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水浒传》古籍版本溯源

《水浒传》古籍版本溯源

《水浒传》古籍版本溯源
《水浒传》古籍版本溯源

《水浒传》古籍版本溯源

最早的《水浒传》版本,当推藏于上海图书馆的《京本忠义传》。惜乎它已严重地残缺,仅仅是残纸两页,一为卷十的17页;一为卷十的36页。从残页的版口、字体墨色、纸张等方面考察,判断该版大约刻印于十六世纪的上半叶,即明朝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年间。现存其他《水浒传》版本,在刻印年代上,还没有比它更早的。

过去最流行的《水浒传》版本,在清代以及二十世纪上半叶是由金圣叹评的《水浒传》七十回本。公平地说,在《水浒传》传播史上金圣叹和七十回本起了双重作用,有功劳也有过失。这个版本保留了原书前七十回,删弃了后三十回。金圣叹杜撰了一个“惊噩梦”的结局,他还按照自己的对农民起义所持的立场和观点,及对宋江等人物的感情,对前七十回的文字作了修改。由于他的评语有许多独到的、精辟的见解,对一般读者的阅读富有启发和引导作用。同时由于他保留的七十回已网络了《水浒传》全书中最精彩、最动人、最能传诵的片断,遂奠定七十回本在当时的广大读者心中的地位。

《水浒传》的版本分为几个系统或几种类型呢?以《水浒传》文字的繁缛、简略而论,则区分为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以《水浒传》的回数区分,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一百零四回本,一百一十回本、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等七种类型。最接近于《水浒传》原本面貌的是一百回本。现存的天都外臣序本、容与堂刊本等都属于一百回本的行列。现存的简本,无论是完整本或是残本、残页,大多收藏于海外。国内的学者对它们尚缺乏足够的研究。国内现存的简本以双峰堂刊本为最早。它的正式书名是《忠义水浒志传评林》,刊行于明万历甲午(1594)。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流传极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其版本有简本、繁本两个系统。明清以来流传的版本较多,各本差异较明显,较流行的是70回、100回、120回3种繁本。

解放后《水浒传》版本

文革中所出《水浒传》的主要版本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相传不一,分别有施耐庵、罗贯中的说法,或者施氏原作,罗氏改编。大约从明代中期开始,《水浒》即大量翻刻、流行。传世的版本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以及《水浒后传》等。

“文革”期间,由毛泽东发起的“评《水浒》,批宋江”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水浒》这部名著在全国的出版和传播,形成了短暂的繁荣景象。仅一九七五年间,先后印行的《水浒》主要版本就有:

一、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施耐庵、罗贯中著的一百回本《水浒传》。该版本采用的底本,是北京图书馆印藏明万历末年(公元1 6 1 0 年左右)杭州容与堂刻本。原书一百卷一百回,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出版时加署了撰写者名讳,删去了书前所附的四篇评论,正文中的眉批、行间的夹注及评语,插图和卷次字样,更正了明显的错夺衍读文字,除个别有歧义和易误解的字用繁体字外,其余均采用简化字排版,并进行了标点和分段。在一百回本中,最早的当属明嘉靖行定侯郭勋的刻本,今仅存数回。较早的另有明万历年间刊刻的天都外臣序本,其后为容与堂本。

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施耐庵、罗贯中所著的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此本是以明万历年末杨定见序的一百二十回本为底,校定后排印的。杨定见序的百二十回本,是在原天都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征田虎、王庆的故事后刊刻问世的。上述两种版本,尽管繁简不同,均表现了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从聚到散的全过程。

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施耐庵著的七十一回本《水浒》。此本系以金圣叹删改后的七十回本为底,整理印行的。明末金圣叹把百回本砍掉了二十余回,删去受招安、征方腊等情节,加续了“惊恶梦”作为结尾,成为七十回本。这次出版时,将“恶梦”删除,依百二十回本,恢复了原来面目,又把金本的“楔子”略加剪裁,改成第一回,实际上全书回次为七十一回。对于金圣叹“腰斩”后的《水浒》,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刊布后即褒贬不一。鲁迅就认为,金

本失却了“原作的诚实之处”,好像一只“断尾巴蜻蜓”。

“文革”一晃已成为过去,但这三种主要的《水浒》版本,却成为历史的见证,因为书前不仅以黑体字印有毛泽东关于“《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及“《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两段语录,还有鲁迅评论《水浒》的片断摘录,意即《水浒》不反天子,招安后去打别的强盗,终于是奴才。再加上颇具鲜明时代特色的“前言”。使该书的出版,烙上了强烈的特殊印记,日后必将成为藏书家不可多得的“文革”藏品之一。

