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

前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内容。

3.掌握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内容。

4.掌握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概念

(一)精的概念

(二)气的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的属性

(三)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反、阴阳相互抑制削弱。

(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促进化生。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的概念、机理和意义;互藏的概念与意义。

(四)阴阳消长:阴阳消长的概念与形式。

(五)阴阳转化:阴阳转化的概念、机理与形式。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的概念及意义;阴阳平衡的概念及维系机制。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指导养生、确定治疗原则、分析归纳药物性能。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归类的方法、结果和意义。

二、五行学说的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生相克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及所胜所不胜关系。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制化与胜复的概念、规律和意义。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相乘与相侮的概念、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指导脏腑用药、控制疾病传变、确定治则治法、指导针灸取穴、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第四节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注重宏观观察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

四、强调功能联系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10 精气学说简述或自学阴阳学说6 五行学说3 思维方法1 授课方法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藏象

【目的要求】

1.掌握藏象的概念,脏、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2.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熟悉五脏的生理特性、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3.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4.熟悉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5.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6.熟悉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7.了解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

8.了解心包和命门学说的梗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论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概述

第二节五脏

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

(二)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心包

二、肺

(一)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二)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宣发与肃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三、脾

(一)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四、肝

(一)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二)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性升发。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五、肾

(一)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二)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命门

第三节六腑

简述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

一、胆:主要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二、胃:主要生理功能:受纳水谷,腐熟水谷。

生理特性:主通降,喜润恶燥。

三、小肠:主要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四、大肠: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五、膀胱:主要生理功能:贮存尿液,排泄尿液。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概念、功能。

(二)部位之三焦:

1.生理功能:通行诸气、运行水液。

2. 上中下三焦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第四节奇恒之腑

一、脑:主要生理功能: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

二、女子胞:

(一)主要生理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二)与脏腑经脉关系:心、肝、脾、肾、(天癸)冲脉、任脉、督脉、带脉、十二经脉。

附:精室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心肾、脾肾、肝肾、肺肾、肝脾、心脾、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脾胃

讨论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22 概说2 五脏12 六腑1 奇恒之腑1 脏腑关系4 讨论 2

授课方法讲授法结合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

【目的要求】

1.熟悉人体之精的概念、代谢、功能及分类。

2.掌握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运动、功能及分类。

3.掌握血的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4.掌握津液的概念、代谢和功能。

5.熟悉神的概念、生成和作用。

6.掌握气与血的关系。

7.了解气与津液、精血津液、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

一、人体之精的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精的生成、贮藏与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

第二节气

一、人体之气的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自然界清气。

(二)相关脏腑功能:肺、脾胃、肾。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气机的概念;气运动的形式;气运动的意义;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

(二)气化:气化的概念;气化的形式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激发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推动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促进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促进精血津液的循行输布和施泄。

(三)防御作用:防止病邪侵袭与祛邪外出。

(四)固摄作用:固摄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

(五)中介作用:是生命信息的载体,是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

(六)营养作用: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概念、生成、分布、功能。

2.宗气:概念、生成、分布、功能。

3.营气:概念、生成、分布、功能。

4.卫气:概念、生成、分布、功能。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第三节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化生之源、相关的脏腑功能。

三、血的运行: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相关脏腑功能。

四、血的功能:濡养、化神、载气。

第四节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津液的概念、津与液的区别。

二、津液的代谢: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及相关的脏腑功能。

三、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排泄废物、运载诸气。

第五节神

一、神的概念:广义之神、狭义之神。

二、神的生成: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三、神的作用: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二)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津能生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血同源、津血同源。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气能生精摄精;精能化气、精气化神、神驭精气。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8 精1 气3 血、津液、神2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2学时。

授课方法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经络

【目的要求】

1.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

3.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功能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生理功能。

4.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

5.了解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路线。

6.了解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路线和生理功能。

7.了解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8.了解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9. 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第三节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生理功能

第四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联系作用、运输渗灌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调节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阐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 6 概述1 十二经脉3 奇经八脉1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1 讲授方法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

