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语序错误简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语序错误简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语序错误简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语序错误简析

第25卷第3期2008年9月

 

青 岛 大 学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TE ACHERS COLLEGE Q I N G DAO UN I V ERSI TY Vol .25No .3

 Sep t .2008

收稿日期:2008-06-05

作者简介:侯玲玲(1974—),女,山东寿光人,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讲师。

语言学研究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语序错误简析

侯玲玲

(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 要:很多韩国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过程中,深受韩语“主宾谓”基本语序的干扰,把汉语按照韩语的顺序来说。在学习汉语状语、补语和介词时也出现了较为突出而普遍的语序错误。这些语序错误之所以出现,既有其母语———韩语负迁移的影响,又有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不够深入细致,对很多词语及语法内容没掌握好而出现的使用错误。这些都是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予以更多关注的。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韩语;语序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6-4133(2008)03-0101-04

长期以来,韩国学生的人数一直在我们青岛

大学留学生中占比例最大。在长期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了很多带有普遍性的语序错误,有些习惯性错误甚至经过多次纠正仍然存在。本文将这些错误总结出来,力求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汉韩两种语言基本语序的差异

刚开始学汉语的韩国学生常造出这样的句子:

1.你什么东西买吗?(应为:你买什么东西?)

2.我英语磁带很多有了。(应为:我有很多

英语磁带。

)3.他北京很长时间住在。(应为:他住在北

京很长时间。

)这种例子很多,也很普遍。很明显,他们是受了母

语———韩语的影响。韩语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而汉语则是“主谓宾”。例如:韩语的句子顺序是“我饭吃”,而汉语则应是“我吃饭”;汉语说的“他找你”,韩语的顺序却是“他你找”。这是最基本的语序,谓语、宾语的位置一换,这句汉语肯定是不对的。这一错误看似很小但却顽固又普遍,究其根源就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母语是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首先

学习和习得的语言。它是大多数人的第一语

言”[1](P33)

。对韩国学生来说,母语当然是韩语。而汉语对于韩国留学生来讲则是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第二语言。

二、造成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语序错误的原因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都会受到第一语言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影响,习得第一语言是建立概念与声音的联系,而习得第二语言却需要通过第一语言这个‘中介’来建立概念与声音的联系。这一点对第二语言习得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可以节省大量建立概念、形成思想和思维能力的时间;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之所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就是因为头脑中已经贮存了大量的概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和思维能力,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语言系统,积累了使用语言的经验,所有这些,对第二语言的习得都有积极作用,这样的积极作用就叫做正迁移作用。不利的一面是: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习得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这就是第

一语言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负迁移作用”[1](P48)

。把汉语按照韩语的顺序来说,这种受母语影响而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9月 

产生的错误贯穿韩国学生学汉语的整个初级阶段,一般情况下老师只要稍加提示学生就会很快认识到这一错误并改正,可接下来又会出错。甚至到了中高级阶段,虽然书面上这类错误已很少见,但口语表达时这类说法还有不少。

事实上汉韩两种语言基本语序的不同所带来的影响并非这么简单,文美振在他的《论汉韩成语的形式差异》一文中为我们指出韩语的这种基本语序甚至引起了汉韩成语之间形式上的差异:汉语中述宾结构的成语到韩语里转变成了宾述结构[2]。例如:

1.(汉)不辨菽麦———(韩)菽麦不辨

2.(汉)衣锦夜行———(韩)锦衣夜行

3.(汉)贪小失大———(韩)小贪大失

4.(汉)惩一戒百———(韩)一罚百戒

5.(汉)问东道西———(韩)东问西答

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和对汉语学习的深入,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三、韩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状语时经常出现的语序错误

(一)多项状语中的语序错误。

韩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的状语时经常出现错误,其中尤以多项状语的语序错误最多,请看下面的错句:

1.我们都应该向他好好儿地学习。(应为:我们都应该好好儿地向他学习。)

2.学生们在课堂上给老师一齐大声地朗读课文。(应为:学生们在课堂上一齐大声地给老师朗读课文。)

韩语中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一般放在表示情态的状语之前,以韩语语序组织汉语中的多项状语,就容易出现这一问题。

(二)韩国学生常把表示方位、方向的状语放在表示情态的状语之前,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在韩语中表示情态的状语和表示方位、方向的状语常可互换,例如:

1.孩子们向教室外边蹦蹦跳跳地跑去。(应为: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向教室外边跑去。)

2.他从兜里不慌不忙地拿出来一支烟。(应为:他不慌不忙地从兜里拿出来一支烟。)

(三)很多学生把汉语中的数量结构以及用“在、到”引导的结果补语放在动词前面做了状语。例如:

1.请再一遍说吧!(应为:请再说一遍吧!)

