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带雨林环境效应、开发和保护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带雨林环境效应、开发和保护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带雨林环境效应、开发和保护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带雨林环境效应、开发和保护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带雨林环境效应、开发与保护

一、知识讲解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非常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物体最容易遭到破坏。

3.(1)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间的协调程度。

(2)水热条件是影响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的条件。在热带雨林地区,虽然土壤贫瘠,但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导致生物循环旺盛,使雨林成为生产力很高的生物群落。

4.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2)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开发

5.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二、经典高考试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a、图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

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若表示赞同,需要从热带雨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说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非凡性,以及发展旅游业对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推动作用,若不赞同,需从发展旅游观光给该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来回答。

答案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较大(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

三、跟踪训练

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和效益。读“人工浮岛示意图”,完成1~2题。

1.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

A. 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

B. 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

C. 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D. 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

2.以下水域中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

A. 北美五大湖

B. 亚马孙河

C. 太湖

D. 里海

【答案】1.B 2.C

【解析】第 1 题,人工浮岛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体富营养化区域,其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从而抑制藻类植物生长,净化水体的功能。第2题,由题干可知,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我国太湖由于周边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水中氮磷浓度较高,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

某国湿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读该国区域图,回答3~4题。

3.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形成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④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

①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②美化环境,观光旅游

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④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3.A 4.A

【解析】第3题,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地形、降水量、蒸发量等角度分析。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不利于排水;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许多冰蚀湖泊,地表积

水较多;当地的地下水位较高。第4题,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观光旅游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属于湿地的经济价值。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形

C.夏季风D.海陆位置

6.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石漠化 B.乙地——沙漠化

C.丙地——水土流失 D.丁地——土壤盐碱化

【答案】5.A 6.C

【解析】第5题,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是低温(月平均最高温在7℃以下),其次是风及土壤等条件,而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纬度等。读图可知,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向北逐渐降低,且与纬线平行,所以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第6题,读图并结合中国地形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乙地位于华北平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旱涝、风沙、土地盐碱化;丙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丁地位于三江平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湿地减少、水土流失。

下图是青藏高原湖泊巴木错位置示意图,下表示意某年该湖泊面积(S)及该湖泊所在区域气候要素情况(P表示降水量、T表示气温、E表示蒸发量)。据此完成7~8题。

项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①降水量②流域面积③气温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巴木错4月面积比2月还要小,达到年内最小值,其原因可能是( )

①4月降水量增大不明显,但蒸发量比2月大很多,湖泊水量减小②2月气温低,湖水结冰导致湖泊面积较大,4月湖冰融化,水面下降③4月工农业生产大量从湖中引水,导致湖泊面积减小④4月的降水量比2月小,导致湖泊面积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7.C 8.A

【解析】第7题,巴木错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从表中数据可看出,降水量较大时,巴木错面积较大,降水量减小时,巴木错面积较小;春季气温回升时,湖冰融化,巴木错面积减小,因此,巴木错面积年内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和气温的影响。第8题,4月气温回升时,湖水蒸发量大,湖泊面积较小;2月气温较低,湖水结冰,湖泊面积较大。

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

建设。完成9~11题。

9.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10.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B.荒漠化范围缩小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11. 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 )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②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9.C10.D11.D

【解析】第9题,喇叭泉林场位于干旱区,植被依靠地下水生存,上游引水过多,林场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树木死亡。第10题,树木大量死亡,使清河绿洲北部的生态安全屏障整体防护功能大幅度衰退,林地内原已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流沙开始南侵,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向南扩大,区域土壤肥力降低。第11题,外围和内部林带建设,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农田蒸发量减少,树木蒸腾增加,空气湿度增加;大行距内耕作低杆农作物,林地间土壤熟化过程加速,水肥条件优越,沙棘和枸杞的生长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海子湿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该湿地为黄河变迁留下的故道,7km黄河水量流经湿地南部。调查发现,黄河开河(河流解冻)前后两个时间段迁徙至南海子湿地的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以2006---2007年为例,黄河开河之前,首批迁徙到湿地的18只大天鹅,采食酸模叶蓼为主,占食物组成的99.4%;黄河开河之后,迁徙到湿地的120只大天鹅,采食玉米为主,占食物组成的69.7%,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与本地的优势植物以及你生产有着紧密的关系。

