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两化融合概述

两化融合概述

两化融合概述
两化融合概述

两化融合概述——初步入门篇

2018-03-07 11:47

一、两化融合的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是不搞制造业的,而世界发展的历史也一再证明,没有坚实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而现代化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有时候被称呼为工业化国家,也从侧面表明了制造业的重要性。

中国现在面临的国际形势主要有以下三点:

a.国际产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围绕抢夺制造业制高点的竞争愈演愈烈,世界各国结合自身产业发展优势加强战略总体布局和理论方法创新,如美国推出的工业互联网计划和德国推出的工业4.0计划;

b.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旧动能转换需求迫切,企业当前推进改革的重点仍主要聚焦于传统竞争能力;

c.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均面临创新和变革。

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史来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需要经过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然后再实现信息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在追赶发达国家中,目前总体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另一方面,我国的信息化已经推行了多年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希望抓住信息化这样一个有力的手段来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因为面临发达国家正在实现信息化的新形势,如果我国继续学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再实现信息化,并且要像发达国家那样经过全部的阶段才能完成工业化,我国将有可能永远也赶不上他们的发展进程。因此,中国需要一个加速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信息化,这是工业化的高级阶段,也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二、两化融合的历史发展

1、两化融合认知的发展

(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作出决策)。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2、中国两化融合的发展

(1)传统工业化阶段(1949-1978),纯国有的计划经济,学前苏联和自力更生,两化融合既无需求,又无动力,也无条件。

(2)改革开发阶段(1979-1999),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纯国有向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转变,从闭关自守向开放引进转变。两化融合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始探索发展。

(3)全球化超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加入WTO,面向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国有企业改制改革,经济超高速发展,两化融合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工业由大变强、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行动纲要,两化融合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图1出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理论和基本框架”——中国两化融合

服务联盟、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

3、推动两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政策体系(顶层设计)

图2出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理论和基本框架”——中国两化融合

服务联盟、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

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内涵

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

中国部分企业在两化融合发展中主要暴露了以下四点不足之处:

a.装备化基础薄弱,主要体现为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平均水平低,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等知识经验沉淀不足,现代研发、生产、管理的装备化还未实现;

b.流程管理缺位,主要体现为流程管理的理念文化缺失,流程动态信息难以采集,流程的固化都较难实现,更无论规范化和优化重组;

c.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主要体现为旧管理体制、思维和模式难以支撑信息化务实推进和成效发挥;

d.两化融合环境下的企业关键能力不足,主要体现为管理基础薄弱,两化融合总体处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过渡阶段,难以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层面,按照战略和竞争优势的需求快速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在中国企业实际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虽然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有力地推动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进程,但是在该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扰,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五点:

a.混淆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概念,主要体现为部分企业认为两化融合就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然而两化融合强调的是企业对自身发展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认识和实现,企业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技术问题,更多的应该是提高认识、系统推进、科学评价等管理问题;

b.企业两化融合战略和业务规划不能匹配一致,主要体现为部分企业制定了两化融合战略规划,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各部门在制定具体的业务规划时,与两化融合战略基本不匹配,各行其道,导致两化融合的预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c.两化融合的投资绩效不明显,主要体现为部分企业缺乏体系化的两化融合以及信息化投资绩效的管理方法,导致企业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却很难从自身的经营业绩中体现出这些投入的投资绩效;

d.信息化成本和进度控制困难,应用效率不高,主要体现为部分企业对IT项目的管理能力成熟度低,导致项目超出预算、超出实施周期的现象较多,带来了极大的投资风险,同时,企业在两化融合工作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只重视前期的信息系统建设,而在后期的系统运营维护阶段投入力度不足,导致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难以得到保证,导致应用效率不高;

e.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主要体现为部分企业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缺乏满足两化融合工作目标和要求的信息安全管理手段,虽然使用了一些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但企业仍然面临着数据丢失或篡改、信息泄露等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

总体来看,有效推动企业两化融合,亟待解决的不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各种管理问题。

因应以上各种问题,我国提出采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方法全面提升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该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企业,不分领域、不分行业、不分规模,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该管理体系的关注焦点是获取与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它能准确定位企业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需求,进一步提出两化融合实施目标,有效规范和控制两化融合实施过程,并跟踪评估实施过程是否形成了预期的新型能力、以及新型能力是否符合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要求,最终帮助企业在其发展战略框架下实现两化融合的闭环控制和良性循环。

2、企业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目的

企业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四要素,通过明确管理职责、夯实基础保障、规范实施过程、加强评测与改进来建立两化融合管理机制,实现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和全局优化,目的是使企业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使企业获得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图3出处:“贯标培训材料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和内容详解”——

