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VOC治理新模式,BME推工业园区预警溯源与治理系统

VOC治理新模式,BME推工业园区预警溯源与治理系统

VOC治理新模式,BME推工业园区预警溯源与治理系统

VOC治理新模式,BME推工业园区预警溯源与治理系统

VOCs废气污染,广泛地存在于石油、化工、制药、冶金、钢铁等工业行业。过去对于工业VOCs污染,通常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BME柏美迪康进入中国后,将国际最先进的VOCs控制理念和技术带入国内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并积极推动VOCs治理向“源头防治、过程监管、末端控制”模式转变。

BME推出的工业园区VOCs预警溯源与治理系统,分为工业园区VOCs预警溯源系统与工业园区VOCs污染集中治理系统两大部分。工业园区VOCs预警溯源系统,可提供工业园区污染浓度分布监测、污染源分析报告等,有助于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监管难度、获取排放状况和规律、了解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降低潜在环境风险等;工业园区VOCs污染集中治理系统,主要是为了降低工业区内单个企业治理VOCs废气污染的成本,提供集中化VOCs处理中心,按企业排污量进行收费,减少企业一次性投入和后期运行成本,降低企业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和管理成本,同时有利于政府的统一管理。

目前,BME工业园区VOCs预警溯源与治理系统已在国内多个工业园区进行试点应用,应用期间获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治污成本,并优化了政府的环境管理。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建设背景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聚集式发展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园区是承载这一任务的主要载体,在已建园区继续转型升级的同时,大量新建园区不断涌现,园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园区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于争夺高端产业发展要素、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打造园区独特品牌中具有关键意义。随着信息化走向更广泛、更深入、更智慧,信息化如何支撑园区发展战略、信息化如何应对园区核心业务的需求、如何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等方面成为园区面临的共同课题。 园区创新发展趋势 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形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但是,我国的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仅仅解决了产业“进区入园”,即只关注了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而没有解决产业的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竞争。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统一化、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单纯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园区迫切需要改变园区内产业间、产业内部关联度低、配套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现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尽量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循环。显然,在两型社会的要求下,建设“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各类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暂行规定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暂 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轨道交通合理用能,实现轨道交通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与统计分析,满足轨道交通节能减排工作要求,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用能评价方法》等标准,根据《节约能源法》和其他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轨道交通建设企业是新建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的责任主体,须遵照本规定对规划、在建线路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建设。 第三条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是既有线路能源管理系统更新改造及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须遵照本规定对既有线路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并负责线路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交通委负责组织线路能源管理系统的验收。线路能源管理系统监测数据须实时上传北京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统计分析与监测平台1。 第二章系统架构及功能 第五条线路能源管理系统负责采集全线各车站/变电 12013年,交通委启动北京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统计与监测平台建设,用于实现十二大交通行业及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和运营数据统计与监测。

所能耗的数据,并且通过系统软件进行统一处理和统计分析,并预留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平台的接口,同时对全线电能、水、燃气和热力能耗实现集中、全面、实时的在线监测,将每个车站的供电质量、电能、水、燃气和热力能耗、事故报警等数据及时、准确的传输到系统中并显示,对全线车站实行同步管理。应具有数据实时监测、历史记录功能、趋势功能、自动抄收功能、智能监测设备管理功能、查询统计功能、数据分析功能、能耗质量分析、报表功能、输出打印功能等。 第六条线路能源管理系统下设车站级能源管理系统,主要采集车站电能、水、燃气和热力仪表的各种基础数据,并经过主干通信传输网(独立带宽)上传到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应具有能源数据实时采集、存储、监测等功能。 第三章表计配置原则 第七条计量表计应对电能、水、燃气、热力等能耗实现分类、分项、分户计量。计量表计应满足《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的相关要求,并具有数据采集与传输、远程管理和维护功能,表计应充分考虑智能化及功能扩展和升级需求。 第八条电能计量表计配置:一级表计应包括在开闭所中压进线开关配置多功能电能表;二级表计应包括在变电所

智慧工业园区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 XX有限公司XX分公司 2016年12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合作愿景 2. 解决方案 3. 成果展示 4. 推进计划与实施方案