每年农民把玉米种到岸滩上后,往往不到收货季节就会被上涨的河水淹没,最多也就是三年一收,典型靠天吃饭的种植模式。

(1)据图,分析该湿地形成的外力作用过程。

(2)评价当地种植玉米的区位条件。

(3)推测大天鹅在黄河开河前后采食植物数量、品种产生差异的地理原因。

【答案】(1)该湿地地处黄河上游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洪涝、凌汛导致河流泛滥,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形成季节性低浅滩涂和浅水沼泽、湖泊等湿地。

(2)位于中温带,具备一年一熟(春种秋收)的热量条件、岸滩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等有利条件,但当地洪涝严重(或多夏涝、凌汛)导致三年一收。

(3)黄河开河应为河冰融化,发生凌汛的季节。开河前,气温低河流封冻,大天鹅只能栖息在非结冰水域,栖息范围小,食物来源少,以当地天然优势植物为主;被黄河水淹没的玉米,在整个冬季都被冰面封存;开河后,大量未收到的玉米浮出水面,也为集中迁徙而来的大天鹅提供了食物。

【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可知,南海子湿地位于黄河上游的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黄河该河段有凌汛现象,在黄河解冻后产生的洪涝导致河水泛滥;又黄河携带来的泥沙在此河段由于地势平坦,流速变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形成季节性低浅的滩涂和浅水沼泽、湖泊等湿地。第(2)题,评价玉米种植的区位条件可以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内蒙古位于中温带,具有一年一熟(春种秋收)的热量条件,该地区有黄河经过,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同时由于黄河的季节性泛滥,使岸滩的土壤肥沃,适合玉米种植。由于该地夏季多暴雨、冬季多凌汛,黄河泛滥严重,导致黄河三年一收。第(3)题,从题干可知,

黄河开河应为河冰融化,即发生凌汛的季节。在黄河开河前,河流封冻气温较低,大天鹅只能栖息在非结冰水域,栖息范围小;此时的玉米已被黄河水淹没,整个冬季被冰面封存,食物来源少,大天鹅只能以当地天然优势植物——酸模叶蓼为主;黄河开河后,大量未收到而被冰封的玉米得以浮出水面,为集中迁徙而来的大天鹅提供植物。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流域,该流域分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分析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的原因。

(2)推测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对①②两地径流量变化大小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3)指出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

【答案】(1)亚马孙流域雨林面积大,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2分);生物循环旺盛,蒸腾作用强

(2) 影响:与①地相比,②地径流量变化更大

原因:与①地相比,②地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其降水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降水受雨林减少较小;②地流域面积较大,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强。

或答与②地相比,①地位于亚马孙流域西部山区,形成降水的水汽很大一部分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①地流域面积较小,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弱。

(3) 对雨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提供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雨林的保护;建立国际基金。

【解析】第(1)题,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主要是因为雨林面积大,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蒸发旺盛,蒸腾作用强。第(2)题,如果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①地位于西部山区,形成降水的水汽大部分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

①地流域面积较小,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弱。②地位于入海口,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降水受雨林减少较小。②地流域面积较大,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强,径流量变化更大。第(3)题,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主要是对雨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提供雨林观光、生态旅游。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雨林的保护。建立国际基金。

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多场辩词

两岸赛: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初赛第一场 。 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自然为本(台湾清华/浙师大) 程序发言: 正方一辩: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支起来。现在,请各位给我三分钟,我将带领大家拯救地球。李白诗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说的什么,说的是唐朝的黄河,而今天的黄河呢,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工厂、家庭废水是这么样地流进孕育我们中华文化五千年的长河之中,在上游地带,滥砍滥牧导致内陆沙漠化严重,滚滚黄沙是这么样的流入黄河之中,到了下游沉积,听说黄河到了下游已经成了陆上河,已经成了悬河。据专家判断,如果这么情形再不改善的话,那么不出十年,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在中国沿海地带,工业发达,是的,工业发达带给人们无比的进步,可是也带来了空气污染问题,空气污染不但伤害人的呼吸系统,更重要的是,它带来酸雨的危机。这么说好了,在某些特定的沿海地区,酸雨的酸正可以跟醋相提并论。酸雨不但侵害了森林,使农作物减产,更侵害了建筑物。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作调查指出:在中国300多个大城市中,有70%以上的城市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了,为什么是因为空气太过污浊了。好,我们再把观点放到国际上来看,在中南美洲地带,人类照样砍伐热带雨林,导致种种严重的后果。如果说:很多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珍贵物种,就这么样地从地球上消失了。砍伐热带雨林,还来一种严重的后果,对人们人类有所影响的,就是温室效应。大家可能会觉得,温度如果上升一两,并没有关系,大家错了。因为,

