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谷风》分析

《谷风》分析

《谷风》分析
《谷风》分析

《谷风》分析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诗述事,以歌传情,包含了众多社会现象。以至流传千古,被世人称为经典之作。而《邶风·谷风》则是其中哀怨诗之一,以弃妇的口吻陈述被弃的痛苦,与《氓》实属一类,但又微有不同。

《谷风》开篇便以景抒情奠定感情基调,“山谷的风迅猛急速,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心中更是痛心疾首,满是哀怨。接着慢慢说出心中的苦诉,得知这位女子的丈夫原来也是贫穷的农民,但经过两人婚后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年轻妻子的辛劳操持,才使日子慢慢好过了起来。但是这种生活状况的改善,反倒成了丈夫遗弃她的理由。这个负心汉不但不顾念患难中的糟糠之妻,相反却喜新厌旧,把她当作仇人,有意寻隙找岔,动辄拳脚相加,最后终于在迎亲再婚之日,将她赶出了家门。

不得不说从古至今女子地位一直较弱,哪怕是现在也存在着众多家暴事件。而古本就是男尊女卑的社会,一心为家辛苦劳作的女子付出汗水化作了脸上的褶皱,皮肤的暗黄,哪又能比得上那细皮嫩肉的貌美女子。《谷风》中的弃妇看似在苦诉自己的怨气不满,实则也道出当时世道的封建思想。这也便是《诗经》中大多诗歌所作目的,以己事论世道,而得以流传教育世人。

说说此诗的手法,抒情的表现手法极为特色:

一为借景抒情(上文也以提过,较为常见)。

二则比喻抒情:全诗共六章,每章都有值得赞誉的妙喻。如第一章入手便以大风和阴雨,来表现丈夫的经常无故发怒;以采来蔓菁萝卜的根茎被弃,来暗示他丢了根本,视宝为废。第二章则转用食荼如荠、以苦为甜,来反衬人物在见了丈夫新婚时内心的苦涩程度,远在荼菜的苦味之上。第三章的“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是用泾水因渭水流入表面变浊、其底仍清,来比喻自己尽管被丈夫指责却依然不改初衷的清白。第四章以河深舟渡、水浅泳渡,喻写以往生活不论有何困难,都能想方设法予以解决。第五章用“贾用不售”比丈夫的嫌弃、“比予于

毒”喻对己的憎恶。第六章又把自己往日的辛劳比作御冬的“旨蓄”,将丈夫的虐待喻为湍急咆哮的水流。这些比喻取喻浅近,无不切合被喻情事的特征,在流露弃妇内心情感的同时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三则为对比抒情:整个故事便是以丈夫有新欢而弃自己为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大对比--新妻旧妇。再者“不远伊迩,薄送我畿”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你不愿多送我几步,却享受新婚快乐,前者冷漠后者热情。再一次打击到弃妇的内心,为何负我还不讲情面。还有“从前害怕家贫穷,患难与共苦经营。如今家境有好转,嫌你厌我如毒虫。以前穷困现在良好,也用对比展现男子的忘恩负义。诗中还有大大小小的对比从景从事中都有对情的体现。

总得来说,这首诗歌的一唱三叹、反复吟诵、各种手法都是为了表现弃妇烦乱心绪和一片痴情。相对《氓》来说女子埋怨痛恨内心多一点,后者中弃妇还多在回忆往事的美好。但两首诗歌中的女子处境相同,同为被弃,反映着当时女性卑微的地位,反抗无力也无从下手,只得怨人忧天苦诉这自己心中的苦愁柔情。当然这也是为何在现代女子看来诗中的人有些矫揉造作,或许只是因为时代不同背景不同而无从体验当时的那说不出道不尽的哀怨。

----广编1班徐莹雪

2016.10.15

雨霖铃柳永诗歌鉴赏

雨霖铃柳永诗歌鉴赏 导语:《雨霖铃》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在表现上,以时间发展为序, 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语言自然明畅,不尚雕琢,以白描取胜,确实 表现了一种“清和朗畅”,“意致绵密”(黄蓼园语)和“秀淡幽绝”(周济语) 的风格特色。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鉴赏《雨霖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 助。 雨霖铃柳永宋词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 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 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 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 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 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 这离愁 哪能经受得了!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 面对凄厉的晨 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 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注释 凄切:凄凉急促。 骤雨:急猛的阵雨 都门:指汴京。 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无绪:没有情绪 兰舟: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坐船的美称 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去去:重复言之,表路途之远 暮霭:傍晚的云气 经年:经过一年又一年。 风情: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 雨霖铃柳永诗歌

氓 教学设计

《氓》教学设计 高淑松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鉴赏《氓》中独具魅力的语言,用课文原句剖析主人公的形象。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主人公的婚前、婚后和决绝思想感情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爱情观。【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体会主人公的婚前、婚后和决绝思想感情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爱情观。 【学情分析】 《卫风·氓》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先秦到南北朝的诗歌,这一时期诗歌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为唐代诗歌的高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一来要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二来要赏析不同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为日后赏析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氓》是本单元的第一首诗,同时也是高中课本中的第一首古诗,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氓》选自《诗经》,《诗经》又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源头,它独创的手法和复杂的情感在《氓》中都有所体现。《氓》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自己的婚恋悲剧,叙事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再现了先秦的真实社会与细腻复杂的女性心理。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可以琢磨女子的形象,揣摩诗中的情感,品味《诗经》独特的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 《诗经》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体现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透过《氓》嫁娶、物物交换等等风俗,审视诗经的文化地位和意义,积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经》这部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的相关知识,也通读 了《氓》,学习了课后注释,这节课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首叙事诗的内容,首先跟着 老师再来品读一下这首诗,在读诗的过程中思考总结一下诗中的叙事情节是怎么样变化 的?氓之蚩蚩……以我贿迁,起读 二.问题探究: 1、阅读全文,尝试给各段拟一个小标题? 2、结合第一、二、五自然段思考,女子对男子“氓”的感情怎样?女子的结局怎样? 3、从情节分析中,我们能看出“氓”和女主人公分比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绘本案例

