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智能安防系统施工方案

智能安防系统施工方案

智能安防系统施工方案
智能安防系统施工方案

智能安防系统施工方案

(一)设备及辅材保护措施

1、所有设备及辅材经验收合格后,由仓库管理员负责材料入库,做好入库手续,并按照规定标记清楚,严禁混

合堆放。

2、所有设备及辅料储存时均制定保护措施,存放时底部使用水平木材垫平,如没有外包装或外包装不足以保护

好设备及辅料每层之间须以薄木条隔离,且材料堆放最高

不宜超过4层。

3、材料搬运中所需运输均有保护措施,禁止铁件,硬件等直接接触,以免损坏材料。

4、当班质管员负责材料库及成品均须按规定进行管理,做好防尘、防霉、防火等工作,所有材料均须进行覆盖,

且登记造册。

(二)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设备及辅料成品保护措施

1、施工人员在材料领取之前应填好所需材料领取单交由相关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到库房领取所需材料。

2、仓库管理员在确认所需材料各型号,数量与材料领取单准确无误后,由施工人员签字确认,并做好运输保护

措施后方可出库。

3、设备的安装,调试均应由参加过相关职业培训并取

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施工人员来完成。

4、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穿工作服,带防静电手套,做好防静电工作。

5、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施工流程,规范,以免对设备进行损害。

6,设备加电调试之前,应对设备的安装,接线的方式仔细检查,方可通电。

(三)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管线敷设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时应采用焊接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线

2)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

3)敷设电缆时应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化学腐蚀区和煤气管线等。

4)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源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

5)电缆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

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处理6)管线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1.5m。下列部位应设置固定定点:1、管线接头处2、距接线盒0.2m处3、管线拐角处。

7)电缆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

8)在地沟或天花板内敷设的电缆,必须穿管(视具体情况选用金属或塑料管)。

9)电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

10)明装管线的颜色、走向和安装位置应与室内布局协调。

11)在垂直布线与水平布线的交叉处要加装分线盒,以保证接线的牢固和外观整洁。

12)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2、电源线和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3、电缆长度应逐盘核对,并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应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当电缆接续时应采用专用接插件。

13)架设架空电缆时,应将电缆和吊索固定在电杆上,再用电缆挂钩和电缆挂在吊索上;挂钩的间距为0.5-0.6m.根据气候条件,每一杆档应留出余兜。

14)墙壁电缆的敷设,沿室外墙面应采用吊挂方式;室内墙面采用卡子固定。墙壁电缆沿墙角转弯时,应在墙角外设转角按钮。电缆卡子的间距在水平路径上宜为

0.6m;在垂直路径上宜为1m.

15)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得小于0.8m,并应埋在冻土层以下;紧靠电缆处应用沙或细土覆盖,其厚度应大于0.1m,

且上压一层砖石保护。通过交通要道时,应穿钢管保护,电缆应采用具有铠装的电缆,不得用非直式电缆作直接埋地敷设。转弯地段的电缆地面上应设有标识。

16)敷设管道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1、敷设管道线之前应先清刷管孔;2、管孔内顶设一镀锌铁线;3、穿放电缆时需涂抹黄油或滑石粉;4、管口与电缆间应垫铅皮,铅皮应包在管口上;5、进入管孔的电缆应保持平直,并应采用防潮、防腐蚀、防鼠等处理措施。

17)管道电缆或直埋电缆在引出地面时,均应采用钢管保护。钢管伸出地面不应小于2.5m;埋入地下为0.3-0.5m。

18)坐标和标高正确,排列整齐,标志桩,标志牌设置准确;有防燃、隔热和防腐要求的电缆保护措施完整。

19)电缆线弯和分支处整齐清楚;电缆的标志桩、牌应清晰电缆的隐蔽工程记录应完整准确。

2.光缆的敷设

1)敷设光缆时,应检查光纤有无断点、压痕等损伤。

2)根据施工图纸学配光缆长度,配盘时应使接头避开河沟、交通要道和其它故障物。

3)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经的20倍。光缆可用牵引机牵引,端头牢固应做好技术处理,牵引力应加于加强芯上,牵引力大小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

