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

摘要

微信是2011年出现的,它的出现打破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电信通信,把沟通更深一步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从2012年起微信的应用已经传播到旅游服务、文化、传媒等等方面,在当今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信起初作为一种简单的语音聊天工具,逐渐的变成了一种具有多元化功能的沟通传播平台,其版本在逐步的升级,内容也不断的更新,它的沟通社交作用逐渐的成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活方式。在微信的传播者中占取比例最大的是网络聊天用户,而网络聊天主要在青年人中比较盛行,这也就使得微信的使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微信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传播的主体也逐渐的精确化,传播双方的关系更加的密切。本文从微信的基础介绍入手,对微信的传播者、传播特征、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以及微信的受众等方面做分析,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希望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微信。

关键词:微信传播;传播效果;聊天工具;沟通平台

目录

一、微信概述 (2)

1.微信的简介 (2)

2.微信的产生背景 (2)

3.微信的传播模式概述 (2)

二、微信的传播者 (3)

三、微信的传播特征 (4)

1、传播主体逐渐的精确化 (4)

2、双方信息的传送关系越来越加亲密 (4)

3、传播平台更加集中 (4)

4、内容传播与时间具有同步性 (4)

四、微信的内容分析 (4)

五、微信的受众 (5)

六、微信的传播效果 (6)

1、微信个人账号的传播效果 (6)

2、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 (6)

七、结语 (6)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微信概述

1.微信的简介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进行推出的,是一款新型的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图片传送、视频传送以及文字的输送等等。微信软件的本身是免费的,其任何功能的使用都是完全的免费,在其上网时所产生的流量是由网络的运营商进行费用的收取。微信正式的推出时间是2011年1月份,它具有很多相当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免费发送图片、即时通讯、零资费等等的爱好。

微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支持语音短信的发送,支持图片和视频的发送,也包括表情的发送和文字的发送;可以通过微信查看周围再使用微信的人;可以支持多人的共同聊天;支持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插件功能。微信可以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也可以用QQ号进行直接的登录,在用QQ号登录时会要求设置成为昵称或者是微信号。另一方面微信和QQ是相互的独立的,即便是我们用QQ号进行登录,在运用微信的时候,我们的QQ号不会被泄露给任何人。

2.微信的产生背景

微信在其刚开始的时候名称并不是微信,其被称作是微型邮件,在其策划的过程中,基于无线的数字网络的IM工具是应用的热点,也就是这样的热点促使国内的很多创业的团队开始纷纷的跟随创新。要想跟深入的了解微信就要首先从Kik下手,它是一个即时的通讯软件,最早的类似于Kik的软件被称为米聊,其在我国内部受到了很大的应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青睐。随着Kik 软件的热烈运用,腾讯公司就其基本模式对其进行足够的创新,后来推出了基于QQ用户的微信,它具有十分多的功能,支持短信朗读、传输视频、传输图片、以及传输文字等等,很多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聊天,节省了电话费又方便了自己的生活,使用户可以在原来形式的短信上加入丰富的图片,类似彩信等等。

从本质上来说,微信是介于微博和QQ中间的另外一种社交关系。手机即时信息的兴起,为语音短信的运用提供良好的平台,随着米聊的发展,也使语音短信开启了新的一幕,它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迅速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自从腾讯公司推出微信,它不仅仅突破了米聊的功能局限,对语音短信也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新的网络领域,也为电子商务的运行发展提供了更新的渠道和方向。微信的出现对移动社区的发展有了更深的完善,使用户的语音功能运用的更加方便,随着其自身功能的不断提高也成为了很多用户的一种贴身的服务软件,用户随时都可以对其进行运用,通过它的视频发送、漂流瓶分享、语音聊天等等功能的发展,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传播的媒介,使用户通过其定位功能明确具体的位置等等,同时也为电子商务业的发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

3.微信的传播模式概述

微信不仅可以对通过其本身自带的功能进行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而且还具有插件功能,这些功能都使微信更好的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其功能主要有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

漂流瓶的“扔一个”是指,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微信中选择一个漂流瓶并进行文字输入或者语音的发布等等仍入大海,当其他的用户捞到瓶子是可以进行语音的对话恢复或者文字恢复等等。“捡一个”是指,我们可以对海中的瓶子进行

打捞,当我们捞到之后可以和仍瓶子的人进行对话或者文字的恢复。目前的微信功能规定每一个用户一天只能有二十次捡取漂流瓶的机会。利用微信的这种功能我们可以快速的进行信息的传播,目前很多的人利用微信的漂流瓶功能找朋友等等。当然利用微信的这种功能进行营销的也有不少的案例,例如在Campaign期间,很多的微信用户运用其功能进行“摇一摇”或者漂流瓶的找朋友功能,看到了招商银行点亮蓝灯的信号,而只要用户进行活动的参与,招商银行就可以通过微慈善小积分的平台为需要捐赠的儿童进行积分。这也就是通过用户简单的一个小行动便可以贡献自己的爱心,帮助需要救助的人。招商银行的这种做法就是利用微信的功能进行信息的传输,使用户不费摧毁之力就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做法既简单又方便。

微信还有很多的其他插件功能,利用邮箱发送邮件可以把企业内部的促销消息等等发送给周围的人,增加他们的购买欲望,促进企业的发展。还可以利用微博等等进行消息的传输,都是既方便又免费的运营手段。另外可以利用微信中二维码的功能进行扫描识别,企业可以对自己的营销优势设置自己的二维码,并用优惠或者折扣来引诱用户,使周围的人对企业产生信任的心理,促进营销系统的发展。

二、微信的传播者

微信是一种传播的工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利用微信进行信息的传送。随着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智能手机,不仅可以进行快速的下载也可以进行方便的移动,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智能手机就促使微信的发展逐渐的从高收入人群向大众化的人群迈进。智能手机是微信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促进更多的人们购买智能手机,这就在无形中促进了微信的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微信已经有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其传播主体也更加的明确,它依托手机的移动平台进行信息的传输,所以其用户的主力军不外乎手机QQ的用户。目前据调查,手机QQ用户很大一部分是在校的学生,很多的学生利用微信进行交友,传播信息等等,所以微信的传播者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在校学生。当然吸引在校学生使用微信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微信几乎没有通讯成本,其通话的成本也基本上可以被忽略。微信的这个特征也是其最大的优势。

微信的传播者不单单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的人,我们只能说微信的传播大多数是QQ用户,对于QQ用户以外的人也会利用微信进行信息的传播。对于学生运用微信,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例子,例如同学运用微信进行朋友的寻找,还有一些同学在校期间自己为了赚取生活费,开网店买衣服,并通过微信进行信息的传输,对学校内的同学用微信发送优惠资料,或者网址等等。微信附近人的查找功能很大的促进了学生网店的发展,同学们可以通过微信接收到的地址进行网购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微信的传播者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其传播的主体逐渐的向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因为在目前信息化的社会中,很多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对于支持很多功能的智能手机逐渐的受到白领阶层的欢迎。根据调查,很多微信的用户群体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这一阶段的人群成为最主流的微信群体,所以上班族的时尚人员和学校的学生更容易对微信进行使用和推广。相比较来说他们的时间比较多,用微信和朋友交流不仅可以节省话费、流量费、还可以传输图片,传播的夜较及时,相对来说方便性较大。基础这些方面的影响他们也更容易的成为了微信的传播者。

