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重庆建设两江新区的路径探析_对比借鉴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经验

重庆建设两江新区的路径探析_对比借鉴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经验

第20卷第1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Vol.20No.12011年1月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Jan.2011

重庆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将推动西南经济圈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开发,缓解我国经济不平衡的状况。设立两江新区为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认真探析两江新区建立和发展的路径,有助于充分认识两江新区在西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定位两江新区功能。

1两江新区的由来

重庆从提出设立两江新区到批准成立,前后花了两

年多的时间。2007年,中央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314”部署,重庆请求国家给予支持,并提出了要扩大重庆开发开放范围,把重庆建设成西部的一个增长极。2008年6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50多个部委的200多位官员到重庆进行调查研究,并把重庆这个开发开放新区定名为两江新区。2008年底,国务院批准了3号文件,明确要在重庆设置两江新区,还要求重庆加快制定设置两江新区的方案。2009年4月,重庆正式向国务院报告了设置两江新区的方案,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重庆提交的方案进行了论证。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两江新区。从提出到批准设置两江新区过程中,一直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可见设置两江新区是中央政府的重大战略举措。

2

三个新区建立的时代背景2.1设置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国家着力推进开发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带动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经过10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深圳、广州等九个城市为主的经济区域。20世纪90年代,政府为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使国民经济上一个台阶,以崭新的面貌跨入

21世纪,同时也为了巩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对外开

放成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国家着力推进开发建设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和开发浦东新区,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包括上海、南京、杭州等

16个城市在内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21世纪初,我国改

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家把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了全国总体发展战略。政府要求滨海新区能够带动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主的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振兴,促进我国东、中、西之间的互动,协调全国经济均衡发展。

2.2设置两江新区的背景

政府设置两江新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是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最近十来年,西部地区

GDP 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1%,但与同期东部地区相比,仍然落后1个百分点,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的差距还在持续扩大。不可否认,从1999年中央开始启动西部大开发

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环境保护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却没有在体制上创出一条完全适合西部发展的新路子,更没有催生出一个像深圳那样的窗口或榜样城市,西部地区还没有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如何破解缩小东西部差距和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的难题,温家宝总理指出: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应把重庆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如果把重庆问题解决好了,西部大开发就有了重大突破。中央领导对重庆的期待与要求说明,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中,重庆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或者说重庆就是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因此,以重庆为依托,缩小区域差距,实施西部大发展的时机已经凸显。虽然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东部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大趋势,带来大量的人才、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从东部向

收稿日期:2010-10-18

作者简介:薛芬,男,山西人,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09级硕士研究生;王桂林,女,四川广元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生

导师,教授。

重庆建设两江新区的路径探析

———对比借鉴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经验

薛芬,王桂林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30)

要: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成绩显著,但是还没有在体制上创出一条适合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更

没有催生出深圳那样的窗口城市,设立两江新区是西部大开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突破。该文通过对两江新区与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重庆建设两江新区的优势,提出了两江新区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重庆;两江新区;建设;路径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87(2011)01-0031-03

DOI:10.13887/https://www.sodocs.net/doc/9f18315412.html,ki.jccee.2011.01.023

西部转移,这无疑给重庆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

3重庆建设两江新区的条件分析

3.1区位布局优势比较分析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地处中国海岸的中点和长江入海口。上海面向太平洋,面向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与中国大陆连接的重要门户。浦东新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位于沿江和沿海开发带的关节点上,上海腹地拥有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及长江流域,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滨海新区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天津港,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聚集了国际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以及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也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位于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湾城市群的交汇点,依托天津,背靠“三北”,面向东北亚,沟通东西部,是连接国内外的重要枢纽,具有对内吸引和对外输出的双重有利条件。滨海新区紧邻中国政治、科教、文化中心首都北京,具有卓越的区位优势。

重庆作为中国的第三个综合改革开放示范区,自有它的优势所在。重庆市的地域条件确立了重庆在西南经济中的地位,也明确了两江新区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的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新区规划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区150余平方公里,水域、不可开发利用的山地及原生态区共650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地400平方公里左右。设立两江新区有利于整合资源,将重庆建设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实现国家发展战略。重庆拥有长江、嘉陵江内河水道,长江是内陆地区出海的黄金水道,在重庆境内的长江沿岸拥有数十个港口。另外,两江新区还有国际机场和铁路集装箱枢纽站。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为重庆打造“物流加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基础。

3.2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上海浦东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第三产业,包括金融服务、商品流通服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优势明显。浦东新区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滨海新区以工业为主,工业增加值高于浦东新区。天津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制造业一直都是天津经济的优势所在,制造业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滨海新区形成了优势突出的电子、石油开采加工、海洋化工、冶金、汽车装备制造、食品和生物制药七大工业。此外,滨海新区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也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重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和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重庆规划发展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五大战略性产业,这些新型产业初具雏形。两江新区还规划了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三大功能基地,以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两江新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内陆保税港区,具备在西部及内陆地区率先开发开放的良好基础。

