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思想品德优质课评课

思想品德优质课评课

思想品德优质课评课
思想品德优质课评课

思想品德优质课评课

(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国的基础课程改革改革以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政治学术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授课部分已于昨天下午全部展示完毕。

下面,我代表初中学科组对参赛的32节思想品德课予以评析并向大家进行汇报。评析汇报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本届优质课总体水平高于往届,思品课改成效斐然,硕果累累。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四个进一步:

1.以学生为本,使每位学生获得发展等课改理念,得到了进一步贯彻。

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最高追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从思品课的角度剖析,它要求“千教万教教人做人”是根本,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环境意识等等,这些理念在本次参评可中得到了进一步贯彻,其具体表现是: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共建生机勃勃的课堂。第二,研究的教学内容着力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欣赏学生的闪光点,弥补学生的薄弱点,满足学生的需求点,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进步,关注自身成长。第三,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实施教学;使用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手段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例如宁夏银川24中的孟杰老师在讲解“网络的人际关系”时围绕“朋友”一词,采用“点兵点将123”的方式引出“网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第四,努力将传播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走向的学习,使教书育人落实到实处。

2.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教学主线,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论》中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本次课改倡导的德育要回归生活,要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教学主线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本次参评课表明:许多教师注重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注重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构成生活化的思品课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凸显,用生活来教育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思品课教学生活化具体表现在:新课导入的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生活化,问题设置的生活化等等各个环节。例如厦门双十中学的闫晓老师选用自己学校的学生的资源讲解平等尊重的做法,浙江江城中学的查李老师在讲诚信是金的问题时将双十中学的校训:“勤毅信实”作为教学元素纳入教学过程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变化,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从本届参赛课中不难发现,教师的角色地位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与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教学活动重要成员

的教师与学生一道共同感悟,共同探索,共同理解,共同建构。与此同时,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乐学、会学、善学,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主动探究,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我们共同看到,学生自编自演的小品,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多次听到发自内心的阵阵笑声和情不自禁的热烈的掌声,对于呈现出的这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难道我们不感到由衷的欣慰,不感到由衷的喜悦吗?这就是我们期盼的充满活力生机的共同成长的思品课堂。

4.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在参赛课中的各位选手中,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使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具体表现在教学设计创新、情境设置创新、板书设计创新、课件制作和使用创新等各个环节。例如:天津九中的张然老师在讲解《对不良诱惑说不》这一课中的教学设计中,将全班分成6个组,每个小组分别领取一份任务卡,每组一卡,共闯六关的方式,十分新颖,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创新。四川的老师在讲解《感悟青春》这一框题时采用了蝴蝶型的板书进行了课堂小结,记录下了青春的美丽以及教师对学生放飞青春的殷切希望。这是板书创新的一种尝试。而课件的制作和创新可以概括为构思新颖、内涵丰富、使用有效这三句话。

第二部分

符合有魂、有神、有序、有生、有色、有效六项标准的思品课,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思品课。

1.有魂是指,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正确,切实较具体务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置于三维目标之首,并真正予以落实。

老师们,从课堂功能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的思品课,它具有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引领三种功能,前两种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三种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导目标。我举个例子,比如有很多选手都上《感悟青春》一课,这一课的魂不在于青春期的特点,而在于使学生通过感悟青春,要感悟到青春对于人的珍贵。青春在生理角度,它是短暂的,但它对于人的一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要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我们在教学时要暂时抛开生理的特征,青春是既短暂的,又是永存的,这是我们这节课的“魂”哪!我们有的老师能够抓住这个“魂”,课上讲的富有生机和活力,但遗憾的是,也有的老师对这个“魂”把握得不够到位,因此我说一句话:这样的课只是围绕教材进行了表面的推移。所以,我们要审视一节课到底有没有“魂”,这是核心的标准。为什么要把这个作为标准?这是由我们思品课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人性养育的需求决定的。

2.有神,就是课堂特别有“精、气、神”,不是特别不沉闷。如果用语言来表述的话,那就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氛围民主和谐。

有神是有两个方面来构成的,我们首先来谈教师。

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充满激情、满怀深情地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开展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西藏的这位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时,他用情来感动学生,这节课的效果特别好,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感,激发了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义务感。我们如果把它进一步提升的话,我们不仅要热爱中华文化,更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老师们,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在情感上充分去备好课,这样我们的课才有实效性。千万注意我们课的性质,这是万万不能离开一个宗旨。

那么,从学生的角度来谈,就是“全员参与”。全体学生都能积极、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发言踊跃。

3.有序是指,能够采用板块方式进行教学,板块之间的过渡紧凑、自然。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建构合理。

我举个例子,河北的王静老师就具有这个特色。她在讲解中华文化时,设置了三个非常清晰的板块:第一个板块,品赏中华文化,体味文化的魅力,名字起得非常富有柔情,富有吸引力。第二个板块,探寻中华文化,感受文化的力量。学生认识到了我们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源远流长的。了解了这些之后,同学们就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在文化丰富的内容中,就把孔夫子收进来了,联系到我们现今,把课收在“和”字上,用“和”字来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对我们治国理念的影响,对世界进步的推移,因此,我们自然就想到了人和人之间要和睦相处,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国与国之间要和平共处,我们要建立和谐世界。这节课放得开,收得拢。虽然他讲的是文化,却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治国理念。第三板块,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进一步把文化问题和学生紧密的衔接起来。板块的设计很好,每一板块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思路清晰,结构建构合理;而有的老师的设计思路很乱,一会儿再这里放了一个课件,让学生回答,也不知道要回答到什么样的深度,过一会又换了另一个课件,换了一个新问题,零敲碎打,非常繁琐,自己把自己的教学的顺序给搅乱了。学生听起来也很费劲,我们也摸不着脉,只有你自己清楚。说实话,有句话叫“旁观者清”,但现在是连旁观者也糊涂了!为什么啊?这就是在“有序”上出了问题。