2.哥哥一天在公司工作了。(应为:哥哥在公司工作了一天。)

3.苹果五斤请给我。(应为:请给我五斤苹果。)

4.他和爷爷、奶奶一起在汉城住。(应为:他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汉城。)

5.昨天晚上我到十点学习了。(应为:昨天晚上我学到了十点。)

有关数量短语的语序错误在对定语的学习和使用中也很明显,例如:我有中文书两本,还有英文书一本。(应为:我有两本中文书,还有一本英文书)这类错误也很常见。

(四)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很多韩国学生在使用一些副词或介词做状语时也常常出错,例如:

1.他在青岛一直工作。(应为:他一直在青岛工作。)

2.比中国韩国人口不太多。(应为:韩国人口不如中国多或和中国相比,韩国人口不太多。)这些错误的出现也多是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但除此之外,也有汉语没学好、词语用法不清楚的原因,例如:

1.妈妈对她常常生气。(应为:妈妈常常对她生气。)

2.他给我没送什么礼物。(应为:他没给我送什么礼物。)

3.我帮了他,却他不感谢我。(应为:我帮了他,他却不感谢我。)

4.除了上海,还他去过北京。(应为:除了上海,他还去过北京。)

5.只要有时间,就他去爬山。(应为:只要有时间,他就去爬山。)

在学习词语或结构时,副词和介词短语的位置以及副词或连词和主语的前后顺序,老师一般都会讲到,但这些细小的地方还是常会出现错误。

四、韩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补语时经常出现的语序错误

汉语中有大量的述补结构,而韩语作为粘着语的突出特点是谓语(动词或形容词)词尾变化丰富,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表示时态、肯定、否定及语气的变化,因此在韩语的句子里位于句末的一

201

 第25卷第3期 侯玲玲: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语序错误简析

定是作为谓语成分的动词或形容词,而不是补语。动词和形容词同时出现时,形容词在前面。这些也或多或少地干扰了韩国学生的汉语学习。例如:

1.(汉)买得很多———(韩)很多地买了

2.(汉)长得漂亮———(韩)漂亮地长了

3.(汉)穿得很厚———(韩)厚厚地穿了

不过根据我们收集到的学生们出现的错误来看,虽然母语语序和汉语在这些方面有很大差别,但韩国学生在这些方面出现的错误并不突出,我们遇到的韩国学生在汉语补语方面常出现的语序错误在于:

(一)代词、名词做宾语时,在数量补语中的位置错误。汉语中,宾语是人称代词时补语要放在宾语之后;宾语不是人称代词时,补语可以放在宾语之后,也可以放在动词和宾语之间。例如:“学过两年汉语了、学过汉语两年了”都可以。(如果宾语太长一般习惯放在句子开头,例如:“老师送给我的那本书我看过两遍了”。)而“等他一会儿”可以,但“等一会儿他”就不对了。

(二)宾语在趋向补语中的位置容易出错。汉语中如果动词后的宾语是表示处所的,一定要放在“来、去”的前面;而宾语表示事物时则既可以放在“来、去”之前,也可以放在“来、去”之后。例如:“拿出一本书来、拿出来一本书”都可以,而“跑进教室去”对,不能说“跑进去教室”。这些细节是需要外国留学生特别是韩国留学生下些功夫记住的。

此外韩语中数量短语也一定是在动词之前的,这与汉语中的数量补语位置也不相同,

前文也已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五、韩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介词时经常出现的语序错误

汉语中的介词多用在名词前,和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整个短语一般在谓语之前做状语,而韩语中与汉语的介词相对应的部分则用在名词或代词之后。崔立斌在《韩国学生汉语介词学习错误分析》一文中也指出:汉语中一般介词都位于名词的前面,跟名词组成介宾词组,整个介词词组大多在句子谓语前做状语。而韩语属于粘着语系,有丰富的助词与汉语中的“在、从、给、由、对”等介词相对应,这些助词一般在体词性成分之后表示处所、时间、对象等语法意义。而且韩语中常有一个助词可以表示时间、空间、方向、目的、对象、原因等多个意义的情况,可以对译汉语的多个介词,这些都使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很容易把介词放错位置而造成语序的错误[3]。常见的有两种:

(一)错把介词放在体词性成分之后,介词跟体词性成分在句子谓语的前面。例如:

1.张老师跟一起吃晚饭。(应为:跟张老师一起吃晚饭。)

2.你家的电视机和一样。(应为:和你家的电视机一样。)

汉语中介词应该在介词宾语前面,而韩国学生受韩语助词语序的影响把介词放在了体词性成分之后。

(二)介词放在体词性成分前,而整个介词词组却放在了谓语的后面。例如:

1.你学习汉语和你的老师。(应为:你和你的老师学习汉语。)

2.计划工作比较多比访问。(应为:计划工作比访问多。)

3.我住在汉城,所以不太熟悉对别的城市。(应为:我住在汉城,所以对别的城市不太熟悉。)汉语中介词词组一般放在谓语前做状语,而韩国学生则把介词词组放在了谓语的后面。这些错误一般出现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在学习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后,韩国学生都能知道汉语动词应该在宾语前面,可他们又受到母语粘着语特点及其思维习惯的牵制,总爱在动词的相关成分前加上一个介词,母语的负迁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英语作为外国学生初学汉语时常常借助的工具,或多或少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三)因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而出现的介词使用错误。很多介词的意思和基本用法学生们已经了解,但在具体使用时却发生了混乱,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常见的:

1.“向、往、朝”使用混乱。学习了这三个介词后,很多韩国学生认为这三个介词是一样的。它们在汉语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在韩语中是用一个助词来表示的,这一助词在韩语中出现在方位词或地点名词之后表示方向。汉语中,三个介词一般用在东、西、南、北等表示方向的词语或表示地点的词语之前,例如:向东走、向右拐、向上海飞