3.3两江新区的人才与土地资源分析

重庆地处内陆,没有吸引人才的优势。但是,这几年重庆人才成长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吸引人才的能力不断提高。

3.3.1人力资源

在科技人才、研发机构资源方面,浦东新区的聚集水平远高于滨海新区。在2005年,浦东新区已经聚集各类研发机构达200多余家,成为国内研发创新机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人才总量达32.5万人。而滨海新区却只有科研机构50家,外资独立研发机构10家左右,也没有形成大规模聚集海外留学人员的势头。但是,滨海新区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为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人才库,集中了全国约27%的科技资源。

两江新区依托重庆市,集中了我国西南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重庆市有56所高等学校,每年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2010年,重庆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13.5万人,其中研究生1万人,本科生6.8万人,专科(高职)5.7万人。近些年,重庆经济快速发展,既吸引了本市生源的毕业生,也吸引了非本市生源的毕业生。公开信息表明,2010年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的13.3%流向东部,7%流向中部,79.7%留在西部地区。留在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中的60.9%选择继续留在重庆就业。普通高学校毕业生去向构成表明,重庆吸引人才的能力在进一步提高。重庆政府还推出了许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创新环境,这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这几年明显出现了国内外人才向重庆流动、聚集的趋势,这是两江新区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3.3.2土地资源

浦东新区面积最小,只有500平方公里。滨海新区面积最大,达到2200平方公里,这两个新区的开发目标都是建设成世界级的开发区。重庆两江新区规划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区150余平方公里,水域、不可开发利用的山地及原生态区共650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地400平方公里左右。两江新区的土地资源虽不如滨海新区,但远远超过浦东新区。不过,两江新区地处丘陵地带,崎岖不平,开发成本较高。

3.4政策分析

在两江新区的设立和发展过程中,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也对两江新区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央政府制定了最优惠的两江新区开发政策。两江新区开发政策是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政策、开发区建设政策等政策的叠加。国务院明确指出,重庆两江新区的政策将比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政策。也就是说,浦东和滨海两区已经拥有的政策,两江新区都有。而且两江新区还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设立100亿元专项基金,批准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4建设两江新区的路径与具体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两江新区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两江新区要结合重庆的具体发展状况,遵循“区内-区外-大西部”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第20卷32

薛芬,等:重庆建设两江新区的路径探析第1期

4.1区内——

—全面促使产业整体发展

第一,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地位。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和电子信息五大产业是两江新区传统的优势产业,应该继续做大做强,并把它们发展为关联性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发挥这些产业的带动作用。第二,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基础作用,增强主导产业的优势和活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和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三,强化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加强两江新区产业之间的联系,使产业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

4.2区外——

—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两江新区建设进程

第一,完善过渡时期管理体制。两江新区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还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统筹兼顾业务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第二,及时消除不利于新区开发和建设的因素。两江新区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还涉及不利于稳定的因素,如房屋拆迁、土地补偿等。如果不及时解决好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两江新区开发和建设的进度。第三,实施人才战略。百年大计,人才第一。一方面,制定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提高吸引国内外各类人才的能力。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地人才,重点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新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制定灵活的用人政策。改革人事制度,制定灵活的用人制度,构建人才库和人才网络,吸引高技术人才为两江新区提供柔性服务。第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两江新区的载体功能和服务能力。

4.3大西部——

—形成西部增长极,引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具有区位优越的点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激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使资金、能量、信息向发达地区集中,之后再通过这些要素的流动,把经济动力与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当两江新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会凸显出它作为增长极的作用,引领西部发展。

综上所述,重庆构建两江新区,应当遵循“区内-区外-大西部”这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路径。逐步完善政策制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将两江新区建设成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辐射和服务西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重

庆经济年鉴>[Z].2009.

[2]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

展的若干意》[Z].

[3]王二林.规划建设好滨海新区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J].天

津经济,2005,(4).

[4]王军旗,白永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齐晓丽,金善女.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比较优势分析与对策

[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6]冯云廷,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苏东斌,中国经济特区史略[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8]汪海.构建京津冀区域的三大经济增长极[J].北京社会科学,

2007,(6).

[9]张志刚,朱诗云.新浦东、新思路、新发展[J].海商论坛,2008,(2).

[10]吴泉水,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全力加快两江新区建设[J].

决策导刊,2009,(6).

责任编辑仇大勇

Ways of Construction in 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

——

—Experience’s Compare of Pudong New Area and Binhai New Area

XUE Fen,WANG Guilin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0,China)

Abstract: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East of China has been achieved a lot,there is no creative system which is fit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ast of China,to say nothing of windows service in Shenzhen.This paper will compare the situation of Liangjiang New Area with those of Pudong New Area and Binhai New Area.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construction in 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this paper will put forward some ways of construction in 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

Key Words:Chongqing;Liangjiang New Area;construction;ways

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