设计的活动精而适量。老师们,我们看到这次参赛的老师的确很辛苦,设计了很多活动,但有的形式冲淡了内容,冲淡了学生的思维,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设计的情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特别是情境的感染力是非常重要的。有三句话是永不会过时的真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王静老师的课面对初三的学生,在探究第三个问题时用了一个感人的事例,使学生悟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初三的大小伙子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我当时也流泪了。在此基础上再去渗透,去晓之以理,再导之以行,我们的课就会有很高的实效性。所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材料的使用我们要认真筛选,王静老师在使用素材时经过了认真的筛选才选择了这个内容,她说只有让自己先感动,然后才能有把握去感动学生;如果连自己都无法被感动,何来感动学生?情境设计得离我们的情感太远,就无法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生就会无动于衷,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课程的性质。“千教万教教人做人”,这是我们思品课的根本,我们课的魂。

设计的问题思维含量高,利于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整个教学过程优化顺畅。我们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积极思维。有的老师的课让我们听得着急,他形成了“满堂问”的局面,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满堂问,他的课就没法推移了。但是他的“满堂问”的问题非常肤浅,而且是一对一的对话,而且有时老师问了什么,麦克效果再不好,学生又听不清,老师问的问题没有思维含量,又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一下,往往是问题刚提出来就马上要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完了,老师不管内容如何,就直接说:“好,请坐!”“真好!”好吗?其实,我觉得不好,现在“好”、“你真好”、“好极了”,成

了一种通病式的评价。要改!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要注意提升,比如有个老师在讲解尊重环境时,有个学生说:“我以后再也不乱扔垃圾了”。如果还是说:“很好,请坐”,此时就很不合适了。好在这位老师提升了,“,对,我们以后一定要增强环保意识”,从具体的不丢垃圾到增强环保意识,过渡了,也提升了,提升的非常自然、非常融洽。我们思品课虽然强调魂,但不是穿鞋带帽那么随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零星的教育,而是人的心灵的教育。这种教育不能硬性灌输,也是不能独立进行的,必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予以熏陶,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渗透,“润物无声”。

4.有生是指,有生成。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遗憾的是,这次我们的初中思品课评选活动中,生成的成分很少。老师们一定要注意,预设与生成是我们思品课的根本属性。互动就必然产生生成,如果互动不产生生成,那么互动就是形式。生成该生成什么呢?固然,我们希望生成一些有利于教学的资源,但也可能生成出一些糊涂的东西,这也是一种生成的资源,我们应在课堂上予以及时澄清。生成的外延,不仅是知识的生成,还包括情感生成。一旦学生动情,就很容易润物无声了,学生就会和老师互动配合,产生新的情感。如有次我听了一节昆明的老师上的初三“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课,这节课本来是很难上的课,干巴巴的,没什么能吸引住学生的,但这位老师用了很多图文资源,生动地讲解了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等经济成分,并在讲到维护公有财产时用一个感人的录像予以升华,学生们纷纷为之动容。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父母都是国家干部,我回家后一定会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贪污国家的财产!”老师们,我在听到此处很是感动!这种话说的何等的好!这种课体现了我们思品课的生命力,这就是一种宝贵的生成啊!因为它生成了最难得的情感。所以,有人把预设与生成比作“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所以我们思品课既要考虑预设,又要考虑生成。预设为生成起铺垫作用,为生成创造条件。如果我们对教材还理解不清的时候,光是从表面推移教材的话,课的实效性就大大降低,所以我今天要大声疾呼: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成。

5.有色是指,有比较鲜明的教学特色。我们现在不强调什么模式,要强调每一节好课都是一种创造,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他的成功模式,对你来讲就不一定成功。所以我们强调每一节课都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既有内容的创造,也有艺术上的创新。

教师彰显个人魅力和教学风采,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比如语言、姿态、声音、幽默感,每个教师都是独立的、活灵活现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要进行生命的对话,要产生自己的特性。

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彰显个人的魅力和教学风采。我们这一次为什么要设立风采奖,就是要提供一种方向,我们还要制作光盘,供大家观摩。面对好课,你可以吸纳他的魂,吸纳它的设计理念,有一些做法是可以学习的,但有一些做法是不能模仿的。所以,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举两个例子。比如说B组的朱翠华老师,她的教学风格是十分亲和、亲切,一点一点地引导学生进入到知识和情感的殿堂。而东北师大的李忠强老师,他的风格是非常潇洒,非常自信。我们看到,讲课教师各有各的风格,女教师的亲切亲和,男教师的潇洒自信,各有各的特色。老师们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6.有效是指,教学效率高、效果好,即三维目标达成,学生学有收获。而有的老师的课上的特别累,一个劲的满堂问,一个劲的在那里卖力地讲,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也很乏味,一个劲的看手表,“啊,还有5分钟,再坚持5分钟吧!”“该下课了”……可想而知,我们都有这样的心态,学生呢?这样的课就丝毫没有吸引人的特色了,更谈不上什么艺术风格。而好课往往让人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下课了还听得意犹未尽,方兴未艾。

具体地说,知识、方法获得有效,学习能力提高有效,情感道德得到提升。从长远上看,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或较长时间的思品课教学,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增长了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加快了良好的品德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的这块阵地其实在与社会上的阴暗面和各种负面的东西在博弈,我们是博弈的主攻手啊!我们不能放弃这块阵地、这块净土啊!

