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运用写实和象征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着土地》。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二、资料助读:

投影:艾青和《我爱这土地》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

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

《我爱着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击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

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

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

慨激昂的诗。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除生字词)

1、师: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能读准字音。.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

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一人读一节,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如无,则罢。) 2、齐读字词两遍。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练习读,3分钟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指名学生朗读。

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诗歌,理解,背诵)

1、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小声读背这首诗,一边思考课后第二题的两个思考题,并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5分钟后比谁能背诵全诗,并能回答两个思考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五、检查自学

(一)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举手,比谁背的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若不多,则再给两分钟;生若背错了,请其他同学更正)

2、男生、女生比谁背的好

3、比哪一组背得好

4、齐背这首诗

(二)思考与练习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已能熟背全诗了,通过自学能把课后第二题的两个思考题都正确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有不会的,哪道题不会,那就请前后桌讨论(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

2、全班交流

(1)师:谁来回答第1题?(喊多名学生回答)

估计学生能回答出:

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

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土地、河流、风、黎明”在诗中分别象征什么?(生回答)

师:作者发挥了诗歌的特点,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因而

打动了读者,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

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2)师:谁来回答第2题?(喊多名学生回答)

这道题偏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引导。

第一节抒情性的铺陈描述

第二节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1 诗两首

乡愁

余光中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除生字词)

1、师: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能读准字音。.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

现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一人读一节,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如无,则罢。) 2、齐读字词两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练习读,3分钟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指名学生朗读。

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诗歌,理解,背诵)

1、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背这首诗,边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6分钟后比谁能背诵全诗,并能回答课后的第三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五、检查自学

(一)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举手,比谁背的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若不多,则再给两分钟;生若背错了,请其他同学

更正)

2、男生、女生比谁背的好

3、比哪一组背得好

4、齐背这首诗

(二)思考与练习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已能背诵全诗了,通过自学能把课后第三题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有不会的,就请前后桌讨论(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如这头、那头指什么?)

2、全班交流

师:谁来回答这道题?(喊多名学生回答)

(着重弄懂这头、那头指什么?说明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明确:

这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

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

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

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

(以上三种乡愁是在三个特定时期最令作者思念的)

而现在,一弯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

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

余味。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名背,齐背)

师:乡愁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感情,诗人却化抽象感情为“邮票”“船票”“坟

墓”“海峡”四个具体意象,借助他们把台湾同胞思念祖国的深情表现

出来,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接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二、资料助读: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

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除生字词)

1、师: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能读准字音。.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

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一人读几句,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如无,则罢。) 2、齐读字词两遍。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练习读,3分钟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指名学生朗读。

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诗歌,理解,背诵)

1、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小声读背这首诗,一边思考课后一、二两题,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6分钟后比谁会背全诗,并能回答两个思考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六、检查自学

(一)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举手,比谁背的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若不多,则再给两分钟;生若背错了,请其他同学更正)

2、男生、女生比谁背的好

3、齐背这首诗

(二)思考与练习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已能熟背全诗了,通过自学能把课后练习一、二都正确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有不会的,哪道题不会,那就请前后桌讨论(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

2、全班交流

(1)师:谁来回答第1题?(喊多名学生回答)

板书:先是凄楚忧愤——热切期盼

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师:谁来回答第2题?(喊多名学生回答)

板书: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师:同学们,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的后半部

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以后的写

作中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

要求:1、写片断作文

2、300——500字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拳拳儿女心,殷殷祖国情。古往今来歌咏祖国的诗歌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朦胧派诗人舒婷的深情之歌,探寻她笔下的《祖国啊,我亲

爱的祖国》(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除生字词)

1、师: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能读准字音。.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

现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一人读一节,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如无,则罢。) 2、齐读字词两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练习读,3分钟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指名学生朗读。

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诗歌,理解,背诵)

1、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背这首诗,边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6分钟后比谁能背诵全诗,并能回答课后一、二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五、检查自学

(一)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举手,比谁背的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若不多,则再给两分钟;生若背错了,请其他同学更正)

2、男生、女生比谁背的好

3、齐背这首诗

(二)思考与练习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已能背诵全诗了,通过自学能把课后一、二题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有不会的,就请前后桌讨论。

2、全班交流

第一题: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

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

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

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

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第二题: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在诗中,“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了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

“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

4 外国诗两首

祖国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除生字词)

1、师: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能读准字音。.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

现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一人读一节,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如无,则罢。) 2、齐读字词两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练习读,3分钟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指名学生朗读。

