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保险:是指一种危险发生之后的补救办法。

保值国债:在国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为了避免物价上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国债利率还随市场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涨。

财产保险:是指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一种保险。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财政政策:指政府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与手段。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用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必须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比例。

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时所采用的措施和手段。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借助一些短期的、数量化的金融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传导体和指示器。

间接税:指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金融工具:是指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

免征额: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通货膨胀:即在货币供给过多,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从而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外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和清偿国际债务的支付手段和金融资产。

外汇市场:是外汇经营机构.中央银行以及个人等从事买卖和调剂外汇的场所。信托:是指财产的所有人,为了达到其一定的目的,通过签订合同,将其制定的财产委托信托机构,全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

信用:是指经济上的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国家关于各类银行及其各级银行对信贷资金管理权限划分的规定。

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政策性保险:是指由国家补贴保险基金的保险种类。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自己的开户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直接税:指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资本项目:反映以货币表示的国际债权债务的变动,说明资本的国际流动状况。单项选择题与填空题

(存款负债)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

(掉期交易)是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以避免汇率风险。

(发行纸)也是政府偿债资金的一种特殊来源,它手续简单,成本最低,但危害最大。

(菲利普斯曲线论)理论最大的缺陷在于假定通货膨胀只能在充分就业和资源充分利用的目标达到后才出现。

(股东大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

(股份制)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

(国家信用)是指政府的借贷活动,其主要形式就是由政府发行债券以筹措资金。(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时所采用的措施和手段。

(基本汇率)是一国货币同关键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集团)银行制是指某一集团成立一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两家有以上银行的一种银行组织。

(金融租赁)是承租人选定机器设备,由出租人购置后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期交付租金的一种国际租赁业务。

(贸易收支)是因进出口商品而引起的收支。

(免征额)是课税对象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市场利率国债)的利率是根据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

(贴现贷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担保货款。

(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旨在调剂资金头寸余缺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业务方式。

(现收现付制)是指社会保障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不为以后年度的保费支出作资金储备。

(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

(资产管理)理论以流动性管理为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1995年)起实行。

1985年至此1988年,我国实行(规模与资金的双项控制)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安排财政支出的原则有量入为出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和厉行节约原则。

按财政补贴的内容分类,它可以分为现金补贴和实物补贴。

按国际惯例,其中赠与成分应高于25%;货款利率比较低,年利率在1%--3%左右的国际贷款是(外国政府贷款

保险,就是一种危险发生之后的补救办法。

保险必须具备的要素是:可保危险的存在、多个经济单位的结合、随机事件有科学化。

保险的职能有分散危险、组织经济补偿、融通资金。

保险基金完全通过保险人收取投保人的保险费而组织起来,这类保险叫做(商业性保险

保险是一种(B经济补偿)制度。

比照市场标准一般只适用跨国关联企业之间的()工业品

表示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称为(贴水

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分散的风险被称为市场风险

不能作为融资手段的租赁方式是经营租赁

财政补贴的对象是(企业和居民

财政补贴的主体是(国家

财政赤字是否具有扩张社会需求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造货币”的性质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财政措施主要指税收(自动稳定器

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财政的性质属于().历史范畴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剩余产品

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相应地可将财政预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

财政支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回笼货币)过程。

财政属于(分配)范畴

侧重于社会总供给的增加的通货膨胀成因理论是(需求拉上论

出租人既出租某项资产,又以该项资产为担保借人资金的租赁方式是杠杆

处于流通中的现金量和存款量,通常称为货币供应量。

处于同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似的企业间的并购,被称为横向并购

从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和调节财政资金的方式来看。我们可以把财政政策工具分为财政措施和财政信用措施两大类。

从支出顺序上进行控制,安排财政支出时首先应该保证(先消费后积累

当股份无限公司破产时,股东的清偿责任是()加升私人财产

当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则会发生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当企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高而销售增长率很低时,企业宜寿命较长的生产设备。对采取的对策为努力维持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长期固定利率债券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短期债券的下降幅度。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平批准。

短期国债是指发行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国债。

短期债权人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最为关心的是支付能力

对股份公司有利的优先股种类是可赎回

对某企业所从事的各项业务进行战略分析时,最能反映其经营实力的指标是市场占有率

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税征,加一成等于加正税税额的10%。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由(中央银行)根据调控金融的需要加以规定。

分析与确定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数据法和要素分析。

各种与货币、信用有关的金融活动,一般都要通过(金融机构)办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累计发行债券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

根据我国债券管理的有关规定,企业发行的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居民存款利率的40

公开市场业务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

股份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其股本总额不应少于人民币5000万

股份公司增资发行新股的条件之一是与前一次发行股份的时间间隔必须在12个月以上。

股票发行的承销期为10-90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为重要、最大的收支项目是贸易收支。

国际税收的本质是指()国与国的税收分配

国际债券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筹措.融通国际性中长期资金的场所。

国家财政对某些企业或项目的贷款利息,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全部或一定比例的补贴,称为(财政贴息

国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替旧偿还法。

国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法、强制摊派法。国债发行价格一般有三种:平价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

国债具有三个特征:有偿性、自愿性、和灵活性。

国债是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有偿方式取得的财政收入。

国债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方式,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

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绝对量)来表示的。

货币供应量是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债务总量。

货币流量的大小等于货币供给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同时具备(.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计算利息有两种办法:单利和复利。

甲和乙两个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均大于0,且甲方案内含报酬率大于乙方案内含报酬率,则均有可能

将资金分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大类,其标志是来源渠道

结构失调论将通货膨胀的成因归结于(需求结构失调

决定国债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金融市场利率、银行利率、政府信用状况、社会资金供给量。

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来说,可在一定时期内将其转换为普通股

课税对象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

跨国银行的业务以存放款和国际结算为主,为适应国际融资,跨国银行的业务正朝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理顺国家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根本原则,是实行()水力分流

