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反思

关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反思

段进军/DUANJinjun

(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苏州,215021)

(AcademyofFinanceandEconomics,SuzhouUniversity,Suchou215021,Jiangsu,China)

【摘要】我国在”九五”和”十五”期间,特别是”十五”期间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使本来已处于快速发展的

城镇化进一步地加速,导致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冒进的态势。城镇化的冒进带来以下危害:城市建成区的急剧扩张与耕地减少;引发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致使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因此,我国城镇化必须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岗位增加相适应;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突破基于经济理性城镇化的局限性;城镇化发展要实现三个统一,即必须注重表征和内涵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I关键词1中国;城镇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Duringthe“9thFive-YearPlan”andthe“lOthFive—YearPlan”period,especiallyduringthelatter,theproposalof“seizingtheopportunitytospeedup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hasfurtheracceleratedthepaceofurbanizationwhichhadalreadybeeninafastspeed,resultinginacertaindegreeatrendofrashadvancement.Theconsequencesoftherashadvancementareasfollows:the

rapidexpansionofurbanareaandthedecreasingfarmland;Theseriousenvironment&resourceproblems;Landurbanizationhasamuchfasterspeedthanthepopulationurbanization;Leadingtouncoordinateddevelopment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causingthephenomenon

of“theurbanpoor”tohappen.Therefore.oururbanizationmustbebasedonournationalconditionsandfilllowtheprincipleofgradualandorderly

manner;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mustbeinlinewiththeleveloftheindustrialstruetureandtheincreaseofemployment;Roadofhealthyurbanizationandnewcountrysidebuildingshouldbeunited;Limitationofeconomicrationalreasonshouhtbebroken;Urbanizationshouldfocusontheunitybetweentokenandcontent,unitybetweeninstrumentalrationalityandvaluerationality,andunitybetweenfairnessandefficiency.

KeyWords:China;urbanizationprocession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f‘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形成了若干主流观点:第一,我国是“工业化超过了城镇化,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二。我国“农村人口太多。需要尽快解决城乡不合理的二元结构问题”.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其三,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前,城镇化速度较慢。城镇化水平在3卜60%之间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达到70%以后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以上主流观点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我困各地都将城镇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有些地方甚至不顾客观条件米快速推进城镇化,忽视r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城镇化冒进的态势。

的态势

根据城镇化的速度,陆大道、姚士谋等人将我国城镇化划分为以下阶段Ill:1949--1957年.年均增长0.6个百分点.属于正常阶段;1958一1960,年均增加1.45个百分点,属于过度城市化;1961—1963年,年均增加为负值,属于反城市化;1964—1978年,属于停滞阶段;1979--1995年,年均增加0.63个百分点,属于正常阶段;1996—2005年,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属于过度城市化。其中1996--2005年我国城镇化年均增长1.4个百分点属于过度城镇化。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我同城镇化在原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在200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周围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使本来L二经很快的城镇化进程处在进一步“加速”之中。出现了城镇化的冒进态势。在2000—2005年五年问.城镇人口南4.56增加到5.62亿,增加了1.06亿,每年2100多万人。这个期间.我围城镇窄间严重失控,产生了严霞的后果。在全国范围内,正常的发展和人为的拉动,使我国城镇化率迅速t升。

出户

水b————-—‘———一/

/。

h葛一鳆苣升耀【(+0中目的第一趺王簧I冀‘五向第二农反向

蕞r行化,赫。纠‰,喊市‘t鳗市亿被岳的rn且-℃

{196l—『1966一1976l止臂城

‘19蚶72lMJ。】阶段

lI%5I巾叱(1977年I

圈1我国城市化水平及发展阶段的波动性

资料来源:取自周一星“世界银行远程教育课“资料.2001。略做修改万方数据

竞赛、攀比和大规划大圈地之风从此越刮越大。城镇周围的空间严重失控。许多耕地和农田被毁掉,制造出大量的失地农民与城市边缘人群。农村人u急速、大规模地向城镇迁移或转移,远远超出r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快速的城镇化引发出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2.1城市建成区的急剧扩张与耕地的减少

冒进式城镇化导致城镇建’发用地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过度侵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根据建设部门专家的数据,1991—2000年全国城市建没用地每年平均增加150多万亩.2001年在300万亩以上。2002年上升到500万亩寿右。沿海各省市2010年的土地指标存2001年已经用完Ill。根据国土资源部门的数据,在1997—2000年期间.平均每年建设占用耕地为270多万亩;而在200l一2005年期间.该数量已增加至328万由.。我国耕地平均值已从2001年的1.49亩降低到2005年的1.40亩,相当于同期世界人均耕地2.88亩的48.6%。更重要的是,我国人均耕地还有不断递减的趋势(如表l所示),土地存在着严重的失控。另据王元京等研究测算阁,如果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变(人均133平米),按照日前城f仃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2020年要达到城f{j化率60%、T业化率70%的目标,所需要的建设用地总量至少达到l亿~2亿亩.而可供建设用地的总量(包括农村建设用地)仅3400万~4000万亩,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缺I:1。另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规定,居住用地通常占建设用地的20%~32%。工业用地一般不超过15%~25%.商业用地5%~15%.道路用地占B%~15%。王元京按照上述比例测箅,我同居民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商业用地的需求与Hr供给量之问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如表2所示)。

2.2引发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

冒进式城镇化进程还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破坏。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基础难以支撑冒进式城镇化和窄

表1我国人均耕地变化情况

年份食芽芰尹鬈老芸}耕地≮要产比重人慧地it霉200l1276”19.113.291.49

200212845318.813.251.46

200312922718.512.851.43

200412998818.3612.831.4l

200513075618.3l12.821.40

舞料来源:中国国j:资源年鉴2000—2005年

表2未来15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供求缺口估算

用地类型

全国建设朋地居民川地

工qkJtl地

道路J|J地

商业用地建设川地需求譬(万商)建设Jtl.t也供给量(万商)供求缺u…——,……—。——…….。。。.。——...o1(X.1003(XX卜一4000700(卜6000