“低年级学生的绘本阅读研究”结题报告 xx小学低年级组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一)核心概念: 1.低年级学生:指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识字量不多,还没有能力进行纯文字的阅读。形象思维占主导,想象力丰富,正是阅读习惯养成期。 2.绘本: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是较为严格意义的图画故事书,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是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内在感觉。 3.阅读:这里阅读包括教师对绘本研究性的阅读,对家长进行绘本启发式的阅读,及孩子多种通道综合性阅读。 4.绘本阅读的内涵: (1)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兴趣、态度和习惯,充实心灵内涵。 (2)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丰富人文素养,扩展生命视野。 (3)激发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发展潜能、增进生活经验。 (4)培养学生欣赏、表达、沟通、分享的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绘本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绘本被公认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学龄前儿童读物中70%是图画书。与一般图书相比,以读图为主的绘本阅读更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在长期阅读中,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对儿童的思维、语言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实际上绘本阅读更是对孩子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台湾的不少专业人士认为,绘本是早期阅

读的首选,台湾的绘本阅读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深入进行有二十余年。近几年,我国对于绘本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们的重视,如儿童文学研究博士陈恩黎著的《孩子,让我陪你一起成长》(2004年9月第1版)是一份关于绘本阅读的亲子家庭完美阅读计划。现在,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已经认识到绘本阅读对低年级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开始致力于绘本的推荐与绘本阅读的推广,也有少数学校的语文教师尝试着对低年级孩子进行绘本的导读。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选择低年级经典绘本阅读内容的研究。在绘本阅读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绘本的选择是基础。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带着问题去阅读绘本,了解绘本的特质,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与所包括的深层次的意义,尽可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孩子们选择出适合的阅读绘本。 2.教师对绘本的研究性阅读。引导教师进行研究性阅读,深入了解绘本的实质,挖掘其中的多种教育元素,开展创意的教学活动设计。 3.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经典绘本的策略、途径的研究。我们采取“听(看)故事、讲故事、画故事、编故事、演故事”五大行动为主要策略,让学生“爱听、善讲、能画、会编、乐演”,通过集体教学、图书漂流、环境互动、亲子阅读等途径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营造书香班级和校园。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本课题研究将借助相关的文献资料,主要是有关

柳永词赏析

柳永词两首赏析 词是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诗体,最早源于古乐府,兴起于唐代,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至宋代已极为繁荣。“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专用名词。宋代不仅词家众多,且风格亦多样。词本以婉约风格为主,到北宋苏轼才始创豪放一派。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 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 年代:宋 作者: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 ②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 ③腻云亸:头发散乱。亸:下垂貌。 ④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做的笔管。 ⑤镇:镇日,整天。 【评解】 这首词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运用通俗的语言,不加雕饰,把人物的生活情态与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颇能体现柳词的特色。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赏析》:柳永的身世处境,使他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妓女的生活,有着很深的了解,对她们的思想感情也有着很深的了解。 因而,词里刻画的许多妇女形象栩栩如生,描绘她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格外生动、真切。《定风波》就是一首描写很成功的以妇女为主人公的词。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生动地体现出柳永“俚词”的特点。柳永在语言上的“俚”和他“变旧声,作新声”,制作了大量的慢词一样,是他在词的发展上作出的贡献。 这首词以代言体的形式,为不幸的歌妓似诉内心的痛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歌妓的深怜痛惜,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是不为正统文人所认同的。相传柳永曾去拜访晏殊,晏殊就以这首词中“针线闲拈伴伊坐”相戏,足见两者艺术趣味之迥异。 这首《定风波》表现的是被情人抛弃者的一腔闺怨。词从春来写起;“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自从春天回来之后,他却一直杳无音讯。因此,桃红柳绿,尽变为伤心触目之色,即“惨绿愁红”;一颗芳心,整日价竟无处可以安放。“是事可可”意思是事事都平淡乏味。尽管窗外已是红日高照、韶景如画,可她却只管懒压绣被、不思起床。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之美景反衬出“犹压香衾卧”的惨愁。长久以来不事打扮、不加保养,相思的苦恼,已弄得她形容憔悴,“暖酥”皮肤为之消损,“腻云”头发为之蓬松,可她却丝毫不想稍作梳理,只是愤愤然地喃喃自语:“无可奈何!恨薄情郎一去,音书无个。”接下来,词人让这位抒情女主人公站出来直抒胸臆:早知这样,真应该当初就把他留在身旁。在我俩那间书房兼闺房的一室之中,他自铺纸写字、念他的功课,我则手拈着针线,闲来陪他说话,这种乐趣该有多浓、多美,那就不会象现在这样,一天天地把青春年少的光阴白白地虚度!词的上阕重在以景衬情,描写人物的外在表现。下阕则深入到理想情趣。主人公的理想就是让心上人安安稳稳地吟诗诵书,自己在一旁温存相伴,过一份静谧、温馨的正常人的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冷酸无情的,多少个被情郎抛弃的青年女子在无边的苦海中虚度着大好的青春年华。柳永在这首词中代她们发出了心中的呼声:“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高中语文_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 2、把握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以初中学过的《蒹葭》和《关雎》导入 二、预习检测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找各别同学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3、找同学阅读下列词语 如果有错误,找另外的同学给指出来 三、整体感知 齐读文章,感知文章内容,概述这篇诗文所讲的故事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女主人公在每个阶段有哪些感情变化?结合文本分析明确:开心—————懊悔————冷静 快乐怨恨清醒 悲伤 痛苦 合作探究二:结合女主人公的情感阶段和每个阶段的感情变化,试分析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要求: 1、先自己思考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3、形成书面的答案,小组中心发言人展示 4、用时5分钟 明确:纯真任劳任怨坚强 温柔勤劳刚烈 善良勇敢敢恨敢放手 敢爱 合作探究三:学完此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要求: 1、先自己思考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3、形成书面的答案,小组中心发言人展示 4、用时5分钟

