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南宋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是天下人普遍认同的文武全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的传奇程度比李白更甚,是一个集才华与武艺与军事能力为一身的惊世人才。或许他只是生错了朝代,如果生在乱世,他必定会闯出一番让人无所可及的高度。大家能猜出是谁吗?

明确:辛弃疾

少年时代的辛弃疾便表现得与一般少年不同,长辈时常带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有次夹在人群中看着王的队伍经过,威严肃穆,他却道,总有一天会把王端掉,长辈惊慌,直扯他的衣袖。就是这样一位有着爱国情怀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曲折。梁衡曾经评价辛弃疾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抑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但是,辛弃疾是唯一一个征战过杀场的人,最后却成为了一位出色的词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去感悟他的一番豪情壮志。

二、认识作者

1.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人物生平

(1)早年经历: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

(2)起义反金:青年(21岁)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

(3)步入仕途:25岁,受宋高宗重用,开始仕宦生涯。宋孝宗时期,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朝廷反应冷淡,不予实施,先后把他派往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做守臣,虽有出色的才干,但其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4)人生起落:四十一岁,受弹劾,官职被罢,开始闲居生活。因把自家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因此字号“稼轩居士”。在这18年期间,有过几次回

归朝廷的经历,期间因带湖庄园失火,举家移居瓢泉,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

(5)壮志未酬:六十四岁时,再次被朝廷重用,随后受谏官攻击,官职被降。六十八岁时,朝廷再次起用他,但这是的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同年10月3日,病逝,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6)追封:绍定六年(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德祐元年(1275年),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3.作品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如《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满江红》(鹏翼垂空)等——表现了恢复祖国统一的豪情壮志;

《驾新郎》(细把君诗说)、《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表现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贺新郎》(老大那堪说)、《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永遇乐》(千古江山)等——表现对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愤。这些作品大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

词集:《稼轩长短句》

书法:《去国帖》

三、走进课文

(一)本文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美芹十论》,一部很好的军事论著,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美芹十论》是献给皇帝的,因此,作者谦称《十论》不过是他自己觉得好,皇帝不一定就会喜欢——就像宋人喜欢芹菜一样——事实上,皇帝的确不喜欢。自从辛弃疾献了《美芹十论》之后,人们就把“美芹”作为忧国忧民、悲国家之颠覆的代名词了。从此美芹有了特定深远的含义了。),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

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

(二)熟读课文,认准字音

遥岑(cén)玉簪(zān)螺髻(jì)鲈鱼堪脍(kuài)倩(qìng)揾(wèn)

(三)解题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六代京师之地,是中国在六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

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四、解析课文

(一)解析上阕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部分词语解释:楚天:战国时期楚国据有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人注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无际:无边无际。

译文: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向天边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分析:

(1)首句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江景。特点: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部分词语解释:遥岑:远山。(韩愈、孟郊《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玉簪(zān)螺髻(jì):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皮日休《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译文: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分析:

(1)此三句写山景。

(2)江山如画,为什么作者却赋予它“愁”与“恨”呢?远山到底愁什么,恨什么呢?

明确:“遥岑”,即远山,指长江以北沦陷区的山,所以说它“献愁供恨”。作者一方面极写远山的美丽——远山愈美,它引起作者的愁和恨,也就愈加深重;另一方面又采取了移情及物的手法,写远山“献愁供恨”。实际上是作者自己看见沦陷区的山,用山来抒发自己的愁恨,愁——处于水深火热中百姓的痛苦生活。恨——朝廷主和,不愿收复失地。这里作者不肯直写,偏要说山向人献愁供恨。山本来是无情之物,连山也懂得献愁供恨,人的愁恨就可想而知了。这样写,意思就深入一层。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部分词语解释:断鸿:失群的孤雁。

译文: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

分析:

(1)此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写景寓情)。

(2)这里的“落日”,“断鸿”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明确:落日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3)辛弃疾为什么称自己是“江南游子”

明确:宋金以淮水为界,辛弃疾23岁率部下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部分词语解释: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译文: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

登楼的心意。

分析:

(1)此三句,作者直抒胸臆,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2)找出此句中作者的几个动作,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的感情?

