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1-《非洲和埃及》学案及练习题

11-《非洲和埃及》学案及练习题

11-《非洲和埃及》学案及练习题
11-《非洲和埃及》学案及练习题

非洲

【学习要求】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非洲的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大致掌握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2.熟悉非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分析气候成因,说明主要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

3.了解非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了解非洲的经济特点;

4.能根据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了解埃及的经济支柱;

5.明确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能分析阿斯旺水坝建设的

利与弊。

【填图训练】

1.标出0°、30°E、40°E、0°、30°N等经纬线;熟悉

非洲主要地理事物(河流、湖泊、岛屿)和国家的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及相互间的位置;

2.注出图中河湖的名称;

3.填出几内亚湾、地中海、红海、莫桑比克海峡、好望角、

直布罗陀海峡、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东非高原、埃

塞俄比亚高

原、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埃及、苏伊士运河、乞力马扎

罗山:

4.用阴影画出热带雨林和地中海气候区:

5.在相应位置画出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马达加斯加

暖流。

一、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以及10°W

与40°E之间。赤道和20°E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北侧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西侧a大西洋,东侧为b

印度洋,东北以c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为界与西亚相邻。

3.轮廓特征:海岸线平直,半岛、海湾很少。最大岛屿是d马达加

斯加岛,最大半岛是e索马里半岛,最大海湾是f几内亚湾,世界最繁

忙的交通要道有h好望角(西方国家把这条航线称为“海上生命线”)。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一)“高原大陆”的地形地貌

1.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北部沙漠广布。

2.主要地形区:刚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

形成)、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撒哈拉沙漠是世界面积

最大的沙漠。

(二)“湖光山色”的东非裂谷带

1.形成:由于地壳运动造成断裂下陷而成(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属于生长

边界);

2.分布:南起赞比西河口,纵贯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北经红海,

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

3.许多湖泊(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红海、死海)呈串珠

状集中分布在东非裂谷带及其两侧,都由断裂下陷形成,会不断长大。

4.东非裂谷带两岸悬崖壁立,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死火山)就位于

其附近。

(三)主要的河流与湖泊

◇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发源于东非高原,向北注入地中海);

刚果河:支流多、流量大、多急流瀑布,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发源于南非高原,向西注入大西洋);尼日尔河:向南注入几内亚湾;赞比西河:向东注入莫桑比克海峡。

◇维多利亚湖是凹陷湖,非洲最大淡水湖泊(仅次于苏必利尔湖);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的湖泊(仅次于贝加尔湖)。湖泊都位于东非裂谷带,由板块断裂下陷形成。

(四)南北对称的热带气候

气候分布特征:气温高,干燥地区广,由于赤道横贯中部,气候呈现

明显的南北对称分布,有“热带大陆”之称,导致自然带呈带状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分布在刚果河盆地和几内亚

湾沿岸。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赤道附近的东非高

原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地势高,气温低,降水较少。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分布在大陆回归线

附近(北宽南窄);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地表植物稀少。本格拉

寒流和加那利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使相应地区的热带

沙漠气候分布范围扩大。索马里半岛东南侧:夏季在西南季风影响下吹离

岸风,沿岸海水形成上升补偿流,在寒流降温减湿影响下,形成降水稀少的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分布在大陆南北两端(北

非地中海沿岸和最南部沿海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地势高。

【Q1.热带沙漠气候在非洲北部分布很广、面积很大的原因?】

①非洲大陆北宽南窄,非洲北部陆地宽广平坦;②北回归线穿过北部非洲中

部,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之下;③干燥的东北信风从亚欧大陆吹来;④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因而形成面积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

【Q2.马达加斯加岛的西侧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气候。东侧是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①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②遇到地形阻挡,在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③沿岸有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作用。

三、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一)人口与民族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

