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科学管理模式的应用

浅谈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科学管理模式的应用

浅谈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科学管理模式的应用

风险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规模逐年增加,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与此同时,我国建筑业也是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采取什么样的工程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国家和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出发点。本文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根据风险管理程序,结合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研究。希望对行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风险管理;风险识别;工程管理;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put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models to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ccording the risk management procedures,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ecurity management, security risks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research. i hope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risk identific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规模大、周期长、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等

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建设

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建设 1.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建设 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是在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下提出来的,其导想是:无论是人身伤亡事故,还是财产损失事故;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生产事故,甚或火灾或治安案件,都对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害。这些人们不期望的现象,无论从根源、过程和后果,都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企业对其进行防范和控制,也都有共同的对策和手段。因此,把企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环保等专业,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建立“大安全”的综合安全管理模式是21世纪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理论上,无论是牛产性事故、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都是技数风险的表现,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管理欠缺“四要素”构成的,要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都需要采取工程技术、教育、管理的“三大对策”。因此,大安全的认识是建立在安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是具有理论支侍和买践的可行性的。 2·企业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建设 作为企业,研究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安全管理的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基本内涵是把管理的核心对象集中

于生产作业人员。即,安全管理应该建立研究人的心理、生理素质基础上;以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人的误操作作为安全管理目标。这种模式为代表有马鞍山钢铁公司的“三不伤害”活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上海浦东钢铁公司的“安全人”管理模式、长城特殊钢厂的“人基严”模式(人为中心。基本功、基层工作、基层建设,严字当头、从严治厂)等。这些安全管理方式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体现。 3.企业以“管理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建设 这种管理模式基于如下认识:一切事故原因来源于管理缺陷。因此,现今的管理模式既要吸收经典安全管理的精华,又要提炼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更要能够运用现代化安全管理的理论。比较著名的有鞍钢“0123”管理模式、扬子石化公司的“0457”管理模式、抚顺西露天矿的“三化五结合”模式、梅山铁矿的“333”管理模式和国家建材局的系统安全管理模式等。

企业新管理模式分析

企业新管理模式分析 一、引言管理与人类几乎同时产生,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劳动和集体协作。作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管理也是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作用凸显的年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企业经营环境不同,管理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自20世纪以来,有三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一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的形成;其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其三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经济的出现。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外部环境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加强管理,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这既向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将对这三种因素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二、企业管理面临知识管理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1.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知识管

理咨询公司的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强调技术重要性的第一代知识管理和更多考虑人力资源和过程主动性的第二代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而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即知识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新的重心。而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2.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研究

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研究 黄旭晨 [摘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80%左右的事故与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直接的关系。文中阐述了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念,,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消除控制人不安全行为的措施,以规范人的行为,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不安全行为

