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外旅游季节性现象研究述评

国外旅游季节性现象研究述评

国外旅游季节性现象研究述评
国外旅游季节性现象研究述评

国外旅游季节性现象研究述评

徐克帅1,2,朱海森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201815)

REVIEW ON SEASONALITY IN TOURISM ABROAD

XU Ke-Shuai 1,2,ZHU Hai-Sen 3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Sciences,Beijing 100101,

China;2.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3.Tianhua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1815,China)

Abstrct :Seasonality is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Many tourist destinations are suffering from this phenomenon every year,so tourism strategies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place considerable empha-sis both on extending the existing tourist season and on developing new markets for off-peak season.Season-ality is described as a temporal imbalance in tourism,and may be expressed in terms of visitors number,the expenditure of visitors,all forms of transportation,employment and admission to attractions.Seasonality im-pacts on all aspects of supply-side behaviour in tourism,including marketing,the labour market,business fi-nance,stakeholder management,and all aspects of operations.Therefore,it is widely seen as a "problem"to be "tackled"at policy,marketing and operational level.Specific problems include a longer season to gain e-nough profit to pay capital costs,lack of labour in the peak season,high unemployment in off-season.Howev-er,some researchers think that,in certain circumstances,seasonality in demand offers opportunities to rural tourist destinations where tourism jobs frequently complement other areas of traditional employment such as forestry,fishing or agriculture.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and much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overcome sea-sonality in tourism.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in reducing seasonality,such as launching additional seasons,di-versifying markets,reducing prices and providing off-season activities.Although seasonality may be an al-most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 of tourism,it varies considerably in different places.To describe the nature of seasonality and analyse the importance of seasonality,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many measures such as seasonality indicator,Gini coefficient for describing characteristic of seasonality and models such as time se-ries approaches,modern econometric ways for tourism demand forecasting.

Key words :seasonality in tourism;tourism demand;natural factor;institutionalised factor;measurement of seasonality

文章编号:1003-2398(2010)01-0012-06

提要:季节性是旅游固有的特征。季节性影响需求波动,因此是旅游学者和实践操作部门长久以来关注的内容。季节性会对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带来各种影响。如何应对其负面影响,利用其积极影响是学者和实践操作者所关心的内容。文章从国外对旅游季节性的定义及产生原因,旅游季节性的形式及影

响,应对旅游季节性的政策,旅游季节性的空间差异,旅游季节性的衡量方法等五方面进行了回顾,最后对其研究进行评论并指出其对中国研究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旅游季节性;旅游需要;自然性因素;体制性因素;衡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F 590文献标志码:A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教育创新基地项目(CLA601LW003)

作者简介:徐克帅(1977—),浙江余姚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及乡村发展。E-mail :xukeshuai306@https://www.sodocs.net/doc/9d11243907.html, 。收稿日期:2008-07-01;修订日期:2008-10-15

2010年第1期总第111期

人文地理

季节性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旅游的发展,以至于巴特勒(Butler)认为这是全球旅游的主要特征[1]。季节性对旅游供应和需求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导致诸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劳动力市场、行业金融及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等运作的变化。国外第一位综合研究旅游季节性现象的学者是拜伦(BarOn)[2],从那以后大量的文章、研究报告和案例涉足旅游季节性的各个方面,包括对这种现象概念、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应对策略、衡量方法、体育旅游与季节性的关系[3]、季节性旅游者类型[4]等的讨论。尽管旅游存在季节性现象这一结论在学术研究及实践领域被广为承认,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总体而言目前对这种现象仍知之有限[4],而这种认知现状也成为旅游业良性发展的瓶颈之一。

鉴于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本文试图对国外旅游季节性研究进展做一个综述,以希对其今后在国内的发展有所裨益。文章将从国外对旅游季节性的定义及产生原因,旅游季节性形式和影响,旅游季节性的空间差异,应对旅游季节性影响相关政策及旅游季节性的衡量方法等五方面进行回顾,最后对其研究进行评述并指出其对中国研究的启示。

1旅游季节性的概念、产生原因及研究意义

1.1季节性和旅游季节性

季节性在各个行业广泛存在,国外经济学界较早关注这一现象。对季节性广为认同的概念是海勒伯格(Hylleberg)提出的:季节性是系统的,但并不一定是有规律的。它是由天气、日历、生产和消费决策以及决策时机等原因导致的年度内的波动。这些决策则受到诸如资源禀赋、期望、关键因素以及经济中适用的生产技术等因子的影响[5]。

旅游研究中至今仍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旅游季节性定义。巴特勒(Butler)的定义引用较多,他认为旅游季节性是旅游现象的暂时性不平衡,并通过游客数量、游客花费、交通流量、就业和旅游景点的流量等关键性因素得以体现[6]。需要指出的是,季节性的研究者都强调一年内的系统性运动是旅游季节性的本质特征,并建议以每年重复出现的某种游客类型来描述季节性的特征,从而显示其与一年以上的长期趋势的本质区别。

1.2旅游季节性产生的原因

自然和体制性是影响旅游季节性产生的两个基本因素[7]。自然季节性是气温、降水、降雪和昼长等气候条件规律变化的结果[2]。

体制性季节性指的是由于人类决策产生的社会活动的暂时性变化,这些变化常常以法规的形式加以体现[1],公共节假日是体制性季节性的最一般性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诸如复活节等假日的时间并不固定,因此在不同年份的某个固定月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样地,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出现的某些事件(比如节庆活动),在特定的旅游目的地也会对特定年份的季节性产生影响[8]。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一些学者又相继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分类。巴特勒(Butler)增加了三个小类:社会压力或时尚,体育季节及传统和惯性。社会压力和时尚是指人们在一年的

某些时段要到某一旅游目的地从事特定的旅游活动,主要针对社会上层阶级。体育活动季节包冬季滑雪和夏季冲浪等。传统和惯性则是指许多人每年要到旅游旺季度假,只是因为他们已经成了习惯,而这种惯性很难消失[1]。

鲍姆等学者也提出了具体的分法,包括环境气候因素、社会习惯、行业习惯(包括会议、体育竞赛等,与巴氏的第三点相似,但其没有提到商务旅游)、日历效应、供应限制(劳动力可获得性,设施的替代性使用)等五类[8,9]。来自经济学研究中的日历因素被认为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旅游季节性的因素[9]。这种影响包括一个月内天数的变化,一年、一个季节或一个月内周末的数量等等。比如二月一般只有28天,因此在旅游时间序列中二月份的统计量经常处于较低的位置。

上述两种归类对于理解一年内旅游的季节性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在某个特殊的旅游目的的季节性是在自然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公共和私营部门各种调控措施的修正的综合因素下产生的。

