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棕榈粕的营养特性和应用(汇编)

棕榈粕的营养特性和应用(汇编)

棕榈粕的营养特性和应用(汇编)
棕榈粕的营养特性和应用(汇编)

棕榈粕的营养特性和应用

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一些大中型饲料企业必须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才能生存。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使用棕榈仁粕替代部分玉米便成了首选产品。

1 棕榈粕的营养特性

棕榈仁粕是棕榈仁脱壳榨油后的副产品,形状、颜色与菜子粕相似,气味略有巧克力气味,棕榈仁粕视其脱壳程度和加工工艺,品质、指标有差别(以棉粕工艺相似)。其营养成分如下:粗蛋白16.20%,蛋氨酸0.312%,粗脂肪11.13%,赖氨酸0.528%,粗纤维17.90%,苏氨酸0.526%,水分9.80%,胱氨酸0.228%,粗灰分4.68%,缬氨酸0.84%;钙0.15%,组氨酸0.264%,磷0.41%,精氨酸2.064%,总能17.15兆焦/千克,色氨酸0.12%,无氮浸出物64.8%,苯丙氨酸0.624%。

2 棕榈粕的应用

棕榈仁粕因其粗脂肪肪含量较高,在具体使用中可将其归为能量饲料,可按1:1比例替代部分玉米或麸皮,也可在替换时与蛋白饲料一并综合考虑到其中的氨基酸组成,棕榈仁粕以前主要供应韩国、日本和东欧等玉米主销区,但随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棕榈树的大规模扩种,棕榈仁粕的产量已超出了该地区的饲用量,出现了剩余,价格也逐步下降。使用棕榈仁粕替代部分玉米,最直接的表现是:饲养效果不变,但饲料成本大幅降低,畜产品在同行中的竞争力明显提高。而其目前比玉米每吨便宜500-600元,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及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长期呈上涨趋势,

3 使用棕榈粕的注意事项

棕榈仁粕价格低廉,无霉性和副作用,缺点是对单胃动物来说,能量和粗蛋白的利用率较低,同时也没有详细的转化指标可供参考。另外,因其粗纤维含量较高,适口性较差,雏鸡和小猪不宜适用。棕榈仁粕特别适用于反刍动物如牛、羊、马、鹿等的饲料,而且也可用于家畜如猪、鸡的饲料当中,但要掌握添加比例。建议添加比例(按1:1替代玉米)如下:蛋鸡:3%~7%,肉鸡:1%~5%,猪:3%~9%,鸭:3%~7%,反刍动物:15%~30%。

简要说明:棕仁粕,它是在榨压棕榈仁时,除去棕仁油的剩余物,初呈黑色泥块状,经去除杂质和控制水分加工处理后呈褐色小颗粒状。主要产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主要加工出口地:马来西亚。

详细介绍:

一、产品介绍

棕仁粕亦称“油棕仁渣”或“棕榈仁渣”,英文名为“Palm Ke rnel Cake”

或“Palm Kernel Expeller”(简写PKC或PKE)。它是在榨压棕榈仁时,除去棕仁油的剩余物,初呈黑色泥块状,经去除杂质和控制水分加工处理后呈褐色小颗粒状。主要产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主要加工出口地:马来西亚。

二、棕榈粕的营养特性

2.1营养指标

粗蛋白:14~17% 粗脂肪:8~10%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限制性氨基酸绝食代谢RDP 理想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热增耗(HI)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的周转代谢氨基酸拮抗 二、辨析题(判断并改正) 1.反刍动物消化的特点是以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中进行。() 2.碳水化合物是供给动物代谢活动快速应变需能的最有效的营养素。() 3.当必需脂肪酸缺乏时,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会下降,生长会受阻,严重时会引起动物死亡。() 4.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低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5.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故现行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一般都用ADE。() 6.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但甲状腺肿不全是因为缺碘。() 7. 脂溶性维生素的排泄途径主要经胆汁从粪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从尿排出。() 8.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方式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和改变核酸代谢。() 9. 消化实验与代谢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消化实验在代谢实验的基础上准确收集排粪量,排尿量。() 10.“标准”为了适应动物的营养生理特点,对每一种动物或每一类动物分别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生产性能制定营养定额。() 11. 妊娠期营养水平对母猪体重的影响:高营养水平下,增重与失重表现明显,妊娠期增重越多,哺乳期失重就越多,其净增重较低;低营养水平下,增重和失重均较小,则净增重较高。() 12. 由于反刍动物能将NPN转化为菌体蛋白供宿主的利用,故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供给不需考虑蛋白质的品质。()

