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A

所谓农产品加工是指利用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为原料的直接加工和再加工成产品的过程,其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农产品加工是当前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连接的纽带,是农业商品化、农产品市场化的关键环节,其对提高农业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推进农业结构化、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加工科技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民对饮食的逐渐重视,农产品加工及其综合利用显得越发重要,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

1 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中国是农业大国,2009年中国粮食产量53082万吨,比上年增加211万吨,增产0.4%;其中稻谷产量为1930万吨,较上年增长18万吨;小麦总产量约1150万吨,较上年增加2.3%;玉米总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较上年同期减产9.3%;棉花产量640~670万吨,油菜籽产量为1300万吨,较去年增长10.2%。农产品的丰产,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繁荣国民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其附加值;还可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中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在今年年底将达到60%,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比例达到40%以上,60%左右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要通过IS0、HACCP体系认证,农产品加工关键装备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和超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2%的发展速度,至2010年底,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1.5:1[1]。

2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2.1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

(1)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如菜籽、棉籽、豆饼等饼粕的脱毒及氨基酸、蛋白质分离提取技术;苹果和柑橘渣、皮提取香精、色素技术等;②功能保健食品加工技术。如蜂乳中活性物质的分离技术、蚂蚁体中草体蚁醛提取与纯化等技术;③生化技术。如在农产品加工中应用酶技术、微生物技术;④计算机、自控、微电子等高新技术。如现代图像识别技术,使水果、蔬菜的挑选、分级依靠计算机来自动完成,利用现代检测、控制和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远程控制。

(2)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3)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

2.2 美国玉米的深加工

美国工业年消耗玉米4800万吨,占玉米的总供应量的16%,约为我国的4倍以上,主要产品由过去单纯的淀粉产品发展到变性淀粉、各种发酵产品、淀粉甜味剂(淀粉糖)、玉米油和蛋白饲料等多门类的产品体系。

2.2.1 玉米酒精

美国的发酵酒精工业近几年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现已成为世界上玉米酒精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消耗玉米发酵酒精的主要市场。美国年生产发酵酒精约550万吨,其中燃料酒精占80%,食用酒精占20%。由于燃料酒精的生产,美国每年可减少价值5亿美元的汽油进口。

2.2.2 变性淀粉

美国每年变性淀粉的产量约90 万吨,其中造纸用变性淀粉占总量的65%,食用变性淀粉占总量的25%左右,其他应用占10%。美国的斯特利公司和国家淀粉化学公司,是提供全系列变性淀粉的国际大型公司。在食品工业,通过利用玉米生产淀粉和制作各种玉米风味小吃,然后还将部分淀粉加工转化为甜味剂,制成玉米糖、玉米糖浆、葡萄糖、婴儿食品、早餐食品。还利用玉米淀粉提炼制作氨基酸、柠檬酸、抗菌素、多元醇、味精及利用玉米胚芽制取玉米油

2.2.3 玉米淀粉糖

美国玉米原淀粉的70%左右用来作制糖原料,仅用于生产糖类的玉米就达3300多万吨,超过中国整个玉米加工业所用玉米。据美国玉米精加工协会统计,2007年美国生产玉米淀粉糖耗用玉米1760万吨,主要产品包括高果糖浆(占72%) 、糊精、葡萄糖、山梨醇、木糖醇、甘露糖醇、淀粉水解产物氢化和麦芽糖醇等。在软饮料工业,美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集团所用甜味剂分别有100%和55%是用玉米淀粉糖。目前美国采用高果糖浆( HFCS)代替蔗糖,一方面使美国年减少价值40亿美元的蔗糖进口,另一方面食用低热量的HFCS代替蔗糖,极大的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

2.2.4 有机酸类产品

玉米深加工得到的有机酸主要包括柠檬酸、L2乳酸和L2苹果酸,它们是食品添加剂工业中主要的酸味剂,其中柠檬酸占70%的份额,L2乳酸和L2苹果酸则因性能独特或新需求的诞生而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品种。特别是聚乳酸(PLA) 塑料的问世,使L2乳酸的应用扩大到化工、环保等领域。

2.2.5 聚乳酸

聚乳酸是一种完全可以生物降解的塑料,对环境保护和减少“白色污染”来说,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美国,聚乳酸已被用作外科手术的缝合线。美国Cargill Dow LLC公司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聚乳酸工厂。以玉米为原料生产聚乳酸专利产品取名PLA。这种材料可用于家庭或办公日用品中,如衣服、杯子、食物器皿和糖果包装[3]

2.3 美国大豆深加工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2009年产量在8870万吨左右。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45%左右。据统计,美国的大豆加工制品品种近12000种,在全球市场占有率30%以上[4],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仅添加大豆蛋白的食品就达2500种。在美国50个州中已有40个州将大豆分离蛋白加入中小学生的营养餐中。美国FDA已通过相关法规,允许含有大豆蛋白的食品在标签上注明其具有保健作用。大豆食品在美国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成为美国食品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4 日本稻谷深加工

据介绍,日本已开发的大米产品达300多种,其中食品类就有120多种。产品包括一些方便食品、调味品、营养品、甚至化妆品等。日本有关的研究机构和加工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把大米深加工利用到生物制药、健康美容等多个品种,仅通过大米深加工做成的化妆品就达30多个品种,其粮食深加工食品品种更加繁多,丰富多彩。目前,该国已把大米商品定位到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泛酸、肌醇等营养成分的保健食品,并把稻谷全部生产成各种物质和转换成能源,最终使稻谷达到了“吃干榨净”的目的。近年来,日本又加强了大米基因方面的研究和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的开发,特别是纤维素作为人类第七营养素,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推崇,也是该国作为粮食加工开发和研究的一种新趋势。