1.3旅游季节性研究的意义

上文已经指出季节性在个行业的广泛存在早就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产品供应和消费者需求的年内波动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旅游的季节性也一直困扰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其在一年某一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集中了大规模的客流,由此产生了所谓的旅游旺季、淡季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平季之分。而每年集中在几周或几个月旅游旺季时间内的客流将会使产业的效率大大降低,同时对目的地的社会和自然资源产生沉重压力,对旅游地的承载力则是巨大的考验[10]。事实上正是这种旺季的容量超载和淡季的容量不足导致了旅游业诸多问题的产生。因此,深入理解旅游季节性的原因及变化特征,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消除淡、旺季之间的巨大差异,将有助于克服季节性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2旅游季节性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2.1旅游季节性的表现形式

旅游季节性具有一定的表现形态,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从时间序列的长度,朗德托普(Lundtorp)对多种旅游季节类型做了分析,具体包括年度内的季节、月内季节、周内季节、一日内的季节和公共假日内的季节等类型[11]。一般而言,季节性总是与一年周期相关,研究中则以一个日历年为单位。此外,公共假日时段内,一周和一天内也会出现游客高峰和低谷,从而体现出季节性。需要指出的是,旅游量月内的变动只是整个年度季节时间序列的一小段,与季节性的关系不大。

这些不同时间尺度的旅游季节在形态上被巴特勒(But-ler)等人分为三种类型:单峰型、双(多)峰型和无峰型[12]。单峰型指的是旅游客源地的季节性需求类型与目的地季节性的吸引力类型相吻合,从而导致极端的季节性现象。双峰型季节性指一年中会出现两(多)个峰值,说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存在两(多)个季节。另外,客源地的旅游需求如果

徐克帅,朱海森:国外旅游季节性现象研究述评

2010年第1期总第111期人文地理

存在两个季节的话,也会产生双峰型季节性。无峰型季节性主要产生于都市型旅游区。

最后,旅游季节性的类型具有动态性。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季节性会受自然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比如苏格兰中央高地由于开设了冬季体育项目后就由单峰型成为了双峰型地区[6]。

2.2旅游季节性的影响

拜伦(Baron)指出,季节性增加了个人和社会成本[2],因而许多人寻求各种方法克服它。也有学者认为季节性具有一定的好处,因为非旺季提供了旅游目的修养生息的机会[3]。哈特曼(Hartmann)就指出,如果仅从经济角度评价旅游季节性影响是错误的,不能把地区旅游服务体系与社会环境和生态基础隔离开来[7]。

2.2.1旅游季节性的负面影响

季节性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文化三方面对旅游产生负面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

1)经济方面。季节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和设备利用,就业和投资等问题。鲍姆(Baum)等把其概括为如下几点[13]:较短的开放季节加上长期的关闭时间,或在旅游淡季大量关闭设施和服务;在短期开放时间必须获得能够支付全年固定资本运营的收入;固定资产的低效利用;由于上述这些问题产生的难以吸引旅游业内部投资问题;由于短期开放维持供应链的难度较大;获得交通供应商和商业部门支持的难度较大(因为这些企业不希望与高度季节性的企业合作或对其进行投资);短期就业产生的旅游淡季失业问题或暂时性迁移问题;没有长期稳定雇员情况下维持服务和产品质量标准的问题。2)生态方面。季节性对旅游的负面影响包括交通拥挤、干扰野生动物、步道侵蚀和踩踏及垃圾问题[14]等。由于在旺季过度使用产生的对脆弱的自然环境的压力是经常被提及的季节性危害之一[6]。3)社会文化方面。旅游季节性的社会文化影响不仅体现在对旅游目的地社区上,也同样对游客会产生影响。但学术研究往往聚焦于前者,具体表现为客流猛增带来的各种交通问题妨害居民出行,居民必须排队等候服务,社区服务花费提高等。旅游旺季的大量游客量对常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15]。此外,旅游旺季还存在着增加犯罪率的可能性[16]。其他的季节性影响包括旺季较高的价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以及生活质量降低等问题[17]。

2.2.2旅游季节性的积极影响

1)经济方面。格兰特(Grant)等认为季节性也会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旅游吸引物和建筑设施的维修为建筑工和其他工种提供了淡季就业机会[14]。赫尔(Hull)等对加拿大魁北克北部海岸就业情况调查后发现,渔业的季节性衰落正好与旅游市场的兴起互为补充[18]。弗朗菲尔特(Flognfeldt)对挪威的案例也认为如果能够把旅游的季节性产品和其他具有季节性的产品协调好,就能发展可持续的季节性旅游[19]。2)生态方面。从长远来看,有旅游高峰期的旅游地比起那些旅游流量全年平均的地区要好得多[6]。哈特曼(Hartmann)认为经济意义上的“死亡”季节,却给旅游地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以恢复的机会[7]。从环境角度考虑,旅游淡季即使不是生物的生长季,也为它们提供了修整机会。3)社会文化方面。旅游淡季保证了社区的社会文化的恢复,使其得以保护其身份认同,因为社区传统的社会形态有时候会在旅游旺季遭受干扰[7]。对新西兰北岛北部地区的调查显示,一些经营者只是把从事旅游业看作一种生活方式而非谋生手段,因此也不想破坏旺季和淡季现状[20]。从社区参与的角度来看,延长旅游旺季或者在旅游淡季吸引游客的做法必须得到全体居民的支持。

3旅游季节性的空间差异

旅游季节性虽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但并不排除地区间的差异性。尽管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最有特色的旅游区往往是最具季节性的,但目前只有较少的研究关注旅游季节性的空间差异[1]。研究者认为指出诸如伦敦这样的大都市旅游区的季节性比其他地区要小的多。因为大都市旅游目的地多样化的活动能够吸引不同的游客,因而能保证旅游活动全年持续运行[1]。也有数据显示在一个地区或国家内部相关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季节性变化。欧文斯(Owens)研究了加拿大全年开放的度假地之后,认为这些度假地都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夏季收益占全年的44%,而冬季则只有17%。在肯定这一特征的同时,他指出不同的度假地的季节性存在较大差别。一些特定的度假地更易受不确定的经济变化的影响[21]。斯尼彭格(Snepenger)发现阿拉斯加沿海地区比内地偏远地区的季节性需求要高10%[22]。约翰(John)在对斯里兰卡的研究中指出应该从国家、地区、行业三个层面分析季节性,并在空间基础上显示相关的季节性比率波动[23]。巴特勒的研究显示苏格兰高地和岛屿地区的旅游季节性在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存在明显差异[6]。最近,雷恩(Rein)等通过使用移动定位数据分析了爱沙尼亚外国旅游消费空间的季节性,结果显示季节性导致了该国旅游者消费空间类型的差异,甚至完全相反。比如夏季旅游者集中于海岸地区,但冬季游客就不是如此[24]。萧(Shaw)等指出时间上的极化加强了空间上的极化现象,从而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旅游流的时间扩散是成功的话,也同样有助于空间扩散[25]。但总体而言,对旅游季节性空间差异的分析还比较少,更缺乏结合文化背景差异的研究。