◇南非是欧洲移民最集中地国家,非洲东部主要是来自亚洲的移民,马达加斯加岛以黄色人为主。

◇非洲人口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2.8%),撒哈拉以南更高(3%)。

(二)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

1.总体特征: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2.重要矿产国

◇南非的黄金、几内亚的铝土和刚果(金)的金刚石世界产量第一;赞比亚是世界重要产铜国;铁矿、铀矿和其他金属矿产也很丰富。

◇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和几内亚湾沿海(尼日利亚)是非洲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北非摩洛哥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3.各种热带经济作物(可可、棕油、剑麻、丁香等)和热带哺乳动

物(大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长颈鹿)众多。

(三)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1.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以农、林、畜、矿等原料、半成品等初

级产品(价格低廉)出口作为经济支柱,工业制成品(价格高)依赖

进口。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经济发展缓慢,地位较低。

2.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

3.南非是非洲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

(四)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突出

1、农业生产落后。除生产技术外,制约非洲农业生产发展的主

要因素是干旱和荒漠化等(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这些问题的产生

与当地居民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有关。

(1)干旱: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非洲旱灾的发生与气候

因素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有关。

(2)土地荒漠化:分布:非洲北部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草

原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原因:①自然因素:这里降水较少,植被

稀疏,风沙作用强。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突

出):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不能自给→滥伐、乱垦、乱牧→荒漠

化加剧(根源)。

2、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见右图):1、保护自然环境,提高

农牧业生产水平;2、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3、

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埃及概况

(填图绘图)找出并记忆30°E、30°N经纬线;地中海、红海、

苏伊士运河、阿斯旺水坝、纳赛尔水库、西奈半岛、开罗、亚历

山大港、塞得港、苏伊士港。

一、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苏伊士运

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

二、重要的地理位置:地跨亚非两洲,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三、尼罗河

1.概况: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赤道附近,自南向北注入

地中海,是世界第一长河。

2.支流:主要支流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东非高原),降水较均匀,又有湖泊调蓄,所以该河水量稳定;支流青尼罗河来自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埃塞俄比亚高原)干湿季分明,每年6—10月进入湿季,河水猛涨,下游河道容纳不下,易造成泛滥。主要受青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的影响,尼罗河会定期泛滥,给两岸和河流下游带来肥沃的土壤。(栽培棉花、小麦、水稻、枣椰等农作物)

3.沙漠中的绿色走廊:尼罗河在沙漠地区(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形成一条“绿色走廊”,埃及的耕地、人口和城市都主要集中分布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

【Q3.尼罗河下游棉花生长的自然条件?】

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

【Q4.阿斯旺大坝建造的利与弊?】

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弊:尼罗河携带至下游和入海的泥沙大大减少,使下游沿岸农田的肥力下降;河口三角洲受海浪侵蚀而退缩;地下水位抬升,次生盐渍化严重;下游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水库泥沙淤积。

四、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旅游业发达:金字塔等名胜古迹、尼罗河沿岸风光和沙漠奇景等旅游资源。受风力侵蚀作用,埃及著名的旅游景观狮身人面相被破坏严重。

五、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2、材料一甲地区位于苏丹南部,海拔介于500—1000米之间,是阿拉伯树胶的主要产地,其品质优良,产量占世界的80%,出口量占世界的90%,是苏丹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阿拉伯树胶是从阿拉伯胶树的枝干伤裂处分泌的胶粘液干涸而成的物质,被当地农民称为“沙漠黄金”。胶农通常是在每年10月中旬收胶。阿拉伯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其他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阿拉伯胶树具有喜光、喜温暖、不耐寒、耐瘠薄等特性。

材料二苏丹地区示意图及奈胡德气候资料。

(1)运用整体性原理,推测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8分)

(2)分析胶农通常在每年10月中旬收胶的原因。(4分)

(3)简述苏丹农林部扩大阿拉伯胶树种植规模的理由。(8分)

(1)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2分)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小;(2分)河湖少,地表水缺乏;(2分)土壤贫瘠,植被以热带(稀树)草原为主,土地沙化较为严重。(2分)

