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太极拳文化内涵

太极拳文化内涵

太极拳文化内涵
太极拳文化内涵

太极拳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存在方式,而民族文化则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存在方式。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华武术是我们的国粹,是中华民族身体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来说,它依赖于中国社会历史的整体发展:而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和技术模型来说,它又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正如任何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一样,武术同样也包含有中国文化的全部文化基因,并跟中国文化的整体具有某种同源同构的全息映照的关系。中国人在武术上的种种考虑,同样可见之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医疗、美学、技艺等等领域。所以通过对武术的文化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考虑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亦即了解到底什么是中国人。

一、松静为本

作为独具特色的一个成熟武术流派,太极拳属于内家拳类的柔性武术。其松静为本、占中求圆的身体活动集中反映了中国式的“主静文化”特色。不少学者指出,“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而太极拳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民俗活动和身体运动,通过身体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质。其基本的活动理念,便是松静为本、动静相兼、以静御动、动中求静、中正安舒、柔和圆活、螺旋圆道、占中求圆。由此一方面区别于外家拳术和西式体操等“以动求动”追求外壮运动量的动力型运动;另一方面又区别于静坐、桩功等“静中求动”强调内壮功夫的静力型运动。太极拳以自身松静自然和“动中求静”的身体符号,鲜明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松静为本,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出发点,这是变通求久的前提。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并表现为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紧张。但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由于能源和资源都颇为有限,无论环境和人体都不可能无限地紧张下去。全身肌肉不松驰,身体无法变换形态进入下-个动作。骨络关节不松开,任何动作都无法进一步展开。精神状态不松静,思想僵化原有定势适应不了外界新变化。而全身储备能源和有效补充资源都消耗完了,亦即所谓油尽灯枯,死亡于是也就到来。所以松静为本并不是不要活动,而是寻找新的变化的一个基本前提。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不够全面和精确的。就哲学上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但它并不涉及具体的人生,因而并无直接的价值意义。就生物学上说,新陈代谢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也不涉及人生的具体内容和质量。所谓物壮则老,生物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自我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加快新陈代谢其实不外是加速死亡。所以,任何生物不但有活动,而且还要休息.动静互涵相生,功静必须循环有序。中国养生理论突出以静养生,着眼于万物变易而未病先防,养精畜锐以预防不测,节约能源求保持长久。由此它不主张加快新陈代谢以表现生命,而企图减慢新陈代谢以延长生命。中国的易学,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变易、不易两极相通,由此当求变中之不变,即太极拳那大道至简的“动中求静”。

在中国文化中,动极生静、静极生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由此动静互涵,以为万物之宗。王夫之说:“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废然无动而静,阴恶从生哉?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由此看来,中国文化所说的静,并不是“死寂”或“顽空”而是活泼泼的新的可能性。它并不死执某种固定的状态,而准备随时调整自身,以进入新的可能。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浮气躁,不昏沉、不散乱,神清气爽、意定神闲,才能物物相通而真正融入天地间的大化流行。

太极拳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当然首先表现为思想意识指导下那外在的人体动作位移以及内在的生理机能变化之间的协调配合活动。这种以人的生理组织结构为基础的人体各生理机能之间的协凋活动,其本质特点当然是动。太极拳中的基本功、盘架子、器械和推手、散手等等,也无一个是动。但这种动又不是别的什么“动”,而是人体各生理结构和组织机能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那大化流行的活动协调一致;而这活动的协调一致,从哲学上说便是-种平衡状态,亦即相对的静。这相对的静同样是体育运不可缺少的方面。如果没有这样的平衡协调,任何体育运动都无法进行。而且,任何体育运动的身体动作,又都是有起止始终和间歇断续,不可能按原样永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在这方面来说,静也足有必要的。太极拳以其行云流水般柔和舒畅缓慢的身体动作,去表达自己生命“动中求静”迫求永恒的意念和要

求。

从太极拳强身健体的养生功能看,其动静方式体现了传统中医关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不当之极、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则。我们知道,人作为动物,其生存方式在于以躯体运动为特征的新陈代谢的类型。而人作为有意识的动物,其精神及能量既要有所发挥,但又不能损耗太过。按中医理论,形体静而贵动,故宜动以养之,神气动而贵静,故宜静以养之。所以“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二者各得其所,彼此不可替代。运动形体与静养精神,分别从不同方面支持人体的生命运动,使其健康长寿。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二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养形要以神气的清虚静定为基础,养神又要以动态的平衡为指导。人类生命的新陈代谢,就在这个两极张力的过程中展开。太极拳通过招式动作活动筋骨,通过意气内敛固本培元。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去优化人的生命。跟其体育运动比较,太极拳突出其“精神内敛”的意识体操功能,因而跟那些“拼命锻炼来把自己的身体搞垮”和“跟风从众形成精神迷信”的狂热竞技体育有所不同;太极拳这里强调的是动静相兼的自我保养和应物自然的个性表现,并由此追求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三个方向的协调共进。

从太极拳防身护体的应敌原则看,其动静方式又有“静以含机、动以变化、以静待动、后发先至”的功能性关系,因而在操作上也就有“静尚势、动尚法”的基本原则。由于太极的变化是“无端”的,所以太极拳的“静”也就绝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积蓄力量和寻找机势;只有做到“蓄血后发”,才能以小制大和有效打击敌人。至于太极拳的“动”,也不是漫无目标和没完没了地消耗体力,而是舍已从人、物来顺应、适可而止和就势借力地改变自身状态,以求充分利用环境的“我顺人背”。因而拳论中有“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的说法,强调动静在敌我关系中的相通和转化。太极拳是种以静御动、后发制人、舍已从人、借力打力、以逸待劳、出奇制胜的以弱对强技术,深得古典兵法攻守进退、主客奇正变换的神髓;无论动静,都因敌变化、权宜使用、相生相济、出奇制胜。太极拳御敌时从不轻举妄动,通过沉着冷静的“听劲”和“问劲”来研己破执、应物自然,并由此来形成自身动静之势和相应的破敌之功。它通过动静在主客奇正各个方面的因应变化,从而获得技击操作的主动权。

就修心养性的方面而言,它则按照穷通易变、宇静致远、虚一澄明、返朴归真的力式,去体悟那空灵神妙和大化流行的大道,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太极拳意态上的要求是“神舒体静、意气腾然”;而这“神舒体静、意气腾然”,义是“宁静致远、返朴归真“的结果和表现。在中国的传统养生理论中,养生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单纯地从一个人的角度去理解。按照天人合一的观念,一个投入养生活动的人,既要养己,又要养人;既要养人,又要养物。无地生养万物,由此圣人培贤育能并通过经邦济世使国人丰衣足食和知书达礼,都属于“大养生”的范围。所以养生不仅是个人的事而关乎全民和万物,亦即所谓“民胞物与”是也。万物一体和天人合一的观念,使中国人相信不可能有纯粹和孤立的“独善其身”;由此社会性的养生、修德、治世和个体性的养神、养气、养形是完全统一的,因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同构,“天地正气”跟个人“浩然之气”也必然重合。老子有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如果放纵“跟着感觉走”那心浮气燥的轻举妄动,无法成为社会和自身的主人,亦即无法自我主宰。事实上没有自我克制也就没有个人自由。人们经常批评这种内向主静的文化压抑自我、消极退让、精神萎缩、无所作为,以至反动倒退、危害社会,应该说是很不全面的。

太极拳的最高追求是“求虚静”,终点回到起点。《性命圭旨》云:“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又云:“有闻如不闻焉,有见如不见焉,毁誉善恶不入于心,其名曰虚。”《七部名数要记》曰:“遗形忘体,恬然若无谓之虚。”“反神服气,安之不动谓之静。”由此可见,身体活动上的所谓虚静,不外是要求练功者通过修炼而达到的一种“无思无念”的特殊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的生命活动会自然发生向高级跃迁的变化,亦即激发人体活动的某种潜能。所谓“心虚才能容物”,如果心中执着各种“先入为主”的种种偏见,是不可能有包容万物的“大清明”的。老于有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人;通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由此“求虚静”也就是“返朴归真”,回到最初的出发点上。严遵《老于注》解释“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时说:“神明得位,与虚无通,魂休魄息,各得所安,志宁气顺,血脉和平也。”这明显地是个“天人合-”的说法。道教理论认为,“顺则生人,逆

