理论。Shefrin和Statman借鉴Markowitz的现

决策理论与方法一卷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试卷(A卷) 本试卷用于经济与管理系2003、2004级管理科学专业本科学生 (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2、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20分) 1、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方案、_____、_____、决策准则。 2、追踪决策是指主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原决策方案存在重大失误时所进行的一种_______的决策。 3、现金净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__________的差额。 4、复利现值系数(P/F,i,n)=__________。 5、独立方案指____________决策。 6、把每个方案的__________加以比较选优的方法叫期望值决策。 7、不确定型决策是指:__________。 8、n维效用合并的代换规则公式为_________。 9、完全信息静态博仪弈指__________的博弈。 二、名词解释:(30分) 1、决策分析 2、边际贡献 3、风险决策 4、乐观决策准则 5、层次分析法 6、战略决策 7、目标准则体系 8、净现值 9、博弈论 10、决策目标 三、简答题:(30分) 1、简述决策的程序。 2、简述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具有哪些特征?。 3、简述决策树法的重要性之所在。 4、论述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5、简述构建多目标决策目标准则体系的基本原则。

四、计算题(20分) 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市场预测结构表明有三种可能: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差。备选方案三个:一是扩建,二是技术改造,三是维持现状。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试用乐观决策法、悲观决策法、最小后悔值法、 2、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市场预测结构表明有三种可能: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差。备选方案三个:一是技术改造,二是扩建,三是战略联盟。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如果销路好的概率为0.5,销路一般的概率为0.3,

第八章决策行为

第八章决策行为 [教学目的]1、熟悉决策行为的过程 2、熟悉决策行为的心理特征 3、掌握决策的思维特征 4、掌握决策行为的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熟悉决策行为的心理特征,决策者应有的思维特征,掌握决策行为的思考方法 [难点]理解决策行为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孙子兵法·谋攻》中曾说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殆矣”。这句话道理其实很明显,就是告诉我们在采取战争决策时,要综合考虑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根据地方的情况和我们自身的实际,采取适合的作战策略。这种决策行为到处可见,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做出各种各样的决策。那么决策是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有效,决策行为的价值观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学习一下第九章决策行为。 第一节决策行为的过程 一、决策的概述 (一)决策的概念 决策一次在英语中翻译为decision making,通俗讲决策就是人

们对某一件事情拿主意、想办法,做出审慎的选择或决定的过程。对决策一词的定义,不同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定义: (1)用于决策分析的各种方法,即所谓“决策论”; (2)决策领导者处理重大事件所下的决心和行为; (3)决策的全过程,决策不应该理解为仅仅是主管领导干部“拍板”那一瞬间,而是应该包括一连串的准备工作和计划执行的行为。 教材给出的三个定义,前两个是静态的指向,是名词;后一个是动态的含义,是动词。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决策侧重后一种解释,即把决策理解为一个过程,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中。 决策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成为一门系统科学,最早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西蒙(H·A simon)等人提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决策理论是在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程序等学科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蒙认为决策并不是管理的一个职能,而是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可以说,决策时领导人的根本性工作,不能决策就不能领导。决策是管理的灵魂与核心,决策时成败的关键。当然,决策一般都要与期望达到的目标相联系,没有目标当然也就谈不到决策过程。那么,决策应该怎样被定义呢?应用芮明杰教授的观点,所谓决策,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一举平定准则和标准,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进行分析、判断并付诸实施的管理过程。这个含义包含了以下内容: 1、决策针对明确的目标;(目标性)