4应对旅游季节性影响的措施

季节性不可能完全从旅游业中消失,但可以采取措施平衡旅游的波峰和波谷。国外研究者多从宏观角度,针对某一旅游区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诸如延长主要的旅游季节,建立另外的旅游季节,市场多样化,使用差异定价和税收杠杆,鼓励延迟假日,鼓励旅游淡季的国内旅游,提供诸如会议和节事等旅游淡季的吸引物。韦弗(Weaver)等从供应和需求相对应的策略把其归纳为增加、减少和重新分配需求;增加、减少和重新分配供应[26]等六类。另外,个别研究者则从微观角度探讨了旅游从业者应对季节性的具体行为。具体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4.1增加非高峰季节的需求

延伸旅游旺季或者引入第二个旅游季节是降低季节性的最常用的措施之一。但偏远地区由于本身自然和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很难采取这些措施[27]。为了成功实施反季节策略,必须使消费者认识到旅游淡季的优势。当需求水平低于接待能力时吸引其他游客的措施之一就是改进产品或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约翰(John)指出市场混合程度越高,季节性特征就越不明显[23]。江(Jang)也认为鉴于旅游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混合市场细分策略是规避季节性带来风险的理性选择[28]。节事活动是目前为止最常用的克服季节性的策略。这是因为一般游客在节日举办期间延长了停留时间[29]。确立新的市场细分是提升非旅游旺季需求的另一个重要策略[9]。对于早已存在的设施和产品,可以寻找新的或替代性的需求(比如老年市场、商务旅游者、奖励旅游和会议旅游市场等)。一项对五大湖区的家庭调查显示,在北美非旅游淡季—秋季出游的游客具备年龄上更老、不喜欢与孩子一起出游、不喜欢剧烈游憩活动等特征。研究者认为只有了解淡季旅游市场本质,才能更好地处理季节性问题[30]。

4.2减少和分流旅游旺季需求

如果游客量超出了承载能力,那么减少需求是必要的,主要措施包括提升价格或者引入保护区的进入费等[26]。

重新分配需求包括在时间上从超载的时间段分流游客到其他时间段;空间上把超载地区的需求分流到其他地区。季节性定价是广为采用的重新分配需求的措施[12]。但是定价策略也遭到了实际操作层面的质疑,因为淡季削价会导致利润无法维持。鉴于学校假日在西方旅游季节性中的重要影响,巴彻勒(Batchelor)讨论了学校假日延迟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31]。他还分析了欧洲国与国之间假期相互错开措施带来的积极效应。旅游高峰时期的空间分流同样能减少过度拥挤带来的消极影响。策略包括更加有效的游客管理技术和交通组织,比如发展和公布前往目的地的可替代路线等。此外,开发环线状的旅游地,或推出双向或双中心节假日旅游地(比如一个星期在海滨,另一个星期在乡村),从而把游客从拥挤或生态敏感地区分流出来[27]也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4.3减少供应,分流或重构供应

限制旅游设施或服务的供应有助于减少高峰时期的过度拥挤现象,把过剩的旅游需求分流到其他季节或地区,不过约翰(John)也指出限制供应会导致整个产业的低速增长[23]。而在旅游淡季减少供应的最明显表现就是关闭旅游设施,如对西班牙的巴利阿里岛住宿业的研究显示,198家住宿单位在平季开放的有63%,在淡季开放的仅为28%[32]。但是,这些策略在确保享受到服务的游客体验质量同时也会遭到无法使用人的不满。如果产品不再适合原先的市场需要,产品重组有助于吸引不同的市场细分[26]。

事实上,一些旅游从业者往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应对旅游季节性带来的诸多问题。一项对丹麦伯恩霍尔姆家庭业主的调查区分了应对季节性的三种类型:直面型(淡季关闭,不准备扩张),挑战型(克服季节性,在平季继续营业,发展其他旅游产品,迎合当地居民需要等),放弃型(缩小、停止或出售其旅游设施)[33]。这一研究说明,除了从全局角度研究一个旅游区应对季节性的宏观措施之外,考虑到旅游

业多由中小企业构成这一重要特征,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应对措施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各种措施的适用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的是,所有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在所有层次上的紧密合作是克服季节性效应的根本。具体的合作包括:刺激非旅游旺季产品的发展;面向所有季节产品或所有季节消费市场的营销补贴;为非旺季产品开发、市场细分或促销战略提供信息支持;在旅游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行动,促进吸引反季节一揽子服务的发展;在平季和淡季鼓励旅游景点和其他旅游产品继续开放等。

5旅游季节性衡量方法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分析季节性的特征及表现,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衡量指数和需求预测模型。这些技术的发展,对有效克服季节性提供了有用的工具。旅游需求预测与旅游季节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其本身也是国际旅游学术研究的另一重要话题,因此本文不再展开,具体可参看相关的专著和论文[34,35]。

在旅游季节性衡量的方法上,到目前为止运用较多的定量方法是时间序列法。一些研究者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指数概念。拜伦(Baron)运用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来自16个国家入境游客的季节性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季节性衡量方法,比如“季节性范围”(月度最高指数和最低指数之间的差异),季节性比率(最高季节值除以最低值)和峰值季节性因素(最高月度季节性因素)[2]。约翰(John)采取了相似的方法研究了到斯里兰卡的外国游客的季节性类型[23]。此后又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诸如“变异系数”、“变化系数”、“集中指数”,振幅比率和相似性指数等术语,用于比较不同地区的季节性峰值[37,38]。沃尔(Wall)等使用时间序列方法确立了1980年至1998年中国国际游客的结构、特征和暂时性的波动。使用的指数有月度比率(一年各月份的游客数除以当年平均每月的游客数),离差和季节性指数[39]。这些指数在衡量季节性具有价值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万希尔(Wanhill)指出约翰(John)使用的季节性比率和变化系数的缺陷,认为基尼系数考虑到了偏态分布,相比较其他两个指数较少受极端值的影响[40],更适合衡量季节性。朗德托普(Lundtorp)对不同季节性衡量方法进行了综合性的归纳,并比较了季节性指数和基尼系数的应用价值。认为这两种方法在衡量丹麦酒店过夜数的季节性中都是有用的,但总体而言是比较简单的衡量方法[11]。

也有少数研究者尝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除了经典的德尔菲法之外,江(Jang)采用以理性投资者为前提,旨在平衡风险与收益的金融投资组合理论(Financial Portfolio Theo-ry)分析旅游季节性现象[28],讨论旅游地如何平衡旅游季节性带来的风险与收益问题。尽管其研究结论有待验证,但其思路则为季节性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启发。

