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_李珊珊

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_李珊珊

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_李珊珊
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_李珊珊

植物学报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14, 49 (6): 738–750, https://www.sodocs.net/doc/9510470619.html,

doi: 10.3724/SP .J.1259.2014.00738 ——————————————————

收稿日期: 2013-10-31; 接受日期: 2013-12-1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071824) * 通讯作者。E-mail: wanglsh@https://www.sodocs.net/doc/9510470619.html,

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李珊珊1, 2, 吴倩1, 3, 袁茹玉1, 3, 邵帅1, 3, 张会金1, 王亮生1*

1

中国科学院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北京 10009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南京 210095

摘要 莲属(Nelumbo )植物既可药用也可食用, 其中荷叶、藕节、莲子、莲子心、莲房和莲须等皆可入药, 但药效各不相同。迄今为止, 从莲的各组织中共检测出类黄酮多达61个, 包括8个花青素苷、2个黄酮醇、29个黄酮醇苷、1个黄酮、16个黄酮苷(内含13个碳苷黄酮)和5个黄烷醇。该文对莲各组织中所含类黄酮的检测方法、组成、含量及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迄今的研究结果表明, 莲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化合物, 且具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菌、抗HIV 、抗动脉粥样化、提高免疫力和减肥降脂等)。这些资料不仅对今后深入研究莲各部位的类黄酮代谢物及其与药效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保健食品和中药的研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花青素, 生物活性, 类黄酮, 莲

李珊珊, 吴倩, 袁茹玉, 邵帅, 张会金, 王亮生 (2014). 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植物学报 49, 738–750.

莲, 又名荷花、水华、水芙蓉和玉环等, 为多年生水生花卉植物, 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作为著名的观赏植物, 其花大且艳丽, 清香远溢, 出污泥而不染, 深受人们喜爱, 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莲属(Nelumbo )是一个孤立的类群, 它是只有2个种的单型属, 包括中国莲(N. nucifera )和美洲莲(N. lutea )。中国莲原产中国, 分布范围广泛, 北达黑龙江的同江县, 南抵海南省的三亚市, 西至天山北麓和滇西边陲, 东迄台湾。目前, 我国拥有的荷花品种多达800个以上。美洲莲原产美国东部和中部地区, 美国是其世界分布中心(张行言, 2011)。莲全身都是宝, 除具观赏价值外, 还可食用、饮用、药用和包装用。莲藕是著名的家常蔬菜, 莲子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 藕合、糯米糖藕、冰糖莲子和银耳莲子汤等都是餐桌上常见的佳肴。荷叶因具抗氧化、抗菌和减肥等功效, 可作为生产保健茶的原材料。此外, 荷叶、藕节、莲子、莲子心、莲房和莲须(雄蕊)都能入药, 藕节主要用于止血和散瘀, 莲子可以滋养补虚和强心安神, 莲子心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功效, 莲房主治消瘀、止血和祛湿, 而莲须有清心、益肾、涩精和止血等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2010)。

莲由于种质资源丰富、群体花期长、栽培容易且食用和药用价值大, 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类黄酮(flavonoids)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化合物, 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据报道, 美国大众通过各种食物和营养品(包括水果、蔬菜、坚果、饮料、调料、植物营养品、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等)人均每天摄入250 mg 类黄酮(Manach et al., 2004)。类黄酮主要有黄酮(flavones)、黄酮醇(flavonols)、黄烷酮(flavanones)、二氢黄酮醇(dihydroflavonols)、花青素(anthocyanins)、黄烷-3-醇(flavan-3-ols)、异黄酮(isoflavones)、二氢异黄酮(isoflavanones)、查耳酮(chalcones)、二氢查耳酮(dihydrochalcones)和橙酮(aurones)等。天然类黄酮分子结构修饰方式主要有羟基化、甲基化、酰基化和糖苷化, 其中糖苷化修饰最为普遍。在植物组织中类黄酮多以苷类形式存在。此外, 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连接位置和方式的不同, 组成的类黄酮苷形式多样。葡萄糖是最常见的单糖, 半乳糖、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醛酸次之, 甘露糖、果糖和半乳糖醛酸较少(Abad-García et al., 2009)。同时, 糖苷化位置在不同的化合物中也不一样, 如黄酮和黄烷酮的7位, 黄酮醇和黄烷-3-醇的3

·专题论坛·

李珊珊等: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739

位和7位, 花青素的3位和5位羟基更易发生糖苷化修饰。一般来说, 糖与类黄酮发生糖苷化时的连接方式有2种, 即O-C和C-C连接, 前者比较普遍, 后者一般发生在特定的植物类群中, 且糖苷化位置多在C6和/或C8位。类黄酮的辅助色素效应对于花色呈现具重要意义, 这已在荷花、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和睡莲(Nymphaea tetragona)等植物中得到证实(Yang et al., 2009; Li et al., 2009; Zhu et al., 2012; 朱满兰等, 2012)。此外, 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类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如预防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过敏、抗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Bomser et al., 1996; Bravo, 1998;Ju-rani? and ?i?ak, 2005; Zafra-Stone et al., 2007; 刘安成等, 2011)。近年来, 莲属植物中类黄酮化合物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但多集中于荷叶、花瓣和雄蕊的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方面, 对莲其它部位类黄酮的活性研究尚不够深入。因此, 本文重点综述了莲各部位类黄酮的提取纯化、检测方法、组成、含量和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莲代谢组学和类黄酮构效关系研究奠定基础。

1莲属植物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检测方法

类黄酮一般可用水或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溶液(Guo et al., 2009; 郭明等, 2009; 徐双双等, 2011)。莲属植物常用的类黄酮提取、纯化及检测方法见表1。有研究表明, 微波、超声波和酶等辅助手段能够快速并有效地提高类黄酮的提取效率, 且成本较低, 现已广泛用于莲属植物类黄酮的提取(Zhang et al., 2009; 肖贵平, 2011b; 张胜帮等, 2012)。杨冀艳等(2009)用70%乙醇溶液提取荷叶总黄酮2小时, 提取率为2.20%, 而利用超声波超声25分钟, 提取率达到了7.15%(Zhang et al., 2009)。Chen等(2012b)利用正交设计(L1643×21)考察了提取溶剂、时间、温度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荷叶类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用70%甲醇水溶液于4°C下提取36小时, 料液比为1:30时提取效率最高。

莲中类黄酮粗提物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葡聚糖凝胶、溶液萃取、大孔吸附树脂和高速逆流色谱4种(Jung et al., 2003; Deng et al., 2009a, 2009b; Guo et al., 2009; Huang et al., 2010)。Deng等(2009a, 2009b)开发运用高速逆流色谱对荷叶乙醇提取物中黄酮醇苷单体进行分离的方法, 最终得到4个单体, 分别为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以及首次在荷叶中发现的槲皮素-3-O-山布糖苷。

Yang等(2009)筛选了4种常用的类黄酮流动相体系, 通过调节酸度、柱温和洗脱梯度, 最终建立了荷花花色素分析的HPLC方法。该方法能够在40分钟内同时定性并定量分析荷花花瓣中的15个花青素苷和黄酮醇苷。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以芦丁为标准品的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莲中总黄酮的含量, 而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主要利用HPLC-DAD和HPLC-MS n法检测莲中类黄酮的组成和含量。

2莲不同部位类黄酮的组成

迄今为止, 从莲的叶、叶脉、花瓣、雄蕊、雌蕊、花托、莲房、种皮、莲子、莲子心、花柄、叶柄和藕等部位共检测到类黄酮化合物61个, 其中包括8个花青素苷、2个黄酮醇、29个黄酮醇苷、1个黄酮、16个黄酮苷(内含碳苷黄酮13个)和5个黄烷醇(图1; 表2)。花青素苷仅存在于花瓣中, 黄烷醇可在莲房中检测到。除此之外, 其它48个类黄酮可划分为8个类群, 即山奈酚苷、槲皮素苷、异鼠李素苷、杨梅酮苷、丁香亭苷、香叶木素苷、木犀草素苷和芹菜素苷。其中, 槲皮素苷在莲各部位中普遍存在, 是莲最主要的化合物类型, 其次是山奈酚苷, 大量存在于雄蕊中, 木犀草素苷和芹菜素苷以碳苷的形式大量存在于莲子心中, 其余化合物则含量较低, 在不同部位有少量分布。

印度学者Rahman等(1962)利用薄层层析法首次从荷花花瓣中分离到1个黄酮醇苷——山奈酚-3-O-刺槐双糖苷。Masato等(200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荷花花瓣中检测到5个花青素苷, 即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阿拉伯糖苷、锦葵素-3-O-半乳糖苷和锦葵素-3-O-葡萄糖苷。由于早期研究手段落后, 以至于矢车菊素-3-O-阿拉伯糖苷和锦葵素-3-O-半乳糖苷的结构鉴定出现偏差。杨瑞珍(2009)对112个荷花品种的花瓣类黄酮成分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分析, 检测出5个花青素苷