三、微信的传播特征

微信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双向性。在传播的模式中不断的对其自身的功能进行深化,有最初的语音对讲发展为图片视频的传输,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实用性。微信的传播具有自身的特征。

1、传播主体逐渐的精确化。微信的产生主要是依托着手机的移动平台,其传播的主体也主要是对手机移动平台运用较多的人群。据调查,到2012年年底为止,我国手机网民用户基本达到了三亿多,比同时期增长了将近百分之二十,而智能手机的网民基本占了两亿,并且在不同的品牌中手机QQ运用量占了很大的比例。微信的运用也呈现出趋势的增加,大部分的人运用微信进行进行各种信息的传输,以学生居多。传播的主体相对来说更加精确,基本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同时微信的交际圈比较精确,这就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利用其进行交流。着得益于微信的传播模式,其对于其他的传播方式来说更为便捷,有利于促进适用人群的信息推广。

2、双方信息的传送关系越来越加亲密。在社交的模式中,很多的用户喜欢和陌生人说话,一般都是借助于QQ平台,当时间过久失去了当初的新鲜感之后再对熟人进行扩展。但是微信却是截然的不同,它使人们从一开始对熟人说话,之后逐渐的向陌生人的方向扩展,通过对陌生人的交流可以对其寻找共同点,从而拉伸关系,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微信的语音对话功能拉近了双方的关系,从古用户的习惯和心理方面来说,在固定精确的交际圈中,使用双方的关系更加的亲密。

3、传播平台更加集中。微信对手机功能进行了最大化的利用,并且在传播的同时对传播渠道进行了拓展,使其传播的平台更加集中。具有个人账号还可以设置公众平台的微信账号。微信的二维码扫描系统、定位系统等等都是其传播的平台更加集中,二维码主要是对用户身份的验证,通过摄像头的扫描可以很明确的辨别用户的身份和信息,定位系统主要是用来找朋友。同时,微信也有其插件功能,例如QQ邮箱、QQ通讯录、手机通讯录、QQ微博等等,其传播的平台更加集中并明确,平台的聚集和共享,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通讯工具都包括在内,所以说微信使人们的传播平台更加的集中,是通讯和传播工具的“集大成者”。

4、内容传播与时间具有同步性。微信主要是运用对话或者是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它是属于一对一的即时消息推送,到达率基本为百分之百。而相比较微博而言,微信更加的方便,微博主要是通过发布消息,然后等待粉丝的评价在进行刷新恢复等等一系列的程序进行沟通,而且每一个人往往会关注很多的人,其信息量相对来说就比较大,很多的信息遭到石沉大海的可能性很大。相对来说微信的传播具有即时性,它在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且以语音、视频、文字、图片、专题推送等等对自己的好友进行沟通。相对于短信来说其语音通讯即时性不可以代替,相对于微博来说更加的私密化、门槛更低、更加方便,相对于电子邮件来说它传播的时间更加迅速。

四、微信的内容分析

微信对信息的传播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私密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大众账号可以对图片、文字、语音进行群发。而经过认证的账号则具有更高的功能,不仅仅可以对图片、视频、文字进行推送还可以对专题信息进行推送。传播的其传播交流与微博不同,微博中的动态,粉丝可以随时的进行关注,并且随时进行评

论,而微信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其信息的传输只是在传播者和受众者的移动终端上,也就是说只有受众的人才可以通过微信看到传播者的所传播的内容,而其它的用户却无法获知。例如,当你的朋友在使用微信时,刚好你也在使用,而且你们距离的位置不远。当朋友自己正在获得某一项优惠时,可以通过微信对你进行传播信息,告诉你某一个地方正在进行优惠或者某一个地方的饭菜比较好吃,你就可以通过微信到达朋友说的地方,享受这些优惠。再例如:当你朋友有一些当面不好说出口的话要对你说,并且不能被其它人看见时,就可以通过微信进行语言文字的传播,把受众者设置为你自己,这些内容就只有你自己可以看的见,而其它人都看不见。这些例子都是对微信传播的私密性体现。

微信的传播有很多的功能,多元化的传播是微信最方便的传播模式。通过文字进行聊天,总是缺乏语言表情的真切表达,这会给传播者带来一定的障碍,但是微信自身具有的对话功能避免了这个障碍的存在,只需要按抓语音对讲功能,就可以和好友进行语音的对讲。通过声音能够更好的传播对方的心理,像现场直播一样把表达的细节完整的表达给好友。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相比较来说更方便,表达内容更真切。另外微信通过图片和视频的传输也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在生活看到好看的视频或者是搞笑的图片时,可以通过微信发给好友使在繁忙中开心一笑。微信传输图片、视频、文字、语音的功能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其内容更加的丰富。

五、微信的受众

人们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将自己的朋友进行远近亲疏关系的划分,而微信的社交模式中可以按照实际的距离将好友分为近距离、远距离和中距离。通过距离的划分可以对微信的受众有很大的确定性,通过三个距离交际圈形成具有全方位的社交模式,可以促进人们对朋友圈的划分。

我们可以把近距离圈概述为熟人随时交际圈。对于微信来说,其最初的受众者往往是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是自己的熟人。对于我们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是熟人,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社交圈,双方通过微信的传播可以更深的沟通感情,使关系更深一步,由好朋友或者是熟人所形成的社交圈,也就是最为经常性交流的熟人交际圈。熟人交际圈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微信中的熟人交际圈,为朋友解答问题、进行工作问题的倾诉等等。同时微信的广告也是通过熟人交际圈进行信息的传输,利用用户的语音传输的得到了很大的推广。

可以把中距离的交际圈称之为千米的交际圈。微信中具有“查看附近人”的一项功能,也就是在距离自己所在位置一千米以内的用户,我们都可以通过微信的这个功能进行查看。通过查看我们可以得知附近人的昵称、准确距离、签名状态、头像等等,这种功能为我们认识身边人增加了机会,方便我们与自己身边的人产生进一步的联系。当我们迷路时我们可以通过微信的这个功能进行问路,并寻求帮助。同时微信运用微信的这些功能也可以拓展业务。例如:有一些相亲人的聚集地,运用微信进行拓展业务,在自己的房间只把微信打开,并且将自己的资料和备注做清楚的说明,需要服务的话就能够通过“查看附近的人”来相亲。

可以把远距离的交际圈设置为陌生人的交际圈。通过远距离的交际圈,我们可以结交远距离的朋友,微信中的漂流瓶功能、摇一摇功能都可以实现找朋友的需求。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微信与微博的对接登录微博的平台,并且可以与微博用户享受同等重要的权利。

