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机床电气设计入门知识汇总

机床电气设计入门知识汇总

机床电气设计入门知识汇总
机床电气设计入门知识汇总

机床电气设计入门知识

汇总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机床设计的入门知

本章介绍机床电气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则性知识。 第一节:常用机床电路逻辑 一、驱动线圈与触点的关系 (一)线圈与触点

接触器、继电器等在机床控制电路中是最典型的参与控制的器件,它们都有自身的线圈和触点。

图 器件触点又分常开(动合)触点和常闭(动断)触点,常开触点在线圈被送电激励的瞬间闭合(接通),常闭触点在线圈被送电激励的瞬间打开(分断)。 我们可以利用对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常开、常闭触点动作来实现局部电路的通断,并通过适当的触点互连关系来组成控制逻辑。 (二)触点在电路图中的画法

触点在电路图中,有两种画法,一是竖着画,一是横着画。

竖画时,遵行左开、右闭的原则,即常开点在左,常闭点在右。如图3-1。

横画时,遵行上开、下闭的原则,即常开点在上,常闭点在下。如图3-2。 图3-2:常开、常闭触点横画

实际项目使用中,国标符号的基本结构得到比较好的采用,但画法的方向性并不规范,更多的是受个人的制图习惯影响。 二、触点的串联、并联、混联

串联:两个触点的首尾相连的连接方式。 图

3-3:触点的串联

串联的触点必须两个同时接通时,电路才形成通路。 并联:两个触点的首端相连、尾端相连的连接方式。 图3-4:触点的并联

并联的触点只要有其中一个接通时,电路就形成通路。 混联:串联、并联相混用的方式。

1、2看做一个触点,它又

和32串联。

线圈 常开/常闭

事实上,无论如何混联,通过等效电路的方法,都可以最终变为串并联的基本连接关系。

三、自锁、互锁、连锁

(一)自锁

在线圈的控制电路中,使用该线圈本身的触点,保持线圈接通后不再掉电的连接方法叫做自锁。

如图3-6:线圈KM通过按钮SB1送电,接触器KM的辅助触点闭合,使电源被持续送到线圈,这时即使启动按钮SB1松开,线圈KM也持续供电。KM通过其辅助触点实现了自我锁定,即自锁。

KM

有我无你的控制形式,以杜绝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这类事件如工作台的前进/后退、升降机的上升/下降、电动机的正转/反转等等,都是不允许同时发生的事件。如果控制电路不可靠,造成同一时间内发生,轻则出现故障,重则诱发重大事故。

图3-7给出了互锁的控制逻辑。

KM1的控制

KM2线圈无法在同一时间

KM2线圈送电时,KM1线圈也无

(三)连锁

连锁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作为另一个事件允许或不允许发生的条件,两个事件之间不形成对立,只形成单向锁定关系。

这样的连锁关系在现实生活和设备控制中非常多见:如砂轮不旋转时,不允许工作台工进;吊具不打开到位时,不允许升降机下降;夹具不夹紧时,不允许加工开始等等。我们可以用前一个事件的发生,作为后一个事件的连锁条件。

图3-7中,如果去掉KM2的辅助触点,那么KM1对KM2就形成了单向的连锁关系,即KM1得电时,KM2不允许得电。

四、启动/停止、点动

启动/停止和点动电路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电路。

(一)启动/停止电路

启动/停止电路需要两个按钮、一个接触器(继电器)来完成。 下图是启动/停止电路图。

KM 的辅助触点闭合,使电源KM 也持续供电,除非通过

按钮SB2分断一次,KM 线圈才掉电。这里的SB1为启动按钮,SB2为停止按钮。 (二)点动电路

点动也叫寸动,一般是指对运动机构的控制,即按下按钮时,输出动作,抬起按钮时,输出停止。

/停止的持续运

设备控制电路常需要设置若干控制方式,最普遍用到的是自动/手动方式,有的设备为方便维修,还设有维修方式、标定方式等。

工作方式一般用主令开关(两位或三位)来选择。当选择自动时,其自动条件被加到只有自动循环时才允许的动作逻辑中;选择手动时,其手动条件被加到只有手动调整时才允许的动作逻辑中。