《水浒传的各种版本》

现存的各种《水浒传》版本主要可以分為两个系统,即繁本(或称文繁事情简本)系统和简本(或称文简事繁本)系统。

"繁"和"简"都是就行文而言的,繁本细节生动、描写入微,但没有征王庆、田虎故事,比如70回荣与堂本就属于这一系统;简本则叙事简略,文字粗糙,但有征王庆、田虎故事,110回本、115回本、120回本都属于这一系统。

繁本和简本之间互有影响。到底繁本先还是简本先,尚无定论,两种版本系统也有出现合流。比如袁无涯本,它是在100回繁本的基础上,加上以前只有简本系统才有的征王庆、田虎的内容,并对这部分内容的文字做了较多的增饰、润色形成的,所以袁无涯本又称"综閤本"。

百回繁本

通常是指出自作者(一般认为是施耐庵、罗贯中)之手的完整本子,内容含有受招安后征辽国、征方腊,是学界认为最可靠的原本。现存有:《京本忠义传》,残页(分别为十卷第十七页下半页和第三十六页上半页三行)。1957年发现。正文半叶十一三行,行二十八字。未见题署。全书当为二十卷。明正德、嘉靖间书坊所刻。现藏上海图书馆。

《忠义水浒传》残本(残存第十一卷五回,即第五十一回至五十五回)。正

文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全书当为二十卷一百回。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郑振铎旧藏,现归北京图书馆。1960年,北京图书馆又发现第十卷第四十七至四十九回,与郑氏藏本相同。将此三回补入,即此残本存八回。此书当為嘉靖本。有人认为郑氏藏本即武定版(即明武定侯郭勋所刊)祖本《水浒传》。

《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正文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四字。有图。首天都外臣(汪道昆)序。明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刊本。现存的是清康熙年间石渠阁补刊本,并不是原刻本。

《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二字。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荣与堂刊本。分有序本与无序本两种。北京图书馆藏本,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无李贽序,称无序本。正文前有小沙弥怀林的四篇文字,即《批评水浒传述语》,《梁山泊一百单八人优劣》,《水浒传一百回文字优劣》,《又论水浒传文字》。正文中有眉批,行间评语和每回总评;每回前有图二幅,共二百幅。日本内阁文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本,与北京图书馆藏本同属一个版本,但不题撰人,无图,前有李贽序,亦称有序本。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将北京图书馆藏本影印出版。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据影印本翻印出版。

以上四种是现存最重要的百回繁本。其中《京本忠义传》虽刊刻于明正德、嘉靖年间,但成书可能在元末明初,是现存百回繁本中最早的本子。郑氏藏嘉靖残本是介于《京本忠义传》,和天都外臣序本、荣与堂本之间的本子。天都外臣序本虽比荣与堂本早,但现存的不是原刻本而是清康熙年间的补充本,所以荣与堂本是现存最完整的百回繁本,在《水浒传》的版本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除以上四种百回繁本外,尚有明芥子园刊本《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有图五十叶。记刻工姓名曰“黄诚之刻”、“新安刘启先刻”,版心下有“芥子园藏版”五字。首有大涤余人序。有旁批,眉批;李玄伯藏明刻本《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有图五十叶,亦记曰“新安黄诚之刻”,“新安刘启先刻”。首有大涤余人序。有眉批,圈点,与芥子园本同出一版;《鐘伯敬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四明馆刊本),一百卷一百回。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六字。首有鐘伯敬序及《水浒传》人物品评。

芥子园本、李玄伯藏本是与荣与堂本不同的百回繁本,其中李贽评语与荣与堂本不同,而与百廿回的袁无涯刊本相同,是据袁无涯刊本删去征田虎、王庆

故事后的百回繁本。

一百二十回繁本

袁无涯本是古本中常提到的120回繁本。(而现今印数最多、市面上最流行、大家最熟悉的,则是120回简本《水浒全传》。)现存有:

《新镌李氏藏本忠义水浒传》,一百廿回。明袁无涯刊本。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图六十页。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首李贽序,杨定见小引。有旁批,眉评。在百回本基础上,增加据简本改写的征田虎、王庆故事。其所据底本、李贽评语均与荣与堂本不同。另有郁郁堂、宝翰楼刊本,内容全同。

七十回繁本

即《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是整个清朝到民国300年裡最流行的一个本子,是《水浒》的一个“腰斩本”,也是一个评点本,它出自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金圣叹嘆之手。金圣叹出生于1608年,距离明朝灭亡36年。金圣叹在文学批评领域则大放异彩,他自己弄了一个“天地间六大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并评点了唐诗、水浒、西厢,风靡一时,影响很大,在清初五大案之一的“哭庙案”中,无辜被杀。