10m/min;一次牵引长度不宜超过1km。

4)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

5)光缆敷设一段后,应检查光缆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确认无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6)光缆接续时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最小。接续后应做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7)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盘成圈置于光缆预留盒中,预留盒应固定在电杆上。地下光缆引上电杆,必须穿入金属管。

8)光缆敷设完毕时,需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衰减特性曲线

9)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作永久性标识。

3.监控室内的电缆敷设

1)监控室内,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2)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按电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电缆离开机架和控制台时,应在距其弯点10mm 处绑扎,根据电缆时数量应隔100mm-200mm绑扎一次。

3)采用桥架时,桥架应每隔一定距离留出线口。电缆由出线口从机架上放引入,在引入机架时应成绑扎。

4)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在引

入机架和控制台处应绑扎。

5)在敷设的电缆两端应留适度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

6)各种电缆和控制线插头的装设应符合产品生产厂的要求。

7)引入、引出房屋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罩。向上引入、引出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还应做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电(光)缆沿墙一下引入、引出是应设支持物。电(光)缆应固定(绑扎)在支持物上,支持物的间隔距离不宜大于1m。

8)监控室内的监控敷设,在电缆走道上时,光端机上的光缆宜预留10m;余缆盘成圈后应妥善放置,光缆至光端机的光缆连接器的耦合工艺,应严格按有关要求进行。

9)隐蔽工程的随工验收和纪录签证

10)在管线敷设过程中应作好电缆线路的原始记录

11)线缆的型号、规格、实际敷设长度及分段长度电缆终端接头的形式及安装日期。

12)作好测试试验记录。

4.设备安装

1)前端设备的安装:

摄像机的安装

检查摄像机座与支架或天台的安装尺码。

在搬动、架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盖。

在高压带电设备附近架设摄像机时,应根据带电设备的要求,确定安全距离。

摄像装置的安装应牢靠、稳固。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的余量,不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电缆及电源线均应固定。

先对摄像机进行初步安装,通电测试、调整参数、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

报警探头应安装牢固,控制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性能可靠。

2)主机室设备的安装

a)机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架安装设置应符合设计安装

机架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

机架安装应照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

几个机架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两个机架间缝隙不得的大于3mm.

机架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在机架定位完毕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架内的设备应牢固、端正。

机架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圈均应按要求紧固不得遗漏。

b)控制台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控制台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控制台应安放竖直。

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无划痕。

台内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牢固,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

控制台布局,尺寸,台面及座椅的高度应符合现行标准《电子设备控制台面的布局、型式和基本尺寸》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m。

侧面与墙或其它设备的净距,在主要走道不应小于1.5m,次要走道不应小于0.8m。

机架背面和侧面距离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8m。

c)系统供电接地与安全防护

系统供电电源应采用220v、50Hz的单相交流电源,并应配置专门配电箱。当电压波动超出+5%—100%范围是,应设稳压电源装置。稳压装置的标称功率不得小于系统使用协率的1.5倍。

摄像机应由监控室引专线经隔离变压器统一供电;远端摄像机可就近供电,但设备应设置电源开关、熔断器和稳压等保护装置。

系统的接地应采用一点接地方式。

光缆传输系统中,各监控点的光端机外壳应接地。

光缆加强芯、架空光缆接续护套应接地。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应接地。

防雷接地装置应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不得直接在两建筑屋顶之间敷设电缆,应将电缆沿墙敷设置于防雷保护区以内,并且不得妨碍车辆的运行。

系统的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3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规定。

5.系统调试和故障诊断

1)在系统进行调试前,应确保以下各项

确保施工按设计方案进行。所用设备器材与设计一致,设备安装与布线符合电器装置安装规范要求。施工中需更改原设计时,应有甲方授权人和乙方现场工程师签字方有效。

协助甲方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如地线的施工、接地电阻的测量、暗敷设管线是否符合规范等,并作好检测和验收的记录。