温度的上升会导致南北两极冰山的融化,而冰山的融化则会使海平面节节升高。根本联合国的调查指出,当海平面只要升高一公尺,有许多低地国家就会消失。像马歇尔群岛,如果海平面上升一公尺的话,它将有80%的土地没入水平面以下。或许,我们再不作点努力的话,那么今天我们站的这个会场里面将会变成一片汪洋。说那多么,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人类也就是作为环境的破坏者,那是毋庸置疑的。好,我们回到今天的题目来看,所谓的本是什么,我方认为所谓本是根本,根源。因为我方觉得,要做环境保护要从根源,根本来着手,才是正确的。人类既是环境的破坏者也是环境的保护者,各国元首制订了各种环境公约来保护这些环境。好,根据以上两点,第一点,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第二点,人类有能力来保护环境,因此我方认为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谢谢大家。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评委,大家好。对方在陈词一直告诉大家,环保应该由人去做,可是我们今天谈论的并不是一个谁去做的问题,而是一个怎样做的问题。难道说谁去做就是以谁为本,那么以自然为本是不是让自然去保护自然呢显然对辩题理解有误。回首往昔,当人类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一路战天斗地,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时候,却发现自然已经被我们征服得满目疮痍。今天面对着环保这样一个关系着人类未来命运的系统工程,如果我们依然身陷自我中心而不能自拔,那环保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南辕北辙。首先以人为本的环保观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它意味着人是一切的尺度,人是一切利益的中心,而自然只是实现人的目的工具和手段,这必然导致是工具理性的谬误。其次以人为本的环保观在实践中是无效的,人总是要分为不同的民族、国家、利益集团,以人为标准,并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标准。几十年全球环保运动表明,在以人为本的环保观下,环保只能是点上治理面上破坏,局部好转,全局恶化。今天我方认为环保应以自然为本,即环保应以维护整个生态

2019高三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最新资料推荐------------------------------------------------------ 2019高三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环境保护答题模板▲环境保护考查内容包括: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分布; 2.原因/成因——自然+人为;(“自然”原因一般包括水体的自净能力、地形的封闭程度、大气的稳定程度;“人为”原因更主要) 3.危害/影响——自然+社会经济;(针对“表现”得出) 4.措施/建议——控制人口增长、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技术、环保意识等;(针对“原因”得出)①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效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②生态破坏: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③资源短缺:“开源” (开发新能源、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 (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问题成因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污染排放出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 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活动排放的生产垃圾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危害防治措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节约和提形 1/ 12

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人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畜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腐蚀建筑物尾气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合理布局工业生产,等等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生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长繁殖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听力,诱发各种疾病,等等受者的防护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意外事故发感觉器官而死亡;石油氧化分解会生,围油栏,使用吸附材料、消耗水中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生消油剂进行处理存;破坏海滨风景海洋石油污染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例 1】现代社会,灯光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新的灾难——光污染,其常见的污染源是夜晚不合理灯光及玻璃幕墙。 夜间灯光影响天文观测、人的视力及免疫系统、干扰趋光性动物的活动、扰乱植物生理节奏。 城市建筑的玻璃幕墙会干扰候鸟迁徙方向,其强烈的反射光也是交通事故的凶手之一。 请为缓解我国城市光污染问题,提出可行的措施。 【答案】限制城市夜晚灯光照明时间;限定夜晚灯光的亮度;城

选修六-环境保护测试题

选修六环境保护测试题 一、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 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①沿海高,内陆低②西部高,东部低 ③北部高,南部低④东部高,中西低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 因素是 ①地区能源生产总量 ②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③地区国民生产总量 ④地区国民人口总量 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石油资源丰富③天然气资源丰富④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③④ 4.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农业退水④家庭炉灶⑤水土流失⑥酸雨 A.①②⑥ B.①②③ C.②④⑥D.④⑤⑥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 耗水量表”,回答5~7 题。 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5045 514 387 288 1344 5、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6、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7、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8、读下面相关示意图,指出其中符合自然资源的图例是

