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县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某县中学新建工程项目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总论 (6)

1.1项目概况 (6)

1.2项目研究范围目的及编制依据 (6)

1.3主要技术指标 (7)

1.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8)

1.5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9)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0)

2.1 项目建设背景 (10)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第三章项目业主单位介绍 (16)

第四章项目区域概况 (18)

4.1 某县基本概况 (18)

4.2 社会经济概况 (21)

4.3 教育事业概况 (21)

第五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4)

5.1 项目选址 (24)

5.2 项目建设条件 (27)

第六章建设目标与规模 (33)

6.1 建设目标 (33)

6.2 建设规模 (36)

第七章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42)

7.1 编制依据 (42)

7.2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42)

7.3规划布局及空间环境 (43)

7.4 建筑单体设计 (46)

7.5 道路及竖向设计 (55)

第八章公用工程及节能减排 (58)

8.1 公用工程 (58)

8.2 节能减排 (64)

第九章环境影响分析 (70)

9.1分析依据及执行标准 (70)

9.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70)

9.3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74)

9.4 建筑环保 (76)

9.5环境评价结论 (76)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77)

10.1劳动安全卫生 (77)

10.2消防 (82)

第十一章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 (85)

11.1项目组织机构 (85)

11.2工程质量管理 (85)

11.3 财务管理 (86)

11.4进度管理 (86)

11.5合同管理 (87)

11.6协调管理 (88)

11.7安全建设管理 (88)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 (89)

12.1 实施总体时间进度 (89)

12.2 实施进度横道图 (90)

第十三章招标方案 (93)

13.1 招标依据 (93)

13.2 招标范围 (93)

13.3 招标方式 (93)

13.4 招投标要求 (94)

13.5 评标相关要求 (96)

13.6 招标备案 (96)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7)

14.1 投资估算的依据及说明 (97)

14.2 投资估算范围 (97)

14.3 投资估算内容 (98)

14.4 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98)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对策 (105)

15.1 项目建设期间风险分析及对策 (105)

15.2 项目运营期风险 (110)

第十六章社会评价 (111)

16.1 社会影响分析 (111)

16.2 社会效益分析 (112)

16.3 项目互适性分析 (114)

16.4 社会评价结论 (115)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117)

17.1 结论 (117)

17.2 建议 (118)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县第三中学新建工程

1.1.2项目建设地点

某县南外镇

1.2项目研究范围目的及编制依据

1.2.1项目研究范围

我公司受某省某县第三中学的委托,对某县第三中学新建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可研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目标及规模、建设标准、公用工程及节能减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1.2.2项目研究目的

通过对“某县第三中学新建工程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在对项目发展前景预测和社会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对本项目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2.3项目编制依据

1、《某地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教发[2008]26号

2、《灾后重建规划相关建设标准选编》(住房城乡建设

部标准定额司编);

3、《某省教育厅关于某地地震灾后教育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部委号[2008]川教电57号);

4、《国务院关于支持某地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

5、《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

6、《某县南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7、《某市南城区中心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

8、《关于研究县职业高级中学等学校迁建(新建)有关问题的会议记录》

9、国务院《某地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

10、《某省某地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

11、《某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某地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12、《某省某地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13、业主方提供的资料。

1.3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4.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0000万元,项目总投资构成如下表所示:

项目总投资构成明细表

1.4.2项目资金来源

某县第三中学新建工程资金来源:1、政府资金:5000万元;

2、学校自筹资金:397万元;

3、争取澳门特区政府“5.12”

灾后重建援建资金14603万元

1.5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工程地质建设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节能减排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项目在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项目的实施是灾后恢复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发展某县地方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拉动内需经济背景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遭受了严重的重创,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总投资达4万亿元。其中加快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赫然列入十项政策之中,并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投资达400亿之多。可见,国家对此次教育事业的投资在扩大内需的作用上非常的重视。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基本建设,包括新建和扩建等,这对于拉动当地配套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扩大内需,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教育部2008年第11次新闻发布会介绍的关于中央扩大内需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中指出,在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加安排1000亿元中央投资中为教育事业总共安排的是44亿元,占4.4%,中西部地区在整个安排支持的学校中占的比例是80%左右。由此可见,此次国家对教育事业大力的财政支持,给教育事业的基础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文化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教育事业的大力投资可以带动若干产业的发展,其中工程建设能

拉动对土木砖瓦和钢铁的需求,带动建筑业的发展。而教学仪器、实验器材、体育器械和图书等物资的生产及采购也同时给相关制造产业、服务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本项目的投资建设符合国家目前的经济政策,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2.1.2 宏观政策背景

