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导学案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导学案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导学案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导学案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好! 我是王淑芳,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高中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 一、分析教材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与其他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及聚落、商业密切相关。因此教材在讲授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后,安排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发展的趋势;二是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二、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特点和变化趋势,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区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结合实例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能够运用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具体交通线的布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有关图片和材料,理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通过生活实例的例举和练习,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3.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布局及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感受祖国、家乡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增强学生爱国和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根据所需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理解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1)根据所需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高中地理_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线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任意选择家乡某一种交通运输线,通过搜集材料了解该交通运输线在建设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组内汇总做成PPT,课前进行展示交流。提前两天设计好本节课的导学案,主要呈现本节课的思维框架、学习流程、规律总结以及和学习内容相关的素材,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课堂学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交通运输布局第一课时—交通运输线。首先,我们先聆听一首歌,一起感受青藏铁路沿线独特的风景。播放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听完歌曲之后我们沉浸于青藏的美丽风光,但是同学们知道歌曲里涉及的青藏铁路为什么要修建吗?今天我们一起进入青藏高原,去学习认识一下青藏铁路。 【素养目标】 1.了解主要交通线类型和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 2.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学会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能够对简单的区域交通运输线路进行模拟设计。(地理实践与综合思维) 3.了解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地理特征,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意义,培养民族自豪感。(区域认知与人地协调观) 【预习交流】 一分钟小组完善学案的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一、析因究理,以例得法——青藏铁路全班分成“需求论证组、线路选择组和技术保障组”3个小组,每组探究1个问题。 1.(为何建)为什么建设青藏铁路? 2.(在哪儿建)在四个预选方案中,为什么最终选定青藏方案? 3.(有哪些自然障碍?如何解决?)从自然环境考虑,青藏铁路在建设中遇到哪些自然障碍?在铁路建设中采取哪些措施克服自然障碍? 【学生展示】 1. 需求论证组: 2. 线路选择组: ①新建线路短,投资少; ②沿线地区地势较平缓; ③沿线地质、气象灾害较少; ④技术性难题(多年冻土)较单一且已解决。 3. 技术保障组: 自然障碍:高原多年冻土,施工困难;生态环境脆弱;高原缺氧。 解决措施:热棒、铺设通风路基、以桥代路等等。 【点拨】 以桥代路在青藏铁路中的作用:避开多年冻土地段;沿线地区河谷多;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标要求】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材分析】 这一章阐述的是有关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学好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有重要作用,既有利于学生对人地关系内容学习方法的掌握,又能呼应前面农业.工业的学习,明确交通运输业的“先行官”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政区.地形.河流.资源及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工业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交通已经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习难度不会很大,但要形成牢固的空间概念却不容易;要求识记的内容较多,但客观性强,可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为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有条理,可以对教材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和重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铁路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3.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农业》(1)学案

课题: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1)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知道农业的五个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农业发展的成就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3、运用地图,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及分布,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4、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重点难点】 运用地图,掌握我国南方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及分布,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自主学习】预习第83至88页内容完成下列练习: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农业是指直接利用___所从事的____,是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参考83页活动一)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___、___、___、副业五个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被称为“第一产业”。 2.(阅读84页“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粟的国家,也是最早种植___、___,最早种桑养蚕,最早栽培___的国家,__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3.我国是哪些农作物的原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国农业的发展(课本83—84页内容) 1.农业生产成就:__、肉类、__、油菜籽、__、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__的产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____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农业地区分布:趋于____。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_______也蓬勃发展进来。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还建立了许多以为主的农产品基地。(阅读85页“新型农业”)、、、等地,是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 三.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1、农作物包括和。 1.种类及分布: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 2、南北差异: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等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3、根据不同,小麦有冬小麦与春小麦之分。春小麦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如我国最大的平原;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的夏季收货,如平原。 2、下面左右图对比,标注出我国9大商品粮基地。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承转】我们共同分析了这样两个例子,得到了这样两个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自已看 一个例子。无锡市城市形态的变化。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上的材料1 和材料2,先自己 思考一下问题探究1 【小组探究】 【探究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材料1:无锡是我国古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19世纪中叶以后无锡之所以 能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工商业发达的著名城市,在一定程度 上得力于古运河。 材料2: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无锡市区图 【问题探究1】 1、推断无锡在“水运经济”时代的城市形态。 根据“主要的交通干线是聚落的发展轴线”,我们推断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 的城市形态主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 【设计目的】通过教师的设计,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对从未见过的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推 断,教师帮助印证其正确性,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师】教师展示图(无锡运河风物图、著名的码头——黄埠墩)来印证其推断。 【承转】请同学们对比“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无锡市区图,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对比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的聚落空间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这 种变化能说明什么? 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聚落的空间形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而现在主要是 沿着铁路线、公路线发展延伸的。 这说明了无锡市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以水运为主转向了以公路、 铁路运输为主。(所以说聚落形态会随交通干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设计目的】学生能从地图中对比观察主要地理表象(主要要素的特征)的变化, 并对这种表象的变化运用掌握的地理规律作出合理的解释。 老师:现在的无锡由于铁路和公路的快速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了,那么,古运 河就弃子不顾了吗? 答:不是 【课件展示】无锡古运河的旅游图 【承转】历史上较为典型的还有扬州城市形态的变化。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段材料,

