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山西省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

山西省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

山西省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
山西省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

山西省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综合性学习。

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是一双手,搀扶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6月19日是父亲节,为了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及父亲对家庭、社会的贡献,七年级一班开展“我终于读懂了父亲”的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

活动一: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

(2)

活动二:请你设计两个调查题,了解大家过“父亲节”的情况。

(3)

活动三:用上一种修辞方法给你父亲发一条短信,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不超过50字。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

2. (6分) (2017高二下·溧水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人生论美学”传统与中国美学的学理创新

金雅

①20世纪初,“美学”的学科术语和西方美学理论引入国内。以德国古典美学为代表的西方经典美学的认识论方法、思辨性特征、科学化形态等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演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和学科理论的自觉建设。但自20世纪下半叶至今,对西方美学盲目崇信、简单照搬、生硬套用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西方化、标签化、简单化的研究思维与评价方式亦愈演愈烈。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美学的绍介与描述性研究,很大程

度是把西方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衡量标准和努力目标,对于中国美学自身的思想学说、精神特质、学理传统等缺乏原创性的发掘、梳理、提炼,也缺乏真正吃透活用西方美学理论以切实解决中国审美现实问题的美学理论建构与审美批评实践。

②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识之士如叶朗提出以范畴命题统史的美学史识和审美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心的核心观点,但总体来看,国内美学界对于中国美学的民族学理及其审美精神的系统发掘和全面阐发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主要还是以个案的、局部的、描述性的研究为主,在理论基础、观照视野、思维方法、概念范畴、学说体系上都亟须摆脱西方美学的全面影响而逐步走向自觉、丰富、深化、完善,从而推动中国美学的整体创新。

③简单“援西入中”无法解决中国美学发展的根本问题。简单“援古入今”同样不能满足当下中国美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富有人生情韵与诗性意向,但与伦理联系密切,以善立美,道德前臵,未形成自觉的学理建构和系统的学科话语。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在中西古今的交汇撞击中,传承古典美学的人生情韵与诗性意向,接引西方美学的术语学说与学科范型,初步创造发展出以人生论美学精神为标识的中国现代美学传统,涌现出以梁启超、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为代表的一批人生论美学家,初步构筑引领了中国美学迈向现代进程的民族理论风范。

(1)以孟郊《游子吟》为例,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所表达的观点。

(2)结合第②段,如何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美学的现状?

(3)结合全文,分析怎样才能推动中国美学的整体创新。

3. (10分) (2019高三上·淮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访谈录,完成下面小题。

青藏高原作为北极和南极之外的最大淡水储区,被称为“亚洲水塔”。科学家认为,由黑碳排放引起的大气升温和冰川加速消融,将影响亚洲区域的水资源安全,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研究员康世昌告诉记者,化石燃料污染已被全球重视,但对青藏高原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说,生物质燃烧比化石燃料排放的黑碳更多,发展新能源是一个更优选择。

记者:黑碳是一种什么物质?它主要来源于哪里?

康世昌:黑碳是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通过大气环流被带到青藏高原,在冰雪表面一层层富集,它有很强的吸光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冰川表面是暗色的。黑碳的累积加速了冰川融化。我们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的黑碳主要来源于南亚国家。在这个地区,生物质燃烧排放的黑碳比化石燃料更多。生物质包括秸秆、木柴、牛粪等等。

记者:有人说,“青藏高原冰川因烧牛粪面临融化”,但如果不烧牛粪,当地居民是否能用煤来替代?另外,每年秋收季节来临,大范围的秸秆燃烧是否也是青藏高原的黑碳来源?

康世昌:煤是化石燃料,用煤炭来替代是不可取的。“青藏高原冰川因烧牛粪面临融化”,这是错误的,没有考虑青藏高原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内陆人口稀少,大片地方是无人区,因燃烧牛粪而增加的黑碳排放非常有限,影响到青藏高原的黑碳,主要还是来自中国境外,比如尼泊尔、印度等国。中国燃烧秸秆的地区主要在东部,青藏高原在中国西部,大气环流是由西向东,所以中国东部地区的秸秆燃烧对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影响不大。

记者:减少生物质燃料的黑碳排放,有没有好办法?

康世昌:一个办法是使用新型炉具,使生物质燃烧更充分,这样能减少黑碳的排放。我看到,有国际组织在帮助尼泊尔山区居民使用节能炉具。另外一个办法是使用新能源来替代,比如发展太阳能、风能。

记者:减少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黑碳排放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康世昌:大气污染物可以跨境传输,减少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区的黑碳气溶胶,需要跨境联合,国家政府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采取措施,环境外交可以发挥作用。

记者:目前在黑碳排放的影响下青藏高原冰川退化程度如何?

