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抗坏血酸—过氧化氢新型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抗坏血酸—过氧化氢新型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抗坏血酸—过氧化氢新型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抗坏血酸—过氧化氢新型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

四、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 (一)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常用指示剂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身指示剂 有些标准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颜色,而滴定产物无色或颜色很浅,则滴定时就无需另加指示剂,本身颜色变化起着指示剂的作用叫作自身指示剂。 MnO4-(紫红色)+ 5Fe2+ + 8H+ = Mn2+(肉色,近无色)+ 5Fe3+ + H2O KMnO4的浓度约为2×10-6 mol/L 时就可以看到溶液呈粉红色,KMnO4滴定无色或浅色的还原剂溶液,不须外加指示剂。KMnO4称为自身指示剂。 (2).显色指示剂 有些物质本身并没有氧化还原性,但它能与滴定剂或被测物质产生特殊的颜色,因而可指示滴定颜色。 I2 + SO2 + 2H2O = 2I- + SO42- + 4H+ 可溶性淀粉与碘溶液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化合物,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在室温下,用淀粉可检出10-5mol/L 的碘溶液。温度升高,灵敏度降低。 (3).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指示剂 这类指示剂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由氧化态变为还原态,或由还原态变为氧化态,根据颜色的突变来指示终点。 作用原理:设指示剂氧化还原电对为 式中In(O)和In(R)分别代表具有不同颜色的指示剂的氧化态和还原态。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电位值发生变化,指示剂的也按能斯特方程所示的关系发生变化:

变色范围 理论变色点 指示剂选择:使 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例如 Cr 2O 72-(黄色) + 6 Fe 2+ + 14 H + = 2Cr 3+(绿色)+ 6Fe 3+ + 7H 2O 需外加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指示剂,如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紫红→无色。 指示剂变色的电势范围为: 'In In 0.059 (V)E E n θ?≤± (考虑离子强度和副反应)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条件电势尽量与反应的化学计量点电势一致。 (4)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 ① 二苯胺磺酸钠: H + 氧化剂 二苯胺磺酸钠 二苯胺磺酸 二苯联苯胺磺酸 (还原型) (无色) 氧化剂 二苯联苯胺磺酸紫(紫色)(氧化型) 反应的 n =2,变色电位范围:2059.085.0-~2 059.085.0+ 即 0.82 ~ 0.88 (V) 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空白值: 产生原因:a.指示剂用量;b.滴定剂加入速度、被滴定剂浓度及滴定时间等因素有关 消除办法:用含量与分析试样相近的标准试样或标准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标定K 2Cr 2O 7 。

