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

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风险控制之我见

近几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商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更是受到各方的青睐,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既是农商行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风险控制的难点。笔者来到新的工作岗位虽然时间不长,在此之前从事小微企业贷款的营销工作,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主要风险,谈谈风险控制方面的一点体会,作为到新岗位的这段时间感想,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单位领导和各位同仁的批评指正。

笔者认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主要表现在政策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担保风险等,因此,我们在对小微企业贷款前进行调查和审查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要注重跟踪国家产业政策,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向、经营合规、合法、发展前景良好的小微企业,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小微企业,如果贷款主体不符合我行规定要求,那我们就要主攻企业其他银行业务,也不要进入下一流程。

二是注重对小微企业生命周期、行业特性、科技含量、发展潜力等层面分析研究,以此来发现、选择有价值的小微企业客户,优先支持已完成资本积累、有发展潜质的成长型小微企业。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开展小微企业贷款营销时,结合本地经济和产业布局,信贷投向以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主导产业为主,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营销管理相对较为规范,主业突出,产品有市场、有竞争力,前景良好,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企业。这些小微企业的成立时间和持续健康运行的时间一般都在3年以上,市场客户稳定、管理经验比较成

熟。

三是加强对小微企业财务报表的调查,对财务报表进行检验和编制。对申请人的相关偿债指标、盈利指标、营运指标等方面测算和分析,对报告未涉及但可能影响信贷资金安全的相关指标进行补充测算和分析说明,以风险把控的角度对信贷资金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经常碰到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对财务规范重视不够、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随意,会计核算依据缺失,会计账表可靠性差、数据不实的情况,为保证财务分析的准确性,提高财务分析的信贷决策参考价值,我们要具备自编财务报表的能力,查看原始凭证,对财务报表的各科目进行明细化的核对和检验,按照实际发生财务数据重新对报表进行编制,很多小微企业销售时不开发票,收入大量体现在帐外,我们在确认其真实的销售收入时,会结合企业提供的销售合同、存货出入库记录和资金的收款记录等单证,对其帐外收入进行综合分析和核实确认,将帐内和帐外收入合并,客观反映小微企业的真实实力。另外,在分析小微企业实际债务负担时,除了解其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借款明细,查询企业征信系统数据之外,还特别关注和调查小微企业的民间借贷与隐瞒负债的问题,以此避免对其资产负债率的低估。总之,我们对小微企业的财务报表不是“拿来主义”,而是通过现场调查收集核实财务信息,编制或调整财务报表,来分析小微企业真实财务状况。

四是要注重非财务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全面了解。在小微企业信贷调查和审查时,要注重现场调查,深入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包括办公

场地、厂房规模、车间设施、机器设备的开工率、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库存是否合理、积压等情况,甚至车间是否有防火设备等细节情况,从而能够判断出企业经营是否正常、管理是否规范)、产品(是否有科技含量,有没有附加值,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是否有注册商标,抑或是产品是否是为大型知名企业做配套,来判断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判断企业的生存周期)和销售现场,通过实地调查收集信息,包括小微企业及其法人或主要股东个人信用情况、收支状况、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等,更加重视现场调查信息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在深度挖掘和全面调查小微企业信息时,解决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方面,我们应采取的主要做法是:一方面强化直接调查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对客户进行密集的走访、频繁的接触和沟通,对客户的了解建立在持续不断、及时更新的全面信息积累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缘分”优势,凭借朋友、亲属、同学、老师等“人际”关系,通过间接调查方式对小微企业股东的家庭历史、道德品质、资本积累、经营状况等信息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此外,还通过与小微企业业务关系密切的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全面的了解其“社会”信息。

五是重视对现金流的分析。小微企业借款多以短期为主,要注重从企业现金流尤其是经营现金流分析判断客户偿债能力,把握其第一还款来源。同时,由于一般小微企业往往用个人名义开立账户,个人收入资产与企业收入很难分开,分析企业现金流的时候,要注意参照个人帐户的变动,个人帐户和单位帐户相结合分析,重视小微企业及其所有者的可支配现金流收入。现实中小微企业基本上不编制现金流

量表,因此我们的经办人在贷前调查、审查和日常信贷管理的工作中要查看小微企业开立的银行帐户信息。小微企业在各银行的对帐单是我们分析其现金收支和结算习惯的第一手资料,并从中获取现金流量的大小、频度、日常结算业务等现金流量和客户信息,用帐户现金流测算客户现金流。同时,结合其销售收入重点分析客户的现金归行情况,以此评估出客户的风险程度,因此,我们一般要求小微企业客户在我行开立基本账户。

六是加强对小微企业股东资产的审查。小微企业股东(尤其是家族性的企业法人)所涉及经营实体的资产与本人的私有财产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没有严格具体的区分开来。针对这样的特点,要把调查的范围从企业扩展到个人,通盘考虑,整体调查。这不仅要调查企业自身的信用情况和发展能力,还要联系股东及其重要的家庭成员(如配偶)的收入和信用状况、经营能力和素质等进行评价分析。