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

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管理原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以下九项管理原则:

a.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b.强调两化融合的战略一致性;

c.强调领导的核心作用;

d.需要全员参与、全员考核;

e.重视过程管理;

f.实行全局优化;

g.讲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h.重视创新;

i.进行开放协作。

图4出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理论和基本框架”——中国两化融合

服务联盟、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

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的作用和贯标工作的典型流程

1、贯标咨询的作用

(1)借助“外脑”开拓思路、借鉴经验;

(2)帮助企业解决“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的问题;

(3)帮助企业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4)咨询机构可以为企业量身打造一套适宜、充分、高效的管理体系;

(5)咨询机构为企业传授知识和经验,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内部咨询师”;(6)咨询机构可以推动贯标工作的顺利开展。

2、贯标工作的典型流程

贯标主要涉及的标准文件有4项:

a.《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23000-2017

b.《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23001-2017

c.《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3002-2017

d.《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 23020-2013

五、广东省政策扶持及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申请

1、往年广东省政策资金扶持情况

2016年广东省共安排2310万元为231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每家补助启动资金10万元。除对两化融合贯标直接补助外,已将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

定纳入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互联网+”试点评价指标,并予以优先支持。各地市积极出台配套资金扶持政策,设立市级两化融合专项资金,按照1:1的资金配套比例对本市部省级试点企业、服务机构、通过国家评定的企业予以补助。广州市对通过评定的贯标试点企业每家补助50万元,服务机构每通过一家补助2万元;深圳市设立市级两化融合专项资金,直接补贴两化融合贯标1480万元,对部省级试点企业及服务机构每家给予20万元经费补贴,通过评定的企业每家奖励50万元,服务机构每通过一家奖励5万元,管理的“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优先扶持贯标试点企业。佛山市2015年补助贯标试点企业资金共1692.73万元,其中直接补贴两化融合专项资金105万元。汕头市重点开展“十百千”工程,优先推荐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工业企业,列入试点的企业将获得100万元的市级财政资金补贴。中山市给予贯标试点企业每家15万元补助,通过评定的企业每家奖励50万元,服务机构每通过一家奖励5万元;惠州市给予贯标试点企业每家5万元财政补贴。

2、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申请

(1)申报条件:

a.广东省内注册的企业和单位(以下简称: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

b.两化融合工作具备良好基础,管理规范,对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需求。

c.具有建立实施管理体系的经验,如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服务等。

d.优先支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两化融合标杆(示范)企业,“互联网+”试点企业、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获国家或省部级质量奖的企业。

(2)需提交的材料: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推荐表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申请表

c.企业两化融合现状与水平的文字材料

d.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现状与水平的文字材料

e.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f.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报告

g.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h.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证明材料

i.企业荣誉证书

两化融合现状总结材料编写说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企业,企业能否入选贯标试点,不取决于其两化融合发展水平高低,而取决于企业的管理现状是否与其两化融合当前发展水平相符合,是否能够服务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因此,请企业在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上据实填报相关数据,评审专家将根据企业所填报数据来判断企业当前两化融合管理现状与其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符合性与一致性。

(3)提高贯标试点企业申报成功率的方法的初步探讨:

a.企业有一定的装备基础和信息化建设基础;

b.从企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条件建设、信息技术在企业部门级单一业务环节的应用情况、企业跨部门和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业务协同和创新、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六个方面入手,评估企业两化融合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以及评估企业两化融合的实际效能和效益,通过这些评估,可以获得企业实际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判断企业处于两化融合的哪一个阶段;

c.根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估规范、要求和实施指南的相关规定,审视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关制度和规范是否和企业自身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相一致,如果答案为否,则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补足短板,提高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现状和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一致性;

d.根据改进后的企业情况,在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上据实填报数据,形成自评估报告;

e.根据改进后的企业情况,编写企业两化融合情况的相关文字材料。

参考文献:

1、上观新闻,“如何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工信部部长苗圩给出权威答案”,苗圩,2016-4-18 19:22

2、福建信息主管(CIO)网,“两化融合”十二五规划解读,周剑,2011-6-1 15:49:14

3、新浪科技,“工信部长苗圩: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新浪综合,2017-10-17 10:35

4、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参阅材料汇编

5、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及评定管理平台介绍

6、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贯标培训材料1-两化融合基本知识

7、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贯标培训材料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和内容详解

8、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评定培训材料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

9、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实施要点v4.0

10、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理论和基本框架

v17.0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教程文件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论文