抗坏血酸检测的实验步骤

动物血清中抗坏血酸(Vc)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又叫维生素C(Vitamin 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正常成人体内的抗坏血酸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抗坏血酸,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在氧化还原代谢反应中起调节作用,缺乏它可引起坏血病.抗坏血酸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抗病毒和抗炎剂.广泛存在于食品和生物样本中,是一种免疫刺激剂.因此检测抗坏血酸在上述样本内的分布和含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试管、移液枪、漩涡混匀器、水浴锅、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 四、试剂的配制 1.试剂一应用液的配制(5ml):试剂一储备液:双蒸水=1:14稀释,混匀制 备。 2.试剂二应用液的配制:用时取一支粉剂加0.36 ml的冰醋酸再加水至40 ml, 溶解,4℃保存。 3. 试剂三应用液的配制:因溶解困难,使用前2-4h加无水乙醇60 ml充分 溶解,制备,4 ℃保存。 4. 试剂四应用液的配制:用时取0.15 ml 试剂四储备液加水至25 ml制备, 避光保存。(现用现配) 5.试剂五:液体6 ml,4 ℃保存。 6.600 ug/ml标准品应用液的配制:取一支标准品粉末溶于10 ml试剂一应用 液中,充分混匀,4℃保存。 6ug/ml标准品应用液的配制:取600 ug/ml Vc标准应用液再用试剂一应用液100倍稀释备用,现用现配。 注意:维生素C标准品易氧化,因此,最好在样本上清液制备好后再配标准,并在10 min内进行检测。 五、实验步骤 1.取实验小鼠,断颈处死,摘除眼球,眼眶取血至1.5 ml EP管,取完血液, 然后静置半小时,然后3000 rpm, 离心15 min,然后取上清至新1.5 ml EP 管,3000 rpm, 离心15 min,取上清备用 2.上清液的制备:取步骤一中上清0.15 ml加试剂一应用液0.45 ml,漩涡混 匀,放置15 min分钟后离心,3500-4000转/分,离心10分钟,上层清亮 液体为上清液。 3.上清液中Vc的测定: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学实验技术 一、原理 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可以把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红菲咯啉(4,7-二苯基-1,10-菲咯啉,BP)反应形成红色螯合物。在534nm波长的吸收值与AsA含量正相关,故可用比色法测定。脱氧抗坏血酸(DAsA)可由二硫苏糖醇(DTT)还原成AsA。测定AsA总量,从中减去还原型AsA,即为DAsA含量。 二、仪器与用具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 三、试剂 5%三氯乙酸(TCA);20%TCA;无水乙醇溶液;0.4%磷酸-乙醇溶液;0.5%BP-乙醇溶液;0.03%FeCl3-乙醇溶液;0.6g/L DTT;Na2HPO4-NaOH溶液:以0.2mol/L Na2HPO4和1.2mol/L NaOH等量混合;60mmol/L DTT-乙醇。 四、方法 1. 制作标准曲线配制浓度为2mg/L,4mg/L,6mg/L,8mg/L,10mg/L,12mg/L,14mg/L的AsA系列标准液。取各浓度标准液1.0ml于试管中,加入1.0ml 5%TCA、1.0ml乙醇摇匀,再依次加入0.5ml 0.4%H3PO4-乙醇、1.0ml 0.5%BP-乙醇、0.5ml 0.03%FeCl3-乙醇,总体积5.0ml。将溶液置于30℃下反应90min,然后测定A534。以AsA浓度为横坐标,以A534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线性方程。 2. 提取取植物叶片1.0g,按1∶5(W/V)加入5%TCA研磨,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供测定。 3. 测定 (1)AsA测定取1.0ml样品提取液于试管中,按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AsA含量。(2)DAsA测定向1.0ml样品液中加入0.5ml 60mmol/L DTT-乙醇溶液,用Na2HPO4-NaOH混合液,将溶液PH调至7~8,置于室温下10min,使DAsA还原。然后加入0.5ml 20%TCA,把PH调至1~2。按AsA相同方法进行测定,计算出总AsA含量,从中减去AsA,即得DAsA含量。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分光光度法货号:BC0650 规格:50T/48S 产品内容: 试剂一:液体×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1瓶,室温保存; 试剂三:粉剂×1瓶(棕色),4℃保存。临用前加入5mL双蒸水充分溶解; 试剂四:粉剂×1瓶,4℃保存。临用前加入5mL双蒸水充分溶解; 试剂五:液体×1瓶,4℃保存。临用前加入5mL试剂二充分溶解。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研钵、冰、台式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1mL石英比色皿、可调式移液器、蒸馏水。 产品说明: MDHAR催化MDHA还原MDHA生成AsA;在抗坏血酸氧化还原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MDHAR催化NADH还原MDHA生成AsA和NAD+,NADH在340nm有特征吸收峰,但NAD+没有。通过测定340nm光吸收下降速率,来计算MDHAR活性。 操作步骤: 一、粗酶液提取: 1.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试剂一体积(ml)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 组织,加入1ml试剂一进行冰浴匀浆。10000rpm,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细菌、真菌:按照细胞数量(104个):试剂一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 (建议500万细胞加入1ml试剂一),冰浴超声超声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s,间隔7s,总时间3min);然后10000rpm,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二、DHAR测定操作: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调节波长到340nm,蒸馏水调零。 2.试剂二在25℃水浴锅中预热30min以上。 3.空白管:在1mL石英比色皿中依次加入100μL试剂三、100μL试剂四和100μL 试剂五、600μL试剂二,最后加入100μL蒸馏水,迅速混匀后于340nm比色,记录30s和150s的吸光值A1和A2,△A=A1-A2。 4.测定管:在1mL石英比色皿中依次加入100μL试剂三、100μL试剂四和100μL 试剂五、600μL试剂二,最后加入100μL上清液,迅速混匀后于340nm比色,记录30s和150s的吸光值A3和A4,△A=A3-A4。。 三、DHAR活力计算: (1)按蛋白浓度计算 活性单位定义:25℃中每毫克蛋白每分钟氧化1μmol NADH为1U。 MDHAR(U/mg prot)=[(△A测定管-△A空白管)÷ε÷d×V反总×106]÷(Cpr×V样)÷T =0.804×(△A测定管-△A空白管)÷Cpr (2)按样本质量计算 活性单位定义:25℃中每克样本每分钟氧化1μmol NADH为1U。 MDHAR(U/g)=[(△A测定管-△A空白管)÷ε÷d×V反总×106]÷(W×V样÷V样总)÷T