据了解,该国对粮食资源的全利用技术使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价值超过稻谷、小麦自身价值的3~5 倍。如米糠的综合利用可生产出几十种食用和工业用产品,增值60 倍,小麦麸皮的综合利用增值5~10 倍,稻壳的综合利用增值3 倍,碎米的综合利用增值5 倍,谷物胚芽的综合利用增值10 倍。在大米再利用的开发和研究方面,主要研发三大类技术,一是功能性成份提炼技术(米糠油、γ-氨基丁酸、植酸、固醇肌醇和酿造用成份等);二是能源利用技术,包括液体燃料转换(乙醇、甲醇)、瓦斯燃料转换(热分解瓦斯、甲烷、氢气)和直接燃烧(发电、排热利用);三是原材料利用技术,包括降解性材料(聚乳酸、聚已内脂)、发酵、其他(堆肥、畜产饲料、炭)[5]。

3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一些高等农业院校及综合类院校相继恢复了农产品贮藏、保鲜以及加工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组建了包含贮藏与加工(特别是果蔬类)、畜禽产品加工、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多学科综合科研队伍,这为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各种新兴加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力推动了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农产品的加工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农副产品废弃物得到初步循环利用。总体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加工由初加工向深度、精度及专用化方向逐步转型。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形势良好,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产值不断攀升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总量持续增长。2001~2010年期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幅超过20%,产业和产品结构得到不断优化。2008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9.6万亿元,占整个GDP的31.9%;201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7.6%。相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3%,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十一五”末,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2 500多万人,比“十五”末增加400万人;全国已建立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2.4万个,上亿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1 900多元。

在对外贸易方面,农产品出口总额由2002年的180.2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402.2亿美元,增长1.23倍。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有小幅下降,为392.1亿美元。2010年,随着经济的复苏,农产品出口有所回升,为4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4.8%。2011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进一步提升至607.5 亿美元,同比增长23.0%。

2区域性产业链逐步形成

随着产业不断的发展和规划,一些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产业链逐步形成。譬如,小麦加工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水产品加工主要在浙江、山东、辽宁、福建、江苏、广东、广西等省;食用植物油脂产品加工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南、四川、江西等省;而稻米加工主要在湖北、湖南、四川等省。

近几年,冷冻干燥、超高压灭菌、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微波干燥(加热)、远红外加热、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无损检测、辐照保鲜、无菌包装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中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整体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

部分技术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中美农业部农业科技合作第八次联合工作组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农产品加工整体技术水平又向国际先进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3企业数量逐渐减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改善、资本的不断积累,国内涌现出一些如中粮、双汇、雨润等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十五”和“十一五”过后,大部分小公司、小作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大型公司收购、重组,尤其在2009的金融风暴之后,小型公司在市场上站不住脚,被迫转型。因此,出现企业数量减少,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特点。

据统计,2011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总数为20187个,与2010年(25 855个)相比减少了5 668个。2011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相比2010年,产值翻番。

3.1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增加值已占中国GDP的14%,具有多层次、多特色、多样化特点。根据初步统计数据,从1995年至2004年,中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总产值从15931.13亿元提高到40000亿元,年均增长10.77%;销售收入从15076.94亿元提高到39104.63亿元,年均增长11.2%;利润从262.16亿元提高到1825.83亿元,年均增长24.1%。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万多家,全国从业人数达178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总产值之比接近1.2:1。

3.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与世界工业化国家趋同

按照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可以反映出农产品的增值程度和对GDP的贡献程度,发达国家的平均比值为2.0:1~4.0:1,美国1.8:1,日本2.4:1,英国3:1,法国4:1,荷兰2.4:1;发展中国家为1:1[6]。1995年至2004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均呈增长趋势,但农产品加工业的增长趋势远低于工业,略高于农业,2003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达1.04:1。中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27.49%下降到2004年的21%,与农业产值的比例由1998年的0.76:1提高到2004年的1.1:1。至2005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又增至1.2:1。预计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1.5:1。虽然与世界工业化国家还有差距,但也说明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与国际上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态势是基本一致的。

3.3 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高

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能耗、改善生态环境的环保节能技术、智能型农业技术与电子信息化技术等为发展目标的[7]。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以向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一大批水平比较高的单机,成套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例如15万包/班方便面生产线,3.6万瓶/小时啤酒罐装生产线,2万瓶/小时饮料无菌灌装生产线,5~30吨/小时电脑程控超高温瞬时灭菌系统,6000包/小时液态奶无菌包装系统[8]。

中国已研究推广的农产品加工的新技术有:

3.3.1 保鲜技术

通过采用预冷技术、调节气体包装、气调及湿冷技术在果蔬贮运保鲜的应用,使果蔬产后损耗率下降5%~10%。①切割蔬菜保鲜技术:蔬菜通过清洁、切分、防褐、包装研究,使保鲜菜货架期延长3~5天;②荔枝保鲜技术。采用保鲜处理及冷链流通技术,防制荔枝褐变及腐烂,使荔枝保鲜期延长至31~34天;③微型节能保鲜库及其配套设备。通过自动控温及报警系统的研究,开发成微型节能冷库及其配套设备,已在全国20过个省市推广应用;④冷却肉加工技术。冷却肉比普通肉、冷冻肉营养损失少、色鲜红、味纯。通过改变包装内气体成分,冷却肉在0℃~4℃时货架期达20天。

3.3.2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食品加工中的一项现代高新技术,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特点将食品中的多级分进行分离,其优点是常温下操作,不需加热、节能、选择性强、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中国已将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生啤、果汁、葡萄酒、酱油、醋等产品的生产。