他批的70回《水浒传》,印行于1641年。金圣叹认为水浒是六大才子书之一,但他不满意《水浒》的后30回,拿来120回本的《水浒传》,(他自己说是读到了一个“古本”,只有70回),从七十一回处腰斩,将原书的第一回改为"楔子",将第七十一回中的"忠义堂石碣受天文"部分保留下来,自己加上一段卢俊义惊噩梦的情节,算作结局的第七十回。还对前面七十回的行文做了较多修订,写了大量的批语,并将这种新版本称为真正的古本,而后,打着古本的旗号,对自己的增删修订大加称赞。70回本在艺术表现的很多方面比原作大有改进,为原作生色不少,所以这种本子一出来,几乎令它本儘废,一统天下近三百年,以致一般读者只知有70回(71回)的《水浒》了。七十回本为金圣叹腰斩基本是学界定论。现存有: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回(加楔子71回)。明崇禎间贯华堂刊本,题“东都施耐庵撰”,无图,半页八行,行十九字。卷一有金人瑞序三篇。卷二有宋史纲、宋史目。卷三为读第五才子书法。卷四为金人瑞伪撰施耐庵序。卷五以下始為正文。有回评、夹批。此系金圣叹用袁无涯刊本、芥子园本作底本的删节本,仅取前七十回,并将“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写为“梁山泊英雄惊噩

梦”结束全书。

简本系统较为重要的版本有:

《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传》(《新刊京本全像插增忠义水浒传》),残本。上图下文,正文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三字,仅残存第二十七卷五回和第二十一卷一回缺半页,所叙為王庆故事。据残本推断全书当為二十四卷或二十五卷共一百十五回到一百二十四,明刊本。现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二十五卷。题“中原罗道本名卿父编辑”,“后学仰止余宗云登父评校”,“书林文臺余象斗子高义补梓”。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双峰堂刊本。上评,中图,下文。半叶十四行,行二十一字。现藏日本日光慈眼堂。北京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

除此以外,简本还有万历黎光堂刊行的《鼎镌全像水浒忠义传》,一百十五回,前有温陵郑大郁序(明崇禎富沙刘兴我刊本即据此本翻刻);清聚德堂刊行的《新刻出像京本忠义水浒传》,十卷,一百十五回;明雄飞馆合刻《英雄谱》本《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十回;《綉像汉宋奇书》本,一百十五回;宝翰楼刊行的《忠义水浒传》三十卷,不分回,首有五湖老人序;映雪草堂刊行的《水浒全传》,三十卷,不分回,首有五湖老人序;坊刻《水浒全传》十二卷,一百廿四回,首有乾隆丙辰(1763)古杭陈枚简侯序。

各种简本均有征田虎、王庆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第一二版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执教: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杨洁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热情。 2.学习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 3.通过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深刻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热情;学习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深刻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谈到《水浒传》的时候,你们会想到什么呢?(学生回答)没错,六百多年的传播,《水浒传》的故事、人物、观念乃至语言都已渗透到民族文化与现实生活中,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力。所以,当说到《水浒传》的时候,有很多的记忆会被激活。也许,小时候,你曾听长辈讲过水浒的故事,也许,你曾阅读过一些章节,也许,你曾看过几集电视剧。《水浒传》对我们而言,如此熟悉,但又如此陌生,因为我们还没有进行过整本书的阅读。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就让我们真正走近它、了解它、深入它。 二、整体感知,播下“疑问” 1.总体了解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2.质疑作者 《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是施耐庵(元末明初)?还是施耐庵与罗贯中?不过,近十年来,这两种说法都受到了一个强劲的挑战,一些学者认为,《水浒传》其实是明中叶的作品,那作者是谁,我们不得而知。同学们,希望在大家心中播下一个小小的疑问的种子,将来也许有一天,你们能在更多的古籍中寻找到答案。 三.阅读方法一:关注目录与定场诗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请同学们速度目录,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与林冲相关的回目。

中国古典文学作者、作品

中国古典文学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作。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与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想象丰富,清新活泼。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就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与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再加上《论语》、《孝经》为“七经”。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就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与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就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就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辑录而成。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就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社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国语》就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国语》与《左传》明显的区别就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布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二十六卷。此书就是一部理论散文最早的总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它为“经”,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就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就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成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无名氏作,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收了《诗经》、《楚辞》的营养,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深挚的感情,它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艺术高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特色整理(201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特色整理(2011) 作者:xiaocong 一、秦汉 枚乘《七发》:在叙述七事的过程里铺陈排比,辞藻繁复。 汉大赋: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繁复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呈现出富丽堂皇、细致绵密的风格。 汉乐府的语言:①口语化、自然质朴;②饱含感情,富于表现力。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①明白晓畅;②言近旨远,语短情长;③简洁生动,多名言警句。 二、魏晋南北朝 曹操:慷慨悲凉、气韵沉雄,语言古朴 曹丕:笔触细腻、清丽动人 曹植:辞藻华美,比喻丰富,对偶日趋精密。“骨气奇高,辞藻华茂,文兼雅怨,体被文质” 建安风骨:慷慨悲壮 正始之音:寄托遥深 阮籍:诗风隐晦曲折,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或借古讽今,或借美人香草寄托怀抱。 太康文学:繁缛的诗风:辞藻华丽;描写繁复详尽;大量使用排比、对偶。 陶渊明的语言:自然平淡,并非未经锤炼,只是不露痕迹。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鲍照:语言俊逸遒丽,风格豪放凌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突出地位。 永明体:讲究四声、避免八病,讲究声律、辞藻、典故。 宫体诗:风格柔糜轻艳,讲究声律、辞藻、对偶。 庾信:沉郁苍凉。 吴歌:艳丽柔弱、哀怨缠绵 南朝民歌:语言自然清新,大量使用双关语 北朝民歌:语言粗犷直率,情感热烈,风格刚健

