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七上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新人教版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七上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新人教版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七上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新人教版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七上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1、我们周围的生物:生物的主要类群

知识点梳理:

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⒈生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30万):(藻类、苔藓、蕨类、种子)

动物(150万): (无脊椎动物占95﹪、脊椎动物占5﹪、)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非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

⒉生物的特征:

(1)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3)生物能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直接影响生物)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三、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及作用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

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物象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反光镜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平面镜:光线强时用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升、转、看、调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3)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⒊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擦玻片→滴(植物:清水;人:生理盐水)→取(薄而透明)→浸→展→盖→染(后吸)→看

四、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必须是一个问句。)

(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假设的结论可以正确,可以错误。)

(3)制定计划: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实验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样变化的条件称变量。光照就是该实验的变量)。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注意:探究实验要遵循控制变量、平行重复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