决策理论与方法

1、公共部门决策的特点:1决策主体的公共性2决策内容的公共性3决策方式的民主化4决策准则的公益性 2、公共部门决策的重要性作用:1为公共部门的决策提供目标2使公共部门的管理行为有了行动依据3有助于调动公共部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4有助于使公共部门的管理工作达到更优效果 3、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研究方法:理论实践结合法,主体兼容法,吸收创新法。 4、经验决策的基本方法:直接判断法,淘汰法,排斥法,归纳法 5、科学决策的标志:1公关部门决策由个人决策发展为集团决策2公关部门由单纯的定性分析发展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3公关部门决策由仅注重决策的结果到注重决策的全过程。决策分析方法的科学化主要趋势是出现了决策分析的数学化,模型化,电子计算机化。 6、中国传统决策文化观念:1中庸决策观,儒家:适可而止,不偏不倚,中庸之道2无为决策观,道家:无为而治,贵柔,守雌,不争3经验决策观,墨家:三表论,本,原,用,类,故4权谋决策观,法家:权势,谋略5知变决策观,孙子兵法:知,变,知己知彼,技之以计,奇正相生。 7、我国政府决策的基本经验:1坚持共产党在政府决策中的领导地位2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视调查研究,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方法3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4尊重专家的意见,按科学态度决策。 8、我国政府决策的主要教训:1没有一套完善的决策制度2决策研究缺乏公开性和民主性,3缺乏一套系统的科学决策程序。 9、公关部门决策科学化基本内容:决策研究的科学化,决策过程的程序化。公关部门决策民主化基本内容:决策参与的民主化,决策讨论的公开化。 10、公关部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保障机制:1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基础之上。2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制度,增加决策的透明度,3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4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 11、西方决策理论对决策模式作了三种分类:1两分法,将整个决策模式分为理性决策模式和渐进模式可能2三分法,在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另一种决策模式,混合扫描模式3七分法,进一步在前述两分法基础上增加了五个模式,即经济合理模式,顺序决策模式,超理性决策模式,剧烈改变模式,无为模式。 12、现代西方决策理论的基本模式:一理性决策模式,理性决策模式也被称为科学决策模式,它把决策过程分为六个步骤:发现问题,提

决策理论与方法考试题型

第一道不确定决策(几大准则) 1.设某决策的收益表如下。用悲观准则进行决策。 S1 S2 S3 S4 min A1 A2 A3 A4 A5 4 2 5 3 3 5 4 7 5 5 6 6 3 6 5 7 9 5 8 5 4 2 3 3 3 采用悲观准则,最优方案为A1(其实就是:差中选优) 2. 乐观准则 状态 方案 S1 S2 S3 S4 max A1 A2 A3 A4 A5 4 2 5 3 3 5 4 7 5 5 6 6 3 6 5 7 9 5 8 5 7 9 7 8 5 采用乐观准则,最优方案为A2(优中选优) 3.折中准则,假设乐观系数a=0.8 状态 方案 S1 S2 S3 S4 max min U(a i ) A1 A2 A3 A4 A5 4 2 5 3 3 5 4 7 5 5 6 6 3 6 5 7 9 5 8 5 7 9 7 8 5 4 2 3 3 3 6.4 7.6 6.2 7.0 4.6 计算:即7x0.8+4x0.2=6.4,同理可得其它的。 采用折中准则(乐观系数a=0.8 ),最优方案为A2 4.等可能准则(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都是1/n ,计算期望值取最大的) 5.遗憾准则(后悔法则) 状态 方案 S1 S2 S3 S4 r(A i ) A1 1 2 0 2 2 A2 3 3 0 0 3 A3 0 0 3 4 4 A4 2 2 0 1 2 A5 2 2 1 4 4 用遗憾准则最优决策为A1或A4 状态 方案 S1 S2 S3 S4 A1 4 5 6 7 A2 2 4 6 9 A3 5 7 3 5 A4 3 5 6 8 A5 3 5 5 5 max max max min min 收益矩阵 后悔矩阵