3.3.3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项现代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非常适合于天然生物物料各级分的分离提纯操作,其优点是萃取率高、传质快、萃取温度低、萃取能耗低、萃取时间段、无毒、无污染、不易燃等。应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有辣椒色素、天然维生素E、青蒿素、卵磷脂、小麦麦芽油等。

3.3.4 大豆功能因子提取技术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攻克了大豆功能因子提取率低、生理功效差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高效提取大豆磷脂、大豆蛋白肽、大豆低聚糖等大豆功能因子。

3.3.5 小麦、玉米深加工技术

以小麦为原料加工谷朊粉、味精的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采用三相分离技术与低温强制烘干技术,使谷朊粉蛋白含量提高到75%,同时开发了系列专用粉配技术,小麦淀粉谷氨酸发酵技术,谷氨酸生产率达15%,属国际首创。

4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设取得成就和效果是显著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落后,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较之国际先进国家还相对落后,特别是技术储备方面严重不足。以食品行业为例,虽然从业者多,但科技创新人员及其科技创新能力缺乏,尤其是高新的加工技术,如,非热加工、真空、红外能加工等新兴工艺新兴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这直接导致了我国高端食品产品行业未能由国有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据资料统计,在54 000多个乡或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中,只有133个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标准的要求,所占比例不到0.25%。在500多万名食品行业工作人员中,只有80 000多名大中专院校毕业从事专业的科技研发和管理人员,每万名行业工作者中,只有不足10名科技人员。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4.1 农产品加工率低

目前中国粮食、油料、水果、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30%左右,而发达的国家加工率为80%。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一直持续发展,但与世界工业化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4.2 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4.2.1 贮藏损耗严重

我国果蔬主要是以鲜销为主,加工只占很小份额,鲜销又受到贮藏能力、技术水平限制,损耗很大,一般达25%~30%。粮食产后损耗高达10%以上,据统计,仅农户在储粮方面,损失率就高达8% ,年损失量高达200 多亿公斤,相当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4 个西部省全年粮食产量的总和,价值150 亿~200 亿元人民币,数目相当惊人。

4.2.2 农产品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副产品利用率差

目前,美国市场上含玉米或玉米副产品的产品品种多达4000多种。其中玉米深加工产品达3000个品种,广泛应用到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等各个领域,而中国玉米深加工产品只有100多种。发达国家玉米变性淀粉有2000多种,中国仅十几种。专用面粉,日本有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达100多种,中国仅为20种左右。发达国家肉制品则有1500余种,乳制品中仅干酪一项就有800余种,在技术含量低和产品同质化的条件下,中国农产品只能是低水平的价格竞争。

发达国家很重视副产品再加工的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如淀粉厂的废水、废渣经酵母发酵生产单胞蛋白。果品加工中的果皮进行加工生产果酸、果胶。畜禽屠宰的废弃物(血、内脏、羽毛)加工成饲料,而在中国,大多数副产品都作为废弃物丢掉,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4.3 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值低、成本高

对于与国外大企业竞争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之多,居世界各国之冠,绝大部

分是中小型企业,农村的作坊式生产企业之多难以统计。加工企业零星模过小,也就无法大规模投入技术改造资金,落后的加工工艺和浇后的加工装务,很难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低,耗水、耗能高,造成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要向大型集团化发展,降低加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4 农产品加工设备落后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还比较落后,基本上处于低级粗放的初加工阶段。80%左右的加工设备还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15%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只有5%左右的进口技术和机械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农产品加工机械单机多,成套流水线少;通用机型多,对特殊要求、特殊物料加工和包装缺门;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技术附加值、高生产率的产品少。同时还存在稳定性和可靠性差,造型落后,外观粗糙,基础件和配套件寿命短,无故障时间短,大修期短。绝大多数产品还没有制定可靠性标准,少数较好的产品制定的可靠性标准无故障时间比发达国家低得多,是发达国家的1/2~1/3。

中国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最大差距还在于重视生产加工、轻研究开发,研究创新不够,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及时提供产品,大多数企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超过10%。

资金短缺问题仍然严重

资金短缺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农产品加工发展建设中的大难题,同时也是今后需要长久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食品加工行业往往利润率较低、属于价值重量比较低的基础型行业,资金周转周期长;二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变化较大;三是金融业发展落后,融资渠道狭窄;四是政府资源配置效率低,且多为分散占用,闲置资产较多。

标准和质量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竞争力的品牌

农产品加工行业标准化即是农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管理和产品质量标准化达标体系。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条款缺乏、标准规则陈旧、标准起点低等问题普遍存在,满足不了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不适应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和与国际接轨实现国际竞争力加强的要求。在我国加入WTO后,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危机更加明显。

前、中、后的三产严重脱节,未形成产业化体系

目前,我国没有对农产品加工基地及加工园区建设引起足够重视,以至于无法形成规模,缺少产地贮藏、保鲜运输与加工环节,使农产品在不适合的条件下运输、贮藏,导致农产品在产后高额损耗,加工企业难以得到优质原料,也就难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5 推进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及发展方向

完善政策,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的扶持力度

作为国家、政府的大政方针,应在东部地区等条件好的区域培育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在内的经济高速增长极,逐步加大对东部地区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工业园等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促进其优先发展,从而带动中西部产业的发展,形成产品化的合理层次。而当东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防止区域差距过于悬殊,政府则应该采取调控手段,出台积极的倾向性政策,刺激中西部工业的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新的增长极,使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各有侧重点、协调发展。

