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案设计)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教案设计)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教案设计)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教案设计)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用f o r语句实现循环

(教案设计者:武冈职业中专陈小亮)

教学内容:《C程序设计》第五章第四节for循环

课时安排:1学时(内容讲解30分钟,练习10分钟,总结反馈5分钟)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

2、灵活掌握for循环语句中三个表达的各种变化

3、学会在for循环中使用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4、灵活运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

2、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在for循环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1、for循环语句中三个表达的各种变化的理解

2、使用for循环结构设计程序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解、演示、实践操作、实题巩固

板书设计:以多媒体电视为主,黑板只板书知识点与学生的提问

教学过程:

导课:1、提问检验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的基本语法及运行过程。(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复习与板书)。

2、再次分析循环结构设计的原理,退出循环的控制条件,while、do-while 实现循环的区别,引入新知识点“for语句实现循环”。

一、for语句实现循环的基本语法

(运用多媒体讲解下列内容,动画强调基本格式及执行过程)

1、for语句格式:

for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

2、语句执行过程:

①先计算表达式1的值。

②再计算表达式2的值,若其值为真,则执行循环体一次;否则跳转第⑤步。

③然后计算表达式3的值。

④回转上面第②步。

⑤结束循环,执行for语句下面一个语句。

说明:(1)、表达式1一般为赋值表达式,用于进入循环之前给循环变量赋初值。

(2)、表达式2一般为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用于执行循环的条件判定,它与while、do-while循环中的表达式作用完全相同。

(3)、表达式3一般为赋值表达式或自增 (i=i+1 可表示成i++)、自减(i=i-1可表示成i--)表达式,用于修改循环变量的值。

(4)、如果循环体部分是多个语句组成的,则必须用大括号括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复合语句。

二、for语句循环中三个表达式的变化

(实例讲解法、实践操作验证法讲解下列内容)

1、for (;表达式2;表达式3)

“表达式1”省略,一般用于不向循环变量赋初值的情况,但“;”不可省略。

2、for (表达式1;;表达式3)

“表达式2”省略,一般用于不判断循环条件的情况,表示条件为永真,但“;”不可省略,为了防止出现死循环的情况要在循环体内设置条件退出语句。

3、for (表达式1;表达式2;)

“表达式3”省略,一般用于不按一定规律修改循环变量的情况,但“表达式2”后的“;”不可省略,在循环体内一般也有修改循环条件的语句。

4、三个表达式缺省2个,或三个全缺省(但两个“;”不可缺少),这类情况也一样需要防止出现死循环。

5、在for语句中,表达式1和表达式3也可以使用逗号表达式,即包含一个以上的简单表达式,中间用逗号间隔。在逗号表达式内按从左至右求解,整个

表达式的值为其中最右边的表达式的值。例如:

for (i=1;i<=100; i++, sum=sum+i;) 相当于:for (i=1;i<=100;i++)

sum=sum+i;

6、在for语句中,表达式一般为关系表达式(如i<=10)或逻辑表达式(如

x>0‖y<-4),但也可以是其他表达式(如字符表达式、数值表达式)。

例5.4 用for循环结构来计算1+2+3+…+10的值。

{ int i,sum=0;

for (i=1;i<=10;i++)

sum=sum+1;

printf ("1+2+3+…+10=%d\n",sum);

程序运行结果:

1+2+3+…+10=55

显然,用for语句简单、方便、形式多样。

三、for语句与while语句运用比较

(运用对比法讲解)计算5!以下用for语句程序段:

(以下程序分别由两个学生完成,全班同学一起分析,老师再作解释。)

for (i=1;i<=5;i++)

{a=a*i;

printf ("%d%d\n",a,i);}

完全等价于下面的while语句程序段:

i=1;

while (i<=5)

{ a=a*i;

printf ("%d%d\n",a,i);

i++;

}

四、在for循环中运用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运用实践操作+体验式学习法完成)

1、break语句

格式:break;

功能:该语句可以使程序运行时中途跳出循环体,即强制结束循环

......,接着执行循环下面的语句。

例5.5 求3、5、7、11四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分析] 运用逐个数判断的方法进行,找到以后立即终止。

main ( )

