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研究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研究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研究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研究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研究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自主创新能力是构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自主创新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主要方式,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今天,重视和促进技术转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我国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战略主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来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一条非常现实而又高效率的捷径。本文以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为例应用技术转移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力图探索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技术转移;技术级差;自主创新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同时,重视和促进技术转移,实施术转移战略,对于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的成功转移对我国相关产业具有相当重要的经验值得借鉴。

1.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背景

1.1什么是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

高速动车组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集成,是高速铁路的标志性技术,作为世界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高科技技术,它集机械制造、电力电子、网络科技、空气动力学等多门学科多个产业于一体,技术复杂。

高速动车组技术作为高技术具有高渗透和高战略的特征,处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技术领域,因而它能广泛地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带动社会各业的技术进步。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技术、政治、军事来说具有很高的战略性。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实力和技术优势的标志,关系到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

1.2.技术转移的技术发生源分析

长期以来,世界上能够生产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的国家只有日本、法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少数发达国家。同时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庞大的利润市场对发达国家的企业拥有有巨大的诱惑力。

1.3技术转移的技术吸收源分析

20世纪的90年代中国就开始探索制造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如“神州号”、“中华之星“等,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属于高技术的范畴,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部分,高速动车组技术是高速铁路的标志性技术,掌握该技术已经迫在眉睫。

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铁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装备的优劣成为了关键因素,社会的巨大需求和现有技术的制约成为了中国铁路发展的瓶颈,所以引进技术成为了重要选择。

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1]

2.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2.1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关系

按照技术创新的技术来源可以把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所谓自主创新指企业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致力于率先使重要的新技术商品化。创新的思想来源于自己,创新中各要素的组合自主实现。引进创新是指企业通过逆向工程等手段,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引进创新不同于简单的模仿,它包含着渐进的创新和对原设计的不断改进。由于引进创新

者不必像自主创新者那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去进行艰苦的研制,而主要通过学习和借鉴自主创新者的经验,在市场中以更廉价、更优质或更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获得经济利益。

2.2国家层面

对于发展中国家国家来说技术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内源式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来自国内自主创新,自主开发技术;另外一条是外源式技术进步,这是一种外置式技术进步,它是通过技

术转移实现的技术进步。[2](图1)对于技术和经济还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战略尤其具有

吸引力。技术跟随战略最成功的国家被认为是日本。在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在大量引进美国和西欧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向工程研究,成功地模仿出比原有产品质量更好、功能更强、价格更便宜的产品,大大扩展了日本产品的世界市场。实施模仿战略的日本,其创新速度大大超过了以实施进攻和防卫战略为主的国家。

图1(技术来源途径的选择)

2.3企业层面

做创新的追随者,即企业总是跟在领先创新者的后面,学习、模仿领先者的创新行为,以求得生存与发展。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甚至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模仿型战略都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发展方略。企业之所以愿做创新的追随者,主要是因为:

(1)追随者的基本创新方式是模仿创新,模仿创新可利用领先的创新者已创造的市场需求、已积累的成熟技术,从而可以形成后发优势。

(2)追随模仿者可引人领先者的成熟技术,跳跃式地进行自身的技术积累,在所引人技术的较高起点上向领先者未开发的市场进军。

(3)追随模仿可在某些方面减少创新成本。如技术开发成本、中试成本、进人市场的开拓成本等。如果对拟进人市场区域、进入时机把握得妥当,同时可以分享领先创新者创造的超额利润机会。即使在领先创新者已进人的市场区域,追随者只要战略得当,也可能利用领先创新者创造的平均利润机会。

从创新的资源输入来看,企业进行创新,必须确定创新资源的获取问题。从根本上说,企业内的技术创新并不都是需要自己进行研究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的达成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最常见的技术创新战略有自主研究、合作开发、委托研究、引进等。

(1)自主研究战略

自主研究与开发战略是指企业依靠自己的研究开发力量来完成技术创新工作。

(2)合作研究战略

合作研究战略就是指企业与企业或科研单位之间发挥各自的优势,联合进行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以尽快开发、实施技术创新的一种途径。

(3)委托研究战略

委托专业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战略,对于缺乏研究开发力量的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企业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研究资金,就可以选择合适的科研机构来负责企业所需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4)引进战略

引进战略是指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引进外部的先进技术来实现本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引进他人的先进技术,然后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加以发展,是企业发展技术的一条有效途径。

2.4 战略抉择

目前先进国家的高速铁路技术已经标准化,其经济性也充分体现出来。从上述的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分析,我们选择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模式是最优的,从先进国家引进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可以以较快的速度促进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大大缩短了因研究和开发先进技术所花费的时间,并节约相应资源投入,避免重复研发和少走弯路,对我国来讲,通过技术引进在资源投入上可以产生“节约效应”,可以通过移植和模仿先进国家的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实现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的国产化。通过引进国外高速铁路的动车组技术,可以缩短甚至跳跃式地缩小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获得技术的超常规发展。

3.技术转移可行性分析

技术转移的实质是技术开发成果从发生源向吸收源的转移过程。造成技术转移的原因则在于技术发生源和技术吸收源之间存在着技术位差即两者之间技术水平存在差距,这样就有可能使作为技术发生源的一方将技术开发的成果转移输送出去,而作为技术吸收源的一方则利用技术转移,引进所需要的技术来促进自己的技术开发。[1]

技术发生源和吸收源之间存在着技术势差,它不仅是造成技术开发成果转移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衡量转移双方技术相容性的一个尺度,如果技术发生源与吸收源二者的技术差距过小,也就是说二者具有相近技术开发能力,那么它们之间就不存在技术转移的必要性,但如果二者之间的技术势差过大,那么技术吸收源就难以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开发成果,技术转移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存在,所以在上述两个极端之间应该选择一个可以促成技术转移的位差范围,使转移双方既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吸收源又能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这就要求技术开发和转移的只能是双方都“适用”的技术。

1997年实施第一次铁路提速以来,我国已经在机车车辆、通讯讯号、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已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经验。动车组技术转移之前中国曾经自主研发了“神州”、”中华之星”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拥有一定从事动车组技术开发的技术基础如完备的开发团队,研发经验等,为更好的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创造了基础,也避免了技术级差过大影响技术转移的成功,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具备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同时开放的国际环境对于选择合适的技术发生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国的巨大市场对技术发生源来讲转移技术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综上因素相互作用使技术转移的可行和未来的成功性成为可能。