有机过氧化氢一亚铁盐氧化还原引发系统

作者: 概述: 一简介 有机过氧化氢和亚铁盐所构成的氧化还原对广泛地用来作为生产低温丁苯橡胶的引发剂,其产生自由基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H) 有机过氧化氢和亚铁盐的引发系统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 1.由式(H)可知,反应过程中,二价铁离子不断被消耗,三价铁离子不断生成,要想使反应进行完全,必须加入相当多的亚铁盐,这就会使过多的铁离子残留在橡胶中而影响聚合物的耐老化性能。 2.反应初期,二价铁离子浓度大,自由基生成速率高,聚合反应难以控制;而反应后期,由于二价铁离子耗尽,自由基生成速率降为零,聚合反应将过早停止,达不到高的转化率。 3.所生成的自由基除了进行链引发之外,还可以与二价铁离子发生如下副反应而被消耗掉。 (I) 自由基的量减少,使聚合反应速率降低,同时还会使分子量降低及分子量分布变宽。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 1.加入助还原剂,它可以把过程中所生成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使失效的还原剂复活,在这种情况下亚铁盐可以看作促进反应(H)的催化剂。在有助还原剂存在时,只要加入很少量的亚铁盐,就可以使聚合反应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样既减少了铁盐对聚合物产品的污染,也节约了原料,同时使得整个反应期间聚合速率波动不大。 2.加入络合剂,与=价铁离子及三价铁离子形成络合物,将大部分铁离子包埋起来,存在着如下平衡:其平衡常数很小,游离的铁离子浓度极低,且只有被络合物释放出来的那一小部分游离二价铁离子才能与过氧化物作用而生成自由基,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按式(I)所进行的自由基终止反应的速率,同时使得在反应过程中引发剂分解速率均匀一致。 3.加入沉淀剂,使铁离子形成难溶盐,悬浮在乳液聚合系统中,这些难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1) 在测定维生素C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荧光法 1.原理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 GB12392-90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仪器 3.1.实验室常用设备。 3.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350nm及430nm波长的荧光计。 3.3.打碎机。 4.试剂 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1)偏磷酸-乙酸液:称取15g偏磷酸,加入40ml冰乙酸及250ml水,搅拌,放置过夜使之逐渐溶解,加水至500ml。4℃冰箱可保存7~10天。 (2)0.15 mol/L硫酸:取10ml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1200ml。 (3)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0.15mol/L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4.1.配制。 (4)50%乙酸钠溶液:称取500g乙酸钠(CH3COONa·3H2O),加水至1000ml。 (5)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3g硼酸,溶于100ml乙酸钠溶液(4.4)中。临用前配制。(6)邻苯二胺溶液:称取20mg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100ml。 (7) 0.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0.1g百里酚蓝,加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玻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10.75ml,磨溶后用水稀释至250ml。 变色范围:pH=1.2 红色 pH=2.8 黄色 pH>4.0 兰色 (8)活性炭的活化:加200g炭粉于1L 1+9盐酸中,加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至滤液中无铁离子为止,置于110~120℃烘箱中干燥,备用。 (9)标准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mg/ml):准确称取50mg抗坏血酸,用溶液(4.1)溶于5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100μg/ml): 取10ml抗坏血酸标准液,用偏磷酸-乙酸溶液稀释至100ml。定容前试pH值,如其pH>2.2时,则应用溶液(4.3)稀释。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下述"标准"溶液(抗坏血酸含量10μg/ml)0.5、1.0、1.5和2.0ml 标准系列,取双份分别置于10ml带盖试管中,再用水补充至2.0ml。 5.操作步骤 5.1 样品制备 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称取100g鲜样,加100g偏磷酸-乙酸溶液,倒入打碎机内打成匀浆,用百里酚蓝指示剂调试匀浆酸碱度。如呈红色,即可用偏磷酸-乙酸溶液稀释,若呈黄色或兰色,则用偏磷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 QS1008 规格:50管/48样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 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紫外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MDHAR催化MDHA还原生成AsA,在抗坏血酸氧化还原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测定原理: MDHAR 催化 NADH 还原MDHA 生成 AsA和NAD+,NADH在340 nm有特征吸收峰,但是NAD+没有。通过测定340 nm光吸收下降速率,来计算出MDHAR活性。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研钵、冰、台式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1mL石英比色皿、可调式移液枪和双蒸水 试剂组成和配置: 试剂一:液体50mL×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50mL×1瓶,室温保存。 试剂三:粉剂×1瓶,4℃避光保存。临用前加入5mL蒸馏水充分溶解。 试剂四:粉剂×1瓶,4℃保存。临用前加入5mL蒸馏水充分溶解。 试剂五:液体25μL×1瓶,4℃保存。临用前加5mL试剂二充分溶解。 粗酶液提取: 1.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试剂一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 入1mL试剂一)进行冰浴匀浆。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 细菌、真菌:按照细胞数量(104个):试剂一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 500万细胞加入1mL试剂一),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秒,间隔7秒,总时间3min);8000g ,4℃离心20min,取上清液置冰上混匀待测。 3. 血清等液体:直接测定。 MDHAR测定操作: 1. 分光光度计预热30 min,调节波长到340 nm,蒸馏水调零。 2. 试剂二在25℃水浴锅中预热30 min。 3. 依次在比色皿中加入100μL试剂三、100μL试剂四、100μL试剂五和600μL试剂二,最后加入100μL上清液,迅速混匀后于340nm比色,记录30s和150s的吸光值A1和A2,△A=A1-A2。 MDHAR活性计算公式: (1). 按蛋白浓度计算 MDHAR活性单位定义:25℃中每毫克蛋白每分钟氧化1nmol NADH 为1个酶活单位。MDHAR (nmol/min /mg prot) = △A÷ε÷d×V反总×109]÷(Cpr×V样)÷T = 804×△A ÷Cpr (2). 按样本质量计算 第1页,共2页

