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语》孝篇教案

《论语》孝篇教案

《论语》孝篇教案
《论语》孝篇教案

《论语》——“孝”篇

【本篇引语】在《论语》中共收录了“孝”字19次,而这19个孝字又可以分为两种思想:一是无违,无违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和无选择的顺从,而是指不违背礼节、有主见的服从。二是孝养。孝养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养,更包括在精神上的和情感上的慰籍。对于本篇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孔子的孝道在今天仍具有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也不能把道德弃于一旁。发扬并改良孔子的孝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篇总课时】13课时

课题课时时间《论语》——学而2 1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朗读,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虽然在当时孝悌的根本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但对于孝的合理运用,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做为一种传统美德保存下去。

教学重难点

“孝”与治国安邦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提问:

1、你认为怎们做才是

“孝”?

2、那么对于治理国家,

孝又有怎样的体现呢?

学生各抒己见

预设1、不惹父母

生气就是孝

2、帮助父母做

家务就是孝

让学生能够对孝

有一个基本认

识,在交流的过

程中初步体会这

一概念。

交流感知

翻译句子:

有子(1)曰:“其为人也

孝弟(2),而好犯上者(3),

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

本(6),本立而道生(7)。孝

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8)?”

独立翻译,之后

小组合作交流,准备

展示。

有若认为,人们

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

母尽孝,对兄长顺服,

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

国家尽忠,忠是以孝

弟为前提,孝弟以忠

为目的。儒家认为,

在家中实行了孝弟,

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

生“犯上作乱”的事

情;再把孝弟推广到

劳动民众中去,民众

也会绝对服从,而不

会起来造反,这样就

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

的安定。

首先自己对

本则有所了解,

在结合注释后,

翻译不通的地

方,以小组交流

的方式解决。

同时,对于学

生的文言积累与

运用也有很大帮

助。

研读共品

你是怎样理解本则的?

教师强调:这里所提的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

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

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

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

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

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

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

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

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

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

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

独立思考后准备

展示

让学生能够

对于统治者把道

德教化作为实行

封建统治的重要

手段,把老百姓

禁锢在纲常名

教、伦理道德的

桎梏之中,对民

众的道德观念和

道德行为产生了

极大影响,有所

了解,同时,这

种教育思想也对

整个中国传统文

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化产生深刻影响。

拓展提高

曾子说:“先王用来治

理天下的有五条原则:尊重

有德的人,尊重地位尊贵的

人,尊重老年人,尊敬年长

的人,慈爱年幼的人。”对

此你怎样理解。

学生思考后准备

展示

预设这五条,是

先王用来安定天下的

原则。为什么尊重有

德的人? 因为他们接

近于圣贤之道的要

求;尊重地位高贵的

人,因为他们接近国

君;尊重老年人,因

为他们近似自己的双

亲;尊敬年长的人,

因为他们近似自己的

兄长;慈爱年幼的人,

因为他们近似自己的

儿女。因此,达到孝

的最高标准就接近于

天子了,达到悌的最

高标准就接近于霸者

了。

此环节主要

考察学生对于

“以孝治天下”

这一观点的理

解,若能说出无

论天子还是黎民

百姓,能做到孝

就对社会安定起

到一定作用即

可。

布置作业尝试背诵本则,自主查找《论语》前四章中有关孝的内容。

课题课时时间《论语》——学而6 1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朗读,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无论做任何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最重要的。教学重难点

理解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前提。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检测请你背诵上一则内容学生背诵基础巩固

交流感知

翻译句子:

子曰:“弟子(1)入(2)

则孝,出(3)则弟,谨(4)而

信,汎(5)爱众,而亲仁(6),

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

(8)。”

独立翻译,之后

小组合作交流,准备

展示。

预设孔子说:“弟

子们在父母跟前,就

孝顺父母;出门在外,

要顺从师长,言行要

谨慎,要诚实可信,

寡言少语,要广泛地

去爱众人,亲近那些

有仁德的人。这样躬

行实践之后,还有余

力的话,就再去学习

文献知识。”

首先自己对

本则有所了解,

在结合注释后,

翻译不通的地

方,以小组交流

的方式解决。

同时,对于学

生的文言积累与

运用也有很大帮

助。

研读共品

你是怎样理解本则的?

(教师适当引导点播:孔子

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

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

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

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

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

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

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

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

“德”排在“识”的前面,

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

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

方面人才。)

独立思考后准备

展示

本篇第二章中曾

提到孝悌的问题,本

章再次提及这个问

题。这表明,孔子的

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

中心,重在培养学生

的德行修养,而对于

书本知识的学习,则

摆在第二位。

次环节主要考察

学生对于本则的

理解程度。若能

说出孔子要求弟

子们首先要致力

于孝悌、谨信、

爱众、亲仁,培

养良好的道德观

念和道德行为,

如果还有闲暇时

间和余力,则用

以学习古代典

籍,增长文化知

识。即在翻译的

基础上说出自己

的一点观点即

可。

拓展提高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孝”

的故事?