5.1 实施“现代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现代农业”是一种发达、先进、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发展之所向。“现代农业”也是“十二五”规划重点内容。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与质量,增强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抗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全球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5.2 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国外发达国家用于加工的原料都有专用的加工品种,并建有固定的原料基地。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开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规划。大力开发和推广专用品种和加工性能好的农产品品种,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地,逐步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将工业原料作物向适宜种植区合理集中,实现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发展。

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促进广大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并鼓励,引导农产品

加工项目向集聚式发展;逐步形成聚集经济效应,使整个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平均成本大幅降低、经济收益明显上升。

5.3 尽快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目前,中国大部分国标或企标都是20世纪80年代前制定的,与国际通用标准有较大差距。应采取法律与经济措施,推行GMP、HACCP及IS09000族系管理规范,尽快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中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5.4 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要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关键在于科技进步。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贡献率只有30%~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应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

而加工技术的进步又依赖于科技人才的支撑。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制定优惠的政策,广泛吸引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投入农产品加工领域。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应积极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联系,以获取更多的科研信息和技术成果,并进行再创新,转化应用于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制品的科技含量。

5.5 调整产品结构

目前,国际食品生产和消费正在向安全性、营养健康性、功能性、方便快捷性食品方向发展。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要紧紧绕国围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中国农业资源,积极发展深、精加工食品,在开发新兴工业化食品的同时,提高中国传统食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

5.6 加大重点项目(主要为物流项目)投资力度

在促进新增农产品转化的同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产能、资源、产品及技术的整合,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新组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具有仓储、加工、物流、批发等多项功能,以园区为核心,产业链向上游的农产品生产和下游的产品销售延伸,包括水田开发、基地建设、物流及销售网点的建设,形成区域性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体系。

5.7 加快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及产业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基础研究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打造国内农产品加工业“航母”,国家将重点支持年销售收入在10 亿元以上的大型、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提高设备制造企业的制造水平,提高生产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出品率、新产品开发能力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效率,培育一批国家级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同时,为改变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落后现状,国家应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从而为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

逐步构建农产品加工标准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产品质量与安全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接轨国际、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因此,要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经验,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实际与国际惯例的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高档次质量安全标准,加速形成完善的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标准体系。迫切需要建立对世界先进国家和有关大型标准组织跟踪的机制,积极采纳国外先进标准,切实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标准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与国际的有机接轨、无缝对接。另外,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逐步建立包括标明产品的原料产地、质量指标、标准类别等信息在内的等级标识制度。

2014年中国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构

2014年中国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构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轮番上涨,累计涨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产需缺口扩大。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农产品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引起的。 综合来看,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对于饲料粮需求的增长将显着大于对口粮需求的减弱作用,对我国粮食的总体需求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 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的基本态势都无法改变。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农产品供求是紧平衡,其实农产品供应在总量、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供不应求是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农产品供求变化。从城乡人口数量看,我国农村人口1995年达到顶点之后持续减少,而城镇人口和总人口都持续增加。1995年我国有农村人口85947万人,城镇人口35174万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0.96%和 29.04%;2012年底有农村人口64222万人,城镇人口71182万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47.43%和52.57%。这期间城镇人口增加了36008万人而农村人口减少了21725万人。一方面农村人口对城镇人口的供养比例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水平是农民的2-3倍,考虑到城镇人口较高的消费水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加速上升。因此,受城乡人口比和城乡人均消费比持续上升共同影响,最近十几年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加速上升。这也是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导致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随着居民收入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提高,蛋白质等摄入量会逐步增加。我国居民的饮食消费结构正在并还将发生改变,从过去的以满足居民直接口粮消费向满足猪牛羊等动物饲料粮消费、间接满足居民消费转变。作为蛋白质等来源的肉禽蛋的需求进一步上升,而这将消耗大量粮食生产饲料,从需求面拉动粮食价格上升。2001-2011年间,我国的人均口粮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日益成熟,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都一直处于稳固增长状态。然而,这其中依旧存在如出口种类单一、出口市场集中、低价竞争等诸多咨询题。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引出了产生这些咨询题的缘故。提出了应该加大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调整好出口结构,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规范为先、品质为本,树立国际品牌形象,对其进出口贸易进行战略性调整,以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健康稳固的进展的差不多应计策略。并结合实际情形,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中国,现状,应计策略,前景展望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domestic productive f orces level and the polic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become maturi ng day by day,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are both in continuously growth condi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 many questions, such as the exportation types are rare, the markets of exportatio n are centralism, the low price competition and so on. Through the analy 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and the c omparison advantage and the disadvantage, drew out the reason of there q uestion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 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 adju sts the exportation structure well, displays own comparison advantage full y, take standard and quality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setting up good

全国各省农作物分布表

全国各省、自治区主要农作物规定范围 1、山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西瓜九种作物。 2、山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大白菜九种。 3、北京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大白菜九种。 4、天津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5、福建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薯、茶树九种。 6、广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蔗、西瓜 7、陕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包括油葵、食葵)。 8、湖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 9、内蒙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高粱、甜菜。 10、河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1、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12、黑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甜菜八种。

薯七种。 14、江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15、河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九种。 16、青海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7、广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八种。 18、辽宁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高粱八种。 19、云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蚕豆、甘蔗九种。 20、宁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胡麻、豌豆九种。 21、湖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22、江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23、贵州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24、重庆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茎用芥菜、柑桔九种。 25、吉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 26、甘肃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排名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 强排名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排名 广东省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布吉农产品批发中心 广东省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河南省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江苏省苏州市南环桥市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庆观音桥市场有限公司 江苏凌家塘市场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城北回龙观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市场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万吨冷库冻品交易市场 湖北省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农都农产品市场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信立实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盖世物流农贸大市场 天津市金钟农产品批发市场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农产品批发配送有限公司 江苏省无锡天鹏食品商城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四川聚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京丰岳各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 北京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陕西欣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二环蔬菜副食交易中心 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夏商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埔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湖南省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 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食全食美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荷花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汕头市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市场有限公司 浙江省余姚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上海曹安路市场 江苏省江阴市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抚顺路蔬菜副食食品批发市场 河南省郑州信基调味品城有限公司

