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姓名:易鸣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杨全照

20080501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所谓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管理层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特定的会计原则、方法或程序进行选择的过程。会计政策选择的前提条件是会计原则、方法或程序具有可选择性,这种可选择性来自于会计准则的灵活性。而会计准则之所以存在灵活性,是因为:其一,由于人是有限理性的,不可能制定出和纷繁复杂的会计实务一一对应的会计准则;其二,即使能制定出这样的准则,其过高的制定成本和履行成本也使人难以企及。

会计政策选择,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种主要形式:强制性选择、市场性选择和自发性选择。我国最新颁布的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准则(CAS28)中也基本体现了这种思路。凡是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属于强制性选择;而凡能更可靠、更相关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属于自发性选择。显然,那些可能导致人为歪曲会计信息的随意操纵,是绝不可能被认定为会计政策选择的。

会计政策选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企业要根据经济环境变化,作出适时和有效的调整,它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各个环节,并不纯粹是会计技术、方法问题。由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必然会引起一定时期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资产价值和国家税收等的变动,并最终导致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经济后果。因此,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利益的调整,对其能否实施有效控制和规范,不但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Watts和Zimmerman(1986)针对会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将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引入会计研究,并以契约成本为核心,创立了以会计政策选择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实证会计理论”(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Watts和Zimmerman 认为,企业管理层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主要是基于契约目的和政治目的;Watts和Zimmerman(1986)以后,许多人认为,企业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除了包括契约动机和政治动机外,还包括资本市场动机。本论文以此为导向,从阐述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理论入手,进而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会计信息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以及会计政策合理的选择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内在统一性。并实证分析了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资产减值准备等三个方面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用实际案例进一步说明了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对会计信息造成的不同影响,而掌握的会计信息的不同也会左右决策者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本文还提出了规范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措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路。诸如健全市场法规及诉讼制度,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增进市场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信息的透明度,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机制,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建设等等观点。

目前,我国正在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而对现状的实证研究部分地验证了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是操纵利润与粉饰报表。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甚至有些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虚假,已成为严重制约与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正确认识和处理会计政策选择及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将是未来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本选题正是基于这种动因而促成的。本文不是单纯地从会计政策选择的角度去探讨问题,而是结合会计信息去探讨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它会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失真的会计信息也会对会计政策选择产生消极的影响。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的关系在我国正日益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对它的研究仍处于不很成熟的阶段。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对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创新主要在于:对于会计政策选择这一概念分别从契约理论、供给需求理论、经济后果理论、博弈论等角度论述其理论基础,从准则制定的角度,会计信息的用途方面探讨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信息;协调相关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is a process that managers of enterprises make choice of given accounting principles、methods and procedures in the range which is permitted by accounting rule,to reach the given purpose.The premise of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is that accounting principles、methods and procedures are optional,this kind of optional comes from the flexibility of accounting rule.The reasons why accounting rule is flexible are listed as below:First,human can not establish the accounting rule which is coincident with complicated accounting practice because of the limited loqos of human;second,supposing human can establish the accounting rule,the exorbitant cost of establishing and fufiling makes it be impracticable.

With the reasons of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s produc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forms:enforceability choice、marketability choice and spontaneity choice.The accounting rule(CAS28) that is carried into execution resently about the alteration of accounting policy basically incarnates the idea.What the laws and accounting rules rquire belongs to enforceability choice;and what could reliably provide correlative information about financial status、result of operation and cash flow belongs to spontaneity choice.Apparently, casual controls that may lead to artificially ill-natur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an not be considered as choic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bsolutely.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is a dynamic process,enterprises should make timely and effective changes according to economical change,it exits in a complete course which includes several elements, such as the measurement,the notes and the reports,not only including account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s.Becaus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of enterprise inevitably brings some changes,such as expense、cost、income、interest、asset value and government revenue,finally leads to economical result that social wealth would be distributed again.So the nature of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is practically adjusting of social benefits.Whether it could be controlled and ruled effectively, not only is important to quality of enterprise’s accounting information,but also has important effect on goo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In light of defaults of accounting theory’s research, Watts and Zimmerman(1986)made use of contract theory of economics to research accounting,and with the core that is contract cost,set up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of which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is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Watts and Zimmerman believed that the primary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motivation that managers of enterprise mak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is about contract purpose and political purpose; after Watts and Zimmerman(1986),many persons believed that the motivation that managers of enterprise mak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also includes capital market purpose except contract purpose and political purpose.This thesis make it be pilot,firstly it analyzes the basic theory of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then it gives deeply explanation about how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oduce great effect to each other, and the unity between reasonabl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and high-qualifi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And this article gives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hoices of accounting policy including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merchandise pricing、preparation of assets,it also makes use of actual cases in explaining the effects that are brought to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y different choices of accounting policy,also explaining tha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hich we have obtained can affect the decision-maker working out different choices of accounting policy.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principles、measures to standiz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and improv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for example perfecting market laws and lawsuit system;energetically developing market medi-institution;swelling diaphaneity of market;strengthening audit supervising mechanism of CPA;enhancing normal construction of display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so on.

At present, modern enpterprise’s rules which is improved in our country requires that more free right of choosing accounting policy should be given to enterprises . But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partly testifies that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in our country leads to manipulating profits and whitewashing forms.During this period, the quality of our country’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not good, even some information of several enterprises is really false. This situation has become a large obstacle that prevent economy in our country from developing. The main fiel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in future is that we should real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deal with it correctly,the subject of the thesis is the result of this kind of causation.This essay does not just discuss the problem from the view of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while it discuss from the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is the foundation of how to reve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The policy can produce profound effect to accounting information.Accurat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an have active influence on choice of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ccounting policy, while false information can produce negative effect to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gradually becoming hot point of theory research in our country.However, current research is still in the early period.On the basis of achievements that other people have got, this essay has come up with a new view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of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from different angles,such as contract theory、supply and demand theory、economical sequel theory、game theory and so on.From establishment of rule、us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it also discusses impersonal inevitability of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Key word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Accounting information;Harmonious correlation

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易鸣日期:2008 年 5 月 28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易鸣日期:2008 年 5 月 28日