辩论赛材料 保护环境以自然为本

电子1104班辩论赛 反方问题稿 作者: 第 1 页 共 1 页 2011年10月8日 1. 人类是由自然创造的,那么为什么在保护自然环境的时候还要以人为本而非以自然为本? 2. 保护环境的最终目标不就是返回最初的自然状态吗?那么为什么还要以人为本? 3. 人们在保护环境的时候经常强调以人为本,总是要先发展经济等与人息息相关的东西然后 才能开始着手保护环境,这是否体现了人类的自私? 4. 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类的经济等内容,这样就会影响环境保护的进度和效果。 5. 如果以人为本的进行环境保护,那么就应该首先发展人类的经济,可是这样的话不就会更 加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吗?这明显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初衷背道而驰。 6. 保护环境应该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不应该先发展经济和技术,然后再治理环境。如 果那样的话,会有更多的人成为环境问题的受害者,又会有更多的珍稀物种从地球上消失,这难道是保护环境所应该做的吗?保护环境本来就应该是人类发展的初期就进行的,但是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现在人类认识到这一点了,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不应该一发展经济等接口继续拖延。 7. 连某些动物都能自觉的保护环境,那么人类还有什么理由要要以发展自身经济等接口来拖 延保护环境的进程呢?为什么还要以人为本呢? 8. 保护环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是现在还是有不少的企业在违规排放污染物、违规 砍伐森林等等做一些对环境保护极为不利的事情,它们这样的生产活动不就是为了一些经济利益吗?不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吗?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们的行为不就是在“以人为本”吗?这难道就是保护环境?还是在毁灭环境? 9. 电视上的公益广告常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然而日本现在仍然每年出海捕鲸,其 目的就是食用而非科研,而食用鲸类不就是对人文传统的关怀吗?这样的以人为本严重的糟蹋的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各种濒危野生动物,这难道就是环境保护吗? 10. 以人为本的发展会使得工业生产等活动变得更加发达,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石油、煤炭等很 难再生的能源,并且排放出大量的CO 2。排放CO 2本身并不是破坏环境,但是过多的排放CO 2就会导致温室效应并引发一系列的严重问题。而如果要以人为本的保护环境这样的问题肯定无法避免,这样不就失去了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了吗? 11. 在人类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一直在被破坏,其原因就是人类的自私,只为发展 自身而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那么现在,当我们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的时候却仍然喊着以人为本的口号,这不就是为人类的自私找的借口吗? 12. 保护环境本身就保护自然,以自然为本还有什么可争辩的呢? 13. 其实,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人类就开始不自觉的破坏着周围的自然环境,但是和其他的 生物一样,当时对环境的破坏是微不足道的,是自然完全有能力恢复的。然而现在,人类的环境的破坏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其原因就是发展的结果。经过了这么多年以人为本的发展,现在是不是也应该放弃这一观点,而以自然为本的保护呢? 14. 对方辩友始终认为保护环境应该以人为本,那么如果要以人为本的开展环保活动,那么以 人为本的环保能有多大的可行性?我想,其最终的结果肯定很难达到保护环境的标准。 15. 前段时间,我国部分地区曾经出现“马路上种树”的荒唐事件,其原因就是个别领导为了 获得良好的政绩,在马路上撒上泥土并用支架固定一些数目,提高当地的植被覆盖率,迎接上级的检查。宁可斥资在马路上“种树”,也不愿真正的退耕还林,这不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所造成的吗?

完整2019高三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环境保护考查内容包括: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分布; 2.原因/成因——自然+人为;(“自然”原因一般包括水体的自净能力、地形的封闭程度、大气的稳定程度;“人为”原因更主要) 3.危害/影响——自然+社会经济;(针对“表现”得出) 4.措施/建议——控制人口增长、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技术、环保意识等;(针对“原因”得出) ①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效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③资源短缺:“开源”(开发新能源、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环境污染 现代社会,灯光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新的灾难光污染,其常见的污染源是夜晚不合理灯——