引言 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实现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现实却不容客观,交通安全依然是公众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加,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道路运输业增长迅速。在道路运输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安全问题,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交通安全四项指标居高不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交通事故最严重的国家。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道路运输已经成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高速、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运输安全是道路运输最基本的要求,是道路运输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也是国家安全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部门、道路交通参与者共同的责任。根据交通事故发生的特性,驾驶员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因素、环境因素是构成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四大因素共同作于道路运输企业的生产安全,其中驾驶员因素可以定性为主观因素,其他因素为客观因素。运输企业无法改变客观因素,但可以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将不可控的客观因素转化为可控因素。运输企业通过对安全因素的控制可以达到预防事故、降低损失、促进恢复。道路运输企业是指专业从事道路客运、货运的企业。本文主要讲的是从事道路客运。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思想通过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措施真正落地,从而达到安全管理目的,降低交通事故率,减少由交通安全事故给交通运输企业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众所周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道路、设备、气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人的身体状况、心理因素、技能等等。但归纳起来,就两大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在人与车之间,不论是人驾驶车还是管理车,人都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是能动的,一个驾驶员在驾车行驶中,其心理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得当、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能否安全行车;一个车辆管理监督者在实施管理监督过程中,其监管责任是否到位、预防措施是否到位、教育培训是否到位、制度落实是否到位、全过程监控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探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18-09-27T13:29:40.6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作者:郑海荣 [导读] 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企业和安全机构的事情,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和机构共同的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开始将以人为本和关注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守则,在建筑工程项目运营管理中,更是将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而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的的管理模式,则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施工经营项目管理水平质量方面起到帮助。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措施 引言 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企业和安全机构的事情,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和机构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管理也十分必要。 一、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概念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是指在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理论、方法,通过法规、政策、技术、组织等手段,使人、物、环境构成的施工生产系统达到最有效安全状态,实现施工安全生产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实施、协调、监督等系列活动的总称。 二、建筑工程施工生产安全现状 1.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自主权和控制权: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建筑市场的不规范,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丧失自主权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于建筑施工项目的承包人,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也从某种意义上,丧失了主宰控制权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指导管理,从而造成现在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规范,才造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2.管理机制造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平衡:当前,市区与郊县的建筑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相差较大。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存在安全文明施工资金投入不足或无安全文明施工经费的现象。然而,当前建筑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差距较大,不适应新时期、新发展的落后管理机制和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造就市一级对区、县一级业务指导脱节,甚至出现政策贯彻真空、政策信息不灵、我行我素、划地为牢的地方保护主义被动局面。 3.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不够重视: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二定”未落实,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常忙于其它事务,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形势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无暇顾及,只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落实。 三、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保障措施 1.建设单位安全管理 目前,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意识到在建筑项目中增加安全投入、改善现场施工面貌会带来更大的收入和好处。就房地产行业而言,建设单位对于现场文明施工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加的拉伸效应会有更好的体会。项目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场地材料布置合理,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工地流水作业有序,作业现场繁忙而不紊乱,这就给前来参观楼盘的潜在客户以好的印象。同时,对于一些看期房的直接客户更是打上“公司管理规范”的强心针。目标客户的增多,对公司品牌的传播,都让建设单位受益。也会让建设单位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来。 2.勘察单位安全管理 勘察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在对建筑物基础的质量安全验收或其他需勘察单位参加验收的工程部位的质量安全验收时,勘察单位要积极参加,并配合好相关单位的工作。 3.监督机构安全管理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是代表我国政府对生产和服务中的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体系所具备的条件进行监督检查、科学指导,其安全管理的依据是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建筑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可见,政府授权的监督机构所进行的安全管理行为具有强制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而这些被授权的监督机构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中心任务,其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安全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发生。但不要过于着重形式而忽视实效,实效就是不出事故。 4.承包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 承包商(施工单位)与施工生产活动直接联系,故对能否实现施工安全目标承担着主要的责任;而承包商(施工单位)能否建立一个具有较高的现场管理水平的过硬的项目班子,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美国的很多项目承包商都把“零事故”作为努力的目标:英国则要求项目承包商在施工中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使工作方法更安全、有效,要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各种方法和物资完全避免风险。 5.设计(咨询)单位安全管理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防止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设计方案的决策会直接影响建筑安全,设计师设计内容、选择材料、安排设备构件以及对设计变更处理的方式都会直接影响施工人员完成工作的方式。其次,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性意

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模式 3.1原则 3.1.1预知预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体现安全管理的预防和预控作用,针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制定预控措施。 3.1.2系统控制必须遵循系统控制原则,在确保安全目标的前提下,应满足建设工程投资、进度、质量目标的实现。 3.1.3全过程要覆盖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和全部内容,使安全措施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以实现系统的安全。 3.1.4动态控制必须遵循动态控制的原则,施工生产的全过程中不安全因素是不同的、动态的,必须对施工安全生产实施动态控制。 3.1.5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应尊重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技术措施具有针对性。 3.1.6持续改进应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1.7实效最优化应遵循实效最优化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目标的前提下,在经济投入、人力投入和物资投入上坚持最优化的原则。 3.2基本内容 3.2.1安全管理程序 3.2.2安全目标管理 3.2.2.1安全目标管理目的和意义 安全目标管理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使现场安全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要制定总的安全目标(如伤亡事故控制目标、安全达标、文明施工目标),以便于制定年、月达标计划,进行目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考核到人。 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能进一步优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使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全员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 3.2.2.2安全目标管理内容 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目标体系的确定、目标责任分

