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方省属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钟海

地方省属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钟海

地方省属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钟海
地方省属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钟海

地方省属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的

问题与对策探析

钟海

(西安财经学院高教研究所,

陕西西安710061)【作者简介】钟海(1977-),男,陕西子洲人,西安财经学院讲师,高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教育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不管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如何加大、程度如何加深,高校学科建设始终是改革的重

点。而地方省属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由于其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学科建设起步较晚,经费来源、师资力量、平台条件、社会声誉等方面与中央部属和省属重点大学相比,学科基础还比较薄弱,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并在学科建设开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拟对相关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地方省属院校;学科建设;学科专业设置;服务社会【中图分类号】

G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6)05-0030-03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根本和发展的龙头,其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实力及服务社会能力。学科的水平定位与学校的层次定位休戚相关。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分为中央部属院校和地方省属院校两大类。其中,地方省属院校一般又可分为省属重点大学、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从总体上来看,近年来地方省属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学科建设起步较晚,经费、师资、平台等方面与中央部属和省属重点大学相比,学科基础还比较薄弱,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并在学科建设开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拟对相关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地方省属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学科专业设置的同质化现象突出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堪称是任何一所高校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地方省属院校而言。1978年后,高校逐步获权自主设置学科专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地方省属院校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前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同质化的消极现象却显得格外突出,尤其是地方省属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下,这些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同质现象尤为严重。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自身原有的学科专业基础以及办学实力,也不考虑“上

马”的专业是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盲目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行业背景和优势特色明显的地方省属院校一个个都摇身一变都成为了综合性大学。一味地从招生规模上的无限扩大和办学定位的综合性大学转型造成了此类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千人一面”,最终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师资、科研、平台条件等资源的增长滞后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也导致了这些院校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二)学科方向的趋同性明显,缺乏特色

地方省属院校的地理位置和综合实力决定其办学定位应该充分考虑地方性和区域性,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历史传统和行业背景,服务地方,实现特色立校、兴校。然而,一个不争事实就是当前我国地方省属院校的学科方向“雷同”现象突出。部分高校在过去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品牌在“扩规模、上专业、提规格、改校名”的大潮中逐渐被淡化、弱化。学科方向的趋同性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现象严重,人才、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的“供给”与“需求”呈现出不均衡。一方面,由于受功利性办学思路以及管理组织、师资队伍等学科资源等方面相对劣势,导致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方院校在学科方向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类型“趋同”,地方特色挖掘不够,“墙内办学”现象突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企业由于对地方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状态了解不够,加之地方高校缺乏一定的知名度,造成了地方院校服务能

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2016年9月总第227期第5期Sep.2016Serial No.227No.5

30··

DOI:10.14054/https://www.sodocs.net/doc/937217360.html,23-1120/c.2016.05.013

力受到怀疑甚或质疑,因而发挥作用依旧不够。一般来说,地方院校的重点学科方向建设往往简单照抄重点高校的思路来设置学科方向,而忽略地方院校与重点高校的办学定位及学科资源差异,缺乏自身特色。

(三)师资队伍力量相对薄弱,学术领军人才匮乏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而对人才培养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特别是大师级的教师和学者。衡量一所高校学科建设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师资队伍和高层次人才。当前,地方省属院校在师资队伍和高层次人才建设上由于管理、资源分配等主客观方面的因素普遍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一是学术领军人才匮乏。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大学。我国高校教育人才资源分配的极端不均衡导致地方高校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匮乏,无论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多么大,多么诱人,但是能力始终不足。二是现有师资队伍的发展空间和平台相对不足。一方面,从政策支持和管理制度看,没有真正能够调动队伍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能动性,抑制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的活力和空间;另一方面,从学科平台看,没有搭建起梯队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平台条件。三是管理方式的行政化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学科人才的选拔与提升,挫伤学科人才的积极性。

