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媒介讯息还是权力

媒介讯息还是权力

媒介讯息还是权力
媒介讯息还是权力

第17卷 第1期

2004年2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 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17 No.1February 2004

媒介:讯息还是权力3

韦 路1,严燕蓉2

(1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武汉广播电视局数字电视,湖北武汉430015)

收稿日期:2003211206

作者简介:韦 路(1976—

),男,湖北省武汉市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严燕蓉(1976—

),女,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广播电视局编辑。 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播技术发展史研究”

(项目编号:02BXW010)摘要: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肯定了媒介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然而它过分强调了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压倒性影响,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对媒介技术的塑造作用,从而陷入了强技术决定论的泥沼。同时,麦克卢汉将媒介的影响片面地归结为媒介对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影响,特别是对心理和感官的塑造和延伸,而忽视了其所包含的更为广阔的社会内涵。文章试图以“权力”的概念为中心,建构一种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从权力的媒介和媒介的权力两个方面来对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解释与评价。关键词:麦克卢汉;媒介;讯息;权力;媒介决定论

中图分类号:G 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4)01-0110-05

由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是论述媒介技术与社会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面对当今势不可挡的信息传播技术革命的热潮,我们要想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媒介的性质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要结合新的形势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进行新的思考、评价、补充与发展。为此,本文对麦克卢汉以“媒介即讯息”为中心论断的媒介决定论,在分析评价以往学术界对麦氏理论的批评的基础上,以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为主要支撑,从权力的角度出发对麦氏理论进行新的思考,在保留麦氏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补充了麦克卢汉所忽略的方面,试图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作为“人的延伸”的媒介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一、“媒介即讯息”及其评价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是麦克卢汉的最重要的一本著作,该书第一节的标题即为“媒介即讯息”。在这部分中,麦克卢汉详细地论述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认为媒介最重要的方面,并不是根植于与文化内容有关的各种问题,而是在于传播的技术媒介。

首先,麦克卢汉高度肯定了媒介形式的重要

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他认为发挥塑造和控制作用的正是媒介本身,而“五花八门的媒介内容或用途对塑造人际组合的形态来说却是无能为

力的”。

[1](P9)

其次,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形式的发展影响着人的感官比率,进而影响着人类的文化结构。他说,“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或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官比

率或感知模式”。[1](P18)媒介技术对人的感官比率

的影响导致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化和重新部落化三个发展阶段。

再次,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言语,正如文字是

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1](P8)因

此,除了电光是不带讯息的单纯的媒介之外,其余一切媒介都是成双结对的。

最后,麦克卢汉还提出了研究媒介的新方法。麦克卢汉指出:“媒介研究的最新方法不仅仅只考虑‘内容’,还考虑媒介及其赖以运转的文化母

体。”[1](P11)他还断言:“节目分析和‘内容’分析在

弄清这些媒介的魔力或潜在威力方面,不可能提

供任何线索。”

[1](P20)综上,“媒介即讯息”的基本内容在于,媒介技

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和心理的塑造。麦克卢汉希望以此来呼吁人们将注意力从媒介内容转向媒介本身,重视媒介本身的社会影响。

然而,麦克卢汉夸大了媒介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对媒介技术的作用,因此被学术界扣上了“媒介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的帽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批判学派就集中从体制和权力的角度出发对麦氏理论进行了批评。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出自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他认为,麦氏理论的根本要点就是断言媒介的技术特征绝对决定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由于麦克卢汉一味只谈媒介技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导致的结果,却丝毫不从另一个角度,即从哪些社会因素导致媒介技术的产生、应用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媒介史和文明史,因此,麦氏的整个理论极其缺乏历史感和社会意识。[2](P160)虽然威廉斯的观点长期以来在学术界深有影响,而且至今仍在传播学研究文化学派对麦氏理论的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也有学者认为,他没有肯定麦克卢汉以科技作为动因解释社会变迁的观点中的合理部分。[3]

1999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一次关于“重新认识麦克卢汉”的会议中,艾伦?巴尔卡(Ellen Bal2 ka)认为麦克卢汉不是一个技术决定论者,而是一个社会结构论者。巴尔卡提醒读者在理解麦氏时要注意他的这样一句名言:“我们创造了工具,之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同样,这句话也适于描述技术。[4]

虽然这一观点还有待商榷,因为事实上,麦克卢汉将自己的关注点主要放在了后者,对前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这种看重媒介与社会互动的社会结构论却启发着人们从一种新的视角对麦氏理论进行补充和发展。那就是,一方面,技术的特定方式会对社会起作用;另一方面,技术变革与社会变迁是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技术在对社会起作用的同时也被社会所设计与塑造。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对麦氏理论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一种更加辩证的分析框架,使之更加适应现有的和未来的社会历史环境,并对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媒介性质提供一条更加合理的思路。

鉴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对社会权力因素的忽视,“权力”概念的引入便是补充和发展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关键所在。事实上,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就集中体现在“权力”这一核心概念上。一方面,媒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社会权力关系的产物,媒介是社会权力竞争的直接结果和体现;另一方面,媒介又是塑造社会关系和人类行为的一种重要力量,媒介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一种惊人的推动力量。第一个方面是麦克卢汉所忽视的,也是批判学派着力强调的,它补充了对媒介而言极为重要的社会控制和使用意图问题,有助于我们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去理解媒介的本质。第二个方面是麦克卢汉刻意强调的,可惜的是,他将媒介的权力片面地归结为媒介对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影响,特别是对心理和感官的塑造和延伸,[5]而没有意识到媒介的权力所包含的更为广阔的社会内涵。

二、权力的媒介

麦克卢汉之所以陷入技术决定论的泥沼,正是因他一味强调媒介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而没有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各种社会权力对媒介的影响。引入“权力”的概念,就是要从这个角度指出媒介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媒介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是社会权力的产物,媒介本身也是权力的工具和体现,媒介是权力的媒介。

如前所述,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实际上是在为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寻找意识形态上的理由,因而缺乏批判性。虽然也有学者将麦克卢汉归入批判学派的学者阵营,[6](P325)但麦克卢汉着实属于“忧虑时代”中的不忧虑的人。[7]于是,批判学派的理论就成为我们补充和发展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有力工具。

事实上,批判学派的各个分支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媒介是权力的媒介这一观点进行阐述。从批判学派的主要路数之一———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社会政治、经济权力对媒介形式和内容的影响是媒介研究的核心议题。其中,威廉斯的研究成果是最丰富的源泉之一。他在1974年出版的《电视:技术和文化形式》中,着重探讨了决定电视发展的社会物质关系,认为公用事业电视的发展过度取决于经济、国家和他所称的易变的个人条件。在批判技术决定论和技术表征论的同时,威廉斯提出了技术研究和发展过程的中“意图”问题,认为人们先在心中有了意图和期望,才去寻找

?

1

1

1

?