炼成仙”、“我命在我不在天”。从哲学上说,-切发展都是由分化而来的;然而所有的分化又都是张扬了一种可能而压抑了其他的可能,并由此逐步趋向于死亡,此亦即“物壮即老”之谓也。而回到最初出发点上的“归根”,也就是“复归婴儿”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这并不是什么简单的“反动倒退”。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解释道家的“致虚”时说:“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个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对此概括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真正积极追求。

所以中国道家文化以为,那些能够体悟自然之道的圣人,自当还淳返朴,复归于原始“真朴”的“本根”状态:一方面不持雄强而凌雌柔、不以明白而侮黑暗、不称荣贵而辱卑贱,另一方由J又不以小害大、不以末丧本、不拘于形器之末:物我同观、公而无私、顺物施化、不为而成。道家文化这种对“朴”的追求,显然是种企图超越具体形器所限而向往大无限的审美性追求。由于人类以往的文明都是通过对象异化的形式来进行的,因而道家文化“返朴归真”的价值指向,便是要回到人类生命那未经特化的本真、本性、本然、本能。寻求一种超越当下和扬弃异化的“得道”状态。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人类社会必将消灭旧式分工、扬弃社会异化、超越当下存在、实现自由发展的深层意蕴。由此看来,“得道”在实际上便是人性的复归和超越,是人那“类本质”的进化和自由;而所谓返回“真朴”,实质上于是也就是超越当下那具体形器(孔子云,“君子不器”)而扩大演化的“可能性空间”。《庄子·消遥游》所描绘那“若夫乘大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无待”状态,亦此之谓也。十分明显,这里所谓的“返朴归真”,并不简单地是退回动物形态去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要求超出人类自身生物族类的局限,扬在各种现实的发展异化状态,主动地与整个自然的功能、结构、规律相呼应、相建构、相发展。由此我们想到了马克思当年所说的“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那“彻底的自然主义”。

而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太极拳外形上的中正圆活,则是维持自身稳定性亦即相对平衡的基本条件,也是达到身心松静的一种结果表现。太极拳的身体形态讲究中正安舒、变化圆活。上则虚灵顶劲直指天穹、下则脚踩涌泉接通地心,中则尾阎中正、气沉丹田、松腰松胯维持重心;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后,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各方反向对拉拨长。然而又相吸相系、内聚一点、守住中土、八面支撑,由此“头顶太极(精神提起并以意导气)、怀抱八卦

(棚、捋、挤、按、捌、肘、靠等八种劲路转换)。脚踩五行(进、退、顾、盼、定等五个方位的变化)”,形成顶大立地、象大法地、中气圆满、气象万千之态。在行为上,则讲究持中尚和、精合法度,个偏不倚、无过不及、沾粘连随、不丢不顶、相连相合、舍己从人;恰如其分地掌握整个宇宙运动的法则和规范,守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在动态变换中求得“随遇平衡”,亦即从不平衡中求平衡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由此,对内讲究中和律已、内气腾然,对外强调和谐待人、随曲就伸。其动作呈圆弧型、圆球型和螺旋型,其过程则呈循环型。表观出中国人的外圆内方、行圆智方、圆融无碍、随遇而安的文化性格。其套路的结构安排,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起势讲究负阴抱阳、面南背北,崇德尚礼、居右虚左。段(趟)则突出阴阳转换,左右往返,周而复始、曲折迂回。收势强调无往不复、有始有终,故土难舍、叶落归根。就招式而言,预备式为无极,表示天地未分、阴阳未判,处于混沌一团前运动状态;起式为无极到太极,丹田潜转、感而遂通、阴阳判分、神往上升、气向下沉,由此有了动静开合、升降浮沉、进退往来、形具神生,进入阴阳变换的运行状态,而收式则为由太极复归于无极,返朴归真、归根复命、结束现行运动而回到元初的前运动状忐,并由此孕育新的发展可能。这是中国文化所谓的“参天地、赞化育、夺造化”从而可以“替天行道”的象征。

就身体语言的象征表现角度说,有文化学者指出:“例如,中国传统古典舞舞姿舒缓、安祥,所谓‘不动则舞’,长袖飘带、折腰回眸均是中华之舞的外在特征表现;而西方舞蹈则激烈、奔放的动作,有时芭蕾也是如此,又有各种民族舞,更不用说现代舞了,都表现为一种奔腾跳跃甚至是近乎疯狂的身体语言。在这里,东方之舞体现的是静的文化——释迦牟尼是坐着涅磐的,老、庄的道文化更是超然与安祥:西方则是动的文化——耶稣就是站着升入大堂的。东方舞是随意的、自由的、自然的、是‘大自在天’;西方则是格式严整,充满活力与激情,具有外在爆发力,芭蕾的飞奔、升高与中国古典舞的轻歌曼舞舒广袖是完全异趣的。西方舞是外在的大爆发,东方舞是内在精神的凝聚再凝聚,这些方面完全可以作一系列广泛

的比较。”我们以为,这些方面跟太极拳完全一致的,而且太极拳那“求静”的意味更为典型和突出。二、阴阳相济

太极拳以“太极”命名,表明其理论依据是古代的太极学说。太极拳经典著作《王宗岳太极拳论》一开篇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而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贯。其终篇又说:“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陈鑫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太极拳经谱》也是开篇即说:“太极两仪,天地阴阳,阖辟动静,柔之与刚。屈伸往来,进退存亡,-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见忽藏,健顺参半,引进精详。或收或改,忽驰忽张,错综变化,欲抑先扬。”这里把太极拳那“阴阳相济”的基本操作理念表达得极为清晰。

“阴阳相济”是中国文化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性的理论解释。《周易·系辞上传》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宋代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又把这个过程展开描述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上。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期性。无极之真,二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这里描述了一个宇宙演化的生成过程.太极是个事象和过程的整体,而阴阳则是太极本身的运行机理(辩证法云,“对立统一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本原因”),表明了中国式的辩证法。由此“一阴一阳之谓道”,而人间的一切事象和身体活都必须“循道而行”(亦即时下所谓“符合规律”)。

中国文化中的阴阳,大体上可分析为一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客观对偶方面和属性,并具有对待互根、相反相成、氤氲化生、相济互补的对待、统一、互感、因应之变化功能。就其存在方面分

析,阴阳贯穿于天、地、人三界。指天而言;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星为阳,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就地而论;地为阴、天为阳,下为阴、上为阳,右为阴,左为阳,西为阴、东为阳。以人而说,尊为阳、卑为阴,德为阳、刑为阴,君为阳、臣为阴,顺为阳、逆为阴。这表明无论自然、社会、人生都可以相应地分析出阴和阳这样两个相灭相生、相反相成、对待互根的对偶方面和力量,而且双方都以对方作为自己的存在前提并同时存在和相互作用。正是由于这样两个方面和两种力量的存在,自然、社会、人才能处于不停的运动流转演进变化之中,并因此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就其关系方面来分析,阴阳互寓互包、联结渗透、相反相成、相济互补,并且以统一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没有阴阳所代表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也就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就其演化功能来分析,阴阳双方动静聚散、相摩相荡、氤氲化生,造成宇宙万物的千变万化。所谓阴阳消长、刚柔生杀、昼夜递承、四时交替。日月对比、寒暑相移,皆此之谓也。所以说,正是由于阴阳的变化功能,才使得万事万物得以生发败谢,永不止息。

阴阳作为-对哲学范畴,大体具有下述三方面的涵义:第-,它代表了一切对立的方面或事物,有对待、对立、对偶、对峙等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天道无二》云:“阴与阳相反之物也。”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把“阳”规定为矛盾的主要一方,处主尊地位,把“阴”规定为矛盾的次要一方,居屈尊地位。第二,它代表对待双方的变易,有转化、变化、演化、异化等义。