13. 一般以水中总可溶性固形物(TDS),即各种溶解盐类含量指标来评价水的品质。() 14. 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 15. 可溶性的非淀粉多糖(NSP)在动物消化道内能使食糜变黏,进而增强养分接近肠黏膜 表面,最终增加养分消化率。() 16. NPN对非反刍动物基本上没有利用价值。() 17. 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大于0.01%。() 18. 只要动物的体重不变,维持需要量就不会改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通常作为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 A、中性洗涤纤维 B、酸性洗涤纤维 C、淀粉 D、酸性洗涤木质素 2.动物对理想蛋白的利用率是()。 A、100% B、90% C、80% D、50% 3.通常,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赖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色氨酸 4.下列元素以离子的形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的选项是( )。 A、Na、K、Cl B、Mg、S、Fe C、I、F、Cu D 、Zn、Mn、Se 5.幼龄动物缺钙会造成( );成年动物缺钙会导致( )。 A、骨松症 B、佝偻症 C、骨软化症 D 、草痉挛 6.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哪三类( )。 A、丁酸 B、丙酸 C、戊酸 D 、乙酸 7.下列属于常量矿物元素的是() A、Ca P Mg Cu B、Ca Co Fe Mg C、Ca P Cl Mg D、P Cl Se Mg 8.营养性添加剂包括以下哪些?() A、维生素 B、微量元素 C、氨基酸 D、益生素 9.在蛋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的利用率。() A、N B、P C、Ca D、Mg 10.猪、禽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以()为主,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以()为主。

常见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

饲料的营养特性 一、青绿饲料 1、豆科青饲料:主要有苜蓿、苕子、紫云英、三叶草等。 ①含水量高,75-90%,因此,单位重量含热能低。 ②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较平衡。 ③开花期前粗纤维含量低,开花后高。④含钙高,钙、磷比例适宜。 ⑤维生素含量丰富,胡萝卜素含量高,苜蓿V B2丰富。 2、禾本科:①含水量高。 ②蛋白质含量较豆科低。 ③含糖量高,粗纤维含量高为。 ④钙、磷比例适宜。 ⑤维生素含量丰富。3、蔬菜类:①含水量高。 ②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 ③粗纤维含量低。 ④钙、磷比例适宜。 ⑤维生素含量丰富,适口性好。 二、青贮饲料:①含水量高,PH4.0左右,适口性好。 ②消化率高于原料。 ③有一定的轻泻性。 三、粗饲料:包括干草、干树叶、秸秆、秕壳等。 ①粗纤维含量高。 ②豆科干草、干藤蔓类粗蛋白含量高,禾本科次之。秸秆和秕壳类低,且难消化。 ③磷含量低,豆科含钙较丰富。 ④V D丰富,优质干草含较多胡萝卜素,其它维生素缺乏。 ⑤体积大,有填充、促进胃肠道蠕动作用。 \ ▲青干草:①粗纤维含量较高; ②在粗饲料中, 蛋白含量高较高, 消化率较高. ③磷含量低, 钙磷比例较适宜. ④维生素损失少,不含V D2 ⑤体积大,有填充、促进胃肠道蠕动作用。 四、能量饲料 1、▲玉米:①有效能值高,主要含淀粉、脂肪。粗纤维含量低。 ②蛋白质含量低,且品质差。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含量都低。 ③矿物质含量低,且钙少磷多。 ④黄玉米含胡萝卜素、叶黄素,含有丰富的VE、VB1,其它B族维生素缺乏。 ⑤易霉变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2、高粱:①富含无氮浸出物,能值高。②蛋白质含量低,缺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等。 ③钙低磷多。④含有单宁,适口性差。 3、▲大麦:①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②缺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含量较玉米高。 ③钙低磷多。 4、▲小麦:①富含无氮浸出物,能值高,但低于玉米。②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构成好于玉米。 ③矿物质、维生素类似于玉米。 5、▲稻谷:①富含无氮浸出物,带壳稻谷粗纤维含量高,②蛋白质含量稍高于玉米。 ③钙低磷多。 6、▲小麦麸:①与原料比,粗纤维含量高,淀粉含量低,有效能值不高。 ②蛋白质含量稍高。③粗灰分含量较高,钙少磷多 ④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尤其是VB1。缺VB12 ⑤结构疏松,含有轻泻性盐类,可刺激胃肠道蠕动。 7、▲米糠:①粗纤维含量比麦麸高,含脂肪,故能值高,但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酸败。 ②蛋白质含量较高。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习题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习题 名词解释: 1、营养: 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饲料中营养素的过程。 2、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供给能量、构成体质以及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动物需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类。 3、蛋白质: 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的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氮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4、氮的平衡: 是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在粪中和尿中排出的氮量之差。 5、必需氨基酸: 体内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或者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需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6、半必需氨基酸: 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能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合成,如果饲料中能够直接提供两种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就不必耗用苯丙氨酸和蛋氨酸来合成这两种非必需氨基酸,具有节省苯丙氨酸和蛋氨酸的功用,所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 7、氨基酸平衡: 指配合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比例等于动物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8、限制性氨基酸: 指在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鱼虾的需要量和比例不同,其相对不足的某种氨基酸称之为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互补: 也叫氨基酸互补作用。将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令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偿,使其比例接近鱼虾需要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成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10、蛋白质效率: 用含有试验蛋白质的饲料饲喂动物一段时间,从体重增加量和蛋白质的摄取量,求得结果为蛋白质效率。不同饲料蛋白质利用率不同,利用率越高,用于合成鱼虾体蛋白质的部分越多。 11、糖类: 多羟基醛或者多羟基酮以及水解以后能够产生多羟基醛或者多羟基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12、ɑ-糊化: 利用高温或者其他手段使淀粉结构破坏的过程称为ɑ-糊化,糊化的作用可以提高生淀粉的利用率和颗粒料的粘结性。 13、糖原: 又称动物淀粉,是唯一的动物来源的糖类,分布在动物肝脏和肌肉组织中,是