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而且反映了长期偿债能力

利用政治权力强制发行的债券,称为(强制国债

某公司5年前以100万元购进土地2000mz,现在这块土地的市价为220万元,该公司打算在这块土地上新建一条生产线,则新建生产线的机会成本是220万

某公司发行普通股股票600万元,筹资费用率5%,上年股利率为14%,预计股利每年增长5%,所得税率33%。则该普通股成本率为19.7%

某公司利用长期债券、优先股、普通股、留存收益筹集了长期资金1000万元,分别为30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资金成本率分别为6%,11%,12%,15%。则该筹资组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为10.4

某股份公司发行面值为100元,利率为10%的债券,因当时的市场利率为12%,折价发行,其发行价为88.70元,则该债券的期限为10年

某企业利用SWOT矩阵来选择自己的战略模式,又具体选择了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的方案,这是一种OW战略方案。

某企业向租赁公司租入设备一套,价值100万元,租期为3年,租赁费综合率为10%,则平均每年末支付的租金为40.21

某企业需借人资金60万元,由于银行要求将贷款数额的20%作为补偿性余额,故企业需向银行申请的贷款数额为75万

某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年利率为10%,期限5年,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若市场利率为10%,则其发行时的价格将高于1000

某周转信贷协议额度为100万元,承诺费率为0.3%,借款企业年度内使用了70万元,因此必须向银行支付承诺费900元

目前,我国税收收入约占财政收入的比例:(90%

目前我国属于中央.地方共享收入的税种是(增值税

那些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都很低的产品被称为收购产品

派生存款的策源地是(商业银行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准,是(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平衡和结算项目是反映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差额的项目。

企业在确定竞争战略时,其经济实力较差,无力面面俱到时,应当选择目标聚集战略。

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商业信用

融资租赁比较适用于使用寿命或技术

若企业无负债,则财务杠杆利益将不存在

商定利率水平的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平均资本利润率,二是借贷市场中资金供求对比状况。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大致分为:(1)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2)分散管理模式;(3)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1)现收现付制;(2)完全基金制;(3)部分基金制。

申请人将款项交给银行,由银行签发给申请人凭以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叫做()银行本票

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所谓的垫头交易或保证金交易,就是指()信用交易

提高速动比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应收账款

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上,因为它改变了社会成员原有收入和财富的占有比例。

通货膨胀发生时,实物资产的价值随价格上升而增值。

通货膨胀是在纸质货币流通下特有的经济现象。

投资者购买债券后,到债券期满为止的收益率,称为(到期收益率

土地增值税所具有的双重性质指()资源与所得课税

外汇市场有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之分。

为编制基本建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进行经济核算的分类是()最终用途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我国社会保险的项目主要有老年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疾病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伤残保险。

我国现行属于流转税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和资源税。

我国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理。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币值,发展经济。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自然性筹资”的是短期借款

下列各项中属于商业信用的是应付账款

下列关于存货周转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不影响

下列国家中预算年度采用历年制的是(中国

下列既为直接信用,又为间接信用的形式是()消费信用

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有()契税

下列为中国人民银行资金来源的是()流通中现金

下列项目占有资金不属于不变资金的是外购原材料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流动资金借款的是引进技术

下列项目中,同普通股成本负相关的是普通股金额

下列因素不会提高企业变现能力的是担保责任

下列指标中,可用于企业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是流动比率

下列属于公用经费的是(公务费

下列属于人员经费的是(职工福利费

下列属于涉及全局性财政措施的是(确定什么样的积累和消费比例

现代银行最本质的特点是()信用创造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

消费物价指数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小型企业在进行经营方向决策时,最不可取的做法是上产多种商品

信托的成立,必须具备信托行为、信托财产和信托关系人三个基本要素。

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职能、资财融通职能、信用服务职能。

信托有两种方式:贸易信托和金融信托。

信托作为一种(金融)业务,不同于银行信贷业务。

信用是指经济上的一种(借贷)行为。

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行政管理支出属于(.社会分配

一般而言,社会成员中,通货膨胀的受害者是(.居民

以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以商业信用筹资方式筹集的资金只能是其他企业资金

银团贷款属于我国利用外资形式中的哪一种()银行贷款

银行在(D信托业务)中仅收取手续费和佣金。

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

影响和决定货币存量大小的是(.财政收支

有价证券作为融资手段与商业票据的区别之一是主要用于()长期投资

与筹资有直接联系而发行股票的原因是发行股票

与现金持有量没有明显比例关系的是管理成本

原始存款的策源地是中央银行;派生存款的策源地是商业银行。

运输.保险.银行.旅游等引起的货币收支等称为劳务收支。

在保险职能中,从基本职能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特殊职能是()融通资金

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称为赤字预算。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中,进出商品价格均按离岸价格计算。

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企业职工工资的结果是()减少财政收入

在以下各项中,不能增强企业筹资弹性的是短期借款

在证券买卖成交以后按契约中的规定价格.数量在远期交割的交易方式是(期货交易

增值税有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债券可分为公司债券、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三大类。

战略控制最重要的是动态监测

征税的依据是(.国家政治权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以发放(中长期贷款

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依靠(国家预算资金)运作的政府机关.事业机关.社会团体等。纸币所能代表的价值只能是流通中客观需要的金币需要量。

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于(1948)年。中央国库业务由(.财政部)代理。

中央银行的内部组织机构包括中央银行最高权力机构和内部职能机构。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金融管理机关

中央银行具有政策职能、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

资本项目反映以货币表示的国际债权债务的变动,说明资本的国际流动状况。

资源课税可分为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两种类型。

四多项选择题

保险的职能有( ACE ) A.分散危险 C.组织经济补偿 E.融通资金

财政具有( ACE )职能。 A.资源配置 C.收入分配E.经济稳定

财政是个( ACD )范畴。 A.经济 C.历史 D.分配

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有(A. 企业税后留利B. 国家预算资金c. 预算盈余E.