1】【例光及玻璃幕墙。夜间灯光影响天文观测、人的视力及免疫系统、干扰趋光性动物的活动、扰乱植物生理节奏。城市建筑的玻璃幕墙会干扰候鸟迁徙方向,其强烈的反射光也是交通事故的凶手之一。 请为缓解我国城市光污染问题,提出可行的措施。 【答案】限制城市夜晚灯光照明时间;限定夜晚灯光的亮度;城市建筑设计中减少使用玻璃墙;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对光污染危害的认识;加强光污染的监测和监管。. 在现代社会,海上能源运输十分频繁,时常有油轮因各种原因而发生漏油事故。石油泄漏往往能】2【例造成大面积的海洋污染,会使海面上出现类似沙漠气候的特征,人们称之为海洋沙漠化。说明海洋沙漠化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海洋沙漠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附近海域。【答案】分布区:世界主要海运航线附近,海上采油区(或海上钻井平台影响:油膜会抑制海水蒸发,使海面上的空气变得干燥,进而使陆地气候也变得更加干旱;油膜阻碍油膜抑制氧气的溶解,使海洋水生生物因为得不到氧气而大量死亡。热量的转移,从而引起海水温度升高; 垃圾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城市和人的运转,每年产生上亿吨的垃圾。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3【例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受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完整、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垃圾处理厂建设不合理等影响,部分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面临生活垃圾围城的困境。分析城市垃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可行措施。 【答案】影响:工业和生活垃圾侵占大量的土地;废渣中的有机物质,能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生物分解产生恶臭,从而污染大气;垃圾中产生的污水污染水体和土壤。措施:提高全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倡导实行全民垃圾分类投放,在此基础上转变垃圾处理方式,加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合理规划和布局垃圾处理厂;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城市垃圾的减量化。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例4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成熟后必须想办法从地里清理,否则会影响下一季作物的植被。在缺乏人力、财力的农村,农民大多采取燃烧秸秆的方法将其清除。指出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2.为防止环境污染,请提出处理秸秆的有效建议。3.1.简述燃烧秸秆的危害。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易引燃周围易燃物,引发火灾;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道路交通和1.【答案】航空安全;浪费能源。 2.作为肥料;作为饲料;作为工业原料;作为农村新能源。意义: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提高农田质量,促进农业增产;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3. 有利于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大气污染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月初以来,受污染排放量大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持续出现空气重污染2015年11】5【例过程。在东北三省本轮重污染过程中,吉林省的重度和重度以上污染频次较多,辽宁省污染程度较重,其31日到最大日均浓度达到了890微克/立方米。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1月中沈阳市11月8日的PM2.5监测总站数据,黑龙江、辽,据中国环境702日,黑龙江秸秆焚烧火点最多,东三省共处,黑龙江占79% 个城市均出现了重度及以34宁、吉林3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除吉林省延吉市、辽宁省葫芦岛市外,其他上污染过程。此次东北雾霾发生的气象条件主要有哪些?1.燃煤取暖和燃烧秸秆是此次东北雾霾发生的主要人为因素。据此,你能为政府治理雾霾提供几条可2. 行的建议吗?气温低,逆温显著;天气晴朗;风小。【答案】1. 2.推广煤的清洁燃烧技术;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清洁能源使用;研究成本低、污染小的秸秆利用技术。 “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水温、光照强度等都会对藻】【例6

高中地理 高三专项训练:环境保护

2020届高三专项训练:环境保护 1.(10分)【环境保护】 查干湖,是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建国后,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湖泊萎缩,鱼类及湿地动植物近乎灭绝,盐碱泛起,成为“害湖”。近年来当地政府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高度重视查干湖的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挖人工运河,扩大湖泊水域,保护湖泊及其周围的生物,严格执行法定的休渔期,渔业生产集中在冬季等一系列措施,使查干湖生态环境走向了良性发展。 说明查干湖具有的生态价值及当地政府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对查干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答案】 生态价值:调控径流,蓄洪防旱;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意义:挖人工运河,扩大湖泊水域,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白净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2分)同时净化空气,调节湖区周围的小气候;(2分)保护湖泊及其周围的生物,严格执行法定的休渔期,为鱼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柄息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等。(2分) 【解析】查干湖的生态价值应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净化水质和空气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说明。当地政府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对查干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可从提高水环境质量、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角度说明。 2.(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于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与化工工业基地之一,是一个以铅、锌、铜矿的采掘、冶炼为主体支撑的老工业城市,有“铜城”之称。自建市以来,白银公司及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在采矿、选矿、冶炼等过程中,长期超标排放工业“三废”,冶炼厂周围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白银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该区域水资源贫乏,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成为当地农田的主要水源。