4.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过程

4.1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发生源的选择

高速动车组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集成,是高速铁路的标志性装备。作为世界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它集机械制造、电力电子、网络科技、空气动力学等多门学科多个产业于一体。长期以来技术被少数国家的企业垄断。

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但单一从一国引进技术不能使技术发生源产生竞争机制,不利于技术转移过程中成本的最低,也不利于有效的习得该技术,从多个技术发生源引进技术能使技术发生源之间产生竞争

效应,因为技术发生源彼此的利益博弈对吸收源的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和引进成本都是大有益处,而且“集多家技术之长”为技术吸收源未来进行更高层次的研发奠定良好技术基础。最终中国铁道部决定从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四家生产厂商同时引进高速动车组技术。

4.2整合市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优势

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铁道部把中国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下属几十个企业进行整合,强调“在与外方的谈判中,只由南车的四方股份(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和北车的长客股份(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两个主机制造企业与国外厂商谈判,其他国内企业一概不与外方接触,集中了中国铁路市场的整体优势,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始终牢牢掌握着博弈主动权。(见表1)正是在诱惑与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国外生产厂商纷纷同意转让技术。

表1

利用了中国铁路巨大的市场优势,以及在铁道部主导下国内各企业的组合优势,采取了“多源引进”加上灵活的谈判策略,实现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不但引进了发达国家先进的动车组技术,而且价格也比其他国家低得多,比西班牙低14%、比韩国低20%、比我国台湾地区低40%。

4.3国家利益和国家关系的影响因素受到重视

毫无疑问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必然受到复杂的国家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尤其是高新技术和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重要方面的技术。技术转移过程中对国家关系的考虑也是重要的因素,无论是技术选择还是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技术合作都会受到其影响,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受制于中德关系现状,德国西门子在动车组技术转移过程第一轮的竞争就处于劣势,面对严峻的形式,德国的工业界对迫切改善中德关系提出了明确的信号。建国初期的技术引进多数来源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很好佐证的这一观点。

4.4重视技术的转移,更要重视技术能力的形成

技术和技术能力是不同的概念,技术主要体现于“物”的属性,而技术能力则更多体现于“人”的属性。[3]技术作为物可以转移(移动),而不必移动技术开发者(人),而技术能力不能移动,除非人移动,而且往往个体移动不足以转移能力,因为技术能力往往依托于人所在的网络中。技术能力的获取依赖与学习,主要是实践中的学习(干中学)。

在动车组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没有单纯了生产动车组产品而进行简单的生产复制,而是通过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形成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并为进一步自主创新开发新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技术引进是手段,自主创新是目的,这也是动车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之一。

4.5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有助于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形成,特别重视技术转移过程中注重产学的“共进”

动车组技术转移过程中在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国产化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联合中科

院和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以项目为纽带,构建了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体系,着手进行再创新工作。[4]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了高校这一特殊的知识群体,为再创新能力培育新的土壤,高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的过程中,高校不但为企业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参与技术的引进对高校本身的科研团队能力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技术转移过程中产学互动要贯彻始终,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提升了产业的能力,也提升了高校的科研水平,所以说产学互动和产学共进要并行并进于技术转移过程。

4.6获取关键技术进一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掌握更高层次的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占领未来技术制高点。

以往技术转移给人的感觉就是技术能力的复制,部分案例中单纯的技术能力的复制不但不能提升技术水平,相反会落入引进技术,复制技术,再引进再复制的恶性循环,技术的吸收源永远处于引进的角色,特别针对发展中国家本身经济实力尚不富裕的情况下,落入恶性循环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对国家的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转移过程中始终以获取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创新为目标,而且通过引进技术转移形成了200到25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300公里和350公里的动车组技术,成为了世界上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之一,获取了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制高点[5],从原来的技术追赶者成为了技术领先者。

4.7技术转移过程中新产品的品牌构建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在汽车、相机等行业中,单纯为了引进技术,对产品的品牌构建极大的忽视,导致国内外市场流失,成为了外资企业的生产工厂充当价值链的下游单位[6],技术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但品牌却是产品走向市场实现价值的重要桥梁,打造自主品牌应当足够重视,不能单纯为了技术而忽视了未来市场的份额。动车组技术转移过程中特别重视技术产品的品牌构建,一开始就提出了打造自主品牌,“和谐号”成了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响亮的品牌而变得家喻户晓。

4.8重视关键技术的再创新

如果技术发生源的关键技术量化是“100”,那么技术吸收源获取的关键技术能力应该是“100+”,“+”就是要实现关键技术的创新,使该技术从原来的“100”能力变成“100+”,哪怕是101多1的创新也是对关键技术的提升,技术吸收源不能单纯做模仿和复制的工作。

在动车组技术转移过程中,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在系统集成技术、牵引技术、车体技术、专项化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已经掌握了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的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全面创新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动车组技术生产能力。

4.9重视技术转移过程中“动态技术引进”

作为技术吸收源一方的企业或国家最好采取一步到位的措施,通过建立合资公司来进行,青岛BSP公司是动车组技术转移过程中唯一成立的合资公司,是技术转移过程中动态技术引进的特例,目的是“动态技术引进”,一般意义上技术引进多是一次性“静态引进”,这样做的结果难以追踪技术发生源的新技术开发。而动态引进可以利用合资的有效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技术发生源系统、连续地提供先进技术的开发成果,使自己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技术起点上,这样有利于今后提高自主技术开发水平。

5. 技术转移成果和技术发展启示

5.1技术转移成果

从2004年至今,经过了不懈努力我国已经掌握了世界先进成熟的动车组核心技术,通过低成本

引进,加快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工业现代化步伐。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过程中,通过消化、吸收、创新结合国情,创造出新的技术,加快国产化的过程。

5.2经验与启示

由于各种原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确存在较大的技术发展差距,但这种发展差距是可以缩小的,而通过加快国际技术转移,发挥后发优势,是加快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快技术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的不利地位,增强经济竞争力,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明智选择。[7]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原有的产业技术水平低,因此自主创新总是与技术引进联系在一起,只有做好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这一工作,才会有后来的自主创新。日本、韩国的成功都基于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8]