2、此则与上一则的学习有何

区别?

学生思考后准备

展示

树立学生良

好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

布置作业尝试背诵本则,预习《学而》篇中的7、9、11则。

课题课时时间

《论语》——学而7、9、11 1课时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朗读,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对于“孝”我们不仅限于父母的观点一味的全部接受,保留正确,有所发扬与创新。

教学重难点

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正确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的

有学问的?

孔子是怎样思考的呢?

各抒己见

让学生能够

对孝有一个基本

认识,在交流的

过程中初步体会

这一概念。

交流感知

翻译句子:

1、子夏(1)曰:“贤贤

(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

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独立翻译,之后

小组合作交流,准备

展示。

1、子夏说:“一

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

不以女色为重;侍奉

父母,能够竭尽全力;

服侍君主,能够献出

自己的生命;同朋友

交往,说话诚实恪守

信用。这样的人,尽

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

过,我一定说他已经

学习过了。”

2、曾子说:“谨

首先自己对

本则有所了解,

在结合注释后,

翻译不通的地

方,以小组交流

的方式解决。

同时,对于学

生的文言积累与

运用也有很大帮

助。

2、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3、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3、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研读共品

请你说出这三则各自强

调的观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孝”、“忠”、“信”

2、孝是忠的基础。

3、尊重父亲的合理

部分。

学生学会概括,

区分。

对比性学习的优

势不仅于此,更

为中考学习中文

言文的对比阅读

有所积累。

拓展提高

你赞同以上孔子关于孝

的观点吗?说说理由。(言

之有理即可)

学生就以上三则

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思

考回答。

侧重对“三年无

改于父之道”的

正确认识。

让学生明白,对

任何经典的学习

并不是一味教条

的生掰硬套,要

有自己的观点。

布置作业背诵这三则。

课题课时时间《论语》——为政5 1课时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朗读,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孝敬父母应按礼节办事。

教学重难点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你们认识孟懿子

吗?

孔子对于他关于孝

的问题又是怎么回答的

呢?

认真聆听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同时了解

到,孔子对于不

同人的提出的相

同问题会有不同

的答案

交流感知

翻译句子:

孟懿子(1)问孝,子

曰:“无违。(2)”樊迟

(3)御(4),子告之曰:“孟

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

无违。”樊迟曰:“何谓

也。”子曰:“生,事之

以礼;死,葬之以礼,祭

之以礼。”

独立翻译,之后小组

合作交流,准备展示。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

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

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

驾车,孔子告诉他:“孟

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

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

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

意思呢?”孔子说:“父

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

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

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

们。”

首先自己对

本则有所了解,

在结合注释后,

翻译不通的地

方,以小组交流

的方式解决。

同时,对于学

生的文言积累与

运用也有很大帮

助。

1、孝不是空

泛的、随意的,

必须受礼的规

定,依礼而行就

是孝。

研读共品

请说出这则中,孔子

关于孝的解释。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孝不是空泛的、随意

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

礼而行就是孝。

拓展提高

你赞同以上孔子关

于孝的观点吗?说说理

由。(言之有理即可)

学生就以上内容结

合自己的思考回答。

侧重于对“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

以礼。”的理解。

在交流中有所收

获。

布置作业背诵这则

课题课时时间《论语》——为政6 1课时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朗读,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孝敬父母应按礼节办事。

教学重难点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检测背诵并翻译上一则展示巩固基础

交流感知

翻译句子:

孟武伯(1)问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2)。”

独立翻译,之后

小组合作交流,准备

展示。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

道。孔子说:“对父

母,要特别为他们的

疾病担忧。(这样做

就可以算是尽孝

了。)”

首先自己对

本则有所了解,

在结合注释后,

翻译不通的地

方,以小组交流

的方式解决。

同时,对于学

生的文言积累与

运用也有很大帮

助。

三种解释:

1.父母爱自己的

子女,无所不至,

唯恐其有疾病,

子女能够体会到

父母的这种心

情,在日常生活

中格外谨慎小

心,这就是孝。

2.做子女的,只

需父母在自己有

病时担忧,但在

其他方面就不必

担忧了,表明父

母的亲子之情。

3.子女只要为父

母的病疾而担

忧,其他方面不

必过多地担忧。

研读共品

请结合上节课内容,说

一说这两则中,孔子关于孝

的不同解释。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孝不是空泛

的、随意的,必须受

礼的规定,依礼而行

就是孝。

2、要关心父母

的身体健康。

学生学会概括,

区分。

对比性学习的优

势不仅于此,更

为中考学习中文

言文的对比阅读

有所积累。

拓展提高

你赞同以上孔子关于孝

的观点吗?说说理由。(言

之有理即可)

学生就以上两则

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思

考回答。

侧重于对“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

以礼。”的理解。

在交流中有所收

获。

布置作业背诵这则

课题课时时间《论语》——为政7 1课时 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朗读,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孝敬父母应发自内心的,做到“敬”

教学重难点

明确孝敬父母应发自内心的,做到“敬”。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检测背诵已学的两则背诵知识巩固

交流感知

翻译句子:

子游(1)问孝,子曰:“今

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

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

以别乎?”