高中地理_选修六_环境保护全套教案[教案]说课讲解

环境保护全套教案选修6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λ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λ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λ 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λ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λ 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λ 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λ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λ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四、环境污染与防治 λ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五、环境管理 λ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λ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本讲重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本讲难点: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我们周围的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二)人类与环境 1.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经典例题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以自然为本是环保的宗旨

以自然为本是环保的宗旨 主席、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大家好!在讨论环境保护应该以人或是以自然为本之前,请先容许我方理清一个观念,那就是环保是什么?环保的理念在于长远的发展,环保的核心在于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保的目标在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两个目标中,前者是以自然状态为最终作用对象,而后者则由自然条件直接决定。因此,环保的核心,即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应以自然为宗旨。 我方认为以自然为本是环保的宗旨,基于如下2点原因: 第一,人类存在的根源是自然。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因为人类有了智慧,所以显得特别,所以我们双方才能在此辩论,但是,就生命的本质来说,人类只是大自然众多物种中的其中之一,是依附于大自然而生,得益于大自然而活,不应该凌驾、脱离于自然之上。我们流淌的血液来源于大自然奔腾的山河,我们跳动的脉搏源于大自然喷涌的岩浆,我们畅游的思绪源于大自然广袤的山林。春天的暖阳是大自然倾注的温情,而秋天的麦穗则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同时,正因为人类存在的根源是自然,所以人类才能够感受自然,于是梭罗才能在瓦尔登湖畔享受孤独,放飞思绪,于是法布尔才能投身于昆虫的世界尊重生命,热爱自然。而以人为本的环保观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它意味着人是一切的尺度,人是一切利益的中心,自然只是实现人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但是,自然哪里是工具啊!它是我们人类灵魂的栖息,是人类生之所往,是人类死之所安。我方所坚持的环保,是保护包括人和其他物种在内的自然,不光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更是在保障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自然权利。以自然为本理念,相比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客观、更全面、更平衡、

更健康。 第二,环保的最终目标是自然 环保是人的生存需要与自然环境不可调和的产物。而人类的短视、贪欲和实用主义常常是在助纣为虐。纵观历史,人类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当工业文明的凯歌奏响之时,当人类的欲望无节制膨胀之时,大自然就成了“一切属于人,一切为了人”的人本主义的第一牺牲品。虽然恩格斯很早就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但是,人类依然执迷不悟。这导致了我国的沙漠化急剧发展,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0.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7%,而森林面积比例更是只有16.55%。环保的目标在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事实证明以人为本的宗旨无法达成这样的目标。因此,以自然为本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是为避免重蹈覆辙而对环保目标中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践行。 以自然为本是把整个系统内的平衡和稳定作为我们解决问题和观察问题的立足点。以自然为本不是要求人们不吃不穿不喝,而是要求人适当地限制自我欲望和需求,在遵循自然的同时兼顾人类发展,将人的生存控制在自然平衡所能协调的范围之内,由此避免以人为本所经常陷入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恶性循环。人类因为短视而使不可再生资源岌岌可危,因为贪欲而使可再生资源入不敷出,因为实用主义而使得污染浪费层出不穷。人类的根源是自然,当人类无节制的掠夺自然的同时,就是在变相扼杀人类与其他物种共同的明天。以自然为本,不仅能保证其他物种的生存,更能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以自然为本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超越。

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知识梳理

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知识梳理 一、生态破坏问题 1、水土流失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云贵高原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土质疏松;④地形破碎,坡度大。 (2)人为原因(主要的):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过度砍伐等造成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不合理的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破坏表土和植被。 【水土流失的危害】:①土壤肥力下降;②生态环境恶化;③淤积江、河、湖、库,水旱灾害增加。 【治理的措施】:①小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种树种草)与工程措施(修筑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梯田)相结合,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退耕还林、还草)。 2、荒漠化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甘肃、宁夏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干旱多风;全球变暖,蒸发旺盛;河水泛滥、鼠害、蝗害等。 (2)人为原因(主要的):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 【荒漠化的危害】:①风蚀作用使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粮食、牧草减产;②生态环境恶化 【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们环保观念;②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③通过控制载畜量,推广轮牧、圈养,禁止滥采滥挖,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等手段恢复和建设生态;④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⑤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注意:我国南方的石漠化是水蚀引起的,其产生原因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植被有关;治理办法主要是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3、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华北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蒸发强烈。 (2)人为原因(主要的):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三门峡水库)【治理措施】:①工程措施:华北地区的鱼塘—台田模式;引淡淋盐;井排井灌;②生物措施:使用生物改良,增施有机肥,深翻深耕;③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④化学方法改良土壤 4、森林减少 【有关森林的基本概况】: (1)森林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物种的宝库。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只有31.7%。 (2)世界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北美洲(加拿大)、欧洲和亚洲(俄罗斯)(亚寒带针叶林)。 【我国主要分布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地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 【产生原因】: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过度樵采;④大规模放牧、开矿毁坏林木;⑤酸雨使森林严重退化 【森林减少的危害】:①破坏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②气候失调(全球变暖),自然灾害(水灾、旱灾、泥石流、滑坡等)增加;③物种锐减,动植物资源减少;④大气成分发生变化。 【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②健全法制,加强管理,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 ③采育结合,大力植树造林;④控制环境污染;⑤加强国际合作 【森林的功能】: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生物多样性等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学案