六、课后作业 1、尝试比较《国风·邶风·谷风》与《氓》这两首诗中的女主人公形象的异同。 这是学生升入高中以来首次接触《诗经》,但是在初中时,学生有《关雎》《蒹葭》的学习经历,对于《诗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的题材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爱情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所以学习起来相对比较顺利,但是,高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佳,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特别是对其表现手法了解很少,这需要在教学中去努力改变。 通过课内观察和课后学生的反映,三维目标达成度较高,学生能够流畅的,大声的朗读课文,过本课学习,学生逐步掌握语音语调变化,能够激发内心情感融入朗读过程中。通过反复朗读,能够明显观察到学生实演体现出的技能掌握提升程度。到最后学生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对女主人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能够意识到用表现手法来分析人物的情感,在深入的了解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之后,感悟出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要学会不断的成长,勇敢,坚强的面对挫折。 《氓》是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和《行行重行行》《祝福》共同组成了“关注女性命运”这一主题,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裂”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抛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勇敢、坚韧的女子形象,表现了古代女子追

中班阅读活动:《我爸爸》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________ 中班阅读活动:《我爸爸》案例分析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中班阅读活动:《我爸爸》案例分析 一、教学背景: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绘本阅读,让识字不多的儿童,通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知。感知认识聚多以后,成为儿童的成长经验,经验构成儿童智力发展的原材料,儿童的阅读学习,需要家长和教师有意识并认真组织,因为阅读氛围和心境将会在儿童心理过程中留下记忆和烙印。《我爸爸》是一本优秀的绘本读物,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眼光来描绘了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活动教师采用了看看、猜猜、说说、学学的方式进行,并采用多元的阅读形式,让孩子体验快乐的阅读氛围。 这是一堂中班孩子的阅读活动,执教老师是具有几十年教龄,丰富经验的园级名师。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仔细观察,感受绘本画面的诙谐、有趣,体验充满温暖的亲子情感;乐意讲述画面内容,尝试用“象……一样”的比喻句描述自己的爸爸;萌发孩子对爸爸的情感,爱自己的爸爸。重难点是:喜欢和老师一起阅读绘本,读懂故事内容,并学习讲述。 二、教学描述及评析。 (一) 出示封面,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关爸爸的书,看,爸爸在干什么? 幼:撕嘴。 师:这样做,是在扮鬼脸。 幼:扮鬼脸。 师:是啊,这位爸爸在扮鬼脸,真有趣,真是一个快乐的爸爸。 第 2 页共 7 页

师:这是书的…… 师幼:封面。 (评析:中班幼儿的注意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所以,教师一开始就直接出示封面(一个做鬼脸的爸爸)引题,一下子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为活动的开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师又以一句“让我们来瞧瞧这个快乐的爸爸还会发生什么事?”给幼儿设置了悬念,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能安静认真的观察与倾听故事。) @@我是分割线@@(二) 结合,分段讲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观看图片1、2页。提问:这幅画你看懂了吗?如果看到大灰狼你怕不怕? 幼:怕。 师:爸爸怕不怕? 幼:不怕。 师:看看图,爸爸在说什么? 幼:走,给我出去。 师:大灰狼怕爸爸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怕。大灰狼夹着尾巴走了。 (评析:形象、生动的画面和针对性的提问,不但使孩子们产生了观察与阅读的兴趣,更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爸爸的厉害和勇敢,同时产生了对爸爸的崇拜感。) 2、幼儿自由观看画面3——6页。(看图片,说说爸爸还有哪些本领。) 幼:打架。 第 3 页共 7 页

大班绘本《可怕的大妖怪》案例分析

大班绘本《可怕的大妖怪》案例分析 一、作品分析: 大班幼儿对阅读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能力培养,选用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和绘本内容作为阅读的对象;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这样定能为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和走向幼小衔接的自主阅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大妖怪很可怕,小动物很弱小,两者之间的强弱关系显而易见。绘本《可怕的大妖怪》通过巧妙、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以及最后比较完美的结局对幼儿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再强大的事物也有弱小害怕的一面。故事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大胆的猜想故事情节,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2、观察、感受近大远小的视觉感念。 3、完整阅读绘本,充分感受朋友间的可贵,懂得朋友间应该友好相处。 三、活动准备: 课件、游戏《找朋友》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直接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看的绘本,瞧! 2、出示封面,提出问题“这个封面上都有谁?” 3、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可怕的大妖怪》,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吧!