以上六条标准,是我们根据课程理念和一线教师在课改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我在这里把它提出来加以归纳,仅供大家参考。

第三部分

今后教学需要注意或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这是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的。

1.要全面准确的理解新课改理念,把握好思品课改的方向,把握好度,确保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地进行。理念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引导行动,如果我们对理念理解的不全面不准确,片面,那就导致认识和做法的片面性。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有的老师认为就是弱化教师的作用,就是学生“自己学习”,就是自学,还有的地方硬性规定,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不能超过10分钟或12分钟,这是我们课改的一个尴尬。其实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相互探讨,相互感悟的这么一个过程,他绝对不是自个儿学习;再比如说合作学习,我们有的老师的理解也是比较片面的,认为不就是课堂讨论嘛,讨论的场面越热闹合作的效果越好,不能说这种想法不对,但很不全面,而实际上合作学习应当是一个团体内有明确的分工,有事先的计划,还有合作后呈现的方式等等,课堂讨论仅仅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不是全部;再比如,我们现在强调合作探究,现在出现了一种很滑稽的场面——教师成为局外人,老师不介入合作探究的过程。他提出问题后,他就请大家合作探究吧!然后老师就躲一边自己“凉快”去了,你们爱讨论就讨论,爱探究就探究,反正领导就是要求我只能讲10分钟的。凡是这样的课,绝对没有好效果。探究合作应该是包括教师在内的,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识,共同交流彼此的情感。我们思品课的合作探究就是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所谓共同成长,就是促进师生各自完整生命的成长,完整的生命就是包括我们的知识、技能、情感、眼界。在互动中,学生每人都有一个头脑,相对于教师来讲,他是强者,你是弱者。我过去讲课的时候,我特怕电脑卡壳,他以卡壳,我的汗就下来了。后来我就采取了一个办法,让班里的管电脑的学生帮我使用电脑,人家干得比我好。没有知识的交流、感情的交流,探究是无效的。作为老师,课要上得好,感情的交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应当用自己的激情来激发学生的激情,用自己的知识来传播学生的知识。一节课,我们要欣赏学生的闪光点,要弥补他们的薄弱点。如我们为什么要讲网络上的人际关系?学生还年轻,经不起网络的诱惑,他们可能就会和陌生的网友接触,甚至受到人身伤害。这就是他们的薄弱点。我们不仅要弥补他们的薄弱点,还要满足他们的需求点。这三个点,请老师一定要记

牢,在课堂上我们该欣赏的要欣赏,该弥补的要弥补,该满足的要满足,这是我们的为师之道。度的问题很清楚,就是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方法要高效适量,不能出现满堂问、满堂看、满堂动的现象。这次参赛课中有的老师用的课件太多,一个知识点接着一个知识点,太多的课件容易打断教师正常的教学顺序和学生的思维。用课件,可用可不用的,不用;而且,一个课件,要反复的用,这样才能达到课件的作用。要关爱学生的视力啊!

2.要先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后进行教学设计,并做到既走进教材,弄清教材的本意、悟出教材的新意,重新整合教材,实现对教材的再创造;又走出教材,为构建教材贡献力量。如《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语是人际关系,载体是网络,我们不少老师把过多的时间用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课件的制作上,非常忙碌,做了很多无用功,尽管老师设计的课件很漂亮,但大讲网络的功能,QQ在线,“跑偏”了,40分钟的课,30多分钟都在讲网络的功能,剩下时间草草收场,显然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所以,我们首先要走进教材,本意、新意,然后整合教材,还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比如王静老师,他就没有完全按照教材进行。他那教材就两个框,他对教材理解以后,加深了对魂的注入,形成三个板块,这课上的非常深刻。同时我们要求走出教材,对教材建设奉献力量。我们现在的教材功能变了,他不是教本,而是读本。一是教材提供的只是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教材提供的,二是教师自个的,三是互动中出现的新的“东东”。我们现在有三级教材,我们可以将国家、地方、校本的一些教材内容融合起来,加以丰富和发展。

3.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防止形式冲淡内容的现象发生。本届优质课活动这个问题解决的不好,过于注重形式,活动太繁杂,冲淡了内容。你设计这个活动要干么,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我们教学设计要有两个内容,一要精心设计情景,二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和问题要有内在联系,情景不要多,问题要有四位含量。

4.要注意克服不同程度的四重四轻现象,不断增强思品课的品位和实效性。

四重四轻指的是,重知识传播、能力培养,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其主要表现为该目标的虚化;重预设,轻生成;重感性,轻理性,即重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轻帮助学生将其内化和提升形成理性认识;重课堂教学,轻课下引导践行。我听了这么多课,还没有发现哪位老师真正布置一道实践作业去做的,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作业,践行其实是巩固课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是积累良好的行为习惯,课改提倡实践性,课上与课下是一个整体,记得南京优质课时青海的罗玲老师在讲珍爱生命时布置了一项作业:请你认养一种小动物,或者植物,要精心呵护,认真观察,留意它的成长,然后去感悟珍爱生命。我们要关爱生命。所以,我们要善于创造这样的作业。

5.要调控好课堂的教学节奏,务必要用足够的教学时间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这次优质课发现,不少老师的教学节奏调节的不好,有的没有把珍贵的分分秒秒的时间有效利用好,放在刀刃上。我举个例子:导入,要做游戏啦,介绍游戏的规则,用了将近15分钟,同学们听清楚了没,我再说一遍,等等,40分钟的课,用了25分钟用在游戏和导入上,课显得非常浮躁;有的思品课上把体育活动搬上了,为了合作拔腿绑在一起,比赛争第一,合作的好,很热闹,你想想学生获得了什么呢?在重点难点上,有的课安排的不好,前松后紧,有的课提前下课5分钟,有的课延时5分钟、10分钟甚至还多。我们要学会在课的节奏调控上下功夫,设置活动要注意“细节决定一切”这句话,如果每个活动得不充分,又拖延时

间,那这节课的效果可能就达不到。预设是为生成服务的,预设也要有弹性,40分钟的课不能就预设为40分钟,而是要预设为30几分钟,一旦发现在互动中出现了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的因素,要及时吸纳过来,如果生成占时间多了,要掐掉一部分预设,如果有的生成要超出预设了,也有必要“踩刹车”,保证你的课堂不拖堂。这就是一种教学技能问题。6.要深入、反复地研读《课程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完善自我,不辱使命,为搞好课改做出更大的贡献。课程标准是我们思品课的总章程,我们老师在课改时不能手里没有课程标准啊!我希望教育主管部门真正关心我们的一线教师,让他们好好研究课程标准。希望我们老师们在课改的路上不断学习、永不止步、永不停息,为思品课的改革再添新功!谢谢!