《决策理论和方法》练习题

<决策理论和方法>习题1998年 第一章概论 一、什么是决策? 什么是决策分析? 决策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决策问题有哪些要素? 二、用决策树表示下列问题: 1. 火灾保险 2. 易腐品进货问题 3. 油井钻探问题: 某公司拥有一块可能有油的土地, 该公司可以自己钻井,也 可以出租给其它公司开采; 若出租土地,租约有两种形式,①无条件出租,租金45万元②有条件出租,租金依产量而定: 产量在20万桶或以上时,每桶提成5元; 产量不足20万桶时不收租金. 设钻井费用为75万元,有油时需另加采油设备费25万元,油价为15元/桶.(为了简化,可以将油井产量离散化,分为4种状态: 无油,产油5万桶, 产油20万桶, 产油50万桶) 三、* 设油井钻探问题如下: 每次钻井费用10万元,有油时售油收入100万元, 有油的概率为0.2, 无油的概率为0.8.问无油时该继续钻井否? 若该, 钻几次仍无油时停止钻井?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Subjective Probability & Prior Distribution) 一、为什么要引入主观概率? 试比较主、客观概率的异同.

如何设定先验分布? 二、1. 阅读<决策分析> §6.3.4 2. 两人一组,一人充当决策人, 一人充当决策分析人, 就来年国民经济增长 率的先验分布进行对话,并画出对话所得的图形曲线. 互换角色, 就就来 年通涨率的先验分布进行对话. 三、设某个决策人认为产品售出400件的可能性是售出800件的可能性的1/3, 是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的1/2, 与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相同, 售出800件的可能性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的两倍, 是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的3倍; 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比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的大2倍. 求该决策人关于产品销售量的主观概率分布. 第三章效用、损失和风险(Utility 、Loss & Risk) 一、什么是效用?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有何区别? 采用效用进行决策分析有何 利弊? 二、某人请3个朋友吃饭, 他不知道究竟能来几人. 设各种状态的主观概率如下表所示. 设此人的效用函数u=x-2y-z2.其中x是为朋友预订的客饭有人吃的份数, y 是来了吃不到饭的客人数, z是预订了客饭没有人吃的份数, 求他该为朋友订几份客饭? (设每人吃一份, 不得分而食之)

第二章 行为决策偏差

第二章行为决策偏差:理论基础 第一节有限理性-行为金融的理论基础 一、理性人假说及由来:由新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说发展而来。 理性人的特点: 1.对各种决策结果具有完全而准确了解,始终最求最优目标,最求最优决策; 2.具有完全意志能力,能保证其效用函数具有有效性和单调性。 3.即使在不确定条件下仍具有充分计算能力,比较方案的预期效用; 4.具有完全记忆能力,具有完全信息; 5.决策不需要时间,可瞬间完成; 6.使用边际分析方法,计算边际收益与成本; 7.理性人是自私且要求利益最大化; 8.理性人决策不受道德影响; 10.理性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 最早有影响对理性人假设批评的是霍桑试验所提出的社会人假说,认为人并非完全依理性原则行事,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意志、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有限理性假说的内容 有限理性:是指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最初是阿罗提出的,他认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的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一是环境是复杂的,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有限理性由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提出(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之一。西蒙认为有限理性的理论是“考虑限制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的约束的理论”。他提议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一些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引入经济分析。 有限理性的特点: 1.决策者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决策受可用资源的稀缺性和人自身的胜利、心理限 度的影响,人的注意力、感知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记忆力等都是有限的; 2.有限理性决策标准—满意:信息不完全、预测的困难性、穷尽可行结果的困难性。第二节认知偏差 一、决策的两种方法:算法和启发法 (一)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套明确规则与步骤。 (二)启发法:是一种凭经验,简洁、笼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直觉判断,也称为经验法则或拇指法则。 大拇指定律 在硅谷,风险资本所投资的创业企业有着一个不太精确的经验定律,即所谓风险投资收益的“大拇指定律”。是说每十个风险资本所投入的创业公司中,平均会有三个企业垮台;三个企业会成长为一两千万美元的小公司并停滞在那里,最终被收购,另外三个企业会上市并会有不错的市值;其中的一个则会成为耀眼的企业新星,并被称作“大拇指”。 大拇指定律”一般主要用来阐述指对风险投资收益的一个普遍现象! 二、启发法的类型 1.代表性启发法:基于典型案例的判断(见下页);