《易传·系辞》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太玄经·玄漓》曰:“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不芽”。这些都是讲阴阳转化,阳极阴生,阴极阳发,阳为主宰也可能变成阴为主导。第三,它还代表了对待双方的调和,有统一、和谐、相济、互补等义。《庄子·天运》“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这就是在消浊对待中以求阴阳的和谐、统一。《易什.系辞》也提出了类似的命题:“阴阳合德,而刚柔合体,以体天地之情,以通神明之德。”综合以上三重涵义,中国式的阴阳关系可以归结为:凡是真实必有对待,凡有对待必有变化,凡有变化必有统一。对待和变化的结果都归于统一、和谐调和。这就是中国式相济互补的“和谐辩证法”。

所谓“拳起于易,而理成于医”,随着中国阴阳文化的发展,阴阳学说同样成了中国武术理论的基础。早在《庄子》的“说剑篇”和《吴越春秋》秋》的“越女论剑”里,古人就已经相当成熟地运用阴阳学说

去进行颇为具体细致的拳理阐释了。在武术活动中,人们以阴阳比附人体和动作,并由此引申出繁多的说法。就肢体而言,正面为阳,背面为阴,手心向上为阳、手心向下为阴:就运动形态而言,动态为阳、静态为阴,急快为阳、缓慢为阴,伸开为阳、屈合为阴;就运动力方向而言,进出为阳、退入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就劲法而言,刚劲为阳、柔劲为阴,实势为阳、虚势为阴;就呼吸而言,呼为阳,吸为阴;就攻防而言,攻击为阳、防护为阴,显露为阳、隐蔽为阴;如此等等。总之,“阳”代表动态的、向外的、向上的、进取的、刚硬的特性,以及具有这些特性的着法、劲法、势法和意念等等;“阴”代表静态的、向内的、向下的、退守的、柔软的特性,以及具有这些特性的着法、动法、势法和意念等等。总起来说,武术理论运用阴阳双方属性及其变化的相互关系,来说明招式动作、劲路运转、敌我关系、意念变化等方面的基本规律和操作原则,总结武术实践各个方面的主要经验。由此出发,武术家们便特别强调以阴阳的互根、消长、转化来作为武术技法的基本原理,并以此来解释、整理、规范武技功法。

根据阴阳互根原理,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武技便讲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在做任一动作时,要注意主动肌的收缩(阳)与对抗肌的舒张(阴)有序的阴阳统一体,动作才会协调灵便。顾留馨在《太极拳术》一书中把这类阴阳拮抗的技法概括为;“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左,必先右去;前去之中,必有后撑;上下左右,相吸相系;对拉拨长,曲中求直。”这是反向起手、逆向着意,阴阳相济落于变换之法。在套路的编排和演练技法中,讲究高起与低伏、快速与缓慢、刚直与柔圆等形态对立的动作,两两衔接,让它们在相互比较中突出各处的个性;增强运动的艺术感染力。在搏斗技法中,讲究长兵器要能短用、短兵器要能长用。运用长拳要辅以短打、运用短打要辅以长拳。这样,长不怕对手近身,短不怕对手远击,才能在搏斗中自如求存。搏斗技法,还强调格斗时蛮“攻中有守、守中有攻”;劲力运用,则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示形造势,“指上打下、示东进西”:身体平衡,“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有”。如此等等。

根据阴阳消长原理,阴阳两种对立力量或因素义总是此消彼长的。由此武技便必须把握好这个阴阳消长的恰当比例,否则便会引起动作个性的变化而导致功能的失效。例如行功走架或应敌实作时,以字法的劲力为十分,柔劲多一分,刚劲就少一分,反之亦然。陈式太极拳认为刚与柔的比例为5:5,才是易于变换的“妙手”(但也有人觉得,这种划分是否过于机械?而且还在事实上背离太极拳的总体性阴柔特征。但就其不偏不倚的中庸文化心态和半斤八两的平衡要求来说,作这样的划分其实也无不可)。又如阴阳对立消长表现于搏斗双方时,就形成了采用与对手招法个性相反的招法以制服对手的方法。例如横来直去、直来横去,彼上我下、彼下我上,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有应以无、无应以有,如此等等。内家拳类八卦掌大师程延华有云:“与彼相较之时,看彼之刚柔,或力大,或纤巧。彼刚吾柔,彼柔我刚:彼高吾低、彼低吾高;彼长吾短、彼短吾长……。”亦此之谓也。

三、以柔克刚

根据阴阳转化原理,阴阳属性或状态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方面转化。武术家于是便注意采用从-定状态反向起手、逆向着意的技术方法和训练步骤,例如,出手时“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左,必先右去”。如前所述,这是以反向动作作为正式动作的预动,从反向动作小求得正式动作的开始。武禹襄的《十三势说略》云:“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无疑。”即此之谓也。由此武术训练中,便有所谓“静中求动”和“动中求静”的练法。为了获得能随环境变化而随意变化的能力,达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境界,武术家便强调先练静功,由静练提高人体对外界的感觉能力和耐受能力;由静练使内气聚于丹田,再在意识的支配下周流全身,发起动作。如果练功时,思想静不下来,则采用动功,使思想逐步在注意动作要领、动作路线、动作含义、气息与动作的配合等过程中,排除杂念,专注于训练,达到相对的静,这一练法就是身体活动上的“动中求静”。

“以柔克刚”是“动中求静”的外部展开。作为一种柔性武术,太极拳在应用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太极拳是用以防身、护体、制人、取胜的自卫型拳术。基于自卫的性质,它十分强调勿先出手和勿先动步,反对先下手先强的主动出击,处处摆出一副“不敢为天下的先”的被动应敌样子;与此相联系的,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以静御动、以逸待劳的自守、礼让、沉静和应变、机动、灵活。太极拳那心平气和、松静为本、中正安舒的技术要领,也是跟这基本性质相适应的。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冷静地判断敌情,而

且还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和发挥自身各种潜力。太极拳的这种自卫型战略,还跟它那不能选择敌人的前提设定,以及留有余地的处世原则,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智力、体力和技术,在事实上都是不能平等的。在生死搏斗(而不是竞技运动)过程中,任何人都无法保证真正的“公平竞争”状态,更无法保证自己各方面一定优长于敌手。但现在问题在于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平衡有不平衡的比较优势,不平衡恰好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所以,太极拳的前提设定是力量上以弱对强,并具有崇德、尚礼、处谦、守下、用智、使巧、内向的阴性文化特征。由此太极拳的应敌原则,便是粘沾连随、不丢不顶、舍已从人、借力打力、以小制大、以静制动、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逸待劳、以柔克刚、随机就势、应物自然。从技术上说,其基本原则,是攻者捣虚、守者备瑕、进在取势、退在避锋,保存实力、避免消耗、战术速决、战略持久,随曲就伸、以顺避害、后发先至,曲中求直,奇正生克、攻守相依、进进退退、贵在得宜。这是一种通过“扬长避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自卫型拳术。太极拳攻守进退的基本战斗形式,便是寓攻于守、以退为进、以走制敌、攻守同一的运动战。兵法有云:“强则攻,弱则守”,以柔弱者自居的太极拳自然以防御为主,并且力图避免处处设防、处处树故、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正面抗衡拼消耗。由此,它十分讲究舍己从人、不丢不顶,通过粘沾连随、随曲就伸的因敌变化去寻机造势、引进落空、张网设套、诱敌深入、以顺避害、借力打力,突出“贵化不贵抗、尚走不尚顶”的圆活机动,很有中国军事那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发挥你的长处,我也发挥我的长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你打我时摸不着打不到,我打你时就由不得你”的味道。作为一种技击的技术,太极拳决不是游而不击、只守不攻的被动挨打之术。它那机动的目的,仍是为了歼敌。但太极拳的进攻,却往往寓于退守避让的过程当中。它把防守跟进攻,撤退跟前进有机地结合起来,此退彼进。此守彼攻;在“积极”方面说,它十分强调沾粘连随,在“消极”方面说,又极力避免扁抗丢顶。这里每个退守动作系统,同时也就是进攻动作系统。它要在“逆来顺受”消极被动形式当中,去实现制人取胜的积极主动内容。