三、隋唐五代 齐梁诗风/六朝诗风:纤巧琦靡/华艳柔糜 “上官体”:宫廷文学应制咏物,重形式、声辞 初唐四杰:开始表现出较为壮大的气势,有慷慨悲凉的风格。 孟浩然:孟诗没有王诗中丰富的色彩层次感,更平淡自然,多即兴而发,随意清淡。 高适:气韵沉雄、意境开阔 岑参:多描写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和风物人情,色彩浓重、气势磅礴,更富有浪漫气质。 大历诗风: 2)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声律词藻,工于白描写景,技巧细腻雕琢。 3)大量作品表现出孤独寂寞的情怀和超然世外的隐逸格调,有别于盛唐时的雄浑风骨,开始展现出中唐的风貌。 韩孟:雄奇怪异(奇险) 元白:重写实、尚通俗(流易) 《新乐府》50首的语言:力避典雅的书面语,穿插以口语和俗语。 《长恨歌》、《琵琶行》: 3)运用想象、虚构、比喻等手法。 4)语言明白晓畅、精纯恰当。 韩愈古文:雄肆,波澜壮阔、滔滔不绝 孟郊:幽僻冷涩 贾岛、姚合:工整中见清新奇僻 柳宗元:诗:冷峭;文:峻切。 李商隐:诗境凄美幽约,辞意飘渺难寻,风格深婉精丽 温庭筠:浓艳细腻,绵密隐约 花间词:题材多为风花雪月、男欢女爱。风格轻艳柔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 南唐词:与花间词相比,境界较为开阔,有深厚缠绵的情致。 苏轼前词的旧套:男女恋情、离愁别绪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0

现实与经典之思 ——《水浒》读中交流教学设计 1.分专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深入解读好汉形象。 2.通过展示历史常识,结合具体情节和外国经典纵横对比,明确经典与现实的三观差异。 3.通过阅读质疑、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求知精神。 阅读中考必读名著《水浒传》,真正投入阅读的学生其实会有各种困惑,比如,梁山好汉开的黑店,杀了人做成人肉馒头,这也能叫好汉吗?又如黄文炳被李逵一片片剐肉烤着下酒,这样的行为太过于泯灭人性,这也是好汉所为?还有,宋江在江湖上这么有名,好像也只是舍得花钱而已,没什么真本事,这样的人竟然能被好汉们尊为首领? …… 这许多疑问,其实也是部分不曾深度解读作品的语文老师所想,甚至有相当多的语文老师认为让初中读打打杀杀的《水浒》是一种错误的引导。为此,如何确定《水浒》的阅读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以为,作品中众多引发争议的行为与人物形象,恰恰是往深层次解读作品,实现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对接的最佳载体。而查阅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号阅读记录情况时,我发现他们的思考与质疑就是实现阅读价值审定的最佳教学突破口,可以说《水浒》的读中交流设计,完全是老师在与学生同步阅读中共同生成的。 一、课前准备 (一)借助微信公众号,周末由家长督促学生进行一周阅读登记。 个别学生记录情况如下图所示: (二)整理学生阅读记录,归纳讨论交流专题。

