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走进圆的世界》

《走进圆的世界》

《走进圆的世界》
《走进圆的世界》

《走进圆的世界》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找找身边的圆、欣赏身边的圆。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在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钟面上有圆。

生:水杯的杯口是圆。

生:汽车标志上有圆。

……

师:今天,吴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见过平静的水面吗,(见过。)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播放动态的水纹,并配以石子入水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

生:(激动地)水波……(声音此起彼伏)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这些现象中,你同样找到圆了吗?

生:(惊异地,慨叹地)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生:(激动地)好!

(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圆的世界)

二、探究新课。

1.探究画圆。

师:今天,每个小组准备了很多学习材料。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试着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圆吗?

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画圆。)

师:吴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有了各自精彩的创造。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生:我们组将圆形的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

师:真会“依样画葫芦”。

生:我们手中的三角板中就有一个圆形窟窿,利用它,很方便地画出了一个圆。

师:真可谓就地取材,真好!

生: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白纸上,绳子绷紧,将铅笔绕一圈,也画出了一个圆。

师:看得出,你们组的创作已经初步具备了圆规的雏形。

生:我们组本想在白纸上无数个点到中间点的距离都是3厘米,而围绕中间点的无数个点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圆,可最终没能完成。

师:尽管这一方法没有能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他们的创造仍然是十分美妙的,不是吗?(生热烈鼓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圆规,是――

生:――画不出圆的。

生:可见这里的规矩不一定是指的圆规。

师:是的。既然提到圆规,今天同学们都准备了一把圆规,试试用它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交流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师:你怎么画圆的?

生:我首先让圆规尖尖角的一脚固定不动,握着圆规的帽,旋转圆规的另一脚就画好圆了。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说说看,你觉得要想画好一个漂亮的圆,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固定好尖尖角。

生:要让圆规稍微倾斜。

生:手不要抖。

2.介绍圆心和半径。

师:谁能介绍介绍你的好朋友——圆呀?

生:我画的圆,半径为2厘米。

师:你为什么这样介绍呢?

生:因为,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是2厘米。

师:还有别的介绍吗?

生:我画的圆比他画的大。

师:嗯,怎么评判的?

生:比的,我们俩是同桌。(生笑)

3.自学新课,认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有很多有趣的介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自学教材中对圆的相关知识的介绍。

3.再次介绍圆。

(自学结束后)

师:通过自学,谁能对刚才自己画的圆再做介绍呢?

生:尖尖角就是圆心,两脚叉开的距离就是半径。半径是2厘米,直径就是4厘米。

三、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圆的特征。

师:看来圆还蕴藏着很多知识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想!)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一点小小的建议: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在教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并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你们说是吗?(是)很多小组都向吴老师推荐了他们刚才的研究发现,吴老师从中选择了一部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发现吧!

生:我们小组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折发现的。把一个圆先对折,再对折、对折,这样一直对折下去,展开后就会发现圆上有许许多多的半径。

生:我们组是通过画得出这一发现的。只要你不停地画,你会在圆里画出无数条半径。

生:我们组没有折,也没有画,而是直接想出来的。

师:噢?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而圆上有无数个点(边讲边用手在圆片上指),所以这样的线段也有无数条,这不正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生:我们组还发现对折两次后,交叉点就是圆心。

师:看来,各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样的发现。至少直径有无数条,还需不需要再说说理由了?

生:不需要了,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师:关于半径或直径,还有哪些新发现?

生:我们小组还发现,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量发现的。先在圆里任意画出2条半径,再量一量,结果发现它们的长度都是1厘米,直径也都是2厘米。

生:我们组是折的。将一个圆连续对折,就会发现所有的半径都重合在一起,这就说明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长度相等,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既然圆心在圆的正中间,那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应该都相等,而这同样也说明了半径处处都相等。

生:关于这一发现,我有一点补充。因为不同的圆,半径其实是不一样长的。所以应该加上“在同一圆内”,这一发现才准确。

师:大家觉得他的这一补充怎么样?

生:有道理。

师:看来,只有大家互相交流、相互补充,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发现更加准确、更加完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我们小组通过研究还发现,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们是动手量出来的。圆的半径是2厘米,圆的直径是4厘米。

生:我们是动手折出来的。对折,再对折,正好是半径和直径。

师:看来,大家的探究力很不错。

生:我们组还发现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师: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生:应该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

师:当然,吴老师相信,同学们手中一定还有更多精彩的发现,没来得及展示。没关系,那就请大家下课后将刚才的发现贴到教室后面的分享站,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一起来分享,好吗?

生:好。

四、展示《周髀算经》中关于圆的介绍。

师: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 生:圆心。

师:那同长又指什么呢?大胆猜猜看。

生:半径一样长。

生:直径一样长。

师:这一发现,和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

生:完全一致。

师:更何况,我古代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听到这里,同学们感觉如何?

生:特别的自豪。

生:特别的骄傲。

生:我觉得我国古代的人民非常有智慧。

师: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联系,我们还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现在,你能从数学的角度简单解释这一现象了吗?

生:我觉得石子投下去的地方就是圆的圆心。

生:石子的力量向四周平均用力,就形成了一个个圆。

生:这里似乎包含着半径处处相等的道理呢。

师:瞧,简单的自然现象中,有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呢。至于其他一些现象中又为何会出现圆,当中的原因,就留待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去调查、去研究了。

师:其实,又何止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呢,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如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部分车的标志、阴阳八卦图等等。)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生:我无法想象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圆,将会是什么样子。

生:生活中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

……

师:而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昨天晚上,我儿子问了我一个问题:自行车轮子为什么选用圆形,而不选用三角形与正方形?谁能帮忙解答?

生:用圆形没有阻力,三角形与正方形有棱有角的,不好滚。

师:难道用圆形做轮子就可以吗?(课件演示车轴在圆心和不在圆心的两种情况)

生:车轴应该安在圆心,这样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车子就会平稳。

师:原来车轮里也蕴含了数学知识。巧妙地利用了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这一特征,所以车子跑起来又快又稳。

六、谈谈自己的收获。

【自我反思】

可以说,上一届六年级在《圆的认识》的学习中,我全部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最后让学生达到能记住与圆特征相关的知识即可。但从这一届开始,我一直在思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我想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比仅仅会做题更加重

要。

恰逢手头拿着一本新来的《人民教育》,合上封面,正对着醒目的四个大字——“核心素养”,心头不禁为之一亮,也为之一震。何为核心素养?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又在哪里?我们的数学课堂抑或是数学学习,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关于图形的认识,可以给学生的未来留下些什么?一个学生在认识图形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从事数学思考过程时所赖以展开的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我们未来数学课堂的关注重点。在教学设计时,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可以做得不够好,但如果方向对了,即便慢一点、绕一点,至少也可以向目标靠拢一些。于是,学习、思考、斟酌、梳理……“圆的认识”便这样出炉了。

这堂课的设计,从历史人文视野下的丰沛厚重,到洗练纯粹至只剩下线条文字的干净素朴,从“先学后教”背景下对学生主体学习的彻底回归,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推广……由外而内、由物及人、由师转生的一次次否定与超越,恰恰见证着我对数学课堂“另一种可能”的不断探寻与发现。

用好的问题引发深邃的数学思考,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问题,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精彩地演绎着数学文化。在不断学习与深化的过程中,始终有伟人与史料做伴,数学文化使得数学课堂变得丰满而圆润。这或许正是我在这堂课上所作出的新的探索,也算是呈现了“圆的认识”又一种新的可能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