 第1期 韦 路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

和发展出电视这样的科技。[8](P14)长期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导致了工业生产的决定性转变和新社会形式的出现,进而创造了新的需要和新的可能,而各种传播系统,包括电视,则是其必然结果。然而,现代社会中,有需求并不一定就有相应的技术来加以满足,部分原因在于某种需求太超前,技术条件尚不可及,但更主要的因素并非取决于需求本身,而在于这种需求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如果一个需求符合决策群体的利益,那么它将被摆在优先地位,迅速吸引各种资源并得到官方许可、批准甚或鼓励。在此基础上,一种比现有技术设备更好的、用以满足上述需求的技术便应运而生”。[8](P19)

与威廉斯持有相同的政治经济学立场的是美国批判学派的先驱———赫伯特?Ⅰ?席勒。席勒认为,大众媒介紧紧联系着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中心。在其力作《思想管理者》(1973年)一书中,他指出,美国媒介受到的是双重束缚,一方面要受到来自大广告商和大公司在经济上的控制,另一方面还要受到政府在政治上的严格管理,而且,美国政府和大公司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美国媒介只不过是包括财富五百强在内的跨国大公司用以出售其产品、服务和观点的工具,是美国政府用以维护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行全球霸权的工具。[9]席勒的这种观点同样也是文化帝国主义分支的代表性论断。受席勒的影响,美国批判学者J?赫伯特?阿特休尔在1984年出版的极富洞察力的《权力的媒介》一书中,着重探讨了新闻媒介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力的关系,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新闻媒介都是掌握政治和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新闻媒介的内容往往反映那些给新闻媒介提供资金者的利益。[10]

文化研究的代表学派———法兰克福学派也对媒介的被控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该学派第一代学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指出,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奴役,就其本质而言,是科技的意识形态奴役,而科技的意识形态奴役归根结底是支配媒介技术的社会力量———统治者的权力对社会的奴役。“技术上的合理性,就是统治上的合理性”。[11](P129)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对阿多诺进行了超越,指出媒介技术不但受到社会的全面控制,而且技术本身就是预先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和需要设计出来的,设计本身就包含了一种统治的先验性和控制的欲望。[12](P8)一个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彩色胶卷的发明。经过研究发现,彩色胶卷是白人科学家发明的专门用于拍摄白人肤色的,这种胶卷不能完美地表现自然,特别是不能完美地表现黑人肤色,会把黑人的肤色拍成绿色。[13]很明显,这是白人统治者权力意志在媒介技术上的表现。

可以看出,媒介的被控制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媒介(技术)的产生与设计要受到权力的制约;二是在权力支配下产生的媒介,其运作也要受到政治经济权力的控制,成为权力的工具。在麦克卢汉那里,媒介的这种被控制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他看重的是媒介技术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对媒介技术的决定。

综上,无论对哪一个研究分支而言,权力都是批判学派理论的核心概念。正如凯?米勒所言:“对批判学派的学者而言,再没有比权力更重要的概念了。权力控制及支配等问题是所有批判理论———不论是有关经济的、社会的还是传播的理论———的中心”。[14](P101)这种权力控制的思想,正是麦克卢汉所缺乏的,也是我们在探讨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时应该予以重视的。

三、媒介的权力

权力的概念不仅可以使我们重视麦氏所忽视的社会历史因素对媒介技术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麦氏所强调的媒介技术的社会推动作用的合理内涵。“肯定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的信息传播技术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变化及人类社会的其他相关变化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正是麦氏理论的闪光点”。[3]然而,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我们也应看到,麦氏将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简单地归结为媒介对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感官和心理的塑造和延伸,而忽略了媒介影响的其它重要方面。因此,补充和发展麦氏理论要求我们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出发来阐释媒介与社会关系的第二个层面:媒介的权力。

从政治方面来说,媒介对社会权力变迁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宏观上,媒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系统权力结构的进化历程。我们把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社会系统内由信息流动形成的权力结构抽象出来,发现社会系统结构的进化公式可以写成:O-A-M-W。[15](P370)O代表原始采集狩猎社会的权力结构,此时部落成员与部落首领之间

?

2

1

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17卷 

对话式的口语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信息流动是双向的,从圆上的各点流向圆心,又从圆心流向圆上的各个点。A表示农业社会的权力结构,印刷和书籍的出现把人们的观点抽象化并将人与人按智力功能分成了等级,信息流动就像一个金字塔,权力集中于社会的顶端。M代表着工业社会的权力结构,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社会系统内部开始出现多个权力中心,它们分掌的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W则预示了未来信息社会的权力结构,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多媒体网络传播为权力的进一步分散提供了可能,多元化取代中心化成为社会权力结构的主要形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权力变迁的过程当中,正是媒介技术推动了社会系统权力结构的进化,导致了社会权力的变迁。再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媒介自身也具有很强的政治控制力量。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媒介对人具有操纵和控制功能。如阿多诺在《意识形态》一文中就曾指出,意识形态的首要功能在于对群众进行思想灌输和意识操纵,而“这一直是由文化工业———电影院、剧场、画刊、无线电、电视、各种文学形式、畅销书和畅销唱片……加以实现的”。[11](P119)具体来说,媒介通过对媒介内容的左右、对媒介语言的规范和对传播过程的模式化来实现这种控制和操纵,从而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以经济层面来看,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十分巨大。首先,媒介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推动力,或曰生产力。有学者认为,现代生产力由三个层次的要素组成:一是基层的物质要素,主要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最一般的实体性要素;二是中间层次要素,指的是附着、渗透于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或者活跃在实体要素之间并且对实体要素潜能的发挥起越来越大作用的科学、技术、教育、信息等要素;三是最高层次要素,主要指起着合理组织生产力职能作用的管理要素等。[16](P51)因此,作为科学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技术理所当然也应是现代生产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之一,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其次,从商业活动的角度来说,媒介也具有惊人的威力。以电视为例,其诞生和发展导致了一系列商务节目和广告的出现,商务活动比以往更为便利,资本运转更为畅通,人们的工作效率也得到极大提高。可见,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不仅会开创一种全新的商务活动并形成一些新的商业行为规范和观念,也将影响人们的经济权力关系,改变资本利益的分配。最后,从全球经济秩序来讲,媒介资本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媒体集团的崛起,由技术差距所引发的经济不平等日益严重。如席勒所说,技术差距似乎永远都无法填平。一旦弱小国家被卷入技术竞赛,它们就难以挣脱不断延续的依赖关系。[17]当置身于国际财团(与控制传播和文化活动的跨国集团密切相关)的垄断影响下时,边缘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则会变得更加脆弱和不堪一击。

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来说,媒介更是具有惊人的塑造力。自从媒介技术诞生之日起,它们就已经开始了对人们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在电子媒介出现之前,它们的作为还不太明显。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塑造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作用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例如电视,统计数字表明,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工业化国家的公民减少了其他活动而增加了用在电视上的时间。在这些国家里,每天电视的消费时间平均为4小时,在美国更高达7小时以上,而且通常是在晚饭或晚饭之后的时间。[18](P152)我们可以想象,在每晚8至11点,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坐在电视机旁,不管电视给他们提供了什么质量的节目,也不管电视给他们传递了什么样的观念。除了大众媒介,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这样一种事物能够形成绝大多数人的一个共同习惯,并同时改变如此众多人的生活方式。因此,不管媒介传播什么样的内容,它本身就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塑造了人们的生活和观念,而这正是麦克卢汉所言的媒介给社会带来的讯息。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权力是媒介与社会内在关系的核心。媒介和权力就像一对“舞伴”,媒介相对于经典权力(诸如上层政治权力)来说,是个女伴,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而当媒介将经典权力转化为自身的权力之后,媒介这个东西又成了男伴,相对于其他权力来说处于支配地位。一方面,媒介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各因素的控制与塑造,另一方面,媒介又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正如法兰克福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布尔迪厄提出的“场”[19]的概念一样:大众媒介是一个场,但却是一个被政治场和经济场加以控制的场,这一自身难以自主的、牢牢受制于政治权力和

?

