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

092110019 黎发兵09级科学教育班

摘要:“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逐步发展形成的。科学精神源于近代科学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与实证传统,它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内涵不断丰富。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学,科学与实践,科学与文化,科学与真理,科学与人,科学的利与弊,科学的目的

在读了很多关于科学的文献之后,我对科学究竟是什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我认为对于“科学”的考察,通常有两种方式,即静态的考察和动态的考察。静态的考察着重从成熟科学中剥离出科学的典型特征,由此出现划界问题,试图在科学和非科学之间找到一条界限或诸多划分标准。从广义上说,我们可以承认科学有不同的形态,比如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笛卡尔物理学,生物学等。科学与非科学的划分十分必要,但要真正在两者之间找到一条清晰的界限决非易事。我们越是清晰地思考,这条界限就越不清晰。两者之间血肉相联,无法割断。占星术不是科学,但也重视经验验证,而经验验证也是科学的特征。开普勒曾热衷于占星术,只是因为占星纲领发展缓慢才转向我们今天看成科学的天体物理学。用不同的方式去探讨科学,将使我们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科学合理性的探索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逻辑主义的模式,历史主义的模式,也有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模式,各种模式中又有不同的分支。看来,要想找到一种绝对完美的模式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鼓励探索和争鸣,从不同视角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并由此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

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新科学就不会发展。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逐步发展形成的。科学精神源于近代科学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与实证传统,它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内涵不断丰富。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科学精神倡导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捍卫真理的勇气。科学精神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学术自由,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精神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尊重已有认识,崇尚理性质疑。科学精神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科学精神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要求对任何人所作的研究、陈述、见解和论断进行实证和逻辑的检验。科学精神强调客观验证和逻辑论证相结合的严谨的方法,科学理论必须经受实验、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倡导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崇尚理性质疑,恪守严谨缜密的方法,坚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则,强调科学技术要服务于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福祉。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科学精神曾经引导人类摆脱愚昧、迷信和教条。倡导摆脱神权、迷信和专制的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来源于科学的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所倡导的崇尚理性、注重实证和唯物主义在推动欧洲国家由封建社会向宪政社会过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的物质成就充分彰显的今天,科学精神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注重创新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价值取向,崇尚理性已成为广为认同的文化理念,追求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在当代中国,富含科学精神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党的思想路线,成为我国人民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作为人的一类社会活动,和其他类型的社会活动,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军事活动、教育活动、思想文化活动之间,无不存在着互动关系。互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其涵义是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双向作用:一方面是科学能对其他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作用户称为科学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其他社会活动对科学的制约作用,这类作用构成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所谓的文化就是人类在自己漫长的生存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周围自然事物(包括自身)的主观认识。人类早期在不同的地域根据自己生存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早期的文化随着不同地域之间人们的往来,有的已经消亡,有的逐渐发展流传下来。如今能够流传下来的有代表性的人类文化仍有四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古希腊-古希伯来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在自己的发源地经历过近代的衰落之后,随着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开始复兴,并在非本土地区开始传播;伊斯兰教文化则仍然较好地保存在自己的发源地,但已经吸收了部分现代西方文化;古希腊-古希伯来文化则经过欧洲的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强势的现代西方文化。我们所说的科学指的就是这个现代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生史经历过一个漫长的程。科学的雏形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始于公元前七世纪的泰勒斯,泰勒斯用水作为世界的本源,开启了用理性来解释自然事物的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史,进而代替了传统的神话解释。恩培多克勒在泰勒斯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元素说;德莫克利特则在四元素说的基础上形成了原子主义学说。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就是这种原子主义思维的结果。欧洲经过中世纪的神学训练,在文艺复兴时期,把数学和实验引入自然哲学对具体的自然事物进行认识,进而实现了自然哲学到现代科学的转型。因此,现代科学就是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门系统的学问,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古希腊-古希伯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以及印度文化虽然有着自己辉煌的古代技术史,但却没有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文化中的科学。

科学及其有效的方法和理论,使我们更愿把科学看作是真理,而不是科学本身。因些在学术界,只要我们认为是正确的,我们便把他称之为科学。于是不仅生物学、医学、地学称为科学,而且把经济学、历史军事、政治、哲学等社会领域的知识也称为社会科学。今天,我们说科学,意思就是说它是真理,说不是科