导师签名:杨全照日期:2008 年 5 月 28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实世界的市场具有不完全性,存在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以及影响非契约方的外部性,这就使会计显得尤为重要。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正是奠基于不完全市场而展开的。会计选择研究回答了一个基本的问题——会计重要吗?瓦茨和齐默尔曼(Watts&Zimmerman, 1979)认为在完全竞争和完美的市场中,财务披露并无实质的作用,因而也就无法产生对会计、会计管制的需求。然而,我们是处于不完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对会计和会计管制的需求就意味着,会计披露和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是解决市场不完美性的有效途径。会计政策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对冲突决策模型,特别是代理理论模型的研究,提高了我们对财务报告所涉及的管理人员利益、雇佣合同在激励和控制管理当局行为中的作用以及会计信息在报酬契约中的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从而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会计政策所涉及到的管理人员的利益,研究其扭曲现状和操纵净利润的动机,同时加深对会计的理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会计政策选择则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业务更加复杂多样,会计信息质量将更多地与会计政策选择相联系。会计的确认、计量无一不以会计政策为前提。会计事项的初始确认与计量,以及再次确认和计量都基于对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说财务报表的生成是一系列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所以,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决策的正确程度,进而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企业的外部与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还不完善,易导致企业偏向机会型会计政策选择。因此,我们在给予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同时,必须加强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以促使企业真实公允的揭示会计信息。抛开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滥用或不当利用不谈,就会计政策选择本身而言,有着其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必然性。深入研究和探讨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的关系,对完善和发展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企业应该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适时和有效的调整。由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必然会引起一定时期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资产价值和国家税收的变动,并最终导致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经济后果。因此,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利益的调整,对其能否实施有效的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控制和规范,不但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那么,从外部环境与会计的互动关系来看,市场经济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

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价格为信号,利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把理财作为企业中心,就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发挥会计在理财方面的作用,拓展会计职能。发扬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使会计在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的同时,要有新的观念和技巧及合理选择符合道德和法制规范的会计政策,这些就成为了文明社会进行社会关系调整,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种种事实表明,我国经济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实质性趋同。会计准则在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能不加以选择,归根到底,这是由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所决定的。

1.2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国外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状况

Watts和Zimmerman(1986)针对会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将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引入会计研究,并以契约成本为核心概念,创立了以会计政策选择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实证会计理论”。Watts和Zimmerman认为,企业管理层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要动机是基于契约目的和政治目的;Watts和Zimmerman以后,许多人认为,企业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动机除了包括契约动机和政治动机外,还包括资本市场动机。1

王运传在2006年第2期《财会通讯》的《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及其评析(上)》中也曾总结了国外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历程及分类,在文中他是这样论述的:“从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进程上看,西方学者对会计政策问题的研究有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主要是研究会计政策的一些规范性问题,如会计政策的性质和目的等。一般认为,企业管理人员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奉行稳健主义原则,即当某一会计程序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挑选时,应当选用对股东权益产生乐观影响程度最小的那一种方法。第二次是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以会计政策选择为重心的实证会计研究,它一直推动着会计研究的快速发展,至80年代达到相当的高度。可见,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研究要早于其实证研究,而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学说委托一代理理论及有效市场假说等更催生了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中,会计政策选择研究被划分为三大类:(1)代

1杜兴强等著:《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6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成本通常是与契约问题——管理报酬和债务契约相联系的,即契约动机;(2)信息不对称通常是与管理者(处于信息优势一方)和投资者(处于信息劣势一方)之间相联系,即资产计价动机;(3)其他外部性通常是与利益相关方之间契约和非契约关系相联系的,即影响利益相关方的动机。

这种分类起因于以下的假设。首先,会计在构成现代公司的契约关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可能降低代理成本。其次,会计为管理当局提供传递其私有信息的渠道,特定的会计政策选择在这个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后,会计管制影响了财务披露的质量和数量,进而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对社会福利和国家政策产生影响。这里,同时隐含着假设——个人决策者是理性的。”

如上所述,关于会计政策选择,西方会计研究者通过对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期会计政策研究的主要命题集中于证明无效应假说和机械性假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命题转而证明分红计划、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这三个实证会计的最重要的假设。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集中于会计选择动机类型即有效契约(效率)型和机会主义型。此外,基于具体项目对会计选择在行为方面的解释以及对决策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也较多。但实证会计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理论基础和假设的差别较大,因此结论的差别也较大。

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结果证明,企业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博弈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1)若其他条件不变,对管理者实施红利方案的企业,其管理者更有可能把会计报告利润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如果企业发生亏损,管理者就会试图把未来所有可能的亏损提前至本期确认,以减轻未来扭亏的压力,尽可能地提高企业未来的获利水平,从而提高管理者未来的报酬;(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越高,管理者便越有可能选择可将会计利润从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的会计政策;企业越是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报告数据的限制性契约条款紧密相关,管理者便越有可能选择可增加本期会计利润的会计政策,以降低违反债务契约的成本并增大从债权人手中转移财富的可能性;(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规模越大的公司,其管理者就越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将本期会计利润递延到未来期间的会计政策,以降低或递延税负等;(4)为避免政府和市场管制机构的关注,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平滑收益的会计政策,以使各期收益保持相对均衡;(5)对于自来水公司等公用事业部门来说,其收费是受政府管制的,而政府在制订收费标准时常常会借助于资产收益率、投资报酬率等会计数据,这些部门可能会选择最有利于提高其收费标准的会计政策。由于存在可以产生不同结果的代用方法,所以,人们不断尝试不通过实实在在地改善业绩就能获得盈利和增长的办法。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1.2.2国内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状况

近年来,我国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会计实务规范的逐渐完善,会计政策选择这一论题也逐渐受到学术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实务工作者的重视。1995年以前的研究较少,1995年后研究增多,而且有从一般性问题到具体问题增加的趋势。1这些研究对于揭露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的问题、防范企业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利润操纵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还有助于有效减少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盲目性,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决策水平。

戴奉祥在2001年第1期《财务与会计》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与政治成本》一文中总结了实证会计研究的结果,从经济后果的角度论述了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在文中他是这样论述的:

“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实质上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会计报告相关利益集团合作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已出台的会计准则大都是各方利益均衡与妥协的产物。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但在现有的以会计准则为会计政策规范主体的模式下,对某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留下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过程。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

“所谓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是指企业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工会等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换言之,会计准则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不同的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选择将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失。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作弊是一种不通过实实在在劳动就可以改变业绩的捷径。因此,从本质上讲,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往往是借助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的,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为不同利益集团争取于己有利的‘经济后果’和政治利益提供了可能。”

对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现状的实证研究也部分地验证了上述结论。有研究表明(孙铮,1999)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包括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等手段操纵会计利润的现象:如“配股现象”、“微利现象”、“重亏现象”等。徐宗宇(2000)对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情况进行过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一级市场招股上市时,公司管理当局存在操纵盈余预测行为。陆建桥(1999)对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通过操纵应计利润项目来达到目的,其中营运资

1唐松华著:《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载《会计研究》2000年第3期,第20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金项目,尤其是应收应付项目、存货项目等有可能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盈余管理工具。王跃堂(2000)以A股公司三大减值政策(短期投资减值、存货减值和长期投资减值)的选择为例,从契约理论的角度,结合我国政治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及其经济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执行政府制订的统一会计制度,会计处理方法几乎没有可选择的余地,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企业会计准则及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有了较大的空间,允许企业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的本意是让其选择最能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处理方法,但事实上却成了一些企业管理者谋取不当利益的手段,并进一步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资产的流失程度,产生了不良的经济后果。