3

1

1

?

 第1期 韦 路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

商业逻辑的场,同时又以其结构,对所有其他场施

加控制力。

[参考文献]

[1] McLuhan ,Marshall.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M ].(First McG raw -Hill Paperback Edition ).New Y ork :McG raw -Hill ,1964.

[2] 雷蒙德?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M].冯建三

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3] 张咏华.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

[J ].现代传播,2000,(1):33239.

[4] Balka ,E llen.Rethinking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

Agency and T echnology in McLuhan ’s Writings[J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incorporating Culture and P olicy ,2000,(94):73285.

[5] CI OS/M c Luhan w ebsite :M edia and T echn ology [E B/O L ].

http ://w w https://www.sodocs.net/doc/9d10282211.html,/encyclopedia/mcluhan/probe/ct/probe-ct.html.1998211207/2002204215.

[6] Baran ,S tanley J.&Davis ,Dennis k.Mass C ommunication

Theory :F 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 [M ].Belm ont :Wadsw orth Publishing C ompany ,1995.

[7] 王怡红.“忧虑的时代”与不忧虑的麦克卢汉[J ].国

际新闻界,1997,(1):50253.

[8] Williams ,Raym ond.T elevision :T echnology and Cu 2

lture F orm[M].Second edition.London :Wm.C ollins &o.Ltd ,1990.

[9] Schiller ,Herbert I.M ind Managers :H ow Master Pupp 2

eteers of P olitics ,Advertising ,and Mass C ommunications Pull the S trings of Public Opinion [M ].Boston :Beacon ,1973.

[10] 黄顺铭,谭 舒.一个历史的维度-美国媒介批评

著作概况[J ].湖北社会科学,2001,(10):34235.

[11]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

出版社,1993.

[1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3.

[13] Winston ,Brian.H ow are Media Born ?In J.D owning ,A.

M ohammadi &A.Sreberny -M ohammadi (Eds.),Ques 2tioning the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1990.

[14] 米勒.组织传播:入门与程序[M].北京:华夏出版

社中文版,2000.

[15] 闵家胤.社会系统结构的进化和人文因素的增长

[A].陈筠泉,殷登祥.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6] 严家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讲[M].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3.

[17] Schiller ,Herbert I.Will advanced communication tech 2

nology create a New Order [J ].Media Development.1980,(4):22224.

[18] Biagi ,Shirley.Media/Impact :An Introduction to Mass

Media[M].Updated second edition.Belm ont :Wadsw orth Publishing C ompany ,1994.

[19] Bourdieu ,P.Sur la telavision[M].Paris :leber ,1996.

(责任编辑 高文盛)

Medium :Message or Pow er

WEI Lu 1,YAN Yan 2rong 2

(1Huazhong Univer sity o f Science &Technology ,Wuhan 430074,Hubei ,China ;

2Wuhan Broadcasting &Television Bureau ,Wuhan 430015,Hubei ,China )

Abstract :C oined by Marshall McLuhan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correctly defines the driving power of media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 ociety.H owever ,it overem phasizes the im pac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the s ociety and ignores the s ocial shaping of media technology.Therefore ,it falls into the categ ory of hard techno 2logical determinism.Meanwhile ,sim ply assigning medium ’s power to its in fluence on human behavior and mind ,especially to the shaping and extension of human senses and psychology ,McLuhan neglected the broader meaning of medium ’s power.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ower ”,tries to establish a m ore balanced framew ork of anal 2ysis and to make a dialectic interpre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s ociety.K ey w ords :McLuhan ;medium ;message ;power ;media determinism

?411?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17卷 

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大报告也进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反复强调民主政治建设的今天,新闻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和监督阵地,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之间有何关系呢?文章将作简单论述。 【关键词】:新闻媒介;新闻舆论监督;民主政治 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舆论监督,它是指公民通过新闻媒介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是对社会权力(包括权力机构和个人)、公共政策进行评价与监督。它既是监督公共权利、遏制权力腐败的“利剑”,又是保障公民权利免受侵犯的“盾牌”。运用舆论监督权力是现代社会弘扬的一种民主政治理念,同时也是现代法制国家推崇的一种宪政信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证。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后,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十七大报告在第六部分论述政治体制改革时,不仅重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且直接将该部分的标题定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有这些不仅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重视和推进民主政治的决心,而且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认识。民主不仅是党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闻媒介宣传对增强人民的民主意识起到了宣传促进作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阵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舆论工具,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5年底,我国广播、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4.48%和95.81%,今年,这个数字显然继续增加。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阵地,在民主政治理论的宣传上,新闻媒介当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道:“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一切所指向的,还是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行使民主权利,人民对党和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所以,民主政治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便是广大人民能够树立民主的理念,正确、积极的行使自己的权利,那么,作为宣传舆论阵地的新闻媒介,将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新闻媒介对民主政治有舆论监督功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

媒介伦理与法规名词解释

权利的相互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一是指有些诉讼...权利平等的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一是靠民事诉讼立法的科学机制,二是靠法院在审判活动中的维护,三是靠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相互尊重。 内参制度: 道德困境: 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 隐性采访: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诱惑侦查: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通常分为“机会提供型”和“犯意诱发型”,而后者即为常说的“警察圈套”,在西方形成“陷阱之法理”作为被告人免责事由。 陷阱取证:刑事诉讼中的概念,是指在特殊的刑事案件的侦查中,侦查人员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证据或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而采取诱使被侦查对象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或方法。简言之,是指采取诱惑他人犯罪的方式收集证据。“陷阱取证”包括犯意诱发型和机会提供型两种类型。 犯意诱发: 机会提供: 知情同意:指在与当事人确立咨询关系之前,咨询师有责任向当事人说明自己的专业资格、理论取向、工作经验、咨询或治疗过程、治疗的潜在风险、目标及技术的运用以及保密原则与咨询收费等,以利于当事人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咨询或治疗。 意识自治: 隐性歧视:区别于显性歧视 有偿新闻: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有偿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有偿新闻还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 消息性新闻:报道所采用的声音、图像均来自新闻现场或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新闻采编活动,而非个人编造或拼接。不允许要求采访对象再现新闻事件的过程。 专题性新闻:允许人为地再现新闻事件某些场景(片段性场景),只要再现行为未改变原生态事件的基本要素。 事实逻辑: 意念逻辑: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 人格权:生命、健康、贞操、隐私、肖像、身体、信用、名誉、荣誉、姓名权。 新闻侵权:新闻单位或个人以传递新闻信息的名义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传播不真实情况或捏造事实或情况真实但新闻获取违背他人意愿,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实从而侵害公民或法人的人格尊严,造成精神损害或物质损失。 二审终审制:侵权行为发生地或结果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但作为一种策略,有相当高比例的新闻诉讼官司的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要求移送侵权行为发生地的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文艺批评:又称文艺评论。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文艺家、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运动等文艺现象所做的探讨、分析和评价。 反诉: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称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理诉讼的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关联的相反的民事权益要求,以达到抵消、动摇或吞