(四)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度不够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地方省属院校办学的根本问题。与部属高校、省级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院校在学科资源、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均难以企及,而与99后升本院校及高职院校相比,在学科专业方面则具有一定优势。这种“上不及、下有余”的地位使得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认识上存在偏差,集中学校资源在学科、学术上谋求重点突破和快速提升,以此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才培养这一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很多地方院校追求“高层次”办学,照搬全国重点大学的办学思路和模式,没有真正地去探索一条定位准确,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新路子。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不够科学,优势特色不够突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过程、体系和模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不够。

(五)学科平台数量少、层次低,基础薄弱

学科平台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科研创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高等教育政策、体制、经费等资源非均衡分配原则和发展战略,加之地方高校科技成果创新、人才培养等方而的不足,地方高校学科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研究基地以及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存在数量少、层次低,基础薄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国家级平台的申报、立项上,跟部属高校相比没有优势,并且呈现出差距越拉越大的趋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例,截止2011年为止,在三级评选及一次增补中,共评选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86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67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7个。其中,地方院校拥有全国重点一级学科15个,约占总数的0.52%,二级重点学科266个,约占总数的13.0%。而且教育部对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制定的条件基本上已经将绝大多数地方省属院校拒之门外。没有高层次的平台为依托,地方高校要产出标志性学术成果、提升学科综合实力犹如“蜀道”。

二、地方省属院校学科建设的对策

(一)科学制定学科建设规划,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内涵发展提供保证

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是提高建设水平和建设效率、促进学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中,学科定位与学科布局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学科建设规划核心内容。首先,学科定位科学合理,要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相符。地方高校在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时,必须认识到学科整体水平定位要与学校的层次定位相吻合,学科建设规划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学校的总体目标。学科建设规划要体现全局性、整体性、方向性和指导性[1],实现学科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其次,学科布局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科技、知识等元素,而地方高校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及科技创新。地方高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注重地方特殊需要,利用特有的资源,将地域特色转化为自身的学科特色,提高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库作用。这既是地方省属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地方省属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学科专业设置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竞争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在当前我国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必须要合理定位,坚持有选择性发展。同质化没有出路,多样化才是方向。[2]这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指明了航向。对此,一是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路径应坚持“求异存同”,走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子。差异化战略和“求异存同”建设路径的关键是寻求“异质”,只要找到“异质”就能引导学科建设和发展。其实,绝大部分地方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积淀,形成了特有的学科传统。这些学校应立足传统,秉承优势,将学科传统和现有时代特征主动对接,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其次,实现错位竞争。地方省属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应主动避开全国重点大学或重点学科发展方向或路径的“锋芒”,充分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去发展特色。其一,从我国高等教育全局来看,错位竞争是实现全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异质化的前提。由于区位、资源、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高校的学科建设不可能做

31

··

□编辑/张玉龙

到齐头并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不断优化,意味着每一所高校都应该充分正视自己的“优”与“劣”,实现差异化发展。其二,就地方省属院校来看,错位竞争是实现特色办学与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实施错位竞争才能建立学科错位层次融入学科主流,才能彰显学科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做好学科快速发展的智力支撑

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和一流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成一支高水平的学科团队。而学科带头人则又是学科团队的“领头羊”,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就没有一流的学术队伍;没有一流的学科团队,就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因此,学科建设在抓平台、科研等“物”的建设同时,应该把“人”的建设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地方高校应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以及学科团队的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首位。有了学术造诣高深的学科带头人,才能统驭和调动学科资源,凝聚学科团队合力,激发和带动学术能力和潜力,产出更多标志性学术成果,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学科发展潜力更强劲。因此,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学术梯队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地方高校要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出台“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和顶尖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制度,建立激励、考核及评价机制等,通过培养、引进等各种途径来汇集优秀人才,实现学科队伍的不断优化,用高水平的学科团队引领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促进地方院校办出特色

人才培养始终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核心。地方省属院校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应重视人才培养和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此,一是要更新理念,明确思路。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变化适时更新办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的思路。要积极主动地摒弃拼规模、比数量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思路。二是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要着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高校教学内容及时、充分反映学科专业学术研究前沿理论、科学实验先进经验成果等人类对自然、社会及自我认识的新知识,引导和激发学