解及目标成果的考核,具体为: ○1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a、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杜绝死亡重伤事故的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1‰以内。 建筑面积在10000㎡以下的项目只允许有一起轻伤事故。 建筑面积在10000㎡~50000㎡的项目只允许有两起轻伤事故。 建筑面积在50000㎡以上的项目只允许有三起轻伤事故。b、安全达标目标:根据工程特点,按部位制定安全达标的具体目标。 c、文明施工目标:根据作业条件的要求,制定文明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实现文明工地的目标。 ○2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分解:把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管理目标责任按专业管理层层分解到人,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3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依据公司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安全管理目标的具体内容,应按月进行条款分解,按月进行考核,制定详细的奖罚办法。 ○4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按项目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结合项目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分解,以评分表的形式按责任分解进行打分,奖优罚劣和经济收入挂钩,及时兑现。 3.3、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每月由公司领导和各改制子公司、各项目经理部经理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总结每月的生产业绩,讨论改进安全生产、质量上存在的问题,促进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改进,实行奖罚措施,对项目和个人进行奖优罚劣。各项目经理部也必须实行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总结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 3.4、安全文明检查制度 公司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检查外,每年还定期地进行四次以上群众性检查,群众性检查是普遍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的结合检查。 3.4.1安全生产检查由生产管理部门总负责,安全管理部门具体实施。并由公司各部门配合组成安全文明检查小组。安全检查的内容:查思想、查管理和制度、查违章隐患、查

6-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学生姓名: 入学时间:2008.9 专业名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班级:08汽车营销一班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摘要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私企),由于传统共产主义反对私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便将它们命名为“民营企业”。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是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只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民营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如今中国的民营企业高度发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历程,截止2008年六月,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超过500万户,优秀民营企业家数不胜数。而企业的管理模式从单一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到如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更是经过了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演变,家族式与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如何优化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现代化管理;制度改善与创新

目录 0 引言 (1) 1.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 (2) 2.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演变 (3) 2.1初创阶段 (3) 2.2成长阶段 (3) 2.3 快速发展阶段 (4) 2.4 思考 (4) 3.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 (6) 3.1 民营企业发展的优势 (6) 3.2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缺陷 (6) 3.2.1企业股权单一,企业管理家族化 (6) 3.2.2经营管理集权化 (7) 3.2.3决策机制不健全,缺少科学的决策机制 (7) 3.2.4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倾向人治 (7) 3.2.5重视硬件建设,忽视企业文化的作用 (8) 3.2.6 组织制度缺失,造成效率低下 (8) 3.2.7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 (8) 3.2.8靠策划起家,缺乏核心竞争力 (9) 3.2.9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9) 4.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10) 4.1 家族式经营 (10) 4.2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 (10) 4.2.1 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 (10) 4.2.2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 (11) 4.2.3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11) 5.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优化模型 (13) 5.1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因素分析 (13)

浅谈如何做好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当前,面临着企业深化改革、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做好这个课题,我个人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认识,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的力度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保护企业员工的生命、健康及企业不受或减少不必要损失的企业管理行为,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企业持有者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这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2、长期安全生产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长期安全生产是可以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能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的现象。因此,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并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提前意识到事故的形成条件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的前提。 3、对与企业工人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不同的