权力的媒介

《权力的媒介》读后感 《权力的媒介》,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教授所著。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即:自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 新闻媒介是民主制度的基本前提,因为它能够为民众提供一个基本完整的信息环境,而这一与现实基本相符的信息环境则是人民进行政治选择与判断的前提。没有新闻自由,便不可能出现一个健康的民主制度。 第一个断言出版自由具有商业现实性的正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提出了“真理的价格”问题,虽然他的措辞并不十分贴切,但他对触及资本主义新闻媒介中存在的根本的两难困境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是资本主义新闻体系中的“主要症结”。也就是说,一方面,它有一个被歌颂了两个多世纪的神话般的理想,其主要目标是新闻媒介为人类和自由社会的幸福美满提供新闻,充当信号灯、瞭望塔,把各种邪恶行径和权力弊端亮之于光天化日之下,以期快速达到最终目的。但另一方面,它又是自由市场的商业世界私人为之盈利的动力。对于后者来说,追求真理,揭露邪恶要服从赚钱图利的需求。前者带有大量宗教象征的意味,后者显然没有。 事实上,我们能够很有把握地指出,美国老百姓特有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认为民主制度之所以繁荣兴旺,某种程度上归结于新闻媒介传播的信息。 这种假设可以概括如下:在一个民主政体中,人民实现统治。在选举投票站里,倾听到的是人民的呼声。人民依据他们获得的各种消息作出投票决定,而那些消息则主要是由新闻媒介提供的。因此,新闻媒介对于民主制的生存必不可缺。进一步推断:民主制度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实际上,这种政府才能使公民获得自由。因此,对一个自由社会而言,公民的新闻流通必然来自于自身也是自由的新闻媒介。 摇摆于政治和经济之间似乎是媒体不可跳脱的宿命,从政党报向便士报的转变,只是由受制于政治力量转变为受制于经济力量,媒介的独立性在其经济独立之前是无法实现的,这也就像文中所言的“主要症结”。而要解决这个症结,似乎除了分清商业媒体和公共媒体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分工以外没有更好的方法。 在苏联的信仰体系中,卡尔?马克思开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成为新闻媒介

浅析新闻媒体对企业品牌宣传的意义

浅析新闻媒体对企业品牌宣传的意义 成功的品牌宣传既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还要靠广泛的媒体宣传和广告来打响知名度。期望短期内树立好企业品牌是不现实的。国际知名的电子公司奥美的观点里有这样一句话,“企业形象的建立,就如同鸟儿筑巢一样,从我们随手撷去的稻草杂物建立而成。别小看了这些稻草杂物般的细枝末梢,正是它们奠定了一个企业形象的坚实基础。”所以说,树立企业品牌和形象是长期的工程。在创品牌过程中,媒体宣传是企业树立企业品牌所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媒体宣传及广告创意的好坏可以决定一个品牌的成败。媒体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在受众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所以,我认为,对于媒体从目的和手段的角度分析更具有实际意义,媒体的作用是告知性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不会有好的品牌的。故,对于品牌而言,企业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每件事情做好,对得起消费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市场的宗旨是“为用户服务”。在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必须具有“为用户 服务“的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之所以要树立品牌,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良性运作。而要想求得百年的生存,就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消费者主要是通过媒体来认识,但消费者认识了一个企业或一个产品后,更重要的是产品或企业的持续良性。一个企业若没有良好的产品,媒体将会无所作为。如“六味斋”、“双合成”等中华很多老字号凭本身的过硬质量和深入的媒体广告,其经济效益仍然非常良好。 对企业而言,媒体宣传是工具和手段;品牌是市场和消费者对企业质量的认可,媒体是企业向市场和消费者传递质量信息的管道和工具。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树立了好的品牌就为企业赢得市场,打下了坚固的基石。因此,企业的品牌化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在市场上赢得好的口碑,通过媒体宣传产生好的社会影响之后,才能更好地以此为推动力产生经济效益。 二、有了产品,必须注重宣传。知名经济学家潘石屹的营销理念中,宣传永远是第一位,宣传做到位了,好的产品才能够被大众所认识,才能够有目标群体的人前来检验和使用,而销售作为整个生产经营环节中最终的目标,在潘石屹眼里不过是成功宣传之后自然而然地坐地收钱。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自己,就会有用。目前,市场上鱼龙混杂,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有根有底的产品总比买杂牌子的产品安全可靠一些。 媒体宣传要会“使巧劲”。耍猴的如果要想让大家都听见,光凭自己的嗓子喊恐怕效果不太理想。既然有了锣,为什么不用呢?对产品的宣传来讲,这个“锣”就是媒体。 国内外知名的商家对于媒体历来非常重视,也非常配合。潘石屹曾经讲过:“不要小 看媒体,再小的媒体也有好几千人看。这比你一个人挨个宣传省力多了。”为了卖楼,至少是出于这个动机,潘石屹不辞辛苦,走马灯似地接受来自全国甚至全球媒体的采访。拿他的