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库

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库 试卷组成方法:共100分 1、名词解释10分(5Χ 2) 2、填空题20分(20Χ1) 3、单项选择题10分(10Χ2) 4、判断题10分(10Χ1) 5、问答题30分(3Χ10) 6、论述题20分(1Χ10) 一、解释名词(每词2分) 可消化能代谢能净能总能 粪能 尿能消化生物学消化化学消化奶牛能量单位 肉牛能量单位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必需氨基 酸 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非蛋白含氮物瘤胃氮循环能量蛋白比 氨基酸平衡理想蛋白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 必需脂肪酸酸败氢化作用体增热 营养需要 维持需要生产需要消化率蛋白质饲 料添加剂 精料混合料日粮饲粮全价饲料青贮饲料 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混料浓缩饲料标准乳乳脂率颗粒饲料基础代谢动物性饲料生长促进剂 二、填空(每空1分) 1、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六大类。 2、脂溶性维生素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粉渣中缺乏________ 维生素,饼粕中中缺乏________ 维生素。 4、青饲料含________ 低,含________ 丰富,________ 较全面。 5、棉仁饼粕因含________ 而有毒,在________ 日粮中应少用或不用。 6、常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矿物质饲料补钙。 7、猪日粮缺乏锌、铁、碘可分别出现典型的缺乏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反刍家畜日粮中缺钴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夏季青绿饲料有效保存的方法之一,是确保家畜常年均衡供应饲料的有效措施。 10、制作饲料配方时要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原则。 11、我国畜禽饲养标准中能量体系猪选用________,禽用________,牛用________ 。 12、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________营养。 13、净能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4、当鸡日粮能量浓度提高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________,氨基酸水平应________。 15、体总产热=代谢能—________。 16、在猪、鸡微量元素预预混物中应含有微量元素铁、____ 、、____ 、碘、硒等。 17、.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饲料中的三大有机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18、单胃成年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有八种,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仔猪还需要________ 、________;除上述10种外,雏鸡还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19、按干物质计,奶牛的日采食量约占体重的________ ,其中粗纤维含量约________ 。 20、必需脂肪酸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1、饲料分为八大类,依次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2、根据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个指标衡量奶牛总的营养需要。 23、棉仁饼粕因含而有毒,在、日粮中应少用或禁用。 24、米糠含少,含多,在日粮中应少用。 25、抗菌药物添加到畜禽日粮中可起到、等作用,这类添加剂主要被添加到类动物日粮中。 26、影响动物维持需要的因素,除外,还有、等环境和管理因素。 27、饲料在牛的瘤胃中消化后,还可在、、等部位进行消化。 28、浓缩饲料由、、组成,加入后就成为全价饲料。 29、饲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形式主要包括、、三种。 30、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包括、。 31、蛋白质饲料包括、、、四种类型。 32、动物的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对、、、的需要。 33、青饲料大,含全面,含丰富。 34、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由总能转化成代谢能,能量的损失包括、、三个方面。 35、写出五种常见蛋白质饲料、、、、 。