浅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的销售渠道

浅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的销售渠道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布局的调整,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相对落后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建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着手,通过探讨如何建立完善的营销渠道,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应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做到营销渠道多样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功能综合化、农产品销售体制健全化,切实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农产品;销售渠道 一、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模式类型与特点 我国目前现存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模式主要有“农户+批发商”模式;“农户+龙头企业”模式;“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农户+供应商+超市”模式。各模式表现出不同的销售效率、渠道结构、稳定性等特点。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渠道权力严重向龙头企业倾斜,农户谈判能力弱,利益受不到保障;渠道结构呈现出“两端小中间大”的不对称性,农户和零售终端规模小,中间销售环节纷杂,造成销售不畅,效率低下。 二、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农贸市场风光不再。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主分销渠道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食品需求、促进农产品销售、繁荣城乡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传统的农贸市场渐渐不再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营销渠道的主体主要由小型小户构成。我国农产品的经营主要还是分布在于零散的农户手中,小生产大市场形成了我国农产品销售的最大特色。表面上看,散户的经营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也使消费者可以在零星农户中货比三家,选择最优。然而这样的发展不利于市场的控制和良性发展,同时消费者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选择购买,对于上班族的人来说无疑是不方便的。 三、当前中国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农产品销售政策不完善 第一,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层次较低,管理不够规范;第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规模、结构、制度都有待改善;第三,市场供应不稳定,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因此自主营销的市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使得相关经营主体缺乏利益诱惑从而丧失了农产品销售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了销售渠道不畅通。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国际经济学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业不断扩大与世界贸易体系的结合,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力一面成绩显著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从产品结构看,产品特征鲜明,进口量依旧比较大的农产品是大豆、食用油、棉花等加原料型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农产品是水海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2年,大豆进口5838.5万吨,同比增10.9%,再创历史新高,相比2004年增长189%;棉花进口541.3万吨,同比增51.8%,进口额120亿美元,同比增24%;食用油籽进口6228.0万吨,同比增13.6%,进口额377.5亿美元,同比增19.9%;食用植物油进口960万吨,同比增23.1%,进口额108亿美元,同比增19.9% 2013年前五个月出口以水海产品、蔬菜、水果为主前五个月,我国出口水海产品153万吨,增加5.4%,价值77.3亿美元,增长11.6%;蔬菜285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价值34.6亿美元,增长15.4% ;鲜、干水果及坚果110万吨,减少7%,价值13.1亿美元,增长10.4%;粮食110万吨,减少13.3%,价值10.2亿美元,下降0.7%上述四者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51.3%。 长期以来,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一是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农产品出口效益普遍

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

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 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8.8%,交易量同比增长5.1%。电子结算交易额同比增长8.4%。 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销商数明显提升,销售额超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15.3%;0.5亿元至1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22.9%; 0.1亿元至0.5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24.2%。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交易量达8.5亿吨。 被调查市场中,18.5%的市场交易额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13.2%;20.4%的市场交易量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11.8%。 “2016年部分市场交易额、交易量出现下滑,主要受城市功能产业疏解、城市总体经济放缓、市场间不正当竞争以及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说。 报告指出,2016年以来,国家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互联网+农批”方兴未艾,农批市场行业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热潮。但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政府的调控和主导,出现了盲目新建市场,无序发展,局部地区甚至出现非正常竞争的现象。业内希望尽快通过立法保障批发市场发展规划的落地,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报告同时认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责任和压力加大,市场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意识不断增强。2016年《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广东、山东等多个省份也出台了关于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相关报告推荐:《2017-2021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出品)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分析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 课程名称: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分析 任课教师:李丽娅 开课学年/开课学期:2012-2013-2 学时/ 学分:30/2 所在教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食品加工与安全 学号/姓名:2121454/王璐 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签字(章):_________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加入WTO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影响 (3) 1.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基本状况 (3) 1.2中国农业生产与消费 (3) 1.3中国农产品贸易措施主要变化 (4) 2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调整思路 (4) 3影响进出口的WTO协议分析 (5) 4倾销调查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5) 5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成因分析 (5) 5.1反倾销发起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作祟 (5) 5.2众多国家仍未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待遇 (5) 5.3我国农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导致恶性竞争 (6) 5.4农产品企业应诉不力 (6) 6我国应对农产品反倾销的有效策略 (6) 6.1强化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6) 6.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协调帮助出口企业应诉 (7) 6.3农产品企业自身的完善 (7) 参考文献: (9)

中国各产业主要分布地区

1、电子信息产业: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和以四川、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要聚集地。 2、传媒影视音像: 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城市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城市 3、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 我国的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集群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五省,其他零星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 皮革羽毛绒制品行业属于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中部的河北、河南,西部的重庆、宁夏 4、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 东部沿海地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集群集中度最高,特别是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中部地区集中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和四川境内。从城市分布构成来看,也集中靠近材料消费需求较大的城市。由于建材、陶瓷、玻璃产业集群对资源的依赖较强,因此有从东部转向中西部的趋势 5、机械制造业: 我国机械制造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山西、湖南、湖北这类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由于沿海城市重工业基础普遍薄弱,加之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也不再具优势,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正有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 6. 家电产业: 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其中以广东、浙江、山东几省最为明显 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我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分布在五大区域: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津京地区和华中地区。长江三角洲区以上海为龙头 8、金属制品业 我国的金属制品产业集群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在河北、湖南也有零星分布。 9、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我国的竹木加工产业集群集中于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其他分散于中部的河北、湖北等。家具制造产业集群集中在广东、福建,其他分散在中部的河北、辽宁、浙江. 10、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