3000900—10002000

250063n一840600

1500315—4201190

1500315—4201100

蟹料来源:_E元京,“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走空问节约之路”.http://www.jrj.corn。问蔓延式的大扩张。城市要求大规模的电力、优质的能源和大型的集中水源作为支撑.人均能耗、水耗以及垃圾集中排放量都要比农村大得多。2003年,全国70%城镇缺水,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90%的城市沿河水系遭到污染,全国污水处理率只有36%。全国城巾-年产生活垃圾1.5亿吨,有200个城市m现垃圾围城的局面.在50%的垃圾处理率111只有lO%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近十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在给排水、环保等城市基础设施方Ili『的投资逐年增加,但资源和环境的缺口并没有相应缩小。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我同城镇化的速度过快,背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严重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14l如汀苏、浙江和广东i省的环境信访量在1999—2001年间曾经高达全国的30%以卜(1999年达34%),在2002—2005年间也占到伞同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广东的环境信访量在1999年占全国环境信访总量的13.2%。超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的总和(33038件),为另一个农业大省四川(8782件)的4倍;2004年则高达78261件。占当年全国信访总量的11.5%,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全国一年的环境信访量。同样较为明显的是浙江,该省的人口不足全国总人口的3.6%.但根据能够获得的数据,其环境信访量最高时曾占到伞冈的11.4%(1999年),最低时也达6.4%(2003年)。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存发达地区也较为突出。根据阎世辉的报告,2003年以后,包括江苏、浙江的各一部分及上海在内的长江i角洲地区发牛的群体性环境事件占全国f司类事件的40%左右。考虑到这一地区的人口和面积分别只占伞囤的6.3%(2004年)和1.1%,其环境冲突的区域聚集性异常明显.也远远超过其地区GDP占伞同总量2l%的比例。因此,必须认识到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处理好丰十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3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

很多学者认为。城镇化速度虚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农民的土地被城镇化了.而农民及其家属却未被城镇化。据对86个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的跟踪分析,1990~2000年,城镇人u规模增加了26%(按普查年城镇常住人口u径统计),城市建设用地却增加了67%.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镇化速度虚高。城I仃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是衡量城市用地集约程度的重要指标。从1995~2004年来看。叶T困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平均为1.78.明屁超过了世界公认的合理限度1.2。2002年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最高达到2.89。这说明中国的城nf土地扩张的速度明显高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表3)。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引发大量的失地农民。2000年全国已有5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存200l一2004四年间.全同义净减少的2694万亩耕地.按劳均4亩耕地计算.相当于增加了670万农、Ik剩余劳动力。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F去.到2020年又将有6000万农民失业和失去十地【lI。

2.4致使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同时引发“城市贫民”的出现

在城市化与“三农”的关系上.过多地偏重于城镇.对工农和城乡差距拉大问题相对重视不够。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例。1997年为2.47:1.到2003年已经扩大到3.23:1:1998~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量仅为城镇居民人均町支配收入增量的15%: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牛

?中彩贝29.城rf:发腱研究15眷2000,年第4期万方数据

寰1我国人均耕地变化情况

错料来源:根据巾国城市统计年鉴1996—2005年相关数据ff算

活消费支m为2185元。比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7182元少4997元.仅为城市居民的30%。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分配方面,偏重于城I仃。忽视农村。根据《中固统if.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以2000年为例:城镇小学在校生人均预算内经费为658元.农村仅为479元。只相当于城镇的72%;农村人u占全国总人13的63.78%.但农村p生总费用却只占全目卫生总费用的32.07%。人均卫生费用农村只是城市的1/3: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覆盖比例达52.5%,农村只有9.9%.棚差40多个百分点。

除城乡不协凋以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存城市形成r新的“二元结构”.引发了“城市贫民”的出现151。“城Iff贫民”这个概念是存2【)02年12月12t-I南联合囤开发计划署和中同民政部共同举办的“中围城市反贫困论坛”首届国际研讨会卜.首次被提出(I|1国人口信息网,2003)。2003年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目前城I“贫用人口有3000万左右,约占城市总人tJ的1/10,并在不断地增长(中国人lj信息网,2003)。这个以失业人员与流动人口为主体的贫阑阶层面临着一系列诸如就业、住房、福利等社会问题。而企业改制及残缺不全的幸十会保障制度正将更多的人推向贫困.加剧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和政府管治提出巨大的挑战。

3.I依据中国国情。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城镇化作为内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其发展方向、“模式”和效用.都取决于特定国家的基本同情、经济社会背景以及相关的制度、体制和政策环境。不存在世界普适的城镇化的“必然规律”。我国城镇化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模式。比如我国水土资源的有限性决定我国城市化必须走一条卒问节约型的道路161。2000年,中国的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7%,是澳大利亚的1/30,加拿大的1/19.俄罗斯的119,美国的1/8。但2004年我同城市市辖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达133.68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划用地标准达30%(建设部2005年重新颁发J,《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用地标准的最大区间为60~120m2/人)。从典型城Iff米看,北京、烟台、南京、广州、黄山等城市人均建没用地义明显超过伞国平均水平(如表4所示)。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1992年世界著名的十大城

裘42004年全国部分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资料束源:中国国L资源年鉴2000—2005年

袭5部分国家城市化率由加%到40%所经历的时间…

因家英圜法圈德国美国苏联开本中圆。ii:................一——…——…一———。——

达到20%的年份1720180017851860192019251981

达到40%的年份1840190018651900195019552003经历的时闸1201008040303022

资料来源:陆大道等著.(2006巾囤区域发展报告一城镇化进程与空问扩张》.曲务印恬馆,2007.10,第4员。

市建成区人均占地听积大多数少于我国。开罗31平米、巴黎(中心区)49平米、汉城55平米、东京76平米、雅加达80平米、莫斯科l12平米、纽约113平米、新德晕152平米、墨两哥城182平米、伦敦229平米。目前,城I“用地的扩张蔓延也并非中同特有的M题.全球都在密切关注城市化地区的盲目扩张及其后果.并小断有新的成果出现【”.比如“新都市主义”

(newurbanism)、“精明增长”(smartgrowth)、“紧凑城市”(compacturban)等控制城市蔓延的相关理沦。因此,我们要借鉴【日外新的理沦,结合巾国的实际,走出?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另外.基于我同的基本国情和城镇化面临的特定环境,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自-效稳定转移,是我国城镇化在未来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的丰题;巨大人口转移规模与城镇有限的吸纳能力之问的矛盾,是长期影响我困城镇化的主要矛盾。这也在一定程度卜.说明我国城镇化必须要走循序渐进的道路,不能走冒进式城镇化的道路。通过表5可以看到许多国家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列40%,大都经过漫长的道路,巾国基本的国情决定r我们不可能比这些同家更快。

3.2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与产业发展的进程及就业岗位增加相适应

近年来,我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卜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推动的。许多地方通过行政区划渊整实现城市规模的扩张,虽然土地实现了城镇化,但所在Ⅸ域人口仍然从事第一产业,并未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

另外.在城镇化的发展中。出现了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代替城市化的倾向161。表现m强烈的地方政府单一推动型特征,忽视资源环境制约条件,有些城镇无序蔓延,重复建设,盲目罔地,乱征滥用耕地,到处设立开发区、产业园、软件园、物彩负30?