KA1、KA2分

下面是一个正反转控制电路。 图3-12:正/反转控制电路

KM 自动 手动

SB2、SB3分别用于启动正、反转KM1、KM2,同时正、反转通过自身辅助触点自锁和互锁。互锁控制还通过SB2、SB3实现。FR 为电动机的保护热继电器,其下的按钮为停止按钮。 第二节:机床电路基本结构

传统的机床电路本身又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前者用于分配电源、驱动电动机,是传输功率比较大的电路;后者用于完成控制逻辑,不用于传输功率。 一、主电路

最典型的主电路是电动机驱动电路,同时也包含电子半导体器件电路。 (一)供电体制

三相四线制主电路包含A 、B 、C 三相火线和一根零/地线(接在一起),三相五线制主电路包含A 、B 、C 三相火线和一根零线N 、一根地线PE 。目前轿车公司采用的是三相五线制。

图3-13:三相火线相电压

A 、

B 、

C 之间的电压叫做线电压,为380VAC ;A 、B 、C 对零线的电压叫相电压,为220VAC 。三相电压之间相位依次相差120°。 (二)火线相序

主电路配线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机床上有电动机等对火线相序有要

求的电器,ABC 三相顺序就有严格要求。

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相序不同时,将造成电机反转,如果一旦接错,可能引发设备事故。 (三)主电路

下图是一个晶体管整流、逆变主电路。交流电通过二极管整流电路得到直流电,再通过IGBT 功率管逆变电路得到脉动交流电。这是典型的变频器电路的主电路。

图3-14:变频器主电路

图3-15:正、反转电路的主电路

上面电路中,FU2左侧为电动机正/反转电路的主电路,反转时,通过KM1进行火线相序的改变,从而获得反转。控制电路与前面介绍相同。

下图是一个带有变频器的电动机驱动主电路,即可以实现两台电动机的直接启动(KM1、KM3通),又可以实现变频启动(KM2、KM4通)。

图3-16:比较复杂的主电路实例 二、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指机床逻辑控制部分。如前面提到的启动/停止、点动、正/反转电路等都是。

U A

U B U C

相对于晶体管功率电路(主电路)来讲,控制功率器件(如IGBT、SCR等)工作逻辑的电子线路也可以叫做控制电路,这属于电子技术专门课程,此处略。

图3-15中,FU2及其右侧部分即为控制电路。

复杂的机床控制电路可以做到非常复杂,不过,由于PLC技术的普及,现在复杂的机床控制逻辑已经被PLC程序取代。

三、PLC电路

PLC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由于有了该项技术,机床电气控制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并大幅度节省了硬件配线,降低了故障率。

(一)输入/输出电路

PLC电路实际上是控制电路的一部分。

下面是PLC输入/输出电路图。

PLC上边为输入电路,外部开关、按钮等器件被接到PLC输入点,把控制信号传送给PLC;下边为输出电路,PLC的输出控制通过输出点送给外部指示灯、接触器、变频器等执行电器。

图3-17:PLC输入/输出电路

(二)程序梯形图

PLC程序图是PLC的控制软件部分,是PLC控制设备图纸必不可少的组成,对维修故障时分析设备故障原因非常重要。

它包括梯形图、逻辑图、语句表等形式,后续课程将详细介绍,此处略。四、机床电路的功率放大作用

所谓机床电路的功率放大作用,是指机床动作逻辑不直接被输出到大功率执行电器,如电磁阀、接触器,而是先由普通的继电器等进行逻辑运算,再输出给电磁阀、接触器等大功率控制电器,通过这类电器去驱动更大负载。

(PLC

个、几十个毫安)去驱动大功率晶体管(几安到几千安),最后去驱动电动机等大功率负载。

通过功率放大作用,实现了小功率逻辑信号对大功率负载的控制。

第三节:机床电路设计规划

要合理设计机床电路,就要按如下过程进行。

一、了解工艺要求

电路设计前的第一步,是要了解机床的工艺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1、机床用来做什么