301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9月 

去;往南跑、往前看、往袋子里装;朝后一看、大门朝西开、仰面朝天睡。动词一般出现在介词词组的后面,整个介词词组在动词前做状语。但是在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中也有“飞向蓝天、奔向美好的明天;飞往上海、开往北京”等用法,动词出现在了“向、往”引导的介宾词组的前面,而“朝”就没有这样的用法,动词一般不能出现在“朝”前面。(此外,“向、朝”后面可以有表示人的对象,如:向雷锋同志学习、别朝我嚷嚷。“往”的后面

一般不能带表示人的对象。

)如何使用这三个看似简单的介词,在具体的句子中动词应该在介词之前还是在介词词组之后,这些都是很令初学汉语的韩国学生头疼的问题。

2.对“给”的用法认识上的误区。有些学生认为“给V ”和“V 给”是一样的,例如:

“他给我寄了一件礼物”,也可以说“他寄给我一件礼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也可以说“妈妈买给我一本书”。

“朋友给他送了一束花”,也可以说“朋友送给他一束花”。

这些句子对,因为“给”有表示对象的作用,但是认为动词出现在“给”引导的介词词组的前面和后面完全一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例如:“他给我借了一辆车”,就不能说“他借给了我一辆车”,两句话意思不同;可以说“请给我加一点儿盐”,没有“请加给我一点儿盐”的说法;“小王还给我一百块钱”,却不能说“小王给我还了一百块钱”。究其原因,“给”引导的介词词组用在动

词前时,“给”有“为、替”的意思。这些具体用法

对外国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点,需要在学习中逐渐掌握。

综上所述,韩语句子“主宾谓”的基本语序对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产生了很大干扰,韩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状语、补语和介词时也出现了较为突出而普遍的语序错误。总的来说,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既有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又有在汉语学习中学习不够深入细致,对很多词语及语法内容没掌握好而出现的使用错误。其中有些错误虽经多次纠正仍有不少学生难以改正,这些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予以更多重视的。虽然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外国学生的母语,但了解其母语与汉语的一些差异还是必要的,其实这种了解不但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学习,而且也可以通过我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和了解。这样一来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才更能有的放矢,找出重点进行操练,在外国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大量的有效的操练才是最重要的。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J ].世界汉语教学,1999,

(2).

[2]文美振.论汉韩成语的形式差异[J ].云南师范大学学

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

[3]崔立斌.韩国学生汉语介词学习错误分析[J ].语言文

字应用,2006,(2).

4

01

写作顺序有以下几种复习进程

写作顺序有以下几种

写作顺序有以下几种: 1、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 述。 2、按地点变换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记金华的双龙 洞》 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4、按不同内容的类别记述。把内容分为若干类别,然后按照分类顺序记 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5、按照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A先分后总。《再见了亲人》 B先总后分。《美丽的小兴安岭》 C 叙述顺序 记叙文的常用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 (2)倒叙。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的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一般说来,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 (3)插叙。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入的内容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 (4)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不是死板的方法,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灵活运用。 例文1 我的第一次离家出走 吉林九中贾晓瑞 ……妈妈终于火了,抬手给了我一巴掌,我捂着火辣辣的脸,一转身跑了出去。 天又黑又冷,我裹紧大衣,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我一边走一边和自己赌气:“我决不回去!决不!”就这样,路越走越长,天越走越黑。哎,去哪儿呢?,反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课堂案例分析2 参照视频内容,经小组讨论,就该课堂的教学背景方面从视频中的课堂内容及授课方式可以推出以下几点:

一、教学总体流程概述 1.课堂引入 在本堂课上课前,教师提醒学生这次的课堂需要录像,希望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大声一点,并且与学生讨论了录像的原因及使用方法。由对话过程可以看出教师与同学之间互动良好,加之教师对录像的原因解释为传播中国文化,对学生的问题回答的角度也从较为轻松的一面出发,让同学们放下录像的紧张感,使得之后的课堂氛围也较为轻松,没有刻意准备、不自然的痕迹存在。 教师开始上课,并没有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安静下来,而是提高声调与同学们问好,“同学好!”学生条件反射性地回答“老师好!”很自然地就让学生安静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接着,教师提问个别学生,“Tom,你好吗?”“你忙吗?”“她是谁?”“她来自哪里”“你喝咖啡吗?”等典型问句,继续吸引同学注意的同时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包括见面问好、询问国籍等,而且这些内容和本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有内在的衔接之处,对学生在课

