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获奖教案《现代汉语》

获奖教案《现代汉语》

获奖教案《现代汉语》
获奖教案《现代汉语》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历史、特点、方言情况和现代汉语在当代国际中的地位;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3.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激发起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现代汉语的定义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其中主要为:没有复辅音,词根复合法,缺乏形态。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些内容会详细讲解,本次课以介绍为主。

四、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听、说、练,教师讲解,体会不同方言的区别,比较方言、英语和普通话的不同。通过讨论,深化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参考资料

1.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4.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用家乡话自我介绍:“我叫×××,是江西农大的大学生,我的家在××省××县××乡。”让学生体会方言阻隔带来的交际不便。然后由学生用普通话说同样一句话,分析其语言中的语音错误。指出:不同方言区的人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互相交际,现在人们选择了普通话。

(二)内容讲解

1.现代汉语的定义

标准音:北京语音;基础方言:北方方言;语法规范:典范、现代、白话文

著作

选择北京语音的原因:北京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语音系统结构严整。

选择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原因:北方广大地区比较发达,历代著作以北方

方言写作,使用地域最广。

2

语法规范要抓住“典范”“白话文(与文言文相对)”“现代”几个词语。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普通话,广义的还包括各地方言。现代汉语在台湾称“国语”,东南亚大多叫“华语”。

“现代汉语”课程的结构: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和语用共

六部分

2.现代汉语的历史

汉民族共同语:秦汉叫“雅言”“通语”,唐叫“白话”,明清叫“官话”,民

国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

3.现代汉语的方言情况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

方言,其中客家方言以来源命名,其它以地域命名。每个方言下面分若干次方言

片。

江西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话、官话(北方方言)和微语(有人主张另立一

种“微语”,实为北方方言)五种。赣语分南昌片、余干片、抚州片、吉安片和

宜春片。

方言主要表现为语音的差异,但也有词汇和语法的差异,如“客人”、“母鸡”、

“鼻子”、“我先走”、“给他一本书”等在各地说法可能不一样。

【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看教材方言地图,估计自己家乡话的方言归属。

4.现代汉语的特点

语音特点:(1)有声调;没有入声(2)没有复辅音;英语:spring 中的“spr”

(3)元音占优势,元音是乐音,悦耳动听。

词汇特点:(1)以单音节语素为主;(2)双音节词占优势(古汉语以单音节

词为主);(3)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词。

语法特点:(1)缺乏形态变化。英语“workers”,“er”表示名词后缀,“s”

表示复数,词根“work”。汉语有少数词缀,如“老师、老鼠、阿姨、阿锋”中

的“老、阿”是前缀,“桌子、盖子、石头、苦头”中的“子、头”是后缀。英

语有大量的词缀(构词形态)“un\in\im\dis\bi\tri\”等前缀,“er\ness\ful\ly\tion\or\”等后缀,以及词尾(表语法意义,构形形态)“s\ed\est\ing”等。英语“is”还有

“was\were”等变化;

(2)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语序:“我打他”中的“我”

是施事,“他打我”中的“我”是受事;“客人来了”中的“客人”是有定的,“来

客人了”中的“客人”是无定的。“我要学”和“要我学”,“说不好”、“不好说”、

“不说好”,“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有啥吃啥”和“吃啥有啥”。虚词:

“我的叔叔”、“我和叔叔”中“的”是助词,表领属关系,“和”是连词,表并

列关系;

(3)有量词和语气词;

(4)句法与词法结构的一致性,都有五种关系:主谓、动宾、联合、偏正、

补充。

5.汉语在国际中的地位

汉民族共同语自古在国际上就享有较高的地位,唐代时有不少外国人到中国

来学习汉语,现在随着我国国际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汉语作为第

二语言进行学习。普通话是世界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地域最广的

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常用语言之一(其它: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6.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网络语言和媒体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7456(气死我了)、9494(就是就

是)、BT(变态)、GG(哥哥)、JJWW(唧唧歪歪)、拍砖(批评)、稀饭(喜欢)、

恐龙(长得难看)、雷人(震憾人心)、囧(jiǒnɡ,“无奈、郁闷”的形象化脸

庞,最牛古汉字)、门票销售ing(正在销售)、玉米(李宇春迷)、什锦八

宝饭(胡锦涛、温家宝的“粉丝”)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代汉语的规范是交际发展的需求,也是网

络建设、信息处理的需求。语音和语义之间是约定俗成的,可以变化。现代汉语规范的标准:语音、词汇、语法标准。

【学生讨论1】:你知道哪些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只能在网络上用吗?现代

汉语如何发展?

【学生讨论2】:有人说我会说普通话,还有必要学习“现代汉语”课程吗?

你是如何想的?

现代汉语课程的任务:1.使方言区的同学掌握普通话的发音,学会说普通话

词汇和语法,争取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甲;普通话不仅要会说,还要说好,用好。

2.掌握普通话理论,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将来从事普通话教学或研究。学习方法:语音要多听多练,通过比较发现语言现象的异同,多思考为什么

能这么说,不能那么说。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记音符号;

2.掌握一些概念术语,使学生有初步的科研意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

语音单位

三、教学难点

音素。汉语语音的国际音标、拼音方案与英语的拼音方法不全相同,需特别

强调。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教师示范读,播放磁带,要求学生仔细辨听不同的音素。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下面哪种声音是语音?

1.打雷声;

2.打喷嚏“啊嚏!”;

3.冲锋号;

4.男子在女子窗下学青蛙叫“呱呱”,女子出来与男子约会;

5.Diàndynɡ(电灯)

先不讲结论,等课程学完之后再由学生回答,并讲理由。

(二)内容讲解

1.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义的载体,是人发出的表示意义的进行交际的

声音。语音的三个属性:

(1)物理属性

语音是一种声波,有四要素: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大音就高。男女、成年小孩的音高

不同和声带的形状有关,人可以控制声带的松紧来改变音高。声调是音高的相对

变化。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振幅大音就强。轻声是读得很轻的音。

英语通过重音的位置来改变词性或意义,如“′import(名词)”,“im′port

5

(动词)”;“′increase(名词)”,“in′crease(动词);“′content(内容,目录)”,“con′tent(满意)”。汉语“我今天不看电视”重音落在不同的词上意思不同,如落在“我”上,则强调“我”不看电视,别人可以看;落在“今

天”上,则强调“今天”不看,明天可以看;等等。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和发音时持续时间有关。轻声音较短,上声音较长。

音长可以区别意义:[bi:t](打击,beat)和[bit](一点儿,bit),粤语的“三”和“心”, “街”和“鸡”就是通过音长来区分的,前者音长一些。

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本质特征。主要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

器。共鸣:发音体的固有频率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发音体会产生共鸣而发音。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就是音质不同,音质是区别意义的主要因素。

(2)生理属性

发音动力:肺。呼气发音。

发音体:声带。通过声带颤动发出元音或浊辅音,为乐音或带乐音成分。声

带不颤动发出清辅音。

共鸣器:咽腔、口腔、鼻腔。声带发出的声音很弱,经由共鸣腔共鸣之后,

通过嘴发出的音就变强了。

口腔的构造。主动发音器官(能活动):声带、唇、舌、软腭、小舌;被动

发音器官(不能活动):齿、齿龈、硬腭。舌最灵活。

鼻音和口音的发音方法。

(3)社会属性

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指语音必须和语义相结合。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语音代

表不同的意义。英语叫“sun”,普通话叫“太阳”,有的方言叫“日头”。同一个音如“[i]”有“衣、医、一、依”等不同意义。各种语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用哪个音,不用哪个音,由全社会约定俗成。

【学生思考】:“肚子饱了”和“兔子跑了”在语音性质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

么?说明了什么?