我国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的时间还很短,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要求也愈来愈迫切。如何发挥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的产生,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深入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会计信息的作用也日趋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但与此相对的是,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尤为严重。自1990年及1991年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相继成立至今,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被频频曝光。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已有诸如“琼民源”、“红光实业”、“大庆联谊”、“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等国内上市公司的虚假招股说明、虚假报表、虚假配股报告等。这均从多个侧面折射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和普遍性,也体现了会计信息研究的必要性。

1.3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我国正在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给与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而对现状的实证研究部分地验证了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是操纵利润与粉饰报表。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甚至有些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虚假,已成为严重制约与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选择正确的会计政策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的生命线之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将是本文的主要目标。

本文从研究背景与意义着手,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评析;然后,在明晰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特质和形式后,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和客观必然性;接着对于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内容及定位等方面进行了描述,理清了会计政策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估计等的关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系;其次,对于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进行了理性分析,从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会计信息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归结了相关的原因、负面影响等;再次,对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动向及其对会计政策选择的限定,并从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资产减值准备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关制度的规定、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最后,对协调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提出笔者的建议,先介绍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然后分别从规范会计政策选择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两个方面着手,分别阐述了规范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性及措施。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在财政部颁布并执行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下,结合修订后准则中的新规定对相关会计政策选择的变动进行了实质性的研究,探讨了新准则对于会计处理的影响。

2.本文不是仅仅从会计政策选择的角度去探讨问题,而是结合会计信息去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它会对会计信息产生负面的影响。准确的会计信息会对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失真的会计信息也会对会计政策选择产生消极的影响。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具有内在统一性。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及客观必然性

2.1会计政策选择的特质及形式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按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强制性选择、市场性选择和自发性选择。1所谓强制性选择,是由于上一层会计制度的制订者强制性要求企业作出相应的会计政策选择,如法律,法规和政府管理机构的行政指令等,要求企业作出必要的变更,无论企业的经营管理当局是否愿意都必须执行;所谓市场性选择是指企业为了考虑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和企业未来的资本运作能力等,所做出的会计政策选择,由于其手段负责契约,报酬契约和政治成本的制约,故具有半强制性选择的特点;所谓自发性选择,是完全由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当局根据其经营目标和环境变化的要求,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而作出适应性的会计政策变更,从性质上讲,这种会计政策选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提供有关企业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在我国最新颁布的会计政策选择的会计准则中也基本体现了这种思路,凡是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属于强制性选择;而凡能够更可靠、更相关地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的,属于自发性选择。

其实,在经济学家眼中,人类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按社会公众利益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生产性的增进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它会通过生产和市场的过程来使社会的财富价值得以提高;另一类是非生产性的有损于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它会通过无效和损害的过程来消耗社会的经济资源。无论是强制性、市场性或自发性的会计政策选择,凡能增进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损害或较少损害其他人利益,或者讲这种损害对于大多数人的利益来讲是微不足道的,这种选择就属于前者,并且也能确保符合会计制度制订本身的目标要求。若不能达到上述条件的会计政策选择就属于后者了。

重大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实际是一种政治的选择。社会各利益集团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广泛地游说社会的政治团体和管理机构。某一项重大会计政策的变更,必然会使某些社会团体受益,而某些社会团体受损。各种社会势力的充分竞争,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相对的利益平衡。但试图完全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达到社会利益团体间的真正平衡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们应充分认识的是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和调整是必要的,因为长期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从社会效率和社会成本来讲必然会导致严重后果。

1张鸣著:《会计政策变更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版,第390页。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会计政策的选择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狭义的会计政策选择应该是对目前正在使用的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包括采用全新的会计政策和对初次发生的经济业务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但这个定义较难界定。而广义的会计政策选择应将其包含在内,因为广义选择的含义应该包含了“重选”、“替代”、“缩小”和“扩大”等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1.根据规定或自发要求,企业放弃原定的会计政策,采用过去未使用过的新会计政策,或重新采用原先被否认的(对某些企业来讲是创新的)会计政策,这种选择可以是部分的或全部的,这称之为“替换性(重选性)选择”。

2.严格或缩小了原定会计政策的可应用或可选择范围,这是一种“缩小性选择”。

3.放松或扩大了原定会计政策的可应用或可选择范围,这是一种“扩大性选择”。

2.2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2.2.1契约理论

20世纪30年代,在科斯的经典文章《企业的本质》问世之前,理论研究中一直认为企业交易是无摩擦和无成本的,也就不存在交易费用的概念。在这个阶段,企业也被理解为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转换器,没有任何制度内涵,是忽略了企业内部组织关系及其所有参与人员利益协调和分配关系的“黑箱”。科斯在他的理论中将企业理解为一种不同于标准的市场交易的契约,从而开创了契约理论研究的先河,使契约理论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企业理论。1契约理论认为企业乃“一系列合约的连结”,是相关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管理人员、职工、供货商等,都是企业的契约人,契约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利益的冲突。2

企业相对于市场而言是一份不完备的契约。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里,想要在签约时预测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表明在未来企业将处于各种不确定的状态中,人们只能在持续经营的假设下选择会计政策。在企业契约中,如经理人与银行之间的贷款协议,经理人与股东的报酬计划的协议,均涉及会计收益等会计资料及相关的会计政策。实际上,会计收益与计算会计收益的重大会计政策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某些情况下,利益相关者对后者的关注程度更高,因为后者关系到契约的制定、履行和对履行效果进行评价的全过程。因此,会计政策便成为企业契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契约产生的企业契约成本是不同的。一套能随时间推移而生存下来的旨在减少利益冲突成本的契约是有效的,因为与其它契约相比,它更能减少代理冲突,增加企业价值。并且为了计算

1尹霞,孟令彦著:《契约理论的发展历程》,载《时代经贸》2007年第11期,第64页。

2葛家澍著:《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这些契约成本而使用会计数据的会计政策比其它会计政策更为有效。因此,通过对不同会计政策的选择可以影响契约成本,进而影响企业价值及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从会计学的角度看,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就是怎样为企业契约关系的确立和考核提供公平合理的衡量基础,因此契约理论是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2.2.2供求理论