七是严格落实信贷担保措施,规范担保手续,确保第二还款来源可靠。抵(质)押担保方式的,要核实抵(质)押物的权属状况、价值是否充足、处置变现能力、担保率等情况进行详细审查和说明;以保证方式担保的,要调查和审查保证人的主体资格、保证能力、保证意愿等相关情况。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技术含量高价值充足的固定资产做抵押担保物,对于个人住房提供抵押的,必须要求同一个抵押人至少要提供属于自己能控制的2套以上的住房,同时经办人要全程参与办理担保手续的各个环节,严控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总之,在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上,我们要坚持实地调查,对

待行业前景好、股东领导能力强,技术含量高,财务信用状况良好,不属于国家宏观调控被淘汰或被限制的行业,有稳定的现金流这类小微企业拓展业务。

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与控制

C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与控制 第三章C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目前存在的风险 3.1 C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情况 3.1.1近三年业务情况 C银行广东省分行在2008年专门在省分行成立了中小企业客户部,中小企业客户部 从原来的公司业务部分离出来,这也体现了C银行广东省分行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也是从市场上看到了商机,决心把中小企业业务放在了战略位置上。经过几年的业务发展,中小业务整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以近三年信贷余额为例,C银行广东省分行在2009年小企业信贷余额为183.66亿元,2010年信贷余额为298.05亿元,2011年信贷余额为456.52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58.47 亿元,增长率达153%,比2009年增长了272.86亿元,比2009年增长率达249%。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实行的是分期还款的方式,所以每年均有大量的还款额,如果不考虑还款因素,光考虑投放的话,以2011年为例,单小企业投放就几乎和当年的信贷余额持平,投 放额达426亿元。从小企业户数角度,C银行广东省分行2009年为2906户,2010年为4483 户,2011年为6271户,其中2010年比2009年增加1577户,增长率达154%,2011年比2010 年增加1788户,增长率达140%。可以说,近几年来,C银行的小企业信贷余额增长率都在150%以上,户数增长率也都在140%以上,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以2011年为例,在有信贷余额的18个大行业分类中,各行业的信贷余额分别为:制 造业219.2亿,批发零售业153.1亿,建筑业28.7亿,其他行业中超过了4亿元的行业分别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2亿,交通运输7.8亿,住宿和餐饮业5.7亿,农、林、牧、渔业4.1亿,而剩下低于4亿元的11个行业余额总共为23.7亿。可以看到,排在前三大行业的信贷余额已接近总余额90%。在所有行业中,信贷余额占比最高的是制造业,一则制造 业的融资需求相对比较旺盛,二则制造业属实体经济,经营情况相对容易考察,而且大 部分融资企业都有厂房、机器设备或者其他固定资产,符合银行融资的抵押担保要求, 能够满足银行的信贷风险偏好。三则也一定程度体现了C银行政策上对实体经济的倾斜。但这类行业企业如果从事的是存代工企业又没有形成自身的行业优势,就较容易给市场 冲刷掉。信贷余额位于其次的是批发零售业,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流通领域行业,这些行