项目背景 四川江油工业园区是1992年经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开发区。原规划面积7.29平方公里,新扩区20.73平方公里,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28.02平方公里。 园区为进一步落实“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和江油市委市政府打造“特钢新城”以及“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园城一体发展的要求,完善园区设施、管理、产能,全面提升园区软硬件技术环境、提升园区对外形象、满足入住企业需求,致力打造西部中小企业腾飞基地。 江油市胜峰天然 气化工有限公司 成都无缝钢管 公司江油钢铁厂 四川艺精长运超 硬材料有限公司 四川清香园调味 品股份有限公司 某某- 有限公司等 四川江油工业园区

需求分析(1/2)-信息资源整合 01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园区服务整体水平需提升 02 03基础应用平台零散 园区集中统一管理平台空白 缺乏统一管理各个区域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手段 园区内外部产业互动缺失对外业务拓展能力不强

招商环境 目前四川江油工业园区决心打造一流的智慧园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体验环境打造可以提高企业的感知度,增强企业入驻信心。 招商引资 目前园区招商引资面临四川其他产业园区的各方面竞争,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现有的园区内企业生产力过剩,多余产能浪费严重。 价值提升 区域内的企业以孤立存在为主,对于区域内的上中下有产业链资源没有有效的信息互通渠道,无法形成集中发展、资源共享的优势,也无法形成高效、互补的完整产业生态圈。 产业升级 一些产业发展碰触到产业升级瓶颈障碍,亟需依靠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 以手游、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孵化团队在起步阶段需要技术、资金、市场、渠道等多方面的扶持,受限于资源缺乏造成发展困难,创新孵化成果无法进行市场检验并转化为有效收益。完备的交通物流产业链 多个大型创业园区 企业剩余产能进一步释放 大量中小生产型企业 引入产业链稀缺企业入驻 企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特色 需求分析(2/2)-产业转型升级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A-EMS8000

目录 公司简介 (3) 1、背景概述 (4) 2、标准和政策 (5) 3、A-EMS8000能效管控平台介绍 (6) 3.1平台概述 (6) 3.2平台组成 (7) 3.3平台配置 (7) 4、A-CMS能耗监测系统 (8) 4.1系统简介 (8) 4.2网络拓扑图 (8) 4.3主要功能及特点 (9) 4.4客户价值 (9) 5、A-PQMS电能安全监测系统 (10) 5.1系统简介 (10) 5.2网络拓扑图 (10) 5.3主要功能及特点 (11) 5.4客户价值 (11) 6、A-EAS专家诊断分析系统 (12) 6.1系统简介 (12) 6.2系统架构图 (12) 6.3主要功能及特点 (12) 6.4客户价值 (13) 7、A-ESCS节能控制系统 (14) 7.1系统简介 (14) 7.2网络拓扑图 (14) 7.3主要功能及特点 (14) 7.4客户价值 (15) 8、A-IPS信息发布系统 (16) 8.1系统简介 (16) 8.2网络拓扑图 (16) 8.3主要功能及特点 (16) 8.4客户价值 (17) 9、系统集成 (17) 9.1简介 (17) 9.2系统架构图 (17) 9.3系统特点 (18) 9.4客户价值 (18) 10、终端设备 (18) 10.1多功能电力仪表 (18) 10.2数据采集器 (21) 10.3节能控制器 (22) 10.4A-EMS-WK100联网型温控器 (22) 10.5A-EMS-WSK100智能温湿度传感器 (23)

10.6A-EMS-KQZ100空气质量传感器 (24) 10.7A-EMS-GQ100光照度传感器 (24) 10.8A-EMS-YJ100液体流量传感器 (25) 11、上图示意 (26) 12、资质证书 (27) 13、服务承诺 (31)

城市轨道交通用能与节能的思考

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虽然已是绿色交通工具,但市场调研显示,1条25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年的耗电量约在1~2亿千瓦时,轨道交通成为各城市的用电大户。在“2015(第三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性节能研讨会”上,北京城建集团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国庆,为我们分享了城市轨道交通用能与节能的思考,演讲从城市轨道交通用能现状入手,结合北京地铁节能案例,提出了既有线路的节能改造和新建线路的节能工程建设等工作展望。 一、城市轨道交通用能现状 (一)城市轨道交通现状 截止2013年末,全国有19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总里程达2746公里。至2020年,全国规划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79个,规划总里程达13385公里。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超1万亿元。参考建筑、工业节能产值比例5%计算,轨道交通行业节能的投资可达500亿元,节能潜力非常巨大。 (二)城市轨道交通用能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用能总耗电量相当大,是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按照同等运力,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相当于小汽车的1/9,公交车的1/2,且占地小,成本低,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但建设过程中,由于其运量大,总耗电量相当大,是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 轨道交通系统能耗构成示意图 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里,列车牵引供电系统和通风空调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最主要的用电大户,分别占到轨道交通系统总能耗的1/2和1/3,节能潜力也相当大。其它设备系统,也存在一定的节能潜力。 北方某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构成图