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理论说明了消费者的偏好如何决定商品的消费需求,同时企业成本又如何成为商品供给的基础——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导致产出和价格的变动。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学当中的供给和需求是通过价格和数量结合在一起的,在共同因素的影响之下,需求曲线呈现向下倾斜的规律,而相应的供给曲线则呈现向上倾斜的规律,二者的互动形成一个平衡,从而产生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成为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也称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2需求与供给任何一个发生变化的时候,均衡点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而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另一方也要相应的发生变化。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市场中的交易对象。现有股东、潜在股东、债权人、政府及一些中介机构等作为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均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企业管理当局和大股东则是会计信息的供给方。随着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会计信息的供给方中,所有者权力不断减弱,以高级经理人员为代表的管理者的权力不断加强,管理当局成为企业事实上的掌控者。在会计信息的其他来源不存在或即使存在也不为信息使用者所用的前提下,为了抬高会计信息的市场价格,作为会计信息市场中的垄断提供者的企业管理当局和大股东通常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对其最为有利的会计政策,而不去考虑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会计信息的需求方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所占比重都非常大,但是作为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最大需求者的国家却由于所有者缺位、所有权虚化等原因,完全就没有或是只有很少的需求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力。对于一些数量有限、职业水平不高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来说,自身缺乏对会计信息的深入理解,甚至根本就看不懂会计报表。于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成熟,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内在动力较少等原因,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对会计信息供给的影响极小。因此,这种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使得供需理论成为了会计政策选择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

2.2.3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又叫集体选择,是与个人选择相对应的一种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物品的特征构成了集体选择存在的理由。公共选择理论

1 [美]萨缪尔森著:《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2 [美]萨缪尔森著:《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公共物品(pub licgoods)。公共物品是指能够供许多人同时享用且供给成本和享用效果不随享用人数的多寡而变化的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必要的,但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因此就需要通过集体选择来决定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

集体选择是指参与者依据某种投票规则和选择程序进行的有序的公共抉择。但由于在比较不同个人利益效用偏好时存在难以量化等诸多困难,正如“哈罗不可能定理”所证明的那样,即使在直接民主制的公共选择中,也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个人偏好次序转换为社会偏好次序,并且准确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的社会选择规则;现有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至多只能算得上在强势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妥协均衡的产物。该理论认为会计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和搭便车行为的存在,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有效供给,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规范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这种公共物品的供给进行强制性管理。同时会计准则作为一项社会公共契约,如果交由市场主体自己去讨价还价似的协商制定,其交易费用就会很高且不一定能达成共识,即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制度安排,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最好由具有“暴力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国家和政府来担任。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原理启示我们:在进行选择会计政策时,不能只考虑某一会计政策方法是否绝对最优,而是应考虑该政策方法是否具有帕累托最优效应。

2.2.4经济后果理论

史蒂芬?杰夫在其1978年发表的篇名为《“经济后果”的兴起》文章中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决策行为、政府、债权人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定义的本质在于,会计信息能够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所做出的真实决策,而不仅仅是反映这些决策的结果。(William R.Scott,1997)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不论有效证券市场启示如何,会计政策选择能够影响企业价值。”1从本质上认为企业的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确实对证券市场有影响。

经济后果的出现,按照Wi1liam R.Scott的观点,源于“为何存在会计政策选择”这一命题。简单地说,经济后果源自企业签订的契约,特别是管理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假设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影响,那么企业所运用的特定会计政策及其时间分布和变更的实质,对投资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信息来源。实际上,管理者可能运用会计政策选择,缓解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斯考特认为,会计政策及其变更影响到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甚至会引发政治家们的兴趣。他强调指出,这里的会计政策指的是任何一项会计政策,并非专指影响

1 William R.Scott:《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Prentice Hall 1997年版,第186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现金流量的那一些。由于许多重大的会计政策的变更都与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相关,并且经济后果观念与现实情况相符。总之,经济后果理论认为,会计政策选择所具有的经济后果,虽然可能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但却能够影响企业的价值及其股票价格。

2.2.5寻租理论

(rent-seeking)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是在1974年由美国经济学教授克“寻租”

鲁格(Ann 0'Krueger)正式提出来的。寻租并不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资源,它的作用只是改变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寻租的成本低收益高,且固定成本较为稳定,追加的成本不多,其收益呈递增趋势,因而大量的人或利益集团从事寻租活动,而且一项寻租活动会一连串地引起其它更多的寻租活动。

寻租理论在会计中的运用称之为会计寻租,寻租理论被用于解释我国会计问题始于2000年,目前已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会计寻租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经济后果,会计寻租是一个过程,它表现为各个利益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相互博弈的过程,而会计经济后果则是一种状态。William R.Scott在谈到会计寻租时这样描述:“在真实业绩一定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的上市公司可以披露出不同的经营业绩,进而影响证券价格,影响到公司市值。”1也就是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会计的确认和计量的方法,就可以改变会计信息,进而改变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决策结果。会计政策选择这种非生产性的不甚公平的财富转移功能和间接的资源配置效力与寻租的思想十分相符。企业寻租通常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以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各种手段干预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引导或促进会计准则朝着有利于该企业的方向发展。在默认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既有权力的前提下,寻租者可能寻求的则是准则具体事项中有利于自己的规定。二是企业管理当局以经济人的身份,通过具体的会计政策的选择最大限度地降低或减缓新准则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2.6博弈论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s Theory),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奕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

按照经济学博弈论的观点,企业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与各相关利益主体构成博弈的关系。出于利益和需求的动机,各方均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策略并付诸实施。会计政策选择本质上是一项社会经济与政治在利益上的博弈或

1威廉姆 R. 斯考特著:《财务会计理论(中译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

制度安排。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导致企业不同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会计政策选择不仅具有广泛的经济后果,而且还是各利益相关者为转移财富而进行的博弈和竞争。无论是宏观会计政策还是微观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都是一个企业利益相关者为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博弈过程。从会计准则的制订到实施,自始至终贯穿着会计政策选择,利益相关者均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参与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会计政策选择过程实质上是利益分配过程。以会计准则为主体的宏观会计政策的制订过程实质上就是与会计政策相关的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的过程,已出台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各方利益妥协均衡的产物,或曰博弈的结果。一轮博弈结束后,会计准则便达到了暂时的纳什均衡状态,但会计政策制订和选择中的理性是有限的,在现实中表现为政府颁布的会计准则若有了破绽或漏洞,政府会制订新准则加以防范和堵塞。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当旧有的准则规范又不能涵盖新的会计业务或出现疏漏时,市场主体就会利用机会钻营牟利,会再次引发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其结果是达到新一轮的纳什均衡。这样,经过多次博弈之后,会计准则就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社会公认程度日益提高,纳什均衡点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最终趋向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可以说,会计政策选择过程是一个社会博弈过程,在会计政策选择行为中,各利益相关者都企图利用会计政策的变通机会为自己谋利,力争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会计政策,也正是在这一不断的博弈中会计理论得以不断发展,会计实务能够日趋完善。

2.3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改变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这些均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环境,使会计政策选择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必要。其必然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会计信息的用途方面看。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人们可以通过它所提供的信息来分析和推断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企业发展的未来。会计信息有两方面的用途:在企业内部要用这些信息作为企业经营和筹资决策的依据;在企业外部,要用这些信息做出信贷和投资决策,还要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课税征收、证券管理等。编制财务报表的人员应学会如何处理每一笔会计事项,保护诸如信贷者和所有者这些依赖会计资料,但又不能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生成施加直接影响的人,并使他们所收到的会计资料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是充满风险、瞬息万变的竞争性经营环境,它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具有高度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灵敏性和适应性,要能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和经营过程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灵活自主的进行核算和反映,即使面对同一会计项目,由于经营方式、理财策略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为恰当表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选用会计政策必将被提上日程。