这“以柔克刚”的技术实质,是使用侧面隐蔽的力量分化、牵制或改变敌方正面的攻击,并由此而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其基本的工作方式,是柔过劲、刚落点的“柔化刚发”。它可以是在“引进落空”诱敌深入的同时,顺势给敌手加上一个力量或力偶;也可以“避实击虚”乘隙而进,恰到好处地向敌手弱点或要害给以致命的一击。这“以柔克刚”的基本精神,是尽量节省能源,乘势就力、因势利导、借力击人,通过一个力学结构的转换,“以其人之力还诸其人之身”,力图以最少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益,此亦即俗谓“牵动四两拨千斤”是也。太极拳以“柔”为体,以“不争”为用,突出崇虚、尚柔、贵化、善走、用反、守弱,反对好勇、斗狠、持力、顶抗、夸强、争胜,表现出“反者道之用”和“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信念,巧妙地利用“矛盾统一和转化”的规律,欲取先予、欲抑先扬地从反面入手去达到正面的目的。在技术操作上,它示形造势、奇正生克、张网设套。灵活善变,突出兵不厌诈的权谋诈伪,创造条件让敌手自动地走向其愿望的反面。它考虑问题的基本思路,首先是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其次才是改变环境发展自己;其核心精神始终是随遇而安动态平衡以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总起来说,太极拳应敌技击中着法成形、劲法成势、因应知机、变化守中、借力打力、虚静自保;其基本结构,呈“阴阳相济”两极互补状态;其技术特征,则有“以柔克刚”的阴性文化功能。这是一种面对强敌时“自强用弱”和“以弱对强”的自卫形态,在一个极为被动的形式中表现高度主动的内容。它那以寻机造势而不是正面抗衡为中心的技击方式,则是跟这“以弱对强”的自卫战略相一致的。在处事上,它讲究因应自然、舍已从人、随机就势、顺而不屈,不搞“自作主张”的主观主义,始终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以柔克刚、以顺避害和以守为攻、后发制人,决不赤膊上阵争气斗力“拼消耗”作无谓牺牲。在立身上,它强调返求诸己,培植内劲、追求功力、运用技术,杜绝对敌方的各种侥幸和幻想心理,立足于“依自不依他”的自力更生,依托强大的后续力量,突出自身主体和个性。由此性格上柔而不软、刚而不脆,行为上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这是一个“不争的斗士”和“柔弱的强者”人格形象,表现出极为顽强柔韧的巨大生命力,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有人认为,这种缺乏正面抗衡的战斗方式,没有男子气和英雄味,一点也不“过瘾”,但面对强敌,简单的拼搏不可能获得成功。所以连鲁迅先生那样彻底的人物,在中国也主张“壕堑战”,反对“赤膊上阵”的无谓牺牲。在方法论上,它那虚实变换、刚柔相济、避实

击虚、以柔克刚的阴阳之道,在资源制约条件下也明显地表现出自身的存在理由和实际功效。它所遵循的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一条内源多向、灵活机动、随机应变的战略。它在充分利用环境信息的前提下,把改变自己跟改变环境统一起来,把满足需要跟改变需要统一起来,讲究一种合理适宜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个战略在工业社会中曾经被认为是已经过时;但在今天“后工业社会”的“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面前,却又涣发出古人生命智慧的迷人魁力。

台湾廖白先生评太极拳名家

台湾廖白先生评太极拳名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中说拳的越来越多,而且对于很多人练是为了说。鄙人虽功夫一般,但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至少还积累了点浅见。这几天对孙门争论的挺激烈,其实真是浪费精神。老一辈的拳家我还是见过不少,如杨松山、杨奎山、刘志清、郝家俊、马礼堂、李天骥、沙国正、何福生、周元龙、顾留馨、万籁声等等,不一一枚举了,提起孙禄堂先生,老练家子们没有一个不服的,皆认为孙禄堂先生是绝顶的功夫。这本来就是早已盖棺论定的事。就象多少年后,人们争论当年贝利、马拉多那会不会踢足球一样,吵的天翻地覆,简直是太无聊了。据我多年的见识,孙门的情况正如周元龙先生所说:真正的传人极少。因为孙氏拳多少年来都是师选徒,而不是徒找师。记名弟子很多,但不教你真东西。这与钱无关,全在缘份。真正得孙氏拳真传的,据说除了孙存周外,上海只有支燮堂。支燮堂有个弟子寿关顺,功夫确实超凡。上海还有一位老中医程大夫,是孙门传人,注意是姓程而不是陈。程传给了原浙江省武术队教练、省传统武术挖整负责人凌耀华孙氏八卦盘根和孙氏太极拳。凌得孙氏拳之一鳞半爪,功夫脱俗。此外,北京的孙剑云据说尚有其先人的形迹,至于其内容如何不得而知。天津的张烈,也许是他太聪明了,他的拳理与孙氏拳的拳理大相径庭,完

全是他自己的一套。功夫到也有一些,但是未能脱俗。与张烈谈拳,他最得意的似乎是如何使用胡椒面外加钢丝锁。黄万祥真正的师傅是万良,万良解放后一直被管制。黄万祥是有功夫的,也是下了大功夫的,但是按照我的体认,也只能算是俗中佼佼、庸中铮铮。谈不上超凡。安徽的余永年很难算是孙门的正宗传人,至多只能算是旁系。余永年有功夫,但保守的很。其他的如白普山,人很软,推手马马乎乎。童旭东在研究历史方面狠下些功夫,有人说他胡吹,倒也不是,我和他见过几面,他确实掌握不少资料。不过他几乎没有什么功夫,当老板的人,尽忙他的项目了。张振华以前就认识,天生不是练拳的料,根本不懂拳。以前有个小刘还行,也是很一般。开封还有几个练孙氏拳的,小魏、小马、小时,名字忘了。不过那时他们几个还是真有些功夫。如果练拳一直没仍下,现在够得上人物了。这是我了解的孙门的大致情况。我说这些话,孙门的人要骂我,一门心思要贬低孙门的人也要骂我,笑骂随他便,反正这是我的亲身经验。下面再谈谈杨氏的情况。有人说杨氏到了杨澄甫先生时,就没真东西了。这是胡说八道。杨澄甫先生的功夫是非常厉害的。散手、推手都行。当年杨澄甫先生去广州,李济深不仅借给他一幢小洋楼,还送给他两个小姐(相当于现在的二奶)。没真功夫,哪能有这种待遇。这事不是我胡说,广州的朋友马志斌也知道的很清楚。根据我的体会杨氏太极练的好的还是

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套路分解动作详解

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套路分解动作详解

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套路分解动作详解, 第一式预备式: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要点:1、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在这几个主要要求下,放松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於整套动作之中。这几点要求,为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共同要点,锻炼时须刻刻记住,在後文的要点中不再一一重述,而仅提醒某一动作容易反其中某一要求。例如,揽雀尾中的挤式和按式,初学者往往身体容易前俯或後仰,因此就在要点中及时提出,而其他共同要点虽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4、预备势中的要点大都是整套动作的要点,所以该式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初学者尤当注意。 第二式起势 要点:1、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後开始做起势动作。这时,思想要领先,要集中在每个动作的动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後在身”。例如在做骸式两臂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後随着徐徐举起;即使是重复的或已成熟练的动作,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 2、练习太极拳时,自起势至收势,每个动作都要求“沉肩坠肘”

(详见《太极拳十要》一文)。如该式两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两肩不可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微屈下坠之意。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时,“坠肘”固然很明显,即使在两掌已下按到两胯前时,仍然要求“坠肘”。在这点上,初学者往往较难理解,认为肘部既已垂在下面,终不能把肘“坠”於两掌的下面去。其实,在这种姿势上(後面动作中也有类似情况,如搂膝拗步中搂膝之手等),对“坠肘”应该这样来理解:就是两肘须微屈,使小臂向前微弯,这样,肘尖露出,与地面成垂直线,仍然可达到“坠肘”的要求;而如果两小臂也垂直,就失掉“坠肘”之意了。 3、要做到坐腕。所为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指节微微上翘,但不可用力翘起,必须自然,这样才能把劲贯至掌根,手指也有所感觉。能坐腕,才能“形於手指”。 4、太极拳从起势到收势,所有前後动作之间必须连接,不可停断,要求速度均匀,绵绵不断,一气呵成。例如,该式两掌前举至高与肩平时即下落,其间不可有停顿现象,亦即每一动作到定点时,必须做到“似停非停”。 5、练习此拳套用掌时,五指要自然舒展,不可用力张开,也不可松懈、弯曲,掌心要微呈凹形。 第三式揽雀尾 一、左右绷式要点:1、身体左右转动时要以腰为轴,身体仍须正直,後面所有转体动作都必须这样做。 2、身、手、足等方面的动作都须柔缓,速度均匀。 3、身、手、足等方面的动作在文字叙述中虽有先後,但必须同时开始和同时完成,要做到协调一致。所以《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

