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实验6 实验名称:基本时钟和低功耗模式

实验6 实验名称:基本时钟和低功耗模式

实验6 实验名称:基本时钟和低功耗模式
实验6 实验名称:基本时钟和低功耗模式

实验名称:基本时钟和低功耗模式

姓名:学号:

实验班号:机器号: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MSP430Gxxx基本时钟模块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控制方法;

2. 掌握利用时钟信号和中断技术实现定时功能的方法;

3.掌握低功耗模式控制方法。

二.实验任务

1.数字示波器的使用(在实验5中已完成)

1)将信号源的波形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掌握测量周期、频率、峰峰值的方法;

2)用导线将实验板的地信号与示波器的地信号相连,测量实验板上的Vcc电源信号是否正常。

2.测试上电复位系统ACLK、和SMCLK时钟频率,了解基本时钟模块控制寄存器各位作用。

新创建一个MSP430G2553项目,在给出的main.c基础上,编程输出单片机上电复位后的ACLK、和SMCLK时钟,用示波器测量其频率值,记录下来。

答:

上电复位后的ACLK时钟频率为32.77kHz

上电复位后的SMCLK时钟频率为1.04MHz

程序见程序清单中的程序2.c

思考:

1)将实验板上JP8中间的两个插针接到:

(1) 32.768KH晶振侧,如图6-1;

(2) P2.6/P2.7侧,如图6-2。

测得ACLK的结果有何不同?

图6-1 图6-2 答:接到32.768KH晶振侧时,测得结果为32.77kHz,接到P2.6/P2.7侧,测得结果为890kHz。

2)在debug下如图6-3,通过View/Register 更改System Clock模块控制寄存器值,分别置DIVA1、

DIVA0=01、11;DIVS1、DIVS0=10、11;置LFXT1S0、LFXT1S0=00、10,记录示波器测量得到的ACLK(P1.0输出)和SMCLK(P1.4输出)的频率值,填写在表6-1、6-2、6-3中,掌握时钟模块各控制寄存器相关位的作用。

图6-3 通过View/Register 更改System Clock模块控制寄存器值

表6-1 DIVAxx与ACLK关系

表6-2 DIVSxx与SMCLK关系

表6-3 LFXT1Sxx与ACLK关系

3)分析上电复位后,CPU工作的时钟信号MCLK频率值是多少?

答:根据上电复位后寄存器的值,可以发现上电复位后MCLK频率值实际上是与SMCLK频率值相等的(时钟源均为DCO,且均为一分频),而上电复位后测得的SMCLK时钟频率为1.04MHz,故上电复位后MCLK频率值为1.04MHz。

4)(提高)置RSEL3~RSEL0=1111;DCO2~DCO0=111;记录当前SMCLK的频率值。这是基本时钟模

块提供的最高频率值。

答:SMLCK的值为20.1MHz。

3.掌握基本时钟模块的编程控制

参看附录A实验板原理图,如图6-1用跳线将JP8中的插针信号接到晶振32.768Khz侧。编程控制基本时钟模块,设置ACLK分别为下面时钟频率,并通过P1.0输出ACLK,用示波器观察:1)ACLK=16.384Hz;(外部晶振二分频,约为32768Hz/2)

答:ACLK的频率为32.77kHz。

程序见程序清单中的程序3.1.c。

答:ACLK的频率为1.4243kHz。

程序见程序清单中的程序3.2.c。

思考:可否通过对时钟模块编程在引脚P2.4上输出ACLK?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引脚P2.4在硬件层面上并未与ACLK的输出引脚相连,所以无论如何对时钟模块进行编程都无法做到在引脚P2.4上输出ACLK。

4.DCO出厂校验值的频率检测

1)利用出厂校验值,编程使DCO分别为1MHz、16MHz,通过P1.4输出,并用示波器测量实际值。

答:1MHz的实际值为960kHz,16MHz的实际值为15.9MHz。

程序见程序清单中的程序4.1.c。

2)(提高)在实验1例程test_2553.c基础上,分别编程使主系统时钟工作在(1) MCLK = 复位频率/8 约100KHz;(2) MCLK=DCO=16MHz;两种不同MCLK频率下,观察灯的亮灭速度有何不同,掌握主系统时钟的变化对程序执行速度的影响。

答:在MCLK = 复位频率/8时,灯的亮灭速度较慢,在MCLK=DCO=16MHz时,灯的亮灭速度较快。可见主系统时钟频率越高,程序执行的速度越快。

程序见程序清单中的程序4.2.c。

5.低功耗模式学习

程序L6_LPM.c见下,用跳线将P2.3与L4短接,将P2.4用长杜邦线与buzz短接,P1.1与K2短接,用示波器分别观察P1.0、P1.4输出的ACLK和SMCLK,了解低功耗模式的进入和退出。

1)运行程序,观察现象,并记录进入低功耗前、进入低功耗后、响应中断后、退出中断后的

时钟、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状态,并做分析。

答:

进入低功耗前:

LED灯闪亮五次,随后蜂鸣器鸣响三次,ACLK=32.77kHz,SMCLK=1.09MHz。

进入低功耗后:

LED灯不亮,蜂鸣器不响,ACLK与SMCLK均无信号。

响应中断后:

LED灯不亮,蜂鸣器鸣响三次,ACLK=32.81kHz,SMCLK=1MHz。

退出中断后:

LED灯不亮,蜂鸣器不响,ACLK与SMCLK均无信号。

发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在程序执行至LPM4前,程序正常执行,时钟有信号;程序执行至LPM4后,单片机进入了LPM4,CPU、MCLK、SMCLK、DCO均禁止,故程序不再向下执行,时钟无信号;中断发生之后单片机被唤醒,恢复活动模式,中断子程开始执行,时钟有信号;在退出中断之后单片机又回到了LPM4,故程序不再向下执行,时钟无信号。

2)如果中断程序中有LPM4_EXIT 语句,运行的结果会有什么不同?请分析。

答:在退出中断之后,LED闪亮五次,蜂鸣器不响,ACLK=32.77kHz,SMCLK=1.06MHz,随后LED

程序继续向下执行,时钟有信号。不过由于之后程序经过循环体的循环又执行了LPM4;语句,故单片机又回到了LPM4,故程序不再向下进行,时钟无信号。

6.(提高)利用输出的时钟信号做中断源,实现定时功能

将任务3 中P1.0输出的ACLK=VLOCLK/8时钟信号,作为P1.7的中断申请信号,用导线将P1.7与P1.0相连即可,在中断函数中设置一个计数变量,计数中断函数被执行的次数,如果ACLK 的频率值为1.5KHz(实验时,以实测的为准),那么中断函数每被执行1500次表示一秒时间到。

利用该定时功能,将8个发光二级管设计成一个秒表,显示秒值,每秒改变一次8个发光二级管的显示。

答:程序见程序清单中的程序6.1.c。

思考:如果要每隔5秒蜂鸣器响一声,如何在任务6的基础上编程实现?