1.4 交通运输业 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下)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6、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7、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2、、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新课引入 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那么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 (板书)第四节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讲)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的长度都有很大增长,运输工具从原来只能靠人力,逐渐发展为马车、船舶运输,进而发展为汽车、火车、飞机运输等,运输能力也有所增加。 (活动)活动练习题 (探讨)以你的家乡为例子,说一说交通条件的改善由此带来的便利。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板)1、公路运输 (问)(1)公路运输的哪些特点?(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速度较快、“门对门”)(2)在什么情况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读图)2000年公路通车里程是1952年的多少倍?(11倍) (讲)图上的公路线只是干线,现在除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上的墨脱县,因地形起伏极大,尚未修通公路以外,全国各县、市都已通公路。在我国的公路干线中,西部的公路干线长度大,而且工程艰巨。 (问)上个学期我们介绍了工程较艰巨的公路有哪些? (讲)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城市已修建了高速公路,它是专行汽车的高等级公路,具有时速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第2课时 (板)2、铁路运输 (问)(1)铁路运输具有什么特点?(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2)在什么情况下适合于采用铁路运输?(长距离、大宗笨重货物)(读图)、对比1952年和2000年的铁路营运里程、 (1)查找南北铁路干线 (结)(1)先找出北京的位置,然后查找从北京向北和向南各有哪几条铁路干线。由北京经天津向北到哈尔滨为京哈线。由北京向南有三条干线,西边的一条是由北京向南直达广州的京广线;东边的一条是由北京经天津直达上海的京沪线;京广线和京沪线之间的一条是京九线,从北京经津、冀、鲁、豫、皖、鄂、赣、粤直至九龙。 (2)焦柳线由河南焦作向南直达柳州,这条线向北可经太原到大同,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 (3)宝成——成昆线,由宝鸡向南到成都为宝成线;成都再向南到昆明为成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 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5、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5.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6、公路选线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2.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 3.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 4.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7、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2.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3.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8、汽车站的区位要求: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2.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3.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 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9、航空港的区位要求:1.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 2.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 3.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 4.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 5.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DOC】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网中点的类型、作用及区位因素 2、以上海港为例,理解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 【重点和难点】 以某个港口为例分析影响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 【主要内容分析】 一、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等,是客货流的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 二、港口的建设 1、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因此,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的影响。 ⑴陆域包括码头、泊位、装卸机械、仓库、对外运输线路等⑵水域包括进港航道、港池、锚地等 2、以上海为例分析影响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 ⑴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可以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①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供了淡水; ③保证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所需的空间; ④三角洲坡度极缓,水流分汊多,致使河道流量分散,泥沙容易淤积航道。 ⑵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 ⑶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 综上所述,建设港口要考虑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以及腹地、城市等经济和社会条件。 [资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有较大增长,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外贸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全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的运输通过港口。目前,我国沿海港口已经逐渐形成煤炭、粮食、集装箱等现代化的运输系统。 煤炭运输系统:通过对青岛、连云港、秦皇岛等港口的新建和改建,沿海港口煤炭装船能力达1200万吨,基本满足北煤南运下水能力的需求,在华东、华南沿海安排建设了一批煤炭装卸码头。 粮食运输系统:建成了秦皇岛、连云港、上海港散粮进口专用码头,安排新建大连、营口散粮码头建设,基本解决了进口粮食运输问题。 集装箱运输系统:在大连、连云港、上海、宁波、深圳等主要沿海枢纽港口建成集装箱专用泊位14个,不仅有效地支持了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运输,也为进一步完善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打下基础。 三、汽车站的建设