2、所生产产品的精度要求,决定了对零部件的选择。

3、节拍要求,影响到后期逻辑或程序设计。

4、加工顺序(工艺顺序),影响到后期逻辑或程序设计。

5、对操作的要求,影响到后期逻辑或程序设计,器件选型、布置。

等。

二、了解设备结构

了解机械工程师设计出来的设备结构,包括:

1、机械构成和大致的装配关系。

2、哪些部分为固定部分、哪些是运动部分。

3、驱动动力源选择(电动机、气、液)及力矩要求。

4、机床结构的限制,如行程、正反转、保险构件等。

等。电路相当于为人的躯体匹配思维和神经系统,因此必须对机械结构有详细的了解,才能正确控制机床工作,并保证不损害设备。

例3-1:从机械工程师给出的转矩、转速要求选择电动机:

依据电动机功率:

P=Mω

计算电动机的名牌功率,其中P为功率(瓦)、M为转矩()、ω为角速度(弧度/秒)。

由于电动机的名牌功率P使用千瓦(KW),转速n使用转/分(RPM),所以上面公式要进行转换。

P=(M×2лn/60)/1000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和极对数有关(后续课程),分别为1000RPM(6极电机)、1500RPM(4极电机)、3000RPM(2极电机),不是可以连续选择的,如果要得到任意转速,还需要加机械减速机、离合器或变频器等。

算得的功率也要靠标准的功率等级,如、、1、、、、、、(KW)等。一般留取余量为30-40%。

三、了解气/液/润滑工作时序

液压、气动、润滑等部分,机械工程师会在设计时根据自己的要求给出控制时序图,即要求电器设计时,按照他要求的动作逻辑去驱动电磁阀,以满足最终动作过程。

这个时序图一定要读懂,才能正确地设计控制电路去完成这个逻辑过程。

快进+--

工进+-+

光刀+-+

快退-+-

停止---

如上表就是一个工作台完成快进——工进——光刀——快退——停止循环过程的时序。

四、熟悉外购件使用方法

现代的产品系列中,有大量的功能电器可供选择。如PLC、变频器、过程仪表、拧紧控制器、数控系统等,这些系统的设计有自身不同的要求,电气工程师必须详细地阅读外购产品的资料,按照其要求进行匹配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产品应用设计往往不比机床整体设计简单,大部分产品的应用设计既包括硬件线路,又包括软件设计,需要投入比较大的人力。

后面有专门的章节对这部分进行介绍。

五、组合设计

在了解了工艺要求、机械结构等细节后,可以进行组合设计。大致过程为:

1、规划主、控制电路方案,进行功能分配,确定各部分大致设计思路。

2、确定使用的零部件,选择零部件型号、规格等,列出选型表。

3、进行器件编号、地址分配等,列出分配表,在设计过程中边设计边完善。

如各器件在图纸中的编号、作用,PLC软元件地址分配、作用(后续课程)。

表3-2:PLC地址分配表(部分)

4、分开设计主、控制电路。

5、设计功能器件电路,如PLC、变频器电路。

6、设计功能电器程序、参数。

7、设计保护电路、匹配保护器件参数,这些电路包括短路、过载、超程等对设备的保护,及对人身伤害的保护等。

比较典型的如保护设备的空气开关、热元件、保险器设置,保护人身安全的紧急制动、门禁开关、光幕等。

8、各部分电路关联、完善。

六、故障、隐患分析

真正完善的设计应该包含一个容易忽略的细节,就是从设备实际使用经验,特别是反面教训的收集中去完善设计。

很多重复采购的设备品种,在使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应该反馈到前期设计中,这是我们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做的一门功课。

这些经验包括:

1、操作工人反馈的操作不轻便;

2、维修工人反馈的重复性故障和零部件早期劣化;

3、维修工人反馈的维修手段方面的困难;

4、设备发生过的安全事故;

5、设备重复发生的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6、其它可以预见的,可能发生的事故。

所以,我们在研讨方案时,要多汲取其它部门意见,所谓的技术要求会签,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分散项目责任。

七、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图是表示机床控制原理,详尽表达控制逻辑关系的图纸。有了原理图,就可以正确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