以多种方式实现技术转移,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发展中国家应根据自身的技术基础和条件,从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多种技术转移方式实现技术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在技术转移的过程种还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发展支持体系。

同时在技术转移的选择时要从现实的历史条件和国内外条件出发,使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技术吸收能力相适应。[9]引进的技术要进行加工吸收和改造,以适于自己的技术体系。保证技术转移的顺利进行并且取得经济效果,应当在经济结构上建立科学-技术-生产联合体,坚持技术引进上实行引进-消化-配套生产的系统决策方针。

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体,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充分利用开放的国家环境,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国外技术,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走过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创新三个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迈进。这说明:在国内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的初始条件下,试图完全靠自主创新、封闭式地自我发展是比较困难的,而通过技术引进,不但提高了技术发展的起点,而且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增加产业的自主开发,自我发展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差距,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产业技术水平。同时产业技术发展处于低水平的情况下,要把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消化吸收放在重要位置上,要避免重引进、轻吸收的做法,充分提高学习能力,发挥技术后发优势,以提高引进技术的吸引能力,实现技术发展阶段超越,获得产业持续发展。

注重政府的统筹协调服务作用,整合市场站在国家利益基础上对企业技术转移进行必要的引导,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引导企业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从技术的输血向技术造血能力转化。

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今天,重视和促进技术转移,实施术转移战略,对于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术转移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方式,是实现科技研发资源消耗最小化和产出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6.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我国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战略主线。自主创新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主要方式。对我们这样一个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的大国来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一条非常现实而又高效率的捷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彤.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吴贵生等.区域科技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郭斌等.知识经济下产学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乔英忍.世界铁路动车组的技术进步、水平和展望.国外铁道车辆[J], Foreign Rolling Stock.2007.02

[6] (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5-2006[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谢富纪.技术转移与技术交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 Kim Linsu(1997)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the dynam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World Bank Staff Working Paper,No.344,《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Issues policy options》July,1979,The World Bank 1818H street ,N.W. WashingtonD.C20433,U.S.A

[11]Asian,Productivity Oranivation,(1976),Tokyo,《Intra-Nationed Transfer of Technology》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010年12月03日 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高速铁路动车组简介

高速铁路动车组简介 (一)牵引动力及牵引方式比选 1、高速列车应采用电力牵引 内燃牵引和电力牵引两种牵引种类 列车速度从100km/h增加到300km/h时,运行阻力约增加5倍,此时牵引列车的总功率则为100km/h时的15倍电力牵引更适宜高速列车的牵引 内燃牵引是很难实现的 主要原因如下: (1)目前我国功率最大的DF8内燃机车标称功率为2720kw,柴油-发电机组总重为30.87t,柴油机组平均每千瓦功率金属消耗量为11.35kg/kw。而电力机车以 SS3为例,机车功率为4320kw,主变压器重12.4t,平均每千瓦功率金属消耗量为 2.87kg/kw。因此牵引动力装置在轴重和轴数维持一样的条件下,电力牵引可实现更大的牵引功率。 (2)内燃牵引若实现高速牵引则必须提高柴油机功率,必然会增加柴油发电机组及辅助系统重量,最终会导致机车轴重或轴数增加。轴重的增加对高速列车的运行是极其有害的,它增大了轮对对钢轨的冲击力,易导致钢轨的折断,并增加了轨道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量和维修费用。若为了维持轴重不增加而增加轴数,如采用C0-C0式转向架或B0-B0-B0式转向架,或组合式机车,使转向架复杂,不利于机车的高

速运行。 (3)大功率柴油机的噪音及排放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旅行的舒适度,同时由于机车燃料油的储备有限,列车不能长距离行驶,需换挂机车或在站上补充燃料及水,增加了列车辅助作业时间。 电力牵引由于牵引功率的增加,对列车的质量影响很小,易实现大功率牵引,所以高速列车最佳的牵引方式为电力牵引。 2、高速铁路宜采用动车组 目前我国铁路基本上采用机车牵引旅客列车的输送方式,机车和旅客列车分别整备,机车在车站联挂列车后出行,机车只在规定的交路范围内运行。这种运行方式有以下缺点: (1)机车按规定交路行驶,中途须换挂机车,辅助作业时间延长,从而使旅行时间延长。而动车组本身在运行中不需更换牵引动力,有效地压缩了运行时间。 (2)列车出入始发(终到)站时通过车站咽喉区每开行一对旅客列车,则占用咽喉次数达6次,造成咽喉区能力紧张。若采用动车组,只用咽喉次数仅2次,极大的缓解了咽喉区的通过能力。 (3)采用动车组可以避免部分机车的单机走行以节省能源的消耗。

浅析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浅析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大连交通大学靳冬 2010年12月7日,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这是该大会首次在欧洲以外举办。当天,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北京宣布,将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一个合作框架协议,共同促进高速铁路及其他轨道交通技术在美国市场的推广发展,这标志着中国高铁正式走进美国市场。 就在大会召开前4天,中国高铁综合试验时速达到了486.1公里,再次刷新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世界纪录。“早晨从北京南下,中午可以在广州吃烧鹅;如果上午从北京西行,下午就能到新疆领略天池风光。”中国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所描绘的这一美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成为中国人身边的一件寻常事。 中国高速铁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的较晚,但中国的高速铁路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随着当今世界运行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快的武广高速铁路的顺利开通运行,标志着中国的高速铁路已经走在了世界铁路发展的前列。 但是交通运输瓶颈制约仍然是目前值得考虑的问题,交通运输可以说是联系到各行各业,大到军事武器,小到柴米油盐,所以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入,全面促进钢铁大动脉的发展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能力十分紧张,长期以来铁路运输能力一直处于超负荷和限制型运输状态。既有能力远远不能适应通道客货运输增长需要,难以满足客货运量快速增长和运