提示:物理性:音色不同;发音方法:送气与不送气;社会性:送气与不送

气有别义作用,自成体系。

【学生思考】:回答导入新课时的问题。

2.语音单位

(1)音素:按音质不同划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

音音素,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发辅音时要受

到阻碍。其他区别有:气流强弱,紧张程度,声带颤动,音的响度等。辅音本音

由于发音很弱,常在其后加一元音,变读为呼读音,如b-bo。

(2)音节:指说话时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通常,

发音器官的肌肉紧张一次,就是一个音节。汉语中通常用一个汉字来代表一个音节,但“花儿”是两个汉字一个音节,“浬、瓩、兛”是一个汉字代表两个音节。汉语音节最多四个音素(庄:zhuünɡ),最少一个音素。

(3)声母、韵母、声调:这是汉语语音分析所特有的单位。声母是音节开

头的辅音,如果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则叫零声母(如“昂”ɑnɡ)。声母都是辅音,但辅音并不一定是声母,nɡ不能作声母,n 还可作韵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边

的音素,包括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声调指音节的相对音高的

变化,调值是音节高低升降的实际变化,调类是调值的归类。汉语一个音节必须

有韵母和声调。

6

3.记音符号

记音符号指记录语音的符号。传统的汉字注音方法主要有直音法(如:难,

音南)、反切法(如:唐,徒郎切)、字母注音法(如“五四”时期的“注音字母:ㄅㄚ(ba)”、“威妥玛式方案:北京Peking、孔夫子 Confucius,主要用于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现在常用的记音符号主要有:

(1)汉语拼音方案:1958 年正式颁行。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

调符号、隔音符号五部分,基本符号为26 个,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记录汉语中的一个音位。

(2)国际音标:1988 年公布,国际通行。按照“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

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设计,并可根据需要,用变形或增加符号进行扩充。国际音标放在[]里。

(三)布置练习

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现象,是语音四要素中的什么要素导致的?

2.用汉语拼音方案给下列汉字注音

轮回、冰球、骄傲、酝酿、一会儿

7

第二节声母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能正确区分声母的发音,对应家乡方言准确认读普通话的声母。

二、教学重点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三、教学难点

声母的辨正。有些方言中可能没有普通话中的翘舌音、n、l、r 混读,f 和h 混读,或将零声母字读成nɡ声母字,这些需要学生既会发音,又能掌握哪些字读哪些声母。主要靠学生课内外练习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声母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读,纠正其声母错误。

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教学参考资料

1. 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 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问:普通话有多少个声母?这些声母都是辅音吗?是不是所有的

辅音都能作声母?

(二)内容讲解

普通话有21 个声母,22 个辅音。掌握这些声母的发音,必须从发音部位和

发音方法两方面学习。

1.发音部位

双唇(上唇和下唇) b p m

唇齿(上齿和下唇) f

舌尖前(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 z c s

舌尖中(舌尖抵住上齿龈) d t n l

舌尖后(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 zh ch sh r

舌面(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 j q x

舌根(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 g k h

2.发音方法

(1)、看阻碍的方式

8

塞音 b p d t g k

擦音 f h x sh r s

塞擦音 j q zh ch z c

鼻音 m n

边音 l

(2)、看气流的强弱

送气 b d g j zh z

不送气 p t k q ch c

(3)、声带是否颤动

浊音 m n l r (ng)

清音除“m n l r”外的其余声母

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时,播放录音磁带,要求学生反复发音,体会其中

的阻碍部位和发音过程,特别是zh\ch\sh\z\c\sf\h\n\l\r\几个声母需要强化朗读。

3.声母辨正

(1)区分n 、l 和r:通过声旁类推,记少不记多,n 声母字比l 声母字少

得多。r 声母需反复发准。

(2)区分zh、ch、sh 和z、c、s:多数方言没有翘舌音,需反复练习。规律:

uɑ\uɑi\uɑnɡ只与翘舌音相拼;en 与平舌音相拼的只有“怎、参、岑、涔、森”,其他大多都是翘舌音声母;通过声旁类推,例外:铡zhá、崇ch?nɡ、差chü、

chà、chüi、柴chái、察chá、豺chái、人参shyn、渗shan、疮chuüng、创、

怆chuàng、瘦sh?u

(3)区分f 和h:江西人常把h 读成f,福建人常把f 读成h。

(4)读准零声母字,不要带上nɡ声母:“我”不要读“ o”

(5)全浊声母的改读:主要出现在吴方言和湘方言中。浊音清化时的规律:

平声变送气音,仄声变不送气音,如“同”和“洞”古代同为全浊声母,但现在“同”读送气,“洞”读不送气。

辨正部分需学生强化练习。

(三)布置练习

【学生思考】外wài、衣y?、语yǔ中的“w”和“y”是声母吗?

提示:不是声母,是隔音字母,有加和改两种情况。另还有一个隔音符号’

【学生练习】读准下列词语:哪能不来、南方来信、楼兰龙城、留恋女色、

吃苦耐劳、拿泥捏鸟、劳累过度、红黄兰绿;实事求是、声势盛大、私自下山、

再三思忖、历史事实、乘胜追击、曾经存在、三次猜测;大雪纷飞、风吹蜂房、

花卉绘画、黄花芬芳、分发肥皂、分封诸侯、毁坏花圃、不会悔婚

9

第三节韵母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元音舌位图,注意发音时的唇形。

2.正确区分各种韵母,注意韵头、前后鼻韵母。

二、教学重点

元音舌位图

三、教学难点

韵母辨正,特别是前后鼻音的认读。主要靠学生课内外练习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韵母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读,纠正其

韵母错误。

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参考资料

1. 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 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要求学生认读下列字的声母:崔、吹、寺、痔、仍、能、棱、匪、

悔、验、念、暗。

(二)内容讲解

1.单元音韵母(10 个)

由一个元音充当的韵母。有三种:

舌面单元音韵母、舌尖单元音韵母、卷舌单元音韵母

(1)舌面单元音韵母(共7个)

舌面单元音的发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第一,舌位的高低(开口度大舌位低,开口度小舌位高);第二,舌位的前

后;第三,唇形的圆展(圆唇不圆唇)。

舌面元音舌位图,注意八个基本元音,可按实际情况增讲部分元音。

10

(2)舌尖单元音韵母(2 个)

发音时舌尖起作用的是舌尖元音。普通话中有两个舌尖元音,即-i(前)、

-i(后),-i(前)只与z、c、s 相拼,-i(后)只与zh、ch、sh 相拼。注

意舌尖元音与韵母[i]的区别。

(3)卷舌元音韵母(1 个)

发一个单元音,舌尖同时上卷的是卷舌元音。由卷舌单元音充当韵母,一般

不与其他的声母相拼,而单独组成一个音节。普通话中只有一个卷舌元音韵母

er,如“儿童”“而且”“二斤”“耳朵”。作为儿化韵的“儿”字不是一个单独的音节,只表示前一字中的某个元音的卷舌动作,并非独立的韵母。

2.复元音韵母(13 个)