康世昌:青藏高原的冰川最近几十年来处于普遍退缩状态,高原边缘区域退缩较内陆地区剧烈,低海拔、面积较小的冰川退缩也较快。就像应对全球变暖一样,我们需要尽快采取减缓措施,减少温室气体和具有温室效应的气溶胶排放。

(摘编自《中外对话》)

资料链接:

冰川可以储水,高峻山体可拦截水汽,冰川、冻土、积雪、湖泊、陆地生态体系可以调理河川径流。通过遥感和实测资料发现,1976年以来,藏东南冰川退缩幅度平均达到每年40米,有的甚至超出60米。

“亚洲水塔”正朝着失衡失稳偏向发展。总体来看,青藏高原东部、南部季风区水储量减少,北部、西部西风带水储量增进。同时,“水塔”固液布局失衡,液态水体储量的增进导致“水塔”布局失稳。

近期水资源增进,让我们感受到青藏高原生态变好。但据猜测,本世纪中叶冰川对河道径流的补给将到达最大值然后减少,因此久远看,将来水资源欠缺的隐藏风险在加剧,相应的灾难风险也会随之而来。

(摘编自《科技日报》)

(1)下列关于黑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黑碳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有很强的吸光性,当黑碳聚集在青藏高原的冰雪表面时,冰川便呈现暗色。

B . 对青藏高原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说,生物质燃烧比化石燃料排放的黑碳更多,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是一个更优选择。

C . 黑碳排放引起了大气升温,加速了冰川消融,因此保护青藏高原冰川的重点应放在减少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牛粪和秸秆的燃烧上。

D . 国际组织在帮助尼泊尔山区居民使用一种节能炉具,这种炉具能使生物质充分燃烧,从而有助于减少黑碳的排放。

(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这里的冰川可以储水,高峻山体可以拦截水汽,冻土、积雪、湖泊、陆地生态体系可以调理河川径流。

B . 青藏高原边缘区域的冰川退缩较内陆地区的冰川退缩剧烈,低海拔、面积较小的冰川退缩也较快,“亚洲水塔”固态水体储量普遍减少。

C . 总体来看,青藏高原季风区水储量减少,西风带水储量增进,“亚洲水塔”正朝失衡失稳偏向发展,这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D . 冰川缩减,带来河道径流量增大,但本世纪中叶冰川对河道径流的补给到达最大值后必然会减少,青藏高原生态变好的感受必将难以为继。

(3)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缓青藏高原冰川的消融?请结合全文概括。

4. (12分) (2019高二上·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昏里的男孩(节选)

余华

此刻,有一个名叫孙福的人正坐在秋天的中午里,守着一个堆满水果的摊位。明亮的阳光照耀着他,使他年过五十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的双手搁在膝盖上,于是身体就垂在手臂上了。他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灰蒙蒙,就像前面的道路。这是一条宽阔的道路,从远方伸过来,经过了他的身旁以后,又伸向了远方。他在这里已经坐了三年了,在这个长途汽车经常停靠的地方,以贩卖水果为生。一辆汽车从他身旁驶了过去,卷起的尘土像是来到的黑夜一样笼罩着他,接着他和他的水果又像是黎明似的重新出现了。

他看到一个男孩站在了前面,在那一片尘土过去之后,他看到了这个男孩,黑亮的眼睛正注视着他。他看着对面的男孩,这个穿着很脏衣服的男孩,把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他去看男孩的手,指甲又黑又长,指甲碰到了一只红彤彤的苹果,他的手就举起来挥了挥,像是驱赶苍蝇一样,他说:

“走开。”

男孩缩回了自己黑乎乎的手,身体摇晃了一下后,走开了。男孩慢慢地向前走去,他的两条手臂闲荡着,他的头颅在瘦小的身体上面显得很大。

这时候有几个人向水果摊走过来,孙福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不再去看那个离去的男孩。那几个人走到孙福的对面,隔着水果问他:

“苹果怎么卖……香蕉多少钱一斤……”

孙福站了起来,拿起秤杆,为他们称苹果和香蕉,又从他们手中接过钱。然后他重新坐下来,重新将双手搁在膝盖上,接着他又看到了刚才的男孩。男孩回来了。这一次男孩没有站在孙福的对面,而是站在一旁,他黑亮的眼睛注视着孙福的苹果和香蕉。孙福也看着他,男孩看了一会儿水果后,抬起头来看孙福了,他对孙福说:“我饿了。”

孙福看着他没有说话,男孩继续说:

“我饿了。”

孙福听到了清脆的声音,他看着这个很脏的男孩,皱着眉说:

“走开。”

男孩的身体似乎抖动了一下,孙福响亮的声音又响起:

“走开。”

男孩吓了一跳,他的身体迟疑不决地摇晃了几下,然后两条腿挪动了。孙福不再去看他,他的眼睛去注视前面的道路,他看到一辆长途客车停在了道路的另一边,车里的人站了起来。透过车窗玻璃,他看到很多肩膀挤到了一起,向着车门移动,过了一会儿,车上的人从客车的两端流了出来。这时,孙福转过脸来,他看到刚才那个男孩正在飞快地跑。他看着男孩,心想男孩为什么跑,他看到了男孩甩动的手,男孩甩动的右手里正抓着什么,正抓着一个很圆的东西,他看清楚了,男孩手里抓着的是一只苹果。于是孙福站了起来,向着男孩跑去的方向追赶。孙福喊叫了起来:

“抓小偷!抓住前面的小偷……”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逃跑,他听到了后面的喊叫,他回头望去,看到追来的孙福。他拼命向前跑,他气喘吁吁,两腿发软,他觉得自己快要跑不动了。他再次回头望去,看到挥舞着手喊叫的孙福,他知道孙福就要追上他了,于是他站住了脚,转过身来仰起脸呼哧呼哧地喘气。他喘着气看着追来的孙福,当孙福追到他面前时,他将苹果举到了嘴里,使劲地咬了一口。

追上来的孙福挥手打去,打掉了男孩手里的苹果,还打在了男孩的脸上,男孩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倒在地上的男孩双手抱住自己的头,嘴里使劲地咀嚼起来。孙福听到了他咀嚼的声音,就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提了起来。衣领被捏紧后,男孩没法咀嚼了,他瞪圆了眼睛,嘴里的苹果在两腮鼓了出来。孙福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领,另一只手去卡他的脖子。孙福向他喊叫:

“吐出来!吐出来!”

很多人围了上来,孙福对他们说:

“他还想吃下去!他偷了我的苹果,咬了我的苹果,他还想吃下去!”

然后孙福挥手给了男孩一巴掌,向他喊道:

“你给我吐出来!”

男孩紧闭鼓起的嘴,孙福又去卡他的脖子:

“吐出来!”

男孩的嘴张了开来,孙福看到了他嘴里已经咬碎的苹果,就让卡住他脖子的手使了使劲儿。孙福看到他的眼睛瞪圆了。有一个人对孙福说:“孙福,你看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会把他卡死的。”

“活该。”孙福说,“卡死了也活该。”

然后孙福松开卡住男孩的手,指着苍天说道:

“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吐出来!”

男孩开始将嘴里的苹果吐出来,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就像是挤牙膏似的,男孩将咬碎的苹果吐在了自己胸前的衣服上。男孩的嘴闭上后,孙福又用手将他的嘴掰开,蹲下身体往里面看了看后说:

“还有,还没有吐干净。”

于是男孩继续往外吐,吐出来的全是唾沫,唾沫里夹杂着一些苹果屑。男孩不停地吐着,吐到最后只有干巴巴的声音,连唾沫都没有了。当着围观者的面,孙福扭断了男孩右手的中指,把他绑在椅子上。

“对小偷就要这样……”

……

黄昏时分,很多人好奇地走过孙福的水果摊,好奇地听着男孩嘶嘶的摩擦似的喊叫“我是小偷”,然后缓缓的消失在黄昏里……

(有删改)

(1)小说首段“明亮的阳光”“宽阔的道路”等环境描写有何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2)根据相关情节梳理男孩的心理变化,完成表格。

(3)小说题目中“黄昏里”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

(4)如果你有机会对故事里的孙福说几句的话,使故事的结局反转,你会怎么说?请把你的话写下来,最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9高一上·合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帝,于是秦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地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家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社稷幸得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把;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

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B .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C .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D .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B . 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

作为自己的封号。

C .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 . 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B . 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C .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D . 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4)把文中画横线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②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③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1)

“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离骚》“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护守洁净品德的坚强意志。

②陶潜《桃花源记》中“________”两句写桃花源村人对渔人的信任、主动说明他们来到桃花源村并与外面的人断绝来往的原因。

③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无论“他”生在“我”的前面还是后面,“我”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其前提是“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 (5分) 11月23日是某校100周年校庆,学校准备举办一台“唱响梦想,舞动青春”的文艺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要求:(1)主题鲜明,语言生动;(2)5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9. (5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__,还有道德;在病人的坟头之上,还有良知。一家企业,②________,就不要抱怨被大众进行道德审判,也不要感到委屈。我们并不主张,③________,但是,在法律失灵的地方,道德审判仍然是一种事实的存在,道德同样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也会令企业付出惨重的代价。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2016·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仪式。新年倒数的钟声敲响,提醒着跨年的喜悦与神圣;单膝跪地,请求婚嫁,献上婚戒,定格了爱情的幸福和甜蜜;体育赛场,颁奖礼上,国歌奏响,国旗升起,传扬着国家荣誉与民族自豪。开学典礼,

结婚典礼,开业典礼,欢迎仪式,宣誓仪式,不一而足。

近段时间,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些颇受争议的仪式:上海某小学“孝敬文化节”活动中,全体学生向自己的父母长辈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膝行至父母面前聆听父母教诲;河南某中学为弘扬传统文化,要求学生每天跪拜孔子;三峡大学首届国学班开班,35名学生身穿传统汉服齐诵拜师贴,向12位导师鞠躬奉茶,行拜师礼……

关于“仪式”,你有怎样的感受、理解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4-4、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5-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1、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1、

9-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