{ int r;

for (r=11;r<1000;r++)

if (r%3==0&&r%5==0&&r%7==0&&r%11==0) break;

printf ("r=%d",r);

}

[说明] (1)break语句不能用于循环语句和switch语句之外的任何语句。

(2)在多重循环的情况下,break语句只能跳出一层循环,即从当前循环中跳出。

2、continue语句

格式:continue;

功能:结束本次循环

......,即跳出循环体中下面尚未执行的语句,接着进行下一次是否执行循环的判定。

continue语句和break语句的区别是:continue语句只是结束本次循环,而不终止整个循环的执行;而break语句则是强制终止整个循环过程。

例5.6 打印出1~10之间不能被3整除的数。

main ( )

{ int i;

for (i=1;i<=10;i++)

{if (i%3==0) continue;

printf ("%5d",i); }

}

程序运行结果为:

1 2 4 5 8 10

[说明](1)当i等于3的倍数时执行continue语句,它的作用是终止本次

循环,即跳过printf语句,故不输出3、6、9。

(2)如果程序中不用continue语句,循环体也可以改用一个语句处理:if

(i%3!=0) printf ("%5d",i);

(3)如果在本例中将第7行“continue;”语句,改为“break;”语句,则

输出结果为: 1 2

可以清楚地看出break语句是终止整个循环过程,它与continue语句作用

是截然不同的。

知识点小结: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的区别?

五、实例运用

例5.7 求两个整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

[分析] 求两个正数的最大公约数通常是采用“辗转相除法”,具体算法为:

第1步:输入两个正数m和n;

第2步:用m除以n,得余数r (0≤r

第3步:判断余数r是否为0,若为0,输出当前值即为最大公约数,算法

结束;否则,执行下一步;

第4步:当余数r≠0时,更新被除数和除数,再转到第2步执行。

main ( )

{ int m,n,a,b,r;

scanf ("%d,%d",&m,&n);

a=m;b=n;

do

{ r=a%b; a=b;

b=r;}while (r!=0);

printf ("The greatest common divide of %d,%d is %d\n",m,n,a);

}

程序运行结果为:

Please input 2 nonnegative numbers m,n::

45,12↙

The greatest common divide of 45,12 is 3

六、课堂练习:将10--100的全部素数按每行5个的方式输出。(教师提示算法,学生设计N-S图,编写程序并调试运行。)

main ( )

{ int m,k,i,n=0;

for (m=10;m<=100;m++)

{ k=sqrt(m);

for (i=2;i<=k;i++)

if (m%i= =0) break;

if (i>=k+1) {printf ("%4d",m);n=n+1;}

if (n%5= =0) printf ("\n");

}

printf ("\n");

}

[说明] (1)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不能被任何一个整数整除的数称为素数,又称质数。判断一个数i是否为素数时,把i被2至i的平方根中的所有整数去除,若能被其中任一个数除尽,则说明i不是素数,反之,则是素数。

(2)n的作用是累计输出素数的个数,控制每行输出10数据。

七、内容小结

1、for循环结构的构成形式、运行流程与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3种循环结构的比较,以及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灵活运用。

3、break语句、continue 语句的运用。

4、教学反馈:学生根据所学情况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答。

作业:

P140 习题 3,4,10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摘要:for循环语句是C语言三种循环语句中使用频率最高,最为灵活的一种循环。掌握for循环语句对学生编程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背景、微课件特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着眼,对C语言之for循环语句,进行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相关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 关键词:程序设计基础;for语句;循环 循环结构是C程序的三大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其循环包括whie 循环、dowhile循环和for循环,三种循环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其中for循环语句使用最为灵活,不仅可以用于循环次数可以确定的情况,而且可以用于循环次数不确定,只给出循环结束条件的情况,它完全可以代替while语句。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循环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 1教学背景 循环结构是C程序的三大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C语言提供了三种循环控制语句(不考虑goto/if构成的循环),构成了三种基本的循环结构。(1)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当型循环”)(2)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3)for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当型循环”)我们本次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当型循环”)和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之后进行开展的。并在课前做了相关的微课视频,让学生提前预习。 2微课件特色 (1)视频中采用循环导航按钮,改变了以往视频从头放到尾的翻页模式。在微课视频使用过程中,可以跳跃访问到任何一个节点,查看需要学习的内容。(2)课件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设计理念,以任务为载体,以课程技能要求为目标,以实施过程为核心。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又进行分层教学,既提供了高基础高水平的实施项目的思路、方法,又提供了零基础学生实施项目的思路、方法和步骤操作。所以该课件既适合任课老师上课教学使用,也适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案