由两个以上的元音组成的韵母是复元音韵母。

(1)二合元音:前响ai 、ei 、ao 、ou;后响ia 、ie 、ua 、uo 、?e 。(2)三合元音:中响iao[ ] 、iou[ ] 、uai[ ] 、uei[ ] 。

注意:ao 实际读音为au,写成ao 是为了避免手写体与an 混淆;iou、uei 在

与声母相拼时,中间的o、e 省略;ia、uo、?e 等与零声母相拼时会加或改“y、w”。

3. 带鼻音韵母(16 个)

由元音加鼻辅音共同组成的韵母是带鼻音韵母,一般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加一

个鼻辅音组成。

前鼻音an[an]、ian[i ]、uan[u n]、?an[y ]、en[ n]、in[in]、uen[u n]、?

n[y ];

后鼻音ang[ ]、iang[i ]、uang[ ]、eng[ ]、ing[i ]、ueng[ ]、ong[

]、iong[y ]

注意:uen 与声母相拼时写成un。

在讲解韵母时,播放磁带领读,学生跟读。然后学生朗读,注意学生的发音

失误。

4. 韵母的构造

(1)韵头:韵头是指韵腹前面的元音,一般由高元音充当,发音不响亮。普

通话中有i[i]、u[u] 、?[y] 三个韵头。

(2)韵腹:韵腹是指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

如ua[uA] 中的a、ei[ei] 中的e、iou[iou] 中的o,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韵腹11

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声调标在韵腹上面。

(3)韵尾:韵尾指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普通话中有n 、ng 两个辅音韵

尾和i 、u 两个元音韵尾。如:ei[ ] 中的、iao[ ]中的u、an[ ]中的n、ing[ ]中的ng。

5.韵母辨正

(1)区分韵尾-n 与-ng:多数方言没有后鼻音,需反复练习。规律:d、t、n

一般不与en、in 相拼,只与后鼻音eng、ing 相拼,“您nín”例外。另外还可根据声旁类推。

注意eng 与b、p、m、f 相拼时,不要读成了ong,如有的方言把“风”读成

了“fōng”。

(2)区分i 和?:多数方言没有?,如把“雨”读成“yǐ”。撮口呼音节有24 个,只能与“j、q、x、l”及零声母相拼。

(3)避免韵头i、u 脱落:有的方言把“帅”读成“shài”。

(4)发好卷舌韵母er:有的方言把er 发成[]或[],还要注意儿化韵

的读法。

6.押韵

两个字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不管韵头是否相同,就可认为这两个字押韵。

不过古代音韵学认为还要声调相同才可称得上韵相同。古代诗歌大多押平声韵。(三)布置练习

【1】指出下列字的韵头、韵腹、韵尾情况:温、学、云、天、衣、

悔。

【2】读准下列词语:经常现象、江山永定、今生今世、条件齐全、

硬性规定、前生因缘、统战宣传、倾听江声、衡量才能、经济、京剧、气象、去向、激进、拘禁。

第四节声调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调值和调类,学会规范地使用调类名称。

2.能准确地读准各种调类。

二、教学重点

调值、调类、标调法

三、教学难点

声调辨正,古今调类比较。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语音最难点之一,方言区

人对声调的辨正有些忽视。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声调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读,纠正其

声调错误。

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参考资料

1. 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 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不少同学说“衣”是第一声,“移”是第二声,“椅”是第三声,“意”是第

四声。其实,比较规范的说法,应该说成“衣”是阴平,“移”是阳平,“椅”上声,“意”是去声。今天,我们学了声调之后,希望同学们能使用比较规范的说法。

(二)内容讲解

声调是指汉语中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它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以音

高作为主要特征,音长是次要的伴随性特征。声调可以从调类和调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调值: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是音节高低升降曲直等变化形式。调值属

于音高的变化,调值的不同不取决于绝对音高,而取决于相对音高。

13

2.调类:调类是指声调的种类,将音高变化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就形成调类。

汉语普通话有四个调类,汉语方言中多的有10 个调类。普通话四个调类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注意“上”字不读去声。方言中调类相同的字调值不一

定相同。

3.标调法:采用五度标调法。调值:阴平55(高平调)、阳平35(高升调)、

上声214(降升调)、去声51(全降调)。上声的音长要长一些。

4.古今调类比较:中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与现代汉语的阴、阳、上、

去四声不同,通过把古今声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声调有这样一些变化规律,即: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具体变化结合教材表格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比较难懂,过于专业化,不宜要求太高。

5.声调辨正

(1)明确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

东同懂动洞栋督毒军群滚近棍郡骨滑

(2)去掉入声调:日、月、石、别、合格、剥削、逼迫、涉及、一切、绝

不、职业、鸭脖、佛法、薄膜(这些是古入声字)

(三)布置练习

【学生朗读】阴阳上去中国伟大天才领袖说学捧唱天文景象喝茶醒胃

吃鱼吐刺坚持法制非常喜爱三条领带

14

第五节音节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音节和音节的结构,掌握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和音节的拼合及拼写规

2.掌握音节的拼读法和拼写规则

二、教学重点

音节的结构,音节拼写规则

三、教学难点

四呼,特别是“知识”为开口呼,学生常判断为齐齿呼。

四、教学方法

] 运用列表方法分析汉语音节,结合方言对一些特殊的音节进行对比记忆。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是大学生”是五个字,也是五个音节。可是,你们想过没

有,为什么你听出了“我是大学生”是五个音节,而不是更多或更少?“阿姨”

是两个音节,“挨”却是一个音节?

(二)内容讲解

1.音节的定义

音节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人们到底是怎样感觉音节单位

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认为喉部肌肉紧张一次,就是一个音节,但这

种说法也让人把握不住。英语一般按元音数量来分音节,一个单词可以出现多个

音节,如Friday:Fri-day,Sunday:Sun-day,agree:a-gree。汉语里一般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2.音节的结构

15

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其主要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1)、一个音节最多包含四个音素,如“尖”(jiün),最少要有一个音素,

如“啊”(ü)。

(2)、每一个音节都有声调。

(3)、每一个音节都必须有元音,例外是鼻辅音有时可以单独充当音节,如

“嗯”(ng 或n)、呣(m)。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三个元音,如“有”(yǒu)、怀(huái)。

(4)、一个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也可以有一个或两个辅音,但没有相连的

辅音(复辅音,例外:实际读音:哼hng、噷hm)

按照韵头的不同,可把韵母分成四类: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简称四呼。

【学生练习】点名,要学生说出自己姓名每个字的四呼情况,特别注意:“诗”

是开口呼,“学”是撮口呼。“诗”的韵母是舌尖元音,不是[i]。“学”的拼音字母中省略了?上两点。

3.普通话声韵调拼合规则

汉语声母22 个(加零声母),韵母39 个,声调4 个,按排列组合可以组成

3432 个音节。在实际语音中,我们只利用了其中的一部分,并非所有的声韵调

都能自由组合。

规律: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双唇音b、p、m 只能拼开口呼、齐齿呼,不能拼撮口呼,除u 以外,