其次,从会计准则的制定层面看,会计准则制定与完善的渐进性与局限性,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空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会计准则的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对市场机制的过分依赖,致使政府监管力度不够,这为企业实现其目标而运用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首先,现实中的会计是存在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出现市场失灵的非理想的状态下。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可能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具体业务制定出确切的处理方法与程序,而仅是为人们订立有关契约时所需的会计信息提供一个大致的估计,这就导致实务中各类经济业务的会处理方法同会计准则之间不再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单映射关系。正是由于会计准则的这种不完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其次,企业的会计报告不仅仅是反映企业管理当局、政府、工会及债权人等各利益集团决策的结果,而且会自接影响到这些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而这些行为进而又会对其他集团的利益产生影响,因而,会计信息也就会有“经济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不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竞争的政治博弈过程。而且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本身也是这一博弈活动的参与者,并且是有着自己的效用函数的“经济人”。其效用主要表现为自己在通用会计准则制定上所拥有的垄断权与权威性。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为了保证自己效用函数的最大化,必须“平衡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利害关系,缓解各利益集团对准则制定机构的抵制压力,以保证各利益集团都能接受博弈的结果。显然,放宽通用会计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可见面对势均力敌的各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谨慎和理性不在于寻求最终答案,而在于折衷。因此,即使我们暂时撇开技术性因素不予考虑,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及由此形成的政治博弈过程亦使得企业被赋予会计政策选择权。再次,从会计准则制定的效率上考察,会计信息是一种具有外在性的公共物品,由于信息用户数量巨大,为了节约用户之间的直接缔约成本,由政府掌握统一制定会计准则可以形成一种规模经济效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经营者拥有更多的企业信息。同时,政府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是一种多方参与的政治博弈过程,需要以“充分程序”来表现制定过程的决策民主性,而且企业这一组织形式的决策速度远快于政府。为了保证剩余会计准则制定的及时性,政府也不宜拥有全部的会计准则制定权,而应使企业拥有一定量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最后,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企业具有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在动机,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 专业:会计学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有了较大的可选择空间。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根据其生产经营目标和特点选择更适宜的会计政策, 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公允, 另一方面, 新会计准则增加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报表粉饰甚至利润操纵的可能性。 同时,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问题。 (二)意义 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可能具有不同的目标。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除了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和措施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与决策,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盈利,盈利多少,也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披露。 会计政策是会计发挥其功能作用的重要实现形式,会计政策的选择又与企业的盈亏密切相关。控制会计政策的滥用,对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监控机制,完善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具有积极的作用。企业只有恰当地选用会计政策,才能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会计处理日益复杂化,会计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重要。企业会计政策应用得正确与否,关系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与可靠性,关系到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正确性。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正确选择会计政策,不仅是会计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当局必须高度重视的

会计政策与判断作业三

会计政策与判断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债务重组的方式不包括(C )。 A.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 B.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C.借新债还旧债 D.债务转为资本 2. 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在满足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时,终止确认重组债务,并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B )。 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营业外支出 D.治理费用 3. 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800万元,经磋商,双方同意按600万元结清该笔货款。甲公司差不多为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100万元的坏账预备,在债务重组日,该事项对甲公司和乙公司的阻碍分别为( D )。 A.甲公司资本公积减少200万元,乙公司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 B.甲公司营业外支出增加100万元,乙公司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 C.甲公司营业外支出增加200万元,乙公司营业外收入增加200万元。 D.甲公司营业外支出增加100万元,乙公司营业外收入增加200万元。 4.债务人以一批自产产品偿还到期无法支付的债务时,应按照该产品的(C)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的金额。 A.账面价值 B.成本 C.公允价值 D.账面余额 5. 甲公司为2010年初新成立的企业。2010年该公司分别销售A、B产品l 万件和2万件,销售单价分别为100元和50元。公司向购买者承诺提供产品售后2年内免费保修服务,估量保修期内将发生的保修费在销售额的2%—8%之间。2010年实际发生保修费1万元。假定无其他或有事项,则甲公司2010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估量负债”项目的金额为(B)万元。 A.3 B.9 C.10 D.15 6. 关于或有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该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满足或有事项确认估量负债规定的,应当确认为估量负债 B.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应当确认为估量负债 C.企业应当就以后经营亏损确认估量负债 D.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应当将以后经营亏损确认估量负债 7. 2010年,甲公司销售收入为1 000万元。甲公司的产品质量保证条款规定:产品售出后一年内,如发生正常质量问题,甲公司将免费负责修理。依照以往的体会,假如显现较小的质量问题,则须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1%;而假如显现较大的质量问题,则须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2%。据推测,本年度已售产品中,有80%可不能发生质量问题,有15%将发生较小质量问题,有5%将发生较大质量问题。据此,2010年年末甲公司应确认的负债金额为(C)万元。 A.1.5 B.1 C.2.5 D.30 8. Y公司与X公司签订合同,购买X公司10件商品,合同价格每件500元。市场上同类商品每件为350元。Y公司购买的商品全部出售给Z公司,单价为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摘要:会计政策选择近年来一直是会计以及资本市场研究中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目的就在于利用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有关会计政策选择的事项,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力图揭示目前现状所表现的规律性,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原因剖析,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优化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有所裨益。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年度报表 一、引言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根据特定主体的具体环境。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在会计处理时依据既定规范(此规范一般由各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组成),对可供选用的具体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后,拟定决策并加以执行的过程。它是企业主体在会计准则等规范的约束下选择会计政策的行为,其本质是为目标服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业务也更加复杂多样,财务信息质量将更多的与会计政策选择相联系,会计的确认、计量无一不以会计政策选择为前提。会计事项的初始确认与计量以及再次确认和计量都基于对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说,财务报表的生成是一系列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决策的正确程度,进而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学者们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至今仍不能说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认知已经做到一览无余,相反,会计政策选择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领域还很广。有学者提出,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为减少会计政策选择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会计准则规范制订者在制订会计准则时应充分考虑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利弊,在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同一会计政策的可选择范围。但是,我国2000年以后颁布和修订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却给予了企业更大的会计选择权,与一些学者理论研究的结果有差距。目前,多数学者只是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层面以及所采用的某一会计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对会计政策选择内容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文章还很少,因而,笔者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力图揭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现状,对反映的现象剖析深层次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公司内部及外部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为了保证样本的可比性,本文研究对象限定于2003年12月31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剔除金融类企业),同时选取其中2003-2005年年报数据较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有效总体共计276个。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证监会的官方网站,各上市公司2003-2005年度的年报。由于本文数据收集在2006年度开始。当时2006年报尚未披露,所以没有将2006年报数据包括在内。采集的信息包括:股票代码、证券简称、资产计价基础、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 (一)资产计价基础的会计政策选择 笔者在分析了2003-2005年年报后发现,上市公司披露的资产计价基础大部分以历史成本为主,占到了总样本的70%多,其次为实际成本。将近28%。企业并未用可变现净值或现值等词语进行反映。在这点上我国的上市公司在披露中还需进一步改进。另外需要说明