堂上积极思考起到了热身作用。 教师接着对学生介绍了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三个声母、三个韵母、如何礼貌地询问对方的姓名及如何请求某人的允许的表达法,是典型的功能型教学法的范例。 2. 3.课文讲解教学 在教授完本课的声母及韵母之后,教师开始正式进入课文的教授环节。教师先用汉语说一遍“请打开书本。”再说一遍“Please open your book.”之后又重复了一遍汉语,并用英语再解释了一遍英文义,以此来刺激学生听觉,加深学生对汉语的熟悉度,也逐渐培养一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固定课堂用语默契,一旦学生听得多了再下一次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增加了学生的汉语知识的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省去了许多麻烦。而且效果也很明显,有学生已经对这句老师重复了两遍的话感兴趣了,并且在下边跟着开始学习这种表达法。 教师先朗读了一遍课文,让学生多了一次熟悉课文的机会。接着开始逐字逐句地解释分析,在这里说几个老师讲解课文的重点及讲课的细节。 1、教师讲解课文的特点之一是逐字逐句地对每一句话进行中英文对照的翻译,对词汇句子进行语素拆分教学:可以进来吗?教师的解释为:可以means CAN or MAY,进来means come in. So this is to say, May I come in?这种教学方法我们推测可能是和教材的设计有内在的联系,因为这本《新实用汉语课本》在这最前几课的课后注释中都是没有用到任何汉字,而是直接标拼音然后用英语直接翻译在后边的,因此推测,教师遵循这种英汉准确结合的方法,将课文中每一句话都准确地翻译为英语,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加快课堂效率。而且,从教师准确的翻译中可以看出教师拥有多年海外生活及教学背景,双语的功力深厚,例如:您贵姓?教师翻译为:What’s your honorable third name?将语体的翻译也贯穿在其中了。但是逐字逐句地用英文解释是否真的是最为行之有效,是否偶尔穿插一些简单汉语对学生的听觉进行刺激能更加有效地实现二语习得还值得商榷。 2、教师的讲解很有主次轻重之分,对于课文中有关语体的问题,虽然是重点但是不属于学生理解中的难点,教师的教授就点到即止,学生也能很快地接受。在这篇课文中涉及语体的重点词有诸如“请”或“您”。在“请”字的教学上,教师将“请”这一较难写的汉字写在了黑板上,并且进行适当的拓展来说明其语用特征,如:请进、请喝水/咖啡、请坐。而在讲解“您”时教师直接讲解说杨老师地位或威望较之陆雨平高,所以陆雨平为了表示尊敬要称呼杨老师为“您”,而杨老师可以直接称呼陆雨平“你”,这样的解释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不用过多的赘述。 3、教师在讲解中也有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当讲解到“他是记者。”这一句时,有学生对记者的发音存在疑虑,教师立刻做出反应,提示学生“记”字的声母即刚学到的j,在教师读了几遍之后学生还是有疑虑,教师就将记者一词的拼音标在了黑板上,败笔是“者”的拼音标错了,但这不是太严重的问题。 由此,我们还发现教师比较习惯于先在黑板上写汉字再标上拼音,但这对于汉语初学者来说也许会加大他们学习的难度,首先在初级阶段他们并没有认识多少汉字,其次从教材的设计上来看这个阶段是认拼音的阶段,所以借助先写拼音板书再加上汉字辅助的方法应该能更好地推动同学的汉语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的设计中“记者”这一词的选定也不是随便选的,因为本课的声母教学中有j,而上节课的声母教学中有zh,因此“记者”这一词语可以很好地辅助学生的声母掌握,我们推测也许正是因此,在学生针对这一词语提出问题时,教师很重视,不仅做了板书,还重复朗读了几遍以加深学生印象。 4、教师的综合课教学中最大的亮点是将中华文化的教学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过程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此以“您贵姓?”这句话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教师的教学思路为:姓(third/family name)→贵姓(a very polite way

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最为常见的三种错误

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最为常见的错误是下面三种: 1、含有疑问词的陈述句错用了问号。 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该用句号。例如: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这样爱唠叨。这个句子其实是个陈述句,末尾应该用句号。可不少同学看见疑问词“为什么”,就误以为它是一个疑问句,句末用了问号,在作文中错误地写成:不知道为什么妈妈这样爱唠叨? 2、引文末尾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有的学生不懂得引文末尾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律,也没有认真地去想过,凡遇引文,结末总是漫不经心地随意点上一个标点,有时点在引号内,有时则点在引号外,似乎点在引号内和引号外都可以,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修订发表的《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要注意引文末尾标点的使用: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据此,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诠释:(1)凡是引用的是完整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而非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引号的前面又有冒号,那么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里边。例如:爸爸紧绷着脸,开口了:“怎么,又没考好?”而有的学生在作文中错写成:爸爸紧绷着脸,开口了:“怎么,又没考好”?(2)凡是引用的内容只不过是文中一个句子的某一部分,引文又正好出现在句子末尾,此时标点符号应该放在引号的外边。例如:但她不愿当着别人的面,特别是在云的面前说“不会做”。而在有的学生的作文中却错写成:但她不愿当着别人的面,特别是在云的面前说“不会做。” 3、说话人后面标点符号的错用。 引用一个说话人的话有三种表达的方法:(1)说话人在前,话在后。如:他说:“快吃吧。不要饿坏了身子。”(2)说话人在中间,话在前和后。例如:“快吃吧。”他说,“不要饿坏了身子。”(3)说话人在后,话在前。例如:“快吃吧。不要饿坏了身子。”他说。表达时语序不同,语意关系就不同,说话人后面就应该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如上举例。可在有的学生的作文中,“他说”后面一律都用冒号,其中不少地方是错用了。 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的现象主要有以下五种: 1、以圆点代替句号、逗号和顿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本该用逗号,却点上一个圆点;在并列的词语和短语之间,本该用顿号,却点上了一个圆点。一句话说完了,该使用句号却不写句号,还是点上了一个圆点。上述用法,显然是不严肃的,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或许是受了外语书写的影响,但主要原因则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时,在语意该停顿的地方,便随手用笔在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种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 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 2.先总后分再总。 3.先总后分。 另一种意见是: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总述与分述不属于写作顺序,而是属于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 学会依据中心安排写作顺序 裁剪材料、确定主次详略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将留取、加工确定好的材料编织起来,即组织材料。 组织材料就是给文章“搭架子”,就是依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把确定好的材料进行合理、巧妙地安排。它是构思文章、布局谋篇的又一重要环节。 组织材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安排写作顺序。安排写作顺序,就是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中心、表达的需要,对选 择整理好的、可以使用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合理地安排在一起,组织到文章里,使文章言之有序,有条理。 写作顺序是文章的层次,内容的条理,作者的思路。文章结构是否完整,材料安排是否妥当,条理是否清楚,脉络是否分明,关键都在于组织材料时能否找到一个合理的次序。 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应该按照同一个标准(一定的记叙顺序)来排列。写作顺序不清,就会产生结构混乱的现象,写出的文章就会颠三倒四,东拉西扯,别人读了就难以留下清晰的印象。常用的写作顺序有哪些呢? (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果)组织材料,即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后写。这种安排材料的方法又叫做“顺叙”或“正叙”,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叙顺序。记事(包括写活动、 游记、参观访问记等)、写人(主要指一人一事)的文章,大多可以采用这种写作顺序。 采用这种顺序组织材料,因为心里有了事情的基本框架,所以容易把杂乱的材料理顺;事情的开头、经过和结果,条理容易写清楚;重点内容容易写具体。采用这种顺序写,最能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可以收到使读者渐入佳境的效果。