总之,微信的交际圈可以分为三大类,微信的受众也是非常显著的。作为传播者我们可以在将来的沟通中更有效的分配自己的社交精力,并把传播的内容作明确的确定。

六、微信的传播效果

1、微信个人账号的传播效果。作为个人账号的微信很显然是个人进行微信的账号建立。很多的同学朋友以微信为媒介进行有利资料的传输,实现了个人追求。我们可以通过微信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微信可以进行找人,发表寻人启事,有关电视频道报道说一个家庭的孩子丢失,家人进行了几天几夜没有找到,倍感的痛苦,之后通过微信进行消息的发送,在偶然的一天孩子终于找到回家。微信的传播效果不言而喻,但是在传播的途中我们也要对信息进行分工筛选,传接好的信息摒弃不好的信息。利用个人账号进行信息传播不单单是这些方面,例如还有在校的同学利用微信进行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把难题的题目写到微信的漂流瓶上然后仍出去等待回答,之后将收到的一连串的答案进行筛选,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或者是最符合题目的答案。微信的插件功能也具有很大的传播性能,利用漂流瓶不仅仅能够解答难题,更多人利用其找朋友,促进了社交交际圈的发展。这微信的这些功能促进了资料的传播,促进了社会传播媒体的发展。个人微信账号的传播效果相当的显著。

2、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微信的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是主要是为了让阅读到的人感受到信息的价值性,并将内容其进行逐步的分享和扩散,最好的是做出有效的互动。公众平台的账号对目标客户和受众者都有一定的规定,因为很多的情况下,利用公众平台进行传播的主要是商业有关的产品信息,而每一个商业产品基本都有自己的人群使用范围,例如篮球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男性,所以在对这个产品运用公众平台账号尽心推广时主要是目标客户和受众是男性。其传播的效果也一定会比没有规定目标客户和受众使更明显。微信不仅仅具有这样的功能,它具有开放性的作用,利用自身的多功能性也可以为很多的企业进行宣传做平台。微信是具有多功能的一个项目软件,利用其自身的多功能以及开放的平台,可以接入第三方的应用,同时也可以把在应用中的LOGO放入微信的附件项目栏中,使很多的微信用户可以通过会话中对第三方的应用的内容进行分享与选择。例如目前很多女性都爱关注的“美丽说”,它就是利用微信的开放性以及多功能性平台进行登录,使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分享自己在“美丽说”中看到的内容,当很多的用户都在关注时,也就是一件“美丽说”上的商品得到迅速传播的时候,商品进行迅速的传播可以增加其知名度,促进其商品的流通和对其的购买力。“美丽说”也就是通过微信的多平台进行口碑的营销,促进了其很好的发展。

七、结语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法,其产生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着很大度的改变,特别对其最大用户群体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便捷性。微信的传播模式是未来社会中社交方式多元化发展的趋向,其产生不仅促进了社会传播模式的发展,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交际便捷性的需要。微信的运用是建立在智能手机的基础上的,随着目前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人购买智能手机。它是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其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从微信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其具有很大的使用率,人们通过微信进行信息的传播,进行找朋友,甚至利用微信的传

播功能进行企业的营销,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微信的这种传播模式促进了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道路。随着经济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微信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程度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传播者也逐渐的年轻化,大部分是工作中的白领或者是在校的学生。其特征也很明显,传播的内容与传播的时间具有同步性,并且传播平台更加的集中,以及双方信息的传送关系越来越加亲密,这些特点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微信的发展。本文主要是以身边朋友运用微信的经验和案例为例证,对微信的传播者、微信的受众、微信传播的内容、传播特征以及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使人们对微信有更好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申星.微信时代,腾讯争霸之路[J].辽海出版社,2006.

[2] 朱海松.手机媒介化的商业应用思维与原理[J].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

[3] 冯海超.解析微信营销的物种模式[J].互联网周刊,2012.

[4] 期刊论文.微信,超越短信和IM的存在[J].软件工程师,2012.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期刊论文.微信开启后微博时代[J].知识经济,2012.

[7] 期刊论文.巧用微信传递酷盘文件[J].知识经济,2012.

[8] 程德安.传播学中的商标[J].中华商标,2006.

[9] 期刊论文.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2012.

[10] 李晓明.腾讯借力QQ发展微信错在哪里[J].人民科学出版社,2006.

[11] 黄金萍.微信是如何飞起来的[N].南方周末,2012.

[12]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致谢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这段时间,在学习中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在对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明白了很多的知识,并得到了很多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现在要向他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对我的写作指导老师进行致谢,老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很快的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在论文的选题、搜集资料和写作阶段,指导老师都认真的为我指点,每当我有不懂的地方,他们都会放下繁忙的工作,不厌其烦地指点我。其次我还要感谢那些给我提供参考文献的学者,因为你们的著作我才可以认真的阅读并完成我的论文,你们的著作使我的思路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这里向你们表示最真挚的感谢。最后,我要对我的答辩老师进行感谢,是他们的坚守岗位让我们懂得了自己学习成果的不易,同时也让自己在以后的社会道路中明白了发展的方向。我将会在将来的工作中加倍拼搏,积极乐观,争取早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汉语121 周凯 1232026 如今,中国已经悄然进入了微时代,各种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微博、微信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博得了众多网络用户的追捧,同时也备受商家的青睐。以下将从传播学角度来谈谈微博和微信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微博”又称为“微型博客”或“一句话博客”,也被网友昵称为“围脖”,它是即时信息的一个变种。微博传播的内容精而简,虽然最多只能发表140个字,但是传播内容却相当丰富。同时,微博网站以互联网Web2.0技术为依托,支持API技术,由此实现了网络和手机的短信连接以及与其他社会媒体的超级链接。 微博是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一种实时讯息系统,和传统博客一样,微博用户同样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心情和体会。在匆忙的生活中,人们可能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心情去洋洋洒洒地发表一篇博客,但却可以随手抒发自己的感慨以及所见所闻。微博这种只言片语的“语录体”即时表述方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让大家都成为这个时代的关注者和记录者。而新技术的运用使得用户更容易对访问者的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进行推出的,是一款新型的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图片传送、视频传送以及文字的输送等等。微信软件的本身是免费的,其任何功能的使用都是完全的免费,在其上网时所产生的流量是由网络的运营商进行费用的收取。微信正式的推出时间是2011年1月份,它具有很多相当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免费发送图片、即时通讯、零资费等等的爱好。 微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支持语音短信的发送,支持图片和视频的发送,也包括表情的发送和文字的发送;可以通过微信查看周围再使用微信的人;可以支持多人的共同聊天;支持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插件功能。微信可以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也可以用QQ号进行直接的登录,在用QQ号登录时会要求设置成为昵称或者是微信号。另一方面微信和QQ是相互的独立的,即便是我们用QQ号进行登录,在运用微信的时候,我们的QQ号不会被泄露给任何人。 微信与微博的差异: 1. 平台属性:社会化关系网络与社会化信息网络 微信是社会化关系网络,用户关系是构建网络的纽带。微博是社会化信息网络,信息是构建网络的纽带。 2. 用户关系:对等双向 VS 非对等多向度错落 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博上,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微信群是多对多,仍然是对等的。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而微博微群,做不起来的原因,与微博用户关系属性有很大关系。 3. 信息内容:私密闭环交流 VS 公开扩散传播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4. 时间同步性:同时与差时 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移动QQ增强变异版。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微信传播模式探析