北方某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构成中,电力费占运营成本的41%,工资费、运营费、维修费占59%,因此电能的节省对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北京市轨道交通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潜力大。仅2013年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综合能耗就达17.7万吨标煤(电能费用占运营费用的50%),十二五末期将达21.6万吨标煤,地铁公司现已成为北京主要用能单位之一。 2006-2015年北京地铁总用电量柱状图 轨道交通各系统用电量百分比 2006年,北京地铁总用电量为3亿多千瓦时,到2015年达到14亿千瓦时。其中牵引供电占到50%,通风空调占35%。从中可以看出,轨道交通系统节能、节电是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对象 第一,城市轨道交通用能评价标准缺失,急需建立轨道交通节能技术标准及评估、评价体系。由于技术适应性差,如果轨道交通节能技术标准及评估、评价体系从其他行业引入,实际节能效果有限,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急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估机制。不同地域、城市之间,同一指标的数值差别较大。需通过标准制定,明确节能应用标准和评价、评估标准。

地铁能源管理系统现状及发展_张韬

地铁能源管理系统现状及发展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T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张韬 (江苏联宏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市 210028) Zhang Tao (Jiang Su Lianhong Automation CO., LTD, Nanjing 210028) 【摘 要】【关键词】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etro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oncept, function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Nanjing Metro Line. Also discus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system development.Key words: Metro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nergy Saving LonWorks 本文主要论述了地铁能源管理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在南京地铁一号线中的实施效果,并提出了今 后系统发展的方向。 地铁能源管理系统 节能 Lonworks 现场控制网络 1 能源管理系统建设背景 目前,全国有11个城市开通地铁,线路总长约1517.2公里,年耗电约45亿度,有近30个城市和地区都在进行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涉及的线路项目达110多条;至2016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89条,总建设里程为2500公里,根据这一建设速度,到2020年电耗将达到183亿度。据统计,地铁的能耗费用约占总运营成本的30%以上,以目前国内地铁的用能情况看,牵引用电约占全线用电的55%,其余45%为车站用电。随着地铁里程数的增加和电费的不断上调,地铁运营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和能耗费用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同时国家对地铁能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针对这一情况部分城市已经采取了一些能源管理措施和节能改造,但由于没有准确、实时能耗数据的支撑,难以精确量化并验证其效果,同时很多节能管理手段也因为缺少技术、管理基础难以有效全面的实施,所以需要以一套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为手段,在系统产生的详实能耗数据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强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有利于全面提升地铁运营的能耗管理,降低成本及提高运行效益。 2 地铁能源管理系统2.1 概念 地铁能源管理系统以空调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扶梯/电梯系统、商业设备和供配电系统等为管理对象,通过分布式现场控制网络集成各类计量装置与监控终端,实现地铁车站及沿线附属建筑(车辆段、办公楼、宿舍、食堂、浴室等)能源数据实时在线采集和分类、分项、分户计量,并且根据地铁车站及沿线附属建筑具有固定的运营时间以及车站人流量按时间规律分布的特点,对各种用能设备进行自动化监控与节能控制,实现有效节能。同时依托能源管理系统建立能耗定额、能耗考核等一整套能源管理体系。2.2 主要功能 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目标如下: (1)对地铁能耗进行分类、分项、分户精确计量,计量数据远程传输,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发布与远传: (2)用能诊断及节能潜力分析: 以实时监测的有功功率、电量、功率因数等实时数据为依据,进行用能质量诊断。根据能耗数据并辅各类统计分析工具,发现用能不合理的方面,挖掘节能潜力。 (3)节能效果验证:对比并分析节能(采用节能技术或节能设备后)前后的能耗数据,从而为节能效果进行定量的判定,以验证该种节能方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下一步的节能指明方向。 (4)能源质量监测: 以电能质量监测为例,通 收稿日期:2012-6-21 作者简介:张韬(1977),男,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通讯工程专业,工程师,现任江苏联宏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交通事业部部长。“分布式高速实时控制网络系统”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获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持开发南京地铁1号线及南延线能源管理系统并通过住建部市政公用工程科技示范项目验收。 46 2012 . 3 >> Resea rch & Discussion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述 1.智慧园区背景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以产业聚焦为手段的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园区经济呈现出覆盖区域不断扩大,产值越来越集中,GDP占比越来越大的趋势。 园区企业逐渐向高(高技术)、新(新领域)、专(专业性)行业发展。未来趋势,园区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研发地,高新企业群集的区域,高新产品孵化和生产的基地。 园区规划建设整体性越来越强,更加注重各种基础配套设施,以更好的服务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注重产业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是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各类产业园区发展迅猛,规模扩张也越来越明显,高新企业纷纷入驻,企业对园区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园区服务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分析,目前各类园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统一专业的园区现代化管理规划,因此园区管理方式落后,主要体现在: ●园区定位及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建设起点不高,没有形成特色。园区运营商只提供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园区管理平台和入住企业平台不能交互互动; ●园区信息建设自成体系,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远程、集中控制方式,同时业务系统封闭运行,软硬件各个系统相对独立,数据库也相对独立,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园区管理局限于园区安防、园区消费等几个方面,没有覆盖到园区节能管理、空间管理、建筑管理等领域。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被动状态,无法针对园区各类情况调整管理策略。园区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园区运营商,入驻的中小型企业缺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发布、招商引资平台。