电器原理图是电气设计最重要的图纸,维修工往往凭借一张原理图,就可以独立完成维修过程。工艺人员应该学会设计简单的原理图。

原理图要画清楚所有电器、连线之间的关系,一个器件的不同部分(如线圈、触点)可以画在图纸中的不同位置,甚至不同页,它关注的是如何正确画出控制逻辑关系。

所有的连线要有唯一的编号,我们把这叫做“线号”。线号要用不脱色的颜料打印或手写在线号管上,然后套在接线的端部。

具体的图纸实例见第二章第三节《读图举例》,不再列出。

第四节:安装结构设计

电路设计完成后,要进行安装结构设计,拿出布置图和接线图。

一、电气系统安装结构构成

一般电器系统的安装结构从外观直接看,包括

1、电柜

2、操作台

3、分线盒

4、过线盒

5、金属桥架

6、管线

7、直接敷设电缆

8、外部安装器件

二、电柜

电柜内主要包含主、控制电路的继电器件、变压器、保护电器、电源等,这些器件被集中安装在主电柜中。

规模比较大的设备,有些电器集中的位置,也布置分电柜,如升降机等。

一般来讲,主电柜内的元件布置要求强弱电分离,即强电器件和弱电器件在区域上分开布置,必要时要加隔离屏蔽板或分置在不同电柜中。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多个电柜拼在一起,组成整机的主电柜组。

电柜和外部导线的进出有两种方式:

1、通过端子板进行转接,这样的连接方式比较牢靠,是用户喜欢的方式;

2、通过插头在柜壁上插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容易松动,但拆解容易,便于搬运和重新安装,是设备供应商喜欢的方式。

图3-19:电柜布置图

电柜内元件间的接线及出柜线是通过线槽走线的,要求露线最短,横平竖直。

为了方便配线工配线,一般设计工程师要给出电柜布置图和接线图。

现在大部分电柜采用标准电柜,而不需要非标设计。

三、操作台

操作台用于集中布置操作元件,一台机床根据操作位置的便捷性需要,可以有多个操作台,但一般都有一个主操作台。

主操作台上一般包括总系统的工作模式、送电、总启动、总急停、系统操作、系统状态等集中的操作器件和设备状态信息。

操作台的布置有立式和斜面式两种,按照国家标准,各有具体要求(后续课程),总体以操作方便,肢体最小疲劳为宜。

操作台与电柜之间的接线同样可以采用插头和内部端子板两种形式。

图3-20:操作台

操作台设计同样需要给出布置图和接线图。

四、分线盒、过线盒

分线盒用于外部集中安装元件超过1个的区域,用于把来自电柜的一捆线分散连接到各分散安装器件。如液压站的多个电磁阀区域。

图3-21:分线盒图3-22:过线盒

分线盒内部一般使用端子板接线。标准和非标设计的分线盒都有。

过线盒相当于多通,用于在布线中途,把一捆线分拆成两捆(含)以上的线束,分别去不同的区域。

五、金属桥架和管线

金属桥架用于大量导线的外部集中敷设,公司的控制标准,一般建议长于3米的导线敷设使用桥架。

金属无缝镀锌管用于较少量导线的外部敷设(几十根内),公司控制标准建议1-3米以内的导线敷设采用。

蛇皮管、编织软管、电缆直敷建议使用场合为1米以内,不建议长距离敷设。

比较正规的厂商,线路安装相对规范,但很多皮包商线路敷设喜欢电缆直接敷设,整个机床线路做得像蜘蛛织网一样。

六、外部安装器件与防护等级

(一)防护等级

电动机、行程开关、电磁阀及远程I/O模块等,都是外部安装电器部件,这些部件之所以可以外部直接安装,是因为它们的防护等级符合了现场使用要求。

事实上,不仅外部安装器件,电柜、桥架等也有相应防护要求。防护等级的采用,要看使用环境,和设备对防护自身的要求。

那么如何定义防护等级(IP)呢

IP等级是针对电气设备外壳对异物侵入的防护等级,来源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IEC 60529,这个标准在2004年也被采用为美国国家标准。