氧化还原

§5—1 条件电位 一.能斯特方程 1.电对的分类 (1)可逆电对和不可逆电对 可逆电对:在氧化还原反应的任一瞬间都能迅速地建立起氧化还原平衡且实际电位遵从能斯特方程的电对称为可逆电对,如:Fe2+-e Fe3+、Fe3+/Fe2+ . 不可逆电对:在氧化还原反应的任一瞬间不能真正建立起按氧化还原反应所示的平衡的电对称为不可逆电对,如:MnO4-/Mn2+. (2)对称电对和不对称电对 对称电对: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系数相同的电对称为对称电对,如:Fe3++e Fe2+ . 不对称电对:氧化态和还原态系数不相同的电对称为不对称电对,如: Cr2O72-+14H++6e2Cr3++7H20 2.能斯特方程 (1)可逆氧化还原电对电位的计算公式—能斯特方程 对于均相可逆氧化还原电对 aA+bB+…+ne pP+qQ+… 式中E—电对电位,E°—电对的标准电位,a A、a B,…表示A、B,…的活度. R—气体常数,8.314J/(K·mol), T—绝对温度,F—法拉第常 数,96487C/mol,n—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 注意:半反应中所有固态物质的活度为1,稀溶液中水的活度为1. 当t=25° C时, (2)利用平衡常数计算电对电位 例:(略) 二.条件电位 1.定义 由上述讨论知,要根据能斯特方程计算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必须知道有关组分的活度,这在实际上常常是不可能的.在分析化学中,参与半反应各物质及生成各物质的总浓度是容易知道的,因此若以总浓度代替活度计算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将带来极大的方便,为此,必须校正由(i)离子强度、(ii)有关组分的副反应引起的误差.要校正这两个因素造成的误差就必须在能斯特方程中引入α和γ 对于前述半反应: a A=[A]γA=C AγA/αA a B=[B]γB=C BγB/αB … 当浓度比时, 则 —条件电位,它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 的条件浓度比(浓度均为1mol/L)为1时的实际电位.在离子强度I、 副反应系数α等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关于需作以下说明: (1)许多情况下,I、α不一定不变,故并不真正是一常数,只能用作一些近似计算,但误差比用E°小得多.

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几种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研究.

1997年1月 精细石油化工 第1期 SPEC I AL IT Y CH E M I CAL S 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几种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研究 (, 100083 4种重要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了研究。从引发机理出发, 通过实验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对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 关键词: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引发剂聚合分子量 丙烯酰胺(AM 单体在水溶液中聚合时, 其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与引发剂种类及浓度、引发温度、体系pH 值、单体浓度及单体质量等诸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通过使用不同的引发体系, 可以合成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PAM 。不同分子量的PAM 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应用。研究引发体系与分子量的关系, 以便合成不同分子量的PAM 产品, 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 国内外大量报道了有关不同分子量PAM 的合成方法, 分子量范围从几万到上千万。目前国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高分子量PAM 的研制。本文主要对AM 水溶液聚合的四 酸铈铵, A R ; 硫脲, CP ; 去离子水。 聚合瓶, 通氮装置, 恒温水浴, 乌氏粘度计。1. 2实验方法 将AM 溶于去离子水中, 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加入pH 调节物质, 在适当温度下加入适量引发剂引发聚合, 得聚合物胶状样品。在1M N aC l 溶液中用乌氏粘度

计测得聚合物分子量[1]。用[Γ]=3. 73×10-4MW 0. 66计算分子量。式中[Γ]为特性粘数, MW 为PAM 分子量。2实验结果和讨论 AM 在水溶液中聚合时, 主要使用的是水溶性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构成了氧化还原体系。氧化还原体系通过电子转移反应, 生成中间产物自由基而引发聚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活化能较低, 可使引发剂分解速率和聚合速率大大提高, 使诱导期缩短, 在较短的时间内, 就 收稿日期:19960414; 修改稿收到日期:19961202。 种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了研究。1实验部分 1. 1实验原料和仪器 丙烯酰胺, 工业品, 日本三井氰胺公司产; 过硫酸铵, A R ; 亚硫酸氢钠, A R ; 过氧化氢叔丁基, CP ; 亚硫酸钠, A R ; 硫酸亚铁, CP ; 氯酸钠, A R ; 硝 terpo lym er (EPDM w as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 ectra , chem ical analysis and con tact angle again st w ater . T he graft copo lym erizati on of bu tylene acrylate on to random ethylene p ropylene diene ter 2 po lym er w ith benzoyl p erox ide as in itiato r and xylene as so lven t w as studied by o rthogond op ti m um design techn ique , and the conditi on of graft copo lym erizati on fo r h ighest grafting yield w as ob tained , m o reover , the effects of the conditi on s on the grafting yield w ere p reli m inary discu ssed . Keywords :graft copo lym erizati on ; grafting yield ; o rthogond op ti m um design techn ique ; EPDM ; BA