中国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学案)

中国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四大工业基地位置范围工业中心部门 2、掌握并应用四大工业基地区位条件及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3、了解并掌握三大工业地带位置范围工业中心部门 4、掌握并应用三大工业地带区位条件及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使用地图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工业国情,关注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运用案例来分析和对比工业基地区位条件及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跟踪训练)37.(18分)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Array间分布的特点。(8分)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 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10 分) 二我国主要工业地带

【变式训练】区域对比 (2010山东文综卷)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 表2 (2011年高考江苏卷)29.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9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略,图20为江苏省简略。

材料二图2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图21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交通运输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布局》课堂教学设计 兖州市第六中学 刘静

一、课题概述 《交通运输布局》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讲述了交通运输线、站点的布局和城市交通网。各交通运输线、站点的区位因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城市交通网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道路网的一种特殊形式,必须在遵循多种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本节内容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学习时应注意联系实际,重视案例分析,突出重点,强化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训练。 二、学情分析 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感性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还是能够很深的体验到,但是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的时候则出现了很多无从下手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在组织知识的时候还是欠缺很多的能力。同时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会学生能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实例,这就要让学生能够从案例中首先读出信息,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需要培养的技能。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 3、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以便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结合分析本市的交通网,模拟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和站点布局方案。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的了解,学习进行简单的区域交通运输线路模拟设计。 2、通过阅读青藏铁路资料和上网查询与本地区相关的新建交通线资料,学会分析影响具体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3、以上海港为例,了解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4、通过对香港国际机场的区位分析,归纳航空港选址的主要区位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重大交通工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家乡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关注身边问题、学以致用、参与家乡建设和发展的思想。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作用。 2.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我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必要性。 3.了解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我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并学会阅读列车时刻表 二、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说明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以及主要铁路枢纽,并学会查看地图和使用列车时刻表。 三、教学难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及铁路枢纽。 四、教学方法 探究法画图法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提问: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能源、矿产、市场、交通、劳动力等。) 问: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个?(交通) 过渡:那么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呢?(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自主学习】自主完成导学案的第一部分 【合作探究】 活动一:分组相互讨论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活动二: 活动三:认识铁路线的分布 1.读图:《中国主要铁路》【看图】 1)看总体分布,在空间分布上哪里密集,哪里稀疏; (东密西疏) 2)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条件——可行性 社会经济条件——必要性 3)从这幅图上看,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 铁路运输 2.出示“七纵四横”铁路干线,再让部分学生上黑板上画。 3.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铁路干线的“七纵四横”的前提下,教师按照分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我国的“七纵四横”铁路分区格局中,青藏铁路是海拔最高、穿越冻土最长的高原铁路;陇海——兰新线是我国东西距离最长的铁路,同时也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京广线是穿过省会最多的铁路线。 小结:除了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外,我国的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的情况又有什么特点呢?下次课大家一起学习。【课堂检测】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高中地理必修2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第1课时交通运输线 学校: 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课标分析】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交通运输线的类型; 2、能说出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因素; 3、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交通运输线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用综合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分析事物的发展,并作出科学的决 策。 【教学重、难点】 会对不同的交通运输线路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一、活动探究 资料:认识青藏铁路 为促进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就着力研究解决进藏铁路建设问题。在经过1958年动工修建、I960年停工缓建、1974年挥师复建之后,1984年,青藏铁路再次停工,至此青藏铁路仅西宁一格尔木段814公里建成通车,未能真正实现火车进 藏。 17年后,修建青藏铁路被重新提出,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开工,历时5年,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956千米,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真正结束了西藏不通过火车的历史。 根据资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铁路为什么修修停停,一期工程(西宁一格尔木)为什么没能实现真正进藏?