答:程序见程序清单中的程序6.2.c。

程序清单:

程序2.c

#include "io430.h"

int main( void )

{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 WDTCTL = WDTPW + WDTHOLD;

//P1.0输出时钟ACLK, P1.4输出时钟SMCLK

P1SEL |=BIT0+BIT4;

P1SEL2 &=~(BIT0+BIT4);

P1DIR |=BIT0+BIT4;

while(1);

}

程序3.1.c

#include "io430.h"

unsigned int i;

int main( void )

{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 WDTCTL = WDTPW + WDTHOLD;

//P1.0输出时钟ACLK, P1.4输出时钟SMCLK

P1SEL |=BIT0+BIT4;

P1SEL2 &=~(BIT0+BIT4);

P1DIR |=BIT0+BIT4;

while((IFG1 & OFIFG)!=0)

{

IFG1 &=~OFIFG;

for(i=0;i<=0xffff;i++);

};

BCSCTL3 |= LFXT1S_0;

BCSCTL1 |= DIVA_1;

while(1);

}

#include "io430.h"

int main( void )

{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 WDTCTL = WDTPW + WDTHOLD;

//P1.0输出时钟ACLK, P1.4输出时钟SMCLK

P1SEL |=BIT0+BIT4;

P1SEL2 &=~(BIT0+BIT4);

P1DIR |=BIT0+BIT4;

BCSCTL3 |= LFXT1S_2;

BCSCTL1 |= DIVA_3;

while(1);

}

程序4.1.c

#include "io430.h"

int main( void )

{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 WDTCTL = WDTPW + WDTHOLD;

//P1.0输出时钟ACLK, P1.4输出时钟SMCLK

P1SEL |=BIT0+BIT4;

P1SEL2 &=~(BIT0+BIT4);

P1DIR |=BIT0+BIT4;

//(1)使DCO为1MHz

if(CALBC1_1MHZ!= 0xff)

{

BCSCTL1=CALBC1_1MHZ;

DCOCTL=CALDCO_1MHZ;

}

//(2)使DCO为16MHz

/*

if(CALBC1_16MHZ!= 0xff)

DCOCTL=CALDCO_16MHZ;

}

*/

while(1);

}

程序4.2.c

#include "io430.h"

unsigned int i;

int main ( void )

{ unsigned int j; //定义延时变量

WDTCTL = WDTPW + WDTHOLD; //关闭看门狗

//(1)MCLK = 复位频率/8

BCSCTL2 |= DIVM_3;

//(2)MCLK=DCO=16MHz

/*

if(CALBC1_16MHZ!= 0xff)

{

BCSCTL1=CALBC1_16MHZ;

DCOCTL=CALDCO_16MHZ;

}

*/

P2SEL &=~(BIT2+BIT5); //设置引脚P2.2和P2.5为基本输入输出功能P2SEL2 &=~(BIT2+BIT5);

P2OUT |=BIT2+BIT5; //设置引脚P2.2和P2.5输出的初值为1

P2DIR |=BIT2+BIT5; //设置端口P2.2和P2.5为输出方向

for (;;) //主循环

{ P2OUT ^=(BIT2+BIT5); //将P2.2和P2.5的值取反后输出

for (i=0;i<0xffff;i++); //延时

};

}

程序L6_LPM.c

#include "io430.h"

#include "in430.h"

void delay( unsigned int i) //延时函数

}

void Blink( ) //LED闪

{ unsigned int i;

for (i=0;i<5;i++)

{ P2OUT &= ~BIT3;

delay(0xe000);

P2OUT |=BIT3;

delay(0xe000);

};

}

void Buzz( ) //蜂鸣响

{ unsigned int i;

for (i=0;i<3;i++)

{ P2OUT &= ~BIT4;

delay(0xf800);

P2OUT |=BIT4;

delay(0xf800);

};

}

int main ( void )

{ WDTCTL = WDTPW + WDTHOLD; //关闭看门狗//设置端口P2.3输出,控制LED,P2.4输出,控制蜂鸣器P2SEL &=~(BIT3+BIT4);

P2SEL2&=~(BIT3+BIT4);

P2OUT |= BIT3+BIT4;

P2DIR |= BIT3+BIT4;

//设置端口P1.1允许中断

P1SEL &=~BIT1;

P1SEL2 &=~BIT1;

P1REN |=BIT1;

P1OUT |=BIT1;

P1DIR &=~BIT1;

P1IES |=BIT1;

P1IFG &=~BIT1;

P1IE |=BIT1;

_EINT();

P1SEL |=BIT0+BIT4;

P1SEL2 &=~(BIT0+BIT4);

P1DIR |=BIT0+BIT4;

Blink();

Buzz();

for (;;) //主循环

{

LPM4; //

Blink();

}

}

#pragma vector=PORT1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port_ISR( )

{ Buzz();

P1IFG&=~(BIT1); //清中断标志

//LPM4_EXIT;

}

程序6.1.c

#include "io430.h"

#include "in430.h"

int main( void )

{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 WDTCTL = WDTPW + WDTHOLD;

//P1.0输出时钟ACLK

P1SEL |=BIT0;

P1SEL2 &=~BIT0;

P1DIR |=BIT0;

//设置输入输出

P1SEL&=~BIT7;

P1SEL2&=~BIT7;

P1DIR&=~BIT7;

P1SEL &=~BIT1;

P1SEL2 &=~BIT1;