独立翻译,之后

小组合作交流,准备

展示。

子游问什么是

孝,孔子说:“如今

所谓的孝,只是说能

够赡养父母便足够

了。然而,就是犬马

都能够得到饲养。如

果不存心孝敬父母,

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

犬马又有什么区别

呢?”

首先自己对

本则有所了解,

在结合注释后,

翻译不通的地

方,以小组交流

的方式解决。

同时,对于学

生的文言积累与

运用也有很大帮

助。

研读共品

请说出这则中,孔子关

于孝的解释。

学生思考后回答

尊敬父母。了解文意。

拓展提高

这则在写法上有何不

同?这种手法在表达上有什

么作用?

学生就以上的内

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回

答。

抓住关键点“对

比”“强调”

布置作业背诵这则

课题课时时间《论语》——为政8 1课时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朗读,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孝敬父母应发自内心的和颜悦色的。

教学重难点

对于两则关于孝的理解与区分。明确孝敬父母应发自内心的和颜悦色的。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检测背诵上一则背诵知识巩固

交流感知

翻译句子:

子夏问孝,子曰:“色

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

(2);有酒食,先生(3)馔(4),

曾是以为孝乎?”

独立翻译,之后

小组合作交流,准备

展示。

子夏问什么是

孝,孔子说:“(当

子女的要尽到孝),

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

母和颜悦色,仅仅是

有了事情,儿女需要

替父母去做,有了酒

饭,让父母吃,难道

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

是孝了吗?”

首先自己对

本则有所了解,

在结合注释后,

翻译不通的地

方,以小组交流

的方式解决。

同时,对于学

生的文言积累与

运用也有很大帮

助。

研读共品

结合上节课内容,请说

出这几则中,孔子关于孝的

不同解释。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尊敬父母。

2、和颜悦色。

学生学会概括,

区分。

对比性学习的优

势不仅于此,更

为中考学习中文

言文的对比阅读

有所积累。

拓展提高

你赞同以上孔子关于孝

的观点吗?说说理由。(言

之有理即可)

学生就以上两则

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思

考回答。

侧重于对“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

劳;有酒食,先

生馔,曾是以为

孝乎?”的理解。

在交流中有所收

获。

布置作业背诵这则,就“为政”中关于“孝”的四则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你感兴趣的一则排演课本剧,下节课展示。(要求:尊重原著的中心思想,尽可能的还原史实,要有本小组的对这一则的思考与收获,有能力的小组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课题课时时间

《论语》——5.6.7.8 1课时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背诵本则

能力目标: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表演时生动、认真、传神、语言大方得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孝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应传承下去。

教学重难点

以表演的方式传达对于孝的正确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通过对上节

课我们关于

“孝”的学习,

每个小组都有

自己的理解与

认识,请大家展

示一下。

认真聆听

准备上场

明确要求

(尊重原著的中心思想,尽可能

的还原史实,要有本小组的对这

一则的思考与收获,有能力的小

组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激发兴趣

明确要求

小组展示观察,

及时点评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

对已学知识的掌

握,加深印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出示结果公布比分

宣布结果

领取奖状及奖品

公平比赛,平等

竞争,寓教于乐

总结提升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作业布置将已学的关于“孝”的篇章摘录下来。

课题课时时间《论语》——里仁18 1课时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朗读,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己应如何对父母的错处委婉的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自己应如何对父母的错处委婉的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若果父母有不

对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做才

是“孝”呢?

自由表述

直入本课的中心

观点。

交流感知

翻译句子:

子曰:“事父母几(1)

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

劳(2)而不怨。”

独立翻译,之后

小组合作交流,准备

展示。

孔子说:“事奉

父母,(如果父母有

不对的地方),要委

婉地劝说他们。(自

己的意见表达了,)

见父母心里不愿听

从,还是要对他们恭

恭敬敬,并不违抗,

替他们操劳而不怨

恨。”

首先自己对

本则有所了解,

在结合注释后,

翻译不通的地

方,以小组交流

的方式解决。

同时,对于学

生的文言积累与

运用也有很大帮

助。

研读共品

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对

待父母的错处?那么父母做

的对的地方我们又应该这样

做?