(2)6—9月为胶树的主要生长季节,10月中旬树胶产量大;(2分)10月中旬高温少雨,昼夜温差大,树干易开裂,利于树胶凝固。(2分)

(3)阿拉伯胶树的适宜种植区面积广;该国生产的阿拉伯树胶品质优良,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止沙漠扩张;出口创汇;提高居民收入(或使居民有了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任答四点得8分)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图7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6分)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9分)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2分)

(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若答出具体的水利工程措施也可得分);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若答出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也可得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若答出具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可得分)。

根据下图和下表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洪水期出现在6~10月;或夏半年;夏季;湿季),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出现在冬季;干季;旱季;11月至次年5月)。

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或答尼罗河流域;青尼罗河流域;河流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径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或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或夏季),产生的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或冬季),产生的径流少。

(2)答案一: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

答案二:白尼罗河位于南半球(或位于赤道附近;赤道热带雨林区;赤道低压区控制),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量多(或流量稳定;流量大)。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或水量、流量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每年定期泛滥(或夏季泛滥;6~10月泛滥;洪水泛滥;洪水淹没土地),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洪水泛滥时在被淹没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淤泥(或洪水泛滥,有大量泥沙沉积),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或土壤肥沃;

肥力提高)。

四、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R 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 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小题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

【小题2】风(风力)

【小题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沙化)。

【小题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小题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小题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退缩后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图示区域是中亚的咸海周边地区.可以从湖泊的轮廓及注入河流判断,也可以根据该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来判断。中亚地区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使环境更加恶化,如垦荒极易导致土地沙化,引用河水灌溉,导致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从而使得湖水的盐度增加,这也是该地区盐尘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 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 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 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 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 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 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 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有 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 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 道 B )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 )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石油地质学试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 二、论述题: 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 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 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 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7.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分)? 一、概念题(30分): 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4、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5、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6、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7、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 8、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 9、含油气盆地: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10、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相态上以液态为主,并溶有大量烃气和少量非烃气以及固态物质。 二、论述题(70分):(答题要点) 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 (1)气藏气中常见的烃类组成有甲烷(C1H4)、乙烷(C2H6)、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正丁烷(nC4H10);(2)气藏气中常见的非烃气有氮气(N2)、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氢气(H2)、一氧化碳(CO)、汞(Hg)蒸气及惰性气体(氦、氖、氪、氩、氙、氡)。 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1)圈闭的概念;(2)圈闭形成时期-早;(3)圈闭的位置-近;(4)圈闭的容积-闭合高度高;(5)闭合面积大;(6)圈闭的保存条件-保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 (1)圈闭度量的实质是评价一个圈闭有效容积的大小。 (2)其一般步骤包括:1)确定溢出点;2)确定闭合高;3)确定闭合面积;4)确定圈闭内有效储集层比例;5)确定圈闭内有效储集层的有效孔隙度。 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1)成油物质――有机、证据;(2)成油过程――演化、晚期;(3)烃源岩、干酪根的概念);(4)阶段性具体论述:未成熟阶段,成熟阶段,过成熟阶段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 (1)排烃驱使因素-成烃增压;(2)排烃途径或通道-微裂缝;(3)排烃相态-连续烃相。特点:幕式排烃。 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含油气盆地: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为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气面积上油气藏的总和。一定的产油面积:指不同层位的产油气层叠合连片的产油气面积。 综合地质条件: 1)成烃坳陷和充足油气源 成烃坳陷——指盆地中分布成熟烃源岩或成烃灶的深坳陷区。 充足的油气源——油气丰度: 单位面积的丰度高。根据这种方法将世界主要含油气盆地分为3个等级。丰富的(>2 108m3/km2)中等的(0.2 108m3/km2—2 108m3/km2),贫乏的(<0.2 108m3/km2) ; 生烃是和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一) 一、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包含的内容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对比 (1)目的与目标 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使课程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淡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修养。 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时所针对解决的对象。 (3)教学进程与新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的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不同的课型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不一样。但是一定要体现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主要特点。 (4)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 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1 理想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1 理想学案鲁教版五四制[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3、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4、理解诗歌的主旨,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学习重点] 1、反复朗读,品味诗歌凝练、优美的语言。 2、通过关键句,探究全诗脉络,理解诗歌蕴涵的哲理。 [学习难点 ] 理解诗中的意象,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熄.灭()脊.梁()寂寥.( ) 扒.窃 ( ) 玷.污( ) 诅.咒 ( ) 洗濯. ( ) 缀.连 ( ) 功勋. ( ) 船舶. ( ) 荣誉. ( ) 倔.强 ( ) 2、解释下列词语。 倔强: 诅咒: 寂寥: 海天相吻: 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下面诗句的停顿或重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 B. 理想∕使不幸者 ...绝处逢生。 C.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 D.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 4、试模仿第一节诗,以“爱心”或“理解”为内容写一段话。 5、写出你积累的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 6、熟读全诗,明白各节大意,然后把相近的归并在一起,按总分总完成结构图解。 一、总() 1() 二、分 2() 3() 三、总() 二、课内探究 1.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理想是“石”,是“火”,是“灯”,是“路”,是“罗盘”,是“船舶”?这几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景观生态学测试试题