IP等级的格式为IPXX,其中XX为两个阿拉伯数字,第一个表示接触保护和外来物保护等级,第二个表示防水保护等级。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佳。

1、防尘等级

0 无防护:无特殊的防护;

1 防止大于50mm之物体侵入:防止人体因不慎碰到电器内部零件,防止直径大于50mm之物体侵入;

2 防止大于12mm之物体侵入:防止手指碰到电器内部零件;

3 防止大于2.5mm之物侵入: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工具,电线或物体侵入;

4 防止大于1.0mm之物侵入:防止直径大于的蚊蝇、昆虫或物体侵入;

5 防尘:无法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侵入灰尘量不会影响电器正常运作;

6 防尘:完全防止灰尘侵入。

2)防水等级

0 无防护:无特殊的防护;

1 防止滴水侵入:防止垂直滴下之水滴;

2 倾斜15度时仍防止滴水侵入:当电器倾斜15度时,仍可防止滴水;

3 防止喷射的水侵入:防止雨水、或垂直入夹角小于50度方向所喷射之水;

4 防止飞溅的水侵入: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

5 防止大浪侵入:防止大浪或喷水孔急速喷出的水侵入;

6 防止大浪侵入:电器侵入水中一定时间或水压条件下,仍可确保正常运作;

7 防止浸水侵入:电器无期限沉没水中在一定水压条件下,可确保正常运作;

8 防止沉没的影响。

普通的工业环境,IP54应该已经可以满足一般使用要求。

(二)安装位置要求

外部安装器件的安装位置一般有如下要求:

1、一定要安装在易于维修的位置,以缩短维修时间;

2、安装点还要有好的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受震动;

3、要兼顾布线的简单、节省和美观。

七、电气安装布置图/布(接)线图

电器布置图和接线图是设备安装必须的。

(一)电气布置图

布置图是进行电器外部器件安装的示意图,用于确定所有外部敷设电器及布线位置、结构。

如下场合需要提供布置图:

1、主电柜、分电柜;

2、操作台、分线盒;

3、整体机床布置;

4、局部安装结构比较复杂的部位。

图3-23:沈阳新松公司AGV(自动导航车)布置图

(二)电气布(接)线图

电气接线图是布线工正确布线的必要图纸,它指导各电器之间的正确接线方法,对复杂的设备只凭原理图是不可能完成布线的。

1、电柜类布线图

电柜、操作台等柜体布线图一般是按实际器件摆放位置画的,并标明每个出线端子在器件本身的编号,相同器件相同端子出线号码是重复的,用于识别元件的接线位置。而电路原理图的线号是统一编号的,不可以重复,每根线的号码是唯一的。

2、外部敷设布线图

外部敷设线路的器件往往不能按实际位置画,但要画出彼此间的连接关系。

图3-24:AGV后驱动轮部分电气布(接)线图

上图给出的是AGV系统的整机布线图

第五节:机床电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个好的设计,除了满足工艺、机械要求外,应该同时考虑如下辅助要求:一、安全性

合理的电气设计,必须设计可靠的保护电路。既要包括对人的保护,也要保护对设备的保护。

(一)典型的电气保护

1、对设备

1)短路保护:使用保险器

2)过载保护:使用空气开关、热继电器

3)过电压保护:过压继电器、压敏元件

4)行程保护:形成开关

5)流量保护:如液压、润滑,使用流量开关

6)压力保护:如液压、过滤系统堵塞保护,使用压力开关

等等。

2、对人员

1)触电保护:漏电保护器

2)区域机械伤害保护:光栅、光电

3)旋转工具伤害保护:能耗制动系统

4)碰撞保护:超声检测、保险杠开关

5)误送电保护:钥匙开关

等等。

3、综合性保护

如急停装置等。

(二)本质安全

机床的保护系统设计,必须从机械、电气方面综合考虑,尽量做到完善,零风险。

但再好的保护系统设计,即使可以防范危险的伤害,也是在风险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不如在设计上采取措施,让危险源没有机会发生。这种从设计上杜绝危险发生的方法,叫做本质安全设计。