第一个动作:看——“把吴钩看了”(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烘托出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之情。

第二个动作:拍——“栏杆拍遍”。(据宋王辟之《渑(miǎn)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jǔ yǔ)”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杆。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显现出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整体表现了作者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此句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5.总析上阕

(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寥廓的天空悠悠的江水连绵的山峰哀鸣的孤雁楼头的落日

江天:水天相接、无边无际、壮阔雄浑

山景:比喻修辞,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比喻南宋国势的衰颓,心情使愁苦悲凉。

断鸿: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游子:自喻,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动作:看、拍、会、登

上片的意境——浩渺壮阔、气势雄浑、苍茫悲凉——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情感——英雄人物空有远大抱负,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忧愤。

(2)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直至“落日楼头”六句,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最后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徒有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而又无处施展的无奈悲愤之情。——上片写景抒情。

第二课时

(二)解析下阙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部分词语解释:季鹰:张翰,字季鹰。《世说新语·识鉴篇》:“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yuàn)【张季鹰(张翰)被任命为齐王的东曹掾一职。】,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吴地)菰(gū)菜、莼(chún)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顺遂自己的意愿)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怎么能为了求得名声和爵位而羁留在家乡数千里之外当官!)?”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张季鹰是能够看到细微的预兆)。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

译文: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

分析:此句引用了一个关于晋朝张翰典故,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不必说他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了。然而他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他想回到故乡,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部分词语解释: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才气:胸怀、气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后许汜(sì)与刘备共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陈登)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豪横之气不加检点)。”备

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许汜说的对不对)?”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能举个例子吗)?”汜曰:“昔遭乱(战乱)过(路过)下邳(pī),见元龙。元龙无客主(招待客人)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说的话没一句能采为良言的),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凭什么跟你说话呢)?如小人(在下),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译文: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羞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分析:引用第二个典故,用刘备泛指有大志之人。作者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而他自知身为游子,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未直接表露出来。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部分词语解释:流年:流逝的时光。忧愁风雨: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化用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一生中要有一半日子被忧愁风雨干扰。)”树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任琅邪内史)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木的变化尚且如此,人又如何禁得起岁月的流逝呢。)’攀枝执条,泫(xuàn)然流泪。”此处写“木”的变化,其实是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

译文: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

分析:引用第三个典故,于此时,作者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部分词语解释:倩(qìng):请托。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女子。揾(wèn):

擦拭。

译文: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分析: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yòu)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抒发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5.总析下阙

(1)下片引用三个典故——张翰闻西风而起莼鲈之思、许汜求田问舍为刘备不齿、桓温流年易逝之叹,来抒发作者的报国情怀,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年华虚度而功业未成的愁苦郁闷。张翰—念鱼归隐—贬,作者:耻于归隐,愤怒之情;许汜—谋取私利—贬,作者: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刘备—雄才大略—褒,作者:追慕英雄之情;桓温—时光流逝—可惜,作者:哀叹虚掷年华、北伐无期、请缨无路。——借典言志、借古抒怀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表达感情,而要用典故的形式呢?

明确: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人、古事来比喻今人、今事,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

用典的作用——一是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用典对语言的作用:减少语辞之繁累充实内容、美化词句);二是与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立论有根据;方便于比况和寄意)

(3)理解“英雄泪”

A.英雄无泪,只是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为何流泪?

辛弃疾虽名“弃疾”,但是他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那就是“金瓯(ōu)缺(古代一种酒器,借指国土),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B.历史上还有哪些是你熟悉的英雄泪?

陆游:胡未灭,鬓先秋,泪空留。

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三)解析全文

主题: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

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游子思乡之哀

山河破碎之忧

报国无门之恨

光阴虚掷之伤朝廷无能之悲

无人理解之痛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感受到了作者浓郁的家国之恨与乡关之思,所谓英雄的时代,做不了英雄,不扼腕叹息,亦会顾影自怜。这节课,我们去探索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去深深体会他心中的那份炙热的爱国情怀。

二、写作背景

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tuō zhòu)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三、解题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xiàn)山、长江口而得名。

北固亭:晋蔡谟(mó)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四、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舞榭(xiè)居胥(xū)佛(bì)狸祠