品德与社会评课稿

品德与社会评课稿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品德与社会评课稿 老师执教的《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不乱扔垃圾》;《远离危险》几节课。下面我就说一下观看这几节课后的一些小感想。首先,《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一节课,这一节教师准备充分,形式多样。学生学有所得,受益匪浅,既提高了认识,又学会了技能。整个教学设计很有特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性地得用教师本身,效地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益。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到位,课堂十分活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得轻松愉快,真正做到感情真、体验深、目标明。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以科学为依据、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特征,突出了新课程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活动目标在整个活动中体现得很好,全部活动都围绕着目标在开展,每个小活动的目标都清楚、明确,且相互衔接得十分流畅,力图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眼睛的重要性和科学的用眼方法,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在活动过程中,开放性地利用教材,并有针对性地将之与有关资料结合,扩展了教学内容。如将教材与反映全国、全省和东营市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数据结合,与班上视力不良学生的人数结合,有利于拉近视力问题和学生的距离,加深教学内容的现实感、紧迫感;注意归纳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能够掌握要领。如在和学生谈论了预防近视的话题后,用一首朗朗上口、容易记忆的儿歌巧妙地把要点加以总结;重视实际地提高学生必要的技能,而不是停留于口头议论。如别开生面地和学生共同动现场面对面地指导,让学生明确了做眼保健操的程序和动作要求;注意把课上课下连接起来,而不是认为上完课就是活动的终结。 其次,《不乱扔垃圾》一些想法。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真是让我受益非浅,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干净、利落、有趣。首先在导入上张老师利用自己的家乡荣成的美丽风光带给大家一种精神享受,然后又利用被污染后的画面让大家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感受垃圾带来的危害;继而让学生思考应怎样处理垃圾/处理垃圾的方式可分为三种:可回收垃圾/不可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今年秋季,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为进一步促使教师研究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9月28——29日在市墨子中学隆重举行“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活动”。来自城区和乡镇的11位优秀教师经过充分准备,为全市品德课教师呈现了精彩的视听盛宴,使广大老师深受启发。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美”的艺术,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在听课中要不断汲取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要力求避免别人出现的一些瑕疵,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 综合11节课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有: 1.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的理念,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变成“学堂”,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多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探究,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营造出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幸福、生活的美好。 2.教学设计新颖实用。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体现,体现着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设计的优劣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多数教师都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使设计不仅新颖而且实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创设一系列的视频、歌曲、图片、情境材料或

者游戏活动等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如刘焕敏、张发芹、孙雪春等老师创设学生的系列故事,让整个课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学生在系列故事中进行探究学习;李敏、李立伟、李莹等老师通过创设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认知。 3.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使“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系列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既直接使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和活动,又创造性地进行补充鲜活的材料,使课堂充满时代感和新鲜感。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很强的可读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 5.通过评价关注学生发展。课堂评价能够使课堂充满“人文情怀”,及时恰当的评价既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机智,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及时扑捉学生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适时评价,或者让学生进行互评,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如孙雪春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偏差,并及时进行纠错;李敏、李莹老师不断鼓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

品德与社会课《地球的烦恼》评课稿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旋律 ——评周凤英老师执教的品德与社会课《地球的烦恼》 评课人:上饶市逸夫小学於德芳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聆听了周凤英老师执教的《地球的烦恼》一课,好似在我们每一个地球人心中都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煎熬,而我们人类却是间接的始作俑者!周老师为六(1)班孩子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品德与社会课,也为我们在座的品德老师呈上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作为人类的我们如何帮助地球消除这些烦恼?”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一要求,周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环相扣且层层递进,学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着洗礼,良好的行为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我将整节课的教学特点概括为“简洁、巧妙、灵动”三点。 特点一:简洁 “导入课题,简洁明了。”开课伊始,周老师从地球切入,请学生说说对地球的了解,接着紧扣地球的自然美景配以深情的介绍吸引学生注意,提升学生对地球的喜爱之情,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情感认知,也为揭示课题巧设伏笔,最后话锋一转,呈现受伤的地球图片导入课题,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的导课简洁明了,却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主线清晰,目标明确。”本节课,周老师紧扣“烦恼”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感知烦恼——了解烦恼——解决烦恼,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球有哪些烦恼,这些烦恼产生的原因,了解人类对地球做出的伤害,升华学生保护地球的情感。 特点二:巧妙 “图片妙用,了解烦恼。”《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虽然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地球的烦恼,

品德与社会《你是我的好朋友》评课稿

品德与社会《你是我的好朋友》评课稿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一文。 评课内容: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虽然今天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的!但是能够与各位大朋友一起交流,我觉得是我们开化这个团队的荣幸,所以心里还是暖暖的。综观刚才的课堂教学,给我感受最深的便是老师创设的这五个活动,以及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活动体验、活动感受、活动感悟。其实,不仅这节课如此,我们在一次次的磨课中都有这种感受。不过这次,常山实验小学学生们的活动体验更精彩,活动感受更深刻。我们之所以这样设计,其理念就来自:以儿童的主体参与为主,让儿童在自主活动中感受、体验、感悟,获得认识的提升,情感的升华,从而完成道德的自我建构。 下面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看看我们的执教者在刚才的课堂上是如何通过促进学生的活动体验,来落实我们之前预设的教学目标的。 1.真情对对碰 设计“真情对对碰”这个活动,目的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朋友之间是要多沟通,多交流,多谈心的,这样才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加深彼此的友谊。从现场学生回