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论文 回望传播史,传媒技术的变迁无不深刻重塑新闻业态。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融合发展的深度。当前,我国媒体融合正处于从“相加”向“相融”加速奔跑的关键阶段,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主动适应变革,大力推动变革,以自我革命的勇毅担当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从文字、印刷术的发明到电讯技术的发明,再到如今互联网的发明,人类传播经历了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未像今天这样便捷与快速,信息传播也从未像这样“全程”与“全效”。特别是在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平台,信息的发送与接收都能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其覆盖面积几乎能达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全媒体时代,新兴传播平台对于突发事件、社会民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热点事件进行讨论,瞬间扩散能力强,许多热点事件传播以“亿”为单位,无论是数量还是传播范围、传播频率都超过报纸等传统媒体。 对传统媒体而言,曾经由传统媒体掌控的舆论格局被打破,互联网正成为最大的舆论场。首先,网民在视频平台上传爆料类内容,发布信息、解读热点新闻越来越成为常态。其次,全媒体时代呈现出信息传播多元化、载体移动化、内容碎片化、传播社交化特征,导致舆论场“众声喧哗”,情绪多事实少,假新闻不时出现。再次,更值得关注的是,舆论场的议程,越来越跟着网络走。第四,一些新媒体传播平台,提供了跨越传统的地域

和职业的组织资源,日益成为汇聚新闻信息、探讨公共事务、推动社会舆论的“超级舆论集散地”,社会治理难度加大,不能不引起警思。 对主流媒体而言,应认真践行总书记媒体融合发展指示精神,应对全媒体时代挑战。通过媒体融合,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有效提升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管理部门而言,应始终把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原则贯穿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发展始终。应明确各类平台的边界、行为规范,有针对性地管理好、运用好、发展好,同时密切关注新传播动向,不能再任由其野蛮生长。

融合发展论文

勇立潮头推动媒体深度融合 办公室李亚北 自2016年3月,我已经来报社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一直在行政部室工作,但报业的兴衰起伏,也时刻的牵扯着我的神经。当今时代,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日益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成为热点话题,很多固守成规的传统媒体,在汹涌大潮中也被迫进行转变。然而到目前为止,大背景下的媒体融合还在摸索阶段。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主流媒体信息内容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报业转型的必然道路。我一直以作为廊坊日报社人为荣,廊坊日报社勇立潮头,顺势而变,先人一步开始了媒体融合发展、经营转型升级的步伐,短短几年,便建立了8大类23个媒体发布终端的新闻联合舰队,身在其中,也不由得为之感染。个人拙见,媒体深度融合必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 培养全能型记者,推进人才的融合 人才融合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传统媒体人员的培训,廊坊日报社每周五雷打不动的培训一定要坚持下去。通过一系列的新媒体思维和技能的培训,不仅要让传统出版人才充分认识和了解新兴媒体的特点和运作规律,同时还要带领传统出版人才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以加强认识,使得培训

的效果达到最大化。现实情况是传统报业的新媒体开发和技术运用都由外包公司来处理,报社的相关人员只是在粗线条的结构层面有一些认识,对实操和原理知之甚少。 其次,加强新兴媒体人才队伍建设。 2014年 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定向培养、联合培养数字出版人才队伍迫在眉睫:这种复合型的数字出版人才既要了解传统出版的特点和规律,又要懂得新兴媒体的特点和规律,熟悉编辑、营销、技术、运营和管理。 坚持“内容为王”,推进内容的融合 媒体最核心的还是内容。内容是媒体的立身之本、成长之基。高品质的内容产品既是报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新媒体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的出发点。近年来,廊坊日报社主动加速平面媒体与新媒体全面融合,做到了日常发布、扁平化发布的全新形式,形成了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媒体传播架构,形成了平面、网络、移动媒体相互配合的“新闻联合舰队”。通过发展新媒体,廊坊日报社不仅巩固和壮大了主流舆论阵地,而且有力提升了在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能力。但是,面对新媒体的现实冲击与合力围堵,我们不应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而要看到现实危机与重重挑战,通过抢抓当前新媒体发展的难得机遇,实现报社的跨越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最紧迫的就是——实现观念的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ISO体系区别是什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ISO9000体系区别是什么 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区别: 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关注焦点;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二、两化融合内容 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技术融合 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 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汽车电子技术。 2.产品融合 是指电子信息技术或产品渗透到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例如:普通机床加上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 3.业务融合 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升级。 例如:计算机管理方式改变了传统手工台账,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4.产业衍生 是指两化融合可以催生出的新产业,形成一些新兴业态。 如: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九项管理原则是的什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九项管理原则是: 1、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聚焦点的原则。 应明确当前及未来与其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并确保将这些需求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化融合全部工作都围绕着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展开。 2、保持战略一致性的原则。 两化融合的工作目标要确保其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3、领导的核心作用原则。 两化融合要一把手亲自抓,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战略决策、专门负责两化融合的管理者代表的坚强执行,以及发挥各级领导的主观能动性。 4、全员参与,全员考核的原则。 两化融合各项要求的全面贯彻落实,需要企业全员形成共识、积极配合和充分参与。企业应不断完善全员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激励,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地发挥其价值,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与企业同步发展。 5、过程方法的原则。 采用过程方法,即: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改进,主要是:以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以组织机构为保障,以业务流程为重点,确保两化融合过程持续受控,提升两化融合的效率和效果。 6、全局优化的原则。 采用系统方法,加强两化融合过程之间的有机关联性,提升两化融合的整体有效性。 7、循序渐进的原则。