740 植物学报 49(6) 2014

李珊珊等: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741

742 植物学报 49(6) 2014

图1莲中61个类黄酮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

(A)花青素苷; (B)黄酮醇氧苷; (C)黄酮氧苷; (D)黄酮碳苷; (E)黄烷醇; (F)原花青素二聚体

Figure 1The chemical structure scheme of 61 flavonoids in lotus

(A) Anthocyanins; (B) Flavonol O-glycosides; (C) Flavone O-glycosides; (D) Flavone C-glycosides; (E) Flavanols; (F) Procya-nidin dimers

李珊珊等: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743

744 植物学报 49(6) 2014

李珊珊等: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745

和10个黄酮醇苷, 并将上述2个化合物更正为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花素-3-O-葡萄糖苷, 同时建立了荷花花青素的微量快速分析方法。徐双双等(2012)从荷花花瓣中又检测到3个新的花青素苷, 即矢车菊素-3,5-O-二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芸香糖苷和矢车菊素-3-O-丙二酰葡萄糖苷。至此, 荷花花瓣中类黄酮成分的分析方法、组成和含量, 以及荷花花色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此外, Guo等(2009)从荷花花瓣中分离到4个黄酮醇苷。Deng等(2013)分析了108个荷花品种花瓣的类黄酮代谢产物, 检测出14个黄酮和黄酮醇苷。

荷叶中的类黄酮成分以槲皮素衍生物(槲皮素的3-O-葡萄糖醛酸苷、3-O-葡萄糖苷和3-O-半乳糖苷)为主(Goo et al., 2009; Chen et al., 2012a; Li et al., 2014)。Kashiwada等(2005)从荷叶中检测到5个黄酮醇苷, Goo等(2009)从荷叶中检测出6个槲皮素糖苷, Deng等(2009a, 2009b)从荷叶的提取物中分离到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和槲皮素-3-O-山布糖苷。Huang等(2010)从荷叶中分离到1个原花青素苷——儿茶素鼠李糖苷。陈莎(2013)对107个莲品种的荷叶进行了广泛调查, 检测到11个黄酮醇苷、1个黄酮醇和1个黄酮苷。

Jung等(2003)从荷花的雄蕊中检测到1个黄酮醇和6个黄酮醇苷, 全部为山奈酚衍生物。Lim等(2006)从雄蕊中检测到1个黄酮醇和12个黄酮醇苷。陈莎(2013)对12个莲品种的雄蕊进行了调查, 检测到1个黄酮醇、18个黄酮醇苷、1个黄酮和1个黄酮苷, 结果发现山奈酚和槲皮素糖苷是雄蕊中重要的两类化合物。Li等(2014)首次从中国莲的雄蕊中检测到1个碳苷黄酮。

关于莲子心的化学成分研究以生物碱等方面的报道为主, 而类黄酮成分的研究并不多见。Chen等(2012a)对莲子心的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 得到了许多未完全分离的色谱峰, 但仅鉴定了5个黄酮醇苷。单世斌等(2012)从莲子心甲醇提取液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黄酮碳苷, 即荭草苷和异荭草苷。Li等(2014)通过优化流动相组成和洗脱梯度建立了莲子心类黄酮快速分析的HPLC方法, 19个色谱峰得到很好的分离, 并完成了相应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其中, 2个氧苷黄酮、2个氧苷黄酮醇和11个碳苷黄酮在莲属中首次被发现。特别是具活性和化学分类意义的碳苷黄酮的发现, 为解析莲子心多种药效和阐明荷花的系统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莲房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原花青素。凌智群(2001)分析发现其主要是由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组成的以C4-C8连接的二至四聚体。肖俊松等(2012)从莲房中检测到5个原花青素, 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结构鉴定。此外, 莲房还含有丰富的类黄酮成分。Chen 等(2012a)从莲房中检测到15个黄酮醇和2个黄酮。Li 等(2014)从中检测到12个黄酮醇苷。

莲其它部位(叶脉、雌蕊、花托、种皮、莲子、花柄、叶柄和藕)类黄酮成分的报道较少。Kredy等(2010)从酸解后的种皮提取液中检测到4个黄酮醇苷元。Chen等(2012a)从种皮中检测到11个黄酮醇苷。Li等(2014)从种皮中检测到4个碳苷黄酮。陈莎(2013)和Li等(2014)分别检测了12个莲品种和中国莲各个部位的类黄酮成分, 发现槲皮素苷同样是其它部位中最主要的类黄酮成分。徐静等(2005)从藕的类黄酮水解液中检测到槲皮素、芹菜素和杨梅素3个苷元。

3莲不同部位的类黄酮含量

莲不同部位的类黄酮组成和含量各不相同, 不同品种和检测方法测得的总黄酮含量也有较大差异。总体来说, 荷叶中类黄酮含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其它部位, 其次是叶脉、花瓣、雄蕊、雌蕊、花托、莲房和莲子心, 花柄、叶柄、种皮和藕中含量较低, 莲子中只能检测到微量的类黄酮成分(杨瑞珍, 2009; Chen et al., 2012a; Li et al., 2014)。

荷花花色变异较大, 从白色、黄色、粉色、红色到复色系, 因此, 品种间的类黄酮含量也差别较大。杨瑞珍(2009)以锦葵素-3,5-O-二葡萄糖苷和芦丁为标准品, 用HPLC法定量分析了112个荷花品种花瓣的类黄酮含量, 其中红太阳的总花青素(1.03 mg·g–1)和总黄酮醇(6.08 mg·g–1)含量最高, 白色品种嫦娥奔月中未检测到花青素, 且总黄酮醇含量最低, 为0.95 mg·g–1。Deng等(2013)分析了108个莲品种的类黄酮含量, HPLC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色系间花青素和黄酮醇含量差异较大, 花青素变化范围为0.00– 0.42 mg·g–1, 黄酮醇含量为0.46–3.49 mg·g–1。尽管部分品种, 如红太阳、艳阳天和紫重阳花瓣的外围部分飞燕草素苷含量较高, 分别达到45.50、38.78和

746 植物学报 49(6) 2014

36.16 mg·g–1, 但是花瓣仍呈现红色, 而不是蓝色, 因此花瓣的呈色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杨瑞珍, 2009)。

类黄酮分子中存在2个交叉共轭体系, 故其甲醇溶液在200–400 nm的区域内存在2个主要的紫外吸收带, 称为带I(300–400 nm)和带II(220–280 nm)。这一特性有助于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荷叶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和生物碱类等活性物质, 以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为主。赵昕岚和邓放明(2013)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生长期荷叶中的总黄酮含量, 发现至成熟期荷叶中的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84.21 mg·g–1)。Chen等(2013)检测了12个品种荷叶的类黄酮含量, 结果表明品种间差异不大, 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太空36(7.92 mg·g–1), 最低的品种是Ti-1(6.43 mg·g–1)。Li等(2014)测得中国莲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20.58 mg·g–1。

苏本华等(2011)以芦丁为标准品, 使用三氯化铝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莲须药材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干燥雄蕊中的总黄酮含量高达3.14 mg·g–1。陈莎(2013)的研究表明, 雄蕊中的总类黄酮含量(1.08– 2.47 mg·g–1)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此外, 中国莲雄蕊中的总黄酮含量较一般品种高, 为4.03 mg·g–1(Li et al., 2014)。

莲子心中主要成分是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和莲心季铵碱等生物碱, 也有丰富的具显著生理活性的碳苷黄酮。肖贵平(2011a)用分光光度法测得建莲莲子心中的总黄酮含量为2.81 mg·g–1。Li等(2014)使用HPLC法对中国莲莲子心的成分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其类黄酮含量为4.90 mg·g–1。

莲房中的平均总类黄酮含量与雄蕊相当, 为1.42 mg·g–1(陈莎, 2013)。Li等(2014)检测出中国莲的总类黄酮含量为3.27 mg·g–1。此外, 莲房中还富含原花青素。陈卫航等(2012)采用香草醛-盐酸显色法测定了莲房中原花青素的含量, 莲房的原花青素提取液在AB-8大孔树脂柱上的吸附量为112.0 mg·g–1, 按照92.32%的解析率最后可以获得原花青素103.4 mg·g–1。

莲其它部位(叶脉、雌蕊、花托、种皮、莲子、花柄和叶柄)中的类黄酮含量与雄蕊相当。中国莲花托为2.61 mg·g–1(Li et al., 2014)。其次, 是叶脉和雌蕊, 类黄酮含量分别为1.60和1.08 mg·g–1。种皮、花柄和叶柄中含量最低, 依次为0.49、0.43和0.35 mg· g–1。莲子中几乎检测不到类黄酮成分(陈莎, 2013)。许金蓉和王清章(2011)分析了同一地下茎不同部位的类黄酮含量差异, 发现藕节中的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不同部位的类黄酮含量从大到小排序为藕节>藕尾>藕中>藕头。