P2SEL = 0x00;

P2SEL2 = 0x00;

P2DIR = 0xff;

//设置时钟

BCSCTL3 |= LFXT1S_2;

BCSCTL1 |= DIVA_3;

//设置中断

P1IES|=BIT7;

P1IFG&=~BIT7;

P1IE|=BIT7;

_EINT();

LPM0;

}

unsigned int count = 0;

unsigned char num = 0;

#pragma vector=PORT1_VECTOR//置P1中断向量__interrupt void LED()

{

count++;

if(count==1424)//1424根据之前的实测值确定{

num++;

P2OUT=~num;

count=0;

}

P1IFG&=~BIT7;

}

程序6.2.c

#include "io430.h"

#include "in430.h"

int main( void )

{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 WDTCTL = WDTPW + WDTHOLD;

//P1.0输出时钟ACLK

P1SEL |=BIT0;

//设置输入输出

P1SEL&=~BIT7;

P1SEL2&=~BIT7;

P1DIR&=~BIT7;

P1SEL &=~BIT1;

P1SEL2 &=~BIT1;

P1DIR |=BIT1;

P1OUT |=BIT1;

P2SEL = 0x00;

P2SEL2 = 0x00;

P2DIR = 0xff;

//设置时钟

BCSCTL3 |= LFXT1S_2;

BCSCTL1 |= DIVA_3;

//设置中断

P1IES|=BIT7;

P1IFG&=~BIT7;

P1IE|=BIT7;

_EINT();

LPM0;

}

unsigned int i,count = 0;

unsigned char num = 0,buzz=0;

#pragma vector=PORT1_VECTOR//置P1中断向量__interrupt void LED()

{

count++;

if(count==1424)//1424根据之前的实测值确定{

num++;

P2OUT=~num;

count=0;

buzz++;

if(buzz==5)

{

P1OUT&=~BIT1;

for(i=0;i<=3000;i++);

P1OUT |=BIT1;

}

P1IFG&=~BIT7; }

数字钟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姓名:学号: 22090819 专业:信息09-2 题目:多功能数字钟 专题: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设计地点:电工电子实验室 设计日期: 成绩:指导教师: 年月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信息09-2 学号22090819 设计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实践课程: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设计题目:多功能数字钟 设计内容和要求: 1. 主要内容: ①用 CC4518双四位BCD同步加计数器设计60秒、60分、24小时归0 的计数电路 ②用CC4511 七段译码驱动/锁存器及LG5011AH共阴数码管设计译码及显 示电路(数码管需加限流电阻) ③用555设计CP脉冲源 (f=1KH) ④具有系统校准功能 2. 整体电路原理图 60秒、60分、24小时----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用8K白纸手工画图) 3. EWB仿真图 60秒、60分、24小时----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计算机打印) 4. 设计原理图 用PROTEL99设计原理图(计算机打印) 5. 设计PCB版图 用PROTEL99设计PCB板图(计算机打印) 6. 功能扩展要求

设计:①定点报时功能②12小时归1计数电路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摘要:本设计主电路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显示器组成。计数电路用CC4518计数器,译码电路用CC4511译码,显示电路用LG5011AH共阴数码管,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用555构成多谐振荡器用发光二极管作输出显示。实现60秒、60分、24小时的计数、译码、显示等基本功能;具有校准功能;自带秒脉冲信号发生器;定点报时闹时控制仿广播电台整点报时自动报整点时数。32768Hz 晶振构成秒信号发生器,先经过CD4060的14级分频分出2Hz,再经过CD4040的2分频分出秒脉冲。 关键词:秒脉冲;计数器;校时;报时

RLE-ME01-光学系统像差测量实验-实验讲义

光学系统像差测量实验 RLE-ME01 实 验 讲 义 版本:2012 发布日期:2012年8月

前言 实际光学系统与理想光学系统成像的差异称为像差。光学系统成像的差异是《工程光学》课程重要章节,也是教学的难点章节,针对此知识点的教学实验产品匮乏。RealLight?开发的像差测量实验采用专门设计的像差镜头,像差现象清晰;涉及知识点紧贴像差理论的重点内容,是学生掌握像差理论的非常理想的教学实验系统。

目录 1.光学系统像差的计算机模拟 1.1.引言---------------------------------------------1 1.2.实验目的-----------------------------------------1 1.3.实验原理-----------------------------------------1 1.4.实验仪器-----------------------------------------4 1.5.实验步骤-----------------------------------------4 1.6.思考题-------------------------------------------5 2. 平行光管的调节使用及位置色差的测量 2.1.引言---------------------------------------------6 2.2.实验目的-----------------------------------------6 2.3.实验原理-----------------------------------------6 2.4.实验仪器-----------------------------------------7 2.5.实验步骤-----------------------------------------8 2.6.实验数据处理-------------------------------------9 2.7.思考题-------------------------------------------9 3. 星点法观测光学系统单色像差 3.1.引言---------------------------------------------10 3.2.实验目的-----------------------------------------10 3.3.实验原理-----------------------------------------10

实时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源代码: #pragma sfr //使用特殊功能寄存器 #pragma EI //开中断 #pragma DI //关中断 #pragma access //使用绝对地址指令 #pragma interrupt INTTM000 Time //定义时间中断函数为Time #pragma interrupt INTKR OnKeyPress //定义按键中断为OnKeyPress #pragma interrupt INTP5 OnKeyOver //定义INT中断为OnKeyOver void Init_Led(); void InitKey_INTKR(); void Init_Lcd(); void Init_Inter(); void LightOneLed(unsigned char ucNum); void LightOff(); int Count_Day(int month); char i=0; //定义变量i,是切换时间的标志 int key=0; //定义key=0 int temp=1; //用于存放当前月的天数 int temp1=1; int second=0; //默认的秒second=0 int minute=0; //默认的分minute=0 int hour=12; //默认的时hour=12 int day=1; //默认的天day=1 int month=5; //默认的月month=5 int year=2014; //默认的年year=2014 int c_hour=1; //默认的闹钟时=1 int c_minute=1; //默认的闹钟分=1 int buffs[2]; //秒的数码显示缓存区 int buffm[2]; //分的数码显示缓存区 int buffh[2]; //时的数码显示缓存区 int buffday[2]; //天的数码显示缓存区 int buffmonth[2]; //月的数码显示缓存区 int buffyear[4]; //年的数码显示缓存区 int buffmd[4]; //月,天的数码显示缓存区 int buffhm[4]; //时,分的数码显示缓存区 int buffms[4]; //分,秒的数码显示缓存区 int buffch[2]; //闹钟时的数码显示缓存区 int buffcm[2]; //闹钟分的数码显示缓存区 unsigned char Que = 0; //INT中断中间变量 int LCD_num[10]={0X070d,0x0600,0x030e,0x070a,0x0603,0x050b,0x050f,0x0700,0x070f,0x070b};// 数字0~~9的显示码 unsigned char Scond; //…………………………延时函数1……………………// void Delay(int k){ i nt i,j; f or(i=0;i