海水鱼类饲料配方的营养与特性

海水鱼类人工配合饲料的营养与特性 1.钙一般在淡水鱼的预混料中钙的含量较多,因为淡水中溶解的钙少,而海水中溶解的钙则趋于饱和,所以海水鱼中钙的补充就少。事实上,如果过多的钙进人鱼体,超过肾功能的负荷,就会抑制生长,所以在借用淡水鱼预混料配方时,要根据养殖海水盐度的高低作适当的调整,高盐度应少添加,低盐度应多添加,但不管水质如何变化,钙对鱼类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2.磷磷在水中基本上是一种限制因子。水环境中能提供的量有限,所以大部分需要从饵料中获得。分析结果证明,海水鱼组织中的磷含量比一般陆生动物和淡水鱼类要高得多,这种生理生化上的差异,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显然在海水色的预混料中应多添加磷,但是过多的磷又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对某一个养殖品种的钙磷需求和钙磷比一直是引起关注的。另外,磷在不同品种的海水鱼中代谢吸收也不同,如大洋性鱼类狮鱼、鲸鱼等,代谢的速度比一般底栖鱼类蝶、纣、石斑鱼要快得多,因此在配制牙解和石斑鱼的预混料时,与大洋性鱼类相比,磷含量就要减少,否则就会影响鱼的生长。 3.铁 从海水鱼生态环境来看,海水中铁的含量不多,因为偏碱性。至于淡水中铁的含量有多有少,则需看具体水质。因此,一般淡水鱼的铁元素补充多少,影响不大,但是海水鱼的需要量应该满足,当然不同种的鱼需求量也不同,过量添加除成本提高外,也会造成代谢及消化吸收上的障碍,从生理上看,大洋性海水鱼的肌红素含量需求较大,比底栖性鱼类要高得多,每一个肌红素中都含有一个铁原子,因此在矿物质中铁的添加量要高,如果使用这样的配方来饲养沿岸性鱼类就应降低铁的添加量。 其它许多种元素,如铜、锌、铝、镁、钾、钠、碘、硒等,都各有不同的生理作用,添加量适宜就会促进生长,反之就会抑制生长,这些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 五、从生理生态及加工过程中对维生素的需求维生素是有机化合物,不同于氨基酸、糖类和脂肪,维生素需要量甚微。动物从外界(经常是饵料)摄人维生素以维持正常生长、繁殖和健康。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八种水溶性维生素需求量相对较少,其主要作为辅酶,被叫做 B 族维生素。另外三种水溶性维生素即胆碱、肌醇和维生素C,其需要量较大,虽不作辅助酶,但具其它功能。维生素儿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2、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5、中性洗涤纤维:指饲料通过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6、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 7、非必需氨基酸: 8、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EAA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EAA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中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一缺乏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缺少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效应: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10、氨基酸拮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这就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11、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12、氨基酸平衡:若某种饲粮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13、理想蛋白:氨基酸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4、瘤胃降解蛋白:进入瘤胃的且能被降解的蛋白质。 、 15、瘤胃未降解蛋白: 16、非淀粉多糖(NSP):指饲料中除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 17、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18、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9、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20、代谢能: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 Eg 21、真代谢能: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即TME = GE-(FE-FmE)-(UE-UeE)-Eg TME=AME+FmE+UeE "

动物营养与饲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 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 第二章饲料及其加工利用 第三章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 第四章饲料的常规分析 第五章饲料厂的审批、建设与管理 畜禽营养基础 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 教学目标: 1、理解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异同 2、掌握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成分 教学重点: 1、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 2、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异同 教学难点: 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异同 教学方法: 启发法、导入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元素组成: (一)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按它们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分类: 1、常量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0.01%者称为常量元素。 2、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二)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不同植物的化学成分(%) 动物体内的化学成分(%)

不同收获期的苜蓿养分含量(%) 植物体和动物体成分比较(%)