6国外旅游季节性研究的评述和启示

6.1对国外旅游季节性研究的评述

国外学者对旅游季节性现象的研究较早,目前为止在理

徐克帅,朱海森:国外旅游季节性现象研究述评

2010年第1期总第111期人文地理

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也已为我国学者和管理者接受或运用。但由于季节性这一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及西方研究者文化背景等主客观原因,国外季节性研究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由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问题,比如数据很难得到,或者即使有数据也存在前后统计口径不一致等,到目前为止国外季节性研究的许多结论都是假设性的,缺乏深度研究和历时研究支持这些结论,这就影响了旅游季节性核心理论体系的形成,因此旅游季节性研究中尚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41],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导致季节性研究还存在着许多空白和不足。到目前为止,关于旅游季节性的理论仍旧停留在概念定义、原因解释上,研究则以案例为主,缺乏高屋建瓴的具有开拓性质的深度理论文章。诚如上文指出,根据旅游业的特征,借用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对成熟的理论解释季节性现象是较好的研究思路,其前提是需要研究者具有相关学科的深厚背景或者多学科学者的共同参与。

其次,游客流在全世界的流动需要以全球为背景探讨旅游季节性现象,但遗憾的是除了极个别研究者之外,大多数案例研究往往以一国或一个地区为单位,其研究结论因缺乏对不同区域的对照而降低了应用价值。通过世界范围多种类型国家的比较研究,分离个性特征,归纳共性特征才有助于对旅游季节性本质的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数据难以获得,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西方学者地域上的局限性。非西方国家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结构,旅游季节性必然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不同文化背景国家之间季节性特点的比较应该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42]。而这种研究工程巨大,需要有多国学者和政府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第三个问题表现为旅游季节性变化的衡量上,尽管西方研究者提出了相当多的模型和方法(相当大部分是需求预测领域学者提出的,但诚如上文指出,由于需求预测和季节性衡量这两个研究领域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很难完全分开),但只有少量的研究者关注了这些模型和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更明显的问题在于,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季节性或需求波动要怎样衡量,哪些数据需要被运用并没有统一的意见。由于定量研究缺乏必要的标准,必然导致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需求波动比较的困难。由于这种研究现状,目前仍无法提供一种便于操作和理解的衡量季节性的深度测量方法,能让旅游管理者和决策者方便地运用于实际工作,由此阻碍了实践操作层面对季节性的调控。

此外,旅游季节性的研究多侧重供给,即把重点放在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和设施的额调控上,而较少关注旅游需求部分。季节性和游客动机的关系很少被关注,很少有研究者考虑人们在旅游高峰时期出游是因为他们想这样做,还是不得不这样做,或者他们有条件这样做[1]。因此从消费行为学和心理学角度考虑哪些推理和拉力因素阻碍或推动了旅游需求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领域,或许对旅游需求的有效调控才是有效克服季节性的最终出路。

最后,由于传统上认为自然季节具有可预测性,因此对自然季节性的关注相对较少。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的加剧,其对旅游季节性影响也急需引起相关学者更多的关注。

6.2国外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就国内季节性研究而言,保继刚较早关注了旅游季节性问题,并提供了相关实证研究[43]。此外,汪德根、陆林等人对山岳、海滨等不同类型旅游地的季节性类型进行了探讨[44,45],钟静等对历史文化村镇的旅游季节性特征进行了比较[46]。在理论研究方面,则只有个别综述性的文章对国外的季节性理论做了介绍[47]。季节性问题是旅游业的固有现象,中国的旅游发展也不可避免。当一个国家进入旅游快速发展时期时,往往表现为扩张性的市场,决策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只是吸引游客,而很少考虑如何平衡一年内各个时间段的流量。爱尔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旅游业一直处于增长中,但是直到近几年爱尔兰政府才开始关注季节性问题。由于这种滞后性,该国一些地区(特别是西南部)已经历了严重的季节性饱和,从而损害了该国自然、原始的旅游形象[48]。我国现在正处于旅游发展的扩张阶段,实践也证明了上述问题的存在。因此,无论是政府管理层还是学术界都应该及早关注这个问题,杜绝由于旅游发展转型伴随的季节性类型变化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中国国土面积广大,旅游区类型众多,2008年又经历了国家法定假日调整,这些都为季节性研究提供了绝好的机会,通过吸取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必定能够有所成就,并对我国旅游业的转型提供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Butler R W.Seasonality in Tourism:Issues and Implications[A].In

T.Baum&S.Lundtorp(Eds.),Seasonality in Tourism[C].Oxford: Pergamon,2001.5-22.

[2]Baron R V.Seasonality in Tourism—A Guide to the Analysis of Sea-

sonality and Trends for Policy Making[M].London: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td,1975.1-5.

[3]Higham J,Hinch T D.Tourism,Sport and Seasons:The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of Overcoming Seasonality in the Sport and Tourism Sectors[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2):175-185.

[4]Bonn M A,Furr H L,Uysal M.Seasonal Variations of Coastal Resort

Visitors:Hilton Head Island[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2,31

(1):50-56.

[5]Hylleberg S.General Introduction[A].In S.Hylleberg(Ed.),Mod-

elling Seasonality[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3-14. [6]Butler R W.Seasonality in Tourism:Issues and Problems[A].In A.

V.Seaton(Ed.),Tourism:the State of the Art[C].Chichester:Wiley &Sons,1994.332-339.

[7]Hartmann R.Tourism,Seasonality and Social Change[J].Leisure

Studies,1986,5(1):25-33.

[8]Frechtling D C.Forecasting Tourism Demand:Methods and Strate-

gies[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2001.1-17.

[9]Baum T,Hagen L.Responses to Seasonality:The Experiences of Pe-

ripheral Destin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1(5):299-312.

[10]Mitchell L S,Murphy P E.Geography and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57-70.

[11]S Lundtorp.Measureing Tourism Seasonality[A].In T.Baum&S.

Lundtorp(Eds.),Seasonality in Tourism[C].Oxford:Pergamon, 2001.23-50.

[12]Butler R W,Mao B.Seasonality in Tourism:Problems and Measure-

ment[A].In P.Murphy(Ed.),Quality Management in Urban Tourism[C].Chichester:Wiley&Sons,1997.9-23.

[13]Baum T,Lundtorp S.Seasonality in Tourism:An Introduction[A].

In T.Baum&S.Lundtorp(Eds.),Seasonality in Tourism[C].Ox-ford:Pergamon,2001.1-4.

[14]Grant M,Human B,Le Pelley B.Seasonality[R].In British Tourist

Authority&English Tourist Board(Eds.),Insights-Tourism Intelli-gence Papers,1997.5-9.