媒介权力与受众需求的关系平衡

[摘要]进入大众媒体时代后,报刊、广播、特别是电视与网络在生活中的比重扩大,社会普遍认知媒体具有强大影响力,受众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被动的接受并被影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受众在多元化选择中变得主动,其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一方面我们承认媒介的强影响力可能造成媒介权力滥用,导致信息流通不畅、新闻报道夸张渲染娱乐化、社会责任感缺失。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受众需求对于媒介的反作用,受众地位提升后的正负面角色。在新闻实务中需探讨媒介权力与受众需求的关系平衡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如对网络新媒体等平台的运用,媒介发散思维的创新操作。 [关键词]媒介权力受众需求关系平衡 现代媒介覆盖面不断扩大,随之扩张的是媒介影响力,受众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被动的接受海量信息。随着市场化竞争激烈,媒介亦要考虑尊重受众选择空间,受众在多元化选择中变得主动,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在社会公共事务中,为避免媒介权力侵害个人话语权,受众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需要媒介权力与受众需求的关系在动态演进中得到平衡。一方面需要媒介反思并抵制错误霸权现象,一方面需要受众自发摆正立场,辨别真相。 一、媒体影响力之争议 大众媒体时代中报刊、广播、特别是电视与网络在生活中的比重扩大,社会普遍认知媒体具有强大影响力,市场研究部门或官方宣传部门也资助了大量的传播实证研究(包括受众研究和收视率调查),根据经验性的数据证明媒体影响力对现实生活的作用。 媒体的基本目的就是让受众得到信息,并能使受众理解和接受信息传播者的传播意图。当现代社会交往范围拓宽后,普通受众无法“事必躬亲”,难免会借助于各种媒介了解信息,而媒体本身所包含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也一并传递给受众,这些则会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从宏观层面上看,媒介建构了“第二自然”,对公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亲历经验之外,媒介为公众提供了认知世界的全部信息,这个“虚拟环境”的信息供给质量决定了公众认知世界的可能性和边界。比如对于一个从未亲自来过中国、且没有真实接触过中国人的美国人来说,他关于中国的认知就将严重依赖于美国媒体“有错必究”式的报道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那会是抽象、狭隘、充满了偏见的。无论媒介传达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受众或是全部接受,或是部分接受,甚至可以截然相反,都或多或少的被媒介左右,潜移默化中重塑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 由于大众媒体的传播优势,它的正面功能可以对社会发展有所助益,而其衍生的负面功能也具有破坏性:其一是信息流通不畅,网上常有人指责中国信息的闭塞,特别在重大政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上信息的交流是自上而下,有效信息供给匮乏,媒体确能左右公众的判断,引导、甚至决定公众认知和感受事物、事情的方式,“一面倒”的报道屡见不鲜,以媒体“封杀”的权力代替公众对事件审判,实际上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堵住悠悠众口,极易激发受众的逆反心理。 其二,用夸张渲染的报道制造刺激性。《三联生活周刊》的苗炜认为中国的媒体更像一个“冲动的青春期少年”,而真正成熟的媒体则应该像一个“成熟的中年男人”,是“多种趣味的调和”。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新闻大战”由来已久,当媒体有了强大影响力,一些媒体或是媒体从业人员为了获得轰动效应或是追求经济利益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夸张、渲染的报道出现,令公众恐慌。甚至有时候并非媒体刻意炒作渲染,而是因为新闻本身的报道规律,为了能够不在新闻争夺战中占下风,而不得不加大报道力度,也会造成类似的效果。刺激性的新闻影响人们对于人、事、物的认知和情感,可能扭曲了真相,可能建构了一个虚拟的幻象,或者助长了内心情感的极致化。大量的明星报道就是一个例证,它助长了粉丝族的偶像崇拜,通过娱乐资讯和八卦信息搭建了明星与公众之间的“超社会关系”。媒体在施加影响时,很大程度上是将观光性、市场性凌驾于新闻性与社会性之上。而当媒体的集体煽情与过度渲染越过一定的界限时,便极易发生新闻的“二次伤害”。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大灾难事件中儿童的报道,媒介为了吸引受众执着于深挖残障细节,这对于孩子的隐私权是一种侵犯,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更是添上了沉重的心理阴影。 其三、报道引发的社会效果值得商榷。媒体在“舆论监督”“新闻自由”的名义下对报道分寸拿捏不当,丧失社会责任感与新闻专业精神。2010年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初始因为媒体的介入,令内地民众开始重新思考工会的作用,甚至引发一场关于工会改革的讨论。内地多个城市正在酝酿工会改革,例如北京已经开始试水人员薪资与企业脱钩的独立工会。但是因为媒介频频使用第“N”跳的叙述方式,造成心理暗示,后续跳楼者的跟风效仿媒介也难免其责。媒介需要注意自身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它只是一个平台,提供信息和让异见者发声以旁观的态度进行事实阐述,不要进行联想,甚至引导观众进行联想。 人对世界的认知受到二维因素的影响,一是自己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所获得的印象和认知;二是受到大众媒介所中介的资讯的影响,来建立自己并非亲历的世界观和认知。所以大众媒介是有影响力的,但是并非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而是要受到第一维因素的制约。1这就从理论层面上引入了受众反作用的观点。 二、受众关注点与媒体侧重点 倘若认为媒介是个不可抵挡的权力机器,也并不尽然,受众同样可能在媒介与受众影响力的博弈中占据上风,尤 媒介权力与受众需求的关系平衡 凌艺婷 137

论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在舆论监督中的权利与义务

论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在舆论监督中的权利与义务 唐光怀 摘 要:新闻媒体与新闻记者是舆论监督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主体,其权利义务的划分直接关系到舆论监督法治化的成败。知情权、采访权、报道权和人格权是其主要权利。保守国家秘密、尊重司法独立,尊重公民、法人人格权、维护社会和谐是其主要义务。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记者;知情权;采访权;国家秘密;司法独立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2007)6-123-03 作 者:邵阳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舆论监督主要通过新闻媒介进行。任何一位公民提出的批评和建议,即使完全正确也只是个别人的意见,是不能称为舆论的;只有经过传播,取得众多人的关注和认同,成为众多人的共识(社会集合意识),才能形成舆论,产生精神上、道义上的力量。在形成舆论的过程中,新闻媒介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新闻媒体与新闻记者是舆论监督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主体,其权利义务的划分直接关系到舆论监督法治化的成败。 一、新闻媒体与新闻记者的权利 新闻媒体与新闻记者开展的舆论监督,担负着守望环境、制约权力、保护民主的历史重任。因此,新闻媒体与新闻记者在舆论监督法律关系中,享有与其职责相称的神圣的权利。这些权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知情权 知情权一词作为特指一种权利主张的法学概念,是由美国新闻编辑肯特!库泊在1945年首次提出的。1984年?世界人权宣言#确定其为基本人权之一。所谓知情权,又称知悉权、了解权,是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包括对国家事务、社会信息和其他事务的了解。它包括知政权、社会信息知情权、个人信息知情权、法人信息知情权与法定知情权等内容。 一个民主国家应当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公民有权知道他们应当知道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在现代社会则通常是来源于新闻媒体的传播。 新闻媒体是公众知情权的维护者和体现者,公众的知情权主要通过媒体而得到体现。但是,记者知道,是为了让公众知道,所以记者有权知道的,也就是公众应当知道的,公众不应当知道的,记者也无权知道,记者不应有比公众更多的特权。 值得注意的是,知情权对于所有媒体和所有记者都是平等的,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本地媒体与外地媒体,党报党刊党台与一般的报刊电视台、电台,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都同等地享有知情权。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厚此薄彼。 知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是公民行使选举权、监督权和表达自由权等其他民主权利的手段性权利。公民没有充分的知情权,其他民主权利都将因缺少必要的基础和前提而落空。 给予政治权利而不赋予对政治情况的知悉权,无疑又等于收回了政治权。就像说那个孤岛是你的,但又不许你乘任何交通工具登上它一样。因此,在现代社会,对新闻记者知情权的保障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列宁曾讲过: 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且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一个国家在发展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而受众对知情权的享受,可以比较有效地发现这些问题并提供纠错、纠偏的积极建议和对策,防止出现更大的失误。受众要享受知情权,首先应保证新闻记者享受知情权,在资讯时代,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逻辑。所以,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应努力维护新闻记者的知情权,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2 采访权 采访,就是采集(信息)和访问。采集信息包括观察、聆听、体验、记录、查阅、写生以及使用一定工具的如摄影、录音、录像等手段。访问就是同他人交谈、询问。按人们普遍认知、接受的语义,采访是新闻记者采集、访查新闻事实的活动。因此,采访权是新闻记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选择采访对象和采访方式进行自主调查,以获取新闻事实材料的职业权利。采访权来源于言论自由,是知情权的具体化。 在资讯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受众要享受好公众知情权,就必须确保新闻采访权,因为新闻采访权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了公众知情权得以享受的前提,一旦新闻采访权受到限制,公众知情权也就很难得到保障。采访是一切新闻活动的基础,采访自由是新闻工作者实现全部新闻自由的基本条件。国家应当保障新闻工作者接近新闻信息源,向新闻事件当事人和知情者访问调查和收集有关材料的自由权利,应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和国内外新近发生变动的各种事件和现象,以便迅速向公众作准确、充分的报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法律以外的权力妨碍、限制和干涉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采访活动。 作为一种政治权利,采访权不是一般的私权利,不是个人的权利,而是一种社会的权利,因而是公权利,是政治权利性质的权利。记者的采访权是一般公民实现宪法保护的公民言论自由 123 综 合/