其他的合口呼都不能拼。

(2)、唇齿音f 只能拼开口呼,不能拼齐齿呼、撮口呼,除u 以外,其他的合

口呼都不能拼。

(3)、舌尖中音d、t 能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而不能拼撮口呼。n、l

能拼开、齐、合、撮四呼。

(4)、舌面音j、q、x 只能拼齐齿呼、撮口呼,不能拼开口呼、合口呼。

(5)、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舌根音g、k、h 只能拼开

口呼、合口呼,不能拼齐齿呼、撮口呼。

4.音节拼读方法

(1)、直呼法:见到一个音节不管字母多少,都不拼音而读出整个音节,如

zhuüng。

(2)、两拼法:声母、韵母两拼,声母+韵母。如

“广”,g+uǎng→guǎng “变”,b+iàn→biàn

(3)、三拼法:声母、介音、韵三拼,声母+介音+韵。如

“见”,j+i+àn→jiàn “桥”,q+i+áo→qiáo

(4)、声介合拼法:声母和介音拼合在一起,然后再同韵相拼,(声母+介音)+韵。如

“船”,(ch+u)+án→chu+án→chuán “小”,(xi)+ǎo→xi+ǎo→xiǎo

5.音节拼写规则

(1)y 与w 的使用(有“加”和“改”两种情况);(2)、隔音符号的用法;(3)、省写;(4)、标调法;(5)、音节连写:同一个词的几个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如 zhōnggu? shì y?ga wtidà de gu?jiü。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6)、大写规则:A 专用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如

16

Nánj?ng Lǔxùn Zhōnggu? Lìshǐ B?wùguǎn

南京鲁迅中国历史博物馆

Zhōnggu? Dàbǎiky Quánshū

《中国大百科全书》

B 文章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词开头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如JIAQIANG LIFA CUJIN JINGJI

Jiaqiang Lifa Cujin Jingji

加强立法促进经济

(三)布置练习

教材练习

第六节音变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变调、轻声、儿化、啊的音变的范围和条件。

2.能对各种音变正确地发音,掌握轻声词和儿化词

二、教学重点

上声变调、一七八不变调、轻声、儿化、啊的音变

三、教学难点

各种音变的范围和条件

四、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的语感,辅以理性认识,帮助学生知道音变的原因,从而巩固知识点。

使用录音机播放磁带,学生跟读。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 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 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银”字破案:从前有一商人将50 两银子交由自己入住的客栈老

板保管,后来向老板索要时,老板夫妇一口否认曾保管过他的银子,于是商人将

老板告上衙门。县令想出一个办法,他将老板夫妇分开,对老板说:“我在你手

中写一个‘银’字,如果过段时间这个字没了,就说明银子是你吞了。”老板自

信“银”字不可能自己消失,一口答应。县令又单独对老板娘说:“你丈夫已经

承认私吞了银子,你还不赶快交待!”老板娘不信,于是县令将她带到老板隔壁

的房间,大声问老板:“银子在你手上吗?”老板以为问“银”字是否在手上,

就大声回答“在!”老板娘一听,以为丈夫真的承认了,便交待了银子的藏身之

处。这一起老板私吞商人银子案顺利告破。轻声字还能帮助政府破案,语言真是

神奇!轻声是一种音变现象。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之

17

间会相互影响,发生声音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音变”。我们的语言中还有哪

些音变呢?

(二)内容讲解

1.音变的类型

(1)同化:面包miànbüo—miàmbüo,前一音节中的n 受后一音节中的b

影响,变成与b 发音部位相同的n。

(2)异化:上声变调;

(3)增音:好啊—好哇,一般儿大—一边儿大;

(4)弱化:清辅音变浊辅音,前后高低元音向央元音靠拢等是弱化表现。

如“哥哥”后一“哥”读成[ɡ ]。

(5)脱落:豆腐—douf,我们—wom。

2.变调

变调指在语流中所产生的声调变化现象。

普通话中常见的变调有:

(1)上声变调:先看两组例子:友好——油好、李老师——黎老师。214→

35:理解、水果、把手(轻声)、哪里(轻声,有人错读为nǎlí); 214→21:

喜欢、语言、伟大、姐姐(轻声)、马虎(轻声);三个上声字相连:很勇敢21+35+214、展览馆35+35+35. 上声字在语流中作为后字也常常读21,如:天上美景总是引

起童心的好奇和遐想。注意:上声字的调值尽管有各种变化,但注音时一律标

本调。

(2)去声变调:去声(51)+去声(51)→半去(53)+去声(51):上课、

大会、变态。

(3)“一、不”变调:“一、不”+去声(51)→阳平(35)+去声(51):一

定、一个、不去、不会;“一、不”+非去声→去声(51)+非去声:一听、一人、

一想、不说、不行、不准。

(4)“七、八”变调:“七、八”在去声前可以变阳平,也可以读原调(阴

平)。如:七岁、七块、七路、八岁、八块、八路。

(5)形容词重叠的音变:单音形容词重叠,无论是何声调,后一音节读阴

平,这时多伴有儿化。如:“高高儿的”、“长长儿的”、“好好儿的”、“大大儿的”;

“ABB”式的形容词,后边的叠音后缀都读成阴平,如“黑漆漆、亮堂堂、直挺

挺、明晃晃”;“AABB”式重叠后的形容词,第二音节读轻声,后两个音节读阴平,如:“认认真真、清清楚楚、高高兴兴、舒舒服服”。

3.轻声

所谓“轻声”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

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一般地说,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的条

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轻声。例如:妈妈、我们、椅子、看过。常用

轻声词:

量词“个”;动态助词“着、了、过”,结构助词“的、地、得”和语气词“吧、吗、了、啊”、构词用的虚语素(后缀)“子、头、们”等;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上、下、里、面、边”等;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

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叠音词、重叠式合成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的后一个音节。例如:姥姥、星

星、看看、了解了解等。如“这个”、“五个”;

18

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读轻声,方言区的同学要真正提高

普通话的水平,必须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

轻声的作用:区别结构:想起来(动宾)——想起来(动补);区别意义:

孙子(人名)——孙子(儿子的儿子);区别词性:地道(名词,地下通道)——地道(形容词,真正,纯粹)

4.儿化

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前面音节的韵母融合成一个音节,使韵母带有卷舌色

彩的现象。儿化时后缀“儿”不能成音节,只代表一个卷舌动作。

儿化音变的规律:参见教材。“大伙儿一块儿到花园儿帮忙儿,抓小鸡儿,

剪树枝儿。”这句话基本上包括了所有音变规律。

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头—头儿,信—信儿;区别词性:盖—盖儿,破烂

—破烂儿;表达细小、亲切或喜爱:小孩儿、脸盆儿、好玩儿。

5.“啊”的音变

规律:鸡呀(ia)、好哇(ua)、看哪(na)、行啊(nga)、是啊(ra)、撕啊(za)

(三)布置练习

【学生思考】分别指出各种音变现象的类型。提示:如“啊”的音变为增音

现象,儿化音变比较复杂,学生一一分析。

【听说训练】将课文中列出的各种音变现象朗读一遍。

第七节语调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停顿、重音、句调的类型。

2.能根据文章意义和情感把握节奏,正确地朗读文章。

二、教学重点

停顿、重音、句调的类型

三、教学难点

根据语义和情感准确地朗读

四、教学方法

播放录音磁带,学生用心体会不同体裁的朗读方法,多读多练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杜慧敏.普通话口语训练教程.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_________西高校出版社,2007.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交际需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说,有时候,人们大脑里想出一句话,本来想