模式识别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模式分类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姓名:XXXXXX 学号:00000000 班级:电信11 时间:2014-04-1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支持向量机(SVM)的原理、核函数类型选择以及核参数选择原则等; 二、实验内容 2.准备好数据,首先要把数据转换成Libsvm软件包要求的数据格式为: label index1:value1 index2:value2 ... 其中对于分类来说label为类标识,指定数据的种类;对于回归来说label为目标值。(我主要要用到回归) Index是从1开始的自然数,value是每一维的特征值。 该过程可以自己使用excel或者编写程序来完成,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FormatDataLibsvm.xls来完成。FormatDataLibsvm.xls使用说明: 先将数据按照下列格式存放(注意label放最后面): value1 value2 label value1 value2 label 然后将以上数据粘贴到FormatDataLibsvm.xls中的最左上角单元格,接着工具->宏执行行FormatDataToLibsvm宏。就可以得到libsvm要求的数据格式。将该数据存放到文本文件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3.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该过程要用到libsvm软件包中的svm-scale.exe Svm-scale用法: 用法:svmscale [-l lower] [-u upper] [-y y_lower y_upper] [-s save_filename] [-r restore_filename] filename (缺省值:lower = -1,upper = 1,没有对y进行缩放)其中,-l:数据下限标记;lower:缩放后数据下限;-u:数据上限标记;upper:缩放后数据上限;-y:是否对目标值同时进行缩放;y_lower为下限值,y_upper为上限值;(回归需要对目标进行缩放,因此该参数可以设定为–y -1 1 )-s sav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的规则保存为文件save_filename;-r restor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规则文件restore_filename载入后按此缩放;filename:待缩放的数据文件(要求满足前面所述的格式)。缩放规则文件可以用文本浏览器打开,看到其格式为: y lower upper min max x lower upper index1 min1 max1 index2 min2 max2 其中的lower 与upper 与使用时所设置的lower 与upper 含义相同;index 表示特征序号;min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小值;max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大值。数据集的缩放结果在此情况下通过DOS窗口输出,当然也可以通过DOS的文件重定向符号“>”将结果另存为指定的文件。该文件中的参数可用于最后面对目标值的反归一化。反归一化的公式为: (Value-lower)*(max-min)/(upper - lower)+lower 其中value为归一化后的值,其他参数与前面介绍的相同。 建议将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放在同一个文本文件中一起归一化,然后再将归一化结果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4.训练数据,生成模型。 用法:svmtrain [options] training_set_file [model_file] 其中,options(操作参数):可用的选项即表示的涵义如下所示-s svm类型:设置SVM 类型,默

电工实验二数字钟南理工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2)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时间:2017年9月 目录 一?设计内容简介 (3) 二?实验要求 (3) 三?实验原理 (4) 四.电路设计原理及其电路图 (5) 1. 分频电路 (5) 2. 计时电路 (6) 3. 清零电路 (8) 4. 校分电路 (9) 5. 报时电路 (10)

五?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11 六?实验体会 (12) 七?附录 (12) 1. ............................................................................... 工具及器件清单12 2各元件的引脚图及功能表 (14) 3总电路逻辑图 (18) 4. .............................................................................. 参考文献19 一.设计内容简介 本实验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个由脉冲发生电路,计时电路,译码显示电路, 和控制电路(包括清零电路,校分电路,和报时电路)等四部分组成的数字计时器。 二.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脉冲发生电路,为计时器提供脉冲、为报时电路提供驱动蜂鸣器的脉冲信 号; 2、设计计时电路,完成0 分00秒—9分59秒计时功能; 3、设计清零电路,具有开机自动清零功能,并且在任何时候,按动清零开关,可以 进行计时器清零;

五?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11 4、设计校分电路,在任何时候,拨动校分开关,可进行快速校分;

5、设计报时电路,使数字计时器从9分53秒开始报时,每隔两秒发一声,共发三声 低音,一声高音;即9分53秒、9分55秒、9分57秒发低音(频率1KHZ, 9分59秒发高 音(频率2KHZ ; 6系统级联调试,将以上电路进行级联完成计时器的所有功能; 三?实验原理 数字计时器由脉冲发生电路、计时电路、译码显示电路、校分电路、清零电路和报时电 路这几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下: 数字计时器以一个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为了其准确并且稳定,实验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 器构成脉冲发生电路。为了使电路更加简单,使用CC4518的对计时器的秒的个位和分的十位 进行计数,用74LS161构成模六(六进制)计数器实现对秒的十位进行计数。利用计数器的异 步清零端,通过简单的电路使电路具有开机清零功能和随时清零功能。利用校分电路,校正分时 刻的数字,并先于蜂鸣电路来节省时间。同时增加电台报时功能。 四?电路设计原理及电路图 1. 分频电路 秒信号发生器提供计时电路的时钟并为报时电路提供驱动信号。为提供较为精确的秒 脉冲信号,采用32768Hz的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作为脉冲信号源。分频器CD406C最高可实 现214分频,即最低频率端Q14的脉冲信号频率为2Hz,因此增加一个D触发器实现的倍频器来 产生1Hz的秒脉冲信号。将D触发器的Q端与D端扭接在一起实现倍频器,则Q端的输出信 号即为1Hz的秒脉冲信号。报时电路所需要的1KHz 2 KHz的脉冲信号由4060的管