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中国Ⅹ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第三章ⅩⅩ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及风险管理现状 3.1ⅩⅩ银行的成立与发展 1996年1月12日,国内第一家完全依照我国《公司法》注册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 商业银行——中国ⅩⅩ银行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中国ⅩⅩ银行(简称ⅩⅩ银行)是 我国第一家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与以往的银行主要 由国家控股不同,中国ⅩⅩ银行的成立是民营企业成分在中国金融业的首次涉足和成功 实现,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里程碑,从成立伊始就被国内外经济、金融界高度关注。时 代赋予ⅩⅩ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商业化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作为行业改革先锋,民 生银行锐意进取,业务不断拓展,规模持续扩大,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为推动中国 银行业的改革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变革经营模式。ⅩⅩ银行白2006年便开始启动公司业务改革,仅用了不到1年的 时间就完成了全国22个分支机构的公司业务集中化经营。ⅩⅩ银行创新“行业规划、 市场定位、标准营销、专业评审”的公司业务集中经营模式,把全部246家支行的公司 业务上收到分行的行业金融部,变更支行大而全的公私业务综合职能,全部转为专业零 售支行。2007年,ⅩⅩ银行全面进行部制改革,通过成立冶金金融事业部、交通金融事 业部以及房地产金融事业部,把高风险的公司金融业务从“三级管理”的体制改革简化 为事业部“一级管理",极大地提高金融事业部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同时更好地控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服务实体经济。中国5300万户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是促进社会与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的中坚力量,在活跃市场、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ⅩⅩ银行成立伊始就把服 务“民营、中小、高科技”企业作为自己的市场定位。2009年末又明确提出“民营企业 战略”和“小微企业战略”,积极梳理业务流程、升级特色产品,举全行之力支持民营 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仅用了3年时间,ⅩⅩ银行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小微企业金融 服务提供商之一,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数超过99万户,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超过7000 亿。ⅩⅩ银行倾力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在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成绩斐然。 打造特色银行。2012年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实施,对国内银行单纯 依靠存贷款利差生存的传统经营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作为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ⅩⅩ银行因时而变,因势利导,适时提出打造“特色银行"的口号,着手调整业务结构、积 极转型以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挑战,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能 力,进一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盈利水平。ⅩⅩ银行以公司业务改革为起点,自2006 年起就开始实施企业战略转型,坚持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服务,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信贷 业务,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减轻对传统的大公司业 务的依赖,收效显著。目前,ⅩⅩ银行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均位居同业前列,中间 业务收入也遥遥领先其他银行业机构。 截至2012年12月31日,ⅩⅩ银行集团已在全国32个主要城市设立了分行,机构 总数量达到590家,资产总额32120.01亿元,负债总额30434.57亿元,贷款和垫款总额13846.1亿元,实现年净利润375.63亿元,拨备覆盖率314.3%,不良贷款率0.76%,各项指标均保持在国内领先水平。 ⅩⅩ银行自1996年成立以来,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创新。经过短短十七年的 发展,已迅速发展成为资产规模超过32000亿元、股东权益超过1600亿元的现代化商 业银行,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均居国内一流水平,并成功跻身世界五百强企业。ⅩⅩ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识别与防范探讨论文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识别与防范探讨论文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识别与防范探讨全文如下: 在中国的信贷行业中,由于重视不足和商业发展水平的限制等因素,各个商业银行对 于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存在评估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诸多方面,例如风险预警机 制落后、缺少符合个性化的产品、审查程序的规章制度不完善、控制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机 制不完善等等。基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各家商行需要重视起来,不但要加强风险预警 机制,并且要合理设计针对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产品,需要在有针对性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对其发展进行规范指导,也能清楚资金流向进而减少风险,这在整个银行信贷业都是 有进步的。 1、增加对小微企业信贷危机的预警,提高防范意识 美国学者罗斯?A?贝普迪斯等人,利用科学的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法,深入分析数据, 得出了关乎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信贷风险大小的影响因素,这项研究给出了明确答案。笔 者认为,其中很多因素包括信贷行业的因素、地区地域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小型和微型企 业作为客户因素,它包括了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行业经验、职业道德和产品质量和口碑、销售业绩和销售渠道是否畅通;另外,商业银行本身的信贷因素,包括贷款金额、金额用途、银行利率、担保方的承担方式和还款计划等等。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同其他企业有一 定不同点,它们往往存在经营能力不足,产品销售渠道不稳定等缺陷,并且,它们的融资 方式存在本身固有的风险,缺少了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稳定水平。那么如何加强预警呢, 笔者认为,当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1、小微企业相比较有较严重的信贷危机,贷款风险高 笔者认为,信贷危机调查非常重要:调查一下一家企业是否存在借贷之后,是否存在 还款不按时、不积极和多次延时还款情况,并且违约金也是一种指标,因为延时还款会导 致违约金的产生。借贷企业不还款和不按时还款行为,导致商业银行对于资金管理的紊乱,也是导致资金出现安全风险的巨大威胁。 1.2、小微企业信贷危机存在扩散性 一般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贷款人都是个人,发放形式也是针对个体,看起来独 立的借贷个体没有联系,独立的个体借贷人也不存在欠款风险捆绑,一个贷款人的违约行 为不会导致其他人的违约。笔者认为,这里是存在一种隐性风险的,因为商业银行产品推 出具有同时性,一种借贷产品的推出是同一个时间段,这种机制导致借贷人无形地被联系 到一起,商业银行的风险也就达到最大化。所以,借贷人的责任捆绑形式,目的是互相联保,但是一个人的信贷出现危机,不还款或者还款延时,出现违约金等情况,导致其他借 贷人出现信任危机和连带责任,这就导致一种不满和责任的推卸。既然本身会受到他人牵连,一个人的违约行为会导致集体违约,处于这样情况下,考虑到为他人违约买单,大多 数企业不会顾及他人,也会跟随违约,这种扩散性风险,会慢慢扩大。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 银监发〔2007〕63号 第一条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强对小企业贷款的管理,科学评估小企业贷款质量,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及其他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小企业贷款是指《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对各类小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和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性贷款。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外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本办法将小企业贷款至少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贷款逾期时间,同时考虑借款人的风险特征和担保因素,参照小企业贷款逾期天数风险分类矩阵(见附件)对小企业贷款进行分类。 第六条发生《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第十八条所列举的影响小企业履约能力的重大事项以及出现该指引“附录” 所列举的预警信号时,小企业贷款的分类应在逾期天数风险分类矩阵的基础上至少下调一级。

第七条贷款发生逾期后,借款人或担保人能够追加提供履约保证金、变现能力强的抵质押物等低风险担保,且贷款风险可控,资产安全有保障的,贷款风险分类级别可以上调。 第八条本办法规定的贷款分类方式是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的最低要求。银监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信贷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特点和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准确的方法对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制定实施细则,细化分类方法,并与本办法的贷款风险分类结果具有明确的对应和转换关系。银行业金融机构据此制定的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及实施细则应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备。 第九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规定及时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核销小企业贷款损失。 第十条本办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七年七月二十日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 试行

小微企业信贷授信工作尽职免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促进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检查履职尽责,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中国银监会关于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5﹞8号)及***信贷管理相关制度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授信工作尽职免责是指在整个小微企业授信业务过程中各岗位贷款责任人是否按规定履行了自己岗位应尽的职责,并根据本办法规定,对各岗位贷款责任人作出是否给予免除全部或部分贷款风险赔偿、经济处罚和责任追究的处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贷款责任人,包括在***从事信贷岗位或涉及信贷授信业务的调查人、审查人、审批人。 第四条 贷款免责的范围 (一)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中按风险五级分类由正常、关注转入次级以下或按四级分类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 (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到期因企业不能按时解付,被迫发生垫款并经有权决策人批准,已转入不良类的贷款。 第二章 尽职免责要求