媒介权力有用材料

当今传媒业巨头鲁伯特·默多克有句名言:“谁掌握了 传播的入口,谁就掌握了世界。”[1]这里所说的“掌握了世 界”,当然是有其特定内涵的。他本人由大众传播媒介(下 文简称媒介)起家,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和北美的传媒帝 国,手中掌握的媒介权力可谓大矣。在中国,学者借媒介宣 传学说,少男少女凭媒介踏上“星途”,商家通过媒介推销 产品,特定主体每每如愿以偿,媒介权力在其中所起作用是 显而易见的。 媒介既然拥有相应权力,那么在某些情况下,此种权力 就可能被滥用。即使是在新闻业相当发达、从业人员素质相 对较高的美国,其新闻史上也出现过媒介越界使用权力乃至 “无法无天”的例子。至于在中国,媒介权力被滥用的现象 也并不鲜见。中外传媒界的历史和现实指明了同一个道理: 媒介应当对自己所具有的特殊权力负责。 要正确理解媒介权力,先要明白媒介权力究竟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媒介权力是指支配者通 过占有、操纵媒介实现对被支配者的信息控制,迫使被支配 者(大多数是在不完全知情或自动赞同的情况下)在认知行 为和价值判断上服从于支配者的利益要求”[6]。 从权力的共同特征及上述定义中,可以这样来认识媒介 权力:第一,媒介权力主体特殊,这在上文已有所阐述;第 二,媒介权力不同于其他权力例如政治权力,它在非制度化 的、隐形的层面上影响他人,是非强制的;第三,媒介权力 是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其“合法化”不但是指法律意义上的 合法,而且还表现在受众对媒介权力的认可和自愿服从;第 四,媒介权力来源于传播资本的持有,即对信息和符号的控 制和支配[7]。 媒介权力的主体当然是媒介。媒介负责人决定着、记者 编辑们则在自己的工作中体现了媒介定位、办报(台、网)的方针;媒介拥有对版面和节目时段等稀缺资源的支配权;媒介拥有借助话语表达意见并广为传播的权力——所有这些,都是媒介权力的体现。不可否认,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承担着远远超过传播信息这一基本功能的责任。它们的肯定与否定,往往代表着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肯定与否定,从而在百姓中发挥了一种天然的放大作用。媒介的态度,多被解读为一种权威的认定。尽管因为角色的变化和行业的发展,媒介的功能有所拓展,但“以其是为是,以其非为非”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媒介权力及其主体受到受众的强有力的制约。就我国的 情况而论,媒介权力从本质上说是人民(与媒介发生关系时则为受众)赋予的,而且受众理当是媒介的服务对象。在媒介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受众的权重大增,没有一个媒介敢于

浅析新闻媒介的权力

浅析新闻媒介的权利 “一切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媒介历来都是受到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摆布传媒的权势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可能体现为政治上的党派集团,也可能是经济上的。” 新闻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在进行传播过程的同时,新闻传媒背后隐藏一种无形的权力。美国传播学家赫伯特·阿特休尔说,“新闻媒介与权力的关系确实是共生共存的。”这种权力对每一个社会板块的整体和个体都会产生影响和控制的力量。早在1922年,德国社会学家迪菲南·汤尼斯就在书中言之有据地推论:谁控制了新闻媒介,谁就控制了世界——或者至少控制了世界的舆论。18世纪末,美国政治家托·杰弗逊就指出,“自由报刊应该成为对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起到制衡作用的第四种权力。”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也提出“第三种权力”说,指出像报纸这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当成为“广泛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它是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 赫伯特·阿特休尔在《权利的媒介》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所有新闻体系中,新闻媒介都是掌握政治与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因此,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并不是独立的媒介,只不过潜在地发挥独立作用。”新闻传媒是在以自己特有的功能进入社会权力结构中,用新近客观的事实来达到支配舆论的目的。这种支配无需任何强烈的手段,只需要符合权力的源生处,即政治、资本或文化的需要。新闻传媒的中介角色,是权力分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当新闻工作者沉思片刻,思考一下人类的本性时,他们也许会看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带有政治性质。然而,新闻媒介所固有的信条最终限制了我们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简而言之,新闻媒介就是一个政治机构。政治权力性便成了新闻传媒的一大特征,政治作为新闻传媒最有约束力的权力形式,不仅掌控着传播渠道,而且决定着媒介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政治必然影响着新闻传媒的立场与方向,政治权力必然左右媒介的运行与发展。政治在传播过程中,将负载有效信息的意图通过新闻传媒的阶级性转嫁给新闻传媒。结果造成了新闻的政治权力化,新闻即被捆绑在政治上,又把政治牢牢握在手中影响公众。 政府可以对事件予以强化或弱化的报道,避重就轻或大肆渲染对新闻信息和传播进行控制。此时,新闻并不代表真相,新闻是一种构造的真实,是一种事实的外表。格瑞格·费娄认为:“媒介已经丧失掉它的批判锋芒.已无力对其栖身的社会进行批判性的评论”。新闻传媒对市场的盲目迎合,导致新闻娱乐化和媚俗化,新闻所具有的舆论引导与教化功能因此减弱。国内学者曾提出的“新闻文化价值观”理论作为一个关于新闻学科描述、价值实现和效果评价的重要问题,将新闻的价值分为是了自在性价值观、制约性价值观、效果性价值观的三元结构的价值体系。其中,制约性价值体现在传播过程的诸多因素里,如党性原则、利益共同体、政客影响、权威影响、传播制度和政策体系,以及新闻自由等,都可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关系

引言 传统媒体主要有声音、图像还包括电视、收音机等、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统媒体之后,互联网成为又一重要的传媒形态。面临巨大冲击之时,做为强势媒体的电视,已经认识到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媒介的“新”指的是它与“传统媒介”的区别。这些区别,除了因新技术所带来的“数字化”、“大容量、易检索性”、“高交互性”等显而易见的特征外,还具有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传播行为的主动性、异步性以及新的传播效力等传播学意义上的特征。 随着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传媒业充斥着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几乎所有关于传媒产业未来的构想都与新媒体和新技术有关:移动电视、3G 手机、数字电视、电子图书……等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相对的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生存压力。新媒体发展势头不可抵挡,相形之下,传统媒体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究竟会是怎样的呢?