偿债基金)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同时具备( CDE ) C.可测性 D.可控性 E.相关性

具有代养性的西方国家通货膨胀成因理论有(A.需森上论B.成本推动论C.菲利普斯曲线论D.结构失调论E.国际传导论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大致有( ABCDE ) A.政府机构 B.中央银行 C.各类经济实体和个人 D.金融机构 E.经纪人

金融工具一般具有(B.有偿性C.流动性D.安全性E.收益性 )的特征。

金融市场的功能有( ABDE ) A.融通资金 B.积累资金 D.降低风险 E.宏观调控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A交易主体B交易客体D交易媒介E交易价格) 内在稳定器主要包括( ACE ) A.累进的公司(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E.

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派生存款创造的基本条件是( AC )。 A.部分准备金制度 C.非现金结算制度

商业票据主要有( AC )。 A.期票C.汇票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有( ABE )。 A.银行资本金 B.存款负债 E.借款负债

商业银行的管理原则可概括为(A.盈利性原则C.安全性原则E.流动性原则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主要有( ABCD )。 A.贷款 B.投资 C.票据承兑 D.储备资产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主要有( ABD ) A.高度集中 B.分散管理 D.统分结合

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ABCD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 D.社会优抚

社会公共需要所包括的范围是(A国家职能需要B大型工程设施需要E半社会公共需要)

世界各国发行国债的方法主要有( ABCDE )。 A.公募法 B.强制摊派法 C.承受法

D.出卖法

E.支付发行法

税收具有( ACD )的特征。 A.强制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税收三要素是指( ABC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数大致有( ABDE ) A.消费物价指数 B.货币购买力指数 D.

批发物价指数 E.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BCDE ) B.生产 C.流通 D.消费 E.分配

影响财政收人规模下限指标的因素,一类是刚性的,下列中属于刚性因素的有(A.

国防费支出C.行政管理费支出D.警察部队支出E.教育费支出)

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内容有(A.政府采购政策B.政府采购法规C.政府采购程序D.

政府采购管理)

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有( ABCD ) A.紧缩政策 B.供给政策 C.控制物价和工资 D.币制改革

中间业务包括( AB )等。 A.转账结算 B.信托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 ABE ) A.流通中的货币 B.政府部门存款 E.商业银行存款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 ABDE ) A.政府贷款 B.商业银行贷款D.金银、外汇储备 E.证券买卖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中对内的金融管理方法有( ACE ) A.预算性管理 C.应急性管理 E.援助性或制裁性管理

中央银行具有( ACE )职能。 A.政策 C.管理 E.服务

属于间接融资方式的有( BD )。 B.银行信用 D.消费信用

改错题

保障基金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是把统一性强的项目集中起来管理,把独立性强的项目或环节实行分散管理。(×)(“高度集中”应改为“统分结合”)

财政补贴的王体是企业。× "企业"改为"国家"

财政发行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增加的货币发行。(×)(“财政发行”改为“经济发行”)

财政目标是指政府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与手段。(×)(“财政目标”改为“财政政策”)

财政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ד企业”改为“国家”

财政是国家凭借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应为凭借政治权力)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来源和政府履行财政职能的需要所决定的财政收入最高数量界线和最低数量界线。(×)(应为履行各项职能)

财政政策是政府希望通过预定的财政措施的实施所能达到和实现的目的。(×)(“财政政策”改为“财政目标”)

财政支出属于财政信用措施一类的财政政策工具(×)(去掉“信用”二字)

财政周转金属于财政措施一类的财政政策工具(×)(属于财政信用措施一类)财政作用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应为财政职能)分税制可以理解为划分税种,而无其它内容。(×)(不可以理解-------)

股票是持有人凭以按规定收取本金和利息的信用凭证。(×)(不包括利息)

货币流量的大小等于货币供应量除以货币流通速度。(×)(除改为乘)

货币流通从根本上说是由现金流通引起的。(×)(“现金”改为“商品”)

借款负债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借款”改为“存款”)

降低风险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降低风险"改为"融通资金"

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银行信用受到限制。(×)(银行改为商业)

利率的高低还受借贷资本供求状况制约,当借贷资本供大于求,利率上升;反之,利率则下降。(×)(“上升”改为“下降”;“下降”改为“上升”)

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错

目前在我国债务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90%左右,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应为税收收入)

起征点就是课税对象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应为免征额就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纳税人。(×)(应为课税对象)

商业银行存款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存款"改为"流通中货币"

商业银行在信托业务中收取本金和利息。(×)(“本金和利息”改为“手续费和佣金)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中之一是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资金。(×)(应为转移性支出资金)

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险的核心内容(×)(应改为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社会救助是通过银行货款,保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

(×)(应改为通过国家财政拔-----)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可供商品总量。(×)(“需求”改为“供给”)

市场利率国债的利率是随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市场利率”应改“保值”)

税源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应为税目)

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在这种情况下的财政赤字具有扩张性效果。(×)(改为并不是具有扩张性效果。)

信托的基本职能是信用服务。ד信用服务”改为“财务管理”

信用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和创造货币的职能。(×) "提供和创造货币"改为"资金再分配"

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双方面让渡。

(×)(双方面应为单方面)

影响和决定货币存量大小的是财政收支(×)(“财政”改为“银行信贷”)

预算是预算执行的总结和终结。(×)(前一个“预算”应改为“决算”)

预算外资金不属于财政资金。(×)(“不属于”应改为“属于”)

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发放短期贷款为主。(×)短期改为中长期)

中央国库业务由财政部代理。(×)(“财政部”应改为“中国人民银行”)

转移支付制度是统收统支预算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收统支”改为“分税制”)

六问答题题

简述财政三大职能的含义。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收入分配职能是指国家财政通过集中性收支调节社会上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到公平与公正的分布状态。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实现记经济稳定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实质。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

简述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内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规模,从而间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再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和准备金,间接干预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参与有价证券买卖,从而影响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一种操作方法。

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货币金融业的总和,它由经营国际货币业务的金融机构所组成。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它不受任何一国法规的管制;市场的范围广,包括西方国家所有的离岸金融业务中心,非居民投资者和借款人可以任意选择投资和借款地点;市场上的借贷活动,主要是在外国贷款人或投资人与外国借款之间进行的。市场上的借贷的货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为主。