对企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并做到按规程操作,不发生违章操作情况。 对企业管理人员(班组长以上)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科学、稳定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决策能力。使其有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发生紧急、危险情况的关键时刻能够有正确、有效的指挥处置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因素有准确的预见能力;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能作出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 4、企业安全管理的通用原则 企业安全管理应实行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安全管理职责,这是法律责任赋予其的要求,这是素质的表现;企业所有员工必须接受企业对其的安全管理,这是满足每一个员工自身利益的前提需要。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方针、政策等,除少数情况外,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其优劣、成效。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旦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那么就是安全管理方面工作缺少的总暴露。 5、如何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水平 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间接实践是通过理论、规范、标准的学习而获得管理知识。因此这更要求我们要认真的学习一些

施工企业的“1+X”安全管理模式.docx

施工企业的“1+X”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安全工作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而是一项应该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分析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和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在此,我们将其归结为“1+X”安全管理模式。 “1+X”中的“1”,是指安全管理中的规定动作,即必须遵守的固定部分。如安全法规、各种规程规范等。“X”即所谓的“自选动作”,安全管理中的创新部分。众所周知,在安全管理上,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安全法规,各行业也针对自己行业的特点制定了全面的规程规范。因此,就制度上而言,目前我国的安全法律法规已逐步健全。正因为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必须要贯彻落实的,所以,安全管理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被固定思维套牢。然而,我们常说:任何事物,都要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安全管理亦是如此。“1“这部分是经过实践经验的日益积累凝聚而成的,是应该遵循的准则。但各行各业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就是同一个工程项目中,各个施工点的危险因素也不一样。如何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创新,如何时常为安全管理注入新的活力,这就是笔者所要探讨的“1+X”安全管理模式。 一、规范动作不走样,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制度建立健全后,强调的是贯彻落实,在这一点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的确,“安全管理,如履薄冰”、“安全生产须常抓不懈”,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巨大损失,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几年来,公司全系统在具体的工作中一直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然而,在具体的贯彻落实中,仍然有不到位和走样的情况存在。如违章操作、违章指挥、野蛮施工、安全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抢工期时忽视安全规程规范等等,给施工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这些都是规定动作没有贯彻落实到位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在基建单位,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目前,主体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和临时工,由于农民工和临时工这个群体的天然局限性,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低、组织纪律性差的问题,所以对农民工和临时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员工培训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好坏。即使对农民工、临时工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但农民工、临时工的整体安全意识还是不很牢固,规范化作业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了确保临时工的施工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应当注意加强对他们的检查和督促,确保临时工进入施工现场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要利用一切教育方式使临时工对所接触工作的性质和注意事项有所了解,从而自觉形成良好的安全素质和自我防护意识,懂得“三不伤害”。要加强上岗前教育,使他们知道具体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有效落实。要将临时工的安全教育纳入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将安全管理贯穿到临时工管理的全过程。要加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研究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学生姓名: 入学时间: 专业名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班级: 08汽车营销一班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摘要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私企),由于传统共产主义反对私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便将它们命名为“民营企业”。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是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只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民营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如今中国的民营企业高度发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历程,截止2008年六月,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超过500万户,优秀民营企业家数不胜数。而企业的管理模式从单一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到如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更是经过了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演变,家族式与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如何优化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现代化管理;制度改善与创新

目录

0 引言 由于传统共产主义反对私有制,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私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便将它们命名为“民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其中既有希望集团、联想集团、华为公司等产值数百亿的大型民营企业,也有初具规模的科技型或服务型的小型民营企业。虽然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表现活跃,经济地位不断提升,其优势日益明显。但是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在扩张过程中走向灭亡,甚至出现“一大就死”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必须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管理模式,建立适合本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应的管理模式。 1.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 企业管理模式(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l),简称EMM,包括结构要素和支撑模型,其结构要素主要有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管理技术、管理体制和规章决策及领导体制;支撑模型则说明支撑管理模式存在和有效运转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 企业管理模式(EMM),是当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情境中相对稳定的组合和综合应用范式。企业管理模式的结构要素包括五个方面:产权制度、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决策及领导模式、管理技术、管理体制和组织模式。其中产权制度是核心要素,因为在企业模式中产权制度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也是其余四个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企业管理模式的支撑要素包括员工、产品和服务,企业战略目标和顾客。以上这些要素只有在企业管理中按照一定的规则产生互动,才能发挥各要素应有的作用,这种规则有自组织形式和层级管理形式[1]。