万方数据

流园、CBD、大学城,超越本地需求与可能,过度负债建没宽马路、大广场、会展lll心、高尔夫球场、主题公园、行政中心等.造成功能蕈复和服务的低效率。这些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并未实现产业的发展,而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

最后.在未来城镇化的过程中,就业问题也表现得更为突出161。这是因为:(1)我国产业结构到了以重化上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进程中就业结构转化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转化。以2002年为例。伞国GI)P为104790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分布分别为15.3%、50.4%、34.3%,而i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50%、21.4%、28.6%。最为明显的是1990年开始,第二产业在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对就业的贡献却fl;现了下降的趋势。(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来自企业,特别是同有企业改革以及全球化内外两重压力,大量T人下岗。面临再就业的难题。根据1996年和2001年两次全国基本单位普台数据.5年问。从事第二产业的企业从qk人员减少了1850万人。各级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3)在1980年代与1990年代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乡镇企业受到自身发展模式及条件的限制,从1990年代未开始进入了调整期。无法进一步大规模吸纳劳动力。(4)在地域上.城乡流动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向大、中城市集中的跨区流动。研究表明.“十五”期删城乡人口迁移距离大多是近邻迁移.即县内各乡镇之间的迁移,大概占35%左右;然后是中程迁移.指的是省内跨县市之问的迁移.大概占25%左右,两者约占70%;剩余大概30%左右属于远程迁移,就是跨省迁移。近年来,向县外、省外转移的跨区流动人El持续上升。户籍制度改革也将进?步取消或放宽城乡间人几流动的障碍。所以.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就业fbJ题是非常突出的。

斟此.我同城镇化与T业化和经济发展,并非一个“滞后论”可以概括的.更不足简单地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空间转移可以解决的。由丁我围的基本国情、建同后曾长期实行的“非城镇化的T业化”方针的惯性作用.规模巨大农村转移人【J与相对有限的T业和城IH吸纳能力的矛盾,将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长期面临的基本矛盾。实现就业供给能力最大化应当成为我国确定城镇化和工业化模式、产、啦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重要基点。

3.3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

关于城镇化是解决我围“三农”问题的出路,很多学者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农民贫困是一种“权利贫困”。If|i“权利贫困”又相当大程度上属千“制度性贫困”liOl。不解决合理的制度供给I'廿J题.“三农”问题解决无单,城镇化问题解决无望。所以.解决“i农”问题的“宝”押在城镇化卜,有可能导致国家对农村、农业自身发展视线的转移和忽视,从而也不利于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构筑良好的基础。鉴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城镇人口就业压力厅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饱和的基本国情,城镇化率的目标不一定非要象发达困家一样达到70%、80%或更高,而可能在达到60%后城镇化率的增长曲线就会逐渐进入平稳阶段[1l。那时,城镇化率的增长曲线就会逐渐进入平稳的阶段。那时农村人口仍有5亿人之巨.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仍是一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是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享受城Iff文明;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来缩小城乡差异。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是我l目最现实的选择。

3.4突破基于经济理性城镇化的局限性

我国自1949年建国后开始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进程以来,城镇化基本都是由政府主导,始终服从于国家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控制。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现代化再次成为国家的发展目标,但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在国家战略和政策层面,并未自觉地将城镇化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直接联系起来.H益突出的“i农”问题与城镇化之间内在联系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直到19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困出11受阻.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有所降低。这一趋势使得从1990年代中期即出现的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与内需不足的矛盾愈加凸显.其主要原因被归结为大量滞留于农村的收入低下的农民.难以产生对耐用消费出的需求。理论界和有关部门作出了城镇化已经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久瓶颈的判断。“变农民为『}j民”被视为托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国家于是明确提出J,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由此可见,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从一开始就是基于经济理性,以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61。

我们认为.不能把城镇化简单地等同于人口转移和经济发展的过程.而忽略r城镇化对社会结构的作用和社会影响,忽略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和政治发展。城镇化是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制度的变迁过程.是一个广泛涉及和涵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过程011。城镇化作为现代化重要特征之关系.则改变r人们的社会关系。而发展丰义导向,随着市场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促进了我国丰十会的深刻分化,社会由原来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演变为多元化的阶层结构,城IIj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白领阶层”和?l?等收入阶层逐步壮大。主要Ilj政府官员.管理人员、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员构成的这一阶层.冉于良好的素质,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要求,要求给予社会更多的内治夺间。I司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产牛r相当?部分的弱势群体。他们对维护白d的利益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基于卜述考虑,城镇化的进程必须关注社会结构变化,以及IlI此带来埘城市治理的变革。

3.5.城市发展要实现三个统一

首先.城镇化的表征和内涵的统一。这些年不同地Ⅸ将城镇化率作为I:1标相互攀比。城镇化率作为城镇化表征数量指标的最大优点.简明。综合性强。缺点是不能很好地伞面反映城镇化质量水平;同时,它还受到人口统计制度方法科学性程度的制约,,有时人口统计中的非正常误差可能会造成该指标的失真.给相关决策带来误导。冈此。在未来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除r关注城镇化率以外,更廊该关注城市化的内涵和质量|121。其次.城lH发展要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113—41。我国城市和城市规划界由于受到西方“现代性”和理性主义、发展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在理性主义的“认知一I:1标”模式作用下。许多地方普遍确定了“做大、做强、做美”城Iff。并且坚信这些目标依靠人的理性能力是能够实现的,而漠视“为r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等。这表现为T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无限扩张和价值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严重缺失。最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效率”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即使足对强调“经济效率”的主张保持警觉的社会学家。面对数亿llI国农民的生存现状。也绝难对今天“城市化”的观念和目标简单地提出否定

城市发艘研究15卷20084第4{|;}{

万方数据

的主张来。我们认为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应成为未来城市化的发展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lJ陆大道等著,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一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MJ.北京:商务印书观,2007.104一119,135—136,l一5。

f21周一星等.土地失控谁之过,【J】城市规划,2006(11):65—80。

【3J.王元京,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走空间节约之路,hap://www.jrj.corn。