王宗岳张三丰太极拳论原文

王宗岳张三丰太极拳论原文 “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功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治,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 注:王宗岳系是明朝中期,中原太极拳家。该论文是当今太极拳界一致公认的太极拳经典论。市面上各种版本都有,内容多有出入,唯有此版为原版。本文引自杨澄甫“太极拳体甩全书”一文附文。 “张三丰太极拳论”原文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

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惹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干、坤、坎、离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先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徙作技艺之末也。) 注:张三丰系是明朝初年,道教武当派著名道教人士。也是太极拳家,太极拳创编者。本人史考,至今无从查证。唯留下此一篇拳论,为后世公认。在上世纪后期,此拳论被人为删改、腰斩、张冠李戴,使之论文不完整。至今在许多书籍中还被误编。本文引自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一书附文。经论证后才确定。

太极拳入门——初学太极拳者必看内容

太极拳入门——初学太极拳者必看内容 河北邯郸,太极之乡,杨武氏太极拳发源地。【taijiyunshui】来自班侯直系后人,做最好的太极拳艺及文化推广。传统杨氏太极拳,健身、养生、娱心、益智。邯郸市长兴太极拳培训中心欢迎您!学习太极拳不能心急,要打好基础,基本功的训练很重要。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到老练不全。尤其零基础学习者学太极拳要抓好基础课的学练,基础课就是基本功,这样才能目标清楚,重点突出,容易学好。 第一、端正。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注意姿势正确,特别是身体中正,不能东倒西歪。其它部位也要按照动作要领做到位。初学阶段要抓住姿势“端正”这一环节,不可贪多求快,潦草从事。这样做开始阶段可能刻板一些,初练起来灵活性稍差,但只要抓住了“身法”中的主要矛盾,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第二、稳定。要使上体端正舒适,必须首先保持下肢稳定。步型、步法既是姿势当中的一部分,又是整个姿势的基础。经验证明,很多人下盘不稳,并不完全出于力量不足,而多数是由于步型、步法不当。如果步子过小过窄,或脚的位置、角度不对,以及变换动作时虚实不清,势必造成身体重心不稳。初学者必须把步型、步法的要求弄清楚,可以单练各种桩步和步法,先把身体重心

的变换找清楚。这样既利于培养下肢的支撑力量,又能把主要步型(弓步、虚步、独立步等)、步法(进步、退步、侧步、跟步等)的要领掌握好。 第三、舒松。初学时,在姿势动作中要注意舒松自然。舒松不是绵软无力,而是按照规矩,尽量把动作做得舒展大方。任何运动总是松紧、张弛交替进行,太极拳也是如此。但是太极拳的特点是轻缓柔和,沉着自然,要求“运劲如抽丝”。初学者往往理解不了这个要求,容易使用拙力,造成不必要的紧张,甚至僵硬,破坏了姿势动作的端正、稳定。初学打基础时必须由舒松柔和入手,把不必要的紧张和生硬的僵劲去掉,姿势动作力求舒展大方,自然柔和。 第四、轻匀。为了较快地掌握太极拳轻缓、柔和的运动特点,初学时注意动作要慢、要柔,用力要轻、要匀。当然,快和慢是相对的,不是越慢越好。一般说来,初学者动作慢一些,用力轻一些,易于使动作准确,速度均匀,消除拙力。初学时如果动作不熟练,可以在姿势之间稍有停顿,体会一下要领,边想边做。但是动作熟练之后,就要努力保持匀速运动,起落转换不可忽快忽慢、忽轻忽重。

析《太极拳论》(上)

析《太极拳论》(上) ——关与《太极拳论》的抄化痕迹及其正误 《太极拳论》在后陈家沟十三式的所有“太极拳”界影响甚大,流俗也较广,被许多人捧为太极拳经典,流习百年之久,至今仍然流播盛行。然而探究其所论错误之处与行文素质之差,实难得以称道。之所以能得以流俗百多年之久者,无非是钻了武术界的一个缺乏理论的空子而已。究其实质,则无非是在低、假的基础上建立的低、假、抄化堆砌的不类之文而已。大多陈家沟的人们至今对之不肖一顾,既是明显的例证。之所以称其为低,是因为后陈家十三式的所有“太极拳”,均为武术的大退化。不论从技术招势的结构上,还是从技术招势的运作方法、运化机势上,或是从套路技术的巧妙程度上讲,都是不能与陈家十三式相提并论的;或者说,退化得几乎不能称其为武术了。就从一篇被许多人推崇毕至的《太极拳论》来说,也是难以经得起推敲究查的。一经推敲究审之后,便会漏洞百出;一经考核旁证相对,更见毫厘千里之别。 所以称之为假,是因为所谓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文章,根本就不是甚么王宗岳的(见拙著《拳经洞微·王宗岳太极拳论质疑》)。王宗岳充其量也只不过就一小片《阴符枪谱》而已。而武禹襄也恰恰就借了其“序”中:“盖自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阴阳之义以名”的启示下,便假借王宗岳之名而编造了所谓的王宗岳《太极拳谱》。但由

于其对武术知识的欠缺与无知,故而所编造出来的“太极拳”严格地说,根本就不能称其为“拳”。虽然前扯后拉的硬把张三丰推为祖师,借尸还魂的拉起了王宗岳,但也丝毫掩盖不了其文章的粗劣堆砌痕迹;虽然把陈家沟十三式强拖硬拽进了“太极拳”之厅堂,但其粗劣编制的纸葫芦也是终会被捅破的。 武禹襄虽然巧妙地缝合了与陈家沟十三式的关系,但其所假造的《太极拳释名》等篇章,却也由于无知的原因而暴露了造假的蛛丝马迹。这篇《太极拳论》亦不例外,也只不过是抄改旧有文句地堆砌品而已。而出于武禹襄自己的语句中,不是前不顾后,就是后不记前,要不然就是说法不当。就其抄化改用之文句中,不是改不得当,要不就是衔接欠妥,突兀于起句、唐突于转换,使人难以理解。无怪乎姚馥春、姜容樵等要慨叹:难以理解呢。这里不妨把旧有文句列照其间,以供参考之?《太极拳论》(以下简称《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周子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无极而太极。”“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全书》:“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阳变阴合”。(宋)朱熹解曰(以下简称解或辩曰):“盖一动一静,莫不有以全夫太极之道,而无所亏焉……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又曰:“推之於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於後,而不见其终之离也。故程子曰:‘动静无端,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图解动作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图解动作 (一)第一组 1. 起势 ①开步站立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 宽,膝关节微微弯曲,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目向前平视(图3-1)。 要领:全身放松,头颈正直;排除杂念,精神集 中,呼吸自然。 ②提气升掌 随吸气重心慢慢升高;两臂慢慢向 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图 3-2)。 ③屈膝按掌 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目 向前平视(图3-3)。 要领:下蹲时上体要保持正直,不可前俯后仰;手的升降动作与两腿的屈伸、呼吸配合一致;呼吸均匀细长。 2. 左右野马分鬃 (1) 野马分鬃一 ①丁步抱球 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 脚尖点地;目视右手(图3-4)。 要领:抱球手离身体30厘米左右,双肘不要内 夹。 ②转体迈步 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 出,脚跟着地;两手掌微微分开;目视左手(图3-5)。 要领:迈步落脚要轻,重心留在右脚,不要急于前移。 ③弓步分掌 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左腿 前弓,脚掌慢慢踏实,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 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 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随左手转 视(图3-6)。 要领:分掌和弓步动作同时完成;胸微微内含, 双臂保持自然弧形。 (2) 野马分鬃二 ①重心后坐 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上肢动作保持不变(图3-7)。 要领:重心后坐时,上体保持正直,不要前俯后仰。 ②前移抱球 左脚尖微向外撇(大约45°~60°),身体左转,随后右腿蹬伸,左腿慢慢前弓,脚掌慢慢踏实,身体重心慢慢移至左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杨氏太极拳正宗传承人到底是谁