分析表可知,碳水化合物在植物性饲料中含量高,约占物质的70%左右,而动物体中糖分含量极少,只占体重的1%以下;植物性饲料中,含水量在5%-95%之间变化,而动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体重的1/2-2/3;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除肥育动物变动明显外,一般健康的成年动物都相似,但植物性饲料则不然。 二、动植物体的化学成分蛋白质 饲料概略分析法 水分维生素 有机物脂肪 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无氮浸出物 糖类 干物质 粗纤维 灰分(矿物质) (一)动物体的化学成分特点 (1)水分:动物体内水分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大幅率降低。 (2)有机物质:脂肪和蛋白质是动物体内两种重要的有机物质。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极少。蛋白质是构成动物体各组织器重要的组成成分。动物体内各种酶、抗体、内外分泌物、色素以及对动物有机体起消化、代谢、保护作用的一些特殊物质多为蛋白质。动物体内的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构成的真蛋白质。 (3)灰分(矿物质) 钙、磷占:65%-75%。90%以上的钙、约80%的磷和70%的镁,分布在动物骨骼和牙齿中,其余钙、磷、镁则分布于软组织和体液中。 (4)动物活体成分的估计 动物活体成分构成规律: 动物总体重=水分重+脂肪重+脱脂干物质重。 水分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二)植物体的化学成分特点 植物体水分及其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老熟逐渐减少,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碳水化合物分为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构成物质,在植物茎秆中含量较高。动物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四)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体的结构物质和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却少于1%,主要为糖原和葡萄糖。结构性多糖主要分布于根茎叶和种皮中,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 (2)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体的结构物质。构成动植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相同。用饲料常规分析法获得的饲料粗蛋白质还含有部分非蛋白质性的含氮物,称NPN。 (3)脂类:脂类是动物体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脂类主要是结构性的复合脂类,如磷脂、糖脂、鞘脂、脂蛋白质和贮存的简单脂类等。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题库--饲料部分2012汇总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题库 名词解释: 1初水分:=(鲜样重—风干样重)/鲜样重×100% 22风干样本:不含游离水,仅含吸附水,且吸附水含量在15%以下的饲料样本。 36表观消化率:被消化的养分占食入养分的百分比为消化率。 42淀粉价:又称淀粉当量,以1千克可消化淀粉在阉牛体内沉积248克脂肪,或2356千卡产脂净能作为一个淀粉价。 43饲养试验:是通过给予动物已知营养物质含量的日粮或饲料,观察其体重、体尺、产蛋、泌乳等的变化和缺乏症的产生,产品与饲料消耗的关系,从而测定动物对某养分的需要量,比较饲料或日粮营养价值高低、饲养管理方式的优劣以及不同动物生产性能的差异等。 44粗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 45干草:是指青草(或其它青绿饲料作物)在未结子实之前,刈割后干制而成的饲料。 46青绿饲料: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新鲜饲草及以放牧形式饲喂的人工种植牧草,草原牧草等。47能量饲料:以饲料DM中CF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CP含量小于20%的饲料。 48蛋白质饲料:以DM中CF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而CP含量大于等于20%的饲料。 49抗营养因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害的物质,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影响饲料营养价值利用效率的物质。 50青贮饲料:以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为原料,以青贮的方式调制成的饲料。 51半干青贮:是将原料青草风干到含水量为40—55%,然后装入青贮窖中进行青贮。 52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 53综合法:即笼统计量为一目的或数目的某一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而不剖析构成此需要量的组分。 54析因法:通过剖析构成总需要量的各个组分,分别计算各个生理活动对营养物质的绝对需要量,然后相加即为总需要量。 55代谢体重:自然体重的0.75次方。 56基础代谢:是指体况良好的动物在理想条件下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57维持:维持是指动物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养分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 58维持需要:动物处于维持状态下的需要,称为维持需要。 59短期优饲:即在配种前的较短时期内(1—20天)提高饲粮能量水平(至少给母畜以高于维持50—100%的能量),以提高其排卵数。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_复习题分析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本科总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理想蛋白:所谓理想蛋白质,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2.平衡试验:也是代谢试验,它是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衡定律,通过测定营养物质食入、排泄和沉积或产品中的数量,并用以估计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常用于研究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和利用情况。 3.妊娠合成代谢:妊娠母猪既使饲喂与空怀母猪相等的维持日粮,除能满足一窝仔猪和乳腺组织增长的需要外,母体本身仍可增重,这种现象为“妊娠合成代谢”。即在相同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养分的能力。 4.热增耗:又称特殊的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部分。 5.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各种特定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称为饲养标准。 6.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的先体物质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7.必需氨基酸:人和动物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很;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或食物提供,营养学上把这种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 8. 短期优饲:即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营养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上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 9.内源尿能:尿中的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氮,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 10.采食量:通常指动物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重量,分为随意采食量和实际采食量。 11.维持:是指成年动物或非生产动物保持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相对衡定;生长动物或生产产品动物体重保持不变,体内营养素周转代谢保持动态平衡。动物的这种状态,称为维持。维持需要是指满维持状态下动物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 12.饲料添加剂:指在配合饲料中加入的各种微量成分,包括: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完善日粮的全价性,提高饲料利用率、促生长、防治疾病、减少饲料贮藏中营养物质损失和改善饲料及畜禽产品品质。13.营养需要:动物为了正常生长、健康和理想的生产成绩,在适宜的条件和内容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营养需要是一个群体平均植,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14.限制氨基酸:是指一定饲料或日龄的某一种或几种必须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而且由于它们的不足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 一、青饲料的营养特性 1、水分含量高陆生植物的水分含量约为60%~80%,而水生植物可高达90%~95%。因此,其鲜草的干物质少,热能值较低。青饲料中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反刍动物为75%-85%,马为50%-60%,猪为40%-50%。 2、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禾本科牧草和叶菜类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1.5%~3%之间,豆科青饲料在3.2%~4.4%之间。若按干物质计算,前者粗蛋白含量达13%~15%,后者可高达18%~24%,且氨基酸组成比较合理,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色氨酸含量较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一般在70%以上。 3、粗纤维含量较低幼嫩的青饲料含粗纤维较少,木质素低,无氮浸出物较高。若以干物质为基础,则其中粗纤维为15%~30%,无氮浸出物在40%~50%。粗纤维的含量随着植物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木质素的含量也显著增加。植物开花或抽穗前,粗纤维含量较低。 4、钙磷比例适宜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钙的含量为0.4%~0.8%,磷的含量在0.2%~0.35%,比例较为适宜。特别是豆科牧草钙的含量较高。 5、维生素含量丰富青饲料是动物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特别是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每千克饲料达