第五条 贷款主办调查人对借款人、担保人或其他还款义务人调查的信息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按规定对借款人的贷款用途和经营动态进行跟踪监测,发现影响贷款安全的情形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对贷款监督检查的有效性负责;贷款辅助调查人对贷款主办调查人在调查期间的真实性负次要责任。 (一)贷款主办调查人尽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负责受理借款申请和调查借款人、担保人和其他还款义务人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现金流量信息、非财务信息等,收集的信息资料需完整、有效; 2.对借款用途和收集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初审,对借款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品行、经营管理状况、资产负债(含或有负债)情况、盈利能力、发展前景及保证人或抵押人、出质人、抵(质)押物等方面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3.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等级、偿债能力、经营效益以及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等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提示贷款风险程度; 4.将核实情况、分析结果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对贷款方式、金额、用途、利率、期限、偿还方式、担保条件等提出调查结论和风险防范的措施。 5.严格执行贷后检查制度,对贷款用途实施跟踪监督检查,提示贷款用途是否真实、合法,是否符合贷款合同约定;

浅谈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是中小企业融资中外源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中小企业合理投放信贷资金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约束问题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建立起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不仅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目前商业银行应对激烈的同业竞争提高盈利能力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体系不适应。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是要将商业银行总行一级法人的信贷政策、政策,通过以条线为主的有效的管理体系垂直贯彻落实到位,确保信贷投向的准确和投量的适度,达到低风险、高收益和流动性的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然而,由于传统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的全流程风险控制中尚缺乏统一整体化的风险控制。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要求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监管层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业务大上快上的同时,适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管理特点的风险管理体制安排明显滞后。 2.经营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从上至下的行业信息发布还不够及时、直接和全面,使得直接面对客户的基层机构人员,过度地依赖来自企业的、地方的、局部的信息,造成信贷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况且尚未形成银行业务以风险管理为主导,做好银行风险数据收集工作的意识,这将是一个需长期努力的方向。 3.风险和收益不对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中小企业本身较低的抗风险能力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面临着更大的风险,而由于受到利率管制等因素的制约,更大的风险无法通过更高的收益进行弥补,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收益的不对称性。小企业贷款风险高,管理难,收益有限。贷款权、责、利不匹配,信贷人员积极性不高。小企业贷款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有时甚至是终身追究责任制,小企业信贷业务人员普遍认为小企业贷款风险和收益不匹配,丧失对小企业的信心,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4.信用风险评价方法存在差距。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客户偿债能力。国内商业银行评级办法的指标体系一般分为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定性指标三个层次。 评级方法和评级模型的设计与大企业评级区别不大,不能对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做出准确的评价。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从评级时间看,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每年只进行一次,这不利于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变化,不能为风险管理提供动态的信息。指标和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缺乏现金流量的预测,行业分析和研究明显不足。由于每一个客户所处的环境不同,同一因素对不同的客户影响不可能完全一样,根据固定权重得出的结果自然难以准确反映客户的信用风险。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加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决策层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树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对信贷风险控制应

农村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尽职免责管理(暂行)办法模版

x农村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尽职免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促进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检查履职尽责,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尽职免责是指在整个贷款业务操作流程中各岗位贷款责任人是否按 规定履行了自己岗位应尽的职责,根据其尽职的情况,给予免除全部或部分贷款风险赔偿、经济处罚和责任处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贷款责任人,包括客户经理、审查人、审批人。 第二章贷款风险尽职要求 第四条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应严格实行调查与审查分离、审查与审批分离和分级审批制度。 (一)第一责任人责任(客户经理A、B角):负责受理客户申请,对客户的主体资格、财务状况、贷款条件、贷款的品种、金额、期限、用途、信用等级、授信额度、担保方式、还款来源等进行初审,收集借款资料并开展贷前调查和评价工作,出具调查报告,并对调查报告和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衔接性和完整性负责; (二)支行、营销部负责人责任: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安排客户经理开展贷前调查工作;负责调查贷款所提交的调查报告的整体质量,对调查程序的合规性、公正性、合理性和评价方法的正确性进行审定,支行、营销部负责人应直接参与大客户、集团客户和重大项目的调查评价工作;对产权不清晰、贷款品种执行错误、产权证真假(含复印件)等负责。 (三)审查人员责任:信贷会计负责对客户经理上报的贷款资料进行独立审查,按规定的审查内容对信贷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可行性和资料完整性进行审查,有效识别和充分揭示风险,提出审查意见,并出具审查报告;对上报信贷资料违反信贷规章制度、不符合信贷业务品种、等级评定不正确、资料不齐全的、资料涂改的、内容不完整等问题负首要责任,并与当季考核工资挂钩。 (四)总部审查人员责任:负责对客户经理提交的信贷资料的合规性、公正性和完整性进行审定,对信贷会计审查的资料进行复审,对违反法律法规等上报的信贷资料负责。 (五)审批人责任:负责审批授权范围内的信贷业务,根据审查人意见,决定审批的贷款贷与不贷、贷多贷少等;并对超过授权范围的信贷业务提出审议意见。 (六)授信委员会负责受理独立审批人权限之外信贷业务的审议、表决和审批,其中授信委员会主任主持授信委员会,与授信委员会其他成员共同审议、表决信贷业务。 (七)x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在董事长授权内贷款行使一票否决权,对明显不符合产业信贷政策要求、经营宗旨和监管规定的信贷业务予以否决。 (八)董事长根据董事会的授权,对大额贷款或重大事项进行审定,发表意见。 第三章贷款风险责任界定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 (试行)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 银监发〔2007〕63号 第一条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强对小企业贷款的管理,科学评估小企业贷款质量,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及其他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小企业贷款是指《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对各类小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和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性贷款。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外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本办法将小企业贷款至少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贷款逾期时间,同时考虑借款人的风险特征和担保因素,参照小企业贷款逾期天数风险分类矩阵(见附件)对小企业贷款进行分类。 第六条发生《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第十八条所列举的影响小企业履约能力的重大事项以及出现该指引“附录”所列举的预警信号时,小企业贷款的分类应在逾期天数风险分类矩阵的基础上至少下调一级。