智慧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智慧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解决方案概述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完成大量产业资源原始积累的同时,为了打破园区之间同质化现象,亟需实现“由外源性的产业集聚向内生性创新经济引擎的产业业态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管理与服务能级的提升和园区特色品牌打造与模式输出。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智慧产业园区解决方案根据产业园区的规模化、跨区域、多业态的管理需求,以提升园区服务能级为中心,为产业园区提供基于信息化支撑基础上的服务与运营发展模式,以一种更高效的方法,盘活覆盖产业园区内的各项服务载体与资源,通过集成跨行业、跨专业、跨部门的与园区产业相关的各类资源,为园区企业提供系统、全面、方便、高效的公共性服务,从而在引领产业发展、推动自主创新、促进招商引资、节约企业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适用对象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慧产业园区解决方案主要适用于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如软件园、生物医药园、服务外包园等等。 应用场景 依托园区实体基地,在实现园区内部信息化运营管控的同时,根据企业迫切需求整合各方服务资源,面向园区各个主体(园区管理机构、企业、创业者、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以营造特色产业服务环境、提升园区产业运营发展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台前台后融合的一站式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促进资源共享,打造产业集群。

核心功能体系 考虑到信息化项目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园区的管理与服务体系会不断进行变化和扩展,因此我们采用统一底层、前台服务应用、后台服务支撑,应用独立,可灵活扩展的系统架构。 前台依托后台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处理流程,对接外部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内容丰富、动态、可交互、可快速响应的服务应用;后台基于园区服务与运营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服务工作效能,并针对各类服务进行有序、规范的支撑与管理。这些应用可根据园区服务资源集聚和服务项目推进的情况进行添加,共享底层基础数据库,并支持APP应用。 1、园区在线综合服务平台

智慧工业园区整体建设运营实施解决方案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第 1 章建设背景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聚集式发展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园区是承载这一任务的主要载体,在已建园区继续转型升级的同时,大量新建园区不断涌现,园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园区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于争夺高端产业发展要素、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打造园区独特品牌中具有关键意义。随着信息化走向更广泛、更深入、更智慧,信息化如何支撑园区发展战略、信息化如何应对园区核心业务的需求、如何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等方面成为园区面临的共同课题。 第 2 章园区创新发展趋势 2.1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形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但是,我国的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仅仅解决了产业“进区入园”,即只关注了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而没有解决产业的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竞争。