输质量提高的要求。所以,修建客运专线铁路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以高速和快速技术为支撑的客运专线铁路(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能够实现大量、快速和高密度运输。 (2)客运专线铁路(高速铁路)是最安全的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 (3)是我国铁路改变客货共线运输局面,高速度、大幅度扩充运输能力,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运输支撑的战略需要。 以上只是对铁路内部的看法,然而从宏观角度来看,修 建高速铁路对国家经济建设等同样 带来了很多影响,以下举几个例子: 首先就可以减少金融危机对中 国的影响,拉动内需,确保经济持续 增长。在2008年部署的四万亿投资 政策的带动下,钢铁、水泥和工程机 械的需求增长都较为明显。 地方经济和老百姓从竞争中受 益,市场化的竞争,可以使运输结构 更趋于合理化,也会促使铁路、公路和航空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性价比。价格下降了,服务变得更好了,支线运输充分了,城市间的经济才能活起来,老百姓也会得到真正的实惠。 高速铁路是一项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影响面广、社会效益大的项目,这已经从日本新干线和法国TGV等国外高速铁路的建设中得到证实。目前,我国对修建高速铁路的研究和讨论,大多集中于项目的资金来源、修建的可行性、成本核算,以及可能的运营收益和投资回收期等内部性经济问题,而对其产生的外部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考虑较少。以

中国铁路动车组列车知识大全

中国铁路动车组列车知识大全 动车组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组.动车组技术源于地铁,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一般情况下,我们乘坐的普通列车是依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并不具有动力,是一种动力集中技术。而采用了“动车组”的列车,车厢本身也具有动力,运行的时候,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把动力分散,更能达到高速的效果。作为一种适合铁路中短途旅客运输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动车组的分类有多种: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电动车组和内燃动车组;按照动力形式,可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按照传动方式,又可划分为电传动和液力传动两种类型。由于动车组可以根据某条线路的客流量变化进行灵活编组,可以实现高密度小编组发车以及具有安全性能好、运量大、往返不需掉转车头、污染小、节能、自带动力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宠儿”。内燃动车组通常两端是动力车,部分带客室。国内常见的动车组都是这一类的,如神州号,四方厂、唐山、戚厂、长客的动车。电力动车组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分散型,两年前的DDJ1和蓝箭就是动力集中型。而春城号和中原之星是动力分散型。通常的电力动车组都要由客车厂家、使用单位和株厂或株所联合研制。 【动车组分类】 按照动力排布:动力集中,动力分散 按照用途:客运,货运(比如日本M250,法国TGV行邮),特殊用途(轨道检测等) 按照性能:高性能,低性能。 【牵引方式】 动车组有两种牵引动力的分布方式,一种叫动力分散,一种叫动力集中。 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的优点是,动力装置分布在列车不同的位置上,能够实现较大的牵引力,编组灵活。由于采用动力制动的轮对多,制动效率高,且调速性能好,制动减速度大,适合用于限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xx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众所周知,中国高速铁路在最近几年有了极大的发展,而我也非常荣幸可以聆听孙永福院士的讲座,进一步对我国的高速铁路有了了解。在此我也高速铁路谈谈我浅薄的了解和看法。 1.我国高铁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铁路网分骨干网、重要的区域网、大城市之间的城际高铁等三种类型,骨干网就是指规划的四纵四横干线网,“四纵”是指四条纵向铁路客运专线: 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全长1 318公里的北京到上海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全长2 260公里的北京经武汉、广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全长约1 700公里的北京经沈阳、大连到哈尔滨的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全长约1600公里的杭州经宁波、福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四横”则是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1 400公里的四条横向铁路客运专线: 徐州经郑州到兰州的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880公里的杭州经南昌到长沙的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770公里的青岛经石家庄到太原的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2 078公里的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到成都的客运专线。按高铁建设等级分为无砟道床的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铁和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有砟道床的准高铁。 中国高铁的特点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和无砟道床技术,采用超大半径弯道,既消除平交道口和行人干扰,又保证路基的平顺,防止路基沉降。尤其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使得一望无际的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高速桥梁屹立在广阔平原上,非常雄伟壮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xx高铁技术 目前中国所掌握的高铁技术有车体设计和空气动力学;高速道岔(250公里,部分进口);板式轨道;列控系统(部分芯片进口);逆变器,变流器,电动机(部分零件进口)。没有掌握的主要是轴承和车轮。中国铁路在高速动车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造技术和既有线提速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

动车组设备复习

1.给水方式:①水泵直接给水法,供水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启动、正常 使用、缺水保护和断电保护等方面的控制动作。CRH2型动车组水管压力设置为127kPa。②中间水箱给水法,又分为常压水箱和储压水箱两种。常压水箱一般设置在车内较高处,尺寸适中,设置高低两个液位开关,利用重力供水;储压水箱尺寸较小,安装位置没有要求,设置高低两个水压开关,利用较高的水压进行供水。水泵自动控制系统利用中间水箱的液位或水压信号,控制水泵的工作。 2.排水方式:①废水箱收集法,废水箱完全阻断排水系统与外界的联系。 优点:保证动车组车厢的气密性,对铁路沿线的环境完全没有影响。不足是增加车辆重量②高压差水封方式,优点是取消了重量较重的废水箱,不足是对铁路沿线的环境有些影响。 3.高压水封装置主要有进水口、进水管、虹吸管、排水管、排水口组成 4.动车组卫生系统的主要组成:循环式厕所、喷射式厕所、真空式厕所、 带污物处理功能的环保型厕所。 5.三种真空式污物处理装置的特点是间歇真空式、真空保持式污物处理装 置结构简单、便于维修;真空推拉式污物处理装置冲洗水量、用气量相对较少,管路不易堵塞,集成化高、安装方便,占用厕所空间小。CRH1型动车组共设置13个卫生间。 6.卫生间分为蹲式卫生间、坐式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 7.CRH2型动车组的污水箱采用6MM聚酯玻璃钢FRP4,手糊成形工艺。 8.CRH5型动车组的集便系统主要有真空集便系统,废水单元和控制装置 三大模块构成。 9.CRH5型动车组卫生间系统及设备通过一条CAN-BUS串行线与列车控制 监控系统(TCMS)相连接,以实现其诊断,管理与控制功能。 10.溢流阀的作用是使污水朝一个方向流出,存水弯用于拦住较大颗粒污 物。通风阀(带有薄膜)用来防止压力不足,而溢流阀用来防止超压。 11.动车组空调系统由通风系统、制冷系统、供暖系统、加湿系统以及控 制系统组成。 12.制冷系统除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四大件外,还有贮液 器,干燥过滤器和气液分离器等辅助设备。 13.空气加湿系统的作用是在冬季车内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空气加湿,以 保证冬季车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加湿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电极加湿器。