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 GR)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QS1111 规格:50管/48样 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 GR)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紫外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GR是广泛存在于真核和原核生物中的一种黄素蛋白氧化还原酶,是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的关键酶之一(通常昆虫中GR被TrxR取代)。GR催化NADPH还原GSSG生成GSH,有助于维持体内GSH/GSSG比值。GR在氧化胁迫反应中对活性氧清除起关键作用,此外GR还参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途径。 测定原理: GR能催化NADPH还原GSSG再生GSH,同时NADPH脱氢生成NADP+;NADPH在340 nm有特征吸收峰,相反NADP+在该波长无吸收峰;通过测定340 nm吸光度下降速率来测定NADPH脱氢速率,从而计算GR活性。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低温离心机、水浴锅、移液器、1mL石英比色皿和蒸馏水 试剂组成和配置: 试剂一:液体×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瓶,4℃保存。临用前加入5.0 mL蒸馏水,混匀。 试剂三:液体×1支,4℃保存。 粗酶液提取: 1.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 入1mL试剂一)进行冰浴匀浆。8000g,4℃离心15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细菌、真菌:按照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 万细胞加入1mL试剂一),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秒,间隔7秒,总时间3min);然后8000g,4℃,离心15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3.血清等液体:直接测定。 操作步骤: 1. 分光光度计预热30 min,调节波长到340 nm,蒸馏水调零。 2. 试剂一置于25℃(普通物质)或者37℃(哺乳动物)中预热30min。 3. 空白管:取1mL石英比色皿,加入850μL试剂一,100μL试剂二,50μL试剂三,充分混匀,于340nm 处测定10 s和190 s吸光度,记为A空1和A空2,△A空白管= A空1﹣A空2。 4. 测定管:取1mL石英比色皿,加入750μL试剂一,100μL试剂二,100μL上清液,50μL 试剂三,充分混匀,于340nm测定10 s和190 s吸光度,记为A测1和A测2,△A测定管= A 测1﹣A测2。 注意:空白管只需要测定一次。 计算公式: 第1页,共2页

石墨烯负载铂纳米粒子,抗坏血酸还原

高效、清洁的石墨烯负载的铂纳米团簇的合成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应用 摘要 石墨烯负载的铂纳米团簇是由一个高效、清洁的方法合成,使用这个方法时石墨烯氧化物和铂离子的前体会因为抗坏血酸而在一步法工艺中降低。所得到的铂纳米团簇连接的石墨烯复合材料(PtNCs /石墨烯)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检测,可以直接显示,Pt纳米团簇可以成功的在石墨烯上形成,并很好地分布在石墨烯薄片的边缘和褶皱上。进一步的电化学表征——包括循环伏安法(CV)和当前的方法表明:与普通的炭黑Vulcan XC-72和石墨负载Pt纳米团簇相比较,PtNCs /graphene具有明显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甲醇电氧化稳定性。这将导致PtNCs/graphene进一步作为一种新的电极材料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中的应用。 1.介绍 几十年来,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中,一直使用甲醇作为燃料而产生强化利益。DMFC 与其他的燃料电池相比,主要的优点是它具有便携性、它所需的原料甲醇容易获得、它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一个数量级大于压缩氢气。然而甲醇交叉和中间物的毒效应,如一氧化碳(CO)对催化剂的毒性影响是影响DMFC在商业市场上应用的主要限制。减少中间物产生的不良效应和提升催化剂效率是当前研究DMFC的主要问题。在DMFC的甲醇氧化反应中主要选择铂作为催化剂,是由于它是在这个反应中催化活性最高的纯金属。但是铂高昂的价格和自然界中的有限供应束缚了它在DMFC中的应用。而铂不稳定的催化能力会产生具有毒效应的中间产物,是另外一个主要的障碍。众所周知,催化剂的比活性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分布和大小。为了降低铂的负载和提高它的催化活性,可以控制铂的大小在纳米尺寸之类,这个方法也是最有效的。由于具有很高的表面积体积比,拥有小而窄的分布特征的铂纳米粒子是高效电催化活性材料的理想当选者。因此,具有高比表面和强导电性的支持材料对增强铂的电催化活性和利用率是至关重要的。 石墨烯,这非凡的二维材料带来了广泛的利益,作为铂的支持材料,它被寄予厚望。与传统的碳材料相比,石墨烯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好的机械强度和更高的导电性。所有的碳原子以sp2杂化形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使得这种特殊的材料具有蜂巢晶格和原子厚度。因此,作为电极材料,石墨烯在许多领域展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比如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考虑到它的高比表面及极好的机械电导性能,石墨烯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负载铂纳米粒子的支持材料。 因此,最近几年许多科学家在研究将石墨烯与铂纳米粒子结合起来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它们是分离的,需要在胶质分子聚合物的帮助下结合在一起。逐步的程序将操作和桥接代理使用变得复杂,这将会降低铂的催化活性。我们以前的报告认为,通过抗坏血酸(在甲醇氧化反应中表现了很高的催化活性)来减少铂前体的产生从而在基质上合成铂纳米粒子是有可能的。在最近的报道中,也证实了抗坏血酸会减少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氧化官能团如羧基和环氧