4莲属植物类黄酮的药理研究

莲的经济用途很广, 是非常重要的药用植物, 其叶、藕节、莲子、莲子心、莲房和莲须等皆可入药。与其它药用植物相比, 莲的药效广泛, 且各部位药效不同。研究表明, 藕节、雄蕊、荷叶、花瓣、种子、种皮和心皮等部位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Hu and Skibsted, 2002; Rai et al., 2006; Kredy et al., 2010; Kim and Shin, 2012; Qi and Zhou, 2013)。

从荷叶中提取的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具有一定的抗HIV活性(Kashiwada et al., 2005)。王俊杰等(2011)研究发现荷叶中的类黄酮能够治疗小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陈健芬等(2003)的研究表明, 荷叶中的类黄酮对牙龈炎、牙周炎、口臭和牙龋红肿的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薛冬娜(2008)将荷叶的总黄酮提取物注入大鼠体内, 发现其对大鼠的体重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能显著降低肥胖大鼠血清TC和TG等血脂指标的浓度。此外, 荷叶还对老鼠的晶状体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糖尿病的发生(Jung et al., 2008)。总的来说, 荷叶的类黄酮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抑菌、减肥降脂和保肝等多种功效(Ono et al., 2006; Ohkoshi et al., 2007; Agnihotri et al., 2008; Zhang et al., 2009; Huang et al., 2010)。

林宣贤(2007)以猪油为底物对荷花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 发现荷花提取物在猪油中的添加量为0.6%时, 能够明显抑制氧化作用。此外, 他还发现荷花类黄酮对金黄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用荷花类黄酮注射小白鼠时, 其外周血细胞总数明显增加, 表明荷花类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免疫及抗菌活性。

凌智群(2001)及凌智群和谢笔钧(2002)首次对莲房中的原花青素及其生物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 初步证实了莲房原花青素具抗氧化、抗肝氧化损伤、抗

李珊珊等: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747

心肌缺血和降脂等多种功效, 并能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O2·–(IC50值为169.0 mg·L–1)和羟基自由基?OH (IC50值为105.3 mg·L–1)。此外, 莲房原花青素还对60Co- γ射线亚急性辐射损伤有防护作用(段玉清等, 2005)。

Jung等(2003)和Lim等(2006)的研究表明, 莲的雄蕊也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同时其对老鼠晶状体的醛糖还原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 莲的雄蕊可以用于开发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莲子心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和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都强于V C, 而对?OH和DPPH的清除能力与V C相当, 此外, 还对细菌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林志钦, 2012)。

Hu和Skibsted(2002)研究发现, 藕节的乙醇提取物具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而整藕只对个别碳中心自由基具清除能力。

5问题和展望

近年来, 莲各部位类黄酮成分的定性及定量研究已经比较深入, 但是其药效学物质基础和活性化合物的半制备(制备)分离技术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目前, 荷叶、雄蕊、莲子、莲子心和藕节等药用部位已得到初步利用, 莲房、花托、叶柄和花柄等具有应用潜力的部位几乎被浪费掉, 而这些部位的生物量远大于荷叶、莲子和莲子心。因此, 今后应努力提高已用和废弃部位的利用率, 减少初级产品消费。此外, 为了降低去除莲子心和采藕的人工成本, 选育无苦味的子莲和适宜机械采收的藕莲, 对于子莲和藕莲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莲属植物花瓣中的花青素苷元含量相对丰富, 但花色比较单一, 探明其呈色机理并指导蓝色、橙色和紫色花莲育种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莲子心中已发现大量的碳苷黄酮(如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夏佛托苷和异夏佛托苷等), 这极大地丰富了莲类黄酮的代谢途径, 且这些化合物多数具有生物活性。目前, 莲子心的各种药理作用多归因于生物碱, 碳苷黄酮对于莲子心各种药性的发挥还有待进一步阐明。此外, 关于莲的系统位置和种的划分一直以来存在争议, 鉴于碳苷黄酮可以作为化学分类的标识化合物, 其在莲子心中的发现对于澄清莲的分类地位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参考文献

陈健芬, 何卫华, 钱伏刚 (2003). 荷叶提取物口腔抑菌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日用化学工业33, 49–51.

陈莎 (2013). 莲类黄酮和生物碱分析方法的建立、品种资源组分和含量的构成特点. 博士论文. 武汉: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pp. 56–73.

陈卫航, 谭美亭, 张婕 (2012). 响应曲面法优化莲房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33(2), 31–35.

陈轩, 周坚 (2011). 莲子皮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 农业机械

(29), 139–141.

段玉清, 张海晖, 唐瑛, 吴佳, 谢笔钧 (2005). 莲房原花青素对60Co-γ射线致亚急性辐射损伤防护的研究. 营养学报27, 491–493.

郭明, 杨群超, 朱灵芝, 吕圭源 (2009). 荷花不同部位总黄酮分布及荷叶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6, 211– 215.

林宣贤 (2007). 荷花黄酮类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3), 65–68, 45.

林志钦 (2012). 莲子心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其功能性研究.

硕士论文.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pp. 43–50.

凌智群 (2001). 莲房原花青素及其生物、药理活性研究. 博士论文.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pp. 33–66.

凌智群, 谢笔钧(2002). 莲房原花青素对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营养学报24, 121–125.

刘安成, 李慧, 王亮生, 庞长民, 卫伟光(2011). 石榴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植物学报46, 129–137.

单世斌, 沈元帅, 杨金, 丁骁, 陈启建 (2012). 莲子心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和鉴定. 海峡药学24(9), 42–45.

苏本华, 苏春英, 孙静 (2011). 分光光度法测定莲须中总黄酮的含量. 中医药信息28(3), 81–82.

王俊杰, 舒洋, 龙婷, 吴海燕, 陈福春, 方会龙, 蒋显勇(2011). 荷叶黄酮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中药药理与临床27(2), 61–64.

吴芳彤, 肖贵平, 范娟娟(2012). 超声波辅助提取莲心黄酮类物质的工艺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11), 73–76, 84.

肖贵平 (2011a). 建莲莲心黄酮类物质水浸提条件优化. 亚热带农业研究7, 192–196.

肖贵平 (2011b). 响应面法优化莲心黄酮类物质微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32, 2163–2168.

肖俊松, 谢笔钧, 曹雁平, 吴华, 王成涛 (2012). 莲房原花色素的纯化分级和结构鉴定. 食品科学33(19), 172–177.

许金蓉, 王清章 (2011).莲藕中黄酮含量与分布研究.湖北

748 植物学报 49(6) 2014

农业科学 50,386–388.

徐静, 郭长江, 韦京豫, 杨继军, 程霜, 吴健全(2005).蔬菜中类黄酮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营养学报 27, 267– 279.

徐双双, 刘伟, 郭英慧, 王萍, 孙瑜, 刘建华, 王晓 (2012).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3种荷花的花色苷. 山东科学25(3), 66–70.

徐双双, 孙瑜, 井凤, 段文娟, 杜金华, 王晓 (2011). 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荷花中黄酮类化合物.

色谱29, 1244–1248.

薛冬娜 (2008). 荷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及减肥降脂作用的研究. 硕士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pp. 23–39.

杨冀艳, 胡磊, 许杨 (2009). 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荷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食品科学30(6), 29–33.

杨瑞珍 (2009). 荷花花色素分析及花色形成的化学机制. 硕士论文. 北京: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pp. 15–35.

禹华娟, 孙智达, 谢笔钧 (2010). 酶辅助提取莲房原花青素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2, 154– 158.

张胜帮, 叶静, 陈聪 (2012). 复合酶法提取荷叶黄酮类化合物工艺优化. 食品科学33(22), 149–153.

张行言(2011). 中国荷花新品种图志.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pp. 20–28.

赵昕岚, 邓放明 (2013). 荷叶中总黄酮和荷叶碱含量变化规律. 食品与机械29, 37–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pp. 256–257, 358. 朱满兰, 王亮生, 张会金, 徐彦军, 郑绪辰, 王丽金 (2012).

耐寒睡莲花瓣中花青素苷组成及其与花色的关系. 植物学报47, 437–453.

Abad-García B, Berrueta LA, Garmón-Lobato S, Gallo B, Vicente F (2009). A general analytical strategy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fruit juice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diode array detection coupled to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and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J Chromatogr A1216, 5398–5415.

Agnihotri VK, ElSohly HN, Khan SI, Jacob MR, Joshi VC, Smillie T, Khan IA, Walker LA (2008). Constituents of Nelumbo nucifera leaves and their antimala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Phytochem Lett1, 89–93.

Bomser J, Madhavi DL, Singletary K, Smith MAL (1996).