高速铁路动车组空调故障的应急处置

高速铁路动车组空调故障的应急处置 1.动车组全列空调故 (1)动车组发生故障停车后,若空调装置出现故障超过20 min,CRH2型动车组允许打开车门通风;CRH1、CRH3、CRH5型动车组若空调装置故障超过20 min,且应急通风功能失效或无法满足要求,也允许打开车门通风。 (2)列车长要及时向旅客通报情况并致歉,组织乘务员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受阻旅客妥善解决临时困难,稳定旅客情绪,避免激化矛盾。 (3)为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同时根据动车组乘务人员的配置情况,打开站台侧4~8扇车门,并在车门处安装防护网,由列车长组织乘警、列车员、餐车工作人员及随车保洁员负责值守,严禁旅客自行下车。 (4)动车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需救援或自动力运行时,允许打开列车部分车门,在固定好防护网的情况下限速运行,具体要求为:CRH1、CRH5型车限速60 km/h,通过高站台时限速40 km/h;CRH2、CRH3型车限速70 km/h。同时,相关乘务工作人员要及时向铁路局、铁路总公司汇报情况。 (5)需要组织旅客下车或换乘其他列车时,原则上在车站站台进行。车站应当与列车一起组织旅客乘降。必须在区间组织旅客下车或换乘时,须经铁路局主管运输副局长批准,同时要做好安全防护,以防发生意外。CRH2、CRH3型动车组若停靠在500 mm及以下站台或区间,需组织旅客通过应急梯下车。 (6)动车组增加搭载应急备品。CRH1、CRH2、CRH3、CRH5型车每组新增加8套防护网,每组CRH2、CRH3型车应急梯增加为4个。防护网存放位置:CRH1型存放在厨房储物柜内,CRH2型存放在3号车一位端的备品柜内,CRH3型在4号车厨房存储柜对面的储物柜内,CRH5型车存放在1号车或8号车的备品柜内。防护网存放在备品柜内的由车辆部门保管,存放在储物柜内的运行中由客运

高速铁路动车乘务实务课程标准

《高速铁路动车乘务实务》课程标准 一、管理信息 二、课程性质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熟练使用CRH各型动车组车内基础、服务设备;熟悉中国标准动车组车内环境及特点; 2、熟练使用移动补票机完成相应作业;熟练使用站车无线交互系统手持终端设备完成相应作业; 3、能够正确进行列车运输收入进款管理,正确处理票务问题; 4、能够根据情况正确编制客运记录;能够根据情况正确拍发电报 5、能够按标准完成列车长及客运乘务员的始发、途中、终到乘务作业; 6、能够按标准完成列车长及乘务员接待服务 7、能建立学习型、自控型乘务组; 8、能判定旅客列车易发生的路风问题 (二)知识目标

1、认知CRH各型动车组车门、车窗、座椅、乘务室、卫生、照明、乘客信息系统。 2、了解列车移动补票机中的补票类型及操作步骤;了解站车无线交互系统的功能与基本操作。 3、了解铁路运输票据的使用规定、运输收入事故处理办法、越站处理、误乘、误购处理、车票丢失处理等。 4、了解客运记录的编制原则、方法及范围;了解铁路电报含义、分级、拍发权限、范围等。 5、掌握列车长、客运乘务员始发、途中、终到的作业流程及标准 6、掌握列车长、客运乘务员接待礼仪程序和标准 7、了解铁路路风管理的意义 (三)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2、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培养严谨、认真的职业作风;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3、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 5、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四、学习领域结构与学时分配

五、学习情境设计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脱轨事故应急处置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脱轨事故应急处置 发生高速铁路动车组脱轨事故后,随车机械师应立即短接邻线轨道电路,司机应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扣停后续列车和邻线列车,通知已进入区间的后续列车和邻线列车停车。1.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年、月、日、时、分。 (2)事故发生地点(线路名称、行别、区间、公里、米、停车位置)。 (3)列车车次、型号、编组、总重、计长及关系人姓名。 (4)人员伤亡情况及动车组、线路损坏等情况。 (5)事故概况及初步原因判断。 (6)应当立即报告的其他情况。 列车调度员根据司机或车站报告情况,向值班主任报告,值班主任按规定向应急领导小组及有关成员单位通报,根据事故等级和应急领导小组指示,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现场救援协调配合 (1)调度所按照救援响应程序立即设置区间封锁标识或发布封锁区间和救援出动命令,并命令就近车站救援队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负责处置救援工作;同时负责运输组织调整,安排起复救援所需的机车车辆,为救援工作提供运输条件保证。向沿线车站发布列车晚点原因、时间及预计晚点时间。 (2)客运部门负责妥善安置事故中受伤的旅客,收集、清理、看守旅客携带物品,并做好旅客的安抚、疏散、转运工作。 (3)机务部门负责制定救援起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4)供电部门负责现场照明和电力供应,根据救援需要组织对事故现场接触网的拆除和恢复工作,确保人身安全。

(5)工务部门负责组织足够的人力、物力,尽快抢修恢复线路,配合救援列车做好救援起复工作。 (6)电务部门负责现场通信保障及信息传输工作,负责组织电务设备修复。(7)车辆部门负责配合救援列车做好车辆起复和检查工作。 (8)劳卫部门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卫生防疫处置工作,并联系地方医疗机构,实施紧急医疗救护。 (9)公安部门负责现场警戒,组织现场勘查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可疑物。(10)安监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11)宣传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 3.拉复起复法 动车组轮对脱轨后距基本轨距离具备拉复条件,且车辆未颠覆,线路基本条件良好时,应采用拉复法进行救援起复作业。动车组两端车辆脱轨,救援起复时,原则上不进行动车组解编;动车组中部车辆或动车组在道岔、桥梁、隧道内脱轨,救援起复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妨碍救援的其他车辆解编后进行起复作业。 4.顶复起复法 动车组轮对脱轨后距基本轨距离不具备拉复条件但距离较小,且车辆未颠覆、线路基本条件良好时,或在桥梁上、隧道内和其他不适用拉复法和吊复法救援的环境下,应采用顶复法进行救援起复作业。 5.吊复起复法 动车组轮对脱轨距基本轨距离较大或车辆倾斜、颠覆,不能实施拉复、顶复作业时,应采用吊复法进行救援起复作业。 事故救援要以拉复为主,顶复为辅,合理采用吊复法。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动车组概论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摘要:铁路运输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要的运输方式,而我国人口众多,物资量巨大,因此对铁路的需求更大。而中国铁路曾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运速度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高速铁路相对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等特点,因此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铁路;高速;经济 1.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背景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德国、法国、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的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 中国内陆面积宽广,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与联系的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而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耗能少,在大流量长距离的客货运输有着绝对优势,也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我国自1876年出现第一条铁路以来已经120多年了。遗憾的是百余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来讲,都是远远落后的。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铁路在运营里程、运输效率、技术水准、装备质量等方面相差极远,令人堪忧。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但我国铁路的现状是路网不发达,技术装备较落后,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主要干线的能力利用程度已经趋于饱和,铁路负荷水平居世界首位。 兴建高速铁路的建议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被提出,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高速铁路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分析和论证。经过多次的反复和论争,各方面的意见已经大致趋同:高速铁