2013年第2期 中国的手机用户超过9亿,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超过使用电脑上网呈明显趋势,智能手机的推广也从高端市场走向了大众普及。3G手机具有高速度、多媒体、个性化的特点,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工具。 2011年1月,腾讯正式推出基于QQ 用户的微信。它不仅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群聊、“扫一扫”、 “查找附近的人”的手机聊天软件,而且跨越了运营商、硬件和软件、社交网络等多种壁垒,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连接”,使移动终端成为了新的社交节点。微信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得到发挥,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成就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类型。 一、全媒体时代的新生力量 微信在累计经过40余个版本升级后,形成了一个三维沟通矩阵:X坐标是语音、文字、图片、视频;Y坐标是手机通讯录、智能手机客户端、QQ、微博、邮箱;Z坐标是LBS定位、漂流瓶、摇一摇、二维码识别。纵横交错立体化的社交链,覆盖了工作、生活的多层次需求,并且在这个三维空间里,各沟通链交叉、各平台互动共享,这是其他任何IM工具都无法比拟的。而短信的传播形式就只有短信和彩信,形式比较单一,短信的信息承载量很小,一条文字短信可以容纳70个字,一条彩信可容纳50K,相当于25,000字,压缩的图片清晰度不高。因此,在传播形式上微信大大超过了短信。 微信吸引广大的年轻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相对于短信来说,微信的通讯成本几乎为零,通话成本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微信的最大竞争优势。 微信是基于QQ平台的一款应用软件,是站在QQ的肩膀上发展而来的。QQ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即时通讯软件和聊天工具,目前其注册用户超过10亿,活跃用户超过6亿,已经形成的关系网络具有国内任何其他社交网络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微信用户在使用时可以不用注册,直接用QQ号就可以登录或者搜到好友可谓是“一号通天下”。如此巨大的用户基数和便捷的使用方式,为微信提供了水到渠成的便利。 在传播方式上,微信借助QQ平台 ○单晓彤 微信传播模式探析 【摘要】随着3G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腾讯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凭借着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人 们的生活,并且通过二维码“扫一扫”功能成功的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结合。 【关键词】微信 传播模式 即时通讯 还是报纸,信息都只是单向的流动,从传者流向受众,提供一个空间供受众参与讨论,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比较有限。网络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受众与传播者可以平等互动,他们设置的议题得到很好的反馈和评价,对报道内容的提高和改善提供有价值的回馈。 网络传播的议程设置有自由性,虽然它可以很大程度上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但是由于传者的分散性、隐蔽性,它所设置的议题质量和内容良莠不齐。传统媒体中的舆论领袖大多都是编辑、记者、 主持人等信息把关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较高,他们提出的议题大多较为深刻,有一定的高度。网络虽然可以反映大众所关注的话题,但也易于传送低俗的内容。比如“芙蓉姐姐”的走红,让一个不符合正常价值观的网络人物红遍大街小巷,使她的知名度迅速提高。由于这种“恶搞文化”、“低俗文化”议题的广泛传播,误导了大众的审美观,尤其是为年轻一代带来了的价值观偏离,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随着时代进步、技术创新,传统的传 播理论也跟着新媒体技术在不断变化。网络的出现丰富了传播内容,不仅为议程设置在理论上带来创新,也加强了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交流沟通。议程设置在传统媒介与新型媒介之间扩散和发展,使议题更加全面的被讨论,使其内容生命力可以延续,渗透率提高,普通大众可以参与其中,成为传播的参与者,这有利于帮助大众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念,构建一个更公平民主的和谐社会。□ (作者:上海理工大学传播系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 53

从传播学的角度浅谈《奇葩说》

从传播学的角度浅谈《奇葩说》 西南林业大学—叶皓岩在“大众传媒时代”,随着电报、报纸、书信、广播等传统媒介逐步或即将淡出人们的视野,网络电视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网络电视节目会获得不同效果的传播影响,一般从收视率的高地上可以看出其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如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麻醉精神)等。拉斯韦尔将传播学的基本功能概括为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将传播学的基本功能概括为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及提供娱乐功能。施拉姆将二者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更为严谨的系统。通过网络电视向大众进行信息传递的综艺节目《奇葩说》当然也具备了这些功能。《奇葩说》是2014年爱奇艺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仅靠蔡康永、高晓松、马东,以及十八位“奇葩”辩手的三寸不烂之舌,便吸引了大批80后、90后拥趸。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该节目自2014年11月底上线以后,总点击量已经破亿,微博话题阅读量也轻松破10亿大关,在百度沸点2015年度热搜榜单上,《奇葩说》所显示的影响力更是足以和《天天向上》、《中国好声音》等卫视栏目PK。本文将以传播学的角度来浅析《奇葩说》引起收视率热潮的传播特点。 一、《奇葩说》的概况 《奇葩说第一季》是一档由马东工作室打造的中国说话达人秀节目,由马东主持,高晓松和蔡康永担任团长。该节目于2014年11月29日开播,主要是以辩论的形式来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奇葩说第二季》由马东、蔡康永、金星担任导师,节目于2015年6月26日播出。 《奇葩说》以奇葩之名为“奇葩”正名,在节目中,“一大波奇葩分子用奇葩方式传递奇葩观点”,每一位来到节目的选手都会用新奇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征服评委和嘉宾,导师也从社会层面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尽管《奇葩说》将“奇葩”们一网打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档肤浅低俗的节目,‘奇葩’并不孤独,他们会让许多观众产生共鸣,也会有积极的人生思考。 二、《奇葩说》的传播特点 1、以“最会说话”的传播主体“马(马东)晓(高晓松)康(蔡康永)”作为嘉宾,可堪比国内一线电视台的主持阵容。三人以“奇葩”的姿态加入《奇葩说》更好地吸引了更多观众的青睐。 2、《奇葩说》除了娱乐外,传达的价值都是在探索年轻人的人生观和内心世界。每期节目都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通过利用数据的信息在知乎、天涯、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等热门后台整合出热点话题,在人文、情感、生活、创业等领域选取观众关注最多的问题并发动网友参与话题投票。从以往的揣测观众口味逐步拓展为定制精准创意,从而制作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新媒体自制内容。” 3、《奇葩说》除了线上线下的互动,多维立体沟通,还开启了弹幕互动的新时代,传统的线上互动包括节目、嘉宾以及选手微博、百度贴吧、爱奇艺节目主页等等。线下互动包括现场见面会、奇葩说节目的衍生品发售等。而弹幕互动新形势地融入,将吐槽推荐送至节目,成为节目另一大看点。 4、《奇葩说》一上线就语出惊人,“40岁以上人士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将节目的受众定位为90后,为了迎合这一主题,三位嘉宾分别用苏格兰长裙、白色袜子这一搞怪奇葩的穿衣风格吸引受众的眼球,开场前用世界杯、植物大战僵尸等形式套用。这档以娱乐作为外衣,用轻松表现严肃的脱口秀节目,无论是从节目制作、嘉宾阵容、话题内容还是大数据