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

施工企业的“1+X”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安全工作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而是一项应该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分析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和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在此,我们将其归结为“1+X”安全管理模式。 “1+X”中的“1”,是指安全管理中的规定动作,即必须遵守的固定部分。如安全法规、各种规程规范等。“X”即所谓的“自选动作”,安全管理中的创新部分。众所周知,在安全管理上,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安全法规,各行业也针对自己行业的特点制定了全面的规程规范。因此,就制度上而言,目前我国的安全法律法规已逐步健全。正因为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必须要贯彻落实的,所以,安全管理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被固定思维套牢。然而,我们常说:任何事物,都要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安全管理亦是如此。“1“这部分是经过实践经验的日益积累凝聚而成的,是应该遵循的准则。但各行各业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就是同一个工程项目中,各个施工点的危险因素也不一样。如何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创新,如

何时常为安全管理注入新的活力,这就是笔者所要探讨的“1+X”安全管理模式。 一、规范动作不走样,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制度建立健全后,强调的是贯彻落实,在这一点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的确,“安全管理,如履薄冰”、“安全生产须常抓不懈”,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巨大损失,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几年来,公司全系统在具体的工作中一直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然而,在具体的贯彻落实中,仍然有不到位和走样的情况存在。如违章操作、违章指挥、野蛮施工、安全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抢工期时忽视安全规程规范等等,给施工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这些都是规定动作没有贯彻落实到位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在基建单位,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目前,主体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和临时工,由于农民工和临时工这个群体的天然局限性,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低、组织纪律性差的问题,所以对农民工和临时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员工培训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榫行,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也不断的增加,在这种海势下,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越来越重要。选择合适的项自睿理夯式,便项目的质量、成本控制和进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将对代建制背景下企业投资项目...... 关键词: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榫行,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也不断的增加,在这种海势下,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越来越重要。选择合适的项自睿理夯式,便项目的质量、成本控制和进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将对代建制背景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1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问题和优势 1.1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项目管理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当代的项目管理不仅是企业的一个管理部门,同时也是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一门专业的学科和技术。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的领导,以及具有高素质、高执行力的管理人才队伍,特别是一些较大的集团企业涉及到的建设项目和单位较多,要想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组建一支具有专业化管理能力的队伍。但是目前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结构复杂,很多是在建设项目开

始前随机招录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中很多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所以在管理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更谈不上专业化。 1.1.2项目管理比较分散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比较分散,缺乏集约化管理思想。集约化是指就某个项目管理的职能与项目管理的资源进行整合,使其集中在一个组织体系中,在整个企业结构上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集约化管理需要专业化的运作,同时对公司的过个项目进行管理,从而实现的效果在企业还没有壮大,涉及到的项目比较少的情况下,传统的分散式管理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项目的增加,显然集约化管理更适合。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 1.1.3有经验的管理人才极度缺乏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当多个项目同时建设时会使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突显。特别是前期准备、合同谈判、施工计划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导致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不到位,造成工期拖延、质量不合格、成本控制不到位等现象。 1.1.4业主主导的项目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业主主导的项目管理中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所以不得不临时招聘管理人员来负责项目管理,这些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综合管理能力弱,所以必须采用“人海战术”来弥补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XX:郭中 指导老师:

2014年08月1日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建筑业是重要的国民经济生产行业。但是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其安全和健康状况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并且严重制约了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建筑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调查表明,大量事故的发生都源于安全管理的不完善或者人员失误。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进一步提高建筑安全水平的关键。建筑施工安全是建筑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通过分析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当前建设工程安全的现状 我国现有建筑工人约4263万人,约占世界建筑从业人数的27%,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但是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状况却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行业特点、工人素质、管理难度等原因,以及文化观念、社会发展水平等社会现实,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如