2、17年后,青藏铁路为什么可以建成通车?

3、为什么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着力研究进藏铁路建设问题?火车进藏意义何在? 4、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5、进藏铁路有四套预选方案,为什么最终选定青藏线? 、基础梳理 1、类型:铁路、____________ 、水运航道、____________ 、管道等。 2、区位因素及变化 曾经是最重要的因素,现在影响在减弱,却依然是基础因素; 影响 在增强,成为主导因素; 一直很重要,是保障因素。 3、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 (1)科学预测运输需求及分布; (2)选择最经济的__________ 和路线等级标准; (3)确定线路的路径和走向。 4、内河航道网的组成:天然水道和_______________ 等。 、案例分析 1、比较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铁均采用“以桥代路”的修路方式,其目的有何不同? 青藏铁路京沪咼铁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农业》(2)学案

课题: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2)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2、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的牲畜品种。 3、知道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出口的农产品。 【重点难点】 1、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2、我国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的牲畜品种。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P88,“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内容,说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1、经济作物特点:价值高、要求高、率高。 2、种类分布:(1)纤维作物;棉花主要分布在、地区, (省区)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4)饮料作物:茶叶分布在以南的丘陵、山地。主要产茶省有浙江、福建等。 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P89-90,。“畜牧业分布”内容,了解我国的畜牧业类型与分布。 1、中国的畜牧业可以分为和两类。 2、四大牧区及优良畜种(1)新疆牧区:代表畜种、。 (2)内蒙古牧区:代表畜种、。(3)青海牧区:代表畜种。(4)西藏牧区:代表畜种、。 3、农耕区畜牧业 分布: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展示交流:1、各小组代表选择任务讲解,并对生成的个别问题进行简单讨论。 2、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讲解。 知识架构、系统理学:试着对本课做一简单小结,形成本课的思维导图 拓展延伸:1、在我国第七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各个省区的经销商带来了他们的特色农产品,请判断他们所在的省区。(小组讨论完成) 1、我省是全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地。 2、我省区降水少,光热充足,盛产优质长绒棉。。 3、我省区海拔最高,气候以高寒为主,有耐寒、耐缺氧的牦牛。。 4、我省位于岛上,有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5、我省纬度最高,冬季寒冷,生产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通过调查活动的形式,了解聚落的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教材P86的活动提前,活动中两个题目分别适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把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是居住在城市的学生、乙组是居住在乡村的学生),课前一周内进行活动调查。 1.甲组:调查柯桥轻纺城商贸中心的布局,画好地图,课上展示。 2.乙组:调查本镇的集贸市场的分布,并列出乡镇赶集日的时间表格。 〔复习引入〕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那么,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带来哪些影响呢?(进入新课)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展示"株洲城市略图""日本筑波略图"(通过两幅图,帮助学生理解"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扩展"的含义) 〔看图说明〕株洲市是沿着铁路线发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科技城,城市是沿着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而发展的。 〔总结〕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可以看出,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 〔阅读材料〕案例2《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分析说明嘉兴在不同时期,其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而扩展。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展示案例〕《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 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材料分析〕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调查活动1〕结合课文内容,安排课外活动(网上查询柯桥地区的地图,就地图中主要的交通线内容走访当地交通、政府部门或访问长辈) 调查柯桥交通运输布局发生过哪些变化,对本县的聚落形态有什么影响?并用图或文字表达出来。 〔承转〕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空间的形态,对商业网点的分布同样也有影响。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业网点? 〔说一说〕在你居住地周围,商业网点给你或你的家庭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_中国的工业__区域地理学案