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未知”世界。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更多地采用交互式、参与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三是要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地方高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搞科研,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坚持协同育人的理念,实施协同育人战略,建立地方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协同创新机制,将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

(五)加大平台条件建设,为学科建设良性发展夯实平台基础

平台条件建设对高校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高校应统筹各方资源不断加大学科平台建设,为学科建设良性发展提供条件保障。对此,一是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地方高校首先要科学定位,既要找准与部属院校和省属重点大学之间的差距,又要看准自己在区位、行业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地位,扬长避短,充分挖掘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努力找寻与其他重点高校的“异质”点。同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建设原则,集中学校资源,强化优势,求得重点突破。二是协同合作,良性互动。当前,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科与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地方省属院校学科实力相对比较薄弱,单靠一己之力,很难谋求质的突破。因此,各学科走交叉联合之路是权宜之计。地方高校在政策导向上应给予支持、资源配置上应给予倾斜,积极引导优势特色学科间交叉融合,挖掘潜力与其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实现协同合作,良性互动,走出一条联合发展、共同受益的道路。三是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地方高校不论是办学定位还是学科专业定位,都应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地方性”,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库作用。葺

[参考文献]

[1].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第46-52页.

[2].杜玉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亟待转变发展方式[N],光明日报,2014-08-04.

32··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工商学院文件 院发〔2009〕59号 印发《山东工商学院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部、处、室,直属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构筑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促进我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和快速发展,顺利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校学科发展总体目标 通过3年时间的建设,使我校20余个二级学科在人才队伍、研究水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进入省级先进行列,强化建设的一级学科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授达到130人以上,博士达到260人以上。学科对应的本科专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与突破,新增立项建设省级质量工程20-27项,国家级质量工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科学研究在总体上实现倍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达到30-38项以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达到55项以上,省级项目达到120项以上,获发明专利6项,进账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权威期刊450篇,SCI、EI、ISTP收录600篇以上;出版学术著作及译著160部以上,出版教材55部以上;获省部级奖50项以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达到5个。条件建设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重点学科建设理念

(一)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应强调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积极探索和推行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位点(专业学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外部资源整合等要素统筹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模式;学科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围绕学科建设的要求,创新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做到统筹协调协作、提高效益效率、加强合作交流、降低院系壁垒,确保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二)树立为教师定位的理念。教师应根据本学科建设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进行定位和设计,明确自己在本学科建设中的位置,承担起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任务,形成本学科教学科研成果,为本学科建设在不同层面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科建设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应把培养、遴选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帮助教师设计自己的研究方向、建设合格的学术梯队作为重要任务。 (三)树立特色建设理念。注重建设管理学科,使管理学科由优势学科提升为强势学科。突出煤炭经济、半岛经济、劳动经济等研究特色,形成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群体;加快数学、计算机科学、法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鼓励和支持用新的研究方法改造现有研究方向,提高研究水平;鼓励相关学科内容的结合,创新学科体系,推进学科发展;鼓励和支持以科研项目和专题研讨班为纽带,跨学科和跨院系整合研究力量,构建复合型研究群体。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著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经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经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经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立模式。经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它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副组长:孟军弟王瑞杰 成员:赵立文席海福张帆张东锋张崇锋王彦宏 王锦武郑继鸿梁换平夏晨张俊先苟来权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目录 编辑本段学科建设 desciplinary construction 学科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 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学科建设方法 1. 成立完善的领导体系。2. 制定好三年规划,明确阶段任务和目标。 编辑本段学科 所谓学科,它的含义有两个: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它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它是偏就知识体系而言,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因此,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学科的第二个含义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偏指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二级学科。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中必然出现分化过于综合的局面,造成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在科研方面也表现出研究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等等。故而一些名牌大学不得不采取精减、合并专业的措施,并强化大学科和学科群的意识。不少重点大学在竞争进入“211工程”时,才感受到尽管过去几年中横向课题增多了,但科研力量相对分散乃至个体化,而大项目、高水平研究的实力、学科的总体优势也随之削弱了。现在各类型的大学都在搞学科建设,无疑是对一段时期内学校发展的总结和反思。 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经营管理 11-12 1350 :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科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有2-3个学科近期内尽快成为郑州市名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另外要创设有利于教师迅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 二、学科建设的策略 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选出3个学科组:物理组、高中数学组、初中语文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重点教研组的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三、学科建设的措施