杨氏太极拳正宗传承人到底是谁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建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而最近对于杨式太极拳正宗人有了新的质疑,那么,杨式太极拳的正宗传承人究竟是谁呢? 杨澄甫出生于1883年,到1917年其父杨健侯去世,已经35岁了。按照陈炎林的说法,杨澄甫年近弱冠开始学拳,即从1899年起,到1917年,拳龄已是18年了,这个年龄对于杨氏太极拳承上启下的责任来讲,应该是“完整准确”地继承了杨氏拳法的成熟年龄了。 可是,杨澄甫的拳法为什么与其父的拳法就不一样呢?难道是杨健侯没将太极拳传给儿子吗?依据封建社会的传拳理念,这绝不可能!难道是杨澄甫笨而惰学吗?据陈炎林讲,杨澄甫练拳是绝顶聪慧的天才。然而事实上,父子两代所传之拳,无论是拳架、练法上,还是在理法、心法、劲法上的差异,简直判若两派,这是怎么回事呢? 杨澄甫并未继承其祖其父的拳法 杨氏太极拳包括本体和应用两大部分内容。本体指拳架套路,应用指拳式的使用法和破解法。两个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内功。而内功的训练和培养是靠太极拳的理法、心法和劲法。杨澄甫究竟是否继承了祖辈、父辈的拳法,本文将其父与他的拳架、内功理法、心法和劲法做个比较就清楚了(笔者:杨健侯的拳法,以汪永泉所著《杨式太极拳述真》及其弟子魏树人的著述为准,杨澄甫的拳法以其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及其弟子的著述为准)。 先谈拳架。杨健侯在京溥伦贝子府教授的拳架是老六路共89个拳式。杨澄甫在上海教拳据1925年出版的《太极拳术》记载,其拳架共80个拳式;1931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中,记载的拳架共78个拳式;1933年,杨澄甫将自己创编的拳式定型为85个,分三节九个套路,并将其中快速的技击性招式,改为健身性舒缓动作,遂出版《太极拳体用全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定型”,是杨澄甫给自己创编的拳架套路定型,并非给杨氏太杨拳拳架套路定型。 据魏树人大师所著《太极拳内功理法》之《拳苑记事》里披露,汪永泉大师在向杨健侯学拳之后的几十年里,一直坚持杨健侯所传的老六路拳架及其练法,并将其一并传给京都一脉的众多弟子。这种拳架及练法与杨澄甫定型拳架及练法根本不同。由此可见,杨澄甫的拳架本体与其父杨健侯的拳架本体根本没有传承关系。 确定传承人,不应该从形式上认定,只注重名份,更重要的是看他继承了谁的拳理拳法。这是实质上的内容。从汪永泉所传授的拳架本体和应用来看,他已经继承了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两代人的拳理、心法和劲法,并且在劲法上,从学习杨少侯劲法经验和自己揉手实践的结合上,又作出了重大贡献。 太极拳界近五十年来普遍认为,杨氏太极拳到了杨澄甫第三代,才趋于完善成熟。“三代研习而定型”这种说法,实质上是认为这两代人的拳法是不成熟的,从而否定了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父子两代人的研习成果。 我们应当破除迷信,求真务实,从对宗师的迷信中解脱出来。杨澄甫不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承人,就是笔者不讲,也总会有别人去讲的。陈炎林早在1943年就说过:杨澄甫“年将弱冠,才开始从父学拳。父在世时,并未深研拳中奥妙,父亲去世后,顿起觉悟,日夜苦练,终负盛誉。其各种功夫自研而得。”陈炎林在那时只是讲得含混,没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

山右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解 郝振铎

山右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解郝振铎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则分之,静之则合。(未动之先无极也,动分阴阳太极也。我身亦然,动之则分阴阳,静之则浑然合于太极也)。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自己运动必要均匀,不可有过、有不及。与人交手,必要不丢不顶,彼屈则我伸,以粘随之;彼伸则我屈,以捋就之。)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人以拳来击,我以拳御之,两力相等,亦两俱损伤,不敌更无福矣。人刚我柔,使人刚无所施,其力便走失,人刚不可御,以柔走之,故谓之走。人之力有过、不及,力失其中则背。我之势得中,因顺其来势以应之则顺。我顺人背则彼欲走脱而不能,故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我不自动,随彼之动而动,我之缓急亦随彼之缓急而缓急,不自主张,其理则一也)。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初学仅知形式,不知劲之所由生也,非用功之久,不能贯通,所以学贵有恒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虚领顶劲,则精神提得起;气沉丹田,则重心稳固;不偏不倚,则立身中正;忽隐忽现,则虚实无定,变化不测也)。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与人交手相粘,左边重是彼实也,则我左边即变为虚,右重亦然。杳者,虚无之意,盖化彼实力使之落空也)。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彼仰则我随之上,则觉我弥高。彼俯我随之下,则觉我弥深,此言粘随也。彼进则我退,则觉我愈长,而不及。彼退我进,则觉我愈进,而不可逃。此言以虚应实,以实应虚,不丢不顶)。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动中求静的功夫,练至纯熟,则精神常静,不为外诱,不为尘蔽,其感觉自然灵敏,稍触即知。故羽虽轻不能加,蝇虽小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技进至此,是故所向无敌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其他各门拳术,派别甚多,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以力以快胜人,皆先天自然之能事,非学力之功。太极拳则随其力,随其快,以顺应之,自立于不败之地,而能胜人,及由于学力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用力仅四两,而可拨千斤者。盖力之击发,必全趋于其所向之终点。迎其方向而御之,则千斤之重不差毫厘。避其正面撞击,顺势而斜引之,则其重点随所引而改方向,四两之力应付有裕矣,是显然非力大能胜力小也。人至耄耋之年,经络僵硬,举动自然迟钝,精于斯技击者,一人可以御众人,则快何能为也)。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立如秤准者,重心得中也。体非限定立,必云之中心,特重重心也。而身偏至左,则重心移至左;身偏至右,则重心移至右。前后亦然。贵维持重心之中心也。譬如权物之衡,其绊维偏于一端,任其重心之移远移近。问物之轻重,必取准于绊维。盖此件即重心之中点也。活似车轮者,以腰为轴,随腰园转如车轮也)。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双重有两方面,一、从平时练习而言,体

42式太极拳图解教程

( 1 )起势 002 003 004 005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 端正,下颏内收,胸腹舒松,肩臂松垂, 两手轻贴大腿侧;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目平视前方。 (2)左脚向左轻轻开步,相距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3)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手心向下,两臂相距同肩宽,肘微下垂。 (4)上体保持正 直,两腿缓缓屈膝 半蹲;两掌轻轻下 按,落于腹前,掌 与膝相对。 ( 2 )右揽雀尾 007 008 009 010 (1)右脚尖稍外 撇,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右臂上抬屈于胸前,手心向下,左手翻转向右划弧至右腹前,手心向 (2)上体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脚跟轻轻落地。 42式太极拳 (3)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前掤出,左手高与肩平,手心向内,指尖向左,右手向 (4)上体微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 左臂内旋屈于左胸前,左手翻转向下,与胸同高,指尖向右,右臂外旋,右掌向左划弧至左腹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左,两掌相对如抱球状;目视左 掌。

下,与右手相对如抱球状,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目视右手。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目视左 前臂。 011 012 013 014 015 (5)上体微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轻轻迈出一步,脚跟着 地。(6)上体继续右 转,重心前移成右 弓步;同时右臂向前掤出,臂微屈,掌心向内,高与肩平,左掌向左、向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目视右前 臂。(7)上体微右转, 右掌前伸,掌心翻 转向下;左掌同时 翻转向上,伸至右 腕下方,目视右掌。 (8)重心后移,上 体微左转;双掌向 下后捋至腹前;目 随右掌。 (9)右臂外旋屈 肘横于胸前,右掌 心向内,指尖向 左,左臂内旋,左 掌心转向外,掌指 附于右腕内侧。