从传播学角度看营销

从传播学角度看营销、广告和公关 学生:贺巧虹 首先我先罗列一下这四者的定义: 1、传播:它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2、营销:它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 3、广告:广告是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公共媒介对其商品或劳务进行宣传,借以向消费者有计划地传递信息,影响人们对所广告的商品或劳务的态度,进而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得到利益的活动 4、公共关系:它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一种特定目标,在组织内外部员工之间、组织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关系的科学。它是一种有意识的管理活动。组织中建立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需要良好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来实施和实现的。 从以上定义我的感觉是:营销、广告和公关它们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它们都是以实现一定的目的为前提而展开的活动,而要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要借助一定的渠道,而这种渠道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讲,营销、广告和公关只能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传播学所研究的范围比它们三者要广。从研究的范围上来看,传播学是可以包含这三者的,而公关是可以包括广告的,而营销与公关处于差不多的等级。与此同时,传播学中的研究方法对这三者的兴起和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营销、广告和公关中的那一个,不论它们所用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技巧是什么样的,但它们最终关注的都是信息传递出去后受众的反映,以及自己最终所达到的效果。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及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下面我将从传播学的不同分类来谈谈我对营销、广告、公关的看法。 第一、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营销: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法治在线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法治在线》的成 功途径 数字媒体艺术3班 姓名:夏倩倩 学号:120806230309 摘要:《法治在线》是一期优秀的访谈类节目,本文试

图在传播内容、品牌效应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分析《法治在线》的成功途径。 关键词:传播内容品牌效应社会因素 《法治在线》是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的一期法治类节目,虽然不在黄金时段播出,但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依旧在新闻频道节目中占据前列。本文将以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法治在线》的成功之处。 第一,传播内容 由于我国法制化建设时间较短,人民的普法意识还有所欠缺,所以我国推出《法治在线》栏目以进行普法教育。普法教育是要面向全社会的,要顾及到社会上不同人群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所以本节目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使传播内容更好的被受众所接受。 首先,名家讲座使得本节目更加专业。由于本节目是法制类节目,所以需要由专业的法学人士来为观众进行普法教育。本节目在每一期作品中都会出现律师等法学专业人士,通过与百姓问答及讲解的形式将法学知识进行普及。 其次,内容平民化。本节目是法制类节目,但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是面向所有人,包含着有专业素质和无专业素质的人群,所以如何将及其专业化法制内容能让人更好的接受就

成为本节目成败的一大问题。本片在内容上来讲就是平民化,突出人文关怀。本节目在讲法的过程中并不只是一味的去从专业的角度去讲法,而是用平民化的语言来说法,使得本身比较枯燥的法学知识变得更加容易容易被各个水平的人群所接受。 第三,故事性极强。在如今故事片的发展势头是很强劲的,讲座类节目尤其是说法的讲座类节目则由于其专业的特性致使片子过于枯燥而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在《法治在线》中则没有这种情况。本节目每期都有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真实录像的方式将故事还原,如同一部微电影一样为观众讲解故事。作为受众的青年群体更喜欢的是轻松的故事,对单调繁琐的法律则不太感兴趣,电视作品要顾及到受众心理,所以编导采取如上的这种方法,将纪录片赋予故事性,使受众不但接受节目所讲的故事,更能很好的接受节目所包含主旨。 第四,时效性的体现。本节目不仅仅是一期法制类节目,同时也是一期新闻类节目。新闻类节目首先要求的就是时效性,在事件发生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将将时间搬上荧屏。本节目与纯粹的新闻类节目不同,纯粹的新闻类节目只要将事件粗加工后就可以拿来播出,但本节目必须要等待得出事情的结果后再进行细加工,之后才能作为电视节目播出。作为日播的专题节目,要达到新闻的时效性谈何容易,尤其是法治

浅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浅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2010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班:马翔指导教师:朱艳摘要:近来,微信火速发展并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了网络社交的新宠。本文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入手,研究了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对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颠覆。以“5W”模式为基础,分析微信在传播五要素中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带来的优势。微信凭借其多极化的传播模式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是网络传播学中的又一突破。 关键词:微信传播模式受众 微信,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但是,准确来说,什么叫做微信呢?“微信,是基于手机通讯录直接建立与联系人链接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它的推广是弥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对立的一次试水,更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微信软件充分挖掘出手机通讯录的社交潜力,加上1000米以内的微信用户搜索功能,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发送功能,很快便聚集了人气。”[1] 2011年1月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微信,它不但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支持群聊、扫一扫、查找附近的人的手机聊天软件,而且跨越了运营商硬件和软件社交网络等多种障碍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连接,使移动终端成为了新的社交节点。微信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得到发挥,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成就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 一.微信传者与受者的高度融合 根据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可以分解为如下五个要素,即“Who”—传播主体、“Say what”—传播内容、“In which channel”—传播媒介、“To whom”—传播对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即传播过程中的传者和受者象、“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一般来说,信息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传者要通过媒介将内容传给受者。但是却不能够被全部接收,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是微信的传者与受者却是高度融合的。每一个用户都是受众,也是传播者。这样的多媒体传播早已广泛化,只要你拥有信息,拥有内容,借助微信,你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信息平台,成为一个媒体。平民化是多媒体传播的的一个重要表现,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成为信

浅谈微信公众平台在教育中的应用——微信互动课堂

浅谈微信公众平台在教育中的应用——微信互动课堂摘要: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应用的快速发展,微信也慢慢的出现于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崭露头角,发挥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本文从微信的功能出发,结合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改革等方面,阐述其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优势和特点,探讨微信课堂教学创新,从而充分利用微信有效地促进教育发展,逐步形成多样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把课堂教学创新引向深入。 关键词:微信;微信互动课堂;公众平台 当今世界,传媒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涌现出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新媒体平台,比如视频网络、博客、网游、购物网站、搜索引擎等,特别是人人网、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使得人们的媒体接触和使用习惯也随之改变,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对网络的依赖,电脑和手机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最佳载具。微信除具备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传播便捷性、交流灵活性、内容简洁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平等开放的人际交往平台恰恰契合青少年学生渴望交流、乐于自我展示的价值需要,这就为开展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途径。 一、微信概述 (一)微信简介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提供免费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帮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带给朋友们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