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计划

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计 划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计划 目标:做强临床康复,规范康复治疗;建立现代康复中心;建立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发展神经康复、骨科 疼痛康复等多中心专科康复;探索区域合作模式; 重点:规范管理、规范技术与流程,强调质量与服务,强化组工作制(医生根据专业方向分为神经损伤组、骨与关节组、内科 疾病组、传统中医组,治疗师根据兴趣及专业方向随医生分 组) 内容:1.做强临床康复,规范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康复(偏瘫、截瘫及周围神经损伤),骨科康复(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手外 伤康复、烧伤康复、颈椎病、腰椎病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 和骨质增生康复、截肢后康复、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等),老 年康复,条件成熟后开展肿瘤康复及临终关怀。规范康复治 疗包括规范康复处方、康复病历、康复评定及治疗流程。2.建立现代康复中心:设立规范的康复医学中心医疗部、治疗部、 门诊部、康复工程部。 3.建立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到各相关临床科室 实施早期床旁康复,建立相关临床科室康复治疗室,如脑科 康复室、骨科康复室、老年康复室、肿瘤康复室等,由康复 医学科提供技术人员,临床科室提供场地及仪器,收入分成

模式。建立骨科-康复一体化、卒中单元等临床-康复一体化 合作模式,发挥学科组合优势。 4.发展多中心专科康复:根据医疗市场发展方向及康复医学科的实 际情况,扩建康复治疗分中心:如偏瘫康复中心、截瘫康复 中心、骨折康复中心、颈腰椎病康复中心、手外伤和烧伤康 复中心、言语康复中心等。 5.探索区域合作模式:与各县级及区级医院合作,提供技术指导, 安排人员进修及开展学习班,以我院康复医学科牵头,探索 建立区域康复合作模式。 实施步骤:要完成以上目标,需要医院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需要科室自身提供比较强大的财力支持,故而重点是科室的两 个效益,两个效益的提高来自于医疗、治疗的质量与服务、 来自于科室合理与科学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1.制定与实施科室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2.现有医生、治疗师、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 3.每年轮派人员去国内外有名医院学习专科康复技术,学成 后作为骨干力量。(我科目前十分缺少医生、治疗师、护 士骨干力量,特别是治疗师骨干)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著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

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副组长:孟军弟王瑞杰

学科组建设方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组建设(名师工作坊)实施方案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组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科组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组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组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组。通过优势学科组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另外要创设有利于教师迅速成才和学科组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 二、学科组建设的策略 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组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组建设,就是建设学科组或发展学科组。学科组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组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组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组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选出几个学科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组成绩突出、学科组特色明显的学科组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提高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组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三、学科组建设的措施 1、加强领导。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组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组建学科组建设领导小组。 2、建立领导包组制度。相关领导每人承包一或两个教研组,深入一线为学科组组建设给予指导和服务。 3、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搞好学科组建设一方面在教研组内要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另一个关键方面是,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学科组中要有领军人物,要有名师,要有大师级的教师。名师是品牌,名师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应,没有名师的学科组不可能是名学科组。为培养更多的名师、骨干教师,各位任课教师要认真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营造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氛围,提升教研组

学校高中特色学科建设方案

学校高中特色学科建设方案 高中部将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力争使学校的教学模式发生大的变化,力争高中部的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高中部看门红,更好地促进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特色学科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有2-3个学科近期内尽快成为遂宁市知名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另外要创设有利于教师迅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 二、学科建设的策略 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