一、传统媒介 (一)什么是传统媒介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平台的媒体,主要包括报刊、户外、通信、广播、电视及自媒体以外的网络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二)组成容 传统媒体主要有声音、图像还包括电视、收音机等、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而多媒体则集声、图、动画等于一体,更主要的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但是多媒体并不能取代传统媒体。 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互联网成为又一重要的传媒形态。面临巨大冲击之时,做为强势媒体的电视,已经认识到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主要特点 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和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传统媒体升级和战略转型。但如何转型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难题。 以下为中国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途径。 1.多媒体的优势 资源优势,容丰富; 时效优势;互动优势与高度的参与感;全方面服务。 2.网络媒体的三大不足 缺乏严谨性; 缺乏深刻性;缺乏权威感。 3.传统媒体的优势 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 发挥传统媒体的特长; 丰富的经验。

媒体与司法关系

媒体与司法的关系 一、在我国,媒体与司法的关系一直处在一种相互纠葛和冲突之中。我们应当从新闻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一致性、冲突性分析出发,正确平衡新闻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关系。 二、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一致性:媒体对司法的监督是法治国家必备的条件 当今世界,新闻媒体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正在呈不断扩大趋势,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扮演着与国家机构相抗衡的角色。媒体与司法是一种监赞与被监替的关系,是公民知情权的诉求,是新闻自由的客观需要。媒体不仅可以及时纠正法庭的程序问题,还能使人民参与到案件中,达到提高人民法律素质的效果。 首先,表现在基本价值追求的一致上。媒体通过激发公众内心的道德来判断是非公正, 为了追求道德上的正义;司法则通过依靠公众认可的法律来认定事实, 给社会以公道,为的是追求法律上的正义。两者异曲同工, 都以正义为最高目标,以审判公开,遏制腐败为重要任务,所以说二者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一致的。舆论监督因根植于公众的权利和利益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成为诸多监督机制中十分重要的,作用独特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的作用表达民意,反映民情,彰显良知。 其次,权利与权力互相制约的要求一致性。权利与权力是一对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的概念。只有二者平衡制约的发展,社会的大齿轮才能顺畅运行。司法与媒体正是权力与权利对立又融合的社会实例。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特殊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物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所以,舆论监督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传媒监督司法的这一主导任务和功能与整个社会抑制、惩治腐败的理念和机制相吻合, 通过传媒监督获知司法的相关信息, 加强执政者对权力腐败和司法腐败行为的监控。 三、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性:媒体对司法的干扰是法治国家需要解决的任务 传媒监督的道德化倾向, 往往使媒体更容易用情感判断, 从而忽视了司法过程中技术化、理性化、程序化的运作方式。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道德意识主宰着我们的行为规范,要做到真正的法治,道德与法治的博弈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媒体对司法具有天然的干扰性。新闻舆论由于其高度的自觉性和组织性,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成为历代当权者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宣传工具。司法权是独立性权利。司法权除法律以外无其他权源,因而司法权只服从法律。由于司法权是判断性权利,其思维活动最容易受外界干扰,特别是那些能够决定它利益得失的力量。因此,要确保实现司法这种思维判断活动的纯洁和公正,就应该排除非法律性力量的干涉,也就是要实现司法判断的公正和准确,法治国家必须通过独立的体制来保障相对较弱的司法权,使其不受干涉的影响。否则,没有独立地位的司法权从根本上就无法向社会民众提供"正义"。 其次,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上扮演"媒体审判"破坏司法独立。在我国,媒体一旦对某个问题提前下了定论,司法审判就有可能陷入被媒体牵着走的窘境,法院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审判的制度就很容易被打破,从而不利于实体正义的实

浅析媒体新闻APP发展之路

传媒观察 2014. 12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 ·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陈惟金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移动设备快速崛起,报纸或广电等传统媒体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巨大改变。目前,每10个 中国网民中,就有7个是手机网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随着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有了更多选择,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为宽广。 随着4G 时代的到来,为保留或者抓住更多的用户,各报业、广电集团下属新闻网站就应对未来移动传播做了许多尝试,各类新闻APP 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大多数面孔相似、功能雷同单一,也没有相对成熟的可借鉴的赢利模式。笔者认为,报业或广电集团下属新闻网站未来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必须要以用户为中心,充分开拓、运用和发挥 APP 的各类功能,利用传统媒体强大的内容资源,为广大用户提供最贴心的新闻与生活资讯等服务,要借不断更新的移动技术的力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等;同时革新各种赢利模式,才能使APP 移动客户端之路越走越宽。 一、国内各类新闻APP 分类及现状(一)新闻资讯APP 目前主要分类 目前新闻资讯类APP 运营主体主要分三类:一是传统媒体集团,包括报纸、广播、杂志、电视 等;二是网络媒体,主要包括各大新闻综合门户网站等;三是各个移动互联网公司。 (二)新闻资讯APP 现状与问题 据了解,全国现具有新闻、资讯等属性的APP 越来越多。新闻资讯类APP 运行的整体现状如下: (1)大部分新闻类APP 都是通过发送各类新闻来黏住用户,而资讯类的APP 一般通过用非新闻类的生活小常识、旅游风景、美文之类的来获得用户青睐。目前各APP 原创率不高。 (2)栏目缺乏设计与编排。目前各类新闻APP 中的新闻大多是按照要闻、国内、国际、财经、娱乐、体育等方面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式和网站、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栏目分类基本无区别,且编排方式上无太多创新。 (3)对用户体验关注度不够。有的新闻APP 展示的视频或图片内容量动辄几百兆,有的甚至超过了1G ,这会给订阅用户带来流量负担。 (4)应用展示表现欠佳。现在很多用户都是用手机在碎片时间看APP ,因此在阅读模式、夜间模式、屏幕调整等功能体验上,传统媒体的APP 应用表现欠佳。 二、搭建内容传播新平台,创新内容生产方式(一)建设掌上选题库,构造新媒体编务会移动平台 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已纷纷意识到向掌上媒体 浅析媒体新闻APP 发展之路 ◆新媒体研究◆ 38

大众传播中公民权利_right_与权力_power_的冲突

大众传播中公民权利(right)与权力(power)的冲突 ■ 张 恒 【内容摘要】 大众传播媒介的言论自由权是源自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一种委托权。大众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利益主体,在多元的利益诉求下的冲突实质是公民权利与权力的冲突。 【关键词】 大众传播;言论自由;媒介权力;公民权利;冲突 有一个概念指导着我们大众传播业从业者的业务实践。这个概念是《宪法》赋予了大众传播媒介言论自由的权力。但是随着法治观念的进步,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与大众传播言论自由的基本理念相冲突。 一、媒介言论自由权力的来源 大众传播媒介有言论自由的权力这个命题,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的《宪法》都没有如此表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法国《人与公民权利宣言》第十一条规定:“思想和观念的传播是最重要的人权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享有言论、写作、出版的自由。” 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对言论自由也有类似的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俄罗斯联邦宪法》第二章《人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第二十九条规定:“每个人都应享有言论和思想的自由……”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每个人都享有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自由表达和传播自己观点,从通常可接近的信息来源自由获知的权利,保障出版自由和通过广播、影视进行新闻报道的自由。禁止审查。” 《日本国宪法》第三章《国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二十一条规定:“保障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及所有其他表达的自由。不得设立审查制度,通信秘密不受侵犯。” 我们再参考一下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并发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通过任何媒介以及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与思想的自由。” 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以上各个国家《宪法》中对于言论、出版自由的表述中,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只是赋予公民的,并没有赋予大众传播媒介,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仅仅是公民而不是大众传播媒介的B irthright(与生俱来)的权力。 那么大众传播媒介的言论自由的权力从何而来呢? 二、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公众的契约 社会公众需要通过新闻媒介了解社会各方面动态,了解政府的活动,反映自己的政治愿望、意见和要求等,以期达到议政、参政的民主目的。因此,在争取言论与新闻出版自由权利这一政治目标上,新闻界与社会公众的要求不谋而合。这种政治目标的一致性,就在新闻媒介与社会公众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契约关系。 大众传播媒介的言论自由权力法理上是公民把自己的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委托给大众传播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言论自由权是源自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一种委托权。 大众传播媒介是一个社会交流的平台,社会各个层面的意见和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汇集到媒介这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充分的交流,再经过大众传播媒介从业人员的梳理,发布给社会公众。社会公众通过媒介这个平台,收集、评价、公布意见和信息,以完成人们之间分享意见和信息的需要(谋求信息、劝说、指导、娱乐;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之他人和被他人告之;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他人和享受娱乐。①),来实现自己的《宪法》权利。 与之相应的大众传播的过程就是社会公众需要的意见和信息在大众传播媒介这个平台上流动的过程。这个流动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1意见和信息的采集阶段,21意见和信息的编辑加工阶段,31意见和信息的公布阶段。 大众传播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进行的工作———意见和信息的采集,它是大众传播媒介帮助公民实现言论自由权利的前提。在这个阶段,社会任何个人和机构在法治的前提下不得为公民意见和信息的采集设置障碍,这也就是信息公开的概念。只有公民意见和社会信息采集得全面、客观、正确,才能帮助公民正确辨别和准确判断公共事物,有效、正确地行使社会权力。 大众传播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所进行的工作———意见和信息的编辑加工,它是大众传播媒介帮助公民实现言论自由权利的主观能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大众传播媒介机构和大众传播从业人员,上指导公民意见和社会信息的采集,下控制公民意见和社会信息的发布,尤其是对于发布什么、如何发布、何时发布、发布多少、如何评价,进行大众传播的议程控制。 大众传播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所进行的工作———意见和信息的公布,它是大众传播媒介帮助公民实现言论自由权  新闻学与传播学 张 恒:大众传播中公民权利(right)与权力(power)的冲突 62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7年第3期(总第146期)