像朋友一样指出

正误之所在,是构建

和谐家庭的必要出发

点。

学以致用,把学

习真正的联系到

生活实际。

拓展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

调“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自由、平等、公正、法

治、爱国、敬业、诚信、友

善”请你结合任选其中一条,

练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你是

如何尽孝的。

孝不仅局限于小

家,对于祖国的孝即

大爱,对于社会的孝

即大敬,对于父母的

爱,是为子女应尽的

本职。

引申性研究,学

生能说出其中一

个方面即可。

布置作业将“拓展提高”部分的内容形成作文,写在随笔本上,不少于500字。

课题课时时间《论语》——里仁19 1课时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朗读,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孝,并不一定是全部言听计从,要有自己的建树。教学重难点

看待问题要多角度,学会批判性的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你们出门时爬

父母担心,你会怎么做?

各抒己见

让学生能够对孝

有一个基本认

识,在交流的过

程中初步体会这

一概念。

交流感知

翻译句子:

子曰:“父母在,不远

游(1),游必有方(2)。

独立翻译,之后

小组合作交流,准备

展示。

孔子说:“父母

在世,不远离家乡;

如果不得已要出远

门,也必须有一定的

地方。”

首先自己对

本则有所了解,

在结合注释后,

翻译不通的地

方,以小组交流

的方式解决。

同时,对于学

生的文言积累与

运用也有很大帮

助。

研读共品

你对这句话有何看法?

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做?

“父母在,不远

游”是先秦儒家关于

“孝”字道德的具体

内容之一。历代都用

这个孝字原则去约

束、要求子女为其父

母尽孝。这种孝的原

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

它的意义。

让学生懂得学会

批判性学习。

拓展提高

甲认为:孝顺父母是我

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

应当体贴父母、孝顺父母,

多为父母着想。“父母在不

远游”是值得肯定的。

乙认为:作为有理想的

年轻人应该志在四方,父母

辛苦培养我们多年,也希望

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因此,能在需要自己、

适合自己的地方发挥自己的

潜能和热量,从另一个角度

上说,也是对父母的交代,

是对父母尽孝道。

你同意哪种观点,也可

由自己独特的观点,说明理

由。

以小组为单位交

流讨论10分钟,之后

派代表发言,其他人

补充。

在交流中促进知

识的拓展与提

升,从而有更深

刻的理解与认

识,补充:教师

应在此环节适当

引导,以“孝”

为前提。(可引

导拓展范围,如,

节课身边的父母

亲人具体实际来

谈)

布置作业背诵本则

课题课时时间《论语》——里仁21 2课时(第一课时)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朗读,

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发自内心的去理解,为什么要牢记父母的年龄。

教学重难点

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中“喜”“惧”的理解。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你们记得自己

父母的年龄吗?他们的生日

又是多少?

个人回答

让学生能够对孝

有一个基本认

识,在交流的过

程中初步体会这

一概念。

交流感知

翻译句子:

子曰:“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

则以惧。”

独立翻译,之后

小组合作交流,准备

展示。

孔子说:“父母

的年纪,不可不知道

并且常常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

而高兴,一方面又为

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首先自己对

本则有所了解,

在结合注释后,

翻译不通的地

方,以小组交流

的方式解决。

同时,对于学

生的文言积累与

运用也有很大帮

助。

研读共品谈谈你对本则的理解各抒己见加深理解

二年级下经典诵读《论语》计划

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复兴中华民族。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二年级下册经典诵读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学生健康成人。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大声地朗读。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思,明白其中所蕴含的简单道理,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让孩子们更系统的接受国学熏陶,强化素质,加强对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三、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经典诵读》中小学阶段二年级下册必须诵读的诗词《论语》。 四、课程开设的教学时间: 每周开设1节课;其他利用学校课前准备、早读等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巩固。 五、课程开设的教学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背诵,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不拘泥形式,教无定法。人人可以是老师,处处可以为教室。 6、不孤立地教学,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六、经典诗文教学方法:

1、诵读法。其法只有一句话:“同学们,跟我念。”只是让儿童多听多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想方法多听多念。教学中可以加强范读,以便让学生读时有榜样、有兴趣、有信心。 2、多媒体网络学习法。利用多媒体声、光等刺激,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 3、活动学习法。把经典的诵读与学生的文艺表演、体育游戏等结合起来。如集体演唱《论语》,配乐背诵,边诵经边做操等。 七、保障措施: 1、提高师生对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意义的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情感体验,激发对中华经典的认同感、亲近感。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校本课程《走进论语 走近孔子》教学设计(育才中学)