景观生态学试题

————————————————————————————————作者:————————————————————————————————日期: 2

名词解释 景观: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事件。 斑块及斑块动态 斑块是在外貌上与周围环境或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形地表区域. 景观多样性 斑块性质的多样化, 景观异质性 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 景观结构 是不同层次水平或者相同层次水平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依次更替和组合,直观的显示景观生态系统纵向横向的镶嵌组合规律。包括景观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两部分内容。 尺度推绎 把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简言之,尺度推绎即为跨尺度信息转换。 景观变化 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景观指数 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 1.内缘比:指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2.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 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3.景观异质性:指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 4.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5.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Word版

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 (Chapter1 Liquid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学时:6 学时 基本内容: ①石油的概念、组成、特征、分类及物理性质。 ②天然气的概念、产出类型、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 ③油田水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④油气的碳、氢稳定同位素。 教学重点:石油的组成和特征,天然气的产出类型,油田水的类型。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石油 一、石油的概念及组成 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一)石油的元素组成 主要是碳、氢、硫、氮、氧。尤其是碳、氢,两元素在石油中一般占95~99%,平均为97.5%。除上述五种元素外,在石油中还发现其他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二)石油的馏分、组分与化合物组成 1.石油的馏分组成 石油的馏分: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加热蒸馏,将石油切割不同沸点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2.石油的组分组成 石油的组分:石油化合物的不同组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分别为油质、苯胶质、洒精苯胶质及沥青质。 3.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在近代实验室中,用液相色谱可将石油划分为饱和烃、芳烃、非烃及沥青质。 4.三者的关系 石油的组分、化合物和馏分的大致对应关系如下:

二、石油的化合物及特征(本节重点) (一)烃类化合物 1.正构烷烃 其含量主要取决于:①生成石油的原始有机质的类型;②原油的成熟度:在石油中,不同碳原子数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称为正烷烃分布曲线。 正烷烃分布曲线的应用:判断成油原始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油源对比。 2.异构烷烃 以异戊间二烯烷烃最重要,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植烷和姥鲛烷。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叶绿素的侧链——植醇或色素,为生物标志化合物。常用于油源对比和沉积环境研究。 3.环烷烃 石油中的环烷烃多为五员环或六员环。随着成熟度的增高,由多环向单、双环转化,一般,单、双环占环烷烃的50—55%;三环占环烷烃的20%;四、五环占环烷烃的25%。 4.芳香烃 芳香烃包括苯及其同系物,有多环芳烃和稠环芳香烃。 (二)非烃化合物 1.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SH)、硫化物(—S—)(包括硫醚R—S—Rˊ、环硫醚)、二硫化物(—S—S—)以及噻吩衍生物。 2.含氮化合物:可分为碱性和中性两大类。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吡啶、喹啉、异喹啉及吡啶的同系物。中性含氮化合物有吡咯、吲哚、咔唑的同系物及酰胺等。原油中含有具有重要意义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即卟啉化合物,它是石油有机成因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3.含氧化合物:主要有酸性和中性两大类。酸性含氧化合物中有环烷酸、脂肪酸及酚,总称石油酸;中性含氧化合物有醛、酮等,其含量较少。 三、石油的分类 Tissot和Welte(1978)提出的,该方案中的原油组成数据是指沸点>210℃的馏分分析数据。该分类采用三角图解,以烷烃、环烷烃、芳烃+N、S、O化合物作为三角图解的三个端元。 分为:石蜡型、环烷型、石蜡环烷型、芳香—中间型、芳香—环烷型和芳香—沥青型六种类型。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1、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学提纲式的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而教案的编写,我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而学习方法的习得,相对以际学案就少得多。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教材。因而,我认为导学案的编写是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过程的再现,要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或有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3、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反应,通过课前的检测,我们能很好地,并能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课堂教学中能把握学情,能更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攻克薄弱点。而教案中,对学生学情的真正分析,我们只能做个预设,没有导学案那样了解得清楚明白。 4、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提纲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课文。而教案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是“学路”的引领。 另外,我们教案中设计的提问,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参与面总不是很广的,尽管老师的提问是面对全班的,可同学往往依赖于同伴的回答较多,自已思考的要少。而导学案就不同了,在学案中我们设计的提问可变成群体行为了,给每个学生都有了相同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对每个学生都有明细的指引。

3.3《理想气体》学案(教科版选修3-3)

8.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本节内容,初步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简单应用。 二、预习内容 (一)、理想气体 1、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可以设想一种气体,在任何,我们把这样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是不存在的,它是实际气体在一定程度的近似,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3、理想气体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它作用力,从能量上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完全由决定。 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内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从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时,尽管P、V、T都可能改变,但是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保持不变。 2、方程:,。 3、推导:(两种方法) 4、推论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三个状态参量保持某一个参量不变时,就可以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别得到 (2)根据气体的密度ρ=m/V,可以得到气体的密度公式 5、适用条件 6、注意方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温度必须用,公式两边中P和V单位必须,但不一定是国际单位。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理想气体这个物理模型。 2、会推导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并能够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相应的题目和解释相关的现象。 学习重难点: 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2.对“理想气体”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二、学习过程 1.关于“理想气体”概念 (1)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是如何得出的?即它们是物理理论推导出来的还是由实验总结归纳得出来的? (2)这两个定律是在什么条件下通过实验得到的? 出示表格(1): P (×1.013×105Pa) pV值(×1.013×105PaL) H2N2O2空气 1 1.000 1.000 1.000 1.000 100 1.0690 0.9941 0.9265 0.9730 200 1.1380 1.0483 0.9140 1.0100 500 1.3565 1.3900 1.1560 1.3400 1000 1.7200 2.0685 1.7355 1.9920 通过表格了解实验定律的条件,引出理想气 体。 2.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第一种:从(p1,V1,T1)先等温并使其体积变为V2,压强随之变为p c,此中间状态为(p c,V2,T1)再等容并使其温度变为T2,则其压强一定变为p2,则末状态(p2,V2,T2)。

最新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 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 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 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 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 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 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 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 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 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25.景观异质性形成原因: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干扰、生态演替 26.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均匀分配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 平行格局、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