(指导策略:直接出示绘本封面,幼儿自由观察,大胆猜测、想象,给幼儿自主想象留有空间。) (二)观察理解,大胆讲述: 1、(出示PPT)这个可怕的大妖怪住在山顶上,它每天都喜欢做什么事呢?(引导幼儿观察) 2、你看到大妖怪了吗?这个妖怪长得什么样子?(蓝色的、大嘴巴、眼睛一大一小)谁来学一学这个妖怪的样子? 看到大妖怪神秘兮兮的表情,小朋友猜猜大妖怪想干什么? (指导策略:通过让幼儿观察、猜测、讨论,大胆讲述等方式,最后来模仿大妖怪。) 3、小动物们害怕吗?小动物们为什么要躲起来呢?(幼儿:害怕,小动物们都跑了。) 4、妖怪的表情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教师小结:原来大妖怪每天都喜欢吓唬小动物们,小动物们害怕极了。 5、那小朋友想想,小动物还会和大妖怪玩吗?为什么? (指导策略:教师通过提问、追问的方式,让幼儿找一找是从哪里发现的,引导幼儿从开始部分进行讲述。) (三)教师提问,幼儿自主阅读: 1、(出示PPT)时间一长,小动物们都学会了藏起来,大妖怪觉得好烦,有一天,大妖怪发现远远地山下有一群更小的动物正在小小的石头和树丛间玩耍。大妖怪又发现了小动物,它会做什么呢?小动物们呢? 2、可是在它去的路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指导策略:在这一环节,我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动物们的表情,然后

中学语文阅读理解之重点字词句赏析演示教学

重点字、词、句的解读 【技巧指导】 记叙文阅读重点考查我们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综合考查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重视对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考查。具体说来,要求如下: 1.能理清思路,理解作品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文本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阅读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阅读记叙文,理解作品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是关键所在。 技巧一:浏览全篇,把握主旨 浏览全篇,把握主旨,是理解记叙文中重点句子含义的前提。现代文阅读要“提高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读懂”文章,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是记叙文阅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当然也是理解文句含义的方法。如例文《一朵玫瑰花》中对“天堂,原来可以如此接近”一句含义的理解,《爱的力学》中对“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一句含义的理解,只需我们在阅读时,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把握其主旨,就不难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了。 技巧二:咬文嚼字,以点带面 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文句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然后再借助关键字词的含义进而分析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以点带面”,往往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如例文《爱的力学》中“随着一声惊叫,那团蓝云已重重地砸在他伸出的胳膊上,他感到自己像被一个巨锤突然狠狠砸中,腿像树枝一样‘咔嚓’一声折断了,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要理解这个句子的深层含义,就要把握住句中的一个关键词“砸”,理解它的含义和作用—表现了从高楼下落的物体由于距离和速度所产生的极大作用力,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细节描写的深层含义了: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爱是灵魂里惟一的一种力。这位父亲多么伟大,他深知去接女儿,可能将自己置于死地,但在那一刹那,他没有犹豫,非常果断,他将女儿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女儿受到一点伤害。 技巧三:把握修辞,揭示寓意 有的句子因使用了修辞手法,意义就显得比较隐蔽一些,我们可从比喻、象征、拟人、反复等修辞意义中去理解句子的“句外之意”“言外之音”。如例文《一朵玫瑰花》中写道:“因……因为妹妹能从床边的窗户看到这道玫瑰花墙,她每天都出神地看着这里。有一天,

再读柳永《雨霖铃》赏析

柳永(北宋)《雨霖铃》赏析 题解: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雨霖铃》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 柳永是一个浪漫词人,一个江湖词人,也是一个与词共着生命的专业词人。他一生混迹于乐工歌妓间,这些人都跟当时主要供歌唱的词有着血缘关系,这种生活决定了他以毕生精力来写词。郑振铎先生生说他“除词外没有著作,除词外没有爱好,除词外没有学问”(《中国插图本文学史》)。这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确能概括初他作为一个专注于词的创作的词人的基本特点。 柳永的词大都是在“偎红倚翠”生活中“浅斟低唱”的产物。前人说他“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这是他的词在题材内容上不同于前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离乡背井,长期浪迹江湖,体尝到了生活中的种种苦况;又因此常常不得不与所恋的人离别,故所作多怨苦凄悲之辞。《雨霖铃》(寒蝉凄切)便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送别词。在柳永以前,抒写离愁别绪的词非常多。但因为柳永是一个长期浪迹江湖的游子,对生活有着独特的体验,因而他写一对恋人的离别,就不同于传统的送别词那种红楼深院、春花秋月的狭小境界,而表现出一种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 上片写临别时恋恋不舍的情绪。“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三句说,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这里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就所闻所见

论《氓》与《谷风》的女主人公

论《氓》与《谷风》的女主人公 《氓》和《谷风》都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个被丈夫所遗弃的妇女悲惨形象。 似乎历来很多对于女子的同情都来自她们丈夫的背叛,对于同病相怜的两人,故事采用的叙述方式确实大相径庭。《氓》中采用正叙的方法将从女子一开始的娇羞道热恋的不舍到成亲后的辛劳以及最后面对丈夫的离弃的情景生动的描绘在我们眼前。而《谷风》中则先表达出女子不希望自己被丈夫遗弃的规劝,接着回忆自己对家的辛苦奉献,最后控诉丈夫的无情,将一个弃妇的形象活生生的表现出来。 自古女子就是感性的,如同《谷风》中的女子,即使知道丈夫变心了还是想要规劝他,希望他能够回头。如同现在很多的古装剧那般,即使知道那男子不爱她,还是会守着他,守着那个家。这样的女子着实是可悲的,直至现在这样的女子大有人在,如若能遇见一个君子,也许他们会很幸福,可惜她遇上的是一个薄幸的人。因此她只能算是一个可怜的人,可怜她当初选错良人。而她自身太过柔情软弱,这一点是我不爱的。许是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把一些现代的思想强加上不符合时代性,但我想相信在那个时代同样是有理性的女子的。 就这一点而言,我个人较为喜爱《氓》中的女主角。虽然她也被心爱的男子辜负了,但她并没有在过去与现在的反差中不能自拔。即使被休后回到娘家收到兄弟的耻笑,她也没有要那男子回头。那时的种种,送子涉淇,载笑载言······许是太过伤心了。想到一句话,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得到的总不会珍惜。还好,女子也不是无用之人,本来就是个能干之人,夙兴夜寐,想必离开男子也能过的很好,只是那时的世俗眼光如果能再包容一点,那便是她们的大幸。 《氓》和《谷风》是历来怨妇是的典范,从两个女主的身上以现代人的眼光也许只能看出个大概,没有处在那个时代的我,无法切身的体会她们的心境。也只能对她们报以一点同情心,并以此为戒。