第七条贷款发生逾期后,借款人或担保人能够追加提供履约保证金、变现能力强的抵质押物等低风险担保,且贷款风险可控,资产安全有保障的,贷款风险分类级别可以上调。 第八条本办法规定的贷款分类方式是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的最低要求。银监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信贷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特点和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准确的方法对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制定实施细则,细化分类方法,并与本办法的贷款风险分类结果具有明确的对应和转换关系。银行业金融机构据此制定的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及实施细则应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备。 第九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规定及时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核销小企业贷款损失。 第十条本办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七年七月二十日

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

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一、原则: 建立小企业信贷六项机制,解决流程机制问题。六项机制是:利率定价、独立核算、高效审批、激励约束、专业培训、违约通报。 在指导思想上,应该从防范风险、对风险零容忍的思路向管理风险、经营风险和适度容忍风险的思路转变,处理好风险与效率、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高收益来覆盖风险。 在管理原则上,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的理念,做到内控有标准、部门有制约、操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过程有监控、风险有监测、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 在信贷流程上,要树立全流程风险管理的理念,即从客户定位、行业选择、市场营销、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多个角度去防范信贷风险。 在信贷调查技术上,要摒弃依赖财务报表的调查方式,把客户真实的还款能力做为贷款调查的重点,加强对客户的诸如银行对账单、日常流水、增值税发票、个人存折、销售款回行等反映客户经营现金流的内容的考核,财务报表只作为参照。 在信用风险的计量上,探索运用客户前端风险评分卡及后端行为评分卡等手段,从企业自身指标和企业主指标、财

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等多个维度量化小企业信用风险,实现小企业信用风险计量的精细化和规范化。 在贷款定价方面,要坚持收益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原则,对微小企业贷款等风险较大的无抵押担保贷款实行较高利率,但同时也反对无原则上浮利率,防止出现贷款客户逆向选择的风险,根据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结果,对那些评级较高,综合回报率较好的优质客户,实行优惠利率。 在对信贷人员的考核上,要建立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机制,即在对各类客户经理的考核过程中,既注重对客户数量、贷款余额、产品定价等因素的正向激励,同时也注重对贷款新增不良、贷款不良率等指标的考核,把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机制上,要树立适当的不良容忍文化,对于小额信贷特别是小企业客户而言,因为小企业客户本身固有的资产规模小、从事行业窄、经营管理不规范等特点,有一定的违约是正常的,要规定适当的容忍额,这样客户经理才敢于去拓展小企业客户;否则,如果责任追究机制过于严格,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客户经理营销就会向大中客户集中,对小企业信贷整体发展是不利的。 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从客户定位已开始。科学设定制度、以及资源调配,最终达到收益覆盖风险的目标。 风险管理文化中主要有: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论文)

目录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1) 1、信贷: (1) 2、风险: (1) 3、小微企业: (2) 二、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借贷产生风险的原因 (2) (一)、商业银行自身原因 (2) 1、相关内部机制不完善 (2) 2、危险意识不强 (2) 3、危机应对措施不全面 (2) (二)、小微企业原因 (2) 1、诚信缺失 (2) 2、经营方式不当 (2) 3、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意识不够 (3) (三)政府部门方面 (3) 1、立法不完善 (3) 2、监管不到位 (3) 三、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借贷产生风险的防范措施 (3) 1、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监管。 (3) 2、商业银行建立全方位的信息系统 (4) 3、加强法律宣传,各方共同抵御风险 (4) 4、促进行业创新,与现代企业现状相结合 (4) 5、强化各方风险意识,力争减少损失 (4) 6、加强监管,调控处罚力度 (5) 四、结语 (5) 参考资料 (6) 致谢辞 (6)