冰雪天气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行车的相关规定

冰雪天气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行车的相关规定 1.遇冰雪天气时的处置 (1)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雪深监测子系统报警雪深值达到警戒值时,列车调度员应根据报警信息和限速提示及时向相关列车发布限速运行的调度命令。对来不及发布调度命令的列车,应立即通知司机限速运行。 未安装雪深监测子系统的区段或雪深监测子系统出现故障时,工务、电务部门根据降雪情况和需要,在调度所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限速申请,并可根据积雪量变化情况提出提速或进一步限速的申请,列车调度员要及时发布调度命令。 (2)安装动车组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rouble of moving EMU detection system,TEDS)的区段,TEDS监控中心要加强对动车组转向架结冰、积雪等情况的监测分析,发现动车组转向架结冰需限速运行时,应立即将车次及限速要求等按规定报告动车调度员。动车调度员通知列车调度员进行处置。 列车运行过程中,随车机械师发现动车组车底异响、动车组被击打等异常情况需要列车限速时,应立即通知司机限速。司机根据随车机械师的限速要求运行,并向列车调度员报告被击打地点里程,列车调度员不再发布限速调度命令。列车调度员通知动车调度员,提示后续首列列车司机、随车机械师在该被击打地点注意列车运行状态;动车调度员应立即通知前方TEDS监测点进行重点监测。列车通过该被击打地点后,司机、随车机械师应及时上报有关运行情况。 (3)降雪时,应根据线路积雪情况及时启用道岔融雪装置。降雪达到中雪及以上,车站道岔转动困难时,为减少道岔扳动,车站可采取固定接发车进路的方式办理接发列车作业,上下行各固定一条接发车进路。始发、终到列车较多的车站执行有困难时,可选择交叉干扰少、道岔位置改变少的几条线路相对固定办理接发车作业。在较大客运站尽量停靠便于上水、吸污的线路。 (4)需人工上道除雪时,上、下道应执行登记签认制度。列车调度员应根据相关单位的申请,停止本线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邻线列车限速160 km/h及以下。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众所周知,中国高速铁路在最近几年有了极大的发展,而我也非常荣幸可以聆听孙永福院士的讲座,进一步对我国的高速铁路有了了解。在此我也高速铁路谈谈我浅薄的了解和看法。 1.我国高铁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铁路网分骨干网、重要的区域网、大城市之间的城际高铁等三种类型,骨干网就是指规划的四纵四横干线网,“四纵”是指四条纵向铁路客运专线: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全长1 318公里的北京到上海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全长2 260公里的北京经武汉、广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全长约1 700公里的北京经沈阳、大连到哈尔滨的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全长约1 600公里的杭州经宁波、福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四横”则是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1 400公里的四条横向铁路客运专线:徐州经郑州到兰州的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880公里的杭州经南昌到长沙的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770公里的青岛经石家庄到太原的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2 078公里的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到成都的客运专线。按高铁建设等级分为无砟道床的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铁和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有砟道床的准高铁。中国高铁的特点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和无砟道床技术,采用超大半径弯道,既消除平交道口和行人干扰,又保证路基的平顺,防止路基沉降。尤其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使得一望无际的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高速桥梁屹立在广阔平原上,非常雄伟壮观,

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中国高铁技术 目前中国所掌握的高铁技术有车体设计和空气动力学;高速道岔(250公里,部分进口);板式轨道;列控系统(部分芯片进口);逆变器,变流器,电动机(部分零件进口)。没有掌握的主要是轴承和车轮。中国铁路在高速动车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造技术和既有线提速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尤其在动车组技术方面,成功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实现了国产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批量化生产,在高速铁路的固定设施、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相比于我国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速动车组技术的现实,配套轴承的国产化应用仍是空白,这于正力求高端的装备制造业是一处短板。作为高铁基础零部件的高速列车轴承领域,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TN等国际巨头正牢牢占据着中国市场。国务院提出的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15个都与轴承相关,这是关键点。高铁车轮也高度依赖进口,目前都尚未国产化。 高速铁路发展趋势 3.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趋势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能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又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