【41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一以浙江省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中心.WWW.chinaelections.orgo

【5】叶嘉安等,中国城市化第四波(J),城市规划,2006(1):13一17

f61陈锋,关于我国城镇化的非主流视角(J),城市规划,2005(12),18—26。

【7JWilliamsK,BurtonEandJenksM.AchievingSustain—ableUrbanFornl【C1.LondonandNewYork:EFNSpon,2000.【8]Breheny,M.1997,UrbanCompaction:FeasibleandAcceptableCities。14:4.PP.209—217.

f91JenksM.andBurgessR,2002.CompactCities:SustainableUrbanFormsforDevelopingCountries.LDndon:SponPress.【10】温铁军,我们到底要什么【MJ,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55—60。

【ll】陈映芳,城市化质疑(J),读书,2004(2)。

f12】秦玉文,对城镇化表征、内涵和指导思想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中国建设报,2006年1月24日。

113】陈锋,城市规划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之辩(J),城市规划,2【)07(2),9—16。

[14】孙施文,城市规划不能承受之重(J),城市规划学刊,2006(1)。ll—17。

作者简介:

段进军(1968年~),男,山西运城人,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上接第27页)

除了传统义化之外,湿地旅游还要善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开发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旅游项目,体现湿地文化的多样性、时代性。如开展“湿地饮食文化旅游”、“湿地商品文化旅游”等,延伸湿地旅游的价值链;还可以开展“湿地文化艺术节”、“湿地生态摄影展”等活动.提高湿地旅游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3.1科学规划、详细分区、分层开发

湿地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是在维护湿地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开展观赏和游憩活动,所以要特别强调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开发之前,必须做好允分的考察和调研,在尊重湿地自然规律的基础卜进行科学的规划,并根据其生态特征进行详细的功能分区:包括核心保护区(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人为下扰)、生态缓冲Ⅸ(可以开展一些静念的观赏活动)和游憩开发区(允许开展适当的游憩活动)。形成自然——半自然——半人T——人工的渐变和过渡,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行为对湿地生态的破坏。

3.2融入文化内涵.突出特色

由于湿地资源特征的I司质性。许多湿地旅游区开展的游憩活动都非常相似,主要集中在动植物观赏、农家乐、渔家乐等项目七,特征不突出,品位和吸引力也大大降低。所以,湿地旅游要善于与地域文化和民俗传统相结合.与周边的环境景观相结合.如江阴湿地公园的规划就与徐霞客故居相结合。以湿地生态为依托、以“霞客文化”为主线.形成独具风格的文化生态游。

3.3建立健全湿地旅游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和监督

我国于i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并编制r《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发布实施。但对

lrb,¨}S,lljf协、s、f,i.{5、执42ta)s于湿地旅游的开发和利用.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约束。这也是造成HIi{f湿地旅游开发“短视行为”的重要原因。下一步,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管理和监督,从制度上保证湿地旅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4作好湿地环境影响评价。保护湿地生态

建立科学的“湿地环境影响评价系统”是开展湿地旅游的重要工作之一。要随时监测人类游憩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旅游开发的强度和规模。有效保护脆弱、敏感的自然与生态环境,适度、合理、有序地开发湿地旅游资源,实现湿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开展湿地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为人类开辟另一片新奇、自然的游憩空间,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提供一个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平台。要举持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开发,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游憩活动。实现湿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牛。

参考文献:

[1]盛正发.论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J].旅游管理.2005,12(4):32—33.

『2]http://www.zqtourism.eom/landseape/ddhhldh.htm

[3]卢玉晶、陈舒.夏天,来一趟湿地之旅吧【J】.南方周末一旅游周刊,2006年7月5日

[4]庄大昌、董明辉.洞庭湖湿地观光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2):120~122.[5]童道琴.论湿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杭州西

溪湿地公园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74(4)77~79

作者简介:

刘琳(1964年~),女,高级工程师。

杨浩博.南京理工大学。

李秉毅(1962年~),副教授,博士,同济联合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所所长。

万方数据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世人对中国教育现状,众说纷纭。中国教育模式形成已久,并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但事实确实,中国教育现状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现状一:教育商业化、功利化。 从古代文人考取功名以图走上仕途之路,到如今我们把“教育”与将来的工作、收入、生活、居住条件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十年寒窗为的不过是以后有一个优越的生活。我相信,90%以上的人都是这样想。以致于如今的教育愈加趋向商业化、功利化的方向。而许多学校,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致力于追求虚名,以图在各大“排行榜”上图的一席之地。许多学校并不专心于学术教育,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升学率,提高学校知名度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在微博上透露自己对学生的要求——40岁时如无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另外,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开50多万宝马去上课,是3家上市公司董事,他在全国性的研讨会上提醒同行:做好教学是基础,但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两名教授的言论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功利化的现状。大部分教授只注重发表了论文的数量,而并不注重质量,一味的敷衍授课、课题蒙混,而学校重金“收买”高分学生更是层出不穷,教育这块本来让人敬仰的“圣地”逐渐沦为追名逐利的市场。 学生求学的功利化以及学校办学的功利化使得整个中古教育日趋商业化、功利化。 现状二:教育不公平。 经柏龙教授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国教育存在着十大不公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 我所说的教育不公平主要是指教育区域不公平跟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对于中小学而言,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就确定了两个重心转移(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方针,城市化与工业化均提上现代化日程。从现代化融合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可划分为以下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2),为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恢复期。属于经济恢复、政治重构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的时期。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7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0.6%。到195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716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2.46%。这一时期,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在国营经济主导下共存发展,城市化与市场化融合在一起。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城市建设逐步展开,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但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在强大的国有经济和国家力量干预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限度。到1952年,国企职工已经占到职工总数的96.67%。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从农业转到工业,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现代化根本方向的发展战略。要求城市领导农村,工业领导农业。农业与乡村必须在工业与城市领导下才能发展,才能机械化、现代化。这一时期虽然并没有太强调城市化,但极其强调工业化。要求即使商业占多数的城市也要以工业为主,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结合。但与市场化的结合逐渐削弱,国家力量组织的城市人口下乡与市场力量推动的农村人口进城二者并存,城市二元结构虽然存在,但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形成。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不多。城市之间通过市场与政府的资源分配保持联系。城市结构是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结构。 第二阶段是“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为快速城镇化与急剧城镇化时期,城镇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城镇化率由12.46%上升为15.39%。到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9940万人。“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化均出现了“大跃进”。城镇化率进一步由15.39上升到19.3%。到1960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1.31亿人。新设城市33座,新设建制镇175个,城市达到208座,比1957年增加18%。这一时期提出了10-15年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任务。决定以“人民公社”理念重新规划一切城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数量迅速增多,城市工业普遍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均得到快速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开始出现。由于城市化速度太快,以至城市规划多变。市场经济急剧向计划经济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体制初步形成,城市化与市场化逐渐分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计划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消亡。“三面红旗”时期为初步形成的计划经济的自我调整期,计划经济已经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但也开始暴露集权指挥的弊端而进行自我调整,中央计划权力下放地方,市场经济也重新发挥有限的作用。整体看来,全国市场、城乡市场已经被行政体系与公有制企业分割。当时的城乡市场很据国营商业及合作社商业分工负责的原则,划分经营范围。即大、中城市和工矿区的市场归国营商业负责;集镇和农村的市场归合作社商业负责;一般县城及大的集镇,由各省根据不同条件,划归国营商业或合作社商业单独负责,或由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双方共同负责。城市化主要由工业化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偏重内地,偏重建设新城镇,偏重发展工业城市,重点是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新工业地区的建设。 第三阶段是“大调整”(1961-1965)与“大动乱”时期(1966-1977),为城镇化停滞、城镇乡村化与逆城镇化时期。在大调整时期(1961-1965),大量城市工业项目被取消或收缩,大量职工被精简,大量城镇人口被动员下乡。建制镇标准被提高,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被压缩。城市发展停止,城市建设停步,城市规划取消。1961-1962年,城镇化率由19.7%降为17.33%。1962-1965年,城镇化率只有微弱的上升,由17.33%升到17.98%。城市由208座削减到171座。精简近2000万职工和2600万城镇人口。大动乱时期(1966-1977),工业方面主要搞“三线建设”。为了配合“三线建设”,城市建设采取不要城市、不要规划的“山、散、洞”理念,开始了城市的乡村化、村落化建设,工厂与城市建在山沟里与山洞里,以消除工厂与城市特征,形成许多规模极小的工厂聚集点与工人居民镇,服务设施低标准,以消除城乡差别。由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干扰与破坏,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同时还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敏鸽 摘要: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改革规划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形成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改革投融资制度,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城乡产业化,增强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制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 26-0069-02 城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52.6%, 超过 50%的中国城镇化正在驶入加速的快车道,然而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乡分割严重,二元结构明显 改革开放后, 先富带后富的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起来, 成为我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后备力量。但是在随后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却造成我国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后果,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分割严重,贫富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因此, 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分割化的现象成为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障碍和问题。同时, 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 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差很大, 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而在户籍制度的约束下, 人口不能自由流动, 农村居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农民进城只是身份变了,居住地变了,不能享受同等的福利,生活条件等各方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一大批进城农民由于缺乏资金或技能, 很快就沦为城市贫民。所以, 现

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反思

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反思 问:大多数人存在于这个社会,靠的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人首先是一种动物,我一直认为找规律就是找共有的性质,所以从动物身上去找人类身上最原始的存在意义是个不错的办法。那么,动物存在于动物的社会,靠的是什么?答:靠的是它们所擅长的,当它们失去了其擅长的,就会被淘汰。这是它们的共性。 所以,大多数人立足于社会,靠的是自己的擅长或是优势;但人的社会与动物的社会不同,人的社会不只是立足那么简单。一个人想要在社会立足,靠的是他所擅长的,但要想有更大的发展,还是要看他的劣势有多大。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决定一个人到底可以走多远。 问:大学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传道授业! 人的擅长和思想从何而来?是学来的。在哪学的?以我的经验,不是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真正给大多数人以生存技能和人生态度(专业知识,眼界眼光见识等都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存下去)的场所,一个是大学,一个是社会。这就是大学存在的本质目的,大学教育和学习不能偏了这个。 那么: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 能让学生学得属于自己的本领,形成自己思想的大学就

是好大学。具体方式方法呢?答:提供随时随地、自由地进行交流、碰撞、争辩的环境,因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相互学习都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为动物们在竞争中掌握生存技能,这同样适用于人。其实人的很多问题很简单,只是因为人们忘记了自己的原始的、简单的一面,才显得复杂。 现在有一个矛盾,上课交流与课程进度在时间上的矛盾,换句话说,就是上课过多的交流会影响课程进度。其实,若上课的模式定格在以交流为主而非以老师讲课为主,那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指定内容。 交流、思维的碰撞。随时随地地争辩,有这样的氛围的大学才叫好大学。 问:高考制度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高考其实是一次社会大分工,它筛选的不是人才,而是苗子。现在,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加初中高中六年共十五年,选苗子选了十五年,这是在嫌人生太长。再者一个人形成性格和三观的十七八岁都是多是在上高中,高中的生活单调、乏味,所以有了许多性格缺陷和三观不全的人,我就深受其害。 再者,再过几十年,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缺失,社会压力巨大,一个人读完博士,少说也是二十七八,那时人力资源浪费现象将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形成了一部深厚的教育史。我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近代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中国的教育步入近代化轨道;当今教育愈加完善,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展望中国教育前景,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学专家的努力下进行教育革新。高考制度亟待革新,学生学习需要民主自由,高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字: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现状弊端改革方向教育民主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经验中产生了原始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政治条件具备;文字不断产生,文化积累增加,文化条件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 西周官学制度产生,国学和乡学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当时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当时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强调以礼治国。这些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

重视和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封建官学教育在汉代正式确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太学确立,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以儒家“人学”为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教育思想,此后经过一代代儒学家的改造和发挥,融合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中国独特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主题思想,追求人格境界,即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注重教导人自觉修养人格,强调理性自觉原则。采用以学习和修养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教事”至“穷理”安排合理的顺序,及师生共同研讨。 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在大一统制度的影响下,形成教育的国家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传统特色造成了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权威主义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和创造性。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先是从欧美输入,后又学习苏联。洋务教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进程。“五四运动”后,在中共的领导下,教育开启新的历程,为革命培养了先进人才。在输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后,我国教育界人士创编了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他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