体弱多病练哪种太极拳 原来这种太极拳效果最好

体弱多病练哪种太极拳原来这种太极拳效果最好太极拳是很多中老年人比较热衷的健身运动,但是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太极拳学习方法,到底哪种太极拳能够改善人体体弱多病的状况,大多数人并不是很了解。其实杨氏太极拳是能够增强人体体质,改善体弱多病的状况的。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朴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

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 杨氏太极拳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而且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太极拳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总之,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医疗作用。这是无可推诿的事实!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力。 练养生太极拳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升气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行功歌诀》《打手歌》

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行功歌诀》《打手歌》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掤、履、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履、挤、按、即干、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 十三总势莫轻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偏身躯不稍痴。静中触勋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休。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王宗岳《打手歌》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

24式太极拳图解及讲解(基础教育)

二十四式太极拳 图解 第一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 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 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 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 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 举,两手高与肩平, 与肩同宽,手心向 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 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 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 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 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下落和身体 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 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 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 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 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 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 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 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 (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 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 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 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 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 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 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 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第三式:白鹤亮翅

关于杨家太极拳是“虚腿(脚)转”还是“实腿(脚)转”的辩析

关于杨家太极拳是“虚腿(脚)转”还是“实腿(脚)转”的辩析 王志远著傅声远审核 关于“单鞭”按后抹转是“虚腿(脚)转还是实腿(脚)转”的问题,引带出杨式太极拳是“虚腿(脚)转还是实腿(脚)转”的长期争论,甚至杨家门人、传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张“虚腿(脚)转”说者,其主要理由是“实脚磨转法练久可能会损害膝关节的功能。”会造成膝关节痛。并说虚腿(脚)转“这种练法是杨家祖传。”而持“实腿(脚)转”说者,认为,”实腿(脚)转的负担是重的,正因为负担重,多练后增强了腿部力量,从而增强了体质。”两说争持,因杨公澄甫124张铜版照片及《体用全书》均无此照此说,似成了“无头公案”。笔者就“虚实腿(脚)转”说,客观而慎重地进行了多年的了解、考证、研究和实验,赞成“实腿(脚)转”说。 一九六三年三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傅钟文演述,周元龙笔录,顾留馨审校的“杨式太极拳”一书,此书是傅老师受人民体育出版社委托,为了继承杨澄甫精湛的太极拳术而编写的,自1961年5月开始编写,直到1962年8月完稿,历时年余。此书一出,即引起“十八图风波”。因为傅公钟文老师平时教学生是“实腿(脚)转”的,而且经常强调,“实腿(脚)转,多练才能增强腿部力量,功夫才能上身。不能贪方便、贪懒,不能虚腿(脚)转。”而书中18图“单鞭”按后抹转,恰恰画成虚腿(脚)转的,

弟子、学生都问傅老师,傅老师这才发现问题,这一下可焦急了,为此而寢食不安。怕此书广泛发行流传,误人子弟,并影响杨家太极拳以至杨公澄甫的声誉。就主动联系负责审校的顾老,慎重的提出要求更正,顾老当时面有难色,此书因种种原因而不能纠正,成了傅老的一块心病。傅顾之间亦因此而有些小芥蒂。后顾氏在《太极拳术》等著作中,纠正了“虚腿(脚)转”的错误。(见顾氏著《太极拳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第115页图22-26)。顾氏师从杨家传人武汇川,且受杨公指教,是当代对太极拳有研究、有影响的人物,他的纠正是有所据的。傅老师很开心,他曾说:“不管谁纠正都好,可以消除以前的坏影响。”傅老以后在自己的《杨式太极拳、刀、剑资料汇编》、《杨式太极拳教法练法》(1989年11月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著作中亲自纠正了“单鞭18图虚腿(脚)转”的错误,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他说:“我以后可以坦然去见杨老师了。”我被傅老的高度的责任心及一丝不苟的精神所感动,我看到了老一辈太极宗师的赤诚之心。 关于“虚实腿(脚)转”的问题,笔者曾专门请教过傅钟文老师,为什么要“实腿(脚)转”?有人说“虚脚转是杨家祖传。”傅老师反问:“练太极是为了什么?杨家拳祖传给了谁?我自9岁起随杨老师习拳,直至其逝世,一直追随左右,与杨老师朝夕相伴,经杨老师精心指教的,总不至于连实脚转虚脚转都搞不清楚,杨

杨氏85式太极拳(带方向)

杨氏85式太极拳 一预备势(南) 二起势(南) 三揽雀尾(西) 四单鞭(东) 五提手上势(南) 六白鹤亮翅(东) 七左搂膝拗步(东) 八手挥琵琶(东) 九左右搂膝拗步 3个(东)十手挥琵琶(东) 十一左搂膝拗步(东) 十二进步搬拦捶(东) 十三如封似闭(东) 十四十字手(南) 十五抱虎归山(西北) 十六肘底看捶(东) 十七左右倒撵猴5个(东)十八斜飞势(西南) 十九提手上势(南) 二十白鹤亮翅(东) 二十一左搂膝拗步(东)二十二海底针(东) 二十三扇通背(东) 二十四撇身捶(西) 二十五进步搬拦捶(西) 二十六上步揽雀尾(西) 二十七单鞭(东) 二十八云手 5个(南) 二十九单鞭(东) 三十高探马(东) 三十一右分脚(东南) 左分脚(东北) 三十二转身左蹬脚(西) 三十三左右搂膝拗步(西) 三十四进步栽捶(西) 三十五翻身撇身捶(东) 三十六进步搬拦捶(东) 三十七右蹬脚(东) 三十八左打虎势(西北) 三十九右打虎势(东南) 四十回身右蹬脚(东) 四十一双峰贯耳(东南) 四十二左蹬脚(东) 四十三转身右蹬脚(东) 四十四进步搬拦捶(东) 四十五如封似闭(东) 四十六十字手(南) 四十七抱虎归山(西北) 四十八斜单鞭(东南) 四十九野马分鬃5个(西) 五十揽雀尾(西) 五十一单鞭(东) 五十二玉女穿梭4个(西南、 东南、东北、西北) 五十三揽雀尾(西) 五十四单鞭(东) 五十五云手5个(南) 五十六单鞭(东) 五十七下势(东南) 五十八金鸡独立(东) 五十九左右倒撵猴 5个(东) 六十斜飞势(西南) 六十一提手上势(南) 六十二白鹤亮翅(东) 六十三左搂膝拗步(东) 六十四海底针(东) 六十五扇通背(东) 六十六转身白蛇吐信(西) 六十七搬拦捶(西) 六十八揽雀尾(西) 六十九单鞭(东) 七十云手5个(南) 七十一单鞭(东) 七十二高探马带穿掌(东) 七十三十字腿(西) 七十四进步指裆捶(西) 七十五上步揽雀尾(西) 七十六单鞭(东) 七十七下势(东) 七十八上步七星(东) 七十九退步跨虎(东) 八十转身摆莲(东南) 八十一弯弓射虎(东北) 八十二进步搬拦捶(东) 八十三如封似闭(东) 八十四十字手(南) 八十五收势(南)