摘要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依靠信贷来获取部分利润,一些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会不断增加对外贷款的数量和加大对外贷款的力度。他们借贷的对象主要包括:个人、事业单位、团体、小微企业、中大型企业等等,那么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个人借贷主要是采用信用卡的方式,当事人办理信用卡之前,银行会对当事人个人的收入情况以及信用情况进行一个评估,一般情况下,对个人的借贷风险较低。那么对于一些事业单位或者中大型企业,他们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相关的资金运转,所以在面对危险时能够及时的防范和处理,所以给其借贷所产生的风险不大。那么对于一些微小企业,由于其本身资金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利润率不高,回报时间长等一系列的弊端,所以银行借款给它们之后,它们很难及时偿还,从而造成银行的一些损失。所以,本次研究,重点对商业银行给予中小企业贷款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并结合原因找出其相关对策,以此来降低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所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借贷风险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1、信贷: 狭义的信贷通常指银行的贷款业务,即银行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向借款单位或个人对资金使用价值的单方面过渡。本文所研究的信贷是指狭义信贷1。在本文中的定义是:银行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向小微企业资进行资金过渡的一个过程。 2、风险: 是指无法有效预料,并且可能产生极其严重后果或者产生较大损失的一种不确定行为。目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信用风险,即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债务人不能按期还款而违约所形成损失的可能)二是市场风险,即市场的价格变化使头寸蒙受的损失,它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价格风险等三是操作风险,即因不完善的内部管理程序和不规范的内部操作程序而形成的2。那么本文中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各方面原因,未能如期足额偿还给商业银行的本金和利息,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一种行为。

《小微贷业务全流程管理及风险防范》新版

小微贷业务全流程管理及风险控制 课程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已超过企业总数的96%,俨然已经与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并驾齐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随着小微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国的商业银行逐渐把开发小微企业的金融业务作为其重要的战略选择,但小微企业本身风险较大,加上财务体制及相关信息披露体系落后,在目前小微金融体系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如何管理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是一个难题。本课程结合银行工作实际,如何全流程管理小微信贷业务,尤其在贷前、贷后环节如何控制信贷风险提出了方法策略以及应对措施,旨在提高信贷人员有效识别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全面提高小微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风险管理水平。 课程收益: 通过学习,全方位认识贷款风险,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掌握小微信贷业务的全流程管理方法,全局性防范和把控风险;全面掌握小额贷款逾期与不良贷款处理的流程与技巧;充分认识贷款追偿中的法律风险。 实战型管理教练-黄俭老师简介: 滨江双创联盟荣誉理事长;上海蓝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讲师;多家知名企业特聘高级管理顾问。 黄老师多年在企业管理、公司战略规划、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员工管理、绩效考核、上市公司等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刻理解了东西方管理精髓。进入培训教育行业,作为资深培训讲师,在企业内训课、公开课、CEO总裁班等百余家企业和大学课堂讲授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品牌管理等领域专业课程,结合自身的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开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营销课程收到企业和广大学员的欢迎和热烈反馈。听黄老师上课,可以聆听他的职场经历,分享他的成绩,干货多多!课程突出实用性、故事性、新鲜性和幽默性。宽广的知识体系、丰富的管理实践、积极向上、幽默风趣构成了独特的教学培训风格,深受听众欢迎。通过一系列案例剖析点评,使管理人员掌握一些管理先进理念,分析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擅长领域:战略管理/领导力系列/ 经典营销/新营销/大数据营销 授课风格: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运用相关的角色模拟和案例分析诠释授课内容,理论与实战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来自银行贷款,银行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随业务的发展,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且诚信度差、银行信用评级较低且相关担保法律滞后、信息透明度较低且不对称等诸多不利的风险因素也逐渐凸显,在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其信贷风险,真正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就此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和防范对策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风险防范 1.中小企业贷款现状 1.1金融资源获取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在我国所获得的金融资源确是不平衡的。一是获得信贷支持少;二是直接融资渠道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以上来自银行贷款,其他途径融资仅占2%左右;三是自有资金缺乏,我国私营性质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1.2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目前,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很高,但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发展滞后,难以满足企业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有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很多担保机构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未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作用和担保机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之约。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序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1.3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不强。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关联交易复杂,资信度不高,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比较提。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小、急、频”,加之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专门机构少,银行常常因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放款。 2.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及原因分析 2.1信息不对称风险 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信息非对称关系,企业对自身的了解要远远超过银行对企业的了解。企业对银行隐瞒某些重大信息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2.2市场风险 中小企业规模相对不大,存续期限短,财务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生产工艺先进性不强,产品知名度较低、依附性强,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主导市场的能力较弱,这些因素无疑会导致信贷的市场风险。 2.3信用风险 大多中小企业担保机制不健全,有的对信用和法律意识淡薄,偷逃国家税务现象较普遍,逃废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债务的现象仍有发生,伴生信用风险的因素仍有一定的基础。 2.4经营风险 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不完善,家长式或家族管理模式占主导地位,实际控制权集中,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不规范,经营管理的市场拓展能力不高,自身积累和创新能力不足,发生经营风险特征较明显。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发生必然化为银行的信贷风险。 2.5道德风险 由于目前社会征信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中小企业表现得较为突