1、国家政策的扶持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青壮年文盲率降到2%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在校生规模达到451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国家对初中及高中两个阶段的教育给予了较多的政策支持。

教育部为了贯彻国家要求,2009年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下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谋划发展,统筹城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强管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总体要求。

2、某省政策的扶持

2009年某地教育工作总体要求以及《某省教育事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逐步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框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增强教育供给能力,实现省域教育竞争力稳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口整体素质及学生创新能力较大幅度提高,各级教育协调发展,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稳定普通高中规模,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80%。

3、某县人民政府的支持

某县人民政府已将城市学校建设纳入政府总体规划。依据某县人民政府会议纪要——《关于研究县职业高级中学等学校迁建(新建)有关问题的会议记录》(达府阅[2009]56号)决议在南外镇杨柳垭村(某县文体中心旁)划拨土地260余亩规划为教育园区,新建一所中学(100亩左右)、一所职中(140亩左右)、一所小学(20亩左右)。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某省及某县的宏观政策。

2.1.3 灾后重建背景

“5·12”某地大地震给某省教育的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大多数教学用房及校舍已经倒塌或者成为危房,学生上课已

经成为了非常严重的问题,校舍灾后恢复重建迫在眉睫。

根据《某地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某地某地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某省委教育工委、某省教育厅2009年工作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学校灾后重建,积极筹措重建资金,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统筹使用好财政拨款、对口支援和社会捐助等各类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通过公开认建等形式,积极争取社会援建资金。加快建设进度,坚持建设标准,保证建设质量,力争基本完成学校恢复重建任务,大部分学生回到永久性校舍学习、生活。

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加快国家灾后重建的需要。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城区学校规模不适应当前教育的需求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数据显示以及市场的摸底调查,某县目前城区学校规模情况如下:国办中小学l2所、幼儿园1所,民办中小学4所、幼儿园(班)33个,在校中小学生44037人,在园幼儿5333人。上述城区公民办中小学按照国家相关的设计标准只允许容纳学生26200人(国家规定小学每班45人,初中每班50人,高中每班55人,中小学最大班额不超过65人),而实际在校生总共为44037人,超出设计容量17837人,不符合国家的规定。可见,某县城区学校规模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城区学校规模扩大迫在眉睫。

2.2.2 某县教育资源严重紧缺

自南外镇作为某县县城以来,整个县城只是新建了逸夫小学一所学校,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拓展,适龄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却持续大幅度增加。据统计,2004年以来,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每年新增学生都在2000人以上,目前小学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达到87%,初中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达到95%,普高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达到93%。按照省市文件要求,从2009年秋季开始,新招生班额不得突破65人,届时城区将有1800名小学生和1300名初中生无法入学就读。同时,据测算,三里坪人文生态社区将新增居民8万人,南坝片区将新增居民3万人,杨柳垭片区将新增居民5万人。至2015年,县城面积将达到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将达到25万人,按照常住人口与学生的比例测算(城市20%),并考虑到2013年普及高中教育因素,预计幼儿入园将达到8000余人,在校中小学生将达到62000人,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扩展能容纳32700余人的校舍。

2.2.3 “5.12”大地震致使学校多幢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灾情严重,急需重建。

天一楼、励志楼、博思楼、凌云楼、晨曦楼、学生住宿大楼等,由于修建年代久远,结构松散,抗震设防等级低。“5.12”地震之后,受损情况更加严重,《某县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关于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的鉴定报告》(达房鉴

字[2009]92号)鉴定中,励志楼、实验楼、砂砖楼、博思楼、凌云楼晨曦楼经鉴定均为C级,礼堂、教师宿舍经鉴定为B 级,其他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为了确保校舍安全,切实增加学校综合防灾能力,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学校急需另择新址重建。

第三章项目业主单位介绍

某县第三中学始建于1905年,位于火烽山麓,州河南岸,达渝高速公路出口附近,达成七路车终点站,东邻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约300米,南邻达州南客站,西北靠中国人民银行某市支行和中国银行某市支行,地处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所百年老校。

某县第三中学是某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主要承担县城初中阶段义务教育任务和全县部分高中教育教学任务,学校占地面积42.8亩,教职工320余人,学生4000余人,60个教学班。学校拥有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162人,中学高级教师78人,中学一级教师168人,特级教师后备人选2人,受省、市、县级表彰的“优秀德育工作者”、“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83人,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3人。学校建立了“某县业余体校‘田径、篮球、散打、跆拳道训练基地’”、《达州日报·校园周刊》小记者站、某市青少年文艺创作培训基地等。近五年共有270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某地大学、某地音乐学院等国家重点大学。

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与品位,某县第三中学从校园环境、办学条件、内部管理、教学质量、特色育人、校园文化