for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内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for 语句 一、教学目标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 、掌握for 语句的用法 二、教学重点 1、for 语句的一般格式 2、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三、教学难点 for 语句的综合利用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2、讲解其基本格式。 3、应用示例,结合相应的知识讲解。 4、执行过程用流程图和例题用(演示法和讲解法)进行详细说明。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两种循环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 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和特征。 2、给出例子如下:

main( ) {int x=1; (表达式1) s=0; while(x<=100) (表达式2) {s=s+x; x=x+1; (表达式3) } printf(“%d”,s); } 分析用while语句来完成的程序,主要完成1到100的累加和,对一个循环程序来说最关键的三个部分:循环变量的赋初值、控制循环条件、循环控制变量的更新。 (二)教学过程 1、写出本节课要介绍的for语句的一般格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 2、掌握:基本格式和各个表达式的功能和特征 强调:for语句中的所有表达式和while语句中的表达式所完成的功能是相同的。 表达式1:循环变量的初始化(初始值) 表达式2:循环条件(终止值) 表达式3:循环变量自增 3、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for ( int i = 0 ; i < 10 ; i++) { printf("我最棒"); }

循环语句的教学设计

循环语句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循环语句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进一步熟悉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和执行流程。 2、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并找出对问题较为便捷适当的解决方法。 2、了解计数循环和条件循环两种循环语句的适用环境。 3、经历将具体问题转化,进而编写出程序的过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循环语句的两种形式的适用环境 教学难点:计数循环和条件循环的灵活应用,将具体问题转化过程。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循环语句,哪位同学能够回忆一下,我们一共学习了几种循环语句呢?(意图:让学生思维中再现循环语句的得来过程和一般形式巩固了旧知识。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请三位同学分别在黑板上写出各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教师点评和小结。 我们学习了,3种循环,那么在具体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循环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师生探究 上次课后,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但是老师发现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答

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这道题目 问题1:计算1+3+5+……+99的和。 分析:这是一个累加问题,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分析这道题目的呢? A:发现1,3,5,…99都是奇数,并且到99结束,那么我用一个程序从1一直循环到99,判断是奇数的就加起来。 I=1 S=0 DO IF I MOD 2 0 THEN S=S+I I=I+1 LOOP UNTIL I>99 PRINT S END B:发现相加的数列中后一个数就等于前一个数加上2 I=1 S=0 DO S=S+I I=I+2 LOOP UNTIL I>99