答的五个问题来看,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交往中,彼此是比较了解的。而通过老师采访默契星多的小朋友,学生的回答更是告诉我们,他们已经通过这个活动感受到了朋友之间是要多沟通,多交流的。有的学生说:“我和我的朋友家住得很近,经常一起玩。”有的学生说:“我和朋友之间接触的时间很长。”还有的学生说:“我们经常在一起做作业,我不会的他教我,他不会的我教他。” 2.吃枣见友情 “吃枣见友情”这个游戏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积极性很高。能够在课堂上吃枣学生是很兴奋的,但是要按照游戏规则去吃也是很不简单,我们看前面到讲台前的那个学生,无论如何也吃不到枣。然而有了朋友的帮忙,却轻而易举地吃到了枣。如果教学仅到此为止,那就是为吃枣而吃枣,其活动效果是浅层次的。更深层次的是,我们安排了一次让学生表露真实心声的采访活动,当我们老师问到:“你是怎么吃到的?你觉得味道怎么样?仅仅是枣本身的甜吗?还有什么甜?”时,学生的回答让我们震撼,有的说:“朋友喂我吃,我很快乐!”有的说:“朋友给我吃枣,我有一种暖暖的味道!”还有的说:“朋友之间的友情真甜蜜!”在这样的活动体验中,学生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真实的告诉我们,他们已感受到了友情的甜蜜和友谊的可贵,进而体会到了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2019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全册评课稿

2019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全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2 拉拉手,交朋友 3 我认识您了 4 上学路上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5 我们的校园 6 校园里的号令 7 课间十分钟 8 上课了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9 玩得真开心 10 吃饭有讲究 11 别伤着自己 12 早睡早起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3 美丽的冬天 14 健康过冬天 15 快乐过新年 16 新年的礼物

2019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全册评课稿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 、开开心心上学去评课稿 这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单元的第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初步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2、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 年级学生刚入学,他们对小学生活既充满好奇、渴望,同时又存在很多担心和疑虑。学校生活到底怎么样?与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上学有意思吗? 老师、同学会喜欢我吗?带着这些好奇、疑问、孩子们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形式,帮助孩子消除疑虑,引导孩子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到上学的快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开始新的生活。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真实感受。“爱新书,爱书包”是学生入学后经历的- -件大事,让学生看图,回想领新书的情景,说出内心的感受,学生不约而同地表达出高兴、激动的情感。再让学生讨论:书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帮助?你是怎么和新书交.上朋友的?怎样保护好书?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爱护书本的重要性,知道爱护新书的方法,懂

思品课的评课稿(共11篇)

篇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朝阳中学林燕 2011年10月25日上午,朝阳中学到新江中学就行支教活动。我听了一节九年级思想 品德课《中华文化》(田锦蓉老师),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评教学目标: 田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 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如活动“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设计都体现这 一点。 二、评教学重、难点: 田老师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有条理、轻松 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 三、评教学方法: 田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 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图例、情景分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四、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中,田老师创设情境,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多元的文化地球村》引出主题,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兼顾了复习与新课的关系。 2.田老师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她 能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学生的阅读要图文结合,边读边思,读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标记。 3,田老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基础知识与课外热点相融相通,坚持理论联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让学生走向社会,把时事请进课堂。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激发学生 关注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很轻松的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例如用热点“玉树地震”揭示中华传统美德课题,引发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田老师因势利导、引入新课的学习,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以上是我认为田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闪光点,更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 的地方。下面就不足之处提几点本人的粗浅认识: 1.个人认为导入新课部分如果能紧凑些就更好了

小学品德评课评语

小学品德评课评语 小学品德评课评语大全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以下是搜集的小学品德评课大全,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1) 你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只是课堂上自由散漫,从不完成作业,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老师知道你并不愚笨,只是对缺少信心。贪玩占用了你很多时间,爱玩虽不是缺点,可是贪玩却会影响你的进步。希望你在学习上多下点功夫。我相信你定能取得好成绩,你说对吗? 2) 你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工作负责,能够积极参与班级各项活动。爱阅读,兴趣广泛,希望你在不同的岗位上好好地锻炼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 3) 你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积极锻炼,体育优秀,是班级的体育健将。工作认真,每项工作都能按时完成,但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希望你在班级里再活跃些,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阳光少年。

4) 文静的你是一个优秀的女生,负责班级的早读,实小第一个有琅琅书声的班级是六一班,那些都是你的功劳,平时学习认真,作业按时完成,书写工整。希望你发言再大胆一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5) 你现在是个男子汉了,要学会承担责任,在学习上要认真学习,甩开大步往前走,不要畏畏缩缩,学习关键是要平时努力,短期效应偷空减料都不是学习的捷径。希望你好好总结,诚实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期待你的进步。 6) 你是六()班的核心,能够带领全班同学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工作是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学习认真踏实,成绩优秀。希望平时对自己的要求再严格一点,做好同学们的表率。 7) 你,工作出色,学习认真,与同学友好相处,活泼开朗,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希望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8) 你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女孩,阅读面十分广泛;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代表班级参加冬季三项赛表现突出。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希望你继续努力。