学,意思就是说那是谬误。在方法上,我们说科学的,不一定就是使用实验和推理的方法,而是说它是合理的有效的。

把科学等同于真理,把科学的方法等同于合理和有效,是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语言中概念的迁移,这种概念的迁移用到日常生活中,未曾不可。但用到学术就引起许多尴尬。科学也未必都是真理,科学的方法也未必都有效,合理。牛顿力学是最典型意义上的科学,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之前也被认为是绝对的真理。但现在我们知道它只是“相对论”在一定尺度上的一个近似。对微观领域,对高速运动的粒子,它都是不适用的。牛顿力学是科学,但不是真理。虽然现在我们仍然用它,并十分有效。在科学发展史上,还有许多科学理论,在当时被认为是真理,而后被科学本身证明是错误的。如:“燃素说”“热质说”“以太说”。有许多科学的方法,虽然很效却未必合理。DDT的使用能有效地杀灭害虫,却引起了环境污染。以至瑞典科学院的DDT发现者颁发了诺贝尔奖而后悔,吗啡一开始做为镇痛的良药,后来却证明它有巨大的成瘾性。我们必须把科学和真理分开,因为它们必是两个概念。而且真理本身也是一个时代的概念,以前认为是真理的,后来可能会认为是一个谬误。

科学发展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里解放出来。但是科学发展加速了地球毁灭,也就是人类毁灭的过程地球毁灭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利用地球资源的过程原始时代,人类只需地表面的资源就能生活,只需要溪水、树上的果子、草籽等生活资源,也其乐融融后来,出现工具,然后养殖、重植,资源利用到破土一尺再后来,煤炭、金属等矿产,人类利用地球资源深入到地表下100米这种深度石油的开采,人类利用资源到地表下5000米,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利用地球资源到万米深度随着科学发展,人类需要更多的资源,科学发展又促进人力利用地球资源的能力,人类加速的向地球深层索取资源,由现在的万米到10万米、百万米,当人类利用地核资源时,地球也就到了毁灭的时候。可以说,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利用资源的能力,减少了为争夺资源引发的战争,但不能避免集体毁灭,却加速了集体毁灭的进程科学技术可以探索到地球外的人类生活空间,但不可能在地球毁灭时转移全人类,只能模仿诺亚方舟,每个物种带一个源种,来拯救地球物种的延续问,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好!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总理强调科技是一种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当代中国,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科学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正在引领一个创新型国家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但是,总有一些现象令人困惑:某院士论文抄袭,某学者学术造假,某伪科学盛行……在本应圣洁的科学殿堂,违背诚实原则,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行政干预、官学一体、流于形式等学术失范现象还在滋生蔓延;丧失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科研诚信,追名逐利的浮躁学风仍大有市场。

现实的尴尬折射出科学精神的缺失。什么是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科学精神诞生于科学领域,却不局限于科学领域。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张悟本事件”,反映出科技普及工作的缺失造成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还有待提升。近年来的“养生热”,其实反映出了科学作用的夸大为“伪科学”的传播提供了土壤。瘦肉精食品安全案件中,浙江大学教授作为制造者之一被查出,引起社会关注,反映出了我国科研领域的道德现状亟待改善。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就要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创新型企业,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为科技发展增添新动力。建立健全与科普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开拓科普市场,满足多种科普需求。只有自觉运用科学方法,用科学战胜愚昧迷信,才能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真正促进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大力弘扬。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就要大力倡导人文精神,着力培育民主精神。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科技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要热爱科学、崇尚真理,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就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科学工作者要身体力行,各级领导干部须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应成为树立科学精神的表率,弘扬科学精神的先导,普及科学知识、反邪教、迷信和伪科学的楷模。科学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背对荣誉,面对科学”,是否真正成为了严谨治学的力行者,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各级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不断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自我点评:今年申论其实材料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科学研究,其中涉及了学术浮躁、科研造假、高校行政化等热点问题;二是科学普及,主要谈到了科学普及程度不足导致一些“伪科学”盛行的问题。在申论全文应该贯彻两个方面的意思,上文是本人的考试作文。