FORNEXT循环语句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 FOR/NEXT循环语句教学设计_高中信息技术2009-10-24 18:33:09来源: 作者:佚名【大中小】浏览:43607次评论:1条 ■以下为本文简介:------------一、课前分析教学内容:FOR/NEXT循环语句。 1、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程序设计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循环结构是其中的一种设计结构,其作用是...... 以下为本文简介:------------ 一、课前分析 教学内容:FOR/NEXT循环语句。 1、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程序设计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循环结构是其中的一种设计结构,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复执行。FOR/NEXT语句是循环运算的专家,在程序设计中频繁出现。本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为实现独立编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并能运用其来编制简单的小程序。难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绘制好流程图,确定循环变量和循环体。因为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能够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2、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通过FOR/NEXT语句的学习,写出简单的循环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请先看这个图形(画5个竖行排列的“*”),想想看用以前学过的程序设计语言怎样来编写它的程序呢?(本节程序均设置为单击命令按钮cmdstart运行即代码加在private sub cmdstart_click()) 生(稍做思考,然后回答):使用PRINT语句 PRINT “*” PRINT “*” PRINT “*” PRINT “*” PRINT “*”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那么,我想画10行,100行,1000行“*”呢?难道就这样顺序写下去吗?这样编写是不是太繁琐了。如果能让计算机去完成这部分重复的内容,而我们只要告诉计算机重复操作的次数就可以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呢?能!通过我们今天学习的FOR/NEXT循环语句,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这个愿望。 [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新课伊始,就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力求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它可以激起学生的未知欲,有利于建立新的认识结构。] 2、给出程序,并通过流程图加以理解 师出示上题程序代码并通过流程图和卡通图片分析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OR循环语句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内容。这一节的前面是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紧接FOR语句后面是DO语句和循环嵌套。本节课是FOR语句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 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行过程,不涉及双重循环等较难的运用。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VB程序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对条件语句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算法基础和比较、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机房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 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64个格子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你知道排满棋盘全部格子有多少米吗?请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式子。 学生回答:2^0+2^1+2^2+……2^64 那用vb程序怎样进行计算呢?引出循环结构。 2、新课讲授: 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具体规律性的重复运算问题,反映在程序中就是将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语句重复执行多次。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称为循环体,每重复一次循环体,都必须做出继续或者停止循环的判断,其依据就是判断一个特定的条件,成立与否,决定继续还是退出循环。

dowhile循环教学设计

《Do/while条件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一课时:1学时执教教师:信息技术教研组金子芬一、设计思想 本课主要采用多元智能理论得技术融入生活得教学宗旨,以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得教学模式,多角度应用循环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以求高效编程;多元化学习体验,以flash展现实验过程应用循环语句,以信息技术网站形式进行在线测试式进行学情调查与课堂反馈;应用比较、观察等多维求知方法深入理解程序执行过程与编程语法规则.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所属高一年级必修内容《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信息得加工中得3、4算法及其实现之语句——条件do/while循环。采用vb语言编程,共 1学时40分钟。 2.教材地位: ⑴循环就是设计与实现较为复杂算法得基础。本课在学习for循环基础上理解do循环; ⑵学会do语句基本格式与表示方法,理解执行要求与应用环境。实现for与do转换。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学会for循环语句得基础上理解do循环语句,应更注重实际问题得应用. 2.避免“轻算法、重程序”,应利用流程图在熟悉书写规则得基础上设置循环条件,应注重算法与程序得结合。从专业化角度强调语句书写与表达得规范性。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do/while循环语句得基本格式、功能与执行流程;; 2、结合流程图学会使用do/while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调试运行。 (二)方法与过程 通过实例引导与任务驱动得方式,多角度应用循环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多元化学习体验、多维求知方法以信息技术在线测试等手段巩固理论知识,反馈课堂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得能力,将编程思想融入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强化对技术与理论知识规范表达,提高专业化技能,提高信息素养。 五、重点难点

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I必修本(B版)》的第一章1.2.3节循环结构。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将算法作为独立的一个章节,对于联系高中学习和大学的数学学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章节,重点在于掌握算法思想在学习数学知识中的作用,加上这部分知识对于新接触算法的高中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知识,一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如何才能更好的将这一算法语句更好的讲解给学生成为广大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高中标准》要求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在学习用框图标识算法之后,掌握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的用法。而其中的循环语句又成为这章节的难点和重点,成为学生理解算法思想的一件武器。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循环变量、计数变量的含义,用两种循环语句格式编写一个循环结构的程序,注意两种格式的区别、应用范围和相互转换。作为算法部分一个比较难一点的知识,讲好这一节对于理解算法的作用和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学情分析 学习程度差异: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上理解算法的三种结构的区别,能够写出基本的程序,学习能力好的学生能够写出较为完整的程序,并积极探索如何实现循环框图的程序转换。 知识、心理、能力储备: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算法的概念、三种算法结构以及基础的算法语句的写法,这时候我们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题目,使得学生对算法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程序不能实现,比如自然数的累加和累积等等,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学习循环结构如何用程序语言编写出来。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通过上机实践,他们已经基本上知道了Scilab软件的格式,用法和基本算法语句的编写,初步感受到算法的美妙,从而对算法语句产生兴趣,这样通过对循环语句的学生,他们可以写出较为完整的程序,从而加强对算法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特征,掌握循环语句的具体应用;(2)利用循环语句表达结局具体问题的过程,体会算