第五章体质

【目的要求】

1.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生理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标志、体质的特点。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

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解释病理变化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2

授课方法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病因

【目的要求】

1.熟悉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

2.掌握六淫、疠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3.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4.熟悉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

5.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6.了解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的致病概况。

7.了解中医病因学说的源流。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感病因

(一)六淫的概念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善行数变;主动;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阴邪,易伤阳气;凝滞;收引。

(三)湿邪: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重浊;黏滞;趋下。

(四)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

(五)热(火)邪:阳邪,炎热趋上;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致疮痈。

(六)暑邪:阳邪,炎热;升散,扰神伤津耗气;多挟湿。

二、疠气

(一)疠气的概念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疠气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预防隔离。

第二节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一)七情内伤的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⑴损伤相应内脏⑵首先影响心神⑶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⑷易损伤潜病之脏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

气乱。

3.多发为情志病证;

4.影响疾病转归。

二、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偏嗜饮酒。

三、劳逸失度

(一)过劳: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

(二)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第三节病理性病因

(一)痰饮的概念: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二)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逸引致肺脾肾肝三焦功能失常。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化多端、舌苔滑腻脉多弦滑。

二、瘀血

(一)瘀血的概念

(二)瘀血的形成:外伤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刺痛;肿块;出血;青紫;舌脉改变。

三、结石

(一)结石的概念

(二)结石的形成: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体质差异。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多发于肝、胆、肾、膀胱、胃等脏腑;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第四节其他病因

一、外伤: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

二、诸虫: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

三、药邪:药邪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四、医过:医过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五、先天因素:胎弱,胎毒。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14 外感病因 6 内伤病因 2 病理性病因 3 其他病因 1 讨论2。

授课方法案例法、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

第七章发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的类型。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正气的概念,正气的防御作用,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的概念,邪气的侵害作用,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决定发病与否,决定证候类型。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体质因素、精神状态。

第二节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复发的特点、类型、诱因。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4发病原理2 发病类型2

授课方法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

第八章病机

【目的要求】

1.了解病机的概念及层次结构。

2.掌握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和发展转归的关系。

3.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转化的病机。

4.熟悉精虚、精瘀、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运失常和精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

5.掌握内生“五邪”的病机。

6.熟悉津液不足、津液代谢障碍的病机。

7.了解疾病传变的概念和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具体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2.虚实变化: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二)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三)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四)阴阳格拒: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

(五)阴阳亡失:亡阳;亡阴。

(六)阴阳转化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精虚、精瘀。

(二)气的失常

1.气虚

2.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三)血的失常:血虚、血运失常(血瘀、出血、血寒)。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精与气血关系失调;气与血关系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

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阳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

第二节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传变:表里出入、外感病传变、内伤病传变。

(二)病性转化:寒热转化、虚实转化。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体质因素、病邪因素、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生活因素。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10 邪正盛衰2 阴阳失调1 精气血失常1 津液代谢失常1

内生五邪1 疾病传变2 讨论 2

第九章防治原则

【目的要求】

1.掌握预防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2.掌握治则的概念、治病求本的概念。

3.掌握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等治疗原则。

4.熟悉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的治则。

5.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等治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预防

一、未病先防:养生以增强正气、防止病邪侵害。

二、既病防变:早期诊治、防止传变。

第二节治则

一、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二)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二、治标与治本:缓则治本、急则治标、标本兼治

三、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单独运用、同时运用、先后运用。

四、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泻其阳盛,损其阴盛。

(二)补其不足: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阴阳并补、回阳救阴。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一)调精

(二)调气

(三)调血

(四)调津液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六、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 6 预防2 治则4

授课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启发式结合多媒体课件

总复习 2

邪正盛衰2 阴阳失调1 精气血失常1 津液代谢失常1

内生五邪1 疾病传变2 讨论 2

附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课时分配简表

—————————————————————————————————教学内容学时总学时—————————————————————————————————绪论 6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4