2)系统功能的调试

前端设备和主机设备的调试主要应参照设备的说明书

的参数进行调试。

系统调试中除了功能的调试外还应重视一下几项工作。

设备器材检测。核对安装设备、器材的数量、型号是否设计文件一致。

系统功能与技术性能的检测。通过模拟入侵,检查系统是否满足翻番要求通过系统的操作,检查其遥控、联动、编程、预置、自检等功能。

施工工艺检测。检测内容为设备的安装工艺、设备间的连接工艺、与环境的协调性、特殊部位的处理(如架空缆线、高温高湿腐蚀性缆线的防护)等。

电磁兼容性的试验。一般要求做辐射敏感度和传感敏感度两项试验,在雷雨多发地区做电源涌动试验,以检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系统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包括电源、系统功耗、绝缘电阻、抗电强度等,以检验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和对操作人员不构成危险。

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维修性检验。根据系统的设计方案(器材造型、冗余设计、可维修性设计等)。试运行情况

的调查(试运行记录等)及现场测试的结果对系统作出评价。

3)系统故障诊断

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是个中和而复杂过程。首先要对设备进行充分的熟悉了解,掌握各项参数的调整技巧和设备的运行原理。

同轴电缆传输视频信号的干扰抑制措施。最常见的为50Hz的交流干扰。这是由于信号的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地电位不同而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电缆的外导分别直接与两端设备的地线相接,在电缆中除了原有的视频信号的环路电源外,还有附加一个干扰电流(地电流或称纵电流)。这就形成了交流干扰,其干扰幅度的大小由收、发

端地电位差的大小决定。混入交流干扰之后,在监视器上呈现的图像将产生条纹状的杆套,严重时图像将发生扭曲,甚至不能同步。为解决地电流的干扰,最好的办法是切断地回路,截断纵向电流的通路或采用抑制电路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隔离变压器法。在传输系统的发端与收端分别使用隔离变压器。它是一种采用特殊的绕线结构的宽带视频变压器。这样,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均不与收、发端设备的地线直接相连,使干扰电位形不成回路,从而有效的切断了地电流的通路。

抑制电路法。在同轴电缆末端增加一个差分放大器,构成视频输入电路,电缆的内外导体分别接到差分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经一级缓冲后,再送到

监视器。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时两个输出信号相减的波形。利用两个输入信号的相减作用抵消掉了交流干扰。这是因为差分放大器对共模信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同轴电缆的屏蔽层不与系统的地相连接也切断了地回路。

同轴电缆远距离传输视频信号的频率补偿。同轴电缆对信号的衰减量是随着传输信号频率的升高而加大的,而且电缆越长,高频衰减得越厉害,这将影响传输图像的清晰度及信号比。因此,当敷设的电缆长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因电缆型号不同而异),应进行信号的放大或者补偿。

电源故障。电源故障现象一般有供电线路故障(短路、断路、瞬间过压等)供电电压不足或稳压装置功率过小等,用试验电源代替故障电源。

接线端故障。某些设备(如:可变镜头的摄像机及云台的连接电缆条条数多,如处理不好,接插件质量不好,连线工艺不好,可能造成连线脱落、挣断、绝缘不良而出现故障。

设备或部件质量问题:设备或部件,想到不匹配,技术指标达不到产品说明书上给出的指示,影响设备本身的正常使用或系统的正常性能,简单的办法是更换设备件。

显示器上出现大面积网面纹干扰。由于视频电缆的芯线与屏蔽网短路,断路造成的故障,以致图像全部被破坏,形成不同步信号。这种情况多出现在BNC接头或其他类型

的视频的接头上,只要认真检查接头,即可解决。

监视器画面上产生若干条间距相等的竖条干扰。是由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不匹配引起的故障现象,如果用示波器观看被干扰图像的波形是,会发现在行同步头的后肩上,叠加有幅度较高的行频震荡波形,干扰就是由此引起。

云台故障。云台运转不灵,是云台常见的故障。如排除产品质量因素外,一般可能是“吊装”;摄像机等总重量超过云台的承重;控制信号故障、信号衰减大、解码器接受到的电源和控制信号太弱而引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