大班绘本阅读我爸爸案例分析

大班绘本阅读《我爸爸》案例分析 大班绘本阅读《我爸爸》案例分析 绘本阅读活动《我爸爸》是充满趣味性和夸张性的大班亲情绘本图画书,绘本正文则是以一个色彩丰富、形象鲜活的画面组成的,文字不多,简洁明了,给幼儿想象的空间,符合幼儿阅读特点,所以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从内容来看,绘本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最棒的爸爸形象。这样的爸爸对于幼儿来说值得信赖,值得骄傲的,同时让幼儿对爸爸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加深对爸爸的情感。于是我选择这样的图画书进行绘本阅读活动。 在第一次绘本阅读时,我直接跟幼儿介绍我带来的图画书《我爸爸》,便开始了绘本阅读,孩子对绘本中爸爸的角色变化很感兴趣,听故事的兴趣也非常高。阅读完绘本,我开始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爸爸,孩子很积极地举手参与,但孩子的回答很单一,要不就是重复绘本中爸爸的角色,要不就是简单的“我爸爸会打球、跑步”等。从孩子的回答中感觉到整个活动有点虎头蛇尾,孩子对绘本的体会不够有深度。对于这么好的一本绘本,孩子也很感兴趣,但阅读分享这一环节孩子为什么就将

不出来呢?我开始反思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阅读后的引导。 分析: 1、没有活动导入直接进入绘本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从头到尾都在讲述,直接给孩子的信息就是绘本中爸爸的角色变化,这限制了孩子的想象空间,没能与孩子达到共鸣。 2、孩子对于爸爸的了解很简单,没有像描述妈妈一样言语丰富。 3、在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爸爸时,老师的引导没有启发性,导致幼儿的的回答都是重复已有的。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我重新调整了活动设计,再次开展《我爸爸》绘本阅读活动。 在第二次绘本阅读活动之前,我让每一个孩子回家与爸爸进行一次亲密接触,让爸爸与孩子聊聊爸爸的优点,让孩子对自己的爸爸有更深刻的了解。 首先用爸爸的话题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接着安静的浏览一遍整本绘本,再进行绘本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些页面让孩子观察再说说这是怎么样的爸爸,最后老师再总结。延伸活动就是说说我的爸爸。先让孩子说:“我的爸爸很棒,因为、、、、、、” 经过第二次的教学调整,孩子在最后一环节越

赏析字词句讲解学习

赏析字词句

精品资料 记叙文阅读之词句的赏析 赏析字词: 1、富有动感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赏析:这个词语表现了……(所要表现的人或物的精神、品质);反复强调的数词赏析:突出强调了……;感情色彩变化的词语赏析:贬义词褒用(褒义词贬用)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语境义:这个词本义是……在文中的意思是……,在这里写出了,,,一种事实,情况,现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加点词语不能(能)替换,因为这个词(替换后的词)在这里有……的表达效果,如果替换成……(不替换),就无法体现出这一点。 三、句子的赏析答题格式: 句子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全句的语气、五种感觉等角度进行分析 公式:通过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事情,情况,现象,状态,场景),表现了,,,,表达了,,,,(情感) 2.描写方法:环境(渲染,,,氛围,烘托出人物,,,心情或者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细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正面,侧面,反面 3.一些列什么词(词性)动词,形容词,程度副词,色彩词等 4.嗅觉,触觉,视觉,听觉,味觉(感官) 5.全句的语气:反问,疑问,责备等 比喻、拟人:具体形象的表现了……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 对比:两者相比,更突出了作者倾向的事物的特征 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了…… 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抒发……强烈感情或使……观点更鲜明。 一般写人句子的赏析:主要从表现人物形象入手。运用了某种描写手法,展示(突出)了某人的某种心理、性格、精神等。 2、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1)从内容看思想感情:句子所写的内容中透露出作者的感情。 (2)从结构看作用:根据句子的位置判断其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或交代背景,定下感情基调,或总领全文,或承上启下,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等。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邶风谷风》和《卫风氓》对比分析

