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断除我见

如何断除我见

如何断除我见(以及如何观行)实修讨论贴汇总
----------------------谢谢 流非留 师兄。 下面的贴子联接地址已经更改,可以正常访问了,阿弥陀佛----------------------------------

关于“我见”( 1 2 )

我见是什么――正枝居士--

什么是我见、我执?

请教关于“我见”的两个问题(认如来藏为“我”是我见吗?)

(转)断我见的重要性--如何悟得真、不退失? ( 1 2 3 4 )

断我见的重要性--如何悟得真、不退失?

建议:引导四众依实地观行断我见

如何断我见?

[求助]如何真断我见?

如何断我见? 摘自 导师《识蕴真义》

导师与其他老师师兄着作关于断我见之知见

什么叫断了我见?

“断我见证初果 ”???

如何正确理解初果须陀洹之无我见地?

愿断我见的师兄,请持此佛名!

请教意根执着八识见分而产生我见我执的具体经过

意根之"我见"行相究竟如何?

般若信箱——问一:何为道共戒?又我见、我执及身见的差异为何?

般若信箱——请问执着有一个如来藏为「我」是否属于「常见」?能否断我见?



关于观行部分的一些讨论

似是而非,兼论观行


勤于日常生活中观行断我见(附每日身口意行与心所法对照表)

般若信箱——弟子应该现在就开始一点一点的观行,还是等到定力有一定的基础才来做?

忆佛与观行的疑问

略说观行——觉稳师兄

悟前应该作怎样的观行以帮助断我见?

请教:如何才能体验而不是意识思惟五蕴十八界?(关于观行)

观行时往往产生一种很令人沮丧的想法如何「观行」?

关于悟后的观行

『转帖』如何「观行」?

'我’病了。高烧下的观行

一封来信-关于观行的科学的方法?

断我见观行的一点体会( 1 2 )

网络聊天中的绮语与观行:一点探讨






查看 回复 的资料
给 回复 发送邮件
搜索 回复 的帖子
将 回复 加为好友
将该帖子加入收藏夹
将该论坛加入收藏夹
2008-3-14 21:36:14#2
回复






连长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461
经 验 值:463
注册时间:2008-3-7
联系 收藏 编辑 删除
街上人:

四加行


燰法是四加行中的第一个果证,四加行中说燰法、忍法、顶法、世第一法,这是从断我见的四加行来说的,不同于大乘法见道的四加行。


燰就好像鑽木取火时,鑽木的尖头还没有生烟之前,木头已经有一点温度了,摸起来似乎有一点会烫手,就是燰。鑽木取火有四个阶段的过程:先是温暖,然后有一点点烟,然后才起火,最后才能把火壮大起来,焼到一切木头。


解脱果的见道断我
见也有四个阶段,燰是说在观行身见、我见上面,已经开始有一点入手了,有些进入状态了。接下来终于可以对色身非我、觉知心非我,渐渐有些观察而了解了;了解到自我的虚妄而可以接受无我了,终于能依无我的现观而安忍下来,不再认定我是真实的,这就是忍;这就好像木头的热烟快要生出来了,终于可以确定自我虚妄了,能安忍时就是忍法生起来了!


觉知心每天在贪求世间种种法,也虚妄认知自己为真实常住法;现在知道觉知心是依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是虚妄法,根本不应该认定为真实法,就能放捨对自我的错误认知,他就是世间凡夫中修行最高的人,就是顶法。


可是我见仍然还没有究竟断尽,要怎么断尽呢?要去观行:觉知心中虽然还没有生起语言文字,但这时已经了知的当下,就是已经取六尘相了!如果不是取六尘相,怎能当下了知六尘相?所以了知时已经是有取了。


在这之前只知觉知心虚妄,观行还很粗糙,现在终于微细到连觉知心的了知都知道是虚妄的,所以不管是长时间,短时间、或刹那间的了知,其实都是已经是取,都是虚妄的;接着观察所取的六尘相——所了知的六尘——都是由六根为缘才能出生的,所以觉知心所取的六尘也是虚妄法,都证实了,那么能取与所取真实的邪见就都断了:原来了知与被了知的六尘都是假的,我还在那边了了常知,什么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就是不分别,原来都是错误的认知,我见终于确实断了。这时我执还存在,但是我见已经断了,这就是三界世间法中的第一法,世间人对五蕴的见解再也不能超过这个境界了,所以称为初果圣者,这就是世第一法,燰法是这个四加行中的第一个层次。

(正江师兄摘自《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207页——209页)




查看 回复 的资料
给 回复 发送邮件
搜索 回复 的帖子
将 回复 加为好友
将该帖子加入收藏夹
将该论坛加入收藏夹
2008-3-14 21:36:26#3
回复






连长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461
经 验 值:463
注册时间:2008-3-7
联系 收藏 编辑 删除
小潘菩萨:略说四加行
有关四加行的现证,是依四寻思、四如实智的观行而立名。而四寻思者,是行者寻思「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寻思这四法是假有虚幻,无真实有。然后再现观:「若是离开能取的识--意识及前五识--则没这四法;而这四法所依的能取识也是非真实有的。」如是现前观察,心得决定发起「明得定」而发「下寻思」,现观所取空,建立此位寻思之果为「煖」位。