决策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 决策分析:也称决策,就是决定一个对策,是人类的一种 有目的的思维活动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人类历史 的全过程中。 2、 追踪决策:是决策者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已从事的活 动、目标、方针及方案的重新调整。 3、 定性决策:指决策者在占有一定的事实资料、实验经验、 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其直观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对决策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 4、 定量决策:指决策者在占有历史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基础 上,运用数学和其他分析技术建立起可以表现数学关系的 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进行决策的方法。 5、 系统仿真: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各要素性质 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 的、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仿真模型。 6、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 增加的价值。 7、 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 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是指企业按现金收付实现制所 反映的在一定会计期间,通过一定经济活动二产生的现金 流入、现金流出情况的总称。 8、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 价值。 9、 终值:是指现在一定量的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 10、 年金: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支付的一系列付款。 11、 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以资金成本为 贴现率折现之后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差额。 12、 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 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13、 外部收益率:是使一个投资方案原投资额的终值与各年的 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终值之和 相等时的收益率。 14、 风险型决策 :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 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 目标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期望值:指一个人对某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估计。 16、 完整情报:理论上的确切可靠情报。

决策理论与方法卷三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试卷三 一、判断题:(24分) 1、在决策树方法中,图中的小方框表示方案结点,由它引出的分枝称为方案分枝()。 2、对乐观系数决策标准而言,乐观系数a=1即为乐观决策标准,a=0即为悲观决策标准()。 3、对利润表而言,乐观主义决策标准是最大最大决策标准()。 4、对支付费用表而言,保守主义决策标准是最小最小决策准则()。 5、决策树法是—种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方法()。 6、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可采用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标准( )。 7、在不确定性决策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且各状态出现的概率未知( )。 8、应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实际上它是与期望值的表格计算法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计算方法( )。 二、单项选择题:(30分) 1、贝叶斯决策是依据()的进行决策的方法。 A 联合概率 B 边际概率 C 条件概率 D 后验概率 2、在建设项目决策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用复利计算方法计算资金的时间因素,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是_。 A.定性分析法B。定量分析法C.静态分析法D.动态分析法3、风险决策 4、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鉴于投资项目的历时性和风险性,故需对项目进行_。 A.市场供求分析B.技术发展预测C.投资策略分析D.不确定性分析 5、投资者按照自己的意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和决定项目是否必要和可行。将这种在采取行动之前所做出的决定称之为_。 A.计划B.控制C.决策D.创新 6、决定投资项目实际规模的是___。 A.经济效益B.社会需要C.物质技术条件D.竞争 7、下列各项中,代表先付年金现值系数的是()。 A、[(P/A, i, n+1)+1] B、[(P/A, i, n+1)-1] C、[(P/A, i, n-1)-1] D、[(P/A, i, n-1)+1] 8、企业在4年内每年末存入银行1000元,银行每年利率为9%,4年后可从银行提取的款项为()。 A、3000元 B、1270元 C、4573 元 D、2634元 9、为比较期望报酬率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的风险程度,采用的标准是()。 A、标准离差 B、标准离差率 C、概率 D、风险报酬率 10、企业年初借得50000元贷款,10年期,年利率12%,每年末等额偿还。已知年金现值系数(P/A, 12%, 10)=5.6502,则每年应付金额为()元。 A、8849 B、5000 C、6000 D、28251 三、简答题:(30分) 1、什么是决策? 什么是决策分析? 决策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决策问题有哪些要素? 2、为什么要引入主观概率? 试比较主、客观概率的异同. 如何设定先验分布?

