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0302阅读反馈

20160302阅读反馈

20160302阅读反馈
20160302阅读反馈

阅读反馈

本周学习共学习两篇关于社会心理学文献,这两篇文章从不同出发点证实

了各自的观点。

1、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紧急情况下旁观者的干预:责任扩散)

这篇文章是一篇实证研究,以1961年的一次杀人事件为背景,讲述一个美

国妇女在长达半小时的被杀挣扎中,目睹全过程的38名目击者竟无一人帮助或报警。这种现象被总结为“责任扩散”。许多人将这种见死不救的行为归结为:道德缺失、行为缺失和冷漠。

之后本研究的作者通过招募59名女性和13名男性被试参与了一个模拟实验。实验将每个被试带入一个房间,并配备麦克风,要求他们轮流阐述自己的

大学压力的生活和城市环保,实验者告诉被视,有人发言时,其他人的麦克风

将是关闭状态,事实上并不是。第一个发言的人将在第二轮发言时扮演一个癫

痫发作者,考察当其他发言者听到癫痫发作者时是否会帮助他或者采取怎样的

行动,然而有帮助者冲出房间时发现助理坐在走廊里,并说:一切在掌握中。

于是这些人犹豫的再回到自己房间。

最终结果显示,人们面对助理的掩饰和自己的判断之间出现了判断问题。

要么他们矛盾实验者嘱咐的任何情况下不要离开实验,要么他们担心自己会受

到这个癫痫者的影响等。所以基本上不会救人。但是在这个研究中许多人虽然

没有去救人,但表现出极度紧张不安,并且十分担心患者的状况。所以道德等

问题的猜测被否决。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两人组看到紧急情况比三人组更容

易救人,三人组比六人组更容易救急。也就是说当紧急事件发生时,人数越多

越可能出现责任扩散,都认为会有人去援助。事实上并非如此。

2、Validity and Realism in Research (研究的有效性和现实性)

这篇主要以理论为主,通过两个例子,说明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结构效度以及研究的现实性。并且说明: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相互

独立排斥又统一存在。主要强调,由于提高结果的可靠性而严格控制实验环境

将提高内部效度,则会使得外部效度降低;反过来,由于实验环境与现实环境

的高仿真性会增加外部效度的同时降低内部效度,这就是相互独立排斥。但是

我们的研究不能只追求内部效度或外部效度一个方面,也不能两个都达到完美,这是就要求我们权衡这两者之间的利弊,由此选择适当大小的内外部效度。

作者将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内部效度。首先,作者通过举例说明

望影响行为。之后提出效度概念,解释并介绍了这三种效度;其次说明影响内

部效度的因素(历史、成熟性、选择、流失率、统计回归);最后提出提高内

部效度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第二部分阐述外部效度,与内部效度阐述方法相同。最后提出结构效度。作者就“囚徒困境”以及自己在服装店与妻子买衣服误将

玩笑听成威胁的亲身经历为例,说明了研究中内外效度的重要性。并且就他自

己亲身经历的这件事,作者这也谈到旁观者效应可能并不仅仅是人们等到其他

旁观者援助,而可能是他们并不知道实情,许多信息没有沟通也就很模糊。这

与前面的第一个研究中提到的旁观者效应有所出入。虽然例子相似,但结果完

全不同。这也就是这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

两篇文章一个从实证研究出发,一个从理论解释出发。一个落实理论应用,一个注重理论升级。一个借理论阐述现实,一个靠现实归纳理论。所以我们不

得不思考:(1)如果旁观者效应是由于责任扩散,那么有恶棍受许多民众围攻时,与恶棍无怨无仇的人为什么也会上前围攻,这是什么心理?这与旁观者效

应是否相反?(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否因为某些心理障碍出现对紧急状况的漠视?例如,海洛因使用者一般表现着对常人的漠不关心,当自己的同伴处于紧

急事件时,他们会和正常人的行为一致吗?内心的唤起或许是一种本能,但到

底怎样解释这些问题,可能还需要在以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理论翻新和

实践探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