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鉴别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_简文佳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鉴别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_简文佳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鉴别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_简文佳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鉴别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_简文佳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力”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二十一世纪是经济时代,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因此,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是摆在每个学生面前的迫切课题。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扶着小孩子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知识经济是二十一世纪的经济主流,会学习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 我校“优化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镇江市立项课题已在二00二年六月顺利结题。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系统分析,进行自主学习,本课题的提出就是上一课题的延伸,在此基础上,解决选择学习方法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学会学习”。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学力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综合性学力是指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复合。 所谓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指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具体地讲,就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活动中,学生自觉地调动,选择元认知知识,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调节,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具体指:教给学生的元认知知识,积累学生的元认知体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从广义上讲,元认知能力属于学力范畴,通过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学、会学,而且使学生具备在未来能够自我生存和发展,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能力。 本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为教改提供一个新的方向,以“三个方向”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认知心理学。人的元认知能力,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识,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元认知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监控、调节功能。有关实验证明,元认知与思维品质(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存在着困果联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分为目标系统、材料系统、操作系统、产品系统和监控系统几大部分,其中监控系统处于支配地位,对其他四个系统起着协调控制作用。而学习的监控系统的最重要核心成分就是自我监控。 2、系统理论。从系统理论角度分析,学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其中既包含学生主体方面的因素,还包括学习环境方面的因素。任何学习活动的效率高低、效果好坏直接取决于这些因素是否合理、有效、协调地发挥出积极作用,这就要求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学习系统中的各有关因素进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调节、控制,从而使它们协调一致地对学习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 3、当代教学论。当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是教的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的活

学习自我监控量表

学习自我监控量表 董奇等编的《学生自我监控问卷》测定中小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该量表共有98道测题,每题采用六级评分制,包括计划性、准备性、意识性、一般方法、预习、上课理解、不懂对策、课后作业、复习、方法性、执行性、反馈性、补救性与总结性十四个维度。 1、学习前,一般都事先做好计划。 2、上学前常常检查自己是否带好课本、笔记、文具等学习用具。 3、课堂上知道老师为什么讲这些内容。 4、即使是不感兴趣的课程,自己也会努力想办法学好它。 5、学习新课程前,一般都要求自己进行预习。 6、常常把生字、难词,容易混淆或忘记的公式、定理记在一个卡片或记录本上。 7、对弄不懂的问题从不放过,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8、做练习题时努力琢磨习题的多种解法。 9、课后努力整理笔记,把遗漏的内容补齐,把其中的层次、条理理清楚。 10、学习中除非万不得已,一般都尽量努力不打破自己的学习计划。 11、每次做完作业后,常常从头到尾再看一遍,检查一下是否有错误或遗漏。 12、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主动并及时地进行纠正。 13、常常阅读有关学习方法方面的书籍,并进行思考。 14、开始学习前常常努力想一想要学什么内容,如何去学。 15、学习前没有准备好学习用具,在学习时常常用到什么找什么。 16、做练习题时,通常都知道是为了练习哪些定理或公式。 17、经常要求自己按照预习一听课一作业一复习这几个环节进行学习。 18、常常努力通过种种渠道(课处读物、有关讲座、课外小组等)较早地了解将要学习的有关内容。 19、课堂上努力领会老师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20、一旦发现老师留的选做题太难时,一般都不做。 21、做题过程中注意领会和总结解题的关键点。 22、每学完一单元或期中、期末时,努力把每一科目学过的知识串起来复习。 23、自己事先订的学习计划常常不能坚持下去。 24、完成作业后很少对自己作业完成的正确与好坏情况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价。 25、当遇到难题或学不下去时,先做点别的事,然后再努力去解决或学习。 26、常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摸索和总结。 27、经常在考试前“临阵磨枪,’o 28、常常注意把书本、笔记及其它学习用品整理好,以便用时容易找到。 29、写一篇作文时,常常不知道应模仿哪类文章来写。 30、经常努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31、预习时常常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听课时更有针对性。 32、听讲时努力琢磨教材和老师讲课的思路。 33、作业中遇到难题时,常常努力动脑筋去思考解决。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一、 意义及作用 认知活动主要是指以人的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它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智力发展一方面与人的遗传素质、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 因此,康复训练是开发特殊儿童智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康复训练不能脱离特殊儿童的实际,超越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认知 能力训练必须依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 有关研究和康复训练实践表明,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着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和缺乏应变能力。改善他们的智力和社会适应 能力,认知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音的差异,而且表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因此,对特殊儿童进行认 知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遵循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的康复训练。 二、 训练内容 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领域三,提岀了认知能力训练的长期目标。我们为本领域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短期目 标,作为开展康复训练的活动建议。因此在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时,提岀特殊儿童在本阶段的长期目标以后,就可以在本章节 中找岀适合特殊儿童的短期目标。 此外,各地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特点自行拟订一些短期目标, 以充实康复训练活动。 认知能力训练的短期目标如下 (编码的第一级数表示领域,第二级数表示类别 (长期目标),第三级数表示短期目标。三位 数码表示岀一个短期目标的确切代码: 3 . 认知能力 3 . 1 物体的存在 3 . 1 . 1 能指向物体失落的位置 3 .1 .2 能寻找从眼前消失的东西 (如给儿童看苹果后藏在背后,他会找 ) 3 . 1 . 3 能从部分推知该物整体 (如只给儿童看到狗尾巴,他知道是一只狗 ) 3 . 2 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 3 . 2 . 1 能从两个物品(如苹果和梨)中按指示选择任一件 3 . 2 . 2 能从3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3 . 2 . 3 能从多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 评分结果可分为4个等级: 0级=生活自理:10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不需他人帮助; Ⅰ级=轻度功能障碍:99-61分,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但需一定帮助; Ⅱ级=中度功能障碍:60-41分,需要极大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Ⅲ级=重度功能障碍:≤40分,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完全需人照料。 评估结果: 入院ADL分值为分,属于级;出院ADL分值为分,属于级。 评估频次: 1.内科系统患者或外科系统非手术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各评估一次; 2.外科系统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三天各评估一次; 3.急诊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第三天各测评一次; 4.住院时间不满3天的患者,各科室根据各科疾病特点,只在入院时或出院前测评; 5.中间转科的患者,转入、转出科室都要测评,转出科室要将入院分值、转入科室要将出院分值填写在 《住院病案首页》上。 6.测评后,请将分值填写在《住院病案首页》上