50mg~80mg,在正常采食情况下,放牧家畜所摄入的胡萝卜素要超过其本身需要的100倍。此外,青饲料中维生素B族、维生素E、C、和K的含量也较丰富。但青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B6的含量也较低。另外,青饲料幼嫩、柔软和多汁,适口性好,还含有多种酶、激素和有机酸,易于消化吸收。总之,从动物营养角度考虑,青饲料是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饲料,但由于它们干物质中的消化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它们潜在的其它方面的营养优势。尽管如此,优质的青饲料仍可与一些中等的能量饲料相比拟。因此,在动物饲料方面,青饲料与由它调制的干草可以长期单独组成草食动物日粮,并且还可以提供一定的产品。对单胃动物而言,由于青饲料干物质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且容积较大,因此在猪禽日粮中不能大量使用青饲料,但可作为一种蛋白质与维生素的良好来源适量搭配于日粮中,以弥补其它饲料组成的不足,满足猪禽对营养的全面需要。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依据 《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本课的课程定位与课程任务。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课程理念根据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本地区域特点,紧紧链接有关生产实践部门,依据工作过程设计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是我系骨干教师和企业精英共同打造的一门优质课程。课程设计方案与建设内容是由骨干教师和饲料养殖的精英才干共同制定的。企业精英和我系骨干教师全程参与,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老师注重知识理论讲授,企业人员负责实践技能培训,共同完成授课任务与学生管理。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知识理论指导实践。对于营养分析到饲料分析化验室去做,对于代饲养实验到养殖场去做。让学生亲身感受工作情景,工作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为以后走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改革创新内容体系、内容安排实用、必需、够用,突出实践技能 该变传统的内容体系,传统的内容体系重理论知识轻专业技能.。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课改后压缩理论知识,知识选用以够用、适度、必需为原则,简化理论传输,强调专业技能有针对性的选取实用性强、生产必需的动物营养技术。 。对营养学的一般原理要在技能培养中得到巩固和强化..对饲养试验、营养分析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以掌握饲养员和化验员岗位必需技能。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 本课程实践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实践操作、灵活运用、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实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实训手段 4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在实践教学中,把实验实训转化成任务项目,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每一个项目师生共同参与,采取提出项目、解析项目、完成项目的方式,教学的过程就是

动物营养与饲料第一章复习题

第一章动物营养原理习题册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 1、动物营养 2、营养物质 3、总能 4、消化能 5、净能 6、蛋白质 7、必需氨基酸 8、非必需氨基酸 9、限制性氨基酸

10、理想蛋白质 11、必需脂肪酸 12、常量矿物质元素 13、微量矿物质元素 14、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 二、填空(每空1分) 1、饲料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除了水分、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和。 2、在物理消化的基础上,动物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还包括和。 3、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4、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可以分为和。 5、常量矿物质元素除钙、磷、食盐、钾外,还包 括、。 6、动物缺铁的典型缺乏症是。

7、维生素A的特异性缺乏症是。 8、钙、磷及维生素D缺乏,幼畜表现的典型缺乏症是。 9、除饮水外,动物水分的来源途径还有、。 10、动物体内水分的主要去路除排泄粪尿外,还是、。 11、不饱和脂类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从而导致脂类出现。 12、根据动物体内可否合成以及是否需要日粮提供,可将氨基酸分为和。 13、饲料中的粗纤维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作用下,最终被分解为三种。 14、粗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等。 15、饲料净能是指饲料中用于和的能量。 16、猪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始于,主要在被消化。 17、按照近似养分分析方案,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由 和组成的。 18、按照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可将矿物质元素划分为 和。 19、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在单胃动物小肠中最终被分解为 和。 20、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在单胃动物小肠中分解的最终产物在 被吸收。 21、饲料中的粗蛋白质通常包括和。