中国当前法律教育的现状与反思.doc

中国当前法律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当前我国法律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当前,法律教育开始于大学阶段,无论是本科院校亦或专科都设有法律类的专业,当然所谓正规的法律教育应该是在本科院校里进行的。在本科阶段,采取老师台上讲课、学生堂下听课的这种板书式教学,属于一种“通识性”与“基础性”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外,毕竟学生是初涉法律领域,懂得的仅仅是一些杂乱的法律意识与心理,没有一套经过系统训练的法律思维和一定量的法律知识。但是如果经过了四年的大学法律教育进入研究生之后,还是依然如此哪就有点问题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吕忠梅教授,在其《从本科生到硕士生》一文中谈到:一般来说,本科生培养目标是学习和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完成法律的“通识”教育或 “共性培养”,……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是”,从“知识”走向“能力”,它培养的是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要完成法律的“专业教育”或个性养成,个人“学风”、“文风”初显。接着作者指出:令人十分痛心的问题是,有的学生虽然进入硕士生行列,但各方面依然停留在本科阶段,不能理解为什么都是要给学生开列书单,满足于课堂上听课获得的知识,很少自己读书,从来不做笔记,更不动手写文章。其实这种令人十分痛心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更有我们国家现存教育体制以及学校和导师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率的连连下降以及毕业生收入的减少,社会对大学生生, 尤其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前途尤为关注。今年6月10日,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9 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在京发布。报告介绍,2008 届本科毕业生的收入明显下降,就业率最差的专业是法律和哲学,更是将近几年的这种关注引向深入,从某种程序上讲,如果哲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低,还可以从专业理论性强方面寻找理由的话,哪作为一个实用性的法律类专业,法律是一门“世俗”的学科,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推进的大潮下,需求量必定大增,应该不至于此。 在我国高校一直以来是以扩招为总体趋势的,法律类专业更是如此,于是乎在经过了近几年短短的迅猛扩招之后终于“积劳成疾”,法律类专业已经连续两三年在一类学科中就业率垫底,甚至倒数第一。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根据国外的经验,法律类是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村的,不能是就业率论英雄,但如今的事实是在我国所谓的“社会精英”在经过了专门教育出了校门后,连工作都没有着落、成了问题,精英更是谈不上。于是法律专业就业的话题也就一直为人们所探讨,不容否认的是法律类专业的招生是很热的,但就业却十分不理想,这种热招生冷就业的局面,以致于在2006 年关于取消本科法学专业设置的说法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法学专业缘何由香饽饽变成烫手的山芋?造成这些困境的又究竟是什么原因?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曾说过,中国法学教育存在四个主要问题:第一是总体定位不清,法学教育到底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这个定位没有弄清;第二,法学教育到底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这个目标没有弄清;第三,法学教育现在的低起点与法律职业高素质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怎样克服这个矛盾还没有找到更好的道路来解决;第四,法学教育到底是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或者是二者兼有这个问题含混不清。此外,还有学者指出中国法学教育还存在两个根本性缺陷,一是中国法学教育当中缺乏司法伦理的训练。不具有司法伦理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是很危险的;二是中国法学教育当中缺乏职业技巧培训。没有职业技巧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就不能适应职业的要求。 普遍而言,在任何职业群体中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都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对我国的法律类专业来说这两方面的基本素质都是缺乏或不足的,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不一而足,笔者试图将近几年,社会学者、专家教授等关于我国法律类专业学生就业率及收入下降的几大原因予以总结并就此问题提出几点我个人的看法,以期能够对我们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及高校对于法律类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所启迪和帮助。 我国法律教育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个性化教育模式缺乏 据我个人的体会与感受,我们国家大学法律教育(包括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很大的缺憾是:教学过程以及课下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引导与培养。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于其他人的世界上的唯一,而这种唯一性决定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某些特殊之外,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这种个人的特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到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0.90%,城市数量达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增加到81个,建制镇已发展到19244个。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波折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国务院制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等都对各个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起着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状态是“严重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的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者们大致提出了四种方案:(1)农村城市化道路。中国的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让9亿多农民城市化,如何让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利用小城镇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2)区域城市化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可以集中地区优势首先进行区域内部的城市化,然后再向周围扩散。(3)建新城市。前面已讲到,我国城市数量过少,建新城可以降低改造旧城的成本,使新的人群城市化。(4)城市现代化或再次城市化道路。让现有城市内部的城中村民、市民快速现代化、再次城市化,城市设施、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现代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我国不应走限制大城市发展、实行小城镇化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而应该选择以发展大中城市和大都市带为主、以小城市和城镇为辅的模式。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分为三个层次:在具有优良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适宜建设和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平原地区, 集中了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大部分, 以发展大中城市和以大都市为龙头的密集城市带, 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西部高寒、沙漠、草原和南方山岭地区, 以点状分布状态大中小城市并举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大都市带和点状城市的周围广大乡村地区, 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各地情况不一,同一地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化的具体操作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比如西部应该注重开发、建设,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东部应该注重城市文化的建设,培养城市的人文气息。而在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上,西部人口分散,应该先进行小城镇建设,使人口实现初步的聚集,然后再进行小城市、大城市建设;而东部的一些城市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城市建设应该向周围扩散,比如建设一些卫星城。四﹑简单的结论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化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我国的实践和经验也表明,中国新时期的城市化必须在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化理论的构建必须在新型现代性的视野下进行,以建设城乡结合、工农业结合的田园城市为基本目标,城市建设以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为前提,走出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统一的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摘抄 2006年07月13日星期四 09:47 1、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stiglitse在世界银行一次会上讲到: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是城镇化的起飞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到了这一阶段,城镇化将会加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成倍增长。城市化水平达到30%,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阶段,就意味着公用投资将超过私人投资,城市化将高速发展,经济社