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0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 6

五行学说 3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1

2.藏象 22

藏象学说概论 2

五脏 12

六腑 2

奇恒之腑

脏腑之间的关系 4

讨论 2

3.精气血津液神 8

精 1

气 3

血 2

津液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2

4.经络 6

经络学说概述 1

十二经脉 3

奇经八脉 1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1

5.体质 2

6.病因 14

外感病因 6

内伤病因 2

病理性病因 3 其他病因 1

讨论 2

7.发病 4

发病原理 2

发病类型 2

8.病机 10

邪正盛衰 2

阴阳失调 1

精气血失常 1

津液代谢失常 1

内生五邪 1

疾病传变 2

讨论 2

9.防治原则 6

预防 2

治则 4

10.总复习 2

附2 主要参考书目(近几年出版的)

1.印会河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五版统编).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

2.印会河、张伯讷主编.中医基础理论(教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3.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六版规划).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4.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

5.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

6.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7.张珍玉主编.中医学基础(统编专科教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8.孙广仁主编.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9.孙广仁,刘家义,张安玲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1

10.王琦主编.中医藏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11.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2.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3.孙广仁,迟华基,韩成仁等.中医基础理论研讨(硕士研究生试用教材).山东中医药大学内部教材,1997

14.金志甲主编.中医基础理论.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1

15.王新华执笔.中医基础理论.南京中医学院内部教材,1986

16.何裕民主编.中医学导论.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

17.雷顺群主编.《内经》多学科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8.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19.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附3 主要参考古籍书目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本)

二十二子(缩印清代浙江书局汇刻本)

国语(左丘明)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经

难经

伤寒论(东汉·张机)

金匮要略(东汉·张机)

肘后备急方(晋·葛洪)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

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太平圣惠方(宋·王怀隐等)

圣济总录(宋·赵佶敕编)

济生方(宋·严用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

扁鹊心书(宋·窦材)

素问玄机原病式(金·刘完素)

儒门事亲(金·张从正)

脾胃论(元·李杲)

格致余论(元·朱震亨)

医学正传(明·虞抟)

慎斋遗书(明·周之干)

图书编(明·章潢)

医学入门(明·李梴)

薛氏医案(明·薛己)

证治准绳(明·王肯堂)

类经(明·张介宾)

景岳全书(明·张介宾)

医贯(明·赵献可)

理虚元鉴(明·汪绮石)

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医旨绪余(明·孙一奎)

温疫论(明·吴有性)

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

医门法律(清·喻昌)

寓意草(清·喻昌)

张氏医通(清·张璐)

证治汇补(清·李用粹)

锦囊秘录(清·冯兆张)

临证指南医案(清·叶桂)

温热论(清·叶桂)

温病条辨(清·吴瑭)

医学源流论(清·徐大椿)

医学真传(清·高士宗)

医碥(清·何梦瑶)

杂病源流犀烛(清·沈金鳌)

医林改错(清·王清任)

类证治裁(清·林珮琴)

吴医汇讲(清·唐大烈辑)

医醇★义(清·费伯雄)

医原(清·石寿棠)

读医随笔(清·周学海)