中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汇总

北京农产品批发市场(17) ·北京城北回龙观大钟寺商品交易市场·北京岳各庄农产品市场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有限公司·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北京昌平水屯批发市场·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北京顺鑫石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日上综合商品批发市场 ·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北京城北回龙观大钟寺商品交易市场·北京市西沙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北京南三环玉泉营果菜批发中心 ·北京大兴大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怀柔南华农贸批发市场 ·北京市良乡城东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中心 ? ? 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3) ·上海曹安批发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上海华中果品交易中心

? ? 天津农产品批发市场(10) ·天津何庄子批发市场·天津金钟蔬菜批发市场 ·天津南开区红旗农贸批发市场·天津市当城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天津武清大沙河批发市场·天津金钟蔬菜粮油批发市场 ·天津红旗农贸批发市场·天津市当城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 ·天津武清大沙河批发市场·天津市王顶堤水产批发市场 ? ? 重庆农产品批发市场(3) ·重庆江北区盘溪农贸市场·重庆菜园坝果品批发市场 ·重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 ? 河北农产品批发市场(28)

·河北省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河北乐亭冀东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石家庄高邑蔬菜大市场·河北省永年县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 ·河北青县盘古蔬菜批发市场·河北魏县天仙果菜批发交易市场 ·河北省衡水市东明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河北怀来县京西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三河市建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河北秦皇岛昌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河北饶阳县瓜菜果品交易市场·河北唐山姚王庄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无极县蔬菜批发市场·河北秦皇岛海阳农副产品批发 ·河北馆陶金凤禽蛋批发市场·河北固安蔬菜批发市场 ·河北保定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河北永年县中原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河北邯郸意蓝德农产品批发市场·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京西果菜批发市场·河北省邢台市食品蔬菜集团公司顺兴蔬菜批发市场·张家口市宣化盛发蔬菜水产副食品综合交易市场 ·中国沧州红枣交易市场·唐山市荷花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邯郸市农业科技贸易城·河北保定三丰粮油批发市场 ·沧州崔尔庄枣业有限公司·河北冀南蔬菜瓜果批发市场 ?

2017年中国农产品月度进出口数据分析(1月)

2017年中国农产品月度进出口数据分析(1月)

2017年中国农产品月度进出口数据分析(1月)

2017年1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67.5亿美元,同比增9.6%。其中,出口65.0亿美元,增3.0%;进口102.5亿美元,增14.4%;贸易逆差37.5亿美元,增41.4%。

2016-2017年1月国内农产品进出情况一览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谷物进口量同比增8.2% 1月,谷物共进口199.7万吨,同比增8.2%,进口额4.8亿美元,减12.9%。出口11.3万吨,增1.9倍;出口额0.5亿美元,增65.8%;净进口188.4万吨,增4.3%。 2016-2017年中国谷物进口情况一览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2017年中国谷物出口情况一览表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另外,小麦:进口34.1万吨,同比增39.5%。出口0.5万吨,减34.4%。玉米:进口15.9万吨,同比增18.4倍。出口4.9吨,减87.3%。大米:进口24.8万吨,同比减14.8%。出口9.3万吨,增3.2倍。大麦:进口66.6万吨,同比增83.9%。出口11.1吨,同比增1.3倍。高粱:进口57.0万吨,同比减38.3%。出口0.6万吨,同比增2.3倍。 另,玉米酒糟(DDGs)进口3.6万吨,同比减87.6%。木薯(主要是干木薯)进口61.4万吨,同比减4.7%。 棉花、食糖 棉花:1月,进口13.9万吨,同比增7.7%;进口额2.2亿美元,增28.0%。此外,棉花替代性产品棉纱[1]进口17.4万吨,增7.9%。 食糖:1月,进口41.0万吨,同比增42.0%;进口额2.0亿美元,增1.1倍。 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 食用油籽:1月,进口817.8万吨,同比增37.2%,进口额36.0亿美元,增52.3%;出口10.8万吨,增16.1%,出口额1.6亿美元,增4.5%;贸易逆差34.4亿美元,增55.7%。其中,大豆进口765.5万吨,增35.3%;油菜籽进口39.3 万吨,增1.8倍。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全景图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1、影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 4、农业特色 5、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 (1)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2)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3)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5)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一)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1.稻谷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产稻谷最多的国家。稻谷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中均占第一位。 稻谷按其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水稻按其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个别高寒或干旱地区以外,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为两大产区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

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 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发布时间:2010-5-27 从全球来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都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由于制度背景迥异,社会发达程度不同,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如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的定位问题,对于构建和完善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以及把握其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的界定 提及农产品批发市场,通常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有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和日本模式,而且都认为日本模式就是亚洲模式,也最适合中国去效仿。我们所说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是指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运营、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的高度概括性描述。那么,如何判定一种模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量: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经由量)、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即中国模式。 二、世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四种模式比较