【考点预览】 1.我国主要钢铁工业中心和纺织工业中心及其主要区位因素。 2.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联系案例分析工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工业相关知识回顾 1.定义:工业是采取自然物质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及半成品进行加 工的生产部门。 2.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_________、_________。 (2)按发展历史分:_________、_________。 (3)按产品性质分: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 ______________的联系。 4.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区位因素。 5. 按不同工业部门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不同,即工业指向类型划分: 考点二 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 (精练)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①M 城市代表上海 ②d 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③N 城市代表武汉 ④c 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的正确叙述是( ) ① b 经济带的发展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 经济最发达的是b 经济带 ③ d 经济带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④ a 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考点三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区域地理》 1.读“辽中南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工业区在发展工业上的区位优势: 。 (2)图中数码代表的工业城市:① , ② ,③ ,④ 。 (3)该工业区中的钢铁基地 , 和上海的宝钢的异同点是: 。 (4)②的 工业发达, ① ③ ② ④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公开课修订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 学设计公开课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设计 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本章的编写就是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进行要点的讲授。 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选取了“南昆铁路建设”等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但教材内容较少,单纯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交通的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化。 【课标分析】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学情分析】 首先,“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是初中教材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小,学生对身边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次,通过将近一年的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一般的读图、分析图和相关资料,并从中获取有用信

息的方法,也具有开展一些简单调查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通过展示教材案例,并进行相应知识的引导和方法的点拨,学生应该容易掌握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可以对不同运输需求提出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建议。 2.了解我国当代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当中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网。过程与方法 1.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引入地理学知识,对其无序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提升。 2.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社会中的现象——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交通工程项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重点和难点】 重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交通运输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并通过列表比较,明确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结合生活实例和真实情境,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3.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情感,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 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那么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谈一谈:你都到什么地方旅游过?怎么去的?直达还是中途有停转?引出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导入本节新课。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一)学生自主学习: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1.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对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价格等的直观认识。 2.自主思考:请结合生活经验及课本105-108页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比较。并把结果填入表格。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交流研讨,教师点拨归纳。 承转: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你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吗?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二)学生自主训练: 1、请根据下列情境,为这几位旅客出谋划策(客运)。 1.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2.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从台北送到上海。 3.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三)课堂练兵:在下表中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打√号) 1.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发生地震,最高震级7.0级。震后,一批急救药品由北京运到雅安灾区,你认为此时宜选用何种运输方式最佳,为什么? 2.上海最近从大庆购买5万吨石油,需要从大庆运到上海,你认为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交通运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四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建立在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基础上,对其中的交通运输布局等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 (3)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以便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青藏铁路资料和上网查询与本地区相关的新建交通线资料,学会分析影响具体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2)以上海港为例,了解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3)总结分析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重大交通工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家乡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关注身边问题、学以致用、参与家乡建设和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点的区位因素。

2、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差距。尤其是我们地处农村,又不靠海,所以学生对港口及航空港所需的区位条件比较陌生,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综合分析法,对各交通运输线和站点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2、充分利用有关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 3、探究法进行采用区域交通布局设计。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学案,把握基本的课文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历史最悠久的、地域性最强的联系方式?——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离不开线路、站点和运具三大要素。线路和站点共同构成交通运输网,它们的布局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交通运输线

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1)学案

课题: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1) 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知道农业的五个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农业发展的成就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3、运用地图,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及分布,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4、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重点难点】 运用地图,掌握我国南方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及分布,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自主学习】预习第83至88页内容完成下列练习: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农业是指直接利用所从事的_______________ ,是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狭义的农业是指 种植业,(参考83页活动一)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副业五个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被称为“第一产业”。 2?(阅读84页“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也是最早种植 ______ 、 _____ ,最早种桑养蚕,最早栽培_______ 的国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3?我国是哪些农作物的原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课本83 —84页内容) 1?农业生产成就:—、肉类、—、油菜籽、—、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的产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_________ 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农业地区分布:趋于_________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 ______________ 也蓬勃发展进来。为 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还建立了许多以_________ 为主的农产品基地。(阅读85页“新型农 业”)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地,是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 三?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1、农作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1 ?种类及分布: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 2、南北差异: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_______________ ,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 等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3、根据_____________ 不同,小麦有冬小麦与春小麦之分。春小麦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如我国 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__ ;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的夏季收货,如________________ 平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