实时时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报告 实验四:实时时钟实验 班级:应电112 姓名:张志可 学号: 110415151 指导教师:李静 实验日期: 2013年9月25日

实验四:实时时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实时时钟的硬件控制原理及设计方法。 2. 掌握 S3C2410X 处理器的 RTC 模块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 硬件:Embest ARM 教学实验系统,ULINK USB-JTAG 仿真器套件,PC 机。 软件:MDK 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 三、实验原理 1. 实时时钟(RTC) 实时时钟(RTC)器件是一种能提供日历/时钟、数据存储等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常用作各种计算机系统的时钟信号源和参数设置存储电路。RTC 具有计时准确、耗电低和体积小等特点,特别是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用于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相关信息,如通信工程、电力自动化、工业控制等自动化程度高的领域的无人值守环境。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RTC 器件的新品也不断推出,这些新品不仅具有准确的 RTC,还有大容量的存储器、温度传感器和 A/D 数据采集通道等,已成为集 RTC、数据采集和存储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器件,特别适用于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 RTC 器件与微控制器之间的接口大都采用连线简单的串行接口,诸如 I2C、SPI、MICROWIRE 和CAN 等串行总线接口。这些串口由2~3 根线连接,分为同步和异步。 2. S3C2410X 实时时钟(RTC)单元 S3C2410X 实时时钟(RTC)单元是处理器集成的片内外设。由开发板上的后备电池供电,可以在系统电源关闭的情况下运行。RTC 发送8 位BCD 码数据到CPU。传送的数据包括秒、分、小时、星期、日期、月份和年份。RTC 单元时钟源由外部32.768KHz 晶振提供,可以实现闹钟(报警)功能。 四、实验内容 学习和掌握 Embest ARM 教学实验平台中 RTC 模块的使用,编写应用程序,修改时钟日期及时间的设置,以及使用 EMBEST ARM 教学系统的串口,在超级终端显示当前系统时间。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模式识别 姓名:王宇班级: 20110813 学号: 2011081325 实验名称规范程度原理叙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成绩 图像的贝叶斯分类 K均值聚类算法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平均成绩 折合成绩 注:1、每个实验中各项成绩按照5分制评定,实验成绩为各项总和 2、平均成绩取各项实验平均成绩 3、折合成绩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百分比进行折合 2014年 6月

实验一、 图像的贝叶斯分类 一、实验目的 将模式识别方法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掌握利用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图像分类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 HP D538、MATLAB 三、实验原理 概念: 阈值化分割算法是计算机视觉中的常用算法,对灰度图象的阈值分割就是先确定一个处于图像灰度取值范围内的灰度阈值,然后将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与这个阈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将对应的像素划分为两类,灰度值大于阈值的像素划分为一类,小于阈值的划分为另一类,等于阈值的可任意划分到两类中的任何一类。 最常用的模型可描述如下:假设图像由具有单峰灰度分布的目标和背景组成,处于目标和背景内部相邻像素间的灰度值是高度相关的,但处于目标和背景交界处两边的像素灰度值有较大差别,此时,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基本上可看作是由分别对应于目标和背景的两个单峰直方图混合构成。而且这两个分布应大小接近,且均值足够远,方差足够小,这种情况下直方图呈现较明显的双峰。类似地,如果图像中包含多个单峰灰度目标,则直方图可能呈现较明显的多峰。 上述图像模型只是理想情况,有时图像中目标和背景的灰度值有部分交错。这时如用全局阈值进行分割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分割误差包括将目标分为背景和将背景分为目标两大类。实际应用中应尽量减小错误分割的概率,常用的一种方法为选取最优阈值。这里所谓的最优阈值,就是指能使误分割概率最小的分割阈值。图像的直方图可以看成是对灰度值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一种近似。如一幅图像中只包含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区域,那么直方图所代表的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表示为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的加权和。如果概率密度函数形式已知,就有可能计算出使目标和背景两类误分割概率最小的最优阈值。 假设目标与背景两类像素值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混有加性高斯噪声,上述分类问题可以使用模式识别中的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来解决。以1p 与2p 分别表示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分布概率密度函数,1P 与2P 分别表示两类的先验概率,则图像的混合概率密度函数可用下式表示为

数字钟

数字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数字钟 1、 实验目的 (1)学习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方法、装调技术及数字钟功能扩展电路的设计。 (2)从实际电路角度出发,建立系统的概念,培养学生设计思想,动手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数字电路的能力。 2、预习要求 (1)预习石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所给芯片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器件的外围电路,掌握60,24进制的电路接法。 (2)根据指导书所示原理框图,在给定的元器件范围内,设计数字钟电路图,并标出集成芯片的型号和引脚号码(便于安装、调试)。 3、实验任务 (1)给定的主要器件如下: CD4060 、74LS74、74LS153、74LS90、74LS390、CD4511、74LS85、74LS00、74LS08、74LS32、74LS04、74LS02、按键、电阻 (2)功能要求: ①基本功能: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小时的计时要求为“24翻1”,分和秒的计时要求为60进位,校时功能,正点报时; ②扩展功能:闹时功能; 根据本实验指导,学生从上述芯片中自行选择来完成数字钟电路的设计与装调。 4、实验电路的原理与设计 (1)数字钟电路的组成 数字钟的原理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钟原理框图 在图1中,秒脉冲发生器是数字钟的核心,它产生的秒信号输入秒计数器进行计数,当达到59时产生进位信号给分计数器,秒计数器复位的同时分计数器开始计时。当分计数器达到59时产生进位信号给时计数器,分计数器复位的同时时计数器开始计数。 (2)数字钟主体电路的设计