[15]Peter M.Tourism Impacts,Planning and Management[M].Cam-

bridge:Butterworth-Heinemann,2003.42-51.

[16]Milman A,A Pizam.Social Impacts of Tourism on Central Florida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2):191-204.

[17]Ross G F.Resident Perceptions of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an Aus-

tralian City[J].Joumal of Travel Research,1992,30(3):13-17. [18]Hull J,Milne S.Tourism,Gender and the Labour Process:The Case

of Quebec’s Lower North Shore[J].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1998,23(2):13-22.

[19]Flognfeldt T.Long-Term Positive Adjustments to Seasonality:Con-

sequences of Summer Tourism in the Jotunheimen Area,Norway[A].

In T.Baum,S.Lundtorp(Eds.),Seasonality in Tourism[C].Oxford: Pergamon,2001.109-117.

[20]Commons J,Page S.Managing Seasonality in Peripheral Tourism

Regions:The Case of Northland,New Zealand[A].In T.Baum,S.

Lundtorp(Eds.),Seasonality in Tourism[C].Oxford:Pergamon, 2001.153-172.

[21]Owens D.The All-Season Opportunity for Canada’s Resorts[J].

The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4,35

(5):28-41.

[22]Snepenger D,Houser B,Snepenger N.Seasonality of demand[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4):628-630.

[23]Yacoumis J.Tackling seasonality—the case of Sri Lanka[J].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Management,1980,1(2):84-98.

[24]Rein A,et,al.Seasonal Tourism Spaces in Estonia:Case Study with

Mobile Positioning Data[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3): 898-910.

[25]Shaw,G,Williams A M.Critical Issues in Tourism[M].Oxford:

Blackwell,1994.310-317.

[26]Weaver D,L Lawton.Tourism Management[M].Brisbane:Wiley&

Sons,2002.209-211.

[27]Allock J B.Seasonality[A].In S.F.Witt&L.Moutinho(Eds.),

Tourism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Handbook,2nd ed[C].New York:Prentice Hall,1994.86-92.

[28]SooCheong(Shawn)Jang.Mitigating Tourism Seasonality:A Quan-

titative Approa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4):

819-836.

[29]Br覿nn覿s K,Nordstr觟m J.Tourist Accommodation Effects of Festi-

vals[J].Tourism Economics,2006,12(2):291-302.

[30]Daniel M S,Donald F H.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ll Tourism

Market[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2):491-504.

[31]Batchelor R.The School Year and Tourism-Lessons from Abroad

[R].In British Tourist Authority&English Tourist Board(Eds.),In-sights—Tourism Intelligence Papers,2000.173-181.

[32]Javier C P,Antoni R F,Jaume R N.Accommodation Determinants

of Seasonal Patter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2): 422-436.

[33]Donald G,Per A N.Responses of Family Businesses to Extreme

Seasonality in Demand:The Case of Bornholm,Denmark[J].

Tourism Management,2004,25(1):17-30.

[34]Song H,Witt S F.Tourism Demand Modelling and Forecasting:

Modern Econometric Approaches[M].Cambridge:Pergamon,2000: 1-13.

[35]Wong K F,Song H,Witt S F,et al.Tourism Forecasting:To Com-

bine or Not to Combine[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068-1078.

[37]Drakatos C.Seasonal Cconcentration of Tourism in Greece[J].An-

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7,14(4):582-586.

[38]Donatos G,Zairis P.Seasonality of Foreign Tourism in the Greek Is-

land of Cret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3):515-519.

[39]Wall G,Yan M.Disaggregating Visitor Flows—The Example of

China[J].Tourism Analysis,2003,7(3/4):191-205.

[40]Wanhill S R C.Tackling Seasonality:A Technical Note[J].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Management,1980,1(4):243-245.

[41]Hinch T D,Hickey G P.Tourism Attractions and Seasonality:Spatial

relationships in Alberta[A].In K.Mackay&K.R.Boyd(Eds.), Tourism for All Seasons:Using Research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Seasonality[C].Winnipeg,Manitoba:University of Manitoba,1996.

69-76.

[42]Nicole K L,Eberhard E B.Seasonality Research:The State of the Art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5,7(4-5):201-219.

[43]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52-54,143-158.

[44]陆林,宣国富,章锦河,等.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

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J].地理学报,2002

(6):104-113.

[45]汪德根,陆林,刘昌雪,等.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时空特性—以黄

山、九华山为例[J].山地学报,2004,22(5):625-632.

[46]钟静,张捷,李东和,等.历史文化村镇旅游流季节性特征比较研

究—以西递、周庄为例[J].人文地理,2007,22(4):68-71.

[47]李团辉,段凤华.浅析旅游季节性表现及成因[J].桂林旅游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6,(2):137-140.

[48]Elizabeth Kennedy,James Deegan.Seasonality in Irish Tourism,

1973-1995[A].In T.Baum&S.Lundtorp(Eds.),Seasonality in Tourism[C].Oxford:Pergamon,2001.51-74.