附:评分细则 1.进食:指用合适的餐具将食物由容器送到口中,包括用筷子、勺子或叉子取食物、对碗/碟的把持、咀 嚼、吞咽等过程。 10分:可独立进食(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食准备好的食物) 5分:需部分帮助(前述某个步骤需要一定帮助) 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2.洗澡 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 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他人帮助 3.修饰:包括洗脸、刷牙、梳头、刮脸等。 5分:可独立完成 0分:需他人帮助 4.穿衣:包括穿脱衣服、系扣子、拉拉链、穿脱鞋袜、系鞋带等。 10分:可独立完成 5分: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或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物、系扣子、拉拉链、系鞋带等) 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5.大便控制 10分:可控制大便 5分:偶尔失控 0分:完全失控 6.小便控制 10分:可控制小便 5分:偶尔失控 0分:完全失控 7.如厕:包括擦净、整理衣裤、冲水等过程 10分:可独立完成 5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需他人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 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8.床椅转移 15分:可独立完成 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 5分:需极大帮助(较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和帮助) 0分:完全依赖他人 9.平地行走 15分:可独立在平地上行走45m 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用具) 5分:需极大帮助(行走时较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或坐在轮椅上自行在平地上移动) 0分:完全依赖他人 10.上下楼梯 10分:可独立上下楼梯 5分:需部分帮助(需扶楼梯、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等) 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谈谈如何提高自我的元认知能力

谈谈如何提高自我的元认知能力 一、引言: 元认知”是美国社会认知心理学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弗拉维尔在对儿童的思维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指出,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所以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例如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认知活动的再认知、再思考及进行积极的监控。元认知的实质是人的自我监控。元认知的作用是从深层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果。 二、概念界定: 所谓元认知,简言之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实际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的再认识、再思考及进行积极的监控,就属于元认知的范围。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人的自我监控。 三、提高元认知能力的基本途径分析: 1、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知识 基本的学习策略包括注意策略、组织策略、精制策略、编码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等。 元认知知识包括学习者认知特点、学习材料类型、学习目标类型、学习策略类型等方面内容。它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概念、规则“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怎么办”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一种“何时做、为什么这样做”的知识。 在开展认知能力的训练时,应该将学习方法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向条件性知识转化,这能有效促进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2、自我提问法 自我提问法是在元认知训练中,通过一系列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表单,不断地促进通过自我反省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课堂或课外学习中,自我提问,及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调节。自问“我掌握了某个对象吗?”就是对自己学习能力与过程的检查与评价。通过如此不断地自我反馈、自我评价,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就能优化学习过程,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元认知监控能力也得到提高和发展。 另外,还可以设计和制定自我评价细目和量化标准即自检表,定期(每单元一次)填写,这样让对自己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也是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的有效方法。 3、同学间相互问答 研究表明,解决问题时学生间相互问答能提高被试的元认知能力,相互提问最多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也最快。训练学生两人一组,就一些认知策略知识相互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善于反思和总结 学习者应养成反思的习惯,善于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特别要注意总结自己成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借鉴他人在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养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每天记学习日记(尤其是记“灵感录”、“反思录”)是一种好的总结方法。