表达一种意思,但这句话说出来之后,由于没有准确的进行停顿,或者重音落的位置不对,或者句调的升降不对,结果表达成了另一种意思,从而造成了误解。有一个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写“今天我表现很好,隔壁的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他爸爸一看,勃然大怒,妈妈也莫名其妙,后来他把这句话读成“隔壁的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爸爸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小学生在写作时把逗号移错了位置。一个小小的停顿,差点造成家庭矛盾,难道作用不大吗?(二)内容讲解

在具体地进行语言表达时,语音有快慢、高低、疾徐、停顿等变化,这些因

素贯穿于整个句子,我们称之为语调。语调主要包括:

1.停顿

(1)区分性停顿:能使意义产生变化的停顿。如“最贵的一辆/七万块钱。”、20

“最贵的/一辆七万块钱。”从前有个财主为富不仁,他请一个书生为他写春联,书生沉思片刻,写下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下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财主一看非常满意。谁知他贴出去之后,人们都把这副春联读成“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把他气晕了。

【学生练习】“我同意他也同意你怎么样?”有多少种可能的停顿?

(2)生理性停顿:由于语噎、哽咽、气喘吁吁、欲言又止等形成的停顿叫

生理性停顿。如:他颤动着嘴唇低低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不要……为我……耽误工作!”

(3)逻辑停顿:为了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而使用的停顿叫逻辑停顿。一

般把停顿放在需要强调的词语后面。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般在“雨”后面安排一个停顿,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有时停顿与意义或语法结构不同:如:“一衣带/水”实际读成“一衣/带水”,“出人头/地”实际读成“出人/头地”,“狐/假虎威”读成“狐假/虎威”。七言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有时故意用错停顿,造成另

一种意义,如周恩来有一次与人谈判,对方不耐烦地说:“真是对牛弹琴!”周恩来立刻说“对,牛弹琴!”。

2.重音

在语句中念得比较重、音强比较强的音叫重音。句子重音有两种:

(1)语法重音:在具体的语句中,某些语法成分经常读重音,这种重音叫

语法重音。汉语中一般主要动词、性状和程度状语、补语以及疑问和指示代

词都要读重音。

(2)逻辑重音:为了突出、强调句中某些词语而需要重读,这种重音叫逻

辑重音。如:她去看演出。(不是别人。重音在“她”。)

她去看演出。(不是不去。重音在“去”。)

她去看演出。(不是参加演出。重音在“看”。)

她去看演出。(不是看球赛。重音在“演出”。)

【学生练习】标出“我今天不看电视”的逻辑重音,并通过扩展明确不同的意义。

3.句调

贯穿于整个句子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句调。句调有四种形式:升调(表示疑问、

反问、惊异)、降调(表示肯定、请求)、平调(严肃、冷淡、叙述)、曲折调(表示含蓄、讽刺、赞叹)。

(三)布置练习

【学生练习】朗读:

1.我望着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

在小声说话。

2.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

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3.它是一潭清水,它是一抹朝霞,它是无边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线。

4.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

意思。

朗读时注意语速,一般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速为180-250 字/分钟。学生朗

读完后,播放磁带进行比较。

__

七年级美术下册《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沂市凤凰岭中学七年级美术下册《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基本信息(作者、年代等)。掌握画面中每个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非写实画风,通过欣赏《格尔尼卡》学会从构图、造型灯基本美术语言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多媒体,运用大量直观的图片和音画结合的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并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在积极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过程中,一同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评析的过程中,通过作品感受法西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而更加热爱和平、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对生命热爱与尊重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格尔尼卡》这幅作品作品是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课型】:欣赏、评述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课前收集《格尔尼卡》相关资料;铅笔、橡皮、美术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集中学生精力。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看在这样两幅画,分别为《一班的自习课》和《二班的自习课》告诉我。从画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看后回答,一班的纪律好,二班的自习课纪律差。 师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到纪律好或者是不好呢? 生回答:一班的是直线,画面平静,二班的线条乱,不平静。 师:非常好,同学们不光观察力很好,想问题的角度也很不错。看一幅画,不光是美丽的好看的,还有值得我们思索的。下面我在给同学们看一幅画,记住,从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或者说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第一章:导论 中国传统语言学,历来分为文字、音韵、训诂三大分支,基本上没有语法的地位。汉语语法学的建立,通常认为应该以1898年《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为标志。这一百多年来,汉语语法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从一棵幼苗到成长为参天大树,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现代汉语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中,语法研究的队伍最壮大,思想最活跃,成果最显著。进入了21世纪,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一百多年的研究历史,按照语法专题的框架,作一番认真的科学的梳理,以便总结成绩,找出不足,看清发展的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第一节汉语语法学简史 《马氏文通》的出版至今已逾百年。这一百多年的汉语语法研究,大致上可以分为前五十年和后六十年,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 前五十年又可以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二十年。 前三十年主要是汉语语法体系的构拟,有两本著作最为重要: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以古代汉语为研究对象,仿照拉丁语语法建立了第一个以字(即“词”)为本位的语法体系,虽然还比较粗糙,但毕竟是第一次,所以草创之功不可抹杀。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24)则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仿照纳氏文法(Nes/eildGrammar)建立了一个句本位的语法新体系,这一体系在中学语文学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后二十年主要有两件大事:第一,中国文法革新运动的讨论,第一次在理论上对汉语语法体系的建构,尤其是词类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实际上是结构主义语法理论对传统语法的一次挑战,并且初步形成了语法学界所谓的“京派”和“海派”。海派主要是以方光焘和陈望道为代表。第二,京派的主要成员出版了三本重要的语法著作: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43—1944)、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42—1944)和高名凯的《汉语语法理论》(开明书店1948),从而形成了汉语语法学界的主流派。 后六十年也可以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 前三十年又可以分为前二十年和后十年。前二十年,语法知识的大普及、三次语法问题(汉语词类划分问题、主语宾语区分问题以及单句复句的划界问题)大讨论,以及《中学教学语法暂拟系统》的制订,都给了汉语语法学快速发展的空间,特别重要.的是汉语描写语法学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可以吕叔湘和朱德熙的研究为杰出代表,他们二位的学说,对汉语语法学界产生了重大的深远的影响。后来的“十年浩劫”期间的语法研究则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后三十年,汉语语法研究空前繁荣,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和深化。这三十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1978—1991,大致以汉语语法研究座谈会(1991年)为界,这前十年左右是后结构主义语法一统天下的局面,朱德熙的语法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其特色是: 第一,提出“短语本位”,在传统的词法和句法中间插入“短语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 第八节语气和口气 1.什么是语气和口气 语气是说话人在交际中对谈到的情况所持的态度。语气只有四种: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口气是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种种方式,如肯定、否定、严厉、委婉、强调、迟疑、蛮横、活泼、泼辣等。在正规用语中不要把“语气”和“口气”这两个术语用混了。 2.语气的表达手段 表达语气的手段是语调,在书面语中用句末点号表示。其次是语气词,此外是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倒装常用来表示感叹语气,述语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连用可用来表示疑问语气)。用语气词表示语气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一个语气词往往可以用于不同的句类,如“啊”可以用于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 第二,语气词往往有多种写法,应该以习惯上固定下来的写法为准。如“啊”写成“呵、阿”,“呢”写成“呐”,“吧”写成“罢”,这些写法不宜推广。 第三,语气词可以叠用,如“行了啊!”“真的啊?” 3.疑问句的种类与各自的特点 疑问句可分为“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两大类。“无疑而问”只有“反问”;“有疑而问”包括“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三种。下面具体谈谈各自的特点: 是非问的结构与陈述句相同。一个陈述句改用疑问句的语调,就变成了是非问。语气词可以用“吗”,不能用“呢”。句中可以用“的确”、“真的”等副词,不能用“到底”、“究竟”之类。例如,“你好吗?”“你喜欢看电影?” 特指问有疑问代词指明疑问点,疑问点可以不止一个,语气词一般用“呢”,不用“吗”。例如,“你给谁买的?”“他明天什么时候坐哪趟车去北京?” 选择问是句中几个并列项目,或一件事的正反两个方面,要求对方选定一种来回答。如果用语气词,用“呢”不用“吗”。例如,“这件事让我去办行不行?” 以上三种问句都是要求对方回答的。 反问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陈述句的内容,因此不要求回答。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是否定;字面上是否定的,意思是肯定。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