徐克帅,朱海森:国外旅游季节性现象研究述评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Richard Sharpley在2002年6月的《Tourism Management》中发表了《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一文。通过对诸多权威旅游研究的周刊,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旅行研究》中刊登的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作者指出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根据其提供的资料,我认为可以集中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乡村旅游供给。作为乡村旅游的供给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目的地居民和地方社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原始的驱动力;二、对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特点进行剖析作为基础,再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将更为合理、精确;三、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旅游地居民是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会给乡村旅游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四、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但总体看来,集中于前两者;五、乡村旅游营销。目前,国外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营销主体与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等方面;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国外,人们认为乡村是独特的,因此对其格外关注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地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乡村性的需要。 Suzanne Wilson在《Factors for Success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一文中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认为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作者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认为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从概念到乡村发展原因,发展方向、模式等都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全面的研究体系。除了传统的分析推理等研究方法,访谈法、图表法、综合法等也成为重要的运用手段。国外研究人士注重细节研究,将实际应用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将乡村旅游的实践创新推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何景文在2004年第19卷第一期《旅游学刊》中发表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一文中,提到了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对其旅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动态趋势及其启示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动态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动态趋势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概况 Goodrich、Pearce、Phelps、Calantone、Echtner和Ritchi e以及Milman和Pizam研究了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认为旅游感知形象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旅游决策、服务质量的感受以及满意程度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11-16]Mayo认为旅游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景色、气候和等方面的差异[17]。Anderssen和Collberg也作了类似研究,发现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存在8种属性差异[18]。Goodrich则对旅游者关于旅游目的地感知和判断的相似性做了评估,发现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在娱乐和文化生活模式方面有相似性影响因素[19]。Po-Ju and Debora h在调查中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主要取决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和人口等统计变量[20]。态度、行为和社会阶层方面的文化差异,会影响旅游形象的感知[21,22],在旅游目的地吸引下,在旅游客源国的影响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旅游者会产生不同的旅游满意度;收入较低和水平较低的旅游者、低层社会的旅游者、老年旅游者对旅游形象感知的期望较低,会认为到国外度假是奢侈消费,因而旅游满意度较高。 由于旅游决策归因于目的地形象,国外许多研究者试图解释影响选择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因素,Crompton的实证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形象因素都会影响旅游决策[23]。旅游形象的感知属性,可以通过感知的目的地之间的类似性,识别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对于其他目的地形象的优势与劣势[24-31]。John认为通过RG对旅游感知形象进行评估,避免了其它方法所产生的固有偏见,使旅游感知形象更利于解释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各自特有的旅游环境结构,更有可能成为决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商务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商务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务交往与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商务旅游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的细分市场。尽管与传统的休闲、娱乐和休假旅游相比,商务旅游在旅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低,但其创造的市场利润却不容低估。 所谓商务旅游产品,是指以满足人们出差、参加会议和各种展览会、进行商务活动或交流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从狭义上讲,是为了商务洽谈、业务交易等商业性活动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从广义上讲,商务旅游产品包括各种国际大会、学术会议、专业会议、商业交易会、商品博览,以及依托各种大型体育活动、节庆活动等而展开的旅游活动。从总体上看,商务旅游在全国的发展很不平衡,但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一是欧洲作为商务旅游最早产生和发展的地区,举办会议及展览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商务旅游的发展中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约占全球的60%。随着欧洲市场的形成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欧洲商务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看好;二是北美地区一直是国际商务旅游的重要地区,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北美仍然是国际商务旅游是重要地区之一;三是亚太地区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务旅游呈现出急剧增长的发展态势,以20%的比例位居全球第二;四是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商务旅游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人数仅占4%,但整体上处于发展状态。目前,商务旅游的利润高达20%~30%,2011年全球商务旅游支出超过一万亿美元,而2003年仅为四千亿美元。据西班牙马德里展览协会估计,西班牙展会每年展场、住宿、餐饮等所创造财富的总效益可达32亿欧元。另外,根据澳大利亚旅游预测委员会的报告,在未来的10年里,来澳旅游者的数量将比目前翻一番,达到1040万人,其中商务旅游者增长速度最快。而且新加坡旅游局计划2015年将商务旅游及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业的收入增加至105亿新元,同时维持该领域在旅游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毫无疑问,商务旅游所创造的利润是如此之大。因此,要在商务旅游市场中站好脚跟,不仅只了解世界的发展现状,还要了解本国商务旅游的发展现状。 对于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现状,具体表现为一下四点:一是市场规模较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队伍的规模在逐步壮大,并且这一群体普遍具有高收入、高素质和高职位等特点,出于注重维护客户关系以及公司外部事务等原因,商务人士进行商务旅游日益频繁,使得以会议、展览和培训等为目的的商务旅游需求大大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商务旅游的支出已经超过100 亿美元,约占亚洲商务旅游市场份额的1 /5。二是市场竞争激烈。由于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对于国际商务旅游企业而言,我国已经成为其业务扩展的重点市场,目前,众多知名商务旅游企业通过合资或独资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除了美国运通这样的旅游业巨头外,部分航空公司及连锁酒店管理集团也纷纷涉足我国商务旅游市场,这些企业的加入使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三是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商务旅游是随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综合实力增强发展起来的,商务活动发达的城市往往成为商务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各地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举办各种推介会等方式推进本地商务旅游的发展。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已经成为我国排名前三位热点商务旅游城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在我国商务旅游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四是专业化服务程度低。专业化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发展的软肋,由于起步较晚,很多商务旅游企业的服务还停留在代购机票、代订酒店等单一服务阶段,缺乏如国外成熟的商务旅游企业提供的全方位、专业化的系统服务。即使是在商务活动十分活跃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也往往因为专业化服务程度低,而制约了本地商务旅游的发展。因此,发展和完善商务旅游服务市场越来越重要。只有从中找出不足之处,才能使我国的商务旅游发展前景更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 : 1、引言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希望回归自然,返回原野,同时由于农村经济重组和农业危机严重减少了乡村地区的经济来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最佳结合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4年,《国际可持续旅游研究》发行专刊第一次尝试构建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将 乡村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旅游活动进行系统研究,被认为是学术界有关乡村旅游学术研究的开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也呈现出 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更系统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1994年以后 出版的有关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研读,在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5个研究主题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未来乡村旅游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继针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欧洲被认为是世界乡村旅游发展最早和最成功的区域。欧盟专门针对欧洲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欧盟第五框架协议,该协议提出了欧洲综合乡村旅游管理方针,并在资金、政策、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给予乡村旅游发展大力的支持。新西兰、爱尔兰等国家制定法规和政策把乡村旅游作为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的宣传和促销是葡萄牙旅游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西班牙通过170多个乡村旅游协会之间信息、技术、培训、管理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美洲的乡村旅游发展极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重视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在各个主要乡村社区向旅游者提供乡村自助游的宣传手册;墨西哥由于可进入性差,同时受一些在墨西哥旅行危险的宣传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缓慢;阿根廷政府推出的“南美土著部落”、“马背上的阿根廷”等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广大的国内外游客。南非国家白皮书中明确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南非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南非的很多自然资源独特或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社区均通过开展野生动植物的观赏和博彩业等乡村旅游活动来提高社区生活水平。亚洲乡村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国国家旅游局坚持推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各种业态;日本各地观光农场结合生产独辟蹊径,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特色的服务设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以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 这两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对近十年的乡村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搜索,并通过分析整理得到乡村旅游的四个主要研究方面: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针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并做简单的评论,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利益相关者 1引言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 Tourism”、“Agri-tourism”、“Farm 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3.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上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而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邹统钎(2005)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有关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是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和区域相互依存理论的延伸,是对生产力布局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动态描述。 1.“点一轴”开发理论 代表人物是法国地理学家克里斯特勒(WoChristallar)和规划学家沃纳松巴特(Wernersombart)。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中心地理论和生长轴理论。中心地理论重视“点”的作用,认为不同等级中心的市场有差异,使各城市产生等级分工;生长轴理论重视“轴”的作用,认为由于交通干线成为连接各中心地的纽带,能有效地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区域旅游合作符合“点一轴”开发理论的规律,通过点与点之间跳跃式配置资源要素,进而通过轴带的功能,牵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 2.“增长极”理论 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一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边地区不均衡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这一理论后来经过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oudeville)、美国经济学家尼科尔斯(V·NICho1S)、赫希曼(A·Hirshman)等人的论证和发展,开始将研究视角由“经济单元”转向地域空间,提出了“增长中心”(包括“吸引中心”和“扩散中心,’)概念,使增长极理论更具实用性。这一理论已被我国理论界普遍接受,并已应用于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实践中。 3.不平衡增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经济互动效应,如果利用得好,对双方经济发展都有利。代表性理论有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Myradal)提出的“循环累积模型”、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0·Hirshman)提出的“联系效应理论”等。区域旅游合作中,旅游线路上的“热点带冷点”、“热点促温点”的合作形式方兴未艾,虽然在前后者之间的经济效应上存在着相当的差距,随着发展这种差距会逐步缩小,这是地区间相互联系与合作的结果。