《走进论语走近孔子》教学设计 辛集市育才中学米彦荣 一、课程简介 校本课程《国学精瘁》是我校语文组,结合本校实际,创造性地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而开发的一门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和语文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我们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活动资源,合理利用学生社团(文学社和国学社)活动,将活动有机地融入了校本课程《论语》的实施中,实现了校本课程教学与各种校园活动优化组合。实施以来,语文组教师大胆改革教学,充分利用“活动”这一生动、有效的教学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我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语文组建设的重要特色之一。 二、内容分析 《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包含着说不尽的奥妙。《学论语学做人》这个特设课程的开设,对于中学生来说,不论是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是以后的人生都充满着无比的憧憬,从《论语》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引发开来,近而从立志、交友、自律、爱国、理想、心态、感恩、劝学、做人等方面使每一位同学感悟人生,设计人生,学会做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他们的生活嫁接,提高他们的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学生分析 《论语》是我们古代文化的精髓,内容深奥。作为初一学生刚刚接触难于理解,甚至于枯燥、厌学,“背诵”是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单纯记忆的功能是有限的,不能把它推向极端。如果不同时激活学习者的积极性参与其中,储藏物会随风而逝,流失殆尽,甚至会惹起“储藏间”的抵制、厌倦、反感。在教学中提取精粹,择其大要,结合现代生活实际,关起门来学经典,敞开心扉谈体会,采取快乐教育教学法,生动有趣地教给孩子,引领他们“学而时习之”,至关重要。 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学论语,聆听圣贤教诲;读故事,感受做人真谛;谈感悟,共创幸福人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诵读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古典文字蕴含的朴素的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养成科学学习生活的心态、方法和习惯;汲取《论语》中的聪明力气,指导学生做人做事。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生准备 1、了解孔子其人其事 通过阅读图书或上网搜索有关孔子学习的故事(可打印) 2、背诵喜爱的《论语》中的语句 阅读校本教材国学精瘁《论语》部分,背诵喜爱的名句。抄录经典名句,并作点评。 (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师准备 准备在课堂上播放的多媒体文件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图片 六、教学过程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 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 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 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 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 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 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 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 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 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 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 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 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 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 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初中校本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言而有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则文言文,读准字音、读懂文意并谈感受。 2、通过对经典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知行统一,把对经典的学习与鲜活 的生活体验密切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知道讲信用是一种传统美德,做人应该讲信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讲信用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讲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钦佩讲信用的人,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诚信故事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我免贵姓孙,你们应该怎么称呼我?——哎,你们怎么和我打个招呼呢?(你准备怎么招呼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你准备怎么和孙老师打招呼?)——咱班孩子可真懂礼貌,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诚实守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今天,孙老师带来了一个和“信”有关的故事作为送给你们的礼物,同学们请听: 《范式严守信约》 东汉时,山阳人范式同相隔几千里的汝南人张劭读书时有深交。学成后话别,范式说:“两年后的今天,我将来府上看望你,并拜见伯父伯母。”到了约定之日,张劭催母亲做饭准备迎接范式。母亲笑着说:“范式远在几千里之外,怎能说来就来,两年前说的话,哪能当真。”张劭说:“范式最守信用,他一定会来的。”母亲说:“他若真来了,就是真君子,我一定为他酿酒。”话音刚落,范式已到门前。 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范式? (表里一致,诚实待人,说话办事讲信用)中国自古重信,信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准则。孔子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失于民,可见信乃立身立国之根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十三课:言而有信 二、学习【熟读精思】,联系文段解诚信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熟读精思部分的第一则,完成这两个学习任务,请看:任务 一:大声朗读文段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文意。

论语经典诵读159句

论语经典诵读49句 《学而篇》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7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八佾篇》 8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里仁篇》 9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1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公冶长篇》 1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雍也篇》

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述而篇》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2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泰伯篇》 26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罕篇》 2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8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颜渊篇》 32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3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篇》 3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四年级上论语校本教案

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五、学生交流背诵及感悟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完整的,其他学生补充。 六、指导背诵 1、理解原文每句话的大意,按顺序熟读成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男女生赛背,小组赛背。 4、边背诵边想原文的意思,背会原文。 七、孔子学琴 一天,夕阳已经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孔子还依然毕恭毕敬地盘坐着,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同一首曲子,兴致勃勃,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他的老师师襄子对他说:“这首曲子,你已经练了足足十天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来,认真地说:“我虽然练了这么长的时间,可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技巧啊!” 好多天以后,师襄子看到孔子的指法更加熟练了,乐曲也弹奏得更加和谐悦耳了,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孔子又说:“我虽然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感情呢!” 又过了许多日子,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一曲终了,师襄子已经完全被孔子那洋溢着激情的弹奏所吸引,听得出神入味。曲毕,才深深吸了一口气说:“你已经弹奏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是,孔子还是像第一次那样认真地回答说:“我虽然弹得像点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说完,孔子还像开始学习时那样,一点儿也没有厌倦,又毕恭毕敬地盘座下来,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弹奏起来。 不知又过了多少日子,孔子又邀请师襄子来验听曲子。孔子弹完后,师襄子对他说:“功到自然成,这次你应该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 孔子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了。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此曲非文王莫属,不知对否,还请老师指教。” 师襄子脸上浮起了微笑,激动地说:“你说的很对,我的老师讲过,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文王操?。你勤学苦练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啊!”