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一)

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一) 2000年7月1日施行的《会计法》第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等有关条款中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属于违法行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很明显,法律赋予了各单位行使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权,但各单位在选择权的使用上不能带有随意性。会计处理方法属于会计政策的内容,实际上法律赋予了各单位具有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目前实行的会计改革,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和会计核算,这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都提出了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知道、了解、运用职业判断,从而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相反,有些上市公司又存在着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操纵的情况。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会计政策的内涵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这样定义会计政策的:指企业翟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这个定义包括了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二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中,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明确地得出的结论是: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制度的内容,从会计政策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如会计期间、借贷记帐法等的规定;各类资产的划分;会计报告的格式等。一类是给企业留下选择余地的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如对于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在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时,既可以采用按投资总体计提准备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按投资类别计提准备的方法,还可以按单项投资计提准备的方法。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企业一经选定某种方法,也就不得随意变更。下文所述会计政策均指的是后一类会计政策。二、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1.利益的共享性。企业的财务会计应向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包括政府、现有的股东、潜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彼此之间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利益,且利益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政府与企业的利益相关性更低。政府为了平衡各相关方的利益并使其制定的准则、制度能使各利益方早日顺利接受,从而使制定后的执行成本降低,因此政府就会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限定,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2.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准则、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在统一性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也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进行职业判断的余地。3.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性。会计计量与报告过程是人们主观地期望以货币计量为手段,采用一些特定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加以反映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因此,会计核算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掺杂了人的主观判断,这表现为人们可能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会有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会计观点,并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也由此就产生了会计政策。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转而选择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改变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这些均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环境,使会计政策选择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必要。1.会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分析.doc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分析 摘要: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性与否,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尤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选择会计政策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应将会计政策的选择当做重要内容加以考虑。本文对会计选择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原因分析 会计政策选择是否符合企业业务特点,不仅关系着会计工作质量,而且影响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因此,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性,做好充分的研究及原因分析工作,保证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由微观选择与宏观选择之分,其中微观选择指在一定的规范下,企业选择能够顺利实现目标的会计政策。宏观选择指在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下,由指定机构作出的选择会计选择。需要注意的是会计政策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二)会计政策选择原因

通过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原因进行分析,得知以下因素是驱使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动力。首先,盈余管理需要。企业为追求效益最大化,让更多的股东满意,会对会计政策加以选择,在保证财务报告满足相关规范的基础上,促进财务报告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其次,履行债务需要。部分企业为履行债务需要,会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债务代理契约关系是企业与外部关系的一种体现,尤其当企业与债权人的契约关系一旦确定,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随之确立。这就需要债务契约解决这种冲突,对管理者的要求与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债券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再次,纳税筹划需要。纳税是每个企业的义务,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纳税筹划。尤其可通过会计核算掌握利润情况,确定纳税款数额。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大的企业承受的税率相对较高,为最大限度的降低免税水平,企业会在纳税筹划中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即,通过调整与变更会计政策,在相关法律法规范围内,对相关费用、成本、收入进行核算,合理的进行避税,因此,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需重点考虑税负的不同,以减小税费支出。最后,核算工作需要。对企业而言选择会计政策也是会计实物核算的需要,众所周知,会计事务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特点,为保证会计各项工作质量与效率,企业会根据会计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以更好的掌握各种经济投入与开支情况,为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对策 为保证会计工作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尤其应慎重考虑,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及会计工作实际情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目前已有的实证研究成果表明,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选择上不够规范,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或者利润操纵的现象较为普遍。必须通过人为设计或强化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以防止其被过度滥用。为此,在对会计政策选择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就如何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提出了若干建议。 标签:上市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 1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理论问题 1.1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按其制定和选择主体的不同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会计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制定和发布的会计准则、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会计准则;对于企业会计政策的界定,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指出t企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则定义为: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做法。美国《会计总则委员会意见书第22号》的表述是:企业管理部门依据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为公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变动以及经营成果,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原则以及为遵循这些原则而采用的方法。本文归结为:企业会计政策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所选择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总称。 1.2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在既定的可选择领域内,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从会计确认到会计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会计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因此,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都十分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 1.3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动因 (1)会计领域的不确定性。由于会计对象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会计计量方法和计量手段以及会计人员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性,这些都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仪能近似或模糊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其中必然需要会计估计与判断,这决定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存在。(2)会计准则本身的不完全性。对于公认会计准则来说,由于会计实务的复杂多样性,准则的制定机构不可能针对每一类经济事项的具体

论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论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摘要: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应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各契约主体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控制在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会计政策选择利益共享 会计政策是一种核算的规范和标准。现代企业实质上是由与企业合同有关联的并在企业具有一定产权的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为了避免某个利益集团产生有损于企业价值增长的行为,便产生了会计政策如何选择的问题。新会计准则在基本准则的第二章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真实可靠性与内容完整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八个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在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必须遵循以上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会计政策的概念及特性 (一) 会计政策的内涵 会计政策作为政策的外延之一,有其具体的限定内容。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会计政策是“那些被报告会计主体的管理当局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最能恰当地表述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从而被依循的会计原则及运用这些原则的方法”。上述定义都强调会计政策要能“最恰当地表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认为:“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就现实而言,会计政策根据其指定的面向整个国家及社会的,一些通用、重要的会计方针、原则及方法程序,通常以准则的形式固定下来;第二层是企业根据微观实际“, 量身定做”制定出的会计政策,其适用范围仅限于自身。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人们给了会计政策不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会计政策包括在编制财务报表上,企业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程序。二是企业会计政策也称企业会计方针,是指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为正确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原则及程序和列示方法。三是企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四是企业会计政策实质上是企业为编制会计报表而对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的选用所作的决定。 (二) 企业会计政策的特性 1. 企业会计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则、基础、方法、惯例、规则和程序。但会计政策的实现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政策的阶段性,显示出重大政策、特殊政策和创新政策的区别,从而形成企业会计政策体系和过程,相辅相成,互为推动。 2. 企业会计政策的功能和作用,首先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在和未来;其次它不仅解决局部问题,主要是解决大大小小的全局问题,一项会计政策往往影响一项业务、一张报表,甚至一个企业。 3. 企业会计政策的目标,包括日常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揭示行为。会计政策是报表编制的重要依据,也是报表揭示的组成部分,但它贯穿于日常的会计处理过程。通过日常业务和报表业务的规范,以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4. 企业会计政策必须具备公认性。企业会计政策必须符合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规范要求,一般不允许制定和使用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政策。 5. 企业会计政策必须具备适用性。企业会计政策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适应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以及会计管理需要。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

