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东湖的环境保护与武汉的社会发展

东湖的环境保护与武汉的社会发展

东湖的环境保护与武汉的社会发展
东湖的环境保护与武汉的社会发展

东湖的环境保护与武汉的社会发展

摘要:武汉东湖的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成为重要的议程。东湖的环境让每一个生活在其周边的、每一个关注武汉社会发展的人感到担忧,但只是担忧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得理性的去思考,去发现东湖环境遭到污染的原因,认识到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实施措施。本文主要从东湖环境的现状,污染产生的原因,污染的危害,以及东湖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等方面展开叙述,并提出建议。

关键字:东湖,环境保护,社会发展。

key words: the Donghu lak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ocial development.

湖北素称“千湖之省”,然而由于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占用,湖北省湖泊数量急剧下降。在短短50余年中,湖北天然湖泊数量已从解放初的1332座,减少为现在的843座,“千湖之省”的美誉不再名副其实。东湖是武汉的一颗明珠,是武汉人的骄傲,它不仅仅是湖北最大的城中湖,也是整个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虽不会成为众多消亡的湖泊中的一员,但随着渔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快,其水质迅速恶化,曾一度处于劣Ⅴ类标准,东湖这颗明珠不再那么明亮了。东湖的污

染已经严重影响了武汉的社会发展,东湖环境保护的

议程日益突出和重要了。

要保护好东湖,我们就应该更多的了解它,不只是看到它的现在,看到它的美丽和它蕴涵的经济利益,我们还应该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它的一路行程,还要

考虑到东湖的将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这面镜子中看看东湖的发展历程。东湖因位于武昌古城的东部,而被称作“东湖”。据史料记载与民间口述,在100多年前,东湖属沙湖水系,东湖、沙湖及白洋湖原本相通,并与长江相连。那时整个长江南岸的湖泊面积广大,江和湖互相联通,也无人工堤防防御水患。每年夏季长江涨水,或春天水势稍大,江南便至漫淹,江水将沙湖、郭郑湖(今东湖)连成一片,自江岸直抵磨盘诸山一带,尽成泽国。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长江与东湖之间修建了南北两段堤防——武金堤和武青堤,并在南北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闸”和“武丰闸”,从此,白洋湖逐渐淤积成小港,东湖与沙湖分离,因此,东湖由与长江相连的天然湖泊变成为人工湖控的湖泊,水域面积约30多平方公里。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几十年来水域面积变化不大,现在测量的结果,为33平方公里。

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东湖还是水清见底,但随着渔业、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快,排入东湖的污水高峰期每天超过30万吨,导致水质迅速恶化。上世纪80年代初,东湖因富营养化暴发“水华”,一些污染物数值从此只升不降,1/4水域水质沦为劣五类(人体不宜接触),湖水能见度从2米以上降至1米以下。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东湖水质一直处于劣Ⅴ类。直到2006年武汉市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东湖2006年水质首次从“劣五类”上升至五类。然而,东湖水质状况受到气候、水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质容易出现波动,还处在劣5类与5类的临界点。此外,由于水质的恶化以及固体垃圾的随意倾倒,东湖周边的空气质量也逐渐恶化。

东湖的环境让每一个生活在其周边的、每一个关注武汉社会发展的人感到担忧,但只是担忧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得理性的去思考,去发现东湖环境遭到污染的原因,认识到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并找到解决

问题的办法和实施措施。

综观东湖环境变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东湖环境的污染,特别是水质的污染有其众多的原因。一是工业污染.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武汉的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东湖的周围逐渐建立起很多工厂,