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统一化、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单纯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园区迫切需要改变园区内产业间、产业内部关联度低、配套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现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 尽量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循环。显然,在两型社会的要求下,建设“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各类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2.2园区企业向高新型转变 在激烈的园区竞争背景下,园区的产业同质化竞争也日趋严重。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链的附加值主要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在研发、设计、创新等上游领域和现代物流、展销服务等下游领域存在着较为丰厚的利润空间,而我国多数园区的产业体系都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在竞争的压力下,为了抢占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端,园区内的企业日益增加研发投入,转变以往单纯生产制造的发展方式,向高新型企业演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保持竞争领先优势。显然,在园区“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推动园区企业向高新型

铁路行业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铁路行业能源管理全面解决方案 ——为铁路行业更安全节能增效1 前言 铁路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成功地由蒸汽机、柴油机车牵引逐渐发展为电气化系统牵引。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行业之一,铁路行业能否更加安全高效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焦点。近几年,我国的铁路交通建设已经进入了“收成”时期,在技术上和服务设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铁路的能源种类繁多,包括水、电、气、太阳能、柴油发电机应急系统等,而且其大面积、大体量的建筑设计、现代航站级的高标准服务要求决定了其设施耗能相应增加。铁路行业的电、水、气等各个系统重要负荷多,可靠性和连续性要求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还关系到很多铁路职能部门的正常工作。因此对铁路行业进行能源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2 公司介绍 海亿达是国内基于分散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技术先行者,在国内最早进行该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是对用户端能耗系统管理智能化提供从底层到顶端全面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同时也是国内最早推广有源滤波技术商用化,提供全面电能质量测试与对策技术工程方案的专业公司。 2002年,海亿达与美国APS公司携手将环保配电有源滤波技术引入中国市场,向各行业客户提供有源滤波售前技术支持、电能质量监测分析,电能质量改善方案、有源滤波器安装、调试及培训等技术项目,同时承担着到目前为止中国区已安装的所有有源滤波装置的技术维护和售后服务。 海亿达基于深厚的行业技术积累,服务于电力、电信、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政府公共设施、石油天然气开采、交通、机械、化工、矿冶、建材、轻工、电子等行业,已为众多客户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可根据用户用能系统状况及设备管理要求提供多种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及其优缺点比较。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发展历程及方向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发展历程及方向 发表时间:2016-03-18T16:00:20.1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作者:沈家齐 [导读] 江苏联宏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28 当前的BAS系统没有准确的计量数据,无法对能耗设备提供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SCADA系统仅仅对电能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 沈家齐 江苏联宏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28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并对后续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节能 【Abstract】: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n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views on The follow-up development of this System. 【Key word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nergy saving in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1.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建设背景 我国正处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截至2013年底,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长春、深圳、大连、成都、沈阳等19座城市,先后建成并开通运营了8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2509.52公里。据悉,目前中国内地共有36座城市向国家主管部门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规划,其中有28座城市得到了国家批准。计划至2015年前后规划建设96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线路总长2500多公里。其用能成本占总运行成本的30%以上。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运营里程达1500公里,每年总电耗为45亿度,折算标准煤55万吨;预计2020年通车里程7000公里时,每年电耗将达到183亿度,折算标准煤225万吨。在全球倡导节约能源的大背景下,更需要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节能减排。对地铁公司而言,节能减排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的权宜之计,也不是简单的为了省钱,而是作为一项必须履行的重要社会责任,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全运营、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2.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发展历程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多、用能成本高的特点,许多城市在建设初期都运用了当为先进的BAS系统,实现了对各类设备的开/关控制和状态检测等功能,实现了初步的能源管理,也采取了一些节能改造措施。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不断精细化,之前采取的一些能源管理措施和节能改造措施也暴露出其不足之处,无准确的、实时的能耗数据的支撑,无法进行精量化的分析和验证。如: 低压电力及照明系统监控无电力参数 低压变电所进出线无运行状态 空调通风及给排水设备无运行参数 空调通风及扶梯等设备全负荷运行 空调通风等设备未进行变频节能控制 无电开水炉等办公设备节能控制 照明节能控制不全面 电、水等能源无在线计量 同时一些节能管理手段也缺少足够的支撑难以有效的全面的实施。在运营过程中,一些能源利用率较低,用能安全等无法准确及时的判断,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2010年南京地铁一号线率先进行了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电和水实时数据的在线采集和分类、分项、分户计量,南京地铁一号线的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还包括数据采集与存贮、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发布与远传等基本功能,此外为南京地铁的能源利用诊断、能源质量监测、能源账单核对、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控制、节能效果验证、能源调度、保障健康与舒适环境、提高节能意识等提供有效手段,从而提高了南京地铁能源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2011年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也进行了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行状况良好,在2011年,南京地铁一号线及南延线的能源管理系统获得了住建部的科技示范工程,与2014年4月14日通过了部级验收。这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通过示范工程的建设,后续南京地铁二号线,三号线,十号线也都运营和建设了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其中南京地铁一号线及南延线、二号线自2011年起,借助能源管理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通过管理和技术的两条途径,节电费达到1591.11万元,效果显著。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能耗计量、监测的基础上,南京地铁一号线针对高架站还进行了VRV空调的系统化节能控制,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的节能效果验证来看,节能效果达到了35%以上,部分站点甚至达到了50%以上, 2014年,上海地铁一号线正在进行BAS系统的提升和改造,通过该项目将能源管理系统和BAS系统集成于一体,实现监测、控制,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不断精细化,以及实现能耗设备的监测以及节能化控制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的能源使用主要分为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扶梯等系统,当前主要实现了各类设备的开关控制和状态监测,但是具体的参数无法进行精确的统计。如空调系统在夏季是用能大户,占车站能耗的50%以上,冷却塔的用水量也占总用水的50%以上。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经常出现“大流量小温差”或“定流量”的浪费能源现象,且系统设备经常以全功率、满负荷的方式运行。无法准确的精细的计量实时运行状态,及时的提供节能方案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照明、给排水系统如何实现更好的节能控制也亟待准确的实时的数据支撑。目前南京地铁正在进行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的系统化节能控制项目的实施,通过“大温差小流量”以及“末端按需用能”的手段进行系统化节能控制,节能效果预计在10%以上,针对空调系统能耗较大的特点,10%的节能率较为可观。 南京地铁率先实施了能源管理系统,但目前绝大部分的城市还未进行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这些城市目前的电能质量管理系统还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计量设备存在部分数据无法上传、能上传数据误差较大等问题。现数据收集工作基本靠人工抄表。但存在人工数据验证工作