血证论(清·唐宗海)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唐宗海)医学求是(清·吴达)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 课程名称:中药学 学时:108(90/18) 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 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第四章药性理论(5学时)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学时)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02 课程代码:01400052 适用专业(方向):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总学时数:64 学分数:4.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养生与治疗的原则(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即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可适当配合多媒体教学。课时共计64学时。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绪论(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自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特色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自学)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8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熟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了解精气学说。 自学: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包括精概念的源流。 (二)气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概念的源流。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机理;精气的存在形式。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气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绪论、四诊、辨证、综合运用四个部分,主要内容为诊法与辨证。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诊察病情、辨别病证及书写病案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中医各门临床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它是一门衔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和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 2、【课程教学要求】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08(其中课堂讲授81学时,临床见习27学时),教学中应注意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及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分之一的内容后,可适当安排临床示教与见习,以便及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临床见习中要注意诊法、辨证与病案书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绪论 一、掌握中医诊断学、诊法、症、证、病、辨证、辨病、病案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法则。 二、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三、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 四诊 第一章望诊 一、熟悉望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观察要点、典型表现与临床意义;熟悉少神与神乱的常见表现及其病机。 三、掌握常色和病色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四、熟悉望形体、望姿态的基本内容。 五、熟悉望头面、颈、五官、九窍与皮肤的基本内容。 六、熟悉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方法及食指络脉的特征与主病。 七、熟悉望排泄物、分泌物的基本内容。 八、了解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掌握正常舌象与异常舌象的识别及常见异常舌质与舌苔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第二章闻诊 一、熟悉正常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临床意义。 二、掌握各种病变声音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三、了解病体、排出物异常气味及病室气味的临床意义。 第三章问诊 一、熟悉问诊之目的和意义;掌握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五体和五官九窍,以及五脏外华等内容。脏象学说认为,形体官窍虽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或器官,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都从属于五脏,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脏象学说采用以表知里的方法,着重通过活动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运动规律,从而确定“象”与“脏”的关系。 形体: 形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人体的身形和体质。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结构,称之为五体。五体既与脏腑经络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又与五脏有着特定的联系。五体与五脏这种对应关系称为“五脏所主”。所谓:“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解剖形态: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是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它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而肌肤皮毛,内而脏腑体腔,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脉与心肺有着密切的联系,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血在脉中运行,赖气之推动。心主血,肺主气,脉运载血气,三者相互为用,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完成气血的循环运行。因此,脉遍布周身内外,而与脏肺的关系尤为密切。脉与经络、经脉的关系: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其中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分支为络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经脉则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经络、经脉的含义较脉为广。实际上,言经络、经脉,则脉亦在其中了。 运行气血: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使之循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饮食物经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脉中气血数量减少,营养亏乏,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若脉中气血运行速度异常,运行迟缓则血瘀,血行加速、血液妄行则出血。 传递信息: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脏腑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脉与心密切相连。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不仅与血、心、脉有关,而且与全身脏腑机能活动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医中药学基础 英文名称: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herbology 课程号(代码):50506225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42 学分:2.5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以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三基”为主线,通过本课程学习,拟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中医气血津液及的脏腑含义及内容,熟悉各脏腑及气血津液的基本生理功能;掌握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容及各种致病邪气的特点。 2.熟悉辨证中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3.掌握中药学的性能的含义以及包含内容;掌握药物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4.记忆各节掌握中药的功效及部分药物的主治病证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上篇中医学基础 教学内容 1.绪论 1.1中医药发展简史。 1.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2.1整体观念。 1.2.2辨证论治