《邶风·谷风》和《卫风·氓》对比分析 《邶风·谷风》和《卫风·氓》对比分析 钱春花 恋爱、婚姻是人们的生活要求之一,是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婚恋作为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喜与忧、合与分、幸福与痛苦。《诗经》中不仅有幸福欢乐的情歌,还有不幸的婚姻裂变。阅读《邶风·谷风》和《卫风·氓》所描写的不幸的婚姻,我们可以了解周代婚姻生活的一个侧面: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妇女被压迫、被欺凌和被遗弃的不幸命运。 古代阶级社会,妇女受神权、族权、夫权和礼教的压迫,婚后生活幸福者少,痛苦者多。《邶风》中的《谷风》和《卫风》中的《氓》两首“弃妇”之作,就揭露了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劳动妇女所遭遇的悲惨命运。 第一节,以谷风和阴雨起兴,指斥丈夫不应弃绝自己。“习习谷风”,以喻丈夫的盛怒。“以阴以雨”,以喻丈夫的德行无常。然后正面指责丈夫不应重貌而不重德,因色衰爱弛,竟然遗弃妻子;更不该违反了“及尔同死”的“德音”!表达了弃妇遭遇不幸,内心痛苦的情感。 第二节,写弃妇的辛酸和其夫再婚的欢乐。弃妇从夫家出走,“行路迟迟”,不忍离去的痛苦和矛盾。“不远伊迩”,“薄送我畿”,则写出了其夫的薄幸和虚情假意的丑态。“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是此章前后两段的纽带。“谁谓荼苦”,乃承弃妇的痛苦而言。“其甘如荠”,则喻其夫再婚的欢乐。“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燕尔新婚,如兄如弟”,和弃妇的痛苦相对照,则有力地鞭挞了她丈夫的忘恩负义。 第三节,写弃妇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泾以渭浊”,喻自己因为新人的到来,才显得憔悴。“湜湜其沚”,意谓即使如泾水那样混浊,但静止的水仍可以澄清,那么为什么在燕尔新婚之后,就以我为不洁了呢?然后写弃妇对过去生活的眷恋之情,虽然离开了夫家,还怕有人去到鱼梁,拨乱了鱼篓。但一转念,自己已被遗弃,还有闲暇考虑身后的事么?表现了其心地的朴实善良。 第四节,写弃妇的善良。善于持家,又能急人之难。她的持家像渡水一样,遇到深水就用筏或船渡过,遇到浅水就游泳渡过。凡是家中所短缺的,都要勤勉地求得,保证家庭生活的安康。不仅如此,邻里有了灾殃,也要匍匐奔救,更显示了她心灵的善良美丽。 第五节,抒写弃妇生活处境今昔的变化,揭露其夫的忘恩负义。他对弃妇不但没有好感而且把她看成寇仇。她的善意被拒绝,有如商人的财货不得出售一样。回想过去,当家计困窘时,同受颠沛之苦。可是有了生计之后,却把她看成是毒害,抛弃了她。“富易交,贵易妻”,在古代是常事。“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却不可多得。 第六节,章旨与第五节同,写弃妇过去为家庭生计操劳,储藏好菜,用以御冬,想得十分周全。可是换来的是打骂和痛苦的劳动。这和“燕尔新婚”又形成鲜明的对照。

绘本《笨拙的螃蟹》案例分析

绘本《笨拙的螃蟹》案例分析 背景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阅读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选用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和绘本内容作为阅读的对象,定能为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和走向幼小衔接的自主阅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笨拙的螃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因为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在与朋友们玩泡泡、追逐、捉迷藏的游戏中,大钳子总是让自己很难堪,总把事情搞砸。后来在一次游戏中,章鱼被水草困住,其他朋友们都无能为力,但尼尼的大钳子却派上了用场,刷刷几下,就切断了困住章鱼的水草,把朋友救了出来。原来,看似笨拙的大钳子其实是很有用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关健是如何看待自己。 活动实录及评析: 一、引入、观察封面 师: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这是故事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一只大大的螃蟹,还有海草。 师:对呀,这个故事发生在大海里,大海里面有一只螃蟹,叫尼尼。尼尼长着一对什么呢?生:螃蟹尼尼长着一对大大的钳子。 师:我们都知道这钳子有许多的用处,但想想这么大的钳子会给尼尼带来什么不便吗?生:大钳子会夹人;太大了,做事情也不方便;太大了,爬的时候会摔倒。 师:你们也想到了这么多的不方便,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笨拙的螃蟹》那你知道“笨拙”是什么意思呢? 生:做事情的时候,手脚不灵活。 活动评析: 从封面上大钳子的不方便着手,理解笨拙的意思,切合故事内容,为后面的故事作铺垫。二、共读故事,随机设疑,理解故事内容。 (一)笨拙的钳子真碍事。 1、尼尼不喜欢大钳子。 师:尼尼喜欢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呢? 生:他的嘴巴都耷拉着,看起来不高兴。 师:对呀,尼尼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不管他做什么,笨拙的钳子总是碍事。笨拙的大钳子怎么碍事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2、大钳子把泡泡弄破了。 师: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是怎么玩的? 生:他们吹完泡泡在玩捉泡泡的游戏,你抛给我,我抛给你。 师:尼尼的大钳子怎么碍事了呀? 生:尼尼也想玩泡泡,可是,泡泡被尼尼的大钳子扎破了 师:泡泡扎破了,尼尼心里会怎么样?他会怎么说呢?朋友们怎么说的? 生:尼尼很伤心,心里很难受,看着自己的大钳子,嘟囔着说,都怪你,都怪你,这么碍事,把泡泡弄破了。朋友们说没关系的,尼尼。 3、大钳子使尼尼从山坡上滚下来。 师:泡泡游戏不能玩了,他们开始玩追逐的游戏。那他们是怎么玩的呢? 师:章鱼、水母和螃蟹在前面逃,海龟在后面追。 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从山坡上摔下来呢?谁帮助了尼尼? 生:游着游着,尼尼脚下一滑,骨碌碌,从山坡上滚了下来,被埋在了沙子里面。后来海龟游过来把尼尼挖了出来。