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诗歌,理解,背诵)

1、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背这首诗,边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6分钟后比谁能背诵全诗,并能回答课后第一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五、检查自学

(一)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举手,比谁背的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若不多,则再给两分钟;生若背错了,请其他同学

更正)

2、男生、女生比谁背的好

3、齐背这首诗

(二)思考与练习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已能背诵全诗了,通过自学能把课后第一题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有不会的,就请前后桌讨论。

2、全班交流

在《祖国》中,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

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4 外国诗两首

黑人谈河流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4课(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除生字词)

1、师: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能读准字音。.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

现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一人读一节,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如无,则罢。) 2、齐读字词两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练习读,3分钟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指名学生朗读。

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诗歌,理解,背诵)

1、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背这首诗,边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6分钟后比谁能背诵全诗,并能回答课后第二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五、检查自学

(一)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举手,比谁背的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若不多,则再给两分钟;生若背错了,请其他同学

更正)

2、男生、女生比谁背的好

3、齐背这首诗

(二)思考与练习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已能背诵全诗了,通过自学能把课后第二题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有不会的,就请前后桌讨论。

2、全班交流

第1题:在《黑人谈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

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第2题:“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

积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第二单元

5 孔乙己

鲁迅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小说的有关常识。

2、正确朗读课文并划分段落层次。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二、复习小说的有关常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读准字音。

1、师:首先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停顿正确。XX你先开

始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更正。

2、生轮流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师及时表

扬声音响亮、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

3、可能读错的字词

侍候当真好喝懒做

4、生齐读板书字词两遍。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划分段落层次。

1、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速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划分。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交流。

提示:

一、“序幕”部分(1-3段)

通过对叙述者“我”在咸亨酒店里当小伙计的描述,交代了故事发

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及性格命运的展开

做好了铺垫。

二、主体部分(4-12段)

1层(4-8):作者以一系列生动逼真又极具概括力的细节,传神地

刻画了孔乙己的迂腐性格,展示了他的不幸遭遇。

2层(9-12):通过一个具体事件表现了孔乙己命运的突转:被打折

腿,成了一个彻底的“废人”。

三、尾声(13段)

5 孔乙己

鲁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运用描写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理解文章主题。

1、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并思考小说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5分钟

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交流。

明确:①有四处写到众人的哄笑:4、6、8、11段。四处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

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开心。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

者的践踏由此可见一斑。

②这些人麻木不仁,自私冷漠。

③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

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

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体会小说的表现手法。

1、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并思考下面各题,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思考题:

①小说对孔乙己的描写,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

写?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②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小伙计“我”的眼光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

体会一下这种角度与直接用第三人称描写的不同效果。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交流。

正面描写较多,如:孔乙己外貌和绰号来历的描写,对孔乙己面对众人嘲弄

时语言、表情和动作的描写等都属于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5、10段则从侧面,由别人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经历,丰富了人

物性格。

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作者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4、师:小说描写人物往往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两种手法

综合运用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增强人物的立体

感。今后我们在写作中也可运用这种写法。

6 蒲柳人家

刘绍棠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能复述故事大意。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读准字音。

1、师:首先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XX你先开

始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更正。

2、生轮流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师及时表扬

声音响亮、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

3、可能读错的字词

嘬 zuō腌臜ā zā隐匿 nì檎 qín 断壁残垣yuán 4、生齐读板书字词两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复述课文。

1、师:好,大家会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自学。

2、出示自学指导,引导学生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投影):

请同学们边速读课文边揣摩人物的心理,4分钟后比谁能复述故事大意。

3、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4、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6 蒲柳人家

刘绍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会小说的语言特色。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体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1、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思考题:

在这篇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为什么号称“何大学问”?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交流。

答案提示:

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爷爷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侠肝义胆,

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

的外号。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

来,让人忍俊不禁。

作者用了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来刻画这两个人物的性格。让学生把有关语句画出来,仔细体会其作用。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体会小说的语言特色。

1、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讨论课后练习二,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交流。

答案提示:

(1)这段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

“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这段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突显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的形象,用词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3)这句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白相兼,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4)这段话中,“名讳”等是书面语,“叫得山响”等是民间口语,二者的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7 变色龙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主题。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读准字音。

1、师:首先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XX你先开

始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更正。

2、生轮流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师及时表扬

声音响亮、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

3、可能读错的字词

醋栗赫惦中看胚子

4、生齐读板书字词两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1、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并思考讨论下列各题,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思考题:

①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②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

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

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交流。

答案提示:

①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突出“见风使舵、媚上欺下”

的性格特点。

运用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奥楚蔑洛夫脱、穿大衣的

动作,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为下面态度的转变做铺垫。“咳、拧”

等动作,表现“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而得知是将军哥哥家的

狗时,立刻“整个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真是媚态百出。这些动作

和神态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性格。

②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

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

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地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7 变色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体会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并思考: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

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4分钟

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交流。

明确: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

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

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

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吴敬梓长篇小

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夸张: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

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

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对比: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的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

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一(1-5)交代背景,发生狗咬人案件—————开端

1

2、将军家的狗,开脱见风使舵

变色龙二(6-27)奥楚蔑洛夫 3、不是将军家的,贬低发展媚上欺下

处理案子, 4、是将军家的,称赞高潮趋炎附势

五次“变色”5、不是将军家的,野狗狡猾善变

揭示丑态 6、将军哥哥的狗,盛赞

三(28、29)奥楚蔑洛夫审案结束———————结局

8 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热爱生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读准字音。

1、师:首先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XX你先开

始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更正。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春夏秋冬

识字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能够与伙伴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课文。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 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 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草、花、鱼、鸟?

初三下册语文课本翻译

初三下册语文课本翻译 《公输》(墨子)译文: 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就从齐国起身,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楚国国都郢,会见公输盘。公输盘说:“您 将对我有什么吩咐呢?”墨子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愿借助你杀了他。”公输盘不高兴。墨子说:“我愿意献给你十镒黄金。”公输盘说:“我奉行义,决不杀人。”墨子站起来,再一次对公输盘行了拜礼,说:“请向你说说这义。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认为是智慧。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争辩却没有结果,不能算是强。你奉行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 之辈。”公输盘服了他的话。墨子又问他:“那么,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公输盘说:“不能。我已经对楚王说了。”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公输盘说:“行。”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的华丽的丝织品,邻居有一件粗布的短衣,却打算去偷;舍弃他的美食佳肴,邻居只有糟糠,却打算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楚王回答说:“这人一定患了偷窃病。”墨子说:“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这就像彩车与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楚大泽,犀、兕、麋

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富甲天下;宋国却连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就像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楚国有巨松、梓树、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棵大树都没有,这就像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相比,从这三个方面的事情看,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有偷窃病的人同一种类型。我认为大王您如果这样做,一定会伤害了道义,却不能据有宋国。”楚王说:“好啊!即使这么说,公输盘已经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于是又叫来公输盘见面。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公输盘九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九次抵拒了他的进攻。公输盘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余。公输盘受挫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楚王问原因,墨子回答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二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侵略军呢。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楚王说:“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把握诗中富有特征的意象。 【教学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诗中“我”的形象。 3.诗中对祖国的感情抒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国,我永远热爱您》。(目的:将同学们带入意境)。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这颗心与祖国的荣辱紧密相连。无数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的墨笔,写下了一首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诗,舒婷就是一位代表诗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舒婷,当代女诗人,福建省泉州市人,1952年出生在厦门,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她过早体味到社会的动荡,人世的沧桑。70年代末,她的诗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一举闻名。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三、分析诗歌 1.听读配乐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并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拍、重音和感情。 3.研析诗的内容。全诗共分四节。方法:(1)反复诵读,概括出每一节诗的内容。(2)

在读中体会句式特点和作者的感情。 第一节:诗人排列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意象的前面分别加了“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词,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深情地向祖国诉说着“我”与祖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情感。 第二节:运用“贫穷、悲哀、希望”等抽象的词语,宗教中传说的“飞天”神,写出人们在痛苦的境遇中饱含着“希望”。 第三节:“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等,写出祖国正孕育着新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第四节:写出“我”与祖国再次融为一体,个体上,“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使命上,“我”要承担祖国振兴的责任。祖国含辛茹苦养育了“我”,“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躯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四、难点解析 1.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是采用虚写手法,变具体为抽象,追求的是诗内在旋律,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写法,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学生再次朗读)。 2.对诗中“我”的形象理解:诗中“我是……我是你……”的句式反复出现,表明“我”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一同经历沧桑风雨,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融入到祖国的形象中。 3.通过对诗中各种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在诗中,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情感表现在一些具体意象的描绘上,如“老水车、矿灯、路基”等象征着祖国饱经忧患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五、拓展练习 诗中所描绘的对象,有的有下一句,有的没有,试着给下面的几句后面分别添加一句诗,尽量准确描绘出具体意象的特点。 1.我是干瘪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新刷出的起跑线, 六、再听一遍配乐诗朗诵,然后饱含深情地诵读这首诗。 七、全诗总结。 八、达标训练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8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1.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2、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前准备:收集课文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情景设计法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2、掌握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畅的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关于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3、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