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难点和对策探讨

重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难点和对策探讨 根据重庆市委、市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渝委发[2001]号34号)加快重庆市城镇化进程的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末的33.09%提高到届时的全国平均水平(据有关部门测算为45%);把万州和涪陵建设成为大城市(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开县、长寿、南川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成为20-30万人的中等城市;多数县城发展成为10-20万人的小城市;100个左右的小城镇发展成为3-5万人的中心镇或特色镇。在城镇化发展速度上,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发展是一个缓慢、加速、再减慢的过程。在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后,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当前重庆市的城镇化水平为36.4%,正处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有信心,相信经过努力,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条件原因,目前重庆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与直辖市的地位很不相称,加快城镇化进程困难也是相当大的。 一、加快重庆市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难点 1、农村工业化水平落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重庆市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农村工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但从整体上来说,重庆市农村的工业化水平仍比较落后。至 2002年末,在重庆市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工业生产的只有5.1%,直接从事农业的比重仍高达63.5%。重庆市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村的工业化,没有农村的工业化发展,农村的城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转移劳动力的生活生存成本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还要承担转移劳动力工业化所必需的技术装备成本和发展成本。 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城镇化并不仅仅是农村人口的简单集中,而是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一系列制度的变革。尽管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农民的市场意识、经济意识、法律意识等观念还非常淡薄。从整体上说,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目前重庆市农村还有文盲214.78 万人,文盲率达6.95%。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农村居民,即使户籍制度上成为城镇居民,如果没有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在城镇生存下去也比较困难。 3、城镇就业压力增大。2002年,重庆市城镇的登记失业人数为16.2万人(登记失业率为 4.1%)。今后随着市有企业改革的继续深化,城市的下岗失业规模还有可能扩大。我们不仅有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且每年还有6‰左右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保守估计每年也需要净增加40万人左右的就业岗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势必会加大今后重庆市城镇化推进的难度。 4、耕地资源不足。截止到2002年末,重庆市只有耕地面积2075.5万亩,也就是人均仅有0.67亩耕地。根据建设部测算,每一个城市人占地需要100平方米左右(包括生活占地、公共交通、绿化、水电工程、厂矿、水面等),城镇

反思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

反思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 让人心酸的惨剧不断发生,不知能否警示那些忙着圈地盖楼大把花钱却在奖助学上面哭穷的高校? 近年来,硕士生和博士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不断出现。近日,复旦大学44岁的博士生李开学不堪压力猝死在书桌前,留下破碎的家庭和尚未完成的论文撒手人寰,而他生前的每月生活费只有不到300元,需要兼职讲课挣钱。 很多人认为这些投身研究却草草结束生命的学生存在身心上的各种问题,并觉得他们在困难面前的承受能力太差,却忽视了研究生(Q吧) 教育制度上的缺陷。一个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自由。 以笔者就读博士的澳大利亚为例,永久居民和公民读博士免费,最长可以用八年的时间完成,并且可以延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时间压力。当中只有一部分学生从本科开始不间断地读到博士,而很多人都是工作了多年之后才重回大学校园,心智更为成熟稳重,更清楚理解博士学位对自己的意义何在。 读博士本身是一个机会成本非常高的行为,很多时候意味要放弃优厚薪金或者现有的职业机会。为此,对于优秀的学生,澳大利亚政府和大学有各种奖学金予以支持,最低标准是能够免除一个两人家庭在读博期间的经济忧虑,而且一切研究上面的支出,学校都会全盘负责。在选题方面,学生可以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论文题目,完全不需要跟随导师的课题或研究项目。 我的博士同学中有不少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还有一位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六十多岁的老者。对于他们来说,读博士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生选择。尽管历尽艰难才能拿到博士学位,但也只是求知之路里面的一段旅程而已。 但是在中国,读博士往往被解读为通往更高社会地位的通行证,或者是在当今劳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的门票,从而被赋予了超出学术范畴的意义,同时意味着必须忍受非一般的压力。事实上,很多博士生的生活,基本上可以和废寝忘食,寒窗苦读,孤苦伶仃等同起来。李开学每月几百元的生活费是如何得捉襟见肘,这甚至连上海市的低保线都达不到。可以想象,李开学因为这个延期的博士学位受着怎么样的折磨!

城镇化进程 及现状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978年以前 1.城市化水平。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 上海

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最新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 思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 今年的诺贝尔奖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我国却没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我想这与我国教育的现状有很大关系。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我国教育的现状。 首先是从我国国情上来说。我国是人口大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教育带来很大压力。因为人口众多,很难实现真正的小班教学,在人口众多的地区,一名老师要负责的有几十名甚至几百名同学。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老师不可能对每个人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为每一名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最多的也只是尽力做到公平,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放弃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去重点关心那些成绩好的,讨老师欢心的同学。这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一个原因。大家知道,芬兰的教育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重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芬兰优质教育的基石。在芬兰,没有平民和贵族学校之分,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一样的配备一样的师资,而且他们把资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初中生和学习迟缓者身上。芬兰的老师说“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迟缓的人身上,不让一个人落后。而在中国,却不一样,老师是放弃那些学习差的,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好的少数同学的身上。这样又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呢? 从我国的文化传统方面来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也形成了传统的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也对当今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是重视家庭利益,讲求尊重自己的祖辈,这种思想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学生在家里过分依赖家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学校过分依赖老师,崇尚老师的权威,一方面师生难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因循守旧,固

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

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 [摘要]简述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殊性。进而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发展小城镇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发展小城镇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小城镇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小城镇利于西部大开发,发展小城镇利于建设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城镇中国城市化 1 引言 城市化,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中,为节约时间、节约资源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中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已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并且还将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目前中国有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徘徊,而对于中国城市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主张继续坚持控制大城市,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另一种是以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若干城镇所形成的城市群(或叫城市圈、城市带)的发展模式。其实,这两种意见来自于两种思路,一个强调中国特色,一个强调一般规律。总而言之,中国城市化模式选择既要强调一般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国情。《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针对21世纪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制定与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论证。全书以中外城市发展历史的脉络为经,以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为纬,编织出21世纪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基本构想。《报告》认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市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根本战略举措。由此可见,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都必须重视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

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绪论 房地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才慢慢出现的新兴产业,却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支柱性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关系日益深厚,不仅影响着与房地产业有关系的一些企业,对整个金融范围甚至上升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样一来,房地产业是否能够蓬勃发展就显得弥足重要,它作为支柱性的产业已经深深地影响着国家的未来,直接刺激经济水平的提高。 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重要决定,不仅已经拿来被一些有名望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对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收入的提高举足轻重,显而易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带来的就是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的暴涨。 随着房地产业规模的不断增大,住房供应量不断地增加,导致出现了

房价迅速上涨、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形,房地产业该如何实施定位和快速有效的控制以及优化房地产业发展规模,这就是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所得结果期望能够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业发展,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 二、城镇化建设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一)我国城镇化水平与房地产业规模的量变关系。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比较缓慢的状态下,甚至出现过短暂的停滞现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进步那是显而易见的,这还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扶持,特别是踏入21世纪以来,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竟然超过1,500多万人,城镇化率更别提了,高出1.37%,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城镇化水平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达51.3%,终于打破了50%的极限;到2015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更是多的惊人,7亿多是什么概念,城镇化率更是高达56.1%,这与“十二五”规划的贯彻执行密不可分。 (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规模基本情况。随着房地产热一波波朝我们袭来,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问题,随之而生的就是一