会计政策判断与选择(单选)

1、2008年2月5日,甲公司以1800万元的价格从产权交易中心竞价获得一项专利权,另支付相关税费90万元。为推广由该专利权生产的产品,甲公司发生宣传广告费用25万元、展览费15万元,上述款项均用银行存款支付。甲公司取得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B、1890)万元。 A、 1800 B、1890 C、1930 D、1905 2、2009年甲公司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家公司的产品质量保证条款规定:产品售出后一年内,如发生正常质量问题,甲公司将免费负责修理。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出现较小的质量问题,则须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1%;而如果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则须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2%。据预测,本年度已售产品中,估计有80%不会发生质量问题,有15%将发生较小质量问题,有5%将发生较大质量问题。据此,2009年年末家公司应确认的负债金额为(C、2.5)万元。 A、1.5 B、1 C、2.5 D、30 3、2009年7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1100万元(含已到付息日但尚未领取的利息100万元)购入乙公司发行的债券,另发生交易费用10万元,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9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甲公司应就该资产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D、200)万元。 A、90 B、100 C、190 D、200 4、2009年1月1日,甲公司经营租入设备一台,合同规定,租赁期4年,第1年免租金,第2年和第3年于每年末支付20万元,第4年末支付40万元,则甲公司在租赁期第1年和第2年应确认的租金费用分别为(C、20和20 )万元。 A、0和20 B、0和15 C、、20和20 D、30和30 5、A企业自行研制一项专利技术。在开发过程中发生原材料费用100000元,开发人员工资160000元,管理费用70000元。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发生律师费15000元,注册费5000元。若企业本期已依法取得该项专利,则该项专利的入账价值为(A、350000元)。 A、350000元 B、20000元 C、280000元 D、90000元 6、A、B两家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独立公司。A公司于2009年1月1日以本企业的固定资产对B公司投资,取得B公司60%的股份。该固定资产原值15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1月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B公司2009年1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元。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D、1250)万元。 A、1500 B、1050 C、1200 D、1250 7、A、B两家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独立公司。A公司于2009年1月1日以本企业的固定资产对B公司投资,取得B公司60%的股份。该固定资产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2012 届) 设计(论文)题目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 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陈梦婕 分院经济管理分院 专业班级会计学081班 指导教师(职称)潘自强(教授) 论文字数8299 论文完成时间 2012年4月12日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学部制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会计学081班陈梦婕指导教师潘自强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通过对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分析,针对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发展现状提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旨在通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判断力,完善企业内外部的监督机制,创造会计事业的持续繁荣,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字: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对策 The Study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ccounting Instructor:ChenMeng jie Abstract:The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ie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of the status quo, through the enterprise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situation analysi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for the enterprise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status quo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recommendations. To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system throug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s narrow spa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and professional discretion, improve external oversight mechanism within the enterprise, and create sustained prosperity of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generate substanti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Accounting Policie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会计政策选择论文

会计政策选择论文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 纳税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必然的环节,企业的纳税支出不仅是单方向的经济利益流出,而且还体现现金支出的刚性特点。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往往通过有利的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从而达到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会计政策与税法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各自的出发点却不尽相同。政府为了节约企业的纳税申报成本,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留有一定的空间,即税法有规定的,按税法规定处理,税法没有规定的,按会计政策的规定进行处理。由于会计政策存在可供选择性,这就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机遇,企业管理当局会通过合适的会计政策竭力降低相关税负的税基和税率。 (三)规避市场管制 二、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损益产生影响 由于企业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收入确认于某一会计期间,就会直接增加该期间的会计收益;费用确认于某一会计期间,就会直接减少该期间的会计收益。因此,为了盈利的稳定性和可扩展,企业往往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影响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影响收入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 (二)对企业的股东产生影响 企业股东的目标是追求财富最大化,而在现代化的企业里,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相互分离的。这样,企业管理者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会首先考虑股东的利益。因为当企业满足了股东的相应偏好(比如派发现金股利),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股东往往会愿

意为所“喜爱”的企业支付较高的股票价格,从而实现企业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三)对企业的债权人产生影响 债权人主要关心其债权的安全,即贷款本金和利息是否能够按时足额收回;而管理者往往较多考虑股东和自己的偏好,思考如何运用负债的杠杆为股东和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债权人为了降低风险,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出借资金的时候会在债务契约中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当企业可能会出现债务违约时,管理者可能会选择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转移至当期来的会计政策。 (四)对企业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 当会计政策选择的效应传导至资本市场时,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股价,而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可能是与股票的价格挂钩,而股票的价格又受管理者的选择行为的影响,管理者的报酬又是来源于股价的。所以,管理者往往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这种特殊的手段来进行操纵收益。 三、完善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会计规范体系 在制定会计准则等相关会计规范时,要适当缩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操作空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给予企业一定的会计选择空间是必要的,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会计信息可靠性不高,企业的信任度严重不足,现阶段应适当收紧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这样才可以有效遏制企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和随意变更以粉饰财务报告的蔓延趋势,努力降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增进相关利益人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运用。 (二)完善公司治理机构 会计政策选择动机与公司治理机构具有内在重要联系,合理的内部结构是达到会计政策目标的一份保证。公司具有一个合理的治理结构,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才会更加合理化。因而要积极完善公司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分析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分析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针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遵守的原则、改革的思路进行认真的理论阐述,指出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会计政策选择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将会计政策定义为在编制会计报告时,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法规和程序。但在使用中需要根据的具体情况,选用最能恰当地表明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政策。而我国《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会计政策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 会计政策选择是会计主体一种有目的的、在会计政策中进行挑选的行为,它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会计政策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即对以往选定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种行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同时,会计准则中的真空地带即没有规定的一些超前、特殊的经济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之处,也属于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此时拥有完全的选择权。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各个关系集团之间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因此,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问题。 (二)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原因分析 1.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影响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从本质上说,经济后果就是认为的会计政策及其变化是有影响的,虽然可能不影响现金流量,但却能影响的价值及其股票价格。会计规范制在制定准则或规章时,要考虑制定会计规范的成本;会计规范使用者要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因此,会计规范是规范制定者和各利益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产物;是在相互平衡妥协的基础上暂被利益各方认同的准则。 2.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合约,它的制定并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相关方相互间多次博弈的结果,在不断地博弈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均衡,从而不断完善修订准则。因此,会计准则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这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与对策-企业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与对策-企业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 (一)税收筹划 纳税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必然的环节,企业的纳税支出不仅是单方向的经济利益流出,而且还体现现金支出的刚性特点。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往往通过有利的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从而达到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会计政策与税法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各自的出发点却不尽相同。政府为了节约企业的纳税申报成本,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留有一定的空间,即税法有规定的,按税法规定处理,税法没有规定的,按会计政策的规定进行处理。由于会计政策存在可供选择性,这就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机遇,企业管理当局会通过合适的会计政策竭力降低相关税负的税基和税率。 (二)融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贷款的安全