写作顺序

写作顺序 写作的顺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如《高大的皂荚树》一文,开头描写皂荚树的样子,接着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描写皂荚树给同学们带来的许多方便和快乐。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按地点的变换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是按金华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先后顺序,记叙金华双龙洞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又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是按“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会议厅→走出大门”几个不同地点来记叙的。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有的文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如《中国石》一文中战士们爱拣石头、爱赛石,这是发现“中国石”的起因;拣石、洗石、发现了“中国石”,仔细端详“中国石”,这是拣到“中国石”的经过;战士们喜爱“中国石”,这是“中国石”带来的结果。这样写,让人明白事情发展的阶段性和来龙去脉。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按事物的性质把内容分为若干类别,然后按照分类顺序记叙。这种方法常用于写带有说明性的文章和状物的文章。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写了不同内容的四件事:讲《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表达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 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再见了,亲人》一文,前三段分别描述志愿军同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最后一段总结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2.先总后分再总。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写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写作的顺序很多,作文时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掌握材料的情况选用,做到恰到好处。 写作顺序是: 顺叙:按时间的先后的顺序记事. 倒叙是先写事情的结果,然后在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 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与事件有关的事,然后在接着记叙. 文章叙述顺序有: 1、事情发展的顺序(逻辑顺序) 2、时间顺序 3、参观、游览顺序 4、插序 5、空间转移顺序 6、倒序 7、类型顺序

2013高三语文 考场作文开头结尾常见错误与规避作文素材

考场作文开头\结尾常见错误与规避 ? 考场作文,匆匆阅卷,一般来说,开头、结尾是阅卷老师最为关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头、结尾的质量,决定了文章的品位与分数。而如果开头、结尾出现常见错误,文章就容易被判低分。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 开头篇 错误1:绕题 表现:文章起笔,不是直接进入中心,而是绕笔兜圈,飘云显雾,阅卷老师看了几段,还看不出文章主题,看不出文章与标题、材料的联系。 ●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看清目标而朝之前进。在前进的路途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它在阻止我们。我们要怎样对待困难与挫折,怎样去实现自己梦想呢?(《成功的背后》) 题目是“成功的背后”,阅卷老师一开始就想知道我们“成功的背后是什么”,从而明晰文章的思想,明晰标题所指。但开头一段话,不见“成功”两字,不见“背后”两字,更不见标题的具体之意。绕题,入题太慢,阅卷老师心存疑惑而难有好感。建议修改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看清目标而朝之前进。在前进的路途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它在阻止我们。所以,梦想成功的背后,不只是目标的清晰,更是我们乐观积极的心态。 ●示例: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并不是失败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你的成功。(《成功的因素》) 标题是“成功的因素”,应该一开头就告诉读者成功的因素到底是什么,但选段只是告诉我们诸多因素影响成功。阅卷老师读完还是一脸困惑,不如修改为: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并不是失败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你的成功,比如面对失败、面对生活的心态。 错误2:失体 表现:开头语言诗化,不具有议论文平实严谨的语言特点,让人感觉文章不像议论文,而是“诗歌”或“散文”。 ●示例:带着梦想上路,就能踏出一路风光。小草因为有了梦想,才能不畏严寒冲破厚厚的土层,将生命的绿意伸向蓝天。水滴因为有了梦想,才能流向小溪奔向江河汇入大海,使生命永不干涸而成其博大。 这是散文的语言,而非议论文的语言。因为对小草有梦、水滴有梦的品读,是诗化的,而将此话放在议论文中,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议论文的语言讲究讲究可信有理。可修改为:带着梦想上路,就能“踏出一路风光”。诗人的诗意诠释了梦想的真谛:“小草因为有了梦想,才能不畏严寒冲破厚厚的土层,将生命的绿意伸向蓝天。水滴因为有了梦想,才能流向小溪奔向江河汇入大海,使生命永不干涸而成其博大。” 如此,在第一句“踏出一路风光”加上引号,表示为语词的引用,而非“有意”散文化。而在诗意的句子上写上“诗人的诗意诠释”,以示引用诗人的话语作佐证。如此,语句也就有议论文语言与论证的特点了。