等多方面不断完善与提升,赢得了上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认可与赞同,相继获得了“某市文明单位”、“某市校风示范学校”、“某市依法管理学校”、“某市最佳卫生单位”、“某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某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某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某省推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示范学校”、“中国西部名校”等称号。2008年高考中,某县三中本科上线总人数228人,比上一年增长86.3%,本科总人数首次超过200人大关。其中文化上本科线人数112人,比上一年增长107.4%,艺体本科双上线116人,比上一年增长67%。学校连续十一年高考上线人数位居全县第二名。

学校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创新办学理念,秉承“培养有中国情、民族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办学目标,凭借一流的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依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被誉为川东大地上的一朵教育奇葩。学校将继续发扬“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勇争一流”的“三中精神”,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抓改革、抓管理、抓投入、抓质量,凝聚全校教职工的智慧和心血,努力向办学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生素质优良化和学校发展个性化的目标迈进,努力争取在两年内成功创建“某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第四章项目区域概况

4.1 某县基本概况

4.1.1 地理位置

某县位于某省东北部,北纬30°92′-32°20′,东经103°29′-108°23′之间。北接陕西安康和湖北十堰,南与广安市接壤,东与重庆市万州区城口县、开县及重庆市梁平县、垫江县相邻,西抵巴中市和南充市,是川渝鄂陕结合部的物资集散中心,幅员面积2694平方公里,辖75个乡镇,总人口126万,襄渝铁路、达万铁路、达成铁路贯穿其中,国道、省道、县道纵横交错,水路畅通,民航客机可达大中城市,交通十分便利。

4.1.2 旅游资源

某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国家AA旅游区真佛山,古木参天,雄伟壮观;“三教合一”、“唯我独尊”的宗教信仰和精美的雕刻艺术是我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瑰宝。铁山和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峰峦叠翠,林海茫茫,是人们避暑消夏的胜地。风光秀丽的九龙湖,是风韵独具的“江南水乡”。“中国红色第一街”——石桥列宁主义街和梓桐红三十军政治部旧址是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还有近年重点发展的洲河生态旅游、巴河探险漂流、仙女山观光旅游及温泉浴等,让人回归自然,赏心悦目。

某县全县现有各类旅游景区15个,其中有国家AA旅游

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市级风景区3个,星级宾馆2个。2004年,全县共实现旅游接待人数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5亿元。

针对西部大开发的难得机遇,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把它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绘制了旅游业十年发展规划蓝图:着力“一个中心”、兴建“两条走廊”,拓展“四条游线”,开发“六大景区”,把某县建成川东北的旅游大县。

4.1.3 基础设施

某县境内等级公路四通八达,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达成高速公路、达渝高速公路、210国道贯通境内,金盘子航电工程竣工发电,水上运输可直航重庆,河市机场沟通省内空中航线,织就了某县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络。

目前,某县境内共建成公路总里程达5430公里;水上通航里程319公里。其中,国省道169公里,县道421公里,乡道940公里,村道42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198公里,三级公路42公里,四级公路889公里,等外级公路4301公里。拥有客货车436辆;船423艘。先后修建和改建了:某县石梯大桥、某县河市州河大桥、某县金盘子大桥,某县通川大桥、某县江新大桥,某县铁山隧道,某县金盘子水电站,某县汽车站,某县石桥车站,某县麻柳车站。完成了麻梁路泥碎路面改造工程,广开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亭福

路标美样板路硬化工程,达通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一个四通八达,路况良好,畅通无阻的交通道路网络已经形成。

2000年以来,某县加强了以乡村公路建设、“9·5”、“7·8”洪灾毁损道路建设和公路管养,“行路难”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变,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2004年开始县乡公路整治,规划的32条、474公里的县乡道路硬化、油化工程到2005年底已完成硬化203公里、油化66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在2004年建成水泥路117公里、泥碎路432公里基础上,2005年又建成76公里水泥路。重点工程建设方面,达通路路面油化工程全面完工,江木路改建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麻梁路、麻任路油化工程已于2005年12月开工。

4.1.4 水利、供电资源

某县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72.55亿立方米,其中境内地表水资源14.15亿立方米(含地下水资源伥697亿立方米),过境地表水资深158.40亿立方米。保证率按75%计算,水资镢总量129.4亿立方米,土地面积亩平占有3006立方米。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人均占有l69立方米。农业用水,以利用工程拦蓄地表径流水为主,占全县农业总用水量77.9%。其中用于灌溉的可供水量为1.323亿立方米,因工程布局不当,配套不完善,实际供水量为化95亿立方米,占可供水量72%,占径流总量7.3%。1985年水利资源调查,全县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