1.3.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2.阴阳五行 2.1阴阳学说 2.1.1阴阳的基本含义 2.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2五行学说 2.2.1五行的基本含义 2.2.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气血津液 3.1气的含义及分类、运行及生理功能 3.2血的含义、生成与运行及生理功能 3.3津液的含义、生成与输布排泄及生理功能 3.4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脏腑经络 4.1五脏 4.1.1心的生理功能 4.1.2肺的生理功能 4.1.3脾的生理功能 4.1.4肝的生理功能 4.1.5肾的生理功能 4.2六腑 4.2.1胆的生理功能 4.2.2胃的生理功能 4.2.3小肠的生理功能 4.2.4大肠的生理功能 4.2.5膀胱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 前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内容。 3.掌握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内容。 4.掌握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概念 (一)精的概念 (二)气的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的属性 (三)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反、阴阳相互抑制削弱。 (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促进化生。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doc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供中医、中西医、针推、中医骨伤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 前言 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的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今后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按72学时设计,以课堂讲授为主,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学、讨论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与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熟悉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木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3、了解中医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要点】 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医学的基木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属融入人文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2)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4、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课程的主要内容 (1)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木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木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木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木内容; 4、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及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木内容以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目的要求】 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2、了解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概念的形成; 3、掌握占代哲学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4、了解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教学大纲 前言 【开设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 (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等。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他炮制方法。 (2)掌握121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86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87种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2.对本课程授课要求 中药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中药学必须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用药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药性和应用。 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求讲清楚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要点。故教学时要做到明确共性突出个性,注意前后有关内容的联系,加强系统性;对于功效近似的药物,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进行讲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地说明某些药物通过配伍后性能的变化,治疗范围的扩大及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 鉴于中药数量较多,并且一药有多种功效,内容比较复杂。以课堂教学为主,并可采用观看药材标本,布置作业,组织讨论,部分章节采用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指导学习方法,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反复巩固,既抓好平时教学,又要重视单元复习及总复习。 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目的要求】 明确中药学、中药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其中着重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教学内容】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教学方式】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Channel-collaterals and Points) 学分:7 总学时:126学时 理论学时:72学时 实验学时:54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 适应专业:针灸推拿五年制 参考教材: 1.经络腧穴学,沈雪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影印本; 3.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版; 4.难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校译本; 5.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著,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6.针灸大成,明·杨继洲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 7.经络腧穴学,王德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⑴了解经络腧穴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经络腧穴学和中医针灸推拿的关系。 ⑵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腧穴的概念。 ⑶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病候及常用穴的定位、归经、主治与操作。 ⑷熟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的定义、内容及临床应用。 2.基本技能: 掌握常用腧穴的定位与操作。 三、学时安排

四、考核 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70%,实验和平时成绩30%。 五、课程基本内容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经络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2.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四经脉的循行规律、十二经脉的分布、走向规律及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3.掌握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及分布、作用特点。 4.掌握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基本概念及分布、作用特点。 5.了解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理论。 6.熟悉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讲课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 1.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 3.十二经别。 4.十五络脉。 5.十二经筋。 6.十二皮部。 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1.经络的作用。 2.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腧穴概述 【目的要求】 1.熟悉腧穴的意义、分类,以及特定穴的内容。 2.掌握腧穴的作用、主治规律和定位方法。 3.了解腧穴的命名。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诊法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脏辨证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熟悉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掌握问、望、闻、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八纲、病性、脏腑等辨证的基本内容及辨证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主症诊断的思路、疾病诊断的思路、辨证诊断的思路,病历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实用性,突出重点,注意知识掌握的循序渐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要充分运用图表、标本、幻灯、录像、模型、诊断仪器、CAI课件、计算机软件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临床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诊断思维、病历书写等内容的技能训练。 绪论 [教学内容]

1.“诊断”的含义。 2.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3.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历,症、病、证的概念。 4.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着、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5.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6.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诸病源候 论》、《温热论》和《温病条 件》等对中医诊断的贡献;《诊藉》、《伤寒金镜录》、《濒湖脉学》等着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2.熟悉诊、断、诊断、诊法的含义。 3.熟悉问、望、闻、切四诊各自所指的主要内容。 4.熟悉症状、体征的含义,“症”、病名的意义;“疾病”、诊(辨)病、证、辨证、证候、证型、病历的含义。了解症、病、证的区别与关系;所举名称各属何种概念。 5.熟悉中医诊断中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认识基础;司外揣内,见微知着,以常衡变、因发知受的含义。了解黑箱、生物全息、缩影的含义;司外揣内,见微知着,以常衡变,因发知受的典型例证。