铭选中学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过度索取资源造成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其成因、地区分布及危害具 环境 问题 成因分布危害 荒漠化自然:气候变干,降水量 减少 人为:滥伐、滥垦、滥牧, 植被破坏 干旱、半干旱地区;我 国西北、华北、东北西 部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 草地退化且面积减少 沙化季风区的边缘地带 沙尘暴自然:干旱、大风、气流 上升、冷锋 人为:植被破坏 西北、华北 降低大气能见度,危害人体健 康、交通、湖泊、水库、农业 生产、村庄、城市 次生盐渍化自然:干旱 人为:不合理灌溉 西北、华北、东北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自然:暴雨、土质疏松 人为:滥垦、滥伐,植被 破坏 降水量较大的山地丘陵 区,我国黄土高原 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 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 剧洪涝灾害 臭氧减少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 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 增多 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 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 上空臭氧层变薄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 的免疫力,使人易患皮肤癌; 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 森林锐减焚耕开垦、开辟农牧场、 商业性木材采伐、不合理 的生物资源利用等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 流域、东南亚等地,以 巴西最严重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影响全 球气候 草原退 化 牧场超载非洲、南美洲、亚洲影响畜牧业,生物多样性减少 湿地减 少自然:全球变暖 人为:围垦、水土流失、 污染、水利工程建设 大陆性增强、旱涝加剧、污染 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 少自然灾害;人类对野生动 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 环境污染等 遍及全球,尤以热带雨 林最突出 影响全球食物供给;破坏生物 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 资源、能源短缺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 规模开采;资源、能源数 量有限;浪费现象严重 资源、能源分布比较少 或经济发达,资源、能 源需求量大的地区突出 阻碍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 质量的提高 (1)根本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2)主要表现:环境问题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冲突。

环境保护应以自然为本

人是主体,是环境保护的实施者 1、保护环境的行为是人发出的,但此行为是以“以自然为本”为指导思想的。 2、环境是被保护者,环境自身的规律是行为准则。 3、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人去做就是以人为本,我就不知道对方辩友的本:人去做的定义从何而来。我们说发展经济以教育为本,难道不要人去做了要“教育”这个东西去做?要教育去发展经济? 4、今天对方对于本的解释是以什么为本就是什么去做显然是错误的呀!对方辩友连“本”都没有弄清,还怎么和我们谈今天的辩题呀?请对方辩友重新立论谢谢。 5、对方辩友要明确,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围绕自然来发挥 6、珠三角人为地去保护自然,结果反而造成了“绿色污染”。为什么有人去保护反而达到了相反的效果呢? 7、自然没有主观意识,所以保护环境由人来做,也只能由人来做。所以人的主体性不能作为以人为本的论据。 谢谢主持人、评委、各位辩友、可爱的网友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方指出对方观点的错误,对方观点存在明显的狭隘性。“以人为本”,就是把整个自然的利益仅仅看作人这个“类”的利益,而忽视其他种类的利益来谈环境保护,最终只能是有美好的愿望而已。人对自然的疯狂掠夺,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功利性的态度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实现也不利于人类真正价值的实现。 我方的观点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不仅是指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一切物质,还包括支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环境保护是一门有关防止自然环境恶化,改善环境使之适合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工作。 所谓的本是什么,我方认为所谓本是根本,根源。 所谓以自然为本是指人类作为环境保护的主体,其环境保护要取得成效必须首先尊重自然内在价值,遵循自然规律,兼顾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不否认人类的价值,不否认以人为本。但在环境保护这一问题上,