性放在首位。金融机构在决定贷款的额度和期限时,必然会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并提出一些限制性条件。偿债能力是指企业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企业要想扩大经营规模离不开资金,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的途径就是通过企业财务报告,因而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能融资的需要去选择能够提高企业资信能力的会计政策。 (三)规避市场管制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是受政府管制的,政府并没有完全放权。政府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考核和管制。比如,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被终止在证券市场挂牌交易。为避免被摘牌,管理层往往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如利用资产重组或债务重组转移不良资产增加收入、冲销资产的减值准备增加公司的利润。 二、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损益产生影响 由于企业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收入确认于某一会计期间,就会直接增加该期间的会计收益;费用确认于某一会计期

最新电大作业会计政策判断与选择答案.docx

第一次作业(新)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 YI将其持有的一项投资性房地产与L公司的一项无形资产交换,该项交易不涉及补价。假设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YI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25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L公司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6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YI在此交易中为换入资产发生了20万元的税费。YI换入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50 B.320 C.260 D.270 2. L公司以一台生产经营用的甲设备换入D公司一台生产经营用的乙设备。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32万元,已计提折旧5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4万元,甲设备的公允价值无法合理确定,换入的乙设备的公允价值为34万元。D公司另向L公司收取补价5万元。两公司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相关税费,L公司换入乙设备应计入当期收益的金额为()万元。 A.6 B.0 C.2 D.11 3.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表述,正确的是()。 A. 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B.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预付账款,均属于企业的货币性资产

C. 在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认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D.在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交换双方也应该确认损益 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B.均按各项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 C.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D.均按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 5. L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M公司生产经营用的甲设备和乙设备。L 公司换出客车的原值为45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货车原值37.50万元,已计提折旧10.50万元。M公司换出甲设备的原值为22.50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乙设备原值63万元,已计提折旧7.5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增值税的影响。则L公司取得的设备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55.5 B.63 C.69 D.13.5 6.下列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探讨论文

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属于违法行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表明,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一方面扩大了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即以法律形式赋予了各单位行使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另一方面也要求各单位在选择权的使用上不能带有随意性。本文拟就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理以及企业如何进行会计政策选择进行探讨。 一、会计政策的概念 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其中,具体原则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所制定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制度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在诸多可选择的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1.会计政策是指企业会计核算直接依据的原则和方法。会计政策中所包含的具体会计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针对某一类具体会计业务而言的,不是指一般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核算方法,比如统驭整个会计工作的客观性、及时性、可比性、一贯性等原则,或者设置账簿、复式记账等一般会计核算方法。 2.企业的会计政策是在允许的会计具体原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中做出的具体选择。从会计政策可选择性角度来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制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无权选择或变更的原则和方法,如会计期间、借贷记账法、会计报表格式等;一类是企业可以选择采用的会计具体原则或会计处理方法,如发出存货成本确定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 3.在我国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会计政策的主体。这包括了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方法和程序;二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的会计政策范围内,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同时,企业一经选定某种方法,也就不得随意变更。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影响 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是企业,需求者是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包括政府、股东、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顾客以及企业管理当局,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各自有独立的利益要求,且利益不完全一致。会计信息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也就是说,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将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对企业将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会造成利益的重新分配。以折旧方法为例,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会直接影响期末资产价值的确定和当期成本费用的水平,进而对企业的利润、税收负担、现金流量、财务比率等产生影响。而这些会计信息也会影响到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由于选择的会计政策不同,在占用社会资源、社会财富分配等方面处于不同的地位。

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发展趋势

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是一项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产业企业不同结果的会计信息,会对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会计政策选择不仅具有广泛的经济后果,而且还是各相关利益集团为转移财富而进行的政治博弈和竞争。国外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初始于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取得了累累硕果;我国对该问题的研究则只是近几年的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该问题的研究价值日益凸现,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我国会计研究特别是资本市场会计问题研究中的一个崭新而重要课题。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特征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 ①”。会计政策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企业)会计政策之分(黄菊波,1995),企业会计政策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所选择的最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我;宏观会计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为了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制订和发布的会计准则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会计准则;“所谓会计选择行为,即指前述利害集团(指股东、债权人、注册会计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等—引者注)选择会计目标和会计准则的行为。 ②”。从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选择的定义可以看出会计政策在形式表现为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缺席安排。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实质上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会计报告相关利益集团合作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已出台的会计准则则大都是各方利益均稀与妥协的产物。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但在现有的以会计准则为会计政策规范主体的模式下,对某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留下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其实是一门貌以精确但事实上并不精确的科学,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中的好多问题并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取舍标准,因此会计过程的最终产品——会计信息多半是主观判断的产物,是各个利害关系集团如股东、债权人、政府、企业管理当局等各方利益博弈均稀的结果(张为国,1997)。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正如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所说“倘若使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就可能将投资者引入歧途,在资本市场上,资源就会被错误地配置。……如果说财务报表是一种资源分配的手段,那么,相互对抗的会计方法的滥用就会导致在整个经济中效率不高地分配投资资本 ③”。所以相关各方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问题。 在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会计研究主流方法的西方国家,实证会计理论致力于根据各利害集团选择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和方法的行为,来解释现存的和预测未来的各种会计实务。他们认为,会计理论的效用在于解释和预测两方面,会计研究中应联系不同的利害关系集团、社会资源的分配及有关的经济理论,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证明有关的会计假设,从而能对会计实务进

会计政策判断与选择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 L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M公司生产经营用的甲设备和乙设备。L公司换出客车的原值为45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货车原值37.50万元,已计提折旧10.50万元。M 公司换出甲设备的原值为22.50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乙设备原值63万元,已计提折旧7.5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增值税的影响。则L公司取得的设备 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 55.5 B. 63 C. 69 D. 13.5 2.下列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以一项账面价值为200万元的商标权交换一项公允价值为2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并收到补价20万元。 B.以一项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的固定资产交换一项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并且收到补价40万元。 C.以一批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的存货换入一项无形资产,同时收到补价为150万元。 D.

以一项公允价值为300万元的投资性房地产交换了一项账面价值为200万元的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且收到补价为75万元。 3.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表述,正确的是()。 A. 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 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B.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预付账款,均属于企业的货币性资产 C. 在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 配,确认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D.在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交换双方也应该确认损益 4. YI将其持有的一项投资性房地产与L公司的一项无形资产交换,该项交易不涉及补价。假设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YI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25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L公司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6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YI在此交易中为换入资产发生了20万元的税费。YI换入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 2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