简述国债的特征。。。。有偿性: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如期偿还。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自愿性:国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认购者买与不买,购买多少,完全由认购者自己根据个人和单位情况自主决定,国家并不能指派具体的承购人。灵活性: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不能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

简述相机抉择稳定器的概念及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相机抉择稳定器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相机抉择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

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等。简述中央银行三大职能的含义。。政策职能:根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和制定金融政策,通过利率、信贷、汇率政策等措施,改变社会货币信用的总量和方向,影响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利润,最终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微观领域得到落实。管理职能: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稳定,防止金融紊乱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措施,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服务职能:中央银行有义务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其办理的各种业务中。

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供给政策: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控制物价和工资: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的过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币制改革: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时,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历史上曾采用过废弃、恢复和减值三种。

简述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和特点。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财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自收自支的那部分财政资金。特点:自主性、专用性、分散性、灵活性。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即在全国或整个地区建立一个管理机构,集中管理社会保障事务。其优点是社会互助、协调性较好,政令畅通,运行简便,成本低,保险落实。分散管理模式:即在立法与行政监督上集中统一,但在运作管理上是分散的,属于不同的机构。其优点是适应性较好,参保的企业、团体、个人的主体意识较强,积极性高,启动较快。

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即把统一性强的保险项目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把独立性强的项目或环节分散管理。其兼有前两者的优点,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大多数是发达国家。

七、计算题{每题5分,共1 0分)

1假设硅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 ,原始存款为3 00万元,试计算存款乘数、报生存款扩张倍数、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报生存款总量。

存款乘数= 1 / 2 0 % = 5

派生存款扩张倍数= 5 一1 = 4

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 300 X 5= 1500 万元

派生存款总量= 1500-300= 1200 万元

2假设法定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400万元,试计算存款乘数、派生存款扩张倍数、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派生存款总量。存款乘数=1/20%=5 派

生存款扩张倍数=5-1=4 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400×5=2000万元派生存款总量=2000-400=1600万元

3一张票据面额为1000 元,60 天后到期,年贴现率为10% ,计算银行向持票人的付现额为多少?

贴现付现额=1000 X (1 - 10% X 60/360) = 983 .33 元

4一张票据面额为3000元,60天后到期,年贴现率为10%,计算z银行向持票人的付现额为多少? 贴现付现额=3000×(1-10%×60/360)=2950元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外部效应:指的是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3、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 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运动。 5、汇价: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6、货币头寸:是商业银行每日收支相抵后,资金过剩(多头寸)或不足(少头寸)的数量。 二、填空题 1、市场失灵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 2、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税收收入、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3、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4、信用的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5、财政支出的原则有: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公平与效率兼顾。 6、金融创新主要发生在五个方面:金融工具创新、交易技术创新、市场形态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式创新。 7、中央银行一般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政策。 三、判断题 1、利息来源于劳动者所创造出的价值的一部分。(√) 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3、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 从事商业性的金融活动。(×)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发放贷款,而不是吸收存款。(×)5、金融创新,是指来自金融业内部的种种创造性的变革。(√) 6、信托以信任为核心,资财为基础,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 7、证券行市是指在证券流通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价格。(√) 8、货币流动性程度,即指货币变为现款的能力。(√) 9、金融工具交易的方式按达成交易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10、证券业监管方式有:官方监管、自律、社会公众监督。(√)11、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过度,主要表现是个别物价上涨。(×)12、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存量。(×)13、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14、外汇交易泛指国际上不同货币之间的各类买卖业务。(√)15、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外汇汇率一起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三大支柱。(√)16、狭义的国际储备即指借入储备。(×)17、货币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四、简答题 1、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界的三类观点: A、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增加产出的效应。①,提高货币供给,可刺激有效需求,满足财政赤字的弥补需求;②,通货膨胀通过物价上涨中利益的得失,利于高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再分配;③,物价上涨,企业的利润提高,从而刺激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B、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生产过程紊乱、生产性投资减少、破坏了商品的正常流向、改变了原有收入和财富占有的比例、市场混乱、囤积居奇、投机活动猖獗),妨碍着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都证明了这一点。 C、中性。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实际上不产生任何影响。由于公众存在合理预期,在一定时间内会对物价上涨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这种调整会抵消通货膨胀产生的各种影响。 2、利用外资的形式有哪些? 答: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中外合作。 3、我国弥补财政赤字,基本上有哪几种方式? 答: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A,筹集财政收入(遵守利益兼顾、增产节约开辟财源、正确处理筹集收入与发挥经济杠杆功能、区别对待合理公平的原则); B,发行国债(国债的管目标:1,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2,满足投资者的需求,3,利息成本最小化,4,减少国债流动性。); C,控制财政支出(遵守量入为出与收支结合、厉行节约与讲求效益、统筹兼顾与全面安排的原则); D,严格执行国家预算。 4、企业投资行为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答:合同是债权产生最主要的原因。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权利。相对於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义务。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债发生的原因主要可分为契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债的消灭原因则有

财政与金融_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科目:财政与金融 1.1.市场经济 1.2.市场失灵 1.3.帕累托效率准则1.4.外部效应 1.5.社会公共需要1.6.公共物品 1.7.财政的职能1.8.资源配置 1.9.稳定经济 1.10.财政 2.1.购买性支出2.2.转移性支出2.3.经常性支出2.4.资本性支出2.5.财政支出规模2.6.绝对量指标2.7.相对量指标2.8.“公共劳务”收费法 2.9.最低费用选择法 3.1.财政投资 3.2.社会消费性支出 3.3.行政管理支出 3.4.国防支出 3.5.文教科卫支出 3.6.政府采购 3.7.定员定额管理 3.8.竞争性投资项目 4.1.社会保障 4.2.社会保障制度 4.3.社会保险 4.4.养老保险 4.5.失业保险 4.6.医疗保险 4.7.工伤保险 4.8.女工生育保险 4.9.社会救济 4.10.社会福利 4.11.社会优抚 4.12.财政补贴 4.13.财政贴息 4.14.价格补贴 4.15.企业亏损补贴 5.1.预算外资金 5.2.名义财政收入 5.3.实际财政收入 6.1.税收 6.2.税收制度 6.3.税收制度要素 6.4.纳税人 6.5.征税对象 6.6.税率 6.7.比例税率 6.8.累进税率 6.9.定额税率 6.10.纳税环节 6.11.起征点 6.12.免征额 6.13.税收负担 6.14.税负转嫁 6.15.前转 6.16.后转 6.17.混转 6.18.税收资本化 6.19.税收原则 7.1.商品课税 7.2.增值税 7.3.生产型增值税 7.4.收入型增值税 7.5.消费型增值税 感谢下载载