常用养鸡饲料原料的营养成份与特性

一、热能饲料 (一)玉米(Corn) 玉米为鸡的最主要热能饲料,每公斤乾物质约含3854Kcal的代谢能(风乾物之ME为3383Kcal/Kg)。一般均先将玉米谷粒磨碎後,再喂饲鸡只。常用的黄色玉米虽然含颇高的代谢能,但蛋白质品质欠佳,离胺酸%)和色胺酸%)含量偏低。玉米蛋白质品质所以稍差,是因为含有高量的玉米胶蛋白(Zein),其量超过总蛋白质的50%,而玉米胶蛋白质含低量的离胺酸及色胺酸。 饲料用玉米大都为黄色玉米,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白色玉米缺乏胡萝卜素(Carotene),其他养分的组成则类似黄色玉米。 1963年普渡大学的Mertz发现Opaque─2玉米,它的Lysine含量几为一般玉米的两倍。此种玉米的胺基酸组成之所以不同於一般杂交种玉米,是因为有较多的谷蛋白(glutelin)。一般玉米含41~52%玉米胶蛋白,17~28%谷蛋白,而Opapque─2玉米则恰相反,含16%玉米胶蛋白和42%谷蛋白,就饲养雏鸡的价值而言,含等量时,Opaque─2可得到较佳的效果;如果添加Lysine於一般玉米饲料,使含等量的Lysine,则两者饲料鸡只的效果一样。可见两种玉米营养价值的差异,乃在於Lysine含量不同所致。 虽然Opaque─2种玉米比一般玉米含有较高的离胺酸,但因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故仍未具实际之推广价值。 一般鸡适当用量:幼鸡及成鸡:10~70%。 (二)高粱(Sorghum) 高粱因含有单宁(Tannin),适口性较玉米差。高粱种类颇多,蛋白质含量变异甚大,其变量范围为8%~16%,平均约10%。虽然蛋白质含量不同,但胺基酸组成则颇为一致,以高或低蛋白质的高粱分别饲养鸡只,如使饲粮中蛋白质与胺基酸量相等,则鸡的增重速度一样。高粱的代谢能值和胺基酸的利用率均与单宁含量成反比的关系,亦即单宁含量越低,代谢能和胺基酸利用率越高。惟棕色种皮高粱的利用率较无棕色种皮者变异大。亦即,一般高粱之种皮色较浅者,单宁之含量较低。 高粱蛋白质的Lysine含量%)偏低;另外,酪胺酸%)和苯丙胺酸%)量也可能不足。高粱用於饲鸡的最大缺点,在次无Vit A和色素值,故於肉鸡後期配方中高粱之用量应比前期为少,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标准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畜牧兽医 学时数: 72学时学分:2 先修课程: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物化学、应用化学 后续课程:畜禽养殖技术 2.课程性质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是畜牧兽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该门课程以《生物化学》、《解剖生理》为学习基础,为后续课程《畜禽养殖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通过学习动物营养和饲料相关基础知识,能针对动物的具体生理阶段合理运用和调制饲料,并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3.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21世纪高级畜牧兽医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奠定基础;同时注意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和创新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及敬业精神,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其具备分析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饲料营养物质的基本知识、基本营养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体的转化途径及缺乏症; 熟悉动物营养需要特点及饲养标准;

掌握不同种类饲料的营养特点及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技术; 了解配合饲料生产工艺及管理措施。 能力目标 能识别各种营养素的缺乏症及中毒症,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熟练掌握常用饲料及其类别、营养特性及品质鉴定。 掌握饲料的常用加工调制技术、配合饲料加工工艺及加工质量控制技术。 掌握动物日粮配合的基本技能。 能开展动物饲养试验方案设计和饲养效果检查。 熟练查阅和灵活运用饲养标准。 素质目标 具有热爱科学、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创业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4.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训交替,技能驱动”为工作项目设置。其总体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牲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突出了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入了工作过程的要求。课程设计以畜牧兽医专业相关的多个岗位的典型的工作过程需要为线索来进行。 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基于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养殖、饲料选购、饲料加工、饲料品控、产品营销、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幻灯片1 第四章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幻灯片2 本章主要内容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饲料能量营养价值的评定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 ●饲料中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评定 幻灯片3 目的要求 ●明确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重要性 ●掌握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幻灯片4 第一节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一、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发展历史 ●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意义 ●三、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3.1 理论依据:依据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和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营养效果,定量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 3.2 评定方法:化学分析法和动物试验。 幻灯片5 ●定义:饲料营养价值是指饲料本身所含营养成分及这些营养成分被动物利用后所产生 的营养效果。 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从1810年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奠基人Thaer提出“干草等价”到1869年 Henneberg和Stohmann创建概略养分分析。 ●第二阶段:以可消化营养物质作为评定指标为主要特征。1874年,Woeff提出“TDN(总 消化养分)”的概念。 ●第三阶段:以研究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为特征。 幻灯片6 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意义 ●(1)了解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和营养特性,以指导人们在生产中尽可能合理利用各种 现有饲料资源和开发新的饲料资源。 ●(2)了解影响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这对选择合理的加工措施、合理利用饲料、提高 饲料的利用率具有指导意义。 ●(3)了解和掌握动物对饲料养分的利用情况、需要量及其变化规律。 幻灯片7