微信用户数量自从微信2011年1月推出后,用户数量增长非常迅速。2013年1月15日,微信官方宣布其用户数量已经突破3亿。 (二)微信的主要特点?? 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完全免费,任何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应用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支付给运营商少量的流量费,所有的功能不需要额外付费。支持二维码扫描,可以方便的随时随地扫描和记录二维码信息。支持邮箱绑定,通过用户设置微信绑定邮箱,可以利用微信实现在移动平台下处理邮件。支持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朋友圈或者加入需要的朋友圈。支持推送功能,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创建自己的公众账号,而且名字可以重复。通过公众账号,可以方便的实现信息发布,共享,推送等功能。 二、微信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改革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改革领域,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选题要求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突出应用研究,注重基础理论研究,鼓励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支持成果开发与推广研究。微信作为一个网络资源的传播者,其在学习中的作用类似于“中介公司”。虽然它无法对学习资源本身进行改善和优化,但是他通过良好的使用体验,庞大的用户群体,方便的传播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更加丰富的交流方法。 (一)教学与微信相结合具备以下优点。 1.微信有庞大的用户群,可以直接用手机QQ登陆微信。 微信现有的3亿客户的规模,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应用平台,一旦有用户将相应的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网络红人” 摘要: 最近几年,一系列网络事件以及网络红人,经过网络群体传播,引起大众传媒的关注,继而成为公众舆论的热点议题。本文以今年春节过后广受关注的“犀利哥”事件为个案,对网络事件的传播路径进行探析,以此把握网络群体传播的议程设置以及舆论走向,在关注网络舆论、媒体舆论与公众舆论的特殊性、差异性的同时,明确媒体的“把关人”角色,履行大众传媒的社会监督功能,对网络事件进行适当的舆论引导。 关键词:网络传播;传播类型;意见领袖;网络舆论; 一、“犀利哥”事件始末 2010年1月30日,“蜂鸟网”摄影论坛上的一个普通会员上传了一组试用相机时抓拍的照片。2月21日“犀利哥”登上天涯论坛,3月7日“犀利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短短两星期的时间,“犀利哥”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网络上网民随意上传街拍的几张图片,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推波助澜下,使一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卑微乞丐已经成为2010年热议的话题人物。当然,事件并没有因此告一段落,媒体对他的后续报道并没有停止。“犀利哥”及其生存的辛酸被广为人知,连当地政府都得知此事,并给予经济及精神上的帮助。 二、“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路径探析 (一)事件的传播类型 “犀利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类型集于一身,各种传播类型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形成一个自我循环、自我复制的“传播生态链”,共同把“犀利哥”事件推向话题的巅峰,无意中引发的则是一次席卷全球的媒介娱乐狂欢。“犀利哥”网络走红之后,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相继对此事件进行关注和报道,最终形成了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共生的多元化传播通路。各种传播形态在得到受众的响应之后,又把本事件进行二次传播、多次传播,形成一系列的传播循环“传播生态链”。 (二)事件的传播流程 整个事件的传播流程大致如下:网民个人报道——网民群体跟风(意见领袖引导事件)——引发传统大众媒体的关注——成为公众话题。 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而广泛,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网络红人"现象从他们走红所利用的手段来看,可以分为玩情欲牌、玩动作牌、玩清纯牌、玩自恋牌等类

微信传播模式的利弊分析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传播模式的利与弊【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即时通讯方面的需求大大提升,虽然微博、QQ出现较早,但随着微信的兴起以及微信版本的不断升级,微信平台作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模式,从微信的传播特征、传播模式、个人账号和公众账号平台等方面都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的有效传播,同时微信营销也越来越成为企业、个人关注的新型营销方式,可以说微信超越了以往任何传统媒介的高度,带领大众进入了全新高效的信息传播新时代。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微信信息传播模式的利与弊,给正在使用微信传播的个人及企业一些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传播学;微信;传播模式;利弊 微信,微信是介于QQ和微博之间的一种社交软件,是隶属于QQ平台的应用软件,具有文字信息传播、视频、图片、短信朗读、即时通话等功能。与其他软件相比,微信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接受和传播与QQ软件相关的各类信息,无需再登陆其他客户端;微信软件还可以支持支付、群聊、语音、二维码识别等功能;与此同时,微信还可以运用个人账户、公众平台等功能共享媒体信息并完成信息的有效传播。微信平台将大众传媒传播与人际交流传播融为一体,开创了全媒体时代新的传播模式。 1.微信平台信息传播效果分析 分析微信平台的传播效果需要从传播特征、传播模式、个人账户传播和公众平台等四个方面出发。 1.1微信传播特征 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主体明确化、传送关系亲密化、传播平台集中化等特征。传播主体明确化主要是这微信是依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社交软件,其传播的主体主要是对手机等移动平台运用较多的人群;传送关系亲密化主要指微信好友以熟人为主逐渐向陌生人过渡,这样的方式有利于熟人之间关系更加亲密,陌生人也更加容易相处;传播平台集中化是指微信对手机功能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且在传播的同时拓宽了传播渠道。诸如开设公众平台、二维码扫描系统、定位系统等等,另外,微信也有插件功能,将人们生活中的众多通讯工具都包含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摘要: 微信是2011年出现的,它的出现打破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电信通信,把沟通更深一步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从2012年起微信的应用已经传播到旅游服务、文化、传媒等等方面,在当今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信起初作为一种简单的语音聊天工具,逐渐的变成了一种具有多元化功能的沟通传播平台,其版本在逐步的升级,内容也不断的更新,它的沟通社交作用逐渐的成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活方式。在微信的传播者中占取比例最大的是网络聊天用户,而网络聊天主要在青年人中比较盛行,这也就使得微信的使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微信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传播的主体也逐渐的精确化,传播双方的关系更加的密切。本文从微信的基础介绍入手,对微信的传播者、传播特征、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以及微信的受众等方面做分析,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希望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微信。 目录 一、微信概述 (2) 1.微信的简介 (2) 2.微信的产生背景 (2) 3.微信的传播模式概述 (2) 二、微信的传播者 (3) 三、微信的传播特征 (4) 1、传播主体逐渐的精确化 (4) 2、双方信息的传送关系越来越加亲密 (4) 3、传播平台更加集中 (4) 4、内容传播与时间具有同步性 (4) 四、微信的内容分析 (4) 五、微信的受众 (5) 六、微信的传播效果 (6)

1、微信个人账号的传播效果 (6) 2、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 (6) 七、结语 (6)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微信概述 1.微信的简介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进行推出的,是一款新型的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图片传送、视频传送以及文字的输送等等。微信软件的本身是免费的,其任何功能的使用都是完全的免费,在其上网时所产生的流量是由网络的运营商进行费用的收取。微信正式的推出时间是2011年1月份,它具有很多相当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免费发送图片、即时通讯、零资费等等的爱好。 微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支持语音短信的发送,支持图片和视频的发送,也包括表情的发送和文字的发送;可以通过微信查看周围再使用微信的人;可以支持多人的共同聊天;支持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插件功能。微信可以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也可以用QQ号进行直接的登录,在用QQ 号登录时会要求设置成为昵称或者是微信号。另一方面微信和QQ是相互的独立的,即便是我们用QQ号进行登录,在运用微信的时候,我们的QQ号不会被泄露给任何人。 2.微信的产生背景 微信在其刚开始的时候名称并不是微信,其被称作是微型邮件,在其策划的过程中,基于无线的数字网络的IM工具是应用的热点,也就是这样的热点促使国内的很多创业的团队开始纷纷的跟随创新。要想跟深入的了解微信就要首先从Kik 下手,它是一个即时的通讯软件,最早的类似于Kik的软件被称为米聊,其在我国内部受到了很大的应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青睐。随着Kik软件的热烈运用,腾讯公司就其基本模式对其进行足够的创新,后来推出了基于QQ用户的微信,它具有十分多的功能,支持短信朗读、传输视频、传输图片、以及传输文字等等,很多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聊天,节省了电话费又方便了自己的生活,使用户可以在原来形式的短信上加入丰富的图片,类似彩信等等。 从本质上来说,微信是介于微博和QQ中间的另外一种社交关系。手机即时信息的兴起,为语音短信的运用提供良好的平台,随着米聊的发展,也使语音短信开启了新的一幕,它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迅速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自从腾讯公司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的兴起