目前来看,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美国模式、欧洲模式、日本模式及中国模式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在经由量、投资模式、管理模式、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点。 (一)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比较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是指农产品的经由量,即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进行流通的比率。美国模式的经由量为20% ;欧洲模式的经由量为50%;日本模式的经由量60-70%;中国模式的经由量则高达70-80% 。 (二)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比较 在不同的模式中,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资主体不同,决定了投资目的也有所不同。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主体参与,通常由当地(市)政府提供土地和部分资金,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出资建设,甚至市场建设的配套工作也是由政府完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被完全定位为公共设施;日本模式也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因此,它们的投资目的都是非营利性质。而中国则是以非政府投资为主体,且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地方政府,企业,甚至还有个人,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 (三)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比较 管理主体是指对批发市场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机构或组织。

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

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 (一)严重限制了我国的外贸出口 近年来,我国一些出口产品频频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受阻,有的甚至退出 了市场,损失趋于上升。中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TBT的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受到发达国家TBT的限制,造成每年约90亿美元的损失。[6] 日本从2019年5月29日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的标准极其严格,导致我国2019 年6月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大幅减少,为5.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7]据测算,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最大的农产品包括:茶叶出口涉及就业310万人,蔬菜涉及314 万人,烤鳗涉及43万人。[3]2019年,日本将我国出口的大米检测指标由1993年的47项增加到现在的116项,致使无锡的大米出口由1980年代每年的10多万吨下降到零。 [8]2019年5月9日和5月28日,日本厚生省实施批批检验呋喃它酮和呋喃唑酮,有13 家企业的16批产品分别被检出呋喃它酮和呋喃唑酮超标,这使企业通关时间加长,出口 量进一步萎缩。[3] 近年来,发达国家实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加大对进口茶叶的农残 检测,提高检测标准,对福建乌龙茶出口造成了负面影响。日本对进口的茶叶设置了108 种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标准,而实际检测项目多达142种。与欧盟的比较,不仅量多,有的 指标还严于欧盟。2019年5月29日,日本实行“肯定列表制度”,对茶叶农残的检测要 求大幅提高。有限量的农残项目从原来的83项增加到144项,无限量标准实行“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mg/kg。日本对设限外农药采用统一标准,大大增加了福建出口的乌 龙茶农药检出的概率。这使得福建乌龙茶的出口量从2001年的14296吨/年下降到2019 年的12626吨/年,出口金额从2001年的3476万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2976万美元。 [9]1999年7月以来,欧盟大幅度增加了出口茶叶农药检验的项目,同时提高了标准的严 格度。在数量上由1999年的6种增加到2019年的216种,其中93.6%农药的最大残留限 量为0.01mg/kg,为仪器的最低检出限,大大增加了我国茶叶出口的困难。而且,欧盟仍 然根据1998年第98/82/EC号规则中有关农药残留最高限量的规定,坚持对干茶叶(固体物) 中的农残进行检测,即检测每公斤干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含量,而不是按照消费习惯对 茶水中农残进行检验,对干茶叶取样检测的方法导致出现农残大量超标现象。随着欧盟实 施的茶叶农残检验标准越来越苛刻,中国对欧盟茶叶出口逐年下降,1998年中国对欧盟(25国)出口茶叶4.3万吨,2019年出口茶叶1.8万吨,九年间下降幅度达58.1%。[3] 在禽肉进出口方面,中美禽肉贸易面临的严重问题是贸易不平衡,我国进口量大,出口量少,2019年中国自美进口禽肉超过60万吨,出口为零。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2019财年综合 拨款法案》第733款规定,不得将该法案拨款用于制订和实施有关允许中国禽肉产品进口,这严重影响了中美禽肉贸易。2019年3月10日,美国参议院正式通过涉及限制进口中国 禽肉产品的《2019财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27条款,继续关闭了中国禽肉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大门。[3] (二)提高出口成本,削弱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从经营成本角度来分析,TBT措施对农产品出口企业会产生成本障碍作用,具有负面 影响,从而进一步削弱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中国出口农产品受阻在很多情况下是

2007年中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额

2007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最新动态 2008-5-28 2007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2007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同比增长23.0%。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同比增长17.8%;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同比增长28.1%。农产品贸易逆差40.8亿美元,同比增长5.1倍。 12月当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4.8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其中,出口额为41.0亿美元,同比增长25.2%;进口额为43.8亿美元,同比增长46.3%。农产品贸易由去年同期2.8亿美元的顺差,转变为逆差2.9亿美元。 一、粮食1出口增长62.5%、进口下降56.7%,净出口增长2倍多 2007年,中国出口粮食991.2万t,同比增长625%;进口155.7万t,同比下降567%;粮食净出口835.4万t,同比增长2.3倍。 稻谷产品22007年出口134.3万t,同比增长7.2%;进口48.7万t,同比下降33.2%;净出口85.6万t,同比增长63.6%。在稻谷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大米的进出口占绝大部分,具体比重分别是出口占97.1%,进口占95.8%。 玉米产品32007年出口491.8万t,同比增长58.7%;进口3.54万¨净出口488.3万t,同比增长61.0%。 小麦产品42007年出口307.3万t,同比增长1.04倍;进口10.1万t,同比下降83.6%;净出口297.2万t,同比增长4.7倍。 大麦产品52007年进口91.3万t,同比下降57.3%。 二、食用油籽进出口双增长,食用植物油出口下降进口增长 食用油籽2007年出口127.1万吨,同比增长4.7%;进口3185.8万吨,同比增长8.8%。其中,大豆出口47.5万t,同比增长20.2%;进口3082.1万t,同比增长90%。 食用植物油2007年出口16.8万t,同比下降58.1%;进口839.7万t,同比增长25.00/0。其中,豆油出口6.6万t,同比下降44.2%;进口282.3万t,同比增长83.0%。菜籽油出口2.2万t,同比下降85.0%;进口37.5万t,同比增长7.5倍。棕榈油进口509.5万t,同比增长0.3%。 三、棉花进出口量下降、食糖进出口均下降、蔬菜出口增长、水果进出品匀增长 棉花2007年出口2.4万t,同比增长51.6%;进口261.5万t,同比下降31.3%。 食糖2007年出口11.1万t,同比下降28.4%;进口119.3万t,同比下降12.6%。