如化工工厂、食品加工工厂、小砖厂、石灰作坊等等,它们排出的污染物对水和大气都会造成污染,尤其是容易造成水污染,且此类污染物毒性大,不易被氧化,不易为生物所降解。东湖水中的脂肪烃类、邻苯二甲酸酯、酚类、苯系物以及多种含氮有机污染物和指数严重超标的高锰酸盐,主要就是工业污染造成的.二是生活污染.社会的进步带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东湖周围的家庭、学校、商场、酒店、医院、企业众多,而这些众多的单位和组织大量的向东湖排放生活污水和垃圾,严重污染了水质,这应该是东湖水质中含有大量氮、磷等无机盐类和各种微生物污染物的重要原因.三是广义的农业污染,过度的渔业养殖向湖中排放的大量饲料鱼饵,还有,由于一度提倡发展渔业,大量放养食草性鱼类,导致整个水生态系统失衡.养猪厂也是东湖环境污染的又一污染源,在有些东湖地段的空气因养猪厂而臭气熏天.四是公共设施不完备.东湖地区的排污设施非常欠缺,也极不合理,大量的生活生产垃圾和污水只能直接排入东湖,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排水管道,犹如条条"毒龙"般伸向湖面,深入水下的更是犹如看不见的"魔爪".而且,排水设施的缺陷也导致天然雨水带着路面大量的脏物流入湖中,也造成水污染。五是公民的环保

意识不够.过去,东湖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纳污体系,似乎污水排入了东湖就不见了,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样的排放会给东湖的环境带来什么危害,只是觉得这样排污非常方便快捷。于是毫无约束的大

量排放生活废物。

正是由于以上众多原因才造成了东湖环境的污染、水质的恶化,同时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以及市容市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据有关资料记载,80年代排入东湖的总污水量约20万吨/日,年输入东湖的氮总量为536.3吨、磷总量为87.8吨。日积月累,造成湖水富营养化,东湖水厂因此被迫关停,限制了城市的供水,周边居民改饮长江水,增加了供水成本;另外,东湖某些湖区死鱼现象时有发生,水质的变坏严重制约了东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此外,10年内需投入的东湖治污资金高达160亿元,相对于每年不过千万元的渔业产值,真可谓得不偿失。东湖的风景区面积为87平方公里,湖水面积约33平方公里,为杭州西湖的5倍多,湖岸曲折,兼有太湖之浩淼和西湖之秀丽,然而环境的污染将直接影响东湖风景区旅游经济的收入,并在间接上对经济带来很高的损失。东湖水污染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也普遍存在,特别是水中有害化学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慢性中毒和某

些慢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等)的发病率上升,研究表明:饮用东湖水源自来水的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危险性是饮用汉江水源自来水居民的1.5 ~ 2.0倍,东湖饮水区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增高与东湖的水污染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东湖周边医院的排污将直接造成病毒的传染,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40年前,人们可以在水边散步,也可以在水中嬉戏、洗衣、钓鱼,甚至可以直接饮用东湖水,然而,严重污染后的湖水变色了、发臭了,人们不愿再到湖边漫步了,更不愿碰到湖中的水了。到处的垃圾和污垢也让这片美丽的地方

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

虽然东湖的环境治理将耗资巨大,但其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东湖治污势在必得。首先,东湖的环境保护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可减少疾病的传染,便于人们休闲娱乐。其次,有利于适度的发展渔业养殖,带来经济效益。再次,有利于东湖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东湖的面积是杭州西湖的6倍,但另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东湖年游客接待量不及西湖的1/10,旅游收入不及西湖的1/6。过去说“东湖不如西湖”,更多的是以旅游业收入等经济指标进行衡量。但从某种角度看,东湖现在比西湖强。从城市景观的角度看,现在的西湖明显开发过度,西子湖畔已矗立

起了很多高楼大厦,这些现代建筑已经开始破坏了西湖的天际线。然而“每当夕阳西下时,站在东湖之畔,远眺一轮红日和无边的湖水相接,真是美不胜收。”东湖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与保护,这将给武汉带来巨

大的经济收入。

对于东湖的环境治理,1985年,沙湖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标志着东湖截污工程正式启动。目前,东湖周边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43万吨,铺设管道77公里,向东湖吐泄秽物的20个主要排污口已被“封口”,七成东湖入湖污水被截流。据统计,2003年-2004年底,3座污水处理厂共处理2.03亿吨截流污水,这相当于2.5个东湖水!武汉采取七大措施净化东湖水,分别是:一,将风景区内违法排污企业,列为今年环保专项行动整治名单,对小造纸、小洗矿、小砖厂无条件取缔;二,再次清查化学制品企业,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停产整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要求的,予以关停;三,对区内饮食服务单位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定布点方案,提出合适的总量需求;四,东湖周边的养猪场逐步责令关闭;五,严格禁止风景区内新建医疗单位,此类项目,环保部门一律不批;六,组织环保、城管、水务等部门联合执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七,协调市有