集体备课教案精选

集体备课教案 时间月日执教人左美萍补充建议 主备人左美萍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武俊霞:感情朗读,感受精心保护地球是每个地球人责任。说明文一般不如记叙文生动,所以往往过分注重课文的分析。本篇课文例举了三项保护地球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的活动范围很小,地球被破坏没有其它星球可去”。因此,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文章。李东平:那么怎样让学生感悟地球急需人类保护呢?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激发学生对爱护地球之情。从而懂得: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张丽霞: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 辅备人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教学内容1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把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的情感。 教学过程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 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 法移居)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8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 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 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 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 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 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 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 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 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 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学习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就我们班级现状:有五十多人,在开展学习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举手者中只要有一人发表高见,其他人则无露脸的机会。开展合作

格尔尼卡教案

案例名称《格尔尼卡》 教学对象初一 科目美术 课时1课时 授课教师付媛媛 一:教材分析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的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2)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四、课前准备 教师:电脑设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 五、教学过程

(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作背景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一段选自动画片《再见萤火虫》的短片,看完后请大家谈谈视频中传递了哪些信息?这节课凡是回答的问题的同学,课结束后来我这拿小奖品和平鸽。生1: 师:恩残酷的战争殃及无辜百姓。在1937年,同样的场景在西班牙北部格尔尼卡小镇上演,德国法西斯对原本美丽的格尔尼卡小镇进行大轰炸,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 画家毕加索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慨,于是在墙上激情创作了一幅壁画,用来痛斥和揭 露法西斯的暴行,所以用地名格尔尼卡来命名这幅画,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赏析的 画作就是《格尔尼卡》。请大家把书本翻到第一页。(板书:格尔尼卡) (过程二)自主探究学习探究知识 二、画家简介。 师:欣赏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位画家——毕加索。(PPT 显示毕加索肖像)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1904年定居巴黎。他从19世纪末从事 绘画,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据统计共画了近37000幅作品,也是立体派 的先驱代表,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 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代表作有《梦》、《亚威农少女》,还有今天我们要 赏析的《格尔尼卡》。 三、画面内容分析(分组比赛法、表演法、问题引导法) 表情、特征代表的含义 灯 牛、 马 抱孩子的女人 躺地上的战士 举灯的女人 奔跑的人 从楼上跳下来的人 1、学生对画面的最初印象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画,给你们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生1:乱。生2:丑。生3、灰。 师:对于画面来说,同学们能够直观感受到这些情感,那具体画面中表现了哪些形象

最新现代汉语词汇教案

第三节现代汉语词汇 词汇是一切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我们看到中外语言的学习都是从词汇开始的,比如说汉语在最初的学习阶段是要求组词,英语是要求去默写它的单词。实际是看到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一、词的意义 从词的意义的多少来划分: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 顾名思义,是指只有一项词义的词。 再根据词的指向范围和对象来分,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专有名词:鲁迅、北京、中国等 b.一般名词:人、自行车、椅子等 c.人称代词、数量词:她、一、二等。 ——专有名词的指示对象是唯一的,而一般名词可以指示的对象范围很广,所揭示的也只是这类事物的一般特征,这是两者的区别。 2.多义词: (1)多义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词义以上的词。 一般来讲,一个语言发展的历史越悠久,文化积淀越深厚,它所拥有的一些词的内涵,使用范围也就越广。因此多义词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汉语中的大多数词就是多义词。 比如在我们书上80页,说到“脸”,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指人的头的前部,从前额到下巴这一块。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就慢慢发展了“情面、面子”这样一些意义出来了。(关于“打”,打仗、打架、打气、打水、打酱油、打官司)要识别这些多义词的具体含义,需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 (2)多义词各义项的联系 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讲,多义词的各种义项的产生,都是围绕着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意义为核心来进行的。大体来讲是首先有基本意义,然后才产生转义。 ①本义: a.多义词的基本意义是指:一个词最主要、最常见的意义。 ——我们一般学习某一种语言最容易掌握的,也是一个词的最基本意义,而且这个基本意义是不要特别的语境提示,也能清晰地辨别出来的。 例如,以书上80页,“火候”为例,它最基本的词义是: “火力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发展到最后才是用来比喻“人的修养程度的深浅”,或者是用来比喻“一个最关键的时刻”。 b.本义与原义的辨析: “原义”:是指原初本义。 ——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多义词的最本的意义,往往是它的原初意义;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可能会偏离它最初的原初意义。 以“兵”为例: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集体备课个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二年级大部分同学经过一学年半的学习,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有三、四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指导思想 从课程改革“一切为了民族的振兴,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出发。⒈注意打好基础。围绕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写话等重点,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础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⒉培养良好的习惯⒊渗透思想教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两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6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24课;每单元1个综合练习,共8个。“识字”课有三种形式:词串识字(1、2、5、6)、形近偏旁的比较(3、4、7)、特殊偏旁的认识(8)。每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相对集中:第一单元:春光篇(1-4);第二单元:哲理篇(5-8);第三单元:亲情篇(9-12);第四单元:勤学篇(13-16);第五单元:爱国篇(17-20);第六单元:科技篇(21-24)。以上安排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每单元一个综合练习,重视综合性和实践性,一般包括学用字词句、朗读背诵、写字、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主要用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在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适当的扩展。四、教学目标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讲课教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语音 考试内容: 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3)音节结构表 4)拼合规律表 5)变调的规则4条 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 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 (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 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 guāng中的“ng”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 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 xiā ,guài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如:gān , gēng ,guān 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 例:判断音位个数 hán 和 lán :共 h , l, a , n 4个音位 hán 和nán :共 h , l, a 3个音位 (三)记音符号 1.汉语拼音方案 作用:1)给汉字注音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2.国际音标 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现代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教案