常见的5种写作顺序

常见的5种写作顺序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 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 2.先总后分再总。 3.先总后分。 另一种意见是: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总述与分述不属于写作顺序,而是属于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 学会依据中心安排写作顺序 裁剪材料、确定主次详略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将留取、加工确定好的材料编织起来,即组织材料。 组织材料就是给文章“搭架子”,就是依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把确定好的材料进行合理、巧妙地安排。它是构思文章、布局谋篇的又一重要环节。 组织材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安排写作顺序。安

排写作顺序,就是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中心、表达的需要,对选择整理好的、可以使用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合理地安排在一起,组织到文章里,使文章言之有序,有条理。 写作顺序是文章的层次,内容的条理,作者的思路。文章结构是否完整,材料安排是否妥当,条理是否清楚,脉络是否分明,关键都在于组织材料时能否找到一个合理的次序。 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应该按照同一个标准(一定的记叙顺序)来排列。写作顺序不清,就会产生结构混乱的现象,写出的文章就会颠三倒四,东拉西扯,别人读了就难以留下清晰的印象。常用的写作顺序有哪些呢? (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果)组织材料,即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后写。这种安排材料的方法又叫做“顺叙”或“正叙”,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叙顺序。记事(包括写活动、 游记、参观访问记等)、写人(主要指一人一事)的文章,大多可以采用这种写作顺序。 采用这种顺序组织材料,因为心里有了事情的基本框架,所以容易把杂乱的材料理顺;事情的开头、经过和结果,条理容易写清楚;重点内容容易写具体。采用这种顺序写,最能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可以收到使读者渐入佳境的效果。 (2)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早→中→晚,前→中→后)组织材料。即以时间推移为序,将文章要用的各个材料串成一体,或

学生作文中常见句型错误P

学生作文中常见句型错误P48 https://www.sodocs.net/doc/918286476.html, now plays and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Because we think it extremely important. 书写错误、逻辑谬误 TV now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because it provides us with messages necessary to us. 2.Although an opportunity is rare, but we must be ready to seize it. 逻辑冗余、主干搭配不当 Although opportunities are rare, we must be ready to seize them. Opportunities are rare, but we must be ready to seize them. 3.With a rise in the number of cars and buses, traffic in Shanghai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rowded. 主干搭配不当 With a rise in the number of cars and buses, traffic in Shanghai has become heavier. With a rise in the number of cars and buses, Shanghai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rowded. 4.Each of us may take a part-time job to help support ourselves, but if you spend too much time on it, your study will be affected.

(完整版)常见的5种写作顺序.doc

常见的 5 种写作顺序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 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 2.先总后分再总。 3.先总后分。 另一种意见是: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总述与分述不属于写作顺序, 而是属于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 学会依据中心安排写作顺序 裁剪材料、确定主次详略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将留取、加工确定好的材料编织起来,即组织材料。 组织材料就是给文章“搭架子”,就是依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把确定好的材料进行合理、巧妙地安排。它是构思文章、布局谋篇的又一重要环节。 组织材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安排写作顺序。安排写作顺序,就是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中心、表达的需要,对选 择整理好的、可以使用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合理地安排在一起,组织到文章里,使文章言之有序, 有条理。 写作顺序是文章的层次,内容的条理,作者的思路。文章结构是否完整,材料安排是否妥当,条理是 否清楚,脉络是否分明,关键都在于组织材料时能否找到一个合理的次序。 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应该按照同一个标准(一定的记叙顺序)来排列。 写作顺序不清,就会产生结构混乱的现象,写出的文章就会颠三倒四,东拉西扯,别人读了就难以留下清晰 的印象。常用的写作顺序有哪些呢? (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果)组织材料,即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后写。这种安排材料的方法又叫做“顺叙”或“正叙”,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叙顺序。记事(包括写活动、游记、参观访问记等)、写人(主要指一人一事)的文章,大多可以采用这种写作顺序。 采用这种顺序组织材料,因为心里有了事情的基本框架,所以容易把杂乱的材料理顺;事情的开头、 经过和结果,条理容易写清楚;重点内容容易写具体。采用这种顺序写,最能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可以 收到使读者渐入佳境的效果。 (2)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早→中→晚,前→中→后)组织材料。即以时间推移为序,将文章要用的各个材料串成一体,或将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无论是写一件事还是几件事,无论是通过一件事写人还是通过几件事写人,或者写景,写活动,写参 观记、游记 ?? 都可以采用这种顺序写。按照时间先后这条比较单纯的顺序写,容易执简驭繁,使文章有条 不紊,让读者读起来,既方便顺当,又容易领会。 ( 3)按照空间转换顺序组织材料。即按照方位、处所或地点变换来安排材料,决定材料先写后写的次 序。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写作顺序一共有哪些