国内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综述(精)

————————————————————————————————作者:————————————————————————————————日期:

思考|THINK 030 W ORLD 国内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综述 文/谢冽钟永德 摘 要:生态旅游标准能够规范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行为和生态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标准的概念,分析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的内容、领域、主要成果等,提出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生态旅游;标准;规范作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生态旅游标准能够规范生态旅游经营 者的经营管理行为和生态旅游者的消费行 为,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国内外有关传统生态旅游标准的研究很 多,并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操作层面成果,对 传统的观法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 而,国内外对生态旅游标准的研究,不仅缺 乏系统性,而且至今尚未形成共识,尤其是 国内有关生态旅游标准的研究则处于起步 阶段。

一、生态旅游标准的概述目前在国外业界和学术界探讨生态旅游有关问题的学术文章中,生态旅游的标准分别以广义和狭义的形式与规范、原则、策略和认证同时出现。狭义的概念是指认证项目中的评估标准,如绿色环球21的/国际生态旅游标准0。相比狭义的概念而言,生态旅游标准更多时候是指广义的标准。广义的生态旅游标准包含两大类:生态旅游规范与生态旅游认证,它们之间的共性不仅在于都是生态旅游的相关准则,而且从国外遵循的方式来说,都是参与者自愿性的行为,而非政府强制要求。它们 的区别在于认证是一个如何遵循标准的动 态的过程,而规范是一些成文的标准。 二、生态旅游标准研究内容 (一国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内容世界旅游组织为进一步探讨旅游业贯彻51992年里约地球会议环境标准6的具体实践方式,在可持续发展的12条原则、以及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等执行可持续旅游的9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三个基本方法:制定新的规范、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行业导向的自愿性的法规体系。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U N、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 CN、国际生态旅游学会(T IES等,都一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指导生态旅游实践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国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主要集中在狭义的生态旅游标准、生态旅游管理框架、一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范和生态旅游标准的实践上。 11生态旅游标准 Dr iml,Connllo n 在可持续原则的基础 上提出可持续旅游的生态经济标准,并以 大堤礁和热带湿地世界遗产地为案例阐述 了可持续旅游和保护区的定义、可持续旅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文献综述 前言 城市旅游形象是指城市的内外部公众(城市居民、城市旅游从业者、现实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对城市外在景观特征和内在、历史、文化底蕴体验所形成的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与评价,是对城市旅游地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的历史和现实发展实践与多方面功能所形成的、所表现出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城市综合素质的反映。[1]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不仅能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旅游经济效益,而且能促进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和进步。旅游城市的旅游形象是该城市总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城市的总体形象。而我国当前的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无法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探讨很有必要。 一、城市旅游形象的概念 保继刚等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是指旅游者在游览城市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的观赏游览和对民俗民风、市民素质、服务态度等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的总体印象。[5] 袁霄梅认为,所谓城市旅游形象是指城市游览者在旅游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硬件) 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风民俗、服务态度等(软件) 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的总体印象。[6] 卢晓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包括人们对该城市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功能等的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城市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 [7]熊礼明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是指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硬件)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俗民风、服务态度等(软件)的体验所产生的总体印象。它是城市旅游吸引物、城市景观风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在旅游产品生产中对旅游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城市综合要素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反映。总的说来,每个城市对旅游者都有一个趋于一致的感知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形象几乎固化在旅游者的心目中。[8] 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界在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与模式研

旅游体验研究综述

旅游体验研究综述 对于旅游体验的研究,国外学者开始地较早,并从多个角度对其展开了深入探讨。而国内在2003年之后才出现大量研究成果(王帆,赵振斌,2007),因而研究水平无论从范围还是深度上都有限。总结历年来国内外主要的旅游体验研究,可以发现三大主要领域:旅游体验的基础理论、旅游体验的质量以及体验式旅游。 一、旅游体验基础理论研究 在基础理论方面,大多数学者着重于旅游的行为动力学研究,重点主要分布在旅游内驱力、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这三大范畴。 对旅游体验的研究最早从回答“人为什么要旅游”这个基本命题开始。Gray (1970)提出了两分法的旅游驱动力概念,即“漫游癖(Wanderlust)”和“恋物癖(Sunlust)”,并将前者解释为一种“推动”因素,而后者是一种“拉动”因素。他的理论揭示出旅游行为来源于“推”和“拉”两大因素的矛盾运动。Dann (1977)在Gray的基础上提出“推-拉”模型,明确了“推力”和“拉力”两大概念,将失范(Anomie)、自我提高(Ego-enhancement)和白日梦(Fantasy)作为旅游的推力,将旅游目的地的具体吸引物作为拉力。Iso-Ahola(1982)提出了艾泽欧一阿荷拉模型,将“推一拉”理论进一步引申为“逐求”和“逃避”两个维度。追求的力量来自个人的内部,由人的本质所决定;而逃避的力量则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招引和呼唤。以上三位学者皆旨在探寻旅游行为的一般内在驱动力。在他们看来,旅游者为什么出游是由两个最基本的原因共同决定的:内力的推动和外力的吸引。但他们模型的解释色彩更重而缺少操作性。 有别于内驱力研究的一般性特征,旅游需要更贴近旅游行为而往往被等同于旅游体验动机。明确以旅游需要作为探讨对象的研究中,Pearce(1988)的影响最大,他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旅游体验动机研究,从旅游的角度重新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解释和发展,并指出旅游体验的动机来自于放松、刺激、关系、自尊与发展和自我实现这五种需要。但Rynn(1997)指出Pearce所主张的从风险和安全两大维度对刺激需要加以解释是值得商讨的。他根据Beard和Ragheb的观点对旅游需要进行了重新归纳,即旅游需要包含智力的、社会的、能力的和规避刺激的需要。 有关旅游体验动机的研究大都以提供一个动机的分类框架作为目标。麦金托什(1985)的观点较为典型,他提出了旅游体验动机的四分法:健康动机、文化动机、社会关系动机、地位与声望动机。Jeffrey和谢彦君(1994)对英国赴华