二、课堂教学(第三课时) 说明:本课时前,已用两课时解决了其中的其它小专题,本课涉及最后三个专题:关于好汉、关于宋江、关于结局。 教学活动一:关于好汉 1.展示学生阅读记录 记录一:不知道当时的英雄好汉是如何定义的,看了五十回,总觉得真正在书中有亮出真本事的梁山泊好汉也没有几个,其余的就是拿个名字凑数吧。还有,梁山泊好汉说是侠肝义胆,实际上也只是对他们自己人或是对他们认为的江湖英雄行侠仗义,而老百姓呢?被他们无辜杀害的比他们救的还多。在我看来梁山泊好汉就是一群自保的匪徒罢了。(刘颖瑜) 记录二:我觉得只要是武艺高强的人,在小说那样的乱世里,很容易漠视生命。(林俊诚) ▲在阅读记录中看到蛮多同学对梁山泊的“好汉”没什么好感,那什么行为才能算得上是好汉?什么行为不能称之为好汉?举例说说你的看法。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明确对于“好汉”,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怕同一个人物的前后行为,都不能一概而论。 示例1:武汉杀西门庆、潘金莲,有仇必报,敢作敢当,是好汉所为。但他血溅鸳鸯楼前后杀了19人,虽然有该杀的张团练、张督监、蒋门神,却也有无辜的人在里面,滥杀无辜不是好汉所为。 示例2:杀陆虞侯,是被逼上绝路了,才愤起杀掉这个发小,这种反抗命运的行为也是好汉所为。 示例3:李逵滥杀无辜,把投降的扈家庄一门老幼尽数杀光,不是好汉所为。 示例4:宋江、吴用等设计强迫卢俊义等人上梁山,不是好汉所为。 3.好汉关键词:生存、抗争、底线。 明确:梁山好汉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报仇血恨,为了实现心中的正义,去跟不公正的社会抗争,乃至杀了人,我们都能接受他们是好汉行为,但是一旦超越了道德底线——滥杀无辜、妄顾他人意愿,我们就无法称之为好汉了。 4.联系外国经典,反思生活方式 (1)介绍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内容概要: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叔父毒死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夺了王位,并娶了嫂嫂。哈姆雷特回国以后了解到真相,决定复仇。新王怀疑哈姆雷特密谋复仇,利用哈姆雷特的爱人奥菲莉娅和他的同学分别试探,都被哈姆雷特识破。哈姆雷特请新王看戏,印证了新王的谋杀罪。他说服母亲疏远国王,却错把偷

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简称"文体"。常 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小说剧、寓言等。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 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古代文学作品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 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 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 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 羲的《原君》。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 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 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 生借书说》。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 《过秦论》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大全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大全,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大全 下面是的我们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元明清作家作品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所作杂剧达60多种,今存14种,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典型悲剧之一。 王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5本,21折,以歌颂反封建的爱情为主题,歌颂张生和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北京)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所作杂剧15种,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

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共同从事创作。传有17种通俗演义,代表作《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全书120回。 于谦,字延益,钱塘(浙江)人,明朝大臣、爱国将领。官至兵部尚书,溢忠肃,诗人。有《于忠肃集》。《石灰吟》为作者12岁所作,选自《古代诗歌选》。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人,明代小说家。四十多岁中贡生,官仅至县丞,因耻于折腰而罢归,一生贫寒,对黑暗现实不满。晚年著成我国第一部神话长篇小说《西游记》,既寄托了他济世匡时的愿望,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高峰。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江苏)人,后徒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岁中进士,官任南京太仆寺丞。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称《还魂记》)。剧作多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

古代文学作品

1.《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2.《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3.《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4.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6.《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10.《敇勒歌》: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敕勒歌辞系从鲜卑语译出。北齐高欢为周军所败,命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这首歌辞歌唱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风格异常雄浑朴质,不愧为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 11、《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著,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史书。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况,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此外,作者在描写洛阳寺院的庄严盛大时,也处处流露出抚今追昔的感慨以及怀恋沉痛的心情。叙事简明,文笔清新,以散体为主,间以骈偶句式,是一部有特色的散文著作。 12、《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相传此书是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水经》所作的注。郦道元引书四百多种,加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注《水经》,叙述了许多河流两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 13、《搜神记》: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二十卷。东晋干宝作。所记多神灵怪异之事,作者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但亦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其中一些作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恶,表达人民之愿望,另有一些故事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等优秀品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 14、《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事小说名。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语言精炼,韵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15、《文赋》:西晋陆机以赋体的形式写的文论作品,从分析文学的创作过程入手,论述作文的利弊,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着重阐述创作论。文章围绕文、意、物三者的矛盾展开论述,通过总结直接或间接的写作经验,企图解决“意不称物,言不逮意”这一在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6、《昭明文选》: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系我国现存第一部文学总集。本书选录先秦至梁八百年间的诗歌、辞赋、杂文等各类文章近八百篇,诗、赋以下又各分若干小类,基本囊括了这一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人研究先秦至梁的文学发展概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唐代李善注本最有名。 17.《永乐大典》: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姚广孝、刘季篪和解缙任监修,于永乐六年(公元1403年)编成,全书共计22,877卷目录60卷(一说为22,011卷),全书装订成11,095册。《永乐大典》收罗宏富,其辑录的古籍达8,000余种之多,《永乐大典》是中外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它收集了许多古代典籍,有相当多的古籍就是赖有《永乐大典》而保存了下来。现在《永乐大典》总共大约有400余册800余卷尚存人间,还不及全书的4%。 18.《四库全书》;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开四库馆开始编修,命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任总纂官,《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告成。《四库全书》共收书3,461种,79,309卷,装订成36,000余册,清政府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宏扬文化,而是为了加强思想专制。他们通过征书和编书,从民间搜得了不少被认为是其不利于统治的图书而加以销毁、抽改。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既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 19.《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20.《闲情偶寄》中国戏曲理论专著,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清代李渔撰。康熙十年(1671)刊刻,后收入《笠翁一家言全集》。《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而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 22.《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0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林冲的人生历程初步感知小说内容,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 2、体会小说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的写作手法。 3、引导学生感悟反抗斗争精神,并结合现实生活形成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根据林冲的人生历程初步感知小说内容,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与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反抗斗争精神,并结合现实生活形成人生智慧。 【教学过程】 一、猜水浒英雄 《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好汉,你知道这是水浒中的谁吗? 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 比及起程,不想他染患风病瘫了。丹徒县又申将文书来,报说他风瘫,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合寺中,教武松看视,后半载而亡。 他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后来却落草为寇,由兵到匪的转变,其中发生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聚焦林冲的人生历程,来为他立一个小传。 立小传之前,老师先教你们一招,如何在矛盾冲突中把握小说情节与人物形象。(微课) 二、品水浒好汉 活动一:我为林冲填写人生轨迹表 我们先来看看矛盾对推进小说情节的作用,为林冲填写人生轨迹表,记录他人生路上的重大矛盾时刻。这已在预习时布置,相信大家已经完成了。来,分享一下吧。(一人概括一个)