In vitro anticancer activity of fruit extracts from Vaccinium species. Planta Med62, 212–216. Bravo L (1998). Polyphenols: chemistry, dietary sources, metabolism, and nutritional significance. Nutr Rev56, 317–333.

Chen S, Fang LC, Xi HF, Guan L, Fang JB, Liu YL, Wu BH, Li SH (2012a). Simultaneous qualitative assessment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lavonoids in various tissues of lotus (Nelumbo nucifera)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riple quad mass spec- trometry. Anal Chim Acta724, 127–135.

Chen S, Wu BH, Fang JB, Liu YL, Zhang HH, Fang LC, Guan L, Li SH (2012b). Analysis of flavonoids from lotus (Nelumbo nucifera) leaves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tandem elec- 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an extraction method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design. J Chromatogr A 1227, 145–153.

Chen S, Xiang Y, Deng J, Liu YL, Li SH (2013). Simultane- ous analysis of anthocyanin and non-anthocyanin fla- vonoid in various tissues of different lotus (Nelumbo) cul- tivars by HPLC-DAD-ESI-MS n. PLoS One8, e62291. Deng J, Chen S, Yin XJ, Wang K, Liu YL, Li SH, Yang PF (2013). Systematic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 ment of anthocyanins, flavones and flavonols in the petals of 108 lotus (Nelumbo nucifera) cultivars. Food Chem 139, 307–312.

Deng SG, Deng ZY, Fan YW, Li J, Liu R, Xiong DM (2009a). Application of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 matography coupl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 matography for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quer- cetin-3-O-sambubioside from the leaves of Nelumbo nucifera. Front Chem Sci Eng3, 375–382.

Deng SG, Deng ZY, Fan YW, Peng Y, Li J, Xiong DM, Liu R (2009b).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ree flavonoid glycosides from the leaves of Nelumbo nucifera (lotus)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J Chroma- togr B 877, 2487–2492.

Goo HR, Choi JS, Na DH (2009). Simultaneous determina- tion of quercetin and its glycosides from the leaves of Nelumbo nucifera by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rch Pharm Res32, 201–206. Guo XF, Wang DJ, Duan WJ, Du JH, Wang X (2009).

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four flavonoids from the petals of Nelumbo nucifera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Phytochem Anal21, 268–272.

Hu M, Skibsted LH (2002). Antioxidative capacity of rhizome extract and rhizome knot extract of edible lotus

李珊珊等: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749

(Nelumbo nucifera). Food Chem76, 327–333.

Huang B, Ban XQ, He JS, Tong J, Tian J, Wang YW (2010). Hepatoprotectiv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thanolic extracts of edible lotus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leaves. Food Chem120, 873–878.

Jung HA, Jung YJ, Yoon NY, Jeong DM, Bae HJ, Kim DW, Na DH, Choi JS (2008). Inhibitory effects of Nelumbo nucifera leaves on rat lens aldose reductase,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for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Food Chem Toxicol46, 3818–3826.

Jung HA, Kim JE, Chung HY, Choi JS (2003). Antioxidant principles of Nelumbo nucifera stamens. Arch Pharm Res 26, 279–285.

Jurani? Z, ?i?ak ? (2005).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berries: from antioxidant capacity to anti-cancer effects. Biofactors 23, 207–211.

Kashiwada Y, Aoshima A, Ikeshiro Y, Chen YP, Furu- kawa H, Itoigawa M, Fujioka T, Mihashi K, Cosentino LM, Morris-Natschke SL, Lee KH (2005). Anti-HIV 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and flavonoids from the leaves of Nelumbo nucifera, and structure-activity cor- relations with related alkaloids. Bioorg Med Chem13, 443–448.

Kim MJ, Shin HS (2012). Antioxidative effect of lotus seed and seedpod extracts. Food Sci Biotechnol21, 1761– 1766.

Kredy HM, Huang DH, Xie BJ, He H, Yang EN, Tian BQ, Xiao D (2010). Flavonols of lotus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seed epicarp and their antioxidant potential. Eur Food Res Technol231, 387–394.

Li CH, Du H, Wang LS, Shu QY, Zheng YR, Xu YJ, Zhang JJ, Zhang J, Yang RZ, Ge YX (2009). Flavonoid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ree peony (Paeonia section moutan) yellow flowers. J Agric Food Chem57, 8496–8503.

Li SS, Wu J, Chen LG, Du H, Xu YJ, Wang LJ, Zhang HJ, Zheng XC, Wang LS (2014). Biogenesis of C-glycosyl flavones and profiling of flavonoid glycosides in lotus (Nelumbo nucifera). PLoS One9, e108860.

Lim SS, Jung YJ, Hyun SK, Lee YS, Choi JS (2006). Rat lens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y constituents of Nelumbo nucifera stamens. Phytother Res20, 825–830. Manach C, Scalbert A, Morand C, Rémésy C, Jiménez L (2004). Polyphenols: food sources and bioavailability. Am J Clin Nutr79, 727–747.

Masato K, Keiichi W, Kazunari N, Kazuo Y (2002). Cultivar differences in anthocyanin and carotenoid pigments in the petals of the flowering lotus (Nelumbo spp.). J Jpn Soc Hortic Sci71, 812–817.

Ohkoshi E, Miyazaki H, Shindo K, Watanabe H, Yoshida A, Yajima H (2007). Constituents from the leaves of Nelumbo nucifera stimulate lipolysis in the white adipose tissue of mice. Planta Med73, 1255–1259.

Ono Y, Hattori E, Fukaya Y, Imai S, Ohizumi Y (2006).

Anti-obesity effect of Nelumbo nucifera leaves extract in mice and rats. J Ethnopharmacol106, 238–244.

Qi SJ, Zhou DL (2013). Lotus seed epicarp extract as potential antioxidant and anti-obesity additive in Chinese cantonese sausage. Meat Sci 93, 257–262.

Rahman W, Ilyas M, Khan AW (1962). Flower pigments: flavonoids from nelumbo nucifera Gaerten. Naturwissen- schaften49, 327.

Rai S, Wahile A, Mukherjee K, Saha BP, Mukherjee PK (2006).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Nelumbo nucifera (sacred lotus) seeds. J Ethnopharmacol 104, 322–327.

Yang RZ, Wei XL, Gao FF, Wang LS, Zhang HJ, Xu YJ, Li CH, Ge YX, Zhang JJ, Zhang J (2009).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anthocyanins and flavonols in petals of lotus (Nelumbo) cultivar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 tography-photodiode array detection/electrospray ioniza- tion mass spectrometry. J Chromatogr A1216, 106–112. Zafra-Stone S, Yasmin T, Bagchi M, Chatterjee A, Vinson JA, Bagchi D (2007). Berry anthocyanins as novel antioxidants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Mol Nutr Food Res51, 675–683.

Zhang L, Shan Y, Tang KJ, Putheti R (2009). 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 flavonoids from lotus (Nelumbo nu- cifera Gaertn) leaf and evaluation of its anti-fatigue acti- vity. Int J Phys4, 418–422.

Zhu ML, Zheng XC, Shu QY, Li H, Zhong PX, Zhang HJ, Xu YJ, Wang LJ, Wang LS (201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osition of flavonoids and flower colors variation in tropical water lily (Nymphaea) cultivars. PLoS One7, e34335.

750 植物学报 49(6) 2014

Recent Advances in Metabolic Products of Flavonoids in Nelumbo

Shanshan Li1, 2, Qian Wu1, 3, Ruyu Yuan1, 3, Shuai Shao1, 3, Huijin Zhang1, Liangsheng Wang1* 1Key Laboratory of Plant Resources and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Nelumbo plants contain edible a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nelumbinis folium, rhizomatis nodus, semen, plumula, receptaculum, and stamen are all used in medicine. The efficacy of the medicine varies greatly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In total, 61 flavonoids, including 8 anthocyanins, 2 flavonols, 29 flavonol glycosides, 1 flavone, 16 flavone gly-cosides (13 C-glycosyl flavones) and 5 flavanol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various lotus tissues. These flavonoid com-pound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health-food and medicine industr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tection and purification, composition, content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f flavonoids in different Nelumbo tissues, comprising lotus leaves, petals, stamens, pistils, tori, leaf veins, leaf stalk, flower stalk, seed pods, seed coats, kernels, plumules and rhizome. Petals and stamens possess plentiful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glycosides; quercetin glycosides are dominant components in other tissues except for plumules. Abundant C-glycosyl flavones were identified in plumules.

In addition, the total content of flavonoids was significantly high in leaves. HPLC-DAD and HPLC-ESI-MS n are becoming the main detection methods because of their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separating and purifying the single compound is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 Because of the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Nelumbo tissues, including antioxidant, antibiotic, anti-HIV, anti-atherothrombotic,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besity properties,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utritional and pharmacody- namic material in each tissue is important.