人教版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

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 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 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 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 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 慨激昂的诗。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四、精彩研读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 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涛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 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 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 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 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

1.春夏秋冬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识字第 1 课《春夏秋冬》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 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 8 个词语, 8 个 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 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 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 三、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 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 2 个偏旁 ;会写“春、风”等 7 个字 .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教学难点: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六、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 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 有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 (3)师适当小结指导:春风姐姐吹了一口气,就染绿了大自然;夏天是个急 性子,经常会下起暴雨;秋天天气变凉,小草和树叶上会结霜;冬爷爷送来了 雪花的礼物,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再次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齐读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春夏秋冬 时间分配: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识字课文《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1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春、冬、风、雪、”,认识2个偏旁“雨字头、双耳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主动累积关于四季的词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 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春、冬、风、雪、”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ppt 春夏秋冬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1个新偏旁“双耳刀”,指导认读,交流记 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3.(认识新偏旁“雨字头”说说和雨字的区别) 四布置作业 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设计: 春夏秋冬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2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3个生字“花、飞、入”。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用心观察四季美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 写3个生字“花、飞、入” 教学难点: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接任C122班一年,我发现学生变化很大,虽然调皮但单纯可爱,虽然基础差,但上课善思维,爱发言。从八年级期末检测考试成绩来看,进步很大,由原来的倒数第二一跃为顺数第二,很多同学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部分同学的潜力还没开发出来,良好的语文习惯如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尚未养成,所以初三任重道远,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会越来越高,来期的中考成绩也会不错的!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诗海徜佯”。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教学诗歌,不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感受知诗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诗歌。要让学生熟读诗歌,最好能背诵。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第二单元:“思想风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较强,书信书面色彩较浓厚。 第三单元:“少年生活”。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和大家相同,也可以是独创的)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目录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下 册目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2雨说3星星变奏曲4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第二单元5敬业与乐业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7傅雷家书两则8致女儿的信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9故乡10孤独之旅11我的叔叔于勒12心声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青春随想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短文两篇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好读书读好书第五单元17智取生辰纲18杨修之死19范进中举20香菱学诗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第六单元21陈涉世家22唐雎不辱使命23隆中对24出师表25词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课外古诗词背诵名着导读附录第269页:后记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明1诗两首2我用残损的手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说明5孔乙己6蒲柳人家(节选)7变色龙8热爱生命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谈生命10那树11地下森林断想12人生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

13威尼斯商人14变脸15枣儿16音乐之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第五单元17公输18《孟子》两章19鱼我所欲也20《庄子》故事两则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22邹忌讽齐王纳谏23愚公移山24《诗经》两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词背诵从军行 月下独酌 羌村三首(之三) 登楼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最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语文教案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1 春夏秋冬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

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案

初一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

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同一主题的课文内容,可以融会贯通。 《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生命生命》,从种种生命现象写起,抒写理性的思考,表达了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主要提高朗读能力,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务必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争取开个好头。要确认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要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防止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一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人文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引导学生探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已知领域与未知领

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知识点归类。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嘶哑(sī) 绽出(zhàn) 锦幛(zhànɡ) 径自(jìnɡ) 佝偻(ɡōu lóu) 泄漏(xiè) 禀告(bǐnɡ) 斟酒(zhēn) 呓语(yì) 阴霾(mái) 汹涌(xiōnɡ yǒnɡ) 憔悴(qiáo cuì) 舀出(yǎo) 哄笑(hōnɡ) 蒲包(pú) 羞怯(qiè) 芳馨(xīn) 贪婪(lán) 祈祷(qí dǎo) 回溯(sù) 惺忪(xīnɡ sōnɡ) 愧疚(kuì) 灰烬(jìn) 大抵(dǐ) 侍候(shì) 笔墨纸砚(yàn) 朔风(shuò) 休憩(qì) 心魂惊骇(hài) 踝骨(huái) 紊乱(wěn) 袒露(tǎn) 黯然(àn) 打鼾(hān) 阔绰(chuò) 羼水(chàn) 颓唐(tánɡ) 门槛(kǎn) 骄奢(shē) 枭鸟(xiāo) 旋涡(xuán wō) 虬须(qiú) 怜悯(mǐn) 凛然(lǐn) 荫庇(yìn) 2.给多音字注音。 夹袄(jiá) 嚼碎(jiáo) 打折了腿(shé) 行情(hánɡ) 涨到十文(zhǎnɡ) 血淋淋(xiě) 涨红了脸(zhànɡ) 调解(tiáo) 模样(mú)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峥蝾(嵘) 挖崛(掘) 槐梧(魁) 洋隘(溢) 店记(惦) 陷井(阱) 侧隐(恻) 篾视(蔑) 才狼(豺) 宽怒(恕) 溃赠(馈) 轶丽(昳) 4.改正短语中的错别字。 如坐针毯(毡) 提心掉胆(吊) 不屑置辨(辩) 吹毛求刺(疵) 望眼欲串(穿) 变化莫侧(测) 淹淹一息(奄奄) 出人投地(头) 顶礼莫拜(膜) 万恶不郝(赦) 忍峻不禁(俊) 一气呼成(呵)