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为加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的训练,更好地提高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服务质量,xx年4月13日至14日在深圳市罗湖区淘金山小学举办“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以专家讲座、名师示范课、互动评课、经验分享等形式开展,从不同角度全面解析课程。在王洋校长、孟允献主任的带领下,我校十名数学教师有幸参与“全国小学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研讨会”。在研讨会上,老师们了解到该门课程的理论背景以及感受到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艺术,因此大家的疑问也渐渐解开了,对这门《让大脑更聪明》的课程也倍感兴趣,这对我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以下是参会心得分享: 一、该门课程的介绍与解读这门课程与往常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问题解决、创造与想象力。既然是能力,任教老师就不能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教师(传授知识),而应把自己定位为教练(提升学生的能力)。 能力训练对学生而言,自然是好的,那么知识的传授还要不要呢?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会不会加大学生的学

习负担?针对这一问题,深圳大学心理学系李晓东教授认为,基础认知能力与流体智力密切相关,是学习各学科知识都需要的一般能力。基础认知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与训练,将会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流体智力能有效地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工作表现。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数学重视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6岁儿童并不适合学习数学。当前通用的数学课教学,孩子学习起来是有困难的,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等毛病,反而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 据了解,这门课程以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依据,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把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闯关欲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乐中学、学中乐。 二、参会的体会与疑问观摩完该门课程的教学案例,我们不得不喜欢上这门课程。该门课程教学环节很清晰明了,教学设计新颖多样,教学难度层层递进,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基本上体现出了基础认知课程三大核心:梯度化、仪式化、游戏性,对我们学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具有参考价值与意义。 基于此,我们一致认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有必要推广,并在今后推广到我校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中。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学生还没掌握逻辑思维的运算模式,而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大部分是6岁,可见一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前运算阶段,通用的数学教材对他们而言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该部分内容延后教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

元认知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精)

元认知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让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价及修改。从教学思想的确立,到大纲、教材的编制,再到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管理措施的确定,都忽视了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学会学习”已经势在必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适应了现实对人才的需要,促进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而给学生以学法指导,是达到“会学”的前提和保证。指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象调控的方法和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就体现了元认知能力在学习中的作用。1.元认知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元认知能力的形成是人的自我意识成熟的本质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元认知是以主体的认知活动为意识的对象,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监控作用,通过元认知系统的监控,可以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从而我们就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相应的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进程,这主要表现在:主体可以根据活动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监督认知活动的进行状况,不断获取并分析反馈信息,及时调节自我的认知过程。因此,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减少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盲目性、冲动性,提高学生的意识性和自主性,从而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2.元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意识水平 学习目标是保证学生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元认知能力对于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组织、完成这个目标及所制定的目标的难易的意识,从而使所制定的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学生也可以随时调整、改变所制定的目标以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由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地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地实现既定的目标。 3.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结构的核心和学习策略迁移的关键 首先,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运用认知策略对知识结构进行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学习策略是由学习方法、学习的调控和元认知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有机系统。这三者交互作用,便构成了完整的学习策略。其中,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控只是一种执行手段,而要自觉地、有计划地执行某种活动,首先要对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学习受哪些因素影响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和体验。所有这些都是在元认知的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说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结构的核心和动力系统,是最高层次的调节机构。 其次,元认知能力作为人对认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就其功能来说,它可以使