2021年道德与法治这些是大家评课稿三篇

2021年道德与法治这些是大家评课稿三篇 《这些是大家的》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学期有幸听了区道德与法治优质课竞赛。本课的教学以“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下面谈谈个人浅薄看法: 1、贯彻生活化的原则。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章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本堂课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内容开展活动,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调动生活中的经验。让学生说生活中的公用设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使面对学习主题感到有话可说,因而乐于探究,善于,政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深切感受公用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事例,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已身边爱护公物的真实事例,让学生积极发言,通过积极岁与,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扬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才有可能拉近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学生才能有话说,有真话说。 商榷点:①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通过教师在一个个问题的“开导”下,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让学生的思维跟者教师在转,削弱了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②缺少对学生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了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却忽视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因为只有通过学生激励性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我们不乱扔》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第10课介绍了我们不要乱扔垃圾,要爱护公共环境,从不同的角度、空间,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公共环境的卫生,特别是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卫生。 在本次活动中,根据统编教材的精神与理念,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秋天到了,家长都会带孩子出去秋游,这样让我们天真可爱的孩子也知道爱护环境,王老师以王勇和他同学的行为做为切入点,让学生明白在秋游活动应该如何爱护环境,让环保意识深入学生心中。还特意设计了一项垃圾分类活动,让学生认识不同垃圾的标志和概念,让学生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引导学生垃圾分类。尹老师的课有以下特点: 对比感受,突出“整洁环境”的优势 低年级的学生缺乏抽象思维,具体可感是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图片观察,发现宁波市的美景离不开环境的整洁保护。通过可可小爱带领大家去的地方的照片对比,让学生体会干净的地方带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谈自己的体会,真实的展现普通孩子

对整洁的内心需求。 故事深化,凸显“如何做到不乱扔”的方法 通过讲“王勇”的故事,老师力在引导学生掌握怎样做,才是“我们不乱扔”的正确方式。但是在上课过程中,王老师对这一块的把握又加入了垃圾分类的视频,但是从方法上引导稍微弱势了一些。如果能通过师生互动,提炼一些方法作为板书,可能会学得更有增量。如:主动扔进垃圾箱,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把垃圾扔对垃圾箱等。这样学生就有了可行的方法。对之后“我们不乱扔”有具体的指导意义。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更要重视方法的指导。生活能力的提升才能品德与生活的最终目的。 因为这是一节习惯养成为目的的课,因此,更需要在课后有所习惯养成的延伸。教师若能设计一下课后指导行为,评价策略的话,会更有效。

品德评课稿--我的一家

《我的一家》评课稿 今天秦老师执教的第五册《品德与社会》是第一单元中的第1课《我爱我家》。《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同学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我的一家》这一课的内容集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为一体。教材以同学最熟悉的家为切入点,引导同学在了解家庭构成的基础上,体会家庭如同大树的根基,是“我”健康、快乐生长的源泉。这节课中,秦老师打破单一、呆板、严肃的课堂模式,努力发明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所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让同学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有以下亮点。 1、教学的设计、教材的二次开发、符合学生的特点。秦老师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了这节活动课,内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贴近学生,真实而又亲切。整堂课采用生活探究方式,使学生兴趣高涨。课本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载体,学生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教学原则。 3、课堂给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在用心体验、真情表白之中,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在这一方面秦老师都做得比较好。给予了学生更多人文的关怀。学生在思考、交流、体验中得到了感情的升华。 4、本节课所设计的五个问题,恰到好处,精妙之至。例如你和家人最爱做的事情是什么?设计这个问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让学生回忆自己是在爸妈的关爱下成长。有如你和家人之间发生的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3、你觉得爸妈的工作辛苦吗?让他们知道父母的不容易,父母为家庭付出了很多。 金无赤金,本节课不足之处是教师对学情的关注度不够,评价的力度不够。这是本节课两个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这节课应该算是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尝试。

思想品德优质课评课

思想品德优质课评课 (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国的基础课程改革改革以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政治学术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授课部分已于昨天下午全部展示完毕。 下面,我代表初中学科组对参赛的32节思想品德课予以评析并向大家进行汇报。评析汇报的容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本届优质课总体水平高于往届,思品课改成效斐然,硕果累累。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四个进一步: 1.以学生为本,使每位学生获得发展等课改理念,得到了进一步贯彻。 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最高追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从思品课的角度剖析,它要求“千教万教教人做人”是根本,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环境意识等等,这些理念在本次参评可中得到了进一步贯彻,其具体表现是: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共建生机勃勃的课堂。第二,研究的教学容着力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欣赏学生的闪光点,弥补学生的薄弱点,满足学生的需求点,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进步,关注自身成长。第三,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实施教学;使用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手段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例如24中的孟杰老师在讲解“网络的人际关系”时围绕“朋友”一词,采用“点兵点将123”的方式引出“网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第四,努力将传播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走向的学习,使教书育人落实到实处。 2.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教学主线,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论》中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本次课改倡导的德育要回归生活,要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教学主线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本次参评课表明:许多教师注重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容和时代的“活水”,注重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构成生活化的思品课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凸显,用生活来教育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思品课教学生活化具体表现在:新课导入的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生活化,问题设置的生活化等等各个环节。例如双十中学的闫晓老师选用自己学校的学生的资源讲解平等尊重的做法,江城中学的查老师在讲诚信是金的问题时将双十中学的校训:“勤毅信实”作为教学元素纳入教学过程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变化,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从本届参赛课中不难发现,教师的角色地位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与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教学活动重要成员的教师与学生一道共同感悟,共同探索,共同理解,共同建构。与此同时,教师更加关注学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做个快乐鸟优秀课例及评课稿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做个快乐鸟》优秀课例及评课稿 将现实生活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观《做个快乐鸟》课例后感 四川省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徐卫 大家都知道,“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是我们《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但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践这一理念呢,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对生活中的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情景进行提炼,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体验,认识和感悟出生活中正确的道德取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教师们更进一步将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紧联系了起来,不再只限于对生活资源的模拟利用,而是把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活动融为了一体,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的邢智慧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学期《做个快乐鸟》(见人教网视频资源:https://www.sodocs.net/doc/9b15941755.html,/pdysh/jszx ... XX0602_256019.htm)一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