再作寻思而发起「上寻思」,现
观「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诸法皆是六识所变,所以一切所取的诸法--六尘万法,都是假名施设,并非实有;若没有前六识的现行,则没有六尘万法可现前而亲缘。如是现观者,乃是依「上寻思」而现观「所取一切法空」,即此现观,心得决定,发起「明增定」而立为「顶」位,此是世间之「顶」法故。

依于顶位现观的智慧,于「一切法皆无所取」已能印定;再依「下如实智」而观察能取的心非真实有--了知「能取」万法的觉知心--意识,非真实有,是依他起性的法,现观六识的现起是要依于根、尘二法而起。如是现观后而心能顺乐之,能够安忍能取的六识心非真实有。如是印证前面的暖法--「所取的六尘非真实有」,再顺乐后观之顶法--「能取的的六识亦不真实」,心得决定,说名证得「印顺忍」,是名「忍」法,而「下如实智」具足。
证印顺忍后,印定「所取空」、顺乐「能取空」,再作现前观行而发起「上如实智」;依上如实智,而不退没,如是心心无间--不曾起心怀疑自己现前观察所证的「能所取俱空」--双印能取、所取俱空。此是上品忍,从此以后,心心无间,不久后有可能因一念相应,而有因缘机会于历缘对境中入真见道位--证得本来面目、生命之实相、圆成实之唯识性、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智慧--或入第七住位、或入十行、十迴向位,乃至入初地等不一而足。以此「双印能所取空」,心得决定,说名发起「无间定」,将来必入大乘真见道故,而说此位乃是世间第一无上之法,故名「世第一法」。
这就是窥基大师于《辩中边论述记》卷3所说的:「增上忍位及世第一,二空双印,得入真故。」《辩中边论述记》卷2:「次世第一法前位。及与世第一法。皆能发起真见道。」
《辩中边论》卷3:「发起最胜者。在胜解行地最上品忍中。至得最胜者。在极喜地。」
以是之故,修四加行而引发真见道位的发起是在胜解行地中,非是初地的极喜地,所以辨中边论才说至得最胜者,也就是说真见道发起根本无分别智,而后有后得智修相见道圆满时才是至得最胜者之初地,亦符合《成唯识论》卷9所说的:「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证明不是罗丹所说的真见道的引发在「未来式」的初地
以上略说四加行

附注:名:指名相、名言。为「义」立名词的意思。若细分则有显境名言、表义名言皆是属名。
义:「事」之本身为义。
自性:指义的功能体性。
差别:义功能体性与其它义的差别。
例如:以「

花」来说,花这个字为『名』,花的本身『义』。又名不离义,义不离名;名
能显义,义能示名。
花的自性在于能显示出美丽,可作供佛之用…等等。
花的差别:花有别于花枝、花叶、花茎、等。
若以眼识来说
名:为眼能了别色尘而立眼识这个名相。
义:眠识的本身。
自性:眼识的自性在于能够了别色尘,就是眼识的自性。
差别:眼识的自性有别于:耳、鼻、舌、身、意等识的自性而立差别 。





查看 信愿.行证 的资料
给 信愿.行证 发送邮件
搜索 信愿.行证 的帖子
将 信愿.行证 加为好友
将该帖子加入收藏夹
将该论坛加入收藏夹
2008-3-14 21:37:25#4
信愿.行证






师长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5712
经 验 值:5977
注册时间:2008-3-7
联系 收藏 编辑 删除

正藏:


面对各种境界出现,往往都会有一个自我设立的标准,符合自己的标准就欢喜,不符合自己设立的标准就或沮丧或愤怒等各种情绪随之而生,这都是一种我见的反应。很多时候觉得受伤的其实是因为外境不能符合自己的期许,是自己的期许伤害了自己,却往往不能自觉而努力在外境上做动作,这本来就是背离实相的。如来藏不会自设立场,不会说我要什么、我不要什么,一切境界莫不是如来藏所变现,要不要都是“我见”,对自己对他人无非如此。一切以“我”为中心而建立的种种,无非是轮回的业;一切以如来藏为立场而随缘应对无非解脱,因为轮回都是“我”在轮回,如来藏本自解脱。这个世界本来解脱,一切也只是庸人自扰。修行不是要趋吉避凶,一切境界莫不是修行的机会;修行也不是要把自己变成怎样,若能实实在在的坦然承受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不仅对自己也对他人,这才是修行的开始。



若于他人言行乃至自己身心,出现乃至一丝毫的不悦,当下就应该觉察,这又是我见的滋生,我见生时也无需沮丧乃至强压,轮回中本来如此。需要做的是仔细观察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对“我”现量境界的充足观察,谈“无我”也只是谈谈而已。在法义辨证时,在生活修行时,努力要做的就是揭示真相和体证实相,如此而已。



“我”的缺失,慈悲才有可能。



以上为转贴正藏师兄在另外一个贴里的回贴,因为其内容与观行断我见之佛法实修深切相关,所以转过来.

其中深意,请各位详细思维.

例如:“我见生时也无需沮丧乃至强压,轮回中本来如此。需要做的是仔细观察究竟发生了什么”

等等

观行是很微细的事情,需要的是一点点去做,一点点去观察,一点点去思维

悟前悟后,都应该如此吧.

与各位师兄共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