元认知调查问卷

元认知调查问卷 1 你觉得你了解你自己吗? A 了解 B 不太了解 C 无所谓 2 你是否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A 有 B 无 3 你有写学习日记的习惯吗? A 有 B 没有 C 偶尔写 4 你能了解自己记忆、理解的水平别人相比是强还是弱吗? A 能 B 不能 5 你平时对自己做错的试题做原因分析吗? A 经常 B偶尔 C从不 6 做类型题时,你能判断出那是否是你擅长的题型吗? A 能 B 有时能 C不能 7你平时是否喜欢与同学交流彼此的做题方法? A 是 B 不是 8 你平时考试估分准确次数的比率如何? A 很高 B 一般 C很低 9 你平时做事是否都有明确的目的? A 是 B 有时是 C否 10 你认为你的自我学习监控能力如何? A好 B一般 C不好 11 你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怎么样? A 很差 B 一般 C 比较好 D 特别好 12 你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积极、自觉监控和调节吗? A是 B否 13 当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你是否反思过自己的学习方法? A 是 B 不是 14 你是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调节各科的学习? A 是 B 不是 15 你是否经常带着情绪处理事情? A 是 B 有时 C 从来都不 16 你是否能调整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A 是 B 有时 C 从来都不 17 你习惯同学之间互相提问的方式学习吗? A 习惯 B 不习惯 C 无所谓 18 你在听课或听人讲话时,是否有提出问题的习惯? A 是 B 有时 C 从来不 19 你是怎样做笔记的? A 选择性记录 B把老师的课件和板书全抄下来 20 当你突然产生灵感的时候,你是否马上记下来? A 是 B 有时 C 从来不 21 你在选择选修课时,是以自己的兴趣为前提吗? A 是 B 不是 22 在思考问题时,是否了解认识自己的思维,能否讲出来? A是,能 B是,不能 C否,不能

自理能力分级及巴塞尔评分

一、自理能力分级 1、分级依据 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2、分级 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个项目进行评定,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根据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以来四个等级。 自理能力分级 自理能力等级等级划分标准需要照护程度 重度依赖总分≤40分全部需要他人照护 中度依赖总分41~60分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 轻度依赖总分61~99分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 无需依赖总分100分无需他人照护 3、实施要求 (1)临床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护理分级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2)应根据患者护理分级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护士。 二、Barthel(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 1、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序号项目完全独立需部分帮助需极大帮助完全依赖 1 进食10 5 0 — 2 洗澡 5 0 —— 3 修饰 5 0 —— 4 穿衣10 5 0 — 5 控制大便10 5 0 — 6 控制小便10 5 0 — 7 如厕10 5 0 — 8 床椅移动15 10 5 0 9 平地行走15 10 5 0 10 上下楼梯10 5 0 — Barthel指数总分:分 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项目对应的得分上划“√” 2、Barthel指数评定细则 (1)进食 用合适的餐具将食物由容器送到口中,包括用筷子(勺子或叉子)取食物、对碗(碟)的把持、咀嚼、吞咽等过程。 10分:可独立进食。 5分:需部分帮助。 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或留置胃管。 (2)洗澡 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洗澡过程。 来源:网络转载

认知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家庭指导 1-6月认知训练: 注视:鼓励患儿用眼睛注视人、物体,物体选择由大到小。 追视:视线随人、物体按弧形转动180度。 两点注视:先看一个物体,后看另一个物体转换自然。 找声源:家长在患儿侧面站立,用各种频率的声响玩具耳后摇响,还可唤其名字鼓励其找声源。 触觉刺激:采用各种不同的材质对患儿手进行触觉刺激,每天2次,3-5分钟/次 手眼协调训练:先用颜色鲜艳的玩具触碰患儿的手,鼓励其伸手抓物,抓到后鼓励把玩。 寻找失落物体:先用带响、再用绒毛玩具从患儿眼前落地,训练其用眼睛追随,如果追寻就将玩具捡来给他,以示鼓励。 照镜训练:鼓励患儿同镜中人笑、说话,用手抚摩。 7-12月认知训练: 认识亲人:家长多与患儿做一些捉迷藏的互动游戏,多亲近患儿,训练患儿认识亲人。 毛巾盖物:将患儿喜欢的物体先让他玩,再用毛巾盖起来鼓励其拿开毛巾找玩具。换手:将各种形状的物体从一只手换到另只手。 对敲:两只手同时分别拿起两件物体,并相向地敲打。 对捏:用拇指及食指旁边相向地捏起各种小物体。 食指分离训练:训练用食指头指认物体,用食指按琴键、电话键等。 固定投掷:患手将物品放入容器内(各个方向)。 1岁-3岁认知训练: 放置图形: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五角形的规律放置。 匹配:训练患儿将同样的东西放一起,先用实物再用卡片。 找不同;在5-6个物体中挑出不同的物体。 生活记忆:训练其记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认识颜色:从一种颜色开始训练。 4岁—6岁认知训练: 事物特征训练:比如长短、大小、高矮、粗细、左右、男女等 分类训练:分清水果、蔬菜、家具、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 数词理解:认识1-10的数字、训练点数、区别数字的多少、同样多。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新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 科室:姓名:床号:病历号:

评分结果可分为4个等级: 0级=生活自理:10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不需他人帮助; Ⅰ级=轻度功能障碍:99-61分,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但需一定帮助; Ⅱ级=中度功能障碍:60-41分,需要极大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Ⅲ级=重度功能障碍:≤40分,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完全需人照料。 评估结果: 入院ADL分值为分,属于级;出院ADL分值为分,属于级。 评估频次: 1.内科系统患者或外科系统非手术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各评估一次;

2.外科系统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三天各评估一次; 3.急诊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第三天各测评一次; 4.住院时间不满3天的患者,各科室根据各科疾病特点,只在入院时或出院前测 评; 5.中间转科的患者,转入、转出科室都要测评,转出科室要将入院分值、转入科 室要将出院分值填写在《住院病案首页》上。 6.测评后,请将分值填写在《住院病案首页》上 附:评分细则 1.进食:指用合适的餐具将食物由容器送到口中,包括用筷子、勺子或叉子取食 物、对碗/碟的把持、咀嚼、吞咽等过程。 10分:可独立进食(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食准备好的食物) 5分:需部分帮助(前述某个步骤需要一定帮助) 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2.洗澡 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 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他人帮助 3.修饰:包括洗脸、刷牙、梳头、刮脸等。

0分:需他人帮助 4.穿衣:包括穿脱衣服、系扣子、拉拉链、穿脱鞋袜、系鞋带等。 10分:可独立完成 5分: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或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物、系扣子、拉拉链、系鞋带等) 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5.大便控制 10分:可控制大便 5分:偶尔失控 0分:完全失控 6.小便控制 10分:可控制小便 5分:偶尔失控 0分:完全失控 7.如厕:包括擦净、整理衣裤、冲水等过程

培养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意义

培养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意义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在70年代提出的。按照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个人对认知活动和结果的自我意识,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并得到自我体验。所谓元认知能力,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对数学材料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通过自我意识,对该认知过程进行积极监视、控制和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表现为在掌握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基础上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也表现为自觉地对认知过程的监视能力、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后者,即元认知能力,决定和影响着认知能力的发挥与施展。所以,元认知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制高点,提高元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 ⒉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其实质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所以,元认知对认知活动的监控与调节,主要是对思维活动的监控与调节。这种监控与调节的内容主要有三点:⑴思维方向的监控与调节。着眼点是保证思维沿着正确的目标轨迹向前推进;⑵思维方法的监控与调节。着眼点是使思维方法适应思维加工内容的要求;⑶思维策略的监控与调节。着眼点是使思维活动能采取有效策略更好地为学习目标服务。很明显,这三个方面的监控与调节,可以促使思维在活动中表现出优良的品质,可以大大提高思维活动的质量与效益。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所以学生的智力也会因此得到发展与提高。 ⒊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益。从上述两点分析中能够看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劣、学习效益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运行的水平。元认知对策略的选择好,对策略效果的评价正确,反馈调控及时,就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学习效益。这就是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学习效益的正相关关系。 另外,元认知能力与创新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一、意义及作用 认知活动主要是指以人的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它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智力发展一方面与人的遗传素质、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康复训练是开发特殊儿童智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康复训练不能脱离特殊儿童的实际,超越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认知能力训练必须依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 有关研究和康复训练实践表明,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着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和缺乏应变能力。改善他们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音的差异,而且表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因此,对特殊儿童进行认知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遵循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的康复训练。 二、训练内容 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领域三,提出了认知能力训练的长期目标。我们为本领域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短期目标,作为开展康复训练的活动建议。因此在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时,提出特殊儿童在本阶段的长期目标以后,就可以在本章节中找出适合特殊儿童的短期目标。此外,各地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特点自行拟订一些短期目标,以充实康复训练活动。 认知能力训练的短期目标如下(编码的第一级数表示领域,第二级数表示类别(长期目标),第三级数表示短期目标。三位数码表示出一个短期目标的确切代码: 3.认知能力 3.1 物体的存在 3.1.1 能指向物体失落的位置 3.1.2 能寻找从眼前消失的东西(如给儿童看苹果后藏在背后,他会找) 3.1.3 能从部分推知该物整体(如只给儿童看到狗尾巴,他知道是一只狗) 3.2 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 3.2.1 能从两个物品(如苹果和梨)中按指示选择任一件 3.2.2 能从3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3.2.3 能从多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 指数)