写作顺序一共有哪些 写作的顺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如《高大的皂荚树》一文,开头描写皂荚树的样子,接着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描写皂荚树给同学们带来的许多方便和快乐。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按地点的变换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是按金华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先后顺序,记叙金华双龙洞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又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是按“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会议厅→走出大门”几个不同地点来记叙的。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有的文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如《中国石》一文中战士们爱拣石头、爱赛石,这是发现“中国石”的起因;拣石、洗石、发现了“中国石”,仔细端详“中国石”,这是拣到“中国石”的经过;战士们喜爱“中国石”,这是“中国石”带来的结果。这样写,让人明白事情发展的阶段性和来龙去脉。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按事物的性质把内容分为若干类别,然后按照分类顺序记叙。这种方法常用于写带有说明性的文章和状物的文章。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写了不同内容的四件事:讲《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表达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 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再见了,亲人》一文,前三段分别描述志愿军同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最后一段总结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2.先总后分再总。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写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写作的顺序很多,作文时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掌握材料的情况选用,做到恰到好处。 写作顺序是: 顺叙:按时间的先后的顺序记事. 倒叙是先写事情的结果,然后在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 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与事件有关的事,然后在接着记叙. 文章叙述顺序有: 1、事情发展的顺序(逻辑顺序) 2、时间顺序 3、参观、游览顺序 4、插序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分析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分析 在中国国内,外国人学习中文者基本由三类人构成:一类是真正对中华语言和文化感兴趣者,这部分以年纪较长者居多;第二类是希望利用汉语作为自身求职和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筹码,这类人绝大多数都是比较年轻者,以留学生或交流生居多;第三类,定居或工作在中国的同时,为了生活或工作更加便利的需要,同时还希望利用汉语的学习来自我增值,但又不完全依赖汉语作为谋生的手段,这类学习者中特别以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来华工作或生活者居多,其次是欧美澳等英语国家人士,例如在外企担任管理层工作的外国主管等。然而,这三类人中,第一类的数量是三者中最少的,但其学习的动机纯正,学习劲头最足,学习态度也最为端正,是中外文化沟通交流的中坚力量,他们经常在学校或专门聘请家庭教师进行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对老师水平的要求较高,老师需要对语言和文化较为深入甚至偏僻的知识有所掌握,从而才能应对他们千奇百怪而又确实存在的问题。第二类学习者的数量居中,这部分学习者的学习认真程度高,但动机也很单纯直接,就是为了以汉语为语言和文化工具,掌握汉语和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方法技巧,从而自我增值,进而利用这一特长来找工作机会,因此这也就决定了这类学习者追求的是较为正规,一般以高校内学习为主,且能保证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模式。 第三类人是大量的在中国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人,以亚洲国家居多,他们学习模式也多具有以下特点:短期的,灵活性强,重视口语实用性,学习时间不定等等。他们参与汉语培训的时间地点多根据自身的业余时间决定,有在高校短期汉语培训班中学习的,有在培训机构开设的汉语学习班中学习的,也有聘请兼职对外汉语教师在住处进行一对一辅导的,他们是短期对外汉语培训主要的顾客。他们的数量是十分可观的,也因此带动和保证着相当数量的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或单干的兼职或全职对外汉语教师。 以上是对在华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根据其参加学习的特点进行的大概分类,虽然不能完全概括所有的外国学习者情况,但基本上把主要的三大类外国学习人群涵盖其中。通过这样的分类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近期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三类外国学习者将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对象,也是国内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分析其学习特点和规律,进行有针对性教学的研究对象。而作为有较自由职业安排的对外汉语教师,针对第一类和第三类人,应该是作为自己重点寻找和维系的学生群体,与他们的联系和关系的扩展是个体对外汉语教师寻找“顾客”的重要途径。 来源:儒森汉语

托福作文常见错误

托福作文常见错误 1.结构不平行例:I was able to raise my TOEFL score by studying hard and I read lots of books. 当使用连词将一系列的单词联接起来的时候,应当使用词性相同或同一类型的短语。 2.不知所云例:Many companies began using computers mouth. 3.段落过长,不分段主语与动词一致问题She are a good friend of mine that I has known for a long time. 主语和动词在数方面不一致。 4.句子别扭We heated the soup in the microwave for too long and the shape of the container changed. 措辞过长或不清。换言之,句子显得滑稽可笑。 5.不要使用缩写在正式的写作中不要使用缩写形式(can’t,don't,it's,we'll,they've等等) ,而应当使用单词的完整形式(cannot,do not,it is,we will,they have等等)。 6.关联词语重复Since I want to go to a good school, therefore I am trying to raise my test scores. 不能在该句的主要主语和主要动词前使用连词。 7.句子不完整Many students have a hard time passing all the tests to get into college. For example, my friend in high school. 句子没有主要主语或主要动词,因为其实它应是一个从句。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错误,修改的方法是将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8.不要使用get When I got home, I got tired, so I got a book and got into bed. Get太不正式,意思也过于含糊,不适合用 在正式的场合。应将get改为一个更加具体的'单词,如become, receive, find, achieve,等等。 9.书写难以辨认信息不正确I would like to study in America because all modern technology originated there. 传的信息不正确,或者让人听起来觉得可能不正确(如果确实是正确的,应当解释为什么这样,因为读者不认为是正确的)。上述例句中,all的意思是百分之百;我 们不能绝对地说每一件新东西都是从美国诞生的。为保险起见,应当使用many 或most。非英语单词Computers are very helpful and advantageable. 尽管看起来象个单词,其实不是,至少不是个英文单词。使用这个单词的另一种形式。 10.介词多余