决策理论与方法

特斯拉的成功之道 摘要 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各国的汽车行业都将目光聚焦在了新能源汽车上。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特斯拉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它已经成功打入汽车市场,并为消费者所接受,并且每年的订单量迅猛增加。通过对特斯拉的经营策略的分析,发现特斯拉在市场定位、生产模式、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等方面所采取的决策无疑是成功的。而特斯拉汽车的成功将为其他汽车公司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特斯拉;经营策略;决策

目录 1绪论 ---------------------------------------------------------------------------------------------------------------- 3 2 特斯拉的市场定位 ------------------------------------------------------------------------------------------- 4 2.1 在美国的奢侈品—高端定位 --------------------------------------------------------------------- 4 2.1.1 小众市场的前瞻性-------------------------------------------------------------------------- 4 2.1.2 盈利模式的正确性-------------------------------------------------------------------------- 4 2.2 在中国的生活用品—中端定位-------------------------------------------------------------------- 5 2.2.1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成熟 ------------------------------------------------------------- 5 3 特斯拉的生产模式 ------------------------------------------------------------------------------------------- 5 3.1 特斯拉的生产模式 ----------------------------------------------------------------------------------- 5 3.1.1 特斯拉自身的定位-------------------------------------------------------------------------- 5 3.1.2 工业技术的发展 ----------------------------------------------------------------------------- 6 4 特斯拉的市场营销 ------------------------------------------------------------------------------------------- 6 4.1 互联网直销--------------------------------------------------------------------------------------------- 6 4.1.1 “线上”的迅猛发展 --------------------------------------------------------------------- 6 4.2 饥饿营销 ---------------------------------------------------------------------------------------------- 6 5 特斯拉的其他战略 ------------------------------------------------------------------------------------------- 7 5.1 特斯拉的“开放专利”战略 --------------------------------------------------------------------- 7 5.1.2 通过开放专利提高其技术标准普适性,进而掌控行业未来发展------------- 7 总结 ------------------------------------------------------------------------------------------------------------------ 8 参考文献-------------------------------------------------------------------------------------------------------- 8

行为决策理论

一、行为经济学的形成过程概述 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就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心理学的变化对经济学的影响首先出现在20世纪30-40年代。有二个代表性人物:一是乔治·卡托纳(George Katona);二是郝伯特·西蒙。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卡托纳在密西根大学开展了宏观经济的心理研究,引入了态度、期望、情感等心理学概念,特别是预期的形成,提出了关于通货膨胀心理预期假说,为后来的通胀目标理论打下了基础。西蒙的研究广为人知,他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指出经济活动当事人在决策时不仅面临复杂环境的约束,而且还面临自身认知能力的约束,即使一个当事人能够精确地计算每一次选择的成本收益,也很难精确地做出选择,因为当事人可能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偏好序。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卡尼曼