两化融合的管理手册.doc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电信网络融合发展趋势的研究的论文

电信网络融合发展趋势的研究的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 网络融合的必要性 (1)pstn网的弊端逐步显现 pstn网从建设到目前的成熟应用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它为实时的语音通信提供了优质的平台,但是随着人们对各种丰富业务需求的不断提高,pstn网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业务种类单一,只能提供窄带话音业务。 网络节点过多,维护管理困难。 呼叫控制与承载相关,信令和话务均需逐级转发,浪费网络资源。 业务开发复杂,能力有限,业务开展困难。 所有这些问题,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在此时internet网络发展得如火如荼,它是作为一个“尽力而为”的网络而出现的,其简单、灵活、开放性的特点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宽带用户量因此得到高速发展,大有超过交换网之势,但是正是由于它“尽力而为”的特点,使得其qos无法保证,无法提供电信级的可靠安全的网络。

这一切使得人们不得不寻求一种更灵活、更开放、更安全、更可靠、更易于维护的网络技术,在这种情况下,ngn网络应运而生。 (2)多网融合需求不断增强 从网络运营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的电信网络已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包括固定电话网、移动网、有线电视网、网、internet网等,这些网络的格局纵向独立,每种不同网络有其特定的网络资源组成方式,并基于这些网络资源提供特定的功能和业务。这种“一种业务,一种网络”的网络格局已逐渐暴露其固有的弊端:多种复杂的协议、复杂的网络共存;网络管理和维护成本很高;不利于网络资源尤其是传输资源的共享;不便于跨网络多功能综合业务的提供。 从业务需求的角度来看,固定话音业务逐渐萎缩,移动和数据业务快速增长,用户对个性化、多样化业务需求不断增强。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多种网络融合对于用户来说,可使用任一终端(移动台、pda、pc等)通过任一方式接入网络(wlan、dsl、gprs等),而且号码可唯一、帐单可唯一,非常方便灵活;对于网络运营商或业务提供商来说,可以提供丰富、统一的业务,便于市场细分,扩大客户群和提高客户忠诚度,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对

最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GBT23001-2017)

最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GBT23001-2017)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现状(同名513)

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现状(同名513)

的人、才、物的投入,获得预期满意效果的重要投资。信息化建设务必要在持续、有序、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逐步开展工作。为了保证公司信息化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信息化指导方针: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效益驱动、应用为先;分步建设、稳健推进。 全面规划、统筹安排 公司两化融合信息化建设是支撑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项 重要内容,在规划时,必须全面、长期,要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同时,信息化建设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必须加强领导,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在公司总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级下属单位积极配合、各负其责。 效益驱动、应用为先 虽然现在各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术语也层出不穷,但是,我们要本着务实的原则,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规划公司的信息化进程,不能把所有先进的技术、所有先进的系统都要规划在方案中,要有所选择,每一项系统都要能解决一些管理问题,按照各项系统的重要程度、紧急程度决定系统的先后顺序。 分步建设、稳健推进 必须紧密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在未来实施过程中,逐步进行。同时,必须采取稳健性原则,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上各个系统。 1.3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公司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为: 以应用系统建设为主体,重点建设关系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应用系统; 以应用系统建设为主体,重点建设关系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应用系统;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心,强调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广泛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为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信息化经验的积累 1.4信息化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 为规范公司员工合理的使用信息化工具,制定了《局域网的有关使用方法及规定》、《机房管理操作程序》、《公司网站管理制度》、《系统部主管岗位责任制》、《网络管理员岗位责任制》《plc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电子设备维护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文件,为信息化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在信息化的日常操作中,建立主管领导审批制度,如对电脑的申请需要填写《设备申请单》,维修需要填写《故障申报单》,对公司邮箱的申请需要填写《公司邮箱信息申请表》等等,通过这些手段来保证信息的正确运行,减少员工对信息工具的误用。 加强相关员工的培训工作,如在2013年初针对中层以上员工及相关后勤岗位员工,进行了执行力封闭培训,使之熟练使用企业邮箱及faxmail邮箱平台,并将飞信等即时工具引入培训,实现内部管理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管理成本。 加快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由公司总经理直接负责管理。 1.5信息化组织机构 1.5.1信息化组织结构图

两化融合模拟试题有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理论与应用部分分)题,每题0.2516(一)判断题(、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1. 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A)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 A. 对 错B. 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20252. 中国制造) 人才根本。(B)( A. 对 B. 错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应对3. 国际竞争格局调整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两)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B 化融合) A. 对 B. 错 4.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A(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对 B. 错 5. KSF分析是将本行业内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差