2005年建筑企业完成单位工程施工个数近107万个,施工面积23.6亿㎡,单位工程施工个数超过66万个,竣工面积13.7亿㎡。同时,我国建筑业每年由于安全事故死亡的从业人员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全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状况有所好转,死亡人数呈基本下降趋势,但安全生产的整体态势还是比较严峻。 二、原因分析 1、法律法规方面 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障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其中以法的形式出现,对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是1994年7月5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XX国劳动法》和1992年11月7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XX国矿山安全法》。以及后来的199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XX国建筑法》、2004年施行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无疑对规X我国建筑市场,加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暴露出不少缺陷和问题。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是:建筑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差;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部分法律法规还存在者重复和交叉等问题。 2、政府监管方面

2021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建设

2021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建设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56

2021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建设 1.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建设 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是在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下提出来的,其导想是:无论是人身伤亡事故,还是财产损失事故;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生产事故,甚或火灾或治安案件,都对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害。这些人们不期望的现象,无论从根源、过程和后果,都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企业对其进行防范和控制,也都有共同的对策和手段。因此,把企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环保等专业,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建立“大安全”的综合安全管理模式是21世纪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理论上,无论是牛产性事故、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都是技

数风险的表现,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管理欠缺“四要素”构成的,要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都需要采取工程技术、教育、管理的“三大对策”。因此,大安全的认识是建立在安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是具有理论支侍和买践的可行性的。 2·企业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建设 作为企业,研究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安全管理的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基本内涵是把管理的核心对象集中于生产作业人员。即,安全管理应该建立研究人的心理、生理素质基础上;以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人的误操作作为安全管理目标。这种模式为代表有马鞍山钢铁公司的“三不伤害”活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上海浦东钢铁公司的“安全人”管理模式、长城特殊钢厂的“人基严”模式(人为中心。基本功、基层工作、基层建设,严字当头、从严治厂)等。这些安全管理方式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体现。 3.企业以“管理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建设