①秒脉冲产生电路 秒脉冲产生电路可由555电路产生,也可由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产生。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产生的频率精确度高,故在本实验中可选用14级二进制串行计数/分频器CD4060得到精确频率。欲得到1秒信号,还需要加入分频电路。 图2 秒脉冲产生电路 ②计数器电路 可用于计数的芯片很多,比如可预置的 4 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74LS161),可二/五分频十进制计数器(74LS90),可预置BCD双时钟可逆计数器(74LS192),双十进制计数器(74LS390)等,本实验中可选用上述芯片来进行计数。利用其典型应用电路即可。 ③译码显示电路 通过计数器所得的秒脉冲的个数为二进制代码,只有通过译码才能转化为十进制,才能通过LED数码管来进行直观观察。常用的译码芯片有BCD 码—七段码译码器(CD4511),BCD-7段译码器/内部上拉输出驱动芯片(74LS48)。 译码显示部分采用常用译码芯片构成典型应用电路即可。 ④仿广播电台正点报时电路 仿广播电台正点报时电路的功能要求是每当数字钟计时快到正点时发出声响,通常按照4低音1高音的顺序发出间断声响,以最后一声高音结束的时刻为正点时刻。要求4声低音(500HZ)分别发生在59分51秒、53秒、55秒、57秒,最后一声高音(1KHZ)发生在59分59秒,它们的持续时间均为1秒。 图3报时电路框图 分析蜂鸣器电路工作时的分、秒位数值,利用相关门电路完成正点报时功能。 ⑤校时电路 由于数字钟接通电源或者计时可能出现误差,这就需要校正时间。二种思路可供参考:I.通过改变计数频率来校时。利用多路数据选择器,加上频率选择电路来控制计数器计数的频率,从而达到校时的目的。校时结束时,通过数据选择器选中1HZ频率,计数器

【精品实验报告】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实验报告

【精品实验报告】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实验报告软件体系结构 设计模式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 学生学号: 学生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一、实验目的 熟练使用PowerDesigner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几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包括组合模式、外观模式、代理模式、观察者模式和策略模式,理解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模式动机,掌握模式结构,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实现这些模式,并学会分析这些模式的使用效果。 二、实验内容 使用PowerDesigner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组合模式、外观模式、代理模式、观察者模式和策略模式,包括根据实例绘制模式结构图、编写模式实例实现代码,运行并测试模式实例代码。 (1) 组合模式 使用组合模式设计一个杀毒软件(AntiVirus)的框架,该软件既可以对某个文件夹(Folder)杀毒,也可以对某个指定的文件(File)进行杀毒,文件种类包括文本文件TextFile、图片文件ImageFile、视频文件VideoFile。绘制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 (2) 组合模式 某教育机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北京总部 教务办公室湖南分校行政办公室 教务办公室长沙教学点湘潭教学点行政办公室

教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 在该教育机构的OA系统中可以给各级办公室下发公文,现采用 组合模式设计该机构的组织结构,绘制相应的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在客户端代码中模拟下发公文。(注:可以定义一个办公室类为抽象叶子构件类,再将教务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作为其子类;可以定义一个教学机构类为抽象容器构件类,将总部、分校和教学点作为其子类。) (3) 外观模式 某系统需要提供一个文件加密模块,加密流程包括三个操作,分别是读取源文件、加密、保存加密之后的文件。读取文件和保存文件使用流来实现,这三个操作相对独立,其业务代码封装在三个不同的类中。现在需要提供一个统一的加密外观类,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该加密外观类完成文件的读取、加密和保存三个操作,而不需要与每一个类进行交互,使用外观模式设计该加密模块,要求编程模拟实现。参考类图如下: reader = new FileReader();EncryptFacadecipher = new CipherMachine();writer = new FileWriter();-reader: FileReader-cipher: CipherMachine-writer: FileWriter +EncryptFacade () +fileEncrypt (String fileNameSrc,: voidString plainStr=reader.read(fileNameSrc); String fileNameDes)String

嵌入式ARM实时时钟实验报告

嵌入式ARM实时时钟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时时钟实验1 实验目的(1) 了解实时时钟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2) 掌握实时时钟的使用。 2 实验设备(1) S3C2410嵌入式开发板,JTAG仿真器。 (2)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98、Win2000或Windows XP,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3 实验内容(1) 编程实现实时时钟功能,每秒显示实时时钟;(2) 编程实现实时时钟告警功能。 4 实验步骤(1) 参照模板工程,新建一个工程RTC,添加相应的文件,并修改RTC 的工程设置;(2) 创建并加入到工程RTC中;(3) 编写程序每秒钟读取时钟滴答;关键代码如下:old_index=led_index; Uart_Printf; While{ /*每隔1秒更新一次数据*/ if { rtc_get_data;

old_index=led_index; /*实时时钟数据为BCD码格式,以16进制显示*/ Uart_Printf; } }; (4) 编写程序实现时间告警功能;关键代码如下; a.首先设置告警时间,如下例程设置每分钟的第5秒告警m_=0x05; rtc_alalm_set; 模式0x41表示使能RTC告警,以及使能秒时钟告警b.注册中断例程,打开中断install_isr_handlerrtc_int_isr); rINTMSK=; c.中断服务例程中清除中断事件rI_ISPC=BIT_RTC; if *0x20000000=0x0f; else *0x20000000=0xff; alarm_count++; (5) 编译RTC;(6) 运行超级终端,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并将串口设置位: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数和停止位数,无流控,打开串口;(7) 装载程序并运行,如果运行正确,在超级终端中将会显示如图所示内容。图运行结果 5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进一步掌握了RTCCON控制

电子电工课程设计(多功能数字时钟万历)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电子电工实验 基于DS1302多功能数字时钟--万年历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DS1302多功能数字钟 试验日期: 2014年 01 月 05 日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刘斌 班级:物电 1105 班 学号: 2011112030560

一、设计理念: 电子万年历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实用日常计时工具,带有显示温度,显示世纪,年,月,日,星期,时,分,秒和按键可调时间及其按键设置闹钟的功能,同时具有月末自动更新,闰年补偿功能,整点报时等多种功能。环境温度检测系统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非常广泛,能实时采集周围的温度信息进行显示。 此系统是基于STC89C52单片机设计的,包含液晶显示模块,DS1302实时时钟模块,DS18B20温度采集模块,键盘扫描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STC89C52作为控制核心,具有功耗低,功能强等特点,电压可选3到5V电源供电。显示模块采用1602液晶动态显示,相对数码管而言经济实用,占用空间小,对于显示数字、字母最为合适,而且与单片机连线简单,占用IO口相对较少。实时时钟芯片DS1302是一款经济实惠功能强大的较新型产品,该器件提供RTC/日历,可外加器件实现定时闹钟等功能,如果检测到主电源故障,该器件可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供电,可以保证在断电情况下精准走时,计时。温度检测显示模块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该芯片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等优点,易与单片机连接,模块电路组成简单并同时具有温度报警功能。 关键词:STC89C52,DS1302,DS18B20,1602液晶显示,电子万年历,采集设备周围环境温度、整点报时,闹钟时分通过按键设置,时、分、秒、年、月、日、星期通过按键进行调节校准……