语素纷飞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词新语中,有相当多是由语素扩展出来的,这些新语素的构词能力极强,时时爆发着扩展出一批又一批的新词语。如: 吧:酒吧、水吧、氧吧、陶吧、石吧、布吧、网吧、迪吧、街吧、路吧、餐吧、球吧 网:网虫、网民、网友、网事、网址、网站、网迷、网龄、网邮、网费、网吧、网谈 股:股资、股权、股民、股盲、股评、股友、股价、股票、老股、新股、旺股、险股、 A股、B股、国企股、热门股、蓝筹股、 成长股、强势股、指标股、高价股、次新 股、潜力股、龙头股、绩优股、亏损股、 垃圾股 感:美感、口感、质感、同感、手感、责任感、主体感、时代感、紧迫感、超脱感、失落 感、使命感、神秘感、忧患感、空间感、 层次感、悲剧感 坛:文坛、艺坛、曲坛、科坛、体坛、乐坛、影坛、画坛、棋坛、排坛、羽坛、剑坛、 箭坛 热:足球热、出国热、留学热、书法热、下海

热、养花热、托福热、休闲热、文凭热、 收藏热、川菜热 户:万元户、专业户、钉子户、个体户、关系户、特困户、拆迁户、一孩户、无孩户型:运动型、特大型、开拓型、保守型、生产型、经营型、外向型、出口型、营养型、 头脑型、智力型 角:英语角、法律角、恋爱角、家电角、餐饮角、戏曲角、轮椅角 的:面的、摩的、马的、残的、飞的、驴的族:追星族、上班族、下岗族、打工族、外来族、工薪族、手机族、有房族、休闲族、 素食族 霸:电霸、面霸、路霸、水霸、车霸、渔霸、制:股份制、合同制、聘任制、首选制、双轨制、任期制、AA制、复合制、分餐制风:家风、官风、考风、教风、学风、说情风、送礼风、摊派风 零:零起点、零缺陷、零首付、零增长、零投诉、零辐射、零利润、零故障、零库存、 零风险、零压力 软:软包装、软饮料、软任务、软着陆、软科

格尔尼卡教案

格尔尼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多采用了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语言。油画《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法西斯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场面。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格尔尼卡》一画激起了国际舆论对法西斯罪恶行径的强烈谴责。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对毕加索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初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美术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少,缺乏一定的欣赏方法的指导,甚至仍然用像不像来评价作品,加上欣赏时不会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艺术风格来分析,所以常常看不懂,看不出好在哪,甚至还认为“难看”。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量从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出发来有效化解本课的教学难题。把对《格尔尼卡》的欣赏更多地围绕在美术创作的本意上来,即毕加索是怎样创造性的应用立体主义这一形式来充分表现战争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作品《格尔尼卡》,理解象征性和立体主义结合的表现形式。认识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创作背景时代、生平以及主要的美术作品。 2、能力目标:感受艺术大师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象征性绘画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爱国、爱和平的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感受画家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格尔尼卡》中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方法: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运用情景教学法,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设计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1 第四章语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汉语语法学中有关概念数据,术语,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掌握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和句子分析的方法、句类和句型、分析多层复句的方法。提高学生析句、造句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结构层次分析法,几种特殊的现代汉语句型。 §1.语法概述 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现在己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科学主要有三个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化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语言知识的研究处于重要的地位。智能计算机的研究己较好地解决了字处理和词处理的问题,句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句处理需要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目前的语法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 以上从科技方面讲了学习语法的重要性,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也离不开语法,语文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基础不好,其他学科也学不好;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书面语表达也离不开语文知识,作教师的要讲课,要批改学生作文等作业,这更离不开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中自然包括语法。 二、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客观地存在于语言之中,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律,是语言中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进行组合时所依据的一套规律。 语法学是研究、说明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这一术语,可以指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本身,也可以指语法学或语法书。 三、语法学研究的内容

概括起来说是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包括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形变化的规律等内容。 句法:包括短语的结构规律及类型、句子的构成规律及类型、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四、语法学的分类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①历史语法学②比较语法学③描写语法学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①传统语法学②结构主义语法③转换生成语法 五、汉语语法的特点(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与古汉语相比) 1、构词法、构短语法、构句法基本上是一套规则,即:词法、句法二者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2、汉语的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所以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句式变化无标志,词、短语不易分辨。 3、语序、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4、词的转类,活用比古汉语有所减少。 5、量词、语气词较丰富。 六、语法的性质 ①概括性(抽象性) 语言中的词成千上万,句子难以计数,语法不是说明具体的词和句子的含义的,而是从无数具体的词句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结构规律和格式。 ②稳固性 从历时的角度看,语法与语音、词汇比较起来,变化是相当缓慢的。词汇的变化最快,从“五四”到现代,新词不断增加,旧词不断消失。语音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韵文、韵书中可以看出。 ③民族性 各种语言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印欧语系语言的词大都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汉语缺乏,但语序固定。 ④系统性

(完整版)集体备课的好处

集体备课的好处 (一)集体备课:实行“集体备课个性化教学”。是促进教师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时,教师提前研究教材,独立备课,集体研讨,修改完善,课后反思。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这种教研形式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确实提高了教学研究质量。 1、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2、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3、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二)浅谈集体备课的好处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老师都充满了热情。如果教师要想系统的掌握教材,把握大纲,准确的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应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只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恐怕是很难完成的。在当今要求学生合作的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的作用,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1、集思广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人的精力有限,人的知识有限,人的能力有限,有一位专家说得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但是观点的交流就不一样,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大家一交流就是两个观点,甚至是更多更好的观点。”另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备课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让大家都有收获,共同成长。 2、资源共享,凝聚集体智慧。 过去的“闭门造车”和“孤军奋战”的备课形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而集体备课恰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从而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同时,通过分工合作,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学水平、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等。 3、团队协作、轻松愉快。 哪一位教师准备优质课评比,这一年级教研组的老师会一起备课。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包罗万象,从整体的教学设计到具体的细节处理、板书设计、标点符号、普通话音准等等分工明确每个人盯住一个方面,每个环节用多长时间,板书设计、语言过渡、提问题、回答问题评价与……这样的老师出去比赛都能获奖,老师们的相互帮助,出去讲的是一个老师,靠的却是大家的力量。 4、节省时间,减轻压力,提高教学效果。 以往,老师独立备课,花的时间多,任务重,压力大。而使用集体备课可以大大的缩短时间,减轻教师忙于备课的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上课,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去反复修改。 5、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作为一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在发言之前,他(她)都会翻阅大量的资料,准备时间几个小时甚至更多,做好充足的准备,集体备课让老师们都积极地参与,去走进教材、研读课本,最后走出教材,久而久之,集体备课让每一位教师业务水平、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提高了,就能让学生学起来倍感轻松,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学生从学中就找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也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实行集体备课可谓好处多多。长此以往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何愁我们的教师不是一支精湛的队伍呢!