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内核所在

作者:张金运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201 更新时间:2008-3-16

摘要:科学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是人类的本质力量在认识自然过程中的外化。本文探源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进而分析了科学精神在我国教育中失落的历史原因。当前新课程改革把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内核所在。提出通过加强科学史,重视科学探究,培养反思力来达到唤醒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学史科学探究反思

科学课,作为综合课程出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公民所具有的科学素养是其主要的目标。但是科学素养的含义有多重,最外面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受到人们重视,而作为其内核的“科学精神”却日渐空壳化和边缘化。本文试图把科学当成一种精神现象加以探讨,寻找科学精神失落的历史原因,进而提出唤醒科学精神的教学策略。

一、科学精神探源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外在体现,是人之为人的确认。显然,作为精神存在的科学要早于作为学科意义上的科学。但自西方文艺复兴后,科学产生以来,科学精神才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并逐渐被被广大民众所认同。

科学精神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从亚里士多德谈及科学的诞生时,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惊奇”;第二个条件是“闲暇”;第三个条件是“自由”。它是自足的,它不以别的什么目的而存在,而纯粹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它是一门自由学问。它要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义,不受他人的目的和利益支配。从上面的条件可以看出,除了第二个“闲暇”涉及物质的基础性条件外,其余都是精神性的准备。惊奇展示了心智的澄明,体现了作为一个人对世界的悦纳。很难想象一个心灵灰暗、情绪低沉的人会对其周围的世界产生惊奇。闭塞的心灵只会给自己与外在自然间筑起围墙。惊奇作为人之本性,首先意味着热爱这片世界,并深信他们栖居的这片土地有着美,有着万物之灵。如

果把惊奇仅仅理解是怀疑,就局限了它本来的意思。这不是简单地在表面上提出一个为什么的问题,而是根源于对这个世界本能的爱。而自由则意味着思维的开阔,可以突破业已存在的解释世界的模式(范式),希望用自己的思维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回顾科学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由既是科学得以突破神学权威的先锋,也是科学不断取得发展的动力之源。因为“自然界没有最后的谜底,人不断把自然界的认识刻在时代的石碑上用以记录自己前进的历程。人在刻下石碑时已经离开石碑,去探索新的道路”。

[1]试想一下,哥白尼、伽俐略等人如果没有自由的精神,怎么可能在科学史产生了划时空的影响?尽管保留这份自由让他们付出了高额的代价,但正是这样的付出,让人们见证到自由的可贵。

虽然,闲暇必须要有物质条件作为铺垫,但这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预备。因为物质条件只是闲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闲”字在中国有“闲情雅致”、“闲庭信步”之词,它们都表现出一个人心灵的充盈。闲暇是以一颗充实的心去期待发现,同时也是一种无法言传的愉悦状态,并因此自由地发现世界。只有以这样的平常心,真理才可能展现在你眼前。

亚里士多德提出科学产生的条件很好地诠释了科学精神。惊奇之心、闲暇之逸、自由之灵便是科学精神最好体现。它们是高贵人性的结晶。在这里,我们说科学精神最接近于希腊精神一点不为过,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其它地方在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科学并非同一概念。就拿我国而言,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确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但科学精神自古有之,尽管它很稀少,更未形成过主流文化。但是,凡是有点历史意识的人就会知道,沈括、李时珍、徐霞客等少数人在专制社会中保留了那份珍贵的科学精神。

二、教育中科学精神失落的原因分析

学校本应是培育科学精神的最好场域。但是我国古代,近代的学校教学中这种精神却很少。这种失落根源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受制于实用文化的影响,变异于课程体系中。

(一)农业经济——科学精神失落的经济基础

封建农业经济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相应在政治上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小农经济长期把人固定在一个地方,使得人们把人伦作为关注的重心。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立个体依附于家族中形成了“群化人格”,而作为科学精神核心的独立性

批判人格却没有形成。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来连接家族成员,人们的生存环境固守在一方一地,认知的范围比较狭窄。闭塞的环境、严密的宗法制度压抑了个体与身俱来的认识自然世界的冲动,人们的认知焦点集中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伦常”之上。同时,我国农业经济是农民通过经验积累而完善农业生产技术。这里的经验一旦与理论脱节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所以我国有发达的技术传统,而缺乏科学精神。