中医脉象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中医脉象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施诚 一.中医脉象研究的意义与特点 脉诊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景岳全书》“脉者,血气之神,邪气之鉴也,有诸内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总之,中医对脉诊是十分重视的,认为通过脉诊可以了解患者脏腑气血的盛衰,可以探测病因、病位、预测疗效等。 从近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人体循环系统承担着协调全身各组织的能量代谢,输送氧气、营养物质,运走代谢废物等重要的工作,还承担运送抗体、激素等物质以协调整体的动态平衡。从整体的角度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显然循环系统的信息将占很重要的比重;从整个循环系统来看桡动脉介于大动脉与小动脉之间,由于心脏的舒缩、内脏血容量的变化、血管端点阻抗、管道内脉波的反射、血液的粘滞性、血管壁的粘弹性等因素使脉象携带着有关心脏运动、内脏循环、外周循环等丰富的心血管系统及整体的动态信息。因此脉诊的临床意义很大,它的机理是急待于我们进行研究的。 不过目前西医对脉象的认识仅停留在频率、节律、振幅等的分析上,主要用来辅助诊断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无脉证等疾病。总的看来,西医对脉象的认识是以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局部解剖等为基础,以此来剖析心血管系统疾病确切的病变位置及致病原因,目前尚未将脉象信息提高到整体角度或与其它脏腑相关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这种认识观对目前的中医脉象研究工作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临床上中医通过对寸关尺、浮中沈脉象的判别,结合体征、舌象及主诉等来分析机体当时的动态趋势(阴阳、表里、虚实、气血的盛衰、邪正斗争的趋势、脏腑的动态变化等),即描绘出一幅机体当时整个机体的动态特征图--证。中医脉象所反映的病理信息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为基础的,是用来鉴别整体的某种动态性质的。由此可见,中医脉诊是建立在中医理论之上的,研究中医脉象必须以中医理论为基石,必须建立在整体构思的基础上。应用整体概念来研究中医脉象是中医脉象研究的一大特点。 中医脉诊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定性分析。脉象的滑与涩、弦与濡、洪与细等均属于定性的范畴,就拿脉象的迟数来看,中医临床上认为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约每分钟少于60次,数脉一息六至脉流薄疾,每分钟超过100次,粗粗一看,脉象的迟数的概念是建立在定量的基础上的,其实不然,临床上并不重视一定范围内脉搏次数上精确的差异,例如每分钟62次,有时64次也可能定为迟脉,实际上从60次到72次的过程中,判断为迟的可能性随之减少,不过通过四诊合参,结合中医寒证的特点均有可能判断为迟脉,中医脉学中“迟”的概念是一种模糊的属性概念,是与四诊合参及辨证中的综合评判融合在一起的[1]。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编号: 02020061 (二)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三)学分: 2 (四)总学时: 36学时 (五)理论学时: 24学时 (六)实践学时: 12学时 (七)课程类别:选修 (八)开课时间:第 3 学期 (九)适应专业: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二、课程简介: 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活动。《中 医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入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及概念。《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其实验课 ( 中医护理基础技术操作 ) 主要讲授各实验项目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程序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中针刺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等是中医 护理基础操作的特色。这些实验不仅是中医护理学基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护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学生可以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综合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各种中医护理基础 技术操作;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对常见的临床疾病进行整体护理,并且能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与传统医学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护理人才。 三、跟相关课程的衔接:健康评估、系统解剖学、生理学 四、学时安排 (一)中医护理学课程总学时一览表 章次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计 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中医基本理论 10 4 14 第三章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4 4 第四章中医护理基本技术 4 8 12 第五章辩证施护 4 4 总计 36 (二)实践项目教学一览表 序号实践项目名称实践项目提要学时方法备注 耳穴压豆法、穴位按摩 1 护理技术一 4 实验 法、拔罐法等 2 护理技术二针灸、刮痧 4 见习