初中美术《欣赏课:《格尔尼卡》》教案

格尔尼卡

学 过程4、回答教师的问题:(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5、播放课件,大屏幕显示毕加索的照片和名字。教师提问:仔细观察《格尔尼卡》给你的第一印象和总体感受是什么呢? 6、学生回答:(乱怕繁灰美丑等) 二、互动探究,合作学习 (一)、初步感受《格尔尼卡》 教师抓住“乱”提问:画面是因为什么显的“乱”呢?“看不懂”又是因为什么看不懂呢?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色彩主要是黑白灰来表现的,画家为什么创作了一幅这样的作品?引入下一个环节。 学生谈感受:(是因为画中的形象乱) (二)介绍作品背景 1、毕加索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幅作品呢?它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呢?出示课件:(1937年4月26日下午,在西班牙内战的高潮时期,德国法西斯帮助西班牙反动头子佛朗哥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这次空袭是针对平民的恐怖轰炸,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抗议。毕加索感到非常愤怒,在这种背景下,他拿起画笔在短短的六周内完成了这幅作品)。 2、学生思考回答。 3、仔细观看这副作品,感受作者和自己对历史和民族的使命,培养了解《格尔尼卡》作品的艺术语言,体会作者的创造性思维,爱好和平的思想。 (三)、深入欣赏分析《格尔尼卡》: 1、画家仅用了6周时间便创作了长7.8米,高3.5米的作品,用艺术方式记录了这场战争,那么画中有哪些形象?他们又有什么象征意义呢?这些形象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2、学生回答:(有牛、马、母亲、战士、灯等)。 3、出示课件:(分析作品局部) 灯:在混乱中这只像眼睛一样的灯发出耀眼的锯齿状的光芒,强化了扭曲的痛苦和悲痛的气愤。 牛:象征残暴的法西斯。 马代表痛苦的人民。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讲课教案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 试——试试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光有在吗?(错)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有受伤吗?(错)受伤没有?(对) 3.助动词 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4.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词性 教学目标:掌握在古文中出现频繁的或者活用的词性,帮助古文的理 解和学习。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一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㈠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一般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有时也作定语。 人:鲁迅、儿童、雷锋、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物: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书本、桌子、车辆、纸张、 抽象事物:道德、法律、思维、政治文化 时间: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处所: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方位: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 ㈡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 表动作行为:劝阻、保卫、学习、研究、打击、表扬、进行、开始、发展、禁止 表存在变化消失:存在、消失、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掠过、 表心理活动:想念、打算、喜欢、渴望、向往、担心、厌恶、期待、憎恨 表判断:是 表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会、能够、可以、愿意、需要、应该、必须 表趋向:上、下、进、出、过、起来、上来、下去、出来、回来、伸出、前往 表趋向:上、下、进、出、过、起来、上来、下去、出来、回来、伸出、前往

【动词的语法特点】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说说谈谈看看想想试试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 【几个容易判断错误的动词】 1.动词“是”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有语病的句子正确的句子 老师有布置作业吗?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你有去超市吗?你去过超市吗? 昨天有下雨吗?昨天下雨了没有? 3.助动词 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不可以”、“完全可以”。 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4.趋向动词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初备时 间 2016年6月1日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 习课主备人曾玉琳 备课意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本单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抽象的小数有一定的熟悉了解之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入的学习和计算。 教学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 教学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初备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 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直接说得数 23+77= += += += 42+24=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自己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 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现代汉语拼音教案

汉语拼音教案 陈杨漪(10154509110) 教学目标: 掌握汉语拼音的读音,字形和声调,并能正确在四线格内书写。能够通过拼音会读字词或含有拼音的读物。 教学方法: 通过儿歌和图片等形式帮助小朋友学习和记忆汉语拼音,同时采用拼音卡片的形式辅助教学,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汉语拼音的字形。 教学内容: 先教单元音,再教辅音,最后复元音。 1.a,o,e共三课时。a的发音要领是要打开上颚,口腔自然大开。o的发音要领 是要注意打开后口腔,双唇自然拢圆;口腔不要出现动程,以免发成uo。e 的发音要领是软腭上提,舌身后缩,嘴角不要向两边拉开,舌根不要有摩擦。 通过“阿姨”来教a;通过公鸡叫的“喔”来教o;通过“鹅”来教e。并编写儿歌: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同时教授声调与声调符号,用口诀“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帮助学生记忆。 2.i,u,ü共三课时。i的发音要领是:嘴角稍咧开,保持前舌面肌肉的均衡紧张, 以免舌面肌肉松弛产生摩擦成分。u的发音要领是:注意打开后口腔,舌位后缩;双唇尽量拢圆,避免产生摩擦。ü的发音要领是:舌位前移,前舌面均衡紧张,避免紧张,嘴角用力收缩,使唇形撮圆。通过“衣服”来教i;通过“乌鸦”来教u;通过“鱼”来教ü。 3.b,p,m,f共三课时。这四个声母的发音部位都在唇,故放在一起教。通过玻

璃,山坡,摸,佛等形象生动的词帮助小朋友理解并正确发音。 4.d,t,n,l 共两课时。这四个声母的发音部位都在舌尖,都是上齿背擦音。通过 的,特别,哪吒,了等形象生动的词帮助小朋友理解并正确发音。 5.g,k,h 共两课时。这三个声母的主动音器官都在舌面后(舌根),被动音器官 都在软腭。通过哥哥,渴,喝等形象生动的词帮助小朋友理解并正确发音。 6.j,q,x 共三课时。这三个声母的主动音器官都在舌面前,被动音器官都在硬腭。 用口诀“ü见j,q,x脱帽行个礼”来帮助学生理解省写规则。通过鸡,七,西瓜等形象生动的词帮助小朋友理解并正确发音。 7.z,c,s 共两课时。这三个声母的主动音器官都是舌尖塞擦音,被动音器官都是 齿龈塞擦音。通过紫,词,丝等形象生动的词帮助小朋友理解并正确发音。 8.zh,ch,sh,r 共三课时。这四个声母都是卷舌音。通过知识,吃饭,诗,人等 形象生动的词帮助小朋友理解并正确发音。 9.y,w 共一课时。小朋友不能理解抽象的省写规则,那么就告诉他们,y和w 的读音和i和u一样,但是在遇到复元音韵母的时候用y代替i,用w代替u。 10.ai,ei; ao,ou 共三课时。这四个都是前响复元音韵母,都由两个元音是韵腹, 后一个元音是韵尾。发音时呈前长后短、前紧后松的滑动过程。告诉小朋友标调要标在韵腹上。可以通过告诉小朋友标调按aoeiuü的顺序标,帮助掌握。通过爱,欸,凹,鸥等具体形象的词并配上相应的动画和图片来引导小朋友正确发音。 11.ia,ie; ua,uo;üe 共三课时。同时引入y-和w-的隔音。这四个都是后响复元 音韵母,由两个元音复合而成,前一个元音是韵头,后一个元音是韵腹。发音是呈现前轻后重、前短后长的滑动过程。通过鸭,耶,蛙,我,月等具体

现代汉语教案

第五章语法 教学目的 系统讲述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及其类型,分析句子的方法,标点断句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则,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共分10节:语法概说,词类上、下,短语、句法成分,句子的分类,常见的句法失误,复句,句群,标点符号等。其中了解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分析语句的结构类型和变换关系,掌握其表意的异同等是教学重点,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规律,提高驾驭汉语的能力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安排 34学时。 教学方法及手段 1.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精讲多练,练习方式采取口头书面相结合。 3.课内课外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1.语法有两个含义:语法结构规则本身;研究语法的科学,即语法学。 2.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语法系统;语法学体系。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 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2.稳固性。语法的发展变化相对于语音、语义、词汇来说是最为缓慢的, 但不否认语法规则具有时代性。 3.民族性。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 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1.语法单位 汉语的语法单位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和句子。前三种是语言的材料单位,而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 句子的语气类型叫句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类型。 句子的结构类型叫句型,分单句和复句两类。 2.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汉语的一般句法成分有5对10个,具有同现性。 主语和谓语:陈述与被陈述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