Key words advances, anthocyanin, bioactivity, flavonoid, Nelumbo

Li SS, Wu Q, Yuan RY, Shao S, Zhang HJ, Wang LS (2014). Recent advances in metabolic products of flavonoids in Nelumbo. Chin Bull Bot49, 738–750.

———————————————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wanglsh@https://www.sodocs.net/doc/9510470619.html,

(责任编辑: 孙冬花)

26黄酮类化合物习题.doc.doc

黄酮类化合物习题 1.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可分为哪几类。 2. 试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广义概念及分类依据。写出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查耳酮、橙酮的基本结构。 3. 试述黄酮(醇)、查耳酮难溶于水的原因。 4. 试述二氢黄酮、异黄酮、花色素水溶性比黄酮大的原因。 5. 如何检识药材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6. 为什么同一类型黄酮苷进行PC,以2%~6%醋酸溶液为展开剂,Rf 值大小依次为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7. 为什么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应注意pH的调节。 8. 简述用碱溶酸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芸香苷加石灰乳及硼砂的目的。 判断题 1.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大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一部分以苷的形式存在。 2. 黄酮分子中引入7,4′位羟基,促使电子位移和重排,使颜色加深。 3. 以BAW系统进行PC检识黄酮苷与其苷元,展层后苷元的Rf值大于苷。 4. 用2%~6%醋酸/水溶液为展开剂,对黄酮苷与其苷元进行PC,展层后苷元的Rf值大于苷。

提取与分离 中药黄芩中有下列一组化合物,经下述流程分离后,各出现在何部位?简述理由。 A. 黄芩苷(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苷) B. 黄芩素(5,6,7-三OH黄酮) C. 汉黄芩苷(汉黄芩苷-7-O-葡萄糖醛酸苷) D. 汉黄芩素(5,7-二OH, 8-OCH3黄酮) E. 5,8,2-三OH,7-OCH3黄酮 F. 5,8,2-三OH,6,7-二-OCH3黄酮 G. 5,7,4′-三OH,6-OCH3二氢黄酮)H. 3,5,7,2′,6′-五OH二氢黄酮

结构鉴定题 从某中药中得一黄色结晶Ⅰ,分子式C21H21O11,HCl-Mg粉反应呈淡粉红色,FeCl3反应及α-萘酚-浓H2SO4反应均为阳性,氨性氯化锶反应阴性,二氢氧锆反应呈黄色,加枸橼酸后黄色不退.晶Ⅰ的光谱数据如下: UV λmax nm MeOH 267 348 NaOMe 275 326 398(强度不降) AlCl3274 301 352 AlCl3/HCl 276 303 352 NaOAc 275 305(sh) 372 NaOAc/H3BO3 266 300 353 IR:V KBr max cm-1 3401, 1655, 1606, 1504 1HNMR (DMSD-d6,TMS) δppm 3.2~3.9 (6H, m) 3.9~5.1 (4H, 加D2O后消失) 5.68(1H,d,J=8.0) 6.12 (1H, d, J=2.0) 6.42 (1H, d, J=2.0) 6.86 (2H, d, J=9.0) 8.08 (2H, d, J=9.0)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填空,写出结晶Ⅰ的结构式,并指出 苷键的构型。

中草药叶下花总黄酮提取方法

中草药叶下花总黄酮提取方法 作者:杨发忠,杨斌,杨德强,陈厚琴,代红娟,张丽,李东海 【摘要】目的对叶下花总黄酮的种类与提取方法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定性检测、光谱分析、单因素测定、正交实验等,研究黄酮种类,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固液比、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叶下花含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所考察的影响因素中,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固液比。结论最佳提取条件为A1B2C3D3 (乙醇体积分数30%、温度65℃,提取时间180 min,固液比1∶80),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量高达5.233%。 【关键词】叶下花总黄酮提取方法正交实验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the total flavonoids from Ainsliaea pertyoides Franch and to study the categories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MethodsThe methods of the chemical qualitative detection, the spectral analysis, single factor determination, orthogonal test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 categories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and the effect of four factors, i.e. the volume fraction of ethanol, the temperature, the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the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曹纬国

西北植物学报2003, 23( 12): 2241—2247 Acta Bot . Boreal .-Occident. Sin. 文章编号: 1000-4025( 2003) 12-2241-07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曹纬国1, 2,刘志勤1,邵云1,陶燕铎* (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 8100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1) 摘要:总结黄酮类化合物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近况,在阐述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药理作用的同时,结合结构分析和作用机制,揭示与其部分活性相关的构效关系,并对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提出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构效关系 中图分类号: Q 946. 8文献标识码: A A 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flavonoids C AO Wei -g uo1, 2 , LIU Zhi -qin1 , SHAO Yun1 , T AO Yan-duo* ( 1 No rthw 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 Chinese Acad emy of Sciences , Xining 810001, China; 2 Graduate Sch ool of the Ch i-nes 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 rizes the recent status of flav o noid co mpounds in pha rmaco logica l research. Ex pa tiating bioactiv ity and pha rm acolog ical functio ns of flav o noid com pounds, the thesis po sts som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 nship of flav onoid com po und co ncerning structure analysis and m echa nism of actio n, and bring s fo rw ard prospect about its pharmacological functio n research. :;;- Key words flav onoids compounds pha rmaco logica l effect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通讯联系人. Co rrespond ence to: T AO Yian-ze. 黄酮类化合物( flav onoids com po unds)是植 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地存在于自然植物中,以游离态 或与糖结合为苷的形式存在,不仅数量种类繁多,而且 结构类型复杂多样,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药理活性,能 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具有抗 炎抑菌,降血糖,抗氧化,抗辐射,抗癌,抗肿瘤以及增 强免疫能力等药理作用.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随着对其构效关系的深入研究, 发现了部分药理作用的作用机制,为其在医药、食品 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快了黄酮类化合物的 开发利用. 1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多酚化合物( poly pheno lic 收稿日期: 2003-01-20;修改稿收到日期: 2003-07-0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十五预研项目作 者简介:曹纬国( 1978- ) ,男,汉族,在读硕士研究生.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测定的研究进展 简要: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又称生物黄酮(Bioflavon-oids)或植物黄酮,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多种药理活性,比如抗氧化、抗炎、抗诱变、抗肿瘤形成与生长等,特别是近年来关于黄酮在心血管、脑血管、肿瘤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此外黄酮类物质还有低毒性的特点,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天然药物和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的热点[1]。 关键词:黄铜,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前言:黄酮类物质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一种天然有机物。植物界中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芸香料、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菊科等。根据化学方法定义黄酮类物质为含一个共同的苯基苯并二氢吡喃环结构,有一个或多个羟基取代基,包括其衍生物。在食物中,黄酮类物质一般以酯类、醚类或配糖类衍生物及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共有5000 多种化合物。对于哺乳动物,只能通过饮食获取黄酮物质,这些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谷物、坚果、茶及红酒。在日常膳食中,黄酮类物质通常表现为具有抗氧化性的羟基衍生物形态,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对于一些疾病,例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胃和十二指肠的病理性失调,以及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此外,类黄酮还被发现有广泛的药物特性,包括抗氧化性、抗过敏、抗病毒及预防糖尿病,对肝和胃的保护,抗病原体及抗瘤活性。除在医药工业上已广泛应用其生理活性外,目前也将黄酮类物质作为功能食品的添加剂[2] 。 (一)测定黄铜的几种方法 1 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重复性好、准确、简便、易掌握、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加之所需试剂便宜易得, 因此该方法应用于测定植物中黄酮含量最为广泛[ 3]。 1.1 直接测定法 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存在桂皮酰基和苯甲酰基组成的交叉共轭体系, 其MeOH 谱200 nm~400 nm的区域内存在两个主要的紫外吸收带, 峰带I(300 nm~400nm)和峰带Ⅱ( 220 nm~280 nm)[ 4]。 1.2 比色法 向供试样品中加入显色剂后测定吸光度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称为比色法。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若具有3- 羟基、5- 羟基或邻二酚羟基, 易于与金属盐类如铝盐、锆盐、锶盐、镁盐等反应, 生成有色金属络合物。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金属盐试剂有Al(NO3)3、A1Cl3等,这些络合物作用在光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造福人类的研究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造福人类的研究 1.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作用 次生代谢过程被认为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它在处理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植物在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后,产生并大量积累次生代谢产物,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分类 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可分为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单宁类、类萜、甾 体及其甙、生物碱七大类。还有人根据次生产物的生源途径分为酚类化 合物、类萜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如生物碱)等三大类,其中像单宁类、类黄酮又都属于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占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70%。 3.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成果 对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多数专家教授都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广泛用于人类生活。造福人类的最显著成果,当属诺贝尔奖获得 者:屠呦呦女士,屠呦呦女士研究的抗击疟疾的青蒿素,为我国赢得了 荣誉、为世界的医学研究以及疟疾治疗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也让我国的 其他研究专家和研究成果受到了世界瞩目,其中通过特定的提取技术, 将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也就是植物在生命活动中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抗体 运用到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研究是未来重点研究课题,这个利用植物代 谢抗体做研究的已有开发立项,可换称之为一种植物抗生素及其应用, 已列为国家发明专利。 4.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类的可用之处 一篇植物酚类物质研究文献中提到酚类物质在人和动物中的营养功能,