关部门进一步加紧区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东湖沿岸现有的34个排污口的现状情况再作调查,列出计划,逐步关闭。此外,由于东湖湖底的淤泥,总氮、总磷含量比水体中的含量高,仅截污还不能彻底治理污染。长期的污染累积,使东湖形成了一个天然氧化塘,内源污染成为东湖水质彻底改善的障碍。与东湖截污同步,清淤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

但是在武汉,水质为劣Ⅴ类的湖泊还有32个,如墨水湖、龙阳湖、南太子湖、沙湖、南湖等等。我认为,要想长期有效地保护好东湖乃至整个武汉所有湖泊的环境,不仅仅需要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整治和限制,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系列完善有效的的规划和体制。一,完善环境保护法,制订好环境评价标准和环境破坏惩罚标准,明确法律责任,并建立一套执法程序。这样,对于那些违法排污的行为进行依法惩处。二,规范城市规划体制,严格审查城市规划的方案,确定其可行性,确保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规范的城市规划体制有利于避免因只顾短期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国际著名城市规划设计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彼得?罗来汉参加市政府国际咨询顾问团第四次会议时认指出:任何针对东湖的规划、设计、开发都要十分慎重,有时宁可将建设

速度放慢一些,也不可草率地在这颗明珠身上“涂画”。三,建立协调各行政部门的关系的体制,明确其行政职责,使环保、城管、水务等部门能够高速有效的协作。此外,政府应该借助众多媒体向社会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如今,东湖面临着一个新命题:恢复东湖湿地环境,即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人工恢复或建设半自然的湿地系统,截留入湖地表径流中的颗粒物,净化入湖水质,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和生存环境,为鱼类产卵、孵化、育肥、过冬提供场所,改善湖滨景观,实施生态工程。南宋诗人袁说友游武昌东湖时有诗云:“一围眼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但愿如今的东湖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重

现诗句里一般的画面。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0.7

[2]汪常青武汉城市湖泊水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

途径.2006-11-22

双曲线专题练习(含解析)

双曲线专题练习 5.(2020·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模拟)已知双曲线C:x2 a2-y2 16=1(a>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4x+3y =0,F1,F2分别是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点P在双曲线C上,且|PF1|=7,则|PF2|=()

A .1 B .13 C .17 D .1或13 6.(2020·辽宁省东北中山中学模拟)已知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右焦点为F ,点A 在双曲线 的渐近线上,△OAF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O 为原点),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x 24-y 2 12=1 B.x 212-y 2 4=1 C.x 23 -y 2 =1 D .x 2- y 2 3 =1 7.(2020·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中学模拟)如图,双曲线C :x 2a 2-y 2 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 为F 1,F 2,直线l 过点F 1且与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垂直,与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M ,N 两点,若|NF 1|=2|MF 1|,则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y =± 33x B .y =±3x C .y =±22 x D .y =±2x 8.(2020·辽宁省海城市高级中学模拟)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的离心率e =5 4,且其右焦点为F 2(5, 0),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 ) A.x 24-y 2 3=1 B.x 29-y 2 16=1 C.x 216-y 2 9 =1 D.x 23-y 2 4 =1

9.(2020·吉林省四平市实验中学模拟)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 b 2=1(a >0,b >0),右焦点F 到渐近线的 距离为2,点F 到原点的距离为3,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e 为( ) A. 53 B.355 C.63 D.62 10.(2020·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模拟)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2-y 2=2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PF 1|=2|PF 2|,则cos △F 1PF 2=( ) A.14 B.35 C.34 D.4 5 11.(2020·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模拟)双曲线x 2a 2-y 29=1(a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3 5x ,则a = . 12.(2020·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 右焦点F (c,0)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3 2 c ,则其离心率的值为 . 13.(2020·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模拟)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渐近线为正方形OABC 的 边OA ,OC 所在的直线,点B 为该双曲线的焦点.若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则a = . 14.(2020·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模拟)已知椭圆D :x 250+y 2 25=1与圆M :x 2+(y -5)2=9.双曲线G 与 椭圆D 有相同的焦点,它的两条渐近线恰好与圆M 相切,求双曲线G 的方程. 15.(2020·浙江省义乌第二中学 模拟)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F 1,F 2在坐标轴上,离心率为2,且过点P (4,-10).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点M (3,m )在双曲线上,求证:MF 1→·MF 2→ =0. 16.(2020·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模拟)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与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