概述:BI包括10项内容:进食,床椅转移,修饰,进出厕所,洗澡,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每个项目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帮助程度分为0、5、10、15四个等级,总分为100分。 评定标准: 100分独立 75~95分轻度依赖 50~70分中度依赖

25~45分重度依赖 0~20分完全依赖 ADL-日常生活能力 定义 ADL(activies of daily living)在康复医学中指日常生活能力,反应了人们在家庭(或医疗机构内)和在社区中最基本的能力,因而在康复医学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 ADL是在童年期逐步形成获得,并随着实践而发展,最终趋于完善。这些活动对健康人来说是简单易行的,但对于病、伤、残者来说,则可能变得相当困难和复杂。残疾人若无力去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就可能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丧失,进而又会加重生活能力的丧失。 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受挫,常可损害个体形象,影响患者与他人的联系,亦可影响到整个家庭和社会。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最大限度的自理,构成了康复工作的重要领域。要改善患者自理能力,首先就必须进行ADL的评定。 一、ADL定义、范围及评定目的 (一)定义 ADL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二)范围

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运动、自理、交流及家务活动等。运动方面有:床上运动、轮椅上运动和转移、室内或室外行走、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自理方面有:更衣、进食、入厕、洗漱、修饰(梳头、刮脸、化妆)等。交流方面有打电话、阅读、书写、使用电脑、识别环境标志等。家务劳动方面有:购物、备餐、洗衣、使用家具及环境控制器(电源开关、水龙头、钥匙等)。 (三)评定目的 ADL的评定对确定患者能否独立及独力的程度、判定预后、制定和修订治疗计划、评定治疗效果、安排返家或就业都十分重要。 二、ADL分类 (一)基本的或躯体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基本或躯体ADL(basic or physical ADL,BADL or PADL)是指每日生活中与穿衣、进食、保持个人卫生等自理活动和坐、站、行走等身体活动有关的基本活动。 (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工具性ADL(instrumental ADL,LADL)是指人们在社区中独立生活所需的关键性的较高级的技能,如家务杂事、炊事、采购、骑车或驾车、处理个人事务等,大多需借助工具进行。 三、ADL评定方法 ADL提出至今已出现了大量的评定方法。常用的标准化的PADL评定方法有Barthel指数、Katz指数、PULSES、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等。常用的LADL 评定有功能活动问卷(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ary,FAQ)、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apid disability rating scale,RDRS)等. (一)标准化的PADL评定量表

元认知培养

元认知是对自己思维的反省和思考,即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在我的理解里,元认知就像是把我们大脑宫殿里所有东西,用一种索引的方式串联起来的能力,快速把曾经看到过、思考过的零碎片段组合、联想起来,举一反三。 所谓元认知培养,是指对学生元认知知识、策略的教授与开发。元认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材料特点、学习任务与要求等灵活地制订相应的计划,采取适当有效的策略,并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进行监控、反馈、调节,及时地修正策略,尽快而有效达到目标。 培养元认知的三个阶段 培养元认知能力,学习者需要参与元认知的三个不同阶段: 创建学习计划:开始学习任务之前,学习者需要创建学习计划。 监测理解过程:学习者必须监测自己是如何理解任务,如何完成任务的,以及如何调整方法的及策略的选择。 评估:学习者需要在任务完成后,评估学习过程,并决定如何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 简而言之:所“元认知”的培养=三阶段过程中{自我的“元认知”知识+运用“元认知”规则} 培养方法 1、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学习者了解自己的信息,是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也是完成学习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关键变量: 自我意识能力:学习者有能力识别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优势与弱势。 任务分析能力:学习者理解任务内容,明白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与资源。例如:学习者清楚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所需时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等。