《基本算法语句——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基本算法语句——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 (2)会应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教学重点 两种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用循环语句表示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会编写程序中的循环语句.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问题1:设计计算135799?????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二、学生活动 解决问题1的算法是: 对于以上算法过程,我们可以用循环语句来实现. 三、建构数学 1.循环语句:循环语句一般有种:“For 循环”、“While 循环”和“Do 循环”(由于该种循环变化较多,教材中暂不介绍). (1)“For 循环”是在循环次数已知时使用的循环, 其一般形式为: 例如:问题1中算法可用“For 循环”语句表示为: 1S ← Print S End S1 S ←1 S2 I ←3 S3 S ←S ×I S4 I ←I+2 S5 若I ≤99,则返回S3 S6 输出S 结束 开始 流程图: For I from “初值”to “终值”step “步长” … End for For I From 1 To 99 Step 2 S S I ←? End For

说明:①上面“For ”和“End For ”之间缩进的步骤称为循环体; ②如果省略“Step 2”,默认的“步长”为1,即循环时,I 的值每次增加1(步长也可以为负,例如,以上“For 循环”第1行可写成:For I From 99 To 1 Step -2); ③“For 循环”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即先执行后判断. (2)“While 循环”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A 为判断执行循环的条件. 例如:问题1中的算法可“While 循环”语句表示为: 1S ← 3I ← Print S End 说明:①上面“While ”和“End While ”之间缩进的步骤称为循环体; ②“While 循环”是当型循环结构,其特点是“前测试”,即先判断,后执行.若初始条件不成立,则一次也不执行循环体中的内容; ③任何一种需要重复处理的问题都可以用这种前测试循环来实现.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编写程序,计算自然数1+2+3+……+99+100的和。 解:用“For 循环”表示如下: 用“While 循环”表示如下: 例2.试用算法语句表示:寻找满足1357_____10000?????>的最小整数的算法. 解:本例中循环的次数不定,因此可用“While 循环”语句,具体描述如下: While A … End while While I ≤99 S S I ←? 2I I =+ End While 1S ← For I From 1 To 100 Step 1 S S I ←+ End For Print S End 1S ← While I ≤100 S S I ←+ 1I I =+ End While Print S End 1S ← 1I ← While S ≤10000 2I I =+ *S S I ← End While Print I End

高中数学必修三《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封面) 高中数学必修三《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高中数学必修三《循环语句》教案 一、课前分析 教学内容:FOR/NEXT循环语句。 1、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程序设计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循环结构是其中的一种设计结构,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复执行。FOR/NEXT语句是循环运算的专家,在程序设计中频繁出现。本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为实现独立编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并能运用其来编制简单的小程序。难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绘制好流程图,确定循环变量和循环体。因为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能够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2、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通过FOR/NEXT语句的学习,写出简单的循环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请先看这个图形(画5个竖行排列的“*”),想想看用以前学过的程序设计语言怎样来编写它的程序呢?(本节程序均设置为 单击命令按钮cmdstart运行即代码加在private sub cmdstart_click()) 生(稍做思考,然后回答):使用PRINT语句

PRINT “*” PRINT “*” PRINT “*” PRINT “*” PRINT “*”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那么,我想画10行,100行,1000行“*”呢?难道就这样顺序写下去吗?这样编写是不是太繁琐了。如果能让计算机去完成这部分重复的内容,而我们只要告诉计算机重复操作的次数就可以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呢?能!通过我们今天学习的FOR/NEXT循环语句,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这个愿望。 [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新课伊始,就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力求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它可以激起学生的未知欲,有利于建立新的认识结构。] 2、给出程序,并通过流程图加以理解 师出示上题程序代码并通过流程图和卡通图片分析 程序代码: cls for I=1 to 5 step 1 print”*” next 师:循环结构也称重复结构,它的作用是使一段程序能重复执行,被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循环体。但重复一般都是有条件的,即在满足