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经济也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面对着气候恶劣变化、温室效应、各类自然灾害......环境的保护也成了重中之重的事了。在面对着该继续快速发展经济还是停下脚步保护环境这个辩题,无关文化、地域的差异,人们一直都在思考并讨论。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国都决定加快经济发展的脚步,各国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然而在这过程中,各国都为了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对环境以及资源造成了破坏和过度的使用,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这种事倍功半的方法也已被人们认为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是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为了发展而忽视大自然的基本法则后,人类必然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 到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尖锐。经济发展是人类不断利用大自然的资源获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人类过分的发展,造成了各种环境问题,比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化减少、空气和水质量急剧下降......这不仅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还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的脚步。 不过随着“低碳环保”等各种口号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知道接下来各个国家就要进行一场绿色革命了。而在我们身边的所见,也可以得知,是时候进行一场改革了,蓝天不再蓝,溪水不再清澈。处处看到的是灰色的天空,漫天飞得垃圾,一条条污水沟。

而经济还是要继续发展的,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显得日益重要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逐渐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很好地保护环境,才能让人类更好的发展经济,更好的生存;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时候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但是,人类不能总是停留在无知的时刻,人类必定会保护好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爱,更好地进行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双赢。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是矛盾的关系,同时又是相互统一的。环境保护必须考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只有互相之间协调发展,才是新时代的环境保护新概念。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书中提到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而胡总书记在2003年也曾提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 因此,要想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环境保护相关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资料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资料 1.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 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2.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 蕴藏量:资源蕴藏量等于已探明储量与未探明储量之和,是指地球上所有资源储量的总和。 4. 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5. 水体自净: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 染前的水平;狭义的定义指水体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体得以净化的过程。 6. 农业生态系统::由一定农业地域内相互作用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构成的功能整体,人类生产活动干预下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7. 立体种养技术: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 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8. 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是指H,O,N,P,S等元素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从生 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化学循环再生规律是囊括自然界中动植物普遍存在地一种固有的,遵循自然动态循环法则而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交替更新,能量转换的运动规律。 9. 可持续农业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农村贫困比例,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全面的发 填空题 1.物质的输入输出规律又称为协调稳定规律,它涉及生物、环境和生态三个方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3.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中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期末调研 测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亲近语文教材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读《邓稼先》,邓稼先光辉的一生让我们领略了“鞠躬尽cuì _,死而后已”的伟大人格;读《伟大的悲剧》,斯科特一行艰辛的步lǚ_____让我们见证了生命的执着;读《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chì_____热爱意,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洗礼;读《社戏》,jiǎo______洁月色下的夜航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快乐。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②他的雪橇上,除了一些———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的岩石样品。 ③我心里也感到一缕的———,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A.震撼必须酸苦 B.震撼必需酸辛 C . 震惊必须酸辛 D.震惊必需酸苦 3、修改下列病句4分 ⑴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音,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

⑵举办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是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 4、背诵默写6分 ⑴: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⑵,关山度若飞。 ⑶地不满东南,。 ⑷有约不来过夜半,。 ⑸王维《竹里馆》“,”两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5、名著阅读2分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瞧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浑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这个片段出自名著《》,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的乳名。 6、综合性活动6分 传统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着浸润了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让我们一同走进综合性学习活动“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完成下列任务。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论文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环境保护与路色建筑 学院:林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一班 姓名:张燕 学号:080313795 指导教师:赵红霞 职称:讲师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6月

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 摘要 提出绿色建筑的新概念,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设计观和技术观。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引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提倡绿色建筑建造我们绿色的家园。 正文: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这就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一、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