五、解析课文

(一)分析理解上片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部分词语解释:觅:寻找。孙仲谋:孙权,字仲谋。孙权(182-252年),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曾建都京口。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解析:“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京口北固亭”。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脑子里一一闪过千百年来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在迁都建业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先在京口建“京城”,作为新都的屏障,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可是如今,像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的了。诗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部分词语解释:舞榭(xiè)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风流:风流指风度,仪表。

译文: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已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

解析:此句在上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他当年修建的“舞榭歌台”,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了。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部分词语解释: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引申为普通、平常之意。巷、陌,这里都指街道。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南朝刘宋开国君主,统一南方,北伐中原,改革弊政)

译文: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都说那是当年刘裕曾

经住过的地方。

解析:眼前景,词人联想起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写孙权,先想到他的功业再寻觅他的遗迹;写刘裕,则由他的遗迹再联想起他的功业。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部分词语解释:当年: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译文: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解析:回忆刘裕的功业。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可以克复中原,作者想到刘裕的功勋,非常钦佩,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是刘裕这样的英雄,他的历史遗迹,如今也是同样地找不到了,只有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5.上片解析

(1)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想到了什么人?

景: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孙权、刘裕

(2)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作者为什么选取了孙权和刘裕两个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京口建立的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刘裕是南朝的宋武帝,早年随晋室南渡,长居晋陵郡丹徒县的京口里,两次北伐,前后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收复山东,河南,关中等地。

共同点——他们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

(3)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并说说作者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明确:“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

(4)两位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怎么样呢?

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置千百万中原百姓“遗民泪落胡尘里,遥望南师又一年”的痛苦现实于不顾,依旧饮酒作乐,天天歌舞,夜夜笙歌:当时一个叫林升的诗人写了一首《题临安邸》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已经国破家亡了,他们竟不思复国还乡,仍沉迷于声色犬马,醉心于灯红酒绿,早已忘记了国恨家仇,哪里能与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相比!———讽刺宋室昏聩。

上片小结: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气吞万里。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赞扬,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同时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

第四课时

(二)分析理解下片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部分词语解释:元嘉,刘义隆年号(刘裕子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草草,轻率。封:封:祭天。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古时用这个方法庆祝胜利。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赢得,剩得,落得。(宋军北伐,为北魏军击败,北魏军趁机大举南侵,直抵扬州,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形势。);北顾:回头看。

译文: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tāo)乘机挥师南下,遭到对手的重创,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

解析: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作者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和自

己的历史教训。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部分词语解释:四十三年: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从北方抗金南归,至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写这首词时,前后共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地区,到处都是抗击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路,宋朝时的行政区划,扬州属淮南东路。

译文: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解析: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作者回忆四十三年前北方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自己也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壮志依然难酬。辛弃疾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3.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部分词语解释:可堪:表面意为可以忍受得了,实则犹“岂堪”、“那堪”,

即怎能忍受得了。堪,忍受。佛(bì)狸祠:拓跋焘小名佛狸。(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译文: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

解析: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佛狸是北魏的皇帝,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异族皇帝的行宫。辛弃疾看到这个情景,不忍回首当年的“烽火扬州路”。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部分词语解释: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译文: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饭量还好吗?

解析: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

5.解析下片

(1)下片中,作者借用了几个典故?借用这几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刘义隆北伐失败、佛狸祠香火不断、廉颇未受重用

刘以隆典故——以史为鉴,告诫韩侂胄及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佛狸祠典故——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正是: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

廉颇典故——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2)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词人以廉颇自比,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其中辛酸与悲愤溢于言表。

他的悲愤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悲愤,前有精忠报国之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

害死,徒留“靖康耻,犹未雪”的千古遗恨,后有爱国词人陆游临终还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言,可叹我们这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写作本词的两年后,临终前连呼两声“杀贼”才含愤死去,!用此典故正是: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下片小结: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六、总结全文

这首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慨叹英雄难觅;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佗胄草率冒进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一个报国无门者、一个大英雄泣血的内心独白!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首伤今之作!

孙权、刘裕——向往、期望、讥刺

借古抒怀刘义隆——告诫、主张词风豪放

用典言志佛狸祠——悲哀、忧虑、不满爱国情怀

廉颇——壮志、难酬

七、辛词总结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用典是辛词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也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他身上的爱国思想是值得每一个同学所钦佩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