面对这些矛盾时刻,林冲的应对方式有变化吗?这些又体现出他怎样的形象?我们再来看看矛盾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现在让咱们回到原著,聚焦这些矛盾时刻,看看林冲遭遇了什么,他又是怎样应对的,为他填写形象分析表吧! 请大家将双方的言行表现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勾画出来,再细细品味林冲的形象。这里给出了一个示例,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 谢谢这位同学的朗读,现在给大家8分钟时间品味,再给3分钟时间小组交流,分享时请小组一起朗读你们找到的句子,再派代表分享你们的观点。 活动二:我为林冲填写形象分析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介绍5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介绍5篇 《武林旧事》通行本有清人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十卷本);宋廷佐刻《武林旧事》(六卷本);陈继儒《宝颜堂秘笈》本(五卷本)、以及《说郛》本、《四库全书》本、《永乐大典》本(其书收此书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等。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武林旧事》 记录南宋遗闻轶事、典章制度,并记及都城胜迹杂录,十卷,周密撰。《武林旧事》成书於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以前。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南宋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瞭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较丰富的史料。如诸色伎艺人门著录的演史﹑杂剧﹑影戏﹑角觝﹑散耍等五十五类、五百二十一位名艺人的姓名或艺名;宫本杂剧段数门著录的二百八十本杂剧剧目,对於文学﹑艺术和戏曲史的研究,尤为珍贵。 今有:《武林旧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武林旧事》裴效维选注,学苑出版社,历代笔记小说小品选刊,2001年版;《武林旧事》中华书局《中华经典随笔》2007年版。 《东京梦华录》 记载北宋都城开封都市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历史轶事类笔记,十卷。南宋孟元老撰。孟元老,原名孟钺,号幽兰居士,开封人。生卒年不

详。据《宋会要辑稿》及苏辙等人著作,可知他是北宋保和殿大学士领都水﹑将作二监事务孟昌龄的族人孟钺,曾任开封府仪曹,北宋末叶在东京居住二十余年。生平事迹不见他书记载。现在仅能据其自撰的《东京梦华录》序,了解其生平大概。他生于北宋末年,崇宁二年(1103)随其父到东京,至建炎元年(1127)北宋覆亡后南逃,在东京共生活了二十三年。 《东京梦华录》十卷,约三万言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一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如:卷一记载东京内外城的规模,河道桥梁的分布,宫内门殿阁的座落;卷二、卷三、卷四所述开封各街巷各种商店、货摊,名目繁多的的食品和酒楼、夜市;卷五、卷六记载京瓦伎艺和娶妇、育子、正月元旦朝会、立春元宵等各种节令民俗。其中娶妇条记述由由起草帖到婚后新女婿到女家拜门的经过;育子条记述孕妇临产前由娘家送衣物催生到来年小孩周岁的种种讲究,可以考证古今风俗的演变。卷六、卷七中记载的皇帝出行仪制、看百戏的情景、亦可补《宋史礼志》之阙。 由于《东京梦华录》对徽宗政和、宣和年间汴京的城市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均有翔实的记载和详尽的论述,这就为后人留下了探