由于酚类物质结构中含有较多的羟基,因此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在流行病学上发现类黄酮投入的量和心脏病、中风、肺癌、胃癌发生率成反比,所以有所谓的“法兰西困惑”现象,法国人经常饮用葡萄酒,而红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如原花色素、儿茶素等,这些物质能预防冠心病,抑制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延长人的寿命。而此研究专利利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酮类、醌类的杀菌复合机理,酚酸的杀菌作用以及祛味、滋阴功效,类黄酮的抗炎症、抗变性、抗肿瘤、抗病毒的作用已运用于生物医学板块抗击HPV病毒、子宫癌、宫颈与阴道炎症等女性生殖道疾病,滋养保护女性生殖道。 多聚体单宁类与蛋白质发生聚合反应产生收敛作用可使粗大毛孔收缩、绷紧而减少细纹,单宁对紫外线光区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对紫外线的吸收达98%以上,是天然防晒佳品,单宁有它特有的分子结构及功能集保湿、除皱、美白、防腐作用于一体运用于化妆品板块皮肤护理,缓解因环境及敏感肌自身问题带来的各种皮肤问题。 5.展望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其具有的多种活性,在医药化工,农家肥,化妆品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中各种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结构、含量以及他们的代谢途径、互作方式等研究将逐步得以深入,有助于未来各种植物代谢产物的定向合成和利用。进而使植物代谢产物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国家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610044372.x

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1、熔剂法热水提取法、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 2、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是利用不同结构的物质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基体物质中的某些区域或提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被提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差的提取剂[1]。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提取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提取率高、提取速度快、溶剂用量少、安全、节能、设备简单 3、超声波提取法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黄酮类物质,是目前比较新的方法。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还利用其次效应,如机械振动、扩散、击碎等,使其加速被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超声波提取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产率高,无需加热,同时有利于保护热不稳定成分,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的优点。 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兼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点,对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从而作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可做超临界流体的物质很多,一般为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如CO2、C2H6、NH3、N2O 等。目前多采用CO2 做萃取剂,因为它具有密度大、溶解能力强、临界压力适中、临界温度接近常温、不影响萃取物的生理活性、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生产过程中容易回收、无环境污染、价格便宜等一系列优点。但单一的CO2作萃取剂只对低极性、亲脂性化合物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对大多数极性较强的组分则不起作用,因此,在其中加入夹带剂,通过影响溶剂的密度和溶质与夹带剂分子间的作用力来影响溶质在二氧化碳流体中的溶解度和选择性[1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有许多传统分离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过程容易控制、达到平衡的时间短、萃取效率高、无有机溶剂残留、对热敏性物质不易破坏等[16]。但它所需要的设备规模较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安全操作要求高,难以用于较大规模的生产。 5、酶法提取酶解法适用于被细胞壁包围的黄酮类物质,利用酶反应的高度专一性,破坏细胞壁,使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释放出来。黄剑波等[22]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从甜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为91%,提取纯度为54%。王悦等[23]对桔皮细胞进行游离酶、固定化酶和常规法提取,黄酮得率分别是%,% 和%,和传统的方法相比,游离酶法的总黄酮得率提高了81%。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_王慧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王 慧 (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多酚化合物,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现就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开发利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 (2010)09-0347-04 收稿日期:2010-05-31 作者简介: 王慧(1974-),女,山东临沭人,主管药师,从事质量控制工作 E-mail : wanghui0602@https://www.sodocs.net/doc/9510470619.html, Progress in Bioactivity of Flavonoids WANG Hui (Shandong Bausch & Lomb Freda Phar. Co., Ltd., Jinan 250101, China ) Abstract: Flavonoids are polyphenols widely found in nature and they have many potential medicinal valu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in anti-tumor, anti-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ti-oxidation and anti-aging,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us,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of flavonoids, which can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lavonoids. Key Words: flavonoids; bioactivity; review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植物成分,具有C6-C3-C6 基本构型,为植物体多酚类代谢物。主要分为黄酮及黄酮醇类、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黄烷醇类、异黄酮及二氢异黄酮类、双黄酮类,以及查尔酮、花色苷等[1]。黄酮类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对哺乳动物和其它类型的细胞有重要的生物活性。黄酮类化合物有高度的化学反应性,例如清除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又有抑制酶活性、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抗过敏、抗衰老、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等药理作用,且无毒无害。黄酮类化合物还是茶及黄芩、银杏、沙棘等众多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进展很快。1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且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余者则无。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系非平面型分子,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小,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溶解度稍大[2]。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2.1 抗肿瘤活性 黄酮类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干预信号转导、影响细胞 [11] Denyer S P, Baird R M. Guide to microbiological control in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M].2nd ed.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6: 325-326. [12] Mao k, Masafumi U, Takeshi K, et al Evaluation of acute corneal barrier change induced by topically applied preservatives using corneal transepithelial electric resistance in vivo [J].Cornea , 2010, 29(1): 80-85. [13] Noecker R. Effects of common ophthalmic preservatives on ocular health[J]. Adv Ther , 2001, 18: 205-215. [14] Kostenbauder H B. Phys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ctivity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Block S S.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and Preservation[M]. 3rd ed. PhiladelpHia: Lea and Febiger, 1983: 811-828. [15] Berry H, Michaels I. The evaluation of the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ethylene glycol and some of its monoalkyl ethers against Bacterium coli [J]. J Pharm Pharmacol , 1950, 2: 243-249.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_论文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数量之多列天然酚性化合物之首,属于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双子叶及裸子植物的叶、果、根、皮中;在植物中主要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黄酮、黄酮醇、异黄酮、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噢弄、黄烷酮、花色素、查耳酮、色原酮等10多个类别。黄酮类化合物已达5000多种。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癌、调解内分泌系统、调节心血管、抗炎、抗过敏、抑菌、抗病毒等多方面生物活性。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应用广泛。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天然药物。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含量测定、生物活性以及在医药、食品方面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含量测定生物活性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1.绪论 (1) 2.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与分布 (2) 2.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2) 2.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4) 2.3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 (5) 3.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工艺 (6) 3.1热水提取法 (6)

3.2有机溶剂提取法 (7) 3.3碱性稀醇提取法 (7) 3.4微波提取法 (7) 3.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7) 3.6超声波提取法 (8) 3.7酶解法 (9) 3.8半仿生提取技术 (9) 4.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10) 4.1pH梯度萃取 (10) 4.2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 (10) 4.3柱色谱法 (10) 4.4大孔吸附树脂 (11) 4.5高效液相色谱法 (12) 5.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分析方法 (13) 5.1平面色谱法 (13) 5.2分光光度法 (13) 5.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4) 5.4极谱 (14) 5.5气相色谱法 (14) 5.6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 (15) 5.7毛细管电泳法 (15) 6.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6) 6.1清除氧自由基、抗肿瘤作用 (16) 6.2调节心血管系统作用 (16)