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实验报告 实时时钟

上海电力学院 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实验报告 题目:【ARM】实时时钟实验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年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时时钟的硬件控制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S3C44B0X 处理器的RTC 模块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 1、硬件:Embest EduKit-III 实验平台,Embest ARM 标准/增强型仿真器套件,PC 机。 2、软件:Embest IDE Pro ARM 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 三、实验内容 学习和掌握 Embest EduKit-III 实验平台中RTC 模块的使用,进行以下操作: 1、编写应用程序,修改时钟日期及时间的设置。 2、使用EMBEST ARM 教学系统的串口,在超级终端显示当前系统时间。 四、实验原理 1. 实时时钟(RTC) 实时时钟(RTC)器件是一种能提供日历/时钟、数据存储等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常用作各种计算机系统的时钟信号源和参数设置存储电路。RTC 具有计时准确、耗电低和体积小等特点,特别是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用于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相关信息,如通信工程、电力自动化、工业控制等自动化程度高的领域的无人值守环境。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RTC 器件的新品也不断推出,这些新品不仅具有准确的RTC,还有大容量的存储器、温度传感器和A/D 数据采集通道等,已成为集RTC、数据采集和存储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器件,特别适用于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 RTC 器件与微控制器之间的接口大都采用连线简单的串行接口,诸如I2C、SPI、MICROWIRE和CAN 等串行总线接口。这些串口由2~3 根线连接,分为同步和异步。 2. S3C44B0X 实时时钟(RTC)单元 S3C44B0X 实时时钟(RTC)单元是处理器集成的片内外设。由开发板上的后备电池供电,可以在系统电源关闭的情况下运行。RTC 发送8 位BCD 码数据到CPU。传送的数据包括秒、分、小时、星期、日期、月份和年份。RTC 单元时钟源由外部32.768KHz 晶振提供,可以实现闹钟(报警)功能。 S3C44B0X 实时时钟(RTC)单元特性: BCD 数据:秒、分、小时、星期、日期、月份和年份 1、闹钟(报警)功能:产生定时中断或激活系统 2、自动计算闰年 3、无2000 年问题 4、独立的电源输入 5、支持毫秒级时间片中断,为RTOS 提供时间基准 读/写寄存器 访问 RTC 模块的寄存器,首先要设RTCCON 的bit0 为1。CPU 通过读取RTC 模块中寄存器BCDSEC、BCDMIN、BCDHOUR、BCDDAY、BCDDATE、BCDMON 和 BCDYEAR 的值,得到当前的相应时间值。然而,由于多个寄存器依次读出,所以有可能产生错误。比如:用户依次读取年(1989)、月(12)、日(31)、时(23)、分(59)、秒(59)。当秒数为1 到59 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当秒数为0 时,当前时间和日期就变成了1990 年1 月1 日0 时0 分。这种情况下(秒数为0),用户应该重新读取年份到分钟的值(参考程序设计)。

实验二观察者模式与装饰模式

实验二观察者模式与装饰 模式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java设计模式 实验项目观察者模式与装饰模式的应用 实验仪器 PC个人终端 系别计算机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阮翀 实验日期 2015-10-12 成绩 指导教师张志华 实验二观察者模式与装饰模式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该实验,理解观察者模式和装饰模式的意图、结构,在软件开发中使用这些模式并进行功能验证。 二、实验内容 1.猫、狗与老鼠。假设猫是老鼠和狗的观察目标,老鼠和狗是观察者,猫叫老鼠 跑,狗也跟着叫,使用观察者模式描述该过程。 2.我跟妈妈说:“妈妈,我和妹妹在院子里玩。饭做好了叫我们一声。”请用观察 者模式设计一个模拟系统。 3.采用装饰模式为图书馆中的项目(书或音像盘)增加“可借”功能。使用Java语 言设计一个模拟系统。 4.自定义JButton。开发人员设计用户接口时,通常需要更多有特色的控件, Decorator模式就提供了一个方法去创造或修改现有的UI控件。使用装饰模式实现一个带有对角线的按钮。

三、实验步骤与要求 1.对于以上题目要认真分析和理解题意,在观察者模式和装饰模式题目中各选1个进行编程,程序中要求使用相应的模式。 2.上机录入,使用JDK编译器调试、运行、验证程序。 3.请指导教师审查程序和运行结果并评定成绩; 4.撰写并上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原理: 在许多设计中,经常涉及到多个对象都对一个特殊对象中的数据变化感兴趣,而且这多个对象都希望跟踪那个特殊对象中的数据变化,此时可以采用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意图:“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观察者模式的UML类图: 装饰模式是动态地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而不需要改变原始类代码的一种成熟模式。装饰模式意图:“动态地给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功能来说装饰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装饰模式的UML类图: 五、上机报告内容 1、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完成日期; 2、实验题目; 3、设计方案:给出你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类图及相关说明; 4、源代码:设计方案中各个类和接口的源代码,包括测试主类的源代码. 5、测试数据及运行结果 6、总结: 1)运用设计模式总结:对所运用的设计模式的名称,分类,意图,结构,角色作用的总结,所运用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2)选择一个题目进行说明:如果不使用观察者模式和装饰模式,你能想到其他方法解决问题吗,简要描述你的方案,并和采用命令模式的方案做简单比 较。 3)本次实验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本次实验的经验、体会、改进设想等。 六、实验成绩考核方法 实验成绩由出勤、实验完成情况以及实验报告综合评定。考核成绩比例分配:出勤占15%、实验完成情况占50%、实验报告占35% 七、上机安排 本实验共需2个学时。