(二)实用理性——科学精神失落的文化基础

实用理性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存砝码,也是科学精神发展的文化藩篱。

“实用理性”一词是李泽厚先生提出的。“所谓‘实用理性’就是它关注现实生活,不作纯粹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情欲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乐观又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2](P317)

可见,实用理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的兴趣。我们习惯于以眼前的、实际的作为量度的标准,而以追求终极性的,根本性的问题的科学很难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同样看到了自然,却没有生发出探询自然法则的兴趣。于是国人认识世界的半径因实用的误导而日渐狭小。即使在我们高喊“科学”的今天,科学依然在很多人眼中是技术、是发明。作为基础性的科学却因为出不了眼前效益而不受重视。

(三)传统课程——科学精神失落的直接原因

在中国几千年来,历史上的主要课程体系经久不变,儒家经典是其主要的课程要素。而我们知道儒学不是以关注自然为重点,而是以建构人伦为核心。于是“在中国,人们不相信上帝的审判来自天国,于是便执着地从理智到情感,从现实到观念都处在这个细密复杂的人世的伦常的关系中”。[2](P316)。儒学地位的逐渐上升为权威,化为巨大的力量束缚了我们“开眼看世界”的眼睛。这种伦理文化根源于我们所处的宗族纽带,但它却忘记了我们所在的生活世界。因为只有对生活世界的热爱,才是科学精神兴盛的源头。这种伦理性的课程只会让人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进而失去人本来存在的赤子之心,于是澄明的心智变得暗淡。课程内容的儒学化,使得生活世界抛弃在教育之外。而“生活世界对于其生活的人具有恒常的存在意义,他是思想劳动的永恒基础,是始终准备好的不言而喻的源泉,实践的人们和科学都可以毫无困难地利用它”。[3] 就课程评价而言,科举考试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评价方式。作为一种文官选拔制度,

它却被放大为主导全民学习的课程大纲。这种放大,就如同我们把当前公务员考试与高考合二为一。这样评价的导向便是“学而优则仕”,做官成了学子们终其一生的梦想。每一次考试不仅关系着个体地位的升迁,而且也承载着家族的荣辱。这样超重的学习,自然不可能再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考取功名才是最切实的的动力。科举考试成为课程评价后,使得学子们的兴趣便仅仅局限于与考试相关的儒家经典之上。这里,课程内容的窄化与课程评价的极端功利化交互影响,使得科学精神远离了我们的学校教育。

三、科学精神的唤醒

科学精神的养成,是一个文化习得的过程。新课程把科学素养的形成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作为科学素养内核的科学精神,其形成需要多种教育要素长期的作用。科学史的学习是从人文的视角挖掘科学中孕藏的科学精神,科学探究是从学习论的视角去探询科学精神的培养,反思性教学则是从教学方面去探询科学精神的回归。

(一)重视科学史的学习,使镌刻在历史中的科学精神得以弘扬

科学史是以时间之维,再现科学发展的各阶段,讲述科学与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动历程。它特有的历史意识,甚至加入了某些文学性的元素,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者献身科学的激情。这种情感性、故事性的表达,对于每一个青年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精神洗礼。让我们看看陈景润上中学时,他的老师沈龙元先生是如何介绍数学的: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数论是皇后头上的皇冠,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诗一般的语言在数学课堂上是如此的和谐、完美的统一,它激发起少年陈景润献身数学的最初情怀,鼓起了一个中学生理想的风帆,这不是知识教学中思想、精神的魅力,又是什么?[4]可见,这里的知识表达融进了科学史的因素,才带给学生以高峰体验。这样的体验,将会成为人生中的一笔永恒的财富。

尽管,我们的教科书非常强调知识的逻辑体系,注重科学技能的培养。但过度强化知识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科学产生误解。“现代只通过教科书来了解科学的青年学生,往往对科学持有一种非历史的眼光,以为科学理论与生俱来的正确,是万古不变的永恒真理,以为科学是从一些天才的头脑里蹦出来的,一旦问世就具有永恒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5]一直以来,这种“唯科学主义”的思潮在科学教科书中存在。对科学史的遗忘,加剧了理性主义的泛滥。这恰恰表明我们的科学课程设计者对科学史的挖掘还很不够。科学史的范围很广,不仅是西方的科学史,还有我们中国的科学史,尤其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史。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只熟悉西方科学成果,而对我自己祖国曾经有的科