降低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风险心得

降低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风 险心得 1、相对大型企业,小微企业贷款虽然偿还本息能力弱,但企业融资额小,即使出现无力偿还情形,损失也远小于大公司客户。可以鼓励小微企业联合贷款,如几个小微企业联合一起贷款,增加担保程度。这样贷款金额和担保程度可以相当于大型企业贷款,再按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等的贷款形式走。 2、实行分步贷款。一下通过贷款申请风险大,可以通过干涉细分企业业务,只贷给企业一部分需要完成一步计划的贷款,然后再贷下一笔资金,一步一步递增式地实现整个贷款过程。比如,某小企业想要开连锁店并不断开发新市场,由于资金不足需要大量金额贷款,又没有太多抵押担保。银行可以了解企业计划,如第一步是建房,银行可以只贷给其建房的资金,房屋建成经营后可以偿还本息;下一步是开连锁店,银行就只贷给连锁店的金额;再往下可能是联系海外业务,这时企业可能抵押能力已经雄厚,贷款风险会减小……甚至可以细分其中步骤,分得越细风险就越低。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风险。 3、建成整套适应小企业风险特点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以确保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理性开拓小企业信贷市场。如工商银行以担保能力评价为中心,根据各类客户的风险程度,分别设定

第一和第二类客户共有八个等级,最高为a+级;第三类客户共有十个等级,最高为aa级。 4、加强信息核对。为避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评级结果失真,在资料搜集方面,除了企业正式的财务报表、商业计划或各类书面文件外,更加注重现场调查,注意收集非财务信息和软信息。通过深入小企业生产、经营和销售的现场实地调查和与借款企业管理人员交流等方式,了解借款人的经营动态和资信情况,从多方面、多渠道收集有关借款企业及其经营者家庭收支和信用情况的第一手信息。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各种风险因素和突发事件,以争取充分的应对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扩散的可能性和事后风险处置的成本,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并可适时采取下列监管措施:对不良贷款率在2%以下的,可适当减少现场检查频率,支持其健康发展;对不良贷款率在2%以上的,加大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力度,并督促限期改善资产质量;对不良贷款率高于5%的,责令调整高级管理人员、停办所有业务、限期整改 5、政府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力度。建议对小额贷款公司采取税收减免政策,可参照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在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适当扶持,使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水平。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合规性经营可进行适当鼓励。如合规经营8~,可允许其扩大经营规模向村镇银行转制。 6、在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加强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小额贷款公司发放委托和批发贷款,同时可适当予以

浅谈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

浅谈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工业企业法人中,小企业占总数的近95%:小企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并提供了70%左右的城镇就业机会。然而,一方面,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融资难问题,急需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因小企业存在高风险而对小企业施。目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与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相比,小企业贷款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还不到15%:二是小企业贷款需求满足率还比较低,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存在。 一、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源分析 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是指小企业在贷款期满时没有全部还清银行贷款的违约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下面,我们从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两方面来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小企业方面 1、内因的限制。内因即由小企业内部的特点所决定的商业银行对小企业提供的贷款不能得到及时、足额偿还的风险。一是小企业规模小,造成其市场竞争力差,市场影响力小,抗风险能力弱,经营风险过高导致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增强。与此相应的是银行贷款回收不确定性增强,贷款风险增大。二是小企业资本充足率低,资本金少。固定资产规模小,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比重高,可提供给银行的贷款担保物有效性不足,使得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一旦发生,便难以弥补。三是小企业管理不够规范,普遍存在机构设置混乱、财务状况不透明甚至财务监督缺失现象。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决策的重要信息,在上述信息不真实的情

况下必然增大银行的贷款风险。 2、外因的约束。外因主要是指法律制度方面。如缺乏关于小企业信用担保、小企业融资等方面具体的法规体系,导致小企业难以明确融资主体的责任范围、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规范自身的经营,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对于小企业的信贷标准不够明确,带来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另外,在融资渠道的约束方面。在我国现在的金融环境下,商业票据和债券市场不完善。创业板对小企业要求较高,绝大多数小企业无法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只能转向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方式,使得商业银行贷款对小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因小企业其他融资渠道的缺失而为小企业贷款的偿还埋下了隐患。 (二)银行方面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贷款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控制和分散风险,小企业贷款更是如此。 1、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谓的逆向选择的风险即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了解远远小于企业自身,当企业想要获得银行贷款的时候就会提供有利于贷款的资料和有意地回避不利的信息。对于信息不透明的小企业而言,商业银行要想控制上述风险。需要在贷款发放前进行更多的调查,来核实企业的实际状况,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多成本的付出。需要有更多的贷款发放经验。 道德风险是指企业在从商业银行得到资金之后,对于资金的使用有可能用于收益更高风险也更大的项目。无形中加剧贷款的风险。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内部制约机制不足的现象,资金的使用所受到的制约更少、随意性更大,这要求商业银行在货款发放后要经常关注企业的资金使用和财务风险状况,对银行的贷后监督要求加大。