试,虽然它的深度还可挖掘得更深,但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值得我们探讨的范例。 在这节课中,教师不但通过课前“烦恼袋”收集,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大家帮助同学消除烦恼。而且在揭示为别人解除烦恼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的道理后,还通过读表扬信的形式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别人的影响特别是给别人带去的快乐和幸福。这是本课在设计上的最大的闪光点。 第一封信是一同学写给齐可昕的:“齐可昕,你还记得吗?我在一年级的时候,手指流血了,你主动给我一张卫生纸和一块手帕,我到今天都非常高兴,我要向你学习,也把快乐送给别人。”我想,这是一件多么小的事呀!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了,齐可昕同学可能早就忘了。当他得知别人至今还记着自己曾给予的微不足道的帮助的时候,他的内心会有多大的震动啊。可惜,火花是点着了,教师没能让它升华为耀眼的光焰,如果邢老师再让齐同学谈谈听到这封表扬信后的内心感受,让孩子们体会到也许你对别人只是举手之劳的帮助,却可能换来别人一辈子的感激,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呀!同样,

【强烈推荐】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道德与法 治课评课稿 李方方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顾老师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入手,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出自己对法律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乱图片开始了对法律特征的探究。整堂课以时政背景材料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整体上说不失为一堂成功的常规课。 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一、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考试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这节课主要围绕着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主线贯穿本堂课。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精。 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老师们可以看到: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表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顾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要”。在导入中主要运用图片:法律制定机关、国家强制力、高官落马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时代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三、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

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顾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四、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径”。 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课堂上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很融洽,如果教师教学能进行适度的学科渗透,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其次,在分析问题时,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结合题目动动手动动笔,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课堂结束前教师应作全面深入课堂小结。本堂课此环节较为薄弱。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品德与生活评课稿

品德与生活评课稿《相信我能行》 (2013-09-26 23:37:24) 转载▼ 标签: 教育 李娜老师执教的《相信我能行》一课,是三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本第一单元的第四个主题。教学中李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系列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体现了教育教学新理念。整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实效性强,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让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已走进文本,做到回归生活,体验深刻,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战胜胆怯,自卑的心理,逐步铸就学生相信自我、展示自我、敢于大胆尝试的良好品质。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了课程价值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心理品质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自我发展为目标。《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注重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的构建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相信我能行》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战胜胆怯、自卑的心理,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经历,懂得只有相信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时刻给自己加油,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的道理。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展示等,再现生活情景,谈议结合,分析原因,追溯危害,让学生达到学文明理的目的,如:开课时,教师用两种方式问好,情境创设新颖独特;课尾舟舟指挥图片的启发、引诱,以及教师个人的亲行、亲历,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现象,把学生引入生活中,使学生入情入景,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老师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新课程理念。从时间观念来看,李老师能合理支配时间,开头简洁直奔主题,谈话精练,环节紧凑,其目的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学多思多动多练,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李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思维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参与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说、主动议、主动探究,我们看到了学生愿意展示自己,有意识地给自己加油,充满自信的话语和行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学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在课堂中,李老师善于“煽情”,能挖掘演绎教材内蕴的情感,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内在的情趣,鼓励学生体验情感,使学生情绪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不同状态之中。情境创设比较到位,“煽情”恰到好处,学生有了情感体验,自然就有话说,这是教师空洞说教无法做到的。尤其是学生在朗诵诗歌《我能行》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拓展了“行”的内涵。学生的认知情感得到了深入,心理品质得到了拓展,思想意识得到了提高。 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层层深入,由个体到集体,上升到社会,让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活生生的体验,它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得到了不断的升华。 二、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完成的教材。在教学中,李老师为学生提供话题和范例,凭借这些话题和范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李老师的教学设计颇具匠心,能创造性地活用教材。《相信我能行》一课是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能力。课前教师用独特的问好方式,来引导学生,感受自信与自卑两种心理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接下来以教材中人物甜甜和丁丁的具体表现展开讨论,从讨论中使学生明白只有相信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不难看出,本课设计的思路很清晰,教师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要旨,洞悉和分析“学情”,从而制定出既新颖又实际的教学实施方案,因此,显得课堂的实效性很强。在情感与认知的基础上,

数学评课稿

品生社评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们知道 《品德与生活》是一们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 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 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纵观本堂课,视频中的授课 老师通过等教学活动,围绕着《》这一主题,激发孩子在课堂活动中将 情感转化为行动力,促进学生。教学思路层次清晰,一 气呵成。整节课中,我们能够被授课老师的智慧所折服,能够被孩子们的活 跃的参与度所吸引。特别值得我学习的有以下几点:一、生活认识的源泉品生 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能够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截取学生生 活中片段,如:二、学生课堂的音符 我们知道,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也是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才 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过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课堂中,教师以学生 的需要和问题出发,设计了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此外教师的评价语: 三、活动(实践)感悟的列车 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这位老师创设了四、开放空间的妙用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堂从教师拓展到到家庭、社会。如: 从而让儿童 五、引导神奇的魔法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好差相差20倍。可见教师的引导是多么的重要。课堂中教师注意聆听儿童发言,并根据教学目标,巧妙引导。如纵观品德课程,让我们明白品德课堂不同于其他课程。他应该是“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动另一个灵魂。”只有当我们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引领他们去享受生命成长的绚烂,儿童才会在生活中萌芽,在课堂中飞扬,我们的品德课教学才会流光溢彩。总而言之,视频中的教师能够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体现了良好的教学素质,学生情绪饱满,是一节扎根于生活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也是一节提升学生道德情感的课堂。 以上是我个人对本节课的一点思考,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1篇二:小学数学评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杨老师同上《分数的初步认识》,她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品德与社会课《地球的烦恼》评课稿