湖北省2015届高考部分高中一本率排名

湖北省2015届高考部分高中一本率排名 1 华中师大一附中:854/882=96.8%【其中平行部为98%】 2 武汉外国语学校:305/315=96.8% 3 武昌实验中学:96.7% 4 武汉二中:474/507=93.5% 5 武汉三中:91.95% 6 武汉六中:450/500=90% 7 夷陵中学:762/850=89.6% 8 武汉十一中:87.7% 9 武汉一中:450/530=85% 10 宜昌一中:682/850=80.2% 11 武钢三中:527/675=78.1% 12 新洲一中:1004/1300=77.2% 13 襄阳五中:1559/(70*30)=74.2% 14 荆州中学:643/897=71.7% 15 襄阳四中:1717/2400=71.5% 16 黄冈中学:946/1400=67.6% 17 恩施高中:1005/1500=67% 18 黄石二中:655/1000=65.5% 19 龙泉中学:714/1093=65.3% 20 孝感高中:1043/1600=65.2% 21 华中科大附中:290/446=65% 22 当阳一中:596/918=64.9% 23 武汉中学:294/453=64.9% 24 麻城一中:759/1232=61.6% 25 沙市中学:460/750=61.3% 26 武汉十四中:61% 27 巴东一中:60.13% 28 宜都一中:457/800=57.125% 29 黄梅一中:1013/1800=56.3% 30 武穴中学:616/1096=56.2% 31 天门中学:666/1226=54.3% 32 郧阳中学:748/1400=53.4% 33 武汉四十九中:285/537=53% 34 武汉四中:252/480=52.5% 35 长阳一中:52.3% 36 武汉二十三中:234/450=52% 37 蕲春一高:728/1410=51.6% 38 葛洲坝中学:340/676=50.3% 39 潜江中学:538/1074=50.1% 40 鄂州高中:50% 41 洪山高中:284/569=50% 42 公安一中:516/1041=49.6% 43 广水一中:473/972=48.7%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新常态下,需要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观,基于现状的反思及正确的行动指南。【关键词】对立与统一共识到共生现状与出路方法与措施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发展动力从要素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各类风险在不同国家和市场快速传递,交叉蔓延。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对立与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从哲学高度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且在不同形势下对立与统一的结构是变化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两者矛盾稍小一些,因为在早期阶段经济规模小、环境容量大,在后期阶段经济实力强、治理力度大,这两种情况下,环境与经济都容易相处,统一性大于对立性。而在这两个阶段之间的中间阶段,环境压力大而经济实力没有达到足够强,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最为突出,两者处在相持或双双受阻的困境之中,对立性大于统一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这种困境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对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稀缺性认识严重不足。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定范围,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经济发展,轻资源环境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等思想依然顽固地存在于部分国人头脑中。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以GDP 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无疑加速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越发严重,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后果出现。 二、共识到共生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我国,近年来,包括中东部地区以及华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并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趋势。这些都是长期以来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发的灾难。 全球化的发展诱使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方面日益趋同,实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每一个国家在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领土安全方面必须以其它国家的安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一种具有内在紧密关联、彼此具有相互构成性因素的理念——即相互依存的“共生”。共生是不同生物和人类的共生单元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彼此互惠、相互依赖的关系;共生双方或多方通过这种关系获得发展,

论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势不两立抑或比翼双飞? ——论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作者:武林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她在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过程中,也遭受着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反作用力。如何处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使其共生,是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课题,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所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和妥善解决的课题,对我国而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生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将是荒漠。”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精辟地揭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要生存,社会

要发展,就要发展生产力。而生产的实质是人类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物质,创造财富。当这种索取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超过了自然资源的极限,就会引起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无节制地索取带来的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出现的过程中,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和反作用日益突出,资源枯竭和能源危机等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又是统一的整体。所谓统一, 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与发展,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环境是发展的基础,离开环境资源,人类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是环境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就失去了根本保障,失去了经济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保护得好,环境资源的利用就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优美良好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市场经济资源,是一种社会经济产业。人类社会随着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环境产业必然会兴起并向纵深发展,人们的消费由解决温饱问题到物质满足进而追求环境舒适,一股绿色消费的浪潮正席卷而来,环境文明已成为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消费的新追求,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障碍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采

武汉重点小学初中大全

湖北省武汉市省级示范学校,共31所 江岸区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 武汉市育才小学武汉市育才二小 江汉区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红领巾小学 武汉市第十二中学 桥口区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武汉市崇任路小学 汉阳区武汉市第三中学 武昌区华师大一附中武昌实验中学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昌水果湖中学 武汉中学武汉市中华路小学 武昌实验小学武汉小学 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青山区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 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洪山高级中学 东西湖区武汉市吴家山中学 新洲区新洲一中 黄陂区黄陂一中 江夏区江夏一中