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识别与防范

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识别与防范 第一部分中小微企业信贷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种类及成因 第三部分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第四部分他山之石 第一部分中小微信贷企业的主要特点 1.1 中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 1.2 中小微企业的信贷特点 1.3 中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质量状况 1.4 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 第二部分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种类及成因2.1 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种类 2.2 信贷风险原因 ●外部:经济形势、企业自身、外部欺诈 ●内部:风险管理、员工素质、业务操作 2.3中小微企业信贷信用风险与信贷原则 ●还款意愿—品质 ●还款意愿—违约成本 ●借款人/贷款人的风险-收益对比 ●业务结构—上下游关系 ●业务结构—采购模式 ●业务结构--结算方式 ●销售的稳定性 ●信用增强/风险缓释因素 2.4 中小微企业信贷操作风险表现与对策 ●贷前重点关注风险点 ●贷中关注的风险点 ●贷后注意风险点第三部分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防控措施3.1 选择合适的中小微企业客户 3.2 中小微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抓手 ●选择抓手顺序 ●风险抓手成本 3.3方案设计与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洞悉客户产业链运作规律、特点 ●严控信贷资金用途 ●产品定价方法 ●信贷审查 ●中小微企业经营行为的连续性 3.4 中小微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技术 ●软信息模型:不对称偏差分析法 ●财务信息的获取方式/ 来源 ●财务信息的分析、检验 ●如何编制/重构报表? ●逻辑检验:一个有用的工具 ●交叉检验的不同角度 3.5 贷后十类风险预警信号 3.6 全方位清收盘活不良贷款 第四部分他山之石 ●泰隆银行: ●包商银行

《基于信贷风险视角下的小微信贷业务全流程操作实务》

基于信贷风险视角下的小微信贷业务全流程操作实务 课程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已超过企业总数的96%,俨然已经与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并驾齐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随看小微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国的商业银行逐渐把开发小微企业的金融业务作为其重要的战略选择,但小微企业本身风险较大,加上财务体制及相关信息披露体系落后,在目前小微金融体系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如何管理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是个难题。 本课程结合银行工作实际,如何全流程管理小微信贷业,尤其在贷前、贷后环节如何控制信货风险提出了方法策略以及应对措施,旨在提高信货人员有效识别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全面提高小微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风险管理水平。 课程收益: ●全方位认识贷款风险,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掌握小微信贷业务的全流程管理方法全局性防范和把控风险 ● 全面掌握小额贷款逾期与不良贷款处理的流程与技巧 ● 充分认识贷后管理涉及的法律风睑 ● 掌握小微信贷全流程主要的风险问题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小微贷客户经理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课程风格: 1. 教学通俗易懂,擅长把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化,易记易学 2. 以启发体验式教学为主,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员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在工作中的实操力 3. 课堂气氛活跃,学员在寓教于乐中获取最大的收益,并能学以致用 第一讲:银行业信贷的新常态

一、银行业“新常态”认识 1. 经济从高增长向中高增长转变 2. 从结构失衡到结构优化 3. 从资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4. 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 二、银行业“新常态”下五大特征 1. 贷款增速回稳 2. 存贷利差收窄 3. 社会融资方式转变 4. 不良贷款反弹 5. 宽进严管 三、银行业内不良贷款“零容忍”手段 1. 现金清收 2. 重组 3. 核销 4. 其他不良贷款的“修饰术” 案例:FS公司贷款的生命周期 互动:怎样开展有效的信贷调查,克服信息不对称给银行造成的信贷风险? 第二讲:小微信贷中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问题 一、信贷需求类型 1. 缺口型 2. 扩大消费型 3. 理财型 1)批量采购 2)买断销售 3)现款采购 4)预付货款 4. 供应链 案例:某公司缺口型信贷需求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小微企业贷款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小微企业贷款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企业大批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小微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加上3800多万个体工商户,其从业人员已近2.8亿,小微企业在增长居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宏扬创业精神、推进技术提高、增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小微企业由于其本身特点,风险高于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同时也高于大中企业贷款。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 1.小微企业贷款经营风险大,影响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的原因多,银行往往难以把控。 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影响小微企业贷款经营的风险因素更多。如企业控制人的个人原因:家庭变化因素、身体变化因素、个人不良嗜好,往往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很大影响;区域经营环境恶劣,互保企业跑路,而使得整个区域大批小微企业因承担过多债务形成贷款不良;上游企业占款、下游企业拖欠货款,也往往造成小微企业无法经营,资金链断裂。小微企业公司治理不规范,几乎没有完整的企业规划,企业主的个人意愿随时能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向,跨业经营涉足不熟悉的行业很可能踩中地雷,产生意外的经营风险。其他的如官司、股东矛盾等诸多原因,都会造成小微企业贷款成为不良。 2.小微企业自身抗行业风险能力较低,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行业风险也把控不足。 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竞争劣势,公司治理不完善、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当行业发生风险时,最先影响的就是小微企业。 同时,有些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行业风险把控和认识也不足。如有些银行的小微企业供销流量贷,对行业风险及核心企业的风险监控就不完善,当行业风险来临时,有可能存在批量的小微企业倒闭而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3.小微企业贷款用途难以把握和监控。 小微企业因为缺乏公司治理,财务管理不规范,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没有财务报表,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因此,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贷款用途更加难以把握和监控。有些小微企业将贷款投入到于贷款用途不符的高风险用途中去,有些甚至套取银行贷款资金投入到房地产、高利贷当中去。而这些高风险用途贷款往往正是银行小微贷形成不良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