NEWSWORLD 《新闻世界》网络新媒 一、微博概述 微博(网络潮语用“围脖”),简而言之,就是微型博客,用户的每条博文都必须在140个字符(不同的微博网站限定的字数可能不同)以内,超过则无法发布成功。另外,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或者QQ等途径来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视频到微博上。 微博起源于美国,它的开山鼻祖是博客技术的先驱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Ab vious公司于2006年推出的Twitter服务。①而中国大陆第一个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是类似于Twitter的饭否网站。该网站是由校内人人网的创始人王兴于2007年5月建立。从2007年第一家微博网站建立至今,中国微博创业大致经历了两个热潮。第一次热潮的代表网站是饭否、叽歪和嘀咕等;第二次热潮是以2009年5月,以同学网宣布进入微博客领域为标志,紧跟其后宣布上线公测或内测的有6月份的follows,7月份的贫嘴和8月份的新浪微博。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微博已经进入了很多网友的视域,2008年6月1日,滔滔注册用户过4000万;同学网海内外的注册用户也超过1500万;到2010年3月,新浪微博的用户数已拥有500万户,居四大门户网站之首。网易、搜狐、腾讯微博由于上线时间不久,用户数与新浪相比仍很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浪微博网罗了大量的娱乐明星、企业高层和媒体精英,并在“微博广场”有名人们的“人气关注榜”、“草根人气榜”、“1小时话题榜”、“名人推荐”、“热门转帖”以及“热门评论”,将最热门的人和事件告知它的用户,从而方便用户选择关注对象,迅速地从大量的微博中找到最新、最炫的信息。 微博有如此众多的用户,可以说与网友开放的心态是分不开的,但是光这一点 是不行的。人们接触了微博之后,只有在 发现了它的有用性的前提下,才会继续使 用它,甚至依赖它。一言以蔽之,就是它必 须要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要能满足或者激 发“脖友”们的各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拥 有持久的活力。 二、功能强大成亮点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如何使用 大众媒介以及大众媒介如何满足受众需 求两个角度研究媒介与受众的关系。②本 文则着重研究后者,即微博作为大众媒介 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哪些功能来吸 引和满足它的受众的。这些功能也是微博 备受瞩目的原因。 首先,是记录和表达的平台。世界上 最早的微博网站是Twitter,Twitter的意 思是喋喋不休、叽叽喳喳以及鸟鸣声,第 一波中文微博网大多取类似的名称,如饭 否、叽歪、嘀咕和滔滔等。这些名字生动地 表述了个人对日常生活、事物和思想进行 漫不经心的记录和表达。这可能是微博最 基本的功能。相对于博客而言,微博的使 用门槛更低、更方便,自然,大众化的潜力 也更大。博文要有相当的长度,并且要有 逻辑性和一定的思想深度,所以更新博文 对于博主来说是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而微 博客的写作则随意得多,你可以在140字 符的范围内写很有深度的东西,跟踪某个 新闻事件,写写小评论,但更多的是写些 所见所闻,对生活发发感慨,抑或仅仅是 告诉你的“脖友”们你现在在干些什么,让 他们随时了解你的动态。“微博发展的初 期,自言自语,仍然可以成为许多用户的 使用起点。”③正如新浪微博的宣传语:随 意记录生活,即使只是1句话、1张照片、 1个链接;随时随地发微博…… 其次,是交友平台。“脖友”们即时的 互动为这个记录和表达平台锦上添花。笔 者的微博在注册的第11天中,就有了19 位Fans。这些人会为笔者的微博写评论, 还对笔者提出的问题及时地做出答复。我 们彼此素不相识,但是在这样一个平台上, 我们建立了新的、与现实生活不同的人际 关系,大家坦诚交流,可以讨论很严肃的 学术问题,也可以只是简单地分享娱乐。 这些让我们体验到了交流的乐趣,并且觉 得个人价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 第三,是名人及时跟踪器。曾经,名人 开博客是一种时尚,新浪博客就聚集了大 量的名人,并有名人博客点击率排名。而 现在,新浪微博再次发挥了它的名人效 应,利用大量的名人资源,在不到9个月 (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的时间里, 居然吸引了500万的用户。在新浪微博 上,有许多一线的影视明星、行业精英开 微博,也有大量关注时事、才华横溢的草 根“舆论领袖”频繁地编织“围脖”。因为简 单方便,随时随地可以写微博,名人们经 常在微博上发布他们的最新消息,有不少 还是即时讯息,并且是独家的,这让他们 的Fans大为惊喜。更让Fans欢呼`雀跃 的是“围脖”往往是名人们本人织的,而不 是像博客那样,被怀疑是他们身边的人代 写的。于是,Fans觉得自己能与偶像们亲 密对话了,他们纷纷在微博上跟踪钟爱的 偶像,只要轻轻点击“关注”,无需名人们 的同意,这一点弥补了其他信息发布形式 的不足,使用户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最后,是公共信息展橱。虽然传统的 媒体以及门户网站、论坛等都在发挥着传 递公共信息的职能,但是,由于微博有着 独特的方便快捷的优势,以及独特的操 作模式,人们能够在这里获得很多不一样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的兴起 ■刘红平曹君如 【摘要】近来,微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了社交网站的新宠,也成为了四大门户网站比拼人气的新的撒手锏。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网络媒体发展中的这一新现象,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来 解释微博的功能与其受“脖友”青睐之间的关系,并论述了微博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新变革。 【关键词】微博使用与满足互动定制新闻 268