抗阻训练之动作分析及基本技术

星航道官网:https://www.sodocs.net/doc/9c8153533.html, 抗阻训练之动作分析及基本技术 一、抗阻训练的动作分析 抗阻训练的动作分析方法是健身教练必须掌握的。在进行抗阻训练时,首先明确的是目标肌肉。也就是说,应确切地知道要锻炼哪个部位的肌肉。对于人体主要部位的肌肉,应该明确地知道它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这样才能对抗阻训练动作进行分析。动作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完成动作的人体各环节的运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包括参与活动的骨、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规律。通过动作分析,可以判断我们所设计的某个抗阻训练动作是否可以锻炼到预定的目标肌肉。 动作分析可分为3大步骤。第一步是明确参与完成动作的身体主要环节及相应的关节,还要明确阻力方向。第二步是划分动作阶段,一般是根据环节运动方向的改变进行动作阶段的划分,这主要是针对动力性运动。分析静力性姿势时无需划分阶段,直接分析参与工作的各环节的具体运动状况即可。第三步是分析各阶段各环节的运动状况,这是动作分析的重点。首先要分析在各阶段各环节相应的关节运动,然后通过各阶段环节运动方向与阻力作用方向的关系,分析环节受力情况,找到环节运动的原动肌(目标肌肉),从而确定训练动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下面以杠铃平板卧推动作为例进行动作分析。 完成杠铃平板卧推动作时,头、脊柱和下肢各环节均保持一定的静态姿势,主要是上肢各环节的运动。参与运动的主要关节为肩关节、肘关节,阻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杠铃平板卧推动作可划分为下降(向下)、推起(向上)两个阶段。在杠铃平板卧推动作下降(向下)阶段,关节的运动为肩关节水平伸、肘关节屈;环节运动方向向下,与阻力方向一致,肌力矩小于阻力矩。由此可确定原动肌为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工作性质为退让工作(离心工作)。在杠铃平板卧推作推起(向上)阶段,关节的运动为肩关节水平屈、肘关节伸:环节运动方向间上,与阻力方向相反,肌力矩大于阻力矩。由此可确定原动肌为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工作性质为克制工作(向心工作)。通过以上动作分析,可以确定杠铃平板卧推动作能够锻炼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 二、抗阻训练的基本技术 (一)握法与握距 1.握法 握法是抗阻训练时,两手持握器械把手、杠铃和哑铃的方法。 在抗阻训练中经常用到下列几种不同的握法。 (1)正握:前臂内旋的握法,如杠铃卧推时使用的就是正握的方法 (2)反握:前臂外旋的握法,如杠铃弯举时一般使用的就是反握的方法。

柳永鹤冲天赏析

鹤冲天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释义: 黄金榜上没有我的大名,偶然丧失了当状元的希望。圣明的朝代暂时遗落贤才,我怎么疗治心灵的创伤?既不能大显才华实现风云志向,那就一任自己纵情放荡。更何况管它得与丧!我本才子词人,自应是白衣卿相。 就在那烟花巷陌中,隐现艳丽雅致的丹青屏障。幸有知己知音的意中佳人,最值得我寻访。姑且这样偎红依翠,此种风流韵事,足令我平生舒畅。美好的青春那么短促,不过一瞬时光。还是忍着辛酸,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行乐的小饮清唱! 赏析: 《鹤冲天》其词写于真宗天禧二年,此时已经35岁的柳永第三次落第,失望过后,他如梦初醒—自己不适合宦海沉浮的生活。天性风流,好吟风月的他到底不被权力角逐、尔虞我诈的官场所容。于是挥毫蘸墨,一曲《鹤冲天》以表心志,从此彻底投身于或“浅斟低唱”或孤身羁旅的市井生活中。 第三次落第,他没有伤心绝望,而是认为自己本应该是“黄金榜”上一员,现在只不过是“偶失龙头望”,真才实学不应该得到质疑,在这个政治虽然清明的时代,仍有许多有学之士未能被重用,自己如同许多人一样被暂时遗忘,只要有朝一日遇到施展的舞台,就能一鸣惊人。这便是这位风流文人天生的自信与傲骨。 既然被官场所不容,又何必强求,索性带着满身才情去追寻自己想要的闲适生活。我本就是“白衣卿相”,又何须朝堂之上蟒袍加身?在那烟花巷陌之中,

丹青屏障之后,总会有意中佳人值得我寻访。这种红袖添香,才子佳人的生活足令我平生舒畅。美好的青春那么短促,不过一瞬时光。何必因为一时失意而辜负了大好春光,填一阙新词,品一段小曲,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行乐的佳酿,与佳人一起青梅煮酒!这是柳七,他是如此快意人生,潇洒超脱,屡次落第并未使他怀疑自身的价值,皇帝不看重我,官场不容我,那又如何,看我柳七如何在词坛迸发璀璨光芒! 然而他的快意直言,词中傲视公卿的语气到底还是将朝堂上那群老顽固气的不轻,没有几天,《鹤冲天》被别有用心的人呈上了龙案,宋仁宗很生气,怒道:“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于是,柳永自嘲地说自己是“奉旨填词”!之后他用他的一生去践行这一誓言,虽然后来年老后得到一个“屯田员外郎”的官职,但仍以填词为正务,最后终于使得“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有人失意,转求于山水;有人失意,转求于书画琴棋;唯有柳永,一生都在繁华市井,烟花巷陌中颠沛流离,尽笑买醉。正因为看惯了风月场上的男痴女怨,看惯了坊间闹市的人情冷暖,使他的次带了人间烟火。他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为宋词这一页描上了浓重的一笔。 柳永一人和他的潦倒一生是颇受争议的,但在我看来,他却是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个一身傲骨的文人怎能忍受官场的勾心斗角,一个风流潇洒的才子怎能被朝堂缚住了手脚,南唐后主李煜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柳永虽然风流却不下流,虽然流连于青楼楚馆,却不是沉迷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之中,他不认为他们轻贱地下,他与青楼女子真心平等交往,以善良、真挚的同情心体察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妇女,他是第一个敢于把底层青楼女子的真善美写进词中的人,在当时那样的社会中还会有几人这样做呢? 柳永一生落拓不羁却处处充满了精彩,千百年来,敢如此沉沦的惟有柳永,沉沦到如此精彩的也只有柳永!