选择策略的能力:学习者处理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或策略。例如: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前学习者要通读哪些研究材料。 2、元认知规则 元认知规则是指学习者为了更好的调控学习体验,修正思考过程的能力。例如,在下次的学习活动中,调整评估过程,更高效地做计划,或重新评估学习目标等。 3、教师方面。 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目标意识,要有高度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水平。在教的过程中把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一环。元认知对学生信息加工过程起着控制、协调的作用,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其他方面的发展的达成度。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动机的培养关键是学生内部动机的培养,促成深层次成就动机的养成。加强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促进学生积极迁移,才能把学生的学习迁移作为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的契机。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元认知知识和学习方法等内容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这样,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并举,才有可能使学生在持续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教与学的积极互动,逐步形成策略意识,提高策略水平。 4、学生方面 (1)学习者在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激活和维持注意与情绪状态;(2)分析学习情境,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制订学习计划; (3)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开展期间,监控学习过程,维持或修正学习的行为; (4)在学习活动结束以后,总结性地评价学习效果,包括对学习方法的评价。 5、阅读提高大脑认知水平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学习中的应用情况问卷调查表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学习中的应用情况问卷调查表[复制] 亲爱的同学: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学习英语,我很想同你一道分享英语学习中的经验,希望你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这些问题的答案没有对与错之分,因此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不要按照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或别人通常怎样做来回答。谢谢合作! 打分标准:A=完全符合我的情况;B=通常适合我的情况;C=有时适合我的情况;D=基本不适合我的情况;E=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 请在字母A或B或C或D或E中选择一个与你的真实情况相符合的,每小题只能选一个。 (此问卷调查只针对大学生,谢谢!) 第1页/共1页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a) 计划策略 1.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我制定了具体的听力目标。 A B C D E ()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a) 计划策略 1.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我制定了具体的听力目标。 A B C D E () 2.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我制定了详细的听力学习的总计划,而且对每周的听力练习作了详细的安排。 A B C D E () 3.听前,我注意根据题目及选项对将要听的内容的主题、重点进行预测。 A B C D E () 4.课后我会有计划的复习所听材料。 A B C D E () 5.我不仅平时会科学的安排听力训练时间,而且在听力考试时也会科学分配时间。 A B C D E () b)监控策略 1.听英语时,我尽可能争取听懂所听内容并完成有关任务。 A B C DE () 2.我注重考虑对材料的理解在内容和意义上是否有逻辑性。 A B C D E () 3.在听音过程中,我注意自己是否有注意力分散等情况。如有,我会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任务上来。 A B C D E () 4.听音过程中,我留意自己的答题情况。如发现错误,马上更改。 A B C D E ()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一、意义及作用 认知活动主要是指以人的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它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智力发展一方面与人的遗传素质、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康复训练是开发特殊儿童智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康复训练不能脱离特殊儿童的实际,超越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认知能力训练必须依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 有关研究和康复训练实践表明,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着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和缺乏应变能力。改善他们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音的差异,而且表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因此,对特殊儿童进行认知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遵循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的康复训练。 二、训练内容 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领域三,提出了认知能力训练的长期目标。我们为本领域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短期目标,作为开展康复训练的活动建议。因此在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时,提出特殊儿童在本阶段的长期目标以后,就可以在本章节中找出适合特殊儿童的短期目标。此外,各地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特点自行拟订一些短期目标,以充实康复训练活动。 认知能力训练的短期目标如下(编码的第一级数表示领域,第二级数表示类别(长期目标),第三级数表示短期目标。三位数码表示出一个短期目标的确切代码: 3.认知能力 3.1 物体的存在 3.1.1 能指向物体失落的位置 3.1.2 能寻找从眼前消失的东西(如给儿童看苹果后藏在背后,他会找) 3.1.3 能从部分推知该物整体(如只给儿童看到狗尾巴,他知道是一只狗) 3.2 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 3.2.1 能从两个物品(如苹果和梨)中按指示选择任一件 3.2.2 能从3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

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 1. 当我做一件事情时,我会考虑我真正需要去学些什么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 一旦我开始做某项任务,我随时问我自己是否学到了我应当学到的那么多 3. 我发现我会停下来定期检查我对学习材料的理解 4. 在进行一个测验时,我会考虑下一题如何能做得更好 5. 当我做一件事情之后,我会考虑我是否真正学到了需要学到的 6. 为了帮助下一次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我会构想一些问题 7. 在我做某项任务前,我会树立一些明确的目标 8. 我用我的智力方面的优势来弥补我其他方面的弱点 9. 在不同的条件下,我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10. 我懂得教师让我去学习什么 11. 当我已经了解了一个主题下的某些内容后我的学习效果最好 12. 在没有考虑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下我使用我的学习策略 13. 我能觉察到我在思考 14. 在我完成了一项任务后,我会问我自己是否有做事情的更容易的方法 15. 当我需要的时候我能激发自己去学习 16. 我不仅拥有许多学习策略,而且懂得在何时何地和为什么要使用它们 17. 当我解决问题时,我会意识到我正在使用什么策略 18. 读一篇课文前,我会作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事前准备 19. 当我学习某些新事物时,我问我自己一些关于我学习得怎么样的问题 20. 在学习时我会定期地问我自己是否达到了我的学习目的 21. 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我能觉察到我原来的计划 22. 我明了我的做事过程,如果需要的话,我会改变我的方法和策略 23. 为了适应不同条件或主题的要求,我会设法改变我的学习方法 24. 当我开始学习时,我会筹划我将去咗什么以至于我能合理地利用我的时间 第 1 页共2页 Powered by 问卷星?