微信营销方式有哪些

微信营销方式有哪些 导读:微信的迅速繁荣,导致了人们对它的迷信,微信营销大肆兴起,有些人根本还没有搞清楚微信营销是什么,就大谈微信营销,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最基础的,微信营销的方式有哪些?... 微信的迅速繁荣,导致了人们对它的迷信,微信营销大肆兴起,有些人根本还没有搞清楚微信营销是什么,就大谈微信营销,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最基础的,微信营销的方式有哪些?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0年1月推出的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服务软件。该服务软件集成了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短信等传播手段,并且支持二维码扫描、多人群聊、添加好友及企业好友等功能,同时可以进入腾讯微博、QQ邮箱等服务界面。当前,利用微信进行营销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一)微信营销的方式——“位置签名”营销 所谓的“位置签名”实质上就是一种广告植入的营销方式,具体而言,是指营销传播主体在自己主页的签名档上放入广告或是产品促销等信息,当移动用户利用终端设备查找附近的人或是微信中自带的“摇一摇”功能时,便会看见营销传播主体的信息,这样便达到了信息传播的目的。此种营销方式属于一种拉拢附近用户的广告营销策略,其特点是传播主体掌握着信息传播的主动性,传播渠道简单、快捷,目标受众精确,能够及时快速地获得信息反馈,具有良好的互动性。该营销方式适用于可在微信上定点定位的商家,如KFC的宅急送等等。

(二)微信营销的方式——“漂流瓶”营销 “漂流瓶”是微信中的一项功能,营销主体可以利用该功能将产品的相关信息放入瓶内传播出去,当移动用户打捞到漂流瓶之后,便可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这种传播方式的特点是随机性强,其传播范围较广,不针对某个群体,信息的流动性较高。但有些用户并不经常打捞瓶子,所以信息的接受率相对较低,适用于知名度较高的产品,可以起到扩大产品影响力的作用。 (四)微信营销的方式——“公众平台”营销 这是微信的品牌主页,可将其归属于专门的信息推送方式,在该传播方式中,传播主体往往都是微信里的“名人”,当其在微信的公众平台当中发布信息后,受众可在微信客户端接收到该信息。同时,可将信息即刻推送至受众移动设备的桌面上,当受众开启设备时,便可收到信息。这种传播方式的特点是便捷性、高效性,不足之处是互动性较差,且信息反馈不高。 (三)微信营销的方式——“二维码”营销 营销传播主体可以建立自己的二维码,当移动用户利用微信的功能对营销主体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并添加好友后,营销主体与用户之间便可进行互动。在二维码中,企业一般都是采用折扣或是优惠券等方式吸引用户。该传播方式的特点是受众的主动性高,营销目标精确,具有较强的传播时效性,适用于正在搞活动的店铺吸引消费者。 (五)微信营销的方式——“朋友圈”营销 这是一种支持网页链接的传播方式,其与社交网络的性质相类似,

浅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浅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浅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2010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班:马翔指导教师:朱艳 摘要:近来,微信火速发展并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了网络社交的新宠。本文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入手,研究了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对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颠覆。以“5W”模式为基础,分析微信在传播五要素中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带来的优势。微信凭借其多极化的传播模式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是网络传播学中的又一突破。 关键词:微信传播模式受众 微信,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但是,准确来说,什么叫做微信呢?“微信,是基于手机通讯录直接建立与联系人链接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它的推广是弥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对立的一次试水,更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微信软件充分挖掘出手机通讯录的社交潜力,加上1000米以内的微信用户搜索功能,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发送功能,很快便聚集了人气。”[1] 2011年1月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微信,它不

但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支持群聊、扫一扫、查找附近的人的手机聊天软件,而且跨越了运营商硬件和软件社交网络等多种障碍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连接,使移动终端成为了新的社交节点。微信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得到发挥,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成就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 一.微信传者与受者的高度融合 根据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可以分解为如下五个要素,即“Who”—传播主体、“Say what”—传播内容、“In which channel”—传播媒介、“To whom”—传播对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即传播过程中的传者和受者象、“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一般来说,信息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传者要通过媒介将内容传给受者。但是却不能够被全部接收,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是微信的传者与受者却是高度融合的。每一个用户都是受众,也是传播者。这样的多媒体传播早已广泛化,只要你拥有信息,拥有内容,借

微博传播分析

@互联网数据分析大师微博传播效果分析

微博传播本质: 在国内,微博客自诞生只有3年,但其应用已经发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个人自我表达、人际交流的工具,还日渐发展成为政府、企业、组织用于信息发布、公关营销的手段。 从这个层面看,无论是个人、政府,还是组织、企业,都可以通过微博客实现自己的某些传播意图,或营造理想的自我形象,或形成与民众畅达的沟通机制,或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对于任何一种媒介形式,不同的传播主体依赖不同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手段,而不同传播路径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微博客,以及其传播效果,对于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微博客进行有效、高效的传播显得尤为必要。 微博客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是相对于传播行为过程而言。本文是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应首先从传播学概念上规定与之对应的传播行为。本文将其称之为“微博传播”,下文我们说传播效果,实指“微博传播”的传播效果(或微博客的传播效果)。 一微博传播及其效果构成 所谓“微博传播”,简而言之,即在微博客中的传播活动,亦可看作微博客用户的信息交换和分享的过程。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因此,本文也分别从这两个维度对“微博传播”进行简单分析。 (一)过程维度 从过程性上看,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结构,由一定环节和要素构成的动态、序列过程。这里,我们不妨引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略作分析。由于“微博传播”也是网络传播的一种,网络传播的一大特点是传受一体性,因此,这里我们把“微博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收受者合称为传播主体。见表3: (二)系统维度 从系统性上看,我们“把传播看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或过程)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到它内部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关系。” 微博客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基础上的产物,从登录方式上,即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百家讲坛》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百家讲坛》 【内容摘要】在今天的“大众传媒时代”,电视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同的电视节目会获得不同效果的传播影响,从电视收视率的高低上可以看出其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而《百家讲坛》从其开播到现在的十年间,从最初的乏人问津到现在的大红大紫,可谓跌宕起伏---诞生、发展、低谷、转型、突起、成功。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百家讲坛》,浅析其成功的原因。 【Abstract】In today's "mass media age", television, as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s media, has mad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the spread, and different TV programs will get the spread of different effects from the impact, TV ratings can tell the spread on high effect and influence. While the CCTV lecture room from its premiere of ten years until now, from the initial unpopular to now bright red, it hit ups and downs - birth and development, slow, transformation, bumps, success.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communication analyzing the success of CCTV lecture room and spread influence. 【关键词】传播学《百家讲坛》电视传播 【Keywords】Communication 《Lecture Room》 Television Broadcast 《百家讲坛》在央视10 套科教频道播出,是典型的科教文化类电视节目。自2001 年开播以来,《百家讲坛》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以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媒体为平台,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讲解中国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其主要内容,传播传统历史文化。节目引发了学习古典名著的热潮,并进而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学习热潮。在人们心中,《百家讲坛》早已是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传播的权威电视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也刺激了地方电视台效仿兴办专家讲坛类节目的热潮。 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百家讲坛》,通过分析它的传播模式、主要受众、文化抉择和品牌形象建设,来浅析它从乏人问津到大红大紫的原因。 一、百家讲坛的概况 《百家讲坛》是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在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播出,其首播为上午12:45,重播为当晚22:40和次日早上6:40。后来,CCTV4增设了海外版,面向欧洲的首播时间为11:15,重播时间是当天22:10;面向亚洲的是16:15播出。 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