能源综合管理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设计及应用

能源管理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安科瑞周洁 1地铁能耗分析 地铁是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也是耗电量的大户。 地铁运营过程中消耗能源的主要形式是电能。根据对地铁用电负荷的统计分析,能耗主要分布在列车牵引用电和各种动力照明设备用电,如通风空调、自动扶梯、照明、弱电设备等方面。 图1是地铁各系统耗能分布图。 图1地铁各系统耗能分布图 从图1中可见,地铁列车牵引用电和各种动力照明用电量比例约各占50%。牵引供电、通风空调、电扶梯、照明等能耗占地铁总能耗的90%左右,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因此,应对地铁中主要用电设备以及持续性运转的大负荷容量设备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控,并对采用变频等节能技术措施的设备做好经济技术考核和对比分析工作。 2地铁能源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综合监控系统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成功应用,并且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它采用通用的软件平台、一致的硬件架构、统一的人机界面,通过对相关系统的集成和互联,建立了一个高度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地铁各系统间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日常管理与调度工作的效率和地铁运营的整体服务水平。 另外,国内新建地铁的低压配电柜和环控电控柜已采用智能开关柜设计方案。低压配电柜、环控电控柜内智能网络的构成是柜内智能仪表通过冗余的现场总线,同时通过智能通信管理器将数据信息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确保采集的设备电能数据能够及时发送到监控系统,而且可靠性高、系统构成简单、经济,便于集中管理。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工业以太网络等硬件和底层现场总线等基础构架,为能源管理系统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报告书报告书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述 1.智慧园区背景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以产业聚焦为手段的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园区经济呈现出覆盖区域不断扩大,产值越来越集中,GDP占比越来越大的趋势。 园区企业逐渐向高(高技术)、新(新领域)、专(专业性)行业发展。未来趋势,园区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研发地,高新企业群集的区域,高新产品孵化和生产的基地。 园区规划建设整体性越来越强,更加注重各种基础配套设施,以更好的服务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注重产业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是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内容。 各类产业园区发展迅猛,规模扩张也越来越明显,高新企业纷纷入驻,企业对园区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园区服务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分析,目前各类园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统一专业的园区现代化管理规划,因此园区管理方式落后,主要体现在: ●园区定位及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建设起点不高,没有形成特色。园区运营商只提供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园区管理平台和入住企业平台不能交互互动; ●园区信息建设自成体系,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远程、集中控制方式,同时业务系统封闭运行,软硬件各个系统相对独立,数据库也相对独立,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园区管理局限于园区安防、园区消费等几个方面,没有覆盖到园区节能管理、空间管理、建筑管理等领域。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被动状态,无法针对园区各类情况调整管理策略。园区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园区运营商,入驻的中小型企业缺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发布、招商引资平台。 2.智慧园区应用前景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伴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投身于智慧园区建设,智慧园区投资规模正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据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高达5000亿元,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在此大形势下,智慧园区建设也取得显著业绩,2011年,各园区根据所在城市及园区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继续加大智慧园区建设投资力度,投资规模达到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2012年全国智慧园区IT投资规模依然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其总规模达到550亿元。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从更高的公共数据应用、异构网络的共享、多重数据的融合的层面出发,解决了以上面临的问题。 物联网与智能建筑的物理架构具有很多相似性,各个子系统相当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节点,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数据汇集到数据服务平台,由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从而提供更高级的动态数据应用服务,将使得传统智能化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于物联网数据服务平台提供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解决方案,同时对园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了整体规划,保证了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实现。 (2)充分发挥物联网开放性的基本特点。传统的园区内楼宇智能化系统是自成一体的独立封闭的系统,而物联网是开放的,具有连通性。采用这一技术,可以在世界上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的任一地点,与自己的物联网相连,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3)把各个子系统集成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实现各系统之间实时数据的交流和共享,弥补了传统智能建筑数据采集孤立的缺陷,解决了系统难以联动的问题。