太极拳经典书籍

太极拳经典书籍 [杨式太极拳及医疗保健].何明.扫描版.pdf 《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编着.pdf 《孙式太极拳十三式》孙剑云[1].pdf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1).pdf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pdf 《太极拳要义》-乐亶.pdf 《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于化行.pdf 《武式太极大杆》·翟维传.pdf 《武式太极刀》·翟维传.pdf 《武式太极拳37式》·翟维传.pdf 《杨家太极拳老拳谱》吴家藏本.pdf 八式太极拳.八式太极剑(徐伟军).pdf 陈济生静功缠丝太极拳.pdf 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pdf 陈氏太极拳4册合集.pdf 陈氏太极拳(沉家桢顾留馨).pdf 陈氏太极拳陈照奎(手抄本).pdf 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民国).pdf 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pdf 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pdf 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钧生.pdf 陈氏太极拳术-陈正雷.pdf 陈氏太极拳图说简体版(陈鑫着).pdf 陈氏小架太极拳-范春雷.pdf 陈式太极功夫系列之一老架一路(马国相).pdf 陈式太极拳意气势练法.pdf 陈式太极拳技击法--马虹.pdf 陈式太极拳精选.pdf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王建华编着.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1.pdf 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马虹.pdf 陈式太极拳拳法与经脉运行吴自立着.pdf 陈式太极拳入门(修订本).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1).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pdf 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pdf 陈式太极拳体用图解.pdf 陈式太极拳图说.pdf 陈式心意溷元太极拳教程(冯志强).pdf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pdf 陈照奎《陈式太极拳》复写纸誊写本.pdf 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1).pdf 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pdf 陈正雷大师着《陈氏太极十三杆、三杆、八杆、梢杆》.pdf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汇粹(.pdf 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程-崔仲三.pdf 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傅钟文.pdf 东方修道文库·太极道诀.pdf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pdf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pdf 法》沈顺林(少林与太极1994年第3期)[1].pdf.pdf 方梦憔太极拳学笔记.doc 古传《太极拳九要论》.pdf

太极拳十二式太极拳图解

太极拳十二式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材的内容,是在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编成的。全套共分十二动,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和课时较少时学习,也可以作为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之前的基础练习。 (-)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 1.起势; 身体放松自然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眼向前平视,呼吸自然(图7 —3- 1—1 —1?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掌高与肩平(图7-3-1-1-3)。

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慢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落至腹前(图7-3-1-1-4)。2.野马分鬃; 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左掌经体前向下划弧放在右掌下,两掌心上下相对成抱球状(图7-3-1-2-1)。上体左转,左脚向 前方迈出成左弓步,左右掌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图7—3—1 —2—2?3 )。

攻防含义:我方一手化解对方攻击的手臂, 手攻击对方。 3.白鹤亮翅; 上体微向左转,左掌翻掌向下,右掌向左划弧,掌心转向上,与左掌成抱球状。同时右脚向前跟半步(图7-3-1-3-1)。上体后坐,稍向右转,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稍向左转,两掌随转体向右上左下分开(图7-3-1-3-2)。 4.搂膝拗步;上体稍向左转,左手掌心向上,向左斜上方弧形摆起,右臂内旋掌心向下向左落至左胸前。两手不停,随之身体右转,右手向下向右斜上方摆起,掌心斜向上,左臂内旋,随转体落至 右胸前,掌心朝下,左脚同时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右手方向(图7 —3- 1-4—1?2)。上体左转,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平;左掌向下由左膝前接

赵幼斌老师教授85式杨式太极拳要点讲述

赵幼斌老师教授85式杨式太极拳要点讲述赵幼斌老师在汉教授85式杨式太极拳学习笔记 一,预备式: 两手自然下垂,两脚成轨道步,脚心与肩平,两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舌顶上鄂前齿与上鄂之间,口松,眼脸收,头有顶天之意。气沉丹田,要求:心静,体松。 二,起势: 两脚成轨道步,以尾闾内收,腰的命门后拉,臂松,腋空,带动推两手臂,主动向前,抬起与肩平,两手臂气往指尖。收时自然下落,用肘部带小臂,双手腕下按,下沉,收至两胯旁。收腹,跨微左转,眼看左,左手下采,两腿微屈,右手外翻,棚圆。即以胯跟带右脚跟外摆90 度,抬脚转跨,两手报球,左手护右手肘,脚跟落地,左脚跟内扣,重心在右,左手小臂棚圆,手腕略比肘高,,同时右手从左小臂斜向下削,注意外三合,马步 2 一 8 开,为左棚式,要求:挡圆,臂园。 三,揽雀尾: 收右脚,膝盖拧劲,两手抱球,跨往左移,重心在左腿,尾闾放松,出右脚,脚跟落地,重心在左。松右跨根,同时用左腿蹬直,松胯过劲往右腿,左手掌离右手腕部一拳宽,弓步,为右棚式,转腰右手伸向前方。命门后拉,右手肘压住对方的手臂,跨左转。前跨推后垮,跨摆正后,左手掌边按住右手的内关穴,两手同时用力外棚。双手平抹,然后双手往回直拉,用力回拉至胸肋旁,跨往左,转跨摆正,后胯推前跨,沉腕,同时双手竖掌外推,掌跟用力。弓步推掌。要求:手心,脚心,腰心,一边3个点,共6个点来回运动。 四、单鞭

平移左转,用胯跟带右脚跟碾脚,双手臂平行,两手相合,同肩高,同肩宽,画弧收到胸前,右手向右斜方伸出,手腕下沉,三指收紧,二指自然下垂,为吊手,后腿下沉,开胯出脚。脚后跟落地,左手棚开外旋,脚掌踏平翻掌,弓步推掌。右手腕往后撑,转身时开跨,后腿膝盖拧劲,后腿內侧有掤紧感,后跨推前跨,转腰推掌,尾锥前推,身形舒长,往前按。要求:外三合,肩沉、背圆,亮跨。前后有撑劲。 五、提手上势: 左脚內扣45度,马步,两手展开,掌心朝下,两手虎口相对。收右脚,身体略向前,右手五指伸前,掌心朝左,左手掌心朝右,正对右手肘窝,两手臂成夹状,含胸拔背,提手合力,左右合力,眼视右掌。右手向下,弧形抄至左手下,成抱球状。腰微右转,重心移往右腿,用肩靠,左手按住右手背,右手背为棚壮。要求:沉在左腿,劲往前走,命门后拉,劲点在掌跟,左右合。后为棚。 六、白鹤亮翅: 右腿下沉,右挤,右手从左手小臂(尺骨)处往旋转外翻,右腿下沉,出左脚轻提起,脚掌尖轻点地,腰往后退,右手上举,掌外翻至上额前。左手按掌大腿部,虎口朝前。要求:沉肩、臂圆、上下撑掌。 七、左搂膝拗步: 腰右转,右手经中路自然下垂,右掌至上往下弧形往后拉,眼随右手虎口斜向上,同时左手内翻,掌心朝下,收左脚,同时右腿下沉,出左脚,脚跟落地,松胯跟,后腿推前腿,右手折手收至肩耳旁,眼朝前,左手经左膝前搂至大腿旁,推时大臂不动,右手小臂镙旋向前,手掌跟发力,虎口对肩窝,定势要圆、要平、左手往后走,按掌,虎口朝前,肩与手合。要求:腰腿蹬,卷尾闾,整个身心保持推劲。 八、手挥琵琶:

摘录太极拳论及注解

摘录太极拳论及注解 太极拳论 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注解: 《太极拳论》以太极两仪立说;解释"十三势"以八卦、五行立说;《阴符枪谱》以阴符立说。阴指暗,符指合,故阴符意为"静处为阴动则符",正如阴符枪法的原则"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王宗岳少年时读过经史,也读过《内经》、《道德经》及兵法等书,兼通击刺之术(击剑、刺枪),枪法最精。 《太极拳论》实际上是概括性很强的总结推手经验的论文,它所依据的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阴阳学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以此作为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就使太极拳在广泛流传中不致练成刚拳、硬拳,也不致练成柔拳、软拳,而是大家公认的有柔有刚、刚柔相济。这应该说是《太极拳论》的主要贡献。 (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所谓太极,古人"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易 系辞》)。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把太极形容为阴阳两气,混沌未分。也有人解释"太极"是屋中最高处正梁的中心,意为最高、最中心的东西。 (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象徵著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刚柔相济的拳术。 "无极而生",周敦颐(1017 —1073)所著《太极图说》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是根据 《太极图说》而立论的。 "阴阳之母也"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太极"之中,所以说"太极"是"阴阳之母 II 。 (二)、"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圆体,包含阴阳两气。动时这个混圆体就起变化,分阴分阳,所以说太极生两仪,亦即"动之则分"。静时仍然是一个混圆体,阴阳变化虽然相对静止,但阴阳的道理完全具备,所以叫做"静之则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