古代文学重要作品解析

古代文学重要作品解析 1、《诗经》的艺术特色: 《诗经》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在形式上《诗经》多是四言一句的四言体诗。章法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复沓方法,可以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如“周南”《芣苢》全诗三章十二句,中间只换六个动词,却写出了采集所得由少到多的情况和采芣苢的妇女们的欢乐情绪;语言准确、生动、丰富多彩,最突出的就是创造性地运用叠字,如“依依、涟涟、踟蹰、参差”等语词来描绘复杂的的感情和自然景物,同时也造成了诗歌音律节奏的和谐优美。比如“周南”《螽斯》全诗六句竟用了六个叠字描声状态,绘声绘色地刻画出嗡嗡乱叫,到处毁灭庄稼的蝗虫形象,用以比喻剥削者子孙众多,夺尽人民的粮谷,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的厌恶与憎恨。 2、《左传》艺术特色: ①精彩细密的叙事。a.书中出现了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大大曾强了故事性。b.具有讽刺意味。c.突出体现在战争方面。一是很多著名的战事都写的曲折完整,精彩动人;二是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②个性鲜明的人物。a.主要采用随事写人的方法。作者在历史事件的发展中,通过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构成相对完整的形象。b.对一些次要人物,写出一两个富于特征的细节,便收到形神毕肖,声情并现的效果,如写先轸发怒只用了四个字“不顾而唾”,就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③微婉巧妙的辞令,《左传》记载了很多文采斐然的辞令,这些辞令的共同特点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例如齐晋鞌之战前夕齐侯与晋人的一段对话中,齐侯的态度极为强硬,晋国也不示弱,但双方的辞令却又委婉谦恭,尽力表现出文雅安详的风度,使人难以相信这是面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在论辩方式上,《左传》中的辞令又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也有些辞令直率有力,以鞭辟入理的分析见长。《左传》虽以细密婉曲著称,但又不尚铺陈,不事夸张,无论记事记言,都能言简意赅,韵味悠深。 3、《战国策》在人物塑造方面和辞令方面有哪些特点? 1)《战国策》,叙事写人也有很高成就,书中围绕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描写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笔墨叙写一个人的事迹,不但用夸张、渲染、乃至虚构表现人物性格,而且注意揭示其内心世界。《战国策》叙事记言,都以人物为纲,书中所记,多为权谋之士出奇智异策,转危为安,因此,奇异曲折的情节与恢奇卓异的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带有传奇色彩。作者在写人叙事时,不惜笔墨,加以细致入微的描写。2)游说辞令是《战国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这些说辞纵横驰骋,辩丽姿肆而又浅显生动,富于形象性。a.很少用道德礼仪去说服人,往往无所顾忌地分析形势,指陈利害,甚至不惜张大其辞,危言耸听。b.在语言方面《战国策》的辞令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其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通俗生动。这些寓言大都是说者根据临时需要而顺手拈来,取材广泛,寓意鲜明,富于现实感。它们虽未独立成篇,但有些故事已有较为完整的情节,叙事也颇为生动,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篇。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 诗经:春秋时代编辑的诗歌总集。原名《诗》,又称“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称作《诗经》。收录了商周至春秋中期的作品305篇,依据音乐性特点,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15个不同地域的诗歌,160篇;雅为朝廷的乐歌,分大雅、小雅,105篇;颂为祭祀祖先和自然神的乐歌,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这些作品体现了高度的艺术修养,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民族传统。 乐府:在历代的含义不同。乐府是一个政府部门,主要负责采集诗歌,是中央音乐机构,主要负责执掌诗歌。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他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又收集民间的歌词入乐。魏晋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唱歌的新诗体。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之后也指后世作者依据乐府旧题创作的诗歌。词、曲也可被称为乐府。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七子”之说最初始于曹丕所著的《典论·论文》,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祯。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有重要贡献。其中王桀、刘桢成就最为突出。他们的诗歌内容充实,风格劲健,形成所谓的「建安风骨」,正如钟嵘所言,其作品「干之以风力」,能令「闻之者动心」,各有特色,但时代特征,文风慷慨悲凉 庄子:庄子,战国中期哲学家,宋国人,名周,字子休,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是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成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分为内、外、杂篇,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著作之一。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所流传的,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做。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九歌:本是古代的一首乐歌名,屈原的《九歌》是他在流放江南时创作,沿用了古《九歌》的名称,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造而成的祭歌。共有十一篇作品。诗歌形式上,保持着原始歌、舞、乐三者合一的痕迹。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和原始的、大胆开放的爱情因素。借助于人于神或神与神的爱情故事展开抒情,间接表现了屈原的理想和要求。《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古诗十九首: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内收录有无名氏古诗多首,题为《古诗》。这些古诗非一人一时之作,大多作于东汉末建安之前几十年间,作者大多是出于社会中下层的文人士子。由于这些作品风格韵味略同,后人往往将它看作一个整体,用“古诗十九首”的名称,加以欣赏、研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游子思乡、怀人;而是男女恋情;三是文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四是反映一种颓废心理和一种及时行乐的情绪。抒情真挚动人,语言清新自然,运用时空转换表达心境,写法上注重情景交融、物我转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