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选出3个学科组:物理组、数学组、英语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遂宁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重点教研组的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三、学科建设的措施 1、加强领导。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组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冉永华 副组长:王波 成员:各教研组长 2、建立领导包组制度。相关领导每人承包一个教研组,深入一线为学科组建设给予指导和服务。

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科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有2-3个学科近期内尽快成为郑州市名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另外要创设有利于教师迅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 二、学科建设的策略 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选出3个学科组:物理组、高中数学组、初中语文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重点教研组的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三、学科建设的措施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着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

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设立、凝聚无疑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宏观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还是从某一具体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特别是学科内涵的丰富、更新等,都是如此。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和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资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时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学科的制度建设,包括学科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学科的创新和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学科的文化建设、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等。学科建设是从学术角度,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科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专业和教学的发展,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是一项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它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本、专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科建设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因此,学科建设代替不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和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但是,专业建设毕竟 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贪多求全,缺乏地方特色。 2学科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优秀学科带头人匮乏。 3重视投入和外延发展,忽视软环境和内涵发展。 4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畅,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原则。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原则。 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4特色发展与创新原则。 社会所需的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人才,后者称为应用型人才。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人才的类型应归属于应用型人才。 学科创新包括学科建设理念的创新、学科体系的创新、学科内容的创新、学科研究方向的创新和学科建设体制与方法的创新。

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方式

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方式 摘要高校学科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应是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机制。目前这种机制还不太完善,服务模式也没完全形成,但高校在服务途径与方式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学科建设经济发展服务途径服务方式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是企业改革的驱动器,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因而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中心。早在19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的龙头工作,从其建设内容上来看,包含了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内容决定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 1 地方经济建设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 1.1 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1)财政建设资金的投入量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发展。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主管部门,近几年虽然开始实行收费制,但这只能是对高校办学成本的一种补偿。所以地方经济的投入及对本地区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我国地方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而在西部如西藏、新疆、宁夏等地区,其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2)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宏观调控因素,特别是对地方院校。受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的主体是地方企事业单

应用型专业师资培训模式下重点学科建设的探讨

应用型专业师资培训模式下重点学科建设的探讨 【摘要】探讨应用型专业及应用型重点学科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微观2个层面,探讨应用性专业的师资培训目标及培训要求,结合产学研体系,提升学科团队师资能力。 【关键字】工程应用;重点学科;师资培训 地方高校发展,学科建设是核心和专业化师资培训是根本,以专业学科建设为抓手,构筑整体均衡发展的平台,以科研提升教学水平,以教学促进科研能力,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才能充满活力和源动力,打造独具特色应用型专业师资培训模式下重点学科建设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建设特色专业,拓展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应用型特色专业发展的合理模式,需要综合考量高校的决策、技术进步、地方经济特色。更要注重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结合过去的成果、经验,规划将来的工作。处理好过去与现在、未来的关系,体现相对的稳定性、现实性、又不能墨守成规,灵活多样的开拓办学视野,优化的办学效益和开拓办学空间。 当前是地方高校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多适应性,要求更具专业特色化和师资职业化。 重点学科是地方高校多年办学实践的积淀,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地位和办学水平,重点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引擎,激发其他专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重点学科就是专业核心竞争力,专业化师资就是专业核心硬实力和学科快速发展的基础。 二、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 1)根据现有高级职称和高学历科研人员情况,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坚持实践,突出工科特色,拓展产学研合作,彰显工科专业的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同时,积极与相关企业展开实际合作,开拓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扎实推进多模式,多层次的实训活动,延伸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师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提升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 2)坚持走服务地方经济之路,强工科专业实践之实,以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宗旨为指导,努力培养国家优秀人才,找准学科发展的定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科研带动地方技术发展,以教育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无论是学校建设还是重点学科建设归根到底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没有一流的师资,什么都无从谈起,这就需要学校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青年骨干教师考取博