对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看法的总结

课题项目:您对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看法 课题成员:22——28号 ( 课题分组:教师组学生组社团组网络论坛组家长组 课题统计结果: 一、教师组: 1、大学教育制度有缺陷,持批评态度。如⑴课堂教授知识与社会脱节,很多专业设置不科学⑵扩招现象导致大学生数量剧增,教育质量下降⑶个别学生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挤破脑袋入党 2、持中立态度,认为是国家现状造成的,主张从老师和学生方面改进。如在教学方式上根据老师的特点和专业知识,同学应积极上进,主动规划未来,在就业问题上不要眼高手低。 3、认为存在问题,但批判无用,因为大环境改变较难,应从自我找原因,学生应充分准备,积极主动,老师在方向上给予指导 二、学生组: 1、理论知识太过老化,过时,尤其是经济类专业方面;忙于扩建扩招,忽视了教学水平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曹德乐09级) 2、师资力量弱、专业信息传递慢、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育模式单一化、教学方式老套、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系黎明09级) 3、知识脱离实际、社会实践能力差、师资力量弱、结合实际培养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系李琳09级) 4、太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老师改卷应公平、课程设计应多联系实际、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人力资源管理系王雪09级) 5、应试教育缺乏实践性、理论脱离现实、知识更新慢、讲课课件落伍、教师专业程度不够、一师多职现象(人力资源管理系许明超09级) 6、大学教育融合了中西教育思想,现阶段是适应社会的;教育体制的僵化和改革的不彻底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行政管理赵晓霞09级) 7、重理论、轻实践、与实际脱轨;教师专业能力下降;扩招导致教学质量

和学校实力下降(汉语言文学李颖09级) 8、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校去行政化、加大学术腐败整治力度、注重因材施教、不能盲目扩招(人力资源管理系张道方09级) 9、扩招导致专业多余、大学生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大学去行政化、“官僚制度浓”、高考状元纷纷不在大陆上学(人力资源管理系09级) 10、理论与实际脱节、大学存在对贫困生的不公平现象、学费过高(人力资源管理系上官单强09级) 11、过于注重理论、不重视个人的发展、学生虚度光阴、大学教育过于追求全面化(人力资源管理系李义名09级) 12、专业与就业针对性不强(信息与计算科学吴圆圆10级) 13、对学生管理太放松(信息与计算科学王亚丽10级) 14、大学课堂讲授内容太多,缺少交流、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课余生活也精彩(信息与计算科学张晴10级) 15、对学生管理太松,容易让人迷茫;能彰显大学风采;感觉上不上大学一样,枯燥无味、关系难处理(信息与计算科学赵晓威10级) 16、相对自由,利于培养自立精神;管理过于宽松、教育质量低(机械自动化乔浩10级) 17、重理轻文;盲目跟风开设专业,师资力量弱;重理论,轻实践;扩招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国际贸易与经济谢瑞聪10级) 18、各校之间师资力量不公平;图书馆资源很少利用;自习教室难找;老师教学方法传统老套(英语教育井莹10级) 19、知识内容太老,课件更新慢;老师与同学交流少;个别校级公修课无聊;老师讲授方式照本宣科,方式单一(英语教育毛质航10级) 20、老师不会主动关心爱护同学、有些课程无趣;教师水平不高(英语教育宋亚楠10级) 21、教育应该多元化、实践性应强、中国大学开放性不够、文化氛围不浓(翻译专业李新亚10级) 22、教育应民主化,除专业课外应是自己感兴趣的课;学生不必每节课都到(翻译专业姜宁10级)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一、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此乃教育价值的转折。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转向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而学术和教育活动又是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的基础,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尤其是《学记》,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三、秦汉的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虽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化,但不利于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四、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由于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

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看法

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看法 人类自文明社会以来,教育事业对于维护历代统治者的利益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莫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体制的相应改善,教育工作也在发生明显变化。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可是,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却存在着不少的现实问题,分析如下: 1、高考“弃考” 近年来出现了高考弃考的现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已经开始改变。今年有上百万名应届高三毕业生放弃高考。而就在一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是84万,“弃考一族”的壮大速度惊人。与此同时,今年我国高考人数却跌破了千万,只有950多万。在济南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到2010年的弃考的增加率为20%。弃考一族”和高考考生的比例在快速度地提升。 2、高分并不是高成就 针对高考还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9年33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绝大部分的人并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在此我们思考,我们精心教育才铸就的高考状元为什么去了社会就失效了呢? 3、在小学等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根据中国日报网报道:中国和英国专家公布一项联合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小学生中有1/3的孩子因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而存在心理问题。调查显示,有81%的小学生对考试感到“非常”忧虑;63%的孩子担心会受到老师惩罚;44%的学生曾经有过被体罚的经历,73%的儿童曾被家长体罚。此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对沉重的家庭作业怨声载道。而压力过大就最终造成:超过1/3的学生每周至少一次头疼或者腹痛,最严重者一周有4次身体疼痛或不适。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状?我将我所认为的导致如此现状的原因汇总如下: 1、针对高考现状: (1)大学的扩招使得大学的质量下降,人们对大学有点失望 (2)大学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 (3)有些人认为上大学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低,不合算 (4)花四年时间上大学不如提前学得一技之长更有效。 2、针对小学等基础教育现状: (1)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弱,而学习负担沉重很容易使他们出现各种身体和心理的问题。 (2)父母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而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小学生压力。 (3)存在认为学习成绩高就行了,有了学习成绩就有了一切的错误认识。 (4)学校单纯为了更高的升学率而加大对学生的课内知识重视,只顾眼前学校利益,而不管学生的长远发展。 以上原因只能称为直接原因是因为它们不是根本上导致如此现状的原因,而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真正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然而,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一下方面: 1、传统的高考模式使中国教育无法突破应试教育的屏障 这些年,虽然国家一直在喊着要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因为考试评价机制没有先行改革,高考这根魔棒仍然迫使中小学校紧紧抓住应试教育不放。这就导致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多样性;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甚至地方政府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我以为中国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停留在嘴上,没有付诸具体的实际行动,就因为高考这个单一的评价方式没有丝毫改进。 2、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财政投入不足问题 中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公办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平衡,即使在中央财政逐年加大对中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