距及造成差距的原因,差别之处就是关键成功因素。(A) A. 对 B. 错 6.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综合集成主要应评估两化融合环境下跨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B) A. 对 B. 错 7.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企业的质量提升、顾客满意、计量等不属于两化融合评估内容。(B) A. 对 B. 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统领性方法论。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A. 对 B. 错 9.《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2013-2018年)》中的“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

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A)* A. 对 B. 错 10. “供应商及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不属于《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里的信息化管理内容。* A. 对 B. 错 答案:B 出题点:管理办法1.1 11. 根据《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未纳入信息化年度** 计划的信息化项目,原则上不立项、不建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对 B. 错 答案:A 出题点:管理办法3.10.3 12. 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2013-2018)》,“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行动”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智能制造需求,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高重

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裂变式发展,中国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产生了新媒体,出现了二者的冲突与竞争。如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竞争中融合并共同发展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要沿着正确方向,推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现代化的传播体系。“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方向。 1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1.1传统媒体,是相对于新媒体而言的,以传统的大众传媒方式进行运作,主要形式有电视、报刊、广播等 1.1.1专业化 传统媒体发展时间长,已经具备了专业化团队。每一本书和期刊的出版,从搜集资料、筛选内容、编纂文章到制作成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人员把关,岗位职责明确,因此创造了许多一流的作品。同时传统媒体在其长期的专业化运营过程中,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形成了品牌效应,公信度较高。 1.1.2深度化 传统媒体创造的作品内容具有较强的剖析力度,有深度。每一种图书、期刊都有相对应的研究领域,同时他们还根据受众的需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撰写,创造了很多学术水平极高的作品。传统媒体注重科研创新、开拓新的研究高度,推动了学术发展和科研进步,这是一般的网络期刊所不能比拟的。 1.1.3价值高

传统媒体既要创作满足大众口味的通俗读物,也要出版具有社会价值、经济效益低的学术著作;既要有娱乐节目,还要有科教节目,价值比较高。但新媒体考虑更多的是利润。 1.2新媒体是指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科技的产物,主要包括互联网、网络电视、数字报刊、手机信息等 1.2.1个性化 传统媒体基本上是大众化的,但是新媒体面对受众可以做到更加精细,更加具体个性化,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的需求。每一位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信息内容、电视音频和节目内容。 1.2.2多样化 新媒体具有多样化的形式,既有文字、画面还有音频,还可以把三者融为一体,从而把抽象变成形象,做到即时的扩展信息内容。同时用户还可以一边看文字图片,一边欣赏音乐。功能多样化使受众可以自由选择。 1.2.3互动性 传统媒体是单向线性的,缺少互动。而新媒体是双向的,互动性很高。在网络上出现新的信息,受众可以评论,也可以转发,实现即时交流。 2河北省传媒发展现状 河北省作为传媒大省,其中报业、期刊、图书、广播、电影、电视以及网络传媒等构成河北省传媒产业集团,它们各自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已经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虽然传统媒体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也面临着众多新媒体的干扰和冲击。1)近几年报纸发行量减少,千人拥有量仍然偏低,优秀报纸数量偏少。发行量最多的是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主

两化融合实现过程技术实现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实现过程技术实现管理程序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XY XY/XG 2009-2015 版本号:A/0 实施过程技术实现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实施策划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09-01发布2015-09-06实施 发布

1 目的 技术实现要确保技术方案制定者的多样性,选择适合自身的技术获取方式,确保技术与业务管理的高度融合。 2 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公司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技术实现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管理职责 4.1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批两化融合项目技术方案。 4.2 信息部 4.2.1 负责组织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组织论证可选技术路线; 4.2.2 负责组织审查技术方案; 4.2.3 负责跟踪和控制技术方案的实施进度、质量、调整、变更等执行情况。 4.3 各部门负责各相关责任部门参与技术方案的审查确认。 5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 总要求 5.1.1 相关要求 5.1.1.1 公司制定两化融合技术方案时,应确保:明确两化融合技术方案的实施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技术实现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按照规定的程序确认和批准技术方案,包括得到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实施主体的确认。 5.1.1.2 技术方案应为将来的扩展留有余地采用的技术应当能无缝升级;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多系统并存所需的互操作能力,以及多种资源管理能力;尽量保证技术基础架构的连贯性。 5.1.1.3 公司应对存放于纸面、手头或其他载体的必要基础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和标准化。 5.1.1.4 公司应确保技术的应用主体全程参与技术获取过程,关注技术获取后的消化吸收与利用,采取有效手段对相关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确保技术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5.1.1.5 公司应适当保持技术获取的记录,如技术文档、操作手册、培训资料等。 5.1.1.6 公司应采取例会、周报、月报、专题会议等适当的方式,必要时采用里程碑评审等监视与测量手段,跟踪和控制计划、进度、质量、调整、变更等的执行情况以及相关方反馈等动态信息。 5.1.1.7 公司在监督与控制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点识别和风险控制,制定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 5.1.1.8 公司应适当保持监督与控制的记录。 5.2 业务描述 5.2.1 前期准备