蔡甸区蔡甸一中 武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中学 局直属武汉外国语学校 武汉市重点小学包括有湖北省实验小学,育才一小,育才二小,红领巾小学,崇仁路小学,大兴路小学,武汉小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中华路小学,鲁巷小学,红钢城小学,钢城九小等。 江岸区武汉市育才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中学 武汉市七一中学武汉市实验学校 武汉市第十六中学武汉市警予中学 武汉市育才高中汉口铁路职工子弟中学 江岸区蔡家田小学江岸区鄱阳街小学 江岸区一元路小学江岸区铭新街小学 江岸区花桥小学江岸区长春街小学 江岸区黄陂路小学 江汉区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 武汉市友谊路中学江汉区黄陂街小学 江汉区滑坡路小学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 江汉区华中里小学江汉区大兴路小学 桥口区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 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武汉市第十七中学 武汉市第二十四中学武汉市第六十二中学

桥口区井冈山小学桥口区新合村小学 桥口区东方红小学 汉阳区武汉市翠微中学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汉阳区玫瑰园小学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武昌区湖北华一寄宿学校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武汉市第四十五中学 武汉市女子高级中学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武汉市粮道街中学武汉市武珞路中学 武汉市东湖中学武昌区中山路小学 洪山区武汉市洪山中学武汉市英格中学武汉市光华学校市卓刀泉中学 洪山区广埠屯小学洪山区街道口小学 青山区青山区红钢城小学市青山石化学校 东西湖区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中学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二中学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 东西湖区吴实验小学 汉南区汉南一中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姓名:学号: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该着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发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的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白色污染 1.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现状 1.1 关于环境保护的理论性描述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2环境现状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2.环境破坏的突出表现的几个方面 2.1土壤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国内相关机构调查报道,由于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一些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森林植被的消失、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引得不到科学的处理而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土壤的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 2.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能源节约技术的转让进程。我们特别应当采用经济鼓励手段,使工业家们开发改进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 2.3 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生存面临挑战 由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而走入灭绝的边远。然而一些物种的绝迹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多样性。 2.4 地表森林面积锐减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江西师范大学 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欧圣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举目共睹。但也就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精神家园—环境,却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大的痛。 现如今,我国经济正在实现飞跃式的发展,然而,各种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等等。城市的上空充满了雾霾,乡下的溪水变成了污水,各种污染性的气体充斥着我们的身体,我们曾经把其称为甘露的雨水变成了具有腐蚀性的酸雨,我们害怕出门,因为污浊的空气已经把我们的对外界的向往冲淡。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会否也会偶尔的羡慕一下古代人的生活,那时的他们,出门永远不需要准备口罩,因为那时的空气中还没有太多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性气体,天还是蓝的,空气还是清新的;那时的他们,渴了可以喝河水中那最天然的水,因为那时的河水还没有被注入各种污染物,河水还是清的,水还是甜的;那时的他们,闻着花香,听着鸟语,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一切,又把一切都赠还给了大自然。而现在的我们,从大自然中拿走了那么多,而最终留给大自然的却只是一大堆的生态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太多的环境问题,以至于再回头追赶环境问题的时候,我们已无法把生态还原成最初我们印象中的那个样子。 江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强调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可见,一个好的环境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我们只有拥有一个好的自然环境,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才能更好的为这个社会服务,为我们的国家尽忠。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也正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我国才能在短短的三十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果实,但又却不得不承受着环境污染带来的弊端。因此,只有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人民有真正的幸福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于我国的 __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作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能够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协调,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效率的提升,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已经是改善了部分地区的环境状况,但是整体的环境状况还是处于一种恶化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还在持续的恶化当中。同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 __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大气污染问题 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中表现最为明显,居民感受最为强烈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特别是空气质量较差,大气污染严重,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是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汽车尾气、煤炭的燃烧以及其他污染气体的过量排放造成。有数据表明,我国的酸雨出现频率不断提升,我国已经成为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的雾霾问题已经逐步扩散,不仅是