论语经典诵读50句

《学而篇》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同“惘”),思而不学则殆。” 7 子曰:“由,诲女(同“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八佾篇》 8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里仁篇》 9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同“智”)?” 1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公冶长篇》 1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雍也篇》 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述而篇》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2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泰伯篇》 26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经典诵读50句(必背一)

论语经典诵读50句 《学而篇》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同“惘”),思而不学则殆。” 7 子曰:“由,诲女(同“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八佾篇》 8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里仁篇》 9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同“智”)” 1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公冶长篇》 1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雍也篇》

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述而篇》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2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泰伯篇》 26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罕篇》 2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8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颜渊篇》 32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3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篇》 3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选读》教案

《〈论语〉选读》教案 第一课时:《论语》与孔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学习《论语》的思想意义,懂得一些人生哲理; 2.学习孔子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智慧; 3.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用灯片展示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著作汗牛充栋,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普遍的公理性,它能适应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今天我和大家一道来共同探讨世界文化经典之一______《论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板书课题: 《论语》与孔子 (一)为何校本教材定为《论语》 1.深刻的思想性

2.语言的文学性 3.陶冶性情,吸取智慧 4.现实生活中人的缺失 (二) 孔子其人 三.教材的编排体制 % 共三编:主题选讲论语原文综类撷英 四.我主讲的内容:“为政治国”专题简介 孔子与其弟子和当时的诸侯国君的对话录. . . . . .一个人可以无为政之机但不可无为政之才。 五.课后作业: 1.网上阅览《论语》和孔子的相关资料 2.品读《论语》中“为政治国”部分 第二课时:为政治国 一.抽学生谈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二.学生提问,教师解疑 语言______思想______理趣 …

三. 南怀瑾先生诠释孔子的为政思想 四. “为政治国”篇选讲 五.作业: 写一篇关于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的文章(特别提示: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就一点阐发引申;标题自拟。) 校本课程教案 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研究之 诗词曲中的传统节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我国优秀的古典诗歌、词、曲,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查阅收集一定量的表现我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词、曲等,较为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及其可贵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热情。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 1、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丰富的诗歌宝库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

经典诵读展示------《论语》与成语

经典诵读展示------《论语》与成语 甲:有一种精神薪火相传。 乙:有一种文化历久弥新。 丙:有一部经典,铭刻了先贤的谆谆教诲 丁:有一位师长,点亮了人生前进的明灯 甲:孔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 乙:孔子---经历了长达近50年的教师生涯 丙:孔子----以培养“君子”为教育宗旨,创立了儒家学派。 丁:孔子----以“六经”为教学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合:翻开《论语》,让我们一起品读人生,汲取智慧! 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领: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领: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和: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男和:哀公问曰:“何为(wéi)则民服?” 女和: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wǎng),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领: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和: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领:子曰:“吾十有(yòu)五而志于学, 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jǔ)。” 领:子曰:“由,诲(huì)女(rǔ)知之乎! 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和: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选读教案校本课程资料(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教案校本课程资料(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论语》选读教案(校本课程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校本课程资料】?《论语》选读 重庆市江北中学教师孙存鹏拟稿 课程计划 一.专题题目:为政治国 二.教学内容:? ?1.孔子与《论语》 ?2.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3.《论语》的语言个性 ?4.《论语》主题(自学) ?5.专题解 ?6.为政第二 ?7.八佾第三 ?8.颜渊第十二 ?9.子路十三 ?.?.?.?.?.?. (注: “为政第二”等篇选讲其中与本专题相关的若干章) 三.教学方式: ?1.教师讲述与学生研讨相结合

?2.使用课件教学 ?3.网上查阅相关信息 四.教学时间安排: ?每周一课时,共计14课时授完本专题 《〈论语〉选读》教案 第一讲:《论语》与孔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学习《论语》的思想意义,懂得一些人生哲理; 2.学习孔子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智慧; 3.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用灯片展示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典着作汗牛充栋,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普遍的公理性,它能适应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今天我和大家一道来共同探讨世界文化经典之一______《论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板书课题: 《论语》与孔子 (一)为何校本教材定为《论语》