02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群

2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群 2.1 萜类 (terpene) 2.2 甾体类 (steroid) 2.3 苯丙烷类 (phenylpropanoid) 2.4 醌类 (quinonoid) 2.5 黄酮类 (flavonoid) 2.6 鞣质 (tannin) 2.7 生物碱 (alkaloid) 2.8 氰苷、芥子油苷、非蛋白氨基酸 (cyanogenic glycoside, glucosinolate, nonprotein amino acid) 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差异很大,通常归为萜类化合物(萜类、甾体类)、酚类化合物(苯丙烷类、醌类、黄酮类、鞣质)、含氮化合物(生物碱、氰苷、芥子油苷、非蛋白氨基酸)三大类 除以上三大类外,植物还产生多炔类、有机酸等次生代谢物质 多炔是植物体内发现的天然炔类,主要分布于菊科及伞形科植物,现已发现1000种左右 有机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各部位,一些有机酸如茉莉酸在植物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根据结构特征和生理作用也可将次生代谢产物分为抗生素(植保素)、生长刺激素、维生素、色素、生物碱与毒素等不同类型 3.1 萜类 terpene ?萜类或类萜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由异戊二烯组成,有链状的,也有环状的,一般不溶于水 ?萜类种类依异戊二烯数目而定,有单萜、倍半萜、双萜、三萜、四萜和多萜之分 ?萜类的生物合成有两条途径:甲羟戊酸途径和丙酮酸/磷酸甘油醛途径,前者研究得比较清楚,后者仍有些未明,两条途径都是经过异戊烯基焦磷酸(IPP)进一步合成各种萜类化合物 3.1.1 单萜(monoterpene) ?单萜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多分布于樟科、松科、伞形科、姜科、芸香科、桃金娘科、唇形科、菊科的植物中?单萜常温下一般是挥发性液体,沸点140-200℃。有的单萜与糖结合成苷,则不具有挥发性 ?单萜依据碳架可分为链状、单环、双环和三环4个大类 3.1.1.1 链状单萜 ?月桂烯(杨梅烯,myrcene)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杨梅叶、松节油、黄柏果油、桂油、柠檬草油、啤酒花油和芫荽油等挥发油中含有;是香料工业中重要的反应中间体 ?芳樟醇(linalool)(里哪醇、沉香醇) 化学名: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具一个手性碳原子,有一对对映异构体。(-)-(R)-芳樟醇存在于香紫苏油、香柠檬油、芳樟油中, (+)-(S)-芳樟醇存在于芫荽油、桔油及素馨花挥发油中。芳樟醇具有抗菌、抗病毒和镇静等作用。芳樟醇对正常人体的心脏和呼吸功能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具降压作用;具有优美而偷快的花香香气不同旋光性的芳樟醇具有不同的香气。用于多种香型的香精调配,如百合、丁香、橙花等各种香精。是合成芳樟醇类香料化合物和维生素E、A的重要原料。世界上每年耗用量数万吨,产值数亿美元。我国每年需要量达400吨,主要依靠进口(林耀红,1997)。西南化工研究院于1997年底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年产1000t芳樟醇生产装置,该装置1999年已建成投产 芳樟醇与茶叶:茶叶中的芳樟醇具铃兰香气,系阿萨姆种及我国大叶种茶香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其含量在新梢各部位的分布表现为芽>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茎,各季含量以春茶最高,夏茶最低,加工过程中,芳樟醇大量产生于揉捻及发酵工序 芳樟醇还有四种顺式和反式毗喃型及呋喃型氧化物。 ?柠檬醇,顺式异构体称为橙花醇(nerol),反式异构体称香叶醇或牦牛儿醇(geraniol),均有玫瑰香气。橙花醇的香气更为柔和,常用于香水配方。 ?柠檬醛(citral),反式的习称香叶醛(geranial),顺式的称橙花醛(neral)。柠檬醛通常为混合物,以橙花醛为主,具有柠檬香气 ?香叶醇( geraniol ):香叶醇是玫瑰中的主体花香成分,是中小叶种茶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具典型玫瑰香型。祁门红茶中香叶醇含量极高。香叶醇在新梢各部分的含量分布及其季节和加工变化与芳樟醇相似。1990年,Yano 指出香叶醇的前体为香叶基-β葡糖甙;1993年,Guo相继在乌龙茶的研究中分离并鉴定出了香叶基-6-O-R-D-吡喃木糖-β-D-吡喃葡糖甙,第一次发现单萜烯醇配糖体的糖体部分存在非单糖结构。 3.1.1.2 单环单萜 ?柠檬烯(limonene),(+)-柠檬烯在芸香科桔属植物果皮的挥发油中约含90%,(-)-柠檬烯存在于薄荷、土荆芥、缬草的挥发油中 ?萜品醇(terpineol),也称松油醇,存在于樟脑油、八角茴香油及橙花油中,用于香料配制 ?薄荷醇(menthol),又称薄荷脑。由于有3个不对称碳原子,应有4对不同的立体异构体

举例说明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

举例说明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 组长:崔宁 组员:翟雪王璐璐冯子涵赵子惠罗春雨刘红成 1.提取方法 1.1热水提取法 热水提取法一般仅限于提取苷类. 在提取过程中要考虑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因素. 此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以水做溶剂,同时提高浸提温度、延长浸提时间和增加液料比(60倍) ,可以明显提高芦丁的产率。 实例 桑叶:采用热水提取法测定桑叶中各有效成分含量,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以上,其中霜后桑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为1.54% ,其次是晚秋桑叶,春季桑芽和后期桑叶含量最低。 甘草:过去甘草黄酮的提取主要为水提法,其主要原理通过甘草粉与水按一定配比,加热混合至80~95 ℃浸提甘草粉,利用甘草黄酮的水溶性进而提取甘草黄酮。此法虽然要求设备简单,但因提取杂质多、提取时间长、提取液存放易腐败变质、后续过滤操作困难、收率较低等缺点,现已不常使用。 1.2有机溶剂萃取法 其原理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的溶剂萃取。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一般采取乙醇为提取溶剂。高浓度的乙醇(如90 %~95 %) 适于提取苷元,浓度60 %左右的乙醇适于提取苷类。提取次数一般为2~4 次,提取方法有热 回流提取和冷浸提取两种方式。 实例 桑叶:使用乙醇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的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5,在80℃的条件下浸泡3h。使用多种有机溶剂提取发现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溶剂是60%丙酮。 西芹:使用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按西芹鲜重与提取剂的比例(W/ V) 1∶2 ,在80 ℃下回流提取2~4h ,制备西芹总黄酮。 银杏叶: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时, 随乙醇浓度的增加总黄酮提取率逐渐上升, 当乙醇浓度增至70% 时提取率最高, 之后反而下降, 故选用70% 的乙醇作浸提剂最佳。 生姜:生姜黄酮提取用40倍原料的90%甲醇溶液, 在60 ~ 65℃条件下提取4 h 为其优化组合, 而其试验组合中以用40倍原料的75%甲醇溶液,在60~ 65 ℃条件下提取2 h的提取效果最好。 1.3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 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 易溶于碱水, 酸化后又可沉淀析出。其原因一是由于黄酮酚羟基的酸性, 二是由于黄酮母核在碱性条件下开环, 形成2′-羟基查耳酮, 极性增大而溶解。因此可用碱性水( 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水溶液) 或碱性稀醇( 50 %乙醇) 浸出, 浸出液经酸化后析出黄酮类化合物。 实例 菊花:各取5g干菊花4份, ,在80℃恒温水浴分别以pH为8,9,10,11的NaOH溶液分两次温浸1h和0.5h。pH降低时.由于提取不完全.含量较低;pH为11时,虽然黄酮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 银杏树Ginkgo biloba L.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具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其生长规律特殊,抗病能力强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有关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疗效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开发出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多达100多种,形成国际市场上销售额20多亿美元的新兴产业。银杏叶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内酯类、酚酸类以及生物碱、聚异戊二烯等化合物。黄酮类为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含量随品种、产地、树龄、不同的采摘时间而不同。黄酮类化合物优异的抗氧化、抗病毒、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而受世人瞩目。 药学研究表明,有38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从银杏叶中分离出来,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3类:黄酮(醇)及其昔28种:如槲皮黄酮等;黄烷醇类:如儿茶素等4种;双黄酮:如白果双黄酮等6种(儿茶素)。 1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分离 1.1 溶剂提取法目前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开发银杏叶热。国内银杏叶常用溶剂例如乙醇、丙酮、醋酸乙酯、水以及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浸泡银杏叶进行提取,溶剂提取方法一般有:煎煮、冷浸、回流、渗施等经典方法。 1.1.1 水提取树脂分离法有关水浸提银杏黄酮苷的文献报道不多。肖顺昌等报道了用l 6倍量沸水分3次浸提银杏叶,得到的水溶液,经冷藏、分离杂质得溶液,然后用D101型吸附树脂吸附得到浓度达38%的黄酮苷。胡敏等研究水浸提银杏叶黄酮苷并用树脂精制的工艺,探讨了影响黄酮苷浸出的主要因素以及最适的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为提取剂,在9 0℃水溶回流浸提银杏叶2次,4h/次,经沉淀,过滤,浓缩后,用树脂精制、冷冻干燥后,制得总黄酮苷含量高的提取物、产品得率为银杏叶干重的 1.2%-1.5%。 水提取成本低,没有任何环境污染,产品安全性高,但是水对有效成分的选择性差,提取率低。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黄酮类化 合物结构中常连接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官能团。此外,它还常与糖结合成苷。多数科学家认为黄酮的基本骨架是由三个丙二酰辅酶A和一个桂皮酰辅酶A生物合成而产生的。经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A环来自于三个丙二酰辅酶A,而B环则来自于桂皮酰辅酶A[1]。1、分类: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黄酮类(flavones)、黄酮醇(flavonol)、二氢黄酮类(flavonones)、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黄烷-3,4二醇类(flavan-3,4-diols)、双苯吡酮类(xanthones)、查尔酮(chalcones)和双黄酮类(biflavonoids)等十五种。另外,还有一些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很复杂,其中包括榕碱及异榕碱等生物碱型黄酮。2、理化性质: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联接位置及联接方式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黄酮苷类。组成黄酮苷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三糖和酰化糖。黄酮苷固体为无定形粉末,其余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