我国的北方地区遭受雾霾的影响,南方部分地区以及一些中西部地区也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问题。 (二)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水资源的短缺、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已经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用水困难的问题。虽然经过我国“南水北调”、“西水东调”的战略性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情况,但是我国工业污染和废水处理的有效性较低,造成我国水资源仍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严重的威胁到了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的引水质量和数量。 在我国的环境污染中,还存在土地恶化问题,植被覆盖率不高的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于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急需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实现我国的健康发展。 (一)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在我国实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够使得能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合理利用,不仅是能够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辩论赛重点

辩论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应何者优先? 正方:环境保护应优先于经济发展 反方:经济发展应优先于环境保护 反方一辩陈述本方观点:从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看, 我们要彻底地解决环境问题, 必须要标本兼治。要治本,必须优先发展经济,从根本上优化经济结构堵住产生环境问题的源头,要治标,同样要优先发展经济,为解决眼前的环境问题提供技术、资金 等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正方一辩陈述本方观点: 经济发展是指社会能够提供丰裕的商品来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 , 环境保护则是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保护生态平衡。经济要发展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厂房与原材料来保障商品的供应——那便存在一个问题:自然分给人类的土地与原材料是有限 , 经济优先发展就一定会侵占原本不属于人类的自然资源。 二辩手盘问 :请问对方一辩,经济是一时之事,环境是万代之事,哪个重要? 经济发展慢了,人们还可以吃到饭,环境没了,还能生存吗? 反方一辩:不好意思对方辩友, 恐怕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是优先权。并不是说 经济优先就不搞环保了, 只是环保处于较次的位置, 跟中国现状一样, 政策虽然说要重视环保, 但一般县区还是经济发展优先的, 也就有资本的大城市才比较重视搞环保,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正方二辩:请问正方三辩, 如果发展经济优先的话, 很可能造成环境成本大于经 济效益的情况,这样的经济是发展还是倒退? 反方三辩:这种情况确实有存在, 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各个行业情况不同,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但按你的意思,这种情况下经济效益是负的, 那我们改行环境保护优先,就能转亏为盈?我不这么觉得。 反方四辩补充发言 :

武汉市东湖中学双创真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1、有可能题目和选项的顺序有所调整,请看清答案后再作答。 2、必须在2011年10月25日16:00之前做完。 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答错,此题判零(显示给老师看)) 1.在企业的创建过程中,( )是至关重要的 A.创业管理 B.创业投资 C.创业人才 D.创业融资 标准答案:D 2. ( )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本和财富,而且潜力无限,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A.资金 B.技术 C.人才 D.思想 标准答案:C 3.采用( )策略的企业同时为几个细分市场提供服务,为每个细分市场设计不同的产品,并实施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 A.细分性营销策略 B.无差异性营销策略 C.差异性营销策略 D.集中性营销策略 标准答案:C 4.某石油公司请了一组心理学家到公司分析“研究和发展”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什么比其它工作人员更富于创造力。经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心理学家找出了这些人比其他人更富创造力的原因:那些富于创造力的人都认为自己有创造力,而那些缺乏创造力的人大都是些自认为创造力不足的人。这说明了创造力需要( )。 A.高度的自信与积极进取的心态 B.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C.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D.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民主参与热情 标准答案:A 5.所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围绕创业者个人的能力与素质来展开是在( )。 A.种子期 B.起步期 C.成长期 D.成熟期 标准答案:A 6.创业过程中,真正进入实际操作的首要环节是( ) A.人才的培养 B.资源的整合 C.市场的挖掘 D.营销的组合 标准答案:B 7.鼓励就业和再就业,对军队转业干部从事个体经营,其雇工7人(含7人)以下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 )内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标准答案:C 8.将营销策划的最终成果整理成书面材料,即营销策划书,也叫( )。 A.策划书 B.说明书 C.营销计划书 D.企划案 标准答案:D 9.根据《中国城市创业观察报告》分析,武汉创业环境在16个城市的总体评价中排( )位。 A.11 B.10 C.9 D.12 标准答案:A 10. ( )是决定创业倾向、影响创业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创业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 A.创业环境 B.创业对手 C.创业者家境 D.创业地区 标准答案:A 11.在武汉,为扶持城乡居民创业,对创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 )内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标准答案:C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近10%,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增速,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财力空前提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主要问题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的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普遍存在,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问题也很突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在中国30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出现。因此,我们当前的环境特点具有结构性、压缩性的特点。 环境问题当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我们确定了2020年全面建成汇集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中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5-14.9亿,城市化率达到55%,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产生量将比2000年分别增长约1.3倍和2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小康阶段,消费结构显著变化,经济全球化给环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可以说,未来一段时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矛盾的凸显期。如果不能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将面临着巨大的环境风险,国家环境安全将受到威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环节。 正是基于对我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深刻思考,我们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党的十七大,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转变发展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请大家注意,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实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的观点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些重要的战略决策表明,环境保护进入了国家建设发展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当前中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党中央、国务院反复进行了研究,在我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这个会议上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当前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这三个转变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向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并重转变,这是总结了我们过去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 第二,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同步转变。总理说,我们研究经济问题就要同时研究环境问题,这样把环境保护的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第三,从过去主要行政办法来保护环境逐步转向,既依靠行政手段,又依靠政策、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来保护环境。这三个转变是方向性、战略性、历史性的。因此,后来人们把它称之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性转变。这也是当前我国政府在环境问题上最重要的政治主张和指导思想。