7.6.消费税 7.7.营业税 7.8.资源税 7.9.行为课税 7.10.印花税 7.11.土地增值税 7.12.城镇土地使用税 8.1.公债 8.2.债务依存度 8.3.公债偿债率 8.4.债务负担率 8.5.公债持有人 8.6.固定收益出售方式8.7.公募拍卖方式8.8.直接偿还法 8.9.市场购销法 8.10.公债回购交易 8.11.期货交易 9.1.政府预算 9.2.预算原则 9.3.单式预算 9.4.复式预算 9.5.绩效预算 9.6.计划项目预算9.7.零基预算 9.8.功能预算9.9.部门预算 9.10.预算管理体制 9.11.政府预算体系 9.12.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9.13.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10.1.财政平衡 10.2.财政政策 10.3.经济增长 10.4.价格相对稳定 10.5.资源合理配置 10.6.收入公平分配 10.7.财政政策工具 10.8.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10.9.乘数 10.10.税收乘数 10.11.平衡预算乘数 10.12.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10.1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0.14.补偿政策 10.15.扩张性财政政策 10.16.紧缩性财政政策 10.17.中性财政政策 10.18.虚假平衡 11.1.价值 11.2.价值形式 11.3.价值尺度 11.4.流通手段 11.5.储藏手段 11.6.支付手段 11.7.货币制度 11.8.本位币 11.9.辅币 11.10.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1.11.金汇兑本位制 11.12.金块本位制 12.1.信用 12.2.商业信用 12.3.银行信用 12.4.国家信用 12.5.消费信用 12.6.直接融资方式 12.7.间接融资方式 12.8.利息 12.9.利率 12.10.收益率 12.11.到期收益率 12.12.浮动利率 12.13.市场利率 12.14.基准利率 12.15.货币资本化 13.1.金融市场 13.2.发行市场 感谢下载载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卷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需要中,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A.普及教育 B.个人购买食品 C.企业购买原料 D.企业技术革新 2.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属于()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补偿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3.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A、C+V+M B、C+V C、V+M D、C+M 4.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5.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叫做()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 D.“滞胀”型通货膨胀 6.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有() A.农业税 B.契税 C.证券交易税 D.土地使用税 7.某企业获得银行一笔期限3年、年利率为5%的1000万元贷款,每年计息一次,若按复利计息,该笔贷款到期的本利和为( )。 A.1 050 元 B.1 102.5万元 C.1 157.625万元 D.1 150.63万元 8.为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对支出效益只有社会效益而且无法以货币计量的项目应采用()进行评价。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产品收费法 D、因素分析评分法 9.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是()。 A现金 B存款 C贷款 D借款 10.在处理国际税收关系中各国减除或减轻国际重复征税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低税法 B、税收抵免法 C、扣除法 D、免税法 11.即期外汇交易也称()。 A套汇交易 B期权交易 C现汇交易 D期货交易 12、商业银行在经营外汇业务中,如果卖出多于买进,则称为( ) A.多头 B.空头 C.升水 D.贴水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发展的具体形态有()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兑现的银行券 D.纸币 E.复合货币 2、国债偿还方式有() A、基金偿还法 B、抽签轮次偿还法 C、到期一次偿还法 D、市场购销偿还法 E、以新替旧偿还法 3、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有() A、关税 B、消费税 C、个人所得税 D、房产税 E、车船使用税 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与( )成反比。 A.原始存款 B.法定存款准备率 C.现金漏损率 D.超额准备率 E.定期存款准备金 5.一般来说,国债的政策功能主要表现为() A、筹集建设资金 B、实现经济增长 C、弥补财政赤字 D、促进社会公平 E、调节社会总供求,实现经济稳定运行 6、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取决于() A、单位商品价格 B、待销售的商品数量 C、流通中纸总量 D、纸币本身的价值 E、单位货币流通速度7.融资租赁的特征有( )。 A.具有融资和融物的双重职能 B.租赁期限较长 C.融资租赁物件大都是非标准(非通用)设备 D.由出租人选择租赁物件及供货人 E.租期满后,出租人通常以无偿方式或收取象征性价款向承租人转让租赁物的所有权。

10月财政与金融自考试题

2009年10月财政与金融自考试题 全国(湖北省)2009年10月自考 财政与金融试题 课程代码:0004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满足微观经济主体需要 B.追求利润最大化 C.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 D.参与市场竞争 2.下列方法中,主要适用于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项目效益分析的是()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影子价格”法 3.行政管理支出属于财政支出中的() A.社会消费性支出 B.财政投资支出 C.政府采购支出 D.转移性支出 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进行分类,财政补贴可分为() A.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B.企业补贴与居民补贴 C.明补与暗补 D.对生产的补贴与对消费的补贴 5.政府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收入与地方收入的分类标准是() A.财政收入来源的经济部门 B.性质