1.深刻的思想性 2.语言的文学性 3.陶冶性情,吸取智慧 4.现实生活中人的缺失 (二)孔子其人 三.教材的编排体制 共三编:主题选讲论语原文综类撷英 四.我主讲的`内容:“为政治国”专题简介 ?孔子与其弟子和当时的诸侯国君的对话录?.?.?.?.?.?.一个人可以无为政之机但不可无为政之才。 五.课后作业: 1.网上阅览《论语》和孔子的相关资料 2.品读《论语》中“为政治国”部分 第二讲:为政治国 一.抽学生谈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二.学生提问,教师解疑 语言______思想______理趣 三.南怀瑾先生诠释孔子的为政思想 四.?“为政治国”篇选讲 五.作业: 写一篇关于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的文章(特别提示: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就一点阐发引申;标题自拟。)

Resin3.1 优化

Resin3.1 优化 [转贴] 2008-12-12 10:39 使用resin已经有四、五年了,但以前都是做一些小系统,resin的压力并不大,近段时间做一个大系统,日平均ip上10万,resin的压力非常的大,除了对程序做优化以外,resin 的优化也小不了。 一、优化配置 修改conf/resin.conf 文章中的JVM参数 -Xms512m -Xss128k -Xmn184m -XX:ParallelGCThreads=20 -XX:+UseConcMarkSweepGC -XX:+UseParNewGC -Xdebug -Xloggc:gc.log 修改最大thread-max为2500 2500 65s 10240 30s 二、利用resin-admin监控resin运行情况。 第一行是Thread pool情况,如果发现Peak大于thread max,就应该修改 conf/resin.conf 中的thread-max,相应的增大thread-max。 第二行是Threads,如果长期出现在这里而又不是SUN的方法,或者resin的方法的话,就要对这些方法进行测试、优化。 以下内容都是自己不断实验总结的,而非resin官方的建议,可能不适合你的情况,我的经验仅做为参考。) 最近发现有人用黑客类工具恶意点击网站,或发送大量垃圾包,具体是什么不清楚,但是很明显是故意的,造成80端口无法正常访问,或访问速度极慢。

六年级论语经典诵读50句

六年级论语经典诵读50句 《学而篇》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同“惘”),思而不学则殆。” 7 子曰:“由,诲女(同“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八佾篇》 8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里仁篇》 9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同“智”)?” 1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公冶长篇》 1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雍也篇》 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述而篇》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2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篇》 26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罕篇》 2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8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颜渊篇》 32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3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篇》 3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6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宪问篇》 3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8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卫灵公篇》 39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1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4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46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7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8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49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5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经典诵读《论语》_初一作文

经典诵读《论语》 经典诵读《论语》暑假里,妈妈要我背《论语》。我接过一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映入我眼帘。妈妈郑重地对我说:“泠杉,以后你每天背一章,要记住圣人的教诲哦!”尽管我心里有一千万个不愿意,但是看着妈妈那种严肃的眼神,我特意装出很乐意的样子,兴奋地说:“嗯,我很乐意”一开始,我为了让妈妈觉得我愿意背,就装着一副很认真的样子,其实我都是装模作样、死记硬背,一点也不理解其中的含义,也没有去理解。 可是慢慢的背到后面,我会看懂一些了,有时自己也会去查阅资料,理解意思。于是,我发现《论语》里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教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论语》中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溪不曰,其为人也。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就是说:叶公问子路,孔子这个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呢?我这人呀,发奋时忘记了吃饭。高兴时忘记了忧愁。 不知道老就要来了。仅此而已。”从这个小故事我发现孔子是个跟我原本想象的圣人不一样。原本我想,孔子,是一个圣人,千年才这么一个呀,一定是高高在上,每一句话都是高深莫测的,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孔子却说自己“仅此而已”。 这让我体会到:做人不能太骄傲,连孔子这样的大圣贤都这

样的谦虚,更何况我们这些无名小辈呢。《论语》中还说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于不足观也已。”周公是一个连孔子都佩服的圣人,可孔子还说如果他骄傲而且吝啬,那就没有什么可赞扬的了。从这里可以教会我们不一定圣贤就什么都是对的,如果他有缺点,那这些缺点也是一样可以批评的。 我相信,正如妈妈说的,《论语》是一本会让我我终身受用的好书,它告诉了我应该怎么样去做人,要谦虚、要谨慎,要努力,要表里如一。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四年(5)班刘泠杉

《弟子规》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弟子规》教学设计 李鹏慧 课程简介: 多年来,我校以《弟子规》为校本课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 为其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弟子规》共有 360 句、1080 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 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它集孔孟、老子等 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 人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它采纳《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 , 出则弟 , 谨而信 , 泛爱众 , 而亲仁 , 行有余力 , 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社会大众中指公民。“规”就是规范。 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场所,学生不能仅仅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学习《弟子规》是熏陶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方法。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精髓,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育。《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诵读并学习可以使师生在行为上得到教育,有助于拥有健康美好的人生,从而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作者生平 李毓秀 (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七年,曾捐 钱获得县丞一职,卒于清雍正六年,享年83 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 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 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内容分析: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学习《弟子规》