两化融合贯标项目实施方案

两化融合贯标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并确保贯标不走形式,落到实处,实质性支撑两化融合创新工作的成效,需要确保本次贯标工作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推广并提升对两化深度融合的认识:认识到XXX企业战略及对未来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认识到信息化、互联网+环境下XXX企业所需要的新型能力;借助贯标机会,对主要创新部门、自动化部门开展两化融合相关培训,提升各环节的认识水平;积极争取两化融合及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各项专项资金的支持; 第二:建立有效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在XXX企业 范围内,策划并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明确XXX企业两化融合的范围与边界、两化融合的方针与目标,策划并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编写并协助审核通过两化融合管理手册,重点针对移动互联的两化融合的优秀做法及其他遴选出来的两化融合先进做法,协助相关业务环节形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相关文档资料。 第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推进:根据XXX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目标要求,制订与之匹配的技术方案、进度安排、实施方案等,确保企业战略落地及实施。 第四: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试运行:在遴选出来的相关领域挖掘出XXX 企

业的新型能力,并划定贯标边界与范围推进管理体系的实施,完成体系试运行、内部审核、管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对新型能力的打造成果进行监测与考评:根据贯标要求及贯标过程中明确的两化融合方针与目标,对相关的新型能力(如MES支撑下的数字化生产 管控能力)的打造效果进行测评和考核,确保达到贯标形成的短期的两化融合目标考核要求; 第六:确保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定;通过与咨询机构、评定结构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本次贯标结果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根据工信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及相关的评定规范,为确保贯标效果,本次贯标将建立以XXX公司总经理为最高管理者的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该组织在公司内部需要以正式文件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 1、两化融合领导小组 主要包括: 1)总经理,担任最高管理者 2)负责两化融合工作的副总经理,担任管理者代表,领导小组组长 3 )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确定的贯标范围,邀请相关部门的主管领导 担任本次贯标领导小组的副组长 2、两化融合工作小组 两化融合工作小组向两化融合领导小组汇报,主要成员包括: 1 )信息自动化运营部主任,工作小组组长,贯标项目总监,负责贯标项目

两化融合

1.GB/T23020-2013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四个阶段:D 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 2.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戴发展水平处于:C 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过度阶段 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C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4.谁是两化融合需求的提出者和工作贯彻落实者A各个职能和层次的全员 5.基础资源的()是技术获取的重要环节D 数字化和标准化 6.()正逐步成为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支持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基础资源D 信息资源 7.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的制定应以()为导向B 8.存在“开发费用高,维护困难,系统维护需要开发长期支持”等缺陷的企业IT项目建设模式()B 9.企业管理中职责划分应以()为纲A 10.()的创新最活跃、带动力最强,渗透性最广?C 11.组织结构是()A 12.企业两化融合涉及到的智能和层次为()D 13.企业制定两化融合目标直接依据是()C 14.()是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手段D 15.对数据进行采集、()、传递、加工和输出的过程称为信息处理B 16.企业应有效地(),以加速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A 17.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是一个()的过程B 18.企业应确立覆盖企业、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考核依据应包括()D 19.()应按照策划的周期、定期主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审活动C 20.企业应以()为导向制定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并将其分解至相关部门和岗位C 21.生产事业部在ERP系统中接受到生产作业计划后,可通过()系统进行排产D 22.制造业企业一般以()系统作为产品技术信息化集成平台D 23.制造企业一般以()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集成平台D 24.PEST分析法是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主要用于对企业所处的总体宏观环境中影响战略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B 25.根据波士顿(BCG)矩阵,市场增长率高,相对市场份额高的业务称为()B 26.如果要确定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机会和创造产品和服务差别化的机会,以为分析工具最适宜的()B 27.SWOT分析矩阵是管理咨询人员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和战略匹配分析时常用的一种工具和方法,以下关于SWOT分析矩阵说法,正确的是()D 28.职、责、权对应是组织设计的重要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29.集权和分权是相对的,适度的分权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下关于分权管理的说法,错误()C 30.()是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的活动D 31.一个完整的流程图包括“基本信息,流程图,流程说明,流程相关制度和管理表格”其中()主要由流程设计的部门和流程图组成、反映各部门或岗位间的活动l流转B 32.咨询人员对企业流程进行诊断,一般可以采用“六性”原则,即流程与战略和匹配性,关系依赖性,流程的震荡性,流程的控制性,效果与目标的一致性,竞争性,其中流程的震荡性指()B 33.精益生产方式是指整体优化的观点,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发挥人的因素为根本,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谋求利益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以下关于精益生产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C 34.以下关于流程型生产,错误A 35.“OA”代表中文A 36.准时化生产方式(JIT)运行基础是()A 37.以下对准时生产方式(JIT)错误是()A 38.按任务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可以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量生产,以下选项中,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特点()C 39.生产作业计划也称短期生产计划,它是把企业的全年生产任务具体地分配到各个车间、工段,班组以至每项工作的工作,规定他们在月、旬、周、日以至轮班和小时内的具体生产任务,从而保证按品种质量,数量期限和成本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以下关于生产作业计划合理性的原则和标准的说法,错误()C 40.运营管控型模式最终目标是去除集团内部的()A