成都理工大学(已有10试题)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自然地理学2004——2005 旅游资源学2004——2005 城市规划原理2004——2005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测量学2004——2005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 C语言及程序设计2004——2006 遥感地质学2004 遥感导论2005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 沉积岩石学2004——2005 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5 找矿勘探地质学2004——2005 环境化学2004——2005 普通化学2004——2005 地质学基础2004——2005 油藏工程2004——2005 石油地质学2004——2005(注:2005年试卷共6页,缺第5页和第6页)渗流力学2004——2005 油层物理学2004——2005 普通生物学2004——2005 结晶学与矿物学2005 能源学院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油层物理学2004——2005 沉积岩石学2004——2005 石油地质学2004——2005(注:2005年试卷共6页,缺第5页和第6页)找矿勘探地质学2004——2005 渗流力学2004——2005 油藏工程2004——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2004——2005 工程岩土学2004 岩土力学2004——2005 结构力学2004——2005

工程力学2004——2005 环境化学2004——2005 水力学2004——2005 建筑设计原理2004——2005 城市规划原理2004——2005 普通生物学2004——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信息工程学院 普通物理2004 物理2005 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5 地质学基础2004——2005 信号与系统2004——2006 通信原理2004——2006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C语言及程序设计2004——2006 数据结构2004——2006 数字电子技术2004,2006 计算数学2004 线性代数2004——2005 概率论2004 计算方法2004——2005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分析化学2004——2005 无机化学2004——2005 普通化学2004——2005 电子测量与仪器2005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核电子学基础2005 普通物理2004 物理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教案和学案的区别

教案和学案的区别: 1、意思不同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bai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2、侧重点不同教案的重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3、性质不同教案是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学案是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5、表达不同教案是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学案是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1、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学提纲式的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教材。 3、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反应,通过课前的检测,

我们能很好地,并能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课堂教学中能把握学情,能更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攻克薄弱点。而教案中,对学生学情的真正分析,我们只能做个预设,没有导学案那样了解得清楚明白。 4、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提纲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而教案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是“学路”的引领。 分享: 学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厘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自学、自问、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三是学案设计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 学案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第一,应该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第二,便于学生学会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深刻体验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作用;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要防止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不当约束;第四,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材料,及时进行反馈与评价,进一步明确整个学习目标;第五,不能把学案设计成传统的教案或讲义。为此,教师不仅要清楚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结构体系,还要学习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教师版)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学习情境提起美国,我们会神往那无与伦比的自由女神像:蓝天白云下,和平鸽在自由地飞翔;碧波绿水前,花团锦簇中,人们在自由地放飞梦想。可是,四十多年前,这一切仅仅是汤姆大伯的小屋,他们复制着先辈佝偻的背影,他们延续着先辈痛苦的呻吟,他们生活在有如他们肤色一样的黑暗里,没有光,没有希望……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黑人,或者说是一个黑人斗士,你会保持沉默等待消亡吗马丁-路德金没有保持沉默,而是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斗争方式,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方式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他的《我有一个梦想》。 二、知识链接 1、1963年8月28日,金率领25万黑人在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堂前召开集会,要求政府给予黑人自由平等权利。金在集会上即兴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说。随后在全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爆发了黑人民权运动。他主张以德报怨,以爱报恨。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2、作者及文学常识 (1)马丁路德·金是____美____国着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于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63年他在__华盛顿______领导了25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集会,发表了着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抨击_种族歧视_______政策。 (2)演讲词在内容和语言上有哪些特点本篇演讲词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一)在内容上:A.有针对性,短小精悍B.有启发性,立场鲜明:C.有感染力,感情强烈: (二)语言上,A.句式运用,简洁明快:多用整散结合的短句,具有整饰美、音乐美,加强感情的表达。B.多用人称及呼告语,使演说充满感情,富于感召力。C.多种修辞的灵活运用,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三、课前预习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祈祷 ..(liào kào)枷.锁(jiā)萎.缩(wěi suō)缔.造者(dì)..(qídǎo)镣铐 履.行(lǚ)戳.子(chuō)侈.谈(chǐ)拯.救(zhěng)磐.石(pán)心急如焚.(fén) 崭.新(zhǎn)蜕.变(tuì)赎.罪(shú)匿.迹(nì)蜿蜒 ..(wān yán) 2、解释下列词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也做息息相通。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如同高山大河般雄伟豪迈。