C.预算的级次 D.组织形式 6.将税收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的税收分类标准是() A.税收缴纳形式 B.税种的隶属关系 C.征税对象 D.课税标准 7.房产税属于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的() A.商品课税体系 B.行为课税体系 C.所得课税体系 D.资源课税和财产课税体系 8.公债管理的首要目标是() A.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B.争取利息成本最小化 C.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D.增加公债的流动性 9.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是() A.统收统支体制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 C.分级包干制 D.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10.可以用“交易的媒介”来表述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储藏手段 D.流通手段 11.交易双方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交换资产或资金的流量而达成的协议是() A.现货合约 B.期货合约 C.掉期合约 D.期权合约 12.下列市场属于资本市场的是() A.同业拆借市场 B.债券市场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 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满足公共需要,由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资金收支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运行中自发产生的缺陷或弊端,或者说,是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的因素以及市场运行结果中被认为不完善的方面。 外部效益:是指在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时,社会成本或利益与私人成本或利益之间存在的偏差,也就是一些经济主体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所产生的附加效应,其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 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使用它的人数规模变化而变化,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外交、国防等。 1财政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为什么说国家的产生式财政形成的标志? 答:首先财政的产生:1剩余产品的出现时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2阶级的出现时财政产生的社会根源。 其次财政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奴隶制财政;2封建制财政;3资本主义财政;4社会主义财政。 财政形成的标志:1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分配范畴;2财政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利的分配;3财政是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 4简述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标准和方式? 答:首先是含义:在按市场要素分配的基础上,政府财政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对市场分配的不公平进行调节的职能。 其次是标准:1最大福利总量论;2最低福利标准论;3公平与效率权衡论。 最后是方式:1税收;2转移支付;3社会保障制度;4公共支出;5通过财税政策鼓励社会慈善事业。 6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公共性;2非营利性;3民主和法制性。 8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1垄断;2外部效应;3公共产品;4分配不公;5经济周期;6信息不对称。 9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与财政的关系? 答:简单的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一些其他的多个环节在起作用,比如,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保障了人们的生活健康,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的生产、服务效率提高,剩余价值更多,自然财政收入也就增加,另外,财政收入的增加,使得政府有能力加大对新医改的财政投入,将进一步促进新医改政策的实施。 第二章 购买性支出:是指财政预算中直接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费用。 转移性支出:是财政预算的单方面资金支付,而不相应地直接取得商品和劳务。 投资性支出:是指用于形成资产的资金支出,包括补偿性支出和积累性支出两部分内容。 财政补贴:是政府的一种转移性支出,是各级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客观要求,为了达到调控经济运行或稳定社会等特定目的,对某些特定项目所实施的资金补助。 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因素是什么?财政支出的规模是否越大越好? 答: 因素有:1经济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 2政治因素,主要是政局稳定程度、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3社会因素,主要是指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因素。

【2021年最新整理】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考试答案解析【精编版】

一、名词解释1 2 3 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4 5 6 7 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 8 上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 9 10 行为。 11 12 规化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13 14 15 段。 16 对信贷资金管理权限划分的规定。17 18 19.起征点: 对象,都要征税。 20 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21 22 两大内容。 23.信托: 24 25 上涨。 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转移的形式、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 1950)年公 、(银行利 。 、(自愿性)、(灵活性)。 (统筹兼顾、全面 (拟定采、(选择采购方式)、(进行资格预审)、 、(履行采购合同)、(验收采、(进行效益评估)。 。 (减少补贴项目)、(明确补贴、(提高补贴效率)。 (高度集中)、(分散管 、(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 (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 即具有(强制性)、(无 (最

26.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 27 收。 28 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29 30.国债的发行价格一般有三种:31.财政信用措施主要有: 32. 33.原始存款的策源地是(中央)银行,业)银行。 34.中央银行具有(政策)职能、 35 36.我国的预算年度采用(历年制) 月对日止。 37.《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1995三、单项选择题 1.财政属于(B)范畴。A.生产 B.分配2.财政是以(A)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 法人 3 B.70% C.80% D.90% 4 最低需要量。A.各项工作 B.各项任务 划 5.征税的依据是(C)。A. 国家政治权 D.剩余价值支配权 6 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加成和减免7.(A 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支付法行法8.当国债采取(D)发行时, B.间接公募法 C.承受法 D.出售法 9 的。A.绝对量 B.相对量 C.实际指标10.财政支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D 息支出 C.回笼货币 D.资源配置11.下列属于人员经费的是(A)。A. 业务费 D.修缮费 12.现行的预算管理办法于(C)起实行。 C.1997.1.1 D.1998.1.1 13.(A) 出的支援。A.支援农业生产支出 B. 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 D. 出 14.(A 以后年度的保支出作资金储备。A. 部分基金制 D.先收后付制 15 全部或一定比例的补贴,称为(D)。A. 房租补贴 D.财政贴息 16 务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是(A)。A. C.统分结合 D.其他 17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18 于(D)。A.银行贷款 B.银行存款 C. 的功能。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 C)。A.强制性、相关性、 C.可测性、可控性、相关 称为(B)。A.升水 B.贴水 C. A.私人 B.股份制 C. A.经济管理 B.经济补偿 C.社会保 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 B.远期外汇交易 C.地点套 C)。A.政府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B)。A.政治和文化 B.经济和政治 C. A.固定利率C.保值国债 D.普通国债 B)审查和批准。A.政协 B.人财政部门 C.赤字财政 D.财政结余 C)。A.C 转移性支出 C.可控性支出 D.不可控A)。A.公务费 B.工资 C.职工福 C)。 C.是否具有“创造货币”的性质 C)。A.个人消费的需要 B.企 D.家庭的生活需要 A)高低的主要因素。A.剩余 C.工资增长率 D.物价指数 A.企业 B.团体 C.政府 D.个人B)。A.政府机构 B.企业和居民 C.失 A.银行资本金 B.存 D.同业拆借 A)。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 A.原保险 B.再保险 C.单一保险 D. A.同业拆借 B.票据承兑 C.票据贴 A.支票 B.银行 ADE)的配置。

2020年自考《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0年自考《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卷三) 填空题 1.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2.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3.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4.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5.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相应地可将财政预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 6.分析与确定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数据法和要素分析。 7.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8.课税对象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 9.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10.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税征,加一成等于加正税税额的 10 %。 11.我国现行属于流转税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和资源税。 12.增值税有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13.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 14.资源课税可分为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两种类型。 15.国债是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有偿方式取得的财政收入。 16.国债具有三个特征:有偿性、自愿性、和灵活性。 17.国债发行价格一般有三种:平价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