了更多色彩。这是由于其母核内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乙醇、甲醇等级性强的溶剂中;但难溶于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酸性强弱因酚羟基数目、位置而异。3、显色:1.盐酸-镁粉(或锌粉) 反应为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反应机理现在认为是因为生成了阳碳离子缘故[1]。2.四氢硼钠(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产生红~紫色。而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3. 黄酮类化合分子中常含有下列结构单元,故常可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锶盐、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与1%三氯化铝 或硝酸铝溶液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多为黄色(λmax=415nm),并有荧光,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4、黄酮对身体的好处黄酮广泛存在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浆果中,总数大约有4千 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栎素、绿茶 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属黄酮。不同分子结构的黄酮可作用于身体不同的器官,如山楂--心血管系统,兰梅-- 眼睛,酸果--尿路系统,葡萄--淋巴、肝脏,接骨木果--免疫系统,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多食葡萄、洋葱、花椰莱、喝红酒、多饮绿茶等方式来获得黄酮,作为身体的一种补充。 黄酮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

利用紫外光谱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Ⅰ,出现在240~28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Ⅱ。不同类型的黄酮化合物的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峰形和吸收强度不同,因此从紫外光谱可以推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乙酸钠-硼酸(NaOAc-H3BO3)、三氯化铝或三氯化铝-盐酸(AlCl3/HCl)试剂能使黄酮的酚羟基离解或形成络合物等,导致光谱发生变化。据此变化可以判断各类化合物的结构,这些试剂对结构具有诊断意义,称为诊断试剂。 黄酮和黄酮醇类 黄酮或黄酮醇的带Ⅰ是由B环桂皮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带Ⅱ是由A环的苯甲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 黄酮和黄酮醇的UV光谱图形相似,仅带Ⅰ位置不同,黄酮带Ⅰ位于304~350nm,黄酮醇带Ⅰ位于358~385nm。利用带Ⅰ的峰位不同,可以区别这两类化合物。 黄酮、黄酮醇的B环或A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不同将影响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和形状。例如,7和4'位引入羟基、甲氧基等含氧取代基,可引起相应吸收带向红位移。又如3-或5-位引入羟基,因能与C4=O形成氢键缔合,前者使带Ⅰ向红位移,后者使带Ⅰ、带Ⅱ均向红位移。B环上的含氧取代基逐渐增加时,带Ⅰ向红位移值(nm)也逐渐增加,但不能使带Ⅱ产生位移。有时(例如3',4'-位有2个羟基或2个甲氧基或亚甲二氧基)仅可能影响带Ⅱ的形状,使带Ⅱ歧分为双峰或1个主峰(Ⅱb位于短波处)和1个肩峰(sh)或弯曲(Ⅱa位于长波处)。 A环上的含氧取代基增加时,使带Ⅱ向红位移,而对带Ⅰ无影响,或影响甚微(但5-羟基例外)。 黄酮或黄酮醇的3-,5-或4'-羟基被甲基化或苷化后,可使带Ⅰ向紫位移,3-OH甲基化或 1.甲醇钠(NaOMe),主要是判断是否有4'-OH,3、4'-二OH或3、3'、4'-三OH。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药用价值和产品开发应用前景 任红丽2009090141 摘要: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提取工艺、分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在 药用价值方面,讨论了其抗抑郁作用、抗氧化与自由基消除活性作用、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抗肿瘤作用、抗骨质疏松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在提取工艺方面,讨论了溶剂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酶法、微波法等;及其开发应用,为今后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药用价值 黄酮类物质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物质[14],又称生物黄酮或植物黄酮,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中。迄今,已有数百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被发现,人工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也不断问世。最初这类物质仅用于染料方面,自20世纪20年代,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物质用于临床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显著的生理及药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抗病毒、抗炎、调节血管渗透性,改善记忆,抗抑郁、抗焦虑、中枢抑制、神经保护等功能[2,12]诸多生理和药理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1.提取纯化方法 1.1 传统提取方法 1.1.1 热水提取法 水是最廉价的提取溶剂,是地球最丰富的物质,无色无味无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挥发性不大,具有真正的绿色环保意义。但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时,从中药材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中杂质含量较多,往往因泡沫或粘液很多,给进一步分离带来许多麻烦,而且浓缩也会很困难。此外,水提取物容易发霉发酵[22]。1.1.2 碱性水、碱性稀醇浸提法 中草药中黄酮类成分多为多酚类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具有酚羟基[7],故可用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液来提取中草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母核的多样性主要是由黄酮本身骨架、环系的变化、氧化程度和数量而定,当碱的浓度过高,加热时便破坏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 1.1.3 有机溶剂热回流及冷浸提取法 根据杂质极性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乙醇、甲醇、丙酮等),一般采取乙醇为提取溶剂[15]。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姓名常姣专业微生物学 摘要文章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酮;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 民以黄酮类化合物也称黄碱素,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 在植物体内大多与糖结合成甙的形式存在, 也有部分以游离状态的甙元存在。由于最先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一个酮式羰基 结构, 又呈黄色或淡黄色, 故称黄酮[ 1]。 目前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较多,如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分离法及半仿生提取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它各自的优点和点。用上述方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仍然是一个混合物, 不仅是含有其它杂质的粗品, 而且是几种黄酮类成分的混合物, 需进一步分离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柱层析法、重结晶法、铅盐沉淀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抗肝脏病毒、抗炎、抗菌、解栓、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癌、防癌、降血糖、镇痛和免疫等生理活性[ 2-5]。这些生理活性已被关注,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成为医药界的热门课题。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而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多年来科学家都在积极研究探讨从植物体中分离 纯度高、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6]。 1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多具有基本碳 架的一系列化合物,且母核上常有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助色取代基团。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固体,多数具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旋光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 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型分子,故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中溶解度稍大。 2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叶、果等组织中多以苷元的形式存在,而在根部坚硬组织中,则多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因此,不同来源、部位、种类黄酮提取所采取的方法不同[6]。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很多,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其他化合物的极性不同可采用溶剂萃取法,根据黄酮化合物在酸性水中难溶、碱性水中易溶的特点可采用碱提酸沉法等。 2.1溶剂法 2.1.1 热水提取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实际上存在于植物的所有部分,包括根、心材、树皮、叶、果实和花中,光全作用中约有2%的碳源被转化成类黄酮。早在30年代人们就发现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维生素C样的活性,曾一度被视为是维生素P。至今法国与俄罗斯仍继续称黄酮类化合物为维生素P。Pratt等人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质,认为黄酮是作为一级抗氧化剂而起作用的,它们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能。黄酮抗油脂过氧化的作用早在60年代就已经被证实了。80年代以来,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逐渐转向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抗衰老及对老年病的防治功效上。 黄酮类化合物中含有消炎、抑制异常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阻力下降、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影响血压、改变体内酶活性、改善微循环、解痉、抑菌、抗肝炎病毒、抗肿瘤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草药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很多,已经证明类黄酮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份。例如满山红中的杜鹃素、小叶枇杷中的小叶枇杷素、矮地茶中的槲皮苷、铁包金中的芦丁、白毛夏枯草和青兰中的木犀草素、红管药中的槲皮素、葛根中的黄豆苷与葛根素、毛冬青与银杏叶中的黄酮醇苷、黄芩中的抗菌成分黄芩素和解热有效成分黄芩苷等。此外,还有很多中草药富含黄酮类成分,如槐米、陈皮、射干、红花、甘草、蒲黄、枳实、芫花、金银花、菊花、山楂、淫羊藿、桎木和地锦等。除了药用价值外,其中的部分黄酮类化合物(特别是来源自药食两用的中草药)显然可应用在功能性食品。 黄酮和黄酮醇是植物界分布最广的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食用蔬菜及水果中,在沙棘、山楂、洋葱等中含量较高,茶叶、蜂蜜、果汁、葡萄酒中含量丰富。椐估计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这类物质可达1g,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无显著毒性,大鼠对槲皮素的经口LD50为10~50g/kg ,小鼠一次口服15g/kg,观察7d无一死亡。临床病人摄取芦丁2.25g持续7d或60mg/d连续5年,均无任何副反应。在其他一系列大剂量、长时间的动物试验中,均未发现有致癌性。显性致死试验、细胞姐妹染色体试验、微核试验证明槲皮素类衍生物无致突变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 ⑴调节毛细血管的脆性与渗透性。 ⑵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其作用仅次于维生素E。 ⑶具有金属螯合的能力,可影响酶与膜的活性。 ⑷对维生素C有增效作用,似乎有稳定人体组织内维生素C的作用。 ⑸具有抑制细菌和抗生素的作用,这种作用使普通食物抵抗传染病的能力相当高。 ⑹在两方面表现有抗癌作用,一方面是对恶性细胞的抑制(即停止或抑制细胞的增长),另一方面是从生化方面保护细胞免受致癌物的损害。 尽管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看法尚有矛盾的方面,但它目前仍被应用来防治下列一些疾病: ⑴毛细血管的脆性和出血。 ⑵牙龈出血。 ⑶眼的视网膜内出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