能源管理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能源管理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江苏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袁燕 1地铁能耗分析 地铁是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也是耗电量的大户。地铁运营过程中消耗能源的主要形式是电能。根据对地铁用电负荷的统计分析,能耗主要分布在列车牵引用电和各种动力照明设备用电,如通风空调、自动扶梯、照明、弱电设备等方面。图1是地铁各系统耗能分布图。 图1地铁各系统耗能分布图 从图1中可见,地铁列车牵引用电和各种动力照明用电量比例约各占50%。牵引供电、通风空调、电扶梯、照明等能耗占地铁总能耗的90%左右,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因此,应对地铁中主要用电设备以及持续性运转的大负荷容量设备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控,并对采用变频等节能技术措施的设备做好经济技术考核和对比分析工作。 2地铁能源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综合监控系统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成功应用,并且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它采用通用的软件平台、一致的硬件架构、统一的人机界面,通过对相关系统的集成和互联,建立了一个高度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地铁各系统间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日常管理与调度工作的效率和地铁运营的整体服务水 平。 另外,国内新建地铁的低压配电柜和环控电控柜已采用智能开关柜设计方案。低压配电柜、环控电控柜内智能网络的构成是柜内智能仪表通过冗余的现场总线,同时通过智能通信管理器将数据信息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确保采集的设备电能数据能够及时发送到监控系统,而且可靠性高、系统构成简单、经济,便于集中管理。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工业以太网络等硬件和底层现场总线等基础构架,为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可靠的能源管理软件、硬件,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地铁能源管理系统。 3地铁能源管理系统在轨道交通11号线安亭站地块的应用 3.1项目概述 安亭站位于上海嘉定区安亭镇曹安公路墨玉路,为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的高架岛式车站,于2010年3月29日启用。上海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8月承接轨道交通11号线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及施工。实现了对配电室内的高压,低压进线、电容补偿、联络、出线回路进行远程监控。Acrel-5000型能源管理系统预留了扩展接口,可方便进行扩展。 整个系统采用网络分布式结构,监控主机位于监控中心值班室(位于中心变配电室内)内,系统采用开放的通讯协议,通过RS-485现场总线与高低压配电系统等相连,实现数据通讯功能。 3.2组网结构 该系统主要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共分为三层:站控管理层、网络通讯层和现场设备层。