必修3教案1.2.2-1.2.3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第二、三课时 1.2.2-1.2.3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2)会应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深刻体会到循环语句在解决大量重复问题中起重要作用。减少大量繁琐的计算。通过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有益于我们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 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计算机、图形计算器 四、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试求自然数1+2+3+……+99+100的和。 显然大家都能准确地口算出它的答案:5050。而能不能将这项计算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呢?而要编程,以我们前面所学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还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基本算法语句中的另外两种: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板出课题) 【探究新知】 (一)条件语句 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由条件语句来表达的,是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IF -THEN -ELSE 格式)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 后的语句2。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只使用IF -THEN 语句:(即IF -THEN 格式)

(完整word版)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②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 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三、教法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运用多媒体,投影仪辅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求新 引例:写出求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 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投影展示学生的做法,师生共同点评。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求创。 设计引例的目的是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入新课。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讲授新课 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 【1】选择“累加器”作为载体,借助“累加器”使学生经历把“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过程,同时经历初始化变量,确定循环体,设置循环终止条件3个构造循环 结构的关键步骤。 (1)将“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缘由及转化的方法和途径引例“求的值”这个问题的自然求和过程可以表示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 直接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构造算法在步骤中使用了共100

个变量,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算法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为了节省变量,充分体现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的优势,需要从上述递推求和的步骤中提取出共同 的结构,即第n步的结果=第(n-1)步的结果+n。若引进一个变量来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则第n步可以表示为赋值过程。 (2)“”的含义 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计算机中累加器的工作原理,借助形象直观对知识点进行强调说明① 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 ②赋值号“=”右边的变量“”表示前一步累加所得的和,赋值号“=”左边的 “”表示该步累加所得的和,含义不同。 ③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 借助“累加器”既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理解了中的变化和 的含义。 (3)初始化变量,设置循环终止条件 由的初始值为0,的值由1增加到100,可以初始化循环变量和设置循环终止 条件。 【2】循环结构的概念 根据指定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称为循环结构。 教师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引例的框图表示,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循环结构的概念。这样讲解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使学生体会了问题的抽象过程和算法的构建过程。还体现了我们研究问题常用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2.类比探究,掌握知识 例1:改造引例的程序框图表示 ①求的值 ②求的值 ③求的值 ④求的值 此例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师生共同点评完成。 通过对引例框图的反复改造逐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循环结构,体会用循环结构表达算 法,关键要做好三点: 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值 ②确定循环体 ③确定循环终止条件。 例2:根据程序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箭头指向①时,输出=______;指向②时输出=_____. (2)该程序框图的算法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循环