景观生态学5-7章思考题答案

景观生态学5-7章思考题答案 第五章 29.如何理解景观的稳定性?景观亚稳定模型有何意义? ①对景观稳定性的认识多借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把景观稳定性表达为抗性、持续性、惰性、弹性等多种概念。 ②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回归原有状态的能力,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③需表现景观稳定性的各个术语,仅能反映景观稳定性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并不能对景观的稳定性做出全面评价。 意义:此模型有助于理解亚稳定性和稳定性的本质,但更适合于描述物理系统,不能充分反映出具有光合作

用,植物,异质性结构及反馈机制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征。 30.物种共存对景观稳定性有何意义?物种共存格局是景观稳定性的生态机制。 31.试将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与物理系统变化的驱动力作一比较。 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非生物的、生物的和人为的因素;其中,非生物的和认为的因素在一系列尺度上均起作用,而生物因素通常只在较小的尺度上称为格局的驱动力。 物理系统变化驱动力:。。。。。。自然因素比较多吧?书上都没有。。 32?为什么需要建立景观变化模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体现:充分利用和推广有限数据;模拟时、空间相同或相似的景观;理解和预测动态现象;综合不同时、空间上的信息。 33?生态学范式为什么要发生变迁?它是如何进行变迁的? 为什么:。。。。。。。。。。这个范式挺重要的,估计要与时俱进所以要变迁。 如何:基于对生态学中已有范式和理论的分析和归纳,生态学中正在经历着又一次范式变迁。这一新范式是以

斑块动态理论和等级理论的高度综合为特征的,这就是等级斑块动态理论。 34.如何理解干扰?它对景观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为什么? ①生态学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时间或作用②在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破坏的同时,干扰也可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 ③生态学干扰由3个方面构成:系统、事件和尺度域。 正面负面看情况,因为干扰对于景观格局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干扰导致的空间异质性,还表现在干扰导致的物理环境的变化、干扰残留物质的不同,这些因素均会对后来的景观演替和新形成景观的类型和格局产生影响。 35?人类为什么要对景观进行改造?改造造成的影响有什么?如何对待人类活动对景观的作用? ①人类活动是景观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②探讨可持续的景观利用和管理途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塑造出更加宜人、健康、美丽的景观,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不断加剧了景

《石油地质学》第四章复习思考题.doc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 讲课的知识点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1、除书上讲的五种无机成因学说外,还有哪些无机成因说? 地幔脱气说、费■托合成说(nCO+(2n + l)H2^CnH2n+2+nH2O)) 2、什么是现代宇宙说? 在太阳系某些星球的大气中,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太阳系星球中碳氢化合物宇宙成因的可能性,这就是现代宇宙说 3、“不同石油的成分相似,但不相同”的现象为什么能够支持石油的有机成因? 石油的相似性是主要的,正好说明他们的成因可能大致相同,而他们在成分上的差异则可能与原始生油物质和生成环境的不尽相同、油气生成后经历的变化有关。4、现代沉积物中的油气生成过程。 沉积物t里藏到较大深度,到了成岩作用晚期或后生作用初期,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物(干酪根)在温度的作用下达到成熟,通过热降(裂)解生成大量液态石油和天然气 5、干酪根的类型及不同类型有机质(干酪根)的产桂率。 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高,氧含量低,来自藻类堆积物,产坯率80% 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较高,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产绘率60% I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低,氧含量高,来自陆地高等植物,产怪率30% 6、各种类型干酪根的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 I型干酪根H/C在1.25^1.75之间,O/C在0.026-0.12之间 II型干酪根H/C在0.65-1.25之间,O/C在0.04-0.13之间