2018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表格式)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新教材(部编版) 语文配套教案表格式 各单元内容如下: 识字一: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语文园地一 课文一: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语文园地四 识字二: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语文园地五 课文二:12.古诗二首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3)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第2 / 5页 (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 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 第一单元 2 1、沁园春·雪 3 教学目标: 4 知识与技能: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5 过程与方法: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7 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8 教学重点: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9 教学课时:一课时 10 教学步骤: 11 一.导入新课: 12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13 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14 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15 二.教学新课 16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17 1.正音:分娆逊数汗 18 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 19 (二)整体感知 20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1 1

2.齐读一遍。 22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23 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24 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25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26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27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28 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9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30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31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32 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33 映成趣。 34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 35 像白象在奔跑? 36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37 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38 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39 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40 色壮观无比! 41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42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43 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44 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45 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46 2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内容简说 《春夏秋冬》本课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学生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姓氏歌》本课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小青蛙》这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起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猜字谜》这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学会正确书写“秋、冬、风、吹、到、香”6个生字。 3、借助拼音,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第一单元 1.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 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关键诗句的理解。2、作者的思想感情。3、本诗的主旨。 教学难点:1、象征的表现手法。2、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板书:我爱这土地)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背景介绍: 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四、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慢,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读会意,以会意促读。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

初中各篇文言文单字解释大全 一、七年级 1、《世说新语》两则 ①《咏雪》 [1]差:大致、差不多。[2]拟:相比。[3]因:凭借。 ②《陈太丘与友期》 [1]期.行:约定。[2]舍去.:离开。[3]乃.至:才。[4]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5]相委. :丢下,舍弃。[6]引:拉。[7]顾:回头看。 2、《虽有嘉肴》 [1]嘉:好、美。[2]肴:用鱼、肉做的菜。[3]旨:甘美。[4]至.道:达到极点。[5]困:不通,理解不了。[6]自强.:勉励。[7]学.(xiào)学半:教。[8]其. 此之谓乎:表示推测。 3、《河中石兽》 [1]圮(pǐ):倒塌。[2]并:一起。[3]阅:经过,过了。[4]求.石兽于水中:寻找。[5]竟:终于、到底。[6]棹(zhào)划船。[7]究.物理:推究。[8]是. 非木杮:这。[9]湮:埋没。[10]耳:语气词,表示“罢了”。[11]颠:通“癫”,疯狂。[12]啮:侵蚀、冲刷。[13]遂:于是。[14]但:只。 4、《伤仲永》 [1]世隶.耕:属于。[2]尝:曾经。[3]收.族:聚、团结。[4]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5]扳:通“攀”,牵、引。[6]称:相当。[7]众人矣.:语气词。[8]受.之天:承受。[9]贤.于材人:胜过、超过。 5、《孙权劝学》 [1]辞:推托。[2]务:事务。[3]邪:通“耶”,语气词。[4]见.往事:了解。[5]乃:于是。[6]及:到了……的时候。[7]过:到。[8]更:重新。 6、《口技》 [1]会:适逢,正赶上。[2]施:设置、安放。[3]但.闻:只。[4]满坐.:通“座”。[5]抚:抚摸,安慰。[6]乳:喂奶。[7]是:这。[8]毕.备:全、都。[9]少:稍微。[10]舒:伸展、松弛。[11]曳:拉。[12]虽:即使。[13]名:说出。[14]奋.袖:扬起、举起。[15]股:大腿。[16]几:几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