显然,本质安全是最好的安全措施。

二、可维修性

电气系统设计要便于维修,表现在一旦出现故障,或进行检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具体表现在:

1、作业高度:可能拆卸器件的高度要便于人站立或蹲下处理,使维修工最少体力消耗下可以修理。位置不能太高太低。

2、维修空间:所有可能拆卸的位置、电柜门开度、电柜门附近空间大小等要便于操作。一般电柜门1米空间内不允许有干涉物。

3、器件安装:器件的安装位置要考虑方便拆卸,尽量不设置在隐蔽区域、盖板下、作业空间狭小、落脚点不稳定的位置。

4、固定方式:非标性固定方式要便于拆卸,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特殊工具。

等。

三、可操作性

电气设计要考虑便于操作工人操作,如:

1、操作台的高度、角度;

2、显示系统的位置、高度、角度、亮度;

3、操作点的布置、拆分;

4、操作器件的选择(影响操作手感、力量、习惯);

5、硬、软操作元件的分配合理性:最常用的操作元件一定要使用实体元件,比较少使用的可以使用触摸屏幕设计;

6、机床工作照明;

7、操作流程设计要最简单,最少的动作可以完成必须的操作;

8、必要的声、光提示,充分利用人的感官。

等等。

四、高可靠性

高可靠性包括诸多方面:

1、电器件的耐用性;

2、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系统的接地性能;

4、程序设计的最少BUG;

5、最简单的设计满足必须的功能。

等等。

五、经济性

经济性主要是指降低一次性采购成本和服役期使用成本。

最好的设计是什么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做到最简单就是最好的设计。

经济性要考虑:

1、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使用功能最简单的器件;

2、在满足工艺、质量可靠性的基础上,使用最低等级的器件;

3、尽量收缩备件的范围,降低服役期库存;

4、备件的获取渠道畅通,周期短;

5、在发展不确定的情况下,尽量不做冗余设计,少留“扩展接口”。

等等。

六、其它规范

机床电气系统设计还包括一些和技术经验相关的规则,比如:

1、某些品种的一个电器中的触点不可以使用多个电压,如行程开关等,由于距离过近,且没有隔离,容易造成短路。

2、应尽量避免许多电器依次动作才能接通另一个电器的现象。

3、继电电器线圈不能串联使用。

4、在控制线路中应尽量减少电器触点数,以提高线路的可靠性。

5、尽量减少联接导线的数量与长度。

6、含电子系统的机床设计中要采取必要的抗干扰措施。

7、必须确保机床所有金属结构物可靠接地,及管线间可靠跨接地线。

等等。

这些“规则”需要有设计经验的积累,一个设计工程师是否有经验,更多地体现在这些细节“规则”上。

第六节:需交付的电气图纸资料

做设备采购项目,必须为后期使用准备如下电气图纸资料。

1、电器安装布置图;

2、电气系统接线图;

3、电气原理图;

4、带有单点注释的PLC梯形图;

5、PLC、组态软件的地址分配表、映射区分配表等;

6、需要用户维护的应用软件:如机器人程序、CNC程序、拧紧扳手程序;

7、应用软件流程图、程序结构说明(工控机用户程序,维修分析要用到

的);

8、触摸屏程序;

9、总线、PLC等需要组态系统的组态备份、识别文件;

10、可编程器件的带有详细含义说明的参数表(如变频器、拧紧扳手控

制器、CNC系统);

11、复杂外购件使用手册、连接手册、维修手册、合格证等资料;

12、零部件清单:包含名称、型号、订货号、规格、厂家、数量、价格

等信息;

13、随机备件清单,包含上项相同信息;

14、应用程序、装机软件、参数、整机镜像等的CD备份;

15、维护说明书:包括复杂维修(如校准、标定等)的作业要领书、点

检周期、保养周期、定期更换周期等;

16、设备操作说明书:如操作工人的操作规程、整机维修/调整操作、工

艺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等。

17、维修或工艺管理必须的工具软件。

18、其它必须的资料。

一汽轿车:重剑无锋

2013-5-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