实验四 果蔬维生素C (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

实验四果蔬维生素C (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 抗坏血酸溶于水,稍溶于丙酮与低级醇类。结晶抗坏血酸稳定,水溶液易氧化,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在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重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氧化破坏进程。酸性、冷藏、隔氧,可延缓食品中抗坏血酸的破坏。 国内外用于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即荧光法、2,4二硝基苯肼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只能测定食物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由于脱氢型抗坏血酸在人体内与还原型抗坏血酸具有同样的生理功能。在一般情况下,测定食物中总抗坏血酸。2,4二硝基苯肼法和荧光法都是测定食物中总抗坏血酸含量的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是比色法,易受杂质干扰,灵敏度较低,而荧光法的灵敏度高于比色法2~3个数量级。另外,2,4二硝基苯肼法采用85%的浓硫酸作溶剂,实验时不易操作。荧光法利用硼酸对脱氢抗坏血酸的掩蔽作用可测出杂质的荧光值,从而提高方法的专一性。因此,荧光法具有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易于操作等优点,但此方法易受仪器条件的限制,所以国标方法中选用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而将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理解食物中维生素C的分布规律以及维生素C的理化特性。 2 学会用常规的比色法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的操作技巧。 3 理解测定维生素C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 1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2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22g/ml。 3 适用范围根据GB 12392—1990进行检测,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1)实验室常用设备; (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350nm及430nm波长的荧光计; (3)捣碎机。 2 试剂配制 (1)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级试剂。 (2)偏磷酸乙酸液:称取15g偏磷酸,加40ml冰乙酸及250ml水,搅拌,放置过夜使之逐渐溶解,加水至500ml。4℃冰箱可保存7~10d。 (3) 0.15mol/L H2SO4 :取10ml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1200ml。 (4)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0.15mol/L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偏磷酸乙酸液的配制。(5) 50%乙酸钠溶液:称取500g乙酸钠(CH3COONa·3H2O),加水至1000ml。 (6)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3g硼酸,溶于100ml乙酸钠溶液中。临用前配制。 (7)邻苯二胺溶液:称取20mg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100ml。 (8) 0.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0.1g百里酚蓝,加以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玻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10.75ml,磨溶后用水稀释至250ml。变色范围: pH=1.2红色 pH=2.8黄色