2-3岁儿童的认知能力训练

2-3岁儿童的认知能力训练 ●分清性别--在日常说话中,经常向宝宝灌输“你是男的,爸爸 也是男的”;讲画册时,指着梳小辫子的说“小红是女的,妈妈也是 女的”,然后让小儿说出自己的性别、爸爸妈妈的性别,再延伸至其 他人。 ● 在游戏中按如下顺序使小儿建立数的概念,理解数的含义,锻 炼和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水平,培养数学逻辑水平。 ●数1-10--2岁前小儿已会数1-5,2岁以后能从1数到10,教小儿按顺序熟记,背熟后再背11-20。此时小儿虽然不理解数的含义,但能协助他初步了解并熟记数的顺序,为按数拿取做准备。 ·手、口一致--小儿开始指着实物点数时会出现很多手口不一致 的现象,如口快手慢、漏数、重复数、倒数等。初教孩子点数时要先 做示范,让小儿学着用食指指着一块积木说1,指着2块积木说2,做 到手、口一致,逐步理解1、2的含义。手、口一致是计数水平发展的 关键一步,需反复练习。生活中随时都有机会练习数数,穿衣服时数 纽扣,上街时数汽车,饭桌上数碗筷,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 感觉器官,建立数的概念。 ·按数拿取--在手口一致的基础上,训练小儿按数拿取。对小儿 说“给我一个苹果”,“给我两个苹果”,反复练习,一直练到4。 ·比较数的大小--在孩子成功的按数取物之后,让他看着实物提 问他:“1和2相比哪个大?”提示孩子说出2大,继而启发他2比1大。 ● 长短--从婴儿期开始孩子已经初步接触了长短的概念,如大象 的鼻子长,兔子尾巴短。2岁以后用实物作比较,让他理解长短。例如 2把尺子,一长一短,让孩子指出哪把长、哪把短,持续强化长短概念。

● 上下--和小儿讲话经常应用上下方位语言。如“把娃娃放在下面,手绢放在上面;把报纸放在桌上,把拖鞋放在桌下”等。通过生 活用语理解上下。 ● 前后--告诉小儿把娃娃放在前面,把手背到后面,边说边作动作。外出活动时对宝宝说“爸爸在前面走,妈妈和宝宝走在后面。” ● 左右--当小儿学会用筷子以后,让他知道拿筷子的手是右手, 对他说举起右手,他会毫不迟疑的举起右手。当右手的概念巩固之后,再辨认右腿、右脚。左侧肢体就是与之相对应的一侧也就好分辨记忆了。 ● 认字的形象化--教小儿学认1、2、3数字,认简单的汉字。孩 子主要是形象记忆,适当的将字形象化能够协助记忆,如“2”像小鸭子。尽可能把学习认字趣味化,提升孩子学习的兴趣。 ● 理解职业--2岁半以后小儿能准确的叙述爸爸妈妈在哪里上班,做什么工作,也知道家中其他人的职业。看画册时,也会指着书中的 人物说"这是警察叔叔,那是护士阿姨"。 ● 理解住址--3岁左右的小儿能记住并会说出家庭住址,开始时 学记楼号和门牌号,然后再具体到区、街道,使小儿能完整叙述家庭 住址。 ● 识别不同颜色和几何图形--通过动作继续巩固对颜色的学习, 例如外出时让小儿自己去拿黄外套,拿对了应表扬。“穿上兰色的鞋”,自己跑到鞋柜前拿出鞋穿上。3岁的孩子能识别5-6种常见的颜色。能辨认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 【反抗期】 2岁以后,原来乖巧的孩子一下子变得不听话了,凡事都说“不”,让他睡觉,他会说“不睡觉”;叫他吃饭,他说“不吃饭”。好象有 意与父母对抗。这些表现说明孩子进入了成长过程中“反抗期”。反 抗期是2岁以后孩子心理逐渐成熟,独立意识开始萌芽阶段。随着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