几种文章的写作顺序区别讲解学习

几种文章的写作顺序 区别

答:一、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我们读过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 (2)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 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2.先总后分再总。3.先总后分。 文章结构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 另外 一、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

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

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二、说明文的顺序安排一般有这样的几种(1)假如是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的,就采用“时间”顺序,可由古及今或由今溯古。(2)假如是解说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的,就采用“空间”顺序。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往右,由南向北,由低至高等。(2)假如为了阐明某些操作过程,就以“程序”为序,即按操作行为的先后标明序号逐一加以解说,便于读者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 (4)若说明的目的是阐释事理,就要采用“逻

对外汉语教学慕课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慕课分析 一、汉语教学慕课的总体情况分析 我们搜索了coursera、学堂在线、华文慕课、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 平台上的汉语慕课,发现截止到2018年11月已有26门③课程上线,制作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台湾大学等。详细数据见表2。汉语教学慕课2014年开始在coursera上线,最早的汉语慕课是北京大学的“汉语入门”,自2014年以来,陆续有26门慕课上线,其中2018年新上线的课程最多,达到9门,是有汉语教学慕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慕课发展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目前上线的26门慕课,可以分为四大类课程:语言要素类课程、汉语综合类课程、专业汉语类课程和HSK 专项课程(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语言要素课主要集中在语法课上;专项课程主要专门为HSK设置的课程;专业汉语课程主要是商务汉语课;综合汉语课程最多,主要是初级汉语教学课程,其中面向零起点学习者的课程有6门。上述四类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有较为清晰的界限,语法类课程是属于语言知识类课程,商务汉语有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HSK课程主要围绕HSK 大纲展开,而汉语综合类课程具有第二语言(外语)教学课程的代表性特征,是语言教学类课程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选取面向零起点学习者的基础汉语课程为分析对象,一是因为这类课程是典型的第二语言教学类课程,同时这类慕课数量较多;另外这类课程教学内容相近、同质性强,具有可类比性,所得出的分析结论,具有代表性。 二、初级汉语教学慕课分析 在六门汉语基础课程中,本文选择四门面向零起点学生的汉语慕课作为考查对象,这四门课程是:北京大学的“汉语入门”、清华大学的“清华对外汉语”、北京师范大学的“汉语初级口语”和北京语言大学的“功能汉语速成”。这四门课程

雅思小作文常见错误

A普通图表作文 1.“millions”或者“thousands”在句子中出现时不能加复数,只有“数字+million or thousand”的说法。 2.“the number of”后面一般接可数名词的复数,“the amount of”,“the quantity of”和 “the volume of”类似,后面一般接不可数名词。 3.图表作文中不可以出现“I”或者“We”,雅思图表作文需要正式的书面语言,因此在语言使用方面要减少第一人称的使用,减少非正式的说法。 4.引用数据时不需要使用定语从句,直接引用数据即可。 错误的例子:North America had a lower proportion of degraded land,which was only 5%. 正确的例子:North America had a lower proportion of degraded land,at only 5%. 5.上升”和“下降”这些词(Increase,drop等)都是不及物动词,没有被动语态。也就是“was increased”错的。 6.Reduce 和 raise 这两个词小作文用不到,因为是及物动词;arise 也不能替代 rise;“ascent/descent”不能用在小作文里。 7. 表示“占据”的时候,最好不要用“occupy”,而是使用“account for/represent/constitute” 8.“outnumber”的主语一般是可数名词的复数,不能是不可数名词;而“overtake/surpass”的主语多用于不可数名词,或者是“number/figure/amount/proportion”这样的词;“exceed”表示超过某一个特定的数字或容量。 9.对象词的错误。对象词就是图里的数字所代表的东西。 10. 时态的错误。多为一般过去时,有时候可能出现一般现在时或者将来时态。过去进行时不可能出现。 11. 动态图过分注重数据和小的波动,而忽视趋势。所谓趋势,就是一个区间内最主要的一个变化(譬如说,如果大部分时候是上升,就是上升趋势) 12. 静态图过分侧重读数据,没有将数据归类和归纳(具备类似特征的数据要放在一起) 13. 很多学生使用奇怪的上升或者下降的替换词,而忽视词性的变换(应该使用名词或者分词去替换动词)。 14. Increase/rise/drop这些词用作名词的时候,要用不定冠词“a”,譬如说“saw a drop” 15. 比较句中,比较对象不一致。 16. doubled 不及物动词,没有被动。 17. rise 的过去时是 rose,而不是 rised。过去分词是 risen,而不是 rose。 18. “Percentage/proportion…accounted for”永远是错的,只有人或者物可以充当“accounted for”的名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