维修电工技师案例5.1_设计带有校时功能的数字闹钟

案例5.1 设计带有校时功能的数字闹钟 本案例通过一个带有校时功能的数字闹钟的设计过程的分析,对考生能否将已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是否初步了解设计的要求和步骤,是否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和各种芯片的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设计要求: 本案例要求设计一个数字钟,基本要求为: (1)有“时”、“分”的十进制数显示.“秒”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成为将“时”、“分”显示隔开的小数点。显示情况如图29-1所示。 (2)计时以1昼夜24h为1个周期。 (3)具有校时电路(即有预置数功能)。任何时候可对数字闹钟进行校准,将其拨至标准时间或其他需要的时间。 (4)计时过程中的任意“时”、“分”,均能按需要起闹,闹钟每次起闹时间为3~5s,并允许用户在此范围内调整。 本数字钟电路的设计主要是采用TTL集成电路实现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数字钟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50Hz的220V交流市电作为标准时间源,经整形后产生的稳定的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再经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秒计数器计满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计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计满24后,各计数器清零,重新计数。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器送显示器。 二、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对设计要求的分析,数字闹钟的总体结构应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1)数字闹钟计时的标准信号应是频率相当稳定的IHz秒脉冲,所以要设置标准时间源。 (2)数字闹钟计时周期为24h,因此必须设置24h计数器,它应由模为60的秒计数器和分计数器及模为24的时计数器组成。秒显示由发光二极管的亮、暗示意,时和分由七段数码管显示。 (3)为使数字闹钟的走时与标准时间一致,校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本例采用开关控制校时方法,直接用秒脉冲先后对“时”、“分”、“秒”计数器进行校时操作。 (4)为使数字闹钟能按用户需要,在特定时间起闹,应设置有控制作用的电路及确定何时起闹的时、分译码电路和选择开关,由用户自行决定起闹时、分。闹钟的时间每次为3~5s,通过调节电路元件参数来实现。 根据上述分析,数字闹钟的总体方案已经明确,可画出如图29-2所示的方案框图。

FPGA可调数字时钟实验报告

一、实验要求 1、用vhdl编程,实现10进制计数器 2、用vhdl编程,实现60进制计数器 3、用vhdl编程,实现数字时钟,时、分、秒、毫秒分别显示在数码管上。 4、实现可调数字时钟的程序设计,用按键实现时、分、秒、毫秒的调整。 二、实验原理 用VHDL,行为级描述语言实现实验要求。思路如下: 1、分频部分:由50MHZ分频实现1ms的技术,需要对50MHZ采取500000分 频。 2、计数部分:采用低级影响高级的想法,类似进位加1的思路。对8个寄存器进 行计数,同步数码管输出。 3、数码管输出部分:用一个拨码开关控制显示,当sw0=0时,四位数码管显示 秒、毫秒的计数。当sw0=1时,四位数码管显示时、分得计数。 4、调整部分:分别用四个按键控制时、分、秒、毫秒的数值。先由一个开关控制 计数暂停,然后,当按键按下一次,对应的数码管相对之前的数值加1,,通过按键实现时间控制,最后开关控制恢复计数,完成时间调整。 5、整个实现过程由一个文件实现。 三、实验过程 各个引脚说明: Clk:50MHZ SW:数码管切换,SW=’0’时,数码管显示为秒,毫秒。SW=’1’时,数码管显示为时,分。 SW1:暂停与启动。SW1=’0’时,时钟启动,SW=’1’时,时钟暂停。 SW2:时钟调整接通按钮,当SW2=’0’时,不进行调整,当SW=’1’时,通过按键调整时间。 KEY0:毫秒调整,按一次实现+1功能 KEY1:秒调整,按一次实现+1功能

KEY2:分调整,按一次实现+1功能 KEY3:时调整,按一次实现+1功能 Q0;第一个数码管 Q1; 第二个数码管 Q2: 第三个数码管 Q3: 第四个数码管 1、源代码如下: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paobiao is port(clk,sw,key0,key1,key2,key3,sw1,sw2:in std_logic; q0: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 q1: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 q2: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 q3: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 end paobiao; architecture behave of paobiao is signal cntt1 :integer range 0 to 10; signal cntt2 :integer range 0 to 10; signal cntt3 :integer range 0 to 10; signal cntt4 :integer range 0 to 6; signal cntt5 :integer range 0 to 10; signal cntt6 :integer range 0 to 10; signal cntt7 :integer range 0 to 10; signal cntt8 :integer range 0 to 6;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一二)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2011年12月

实验一、Bayes 分类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对模式识别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2.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对贝叶斯决策理论算法有一个深刻地认识 3.理解二类分类器的设计原理 二、实验条件: 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已知 ) (i P ω, ) (i X P ω,i=1,…,c 及给出待识别的X 的情况下,根据贝叶斯公式计 算出后验概率: ∑== c j i i i i i P X P P X P X P 1 ) ()() ()()(ωωωωω j=1,…,x 2)利用计算出的后验概率及决策表,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出采取i a ,i=1,…,a 的条件风险 ∑== c j j j i i X P a X a R 1 )(),()(ωω λ,i=1,2,…,a 3)对(2)中得到的a 个条件风险值) (X a R i ,i=1,…,a 进行比较,找出使其条件风险最小的 决策k a ,即()() 1,min k i i a R a x R a x == 则 k a 就是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 四、实验内容 假定某个局部区域细胞识别中正常(1ω)和非正常(2ω)两类先验概率分别为 正常状态:P (1ω)=; 异常状态:P (2ω)=。 现有一系列待观察的细胞,其观察值为x : 已知先验概率是的曲线如下图:

)|(1ωx p )|(2ωx p 类条件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分别为(-2,)(2,4)试对观察的结果 进行分类。 五、实验步骤: 1.用matlab 完成分类器的设计,说明文字程序相应语句,子程序有调用过程。 2.根据例子画出后验概率的分布曲线以及分类的结果示意图。 3.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决策表如下: 结果,并比较两个结果。 六、实验代码 1.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 x=[ ] pw1=; pw2=; e1=-2; a1=; e2=2;a2=2; m=numel(x); %得到待测细胞个数 pw1_x=zeros(1,m); %存放对w1的后验概率矩阵 pw2_x=zeros(1,m); %存放对w2的后验概率矩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