FOR/NEXT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一、课前分析 教学内容:FOR/NEXT循环语句。 1、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程序设计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循环结构是其中的一种设计结构,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复执行。FOR/NEXT语句是循环运算的专家,在程序设计中频繁出现。本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为实现独立编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并能运用其来编制简单的小程序。难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绘制好流程图,确定循环变量和循环体。因为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能够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2、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通过FOR/NEXT语句的学习,写出简单的循环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请先看这个图形(画5个竖行排列的“*”),想想看用以前学过的程序设计语言怎样来编写它的程序呢?(本节程序均设置为单击命令按钮cmdstart运行即代码加在private sub cmdstart_click( )) 生(稍做思考,然后回答):使用PRINT语句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那么,我想画10行,100行,1000行“*”呢?难道就这样顺序写下去吗?这样编写是不是太繁琐了。如果能让计算机去完成这部分重复的内容,而我们只要告诉计算机重复操作的次数就可以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呢?能!通过我们今天学习的FOR/NEXT循环语句,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这个愿望。 [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新课伊始,就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力求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它可以激起学生的未知欲,有利于建立新的认识结构。] 2、给出程序,并通过流程图加以理解 师出示上题程序代码并通过流程图和卡通图片分析 程序代码: cls forI=1to5step1 print”*” next 师:循环结构也称重复结构,它的作用是使一段程序能重复执行,被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循环体。但重复一般都是有条件的,即在满足FOR语句中的条件下才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体。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FOR/NEXT语句的语句格式: 格式:FOR〈数值变量名〉=〈数学表达式1〉TO〈数学表达式2〉STEP〈数学表达式3〉 〈语句序列(循环体)〉 NEXT 说明:1)当步长为1时,STEP 1可省略不写; 2)语句序列中可以含有任意多条语句,也可无任何语句,称为空循环; 3)语句序列中可以含有循环结构; 4)有时需中途退出循环,这时用EXIT FOR命令。 3、设置“陷阱”,强调语句格式。 [师出示下列有错误的程序段。学生分成六组讨论,发现错误并纠正,然后每组完成一题。在讨论中,学生扮演了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自觉思考、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尘威威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尘威威 C语言基础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的一门重点课程,这门课程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编程的语言,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能读懂C语言源程序。 案例背景: 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C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的课程。要掌握和使用好这门语言,既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照本宣科,让学生理解这些枯燥的概念都难,更不要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易挫伤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改为从案例入手,通过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模仿,在实际应用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和进行概念的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所以从课程内容而言,案例教学是适用的,是切合学生的。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的重中之重,而循环中的for 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也是较灵活的语句之一,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在知识构架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如果不采用一些恰当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难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一些有趣的程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

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for循环语句在具体编程时的灵活应用。 教学目标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能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C语言语句,并能运用for循环语句编写出正确的程序。 (二)过程与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扩展―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效率高。在课堂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既有利于领会掌握新知识点,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重点的突破上,采用范例比较教学法,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用while、do while语句的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案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学设计 班级:计科软件对131 学号:124 姓名:李泽倩 日期:2016.6.12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它在各高校计算机专业中既是其他课程的前期基础课,又是培养学生具有程序设计、调试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重中之重就是循环结构。而循环中的for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for循环语句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使学生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和特点及其在具体编程时的灵活应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大学生在智能发展上呈现出进一步成熟的特征。他们的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并由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他们观察事物的目的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已能按程序掌握事物本质属性的细节特征,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独立性更为加强,注意更为稳定,集中注意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能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C语言程序,并能运用for循环语句解决程序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扩展―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本次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效率高。在课堂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既有利于学习新东西,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重点的突破上,采用范例比较教学法,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用while、do while语句的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中,要使用for循环语句进行程序设计,首先要求学生要掌握语句的基本格式,理解各个表达式的作用,以及执行过程,所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的重点是“for语句的结构”。 教学难点:for语句的应用 学生掌握语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困难,难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那些时候该使用那种循环来解决问题比较简洁、高效,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for语句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程序的循环结构(一)for循环(1)

2.4 程序的循环结构(一) ------ 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时间:2017年4月24日下午第三节 授课教师:李通德 教学地点:计算机教室105 课题:程序的循环结构(一)---For-Next循环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发现生活中已有的问题,思考如何联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将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Next循环结构的一般格式和使用方法; (2)结合For-Next循环语句的执行流程图理解For循环结构程序的执行过程; (3)能对简单的For-Next循环程序进行分析和就具体问题使用For-Next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情景,经历分析、实践、讲解、探究、归纳,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深化对循环思想和执行过程的理解; (2)在教师提示下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点上机操作,进而完成知识的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所创设的悬疑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以及所营造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内容分析 《VB循环结构》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点及难点内容。For-Next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既需要前面知识的铺垫,同时还要学生打破之前的思维习惯,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多去实践、多去探究,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理解、体验和感受,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学生分析