(推荐)动车组设备

动车组设备复习 1、车内空气环境的特点: 列车内的人员密度大,二氧化碳及人体异味排放量大;车厢空间相对狭小,加上车内设施布置紧密,因此不利于空气流通,难以达到合理的气流组织;各种健康状况的人员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近距离接触,易于发生病菌传播;列车单位空间的外表面积大,与外界的热交换量大,近车厢壁面处空气的温度梯度较大,所以车厢内不易形成均匀的温度场;车窗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易受阳光直射,因此由辐射热引起的空调负荷较大。 2、车内空气环境的影响因素: 一个既定空间的空气环境,一般要受到两方面的干扰:(1)一是来自空间内部的热、湿和其它有害物质的干扰;(2)另外是来自空间外部太阳辐射和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热作用及外部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干扰。用以消除上述干扰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对空间输送并合理分配一定质量(按需要处理)的空气,与内部环境的空气之间进行热质交换,然后排出等量的已经完成调节作用的空气来实现。 3、通风的功能主要有: ①提供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②稀释室内污染物或气味; ③排除室内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④除去室内多余的热量(称余热)或湿量(称余湿); 4、空调列车的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空调列车的通风系统一般均为机械强迫通风系统,它由离心式通风机、滤尘装置、送风道、回风道和废排风机等组成,其作用是将经过处理的空气输送和分配到各客室并获得合理的气流速度,同时还将客室污浊的空气排出车外,以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洁度和流动速度。 5、CRH1车内主要布线原则是: 乘客区侧墙加热器的电缆直接接电气柜。在客室,这些电缆位于窗下c轨。中央吊顶和靠近风挡的照明电缆直接接电气柜。从端墙一侧到另一侧的电缆放置在风挡门上方,车体结构上的软管里。司机室和司机操作台电气柜之间的电缆放置在车体结构上的电缆槽内。高压车顶控制电缆直接接电气柜。 6、辅助供电系统功能: 动车组是电力牵引列车,电力均来自AC25KV牵引供电电网,经受电弓进入牵引变压器原边绕组,再由牵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或主变流器的直流环节进入辅助变流器。辅助供电系统为空气压缩机、冷却通风机、油泵/水泵电机、空气调节系统、采暖、照明、旅客信息系统、控制、广播、列车无线等设备提供电源。 7、CRH1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设备与容量 CRH1动车组在每一个动车上设一个辅助逆变器和滤波装置。辅助逆变器的输出通过隔离变压器和接触器同三相列车供电母线相连接。辅助供电系统的故障状态和冗余措施的控制可以通过列车控制网络系统(TCMS)进行监视和控制。列车过分相的短暂过程中,辅助系统可不断电维持正常运行。辅助系统各负载也可以从外部三相电源输入获取。 外接供电时采用3×380 V, 50Hz地面电源。外接电源插座的位置为每个基本单元车组中的拖车上。当外接电源连接后,辅助逆变器自动断开。 向底架上的设备供电的主要配电系统和配电盘设在底架内的配电箱内。司机室设备的配电盘置于司机室内。 8、380VAC辅助供电系统工作原理 辅助逆变器单元(ACM)同网侧变流器单元(LCM)的输出直流环节1650VDC连接,它的任务是将输入的1650VDC 通过逆变得到220/380V, 50Hz三相交流输出。辅助系统通过MVB与车辆控制单元通讯。 ACM为三相两电平IGBT逆变器,产生所需要的三相输出电压。包括滤波器电容、门驱动单元(GDU)、电压和电流传感器及控制单元等。 三相输出滤波器包括一个三相电抗器和一个三相电容器,可将辅助逆变器产生的谐波成份过滤掉。三相隔离变压器将辅助电源和用电设备隔离。 在ACM中设有一个电源装置,为控制单元(DCU)、门驱动单元(GDU)及电压和电流传感器供电。 GDU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大功率器件IGBT的开与关。当电源出现故障或IGBT出现短路/过流时,GDU可将IGBT 断开。GDU还可检测其自身的电源。 控制单元(DCU)通过光纤向GDU传输信号,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抗电气干扰能力。 ACM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法控制。为了在起动和接上较大负载时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采用恒定的电压-频率比控制,直到达到额定电压为止。辅助电源三相电压的幅值通过检测相电压实际值进行反馈控制。 9、辅助电源装置(APU)工作原理 APU的输入电源是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输出的AC400V,通过可控硅混合电桥变换成为直流电。该直流电通过PWM 三相逆变器变换成为交流电,通过逆变器输出变压器提供AC400V三相50Hz电源。 CVCF输出变压器将AC400V三相电源变换成单相AC220V、AC100V的稳压电源。 辅助变压器将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的AC400变换成另一单相AC100V电源。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的噪声特性

第一作者:俞悟周,女,1972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声学和噪声控制。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的噪声特性 俞悟周1 王 晨2 毛东兴1 王佐民1 姜在秀1 万 雯2 (1.上海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200092;2.上海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70) 摘要 测量了车速达250km/h 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处的噪声,分析了其时间、频谱及空间分布特性,并与普通客运列车比较。结果表明,动车组列车噪声表现为较强的脉冲性,频谱较宽,为2500Hz 内的宽频噪声,200Hz 以下的低频成分很强;不同高度处最大声压级随距离的衰减规律基本类似,但不同高度处频谱不同。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组 噪声 噪声测量 N ois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rail w ay high 2speed Yu W uz hou 1,W ang Chen 2,M ao Dong x ing 1,W ang Zuomin 1,J iang Zai x i u 1,W an Wen 2.(1.I nstitute of A coustics ,Tong j i Universit y ,S hanghai 200092;2.S hanghai Railw ay U rban Rail T rail T ransit Desi gn &Research I nstitute ,S hanghai 200070) Abstract : Noise levels of China railway high 2speed (CR H )operating at 250km/h were monitored and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at 12points located at 4distances (30,50,70and 90m )f rom the rail center and 3heights (0,3and 6m above the rail ).The CR H noise characteristics (time and f requency profil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ame of an ordinary train operating at 120km/h.The noise of CR H was impulsive with a wide f requency range up to 2500Hz.Below 200Hz ,noise of CR H was strong.The noise levels declined similarly with distance and height ;the noise of each height had its own f requency profile pattern. K eyw ords : high speed train ;China railway 2speed ;noise ;noise measurement 高速客运列车是许多发达国家城市间客流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也是中国今后铁路客运的发展方向。它具有运量大、车速快、时间准、安全舒适的特点,但也存在对沿线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问题。据实测,中国地面段铁路轨道交通在车速80km/h 时,在距离线路中心线7.5、15.0、30.0m 处的A 计权声压级分别约92、87、82dB 。 2007年4月,中国铁路正式实施第6次大面积提速,其中国产化动车组列车车速达到200km/h 以上,部分段车速达到250km/h 。笔者测量了动车组列车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处的噪声特性,并分析了其时间、频谱及空间分布特性。1 列车的主要噪声源 列车的主要噪声源有机车动力噪声、轮轨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等。通常,低速行驶时,机车动力噪声占主要地位,机车动力噪声与机车的车型、种类有关,其中电动机车的主要噪声源是电动压缩机、电动发电机、电动通风机、牵引电动机及刹车系统等;高速行驶时,轮轨噪声占优势,车速>200km/h 时还将引起强烈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分离气流在列车前端汇合、列车表 面的湍流边界层、运动气流与列车边缘及外表面附件间的相互作用。由于空气动力性噪声随车速(v )大致以60lg v ~80lg v 的规律增加[1],车速>200km/h 时,空气动力性噪声将成为重要的噪声源。根据日本新干线的试验结果,车速为230~240km/h 时,对于7~9m 高的高架结构、轨面上有2m 高声屏障的情况下,距离新干线25m 、距离地面1.2m 处轮轨噪声A 计权声压级为70~72dB ,受电弓噪声A 计权声压级为72dB ,空气动力性噪声A 计权声压级为72~75dB ;车体下半部分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和轮轨噪声相当[2,3]。因此,高速铁路列车辐射的噪声有别于普通客运列车。 不同的高速列车辐射的噪声也有较大差别。根据有关资料的报道,日本新干线700系列车在采取了声屏障等一系列降噪措施后,距离轨道中心25m 、地面上1.2m 处A 计权声压级为75dB [4];德国ICE 高速列车车速为200km/h 时,与上述同一位置处A 计权声压级为85dB ,车速为250km/h 时为89dB ;法国T GV 2A 高速列车在车速270~300km/h 时,与上述同一位置处A 计权声压级为 ? 47?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徐鹤寿 速度是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964年日本成功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以来,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效益高、全天候、节能、环保、安全等显著特点,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1.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1.1 国外高速铁路简介 目前,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韩国、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拥有不同长度、不同速度的高速铁路。世界各国由于国情和运输需求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其最高运行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日本是世界第一个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自1964年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后,陆续又修建了山阳、上越、东北、北陆、九州等5条新干线,全部是纯客运运输,新干线总长度已达2258km。同时,其最高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如东海道新干线从建成运营的210km/h,已提高到270km/h;山阳新干线的运行速度已达300km/h。2011年3月采用最新型高速列车“隼”号,运行速度300km/h,2012年达到320km/h。 德国从1991年建成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铁路以来,陆续修建了曼海姆~斯图加特、汉诺威~柏林、科隆~法兰克福、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等高速铁路以及科隆~迪伦、拉斯塔特~奥芬堡、莱比锡/哈雷~格勒伯斯等高速段,运行速度均为250km/h 及以上,其总里程已达1057km。其中, 2002年建成的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最高,为300km/h。德国高速铁路的运输模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货共线,如汉诺威~维尔茨堡,采用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分时段运行,最高运行速度为250km/h;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为纯客运。