技文明置之不理。这种漠视只会让我们永远走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路上,结果技术是带来了,科学却不多。因为科学最需要的是创造,而不是继承。一个缺乏民族自信心的民族,永远无法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很远。

(二)加强科学探究,使科学精神在过程中逐渐生成

传统科学课堂中,科学概念、定义的讲授,科学模型的建立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埋头解题,以达到熟练运用科学模型解答试题的能力。这个过程中当然也是科学学习,但更多的是针对虚拟情景的问题而展开。在当前短视的考试文化的驱动下,解题训练日渐成为学生的负担。长此以来,科学日渐褪去自身的意义,成为孤立的符号。显然,它们是去科学精神的科学教学,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来看。试想一下,基础教育中这种以科学为内容的解题训练能够激发多少人的科学兴趣呢?

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下,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教学模式。科学探究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在学习活动开始前只是简单地提出问题,指明方向而不给具体步骤,而不提供正确的答案。” [6]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不再是聚敛性的,而是发散性。在这样类似科学家的过程中,科学精神才可能得到领悟。当然,这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所谓“差异性实验”,即能引起学生兴趣而且结果往往意想不到,与一般“常识”相违背的科学实验去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奋感。

(三)培养教师的反思力,让科学精神在反思中逐渐养成

反思是以自己的思想为思想对象的思想,它是改进教学范式,提升主体精神的有效方式。科学是一项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活动,但“真理是一个行事谨慎的女郎,不见到毫无偏见的人绝不露出自己的面目”。[7]反思能使我们发现常规认识上的偏见,使我们更接近于真理。反思过程伴随的情感体验,是科学精神最直接感受。只有通过反思,人才会摆脱科学控制人的病态。只有谦虚,我们才可能对自然热爱。没有谦虚,人不可能通过探究来认识自然进而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这种行为不可能是一种傲慢的行为。在任何科学教学中,牺牲了反思,科学精神就可能淹没在“唯科学主义”的泥潭中。

科学精神作为科学教育的灵魂,指引着科学前进的方向。否则科学教育将会陷入“技术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泥淖。科学精神的回归将使科学学习成为一个建构意义的过程,师生间的对话才能真正实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精神的养成,需要多学科的作用,不是单单靠科学课来完成的。在重视科学素养的今天,社会、学校、家庭都需要重塑科学精神。惟有如此,“五四”提出的“科学”口号经过一个世纪后才会真正融入

中国人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刘青峰.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92.

[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17,316.

[3]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41.

[4]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65.

[5]吴国盛.科学史的意义[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26(1):62.

[6]陈华彬,梁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5.

[7]依迪丝·汉密尔顿著.葛海滨译.希腊精神[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6.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公民的科学素养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一些公民未经辨别仍会相信非科学的“养生理论”;某些科研人员为追求经济利益,成为伪科学、甚至邪教的俘虏;高校学术造假门、抄袭门也频频被媒体曝光。这表明,国家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地同时,也要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

弘扬科学精神是我们面对任何事情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科学精神就是求知和探索精神,是人们从事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原动力。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基于科学本质而产生的内在理念和精神气质。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学术界出现的编造事实伪造实验数据、还是剽窃他人论文进行学术造假,都是严重背离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阻碍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提升科学素养是当今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科学素质是公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先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必须不断加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无论是无中生有的“水变油”,夸大其词的“基因皇后”,还是肆意炒作的“纳米”、遍地开花的“国内首创”,这些与科学精神相悖的不正常现象被炒的沸沸扬扬,都是由于公众缺乏科学修养和理性的判断,因此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必须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是我国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弘扬科学精神是崇尚科学、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根本途径;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社会进步,弘扬科学精神的推动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社会建设中,要弘扬科学精神,打击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常识,增强其理性判断能力。国家应加强有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

学素养”的宣传工作,使得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举办各种普及科学常识的讲座和活动,使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被大众所掌握;调整学术浮躁的不良风气,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以经济或者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和发明,以鼓励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共识和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有关政府及相关单位不仅要大力弘扬和倡导科学精神,而且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