发行。 18.国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法、强制摊派法。 19.国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替旧偿还法。 20.决定国债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金融市场利率、银行利率、政府信用状况、社会资金供给量。 21.安排财政支出的原则有量入为出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和厉行节约原则。 22.我国社会保险的项目主要有老年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疾病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伤残保险。 23.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1)现收现付制;(2)完全基金制;(3)部分基金制。 24.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大致分为:(1)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2)分散管理模式;(3)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25.按财政补贴的内容分类,它可以分为现金补贴和实物补贴。 26.从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和调节财政资金的方式来看。我们可以把财政政策工具分为财政措施和财政信用措施两大类。 27.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称为赤字预算。 28.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29.债券可分为公司债券、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三大类。

最新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财政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是指社会上存在着可供财政分配的那部分剩余产 品。社会条件是指国家的产生。 2.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3.财政的特征: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3)财政分配的形式一般采用货币分配形式。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4.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5.财政的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的配置,时限资源结构的合理化,是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高 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内容包括:a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B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C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国家财政通过集中性收支调节社会上收支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到公平与公正的分布状态。内 容包括:a调节企业利润水平。B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3)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收支及财政政策使经济达到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容包括:a调节社会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B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C通过财政收支,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作用。 6.市场机制的缺陷:其一,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公共财货。公共财货又分三类,一是指政府向居民提供的用于维护社会 秩序的设施和劳务;二是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而企业或个人缺乏投资动机或容易引起垄断的社会公共设施;三是指 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但不宜作为经营对象取得利润的事业。其二,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其三,生产和消费往往受外在因素影响。这里的外在因素指外在的效益和外在成本。 第二章 1.财政分配包括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两个阶段。 2.财政收入:指国家预算收入,宝库中央级地方各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 3.财政收入的分类: 1)按收入的形式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2)按国民经济部门分为农业收入、工业收入、建筑业收入、交通运输业收入、商业收入、服务业收入和其他行业收 入。 3)按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分为生产劳动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 4.财政收入的下限指标:是指政府履行各项职能所必须掌握的最低财政收入需要量。 5.影响财政收入规模下限指标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刚性因素,是政府存在、实现其固有职能必不可少的开支。另 一类因素可以带有一定弹性,但也要有一定保证。 6.影响财政收入规模上限指标的因素有三个。国民收入总量;剩余产品M总量;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第三章 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所进行的强制的、无偿的分配,3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税收的形式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税制要素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附加、加成和减免税、违章处理等。 4.税收分类: 1)按课税对象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这是基本的分类方法。 2)按计税标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5)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5.流转课税的特点:1)以商品交换为前提,课征普遍。2)税额与价格关系密切。3)除少数税种实行定额税率外,普遍实行比例税率。4)计征简要。 6.流转课税的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7.所得税的特点:1)税负不易转嫁。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较公平。3)税源普遍,课征有弹性。4)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大。 8.所得税的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9.资源税的税种包括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10.财产税的税种包括房产税和契税。 11.财产税的特征:1)课税不普遍,具有选择性。2)税负不易转嫁,课税比较公平。3)税收弹性差,税源有限,一般作为地方税。 12.行为税的税种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 第四章 1.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 国家债务。 2.国债的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国债的有偿性决定了国债的自愿性,国债的有偿性和自愿性决定和要求发行上的灵活性。 国债的有偿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是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三个特征,才能构成国债。 3.国债的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的功能。这是国债的最基本的功能。2)筹集建设资金。3)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 4.国债的规模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国债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国债的限度。 国债的负担是指国债的发行和清偿会引起政府、纳税人以及债权人的真是资产的损失。 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活国债适度规模问题。 5.影响国债规模大小的因素:1)认购者负担能力。2)政府偿债能力。3)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 6.国债的种类: 1)按照国债发行的区域为标准,可以讲国债分为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

《财政与金融》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个,共25分) (1)单选题(15个,每题1分,共15分) 下面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抹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 A.经济建设支出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D.行政管理支出 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 A.行政支出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 A.全额累进税率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 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 A.扣除法B.免税法C.抵免法D.税收饶让 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D.负税人的负担 6.各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公债收入B.国有资产收益 C.公共收费D.各项税收 7.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课税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D.固定税率 8.将公债分为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的分类标准是()。 A.债权人不同B.发行主体不同 C.流动性不同D.用途不同 9.我国复式预算中,属于建设性的预算收入是()。

A.各项税收B.非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 C.教育费附加D.经常性预算结余 10.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A.银本位制B.金银本位制 C.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D.金本位制 11.以金融工具的期限为分类标准,金融市场分为()。 A.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B.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C.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D.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12.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是() A.国库券市场B.股票市场 C.商业票据市场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13.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项资产业务是()。 A.贷款B.存款 C.投资D.发行金融债券 14.现代经济生活中存款货币创造的主要金融机构是()。 A.专业银行B.中央银行 C.非银行金融机构D.商业银行 15.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A.中国建设银行B.中国银行 C.中国人民银行D.中国工商银行 (2)多选题(5个,每题2分,共10分) 下面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抹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土地、资本、劳动等社会资源的经济方式,其特征主要是()。 A.自由性B.竞争性 C.平等性D.计划性 E.法制性 2.按照预算的级次不同,政府财政收入可以划分为()。 A.各项税收收入B.公共收费收入 C.中央收入D.债务收入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