(完整版)1《while循环》教学设计模板

《while循环》教学设计

新课学习任务二while语句的执行过程 1.首先计算“表达式”的值,如果非0,循环 条件为真,则进入第2步,开始一次循环周期; 如果为假,则进入第3步。 2.执行“{}”内的“语句序列”,这些“语句序 列”称为“循环体”。循环体执行完后,返回 第1步,开始下一轮的循环条件测试。 3.结束循环,执行while循环后面的语句。 while语句的传统流程图如图2所示,其特点 是先判断,后执行,若条件不成立,有可能一 次也不执行。 注意:在整个循环中,初始条件只在 循环开始时执行一次,以后进行的是循 环条件、循环体和步长之间的循环,一 般初始条件以变量初始化或变量赋值语 句的形式在循环语句之前已经实现,所 以在while语句中没有这一条件的体现。 教师讲解语 句的执行过 程,配合语 句的流程 图。 能够熟练的 运用当型语 句是作为编 程技术人员 的一项很重 要的基本 功。) 观察思 考并且 总结。 本节课教学 的重点。在教 学时,教师要 通过执行过 程、生动的讲 解力求使学 生把流程图 记住,为下一 步学习其它 类型的循环 语句奠定了 基础。 新课学习任务三while语句的应用 例4-1、编程求1+2+3+4+5。 #include main() { int sum,i; sum=0; i=1; while (i <= 5) 1.布置任务 要求,分发 任务清单2。 2.教师作为学 生学习过程中 的指导者、参 与者、合作者, 走到学生中 1.思 考、理 解并做 笔记。 2.动手 编程, 相互学 习讨论 通过教师的 讲解,使学生 掌握了循环 结构,为学生 编辑简单程 序作好准备。

[高中信息技术]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VB程序的编程环境与运行方法,了解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具备一定的算法基础和具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学生在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及其执行过程之后,才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因此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幻灯片动态演示实例的执行过程 师生共同完成: ……100 的程序 请学生独自完成如下工程:窗体上一个其caption属性设置为1+3+5 一个命令按钮,caption属性设置

自我评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我认为一节课要有好的导入部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我引用一个小故事来引入课题,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通过启发引导、提出问题、巩固练习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中掌握新知识、消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从反馈信息来看,这节课的课程设计很成功,但是也会有不足的地方,请指教!

计数循环语句程序设计教案蒲达河

计数循环(VB)程序设计(一) 柳树中学蒲达河 一、基本信息: 科目:信息技术 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材:《信息技术教材·高中一年级(选修一)》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第2版 课时数:2课时(第1课时:学习理论;第2课时:上机操作。此为第一课时的教案。) 二、课前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不具体深入。 2.教材内容分析: 本套教材是省教科所主编的。在上册中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Windows的简单操作、文字处理(信息输入)等,而下册书前面又讲了有关上网的知识。而且在本节课之前,学习了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对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如Rem、Input、Let、Print等语句,程序流程图、常量、变量、简单函数、表达式、关系式、关系运算符、输出格式等都学习过了。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任务是学习计数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不能在程序的输入及前面提到的基本语句上面花过多的时间,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进行循环和跳出循环的条件,以及跳出循环后循环变量的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程序设计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为实现独立编程起到重要作用。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计数循环程序(FOR/NEXT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重点:FOR/NEXT循环结构程序的格式、功能和运行原理。 难点:判定循环体是否该执行;及跳出循环后,循环变量的值。 (二).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认知目标:了解、掌握计数循环程序设计。 3)能力目标:能用计数循环结构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信息技术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设计 1.学的策略 根据《新课标》要求: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②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索为主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③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④信息技术是主要的学习工具。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以下学习策略。 (1)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 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 O 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F O R循环语句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内容。这一节的前面是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紧接FOR语句后面是DO语句和循环嵌套。本节课是FOR语句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行过程,不涉及双重循环等较难的运用。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VB程序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对条件语句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算法基础和比较、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机房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 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64个格子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你知道排满棋盘全部格子有多少米吗?请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式子。 学生回答:2^0+2^1+2^2+……2^64 那用vb程序怎样进行计算呢?引出循环结构。 2、新课讲授: 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具体规律性的重复运算问题,反映在程序中就是将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语句重复执行多次。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称为循环体,每重复一次循环体,都必须做出继续或者停止循环的判断,其依据就是判断一个特定的条件,成立与否,决定继续还是退出循环。 举例说明: Fori=1To10 s=s+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