动车组设备设施30题

一、动车组设备设施 1.动车组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基本要求是什么? 确保各种安全设备设施作用良好,无破损,能够正常使用。 2.动车组主要安全设备有哪些? (1)紧急停车装置;(2)紧急门锁;(3)紧急逃生窗;(4)防火隔断门;(5)站台补偿器;(6)SOS紧急救护按钮;(7) 烟火报警系统;(8) 紧急通风装置;(9) 气密窗(CRH2A型车上配备)。 3.动车组列车的安全标志有哪些? 动车组列车车门应有“禁止倚靠”标志,门缝处应有“防止挤手”类安全标志,客室、厕所等处所内应有“禁止吸烟”安全标志,茶炉面板应有“防止烫伤”类安全标志,水龙头处有“非饮用水”标志,二等座可折叠小桌底部标有承重限载重量10kg、15kg、25kg等,安全锤处标有“消防专用”类安全标志以及紧急制动阀处标有“危险勿动”、“紧急制动,危险请勿动”(CR400AF复兴号)、“非紧急情况时请勿使用,按下按钮时列车即停车”,车厢两端有“发生火灾时请按报警按钮”安全标志等(CRH2E纵向动卧)。车门口处有“请勿倚靠”标识等。 4.CRH5A型动车组紧急停车装置的位置? 设置在列车客室两端两排座椅的墙壁上,监控室显示屏对面墙板上。 5.CRH5A型动车组紧急停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当动车组列车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使用,使用时先打开

防护罩,不必先行破封,只需直接将手柄向下拉至底部,列车停稳后由机械师将紧急制动阀上提复位。 6.动车组列车紧急停车装置使用的时机? 车辆乘务员、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发现下列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情形时,应使用紧急制动阀(紧急制动装置)停车: (1)车辆燃轴或重要部件损坏; (2)列车发生火灾; (3)有人从列车上坠落或线路内有人死伤; (4)其他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必须紧急停车时。 动车组列车遇上述情况时,随车机械师、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司机采取停车措施;来不及报告时,应使用客室紧急制动装置停车。 使用紧急制动阀后,列车长应将使用紧急制动阀(紧急制动装置)的情况报告司机。 7.动车组列车到站车门开启、开车前车门关闭是如何规定的? 列车到站停稳后,司机或随车机械师开启车门,并监控车门开启状态。开车前,列车长(重联时为运行方向前组列车长)确认站方开车铃声结束、旅客乘降、高铁快件和餐车物品装卸完毕后,通知司机或随车机械师关闭车门。 8.CRH380B型、CRH380C型、CRH5A型动车组车门手动开关使用方法? CRH380B型、CRH380C型、CRH5A型车车门按钮,自上至下依

(完整版)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之路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之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铁路系统瞄准世界铁路先进水平,运用后发优势,博采众家之长,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短短几年时间,推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走在世界最前列。到2009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4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 我国高速铁路规划和实施情况: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站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铁路系统加快实施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全面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和技术装备现代化。其中,高速铁路是铁路发展的重点之一。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2008年,国务院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以“四纵四横”为重点,构建快速客运网的主要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铁路客运通道,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四纵”:一是北京~上海高速铁路,贯通环渤海和长三角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高速铁路,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三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四是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高速铁路,连接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地区。 “四横”:一是青岛~石家庄~太原高速铁路,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二是徐州~郑州~兰州高速铁路,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三是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高速铁路,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四是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昆明高速铁路,连接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 同时,以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辽中南、山东半岛、中原地区、江汉平原、湘东地区、关中地区、成渝地区、海峡西岸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为重点,建设城际高速铁路,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根据规划,几年来,一批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相继开工,有些项目已建成投产。到目前为止,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4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时速350公里的有北京~天津、武汉~广州、郑州~西安、上海~南京、上海~杭州等高速铁路;时速250公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