《财政与金融》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2.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D ) A.银行贷款 B.银行存款 C.提现率 D.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 3.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是( B )。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保险公司 D.证券公司 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同时具备( C ) A.强制性、相关性、可控性 B.可测性、可控性、固定性 C.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D.靠靠性、可控性、相关性 5.表示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称为( B ) A.升水 B.贴水 C.平价 D.兑换收入 6.因进出口商品而引起的收支是( A )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单方面转移 D.特别提款权 7.保险是一种( B ) A.经济管理制度 B.经济补偿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社会福利制度 8.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是( B ) A.私人 B.股份制 C.国家 D.中央 9.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的受害者是( C ) A.政府 B.企业 C.居民 D.投机商 10. 审查和批准本级地方政府预算的部门是( B ) A.政协 B.人大 C.法院 D.财政部门 11.财政产生的条件( B ) A.政治和文化 B.经济和政治 C.经济和效益 D.政治和历史 12.一种税不同于另一种税主要起因是( B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加成和减免 13.根据市场利率变动幅度而浮动的利率是( B ) A.固定利率国债 B.市场利率国债 C.保值国债 D.普通国债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两会”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财政产生的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产生私有制,是财政产生 的经济条件;国家凭借它的权利强制地无偿地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来满足国家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便出现了财政分配关系,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 2、公共产品的特征:消费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3、财政的四个职能:财政分配职能(最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宏观调控职 能,监督职能。 4、财政支出的分类:按财政支出是否具有直接的补偿性分,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 性支出。其中,购买性支出具有直接补偿性,转移性支出没有直接补偿性。 5、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社会救济,社会福 利。 6、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主要应考虑以下两个因 素:经济发展水平(最主要因素),政府职能。 **<财政分配的主要来源是剩余产品。>**<国家的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7、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税法的核心要素)。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8、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9、财产税包括:房产税,契税。 10、税收转嫁的形式: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11、公债的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公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运行。 12、国库集中收付的含义:国库集中收付就是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账户,同时,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它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集中收入管理,二是集中支付管理,三是集中账户管理。 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含义:是指公共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公债收入及其他收入等)从取得到划入国库全过程的监控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从对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账户全过程的监控制度。 中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意义:有助于革除原有国库收付制度的种种弊端,有助于提高效率,有助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 **<测算国家预算收支指标的方法:系数法,基数法,比例法,定额法。> **<中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中国自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1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本位币即主币,可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是有限法偿,对方可拒绝接受。> **<中国货币制度实行的是人民币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发行人民币的银行。> 14、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 15、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机构(负责宏观调控);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或合资金融机构;中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

财政与金融-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与金融-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财政与金融》(编号为02004)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分析题,论述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购买支出的是()。 A. 财政补贴支出 B. 债务利息支出 C. 行政管理费支出 D. 社会保险费支出 2.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社会福利 B. 社会保险 C. 社会救济 D. 商业保险 3.财政收入的规模,从根本上讲决定于()。 A. 社会消费的规模 B. 生产的规模 第 2 页共 34 页

C. 商品交换的规模 D. 建设资金需要的规模 4.从社会经济所有制构成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所有制经济。 A. 国有 B. 集体 C. 个体 D. 中外合资 5.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来看,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 A. C B. V C. C+V D. M 6.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是()。 A. 9级全额累进税率 B. 5级超额累进税率 C. 9级超额累进税率 D. 20%的比例税率 7.下列税种中,属于所得课税的有()。 A. 农业税 B. 关税 C. 耕地占用税 D. 证券交易税 8.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 第 3 页共 34 页

A. 20% B. 30% C. 33% D. 40% 9.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A. 设立偿债基金 B. 依赖财政盈余 C. 预算列支 D. 举借新债 10.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 A. 处理预算资金上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B. 处理国家与企业的物质利益关系 C. 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D.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1.我国从1994年起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A. 总额分成 B.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C. 分税制 D. 划分税收,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12.货币流通量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变化。 A. 正比 B. 反比 第 4 页共 34 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卷答案修订稿

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卷答 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中专财会《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卷(含答案) (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25分) 1.财政:是指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P3) 2.国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P26) 3.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P27) 4.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是指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表现出物价与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的现象。(P112) 5.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P187) 二、单选(10分) 1.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发行的国债是( B P32 )。 A.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B.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C.保值公债 D.特种国债 2.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中居首位的是( A P52 )。 A.建设性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3.建立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 A P70 )。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B.权责利结合 C.与政治经济形式的发展相适应 4.政府预算决算的最高审批机构是( C P68 )。 A.中央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5.在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 P88 )。 A.财政部 B.中国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央银行 6.( B P109 )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增加导致需求过剩产生的,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的结果。 A.成本推动型 B.需求拉上型 C.结构型 D.供求混合型 7.我国第一张信用卡是( A P131 )。 A.长城卡 B.金穗卡 C.中银卡 D.牡丹卡 8.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大量闲置的情况下,宜采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形式是( B P198 )。 A.“双紧”政策 B.“双松”政策 C.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9.在我国投资基金的单位面值较低,每份基金单位的面值为人民币( C P163 )元。 A.5 B.2 C.1 D.4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财政与金融试题 课程代码:0004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属于() A.生产环节 B.交换环节 C.消费环节 D.分配环节 2.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行为属于() A.转移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经常性支出 D.资本性支出 3.我国目前最大的财政支出项目是() A.行政管理支出 B.社科文教支出 C.国防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 4.由政府集中必要的资金进行建设,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资的项目是() A.基础性项目 B.竞争性项目 C.公益性项目 D.高技术开发项目 5.政府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提供资金与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 A.社会福利 B.社会救济 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 6.各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公债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公共收费 D.各项税收 7.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课税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固定税率 8.将公债分为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的分类标准是() A.债权人不同 B.发行主体不同 C.流动性不同 D.用途不同 9.我国复式预算中,属于建设性的预算收入是() 1

A.各项税收 B.非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 C.教育费附加 D.经常性预算结余 10.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A.银本位制 B.金银本位制 C.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D.金本位制 11.以金融工具的期限为分类标准,金融市场分为() A.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B.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C.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D.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12.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是() A.国库券市场 B.股票市场 C.商业票据市场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13.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项资产业务是() A.贷款 B.存款 C.投资 D.发行金融债券 14.现代经济生活中存款货币创造的主要金融机构是() A.专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非银行金融机构 D.商业银行 15.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A.中国建设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人民银行 D.中国工商银行 16.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央行上缴准备金,这个比例是() A.超额准备金率 B.法定准备金率 C.现金漏损率 D.货币乘数 17.在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中占最基本和最重要地位的是() A.资本项目 B.经常项目 C.平衡项目以及官方储备 D.错误与遗漏项目 18.当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时,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购入债券 B.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调低贴现率 D.出售债券 19.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等劳务费用价格编制的指数是() A.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D.生产物价指数 20.《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第一大支柱是()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