关于氧化还原电位(ORP、Eh)去极化测定法的二十个问题

关于氧化还原电位(ORP、Eh)去极化测定法的二十个问题 方建安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技术服务中心,南京传滴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经常有人打电话或网上发Email于我,询问有关氧化还原电位(ORP)测定,特别是ORP去极化测定法的有关问题,为此把问题与答复集中成文,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一氧化还原电位是指什么? 氧化还原电位,简称ORP (是英文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的缩写)或Eh,作为介质(包括土壤、天然水、培养基等)环境条件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已沿用很久,它表征介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程度。 二氧化还原电位的传统测定方法是什么? 长期以来氧化还原电位是采用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即将铂电极和参比电极直接插入介质中来测定。ORP电极是一种可以在其敏感层表面进行电子吸收或释放的电极,该敏感层是一种惰性金属,通常是用铂和金来制作。参比电极是饱和甘汞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 三氧化还原电位的传统测定法有什么特点? 氧化还原电位的传统测定法十分简单,它由ORP复合电极和mV计组成。但达到平衡电位值的时间较长,特别在测定弱平衡体系时,由于铂电极并非绝对的惰性,其表面可形成氧化膜或吸附其它物质。影响各氧化还原电对在铂电极上的电子交换速率,因此平衡电位的建立极为缓慢,在有的介质中需经几小时甚至一、二天, 而且测定误差甚大,通常40-100mV。因此通常在ORP测定中人为规定一个读数时间,如5分钟,或者10分钟,或者30分钟------等。在发表文章或上报数据时,必须标识读数时间。 四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相对精确的测定结果? 如果充分考虑了铂电极的表面性质和电极电位建立的动力学过程,对复杂的介质,如果采用了去极化法测定氧化还原电位,可以在较短时间2分钟内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这个结果相当于传统测定方法平衡48小时的电位,通常两者小于10mV或更好。 五什么是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测定法? 将极化电压调节到600-750mV,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辅助电极,铂电极接到电源的正端,阳极极化(极化时间5-15秒中自由选择),接着切断极化电源(去极化时间在20秒以上自由选择),去极化时监测铂电极的电位(对甘汞电极)。电极电位E(毫伏)和去极化时间的对数logt之间存在直线关系。以相同的方法进行阴极极化和随后的去极化监测。阳极去极化曲线与阴极去极化曲线的延长线的交点相当于平衡电位。二条曲线的方程为: E阳=a1+b1logt阳E阴=a2+b2logt阴 求解此二直线方程可得到平衡电位公式E=(a2b1-a1b2)/(b1-b2) 平衡电位加上该温度下 参比电极的电位值,即 可求出ORP值。 将有关两条去极化曲线 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即 可自动算出土壤的ORP 值。 这种方法如果用手工测 定,不但过程操作紧张, 测定误差大,而且数学 处理繁重。 六现在有这种ORP去 极化法自动测定仪器 吗? 这种方法是中国科 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电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课题来源:重庆市建委资助项目(城科字1330第20号)。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掺量低、减水率高、坍落度保持能力强,对混凝土增强效果显著,能降低混凝土收缩,有害物质含量极低,这些技术性能特点赋予混凝土出色的工作性、良好的强度发展以及优异的耐久性[1-4],十分符合现代混凝土工程的需要,具有综合的技术性能及环保优势。 本文采用自制大单体MPEG-1500MAA ,通过水溶液共聚反应合成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着重研究了不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反应温度、反应物掺量等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1试验部分 1.1试验原料 聚乙二醇单甲醚-1500甲基丙烯酸酯 MPEG-1500MAA ,自制;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 工业级;甲基丙烯酸MAA ,分析纯;过硫酸铵 PASM ,分析纯;过氧化氢,分析纯;亚硫酸氢钠;硫 酸亚铁;氢氧化钠;蒸馏水。 1.2合成工艺 将一定量蒸馏水溶解SMAS 后加入到四口瓶中,待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通入氮气并搅拌,开始滴加 MPEG -1500MAA 及MAA 混合溶液1~2h 和PASM 溶液2~3h ,恒温反应2~3h ,冷却至室温,加入40%浓度的NaOH 溶液,将减水剂PH 值调至6~7,得 到约40%浓度的红棕色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在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时,需先将过硫酸铵等氧化剂与SMAS 溶解后加入四口瓶中,通入氮气搅拌,同时滴加MPEG-1500MAA 及MAA 混合溶液1~2h 和还原剂(如亚硫酸氢钠)溶液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Synthesis of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via redox system 张智强1胡向博1李凌峰2霍世超2 (1重庆大学材料学院,重庆400045;2南川区规划服务中心,重庆408400) 摘要:采用自制的聚乙二醇单甲醚1500甲基丙烯酸酯(MPEG1500-MAA )和甲基丙烯酸(MAA )试剂,在不同引发体系下合成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分别探讨了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 )、甲基丙烯酸(MAA以及引发剂过硫酸铵(PASM )的掺量与减水剂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的关系,研究了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亚铁盐和过氧化氢—亚硫酸氢钠—亚铁盐三种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各组分掺量、反应温度对减水剂分散性及分散保持性的影响,确定了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条件下,减水剂反应温度可降低到60℃左右,所合成的减水剂为水泥折固掺量0.3%,水灰比为0.29时,其净浆流动度达250~260mm , 30min 流动度保持率大于95%。 关键词:聚羧酸系减水剂;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水泥净浆流动度; Abstract :Polycarboxylicacid superplasticizer was synthesized at different initiator system by using the meacrylic acid (AR )and the meacrylic acid and the polyethylene glycol single methyl ether (1500(MPEG1500-MAA(homemade ).Relationship is discussed re -spectively between dosage of methyl propene sulfonate(SMAS,methacrylicacid(MAAand initiator ammonium persulfate (PASMand dispersion and dispersed retention of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Relationship is studied respectively between the dosage of ammonium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抗坏血酸的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脱氢行抗坏血酸的测定。 2 原理 在乙酸溶液中,抗坏血酸与固蓝盐B反应生成黄色的草酰肼–2–羟基丁酰内酯衍生物,在最大吸收波长420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 试剂 3.1 乙酸溶液(12%):吸收12m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100mL。 3.2 乙酸溶液(2%):吸收2m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100mL。 3.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35g/L):称取 3.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O8Na·2H2O]于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后,放冷,并稀释至100 mL。 3.4 蛋白沉淀剂 3.4.1 乙酸锌溶液(220g/L):称取22.0g乙酸锌[Zn(CH3COO)2·2H2O],加3 mL冰乙酸溶于水,并稀释至100 mL。 3.4.2 亚铁氰化钾溶液(106g/L):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K4Fe(CN)4·3H2O],加水溶解至100 mL。 3.5 显色剂:固蓝盐B(Fast Blue Salt B)溶液(2g/L):准确称取0.3125g固蓝盐B,加水溶解于100 mL。 3.6 抗坏血酸标准储备溶液(2.0mg/mL):精密称取0.2000g抗坏血酸,加20 mL 乙酸溶液(12%),溶解后移入10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2.0mg抗坏血酸(10℃下冰箱内贮存在2d内稳定)。 3.7 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0.1g/L):用移液管精密吸取5.0 mL抗坏血酸标准储备溶液(2.0g/L)于100 mL棕色容量瓶内,加5 mL乙酸溶液(1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0μg/mL抗坏血酸(临用时配制)。 4 仪器 4.1 分光光度计。 4.2 捣碎机。 4.3 离心沉淀机。 4.4 10mL具塞玻璃比色管。 5 分析步骤 5.1 试样溶液的制备 5.1.1 非蛋白性食