卫风与氓的异同

《谷风》与《氓》的区别 《诗经》中的《谷风》和《氓》两篇诗歌都是描写女子被男子抛弃后女子对男子的控诉,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会夫权制度的不公平,揭示了妇女在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下的惨痛处境和遭遇。但是这两首诗在很多方面也有不同之处,我们不能将其混为一谈。以下,我将从思想意义、人物性格、表现手法来进行分析区别。 一、思想意义的比较。《谷风》中的女子虽被丈夫抛弃,但是却仍对丈夫抱有幻想、有所牵挂,她希望丈夫能够顾及往日的情分。她的诉苦,只是停留在个人情感上,而不能深及整个社会,达到剖析社会的真实情况的目的,因而人们只能对她报以深切的同情。《氓》也是一首弃妇诗。但它的思想意义不仅仅只是抒发个人怨恨,而是通过女主人公的哭诉直接地批判了封建夫权制度的罪恶。诗中,女子用“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等诗句来说明自己嫁给氓后,就一直苦心操持家务。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她操持的仅仅是家务,在谋取生活资料的社会生产领域中,她没有立锥之地,她只能依附于她的夫婿。这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对文章后面氓抛弃女子埋下伏笔。另外,《氓》对夫权制度的批判,还表现在对男尊女卑观念的揭露上。做为男子,氓可以随意休弃自己的妻子,而女子却必须从一而终,这是何道理?甚至当女子被休回到娘家后,“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作为兄弟,他们不但没有丝毫的同情,反而尖刻地嘲笑她,而女子只有“躬自悼矣”,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氓》更难能可贵的是体现了女子对封建制度的反叛。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诗中大胆地写了女子大胆子追求自己的婚姻,不受父母的限制,并自作主张地把婚期订了下来,反映了女子向包办婚姻制度发出了战书。第二、诗中进一步地表现女子遭弃后的觉醒。“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经历了这么多事,她已经看清了氓的丑陋的嘴脸,看透了他背叛誓言的虚伪卑劣,她没有像《谷风》中的女主人公那样,苦苦乞求,甚至还担心着自己走后的事情。她走的彻底,悲伤之余流露最多的是对氓的鄙视和激愤。“反是不思”,从此一刀两断,刚强决绝。甚至到文章的最后,她通过自身的血泪教训,觉悟到当时不公平的婚姻关系,对自己同命运的许多妇女发出“无与士耽”的警告,深刻地认识到夫权制度是产生社会悲剧的社会根源,使她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达到了应有的高度。 二、人物性格的比较。从全文来看,《谷风》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温顺柔弱、逆来顺受的人。她默默地忍受,苦苦地煎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幻想感动丈夫、套牢丈夫。因此,当丈夫不要她时,她首先想到的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问丈夫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而不是认为丈夫三心二意,抛弃糟糠之妻。甚至当丈夫把她赶出家门时,她还在为家中的琐屑所担忧,如“毋逝我梁,毋发我笱”,她压根都没想过造成她这种下场的根源是什么。在她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妇女遭封建夫权禁锢压迫下的奴性。《氓》中女子的性格是变化多端的。她性格刚强,有胆识;她纯真热情,敢于私定终身,渴望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公开反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信条,弃世俗于不顾。和氓结婚后,她起早摸黑,一心为家里操守;她忍受着“三岁食贫”的艰苦生活而无怨无悔,依旧跟随氓,她是一位贤能淑德的好妻子;但氓因她“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容貌的衰老而“二三其德”时,她受打击了,她逐渐地变得深沉而刚毅了。她把她的愤怒和谴责变成回忆——追忆婚前氓对她的虚情假意,更强烈地反映了她对氓负义的激愤。最后,她虽对丈夫有所怨恨,但这怨恨并不像《谷风》中的女主人公那样,只停留在个人情感上,她由己及人,想到了社会上同她命运一样的妇女。从一个纯真痴情的少女,到忍辱负重的妻子,再到刚强决绝的弃妇,这是《氓》中女子性格变化三个阶段,她的形象也随之不断地丰富起来。 三、表现手法的比较。《氓》中叙事较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从婚前写到了婚后,从氓的殷勤奉献写到了他的二三其德、薄情寡义。在结构上符合事件的发展、环环相扣。文章开篇用细腻的工笔写了氓对女子的追求以及女子的答复,为女子的性格打下基础,也为她的惆怅进行铺垫。第三段是是全诗女子情感转折的段落。诗末尾是感情发展高峰,这时的女子既看透了丈夫的卑劣,又感到了社会现实的冷酷,在极度痛苦之中发出了呼吁。而《谷风》则偏重于抒情和议论,内容较平常,以遭休弃女子痛苦的感情为主线贯穿全文,哀伤悲痛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另外,特别要指出的是,《氓》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氓结婚前后判若两人的虚伪揭露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对之恨之入骨,同时也把作者的褒贬观念反映了出来。 综上所述,《氓》和《谷风》虽都是弃妇诗,但《氓》比《谷风》在艺术写法上略胜一筹,可堪称为弃妇诗中的代表之作。 在传统封建思想的桎梏之下,《氓》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都是受害者。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女子的地位尤为低微,嫁个善好之人不易,想在家庭中占一席之地亦不易,能在社会中立足更为不易。古时的男子能拥有三妻四妾,似乎是意见正常不过的事,因为早已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所以无可非议;而女子却要从一而终,坚守三从四德,否则,就会被社会排挤,被世人唾弃。她们同样身为女人,同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同样被丈夫抛弃,同是悲哀的女人!而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倍增了她们的悲哀。《氓》中的女主人公最后呼吁:“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把自己的悲哀归咎在自己的身上,认为是自己认人不清才会收到这样的恶果,其实不然。当时社会,夫字当头的男女不平等,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男子见异思迁,随意休妻的风气。男子把女人当做一件物品,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社会上一种普遍的现象。传统的封建思想,女子在家从夫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还有什么三从四德的精神烙印牢牢地束缚在每一个人的思想上,把人性的弱点无限地放大,就这样,造就了女性几千年来的悲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