能源管理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2

能源管理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刘丹玲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嘉定201801 1地铁能耗分析 地铁是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也是耗电量的大户。地铁运营过程中消耗能源的主要形式是电能。根据对地铁用电负荷的统计分析,能耗主要分布在列车牵引用电和各种动力照明设备用电,如通风空调、自动扶梯、照明、弱电设备等方面。图1是地铁各系统耗能分布图。 图1地铁各系统耗能分布图 从图1中可见,地铁列车牵引用电和各种动力照明用电量比例约各占50%。牵引供电、通风空调、电扶梯、照明等能耗占地铁总能耗的90%左右,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因此,应对地铁中主要用电设备以及持续性运转的大负荷容量设备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控,并对采用变频等节能技术措施的设备做好经济技术考核和对比分析工作。 2地铁能源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综合监控系统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成功应用,并且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它采用通用的软件平台、一致的硬件架构、统一的人机界面,通过对相关系统的集成和互联,建立了一个高度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地铁各系统间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日常管理与调度工作的效率和地铁运营的整体服务水平。 另外,国内新建地铁的低压配电柜和环控电控柜已采用智能开关柜设计方案。低压配电柜、环控电控柜内智能网络的构成是柜内智能仪表通过冗余的现场总线,同时通过智能通信管理器将数据信息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确保采集的设备电能数据能够及时发送到监控系统,而且可靠性高、系统构成简单、经济,便于集中管理。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工业以太网络等硬件和底层现场总线等基础构架,为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可靠的能源管理软件、硬件,完全可

能源管理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能源管理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1、地铁能耗分析 地铁是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也是耗电量的大户。地铁运营过程中消耗能源的主要形式是电能。根据对地铁用电负荷的统计分析,能耗主要分布在列车牵引用电和各种动力照明设备用电,如通风空调、自动扶梯、照明、弱电设备等方面。 地铁列车牵引用电和各种动力照明用电量比例约各占50%。牵引供电、通风空调、电扶梯、照明等能耗占地铁总能耗的90%左右,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因此,应对地铁中主要用电设备以及持续性运转的大负荷容量设备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控,并对采用变频等节能技术措施的设备做好经济技术考核和对比分析工作。 2、地铁能源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综合监控系统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成功应用,并且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它采用通用的软件平台、一致的硬件架构、统一的人机界面,通过对相关系统的集成和互联,建立了一个高度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地铁各系统间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日常管理与调度工作的效率和地铁运营的整体服务水平。 另外,国内新建地铁的低压配电柜和环控电控柜已采用智能开关柜设计方案。低压配电柜、环控电控柜内智能网络的构成是柜内智能仪表通过冗余的现场总线,同时通过智能通信管理器将数据信息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确保采集的设备电能数据能够及时发送到监控系统,而且可靠性高、系统构成简单、经济,便于集中管理。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工业以太网络等硬件和底层现场总线等基础构架,为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可靠的能源管理软件、硬件,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地铁能源管理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用能与节能的思考(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虽然已是绿色交通工具,但市场调研显示,1条25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年的耗电量约在1~2亿千瓦时,轨道交通成为各城市的用电大户。在“2015(第三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性节能研讨会”上,北京城建集团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国庆,为我们分享了城市轨道交通用能与节能的思考,演讲从城市轨道交通用能现状入手,结合北京地铁节能案例,提出了既有线路的节能改造和新建线路的节能工程建设等工作展望。 一、城市轨道交通用能现状 (一)城市轨道交通现状 截止2013年末,全国有19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总里程达2746公里。至2020年,全国规划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79个,规划总里程达13385公里。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超1万亿元。参考建筑、工业节能产值比例5%计算,轨道交通行业节能的投资可达500亿元,节能潜力非常巨大。 (二)城市轨道交通用能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用能总耗电量相当大,是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按照同等运力,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相当于小汽车的1/9,公交车的1/2,且占地小,成本低,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但建设过程中,由于其运量大,总耗电量相当大,是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 轨道交通系统能耗构成示意图

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里,列车牵引供电系统和通风空调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最主要的用电大户,分别占到轨道交通系统总能耗的1/2和1/3,节能潜力也相当大。其它设备系统,也存在一定的节能潜力。 北方某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构成图 北方某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构成中,电力费占运营成本的41%,工资费、运营费、维修费占59%,因此电能的节省对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北京市轨道交通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潜力大。仅2013年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综合能耗就达17.7万吨标煤(电能费用占运营费用的50%),十二五末期将达21.6万吨标煤,地铁公司现已成为北京主要用能单位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