中医诊断学 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诊法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脏辨证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熟悉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掌握问、望、闻、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八纲、病性、脏腑等辨证的基本内容及辨证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主症诊断的思路、疾病诊断的思路、辨证诊断的思路,病历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实用性,突出重点,注意知识掌握的循序渐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要充分运用图表、标本、幻灯、录像、模型、诊断仪器、CAI课件、计算机软件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临床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诊断思维、病历书写等内容的技能训练。 绪论 [教学内容] 1.“诊断”的含义。 2.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3.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历,症、病、证的概念。 4.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5.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6.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温热论》和《温病条件》等对中医诊断的贡献;《诊藉》、《伤寒金镜录》、《濒湖脉学》等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2.熟悉诊、断、诊断、诊法的含义。 3.熟悉问、望、闻、切四诊各自所指的主要内容。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使用) 中药学教研室 中药学教学大纲 (供中药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使用) 学分数: 4."5周学时:5课程性质: 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A类选修。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的配伍及用药禁忌等基本理论;掌握或了解约350种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用法用量;了解药材采集及炮制知识;为学习方剂学及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以讲授药性理论为重点,并简要介绍中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产地、采集、炮制、配伍、用药禁忌、用量用法等基本知识。各论则收载药物538种左右,按中药功效的不同分为二十一大类,课堂讲授约350种,其余药物供学生参考。 教学方式: 教学的具体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引入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同时采用观看药材标本、布置作业、组织讨论,或以个别章节进行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内容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自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内容:

总论系统地介绍了中药学基本理论,包括中药、中药学的含义,中药的起源和发展,其中重点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中药学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介绍产地、采集与药效的关系,道地药材的含义,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和适时采集中药的一般知识;中药炮制介绍炮制的含义、目的与方法;药性理论是总论的核心,主要阐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的含义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药的配伍阐明中药配伍应用的目的、原则和药物“七情”的含义、中药配伍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着重介绍证候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的含义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介绍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 各论共收载全国各地常用中药538味,按主要功效分列为二十一章介绍。 每章先列概说,介绍该章药物的含义、药性特点、功效、适用范围、分类、配伍方法、使用注意等内容。然后依次介绍每味药物的药性、功效、应用,其中功效和应用是各论的重点,在运用中医药基本理论概括出功效、主治病证的同时,着重说明辨证用药的理法特色。 教学用书: 高学敏主编,《中药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教学参考书: 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开课学期: 春季。中药学教学时数分配 顺序910 11 12

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课程概述包括如下内容: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就业岗位需要阐述);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及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通过方剂学的学习,领悟前贤配伍组方之要旨,培养分析、运用方剂和临床组方的能力,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方剂学是中医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中医理法方药中的重要一环,是联系中医基础及临床的桥梁及纽带。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及前后课程的联系。 方剂学的任务是通过一定数量方剂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及配伍法则,培养分析、运用方剂以及据证组方求“变”的能力,为临证时熟练运用方剂,提升辨证、立法、处方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方剂学的学习,首先要有扎实的中药学知识,其次要具备熟练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及职业素质目标: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忠于人民,志愿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2)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医事业,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关心病人,勇于献身的良好职业道德风尚; 3)尊重生命,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优秀品质。 2.知识目标: 1)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2)掌握组方原则和方剂的运用变化及其对方剂功能主治的影响。了

解方剂及治法的关系,以及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 3)教材中的方剂分为三级,一级(掌握)方剂100首,全面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及其主要加减变化,特别注重药物的配伍意义。二级(熟悉)方剂50首,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配伍意义。三级(了解)方剂50首,了解其主要组成、功用及主治病证。 3.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 能正确分析和应用成方,具有初步的使用处方治疗疾病的能力;会背诵一、二级方剂的方歌;会使用三级方剂。 2)方法能力:有熟练运用以方测证法、以证析方法等分析、应用成方和独立处方治病的能力,以适应临床专业课用方需要,适应继续学习和立业创业的需要。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四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掌握方剂的组方原则及变化、方剂及治法的关系;全面掌握一级方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及其主要加减变化,培养临床用方、组方的能力;难点是方剂组方原则和方剂药物配伍意义分析,重点章节是总论第二章方剂及治法、第六章方剂的组方原则及变化,各论的第一~四章(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第六章(温里剂)、第八章(补益剂)、第十二~十四章(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和第十六~十七章(祛湿剂、祛痰剂)。难点章节是总论第六章,各论第一~四章、第六章、第八章、第十二~十四章和第十六~十七章,具体章节内容同上。 (四)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 《方剂学》教学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穿插学生自主课堂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案例氏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案例穿插法、取象比类法、PBL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中医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意识。充分利用声象教学,重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