电子商务国内外研究研究现状总结.doc

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发展的现状研究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ISO/IEC对EB的定义:电子商务(EB)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内容与需求交换的一种术语。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对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是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其他通信方式增进国际贸易的职能。 电子商务中的Commerce一词一般只商业伙伴之间的交易,现在许多专家认为EC显得比较狭义,现在一般用Business代替Commerce一词,因为现在的电子商务里面还包括了客户服务,商业伙伴之间的合作以及对组织内的电子化交易的管理。 二、电子商务模型的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就开始应用依赖,电子商务理论研究日益增多,各时期研究重点也不断变化。近年来,理论研究领域专家提出了主要的几种电子商务模型: (1)Nagi&Wat模型。香港理工大学E.W.T.Ngai和F.K.T.Wat两名学者归纳而正当额一个理论模型。Nagi&Wat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技术问题,应用问题,保障和支持问题研究四大领域。技术层面有安全、技术、支持系统等;应用层面包括网上支付系统、网上金融、零售、拍卖、教育和培训、市场营销和广告等;保障和支持层面宝库税收、法律、隐私、等公共政策和企业战略等。 (2)Kaufman&wden模型。模型是明尼苏达大学Carlson管理学院的Robert J.Kaufman及EricA.Walden两名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的。Kaufman& Walden模型由存在互动关系的技术、市场、产品、商务流程及微观经济等五大模块组成。技术层面是最基本层面,是企业改造和创造产品以及消费者享受便捷服务的基础;随着产品的更新和商务流程的改造,网络环境下的市场更趋灵活竞争力也更大,会推动企业、劳动力、政府等微观经济层面的变革。 (3)Urbaczewski et a1.模型。模型由Urbaczewski,Jessup和Wheeler 三人提出。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组织层面、经济层面、技术层面和其他研究等四个层面。组织层面包括电子商务概况、扩散、接受程度及应用等问题;经济层面包括了从产业结构、市场监管,电子市场中介、信息成本等问题;技术层面主要包括智能代理技术、数据整合技术、安全技术、交易结算技术等;社会问题研究、行为研究及法律问题归为其他一类。 (4)Turban.eta1.模型。模型是E.Turban, D.King, J.Lee和D. Viehland等四人于2004年得出的。模型由三个层面、一个铺垫和一个中心组成。其核心是电子商务战略:应用战略和评价等内容;铺垫是电子商务概况,由电子商务影响、扩散及区域性发展组成;三个层面中技术层面相对比较简单。由移动商务、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支付、内容管理及网站开发等组成;社会与环境层面涵盖电子政务、网上教育、法律、道德及社会影响等;市场与经济层面包括电子市场概况、B2C 市场、B2B 市场及以网上拍卖为代表的C2C 等四类。 (5)Choi三维理解模型。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常务主任乔伊(Choi)教授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联合提出了电子商务的三维理解模型,该模型主要从市场主体、产品形式、交易过程三方面的虚拟程度进行了分类。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由虚拟产品、虚拟主体、虚拟过程构成的部分。 三、电子商务的新兴发展模式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_傅德荣

97 小城镇建设2006/7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20世纪后期,西班牙通过对本国近20年乡村旅游的研究总结,证明现代乡村旅游非常有利于推动西班牙农村地区的发展。在西班牙,现代乡村旅游者年龄多处于25-45岁之间,为社会文化水平高、购买力强的城市居民,他们对享受农村活动持积极的态度。主要乡村旅游活动包括运动、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和观光等方面,这些现代乡村旅游者多利用现有的设施,包括充满魄力的乡村小旅馆和农舍等。 英国Richard Sharpley先生认为乡村旅游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为了解决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采取积极对策,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发展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 以英国为例,一百年前,许多农村家庭为摆脱贫 困迁移到城市,而目前人口开始向农村地区流动,农村地区人口的增长水平是全国平均增长数的两倍,其中以年老的有钱人居多。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约1100万。但是与增加了的人口不协调的是农村落后的社区基础服务。加之“疯牛病”的影响,以及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调整和改革,将逐步减少对农业的补贴,农村社区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农业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农村环境等问题突显出来。1/5人口的问题如不很好解决,无疑将是个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了直接应对并解决上述特殊问题,英国在2001年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MAFF)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增加了对“环境”与“农村事务”问题的重视,这一改动正是针对英国农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而为,其有的放矢已经初见成效。 为发挥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一举多得的优势,“农村事务”采取了更加具有竞争性、灵活性,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政策。全面推行:农村管理方案———提供给农场主和土地管理者费用开展管理活动,以此来改善和保持农村风光,野生动植物及生活环境;有机耕作计划———通过资助农场主从传统的耕作方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傅德荣 英国乡村旅游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内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

国内外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分析 2011-3-14 12:54:40文章来源:比特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近年来,电子商务以其特有的跨越时空的便利、低廉的成本和广泛的传播性参与到旅游业中,旅游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标志着一种新兴商务模式的产生。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它与电子商务的天然适应性使得旅游电子商务走在产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前沿,国外的旅游电子商务历经萌芽、发展,正处于繁荣阶段,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成长。 在学术界,中外学者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由浅入深,相关文献的数量不断增长,近年来已成为热门议题之一。为了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笔者通过中外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SDOL)共检索到中英文文献共200余篇(搜索时段为1998 2007年5月),以下对这些文献做一概括与评述,以期能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借鉴。 一、旅游电子商务概念的界定 一般认为,互联网的产生促成了旅游电子商务的产生,事实上,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航空公司和旅游饭店集团基于增值网络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构建的计算机预订系统可视为旅游电子商务的雏形。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是瑞佛·卡兰克塔(Ravi Kalakota)提出的,由约翰·海格尔(John Hagel)进一步发展。尽管各国研究这一领域的文献数量可观,却很少有对“旅游电子商务”这一概念做出充分解释的,目前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它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 在国际上沿用较广的是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定义,它在其出版物《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部和对外的连通性(connectivity),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企业部流程,增进知识共享”。这一定义概括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侧重的是对其功效的描述,但并未凸显旅游电子商务自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献综述

关于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文献综述 [前言] 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的自然环境或人文风情的吸引下,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游憩活动。简单地说,乡村旅游就是到乡村去观赏乡村的风光,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可以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近年来,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尚不成熟,现有乡村旅游产品己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新需求,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并着重对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创新进行了探讨。创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乡村旅游市场现状及问题,以现代旅游营销理论为指导,对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乡村旅游;营销;策略 [主题]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乡村旅游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现代乡村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逐渐兴盛起来。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置身激烈竞争旋涡中的人的精神不堪重负,人们的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远离城市、远离污染、远离竞争、回归自然、寻找休闲的生活方式便成为人们生活的急切需求,愈来愈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乡村旅游的热浪。21世纪初,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各主题年活动,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正是因为乡村旅游对于繁荣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旅游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的主题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的口号是和谐城乡游,这些都大大地推进了乡村游,己经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二、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