关于绿色发展环保演讲稿

关于绿色发展环保演讲稿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体。一篇好的演讲稿不仅可以快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还可以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绿色发展环保演讲稿3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绿色发展环保演讲稿篇1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在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上,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将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科学发展理念 理念作为思想理论的“头”,是规律性认识的凝练与升华。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

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深刻体现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念。 二、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理念是理性反思时代问题得出的科学结论。当今中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铸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同志强调,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但使我国能源、资源不堪重负,而且造成大范围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突出环境问题。种种情况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瓶颈制约是资源环境,最大“心头之患”也是资源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消除党和人民“心头之患”的必然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准确把握世界生态文明发展潮流的科学发展理念。

从空调的安装想到教学目的

从空调的安装想到教学目的 武汉市东湖中学雷国银 今年热天我买了一台空调,属挂机型,打算装在卧室。我打量了一下,没地方装。空调安装工说:“装的地方多得很,你想装哪我就装哪。”可是,当我提出来要装一米高时,他说他从来没有装过。他说安装说明上有规定,要装在两米至两米三高的地方。的确也是,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一家的空调只装一米高的。 我为什么提出来要把空调只装一米高呢?物理学中有一个原理,在一般情况下,任何物质都有热涨冷缩的性质,空气也不例外。我把这个性质用到了房间的空气调节上。热天要制冷,冷空气下沉,似乎将空调装高装矮一个样。其实不然。我们的房间的高度一般有三米左右,而一般人的活动高度只在两米以下,甚至更低,只有一米左右,比如坐着或睡觉。这样,我们可以只调节人的活动空间,而不调节整个房间的空间。空调安装在一米高的位置,正好只调节人的活动空间。开空调时,首先对一米以下的空间进行降温,空间小,降温快,我们很快就感觉到凉意,也觉得空调的效果好。而把空调装至两米高的位置,开空调时,是对两米以下的空间进行降温,空间大,降温慢,我们就很难感觉到凉意,自然觉得空调的效果不好。在同等条件下,调节两米以下的空间是调节一米以下的空间的两倍时间。可见,费时又费电。热天是制冷,冷空气下沉,而冬天是制热,热空气上升。这个时候把空调装高了效果就更不好了。脚下总是感觉凉飕飕的。当然,这只是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效果又怎样呢?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排除了来自老婆、女儿、安装工的一切干扰,将空调内机装至一米高。结果,开机降温迅速,制冷效果好,一个一点五匹的挂机,把卧室和客厅都调了。如果都能将空调下降一米,不是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吗? 说实在的,很少有人想到在一米高的地方装空调效果会好一些,而且在一米高的地方装卧式挂机的确难找合适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把空调设计成立式的,可以安装的地方不就多了吗?门边,窗户边,床边,柜子边都可以安装。 由此,我就想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教学生知识吗?不是,我们是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到是我们的真正目的。都抱怨空调效果不好,耗电,就是不知道空调的位置没装对。 通用技术是指除了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且应用广泛、具有时代特征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通用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用,作为一名通用技术教师就应该教学生如何运用各学科的知识,特别是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2013.8.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