高三环境保护作文【三篇】

高三环境保护作文【三篇】 【篇一】 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于是,环境保护日渐得到了各国的重视。但是,由于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经济开展、社会问习题有着比较难协调的冲突,因此,近年来,对于环境保护概念的理解也日趋新颖和合理。 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毁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合适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毁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习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安康,避免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 当然,环境保护还必须考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开展。只有互相之间协调开展,才是新时代的环境保护新概念。 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国家的安定有关,对保障社会劳动力再生产免遭毁坏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入,环境是资源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空气、水、土壤、矿产资源等,都是社会的自然财富和开展

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了生产力的要素。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国外曾有空气罐头出售;由于水体污染、气候变化、地下水抽取过度,世界许多地方出现水荒;由于人口猛增、滥用耕地、土地沙漠化,使得土地匮乏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保护环境,不保护环境资源,就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也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开展下去。 工业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初,只注意开展经济,不顾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去谋求经济的开展。当污染形成公害,引起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并影响到经济的顺利开展时,才被迫去治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被后人称之为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开展道路。这种开展方式,不但使国民经济开展迟缓,甚至会毁坏国民经济开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类不按照环境科学规律办事,肆意毁坏生态环境,也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统计资料表明:云南省1950年森林覆盖率为50%,均匀九年遭到一次大的水旱灾害。由于乱砍滥伐等毁坏,到1980年森林覆盖率仅为24.9%,影响了对气候的调节作用,1950~1980年间竟发生了11次灾害,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环。这是环境给予人类的报复。 【篇二】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大沙尘暴在我国一次又一次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使我们难以生存。 绿色的草地将会变成沙漠,大树将会永远倒在地上,而我们也不会快乐生活:幸福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连我们生存的地球也会在茫

选修6 环境保护

选修环境保护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环境污染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234页) [理解—要点突破] 1.水污染及其防治 (1)主要水体污染类型的比较 项 目 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因氮、磷等营养物质 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 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 、铬等)进入水体,经动 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 对人畜造成伤害的现象 大量石油流入海洋中造成 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源含氮、磷等营养物质 的生产和生活污水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 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 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 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陆地水体:称为“水 花(水华)”,又称“ 藻花”;海洋水体: 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 病症 海洋上漂浮着大量油膜和 油块 危害水体中植物死亡;鱼 类死亡;湖泊演变为 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 富集,最终危害人畜的 健康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阻碍 海藻光合作用;影响海洋 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 ,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2.大气污染及防治 (1)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 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污染物自然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①调整能源战略 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而解决大气污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调整能源战略。主要途径有: ②防治措施 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 (1)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①城市垃圾的构成和危害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废弃物。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②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 a.垃圾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比较如下: Ⅰ.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 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③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④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 大气污染物酸雨: 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②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 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我国酸雨80年代出现在西南地区,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怎样防治酸雨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⑤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 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 淡水资源短缺:淡水资源短缺地区布:世界主要分布在中东与非洲。我国主要是分布在华北与西北地区 1、原因:自然原因: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 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②淡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 平均径流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人为原因:③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增长快 2、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新加坡是缺水国家,试分析其原因 ①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②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淡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①制约经济发展②影响粮食生产安全③损害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⑵我国不同地区差异 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 原因:水污染严重 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 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西北地区:总量不丰富,缺水带――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带来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 3、长江以北地区人多,地多,水少,水土资源不匹配,水资源最紧张,缺水问题最突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开源: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 ⑥人工降雨 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海水淡化――目前,中东一些产油国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 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调整产业结构 耕地日渐减少 1、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积减少②人口急剧增加,所需耕地越来越多③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2、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④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 3、我国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最多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 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 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 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④土地退化的防治 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完整版)

专题一:环境污染与防治 知识点梳理: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 ①北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重,导致自然降尘多 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 2.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 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③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④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 3. 酸雨。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酸雨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 , ②使土壤酸化 , 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 , 毁坏森林 ④腐蚀材 , 钢材 , 造成建筑物损坏 4. 怎样防治酸雨 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 SO2污染控制区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 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⑤加强废气中 SO2的回收与利用

5.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 二、水污染 1. 水体富营养化 :(1 、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2 、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 、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2. 海洋油污染 (1怎样清除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 2mm ,造成大气污染 3. 水污染的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4.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1. 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2.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