(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发表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研究成果,通过吸收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场的最新进展,以效用函数的构造为核心,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个体选择模型,并激发了其他行为经济学家把相关研究领场拓展到经济学的各主要分支,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行为经济学”流派。 二、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理解行为经济学的关键就是在于解释这些学者们拓展的不确定下的决策理论。卡尼曼等人指出,预期效用理论的构造依赖以下理性假定:偏好的完备性公理;偏好的传递性公理。如果这两大公理不能满足,那么新古典的理性定义就被推翻,则预期效用理论也就不成立。行为经济学正是通过检验和反驳这两大定义理性的公理来构造自己的决策理论的。行为经济学的这一新的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与方法期末测试 模拟测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 06-07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代码:03A13 授课课时:80课程名称:决策理论与方法 适用对象:062学期管理类试卷命题人:盛积良 试卷审核人:陶长琪一、简答题.(要求简要叙述,本题10分) 简述追踪决策及其基本特征。 二、风险决策计算题.(要求写出详细计算过程,本题20分) 有一化工原料厂,由于某项工艺不太好,产品成本高。在价格保持中等水平的情况下无利可图,在价格低落时要亏本,只有在价格高时才盈利,且盈利也不高。现在工厂管理人员在编制五年计划时欲将该项工艺进行革新,用新工艺代替。取得新工艺有两种途径,一是自行研究,但成功的可能性为0.6,二是购买专利,估计谈判成功的可能性是0.8,不论研究成功或谈判成功,生产规模都有两种考虑方案,一是产量不变,二是增加产量,如果研究或谈判都失败,则仍然采用原工艺进行生产,保持原产量。 根据市场预测,估计今后5年内这种产品跌价的可能性为0.1,保持中等水平的可能性为0.5,涨价的可能性为0.4。 决策问题:是购买专利,还是自行研制。(要求画出决策树) 决策表 三、不确定型决策分析题.(要求写出详细计算过程,本题10分) 某钟表公司计划通过它的销售网推广一种低价钟表,计划零售价为每块25元。对这种钟表有三种设计方案: 方案1:需要一次投入10万元,投产后每块成本为15元;方案2:需要一次投入16万元,投产后每块成本为12元;方案3:需要一次投入25万元,投产后每块成本为8元; 该种钟表需要量不确切,但估计有三种可能:3万、12万和20万块。要求: 1.建立收益矩阵; 2.用乐观法、悲观法和等概率法决策公司该采用哪一个设计方案; 3.建立后悔矩阵,用后悔值决策采用哪一个设计方案。 方案损益值 价格状态按原工艺生产 购买专利成功)8.0(自行研究成功)2.0(产量不变增加产量产量不变增加产量低落)1.0(-100 -200-300-200-300中等)5.0(0 50500-250高涨) 4.0(100150250200600

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金融学理论 :对冲行为,是通过在各种范围内发现可利用的低效率的公司与市场来优化资源的配置,从而获得利润的主要手段。而量化技术,则是这一目标达成的最有效手段。 传统金融理论在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为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资 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它承袭了经济学“理性范式”的研究思路,取得了重大成功。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悖论,如“股 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阿莱斯悖论”等。传统的“理性人”假定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人的经济生活与行为,预期效用理论也遭到怀疑。虽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理论的悄然兴起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供学习和交流之用。 第一部分,现代经典金融学的缺陷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从现代经典金融学的起 源和发展入手,介绍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经验检验。现代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和有效市场基础上的,本节主要从有效市场假说分析了现代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基础。根据心理学分支的划分,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 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为后 续理论与模型奠定基础。第三部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核心一期望理论。行为金融学发展至今,其中最有影响为学术界所公认的理论就是期望理论了,期望理论 研究的主要是金融理论的模块之一的“偏好与决策问题”,但是它是目前应用于 经济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决策理论之一。本节在回顾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研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理论基础:有限套利和投资者心态分析。有限套利解释了套利对于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水平的作用是有限的,从而市场是处于一种非有效状态。 但是它无法告诉我们这种非有效性到底采取哪种具体形式,为此,需要建立行为 金融的第二个理论基础:即投资者心态分析。该部分主要通过对经典模型的介绍来阐明这两大基础。第五部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交易策略,这些策略,从主流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非理性的,而行为金融给出了相应的解释。第六部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 (1994)构筑了BAPM (behaviroral asset pricing model )作为主流金融学中CAPM的对应物,将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以及两者在市场上的交互作用同时纳入资产定价框架,提出了行为贝塔的概念。BAPM H方面从无法战胜市场的意义上接受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从理性主意出发拒绝市场有效性,这对金融研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 刻的启示。第七部分,行为组合理论。Shefrin和Statman借鉴Markowitz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 , MPT于2000年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BPT),该理论打破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存在的局限:

2008秋季决策理论与方法期末试题答案

决策理论与方法 2008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答案 授课教师:孙文俊 一.选择题(40分。正确答案为单选。) 1.(5分)在一个健全人性的医疗体系中,医生除了担任救死扶伤的责任外,还兼任决 策支持人的角色。下面各项中,哪个是医生不应该做的? a. 向病人或其家属通知病情及建议进一步的检查化验及各种治疗方案 b. 集合相关专家,根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c. 治病救人要紧,不必征求病人或家属的意见,直接实施专家认可的最佳治疗方案 d. 获得病人对各种可能治疗方案的偏好 答案:c 2.(5分)下面关于决策树的陈述,哪个是错误的? a. 后果用三角形表示,且应在三角形后表明相应的后果值。 b. 机会枝右端只能接后果,不能接选择点或机会点。 c. 一般来讲,决策树图用方框来代表选择点(在此点,决策人有控制权)。 d. 决策树可以表达随机决策问题中的不确定性。 答案:b 3.(5分)一个双目标决策问题,目标空间中有两个点(2.5, 6.9)和(1.1, 8.4)。求这两 点之间的曼哈顿距离(范数p=1)。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a. 1.50 b. 1.83 c. 2.05 d. 2.90 答案:d 4.(5分)假设某决策人效用函数为) x u- - =,x为现金数。用期望效用 e (02.0x 1( 156 .1 ) 来衡量,多少现金与抽奖<1/3, 100; 1/4, 0; 5/12, 64>等价?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a. 33.1 b. 44.2 c. 55.3 d. 66.4 答案:b 5.(5分)以下为某决策人的效用函数曲线。请问他的风险态度为, a. 风险厌恶型 b. 风险追求型 c. 风险中立型 d. 有时追求风险,有时厌恶风险 答案:d

决策理论与方法实际案例解析汇报

基于实际案例的楼盘选择与楼层选择的决策分析 一、案例简介 老师打算购买住房,有四个备选的楼盘,分别为:华东交大附近的楼盘、万达广场的奥克斯楼盘、位于新建县的海天以及绿地公司开发的学府公馆。现简介四处楼盘的情况。 华东交大:楼盘到华东交大步行5min,离地铁很近,楼盘结构不太好,小区也不太好,价格比较便宜,若买3室1厅,60万左右,均价5500/ m2左右。 奥克斯:两种户型,3室2厅的为97m2左右,3室1厅的为87m2左右,房子结构较紧凑,开车到万达广场5min,均价为7.8千/ m2左右,买的话大约可打9.7—9.8折,但与市坟地瀛上隔湖相望,且采光不好。 海天:位于新建县,到万达开车8—9min,到华东交大20min,均价为 7.7—7.8千/ m2,附近无地铁,楼盘大,环境很好,很优美,两种户型,3室2厅的为131m2左右,3室1厅的为110m2左右. 学府公馆:绿地开发,信誉较好,建筑挺好,采光也挺好,均价为8.5—9.6千/ m2,有三种户型,分别为90m2(位于楼层的中间,南北不通透,不是很好)、107m2、109m2(若是同一楼层,价格与107 m2价格一样,这两种户型均不存在视线障碍),此楼盘附近有汽车站、省政府、大学医学院、2号地铁(可到华东交大前的1号地铁)。房子不多,现在只剩下两栋,采光均没有问题,2—32层中,2层最便宜,8500/ m2,越往上越贵,16层最贵,之后价格逐渐降低,9—11层由于灰尘太多,不作考虑,8、18层风水不好,也不作考虑,20层以上噪音大,且越高越不抗震。 老师的基本情况:有车,风险中性,喜欢高品质,环境好的房子,最大预算100万以,最高承受能力9.6千/ m2。 二、采用的决策方法 现要从四个楼盘选一个,分析楼盘的基本情况,结合老师的个人偏好,楼盘的优劣用五个属性去衡量,这五个属性是:①环境,②交通,③户型,④价格,⑤离单位远近。由于老师不太有可能变换住所,所以不考虑“升值空间”这一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