中国文学作品

名词解释 1幻灭小说: 在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作家对革命的失败而产生了幻灭感,创作的小说悲剧色彩较为浓重,人物的追求以失败而告终,表现了作家的幻灭情绪。较为典型的作品有《幻灭》《动摇》和《追求》,叶绍钧的《倪焕之》、柔石的《二月》。 2愤激小说: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一部分作家在敌人血雨腥风面前表现出愤激之情,产生了要求复仇和拼命的情绪,往往在作品中描写了带有疯狂性的冒死一拼的行动。如蒋光慈的《菊芬》、《野祭》、《丽莎的哀怨》、《最后的微笑》,巴金的《灭亡》等。 3样板戏: 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在激进文艺思想指导下,在全国盛演的以京剧现代戏为主要构成的剧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等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等。因其在当时特定文化语境下的全力倡导,被称为“样板戏”。同时“样板戏”也成为一种文艺思潮。是有着特定的政治、文化等明确目的的文艺运动。 4朦胧诗: 概念(答全)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主要代表人物舒婷 5九叶诗派: 或称“中国新诗”派,是指40 年代出现的一群具有现代主义诗歌倾向的青年诗人。“九叶”之名得自1981年出版的《九叶集》,其中收录了穆旦、唐祈、阵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辛笛、袁可嘉等九位40年代诗人的诗作。 简答 1、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A.“老派市民”形象系列: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他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方面的批判。 B.“新派市民”形象系列:是老舍嘲讽的一种新潮而又浅薄的角色 C.“正派市民”(理想市民)形象系列:老舍写理想市民是为了探索文化转型的出路。理想市民性格:侠客+实干家 D."城市贫民"形象系列: (每个形象都得结合实例) 2、曹禺作品在中国话剧士的地位: (一)、《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 (二)、促进了话剧从“案头剧”向“剧场剧”的发展。 (三)、促进了大型多幕戏剧的发展。 3、如何理解沈从文的两个文学世界: 1这种自然文化理念具体到沈从文小说之中,可以用两句话加以概括:非都市而颂乡野,扬卑贱而抑豪绅。都市、豪绅都是文明状态,而乡野、卑贱都是自然状态。沈从文站在自然文化的立场上,讴歌乡野人生,批判都市文明。 2沈从文的都市小说,都是以自然文化的价值尺度对都市文明进行嘲讽和批判。在沈从文笔下,都市环境是肮脏的,嘈杂的,拥挤的。都市底层人为沉重的生活扭曲了灵魂,上流社会生活堕落、腐败,知识分子则卑琐、虚伪。总之,都市社会既缺乏道德感,也缺乏生命力量。人性的灵光全部沦丧。人成为生命的空壳。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2)

名著阅读《水浒传》项目式学习案例(学案) 海丰县梅陇中学黎若溪2018.12.3 【项目学习目标】 (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3)学会合作、释疑,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项目活动准备】 1、阅读名著《水浒传》记录108位英雄好汉名字、绰号、故事,分析人物性格。 2、做好阅读笔记。 3、可以制作有关人物的读书卡片、手抄报等。 【项目活动时间】 2018年10月15日~2018年12月3日 【项目活动过程】 项目活动一、阅读笔记展成果,人物画像激兴趣。 1、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们阅读笔记,分享阅读的收获。 2、用多媒体显示水浒主要人物,激发学生兴趣。 3、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 作者简介:《水浒传》传统说法多为施耐庵所作。施耐庵(约1296---1370),元末明初作家,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有关他的生平很少。施耐庵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 内容精要: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见《水浒传》资料)。 项目活动二、主要人物竞猜。 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文字,猜出是那位英雄好汉,并说出小说中与他有关的故事或情节。看看谁最棒! 1、他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两院节级,他与吴用是旧交,自幼练就一身行走如飞的功夫。人称“神行太保”。宋江浔阳楼题反诗,蔡九曾经派他捉拿,他让宋江披头散发,装疯逃过捉拿,他曾经被蔡九派往东京送信,在朱贵的酒店里被蒙汗药蒙倒,后被连累入狱,获梁山好汉营救,排梁山好汉第20位。受招安后,被封为兖州府都统制,他不接受,在泰安岳庙陪堂,了此一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必备篇目

注:此辅导资料适用于全国各高校中的古代文学专业(大一)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上册必备篇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二十二篇 二O一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一)苏秦以连横说秦 朝代:先秦作者:战国策(?? . ??)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 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 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 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 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 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 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愿以异日。”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