Ill型干酪根H/C在0.46-0.93之间,0/C在0.05~0.30之间7、有机质与干酪根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有机质包含干酪根,干酪根指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齐啲有机质,包含分散的和集中状态的。 8、沉积有机质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腐泥型和腐殖型 9、干酪根的类型与有机质的类型有什么联系? 不同有机质类型形成的干酪根类型不同,I型干酪根来自藻类堆积物,II型干酪根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III型干酪根来自陆地高等植物。 10、沉积岩中有机质的赋存状态有哪几种? 分散状态和集中状态 11、如何从沉积岩中分理出可溶有机质和干酪根? 岩石粉碎,用氯仿溶解出可溶有机质,剩下的用非氧化性的酸、碱溶解,过滤得到干酪根 12、干酪根的显微组分与干酪根的类型有何区别与联系? 干酪根显微组分有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腐泥组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含腐泥组多的干酪根为I型;而壳质组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抱子、角质, 可形成II型干酪根;镜质组、惰质组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较多,形成III型干酪根。 13、干酪根是如何形成的?何谓腐殖化作用?何谓腐泥化作用? 生物体埋藏T生物降解和转化f腐泥化、腐殖化形成地质聚合物f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具有很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干酪根 腐殖化作用是动物、高等植物、微生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生物、化学作用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 腐泥化作用是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遗体在生物、化学作用下转变为腐泥的过 程。 14、原始有机质与干酪根的中间产物是什么? 结构规则的大分子生物聚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部分或完全被分解, 形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2011-11-25 22:24 一江春水正人生|分类:学习帮助|浏览6022次 分享到: 2011-11-28 16:12 网友采纳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案是为教师设计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而导学案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求得能力。一般,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标点击 包括三维目标及重点、难点。其中,我们在写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时候,不要直接把教参上的直接搬过来,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这些词语,要把这些语言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例如:了解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所运用的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 二、科学探究(文本解读) 把本课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比如讲《压强》这节,我可以把 本节分为三部分:压力、压强、改变压强的方法,然后依据这三部分内容依次展开。 如果说展示的内容里边包括演示实验,可以分成1、大胆猜想2、设计并进行试验3、观察并记录现象4、归纳总结5、反思交流6、学以致用这几个环节。比如说:燃烧条件的探究,1、大胆猜想,燃烧具备什么样的条件?2、设计并进行实验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白磷红磷,说明水中的白磷说明。这些内容可以以天空的形式来填。4、归纳总结:燃烧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5、反思交流:水火不相容,那为什么白磷可以在水里燃烧?6、学以致用: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忽遇暴风雪,将火柴丢了,如何生火做饭?在这里咱们还可以有个温馨提示:利用透镜聚光。这样学生针对学案进行观察,总结,这是学生自己学到的东西。 若为文本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解读文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对知识点提问、解答、应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比如说讲解压力,咱们可以这样来写:你想过这些事么:你站在水平地面上,你对地面有力的作用么?当禅把口器插入树皮时,

小学英语理想课堂学案

小学英语理想课堂学案 ——Book6 Unit3 Lesson3 Step1:Revision(温故互查) 1、Read quickly.(运用单词卡,看谁读的又对又快。) wrong,feel,fever,cough,headache,bad,cold,medicine,lesson,on time,much,better,rest,soon,lesson,keep away 2、Talk about the pictures in pairs.(用1,2课所学句子,同位谈论下面的图画。)

Step2: Lead-in(设问导读) 1、Read the text silently and match.(默读课文并连线。) A. play computer games B. do sports

C. eat too much junk food(缺乏营养的劣等食 物) D. eat fruit and vegetables 2、Read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agraph carefully,underline the answers. What would we do? What shouldn’t we do? 3、Read the third and fourth paragraph carefully ,underline the answers. What should we eat? What shouldn’t we eat? Step3: Self-check(自学检测) Pair work . A: What should we do/ea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