权力的媒介 读书笔记

《权力的媒介》读书笔记 权利的媒介,此书堆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做了评断,即是自由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来自百度。 其实这本书资料很丰富,记录了美国新闻历史上很多的重大事件,并对其进行分析。他是作者长期在新闻媒介的第一线工作,使得它能够接触到许多媒介背后的东西,能够发现真实的情况和表面宣扬的情况之间的落差,因此能进一步的触及到本质上的东西。 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来去揭发资本主义的现实缺陷问题,敢于蔑视资本主义盛行的各种理论,紧紧抓住社会统治权力与具体研究对象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并加以揭露和批判。作者对于资本主义新闻媒介不是一味的维护,同样,对于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介也不是一味的持有偏见。当然还有一些对于第三世界的东西。 但是简单的说,全书就是围绕控制与被控制展开叙述的。虽然全书一直致力于描写自由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因为自由,但实际上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控制着这个媒介。究竟是谁控制着谁,为何控制,控制的后果。这一系列问题让我印象深刻。 所以接下来我要讲两点。 第一,在所有的新闻体系中,新闻媒介都是掌握政治和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他们并不是独立的媒介,只是在潜在的发挥作用。 那么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现代媒体的力量与危险。 现代媒体是国际政治斗争场上不容忽视的一种力量,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它对事件的报道和传播深深地影响这公众对事件的理解和判断。所以国家领导人往往会利用他的这种强大的能力来为自己服务。新闻媒介的经济命脉完全受资本控制,新闻媒介的独立是根本不可能的。有时候也会因为资本或各方面的问题而向国家领导人屈服当然这不是我们所能知晓的。所以,国家政权就是第一只无形手。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其政府与组织通过增加、限制或操纵媒体对新闻的获取,影响新闻的传播。但是美国却对外宣称媒体采访任何人都不会受到美国政府的干涉。 但是媒介反过来又对国家决策和政权产生同样重大的影响。媒介首先在与制造即刻的公众情绪和公众压力。例如我们看到日本扣押中国船长,我们无需理性的解释变会产生情绪的冲动,这种冲动带来的是一种行为要求。从来压迫政府对此作出决策。这些力量使得领导人在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重大决策面前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多数的情况下,美国外交政策的议程仅仅是对新闻内容的反应,虽然政策问题不是媒体内容制造出来的,但媒体的新闻报道优先关注的政策和问题作了重新安排。在媒体激发的这种情绪下,政策制定者像救火队,没有预案和预防措施,都是临时作出反应,这就导致决策的草率形成与实施。后果则可想而知,尽管国家也有再进一步的采取措施来弥补。 且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传播的欣慰更具有政治偏见。全球性媒体是配合军方战术威慑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宝贝资产。但是庆幸的是这种传播技术并没有削弱民族国家意志。在中国,现代媒体增加了中国政治和外交进程的客观度和透明度,使得更多的中国人看到了中国的政治和外交决策过程。我觉得红果在未来的政治斗争过程中要学会利用现代媒体新环境,争取公众和传媒的支持,制造一个有利于政策形成和实施的支撑和环境。在重大事件结束后要勇于客观的评估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 可见,媒体并不是孤立的,它时时刻刻影响这政治经济也时时刻刻为政治经济影响着。 第二点,所有的新闻体系都赞同社会责任理论,宣称他们为人民的需要和利益服务,应表示愿意为人民提供新闻。但我觉得这个是和国家的软力量有关的。软实力的形成和加强,靠的是规模经济。只有那些实力雄厚的经济实力的好莱坞片商和时代华纳之类的超级媒体,才有实力掌握和控制全球影视市场。并且,每个历史时期,伴随着新的传播手段,形成世界

浅析新闻媒介正负效应的看法

浅析新闻媒介正负效应的看法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传媒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新闻传播业繁荣发展和竞争加剧的同时,也出现了媒体行为的违规和越位现象。“谁来监督媒介”成为传媒业界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大众传媒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受商业化侵蚀而出现的正负效应也显而易见,引起业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忧虑,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兴利除弊? 【关键词】新闻媒介;电视;知识 新闻媒介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看,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是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新闻媒介展现了整个世界,但一些新闻失真却干扰误导了受众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观察世界的四大窗口,新闻媒介的传播超越时间和空间,把地球上每日每时发生的重大事件迅速的传遍世界各地;它把全球各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土人情形象逼真的展示在人们面前。人们对当今世界的了解,绝大多数来自于新闻媒介,个人的亲身经历或人们口口相传是及其有限的。但正因为人们对新闻媒介的极度依赖、信赖,往往使人们轻信新闻媒介,甚至上当受骗。 二、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新闻媒介把个人和世界联系起来,增强了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彼此了解和交流。人们常说:广播电视把偌大的地区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电视村”。但是,在这个“世界电视村”里,构成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之间却由于广播电视而日益变得封闭起来,变得“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据美国、日本近年来的调查,每人每天用于看电视、听广播的时间平均在6小时以上,中国城市居民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也已达108分钟,为每天平均拥有闲暇时间183分钟的59.1%。这意味着,许许多多的人下班回家就足不出户,关起门来不是看电视就是听广播。人与人之间的亲身交往被人与机之间的交流所取代,人际交往日益淡漠。而在家庭内部,广播电视有时也会成为拆散家庭的分离器。1998年法国举办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法国及西欧很多国家出现了大群被称为“足球寡妇”的家庭主妇。因为她们的丈夫或去现场看比赛,或回家就成夜守着电视机看比赛,而且脾气特别暴躁。有些家庭主妇无法忍受,干脆离婚了事,有人哀叹电视“团结世界,拆散家庭”。 三、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 新闻媒介是知识的“百宝箱”,人们从中了解到许多古今中外、天上地下的知识,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见闻。但除了正规的电视教学课程外,广播电视所传授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