——评周凤英老师执教地品德与社会课《地球地烦恼》 评课人:上饶市逸夫小学於德芳 尊敬地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聆听了周凤英老师执教地《地球地烦恼》一课,好似在我们每一个地球人心中都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遭受着前所未有地煎熬,而我们人类却是间接地始作俑者!周老师为六()班孩子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地品德与社会课,也为我们在座地品德老师呈上了一个令人深思地话题:“作为人类地我们如何帮助地球消除这些烦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地情感体验,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地能力,掌握必备地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本节课地教学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一要求,周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环相扣且层层递进,学生地情感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着洗礼,良好地行为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我将整节课地教学特点概括为“简洁、巧妙、灵动”三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特点一:简洁 “导入课题,简洁明了.”开课伊始,周老师从地球切入,请学生说说对地球地了解,接着紧扣地球地自然美景配以深情地介绍吸引学生注意,提升学生对地球地喜爱之情,既尊重了学生已有地情感认知,也为揭示课题巧设伏笔,最后话锋一转,呈现受伤地地球图片导入课题,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地欲望.这样地导课简洁明了,却紧紧扣住了学生地心弦,为后面地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主线清晰,目标明确.”本节课,周老师紧扣“烦恼”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感知烦恼——了解烦恼——解决烦恼,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球有哪些烦恼,这些烦恼产生地原因,了解人类对地球做出地伤害,升华学生保护地球地情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特点二:巧妙 “图片妙用,了解烦恼.”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地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地生活经验.”虽然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地球地烦恼,但是周老师在教学时并没有局限于教材,而是巧妙地利用搜集地图片,合理地围绕教材内容进行归类,在学生对教材已有认知地基础上,进行感官地拓展,化静为动,此可谓第一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巧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地烦恼后,周老师适时出示了一封“地球爷爷地信”,当学生们聆听了地球地心声后,巧妙地引入下一个“巧嘴你来辩”地情境,看似简单,实则别有用意,变枯燥地接受学习为学生自发地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兴趣,此为第二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音乐渲染,妙托情感.”整节课下来,我们不难发现,周老师在教学时多次使用了音乐渲染,导课时舒缓柔美,感知烦恼时悲伤凄凉,小组合作时轻松自然,升华情感时却是那么地悲壮震撼!细细想来,周老师地这一设计颇为用心,让原本沉重地话题——“地球地烦恼”变得不再那么地枯燥,让学生跟随着音乐变换着心情,随着教学地深入,情感也随着音乐地更换而层层深入,真可谓妙不可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特点三:灵动 传统地教学方式以“授—受”为特点.学生地学习存在着单一、被动地问题,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地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地现象,忽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地培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教学中,周老师遵循了这样地教学理念:“倡导开展丰富多彩地自主学习活动,也没有绝对

四年级品德《我们的生命》评课稿

四年级品德《我们的生命》评课稿 四年级品德《我们的生命》评课稿 今天有幸能够学习xx市xx区松树小学赵xx老师的微课——我们的生命,这节微课所涉及的科目是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我反复学习了两次让我领略了赵老师的风采与特色。可以说又是一次收获满满学习。从赵老师的这节微课,我再次体会了微课不微、微中见大。整体看赵老师的这节微课能够重视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教育。是一节有血有肉、有浓浓情感味的微课,总结起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以提问的方式直接切入主题。 在微课的开始赵老师就以他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引发提问——我们的生命属于谁?然后以小记者在行动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妈妈孕育宝宝的时候的不容易。从贴近生活的一些实例入手:“吃的、生病、出行、家人的付出”等多个角度让学生了解孕育生命的不容易,体会妈妈们的伟大付出是为了宝宝们健康的到这个世界。 二、以活动的形式体验准妈妈的辛苦。 在微课中赵老师为了能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孕妇的生活,以小活动——反背书包的形式。让孩子们再次体会准妈妈们的辛苦,以及又是怎样的小心翼翼,同时家人也付出了很多,

才使我们健健康康的到这个世界。 三、观看成长相册,体会成长的快乐 微课中安排观看成长相册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再次强化我们的生命灿烂与伟大。赵老师在这一环节用了大量的课件展示小生命的成长的历程。让学生很自然的体会到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是家人的爱、是家人的全部,我们的生命与家人的细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四、微课首位呼应、注重情感教育。 课的开始以问题切入,微课结束时同样以同样的问题——我们的生命属于自己,还属于谁呢?看似重复的问题,在微课的结尾提出。不但起到了全课的总结的作用,而且还让还孩子再次叩问自己的心灵,真正的体会到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我们的家人。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节微课的设计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如果赵老师的本节微课,再安排一个——“如何能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光彩?”这一环节。微课的内容就会更加的丰满。总之这节微课让我看后深受教育与鼓舞。是一节充满正能量的好课,为赵老师精彩讲解喝彩。

思想品德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xx年11月1718日,由潍坊市教研室组织的潍坊市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在东明中学锐新楼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教研员.教师,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评选活动。在本次评选中,共选送了14节课,来自各县市区的选手们精心准备.深入钻研课改,每一节课堂教学均进行的异彩纷呈。本人作为代表有幸参加这种全市性规模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亲临现场观摩了参赛教师们的比赛课,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绝好机会。课堂上,老师们围绕生活主题,创设鲜活.开放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交流中分享,使教学.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一是全部采用了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和谐.平等.互动.互助的教学氛围中,很好地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 二是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广泛应用,整个教学过程活泼.生动.有趣,师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共同分享了成功的喜悦。整堂课,教师情感真切,学生真情释放,政治课教学中的“人文性”在课堂中流淌,进而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授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广大师生以及校内外的资源优势,使教学设计更加合理,教学案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效果更加显著。通过本次观摩优质课评选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

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思想品德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上周参加了临沂市初中讲课比赛听课学习,我的触动很大。虽然从教年,但改教思想品德才不到两年。期间我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压力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教学思路清晰。教师在教学环节过程中设计了四大板块 一.情境导入; 二.畅所欲言; 三.探究篇; 四.收获篇。在这四大板块的引导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来。像设置悬念,讲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