两化融合系统技术实现方案模版

两化融合系统技术实现方案模版

文件编号:WTKJ-IFI-P3/2-009 实施过程技术方案 XX股份有限公司 XX年XX月

1.关于本方案 [这里描述本方案和招标方技术文件规定的内容的对应性。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的突出我们方案的要点,便于招标方快速理解。] 2.概述 2.1.项目背景 [介绍本项目的背景,一般来自于招标方的技术文件,也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背景做介绍,便于方案阅读者了解项目的背景知识,便于理解方案的后面章节。] 2.2.建设目标 [一般来自于客户招标文件,明确系统建设的目标。] 2.3.建设原则 [这里描述系统的建设原则,一般比较统一,以“XX性”等系统属性为中心进行描述。] 3. 需求描述及分析 3.1.概述 3.1.1.需求分析目标和任务(可选) [这里描述经过需求分析要达到的目标,从大的方面描述需求分析的任务。] 3.1.2.需求分析组织方式 [需求分析包含两部分,首先是需求描述,包括业务需求、接口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以及其它补充需求。其次是需求分析,

包括对系统涉众的分析,列举所有与系统有关的角色,清楚的说明她们是如何看待和使用本系统的。接着以系统用例图的形式描述系统的总体功能需求。最后,描述本系统对技术架构的需求,用于指导后面的架构设计。] 3.2.需求描述 [注:如果方案包含多个应用和子系统,可按应用或子系统分别描述需求。] 3.2.1.业务需求 [这里用文字和流程图描述业务需求,目录可自行组织。] 3.2.2.接口需求 [这里描述所有和系统有联系的接口方面的需求。] 3.2.3.性能需求 [这里描述系统的性能需求。] 3.2. 4.安全需求 [这里描述系统的安全方面的需求。] 3.2.5.其它需求 [这里能够描述其它无法归类的客户需求。] 3.3.需求分析 3.3.1.系统涉众分析 [这里描述和系统相关的用户,包括客户,最终用户细分,她们在系统中的职责以及她们如何使用系统。简单的说,就是本系统的所有干系人及职责描述,相当于用例分析中的角色。]

【最新2018】新闻系毕业论文:媒体融合发展-word范文模板 (2页)

【最新2018】新闻系毕业论文:媒体融合发展-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 新闻系毕业论文:媒体融合发展 一、大数据引领“互联网+”时代 我国网民达到了7亿,超过美、日两国总和,且在持续增长。伴随着科技发展,一场数字革命正在中国风起云涌,互联网正在重塑国人的生活方式。xx 总理在201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概念,要求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这一概念一时间称为社会各界追捧的热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被定义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1] “互联网+”的水到渠成,不得不依赖于对大数据资源的开发。经过十几年来的积累,大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乃至全社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遍布各行各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数据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数据的生产者。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被互联网记录,形成数字化的集合,数据的积累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通过海量的信息归纳,智能的筛选和分析,大数据在当今社会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各行各业无不重视数据的应用,数据分析可以生成精确的结果,从而指导生产、发展;其次,一二十年前,互联网技术尚未成熟,也并不普及,抽样式的统计并不十分可观、全面,而现在每一个数据点都可以轻松捕捉到;第三、我们无需大费周折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利用数据的统计相关性就可实现,并且这些相关性的统计不再需要科学或者统计的模型。 二、大数据挖掘对传统行业的颠覆 目前,大数据已经开始向各行各业扩散和渗透,通过利用大数据,从而创造新的需求、商机以及预测未来,进行资源合理分配,最终使社会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商业领域是最先利用大数据的行业,对商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亚马逊、京东、易迅等电商网站会根据消费者在网页的浏览习惯和浏览的商品种类,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商品。在对个体消费者购物习惯进行跟踪推荐的同时,这些电商网站还在页面侧边出现“浏览过此宝贝的人还浏览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主席率先提出 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经过5年的发展和完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主席继续完善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科学发展的观念,两化融合的概念就此形成。 编辑本段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两化融合