中国农作物分布

1、这四种作物分别就是( ) 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 菜 B.①棉花②棉花③花生④水稻 C.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 蔗 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 2.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得农作物④得主要原因就是(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势低洼 3、图中农作物得分布与下列排序正确得就 是: A①大豆②甘蔗③油菜④棉花 B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 C①油菜 ②甘蔗③棉花④大豆 D①大豆②油菜 ③棉花④甘蔗 4.③处农作物在新疆种植得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北方建立甘蔗生产基地,可行吗?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例中A 、B 、C 、D 分别代表得经济作物就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7、影响A,B 两种农作物地区分布差异 得主要因素就是( )A 热量 B 降水 C 水源 D 光照。 8、导致①地有A 类农作物分布得主要 影响因素就是()A 纬度 B 地形地势C 海陆位置D 人类活动、 9、与③地相比较,②地种植农作物得优势条件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省得油料作物就是____________11、经济作物A 分布地区纬度较_________,温度带属于_________带与_________带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2. 我国油料作物花生主要分布在(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 东南丘陵 13.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得就是()A.“南甘(蔗)北甜(菜)”——地形B.“南甘(蔗)北甜(菜)”——热量C.“北甘(蔗)南甜(菜)”——降水D.“北甘(蔗)南甜(菜)”——热量 14、读中国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 、①就是水稻 B 、②就是甜菜 C 、③就是油菜 D 、④就是甘蔗 15、下图中进行得农业生产活动就是( )A 、种水稻 B 、种小麦 C 、种油菜 D 种牧草 ① ② ③

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2003-3-25 一、入世一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在WTO框架中,农业是最敏感最弱势的领域。中国农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随着关税降低和进口配额增加,许多人担心中国农业会经不起加入WTO之后的冲击。但是从入世一年来的情况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虽然不断遭遇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却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出口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的连续第三年增长,且增幅显著,进口变化不大,入世冲击没有形成。 1.出口总额显著增长,进口总额微增,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截至2002年10月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40亿美元,同比增长7.6%。尤其是农产品出口取得可喜成绩,出口额达到142亿美元,同比增加16亿美元,增幅达12.6%;进口98亿美元,同比增长1%。农产品贸易顺差扩大到44亿美元,同比增加15亿美元,增幅达51.4%。 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份额为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口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4.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占全国顺差的17.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2.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进口增减不一 (1)粮食出口大幅度增加,进口减少。2002年1-10月中国粮食累计出口1098万t,同比增加400万t,增幅达57%;进口239万t,同比减少13万t,降幅达5%;粮食净出口859t,增幅达92%。 粮食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和小麦出口大幅度增加。1-10月玉米累计出口842万t,同比增加355万t,增幅达73%;小麦累计出口90万t,同比增加37万t,增幅达72%。粮食进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大米和大麦进口减少。1~10月玉米累计进口0.76万t,同比下降77%;大米累计进口16.5万t,同比下降15%;大麦累计进口159万t,同比下降19%。

我国农产品的现状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1.总量的变化 从绝对数量上看,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都不断上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从相对数量上看,进、出口额的增幅波动较大,贸易顺差不断缩小。入世5年中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3年呈现净进口局面,我国由农产品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成为世界上第4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对我国出口创汇的贡献逐年减小。虽然从2005年开始,农产品出口增幅明显高于进口增幅,贸易逆差不断减少,但是并未改变农产品贸易的逆差局面。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依然存在-9.60亿美元的逆差(见表1)。 2.产品结构的变化 入世以来,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出口农产品的结构来看,主要出口农产品依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其中水产品及其制品的出口份额最高,其次为食用蔬菜及其制品、食用水果及其制品和畜产品(见表2);主要进口农产品更加集中于土地密集型产品上,进口量居于前3位的农产品依次为油料、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和畜产品(见表3)。

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在出口中的优势更加突出。农产品贸易顺差依次来自于水产品制品,蔬菜、水果、坚果等制品,食用蔬菜,水、海产品,食用水果和坚果。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为油料、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棉花,畜产品,糖及食糖和食品工业的残渣、废料(见表4)。而谷物贸易是先逆差,后顺差,且顺差额不断提高。这主要是由于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降到13年以来的最低谷,粮食减产效应引起国内供需失衡,从而导致了2004年对谷物进口需求的激增,引起当年谷物贸易的高额逆差。随后国家不断出台稳定并刺激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粮食大幅增产,谷物进口需求锐减,谷物贸易额恢复到净进口状态。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规模分析: 如表1所示,2001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60.7亿美元,进口额为113.8亿美元。 2002年:农产品出口额为180.4亿美元。 2003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403.6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农产进口额189.3亿美元。 2004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 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2.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总额275.8亿美元,进口总额287.1亿美元。 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 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 入世以来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等进口促进措施的实施,极大改变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格局。由于进口快速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2004年我国农产品首次出现46.4亿美元逆差,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9.03%。2005—2007年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表现为逆差,但逆差规模相对较小。 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主体贸易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剧增,远远超过此前各年的逆差水平。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出口额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进口额为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贸易逆差为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倍,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8.31%。200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回落明显,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21.3亿美元,同比下降7.1%。其中,出口395.9亿美元,同比下降2.3%;进口5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0.4%;贸易逆差为12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