中小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中小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中小民营企业为了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实现扩张成长的目的,多元化战略成了中小企业的重要战略。中小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过程有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有利于成功的优势,因为对比大企业而言,企业间竞争不只取决于资金和规模、创新、决策能力和机制等重要因素。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却仅为3.7年,除了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资源有限外,企业管理模式造就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战略不明确、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等一系列问题,更是决定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经营的最终宿命。由此,在中小企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当企业不具备资源竞争能力的硬实力外,更需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软实力来保障企业稳健发展。因此,对我国多元化发展的中小民营企业,研究其管理模式与经营成败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 从对中小民营企业多元化战略发展的众多文献资料发现,研究的方向多集中在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路径或模式的研究,比如对多元化企业的全方位思考(谢爱华,张玲,2001),研究了中小企业多元化的动机、需要的条件和多元化经营的基本形式;基于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分析(张会锋,2012),是以个案的方式研究了某企业多元化特征、模式及其对策;基于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杨明明,洪德胜,2014),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得到多元化程度与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对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发展风险研究更多,如企业多元化经营风险的形成与度量(戴开富,谭静,2007),探讨企业多元化经营风险的度量原理与方法;试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风险控制(葛干忠,郑升,2008),文章构建了多元化经营风险控制体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特别强调财务资源、技术资源及管理资源对多元化的成败起至关重要。对管理资源,文章从理论上分析得出:实行多元化经营,需要有相关人才的储备、良好的管理制度及适当的组织结构;这就对企业的管理资源提出了要求,第一是要有合适的相关人才,以及一套行之有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发表时间:2018-10-01T20:33:55.127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9期作者:万玉龙 [导读]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怎样切实把控施工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越来越成为建筑工程行业的首要任务。 万玉龙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怎样切实把控施工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越来越成为建筑工程行业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分别负责相应的施工环节,每个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同,没有引起自身的高度重视,整体呈现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现象。 对于新的施工人员来说,没有参加专业的安全施工培训,直接参与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作业的中,无法从本质上掌握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而出现相应的安全事故,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对于老的施工人员来说,其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更容易出现为了投机取巧、不按照施工规章制度进行严格施工的现象,比如不按要求施工安全帽等,留下相应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危险系数较高的施工过程中,大多以自身的施工经验开展施工步骤,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方法开展,整体呈现出安全意识薄弱的施工问题,无法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缺乏高效安全监督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安全监督部门是其中重要组成部门,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具有直接性的影响,但是安全监督部门呈现出效率低下的现象,没有明确的安全监督内容和目标,呈现出形式化的特点,无法充分发挥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部门创设的作用。比如,安全监督力度不足、不透彻。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经常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施工内容。但是,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的不足,无法从本质上掌握建筑工程的施工要点,设计出不合理性的安全监督内容和体系,降低安全监督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由于安全管理人员的懒惰或者为了赶工期,往往有意或者无意降低自身对施工过程的关注力度和监督力度,虽然做出了详细的监督内容和步骤,但是并没有将其落到实处,无法发挥出其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作用,进而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策略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了许多方面,在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这些方面都需要被管理者纳入考量的范围。本文针对工程管理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应对方案,希望对有志于提高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的管理者有所帮助。 1、引导建筑企业提升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是管理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对建筑施工管理正确观念,就不能正确推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加强自我的管理,鼓励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生产,塑造一种积极的环境。建筑企业不能把安全生产作为一个需要克服的任务,而应该把安全生产当做企业文化,让员工对企业有主人公意识,主动参与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应该出台关于安全生产的制度性文件,为安全生产提供制度的保证,让每个员工的义务都明确,方便监督部门对员工的管理。企业要注意的是,安全生产制度不应该是有惩无奖的制度,对于积极主动的员工,企业对他们应该加以褒扬,激励这些员工做得更好。 2、建筑企业需要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的方针,只有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施工管理的过程有根有据。在目前建筑施工进入新的时期的过程之中,建筑施工相关的企业需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则,按照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来完善配套的制度。这项制度一般包含了很多的方面,岗位制度、责任制度以及激励制度都是这项制度的分支部分,这些分支制度保证了施工者的每个行为都有迹可循,能让管理者在每个环节之中都根据准则管理施工者。在责任细化的情况下,各个部门之间联系更加的紧密,这就让员工之间有了比较,可以促进员工的竞争意识,鼓励员工积极工作。但是管理者需要注意,建立健全一个制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根据制度实施之后员工的反应、实践的情况来逐步对制度进行调整,最终打造一个理想与现实良好结合的工程制度。在制定好制度之后,施工企业也要注意自身要积极进取,不能满足于当前的状况,要经常对施工管库项目进行考评,进行自我评价,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并逐步加入原有的管理体系之中。 3、加强建筑企业人员培训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时代,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是高级人才,而不是当下的设备、材料的领先。要保证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就要保证企业负责这个方面的人才的水平不断提高。在建设这样一支不断提升自我的队伍的过程中,企业要注意,善待人才不等于溺爱人才,要适时对人才进行考验,让人才保持一种紧张感,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冲劲。企业要主动帮助人才提高自己,经常为人才提供培训的机会,可以邀请业界的专家对人才进行指导,也可以邀请其他企业的人才和自己企业的人才进行交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的角度往往可以看出更多的问题。企业要为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证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人才的价值能够得到发挥。企业应该经常对人才进行考评活动,但是这项活动并不是出于对人才的不信任,而是为了提高对人才的了解,需要及时对在考评之中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鼓励,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度。二十一世纪已经信息化程度非常深了,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组建内部联络系统,让企业的专业人才可以互相帮助,协作解决问题,共同克服难关。 4、落实“一控四管”的监督管理机制 安全管理模式之中,监督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管是出于对人员的监督还是对安全管理模式不足的补充,企业都要加强监管部门的组建。为了在情况比较复杂的施工现场进行效果良好的监督,监管部门可以利用视频监控、信用监管、项目监管、人员监管、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