根据上述理念,高新民认为融合最关键的问题要有好的方法论,用方法论来指导融合的过程,可以保证持续不断。就是说一定要建立一个体系架构,它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循环不断的,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在 “塑造企业价值—2010企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表示:工信部将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的工作,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精细化、规模化地推进各行业“两化融合”。 董宝青副司长在会上表示:软件行业不能只是软件的销售,绝对不是软件卖出去后,用户的需求就满足了,必须从单一的软件销售转变为服务的后续延伸。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条件,装备制造业要做“两化融合”的主力军。 编辑本段装备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标、策略和行为。 “两化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软件实施只是其中一环,咨询实施一体化将单纯的软件实施扩展为之前的IT战略规划、业务流程梳理、流程优化、非ERP的流程E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提升等。 采用咨询实施一体化的服务模式,突破了咨询公司、软件实施公司原有的服务局限,通过管理与信息整合服务总包、专业外包等方式,形成与企业和所在行业更紧密的服务,是将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大领域“无缝集成”,真正实现“两化融合”的必由之路。 十多年来,延展咨询在为中国企业持续进行管理咨询与信息化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管理理念、总结“两化融合”的方法,整合软件工具和行业资源,逐步形成特有的“咨询实施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单有方案,无法实施”和单靠咨询公司、实施公司或者企业一方,不能持续进行“两化融合”的突出问题。延展咨询发现信息技术可以是“交钥匙”工程,但是企业的管理与信息整合本质是管理提升、是“两化融合”,不可以是“交钥匙”工程。延展咨询提出的流程管理2.0方法,从业务流程这一企业基础管理的角度入手,采用与企业互动而非交钥匙方式,与企业一起工作,伴随企业一起成长,使企业从最初的抛纸单、抛图纸向流程优化、流程E化转变。 在两化融合大趋势下,制造企业CIO必须应对的八大挑战 第一,如何有效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如何能够让流程化繁为简?如何让流程得以贯彻?如何有效监控业务流程的执行?CIO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致力于让业务流程可视化、标准化、自动化,创建一个统一的业务流程库,实现信息系统之间基于业务流程的集成。 第二,如何有效应用最新的IT技术。IT技术在应用实践当中,不断产生出新理念(例如绿色IT、智慧地球、清晰企业、物联网)、新理论(例如EA,企业架构)、新构架(例如SOA)、新模式(例如SAAS、云计算、云安全)和新技术(例如广域网加速、内网安全),CIO应当积极地吸纳这些新兴技术的精髓,同时谨慎地拂去泡沫,为我所用。 第三,信息系统如何跟上企业的快速变革,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国的经济在政府政策与投资的拉动下,已经初步走出低谷,开始走向复苏,尤其是汽车行业的表现十分抢眼;而一些与基础建设投资密切相关的行业,实际上并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在过去的一年依然高歌猛进,例如铁路、工程机械;同时,3G给通信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民生有关的行业,如消费品、制药,则保持稳步发展;中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 北京XX有限公司 发展历程和阶段 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信息中心隶属于总工程师办公室,主要负责公司整体信息化的建设。北京XX 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方针为:“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重在实效”,围绕企业整体发展规划,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框架,细化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集中资金、资源,重点突破,解决瓶颈,以点带面推动“两化”建设。在此方针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与积累,信息中心已完成了中心机房建设、OA信息化办公平台建设,PLM、QMS等众多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为公司建设了一条强劲的数字神经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力量,给公司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初级阶段(2003年至2007年):2003年,公司正式成立信息中心,开启了北京XX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之路。2004年,公司编制了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并在规划指引下完成了中心机房的建设,制定了信息类管理制度,全公司实现办公部门计算机普及,搭建了覆盖全公司的局域网并搭建域管理环境;在工程设计部门全面实现图文档电子化,PDM系统投入

使用,实现了产品设计流程管理;在财务方面引入金蝶K3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化。2007年,北京XX公司通过了美国XX公司安排的专业审计公司的IT审计,全面实现软件正版化,为公司的信息化发展铺设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2007年起,北京XX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开始大踏步前进,2009年公司制订“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按照公司长远战略目标,构建了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和总体流程,并按照此架构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后建设了OA办公平台、移动办公平台、XT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QMS质量管理系统、CAPP智能工艺推理系统、基于ITIL理念的ITSM(IT运维管理系统)等平台和系统,并将PDM系统升级为PLM系统,与CAPP、QMS实现数据同源,与XTERP系统集成,使设计者可以直接查看调用库存材料,初步实现设计、工艺、采购、质量、用户服务的应用集成。同时,北京XX公司非常注重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2013年起,公司将服务器虚拟化的成功经验延伸至客户端虚拟化层面,利用虚拟桌面技术降低企业硬件投入,并实现对客户端数据的服务器级别保护。2015年北京XX公司制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在“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架构基础上,提出“总部+基地”的建设规划、“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等全新内容,并将两化融合思想纳入“十三五”规划中,致力于实现信息化战略目标:打造全球化、精益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