高校学科建设模式研究_张雷生

!##$年第%期中国高教研究 张雷生辛立翔高校学科建设模式研究 摘要:学科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是高校组织构架的基本要素。学科建设模式的正确选择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在科技自主创新逐渐成为各项发展竞争制高点的大背景下,高校如何顺应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不断 拓展和挖掘学科外延与学科内涵,赋予学科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向 世界高水平大学或者一流大学迈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于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模式进行了综合研 究,提出了高校学科建设模式选择的独特见解。 关键词:高校;学科建设模式 模式也可以称为“范式”,一般是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高校学科建设模式,就是指高校在实施学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建设路径和方法的选择,包括了学科特色、学科方向、学科梯队、学科基地、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以及学科组织管理方式等多个方面&!(。学科建设模式既有思想观念层面上的,也有社会建制和社会管理运作层面的,更多时候是这两个层面上的综合建构与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属精英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一味地追求学科门类多而全、大而全,导致办学模式趋同化,缺乏个性和办学特色。近年来,高校逐渐认识到,学科建设应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服务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学科建设实际,进行科学定位,选择并确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建设模式。以“!’’工程”建设为契机,各高校逐渐形成了自身学科特色,从而得以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需要。其他高校也注重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作法,积极认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学科建设模式,大力推进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一、以学校发展定位来规划学科建设的模式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数目也在逐年增加。对于这些新建院校或者刚合并升格的地方院校来说,学科水平和办学实力与国家重点高校相比来说比较薄弱,所以,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主要依靠学科发展目标的定位来推进。该模式往往根据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决定建设和发展某学科,并希望在一定时间内办成高水平学科。学科建设目标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学科经费水平、学科组织和管理方式,以及由组织和政策形成的学科建设机制和学科生长环境&)(。 该建设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发挥学校学科建设的合力,集中有限资源重点建设好学科规划中的重点学科;缺点与不足在于学科规划存在很多人为因素,领导者个人主观意志对于学科建设重点影响较大,对主要领导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要求较高,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密切相关。当学校整体资源有限时,学科经费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学科经费一定时,学科组织、学科管理模式就成为能否实现办高水平学科目标的关键,因为它们决定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以及学科基地建设等。由此可见,学科建设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并非简单地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就能做好的。因此,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办学定位要求较高时,必须综合考虑学校学科建设实际状况,把学科建设放到学校整个系统中综合考虑。 二、以学科带头人来规划学科建设的模式 一个学科的发展状况如何,往往取决于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而学科建设整体水平高低,关键靠教师,特别是大师级的学者。采取该模式的院校一般实力水平较强,或者在某些领域水平较高,多见于单科性较强的院校。另外,在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的地方院校,其某些优势学科也会存在这种情况。我国各大学的院士一般集中在某一两个高水平学科,就是这方面一个典型的明证。例如,大连理工大学的院士集中于力学学科,吉林大学的院士集中于化学学科,华中科技大学的院士集中于机械学科,中南大学的院士集中于材料学科,中国地质大学的院士集中于地质学科&*(。 学科组织的学术竞争力既与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相关,又与学科带头人团结和组织学术队伍共同发展科学事业的能力和素质相关&+(。在’%%%年美国大学评估中,加州理工学院排在第一,超过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正如田长霖先生所说:“加州理工学院为什么会变成这么著名的大学?它的腾飞就是靠两个教授,一个是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密立根,他使这个学校的实验物理迈进了世界一流;然后是冯?卡门,钱学森先生的老师,他把美国的航空技术带起来了。有了这两个人,加州理工学院就世界知名了。”&$( 这种根据已有的学科带头人来规划学科建设的模式,其优点在于学科建设往往已经形成了“学术高地”,能够依托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作为“领师”,组建成学术研究团队,争取到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项目,来实现高层次人才和研究生培养,进而组成一支朝气勃勃的高水平科研生力军,在学科前沿做高层次的开创性研究工作,带动学科整体发展。不足之处是其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队伍和学科基地建设围绕学科带头人已基本确定,组织及政策的调整余地相对较小,学科水平和可能达到的高度将由学科带头人素质和学科经费水平决定。当学科建设经费基本保证时,学科带头人超越其个人发展需要、追求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