老化处理对大豆种子活力及线粒体抗坏血酸_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2016, 52 (4): 543–550 doi: 10.13592/https://www.sodocs.net/doc/9c12874131.html,ki.ppj.2015.0689543 收稿 2015-12-22 修定 2016-02-28 资助 山东省现 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杂粮产业创新团队建设项目(SDARS-15-0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007)、“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D01B0106)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2016YQN19)。 * 通讯作者(E-mail: dinghf2005@https://www.sodocs.net/doc/9c12874131.html,)。 老化处理对大豆种子活力及线粒体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田茜, 王栋, 张文兰, 段乃彬, 李群, 颜廷进, 戴双, 丁汉凤*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 济南 250100摘要: 以大豆‘中黄13’为材料, 研究人工老化后大豆种子活力及线粒体抗坏 血酸-谷胱甘肽(ASC-GSH)循环的变化。结果表 明, 随老化时间的延长, 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 老化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 (MDA)含量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 超氧阴离子(O 2? ? )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 2O 2)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与对照相比, 老化种子中线粒体细胞色素c 氧化酶(COX)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显著下降, 呼吸速率和呼吸控制率(RCR)显著降低; 老化种子中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 肽还原酶(GR)的活性以及总ASC 和GSH 含量显著降低, 说明老化导致活性氧(ROS)代谢异常, 线粒体呼吸功能及ASC-GSH 循环紊乱。ROS 的过量积累可能是导致种子活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关键词: 大豆; 人工老化; 线粒体; 活性氧;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低温、低含水量是抑制种子老化的常用方法, 低温库是保存种质资源的理想场所(Lu 等2005)。然而, 许多研究表明, 即使在低温种质库中保存, 种子仍然会缓慢衰老, 遭受一系列生化裂变, 包括膜透性增加、酶活性降低、贮藏物质减少等(Mc-Donald 1999; Walters 等2005; Bellani 等2012)。种子老化不仅影响种子萌发, 也会降低种子的质量和品质, 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研究种子老化机制时, 通常采用人工老化模拟种子老化, 判断种子活力(Goel 等2003)。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积累是导致种子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M?ller 2001), 细胞中ROS 的过量积累能够导致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蛋白质和RNA 的合成受阻以及DNA 的降解(McDonald 1999; Chen 等2013), 最终导致种 子活力的丧失, 这已在大豆(Sung1996)、棉花 (Goel 等2003)、向日葵(Kibinza 等2006)、豌豆(Yao 等 2012)和燕麦(Xia 等2015)等种子的老化研究中证实。线粒体是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和清除ROS 的主要细胞器(M?ller 2001; Navrot 等2007), 同时线粒体又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和产生ATP 的主要场所, 为细胞的生物合成提供能量和中间物质(Macherel 等2007; Taylor 等2010; Carrie 等2013)。线粒体不仅是内源ROS 的主要来源, 也是ROS 攻击的首要目标, 过量的ROS 能够导致线粒体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的氧化损伤(Bartoli 等2004)。同时, 线粒体中也存在着多条抗氧化途径, 包括酶促抗氧化系统和非酶促抗氧化系统, 线粒体抗氧化系统对于线粒体ROS 的清除和减少线粒体氧化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Navrot 等2007)。Jimenez 等(1997)最早证明了豌豆叶片的线粒体中存在完整的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GSH)循环, 并且ASC-GSH 循环在ROS 的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此线粒体ASC-GSH 循环成为植物逆境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目前, 有关线粒体ASC-GSH 循环的研究已在豌豆(Jiménez 等1997)、番茄(Mittova 等2004)、黄瓜(Song 等2009)、玉米(Wu 等2009)、马铃薯(王芳等2014)、大豆(Xin 等2014)和花生(Zhan 等2014)等植物中普遍开展。然而, 人工老化对种子线粒体ASC-GSH 循环影响的报道还不多。 本文以大豆品种‘中黄13’为实验材料, 通过研究人工老化对种子活力、细胞ROS 积累、脂质过氧化、线粒体呼吸速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 探讨线粒体在种子老化和ROS 代谢中的作用机理, 为从亚细胞水平揭示种子的衰老机理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处理 实验材料为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品种‘中黄13’, 种子初始发芽率为98%, 初始含水量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