三、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内容 1.饲料养分组成如何? 2.适口性如何? 3.消化率如何? 4.利用率如何? 5.短期和长期饲喂效果如何? 6.对畜产品质量的影响? 7.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8.对人类的影响? 9.经济价值如何? 幻灯片8 A 化学分析 ●一、分析样本的采集与制备 ●二、饲料养分的表示方法 ●三、根据饲料的概略养分含量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 ●四、根据饲料的纯养分含量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 ●五、化学分析的必要性与局限性 幻灯片9 一、分析样本的采集与制备(一)分析样本的采集与制备的要求 采集: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制备:确保样品十分均匀,取任何部位都能代表全部被检测物质的成分。 (二)样本采集的方法 1.四边形法 2.几何法 (三)样品的制备 幻灯片10 二、饲料养分的表示方法饲料养分的表示单位与基础 1.表示单位 ⑴百分数(%):表示100单位重(kg、g、mg、μg等)的饲料中含有多少单位( kg、 g、mg、μg等)的养分。用以表示概略养分、常量元素、氨基酸的含量。 ⑵IU(国际单位):表示脂溶性维生素等的含量。 ⑶每千克中的毫克(mg/kg):每千克饲料中含有多少毫克饲料养分。通常用以表示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等养分含量。 (4)CIU(鸡国际单位,chicken international unit)。 幻灯片11 2.表示基础 ⑴原样基础又称鲜样基础,变异大,不易比较。 ⑵风干基础空气中自然存放基础或“假定干物质基础”,一般干物质含量为88%左右。这种基础有助于比较不同水分含量饲料,大多数饲料以风干状态饲喂,所以风干基础比较实

《动物营养与饲料》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营养基础 第1分单元动物与植物 一、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合物 (一)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60多种,基本相同,数量略有差异; C、H、O、N含量最多,DM的95%以上,有机形态; 矿物元素含量最少,约占5%。动物体钙含量最高,磷次之,硅含量很低植物体钾含量最高,其次钙、氯、硫、磷, 种子含磷仅次于钾,硅含量高于动物体。 1.常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大于或等于0.01%的化学元素;C、H、O、N、P、 S、K、Ca、Mg、Cl、Na等。 2.微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Fe、Cu、Zn、Mn、I、F、 Co、Se、Mo等。 (二)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 1.水分 ①游离水(自由水、初水):存在于细胞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 ②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 2.粗灰分 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充分燃烧后后剩余的残渣,有时也含有少量泥沙,故为粗灰分。 3.粗蛋白质 粗蛋白质是指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游离氨基酸、硝酸盐、胺、激素等。 4.粗脂肪 粗脂肪是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5.碳水化合物 ①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②无氮浸出物碳水化合物中可溶部分,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主要指淀粉)。动物体内不含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含量也很低。

6.维生素 一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含量少,作用大。 二、动植物体化合物组成的异同点及其相互关系 1. 异同点 相同点:都由6中营养物质组成,所含化学元素基本相同。不同点:营养物质组成成分和含量不同。 组成成分不同: 营养物质含量不同: 2. 相互关系 动物的饲料来源于植物,植物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植物中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吸收、转化等一系列代谢过程,才可转变成动物体组织成分。 第2分单元 水的作用及合理供水 一、水的生理功用及动物缺水的后果 (一)水的生理功用 1. 水是动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大部分动物所需的做到营养成分是水。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减少。 2. 水是动物体内重要的溶剂 植物体 动物体 粗纤维 含 不含 无氮浸出物 主要为淀粉 只含少量糖原和葡萄糖 粗蛋白质 包括多种氨化物 除体蛋白外仅含一些游离 氨基酸和激素 粗脂肪 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含树脂和蜡质 饱和脂肪酸较多,不含树脂 和蜡质 维生素 含V A 不含V A ,含胡萝卜素 植物体 动物体 碳水化合物丰富,约占70% 糖分含量较少,不到1% 不同植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同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恒定,普遍高于植物 Ca 少,K 、Mg 、Fe 多 正好相反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标准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课程标准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畜牧兽医 学时数: 72学时学分:2 先修课程: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物化学、应用化学 后续课程:畜禽养殖技术 2.课程性质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是畜牧兽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该门课程以《生物化学》、《解剖生理》为学习基础,为后续课程《畜禽养殖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通过学习动物营养和饲料相关基础知识,能针对动物的具体生理阶段合理运用和调制饲料,并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3.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21世纪高级畜牧兽医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

职业技能奠定基础;同时注意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和创新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及敬业精神,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其具备分析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1知识目标 3.1.1掌握饲料营养物质的基本知识、基本营养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1.2掌握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体的转化途径及缺乏症; 3.1.3熟悉动物营养需要特点及饲养标准; 3.1.4掌握不同种类饲料的营养特点及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技术; 3.1.5了解配合饲料生产工艺及管理措施。 3.2能力目标 3.2.1能识别各种营养素的缺乏症及中毒症,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3.2.2熟练掌握常用饲料及其类别、营养特性及品质鉴定。 3.2.3掌握饲料的常用加工调制技术、配合饲料加工工艺及加工质量控制技术。 3.2.4掌握动物日粮配合的基本技能。 3.2.5能开展动物饲养试验方案设计和饲养效果检查。 3.2.6熟练查阅和灵活运用饲养标准。 3.3素质目标 3.3.1具有热爱科学、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创业的能力。

相关主题