经典诵读 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原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能经常践习,不是很高兴吗?能有共同志向的知心友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原文】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为人孝悌却好犯上的人,不多;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从来没有。君子注重(做人的)根本,根本确立了,人道也就有了。好好的侍奉父母兄弟,就是仁的根本吧!? 【原文】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的人,是很少有仁慈的。? 【原文】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否忠实守信了?教给学生的知识我实践了吗?(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我践习了吗?)? 【原文】1.5子曰:?道(dǎo)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

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行政要严肃认真,恭敬而守信用,节约使用财力、爱护人民,役使民众要在农闲时节?。 【原文】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谨而信,汎(fàn)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谨慎忠信,要热爱世上的每一个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这些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原文】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子夏说:?重视德行替代重视容貌;为父母做事,能够竭尽全力;为领导做事,能豁出性命;和朋友交往,说了要做到。(能够做到这些)即使他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原文】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wù)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不会有威严,学的知识也不会牢固。学习要以忠信为主。世上没有完全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原文】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谨慎的对待养老送终的事情,追念祖先,会使社会的道德风俗变得淳厚。?

(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

《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人。他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 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 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 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各种现实的原因,对他也不无影响。《论语》也记下了他思想中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薄赋敛、举贤才、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有教无类、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经验、学习经验、写作经验、生活经验和诗论,更值得我们重视。 《论语》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往往用极简练的言词写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诵读。 第一课 论语·里仁(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字词注解 游:离家出游,主要指游学、游宦。 方:方向,方位。 古文今读 孔子说:“父母在活着时,不要远离家乡,如果非要远走时,一定要留下准确的地址。”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字词注解 惧:忧惧,担心。 古文今读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长寿而欢喜,一方面因年高而担忧。” 导读: 君子和小人究竟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做是君子,小人又是怎样做的?这篇内容将会给我们答案。

论语朗诵主持词

论语朗诵主持词 篇一:论语经典诵读比赛主持稿 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主持稿 一、开始 女:敬爱的老师们!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女:有这样一种书,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mí)新,人们称之为“经典”。 男:古诗文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她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 女:经典古诗文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 男:经典古诗文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 女: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 男:它节奏感强,易读易记。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女:今天,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以继承古代文化。

男: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1 女: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蒙学经典。男: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女:读书,让我们与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相遇相知。男:读书,让我们那荒芜的心灵得到滋润。 女:让我们与好书为友,打好人生底色。 男:让我们与经典作伴,润泽精彩童年。 女: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男: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女: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 男:现在,我宣布:范庄小学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女: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结束 男:渊远流长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它如同灿烂的明珠,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神奇的古琴,弹奏着美妙的乐曲,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词,给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女: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小学国学论语教案

小学国学论语教案 【篇一:小学国学论语教案】 这新知识告诉别人不就是老师了?师:嗯,有道理。虽然这则《论语》是我们刚刚学的,不过这个同学已经可以“为师矣”了,因为你 已经把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句子做了更充分的诠释。这就叫温故而知新。〔建议〕在教学中,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 对文字本身的理解,“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经典著作 中所蕴含的人文理念才能为学生所吸收,经典著作的教育价值才能 得以体现。了解了意思,再来读读原文。(4)“温故而知新”的确是 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凡知识渊博的人都有这样的 习惯。毛泽东主席就有这样的习惯,书中“经典链接”里就记载了他 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默读故事)〔建议〕本书每篇后 都有相应短小而富含哲理的小故事,和生硬的说教相比这些浅显的 小故事更易于学生接受。〔链接〕“经典链接”:《毛泽东读书》 (见《论语》第26页)“温故知新”:请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用 “温故而知新”写一句学习感受。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交流感受)故事后的习题,就是用我们这则《论语》中出现的成 语命名的。下面我们就是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和运用了。(完成习题,交流)〔建议〕既然教材本身的语言文字就有和本则《论语》教学相关的内容,当然要把握好这一契机,随时引导学生 关注相关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强化学生的认知。(5)如果我们能坚 持这样去对待知识,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一定会受益匪浅的。让 我们来背一背这则《论语》。(集体背诵) 3. 总结延伸(1)我们 已经学了十几则《论语》了,这其中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学习的, 有些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事情的,还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你 们能自己总结一下学过的这十几则《论语》分别是属于哪一类的吗?(总结归类)(2)其中哪一则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对 你的帮助最大,为什么呢?(结合实际,交流总结)(3)对于学习、对于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能试着像孔子这样用凝练的一句 话概括出来吗?(自由创编)〔建议〕理解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这 一环节中,学生能联系实际,自我提炼,说明他们已不仅仅停留在 学知识的层面,而是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学到的知识能被学生 自由运用,这才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这样经典才能被赋予新的价 值和新的意义。六、教学随感我们为什么要读国学经典?少儿读国

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论语)内容

论语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